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至太行山,北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北坡,主要包括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河南和河北8省(区)的大部分或部分地区,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
     当人类的历史演进到公元前3500年前后,全面覆盖黄土高原的西阴文化解体了,代之而起的是面貌各异的诸考古学文化的割据局面。经过大约近800年的动荡和重组,公元前2700年前后,一支富有生命力的考古学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生成了。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崛起,结束了黄土高原的割据时代,开创了又一个统一的时代。
     本文借用自然地理的概念,结合考古学文化的分布现象,将仰韶晚期的黄土高原划分五个考古学文化区,即:渭河盆地文化区、陇西盆地文化区、河套盆地文化区、汾河盆地文化区、伊洛盆地文化区。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大司空文化在自然地理上虽然不属黄土高原,但在谱系上却与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有着亲缘关系,所以本文也将其纳入研究范畴。
     本文从考古层位学的分析入手,通过类型学的分类和排序,对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50余处典型遗址及50余个典型单位进行逐一地梳理,最终实现了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分期。仰韶晚期作为一个时代,其在黄土高原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期为出现期,第二期和第三期是发展期,第四期是结束期,第五期是与龙山时代的交替期。小口尖底瓶是黄土高原仰韶晚期诸遗存的最典型的器物,与仰韶晚期时代相始终,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清晰的演变规律,即口沿由退化重唇口到平唇口再到喇叭口,领口由直而开张,瓶颈由弧长而直长再到弧短,肩部渐宽,器身由瘦长而肥短,器底由尖而圆再钝,器表由施细绳纹而施篮纹或偶见方格纹和彩色图案。通过对以小口尖底瓶和夹砂绳纹罐等器物组成的陶器群的演变趋向的研究,揭示出诸考古学文化遗存在仰韶晚期时代有着同步发展规律和阶段性变化特征。
     本文对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年代学研究是通过考古层位学、考古类型学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分析实现的。通过对数十处遗址的有意义的叠压打破关系的全面检索,结合典型单位出土器物的形态花纹分析,得出另人信服的诸仰韶晚期遗存晚于西阴文化(并且两者的年代没有重叠)、早于诸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各文化区的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不一)的结论,更进一步对诸仰韶晚期遗存之间的相对年代进行了一一的判定,明晰了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年代关系。通过对大量的碳十四测年数据的详尽分析,得出了对诸仰韶晚期遗存的绝对年代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将仰韶晚期时代的绝对年代范围估定在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
     在对黄土高原诸仰韶晚期遗存的时空框架有了界定,并对诸遗存间的谱系关系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本文全面检讨了诸仰韶晚期遗存的文化性质,对命名繁多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名称进行了清理,在遵循考古学文化命名原则和标准的前提下,提出规范的名称。同时,在对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文化性质的考察过程中,发现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化因素单一的遗存,一类是包含两种以上文化因素的遗存,以现有的概念“文化”和“类型”分别称呼。谱系归类后的
loess plateau lies in the place where is west in Qinlian Mountains ,east to Taihang Mountains, north to the Great Wall as the boundry, and south to the north slope of Qinling Mountains, mainly include Qinghai, Gansu, Shaanxi, Ningxia, Shanxi, the Inner Mongol, Henan, Hebei 8 major part or some district of province (district), the area is up to more than 400,000 sq. km.When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of mankind goes around 3500 B.C., XiYin culture disintegrated that once overcast the full loess plateau,then the segmentation situation that all kinds of all archaeological culture with different appearance replaced it. Gone Through the turbulence and reorganization of about nearly 800 years, around 2700 B.C.,an archaeological culture--the second stage of culture of MiaoDiGou has been turnedinto being. The culture of MiaoDiGou, has finished the segmentation era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started another unified era.This paper borrows the concept of natural geography , combines the distribution phenomenon of archaeology culture, and divide the archaeology culture of Later Perioded-YangShao in loess plateau into fiv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reas, namely: Wei river basin cultural, west-Gansu Province basin culture area,Hetao basin culture area, Fen river basin culture area, and Yiluo basin culture area.Though Dasikong culture that lies in the east hillfoot of Taihang mountains does not belong to loess plateau.it has blooded-relation with the Later Perioded-Culture Survivals' Pedigrees in loess plateau,so this paper also includes it in study category.This paper, startting with the analysis archaeology of layer position,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of typology, combed more than 50 typical remains and more than 50 typical units of Later Perioded-Yangshao Culture.one by one, eventually,have realized divided the loess plateau culture by stages. Later Perioded-YangshaoCulture, as one era , it went through five periods in the loess plateau, the first period isarising period, the second and third period is developing period, the fourth period isfinishing period,and the fifth period is transition period with Longshan culture. Small-mouth-and-sharp-bottom bottle is the most typical Yangchao culture survivals in later period in the Loess Plateau,and existed along with later perioded-Yangchao cultureall the time ,and demonstrate the distinct development law in its developmentcourse.The mouth of the implements turned from degeneration heavy lip mouth to flatlip mouth then to trumpet mouth again, collarband turned from direct to open, it is shortthat bottleneck grow from arc length to direct length then to arc short, shoulder isguadually wide , ware body changed from lanky to fat and short, ware base changedfrom tip to round and blunt again, ware surface changed from cord veins to basket veinsor square veins seen accidently.and colorful patter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study of the pottery crowd that made of Small-mouth-and-sharp-bottom bottle and linedsand rope veins jar, etc., reveal all archaeological survivals have synchronousdevelopment law and stage change characteristic in late perioded-Yangchao.The chrology study of late perioded-Yangchao culture survivals in loess plateau isrealized with the aid of archaeological layer position study ,archaeological typology andcarbon 14 measure data analysis.Through the overall search of several dozen meaningful sites which stack one
    
    another and break the relation, combine the shape pattern analysis of the unearthed implements of the typical unit.this paper draw a convinced conclusion that the late perioded-Yangchao culture survivals is later than Xiyin culture survivals ( and the time of these two have no overlapping) ,and earlier than Longshan culture survivals(and the appearance of each Longshan cultural survivals is different),and judged the distinct times of the late perioded-Yangchao culture survivals one by one, Through exhaustiv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carbons 14 annual data,this paper have get the understanding of absolute time,on this base, estimate the absolute
引文
[1] 张忠培:《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序》,科学出版社2003年。
    [2] 石兴邦:《黄河流域原始社会考古研究上的若干问题》,《考古》1959年第10期。
    [3] 安志敏:《试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1959年第10期。
    [4] 赵宾福:《半坡文化研究》,《华夏考古》1992年第2期。
    [5] 余西云:《西阴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
    [6] 张忠培 严文明:《三里桥仰韶遗存的性质与年代》,《考古》1964年第6期。
    [7] 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8] 郎树德 许永杰 水涛:《试论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存》,《文物》1983年第11期。
    [9] 张忠培:《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1期。
    [10] 严文明;《略论仰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10月。
    [11] 张忠培:《试论东庄村和西王庄遗存的文化性质》,《考古》1979年第5期。
    [12] 梁星彭 陈超:《商县紫荆第四期文化遗存试析》,《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
    [13] 杜金鹏:《试论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考古》1992年第2期。
    [14] 赵辉:《<陕西长安花楼子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发掘>中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1994年第3期。
    [15] 赵辉:《铜川李家沟仰韶文化遗存的初步分析》,《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4期。
    [16] 朱延平:《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读后》,《考古》1984年第9期。
    [17] 李健民:《东下冯“龙山文化早期遗存”的再认识》,《考古》1984年第9期。
    [18] 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第3种,1927年。
    [19] 严文明:《西阴村史前遗存分析》,《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10月。
    [20] 卜工:《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90年第2期。
    [21] 李伊萍:《半山、马厂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
    [22] 张忠培 李伊萍:《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23] 陈洪海 格桑本 李国林:《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考古》1998年第5期。
    [24] 张忠培 关强:《“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的研究》,《江汉考古》1990年第1期。
    [25] 田广金:《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文化遗存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9月。
    [26] 魏坚:《试论庙子沟文化》,《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12月。
    [27] 张学正 张朋川 郭德勇:《谈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分期和相互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28] 严文明:《从王湾看仰韶村》,《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10月。
    [29] 严文明:《半坡仰韶文化的分期与类型问题》,《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10月。
    [30] 张忠培:《黄河流域空三足器的兴起》,《华夏考古》1997年第1期;
    [31] 张忠培、杨晶:《客省庄与三里桥文化的单把鬲及其相关问题》,《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
    [32] 张忠培:《试论东庄村和西王庄遗存的文化性质》,《考古》1979年第5期。
    [33] 杨杰:《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综述》,《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1期。
    [34] 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考古》1959年第4期。
    [35] 张忠培:《关于考古学的几个问题》,《文物》1990年第12期。
    [36] 严文明:《关于考古学文化的理论》,《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37] 孙祖初:《秦王寨文化研究》,《华夏考古》1991年第3期。
    [38] 张忠培 乔梁:《后冈一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
    [39] 张忠培 关强:《“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的研究》,《江汉考古》1990年第1期。
    [41] 张忠培:《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物与考古论集》
    [42] 张忠培:《客省庄文化及其相关诸问题》,《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43] 谢端琚:《论石岭下类型的文化性质》,《文物》1981年第4期。
    [44] 卜工:《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90年第2期。
    [45] 杨建芳:《略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分期》,《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46] 安志敏:《裴里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考古》1979年第4期。
    [47] 李昌韬:《试论“秦王寨类型”和“大河村类型”》,《史前研究》1985年第3期。
    
    [48] 廖永民:《关于秦王寨类型与大河村类型的划分问题》,《中原文物》1986年第4期。
    [49] 张忠培:《<庙子沟于大坝沟>序》,《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1日。
    [50] 严文明:《甘肃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
    [51] 李水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2] 张学正 张朋川 郭德勇:《谈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分期和相互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53] 郎树德:《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聚落形态及其演变》,《考古》2003年第6期。
    [54] 张忠培:《中国古代文明之形成论纲》,《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
    [56] 张脱:《河南平顶山市发现一座大汶口类型墓葬》,《考古》。1977年第5期。
    [57] 刘德银:《阴湘城古城址发掘或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6年11月24日。
    [58] 贾汉清张 正发:《阴湘城发掘又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8年7月1日。
    [59] 贾汉清:《湖北公安鸡鸣山城遗址的调查》,《文物》1998年第6期。
    [60] 陈树祥等:《应城门板湾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年4月4日。
    [61] 董琦:《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华夏考古》1998年第1期。
    [62] 邹衡:《关于探讨夏文化的几个问[169]辽宁省博物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第12期。题》,《文物》。1979年第3期。
    [63] 安金槐:《对河南境内仰韶文化的浅见》,河南省考古学会渑池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编:《论仰韶文化》。
    [64] 张居中:《仰韶时代文化刍议》,《中原文物》1986年特刊。
    [65] 甘肃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从马家窑类型驳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文物》1976年第3期。
    [66] 陈冰白:《略论“大司空类型”》,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编:《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
    [1] 西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2] 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队:《陕西扶风县案板遗址第三、四次发掘》,《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
    [3] 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扶风案板遗址(下河区)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
    
    [4] 李仰松:《陕西临潼康桥义和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记》,《考古》1965年第9期。
    [5] 黄河水库考古队华县队:《陕西华县柳子镇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59年第11期。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六队:《陕西蓝田泄湖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7] 商县图书馆西安半坡博物馆 商洛地区图书馆:《陕西商县紫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
    [8] 王世和 张宏彦:《1982年商县紫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文博》1987年第3期。
    [9] 郑洪春 穆海亭:《陕西长安花楼子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发掘》,《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6期。
    [10] 西安半坡博物馆:《铜川李家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1期。
    [11] 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岐山王家咀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
    [1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眉县自家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6期。
    [13] 庆阳地区博物馆:《甘肃宁县阳坬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0期。
    [1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一期。
    [16]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2月。
    [17]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古城东关——黄河小浪底水库山西库区考古报告之二》,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18]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西阴村史前遗存第二次发掘》,《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垣曲县小赵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考古》1998年第4期。
    [20]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灵宝涧口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9年第4期。
    [21]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的发现》,《文物》1986年第2起。
    [22] 甘肃省丈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县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第二期。
    [2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甘肃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4期。
    
    [24]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第九区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1期。
    [25]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405号新石器时代房屋遗址》,《文物》1983年第11期。
    [26]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901号房址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2期。
    [27] 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陇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
    [28] 甘肃省博物馆 兰州市文化馆:《兰州土谷台—马厂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
    [29]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墓地》,《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
    [30]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 武威地区文物普查队:《甘肃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地》,《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31] 北京大学考古系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都县大李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3。
    [32]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
    [33]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 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 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4。
    [34]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 海南州民族博物馆:《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
    [35]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兰州马家窑和马厂类型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75年第6期。
    [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甘肃康乐县边家林新石器时代墓地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4期。
    [37] 甘肃省博物馆 兰州市文化馆 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馆:《兰州花寨子“半山类型”墓葬》,《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
    [38] 严文明 张万仓:《雁儿湾和西坡坬》,《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
    [39] 青海省考古队:《青海民和核桃庄马家窑类型第一号墓葬》,《文物》1979年第9期。
    [40] 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乐都县脑庄发现马家窑类型墓》,《考古》1981年第6期。
    [41] 赵雪野 司有为:《甘肃白龙江流域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4期。
    [42] 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
    [43] 青海省文物考古所:《青海省民和县古文化遗存调查》,《考古》1993年第3期。
    
    [44]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甘肃康乐县边家林新石器时代墓地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4期。
    [45]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 武威地区文物普查队:《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地的发掘》,《考古》1974年第5期;
    [46] 《甘肃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地》,《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47]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县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第二期。
    [48] 张家川县文化局 张家川县文化馆:《甘肃张家川县原始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91年第12期。
    [49] 固原县文管所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宁夏固原县红圈子新石器时代墓地调查简报》,《考古》1993年第2期。
    [50]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店河齐家文化墓葬清理简报》,《考古》1987年8月。
    [5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陇东镇原常山遗址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
    [52]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1978至1982年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3年第11期。
    [53]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内蒙古包头市西园遗址1985年的发掘》,《考古学集刊》8。
    [54] 西园遗址发掘组:《内蒙古包头市西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4期。
    [55] 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沿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5年第10期。
    [56] 吉发习:《内蒙古托克托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8年第6期。
    [57] 北京人学考古系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呼和浩特市文物事业管理处:《内蒙古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
    [58] 汪宇平:《内蒙古清水河县白泥窑子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1961年第9期。
    [59]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60] 洲杰:《内蒙古中南部考古调查》,《考古》1962年第2期。
    [61] 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内蒙古清水河白泥窑子遗址复查》,《考古》1966年第3期。
    [62] 崔璇《白泥窑子考古纪要》,《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
    [63] 崔璿 斯琴:《内蒙古清水河白泥窑子C、J地点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2期。
    [64] 崔璿:《内蒙古清水河白泥窑子L地点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2期。
    
    [65]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室:《清水河县白泥窑子遗址K点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
    [66]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室:《清水河县白泥窑子遗址A点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
    [67]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室:《清水河县白泥窑子遗址D点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
    [68]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南壕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8月。
    [69] 田广金:《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Ⅶ区考古纪要》,《考古》1988年第6期。
    [70]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北考古队 榆林地区文管会:《陕西府谷县郑则峁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
    [7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准格尔煤田黑岱沟矿区文物普查述要》,《考古》1990年第1期。
    [72]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准格尔旗二里半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1。
    [73]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寨子塔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
    [74]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小沙湾遗址及石棺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8月。
    [75]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官地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
    [76]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鲁家坡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8月。
    [77]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寨子上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8月。
    [78]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周家壕遗址仰韶晚期遗存》,《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8月。
    [79]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岱海考古(三)——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第二章、王墓山坡下遗址,第三章、王墓山坡中遗址,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80]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岱海地区联合考察队:《凉城县王墓山坡上遗址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
    [8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岱海考古(三)——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第六章、东滩遗址,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82]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察右前旗庙子沟遗址考古纪略》,《文 物》1989年第12期。
    [8
    
    [83]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鄂尔多斯博物馆:《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
    [84]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清水河县文物管理所:《清水河县后城嘴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85] 乌兰察布博物馆 清水河县文物管理所:《清水河县庄窝坪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86] 崔璇:《内蒙古中南部石佛塔等遗址调查》,《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
    [87] 晋中考古队:《山西太谷白燕遗址第一地点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3期。
    [88] 晋中考古队:《山西太谷白燕遗址第二、三、四地点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3期。
    [89] 晋中考古队:《山西汾阳孝义两县考古调查和杏花村遗址的发掘》,《文物》1989年第4期。
    [90] 晋中考古队:《山西娄烦、离石、柳林二县考古调查》,《文物》1989年第4期。
    [91]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义井村遗址清理简报》,《考古》1961年第4期。
    [9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垣曲两处史前瓮棺葬》,《文物季刊》1992年第1期。
    [93]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西实习组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翼城曲沃考古勘察记》,《考古学研究》(一),文物出版社1992年10月。
    [9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 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年第6期。
    [9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西侯马东城王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1年第2期。
    [9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河津固镇遗址发掘报告》,《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9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 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
    [9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 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第12期。
    [9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 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年第9期。
    [10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省临汾地区文化局:《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
    [101] 北京大学考古系 雁北地区文物工作站 偏关县博物馆:《山两大同及偏关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94年12期。
    [10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河津固镇遗址发掘报告》,《三晋考古》第二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1
    
    [10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一期。
    [104]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的房基遗址》,《考古》1973年第6期。
    [105]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106]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1983、1987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报告》,《考古》1995年第6期。
    [107]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982、1985年河南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发掘》,《考古学集刊》第11集。
    [108] 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文物》1999年第7期。
    [109]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后庄王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
    [110]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葛石固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第1期。
    [111] 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考古》1959年第11期。
    [112] 河南省博物馆刘式今:《河南省禹县谷水河遗址发掘简报》,《河南文博通讯》1977年第2期。
    [1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1975年豫西考古调查》,《考古》1978年第1期。
    [114]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禹县谷水河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4期。
    [115]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临汝北刘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第2期。
    [116] 方孝廉:《河南临汝中山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8年第2期。
    [117] 河南临汝县博物馆:《河南临汝中山寨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6年第6期。
    [1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临汝中山寨遗址试掘》,《考古》1986年第7期。
    [1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河南临汝中山寨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
    [120] 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洛阳王湾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4期。
    [121] 考古所河南调查团:《河南渑池的史前遗址》,《科学通报》1951年第2卷9期。
    [122]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渑池县文化馆:《渑池仰韶遗址1980—1981年发掘报告》,《史前研究》1985年第3期。
    
    [123] 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 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洛汭地带仰韶文化遗存调查》,《中原文物》1995年第1期。
    [12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巩义市滩小关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2002年第4期。
    [12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仰韶文化遗存》,《考古》1983年第3期。
    [126]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实习队:《河南偃师伊河南岸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考古》。1964年第11期。
    [127]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偃师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洛阳市偃师县高崖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6年第4期。
    [1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南一队 焦作市文物工作队:《河南焦作地区的考古调查》,《考古》1996年第11期。
    [129]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分队:《山西平陆新石器时代遗址复查试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8期。
    [130] 河南省文物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一)》之陆《新安马河》,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
    [131]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一)》之柒《新安麻峪》,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
    [132] 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省巩义市里沟遗址调查》,《考古》1995年第4期。
    [133] 郑州市文物工作队巩义市文物保管所:《河南巩义市里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6期。
    [134]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巩义市里沟遗址1994年度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6期。
    [135] 洛阳博物馆:《孟津小潘沟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4期。
    [136]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禹县瓦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137] 河南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临汝大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6期。
    [138] 考古研究所河南调查团:《河南成皋广武区考古纪略》,《科学通报》第二卷7期,1951年7月。
    [139] 郑州市博物馆:《荥阳点军台遗址1980年发掘报告》,《中原文物》1982年第4期。
    [140]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西郊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2期。
    [141] 郑州大学考古系 开封市文物工作队 尉氏县文物保管所《河南尉氏椅圈马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7年第3期。
    [14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滑城”考古调查报告》,《考古》1964年第1期。
    [14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 龙山文化早期遗存》,《考古》1982年第5期。
    [1
    
    [144] 洛阳市博物馆:《洛阳矬李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1期。
    [145]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渑池仰韶村1980—1981年发掘报告》,《史前研究》1985年第3期。
    [146] 河南省文物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一)》之伍《新安槐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
    [147] 新乡地区文管会 新乡县文化馆:《河南新乡县洛丝潭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2期。
    [148]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安阳洹河流域几个遗址的试掘》,《考古》1965年第7期。
    [14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安阳鲍家堂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15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年—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
    [151]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磁县下潘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152]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磁县界段营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6期。
    [15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永年县洺关遗址试掘简报》,《文物春秋》1990年第4期。
    [154]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永年县台口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2年第12期。
    [155] 罗平:《河北邯郸百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5年第4期。
    [156] 唐云明:《河北邢台柴庄遗址调查》,《考古》1964年第6期。
    [157]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正定南阳庄遗址试掘记》,《中原文物》1981年第1期。
    [15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正定南阳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159]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 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 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洺河流域几处遗址的试掘》,《考古》1984年第1期。
    [160] 滹沱河考古队:《河北滹沱河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1993年第4期。
    [16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容城县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考古学集刊》5。
    [162] 赵印堂 杨剑豪:《曲阳县附近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考古通讯》1955年创刊号。
    [163]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四年级在京郊实习发掘到新石器时代至辽文化遗址》,《光明日报》1964年4月2日。
    [164] 孔哲生 张文军 陈雍:《河北境内仰韶时期遗存初探》,《史前研究》1986年第3、4期。
    [165] 杨林中 王京燕:《黎城县东阳关依存分析》,山西考古学会 山西省 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三),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
    [1
    
    [16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东南工作站:《长治小常乡小神遗址》,《考古学报》1996年第1期。
    [167] 南京博物院:《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集刊》1。
    [168]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169]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170] 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马家院屈家岭文化城址调查》,《文物》1997年第7期。
    [1] 半坡博物馆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临潼县博物馆:《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
    [2] 国家文物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晋中考古》,文物出版社199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报告——浒西庄与赵家来遗址》,文物出版社1988年。
    [4] 宝鸡市考古工作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6月。
    [5] 安特生:《中华远古之文化》,《地质汇报》第五号,1923年。
    [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7]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
    [8]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
    [9]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华县泉护村》,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历史博物馆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11月。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4月。
    [12] 郑州市丈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13] 宁复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14]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王湾——考古发掘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15]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赤峰市博物馆:《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
    [17]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年。
    
    [18]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西实习组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考古学研究》(一),文物出版社1992年10月。
    [19]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9月。
    [20]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8月。
    [2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
    [22]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岱海考古(三)——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2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省考古学会编:《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24] 河南省文物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河小浪底水库考古报告(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
    [25] 张忠培:《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历程》,《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
    [26]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苏秉琦主编:《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
    [27]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6月。
    [28] 巩启明:《仰韶文化》,文物出版社2002年10月。
    [29] 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3,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
    [30] 《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编辑组:《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31]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编:《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12月。
    [32] 《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9年。
    [33] 《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
    [34] 《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35] 张宗祜:《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与黄土高原》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36] 任美锷:《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37] 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8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