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海外军用设备采购的途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从海外采购过大批的军备。这种海外军备的采购活动构成了近代中外经济史和中外关系史的重要内容。它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人们对洋务运动时期海外军备采购的研究并不很充分。鉴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海外军备的采购途径问题,同时围绕主体部分,拟展开以下的内容: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海外军备采购的历史背景和海外军备采购的结果及对它的评价等方面。论文旨在通过对置办采购群体的归类分析,来探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海外军备的采购途径,从而梳理一下这个时期清政府军备海外采购的内容,并说明当时清政府委托这些途径进行海外采购中时出现的诸多问题,力图以此项的研究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近代中国海军和军事工业的发展脉络,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系。
The purchase abroad of Qing Government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period has occupied main status to modern times. The overseas purchase of period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modern China's economic history, but we are insufficient in study on purchase channel at present. This text carries on research from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period Qing Government military overseas historical background , channel and effect, and carries on Key overseas channel purchased of research,.Through sorting out and analysing of the colony purchased, it proves some questions about overseas to purchase of Qing Government effectively, and comb the concrete content of overseas purchase of the military equipment of the Qing Government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the text can help our better understand modern navy of China an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industry , thus know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 in modern times more deeply.
引文
1.《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2.《洋务运动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中华书局,1985年版
    4.海关总税务司赫德1864年第8号通札》,引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1999年2月版
    5.《军机处录副奏折补遗》,第一历史档案馆存,3全宗,673卷,缩微胶片9378卷
    6.《清朝兵部档》清四632,编号460-15-1,原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州船政局编 《船政奏议汇编》,光绪二十四年刊
    7.《张之洞电稿(未刊)》乙稿,第7函,第5册,原件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8.《海关洋员名录(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94年2月版 薛福成《出使公牍·奏疏》文海出版社,1977年版
    9.《曾文正公保举容闳折》,掘何广棪《族谱所载容闳之史料》,见台湾《书目季刊》,1979年9月号
    10.《俾斯麦答蒲安臣急件》,引自《波恩外交部政治档案馆档案·中国状况》第3卷第1分卷第4册,转引自《德国史论文集》,青岛出版社
    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海防档》,台湾艺文印书馆,1957年9月版
    2.《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十四年十二月,见杨家骆主编《清光绪朝文献汇编》,台湾鼎文书局
    3.《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海关资料中心 《中国近代殖民地海关史料汇编》、中国各海关的关志
    5.贾桢等修 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中华书局,1979年版
    6.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三联书店出版社,1961年10月版
    7.陈霞飞《中国海关密档》,中华书局,1990年6月版
    8.《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史料丛刊,中华书局,1983年版
    9.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三联书店,1954年6月版
    10.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组《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1977年版
    11.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9月版
    12.杨端六等编 《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1928年版
    13.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14.中国近代经济史丛书编委会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委会《中国海关与邮政》,中华书局,1983年8月版
    17.张侠、杨志本等《清木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5月版
    18.石健《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9.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版
    20.《中国近代海关历史文件汇编》,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统计科出版
    21.王铁崖《中国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
    22.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23.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
    24.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
    25.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26.庞百腾《中国早期发展经历中的西方技术人员和技术援助:福州船政局(1866-1875)》,引自《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7.《直隶李鸿章奏请以李凤苞仍兼管出洋学生及采购军火各事片》,引自《清季外交史料》
    28.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29.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版
    30.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1979年版
    31.中国海关《中外条约汇编》,上海,1917年版
    32.文庆等修 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
    33.宝鋆等编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文海出版社,1971年版
    34.王彦威、王壳编《清季外交史料》,文海出版社,1963年版
    35.窦宗一《李鸿章年(日)谱》,香港友联书报发行公司,1968年版
    36.沈云龙主编《皇朝经世文统编》,文海出版社,1976年版
    37.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七十辑,文海出版社,1978年1月版
    38.甘韩《皇朝经世文新增洋/时务续编》,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39.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1880年,见《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
    1.年子敏《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中华书局,1960年3月版
    2.《许文肃公遗集·函牍》卷一
    3.曾国藩撰《曾文正公全集》,光绪二年刊
    4.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全集》,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刊
    5.左宗棠撰《左文襄公全集》,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刊
    6.张之洞撰《张文襄公全集》,民国十七年刊
    7.郭嵩焘撰《养知书屋遗集》,光绪十八年刊
    8.《郭嵩焘奏稿》,岳麓书社,1983年7月版
    9.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卷6
    10.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12
    11.沈葆桢撰《沈文肃公政书》,光绪六年刊
    12.丁宝桢撰《丁文诚公奏稿》,光绪三十三年刊
    13.丁日昌撰《抚吴公牍》,光绪三年刊
    14.《左宗棠全集》,岳麓书社,1989年9月版
    15.徐建寅《游欧杂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版
    16.容闳 《西学东渐记》,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
    17.《郭嵩焘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18.魏允恭撰《江南制造局记》,光绪三十一年刊
    19.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版
    20.《刘坤一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21.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引自钟叔河主编 《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22.志刚《初使泰西记》附录,引自《走向世界丛书》第一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3.《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及同治二年正月初八日
    24.《英吉利用商务辟荒地说》,引自《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5.薛福成《使才与将相并重说》,引自《庸庵海外文编》
    26.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附录”,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
    27.钱实甫《清季新设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91年版
    28.刘瑞芬《养云山庄文集·钦定国史本传》
    29.黎庶昌 《走向世界丛书》,引自《西洋杂志》,岳麓书社,1985年版
    30.光绪五年三月十二日记《曾纪泽遗集》,岳麓书社,1983年版
    31.光绪十一年十月廿四日记 张荫桓《三洲日记》,光绪三十二年石印本
    32.《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上,《辜鸿铭文集》,岳麓书社,1985年版
    33.李圭《环游地球新录》,李鸿章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4.黎庶昌《敬陈管见折》,引自《拙尊园丛稿》卷五
    35.顾廷龙《李鸿章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版
    36.沈云龙主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文海出版社,1980年版
    37.沈云龙主编《左文襄公(宗堂)全集》,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38.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海王邨 古籍丛列,1990年10月版
    39.张德泽编《清季各国照会目录》,文海出版社,1975年版
    40.范国华、李彦青、李津生《曾国藩日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版
    41.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
    42.唐文治戴振《英轺日记》,文海出版社,1978年版
    43.曾纪泽《曾惠敏公(劼刚)遗集》,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44.刘锡鸿 李凤苞 毓长《英轺私记 使德日记 述德笔记》,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45.崔国因《出使美日秘国日记》,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46.许同莘《许文肃公(景澄)遗集》,文海出版社,1977年版
    47.金楷理(Kreye,CarlT。)翻译,李凤苞笔录《克虏伯炮说》4卷,1876年版;《克虏伯炮图说》4卷,1874年版
    1.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7月版
    2.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岳麓书社,1985年9月版
    3.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夏东元《洋务运动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凌耀伦、熊甫、裴倜《中国近代经济史》,重庆出版社,1982年9月版
    6.于素云、张俊华、周品威《中国近代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
    7.陈旭麓著《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
    9.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 李允俊《晚清经济史事编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0.张一文、施渡桥《中国近代军事人物传》,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6月版
    12.杨国桢、郑普弘、孙谦《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7年版
    13.汪敬虞《赫德与近代中西关系》,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4.中国史学会主编《江南造船厂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5.张后铨主编《招商局史》近代部分,交通出版社,1986年版
    16.姜铎主编《江南造船厂厂史1865-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7.林庆元《福州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沈传经《福州船政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夏东元《盛宣怀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张磊主编《丁日昌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1.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2.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编《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3.芦汉超《赫德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4.董守义《恭亲王奕欣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5.曾永玲《郭嵩焘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6.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戚其章主编《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版
    28.张炜主编《甲午海战与中国近代海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9.戚俊杰、刘玉明主编的《北洋海军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0.《北洋海军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1.吴杰章、苏小东等《中国近代海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版
    32.张墨、程嘉禾《中国近代海军史略》,海军出版社,1989年6月版
    33.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版
    34.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
    35.戴逸《清代人物传稿》,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36.夏东元《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7.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年10月出版
    38.丁伟志《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9.雷禄庆《李鸿章新传》,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40.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海天出版社,1992年版
    41.《中国前途的探索者——现代中国思想家》,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42.吴相湘《民国百人传》,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43.冯天瑜《张之洞评传》,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44.赵靖、易梦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45.董蔡时《左宗棠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6.赵丰田《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哈佛燕京学社1939年版
    47.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48.黄逸平《近代中国经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9.徐泰来《洋务运动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0.孔令仁《中国近代化与洋务运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1.刘佛丁《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2.张东刚《总需求的变动趋势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3.阮芳纪《洋务运动史论文选》,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4.周建波《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5.【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7.魏尔特《中国关税沿革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
    58.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
    59.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哈佛大学出版社,1971年第二版
    60.费维恺《中国早期的工业化》,哈佛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61.罗林森《中国发展海军的努力》,哈佛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
    62.史佩克特《李鸿章与淮军》,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
    63.邱克《局内旁观者——赫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4.乔纳森·斯潘塞著 曹德骏等译《改变中国》,三联书店,1990年版
    65.(英)莱特《中国关税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66.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第1卷
    67.郝延平(美)《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68.刘广京(美)《中国近代化的起始——李鸿章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69.罗兹曼(美)《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郑宗育、易文君《论洋务运动与德国》,载于《史林》,1994年第2期
    2.高路《清政府学习西方何以失利?》载于《光明日报》,1994年第7期
    3.皮明庥《“中体西用”论平议》,载于《江汉论坛》,1982年第12期
    4.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5.萧永宏《洋务时期中国人世界观念的主要特征与作用》,载于《社会科学(沪)》,1998年第3期
    6.夏伟《洋务运动时期西学的引进与作用》,载于《平原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7.李茂高、廖志豪《略论洋务运动时期的电报事业》,载于《学术月刊》,1982年第12期
    8.夏冬《论洋务运动时期的电报局》,载于《史学月刊》,1982年第6期
    9.张光文《轮船招商局成长策略及其现实意义》,载于《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1期
    10.施渡桥《论洋务派经营军工企业的主导思想与御侮主旨》,载于《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1.方忠英《洋务运动与广州早期近代化》,载于《岭南文史》,1993年第1期
    12.胡显中《轮船招商局与中国近代化》,载于《天府新论》,1993年第2期
    13.王志华、周其厚《晚清洋务派学技不学政原因新探》载于《菏泽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14.黄顺力《近代海关与洋务思潮论略》,载于《学术月刊(沪)》,1998年第4 期
    15.周积明《经世思潮与洋务运动》,载于《河北学刊(石家庄)》,1995年第2期
    16.张振鹍《论不平等条约·简析<中外旧的约章汇编>》,载于《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7.薛其林《船炮·宪政·民主:百年巨变的中国近代史进程》,载于《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18.吴竞《试论枪船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于《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科》,1996年第2期
    19.王家俭《清季的海防论》,引自《中国近代海军史论集》
    20.皮明勇《晚清海战理论及其对甲午海战的影响》,载于《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
    21.张践《琅威理事件与中国近代海军》,载于《文史杂志(成都)》,1995年第1期
    22.周育民《塞防海防与清朝财政》,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23.张仁善《简析近代中国海防实践失败的原因》,载于《历史教学》,1993年第3期
    24.陈崇桥《清末甲午战后重建海军述略》,载于《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25.沈远持《从海防看中国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载于《孝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3期
    26.赵春晨《容闳与丁日昌》,载于《广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7.董丛林《略论晚清的“出洋”与开眼》,载于《光明日报》,1994年第5期
    28.王双《刘鸿生改革招商局的回顾与思考》,载于《学术月刊》,1993年第5期
    29.董丛林《李鸿章的“中西比较观”述论》,载于《河北学刊》,1994年第2期
    30.张霞、孙长来《论近代中国电报局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载于《淄 博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31.戴学稷《近代爱国华侨学者之翘楚——容闳》,见郑民、梁初鸣《华侨华人研究集》,海洋出版社,1989年版
    32.成晓军、范铁权、张倩《略论曾纪泽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载于《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33.李建刚《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载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34.史滇生《张之洞的海防思想》,载于《军事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35.刘仁坤《浅析奕欣的洋务观》,载于《清史研究》,1996年第1期
    36.沈谦芳《李鸿章的国防思想》,载于《探索与争鸣(沪)》,1995年第2期
    37.朱忠焰《张之洞: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奠基人》,载于《安庆师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38.庞世烨《郭嵩焘中西文化观初探》,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39.易惠莉《论郭嵩焘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载于《学术月刊》,1997年第10期
    40.吴祖鲲《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行者:“西学东渐”中的郭嵩焘》,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2期
    41.钟叔河《论郭嵩焘》,载于《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42.王拭、孙应祥《论郭嵩焘的洋务思想》,载于《南开大学·哲社版》,1981年第3期
    43.熊月之《郭嵩焘出使述略》,载于《求索》,1983年第4期
    44.崖丽娟《郭嵩焘外交思想探因》,载于《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5期
    45.任贵祥《从渐变到质变——略论容闳思想的两次飞跃》,载于《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
    46.毛华敬《应积极评价李鸿章的十年专利》,载于《文史哲(济南)》1998年第2期
    47.袁进《试论清代出洋士大夫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载于《社会科学(沪)》,1998年第5期
    48.《论外籍雇员在晚清军事近代化中的作用》,载于《求索(长沙)》,2000年 第2期
    49.林琼《甲午之前清政府驻外公使的选用》,载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50.周文宣 《郭嵩焘外交思想浅论》,载于《安徽史学》,1996年第1期
    51.戚其章《魏源的海防论和朴素海权思想》,载于《求索》,1996年第2期
    52.崔耕虎《李鸿章和中国清军近代化》,载于《泰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53.方英《淮军集团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中洋员的地位与作用》,载于《安徽史学》,1997年第1期
    54.安言、温雨娴《关于晚清时期一些人物的评价问题》,载于《高校理论战线》,1997年第1期
    55.方堃《赫德与阿思本舰队事件》,载于《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1期
    56.康之国 《试述海关外籍税务司对近代中国革命的破坏活动》,载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1期
    57.周武《论晚清驻沪领事和外籍关员》,载于《学术月刊(沪)》,2000年第3期
    58.向中银《试论晚清聘用洋员的指导思想》,载于《安徽史学》,1997年第1期
    59.彭南生《晚清外交官制及其俸薪制度的形成与变革》,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60.董方奎《<局外旁观论>新议》,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1期
    61.管伟《论李鸿章的近代化开放意识》,载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62.余明侠《容闳在洋务运动期间的主要建树》,载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63.祖金玉《早期驻外使节对晚清经济变革的贡献述论》,载于《史学集刊(长春)》,1999年第1期
    64.黄林《百余年来郭嵩焘研究之回顾》,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学报》,1999年第2期
    65.张静《论湘军集团及其与郭嵩焘的关系(关于郭嵩焘研究的一个先决方面)》,载于《南开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66.李双璧《传统“遒本器末”论与郭嵩焘的新道器观》,载于《贵州社科》,1993年第2期
    67.刘华《评曾纪泽的外交活动》,载于《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1期
    68.林永昌《清末民初中国学生留学德国之研究》,硕士论文,国立中兴大学历史系,台湾台中,1999年6月
    69.郭明中《清末驻德公使李凤苞研究》,硕士论文,国立中兴大学历史系,台湾台中,2002年7月
    70.余文堂《清朱首届留德军事学生研究(1876-1881)》,载于《兴大人文学报》,国立中兴大学文学院,台湾台中,2003年第33期
    71.余文堂《清末德国对华军售的缘起—以克鲁伯钢铁公司(F.Krupp)为例》,载于《外籍顾问与近代中国研讨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南港,1997年4月
    72.余文堂《清末友好访问团访问德国克鲁伯钢铁厂(F.Krupp)及其中文史料重印版本问题的初探》,载于《教学研讨会》,国立中兴大学历史系,台湾台中,1998年5月
    73.余文堂《中德早期的贸易(Sino-German Trade Relations,1750-1860)》,载于《中华民国与欧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新庄,辅仁大学,1985年3月
    74.罗香林《容闳与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启发》,载于《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出版,1900年1-6月
    75.(德)乔伟、李喜所、刘晓琴《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的近代化》,载于《南开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76.贝斯福《中国之瓜分》,引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77.(法)玛丽亚萨·巴斯苇《清末留欧学生——福州船政局对近代技术的输入(节译)》,译自(日)《东亚》,1985年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