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理论视野下的德占胶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局面,既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也与近代中国海防衰败相关。本文通过对近代德国重视海防,推行海洋战略的历史考察,进而与晚清政府在海防问题上的陈腐观念相比较,从而再现中国近代海军逐渐覆没、制海权丧失、海上门户大开的历史进程。通过比较以揭示世界列强尤其是英、德等海上强国入侵的内在原因,并阐明海防对中华民族安危的关键性作用。
     本文以德国侵占胶州湾事件为背景展开,以往对德国占领胶州湾事件的研究,中外学者大多着眼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分析,很少有人从军事视角加以探讨。本文对比了中德两国政府对近代海军建设的不同态度及由此导致的国运兴衰,并由此论证:提高海防意识,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对于保卫国家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文章第一部分从海权的角度阐述德国侵占胶州湾的必然性,作为海权理论实践主体的德国海军的发展和活动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通过中德海军的建立、发展及其活动的比较,论证中国清政府海防意识淡漠的危害。对此尝试从德国和胶州湾两个方面予以探讨:从德国方面看,19世纪末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促使德国对外策略改变的基本原因,这一方面以往论著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思想意识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当时德国无论民众还是高层官僚在对外扩张方面几乎都是同一个声音,写作中参照了德国学者余凯思的有关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军事方面,即对德国侵占胶州湾的主体——德国海军的论述:从德国海军发展的历程看,它的对华活动受到了当时德国政府部门高层官僚尤其是被称为“海军之父”的蒂尔皮茨的重要影响;德国海军部对胶州湾的占领是这部分论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论证德国海军的发展及其活动是影响德国侵占胶州湾的诸多因素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尤其是德国高层对海军的决策,不仅影响德国海军在华活动,而且对世界局势的改变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章第二部分论述胶州湾事件,德国之所以会选择侵占胶州湾,与胶州湾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本文通过德国选择海军基地的一系列活动,展现德国最终选择胶州湾的政治和地理原因。
Not only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influence the decline of modern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but also the deterioration in coast defense leading to the ruin of latter Qing dynasty. Comparing with the navy's history of the German and that of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we can see that the comprehensive support of the Germany governmen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in German navy and coast defense ,.and verse vice. While the moldering concept in coast defense and the neglect in navy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falling of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which results in overwhelming to the navy of Qing dynasty.. Through describing the different fate between the German navy and the Qing navy, the article tries to bring forth the internal reason why the world sea powers, for example, British and Germany, have the capacity to invade the Qing dynasty and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coast defence to the security of Qing dynasty and to prove that the ruin of Qing dynasty has connected with the deterioration in coast defense.
    The first part of article, from the sea power theory, elaborates the inevitability of Germany invading Jiaozhou Bay. Through comparing to the Chinese and German navy's establish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its activities, the article proves that the ignorance of Qing government in coast defense does harm to the reign of Qing dynasty.
    The second part elaborates the Jiaozhou Bay event,. German Admiralty focus on Jiaozhou Bay because of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Jiaozhou Bay. This article unfolds the politics and the geography reason why Germany finally choose Jiaozhou Bay.
    The third part depicts the condition and the strategy in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government's coast defense , Comparing the naval power between German navy and the Qing navy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Germany positively develop the seapower
引文
1.[美]唐纳德·W·米切尔:《俄国与苏联海上力量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德]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一卷,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
    3.[德]马汉著:《海权论》,萧伟中、梅然译,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
    4.[德]马汉著:《海军战略》,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美]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6.[英]J·F·C·富勒著:《西洋世界军事史:第二卷》,钮先钟译,台湾军事译粹社,1976年版。
    7.[英]比瑟姆 著 徐鸿宾等译:《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思想》,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英]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刘从德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9.李鸿章:《李鸿章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七八,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版。
    11.林则徐:《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65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3.张侠主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
    14.黄福庆主编:《胶澳专档光绪二十三年——民国元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97年版。
    15.林则徐:《林则徐集·奏稿》中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
    16.齐思和:《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3册,中华书局,1964年版。
    17.台湾周龙章:《德领胶州湾(青岛)之地政资料》,中国地政研究所,1980年版。
    18.青岛市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青岛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1897—1898)》,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9.《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孙瑞琴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20.丁朝弼:《世界近代海战史》,海洋出版社,1994年版。
    21.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
    22.王韬:《代上苏抚李宫保书》,选自《弢园尺牍》文海出版社,983年版。
    23.邵循正等编:《中法战争》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5.吴有法、黄正柏主编《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2000年版。
    26.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选编《清实录山东史料选》,齐鲁书社,1984年版。
    27.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编著《海防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版。
    28.芍塘居士编《海防记略》,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29.王生荣:《金黄与蔚蓝的支点—中国地缘战略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斯丢科尔 著 乔松译:《十九世纪的德国和中国》三联书店,1963年版。
    31.王守中:《德国侵略山东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2.吴景平:《从胶澳被占到科尔访华——中德关系1861—1992》,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3.杨国桢:《林则徐书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4.余凯思著:《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孙立新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孙相东:《地缘政治学-思想史上的不同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36.齐世荣主编《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37.丁建弘、李霞:《普鲁士精神和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8.楼耀亮:《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9.刘从德:《地缘政治学历史、方法与世界格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1.王荣堂、蒋德昌等主编:《新编世界近代史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2.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3.袁荣叟:《胶澳志》,成文出版社 1968年版。
    44.[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45.[英]哈尔福德·麦金德:《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民主德国)汉·克·施利希勒:《民主德国档案馆藏中德关系史的部分档案》,《历史档案》,1988年第2期。
    2.王守中:《巨野教案与德占胶澳》,《文史哲》1983年第5期。
    3.张子忠:《李秉衡与德占胶澳事件》,《青岛研究》1987年第1期。
    4.杨恒:《安治泰与巨野教案》,《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
    5.丁名楠:《德国与义和团运动》,《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6期。
    6.陈绛:《德占胶澳: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一个实例分析》,《德国研究》,1998年第4期。
    7.吕明灼:《德占胶澳对近代中国的双重影响》,《文史哲》,1999年第1。期。
    8.孔祥吉:《胶州湾危机与维新运动的兴起》,《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
    9.A.J.艾玛:《胶州湾的获取(1848—898)》,田君译,江德钧校,《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24期。
    10.王建华:《德国与晚清军事变革》,《军事历史》,1990年第3期。
    11.郑宗有:《晚清军事改革与日、德、 俄三国的控制》,《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2.易文君:《论洋务运动与德国》,《史林》,1994年第2期。
    13.李国祁:《三国干涉还辽后中德租借港湾的洽商与德璀琳上德政府建议书》,中央研究所 近代史刊,第1期。
    1. John E. Schrecker: Imperialism and Chinese Nationalism-Germany in Shantu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71.
    2. Charles Salmoer: Diplomatic Background of War, 1870—1914, Yale University, 1978.
    3. Paul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ish Naval Hegemony, Macmillan press, 1983.
    4. livezey::mahan on seapower, Oklahoma Press, 1983.
    5. Rolf Hobson: Imperialism at Sea: Naval Strategic Thought, the Ideology of Sea Power, and the Tirpitz Plan, 1875-1914, Brill Academic, 2002.
    6. Eiisabeth von heyking: tagebu cher aus vier weltteilen, 1926.
    7. Berihard:the Bundesmarine of German navy, Oklahoma Press, 1976.
    8. John Mearsheimer.The Trag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W. W.Norton&Company,2001.
    9. Mahan Alfred Thayer: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 Boston: Little Brown, 1895.
    10. Gorlitz Walter: History of the German General Staff, 1657-1945, New York Praeger, 1953.
    11. Jonathan Steinberg: Yesterday's Deterrent—Tirpitz and the Birth of the German Battle Fleet, New York: Macmillan,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