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动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民民主是我们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的前提下,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政治体制改革推动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不足。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这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人民民主,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视角,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论述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特点,指出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无法有效的互动而导致制度的僵化。在这个时期里,由于党——国家——社会的一体化,党和国家对经济与社会的强力介入,导致社会力量过于微弱,无法对党和国家的行为进行有效制约。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全能政府体制的耦合性,社会自发的制度创新无法成为现实的制度供给,而导致全能体制无法得到改变。
     第二章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互动,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获得动力的原因: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市场经济体制与以民主为价值取向的政治体制之间具有耦合性,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具有联动性。第二节论述了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表现为市场化改革引起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市场化改革导致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进一步分散,地方政府在制度供给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另外,政治参与的扩大,公民社会的形成都成为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又一力量。第三节论述了政治体制变革的外在动力即全球化的制度竞争,包括解放思想的动力和全面改革的压力以及世界民主化的示范效应,它们都对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了驱动作用,当然这也使政治体制的改革充满了风险。第四节论述了制度供给的回应,包括法制体系的建立、党内民主的发展以及政府体制的变革等。
     第三章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角度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缺失,第一节分析了制度需求主体以及制度需求主体的不同影响力,认为当前我国制度需求的总特征表现在制度需求不足,从而导致了制度缺失。第二节主要论述了制度供给认为当前根本性制度供给充足,而具体制度供给不足,体现为具体制度供给的延后性和迟滞性。在制度供给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有限,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互动。第三节论述了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包括制度供给的宪法秩序约束、制度供给的成本和风险约束以及制度供给的执政能力约束。
     第四章论述了政党-政府主导政治体制改革的权力悖论。第一节论述了多重委托代理的缺失、公民社会力量的弱小以及公众需求表达的缺陷导致了政党-政府制度供给的激励性不足。第二节从政党-政府制度供给的能力分析,包括历史条件、官僚自主性、知识储备以及理性有限性、意识形态的制约从而导致了政党-政府制度供给能力不足。第三节从认知因素、利益因素、体制因素和文化因素分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第五章探讨了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效动力机制的对策。包括限制公权力的扩张,用制度约束政府的权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壮大中产阶级,激发社会的活力,培育制度需求主体;实行新闻改革,保障舆论监督权;建立参与机制,促进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互动;扶持弱势群体,提高工人、农民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比例,发挥他们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最后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党自身要进行适应性改革,通过调整政党与政府、人大、社会的关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People's democratic socialism is the life, we always hold high the glorious banner,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verall reform, actively andsteadily push forward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way ofdeveloping people's democracy more extensive, more fully, more perfect siz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reform ofpolitical system actively, always adhere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the people will be inpower and run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to ensure that people be in power as thefundamental,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party and state,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ofthe people as the goal, to expand socialist democracy, build a socialist country ruledby law,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o promote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s verydifficult, I think the main reason lies in the lack of power of political system reform.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tfurther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people's democracy.
     This article from the system supply and demand perspective, discusses thedynamic of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it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planned economy era.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under theplanned economy,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that causes lack of power is thesystem supply and demand can not be effectively interaction, resulting in a system ofrigid.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teractive system supply and demand under the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from the theory angle,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systemrefor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gained momentum reasons: interactionbetween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democracy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 system reformhas correlation with;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with linkage. The secondsection discusses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performanceof the market reform causes the change of social interests structure and powerstructure, market-oriented reform led to the central and local power further dispersed,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supply system's further highlighted, in addition,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makes the practice subject with subjectivity, Internet thespread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ivil society-Chengdu impetus to China's politicalreform process.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system of competition of externalpower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s from globalization, including open broughtemancipating the mind power and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pressure generated bythe democracy and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has a driving effect on the reform ofpolitical system, but also make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s full of risks. The fourthsection discusses institutional supply response, including the legal system, the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system reform.
     The third chapter from the institutional demand and supply point of view on themotive force of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the first section analyzes the political system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demand dynamic defects, analysis of thesystem demand, main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ystem demand, now thetotal characteristics of institutional demand institutional demand, resulting in thesystem flaw.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from the view of the system supply of the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dynamic defect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rgetsystem and supply system including basic system overall supply is adequate, but thespecific institutional supply is not sufficien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for thesupply of the delay and hysteresis. On the institutional supply of local government inthe limited role, interaction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The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ruling capacity constraint constitutional order constraints,institutional supply constraint system supply includes institutional supply cost andrisk constraints and institutional supply.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power paradox of Party-government politicalsystem reform,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multiple principal-agent deletion, civilsociety and the weak public demand expression defects led to a lack of Party-government incentive factors of institutional supply. The second section providesfrom the party, government ability to analyze supply system, including the historicalcondition or initial condition, bureaucratic autonomy, knowledge and limitedrationality and the constraints of ideology, which leads to lack of Party-governmentin institutional supply capacity. Path dependence of third section from the factors,interest factors,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cultural factors of cognitive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long-effect mechanism. Include the restriction ofpublic power expansion,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power; tothe social restrictions, stimulate social vitality; the news reform, guarantee the right of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set up the mechanism of, from the "government-ledreform" to "people oriented reform; supporting the vulnerable weak body, to play itsrole in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reform party itself; and the adaptability.
引文
①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论著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黄卫平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乐夫、郭巍青等;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高放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王贵秀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何增科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高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吴大英,刘瀚主编:《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主编:《攻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陈武明:《新的历史跨越——关于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
    ②这方面的论著代表性的有:冯国发、李卫东、原方、高建生:《政治体制改革:来自农村的启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赖海荣:《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乡镇半竞争性选举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③黄卫平,肖俊.刍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趋向[J].湖南社会科学,2009(02).
    ④田恒国.宪政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J].科学社会主义,2007(02).
    ①王振耀.中国政治发展战略选择论纲:在稳定状态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J].科学社会主义,2007(04).
    ②高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理论探讨,2010(01).
    ③张涛.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就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8(04).
    ④秦宣.正确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J].党政干部文摘,2009(01).
    ⑤杨立新,井建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路径选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01).
    ⑥徐艳玲.走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观念误区[J].科学社会主义,2007(01).
    ⑦金太军,王庆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与方法论思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03).
    ①王贵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42-43.
    ②党国英.我国30年政治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J].农村经济,2009(02).
    ③党国英.我国30年政治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J].农村经济,2009(02).
    ④包心鉴.科学发展观与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J].理论探讨,2009(05).
    ⑤虞崇胜.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再认识——纪念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发表30周年[J].探索,2010(03).
    ⑥潘维.法制与“民主迷信”——一个法治主义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秩序[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5.
    ①康晓光.威权政府+法团主义:让底层有组织地参政[J].绿叶,2009(7).
    ②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J].战略与管理,2003(5).
    ③王贵秀.谈谈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2(1).
    ④周天勇,吴辉.建设一个民主和法治的现代化国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总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7(31).
    ⑤何增科.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政治转型[J].清华法治论衡,2009(1).
    ①黄卫平,陈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其成因浅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03).
    ②王邦佐,谢岳.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J].政治与法律,2001(03).
    ③徐湘林.政治改革政策的目标设定和策略选择[J].吉林大学学报,2004(06).
    ④李景鹏.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05).
    ①刘长发.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攀登,2011(06).
    ②周志火和方志涵.试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J].社科纵横,2004(10).
    ③曾远英.简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生性和外在性动力[J].黑龙江史志,2008(08).
    ④何增科.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政治转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09).
    ⑤李慧勇,徐行.中国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动力比较分析—以制度变迁为视角[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
    ①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编著.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26.
    ①L.Davis,Douglass North(1971)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6.
    ②(美)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和供给,载于(美)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商务印书馆,1992:122-158.
    ③L.Davis,Douglass North(1971)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6.
    ④(美)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和供给”,载于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和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商务印书馆,1992:122-158.
    ①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于(美)R·科斯、(美)A·阿尔钦、
    (美)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72.
    ①转引自吕增奎主编.民主的长征,海外学者论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36.
    ②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98.
    ③金太军.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学理分析和实践价值[J].政治学,2000(06).
    ④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5.
    ⑤陈红太.“政治体制”概念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02).
    ⑥陈红太.“政治体制”概念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02).
    ①迟福林,田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45-46.
    ②迟福林,田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70.
    ③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J].战略与管理,2000(10).
    ④高全喜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①Richard S.Katz,A Theory of parties and Electoral systems.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0,P.1.
    ②杨光斌.制度变迁中的政党中心主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③王邦佐,谢岳.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J].政治与法律,2001(6).
    ①G·萨托利指出:在党国体制下,政党和国家—面对普通的民众—是两个相互维持且相互强化的组织,党国体制的鲜明特点是它不允许次体系的自治,因为次群体的自治完全可能把社会从国家解放出来。
    (美)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商务印书馆,2006:71-72.
    ②参见赵宬斐.政党政治与政治现代性——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的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15-116.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57.
    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
    ①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68.
    ②中国共产党章程(1956年通过)[R].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6.
    ③樊天顺,赵博.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大事记[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143.
    ④1968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①(匈)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9-21.
    ①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1.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8.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1.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39-540.
    ①柯象中,宋伟.中国新起点[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51-152.
    ①邓大才.制度需求累增效应假说与制度变迁阶段性突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06).
    ②王志文,张丽娟.制度需求的场依存性与制度变迁[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5).
    ③孔凡义.当代中国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2004.
    ④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291.
    ①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6.
    ②王沪宁.革命后社会的政治发展[J].复旦学报,1990(4).
    ③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7.
    ④林尚立.集权与分权:党、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及其变化,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的政治与现代化[C].复旦政治学评论:第1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67.
    ⑤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291.
    ⑥许倬云.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32.
    ①王绍光.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②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292.
    ③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人民日报》,1976年12月26日。
    ①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47-48.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796-797.
    ③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28.
    ④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2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③葛笑如.政治-经济互动研究——兼论经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与方法[J].理论界,2007(01).
    ①“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②(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2.
    ④(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7.
    ⑤(美)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于(美)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55.
    ⑥(美)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载于(美)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56.
    ⑦(美)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于(美)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33.
    ①(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1.
    ②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学术部编.群体的时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1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7.
    ②转引自李琳.政治哲学视阈中的中产阶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69.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
    ④(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6:9.
    ⑤唐贤兴.产权、国家与民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6.
    ①唐贤兴.产权、国家与民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88.
    ①陈岩.对制度变革的经济学分析[J].中州学刊,1995(4).
    ②岳锋,王智慧,周国新.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衡[J].天府新论,2005(01).
    ③(日)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11.
    ①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M](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76.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③周明生,孔陆泉等.面对产权多元化的政府有效调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7.
    ①张廉主编.服务·责任·法治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0-21.
    ①刘军宁,“产权保护与有限政府”,董郁玉.政治中国[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9:42.
    ②张强.三次思想解放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行政论坛,2010(1).
    ①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189.
    ②赵永行,赵昕.体制·能力·现代化:当代中国公共行政发展三维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0.
    ③(美)布坎南(Buchanan,J.M.).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327.
    ①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374.
    ①康晓光.权力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59.
    ①《南方都市报》于2003年4月25日率先报道了在广州打工的湖北大学生孙志刚因为没有暂住证而被“收容”和殴打致死的事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在媒体的舆论谴责和敦促下,该案引起了民间学者对中国收容制度违反宪法、侵犯人权的强烈质疑,向全国人大发出呼吁。最终,实施多年的“收容遣送办法”事实上被国务院撤销,代之以对流浪人的救助法规。新闻媒体的舆论威力,促进了国家法制的进步。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8.
    ③熊光清.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J].教学与研究,2011(1).
    ①伊斯顿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把国家机构的决策与公民社会的反馈结合起来,创立了以输入和输出为循环系统的政治系统论。民意经政治渠道输入政府体系,政府根据民意进行决策的转换,施行行政的输出,再通过收集反馈意见,再调整决策输出。它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政治体系。政治系统输入与输出失衡状态的一种情况是,政治参与过分地集中于输出一端,输出过大;输入过小。政治决策完全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作出。公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政府的政令和决策,却不能向政府输入自己的要求。参见张利华.从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分析框架看国际上两大政治事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7(6).
    ②Tai Zixue. The Internet in China: Cyberspace and Civil Society[M]. New York: Routledge,2006:
    205.
    ③(美)蓝志勇(Zhiyong,Lan).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79.
    ④(美)蓝志勇(Zhiyong,Lan).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86-187.
    ①张卓元,胡家勇,刘学敏.论中国所有制改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8.
    ②统计数据否定“国进民退”之说,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10/08/02/006622159.shtml
    ③统计局公布:2011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http://www.gov.cn/gzdt/2012-01/20/content_2050056.htm.
    ①(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7.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0.
    ①徐勇.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J].中共党史研究,2003(01).
    ②民政部201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参见民政部网站:www.mca.gov.cn,2011-02-09.
    ③王毅.中国走向公民社会的困难、可能与路径选择[J].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10(2).
    ①Parsons.Talcott.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ies[M].Free Press.1960.转引自(美)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4.
    ②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1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②(美)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①李瑜青.当代中国改革的主题及民族精神建构的方法论特点[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1.
    ④俞可平.经济全球化冲击下的治理变迁与中国政治发展,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6.
    ⑤蔡拓主编.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59.
    ①虞崇胜,王维国主编.改革30年中国政治发展:回顾、反思、展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83.
    ②蔡拓主编.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55.
    ①潘伟杰.制度、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28-229.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7.
    ③参见Elena Safronova,”Glob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C and DevelopingCountries”.Far Eastern Affairs,2003,Vol.31Issue4.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42.
    ⑤民主浪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动荡不定,这种情况在非洲表现更为明显。由于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国家不具备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和条件。多党制的推行造成这些国家政党林立,政党之间为权力展开激烈争夺,尤其是西方国家支持反对派滋事,以及
    这些国家复杂的部族、教派矛盾,使得国家混乱不已,战乱、政变、示威、游行、罢工、动乱持续不断。
    90年代,非洲有三十多个国家政局不稳,仅1990年一年,就有11个国家发生政变或未遂政变。另有十多个国家的反对派组织发动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甚至制造动乱。参见:郑曙村.全球化进程中的民主化浪潮:状况、影响及教训[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J].2000(2).
    ①郑永年.先有制度基础,后有民主政治[N]环球时报,2008-01-15.
    ①陈尧.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引擎[J].学海,2003,(4).
    ②郑永年著.改革及其敌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176.
    ①汪玉凯等.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9.
    ②参见乌杰主编.中国政府与机构改革(上)[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167-175.
    ③曹现强,王佃利主编.行政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73.
    ④曹现强,王佃利主编.行政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75.
    ①蒉凯频.执政党的制度供给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制度供给能力与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J].湖北社会科学,2011(01).
    ①李慧勇,徐行.中国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动力比较分析——以制度变迁为视角[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②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载于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3.
    ③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载于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3-74.
    ④叶长茂.制度转轨的政治艺术:当代中国渐进式政治发展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76.
    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
    ①俞可平编.中国治理评论(第1辑)2012年,总第1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26.
    ①本文中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讨论参见:(新加坡)郑永年著.《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162-186;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239-240.
    ①钟扬,张婷.中国农民的民主价值观:一种经验研究[J].复旦政治学评论,2006(1).
    ②蔡定剑.中国基层选举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法律,2002(02).
    ①(美)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2:121.
    ②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36-137.
    ③(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6.
    ①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J].理论参考,2004(6).
    ②杨光斌.公民参与和当下中国的治道变革[J].社会科学研究,2009(1).
    ①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75.
    ②吴忠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英群体的演进及问题(上)[J].文史哲,2008(3).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6-47.
    ②李艳丽.政治亚文化: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因素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社,2008:173-176.
    ③转引自史卫民.“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34.
    ④沈明明等著.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47.
    ①沈明明等著.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9.
    ②沈明明等著.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67.
    ③“中国民众如何看政治体制改革”.http://poll.huanqiu.com/news/2010-11/1217352_2.html.
    ①李培林.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1).
    ②萧功秦.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J].战略与管理,1998(5).
    ①史卫民.“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36-137.
    ②王长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中国治理评论(第1辑)2012年,总第1辑.俞可平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66-67.
    ①虞崇胜,王维国.改革30年中国政治发展:回顾·反思·展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79.
    ①郭正林.乡镇体制改革中的“孤岛现象”[J].半月淡,2004(7).
    ②于建嵘.当前中国基层政治改革的困境和出路[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2).
    ①(美)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2:144.
    ②(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9.
    ③(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40
    ④转引自周冰,靳涛.制度滞后与变革时机[J].财经科学,2005(3).
    ⑤李景鹏.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3).
    ①胡鞍钢.各类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J].党政干部文摘,2005(8).
    ②胡家勇等著.构建有效政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1.
    ①张宇编著.转型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理论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1.
    ①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06-207.
    ②(美)詹姆斯·G·马奇(James G.March),(挪)约翰·P·奥尔森(Johan P.Olsen).重新发现制度:
    政治的组织基础[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56.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78.
    ②(美)布莱克(Black,C.E.).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37.
    ①(美)詹姆斯·G·马奇(James G.March),(挪)约翰·P·奥尔森(Johan P.Olsen).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56.
    ②(美)詹姆斯·G·马奇(James G.March),(挪)约翰·P·奥尔森(Johan P.Olsen).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56.
    ①Friedrich,carl.Man and His Government.New York:McGran-Hill Inc.1963:464.
    ②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59.
    ③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0.
    ①彭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阻力结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1(2).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North),张五常等.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30-33.
    ①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08).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0:79.
    ①陈家泽.从政府治理结构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J].经济学家,2006(07).
    ②陈向阳.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2005-05-26.
    ①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2.
    ①周志忍.论行政改革动力机制的创新[J].行政论坛,2010(2)
    ①周志忍.论行政改革动力机制的创新[J].行政论坛,2010(2)
    ②周志忍.论行政改革动力机制的创新[J].行政论坛,2010(2)
    ①王黎民.转型经济的初始条件[J].上海经济研究,2003(9).
    ②世界银行.从计划到市场: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21.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①邓宏图.理性、偏好、意识形态与社会演化:转型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6.
    ②邓宏图.理性、偏好、意识形态与社会演化:转型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14.
    ③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06).
    ①列宁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8.
    ②列宁全集[M](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
    ③列宁全集[M](第5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00.
    ④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
    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99.
    ①(美)诺斯(North,D.C.).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17.
    ②参见V·W拉坦:“诱致型制度变迁”,载(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36.
    ③列宁全集[M](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4.
    ④列宁全集[M](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8.
    ⑤列宁全集[M](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6.
    ①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34.
    ②钱富新,刘志国.意识形态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③(美)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0.
    ①曹晨辉.论体制创新的意识形态支持[J].新视野,2001(6).
    ②Klaus von Bemi,The Party of Western Democratic System,Gao Weier Publishing Company,1996,p.29.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2.
    ②Erich Fromm, 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 My Encounter With Marx and Freud,New York: Simonand Schuster,1962:135.
    ③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27.
    ①何俊志,任军锋,朱德米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03.
    ①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36.
    ②(美)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8-49.
    ③(美)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0.
    ④(美)亨廷顿.民主的危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100.
    ①肖立辉.稳固基层政权的第一推动力——700多名“县官”眼中的基层民主[J].人民论坛,2010(01).
    ②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19.
    ③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91.
    ①俞可平主编.中国治理评论2012第1辑(总第1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25.
    ②樊纲.“公共选择与改革过程”,载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82.
    ①(美)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7.
    ②(美)曼库尔·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29.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④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36-137.
    ⑤俞可平主编.中国治理评论.2012第1辑(总第1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66-67.
    ①李月军.中国政治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J].学海,2009(4).
    ②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158-159.
    ①(美)马奇,(挪)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70.
    ②李景治,熊光清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52.
    ③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27.
    ④D. Easton,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p107.
    ①万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简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678.
    ①韩大元,王德志.“中国公民宪法意识调查报告”[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6).
    ②“中国人想要什么样民主,调查国人民主观”:http://book.cyol.com/content/2013-04/28/content_8326908.htm
    ①乔军.民商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8-9.
    ①李海青.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对改革整体推进的意义[J].新华月报(上),2012(5).
    ①程浩.市场经济、利益集团与地方政府[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②吉卫国.切实解决人大代表结构不合理问题[N].人民代表报,2006.03.12.
    ①王家福.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J].法学研究,2007(04).
    [0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02]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03]列宁.列宁选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04]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05]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06]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0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0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09]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
    [1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
    [1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4]高全喜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黄卫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6]浦兴祖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7]迟福林,田夫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8]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19]赵虎吉:比较政治学——后发展国家视角[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20]赵宬斐:政党政治与政治现代性——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的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1]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2]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3]刘建军: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4]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5]柯象中,宋伟:中国新起点[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6]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7]许倬云.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
    [28]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0]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1]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3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上海:三联书店,2001.
    [33]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34]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35]俞可平编.中国治理评论(第1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6]罗荣渠.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7]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学术部编.群体的时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38]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民主的再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9]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0]乔军.民商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41]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2]张宇编著.转型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理论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3]周明生,孔陆泉等.面对产权多元化的政府有效调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4]张廉编.服务责任法治——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45]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6]张宇编著.转型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理论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7]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8]康晓光.权力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9]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0]林尚立编.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51]潘维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10.
    [52]王锡锌编.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53]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5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55]林尚立等.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6]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57]李瑜青.法律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58]李惠斌编.全球化: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9]徐湘林著.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与政策过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60]虞崇胜,王维国编.改革30年中国政治发展:回顾,反思,展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1]蔡拓编.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62]潘伟杰.制度,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63]胡鞍钢,王绍光编.政府与市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64]谢庆奎.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谢庆奎论文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5]吕增奎编.民主的长征——海外学者论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66]俞可平编.中国治理评论(第1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67]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8]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69]邓宏图.理性,偏好,意识形态与社会演化:转型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0]李艳丽.政治亚文化: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因素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71]史卫民.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分析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2]盛洪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3]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74]赵永行,赵昕.体制能力现代化:当代中国公共行政发展三维度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75]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
    [76]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7][美]查尔斯 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8][匈]玛丽亚 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79][美]G 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0][美]詹姆斯G马奇,(挪)约翰P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81][英]布赖克.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82][美]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2.
    [83][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4][美]詹姆斯G.马奇,(挪)约翰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85][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1961.
    [86][美]道格拉斯 C.诺思,张五常等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7][加]布里埃尔 A 阿尔蒙德,西德尼 伏巴.公民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88][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89][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0][美]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2.
    [91][英]安东尼 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2][美]道格拉斯 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3][美]蓝志勇.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94][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95][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96][德]克劳斯冯贝米.西方民主制度中的政党[M].高韦尔出版公司,1985.
    [97][美]亨廷顿.民主的危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
    [98][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99][美]邹谠,甘阳,何高潮等编译.中国革命再阐释[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100][美]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101][美]查尔斯 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102][美]R.H.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3][美]米尔顿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金太军.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学理分析和实践价值[J].政治学,2000(6).
    [2]高春芽.经济发展,政治文化与民主转型——社会结构视野中的民主化探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1).
    [3]陈红太.“政治体制”概念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2).
    [4]杨光斌.制度变迁中的政党中心主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5]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6]陈明明.比较现代化 市民社会 新制度主义[J].战略与管理,2001(4).
    [7]邓大才.制度需求累增效应假说与制度变迁阶段性突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6).
    [8]王志文,张丽娟.制度需求的场依存性与制度变迁[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9]蒉凯频.执政党的制度供给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制度供给能力与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J].湖北社会科学,2011(1).
    [10]王家福.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J].法学研究,2007(4).
    [11]王绍光.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2]葛笑如.政治-经济互动研究——兼论经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与方法[J].理论界,2007(1).
    [13]陈岩.对制度变革的经济学分析[J].中州学刊,1995(4).
    [14]岳锋,王智慧,周国新.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衡[J].天府新论,2005(1).
    [15]张强.三次思想解放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行政论坛,2010(1).
    [16]钱颖一.市场与法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3).
    [17]王沪宁.革命后社会的政治发展[J].复旦学报,1990(4).
    [18]林尚立.公民参与:中国民主深度发展的动力之源——基于杭州“民主促民生”实践的考察[J].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2011.
    [19]李瑜青.当代中国改革的主题及民族精神建构的方法论特点[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20]于建嵘.当前中国基层政治改革的困境和出路[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2).
    [21]李慧勇,徐行.中国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动力比较分析——以制度变迁为视角[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22]李培林.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1).
    [23]周冰,靳涛.制度滞后与变革时机[J].财经科学,2005(3).
    [24]王绍光,胡鞍钢,周建明.(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J].战略与管理,2003(2).
    [25]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J].战略与管理,2001(2).
    [26]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6).
    [27]綦彦臣.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广义化问题研究: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悖论现象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
    [28]钱富新,刘志国.意识形态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9]曹晨辉.论体制创新的意识形态支持[J].新视野,2001(6).
    [30]李月军.中国政治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J].学海,2009(4).
    [31]欧鲲.新制度主义视野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特点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4).
    [32]肖立辉.稳固基层政权的第一推动力——700多名“县官”眼中的基层民主[J].人民论坛,2010(1).
    [33]黄卫平,陈文.论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解放思想”[J].理论与改革,2008(6).
    [34]万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简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
    [35]王毅.中国走向公民社会的困难,可能与路径选择[J].开放时代,2009(10).
    [36]韩大元,王德志.中国公民宪法意识调查报告[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6).
    [37]郑永年.谨防经济社会政治运行趋向封闭[J].当代社科视野,2012(1).
    [38]白千文.从“自由民主”到“可控民主”:俄罗斯政治体制改革的经济学解析与启示[J].俄罗斯研究,2009(4).
    [39]邓大才.制度需求累增效应假说与制度变迁阶段性突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6).
    [40]李印.经济法框架下的国家权力社会经济权力社会经济权利[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4).
    [41]汪军.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权力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J].发展,2008(3).
    [42]李慧勇,徐行.中国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动力比较分析——以制度变迁为视角[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43]庄礼伟.让改革从体制内走出来[J].南风窗,2008(2).
    [44]燕继荣.从“行政主导”到“有限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与路径[J].学海,2011(3).
    [45]陈明明.现代化过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6).
    [46]杨龙芳.论中国政治市场开放进程中宪政民主与基层民主的协调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2).
    [47]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J].新华文摘,2008(12).
    [4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9]程浩.市场经济,利益集团与地方政府[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50]张兵.民意表达制度化的思考[J].江汉论坛,2008(9).
    [51]李志勇.市场经济视野中的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5.
    [52]孔凡义.当代中国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4.
    [1] Jae Ho Chung. Central Control and local Discretion in China: leadership andimplementation during post-Mao decollectiviza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0.
    [2] F.Fukayama. The End of History?.The National Interest, vol.16,1989.
    [3] David W. Chang. Zhou Enlai and Deng Xiaoping in the Chinese leadershipsuccession crisis. New York;Oxfor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4
    [4] Michel Oksenberg.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challenges of the Twenty-Firstcentury. The China journal. No.45,2001.
    [5] Woodward, D. Political Regime of Contemporary China.The China journalVol.51,2004.
    [6] Shirk,S.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1993.
    [7] Montinola Gabriella,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 Federalism,ChineseStyle: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481995.
    [8] Kinneth G Lieberthal,Michel Oksenberg. Policy-Making in China: Leaders,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9] David M.Lampton. The workshop 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he post-MaoEra.Chio State University,1983.
    [10] The World Bank.China: Long-Term Issues and Options in the Health Transition,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1985.
    [11] Jun Ma.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in China.New York: St.Martin’s Press,1997四)报纸及网页
    [1]李春峰:“嵌入式”改革才是可持续的[N],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29日.
    [2]郑永年:先有制度基础,后有民主政治[N],环球时报,2008年1月15日.
    [3]郑永年:中国的改革需要“给力”[N],东方早报,2011年2月9日.
    [4]陈向阳: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5月26日.
    [5]王国旗:防止改革走向“碎片化”——“党内基层民主论坛”综述[N],学习时报,2010年11月8日.
    [6]郑永年:如何理解中国政治变革趋势[N],联合早报,2012年8月7日.
    [7]李海青: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对改革整体推进的意义[N],学习时报,2012年4月9日.
    [8]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演绎与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原文网址:http://qkzz.net/article/0b16a8b4-49fe-4416-897e-77d3376a3bac_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