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进入规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广谱现象。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不甚发达和完善的转型经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对产业的进入或退出实施规制。在不断放松自然垄断产业进入规制的同时,产业进入条件规制则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其规制的标准和内容都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与此相反,现有的大多数关于产业进入规制的理论研究则散见于法学、产业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的文献中,对其全面和系统的经济学专项研究并不多见。这与现实中产业进入规制的广谱实践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其转型过程俨然就是一个产业进入规制的放松过程。他通过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进入和扩张,实现了资源从传统的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的新兴部门的再配置。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实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的“产业进入规制”为特殊性前提,开始市场经济意义的产业进入规制;是一边完善市场机制、“制造”独立市场主体、塑造市场结构、建立竞争环境,一边进行产业进入规制改革的实践。这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进入规制源起和发展环境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他们在政治上存在一个相对有效的制衡机制,在经济上市场体系比较发达,规制对象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由此,在没有充分把握中国“特殊性”前提和整体发展的全貌,直接对某一产业的进入规制进行分析,往往会导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认识差异,即使是做出了一般性的效率评价,也往往会由于模型变量的权重变动、数据获取的完整程度,或数据样本的时间跨度等因素,难以达成一个普遍的共识。
     本文对国内外产业进入规制相关的经济学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通过引入“ER-SCP”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对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特殊性和相应的规制环境,梳理和探究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整个动态演化过程,以此指出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产业进入规制的思路和政策措施。这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认识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现实和借鉴意义。
In real life,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o economy. Governments have in some extent implemented industry entry or exit regulation in countries with relatively complete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countries whose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and are relatively less developed in terms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ough the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for natural monopoly industry has been relaxed, great importance has been attached to industry entry conditions and regulations. The standard and content of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s have trended to be strengthened. In contrast, curr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has mainly centered on law, industry, economics, law and economics,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s well as other related aspects, and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has been ignored. It is quite contradictory with the extensive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practice in reality.
     Since 1949, China has been switching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ition has to some degree relaxed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With increasing industry entry and expansion of privately-owned enterprises, China has succeeded in reallocating resources between traditional low efficiency sectors and new high efficiency sectors. Based on the standard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of "ownership by the whole people" under planned economy, China has begun to carry out its new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under market economy. While carrying out the practice of reforming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China has perfected market mechanism, "created" an independent market body, shaped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established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s well.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China's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their own relatively effective political check-and -balance mechanism and their market system is well developed in terms of economy. The object of regulation is the main body of market in the real sense. Therefore, we shouldn't try to directly analyze the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of a certain industry prior to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and overall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Otherwise it will result in "eyes of the beholder, the wise see wisdom,"—the difference in understanding. Even if we've made a general evaluation of efficiency, it is often variable due to the weight of the model changes, the full extent of data acquisition, or the time span of data samples and other factor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a general consensus.
     This paper has sorted out and studied a large number of economic articles related to domestic as well as foreign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ER-SCP"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 framework, it has systematically probed into the economic theories concerning to industry regulation.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analysis, the author has further analyzed the peculiarity and relevant environment of Chinese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Meanwhile it has sorted out and explored the dynamic process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so as to point out the problem of China's industry entry regulation. The author has put forward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some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terms of re-regulation of industry entry. It is of grea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mechanism,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s well.
引文
①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②维斯卡西等人认为:经济性规制通常是指政府通过价格、产量、进入与退出等方面而对企业自由决策所实施的各种强制性制约。(参见Viscusi W. K., Harrington J. E. and Vernon, J. M.,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 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5, P357)植草益认为:经济性规制是指在自然垄断和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领域,未来防止防止资源配置低效率和确保利用者的公平利用,政府机构利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制。(参见: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③王俊豪:《管制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参见迪普特(Jules Dupuit,1844):Dupuit, J., "De la mesure de l'utilite des travaux publics", Annales des Ponts et Chaussees, Second series,8, Reprinted in:Kenneth J. Arrow and Tibor Scitovsky, eds., Readings in Welfare Economics (Richard D. Irwin, Homewood, IL),1969, P255-283穆勒(John Stuart Mill,1848):Mill, J. 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Longmans,1926亚当斯(Henry Carter Adams,1887):Dorfrnan, J., "Two Essays by Henry Cater Adams:Relation of the State to Industrial Action and Economics and Jurisprudence", New York:Augustus M. Kelly,1969法勒(Thomas Farrer,1902):Farrer, T. H., "The State in Its Relation to Trade", London:Macmillan,1902马歇尔(Marshall,1927):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London:Macmillan,1920:伊利(Richad T. Ely,1937):Ely, R. T., "Outlines of Economics", New York:Macmillan,1937.等文献。
    王秀中;《自然垄断理论的批判与创新——李怀新作《自然垄断理论研究》》,载《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6期。
    马歇尔(1980)在《经济学原理》的第四篇:生产要素一一土地、劳功、资本和组织中,充分肯定了规模经济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会lLJ{现芏断,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成为了两难选择,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困境”。(参见:[英j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90-331页。)
    青木昌彦、凯文·穆尔多克、奥野正宽:《东亚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新诊释:市场增进论》,载《转轨、规制与制度选择》(孙宽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版,第359页。然而,迈克尔·波特却认为,“被普遍认为能够解释日本成功的政府措施一一那些以种种方法限制竞争的活动一一实际上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浪费”。(参见:迈克尔·波特:《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钱颖一(1993)、樊纲(1994、2000)、刘世锦(1993)、盛洪(1991)认为,中国改革能够在没有对国有经济进行私有化之前就启动,并在渐进转型过程中保持长期的快速增长,大量非国有企业的进入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罗兰(2002)Djankov and Murrell (2002)也认为,大规模新企业的进入是转型过程中影响企业重构的重要因素;姚洋(1998)、大琢启二郎(2000)、刘小玄(2000),郑京海、刘小玄和Bigsten (2002)、胡一帆(2005)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转型过程中非国有企业的进入导致了制造业整体生产效率水平的提高。与此相反,张军(1998)、杨蕙馨(1999)、曹建海(1999)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产业放开了进入规制,导致大量非国有企业的进入,由于转型过程中特有的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进入企业的数量超过了市场所能容纳的均衡企业数量,产业内企业数量过多导致许多企业出现亏损和生产能力闲置,存在了“过度进入““重复建设”、“逆集中化”或“过度竞争”等现象,也就是说,转型过程中非国有企业进入导致的市场结构变化降低了产业的绩效水平,这是一个损害产业效率的结构变化过程。两者相悖的观点提出了一个矛盾:从产业层面对观察到的市场结构变化特征的分析没有获得与宏观效率分析相一致的结果。(参见: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植草益认为: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制。(参见: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美国通常把社会性规制局限于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这三方面,因此把社会性规制称为HSE规制(?)(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regulation),一般是不对社会性规制下定义。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②例如:通过对市场交易主体的资格审查将不合格的交易者清除出市场,达到“净化”市场的目的,从而减少市场上出现欺诈等不公平交易和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可能性。政府实施这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规定市场交易主体从事市场交易的资格标准,任何经济主体要进入市场交易,就必须达到政府所规定的标推,从而可以将不符合标准的交易者排除在市场之外;(2)对已进入市场交易的主体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审查,从而使已进入市场交易的交易主体必须始终循依政府所规定的标准,一旦达不到政府规定的标准。政府就取消其从事市场交易的资格,就将其清除出市场。政府对交易主体进行资格审查将可大大减少利用信息优势而欺骗交易者或以不正当手段排斥竞争者而获利的市场交易主体的数量。(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刘小玄:《中国转轨过程中产权和市场——关于市场、产权、行为和绩效的分析》,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在美国的经济中,政府督制的数量和形式都在增加。我们感兴趣的是涉及安全和质量方面的规制形式。例如,由食品药品检验员颁布的药品质量控制规定,要求每家药品公司应装备200万美元的计算机和检验设备。由于这些设备复杂的特性,还需进行精心酌检测和维修。大厂商总会比小厂商容易把这一大笔固定成本摊到大量的产出中去,因此,小厂商就处于竞争劣势。这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进入。潜在竞争对手的经营规模必须足够大,才能承受置备检验设备的固定成本。阻碍投资和发展的作用。(参见:(美)克拉克森(Clarkson,K.W),(美)米勒(Miller, R.L.)华东化工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译:《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年版,第583页。)
    肖林(2007)在其论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中就是通过帮助之手一一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实现进入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和掠夺之手——管制的特殊利益理论(进入的寻租、设租和抽租),对产业进入规制理论进行构建的。这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对进入规制的专门论著。
    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中国不同于其他转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微观层面的转型不是通过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实现的,而是表现为进入规制放松导致的大规模非公有制企业的进入。(参见: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张帆、潘佐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俊豪:《管制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本文限定的产业进入规制分类是在肖林(2007)的基础上提出的。
    本点讨论来源于王俊豪:《管制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8页;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0页。
    这段时期,兼并达到了历史上的高潮。现代美国公司的诞生以及通过兼并追求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大厂商变得越来越普遍,使得人们越来越担心垄断势力对相对弱小的消费者利益的侵占,一些州开始反垄断立法,接着一系列联邦反垄断法如谢尔曼法(The Sherman Act,1890)克莱顿法(The Clayton Act,1914)等相继出台,联邦贸易委员会(FTC,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成立,以打击和限制州际贸易中垄断行径,促进 竞争。
    美国国会1887年通过了《州际商业法案》(Interstate Commerce Act,1887),该法案规定禁止进行联合经营与订立运输协定,宣布回扣与歧视性运价为非法,要求各铁路公司必须将运费公开等,并成立了一个由五名成员组成的ICC。该委员会有权调查各铁路公司的营业状况、传讯证人、做出裁决或发布命令,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赫本法案》(Hepburn Act,1906),进一步扩大了该委员会的权力,授予1CC制定铁路最高运费率的权力,并建议委员会通令所有铁路公司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1920年《交通法》(The Transportation Act of 1920, or The Esch-Cummins Act),授予ICC规定最低运费率的权力和线路进出限制权。
    这种规制的一种合理解释是:铁路表现出在维持高回报运价上的无能为力,是源自其自然垄断性。对铁路成本的考察发现其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持续下降。由于边际成本远小于平均成本,而竞争导致边际成本定价。如果各铁路公司不能协商定价,则铁路公司的利润将低于正常水平。因此,ICC对铁路的规制是存在经济学基础的。相反,与之竞争的卡车运输业不存在自然垄断。对其进行规制的目的是:要发挥铁路的垄断优势,除了考虑自身因素外,还要考虑其与对手的力量对比。ICC如果只是对铁路进行规制而不管理其竞争对手的话,铁路很难有一个理想的竞争结果。在进入规制上,对于铁路,有效的限制是在退出方面而不是进入,因为由于交叉补贴的存在,铁路在某些线路上是亏本经营的,而ICC是强行禁止铁路公司退出这些线路的经营。相应的,对卡车运输业的定价政策使得进入卡车运输业有利可图,而这种利润会随新进入者的增加而被消失,所以ICC严格限制卡车运输业的进入。更甚的是,ICC不仅对进入市场做了种种限制,还对某些特定的路线也作了进入限制,所以现有运输商都会发现要进入某些已经经营的线路很困难。(参看:马昕等:《管制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1页。)
    经济学对规制的理论和经验的研究兴趣曾集中于考察某些特殊产业的价格和进入的控制上。这些产业包括:公用事业(电力、管道运输)、通讯、交通(公路货运、铁路、航空)与金融(银行、保险、证券)。这种规制被称为“老式”的规制。(参看:[美]丹尼尔·F·史普博:《规制与市场》,余晖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美]迈克尔·佩雷曼:《经济学的终结》,石磊,吴小英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张帆:《对自然垄断的管制》,载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28页。
    李怀:《自然垄断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部分第4-5页。
    指一个产业的进入条件,它会对产业的竞争程度产生较大影响。进入壁垒是重要的产业结构性特征。在经济学中,进入壁垒有很多不同的定义。
    指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由企业自发地进入或退出这一产业而形成的长期均衡中的均衡企业数量,一般会大于从国民经济福利的观点来看的理想企业数量(次优企业数量),从而引起过度进入问题。
    指产品多样化能够满足消费者不同偏好的需求,进而改善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
    指新进入者导致每个在位企业的产出水平减少,而每个在位企业的产出水平减少又会引起社会福利水平的降低。
    一种定义是:进入企业的数量=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企业数量。(Von Weizsacker,1980和Mankiw and Whinston,1986);另一种定义是指进入企业的数量使所有进入企业都可以获得非负利润的数量,也就是说市场所能容纳的企业数量。(Dixit and Shapiro,1986.Cabral,1993、Klepper and Miller,1995)
    主要指规模经济显著、具有区域自然垄断性质和社会公益性质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巨额的初始投资,这些投资具有很强的专用j性。
    肖林:《基于过度进入原理的市场进入管制研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01期。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陈明森:《论市场进入的政府管制》,载《东南学术》,2001年第02期。
    肖林拓宽了“进入规制”的概念,把进入规制分为两类:(1)直接进入规制:意味着规制者直接决定一个行业中厂商数量:(2)间接进入规制是指规制者间接影响一个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决定。他认为把规制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再将经济性规制分为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是不科学的。因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是按规制内容分类,而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是按规制作用的对象分类。这两种分类应该是并列的。社会性规制事实上往往是对进入市场条件的一种限制性要求,可以把社会性规制看作间接进入规制的一个部分。(参见: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王俊豪:《管制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7-88页。
    ①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249页。
    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6页。
    在美国州际间的航行是在民用航空委员会(CAB)的管辖范围内,而州内的航行则不受其规制。研究发现,在不被规制的加利福尼亚市场,从圣地亚哥到旧金山飞行500英里的航行价格要低于在民用航空委员会规制下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到华盛顿州的西雅图飞行300英里的航行价格。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大多数经济学家也断定,州际商业委员会的规制保护丁运输公司(铁路和卡车运输公司)和他们的联盟,从而使托运人每年增加了数十亿美元的成本。(参见:[美]默里·L韦登鲍姆:《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张兆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6页。
    ①杨利:《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管制的成本与收益探析》,载《唯实》,2003年第06期。
    于良春,丁启军:《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以中国电信业为例的实证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01期。
    关于“帮助之后”和“掠夺之手”的讨论,参看:安德烈·施莱弗等:《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以及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6页的讨论。
    在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中,进入率是利润的函数。(参见Joe S. Bain,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Their Character and consequenc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P4-5, P11-18.)
    随着一种普通新产品的引进,市场中新的经营企业数目增加,而且常常是以非凡的速度增加,这时净进入为正值。然而,或早或晚,新企业的增加速度会趋于平缓,紧随其后的是效率低下的生产者被淘汰掉的巩固时期,此时净进入值为负。在净进入又一次为零的新均衡建立之前,生产者的数量常常以40%—50%的速度下降。引入到市场中的主要创新的数量在扩展阶段达到高峰,而小的创新的数量在收缩阶段开始前达到高峰。而且,在市场演化的早期阶段,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由外部企化引入的,也就是说,进入是推进新的创新的工具。但是、随着市场的继续发展和趋于成熟,外部企业对全部创新活动的相对贡献趋于下降。(参见:P.A.Gcroski《进入与市场份额变动》,载卡布尔(Cable,J.):《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于立等译,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185页。)
    任寿根:《模仿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9页。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55页
    ② Richard Caves, "American Industry:Structure, Conduct, and Performance", En 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67, P16.
    摘自:(美)克拉克森(Clarkson, K.W.)(美)米勒(Miller, R.L.),华东化工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译:《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年版,第7页。
    王俊豪:《现代产业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曲振涛等:《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引自: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4页。
    [美]迈克尔·佩雷曼:《经济学的终结》,石磊,吴小英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Waterson Michael, "Regulation of the Firm and Natural Monopoly", Basil Blackwell in Oxford,1988.
    铁路经济学家拒绝流行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这种观念坚持强有力的竞争导致理想的产出。铁路经济学家的重要性在于他们建立拒斥流行经济学的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理解流行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组特殊假设的理论基础上的。而一个理论的真实性,依赖于这些假设与现实的一致性。(参见:[美]迈克尔·佩雷曼:《经济学的终结》,石磊,吴小英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Chandler Alfred D. Jr., "The Visible Hand: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Business", The Belknap Press in Cambridge MA,1977, P134.
    在产量达到Q’之前,平均成本是不断下降的,当产量超过Q’后,平均成本就开始上升。即当产量小于Q’时存在规模经济,产量大于Q'时则存在规模不经济。(参见: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6页。)
    成本弱增性所要讨论的是,由一家企业提供整个产业的产量成本较低还是这家企业与另外的企业共同提供相同产量的成本较低。显然,当产量小于Q’时,由一家企业生产能使成本最小化,所以,在这一产出范围内,成本当然是弱增的。为了考察当产量大于Q’时能使成本最小的方案,我们可引进两个企业的最小平均成本函数,在图10中,我们假定这两个企业具有相同的生产效率,则AQ就是这两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而AC1则是从图9中复制过来的单个企业的最小平均成本曲线。AC1和AC2在产量为Q’点处相交,Q’点决定了成本弱增的范围,当产两小于Q’时,由单个企业生产成本最低,所以,在此范围内成本函数是弱增的。(参见: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7页。)
    参见:张帆:《对自然垄断的管制》,载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28页;于良春等:《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9页。
    市场结构理论表明,某一产业内企业数量越少,市场垄断力量就越大。而垄断企业在不存在市场竞争机制约束的状况下,就会放松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从而导致了生产和经营低效率。这些企业不会自觉按照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制定价格,而往往会制定垄断价格,导致社会资源分配的低效率。公营垄断企业之所以会产生X-非效率,是其进行经济活动的环境而决定的。如果外部环境是完全竞争的市场,那企业的内部就会产生一种“外部压力感”,从而导致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即产生X-效率。如果外部环境没有竞争压力,那么在垄断企业里,上至经营者下至每个成员都会显露出惰性,就产生了X-非效率。在垄断的市场中,经营企业客观地得到了免于竞争压力的庇护场所,它就没有必要追求成本极小化了。
    参见:夏大慰:《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可竞争市场理论》,载《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11期,第10页;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48页。
    汤吉军:《可竞争市场理论及其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启示>.载《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第02期,第132页。
    曲振涛等:《规制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
    Geroski Paul A., "Market Dynamics and Entry", Blackwell Oxford,1991,P210.
    参见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中国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40一46页。
    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是从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关注开始的,关注的重点是现实中观察到的市场与完全竞
    Demsetz Harol. "Barriers to entry", The American Review, Vol.72 No.1,1982, P50.
    德姆塞茨认为判断效率的标准应该是一个恰当的商标法——它能把新发明产品的边际价值调整到等于已经发明的产品的边际价值。这或许会使价格高于已经发明产品的生产成本。但是如果容许大量模仿的话,虽然生产现有产品的成本降低了,但是另一种成本上升了,即减少了发明新产品的激励。但是如果保护过头,又将减少人们可能从技术溢出中获得的收益。
    Baumol William J., "Contestable markets:an uprising in the 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 The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Vol.72. No.1,1982, P4.
    Von Weizsacker C. C., "A welfare analysis to entry",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1 (2),1980, P400.
    Von Weizsacker C. C., "Barriers to entry:A Theoretical Treatment", Lecture Notes in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al Systems, Berlin el al,1980, P17-19.
    ①资产专用性:是资产能够被重新配置于其它备选用途并由其他使用者重新配置而不牺牲其生产性价值的程度。按照Williamson(1985:1996)的观点,资产的专用性可分为六类:场地专用性、物质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特定用途资产、品牌资本和暂时性专用资产。资产专用性一般涉及未来交易的期望而不是当前的交易,与长期关系的转换成本相联系。一旦双方进行了交易,维持交易关系能够产生其他交易得不到的额外剩余。其中,场地专用性与卖方或买方的就近交易的收益相联系;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包括诸如对操作过程和团队工作的学习。当企业选择从市场退出时,资产专用性使企业只能以偏低的价格清算退出资产,或者遭遇交易对方的敲竹杠问题,不得不为此支付过高的转移或转换成本。②退出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撕毁原来已经订立的原材料、配件采购及产品销售合同所必须支付的违约成本;企业员工情绪波动造成生产率下降及由此可能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的成本;终止企业员工劳动协议和重新安置、培训员工的费用退出以后企业融资难度增大、信用等级下降所增加的融资成本。③内部战略联系:指企业内部经营单位之间在市场形象、市场营销能力、利用金融市场和共用设施方面的内部联系。这些因素可能会使企业认为留在行业内具有战略意义。④情感障碍:企业管理层可能出于对某具体业务的融治、对雇员的忠实、对自己事业的担忧和骄傲等原因,不愿意从纯粹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没有理性地做出退出决策。⑤政策性退出壁垒:主要是指政府出于对失业和区域经济的关注,否决和劝阻企业退出市场。这种情况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非常普遍。⑥市场功能性缺陷的退出壁垒:一些市场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市场体系特别是资本市场不健全,进一步增大了企业退出后劳动力、资本资产的产权转移的障碍和困难。(参见: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9页。)
    这是贝恩提出的进入壁垒揭示的政策含义之一。参见:徐国兴:《市场进入壁垒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中国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4页。
    一般来说,进入障碍可以分为结构性进入障碍和策略性进入障碍。早期理论强调产业长期均衡的市场结构是由产业的结构性进入障碍特征决定的;后期的发展强调结构性进入障碍通过策略性行为影响进入,认为单纯结构性障碍对进入的影响是不明确的,构成结构性障碍的因素既可以是进入阻止因素,也可以是一种进入手段。鉴于本人对产业进入规制理论框架的设定,把策略性进入障碍更多从阻止行为角度理解,从而以进入规制的环节不同区别与结构性进入障碍。策略性进入障碍将在下一节中进行讨论。
    Masson和Shaanan (1982)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样本估计和Geroski (1991)对英国20世纪70年代的样本估计表明,高进入障碍相应的是大规模的进入,进入障碍并没有限制企业的进入。
    Geroski, P. A., "What do we Know About En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3,1995, P424. 究表明:一个产业过去是否存在较高的盈利性或者盈利增长率并不明显与进入率相关。进入者似乎对高利润不敏感,它们似乎不在意预期即将加剧的竞争形势。此外,进入者还会漠视许多进入壁垒(Geroski,1995),它们在资本密集和存在明显范围经济效应的行业面前不会滞足不前(David B. Audretsch and Talat Mahmood,1995)。沉没成本效应也很少能够阻止绝大多数进入者(Jose Mata,1995)。研发方面的集中投资不仅没有阻止、反而促进了进入,人们常常当作进入障碍的广告集中投资实际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影响(Baldwin,1998)。
    新进入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类型,比如可以是新建立的企业,也可以是其他产业在位企业多元化战略导致的进入。在美国,进入企业中新建企业的数量占到70%,但其销售收入只占到54%。多元化企业的进入者其初始销售收入只占15%,但其市场渗透是很少下降的,占产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也是随时间上升的,表明它们有较低的退出率。多元化企业进入者在规模上也是比较大的,比如,1967年,新建企业的平均规模是全部产业平均规模的27%,而多元化企业进入者的平均规模是产业平均规模的141%。能够生存到1982年的新建企业的平均规模是产业平均规模的2/3,而多元化进入者生存到1982年的企业的平均规模是产业平均规模的4倍。总之,尽管新建企业的数量是比较大的,但多元化进入企业的进入规模较大,增长得也较快,失败的可能性也小(Dunne等,1988)
    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潜在进入者在充满不确定性(uncertainty)的世界里并不是按照严格的理性标准决策行事。进入者是有限理性的:他们会衡量进入的好处和坏处,但他们理性权衡利弊的能力受到人类认知的有限性以及动机、情绪的阻碍。进入者为了最有效地利用他们有限的智力资源,运用简化的决策直觉(simplifying decision heuristic)。决策启发使进入者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和合理的程度上运行良好,但有时也会使它们出现系统性的、可预料的误差。心理学文献对认知过程的研究大大深化了经济学对进入行为的认识。正是进入者认知过程本身的特征和缺陷,导致进入者对他们投资的前景盲目乐观的偏差和对背景统计信息缺乏敏感性。经验研究反映,所有进入者都有产生这种偏差的倾向,白手起家的进入者在决定进入时可能表现出更高程度的盲目乐观。(引自: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72页。)在加拿大,1970-1983年间进入率是4.67%,而退出率是5.25%,总的企业数量变化是很小的,而且每一年的净进入率也是不一样的(Geroski,1991a)。在美国,1963~1967年间,进入率是36.2%,而退出率是43.6%,进入只占退出的88%。1967—1982年间,三个五年时期的净进入率是2.7%、9.6%、3.1%,市场渗透率是一0.12%、-0.03%、-0.5%。各产业间进入率和退出率是正相关的,相关系数在0.34~0.4之间,进入渗透率和退出渗透率也是止相关的,相关系数在0.7~0.8之间。而净进入的相关性是很低的(Dunne等,1988)。
    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中国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第90页。
    ①Geroski Paul A., "Market Dynamics and Entry", Blackwell Oxford,1991, P50.
    ②Geroski Paul A., "Market Dynamics and Entry", Blackwell Oxford,1991, P7.
    在进入的有限理性制约下,一方面,那些高估自身发展前景的进入者比正常估计发展前景的进入者具有更高的失败率;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存在大大强化了竞争强度,降低了其他进入者成功的概率,改变了最终成功进入者群体的构成,进而改变了进入后的竞争前景。(参见: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73页。)
    盲目乐观的进入者比在理性决定下更频繁地进入市场,他们扩大了进入选择可能结果的范围,带给市场许多本来不大可能被引入的创新性产品、服务和经营方式;成功的负NPV创新性进入者对在位企业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竞争性检验:成功的创新性进入者在促使在位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参见: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6页。)
    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一一中国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101页。
    ①进入纠错程度和结构特征对市场绩效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是随着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进入替代通过创新机制对产业的市场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在新产品引入初期,消费者偏好的不确定性和生产技术的不确定性导致大量的新产品出现,消费者的选择过程也就是市场对企业的选择过程,这时进入大多是一种新产品的引入,进入提供了可以选择的范围。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消费者偏好的稳定,会出现主导设计,这一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前期的新产品的竞争转变为既定产品的价格和成本竞争,早期进入的企业通过规模经济、学习效应等建立了在位者优势,新进入者在这样的竞争过程中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结果进入替代对市场特征的影响减弱,而结构特征对绩效的影响表现得较为明显。(参见: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一一中国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93页。
    Geroski, P. A., "What do we Know About En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3.1995, P436.
    Geroski Paul A., "Market Dynamics and Entry", Blackwell Oxford,1991, P51.
    Geroski Paul A., "Market Dynamics and Entry", Blackwell Oxford,1991, P275.
    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50页。
    ①Salop, Steven C., "Strategic entry deterrence", The Amercian Economic Review, Vol.69, No.2.,1979, P330.
    在通常情况下,在位企业要成功实施进入阻止策略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现有企业取得垄断地位时可以提高价格。这就意味着市场jj存在较高的结构性壁垒,驱赶了入侵者以后,在位企业可以享受垄断成果。但是有时市场结构是可竞争性的,那么垄断企业就无法把价格提高到竞争价格以上,这是由于市场结构性壁垒(包括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较低,一旦市场中垄断企业提价,受到高额利润的诱惑,处于市场外围的潜在企业就可以迅速闯入市场,收取提价成果并获得短期利润,当在位企业报复时又可以迅速退出市场。如果这种“打了就跑”式的进入者能够定价足够高并且维持较长时间,足以补偿其进入的沉没成本,进入者就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市场中只有一家企业,也不可能将价格提高到平均成本以上。这时在位企业实施阻止战略、谋取垄断地位,在从经济上讲是毫无意义的。二是进入阻止战略能够改变潜在进入者对进入后竞争性质的预期,使之能够知难而退。这就要求在位企业的威胁要有威慑力,它必须让其进入者相信,它的策略是理性的,继续执行这种策略符合它的最根本利益。当然现实市场上,存在着不少机警的、有经验的进入 者,对现有企业的成本信息和市场需求水平有充分了解,它们是不大可能为现有企业的策略性行为所蒙骗的。为此为了使策略奏效,现有厂商必须获取一定的竞争优势,树立强硬者的声誉和形象,它的威慑才能使潜在进入者相信。三是选择进入阻止的时期较为适宜。(参见:陈明森:《进入阻止与进入容忍:企业防御市场入侵战略选择》,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限制性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在位厂商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
    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低价行为,实施该行为的企业占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他们具有资产雄厚、生产规模大、分散经营能力强等竞争优势,所以有能力承担暂时故意压低价格的利益损失.而一般的中小企业势单力薄,无力承担这种牺牲。其次,掠夺性定价是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实施该行为的企业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会造成短期的利益损失,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以此为代价挤走竞争对手,行为人在一定时间达到目的后,会提高销售价格,独占市场。
    早期对生产能力的过度投资必然发生大量的沉淀成本,对日后阻止进入的策略性行为具有极强的承诺作用,它表明进入威协发生时在位厂商会采取提高产量、降低价格的策略是可信的。(参见Spence,A.M. "Entry, capacity, investment, oligopolistic pricing", The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8, No.2.,1977, P536.)
    陈明森:《进入阻止与进入容忍:企业防御市场入侵战略选择》,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金碚:《竞争秩序与竞争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96页
    信息传递是信息优势方主动向市场发送信息的行为。信息传递理论是由Spence(1974)提出的,他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雇员可以凭借教育(学历)信息传递给雇主,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参见Spence, "Market Signalling:Information Transfer in Hiring and Related Screening Process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信息甄别是信息劣势方主动发现或诱使对方暴露信息的行为。
    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9-105页。
    ①约翰·内维尔·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党国英,刘慧译,华夏出版社2001版,第195页。
    根据陈真主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和第4辑,1946年官僚资工业本约占中国全部工业资本(包括东北地区和台湾省)的80%以上。据统计,1947年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提供的工业产品占国民党统治区全部工业产品的比重,电为78%,煤为80%,石油和有色金属为100%,钢铁为98%,机械为72%,水泥为67%,烧碱为65%,硫酸为80%,盐酸为45%,化学肥料为67%,纺锭为60%,机制纸为50%,机制糖为90%,漂自粉为41%,出口植物油为70%。根据中央工商管理局、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本主义经济改造研究室的《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民党政府时期,官僚资本全面垄断了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和44%的轮船吨位。汪海波著的《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中,国民党政府时期,官僚资本在贸易和金融方面占据垄断地位
    ②杨帆、崔雷:《(利益集团之四):我国垄断行业总体及主要部门演变》,http://www.dajunzk.com。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7页。
    ③《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业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版,第177页。
    杨帆、崔雷:《(利益集团之四>:我国垄断行业总体及主要部门演变》,http://www.d3junzk.com。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64页。
    《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商体制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版,第732页。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88页。
    杨帆、崔雷:《<利益集团之四>:我国垄断行业总体及主要部门演变》http://www.dajunzk.com。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149页。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表1-34。
    杨帆、崔宙:《(利益集团之四>:我国垄断行业总体及主要部门演变》http://www.dajunzk.com。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表1-34。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290页。
    数据整理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表0106。
    《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表0106;
    李伟研究了1990—1995年5年期间,101个三位数产业的进入。此间,101个产业共计进入72830个企业,平均每个产业进入721个企业,平均产业进入率为73.4%,其中40个产业进入率在70%以上。参见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47-148页。 其中,政府定价33种,政府指导价56种,下放地方管理22种,其余600多种均放开价格,由企业自主(?)价。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643页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10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搜狐网:《学习时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搜狐新闻网,2008年1月22日,http://news.sohu.com/20080122/n254815561.shtml。
    武群丽:《中国管制经济决策的政府目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4年,第78页
    政府加大了清理和削减审批事项的力度,国务院分四批取消、调整1992项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共取消、调整22000多项行政审批,均占原有审批项目总数一半以上。各省级政府和58个国务院部门共清理行政许可依据25554件;废止3981件,修改,2495件;清理行政许可实施主体2389个,保留7932个,取消302个,调整71个。参见: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版社2008年版。
    武群丽:《中国管制经济决策的政府目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4年,第80-82页
    ①邹东涛,欧阳日辉:《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版,第347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请示的通知》,国发(1991)71号,1991年12月。
    以电力产业、电信产业、铁路产业和航空运输业为例:1、电力产业。90年代开始,以改变管理组织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10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0页。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两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338页。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325页。
    林波:《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和未来方向》,载《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年第9期,第44页。
    林波:《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和未来方向》,载《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年第9期,第44页。
    ②《中国经济年鉴》,经济管理杂志社,1984版,第Ⅸ卷第56页。
    ②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369页。
    “82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于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82宪法”迄今为止经历了四次修正,分别是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2004年3月14日1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在1988年第二次修正案中就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在1999年第三次修正案中进一步就宪法第十一条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371页。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418-419页。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420页。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426页。
    武群丽:《中国管制经济决策的政府目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4年,106页
    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版,第644-645页
    武群丽:《中国管制经济决策的政府目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4年,114页
    ①数据来源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U.S. CENSUS BUREAU: Concentration Ration in Manufacturing (1997 Economic Census Manufacturing Subject Series)2001年6月,第7-28页。
    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2003年。
    ①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1996—1999年,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一次低谷。
    郭海涛:《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基于中国制造业产业组织演变的实证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版,85页。
    郭海涛:《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基于中国制造业产业组织演变的实证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版,86页。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10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数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10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数据来源同上。
    ①数据来源:2004—2006年数据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2007—2008年数据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10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妥诏俊:《电力业公司化改革后的公司治理调研报告》,载于迟福林主编:《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基础领域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52-53页。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7页。
    中国经济信息网:《2009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电力》,http://www.cci.gov.cn第68页。
    中国经济信息网:《2009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电力》http://www.cci.gov.cn第77页。
    ①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表1-49,表1-49-01,表1-49-02。
    毛兴纲:《产业发展与政府规制改革——以民用航空业为例的思考》,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6页。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7页。
    参见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半月改革动态(2008年2月16-28日)》,载《经济体制改革信息特刊》。
    由于信息传递介质的不同、对于信息理解和转述的不同、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不同均可能引起原有信息的失真。
    肖林(2007)就市场无法达到充分信息的缘由进行了归纳,主要有:1.人们制造和散布信息的动机可能被扭曲:2.交易的乙方可能通过传递错误信息或者故意隐瞒关键事实来蓄意误导另一方;3即使在确定潜在的竞争性卖者之后,买者也可能无法评价他们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4.从供应方来看,市场的竞争性可能不足以迫使卖者提供消费者愿意为之支付费用的所有信息。参见肖林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4-95页。
    彭鹏:《中国信用制度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57页
    诚信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转的前提: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指出: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斯金(2011)认为信用市场相当于整个经济的血液;因此,本文将诚信比作血液。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法律研究小组:《2007年证券市场主体违法违规情况报告》,深证综研字第0165号,2008年06月,第28页。
    郜进兴,林启云,吴溪:《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十年回顾》,载《会计研究》,2009年1月,第31页。
    王俊豪:《管制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参考自澳大利亚1999年提出的最佳规制模型中的最佳规制原则。(参见马听等:《管制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于良春,丁启军:《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以中国电信业为例的实证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01期。
    特许投标制度是将赋予特定企业在自然垄断领域的特许经营权限定在一个规定的期间内(称为特许经营期),在特许经营期结束之后将通过竞争投标制来决定哪个企业能够获得下一时期的特许经营权。
    区域间比较竞争是将备规制的大规模一体化垄断企业按区域分布划分为几个地区性企业,实施拆分之后,尽管拆分的企业仍然具有地区垄断特征,但是每个企业在其他地区企业成就的刺激下会感到来自同行间比较上形成的一种压力,进而迫使企业努力提高自己的内部效率。
    贺文凭,张晓兰:《试论转型期间我国政府规制的改革》,载《行政与法》,2004年5月,第24页。
    马昕等:《管制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53页。
    卢正刚:《转轨国家政府俘获产业识别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78页。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汤吉军:《沉淀成本、退出壁垒与产业重组:经济模型与政策涵义》,载《产业经济评论》,2004年第O1期。
    汤吉军,郭砚莉:《沉淀成本与国有企业改革》,载《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2期,第37页
    原毅军,丁永健:《产业过度进入问题研究评述》,载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21卷第3期,第17页。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165页。
    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1]Von Weizsacker C. C. A welfare analysis to entry[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11(2).
    [2]Alesina A, Ardagna S, Nicoletti G, et al. Regulation and Investment [J]. Boston College Working Papers in Economics,2002.
    [3]Arnold J, Nicoletti G, Scarpetta S. Regulation, Allocativ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in OECD CountriesIndustry and Firm-Level Evidence[J].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616,2008.
    [4]Arrow K J, Scitovsky T. Readings in Welfare Economics [M]. Richard D. Irwin, Homewood, IL,1969.
    [5]Bain J S.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Their Character and consequenc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6]Baldwin J R.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ompetition:A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7]Baumol W J. Contestable markets:an uprising in the 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J]. The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82,72(1).
    [8]Baumol W J, Willig R D. Contestability:Developments since the book[J]. Oxford Economic Papers,1986,New Series, Vol.38 Supplement:Strategic Behaviour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on:9-36.
    [9]Bertrand M, Kramarz F. Does Entry Regulation Hinder Job Creation_Evidence from the French Retail Industry[J]. NBER Working Paper 8211,2001.
    [10]Boylaud O, Nicoletti G. Regulation, marke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telecommunications[J]. OECD Economic Studies No.32,2001.
    [11]Chandler A J D. The Visible Hand: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Business[M]. Cambridge MA:The Belknap Press,1977.
    [12]Davies S W, Geroski P A. Changes in Concentration, Turbulence, and the Dynamics of Market[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7,79(3):383-391.
    [13]Djankov S. The Regulation of Entry:A Survey[J].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2009,24(2).
    [14]Djankov S, La Porta R, Lopez-de-Silanes F, et al. The Regulation of Entry[J]. 2002,117(1):1-37.
    [15]Dorfman J. Two Essays by Henry Cater Adams:Relation of the State to Industrial Action and Economics and Jurisprudence[M]. New York:Augustus M. Kelly,1969.
    [16]Ely R T. Outlines of Economics[M]. New York:Macmillan,1937.
    [17]Farrer T H. The State in Its Relation to Trade[M]. London:Macmillan,1902.
    [18]Fisman R, Sarria-Allende V. Regulation of Entry and the Distortion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 NBER Working Paper 10929,2004.
    [19]Fonseca R, Lopez-Garcia P, Pissarides C A P. Entrepreneurship, start-up costs and employment[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45:692-705.
    [20]Fonseca R, Michaud P, Sopraseuth T. Entrepreneurship, Wealth,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Start-up Costs[J].IZA DP No.2874,2007.
    [21]Geroski P A. Market Dynamics and Entry[M]. Blackwell Oxford,1991.
    [22]Geroski P A. Entry,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9,71(4):572-578.
    [23]Geroski P A. The Effect of Entry on Profit Margins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J]. Annales d'Economie et de Statistique,1989,15/16:333-353.
    [24]Geroski P A. What do We Know about En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5(13):421-440.
    [25]Geroski P A, Jacquemin A. The Persistence of Profits:A European Comparison[J]. The Economic Journal,1988,98(391):375-389.
    [26]Geroski P A, Jacquemin A, Vickers J, et al. Industrial Change, Barriers to Mobility, and European Industrial Policy[J]. Economic Policy,1985,1(1):170-218.
    [27]Geroski P A, Machin S J, Walters C F. Corporate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J].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97,45(2):171-189.
    [28]Geroski P A, Stewart M B. Specification-Induced Uncertainty in the Estimation of Trade Union Wage Differentials from Industry-Level Data[J]. Economica, New Series,1986,53(209):29-39.
    [29]Guasch J L, Hahn R W.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Regulation: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 World Bank Policy Reserch Working Paper 1773,1997.
    [30]Hahn R W, Hird J A.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Regulation Review and Synthesis[J]. 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1990,8:233.
    [31]Harol D. Barriers to entry[J]. The American Review,1982,72(1).
    [32]Hopkins T D. Costs of Regulation:Filling the Gap[J].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Regulatory Information Service Center Washington DC,1992.
    [33]Jaehong, Kim. Limit Pricing through Entry Regulaiton[M].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A No.398,2000.
    [34]Kim J. Excess Entry, Entry Regulation, adn Entrant's Incentive[J].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A No.402,2001.
    [35]Kim J. Incentive Monopoly Regulation with Entry[J].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A No.399,2000.[36] Kim J. Inefficiency of Subgame Optimal Entry Regulation[J].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28(1):25-36. [37] Kim J. Limit Pricing through Entry Regulaiton[J].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A
    No.398,2000. [38] Kim J. Signaling Rather than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Entry Regulation[J].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A No.403,2001. [39] Mankiw N G, Whinston M D. Free Entry and Social Inefficiency [J].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6,17(1):48-58. [40]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Macmillan,1920.
    [41]Matsumura T, Kanda O. Mixed Oligopoly at Free Entry Markets[J].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84(1). [42] Messina J. Sectoral Structure and Entry Regulation[J]. IZA Discussion Papers No.747,2003.
    [43]Michael W. Regulation of the Firm and Natural Monopoly[M]. Basil Blackwell, 1988.
    [44]Mill J 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M]. Longmans,1926.
    [45]Nicoletti G. Regulation in Services:OECD Patterns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J].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287,2001.
    [46]Nicoletti G, Pryor F L.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asures of governmental regulations in OECD nations[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6,59:433-449.
    [47]Panzar J C, Willig. Free Entry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Natural Monopoly[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7(8).
    [48]Salop S C. Strategic entry deterrence [J]. The Amercian Economic Review, 1979,69(2).
    [49]Saphores J, Gravel E, Bernard J. Regulation and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J]. Journal of Regulatiory Economics,2004,25(2):169-186.
    [50]Shleifer A, Vishny R W. Corruption[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108(3):599-617.
    [51]Spence A M. Entry, capacity, investment, oligopolistic pricing[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7,8(2).
    [52]Spiller P T, Favaro E. The Effects of Entry Regulation on Oligopolistic Interaction:The Uruguayan Banking Sector[J].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4,15(2):244-254.
    [53]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1971(2):3-21.
    [54]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E A S A. U.S. CENSUS BUREAU: Concentration Ration in Manufacturing (1997 Economic Census Manufacturing Subject Series)[M].2001.
    [55]Viscusi W K, Harrington J E, Vernon J M.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M]. 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5.
    [56]von Weizsacker C C.A Welfare Analysis of Barriers to Entry[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11 (2).
    [57]Weisman D L, Williams M A.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Long-Distance Entry: Regulation and Non-Price Discrimination[J].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1(18):275-282.
    [58]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M].赵红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59]白凤峥.中国市场进入(退出)机制失灵对重复建设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0(6).
    [60]保罗·迪·比哲,马丁·佩泽.电信市场的规制与进入[M].吴洪,译.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6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10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2]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3]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4]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5]曹建海.过度竞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6]曾国安.政府经济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7]陈弘仁.一边资源过剩 一边重复建设[N].中国经济导报.
    [68]陈明森.进入阻止与进入容忍:企业防御市场入侵战略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69]迟福林.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基础领域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70]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71]丁永健,原毅军.产业过度进入问题研究评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
    [72]郜进兴,林启云,吴溪.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十年回顾[J].会计研究,2009(1).
    [73]郭海涛.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基于中国制造业产业组织演变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74]郭雪梅,蒋晓旭.完善中国职业资格认证与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75]国家统计局课题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统计2005(2005年2月).
    [76]韩爱荣.电信管制与有效竞争[D].中国人民大学,2007.
    [77]贺文平,张晓兰.试论转型期间我国政府规制的改革[J].行政与法2004(5).
    [78]赫尔南多·德·索托.另一条道路[M].于海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79]黄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
    [80]黄耀杰.转轨时期竞争性行业的政府管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6.
    [81]纪虹宇.中国环境立法三十年[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105/02456924863.shtml.
    [82]江小涓.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3]金碚.竞争秩序与竞争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4]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85]克拉克森,米勒.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M].华东化工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86]李怀.自然垄断理论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7]李伟.进入替代、市场选择与演化特征——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进入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88]李毅中.谈谈中国的安全生产问题[EB/OL].http://www.gov.cn/gzdt/2006-06/18/content_313624.htm.
    [89]李祖华.申论热点:我国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EB/OL].http://www.eol.cn/shen_lun_5718/20070927/t20070927_256880_1.shtml.
    [90]林波.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和未来方向[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9).
    [91]刘戒骄.垄断产业改革:基于网络视角的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92]刘小鲁,赵农.进入与退出的壁垒: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93]刘小玄.中国转轨过程中产权和市场——关于市场、产权、行为和绩效的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4]卢正刚.转轨国家政府俘获产业识别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95]罗兰·热若尔.转型与经济学[M].张帆,潘佐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6]罗仲伟.网络特性与网路产业公共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0(10).
    [97]吕少华.中国现阶段政府规制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
    [98]马听,李泓泽等.管制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9]迈克尔·佩雷曼.经济学的终结[M].史磊,吴小英,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0]毛兴纲.产业发展与政府规制改革——以民用航空业为例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4.
    [101]彭鹏.中国信用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102]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3]曲振涛等.规制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04]任寿根.模仿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05]施蒂格勒G.J.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潘振民,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06]史宇鹏.放权与管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来自中国的证据[D].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6.
    [107]宋光辉,刘灿,张树民.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研究:管制与放松管制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08]搜狐网.学习时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府机构改革[EB/OL].http://news.sohu.com/20080122/n254815561.shtml.
    [109]孙宽平.转轨、规制与制度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0]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马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11]汤吉军.可竞争市场理论及其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启示[J].产业经济评论,2010(02).
    [112]汤吉军,郭砚莉.沉淀成本与国有企业改革[J].现代管理科学,2004(2).
    [113]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14]腾讯网.中国1979—2010年环境立法回顾[EB/OL].http://news.qq.com/a/20100818/001818.htm.
    [115]田旭.流通产业政府管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16]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
    [117]王健等.中国政府规制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18]王俊豪.管制经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19]王俊豪.垄断性产业市场结构重组后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120]王俊豪等.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21]王琳,刘芳.30年,中国质量管理变奏[J].品质·文化,2009(4).
    [122]王秀中.自然垄断理论的批判与创新——李怀新作《自然垄断理论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6).
    [123]王雅君.经济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规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8.
    [124]魏后凯.中国工业重复建设辨析[J].经济管理,2001,5.
    [125]武群丽.中国管制经济决策的政府目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
    [126]席涛.美国管制:从命令—控制到成本—收益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7]夏冰.中国电信业不对称规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
    [128]夏大慰.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可竞争市场理论[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11).
    [129]肖林.市场进入管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30]谢登科.中国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成效显著[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Nov/450859.htm.
    [131]徐国兴.市场进入壁垒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32]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33]杨宏伟.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与变迁[D].复旦大学,2005.
    [134]杨慧,张红凤等.西方国家政府规制变迁与中国政府规制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35]杨蕙馨.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以汽车制造业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36]杨建文.政府规制:21世纪理论研究潮流[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137]杨莉.基于R-SCP框架的我国发电市场的产业组织分析[J].学术交流,2009(12).
    [138]于良春等.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39]余晖.政府和企业: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40]约翰·内维尔·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M].党国英,刘慧,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41]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A-D[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42]张荐华.政府经济学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143]张荐华.地方政府视角的公共经济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44]张荐华.欧洲一体化与欧盟的经济社会政策[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1.
    [145]张晓雅,吴汉洪,周炜.中国竞争政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财贸经济,2008(11).
    [146]张昕竹.中国基础设施产业的规制改革与发展[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
    [147]赵琳.基于SCP理论的我国电信运营业改革绩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148]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朱绍文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149]中国经济信息网.2009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电力[Z].2010.
    [150]中国经济信息网.2009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电信运营[z].2010.
    [151]中国经济信息网.2008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电信运营[z].2009.
    [152]中国经济信息网.2007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铁路运输[z].2008.
    [153]中国经济信息网.2009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铁路运输[Z].2010.
    [154]中国经济信息网.2009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民航[z].2010.
    [155]中国民用航空局.2008年度中国民用航空政策报告[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9.
    [156]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2009从统计看民航[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9.
    [157]周健.中国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与政府规制改革[D].辽宁大学,2005.
    [158]朱彤.可竞争市场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0(11).
    [159]邹东涛,欧阳日辉.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