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资源与新世纪“底层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资源是新世纪“底层文学”坚实的当下性存在,但是学界在寻找可供“底层文学”借鉴的思想、理论和创作资源时,出现了比附式的简单对接和提取同类项式的外部链接研究方式,对两类文学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误解和伤害。所以,从当下“底层文学”批评和研究中的方法及其得失,特别是“底层文学”研究中的误区入手,廓清“底层文学”研究中出现的话语迷雾,寻找底层的“真表述”,乃关注“底层文学”的当务之需。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下面四个层面来展开:
     一、以现代性理论的宏观视野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底层一直缺乏表述自身的资源和机会。近代以来,中国现代性价值观念的萌生引发了知识界对传统等级观念和阶层关系的思考。作为反传统意义上、立足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五四新文学,将具有普遍价值的“人”之物质和精神状况作为文学的主要表现目的。新文学中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观念已开始具有了自觉的底层意识,在对人的终极关怀意义上,与新世纪“底层文学”具有相通之处,是与“底层文学”有“正相关”关系的文学资源。
     二、从现代性话语诸种表征来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资源中相关底层意识的几种话语是启蒙话语,革命话语,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新启蒙和后革命话语。在诸种话语及其相关的话语先后出场的二十世纪文学中,底层问题和底层意识总会被现代性话语的不同形态所缠绕,特别是被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和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所包裹,甚至被遮蔽。在中国文学的“中国现代性建构”中,考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底层书写,辨析底层意识与诸种现代性话语之间的关系,是探究新世纪“底层文学”对“中国现代性”的当下建构的重要途径。
     三、从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的宏观视野来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为新世纪“底层文学”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源背景和价值空间,但每种资源内部的驳杂和纠缠亟需辨析。其中与启蒙、革命及其相关的激进主义、大众化等文学、文化思想中对底层的表述,是“底层文学”的源头和活水,但是每一种资源自身的驳杂,造成我们借鉴资源的难度。在底层观方面,启蒙与被启蒙之间的悖论,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的转化,左翼文学思想的革命性和政治乌托邦的意识形态性的纠缠,社会主义文学中的现代化想象与“人民”的贫困现实等等,客观上造成了简单借鉴可能出现的误区。有关文学以怎样的姿态和价值观介入诸如此类悖论的探讨,以及对底层意识流变的梳理和底层意识的辨认,为新世纪“底层文学”写作和研究提供了可资汲取的精神钙质。
     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底层书写资源为参照背景,论证新世纪“底层文学’思潮的出现,在更大意义上是文学现代性(特别是批判意识)和社会现代性(诸如工具理性)的交互体现。“底层文学”在探索底层的物质和精神维度的现代性意义的同时,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即以出现的误区进行了有益的区分和借鉴,体现出了“底层文学”在新语境下对现代性经验的书写和现代性问题的反思,从而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新世纪文学之间建立了精神联系。
The Chinese literature resources of20th century are regarded as the solid contemporary existence of Subaltern Literature in21st century literature resources. However, when academia looking for available ideologies, theories and creative resources for reference, it appears studying methods of simple abutment with comparative type and external links with similarities extraction which results in misunderstanding and harm to this two categories of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degree. Therefore, this paper begins from the criticism of Subaltern Literature and the methods, success and failures, especially the misconceptions of Subaltern Literature research, to clean the bottom society words and to search "true representation" of Subaltern Literatu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his paper studies and develop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irstly, from macro-perspective point of view of modernity theory, the bottom society is lacking of the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to express itself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initiation of modern values leads to the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sense of hierarchy and class relations of intelligentsia. As anti-traditional sense and based on the May4th New Literature of early20th century, the universal value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onditions of human beings regarded as the main performance objective. The concept of "People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for the Common People" begin to have conscious awareness of bottom society which has similarities with the Subaltern Literature of new century in the sense of ultimate concern to humans, however, the former is not the Subaltern Literature of nowadays in the specific literature context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view from 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modern discourse, some discourses correlated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bottom society are enlightenment discours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and new enlightenment and post-revolutionary discourses which closely related in Chinese Literature Resources of20th Century. In20th Century Literature, kinds of discourses and their related background, the problems and consciousness of bottom society are always wounded around by different forms of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especially enwrapped or even covered by the political ideology and national ideological discourse. In the China moder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to investigate the bottom society composition of20th century and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tom society consciousness and modern discourses are the important way to explore Subaltern Literature of new century for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ity.
     Thirdly, macro view from the Chinese New Literature, the composition of bottom society of20th century literature resources is the solid contemporary existence of Subaltern Literature in new century while internal complex and entanglement of each resource are needed to clean up. The expression of literature, culture and thought for bottom society with concept of Enlightenment, Revolution and Its Radicalism, Popularity is headstream and running water of Subaltern Literature, though each resource is so complicated that brings difficulties for resources reference. For bottom society concept, situations of the paradox between enlightenment and being enlighten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lightenment discourses and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entanglement for the revolutionary of Left Wing Literature and political Utopian ideology, the modern imagination of Socialism Literature and the reality of poor people, etc result in misunderstanding objectively from simple reference. Issues in literature about investigation of such paradox that how attitude and values involved, and reorganizing the bottom society consciousness provide spiritual nourishment to the writing and research for Subaltern Literature in New Century.
     Lastly, take the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resources as reference background, 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the emergence of Subaltern Literature thought in New Century, in a larger sense, is the interaction reflection of Literature Modernity (especially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ety Modernity (i.e. instrumental reason). During exploration of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dimensions of the bottom society of Subaltern Literature,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and refers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21st Century Literature usefully, and reflects the new context under the composition of modernity and problems of Subaltern Literature which has already established a spiritual connection between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New Century Literature.
引文
1有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价值体系的重建与文学价值论等问题,参考了程金城、程麻等学者的观点。见程金城:《中国20世纪文学价值论》,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程麻:《文学价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2程金城:《中国20世纪文学价值论》,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赵学勇等认为:“这(指衰减问题,引者注)可以从以现实主义为办刊宗旨,力推‘底层叙事’的大型文学刊物《当代》上发现端倪, 在2008年全部6期《当代》的主打长篇小说中,涉关底层的作品已难得一见,同时以‘底层叙事’为议题的学术会议也日见稀少。读者与评论家的逐渐退场.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底层叙事’有淡出新世纪文学的中心、走向衰落的危险。”见《新世纪:“底层叙事”的流变与省思》,《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1王干:《逼近现实的欣喜和困惑》,《小说评论》,2012年第4期。
    1李云雷:《新世纪底层文学论纲》,《文艺争鸣》,2010年第11期。
    1[美]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底层人能说话吗?》,《底层研究:解构历史编撰学》,见《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陈永国、赖立里等主编,北京大学,2007年版,第114页。
    2其实,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所涉及的多为“阶级”问题,但在话语策略上运用较多的仍然是“阶层”概念,比如,“许多下层农民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对他们来说民族平等应该划分为阶级平均标准:如果民族平均指标勉强能达到科学所规定的标准……”,见《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88页。
    1辞海编纂委员会:《辞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852页。
    2[美]麦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台湾]商周出版社,2002年,第103页。
    3《帝国》是从社会生产、思想与文化的不同场域来追溯由帝国主文向帝国的过渡,也就是现代向后现化的过渡,其间工业资本主义的物质性劳动为信息资本主义的非物质性劳动所取代,社会的管制形式由规训 社会(society of discipline)深化为控制社会(society of control),政治权利伸展的性质也出结构性的操作延展至微观、网状的生物权力(bio-power),渗入到社会身体当中,而贯穿这些社会权力构造阶层化的转变就是从先验性(transcendence)到内在性(immanence)。参见陈光兴:《帝国与去帝国化问题》,《读书》2002年第7期。
    1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4页。
    2马春花:《左翼文学传统在新时期的沉寂与复兴》,《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答来访者问》,《现代文学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9-200页。
    2陈独秀:《答傅桂馨》,《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1号。
    1陈独秀:《袁世凯复活》,《新青年》,1916年第2卷第4号。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见清·康熙年间吴楚才、吴调侯编,宋晶如注译《古文观止》,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社,1981年版,第383页。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见清·康熙年间吴楚才、吴调侯编,宋晶如注译《古文观止》,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社,1981年版,第385页。
    1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1参见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5页。
    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2有关于较早的底层意识的论述,参见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版,第32页。
    1(清)种荷馆主人《黄金世界》,《小说林》社发行,1907年版,影印本:文中所引内容见该小说第六回《物是人非抚今吊古,形随步换触口伤心》。
    2(清)碧荷馆主人《黄金世界》,《小说林》社发行,1907年版,影印本;文中所引内容见该小说第六回。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6号。
    2朱自清:《五四时代的文艺》,《朱自清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70页。
    3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醒》,《新青年》,1916年1卷6号。
    4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1916年2卷2号。
    5沈雁冰:《近代文学何以重要》,《中国文学发展史》,引自王哲甫著《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海:上海书店印行,1933年版,第5-6页。
    6沈雁冰:《近代文学何以重要》,《中国文学发展史》,引自工哲甫著《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海:上海书 店印行,1933年版,第5-6页。
    1守常(李大钊):《平民主义》,《百科小丛书》1923年1月,第15种,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2守常(李大钊):《平民主义》,《百科小丛书》1923年1月,第15种,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3鲁迅《<总退却>序》,《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21-622页。
    1当然也有新文学的知识分子仍然害怕普通大众成为识字的人,文学家,或者是“文学毁灭的时候”。对此种论调鲁迅进行了辩驳,认为“不必惊慌”,“即使都变成文学家,又不是军阀或土匪,与大众也并无害处的……”。见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9-100页。
    2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3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年第5卷6号。
    4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年第5卷6号。
    1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每周评论》,1919年第5期。
    2周作人后来在1922年写的《贵族的和平民的》中说,平民的思想也是“功名妻妾的团圆思想”, 其所喜欢的旧戏曲中尤有这样的思想。见1922年2月19日《晨报副镌》,署名仲密。
    3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关于文学的阶级性、人的阶级性的革命话语中被极否定,“出身论”对其批判则变本加厉。其实是对“人的文学”未能进一步探讨所致。
    4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每周评论》,1919年第5期。
    5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每周评论》,1919年第5期。
    1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1-422页。
    1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2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2页。
    3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2页。
    4郭文元:《周作人“平民文学”精神与新世纪“底层文学论争”》,《当代文坛》2012年第1期。
    1周保欣:《底层写作:左翼美学的诗学正义与困境》,《文艺研究》2009年第8期。
    2曹文轩、邵燕君:《2006年中国小说·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有关于民粹上义观点,保罗·塔格特《民粹上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林红《民粹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等著作都对民粹主义的起源、分化及其总体特点进行过阐述。
    2[俄]列宁:《列宁全集》(第2版)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贝。
    3[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6-57页。
    4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r的心路回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70页。
    1赫尔岑:《往事与随想》(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21832年,别林斯基在莫斯科大学就读时,曾发表了讽刺现实的剧本《德米特里·卡里宁》被开除。离校后曾靠撰写评论文章为生。见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70页。
    3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75页。
    4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77-478页。
    5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82页。
    6杜勃罗留波夫曾以“黑暗的王国”“真正的白天什么时候才能到来?”“我决心要复仇”等极端的思想反对贵族专制统治和神学院的蒙昧。
    7[俄]尼·别尔嘉耶夫:《自我认识——思想自传》,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50、45-47页。
    1[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出版导言》,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孟繁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贺雄飞编《世纪论语:<文艺争鸣>获奖作品选》,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1守常(李大钊):《农村与青年》,《晨报》,1920年2月20日。
    2关于“劳工神圣”,蔡元培在《劳工神圣》的演讲中说:“我说的劳工,不但是金工、木工,等等,凡是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脑力,都是劳工。所以农是种植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职员、著述家、发明家,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并反复陈述,“我们要自己认识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这里的劳工主要是针对那些特权者,比如官吏、纨绔儿等。见孙茂生:《蔡元培与劳工神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3孙茂生:《蔡元培与劳工神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4岳凯华:《蔡元培与劳工神圣》《光明日报》,2005年11月8日。
    1守常(李大钊):《农村与青年》,《晨报》,1920年2月23日。
    2岳凯华:《蔡元培与劳工神圣》《光明日报》.2005年11月8日。
    1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晨报副刊》1926年3月27日。
    1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4页。
    1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
    1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5页。
    1古世仓、吴小美:《老舍与中国革命》,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1高华对目前学界对左翼文化批评的几种归纳,可参见高华:《重新认识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革命年代》(珍藏版),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2版.第135页。
    2冯乃超、李初梨等倡导革命文学的创作社成员,在成仿吾的“历史转折”逻辑下,将五四文学的成就及其未完成的任务一同推进了黑暗里。
    3刘纳:《“五四”与问责“五四”》,《随笔》,2009年第1期。
    1王德威:《曾经的斗争,曾经的“革命+文学”》,《东方早报》2010年3月3日。
    2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页。
    3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7页。
    4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
    1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贞。
    2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8页。
    3此三处引文均见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9页。
    4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8页。
    5工德威:《曾经的斗争,曾经的“革命+文学”》,《东方早报》2010年3月3日。
    1相关资料可参见夏衍《左联成立前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28-29页。
    2据左联发起人夏衍回忆,经过“一·二八”事变,特别是1933年之后,“甚至上海几个主要报纸的副刊,如《申报》的《自由谈》和《电影副刊》、《晨报》(国民党CC派潘公展主办的)《每日电影》、《时事新报》的副刊,几乎都由‘左联’或与‘左联’有关的人担任编辑。……连商务印刷馆也肯出版‘左联’作家的作品了。”见夏衍《左联成立前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3鲁迅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说,“我们战线不能统一,就证明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或者为了小团体,或者还其实只为了个人,如果目的都在工农大众,那当然战线也就统一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7-238页。
    4这里所讲的“宣传阵地”主要是国民党和资产阶级的报刊。瞿秋白对“左联”禁止在这些刊物上发表文章等宗派、关门主义进行了批评。见夏衍《左联成立前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页。
    5夏衍:《左联成立前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1冯乃超:《大众化的问题》,《大众文艺》,1930年第3期。
    2郑伯奇:《关于文艺大众化的问题》: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大众文艺》,1930年第3期。
    3此文最初发表于《大众文艺》1930年第2卷第3期,后收入《集外集拾遗》,后收入《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社,1981年版,第349贝。为诸多讨论“大众化”问题的论者所涉及,但对鲁迅对“政治之力的帮助”之阐述关注较少。
    4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社,1981年版,第349页。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社,1981年版,第349页。
    2史铁儿(瞿秋白):《普罗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载《文学》半月刊,1932年4月,第1卷第1期。
    3夏衍:《左联成立前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页。
    4夏衍曾向鲁迅请教筹备“左联”事宜,事毕,席间鲁迅曾讲其家乡农民想象皇帝的笑话:“谈完“左联”纲领、名单和组织机构问题之后,我们还闲谈了一阵,鲁迅还讲了他家乡的一些笑话。我记得他讲了农民想象皇帝怎样生活的笑话。连个农民,一个说,皇帝这么有钱,这么舒服,不知怎么过日了的,另一个农民很有把握地回答:皇帝的生活么,一只手元宝nia nia(捏捏)一只手人参jia jia嚼嚼。……鲁迅常常喜欢讲他家乡的农民故事。”见夏衍《左联成立前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5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第422页。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2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8页。
    3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8页。
    1贾振勇:《革命与理性: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序》,《革命与理性: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周扬:《从民族解放运动中来看新文学的发展》,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49页。
    3张宝明:《重建阶级秩序: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内在动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4[日]伊膝虎丸:《鲁迅和日本人》,引自张宁:《走出米达斯逻辑》,《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5张宁:《走出米达斯逻辑》,《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6[日]伊藤虎丸:《鲁迅和日本人》,引自张宁:《走出米达斯逻辑》,《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1贾振勇:《革命与理性: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2张宁:《走出米达斯逻辑》,《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前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3张宁:《走出米达斯逻辑》,《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前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1马宁:《左联左联杂忆》,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2至于蒋光慈前后的改名处于什么目的,刊登此“更名广告”的“《申报》或《新闻报》……没有说明什么理由和原因。”见马宁《左联左联杂忆》,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3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年12月5卷6号。
    2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3[美]马尔库塞:《市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4-165页。
    1季亚娅:《“左翼文学”传统的复苏和它的力量——评曹征路的小说<那儿>》《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1期。
    2刘勇、杨志:《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化传统》,《文艺报》2006\8\22。
    3此观点归纳可参见拙文《作为“底层文学”资源的左翼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梳理,《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5期。
    4刘勇、杨志:《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化传统》,《文艺报》2006\8\22。
    5刘继明、李云雷:《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上海文学》2008年第2期。
    1所谓阶级意识,是指由生产关系所规定的有着共同利益的群体对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的感觉,并且有着为谋求共同利益而采取集体行动的意向,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为阶级”。见杨继绳著:《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版,第382页。
    2这是卢仁奇对马克思阐释马克思阶级意识的一种观点,即在人和人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理解阶级主体的主体意识。见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3页。
    3张宁:《命名的故事:“底层”还是“新左翼”?——大陆新世纪文学新潮的内在困境》,《文史竹》2009年第6期。
    1马春花:《左翼文学传统在新时期的沉寂与复兴》.《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郁达夫:《光慈的晚年》,载《现代》,1933年5月第3卷第1期。
    2有关于左翼研究的思路很多,有“祛左翼化”的,也有新左翼和新左派的研究,但这两种研究的仍缺乏历史化的眼光,也容易出现另一种极端。王德威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我这样一个台湾背景的学者来谈“左联”的历史,确实挺有意思。我的台湾教育中是没有“左联”或者左翼文学这一块的,都是我来到美国以后补课补上的,最后《剑桥中国文学史》中关于“左联”和左翼文学这一块也由我来负责撰写。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中左联和左翼文学这一块.感慨很多。那么多脉络,对自己的写作是很大的挑战。我的主线是把左翼文学的不同论述拿出来,比如创造社、太阳社、第三国际、鲁迅等等他们对左翼文学的论述一拿出来。最后发现的是,多种问题的交锋,最后以“两个口号”斗争结束,我个人不主张把这段文学史写成政治斗争史。相关论述可参见高华《重新认识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化》,《革命年代》(珍藏版),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5页。
    1贾振勇:《革命与理性: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189页。
    2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8-409页。
    1鲁迅在《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所说的Y及T先生,就是杨子青(沙汀)和汤艾芜(艾芜),见该文注
    [2],《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9贞。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页。
    3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8页。
    4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9页。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308页。
    1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7-238页。
    1《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1930年左联执行委员会通过),见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1980年版,第59-60页。
    2邵燕君:《“写什么”和“怎么写”——谈底层文学的困境及对“底层文学”的反思》,《扬子江评论》2006年创刊号。
    1孟繁华:《“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见《游牧的文学时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2贾振勇《革命与理性: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82页。
    2姜春、谭光辉等论者认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鲜明的底层价值取向,“彻底颠覆了此前的文学传统与书写经验,以其鲜明的指向和姿态, 形成了以劳苦大众为主体的文学观念和美学原则,体现了强烈的底层关怀与底层叙事精神”,“理想的底层文学形态”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的文学形态“有高度的’致性”。分别见《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1期,《当代文坛》2011年第4期。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848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9页。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4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内容简介》,《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再版),影印本,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在抗口军政大学做题为《矛盾论》的演讲,首次使用“人民”一词,此处的“人民”与该文中使用的“人民大众”同义,且并未对其作界定。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34页。另:此前有论者认为毛泽东使用“人民”一词是在《讲话》中,不确。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364页。
    3陈晓明:《‘后人民性’与美学脱身术》,见《现代性的幻想——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雷达:《地气·人气·正气——谈谈我对当前文学发展的几点思考》,《文艺争鸣》,2012年第7期。
    2赵学勇:《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文学》,《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彭学明:《娘》,《黄河文学》,2011年第10、11期。
    1对于1927年大革命和革命文化的关系,鲁迅先生认为,其他国家是由革命的失败导致革命文化的失败,而中国的情况刚好相反,革命的失败催生了革命文化的兴盛。高华认为,中国左翼文化的兴起与五四思想资源中的平民主义和爱国主义密切相关。上述两种观点可参见高华:《革命年代》(珍藏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版,第136贞。
    2高华:《革命年代》(珍藏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版,第136页。
    3高华:《革命年代》(珍藏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版,第136页。
    4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7页。
    1实味:《野百合花·二》,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12-312页。另,毛邓东于1929年《关于绝对平均主义》中曾批评红军内部“严重”的平均主义,比如根据伤员伤病轻重发放不同补助,领导骑马,十兵行走,司令部分的房子大,领导的勤务员派得不平等。毛洋尔认为这是平均主义的来源,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90-91页。王实味的发言即针对于此。
    2实味:《野百合花·二》,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14页。
    3实味:《野百合花·二》,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15页。
    1实味:《野百合花·三》,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15页。
    2正如建国初期王蒙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告诫的党内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而后被定性为“干预现实”,有损于中共党的形象,暴露太多那样,但王蒙的大胆和预见性值得重视。
    3实味:《野百合花·四》,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16页。
    4在《平均主义与等级制度》中,王实味说:“共产主义不是平均主义(而且我们今天也不是在进行共产主义革命),这不需要我来做八股,因为,我敢保证,没有半个伙伏(我不敢写‘炊事员’,因为我觉得这些有讽刺画意味:但与他们谈话时,我底理性和良心却叫我永远以最温和的语调称呼他们‘炊事员同志’——多么可怜的一点温暖呵!)会望向与“首长”过同样的生活。见实味:《野百合花·四》,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16页。
    5实味:《野百合花·四》,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17页。
    1周扬:《与赵浩生谈历史功过》(节选).见艾克思:《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2实味:《政治家·艺术家》,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抗门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n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317页。
    3周扬:《唯物主义的美学——关于车尔尼雪大斯基和他的美学》,《解放日报》,1942年4月16日。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83页。
    1邵宁宁:《城市化与文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进城”问题》,《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邵宁宁:《城市化与文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进城”问题》,《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但这些因素又恰恰是延安“整风”中受“整”的对象,自然很难作为“底层文学”可资借鉴的资源。
    1见《天涯》:2004年第3期。
    2孟繁华:《新人民性的文学——当代中国文学经验的一个视角》《文艺报》,2007/12/20。
    1贺绍俊:《文学的人民性与社会形态》,《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5期。
    2程光炜:《毛泽东与当代文学》,《粤海风》2002年第4期。
    3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见吴秀明编《“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4旷新年:《走向底层的学术》,《读书》2011年第8期。
    5蔡翔:《社会主义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见《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5页。
    6李云雷:《“底层叙事”进的方向》,《小说选刊》,2007年第5期。
    7李祖德、李云宙等:《<讲话>与中国文艺的“人民”方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4期。
    1刘中顼:《论“红色文学经典”的人民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3期。
    2张未民、陈建功等:《<问苍茫>与我们的时代——曹征路长篇小说<问苍茫>研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3张宁:《命名的故事:“底层”还是“新左翼”?——大陆新世纪文学新潮的内在困境》,《文史哲》2009年第6期。
    1毛泽东:《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57页。
    2咬筋,即把自己利益看得重,难以说话的人,又叫咬筋人。上面冠以本人的名字,下面简称咬,比如菊咬筋便是。见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8页,注①。
    3丝瓜即文中张桂秋,是刘雨生的妻兄,“人生得矮小,人叫他秋丝瓜”,而重要的是,他思想不上进,是阻碍党员刘雨生思想积极的绊脚石,“他是个兵痞,家里也穷。十改时,划作贫农,如今成了上中农。”见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7-58页。
    4周立波:《山乡巨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6页。
    5周立波:《山乡巨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1在《山乡巨变》《艳阳天》等作品写出了这一生产方式的益处,但其目的在于动员和鼓动,且农民心理转变的过程并不符合小说故事的叙事逻辑和人物的情理逻辑,其原因是作家有合作化政策观念在先,使得农民对这一政策的接受和理解过程与叙事进程出现错位。
    2比如旷新年认为:“农村合作化的根本口的是改造小农经济和避免阶级分化。这也成为考验革命中国的重要问题。”张乐天认为:“或许创建人民公社所支付的代价太昂贵了,以至于公社日复一日地成为许多人攻击乃至诅咒的对象。”上述观点见薜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404页,406页。
    3引自旷新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创业史>》,见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403页。
    1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2[俄]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第1部),草婴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7、170页。
    3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98页。
    1前文我们提及的王实味对延安“等级制度”的批评,其实是战时特殊时期实行的供给制度,但这种供给者仍然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建国后,国家开始“从供给制转向等级工资制”,即学习苏联的职务等级制度,一开始将工薪人员分为13等39级,最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9倍;而1955年颁布的干部工资标准中,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距扩大到33.11倍之多。同时,干部在工资以外的住房、秘书、专车等待遇均按苏联模式特殊享受。参见杨奎松:《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蔡翔:《动员结构、群众、干部和知识分子》,《革命/叙事——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3-124页。最高级别的干部工资与普通工人的工资也相差30倍,见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15页。
    2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14页。
    1这一思维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得到社会学、文学界真正、深入的讨论,见白烨整理:《三十年人性论争的情况》,《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2雷达曾在谈“底层文学”出现的问题以及突破局限的可能性时,提到“关注人的问题应该先于关注哪部分人的问题”,也是对“底层文学”继承五四文学传统的期望。见雷达:《长篇小说是否遭遇瓶颈——淡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精神能力问题》,《重建文学的市美精神》(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1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2石萌(茅盾):《‘民族主义文艺观’的现形》,《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74页。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19页。
    4见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1张明廉:《西部农民凡俗人生的真实与诗意——评雪漠的长篇<大漠祭>》.《飞天》,2001年第5期。
    2雪漠:《西夏咒》,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233页。
    1张继红:《文学,以怎样的方式进入了历史——评雪漠小说<西夏咒>》,《长城》,2012年第10期。
    2从维熙:《文学的梦——答彦火》,《北国草·附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546页。
    1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2王德威:《1949年后的文艺斗争多是‘左联’斗争的延续》,《东方早报》,2010年3月3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860页。
    1张贤亮:《红地毯》,《小说中国》.经济日报、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0页。
    2张贤亮:《红地毯》,《小说中国》,经济日报、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3见张贤亮:《统治者的宝典》,《小说中国》,经济日报、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5页。
    4张贤亮:《统治者的宝典》,《小说中国》,经济日报、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1张贤亮:《统治者的宝典》,《小说中国》,经济日报、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2张贤亮曾经为自己发现表达了与马克心一样的兴奋。马克思在《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引罗马编年史家塔西佗的话说:“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到的东西的时候,能够说出你所感觉到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见张贤亮:《统治者的宝典》,《小说中国》,经济日报、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1张贤亮:《青春期》,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5页。
    2牧歌:《堕落的张贤亮》,《大舞台》,2000年第5期。
    1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2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1路遥:《平凡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14-415页。
    2曾镇南:《现实主义的新创获》.《路遥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版,第71贞。
    3黄曙光:《当代小说中的乡村叙事》,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40页。
    4这种研究路向的梳理和评价可参看郭文元、张继红:《新世纪“底层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当代文坛》2012年第5期。
    1与党和国家历次的方针政策相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民主、自由”第一次取消了民主与自由的修饰、限定词,逐步强调自由的、民主的普世价值,在“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方面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是一个新变,也是一种进步。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2参见张光芒:《论中国文学应该‘向外转’》,《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
    1吴义勤:《“底层文学热”:以“文学的名义”歪曲文学》,《羊城晚报》2008.04.04
    2郜元宝:《<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一文之歧见》,《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3陈晓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对当前小说艺术倾向的分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4洪治纲:《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5李云雷:《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
    6曹征路:《纯文学向上,还有什么向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00b96010007wm.html.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7-142页。
    2曹文轩、邵燕君:《2007年中国小说》(北大选本),《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雷达:《新世纪文学的精神生态和资源危机》,《重建文学的审美精神》(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页。
    4陈晓明:《从“底层”眺望纯文学》,《长城》,2004年第1期。
    1蔡翔:《何谓文学自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2[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6页。
    3王尧:《底层文学与纯文学》,《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蔡翔:《何谓文学自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2张光芒:《论中国文学应该‘向外转’》,《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
    3工尧:《关于“底层写作”的若干质疑》,《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
    1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
    2恩格斯:《致敏娜·考茨基(11月26日于伦敦)》1885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7页。
    3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每周评论》,1919年第5期。
    1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每周评论》,1919年第5期。
    2比如在被“底层文学”广泛引用的、陆学艺编著的社会学著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编著者认为:“实际上,在大多数英文文献的有关论述中,并不存在阶级与阶层两个概念明显的区别,大多数理论家都采用同一个词汇:'class',它既可以译成‘阶层’,也可以译成‘阶级’。”认为而目前阶层、阶级研究方法主要有冲突论和功能论两种,前者侧重对立,后者侧重协调。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3陆学艺编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4关于李陀、张承志、韩少功等人“复活”诸如“穷人”“富人”等概念的阐述,见蔡翔:《底层》,《天涯》,2004年第3期。
    1刘旭、蔡翔:《对蔡翔的访谈》,见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贞。
    2上述调查和分析1990至新世纪初的平均数字.可参见陆学艺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43页。
    1滕翠钦:《被忽略的繁复——当下“底层文学”讨论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第123页。此论文于2009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部分语句和修辞有所变化,但内容未作太大的调整,此处依论文内容。
    2[南斯拉夫]米洛斯·尼科利奇:《处在21世纪前夜的社会主义》,赵培杰、冯瑞梅、孙春晨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页。引自滕翠钦:《被忽略的繁复——当下“底层文学”讨论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第124页。
    3刘旭、蔡翔:《对蔡翔的访谈》,见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4有关于中产阶级姿态、中产阶级趣味等说法,见[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50页。
    5“知识分子下课”的提法是王蒙对1980年代后期知识分子启蒙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的质疑。见吴小美、赵学勇编:《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289页。
    1雷达:《<问苍茫>与我们的时代——曹征路长篇小说<问苍茫>研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1陈建功:《<问苍茫>与我们的时代——曹征路长篇小说<问苍茫>研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1白烨从历史与个人、人性与女性、人生与个性等角度进行了论述,见白烨:《“人学”主题的文学演绎——2011年长篇小说概观》,《小说评论》2012年第2期。
    1王十月:《你在恐慌什么》,《飞天》2006年第11期。
    2郭富平《颓败的家园与荒芜的城市》,《名作欣赏》,2010年第21期。
    3郭富平《颓败的家园与荒芜的城市》,《名作欣赏》,2010年第21期。
    1雷达:《多姿多彩的短篇小说》,《文艺报》2012年11月28日。
    2雷达:《多姿多彩的短篇小说》,《文艺报》2012年11月28日。
    1白烨:《近期文坛热点两题》,《南方文坛》2008年第2期。
    2鲁迅曾谈到平民并不能自我表达时说,“现在的文学家都是读书人,如果工人农民不解放,工人农民的思想,必待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2页。
    1雷达:《人的觉醒与反封建主题的推衍》,《重建文学的审美精神》(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1雷达:《人的觉醒与反封建主题的推衍》,《重建文学的审美精神》(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2雷达:《现实主义冲击波及其局限》,《文学报》1996年6月27日。
    1张明廉:《西部农民凡俗人生的真实与诗意——评雪漠的长篇<大漠祭>》,《飞天》,2001年第5期。
    1雷达:《消费时代短篇小说的价值》,《当前文学症候分析》,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6页。
    1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6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1[英]语出马修·阿诺德《友谊的花环》,引自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850)》,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第129-130页。
    2[英]阿列克斯·卡利尼克斯:《反资本主义宣言》,罗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3引自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页。
    4有关于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可参见大卫·哈维:《自由是个代名词》,《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5-10页。
    5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6对“浪漫化的右的激进主义”的论述,参考了萧功秦的说法,见箫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1萧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1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2见周宪、许均:《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总序》,[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1吴义勤:《他者的沉浮:评贾平凹新作<高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哲社版)2008年第3期。
    2此类作品在“底层文学”中数量不多,代表性的作品还有黄纪苏等人创作的大型史剧《切·格瓦拉》,王世孝的《出租屋里的磨刀声》等。
    3《切·格瓦拉》最后演变为一个“社会事件”与这种历史意识紧密相关。被指认为以历史人物米隐射当现实的作品。见智峰主编:《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相关概括见李志孝:《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三种叙事向度》,《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2期。
    2[英]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见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296、295页。
    1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序》,见沈志佳编《余英时文集》(第三卷),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版。
    2陈思和:《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2页。
    3马春花:《左翼文学传统在新时期的沉寂与复兴》,《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蔡翔:《革命\叙事——中国社会上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2蔡翔:《革命\叙事-—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3齐格蒙·鲍曼:《寻找政治》,洪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4蔡翔:《革命\叙事——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5阿兰·巴丢:《共产主义设想》,转引自蔡翔:《革命\叙事——中国社会上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1[俄]尼·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
    2蔡翔:《革命\叙事——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1“进步的幻觉”以此出自[英]乔治·索雷尔的《进步的幻觉》 一书,国英斌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2转引自蔡翔:《革命\叙事——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1陈福民:《讲述“底层文学”需要新的“语法”》,《小说选刊》,2007年第4期。
    [1][美]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底层人能说话吗?》(1985);《底层研究:解构历史编撰学》(1985),《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陈永国、赖立里等主编,北京:北京大学,2007年版。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而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主义、后现代主义》,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李小兵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6][意]葛兰西:《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匈牙利]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志、任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9][美]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第2版),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0][英]理查德·斯凯恩:《阶级》,雷玉琼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俄]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13][俄]尼·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董友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俄]尼·别尔嘉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耿海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英]彼得·狄肯斯:《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进化思想和社会理论连系起来》,涂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日]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工俊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
    [18][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9][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0][美]阿尔文·古尔德纳:《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杜维真、罗永生、黄慈瑜译,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2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
    [23][美]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逻辑》,张旭东主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4][英]阿列克斯·卡利尼克斯:《反资本主义宣言》,罗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5][美]木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休: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7][英]冯·弗里德利希·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8][以色列]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29][法]让-雅克·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美]托马斯·奥斯本:《启蒙面面观》,郑丹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1][美]爱德华·W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李自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3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3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5][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6][英]齐格蒙·鲍曼:《寻找政治》,洪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7][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法]米歇尔·莱马里等:《西方当代知识分子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0][法]乔治·索雷尔:《进步的幻觉》,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41][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2][英]奥斯汀·哈灵顿:《艺术与社会理论——美学中的社会学论争》,周计武、周雪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社会风格》,刘小枫编,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44][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5][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48][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坚、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9][法]亨利·列菲伏尔:《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李青宜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50][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刘敏、张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51][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主义的逻辑》,沉晖、海平、叶舟译,冯俊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德]梅林:《论文学》,韩玉书、韩耀成、高中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4][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55][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6][俄]C·谢·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57][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工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58][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主义》,韩中敏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59][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0][德]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61][美]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陈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2][美]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3][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64]Edited by Tobias J. Lanz, Beyond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A new statement of an old ideal, New York:IHS Press.2008.
    [65]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6]钟淑河编订:《周作人散文全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北京: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69]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国革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五四—1942)》,(上、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70]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
    [71]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2]陈平原:《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2002年版。
    [74]谢泳:《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76]王逢振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出版。
    [77]刘健芝、许兆麟选编:《庶民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78]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9]陆学艺编:《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80]梁晓声:《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1]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82]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1980年版。
    [83]艾克思:《延安文艺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4]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5]雷达:《民族灵魂的重铸》,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86]白烨编:《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大系》(全三卷),农村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
    [87]温儒敏、陈晓明:《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8]雷达:《传统的创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9]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0]孟繁华:《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1]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2]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3]陈顺馨:《1962:在夹缝中生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4]李红强:《<人民文学>十七年(1949—1966)》,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
    [95]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96]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97]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8]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9]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2]雷达:《重建文学的审美精神:雷达文艺评论精品》(上、下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3]姚文放:《当代性与中国文学传统的重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104]王晓明主编:《在新的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5]董学文、金永兵等:《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6]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07]高华:《革命年代》(珍藏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8]古世仓、吴小美:《老舍与中国革命》,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09]蔡翔:《革命\叙事——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0]雷达:《当前文学的症候分析》,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111]白烨:《演变与挑战》,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112]支克坚:《中国现代文艺思潮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3]程金城:《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114]程金城:《中国20世纪文学价值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115]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6]萧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7]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18]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9]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的建构与解构:当代中国文学的变革流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20]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22]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3]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4]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5]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6]姜文振:《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7]方宁、陈剑澜编:《中国文艺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年版。
    [128]陈太胜:《西方文论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129]李建军:《文学因何而伟大》,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130]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131]雷达:《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2]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中国作家文化心态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33]樊星:《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4]林建法编:《当代作家面面观》,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35]白烨编:《中国文情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36]庄锡华:《文学理论的世纪风标》,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37]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8]俄罗斯科学院研究所编《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39]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40]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1]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42]程光炜:《文学想像和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开封:河南大 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3]张贤亮:《小说中国》,北京、西安:经济日报、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
    [144]黄曙光:《当代小说中的乡村叙事》,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版。
    [145]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6]徐俊西编:《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丛书·思潮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年版。
    [147]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沈志佳编《余英时文集》(第三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版。
    [148]陶东风、和磊:《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9]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0]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1]陈桂棣、存桃:《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2]贺照田编:《并非自明的知识与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钱理群:《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2]刘再复、杨春时:《关于文学主体间性的对话》,《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
    [3]洪子诚:《文学传统与作家的精神地位》,《文学自由谈》1998年第6期。
    [4]雷达:《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新时期文学主潮论纲》,《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5]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
    [6]白烨:《三十年人性论争情况》,《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7]蔡翔:《底层》,《天涯》2004年第2期。
    [8]雷达:《不同凡响的“底层叙事”研究》,《小说评论》2010年第6期。
    [9]孟繁华:《底层文学与左翼文学》,《当代文坛》2007年第6期。
    [10]雷达:《现实主义冲击波及其局限》,《文学报》1996年第7期。
    [11]张明廉:《西部农民凡俗人生的真实与诗意》,《飞天》2001年第5期。
    [12]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13]赵学勇、王元忠:《“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旨归与当代底层写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14]南帆:《底层:表述与被表述》,《福建论坛》2006年第2期。
    [15]洪治纲:《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16]贺绍俊:《底层写作中的“新国民性”》,《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17]吴义勤:《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文艺研究》2008年第8期。
    [18]李云雷:《新世纪底层文学论纲》,《文艺争鸣》2010年第11期。
    [19]马超、李志孝等:《底层文学的现实关怀与审美追求》,《文艺报》2008.6.28。
    [20]张勇、彭在饮:《现代化语境中的新世纪‘底层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1]李志孝:《底层文学的三种叙事向度》,《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2期。
    [22]邵燕君:《从现实主义文学到新左翼文学——从曹征路的<问苍茫>看底层文学的发展和困境》,《南方文坛》2009年第2期。
    [23][印度]查特吉:《关注底层》,《读书》2001年第8期。
    [24]周晓虹:《“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读书》2007年第5期。
    [25]罗岗:《“被压迫者”的知识如何可能》,《上海文学》2002年第7期。
    [26]刘复生:《纯文学的迷思与底层写作的陷阱》,《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7]戴燕:《从“民间”到“人民”——中国文学史上的正统论》,《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28]陶东风、李松岳:《从社会理论视角看文学的自主性—兼谈纯文学问题》,《花城》2002年第2期。
    [29]王晓华:《当代文学如何表述底层?——从底层写作的立场之争说起》,《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30]丁智才:《当前文学底层书写的误区刍议》,《当代文坛》2005年第1期。
    [31]唐小兵:《底层话语与大陆知识分子的内部分裂》,世纪中国http://www·xschina· org/show.php?id=11649,原载于台北《思想》第六期。
    [32]南帆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上海文学》2005年第9期。
    [33]蔡翔、刘旭:《底层问题和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第3期。
    [34]于建嵘、[美]詹姆斯·C.斯科特:《底层政治和社会稳定》,《南方周末》2008年1月24口。
    [35]杨颖:《“底层写作”与“20世纪中国经验中的左翼传统”座谈会记录》,《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第2期。
    [36]单正平:《底层叙事与批判伦理》,《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7]李云雷:《底层写作的误区与新“左翼文艺”的可能性——以<那儿>为中心的思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8]司晨等:《“底层写作”——四人谈》,《文学自由谈》2006年第3期。
    [39]张宁:《底层与纯文学:两个不相关事物的相关性》,《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40]旷新年:《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关系的重建与现代文学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41]朱苏力:《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天涯》2004年第5期。
    [42]吴志峰:《故乡、底层、知识分子及其它》,《天涯》2004年第4期。
    [43]路文彬:《国家的文学——对1949—1976年中国文学的一种理解》,《文艺争鸣》1999年第4期。
    [44]李陀、李静:《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
    [45]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46]李建立:《批评与写作的历史处境——从小说《那儿》看“底层写作”与“纯文学”之争》,《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7]南帆:《曲折的突围——关于底层经验的表述》,《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48]冯宪光:《人民美学与现代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6期。
    [49]方维保:《人民·人民性与文学良知》,《文艺争鸣》2005年第6期。
    [50]鲜益:《人民问题: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思想资源——对1917—1942年文学思想的再认识》,《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4期。
    [51]冯宪光:《人民文学论》,《当代文坛》2005年第6期。
    [52]王晓华:《人民性的两个维度和人民的方向》,《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53]陈晓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对当前小说艺术倾向的分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54]周毅:《“人民”与“大众’》,《读书》1997年第7期。
    [55]蔡翔:《日常生活:退守还是出发》,《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56]李云雷:《如何扬弃“纯文学”和“左翼文学”?——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57]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
    [58]工富仁:《时间·空间·人—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1—5期。
    [59]段崇轩:《文学:距离底层民众有多远》,《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4期.
    [60]王晓华:《我们应该怎样建构文学的人民性》,《文艺争鸣》2005年第2期.
    [61]刘继明:《我们怎样叙述底层?》,当代文化研究网http://cul-studies.com。
    [62]摩罗:《我是农民的儿子》,《天涯》2004年第4期。
    [63]蓝爱国:《意识形态时代的文化表情——当代“政治异质书写”与民间立场的关系》,《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64]张汝伦:《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天涯》2004年第1期。
    [65]周晓虹:《中国中产阶级:现实抑或幻象?》,《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66]罗岗:《“主奴”结构与“底层”发声》,《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67]陶东风:《主体性》,《南方文坛》1992年第2期。
    [68]蔡翔:《主体性的衰落》,《文艺争鸣》1994年第6期。
    [69]白亮:《“左冀”文学精神与底层写作》《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70]程光炜:《左翼文学思潮与现代性》,《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71]马春花:《左翼文学传统在新时期的沉寂与复兴》,《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