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的当代重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阿诗玛》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支系民间流传的一部叙事长诗。建国前,由于撒尼社会基本上是一个自治的社会,作为民间习惯法的一部分,它被建构了起来,并在撒尼民间广泛流传。建国后,这一民间文化受到云南省文艺工作者的重视。在国家意识形态指导下,它被云南省文艺工作者搜集起来,并进行了整理。经整理的《阿诗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与在撒尼民间流传的《阿诗玛》有较大的区别。由于经整理的《阿诗玛》在全国广泛传播,为撒尼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加上建国后撒尼人的意识形态的变迁,使得撒尼人接受了这部新的《阿诗玛》,《阿诗玛》也成为了撒尼人的标志性文化。改革开放后,出于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撒尼人再次对《阿诗玛》进行了重构。这一轮重构,有多元的重构主体。重构的结果是,《阿诗玛》再次变成了一个多异文、不确定的文本。由于以阿诗玛为品牌发展旅游业极大地推动了石林县的经济发展,撒尼人从中受益良多,因此,撒尼人再次接受了被重构了的《阿诗玛》。
     事实表明,由于建国后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经历了多次重构,重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的一种基本形式。重构意味着传统文化被改变和被创造。经重构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尽管与传统有联系,但已不再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接受了这种经重构的文化,因此,这种经重构的文化还是少数民族的文化。重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形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因重构使自己适应了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并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得到传承发展。
Ashima is a folklore narrative poem of the Sani branch of Yi, which live in Shilin County, Yunnan Province.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ani community was basically a self-governing society; it was constructed up as a part of customary law, and widespread in Sani folk.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artists of Yunnan Province paid attention to i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ideology, it was gathered together and was consolidated by the artists of Yunnan Province. So, Ashima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but not with the Sani folklore. As codified Ashima widespread in the country, it won a good reputation for the Sani people. Couple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ideology, Sani people had accepted this new Ashima. From then on, Ashima had become a cultural symbol of Sani people.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for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ani people has reconstructed Ashima again. A diverse body took part in this reconstruction. As a result, Ashima once again becomes a multi Variant, uncertain tex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which used Ashima as the brand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ilin County, and Sani people has been benefited from it, so, they had received the reconstructed Ashima again.
     The facts show, because the changes of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experienced a number of reconstructions, reconstruction is a basic form of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in heritage. Remodeling mean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be changed and to be created. Even though the reconstructed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contacts traditions, it isn't authentic traditional culture. However, for various reasons, minority accepted this reconstructed culture. This culture therefore is minority cultures. Reconstruction is the basic shape of the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By the reconstruction, the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 adapts itself to a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ge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
引文
① 孙剑冰:《<阿诗玛>试论》,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集刊》(第3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
    ② 李广田:《<阿诗玛>序》,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阿诗玛——彝族民间叙事诗》,云南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
    ① 罗希吾戈:《<阿诗玛>翻译和整理的几点浅见》,《山茶》1982年第2期。
    ② 王明贵:《<阿诗玛>三论》,《贵州彝学》1989年创刊号。
    ③ 臧克家:《撒尼人民的叙事长诗——<阿诗玛)》,《文艺学习》1954年第四期。
    ④ 《优美的歌——<阿诗玛>读后感三则》,《人民文学》1954年第7期。
    ⑤ 晓雪:《<阿诗玛>的人物形象和艺术魅力》,《边疆文艺》1978年第8期。
    ⑥ 陶学良:《茶花一树早桃红》,陶学良:《彝族文学杂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268-270页。
    ⑦ 郭思九:《论彝族叙事诗<阿诗玛>》,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469页。
    ① 黄铁等:《<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期。
    ② 黄铁:《<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78页。
    ③ 雪蕾:《读<阿诗玛>的一些体会》,《西南文艺》1954年9月号。
    ④ 陶学良:《茶花一树早桃红》,陶学良:《彝族文学杂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266-267页。
    ⑤ 王明贵:《<阿诗玛>三论》,《贵州彝学》1989年创刊号。
    ⑥ 臧克家:《撒尼人民的叙事长诗——<阿诗玛>》,《文艺学习》1954年第4期。
    ⑦ 雪蕾:《读<阿诗玛>的一些体会》,《西南文艺》1954年9月号。
    ⑧ 晓雪:《<阿诗玛>的人物形象和艺术魅力》,《边疆文艺》1978年第8期。
    ⑨ 陶学良:《茶花一树早桃红》,陶学良:《彝族文学杂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277-295页。
    ① 王明贵:《<阿诗玛>三论》,《贵州彝学》1989年创刊号。
    ② 孙剑冰:《<阿诗玛>试论》,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集刊》(第3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
    ③ 傅光宇:《<阿诗玛>原始成分简探》,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等编:《云南民间文艺源流新探》,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24页。
    ④ 杨知勇:《撒尼叙事诗(阿诗玛)整理经过》,《云南日报》“文艺生活”栏目1954年2月20日第3版。
    ⑤ 陶学良:《茶花一树早桃红》,陶学良:《彝族文学杂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274页。
    ① 谢国先:《阿诗玛新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② 李德君:《关于<阿诗玛>产生年代的思考》,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3页。
    ③ 乌谷:《<阿诗玛>之我见》,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1页。
    ④ 毕志光:《试论<阿诗玛>中的地名词释义》,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22-223页。
    ⑤ 刘世生:《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78页。
    ① 杨知勇:《撒尼叙事诗<阿诗玛>整理经过》,《云南日报》“文艺生活”栏目1954年2月20日第3版。
    ② 孙剑冰:《<阿诗玛>试论》,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集刊》(第3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第26页。
    ③ 李缵绪:《<阿诗玛>原始资料前言》,李缵绪:《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6-8页。
    ④ 公刘:《<阿诗玛>的整理工作》,《文艺报》1955年第12期。
    ⑤ 公刘:《有关<阿诗玛>的新材料》,《民间文学》1955年5月号。
    ⑥ [日本]君岛久子:《长篇叙事诗(阿诗玛)的形成》,《红河民族语文古籍研究》1988年第2期。
    ① 毕志峰:《<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试论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几个问题》,《路南文史资料选辑》1986年第1辑。
    ② 谢国先:《阿诗玛新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③ 段尔煜、黄建明:《<阿诗玛>中的地名、人名评考》,《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④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75页。
    ⑤ 傅光宇:《阿诗玛的故乡“阿着底”究竟在哪里?》,《山茶》1988年第3期。
    ⑥ 乌谷:《<阿诗玛>之我见》,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9页。
    ① 昂自明:《“阿着底”新考》,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96页。
    ② 刘世生:《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70-371页。
    ③ 段尔煜、黄建明:《<阿诗玛>中的地名、人名评考》,《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④ 谢国先:《阿诗玛新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⑤ 龙珊:《超越·创新——文学传播学视阈中的(阿诗玛)》,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93页。
    ① 李廷珍:《中国<阿诗玛>和韩国<春香传>比较研究》,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29-330页。
    ② 罗钊:《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语词程式研究》,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58页。
    ③ 龙珊:《超越·创新——文学传播学视阈中的(阿诗玛>》,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94页。
    ① [日本]樱井龙彦:《“阿诗玛文化”的意义和活用》,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24页。
    ② [美]司佩姬:《阿诗玛从哪里来、撒尼人、彝族文化和世界主义》,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59页。
    ① [日本]藤川信夫·樊秀丽:《<阿诗玛>与(指路经)——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媒体》,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43页。
    ② 王向方:《试论长诗<阿诗玛>的民俗学意义》,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05页。
    ③ 沈茜:《从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看古代彝族婚俗》,《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2期。
    ④ 张海英:《从<阿诗玛>看彝族撒尼妇女服饰的变迁》,李艳兰:《阿诗玛传统服饰的变迁》,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78、289页。
    ⑤ 武内刚:《从<阿诗玛>看到的民族集团关系》,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40页。
    ⑥ [德]安雅·森茨、朱易:《从(<阿诗玛>到彝族“Rap”:以彝族为例论中国媒体中的少数民族》,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48页。
    ⑦ 毕宏志:《<阿诗玛>社会功能论》,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572页。
    ⑧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是石林旅游发展之魂》,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68页。
    ①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6页。
    ① 张紫晨:《中外民俗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224-225页。
    ② 参见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①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应用汉语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第602页。
    ② 李三虎:《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③ [瑞士]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第16页。
    ④ [瑞士]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第93页。
    ① 参见[美]Martin Fowler:《重构》,侯捷、熊节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53-55页。
    ② 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78页。
    ③ 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8-9页。
    ① 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第15页。
    ③ 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6页。
    ① 此处参考了圭山乡人民政府编《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苏夏:《路南圭山区彝族撒尼支社会历史调查》,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
    ① 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第216页。
    ① 施蛰存:《路南游踪》,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38-41页。
    ① 施蛰存:《路南游踪》,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60-62页。
    ① 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第105-106页。
    ② 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第106、107-108页。
    ① 苏夏:《路南圭山区彝族撒尼支社会历史调查》,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第294页。
    ② 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第136页。
    ① 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第124页。
    ② 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③ 王奇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① 刘文瑞:《内战和建设——抗战以前的国民党统治状况评述》,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 122 8718523 3 1.html
    ② [美]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236页。
    ③ 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3页。
    ④ 龙大轩:《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羌族习惯法探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6-7页。
    ① 龙大轩:《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羌族习惯法探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12-13页。
    ② 石伶亚:《民族习惯法民间文本与原生态诗性文化——以西部神话史诗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③ [英]马林诺夫斯基:《神话在生活中的作用》,[美]阿兰·邓迪斯主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44页。
    ① 谢国先:《阿诗玛新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17页。
    ②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59页。
    ③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83页。
    ① 毕志峰:《(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路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内刊),第184页。
    ② 金仁祥:《浅谈彝族撒尼剧(阿诗玛>》,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60页。
    ③ 参见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93-95页。
    ④ 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124页。
    ⑤ 王珍:《阿诗玛:流淌在血液的歌》, 《中国民族报》2007年7月20日第12版。
    ① 黄建明:《19世纪国外学者介绍的彝族无名叙事诗应为<阿诗玛>》,《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② 李缵绪:《阿诗玛原始资料集前言》,《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第2页。
    ①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76-177页。
    ②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16页。
    ①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78-179页。
    ②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12页。
    ③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27页。
    ④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56页。
    ⑤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12页。
    ⑥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36页。
    ⑦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13页。
    ①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32-233页。
    ②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79页。
    ③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11页。
    ④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84页。
    ⑤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56页。
    ⑥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33页。
    ⑦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93页。
    ⑧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78页。
    ①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3,4-5页。
    ②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78页。
    ③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17页。
    ①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59页。
    ②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72-173页。
    ③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58页。
    ④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53、154页。
    ①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63-64页。
    ②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74页。
    ①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31-35页。
    ②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83页。
    ③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6-7页。
    ① 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53-154页。
    ① 杨知勇:《撒尼叙事诗<阿诗玛>整理经过》,《云南臼报》“文艺生活”栏目1954年2月20日第3版。
    ② 公刘:《<阿诗玛>的整理工作》,《文艺报》1955年第12期。
    ③ 孙剑冰:《<阿诗玛>试论》,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集刊》(第3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第36页。
    ④ 黄铁等:《<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期。
    ⑤ 谢国先:《阿诗玛新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17页。
    ①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第178页。
    ②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第65页。
    ③ 黄兴:《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以石林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为例》,云南省文化厅编《云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222页。
    ④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22页。
    ①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第18-19页。
    ②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③ 路南县情调查组:《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路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469页。
    ①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78页。
    ② 黄建明:《阿诗玛论析》,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8-9页。
    ③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71页。
    ④ 苏夏:《路南圭山区彝族撒尼支社会历史调查》,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297页。
    ① 苏夏:《路南圭山区彝族撒尼支社会历史调查》,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297页。
    ②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83页。
    ③ 黄兴:《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以石林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为例》,云南省文化厅编《云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222页。
    ① 参见李晓峰:《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① 李晓峰:《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毛巧晖:《国家话语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搜集整理——以1949年至1966年为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② 黄铁:《<阿诗玛>第一次整理本序言》,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第2页。
    ③ 黄铁:《<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第172页。
    ④ 黄铁:《<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第176页。
    ① 黄铁:《<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72页。
    ② 公刘:《被遗忘了的平反——<阿诗玛>琐忆》,1981年《战地》第2期。
    ③ 黄铁:《<阿诗玛>第一次整理本序言》,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2页。
    ① 徐沙:《有意义的尝试——评京剧“阿黑与阿诗玛”和“三座山”的演出》,《中国戏剧》1958年第8期。
    ① 吴敏先、方海兴:《论建国初期的工农教育》,《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②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603页。
    ③ 吴敏先、方海兴:《论建国初期的工农教育》,《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④ 参见林汉达:《三年来的工农业余教育》,《人民教育》1953年1月号。
    ① 彭枫:《武昌农村的新气象》,《大公报》1950年8月3日。
    ② 龙先礼、王守仁等:《一切都变了样——记土地改革后的零陵株山乡》,《新湖南报》1951年9月28日,第2版。
    ① 杨知勇:《<阿诗玛>的诞生——搜集整理(阿诗玛>50年来的回顾》,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9-10页。
    ② 刘绮:《50年后再忆<阿诗玛>长诗的搜集整理》,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9页。
    ① 公刘:《<阿诗玛>的整理工作》,《文艺报》1955年第12期。
    ② 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杨知勇执笔):《(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期。
    ③ 黄铁:《<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第173页。
    ④ 刘绮:《50年后再忆<阿诗玛>长诗的搜集整理》,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第19页。
    ⑤ 刘绮:《50年后再忆<阿诗玛>长诗的搜集整理》,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第20页。
    ① 黄铁:《<阿诗玛>第一次整理本序言》,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2页。
    ② 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杨知勇执笔):《<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期。
    ① 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杨知勇执笔):《<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期。
    ① 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杨知勇执笔):《<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期。
    ① 李广田:《<阿诗玛>序》,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阿诗玛——彝族民间叙事诗》,云南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
    ② 李缵绪:《<阿诗玛原始资料汇编>后记》,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484页。
    ③ 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杨知勇执笔):《<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期。
    ④ 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杨知勇执笔):《<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期。
    ① 牟泽雄、杨华轲:《<阿诗玛>版本论》,《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② 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杨知勇执笔):《(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期。
    ③ 刘绮:《撒尼人民与长诗<阿诗玛>——谈谈我参加整理(阿诗玛)的体会》,《思想战线》1978年第1期。
    ④ 段平、刘琰、徐维:《优美的歌——<阿诗玛>读后感三则》,《人民文学》1954年第7期。
    ① 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杨知勇执笔):《<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期。
    ① 黄铁:《<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1978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讲》教材编写及学术讨论会材料,现引于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第171页。
    ②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新星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05页。
    ③ 黄铁、杨知勇、刘绮、公刘(杨知勇执笔):《<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民间文学》1996年第3 期。
    ① 李广田:《<阿诗玛>序》,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阿诗玛——彝族民间叙事诗》,云南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
    ② 雪蕾:《读<阿诗玛>的一些体会》,《西南文艺》1954年9月号。
    ① 臧克家:《撒尼人民的叙事长诗——<阿诗玛>》,《文艺学习》1954年第4期。
    ② 段平、刘琰、徐维等:《优美的歌——<阿诗玛>读后感三则》,《人民文学》1954年第7期。
    ③ 臧克家:《撒尼人民的叙事长诗——<阿诗玛>》,《文艺学习》1954年第4期。
    ④ 据中国戏剧网文章《京剧科班“喜连成”与“富连成”》:“20世纪50年代初期,云南京剧名家金素秋、吴枫伉俪,根据彝族长诗《阿诗玛》编创了京剧《阿黑与阿诗玛》,这对于长期演出传统京剧的院团是一个突破和创造。”该文网址:http://www.xijucn.com/html/jingju/20111223/32000.html
    ⑤ 《(阿诗玛)改编成京剧在昆明上演》,《光明日报》1956年3月25日。
    ⑥ 杨明等:《大胆的、有成效的尝试——谈京剧<阿黑与阿诗玛>的演出》,《云南日报》1956年3月26日。
    ⑦ 李家兴:《兄弟民族的故事搬上京剧舞台》,《光明日报》1956年6月30日;金素秋:《写在<阿黑与阿诗玛)在上海公演的时候》,《解放日报》1956年10月5日。
    ① 徐沙:《有意义的尝试——评京剧<阿黑与阿诗玛>和<三座山>的演出》,《戏剧报》1956年第8期。
    ② 袁成亮:《电影<阿诗玛>诞生记》,《百年潮》2006年第3期。
    ① 王幼樵、肖效钦:《当代中国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160页。
    ① 陈少舟:《“复映片”公映始末》,《电影艺术》2008年第4期。
    ① 黄铁:《<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1978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讲》教材编写及学术讨论会材料,现引于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第171页。
    ② 杨知勇:《<阿诗玛>的诞生——搜集整理<阿诗玛>50年来的回顾》,赵德光:《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第14页。
    ③ 刘绮:《撒尼人民与长诗<阿诗玛)——谈谈我参加整理<阿诗玛>的体会》,《思想战线》1978年第1期。
    ① 毕志峰:《<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试论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几个问题》,《路南文史资料选辑》1986年第1辑。
    ② 《阿诗玛故乡的人民热爱<阿诗玛>》,《边疆文艺》1979年第2期。
    ① 罗希吾戈:《对<阿诗玛>翻译和整理的几点浅见》,《山茶》1982年第2期。
    ②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0-201页。
    ③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1页。
    ① 段平等:《优美的歌——<阿诗玛>读后感三则》,《人民文学》1954年第7期。
    ② [德]安雅·森茨、朱易:《从<阿诗玛>到彝族“Rap”:以彝族为例论中国媒体中的少数民族》,引自赵德光:《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49页。
    ③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201页。
    ① 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556-557页。
    ② 《石林彝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石林彝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
    ③ 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75-176页。
    ① 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76-179页。
    ② 路南县情调查组:《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路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469页。
    ① 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719-741页。
    ② 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19-322页。
    ③ 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31-332页。
    ① 路南县情调查组:《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路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499-514页。
    ① 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567页。
    ① 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568页。
    ② 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557页。
    ① 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735-736页。
    ② 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34页。
    ③ 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568-569 页。
    ① 路南县情调查组:《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路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499-514页。
    ① 以上内容参考了《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路南卷》第472-473页;《路南彝族自治县志》125页;《圭山乡志》95-96页。
    ② 刘绮:《撒尼人民与长诗(阿诗玛)——谈谈我参加整理(阿诗玛)的体会》,《思想战线》1978年第1期。
    ① 参见红旗大参考编写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48-58页。
    ① 参见吴龙源:《资源河灯歌节: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精彩合奏》,《桂林日报》2010年8月18日第4版。
    ② 参见《梅州:打造客家文化产业城》,《南方日报》2010年12月10日A12版。
    ③ 《酉阳“一赛一节”圆满闭幕》,《酉阳报》2010年10月6日。
    ① 欧道陆、田金凤:《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酉阳报》2010年11月2日。
    ② 季艳、张世海:《地方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以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为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① 参见周平、周宁:《襄阳:三国文化打造“品牌经济”》,《襄阳晚报》2012年9月26日。
    ② 王崇理:《石林县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概况》,何耀华主编:《石林彝族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37-39页。
    ① 这部分内容参考了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
    ① 参见郑本法、郑宇新:《旅游业的本质和特点》,《开发研究》1998年第3期。
    ②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91页。
    ① 王富昌:《大力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促进石林旅游经济发展》,政协石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编:《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开发运用情况调查专辑》,内部资料,第23-24页。
    ① 政协石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关于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开发运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政协石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编:《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开发运用情况调查专辑》,内部资料,第43页。
    ① 政协石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关于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开发运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政协石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编:《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开发运用情况调查专辑》,内部资料,第45-46页。
    ② 以上数据引自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120-135页。
    ① 参见徐赣丽:《民俗旅游与“传统的发明”——对桂林龙脊景区的调查》,张晓萍:《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② [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2页。
    ① 徐赣丽:《民俗旅游与“传统的发明”——对桂林龙脊景区的调查》,张晓萍:《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70-171页。
    ②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是石林旅游发展之魂》,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71页。
    ① 《假日旅游》,昆明巨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
    ① 常振国:《中国旅游全览·石林》,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① 《阿诗玛的家找到了——石林阿着底大揭密》,《云南日报》2006年06月24日。
    ① 参见《石林彝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石林彝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85页。中国统计信息网网址:http://www.tjcn.org
    ① 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404-405页。
    ② 史军超:《阿诗玛:永恒的魅力与效应》,何耀华主编:《石林彝族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32-233页。
    ① 李绍增:《加快石林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何耀华主编:《石林彝族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278页。
    ① 王富昌:《石林:旅游与彝族(撒尼)文化》,何耀华主编:《石林彝族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66-167页。
    ① 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 1998年第5期。
    ①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② 周传慧、李自然在《试论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构的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5期。
    ①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② 谷家荣:《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前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③ 何才、牛青:《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重构——以平武县白马藏族为例》,《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第11期。
    ① Kay Miltonl. Environment alism and Cultural Theory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 ledge,1996转引自张雯:《试论当代生态人类学理论的转向》,《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② 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王庆仁译,《民族译丛》1983年第6期。
    ① 上述引文均引自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王庆仁译,《民族译丛》1983年第6期。
    ② 引自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6页。
    ①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202页。
    ②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2页。
    ①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4-45页。
    ②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5页。
    ① 马林诺夫斯基:《神话在生活中的作用》,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44页。
    ②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1页。
    ①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11-12页。
    ① 黄兴:《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以石林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为例》,云南省文化厅编《云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第223页。
    ② 王珍:《阿诗玛:流淌在血液的歌》,《中国民族报》2007年7月20日第12版。
    ① 白四座:《“非遗”保护,关键是活态传承》,《中国民族报》2008年7月18日第10版。
    ① 参见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93-95页。
    ② 参阅王玲:《枕石撒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02-104页。
    ③ VICANNE A. Tourism and Sherpas, Nepal:reconstruct ion of reciproci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534-554.转引自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④ 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旅游学刊》2003年第4期。
    ① 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学术探索》2002第4期。
    ② 林锦屏、周鸿、何云红:《纳西东巴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
    ③ 覃德清:《漓江流域“小传统”场境中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④ SUEO K.Tourism,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utonomy in a small island:Yap faces a new millennium [J]. Kagoshima Universit y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acific Islands Occasional Paper,2001,34(2):15-24转引自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⑤ LAURIE K. Commodit izing culture tourism and Maya identit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2):353-368.转引自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⑥ 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文化为例》,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① 戴维DD·J.格林伍德:《文化能用金钱来衡量吗?——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旅游文化商品化问题》,[美]瓦伦·L·史密斯主编:《东道主与游客》,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第156-157页。
    ② 大卫·韦弗:《生态旅游》,杨桂华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③ 见章海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业——(东道主与游客)读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④ 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⑤ 阮洛瑶:《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6期。
    ⑥ 廖冬梅、张诗亚:《丽江的旅游开发对传统纳西文化传承的影响》,《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① 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影响》,《民俗研究》2006第3期。
    ② 参见王富昌:《石林:旅游与彝族(撒尼)文化》,何耀华主编:《石林彝族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③ 吴学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保护哪更好?》,《科学时报》2007年07月27日。
    ① 闫钰:《阿诗玛文化传习馆7月免费开放》,《都市时报》2008年6月15日A21版。
    ② 康静:《昆明将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02-17/1567350 .shtml
    ① 周均虎:《<阿诗玛>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云南政协报》2007年10月13日。
    ② 李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披上知产保护铠甲》,《法制日报》2008年11月26日。
    ③ 王珍:《阿诗玛:流淌在血液的歌》,《中国民族报》2007年7月20日第12版。
    ①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77页。
    [1]林汉达:《三年来的工农业余教育》,《人民教育》1953年1月号。
    [2]徐沙:《有意义的尝试——评京剧“阿黑与阿诗玛”和“三座山”的演出》,《中国戏剧》1958年第8期。
    [3]《阿诗玛故乡的人民热爱<阿诗玛)》,《边疆文艺》1979年第2期。
    [4][英]R.J.安德森:《后结构主义》,史亮译,《哲学译丛》1990年第6期。
    [5]石向实:《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6]李三虎:《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7]郑本法、郑宇新:《旅游业的本质和特点》,《开发研究》1998年第3期。
    [8]吴敏先、方海兴:《论建国初期的工农教育》,《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9]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年第5期。
    [10]李其维、[瑞士]弗内歇:《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若干问题再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1]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12]宋惠芳:《皮亚杰建构理论的启示》,《外国哲学》2001年第2期。
    [13]谢国先:《阿诗玛新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4]王奇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5]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学术探索》2002第4期。
    [16]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旅游学刊》2003年第4期。
    [17]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评介》,《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18]周传慧、李自然:《试论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构的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5期。
    [19]刘儒德:《建构主义:是耶?非耶?》,《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期。
    [20]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21]章海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业——<东道主与游客)读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2]阮洛瑶:《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6期。
    [23]邵汉明、吴海霞:《意识形态研究的回顾与总结》,《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24]林锦屏、周鸿、何云红:《纳西东巴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
    [25]覃德清:《漓江流域“小传统”场境中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6]袁成亮:《电影<阿诗玛)诞生记》,《百年潮》2006年第3期。
    [27]谷家荣:《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前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8]许放明:《社会建构主义:渊源、理论与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9]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30]廖冬梅、张诗亚:《丽江的旅游开发对传统纳西文化传承的影响》,《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31]李晓峰:《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32]杨莉萍:《皮亚杰理论:结构主义还是建构主义》,《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
    [33]于珍彦、武杰:《文化构成和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4]牟泽雄、杨华轲:《(阿诗玛)版本论》,《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5]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思想战线》2007年第3期。
    [36]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
    [37]李子建、宋萑:《建构主义:理论的反思》,《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4期。
    [38]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39]何才、牛青:《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重构》,《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第11期。
    [40]沈茜:《从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看古代彝族婚俗》,《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2期。
    [41]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2]陈少舟:《“复映片”公映始末》,《电影艺术》2008年第4期。
    [43]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44]邹莹:《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比较》,《外语学刊》2009年第5期。
    [45]李维东:《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6期。
    [46]石伶亚:《民族习惯法民间文本与原生态诗性文化——以西部神话史诗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47]周治勇:《旅游开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化重构》,《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48]毛巧晖:《国家话语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料搜集整理——以1949年至1966年为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49]季艳、张世海:《地方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以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为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50]杨建忠、胡双喜:《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评析》,《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51]罗晓娟:《湖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以桑植县为例》,《民族论坛》2012年第6期。
    [52]方清云:《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精英意识与民族认同——以当代畲族文化重构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53]方清云:《民族文化重构方式与文化本真性保持——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文化重构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出版。
    [2][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出版。
    [3][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4][英]凯·米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袁同凯、周建新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
    [5][美]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6][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吴爱明、邓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7][美]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出版。
    [8][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施惟达、胡华生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9][美]大卫·韦弗:《生态旅游》,杨桂华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0][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泽,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1][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出版。
    [12][美]史蒂夫·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13][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14][美]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
    [15][美]Nelson Graburm:《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16][美]乔治娅·沃恩克:《伽达默尔——诠释学、传统和理性》,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
    [17][美]李怀印:《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出版。
    [18][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出版。
    [19][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20][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版。
    [2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版。
    [22][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版。
    [23][瑞士]让·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
    [24][瑞士]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
    [25]《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出版。
    [26]鸟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27]李缵绪编:《阿诗玛原始资料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
    [28]张紫晨:《中外民俗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29]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版。
    [30]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31]圭山乡人民政府:《圭山乡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32]王幼樵、肖效钦:《当代中国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33]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路南彝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
    [34]路南县情调查组:《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路南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5]王亚南:《口承文化论——云南无文字民族古风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36]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37]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 2版。
    [38]昆明巨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假日旅游》,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
    [39]常振国:《中国旅游全览·石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出版。
    [40]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
    [41]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
    [42]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43]陈振明等:《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44]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出版。
    [45]黄建明:《阿诗玛论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
    [46]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文化为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47]凌纯声、林耀华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
    [48]当代云南编辑委员会:《当代云南简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出版。
    [49]彭兆荣:《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
    [50]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51]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52]罗平汉:《土地改革运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53]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54]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55]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5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57]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58]梁工:《西方圣经批评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出版。
    [59]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60]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出版。
    [61]《石林彝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石林彝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
    [62]宋生贵:《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63]杨庭硕等:《生态人类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
    [64]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
    [65]施蛰存:《路南游踪》,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66]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67]陈金全等:《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出版。
    [68]史军超:《金谷魂——云南稻作文化之自然崇拜》,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69]李方祥:《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研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出版。
    [70]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的“更多转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71]刘晖:《旅游民族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出版。
    [72]王圣诵:《中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73]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民族民俗和宗教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出版。
    [74]王玲:《枕石撒尼》,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75]江燕:《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76]杨志明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77]左停、唐丽霞:《变迁与发展:中国农村三十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
    [78]王胜华:《戏剧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79]王瑞芳:《土地制度变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革——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为中心的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出版。
    [80]王智:《当代中国政治结构变迁——以执政党为中心的政党-政府-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81]孙振钧、周东兴:《生态学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82]龙大轩:《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羌族习惯法探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83]周世中等:《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法的变迁与现实作用——以黔桂瑶族、侗族、苗族民间法为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出版。
    [84]龚学增:《新中国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历程和基本经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出版。
    [85]高华:《革命年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86]牟延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87]刘世生:《石林阿诗玛文化发展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出版。
    [88]红旗大参考编写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参考》,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年出版。
    [89]刘保、肖锋:《社会建构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90]王进:《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格林布拉特批评理论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1][美]阿兰·邓迪斯主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2][美]瓦伦·L·史密斯主编:《东道主与游客》,张晓萍、何昌邑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3]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集刊》(第3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
    [4]苏夏:《路南圭山区彝族撒尼支社会历史调查》,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5]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等编:《云南民间文艺源流新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
    [6]陶学良:《彝族文学杂俎》,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
    [7]何耀华:《石林彝族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8]严平编选:《伽达默尔集》,邓安庆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出版。
    [9]赵德光主编:《阿诗玛研究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
    [10]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
    [11]和少英:《云南特有族群社会文化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12]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出版。
    [13]张晓萍:《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14]秦和平:《云南民族地区民主改革资料集》,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出版。
    [15]王霄冰、邱国珍:《传统的复兴与发明》,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出版。
    [1]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撒尼族叙事长诗阿诗玛专集》,1979年印。
    [2]《路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3]政协石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编:《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开发运用情况调查专辑》。
    [1]彭枫:《武昌农村的新气象》,《大公报》1950年8月3日。
    [2]龙先礼、王守仁等:《一切都变了样——记土地改革后的零陵株山乡》,《新湖南报》1951年9月28日,第2版。
    [3]《(阿诗玛)改编成京剧在昆明上演》,《光明日报》1956年3月25日。
    [4]杨明等:《大胆的、有成效的尝试——谈京剧<阿黑与阿诗玛>的演出》,《云南日报》1956年3月26日。
    [5]李家兴:《兄弟民族的故事搬上京剧舞台》,《光明日报》1956年6月30日。
    [6]金素秋:《写在<阿黑与阿诗玛>在上海公演的时候》,《解放日报》1956年10月5日。
    [7]《阿诗玛的家找到了——石林阿着底大揭密》,《云南日报》2006年06月24日。
    [8]王珍:《阿诗玛:流淌在血液的歌》,《中国民族报》2007年7月20日第12版。
    [9]吴学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保护哪更好?》,《科学时报》2007年7月27日。
    [10]周均虎:《<阿诗玛>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云南政协报》2007年10月13日。
    [11]闫钰:《阿诗玛文化传习馆7月免费开放》,《都市时报》2008年6月15日A21版。
    [12]李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披上知产保护铠甲》,《法制日报》2008年11月26日。
    [13]白四座:《“非遗”保护,关键是活态传承》,《中国民族报》2008年7月18日第10版。
    [14]吴龙源:《资源河灯歌节: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精彩合奏》,《桂林日报》2010年8月18日第4版。
    [15]《酉阳“一赛一节”圆满闭幕》,《酉阳报》2010年10月6日。
    [16]欧道陆、田金凤:《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酉阳报》2010年11月2日。
    [17]《梅州:打造客家文化产业城》,《南方日报》2010年12月10日A12版。
    [18]周平、周宁:《襄阳:三国文化打造“品牌经济”》,《襄阳晚报》2012年9月26日。
    [1]中国戏剧网:《京剧科班“喜连成”与“富连成”》,该文网址:http://www.xijucn.com/html/jingju/20111223/32000.html
    [2]康静:《昆明将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该文网址: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02-17/1567350.shtml
    [3]刘文瑞:《内战和建设——抗战以前的国民党统治状况评述》,该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28718523_3_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