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居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49~200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沔城回族镇是长江中游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散杂居多民族社区,其民族多元性和宗教生活多样性,决定了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生活在沔城回族镇的回族人口虽然不多,但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杂居相处时,却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吸收、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份,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是研究散杂居回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典型个案。
     研究发现,在与其他民族共生共存的社会条件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沔城回族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沔城回族生活方式变迁进行历时和共时的比较研究,分析其生活方式变迁的过程、原因、特点及趋势,透视生活方式变迁过程中存在的老问题新情况、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构建散杂居少数民族新型生活方式模式,提出了构建散杂居少数民族新型生活方式的现实路径,有助于我们把握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内涵,进一步推进对散杂居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研究,为其他散杂居地区民族生活方式的研究以及民族关系的处理提供借鉴和参照。本文有10章,共计28万字。
     第一章,导论。在导论中,主要论述选题缘由和意义、理论观照和研究方法;对生活方式和民族生活方式的概念进行一般理论探讨;述评国内外有关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设想及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并就本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沔城回族散杂居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论述中国及湖北回族散杂居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梳理沔城回族的源流和民族关系史;讨论回族散杂居格局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回族的发展的意义。
     第三章,沔城回族镇概貌。介绍沔城回族镇的区位条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物产、历史沿革;通过分析当地民族、宗教、传统文化和基本社会情况,彰显沔城回族镇的多元文化特征。
     第四章,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主线,分析沔城回族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和调适过程。沔城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就是沔城回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过程。沔城商贸经济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以及打工经济、旅游经济的出现,构成了当地回族社会生活变迁加剧的主要因素。农业经济在消解传统的同时,又重构和延续了传统,表现出与传统的复兴具有某些同构的趋势。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对于传统经济生活方式的继承、扬弃和调适。
     第五章,政治生活方式的变迁。阐述沔城回族镇管理体制的变革过程,分析国家制度安排下的政治生活方式变迁。探讨民族乡背景下沔城回族镇的政治结构及其功能,以及村级政治结构和村民自治中的权力运作格局。并就政治参与问题,从政治认知能力、政治信息的获得、村民政治参与状况、选举取向、村务参与的动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第六章,消费生活方式的变迁。从分配制度和经济收入水平的变化来讨论沔城回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变迁。消费结构的变迁包括消费结构内部的变化和消费总量结构比例的变化,以及消费结构发展的趋势和问题。沔城回族的消费观念既有共同性变化,同时也存在代际差异。
     第七章,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在阐述沔城回族传统婚姻观念的基础上,讨论择偶观念、婚姻的缔结与变动、性爱观念等的变迁,分析婚姻生活变迁的原因。探讨沔城回族宗族、家族的消解过程。分析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家庭权威、分家机制、生育观的变迁。
     第八章,宗教生活方式的变迁。首先,分析沔城宗教信仰现状、各民族对宗教的态度。其次,从清真寺和寺坊的结构和功能、宗教信仰的遵守情况、宗教信仰的代际差异这三个方面讨论沔城回族宗教生活方式的变迁。再次,探讨沔城回族宗教生活方式变迁的特点和原因。
     第九章,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基于对闲暇这一概念和内涵的分析,阐述沔城回族传统闲暇生活方式,并按时间分期,从“集体”时代、“后集体”时代、茶馆时代、家庭闲暇时代这四个时期探讨沔城回族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十章,沔城回族生活方式变迁的模式与构建。笔者认为,沔城回族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文化调适过程。通过对散杂居地区生活方式变迁模式的理论探讨,笔者提出了散杂居少数民族新型生活方式构建的本质规定、发展取向、基本模式、建构过程,并探讨了创新沔城回族生活方式的主要途径。
Miancheng Hui ethnic township, situate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s a typical multinational community. Its ethnic and religious plurality leads to the multiformity in people's lifestyle and the complexity in ethnic relations. The population in Miancheng is small, yet when they live together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 they can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mixed-living enviroment, assimilating different cultural elements and forming the lifestyle of their own. Therefore, The Hui ethnic group living in Miancheng constitutes a typical case when investigating the changing lifestyle of the Hui people mixed among other ethnic groups.
     Research shows that, it is because of co-living and co-existing with other etnic groups that the lifestyle of the Hui people living in Miancheng has undergone marked changes since PRC was founded in 1949.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up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made by other people and the methods and theories used in it are those widely used in ethnology,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Through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comparative study, the author analysizes the process of the Hui people's lifestyle changes, its reason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the author hopes to identify the new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old ones with new phenomena appearing in the process of lifestyle change, to explore the mode of and the practical ways in constructing the new lifestyles for dispersed and mixed ethnic groups, and to make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policies and measures. The author hopes this research will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thnic groups' lifestyle changes, promote the research on the ethnic relations and ethnic problems, offer a frame of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ethnic lifestyle and the approaches to ethnic relations in other dispersed and mixed communities.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ten chapters, and the numb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contained in it is approximately 280,000.
     Chapter 1. Introductory Remarks.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reasons for project selection, its significance, theory ba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lifestyle and the lifestyle of the ethnic group, makes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research results on lifestyles, and introduces the theories which will be used, the basic roadmap for the dissertation-writing 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describes the dissertation's research focus, research difficulties, major points and innovative points.
     Chapter 2.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ttern of Dispersed and Mixed Hui People.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eals with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yout of dispersed and mixed Hui People in Hubei Province and other districts of China, makes a review on the origin of the Hui ethnic group and the history of ethnic relations in Miancheng,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the pattern of the dispersed and mixed Hui peopl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i people.
     Chapter 3. An Overview of Miancheng Hui Ethnic Township.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geographic conditions, natural resources, natural products and the history of Miancheng Hui ethnic township. The author hopes to present the cultural diversity in Miancheng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local ethnic groups, the religi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basic social conditions.
     Chapter 4. Change of Economic Lifestyle. Centering around the revolution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since the PRC was founded in 1949,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economic lifestyle and the accommodation process of Miancheng Hui people. The process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change is also th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mode and lifestyle change witnessed by Mianche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conomy and village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appearance of tourism economy and part-time economy, the social life has also undergone radical change. Agricultural economy has served as a dismantling of tradi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helpful in reconstructing and preserveing tradition. This shows that it has similar tendencies as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 This is the inheritance, sublation and accommod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lifestyle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against a new cultural background.
     Chapter 5. Change of Political Lifestyle.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Miancheng Hui ethnic township, analysizes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lifestyle decided by the national system, explores Miancheng's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its functions as well as the village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the pattern of power operatiom in the villager autonomy system. And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the issu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tical cognitive ability, the access to political information, the politics participation conditions of the villigers, voting preferences and the motivation for participation in village affair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of the villagers.
     Chapter 6. Change of Consumer Lifestyle.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hanges of Miancheng Hui people's consumption level,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concept influenced by the change of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the income level.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cludes such issues as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the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and proportion of the gross consumption, and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and problem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concept formed by Miancheng Hui people shares some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
     Chapter 7. Change of Marital and Family Lifestyle.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arital concepts formed by Miancheng Hui ethnic group,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hange of the spouse-searching standards, marriage convention and its change, and the change of sexual values.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of married life. The disintegration of Hui religion and Hui family have been discussed. The changes in the family size and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relations, family authority, the rules of breaking up the family and procreation values have also been expounded.
     Chapter 8. Change of Religious Lifestyle. Firstly, the author analysizes the status quo of Miancheng Hui people's religious faith and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ttitudes towards the religion. Second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hange of religious lifestyl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osques and temples, religious observances and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religious faith. Thirdly,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ancheng Hui people's religious lifestyle.
     Chapter 9. Change of Leisure Lifesty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leisur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traditional ways in which Miancheng Hui people spend their leisure time.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change of leisure lifestyle, the author divides their leisure lifestyles into four periods-collective age, post-collective age, tea-house age and leisure family life age - and discusses the four periods respectively.
     Chapter 10. Modes and Construction of Change of Lifestyle. The author holds that both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Miancheng Hui people's lifestyle, and the change is also a process from the narural cultural accommodation to the conscious cultural accommodation.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change of the lifestyl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nature, the 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 the basic modes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new lifestyle suitable for the dispersed and mixed ethnic groups. And the author also explores the main ways of creating new lifestyle for Miancheng Hui ethnic group.
引文
[1]王玉波、瞿明安:《超越沉痛——生活方式转型取向》,京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3页。
    [3]郑杭生:《民族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页。
    [2]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2页。
    [3]宋涛等著:《传统裂变与现代超越:西部大开发与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郑杭生:《民族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1]姚永杭:《生活方式与马克思主义》,载于上海社科院情报所编的《生活方式讲演录》,1985年版,第100页。
    [2]马克思、恩格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载于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3页。
    [3]Michael E.Sobel,1981.lifestyle and social structure,New York:Academic Press,Inc,PP8.
    [1]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彭华民、齐善鸿译:《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2]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38页。
    [3]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39页。
    [4]Weber.Max,1946,Essays in Soci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91。
    [5]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1998(3)。
    [1]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Bourdieu.P.,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Judgementof Taste,Routledge,1984。
    [2]Baudrillard.J.,Selected Writings,edited by Mark Pcster,stanford Polity Press,1988,第22、 57-97。
    [3]王玉波:《我国近几年生活方式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1986(5)。
    [1]王雅林:《走向学术前沿的生活方式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6)。
    [2]王雅林:《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社会科学研究动态》,1982(1)。
    [3]逝川:《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析》,《人民日报》,1985年1月23日。
    [1]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7页。
    [1]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1]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1995(4)。
    [2]黄润柏:《当代壮族劳动生活方式的变迁》,《广西民族研究》,1999(3)。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2]杨侯第:《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1]有关我国回族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其族源多元性问题,参见邱树森主编的《中国回族史(上、下册)》,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钱易:《南部新书》,转引自答振益《湖北回族》,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3]《元史.世祖本纪四》,答振益《湖北回族》,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4]《新元史》卷二十七。
    [5]《新元史·丁鹤年传》。
    [6]《魏国忠懿公神道碑》,见《清河集》卷六。
    [7]答振益:《湖北回族》,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8]同治13年重修《定氏宗谱》卷首。
    [1]同治3年重修《王氏宗谱·贴文对照》。
    [2]道光25年《答氏宗谱》嘉庆5年《自序》。
    [3]许宪隆、李勇军:《明清以来长江中游回族聚落变迁的文化解读》,陈锋:《明清以来长江流 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514页。
    [4]沔城《马氏宗谱》(铜柱堂)谱序。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武汉暨武汉市委员会:《武昌起义档案选编》(上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7页。
    [2]答振益:《湖北回族》,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8页。
    [1]《沔城志》编纂委员会:《沔城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2]答振益:《湖北回族》,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1]答振益:《中南地区回族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2]载《新华日报》1938年6月19日。
    [1]答振益:《中南地区回族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1]杨侯第:《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1](挪威)巴斯(Frederick Barth)著,高崇译:《族群与边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3]邱树森:《中国回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页。
    [1]《沔城志》编纂委员会:《沔城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1]《沔城志》编纂委员会:《沔城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沔城少数民族族源考:
    土家族:中国历史上有“北汉南蛮”之说,在长江流域一带有很多少数民族,如土家、苗、瑶、越、壮、畲。此外,沔城所处的位置,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毗临,相距不到100公里,沔城人民与这些地方的群众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密切往来,并互有通婚。参见张正明主编的《长江流域民族格局的变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9、166-172页。
    蒙古族:据沔城《陆宦宗谱》记载,沔城陆氏先人为蒙古族。谱首序《创修序》称:“吾祖陆公,讳奕。原籍吕城,色目人也。元世祖时,官沔阳府同知。”再据《陆氏溯湖序》载,奕的父亲叫阿里克布克,因和元世祖忽必烈继承皇位有分歧而逃逸到沔南,隐姓理名,改籍色目人。现今,监利、洪湖、沔城有不少姓陆的,为蒙古族后代,沔城镇现有200百多蒙古族后裔。
    满族:康熙二十二年,清王朝在湖北荆州府城设八旗驻防,荆州驻防八旗,由满、蒙八旗组成,并在监利、潜江、沔阳等县设有马场,与当地群众亦有交往和联姻;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驻防八旗受到巨大冲击,多数官宾迁出后就近在满城外以种地等方式谋生,由于沔城毗邻荆州满城,满族迁移到此地的人口较多。参见马协弟《荆州驻防八旗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页;以及潘洪钢发表在《满族研究》1992年第2期的文章《辛亥革命与荆州驻防八旗》,和其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发表的文章《清代驻防八旗与当地文化习俗的互相影响——兼谈驻防旗人的族群认同问题》。
    [1]《沔城志》编纂委员会:《沔城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1]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2]栗本慎一朗:《经济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页。
    [3]参见沔城《王氏宗谱》(卷一),《家约十二则》。
    [1]《沔城志》编纂委员会:《沔城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1]卢福营:《群山格局:社会分化视野下的农村社会成员结构》,《学术月刊》,2007(11)。
    [2]1984年2月,沔阳全县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恢复区、乡、村行政体制,大队、生产队也随之撤销,代之以行政村、组。沔城全镇12个大队变成12个村;77个生产队变成了77个村民小组。
    [3]“三提”即村提留,具体包括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依法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生产收入中提取的用于本组织内维持或者扩大再生产、兴办公益福利事业和日常管理开支费用的总称。“五统”即乡统筹费,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由集体经济组织向所属单位(包括乡办企业、村组办企业、联户企业)和农户收取的,专门用于本乡(镇)范围内的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乡村道路建设等民办公助事业的款项。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1]2005年沔城镇东荆河养鸭长廊被列为仙桃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之一。
    [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585页。
    [1]《沔城志》编纂委员会:《沔城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2]王正伟:《回族民俗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页。
    [1]马吉圣,男,回族,1955年出生,沔城红花堤人,原沔城回族镇镇长、现仙桃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访谈时间为2007年7月30日,访谈地点在仙桃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办公室。
    [1]刘奇:《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中国发展观察》,2007(2)。
    [1]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的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1)。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06页。
    [1]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页。
    [1]曹树基:《国家与农民的两次蜜月》,《读书》,2002(7)。
    [2]卢福营、张兆曙:《国家与村庄互动中的村治变迁——建国50年来H村的村庄政治生活调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5)。
    [1]朱秦、钱素华:《民族融合背景下的村庄选举取向、治理动力和权力格局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
    [1]邱泽奇:《乡镇政府的经济活动分析》,《二十一世纪》(香港),1998(4)。
    [1]梁丽萍、邱尚琪:《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5)。
    [2]我同我的报告人付金山3年间有过6次交道,他是个很健谈的老人,随时身上都揣着一台便携式收音机,即便下地干活也开着收音机,除收听天气预报和评书以外,更多的是收听新闻,也很关注国家的政策。他也邀请我去他家做过客。2008年10月1日下午同他见面,是在他家种麻的地里,当时他正在砍麻杆,他的收音机就放在他捆好的麻杆上,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关于农村医疗问题的专题新闻。
    [1]奥勒姆著,董云虎、李云龙译:《政治社会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1页。
    [1]王玉波、王辉、潘允康:《生活方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3页。
    [1]谢松保:《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成因及对策初探》,《鄂州大学学报》,2002(3)。
    [1]即家在农村,其配偶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或没有固定工作。
    [2]董福荣:《中国家庭消费结构透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王玉波、王辉、潘允康:《生活方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6页。
    [1]杨圣明:《中国消费结构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4页。
    [1]按当地习俗每10人一桌。
    [2]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93页。
    [1]杨魁、董雅丽著:《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1]文龙光、李秩敏:《传统文化观念与扩大农村消费》,《商业研究》,2002(17)。
    [2]郭玉兰:《从古代消费观念看中国传统文特征》,《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1(1)。
    [3]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
    [4]参见张永杰、程远忠主编的《第四代人》一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根据张永杰、程远忠、郑红娥等人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代际结构的分类标准,把调查的象进行大致的分类,把51~60岁和60以上的群体划为第二代人;把41~50岁年龄段的群体归为第三代人:把31~40岁和21~30岁年龄段的群体归为第四代人,那么20岁以下年龄段的群体则归为第五代人。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人已经渐渐离开了人世,因此本章无法分析这一代人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在沔城,基本上成家后就不再被认为是青年,50岁以上的人有了子孙后就自称为老人,再加上问卷调查得出的情况,所以笔者把16~30岁的人归为新一代,把31~50岁的人归为中年一代,50岁以上的人归为老一代。
    [5]陈文超:《从社会学视角看农民生活消费的现状和特点》,《调研世界》,2005(1)。
    [6]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4页。王宁教授的消费认同理论认为:人的认同固然是个人身上或群体之间的较为稳定的特性和属性,它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既是对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的反映,也是人们之间相互关系不断变动的结果。他认为,人的认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存在继承性和获得性的区别,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建立的认 同构成人的第一认同,比较稳定,在人生后来阶段形成的认同则为派生性认同。由此王宁教授又把消费者认同框架分为四个类型:继承性认同框架(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认同框架)、诱导性认同框架(由厂家或商家在幕后主导的认同框架)、示范性认同框架(由参照群体所传播的认同框架)、资源性认同框架(由经济条件所制约的认同框架),以此来说明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原因和过程。
    [1]肖静:《村民关系为何疏远了(第三只眼)》,《环球时报》,2005年5月4日第9版。
    [1]周晓虹教授提出“文化反哺”的理论来指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过程,学者郑红娥把在消费上的类似现象称为“消费反哺”现象。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2]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章第32节。
    [3]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章第33节。
    [4](埃及)穆斯塔发·本·穆罕默德艾玛热编,宝文安、买买提.赛来译:《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赛生发编译:《伟嘎耶教法经解》,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章第232节。
    [3]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章第221节。
    [4]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章第3节。
    [5]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章第22节。
    [6]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章第23节。
    [1]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章第6节。
    [2]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章第1节。
    [3]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章第2节。
    [4]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章第231节。
    [5]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章第232节。
    [6]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章第230节。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1](美)马克·赫特尔著,宋践等译:《变动中的家庭》,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8页。
    [2]魏国权,男,回族,29岁,2008年10月结婚,公务员。
    [1]刘智:《天方至圣实录》,中国伊斯兰教协会1984年印,第317页。
    [1]福柯:《性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1]张晓:《妇女小群体与文化传承链》,载于王筑生主编:《人类学与西南民族》,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2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144页。
    [1]水镜君、(英)玛利亚.雅绍克:《中国清真女寺史》,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11页。
    [1]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章第230节。
    [2]刘智:《天方典礼》,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99页。
    [3]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费孝通:《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1982(3)。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颁布。
    [1]许宪隆:《家族制度与西北穆斯林家族社会》,《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买文兰:《中国农村宗族势力复兴的原因探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3)。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24页。
    [2]明恩溥著,午睛、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194页。
    [1]于毓蓝:《试析农村基层民主的政治文化基础》,《理论探讨》,2003(6)。
    [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285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
    [1]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页。
    [2]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22页。
    [1]麻国庆:《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9(1)。
    [1]方心清、王毅杰:《现代生活方式前沿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1](美)阿尔文.托夫勒著,朱志焱译:《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7-278页。
    [1](英)约翰·希克著,王志成译:《宗教之解释——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版,第19页。
    [1]关于沔城各种宗教的源流与发展情况,有关内容在第三章已作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1](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1]马建福、陶瑞:《西北杂居村落民族关系的个案——以加入村为例》,《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4)。
    [1]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1]杨文炯:《传统与现代性的殊相》,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1]邱树森:《中国回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9页。
    [1]马德新:《四典要会》(《信源六箴》,第一箴),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即每年的3月12日,该日为圣纪节。
    [1]王正伟:《回族民俗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2]刘智:《天方典礼·课赋篇》,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
    [1]高永久:《宗教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双重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03(4)。
    [2]马平、赖存理:《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1]高永久、刘庸:《多层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青海民族研究》,2005(3)。
    [1]马平:《回族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2]赵嘉文、马戎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1]定xx,男,回族,1947年出生,沔城人。访谈时间为2007年8月4日,访谈地点在沔城回族宾馆。
    [1]汪维钧:《论现代化条件下的宗教世俗化问题》,《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4)。
    [2]张中复:《当代中国大陆西北穆斯林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1]纳麒:《从回族角度谈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回族研究》,1999(4)。
    [1]良警宇:《从封闭到开放:城市回族聚居区的变迁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
    [2]束锡红等著:《西北回族社区现代化实践的新探索》,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9页。
    [1]沈林等:《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2]沈再新:《和谐社会构建对散杂居民族关系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3]王明:《关于集镇社区居民娱乐方式的思考——以A集镇社区为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
    [4]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1](美)卡拉.亨德森等著,刘耳等译:《女性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2]保继刚等编:《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3]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6)。
    [4]游俊、龙先琼:《湘西农民闲暇生活方式变革的文化审视》,《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1]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许宪隆:《麻将修养与娱乐》,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1]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1]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吴碧英:《新农村公共娱乐空间建设的功能及其价值》,《福州党校学报》,2007(5)。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0-327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4-425页。
    [2]周有光:《现代文化的冲击波》,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4-86页。
    [1](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2]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3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这样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1]钟国兴:《社会选择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1页。
    [2]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世界》,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0页。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8页。
    [2](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著,王笑毅、陈育国译:《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112、265-272页。
    [3]适应性文化是指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和不同文化特征的文化之间在文化理念、文化模式和文化价值观上某种程度的认同、汲纳和共融的过程中,通过调适或适应物质状况而产生的文化。在文化形式上通常表现为相互借用和替代。
    [1]杨春时:《中国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2]参见饶旭鹏:多民族杂居地区文化变迁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3(03)。
    [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1](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著,王笑毅、陈育国译:《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人民出版社,第265-272页。
    [1]张钢:《企业文化变迁的三种模式》,《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1)。
    [1]王雅林:《换一种活法: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与现代化》,载于沙莲香主编:《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2]沈再新:《试论土家族传统观念与现代转型》,《甘肃社会科学》,2005(3)。
    [1]孙建乐:《略论“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理论导刊》,2008(5)。
    [2]王淑霞:《简论“和而不同”》,《社会科学战线》,2007(4)。
    [1]许宪隆、沈再新:《构建共生互补型多民族和谐社会的思考》,《学习月刊》,2008(10)。
    [2]李培林、李强等:《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37页。
    [3]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142页。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1]王玉波:《中国社会生活方式转型取向》,《社会学研究》,1995(4)。
    [1]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7年版,第240页。
    [2]许宪隆、沈再新:《共生互补:构建散杂居地区和谐社会的实践理念》,《中国民族报》2008年8月29日第6版。
    [1]瞿明安:《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6页。
    [1]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1]许成安、王昊、杨青:《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江淮论坛》,2001(3)。
    [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2]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A].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
    [4]陈育林.民族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6]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
    [7]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8]沈林等.中国的民族乡[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9]沈林等.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0]铁木尔、赵显人.中国民族乡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11]张海洋.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秦永章.甘宁青多民族格局形成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13]黄荣清、赵显人.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变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14]陈庆德.民族经济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戴庆中.文化视野中的贫穷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徐杰舜.族群与族群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8]张宗孝.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整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19]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
    [20]雷振扬、田敏.民族学人类学论坛:第1辑[A].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1]刘玉照、张新福、李友梅.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2]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3]李德复、陈金安.湖北民俗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5]柏贵喜.转型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26]徐杰舜.汉族风俗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27]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
    [28]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29]叶启政.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搓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0]胡庆钧.汉村与苗乡[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2006。
    [31]良警宇.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33]伍剑峰.多维视野中的族群冲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34]罗康隆.族际关系论[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35]吴仕民、王平.民族问题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36]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37]吴映梅.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及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38]沈桂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党的民族政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39]杨荆楚等.汉文化、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40]郭立新.长江中游地区初期社会复杂化研究[M].上海:上海书籍出版社,2005年。
    [41]陈锋.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42]张正明.长江流域民族格局变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43]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44]邓先瑞、邹尚辉.长江文化生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45]叶书宗、马洪林、朱敏彦.长江文明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46]李学勤、徐吉军.长江文化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47]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8]杨士杰.云南山地民族生活方式的传承与选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49]赵德兴等.社会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居民价值观的嬗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0]林成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村落变迁——江家俺村调查[M].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51]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原生形态[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52]彭多意、崔江红等.变迁中的彝族社区——以可邑村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53]宋志斌、张同基.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
    [54]李长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55]朱炳祥.村民自治与宗教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56]丁明俊.中国边缘穆斯林族群的人类学考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7]李文海、黄兴涛.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58]周大鸣、吕俊彪.珠江流域的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59]王玉波、瞿明安.超越沉痛——生活方式转型取向[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7年。
    [6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61]郑杭生.民族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63]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64]宋涛等著.传统裂变与现代超越:西部大开发与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65]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66]瞿明安.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67]沙莲香.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
    [68]答振益.湖北回族[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6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武汉暨武汉市委员会.武昌起义档案选编[A].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70]《沔城志》编纂委员会.沔城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71]答振益.中南地区回族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7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73]邱树森.中国回族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74]王正伟.回族民俗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75]董福荣.中国家庭消费结构透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76]王玉波、王辉、潘允康.生活方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77]杨圣明.中国消费结构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86年。
    [78]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79]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80]杨魁、董雅丽著.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1]张永杰、程远忠.第四代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82]王宁.消费社会学——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8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84]王筑生.人类学与西南民族[A].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85]水镜君、(英)玛利亚·雅绍克.中国清真女寺史[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
    [86]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7]刘智.天方典礼[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88]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89]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
    [90]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91]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9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93]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94]方心清、王毅杰.现代生活方式前沿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95]丁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96]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97]杨文炯.传统与现代性的殊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98]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7年。
    [99]马德新.四典要会[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0]马平、赖存理.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1]马平.回族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2]赵嘉文、马戎.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03]束锡红等.西北回族社区现代化实践的新探索[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年。
    [104]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105]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6]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0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08]周有光.现代文化的冲击波[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
    [109]杨春时.中国文化转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110]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11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11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
    [113]李培林、李强等.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14](日本)栗本慎一朗.经济人类学[M].王名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5]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
    [1]Kymlicka Will.Liberalism,Community and Culture.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Philip C.C.Huang.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350-1988).Stanford U.P.,1990。
    [3]Steven Vago.Social Change.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9。
    [4]Richard T.Schaefer.Socilogy(7~(th)ed.).Boston: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1。
    [5]Conrad William Watson.Multiculturalism.Boston: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0。
    [6]Jean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7]Anthony M.Orum.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the Social Anatomy of the Body Politic.New Jersey: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1989。
    [S]Will Kymlicka.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Nationalism,Multiculturalism,and Citizenship.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9]Yan,Yunxiang.Private Life under Socialism:Love,Intimacy and Family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1949-1999.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O]Anthony Giddens.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london:cambru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11]Ogburn,WilliamFielding.Social Change with Respect to Culture and Original Nature.New York:The Viking Press,Inc,1922。
    [12]Clifford Geertz.Local Knowledge: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New York:Basic Books,Inc,1983。
    [13]Godbey,Geoffrey.Leisure in Your Life:An Exploration.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1981。
    [14]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Selected Essays.NewYork:Basic Books,Inc,1973。
    [15]Toffler Alvin.Third Wave.NY: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Inc.1980。
    [1T]John Hick.An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18]Arthur Henderson Smith.Village Life in China:A Study in Sociology.New York:F.H.Revell Company,1899。
    [19]Mark Hutter.The Changing Family:Comparative Perspectives.New York:Macmillan Pub.Co.1988。
    [20]Michel Foucault.The History of Sexuality.Trans.Robert Hurley.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8。
    [21]Michael E.Sobel.lifestyle and social structure.NewYork:Academic Press.Inc,1981。
    [22]Dennis Gilbert and Joseph.A.Kahl.The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Belmont Calif: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2。
    [23]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
    [1]许宪隆.论改革开放后民族关系的动向与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1)。
    [2]许宪隆.鄂豫皖回汉关系的现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5)。
    [3]许宪隆.鄂豫皖民族关系对策研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6)。
    [4]许宪隆.论改革开放后民族关系的动向与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1)。
    [5]金炳镐.论我国杂散居地区民族问题的特点和发展规律[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3)。
    [6]马秀梅.新时期杂散居民族工作刍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4(2)。
    [7]答振益.鄂豫皖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概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5)。
    [8]黄凤祥.我国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制建设[J].民族团结,1997(6)。
    [9]杨昌儒.试论中国杂散居地区民族互动关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3)。
    [10]马征麟.浅析散杂居地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J].社会科学家,1998(6)。
    [11]何宏珉.浅论我国杂散居民族的特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1)。
    [12]朱瑞志.做好散杂居地区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J].中国统一战线,2001(8)。
    [13]肖俊.论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律保障[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7)。
    [14]王奎正.湖南杂散居区城市民族关系影响因素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15]王锋.当代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散、杂居现状与发展态势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6(5)。
    [16]陈志刚.对口支援与散杂居民族地区小康建设——来自江西省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的调研报告[J].中南民族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17]于光远.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的成长[J].中国社会科学,1981(4)。
    [18]王雅林.生活方式的理论魅力与学科建构——生活方式研究与未来20年[J].江苏社会科学,2003(3)。
    [19]吴仕民.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问题[J].民族研究,1991(6)。
    [20]衣俊卿.人的现代化:走出日常生活的世界[J].社会科学研究,1992(1)。
    [21]周鸿.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与消除贫困研究[J].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2002(1)。
    [22]王玉波.我国近几年生活方式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1986(5)。
    [23]王雅林.走向学术前沿的生活方式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6)。
    [24]王雅林.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J].社会科学研究动态,1982(1)。
    [25]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1995(4)。
    [26]黄润柏.当代壮族劳动生活方式的变迁[J].广西民族研究,1999(3)。
    [27]马殊.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理论综述[J].江西社会利学,2004(1)。
    [28]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J].社会学研究,1998(3)。
    [29](挪威)巴斯.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
    [30]卢福营.群山格局:社会分化视野下的农村社会成员结构[J].学术月刊,2007(11)。
    [31]刘奇.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J].中国发展观察,2007(2)。
    [32]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的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33]岳天明.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2(6)。
    [34]饶旭鹏.多民族杂居地区文化变迁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3(03)。
    [35]卢福营、张兆曙.国家与村庄互动中的村治变迁——建国50年来H村的村庄政治生活调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5)。
    [36]朱秦、钱素华.民族融合背景下的村庄选举取向、治理动力和权力格局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
    [37]梁丽萍、邱尚琪.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38]邱泽奇.乡镇政府的经济活动分析[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8(4)。
    [39]谢松保.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成因及对策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2002(3)。
    [40]文龙光、李秩敏.传统文化观念与扩大农村消费[J].商业研究,2002(17)。
    [41]曹树基.国家与农民的两次蜜月[J].读书,2002(7)。
    [42]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1999(2)。
    [43]刘戈.关于民族同化、民族融合问题的几点思考[J].民族研究,1997,(1)。
    [44]张利洁、高永久.民族之间文化传播方式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2001,(6)。
    [45]刘敏.我国民族社会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西北民族研究,2002,(1)。
    [46]容观寰.关于文化和文化变迁的研究——人类学方法论研究之四[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1)。
    [47]郭玉兰.从古代消费观念看中国传统文化特征[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1(1)。
    [48]陈文超.从社会学视角看农民生活消费的现状和特点[J].调研世界,2005(1)。
    [49]费孝通.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天津社会科学,1982(3)。
    [50]姜晓萍.西南民族地区的居住模式与婚姻、家庭的变迁[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3)。
    [51]肖若诺.社会转型期文化的继承性与变型性[J].求是学刊,1997(7)
    [52]吴秀生、刘文波.论文化转型、社会转型及其一般关系[J].中州学刊,1996(3)。
    [53]马宗保、王金花.银川市区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变迁及其对民族间社会交往的影响[J].回族研究,1997(2)。
    [54]梁茂春.南宁市区汉壮民族的居住格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9)。
    [55]李秋洪.广西民族交往心理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1997(1)。
    [56]王玉波.中国社会生活方式转型取向[J].社会学研究,1995(4)。
    [57]许宪隆.家族制度与西北穆斯林家族社会[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7(5)。
    [58]买文兰.中国农村宗族势力复兴的原因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3)。
    [59]于毓蓝.试析农村基层民主的政治文化基础[J].理论探讨,2003(6)。
    [60]麻国庆.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61]马建福、陶瑞.西北杂居村落民族关系的个案——以加入村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4)。
    [62]高永久.宗教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双重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03(4)。
    [63]汪维钧.论现代化条件下的宗教世俗化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4)。
    [64]张中复.当代中国大陆西北穆斯林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65]纳麒.从回族角度谈伊斯兰教的中国化[J].回族研究,1999(4)。
    [66]沈再新.和谐社会构建对散杂居民族关系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67]王明.关于集镇社区居民娱乐方式的思考——以A集镇社区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
    [68]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6)。
    [69]游俊、龙先琼.湘西农民闲暇生活方式变革的文化审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70]吴碧英.新农村公共娱乐空间建设的功能及其价值[J].福州党校学报,2007(5)。
    [71]张钢.企业文化变迁的三种模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1)。
    [72]沈再新.试论土家族传统观念与现代转型[J].甘肃社会科学,2005(3)。
    [73]孙建乐.略论“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理论导刊,2008(5)。
    [74]王淑霞.简论“和而不同”[J].社会科学战线,2007(4)。
    [75]许宪隆、沈再新.构建共生互补型多民族和谐社会的思考[J].学习月刊,2008(10)。
    [76]许成安、王昊、杨青.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江淮论坛,2001(3)。
    [1]逝川.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析[N].人民日报,1985年1月23日。
    [2]肖静.村民关系为何疏远了(第三只眼)[N].环球时报,2005年5月4日第9版。
    [3]许宪隆、沈再新.共生互补:构建散杂居地区和谐社会的实践理念[N].中国民族报,2008年8月2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