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美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饱尝辛酸与褒贬不一的评论之后,黎锦晖先生依然被冠以儿童音乐和流行音乐之父,仅凭这一点就已经充分证明任何曾经的、或中肯或偏颇的批评都无法抹煞黎锦晖在音乐创作事业上所取得的功绩。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这一为中国儿童音乐乃至中国歌剧开创先河的音乐体裁上,以黎锦晖先生所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创作历程为线索,以他所创作的儿童歌舞剧代表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作为基础,结合剧情内容和史料的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和概括出儿童歌舞剧的美学基础和美学表现:即对儿童歌舞剧作品产生具有指导意义的实用主义美学基础和以教育为本的美学表现,同时这也是儿童歌舞剧在美学方面独树一帜的特征。文章最后根据上述内容,结合其产生过程、音乐本体和美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得出儿童歌舞剧的概念——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是融歌、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以推广国语和完善儿童音乐教育为目的的具有“实用性”和“教育性”的综合舞台剧。
Although commend varies over li Jinhui’s works, he is still called the father of popular and children’s music, which indicates that any kind of criticism can not erase Li’s achievement on music. This thesis focuses on Li’s youth opera, which is so creative in china’s youth music or even china’s opera, using Li’s producing process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as clue, 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 his youth opera, combining the contents of the opera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and making a comprehensive sum-up and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s found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youth opera. The thesis aims at generating instructive and practical aesthetics foundation and education-oriented aesthetics representation, which is also the particular feature of youth opera on the aesthetics aspect. In conclusion, by combining the composing process, the music noumenon and aesthetics feature, the concept of youth opera ---Li’s youth opera is the practical, educational and comprehensive living theatre which is not only the combination of singing, dancing, drama but also focuses on the children’s psych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aims at promoting children’s music education.
引文
1引自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家评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 4 月版
     2引自孙继南《黎锦晖评传》,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年 8 月版,第 4 页
     3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一编第三辑《麻雀与小孩》卷头语 第 326 页
    4 引自孙继南《黎锦晖评传》,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年 8 月版,第 10 页
    5 引自黄新源《黎锦晖的人生旋律》,《人民政协报》,2004 年 11 月 23 日
    6 转引自黎泽荣《黎锦晖与儿童文学》——《我和明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年 2 月版,第 649 页
    7均引自张伟《新民晚报》,2005 年 1 月 2 日
    8转引自孙继南《黎锦晖评传》,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年 8 月版,第 29 页
     9引资网络资料《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10转引自孙继南《黎锦晖评传》,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年 8 月版,第 31 页
    11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一编第三辑《麻雀与小孩》卷头语,第 325 页
     12转引自黎泽荣《黎锦晖与儿童文学》——《我和明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年 2 月版,第 647 页
     13 引自《哲学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5 年 5 月,第 1340 页
    14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一编第三辑《麻雀与小孩》卷头语 第 326 页
    15转引自黎泽荣《黎锦晖与儿童文学》——《我和明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年 2 月版,第 621 页
     16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三编第三辑,第 498 页
    17转引自袁善琦《儿童趣味音乐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年 5 月版,第 46 页
    18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三编第三辑,《三只蝴蝶》卷头语, 第 395 页
    19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三编第三辑,《最后的胜利》旨趣, 第 476 页
    20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三编第三辑,《麻雀与小孩》卷头语,第 327 页
    21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三编第三辑,《最后的胜利》旨趣, 第 476 页
    22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三编第三辑,《麻雀与小孩》卷头语,第 327 页
    23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黎锦晖儿童歌舞剧选》,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年 5 月版,第 42 页
     24 张敦智、陈彭年“访黎先生的纪录”,摘自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一编第三辑,1959 年 4 月 11 日,第 172 页
    25 摘自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一编第三辑,第 169 页
     27摘自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三编第二辑,第 216 页
     28转引自孙继南《黎锦晖评传》——《干部自传》1956 年 3 月手写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年 8 月版,第 10 页
    29转引自黎泽荣《黎锦晖与儿童文学》——《我和明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年 2 月版,第 642 页
     30引自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一编第三辑,第 167 页
     31引自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三编第三辑,《小羊救母》序,第 496 页
     32引自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三编第三辑,《小羊救母》序,第 497 页
     33.34.35.36 均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黎锦晖儿童歌舞剧选》——《麻雀与小孩》剧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年 5 月版,第 5 页,第 8 页
    37引自孙继南“对黎锦晖评价的再认识”,《人民音乐》,2002 年第 4 期
    38转引自孙继南《黎锦晖评传》——《麻雀与小孩》出版说明,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年 8 月版,第 11页
    39引自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一编第三辑,第 169 页
    40转引自黎泽荣《黎锦晖与儿童文学》——《我和明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年 2 月版,第 634 页
    [1]. 褚灏.“‘爱’和‘美’的教育”.《中国音乐学》.2006 年第 3 期
    [2]. 李岩.“冬来了,春还会远吗?”——纪念黎锦晖诞辰 110 周年学术研讨会要点实录.《中国音乐学》. 2002 年第 1 期
    [3]. 孙继南.“对黎锦晖历史评价的再认识”——纪念黎锦晖 110 周年研讨发言《人民音乐》. 2002 年第 4 期
    [4]. 俞玉滋.“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取得成就的原因——纪念黎锦晖诞生一百周年”.《音乐探索》.1991 年第 4 期
    [5]. 常晓静.“黄自?黎锦晖?新音乐”.《华侨大学学报》.2001 年第 3 期
    [6]. 吴剑.“黎锦晖与中国流行歌曲”.《北方音乐》.2000 年第 3 期
    [7]. 彭丽.“黎派音乐再认识”.《中国音乐学》.2005 年第 2 期
    [8]. 李岩.“募然回首” ——纪念黎锦晖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要.《人民音乐》. 2002 年第 2 期
    [9]. 项阳. “他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上——黎锦晖的探索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启示”.《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10]. 明言.“唯美主义,启蒙主义,平民主义的融会贯通”.《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 2 期
    [11]. 项阳.“还应再回首——《黎锦晖评传》读后”.《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 年第 4期
    [12]. 张清华.“黎锦晖儿童歌舞艺术的‘人本主义’内涵”.《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 3 期
    [13]. 黄新原 .“黎锦晖的人生旋律”.《北方音乐》.2007 年第 5 期
    [14]. 孙继南.“对黎锦晖历史评价的再认识”.《人民音乐》.2002 年第 4 期
    [15]. 张清华.“黎锦晖儿童歌舞艺术的‘人本主义’内涵”.《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 3 期
    [16]. 陈浩望.“我国最早的乐歌教师、作曲家——黎锦晖”.《音乐天地》.1998 年第 4 期
    [17]. 居其宏.“走向戏剧性——作为戏剧作品的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 年第 1 期
    [18]. 李岚清.“中国近现代儿童歌舞音乐的开创者——黎锦晖”.《北方音乐》. 2006 年第 5 期
    [19]. 宫宏宇 “黎锦晖、留声机、殖民的现代性与音乐史研究的新视野——《黄色音乐:中国爵士乐时代中的媒体文化与殖民现代性》述评”.《音乐研究》.2003 年第 4 期
    [20]. 一厅.“黎锦晖——我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纪念黎锦晖先生诞辰 111 周年”.《儿童音乐》. 2002 年第 10 期
    [21]. 满新颖.“初显端倪的歌剧思维——论黎锦晖的歌剧观”.《音乐研究》.2006 年第 3期
    [22]. 杨佃青.“在文学和音乐之间──黎锦晖和他的儿童歌舞作品”.《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3 期
    [23]. 黄新原.“黎锦晖的人生旋律”.《人民政协报》.2004 年 11 月 23 日
    [24]. 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一编第三辑 . 1959 年 9 月 13 日
    [25]. 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二编第二辑,1959 年 10 月 28 日
    [26]. 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第三编第三辑, 1959 年 10 月 10 日
    [27]. 孙继南.《黎锦晖评传》.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年 8 月第 1 版
    [28]. 黎泽荣.《黎锦晖和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 年 2 月第 1 版
    [29].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黎锦晖儿童歌舞剧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年 8 月第 1版
    [30]. 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年 5 月第 1 版
    [31].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 年 10 月第 3 版
    [32].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家评传》.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 4 月第 1 版
    [33]. 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年 9 月第 1 版
    [34]. 袁善琦《儿童趣味音乐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年 5 月第 1 版
    [35]. 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年 5 月第 1 版
    [36].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家评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 3 月第 1 版
    [37]. 王次昭,张前.《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年 5 月第 1 版
    [38].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年 4 月第 1 版
    [39]. 顾建华,张占国.《美学与美育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 年 2 月第 1 版
    [40]. 蒋冰海.《美育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 月第 2 版
    [41]. 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年 5 月第 1 版
    [42]. 张援.《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 5 月第 1 版
    [43]. 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增订本).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年 9 月第1 版
    [44]. 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 1 版
    [45]. 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 1 月第 1 版
    [46]. Wendy L.Sim,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spring2005, pp.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