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野》与《夕鹤》看中日两国对西方歌剧的接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歌剧17世纪诞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西方一直被视为十分重要的艺术品种,甚至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音乐艺术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在西方歌剧展开的400多年期间,她对欧洲的文化、风俗及人们的审美态度都不同程度地产生过影响。西方歌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无疑是众多艺术门类中最具文化内涵和生命力的,自19世纪浪漫时期以来,它的影响力也冲击到了包括亚洲地区的世界各地。
     对此,对于这样一个外来体裁,亚洲的中国和日本是如何引进和接受的?实际上同样是东方民族的两个国家对西方歌剧的理解和接受的态度以及结果是不同的。本研究以中国作曲家金湘创作的歌剧《原野》与日本作曲家团伊玖磨的歌剧《夕鹤》这两部歌剧为例,对它们进行实证性考察,试图通过中日两国对西方音乐文化的不同接受态度来揭示出文化背后的现象。
Opera, emerged in Florence of Italy in 17th century, has always been taken as an important art form in western states, even as a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rt and music of a country. Having spread out for 400 years, western opera has an impact on European culture, custom as well as people's aesthetic conceptions in different degrees. As an comprehensive stage art form, western opera, among other variety of arts, has no doubt the most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vitality. Since the romantic era in 19th century, it has had a worldwide influence including Asian regions.
     From the view that the perspectives and acceptances of western operas in two oriental countries: Japan and China,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phenomenon and the cause of the different results while receiving the same western music. On the ground of two operas:《YuanYe》by Chinese composer JinXiang, and the《The Twilight Heron》,by Japanese composer Dan lkuma, this research is a demonstrative study which bases on the actual text, and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western cultur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引文
1 《格罗夫音乐词典》、第6版、歌剧条目,第13卷第544页
    2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986年,歌剧条目,第205页
    3 引自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第95页,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版
    4 引自王畅《论歌剧白毛女的历史价值》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05期
    5 摘自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第119页,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版
    6 摘自金湘《坐标的选择与其他——歌剧〈原野〉作曲随记之一》,《歌剧艺术研究》,1989年第2期。
    7 摘自《日本对外国文化的选择与排斥》李远喜,日本学刊,2000年第2期
    8 摘自《沫若文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6-72页
    9 摘自汤重南《日本文化与现代化》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
    10 摘自《日本民族精神之剖析》王梦立,日本问题研究,1994年第4期
    12 摘自杨燕迪:“歌剧的真谛——以音乐承载戏剧”,《音乐艺术》,2000年01期。
    13 摘自《歌剧〈白毛女〉的历史贡献》李刚,歌剧艺术,1995年第3期
    14 摘自《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下册,1979年11月新一版,541页,刘绶松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居其宏:《歌剧美学论纲》,安徽文艺出版社
    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张筠青:《歌剧音乐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宫泽从一、福原信夫:《歌剧全集》日本现代艺术社,1979
    增井敬二:《日本的歌剧》,日本民音音乐资料馆,1984
    木村重雄:《日本歌剧史》,岩波图书中心信山社,1986
    《原野》钢琴伴奏总谱 人民音乐出版社
    《夕鹤》钢琴伴奏总谱 全音乐谱出版社
    《格罗夫音乐词典》、第6版、歌剧条目,第13卷第544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986年,歌剧条目,第205页
    《音乐大事典》日本平凡社 1983
    『才辞典』音之友社,1993年11月10日第1刷发行 2001年1月31日第6刷发行
    《牛津简明音乐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9月第2版
    《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沫若文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6-72页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下册,1979年11月新一版。
    金湘:“繁荣发展中国歌剧之我见”,《人民音乐》,1989年07期。
    金紫光:“灿烂的中国歌剧艺术——歌剧事业的回顾与前瞻”,《新文化史料》,1994年02 期。
    程若:“中央歌剧院40年”,《新文化史料》,1994年02期。
    林华:“中国与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比较”,《音乐艺术》,1994年03期。
    钟愿:“她从历史中走来——记中国歌剧舞剧院”,《新文化史料》,1994年04期。
    罗传开:“西方文化与20世纪华人音乐创作”,《音乐艺术》,1995年02期。
    胡星亮:“论中国现代新歌剧”,《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5期。
    居其宏:“歌剧咏叹调的戏剧性功能”,《歌剧艺术研究》,1995年06期。
    陶传进:“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特征”,《开放时代》,1997年01期。
    徐平:“中国歌剧事业如何走出低谷的几点思考”,《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韦明:“中国歌剧点燃振兴之火”,《中国戏剧》,1997年10期。
    丁毅:“为振兴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歌剧而呐喊”,《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02期。
    杨燕迪:“歌剧的真谛——以音乐承载戏剧”,《音乐艺术》,2000年01期。
    徐瑞岳;黄健:“试论中国现代歌剧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试论中国民族歌剧的美学精神”,《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郑锦扬:“中国当代歌剧音乐发展的四阶段”,《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王慧麟:“走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歌剧创作之路——从创作歌剧《不准出生的人》音乐所想到的”,《黄河之声》,2001年03期。
    周传明:“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和音乐艺术特点”,《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郭建民:“20世纪20-60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音乐研究》,2002年01期。
    “关于中国歌剧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关峡:“作曲的阐述——由创作《悲怆的黎明》所引起的对中国歌剧创作问题的思考”,《人民音乐》,2002年02期。
    孙允文:“音乐在歌剧与戏曲中的功能与表现特征之比较研究”,《中国音乐》2002年04期。
    杨旭:“歌剧与戏剧、戏曲、音乐剧之比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6月。
    杨旭、王凯歌:“歌剧定义之重塑”,《黄钟》,2003年02期。
    廖昌永;丁西:“中国歌剧畅述——与廖昌永谈戏剧”,《上海戏剧》,2003年05期。
    穆薇薇:“略论中国歌剧的发展”,《戏剧文学》,2003年06期。
    石应宽:“综合音乐艺术之美 音乐欣赏提要四十五——中国歌剧、舞剧欣赏”,《校园歌声》,2003年06期。
    王小宁:“20世纪中国歌剧对戏曲诸因素的吸收”,硕士论文2003年07月07日。
    宋洋:“试论中国的新歌剧音乐”,《美与时代》,2003年09期。
    余佳:“歌剧《伤逝》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硕士论文,2003年09月10日。
    郭建民;赵世兰:“论中国民族歌剧“戏歌综合”理论的美学特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张连葵:“谈中国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田亚茹:“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人民音乐》,2004年04期。
    “中国歌剧唱腔及演唱民族化研究”,硕士论文,2004年07月13日。
    王立改:“浅析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美与时代》,2004年09期。
    胡士平:“马可与中国歌剧”,《人民音乐》,2004年10期。
    于善英:“淡妆浓抹总相宜——论中国歌剧的多元化发展”,《戏文》,2005年01期。
    詹桥玲:“20世纪中国歌剧发展谈概”,《音乐研究》,2005年01期。
    满新颖:“当代中国歌剧的新面孔——《夜宴》、《狂人日记》观后”,《福建艺术》,2004年01期。
    “清代末年歌剧在中国的萌芽”,《戏剧艺术》,2005年01期。
    “初显端倪的歌剧思维——论黎锦晖的歌剧观”,《音乐研究》,2006年03期。
    刘烈雄:“中国歌剧:超越与迷茫”,《上海戏剧》,2005年06期。
    黄奇石:“中国歌剧要走自己的路——贺敬之新时期有关中国歌剧的论说”,《人民音乐》,2005年07期。
    张文敏:“从《原野》与《党的女儿》的比较探析中国歌剧的发展道路”,硕士论文,2005年07月28日。
    黄美丽:“论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民族化进程”,硕士论文,2005年08月18日。
    白国杰:“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与思考刍议”,《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王小宁:“中国歌剧对戏曲演唱艺术的吸收”,《闽江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刘秋蓉:“从五部歌剧看中国歌剧丰收期音乐创作特点”,《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03期。
    何杰:“中国歌剧的过去时与现在时”,《剧作家》,2006年03期。
    查汪宏:徐承跃;“20世纪中国歌剧漫谈”,《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王永桦:“中国歌剧发展对策思考”,《剧作家》,2006年04期。
    张文敏:“中国民族歌剧发展道路不均衡性原因探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杨传红;徐亚娟:“新时期中国歌剧创作的艺术成就”,《戏剧文学》2006年08期。
    欧璐莎:“论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的确立”,硕士论文,2006年08月10日
    马莉:“浅谈‘中国歌剧起源及第一次歌剧创作高潮’”,《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吕海霞:“‘文革’前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硕士论文,2006年9月1日。
    张莉:“中国现代歌剧的形成与发展”,《戏剧文学》2006年10期。
    付晓芳:“管窥中国歌剧的音乐主题与‘三绝’”,硕士论文,2006年12月01日。
    李刚:《歌剧〈白毛女〉的历史贡献》,歌剧艺术,1995年第3期
    居其宏:“《白毛女》传统与当前歌剧创作”,《文艺研究》,1985年04期。
    王畅:“论歌剧《白毛女》的历史价值”,《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05期。
    胡士平:“炮火中诞生的一部民族歌剧——论《白毛女》的历史地位及其艺术成就”,《安徽新戏》,1996年03期。
    “歌剧《白毛女》的魅力”,《人民音乐》,2005年07期。
    贾克:“也谈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新文化史料》,1996年06期。
    王文博:“《白毛女》是中国歌剧成型的标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年07期。
    汤胜利:“歌剧《白毛女》诞生前后”,《党史文汇》,2003年07期。
    郝亚莉:“《白毛女》音乐的民族性与现代性”,《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居其宏:“近年来我国音乐剧创作纵横谈”,《人民音乐》,1991年02期。
    “迈入新世纪的中国歌剧和音乐剧”,《人民音乐》,2001年09期。
    刘诗嵘:“音乐剧在中国”,《人民音乐》,1995年01期。
    罗辛:“音乐剧——中国歌剧发展的一条新路”,《戏剧》,1996年04期。
    谢明:“音乐剧与戏曲”,《上海艺术家》,1996年04期。
    吕艺生:“浅谈中国音乐剧”,《国际音乐交流》,1997年01期。
    洪忠煌:“成长中的民族音乐剧:回顾与展望”,《戏文》,2000年06期。
    汪涛:“论20世纪音乐剧的发展历程及其美学特征”,硕士论文,2002年10月15日。
    伦兵:“从《巴黎圣母院》联想中国音乐剧”,《中外文化交流》,2003年01期。
    胥必海:“蹒跚学步——音乐剧在中国的20年”,《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彭媛娣:“晨曦微露话彩霞——初论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王跃萍:“试从《歌剧魅影》看我国音乐剧的发展”,《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梁茂春:“朦胧的原野—听歌剧《原野》音乐的印象”,《歌剧艺术》,1987年06期。
    韦明:“比翼齐飞—赞歌剧《深宫欲海》、《原野》的演出”,《歌剧艺术》,1987年06期。
    龚琦:“原野的呼唤”,《歌剧艺术》,1987年06期。
    施万春:“《原野》的启示”,《人民音乐》,1987年09期。
    陈贻鑫;李道松:“歌剧《原野》音乐探究”,《中国音乐学》,1988年01期。
    金湘:“座标的选择及其它—歌剧《原野》作曲随记之一”,《歌剧艺术》,1989年02期。
    莫莹:“站在东四方文化的交汇点上—访作曲家金湘”,《歌剧艺术》,1989年02期。
    李稻川:“二度创作的开始——我怎样导演歌剧《原野》(之一)”,《歌剧艺术》,1989年02期。
    “演员是二度创作的中心—我怎样导演歌剧《原野》(之二)”,《歌剧艺术》,
    “歌剧《原野》轰动华府”,《歌剧艺术》,1992年03期。
    欧阳弥生:“一部充满现代“神话”美学理想的剧作—《原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0年05期。
    杰姆斯·奥斯特雷查;乔玲:“来自中国的普契尼的回声”,《人民音乐》,1992年07期。
    韦明:“中国歌剧正在创造辉煌——再看《原野》有感”,《中国戏剧》,1999年11期。
    吴碧玲:“化‘中西’为‘多元’——从中国民族歌剧《原野》的音乐创作谈起”,《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阿庚:“对《原野》的再认识”,《大舞台》,2003年01期。
    杨永红:“《原野》思想价值新论”,《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魏庆培:“困境与开拓——曹禺剧作《原野》的思想蕴涵和艺术追求”,《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陆炜:“《原野》中的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原野》新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赵雨薇:“浅析歌剧《原野》中“金子”的人物塑造及主要唱段的演唱处理”,硕士论文,2006 年11月06日。
    陈北鸥:“优美的日本歌剧《夕鹤》”,《中国戏剧》,1979年06期。
    罗忻祖;谭雅涛:“日本歌剧《夕鹤》的艺术特色”,《人民音乐》,1979年06期。
    袁正:“用音乐架起和平的桥梁——记日本著名作曲家团伊玖磨”,《人民音乐》,1984年04期。
    罗传开:“‘三人会’和三名日本著名作曲家”,《人民音乐》,1985年02期。
    张克:“日本木下顺二民间故事剧初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董群智:“幽玄之美的体现——评木下顺二的《夕鹤》”,《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民间传说的现代诠释——《夕鹤》的美学意蕴”,《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片意欣:“团伊玖磨的艺术成就与中国情结”,《福建艺术》,2003年03期。
    宋延平:“二十世纪中日戏剧交流的基本经验”,《日本研究》,1997年04期。
    罗传开译:“日本作曲界的轨迹”,《国外音乐资料》,1984-1987,第三十五辑。
    “日本歌剧〈夕鹤〉及其作曲者团伊玖磨”,《国外音乐资料》,1977年第一辑。
    星旭:“日本的音乐”,《音乐艺术》,1979年01期。
    景作人:“诉尽人生的‘狐言狐语’——观日本歌剧《荒山狐乐》”,《视听技术》,2003年03期。
    李德田:“日本新国立剧场”,《艺术科技》,2003年04期。
    片意欣:“浅述日本歌剧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民音乐》,2003年05期。
    赵维平:“日本对西方歌剧的接受、消化极其创作”,《歌剧艺术》,2005年4月
    #12
    #12
    #12
    #12
    #12
    曾丽雅:“论近代中日两国对待西学的不同态度”,《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杂喉;润;孙宪:“日本‘歌剧热’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赵士国:“近代中日摄取西方文化的历史考察”,《求索》,1993年02期。
    吕超:“从始原文化看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日本研究》,1994年02期。
    王梦立:“日本民族精神之剖析”,《日本问题研究》,1994年04期。
    宋东亮:“关于日本现代化的“文化动力”——兼与中国比较”,《日本问题研究》,1997年03期。
    杨绍先:“中日两国传统社会结构之比较”,《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李远喜:“日本对外国文化的选择与排斥”,《日本学刊》,2000年02期。
    李少军:“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01年04期。
    于海君:“‘西学东渐’时期中日传统价值观念的演变试析”,《东疆学刊》2004年04期
    李东军:“透过歌舞伎《忠臣藏》现象解读日本民族性格”,《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01期。
    互联网资料:http://www.smth.edu.cn作者:HansSa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