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消极保护与积极参与之平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协商民主是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近年,协商民主理论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很多学者和官员都非常看好协商民主在中国运用的前景。但事实上,协商民主是西方特殊社会政治条件的产物,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发展的分析,弄清协商民主的实质,为我国批判地借鉴协商民主理论提供依据。
     本文从消极保护个人权利与积极参与政治之间的张力入手,论证当代自由主义民主面临危机的根源是过度强调消极保护个人权利,忽视了积极参与的重要价值,因此参与式民主理论试图通过重新强调积极参与,弥补自由主义民主的不足,但它在发展中面临着消极保护与积极参与的紧张关系。协商民主是参与式民主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消极保护与积极参与提供了平衡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协商民主还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积极参与仍是有限的,寻求消极保护个人权利与积极参与的平衡仍是其今后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具体国情,批判地借鉴参与式民主理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具体说来,论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探讨参与式民主理论的缘起。本章通过分析参与式民主理论兴起的背景,论证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兴起是对当代自由主义民主危机的反应,但它不是全新的理论,而是对古典民主理想的复兴。一方面,通过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兴盛和危机的深入探讨,指出其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过度强调消极保护个人权利,忽视积极参与的重要价值,因此参与式民主理论试图通过重新强调积极参与,弥补自由主义民主的不足。另一方面,分析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渊源,包括古希腊直接民主制、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密尔的积极参与理念等。
     第二章分析参与式民主的理论建构及其内在困境。此部分通过对理论建构过程的分析,论证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实质是在保护个人权利的基础上,重新强调积极参与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价值,并指出其发展的根本困境是消极保护个人权利与积极参与之间的张力。具体来说,首先,梳理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建构的三个阶段:一是以柯尔和阿伦特为代表的滥觞阶段;二是以佩特曼和麦克弗森为代表的形成阶段;三是以托夫勒、奈斯比特和巴伯为代表的发展阶段。其次,论证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实质是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批评与修补,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消极保护与积极参与的张力。
     第三章分析参与式民主的协商转向。此章是本论文的一个重点,论证协商民主是参与式民主发展的新阶段,它试图通过话语协商,确保所有人拥有真正的发言权,为消极保护与积极参与提供平衡机制。其一,分析民主理论协商转向的背景,包括西方社会的多元化趋势、聚合民主的理论困境、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等。其二,深入剖析协商民主理论。首先介绍哈贝马斯和罗尔斯对协商民主理论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古特曼、汤普森、德雷泽克和博曼等学者的协商民主理论。其三,论证协商民主既关注保护个人权利,又倡导公民参与公共协商,为消极保护与积极参与平衡提供机制。
     第四章反思参与式民主理论。此章主要是分析参与式民主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一方面,阐释作为参与式民主发展的新阶段,协商民主揭示了西方民主的种种弊端,超越了既有政治模式,体现了民主理论发展的新趋向;另一方面,论证协商民主理论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存在诸多无法克服的难题,积极参与仍是有限的。并且,考察近年西方国家的协商民主实践,指出其发展面临的践行困境,展望其发展前景。最后,提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以社会为本位,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在其指导下的中国的民主才能真正超越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局限。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a new stage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In recent years, the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academic field, and many scholars and officials feel very optimistic about its prospect applied in China. Howeve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the West relies on special context, and it can not be completely suitable to China.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will be analyzed in order to get th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provide the basis on which we critically learn from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this paper, beginning with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passiv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rights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it will be argued that the root of the crisis of liberal democracy in modern society is the over-emphasizing of the passiv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rights. As a result, the theory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takes on re-emphasizing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liberal democracy. But there is still the inherent tension between the passive protection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the latest production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is a balancing mechanism for passive protec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So,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However, the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based on individualism is still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passiv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rights. As a result,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is still limited, and seeking the balance between passive protec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s still the main issue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while learning from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we should absorb the beneficial ingredients, overcome their shortcomings and explor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del of democracy in light of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Generally,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traces back the origin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Through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the reasons of the rising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will be pointed out. Namel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rising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is the response to the crisis of liberal democracy, and that it is not a new theory but the revival of the classical democratic ideals. On the one hand, through deeply analyzing the rise and the crisis of liberal democracy, it will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root of the crisis is over-emphasizing the passiv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rights, at the same time neglecting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Therefore, the theory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highlights active participation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liberal democracy.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will be considered, including the direct democracy in ancient Greek, the thoughts about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Rousseau and Mill.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econd chapter i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its inherent difficul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ve process, it is proved that the essence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is to renew the important values of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n the basis of protecting individual rights, and the fundamental predicament of its development is the inherent tension between the passive protection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Concretely, the form of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he beginning stage, related with Cole and Arendt;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building stage, related with Pateman and Macpherson; the third stage is the developing stage, related with Toffler, Naisbitt and Barber. Moreover, it will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theory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in nature is the amendment of liberal democracy, and it encounters the tension between passive protec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third chapter is mainly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to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is part is an important focus of this paper, in which it is argued tha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a new stage of democratic development. It seeks to have a real say for all people, and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passive protec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Firstly, the background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ill be reviewed, including the diversification trend in Western society, the plights of the aggregative democra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ondly, the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ill be deeply reflected, including the thoughts of Habermas and Rawls who have important impacts 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thoughts of Gutman, Thompson, Bohman and Dryzek. Third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n be regarded as a balancing mechanism between passive protec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The forth chapter is the general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The value and limitations, the plight, prospect and enlightenment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re pointed out. On the one hand, it is discussed that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is a new stage of democracy theory in the west. Theorists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have revealed many defects of liberal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has the meaning of surpassing the existing model of democracy, and embodies the new trend of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rgued tha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based on the individualism, so active participation is still limited. Moreover, the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Western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is reviewed. Its difficulties are pointed out and its prospect is forecasted. Finally, there i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The aim of Marxist is to achiev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so under its guidance, the democratic model of China can really go beyond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引文
①[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汪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0页。
    ②学界关于“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翻译存在较大分歧。" deliberative”本身具有审议的、审慎的、深思熟虑的、讨论的和协商的等多重含义,在对“dellberative”不同的理解下,出现了多种译法:审议民主、商议民主、商谈民主、慎议民主、深思熟虑的民主和协商民主等。鉴于各种译法都有其优缺点,而“协商民主”这种翻译方式己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本文暂目.采用“协商民主”的译法。
    ③“Participatory Democracy”在国内被翻译为“参与式民主”、“参与型民主”、“参与制民主”和“参与民主”等,这些译法差别不大,本文统一采用“参与式民主”译法。
    ①[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页。
    ③[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山》,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页。
    ④[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3页。
    ①[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第7页。
    ②[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尹树广、鉴传今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页。
    ③受古典共和主义民主的保护型和发展型两种民主模式影响,20世纪之前的自由主义也包含保护型和发展型两种民主模式(分别以麦迪逊和密尔为代表),而且,自由主义的发展型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但20世纪开始主要的自由主义民主模式却都是保护型的。而近代以来的共和主义民主模式基本是发展型的(参见[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导论第5页)。
    ④[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25页。
    ⑤[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页。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键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森:《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①Jane J.Mansbridge,Beyond Adversary Democracy,Basic Books,1980; Benjamin R.Barber,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Thomas E.Cronin,Direct Democracy: The Politics of Initiative,Referendum,and Recall,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David Held,Democracy and Global Order: From the Modern State to Cosmopolitan Governance,Polity Press,1995; Robin Archer,Economic Democracy: The Politics of Feasible Social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Douglas Lummis,Radical Democrac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参见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②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7-49页。
    ③赫尔德的八种民主模式分别是:四种古典模式(古代雅典民主、共和主义民主、自由主义民主、直接民主)和四种当代模式(竞争性精英民主、多元主义民主、合法型民主、参与式民主)。(参见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341页。
    ②[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399页。
    ④徐鸿武等:《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⑤陈炳辉:《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化》,《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⑥蒋本国:《参与式民主理论初探》,《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6期。
    ⑦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①邓兴军:《参与式民主适合中国》,《北京青年报》,2003年11月13日,第A35版。
    ②陈尧:《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民主时代的参与》,《读书》,2006年第8期:晋振华:《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评析》,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7页。
    ④胡伟:《民主与参与:走出貌合神离的困境?——评卡罗尔·帕特曼的参与民主理论》,《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1期:张丹丹:《理解参与——帕特曼的参与式民主理论》,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⑤陈尧:《拥占性个人主义与自山主义民主——C·B·麦克弗森的政治学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余宜斌:《自山主义民主的困境与重建—麦克弗森的政治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⑥梁军峰:《中国参与式民主发展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十学位论文,2006年:陈尧:《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①参阅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序言第2页。
    ②该书的英文名是“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台湾学者谢宗学和郑惠文把此书名翻译为《商议民主》(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1月出版)。
    ①Seyla Benhabib,The Claims of Culture: Equality and Diversity in the Global Era,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p.101.
    ②[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4页。
    ③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下)》,《学习时报》,2002年12月23日。
    ④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⑤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摘要)》,《人民日报》,2006年3月2日第001版。
    ①汪行福:《通往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②罗豪才等:《软法与协商民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④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⑤许国贤:《个人自由的政治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225页。
    ⑥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005版。
    ①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②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②[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页。
    ③[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7页。
    ①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3页。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键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72页。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键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键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6页。
    ③[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②[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③[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38页。
    ④[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45页。
    ①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②这里的“多元主义”这个术语可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正如金里卡所指出的,这个术语在今天具有潜在的误导作用,因为它所指的那类“多元主义”涉及的是有组织的利益集团,而不是构成当代“多元主义”争论基础的身份群体。(参见[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4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0页。
    ③[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1页。
    ④[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尤正明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①参见[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0页。
    ②[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4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9页。
    ③参见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24页。
    ④参见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222页。
    ①关于超载理论与合法性危机理论的内容参见[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314页。
    ②[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P亨廷顿、[日]绵贯让治:《民主的危机》,马殿军、黄素娟、邓梅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140-141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114页。
    ①[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刘元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②[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③[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④[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6页。
    ②[美]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王逸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页。
    ③[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中国民主之希望》,何刚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④[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⑤郭秋永:《当代二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①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页。
    ②魏淑艳、王颖:《代议制的理论预设与实践困境》,《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③对于“citizenship”一词,目前在国内理论界有公民权、公民资格、公民身份、公民性等多种译法,这些译法各有优劣,在此暂目采用公民身份。近年来,公民身份问题日益引起我国学者的注意,国外一些有重要影响的相关著作被翻译引进,如肖滨、郭忠华主编的西方公民理论书系和应奇等主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等著作,对了解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研究的动态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①[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17页。
    ②[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18页。
    ①[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984年版序言第4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11-312页。
    ③郭忠华:《个体·公民·政治——现代政治的思想理路与悖谬趋势》,《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②[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6页。
    ③[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8-99页。
    ④[加]查尔斯·泰勒:《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9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2页。
    ③[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④[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30页。
    ⑤[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①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②[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8页。
    ①[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7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1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3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0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1页。
    ④[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1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9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7页。
    ③陈尧:《民主时代的参与》,《读书》,2006年第8期。
    ④参见[美]卡罗尔·佩特曼著:《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0页。
    ②[美]卡罗尔·佩特曼著:《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③[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
    ①[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4页。
    ②吴春华:《当代西方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③[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2页。
    ④[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0页。
    ①[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1页。
    ②[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胡企林、朱泱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39页。
    ①[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4页。
    ②[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5页。
    ③[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5页。
    ④[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胡企林、朱泱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39页。
    ①[英]彼得·斯特克、大卫·韦戈尔:《政治思想导读》,舒小的、李霞、赵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6页。
    ②参见陈炳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代议制政府>的重新解读》,《当代哲学》,2006年第1期。
    ①[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0页。
    ②参见陈炳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代议制政府)的重新解读》,《当代哲学》,2006年第1期。
    ③C.B.Macpherson,Democratic Theor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10.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3页。
    ②何包钢:《直接民主理论、直接民主诸形式和全民公决》,刘军宁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页。
    ③[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2页。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4页。
    ①John S.Dryzek,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critics,contest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9.
    ②Abraham Lincoln: The Gettysburg Address,[美]Robert Isaak编著:《美国政治思想经典文献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1页。
    ③[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6页。
    ④[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6页。
    ①[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②[英]乔·柯尔:《费边社会主义》,夏遇南、吴澜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7页。
    ③[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④[英] 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3页。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9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341页。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著:《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推荐序言第8页。
    ①[英]乔·柯尔:《费边社会主义》,夏遇南、吴澜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0页。
    ②[英]道格拉斯·柯尔:《社会学说》,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4页。
    ③[英]乔·柯尔:《费边社会主义》,夏遇南、吴澜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5页。
    ④[英]道格拉斯·柯尔:《社会学说》,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0页。
    ①[英]乔·柯尔:《费边社会主义》,夏遇南、吴澜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2页。
    ②[英]道格拉斯·柯尔:《社会学说》,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3页。
    ③[英]道格拉斯·柯尔:《社会学说》,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3页。
    ①[英]道格拉斯·柯尔:《社会学说》,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9页。
    ②[英]道格拉斯·柯尔:《社会学说》,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4页。
    ③[英]道格拉斯·柯尔:《社会学说》,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3页。
    ①[英]乔·柯尔:《费边社会主义》,夏遇南、吴澜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22页。
    ②[英]乔·柯尔:《费边社会主义》,夏遇南、吴澜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22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页。
    ②参见徐大同、马德普:《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③[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②[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③[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④[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⑤参见徐大同、马德普:《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②[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页。
    ③[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页。
    ②[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③[美]汉娜·阿伦特:《公民不服从》,何怀宏编著:《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
    ④[美]约翰·F·希顿:《阿伦特论委员会民主》,《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2期。
    ⑤[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②[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③[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261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61页。
    ②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01页。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②[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③[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②[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②[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③[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④[英]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7-338页。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推荐序言第9页。
    ②[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②[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04页。
    ①麦克弗森与佩特曼是参与民主理论早期的重要代表,他们的观点较为接近。他开始着手剖析和批判自由主义民主要早于晚他多年出生的佩特曼,但他阐述民主的两部重要著作《民主理论》和《自由主义民主的生命与时代》分别出版于1973年和1977年,要晚于佩特曼1970年的成名作《参与和民主理论》,而且他明确阐述参与式民主也在佩特曼之后。因此,可以把麦克弗森的参与式民主理论看作是对佩特曼参与民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②许国贤:《马克弗森》,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48-249页。
    ③[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3页。
    ①C.B.Macpherson,The Political Theory Individualism: Hobbes to Lock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pp.263-264.转引自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43页。
    ②C.B.Macpherson,Democratic Theor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9.
    ③C.B.Macpherson,Democratic Theor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10.
    ④C.B.Macpherson,Democratic Theor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10.
    ①麦克弗森认为自由主义民主体制最初是被设计来使得民主政府的架构契合阶级分离的社会。而19世纪以前的民主理论,例如,以18世纪的卢梭和杰弗逊来说,他们的民主思想都只限于以无阶级或单个阶级的社会为对象,不能算自由主义民主理论。
    ②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43.
    ③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47.
    ④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86.
    ①许国贤:《马克弗森》,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04页。
    ②陈尧:《拥占性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民主——C·B·麦克弗森的政治学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③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94.
    ④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95.
    ①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97.
    ②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00.
    ③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06.
    ④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98.
    ⑤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08
    ①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p.112-113.
    ②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13.
    ①陈尧:《拥占性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民主——C·B·麦克弗森的政治学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②许国贤:《马克弗森》,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60页。
    ②许国贤:《马克弗森》,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62页。
    ①关于托夫勒和奈斯比特的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内容参阅了徐鸿武等:《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58页相关内容,特此致谢。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20页。
    ②[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20页。
    ③[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22页。
    ④[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二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26-127页。
    ⑤[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28页。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71页。
    ②[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78页。
    ③[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25页。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94页。
    ②[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98页。
    ③[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95页。
    ④[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二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99页。
    ①公治之:《西方式民主的困境及其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1996年3期,第76页。
    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09页。
    ③[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1页。
    ①[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上个新趋向》,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1页。
    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6页。
    ③[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0页。
    ①[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7页。
    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页。
    ③[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页。
    ①[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①参见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85-86页。
    ②[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③[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④[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①值得注意的,这里所说的“无政府主义倾向”(anarchist disposition),有别于19世纪后半叶风行一时的“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无政府主义”曾是极端分子、革命分了及反叛政府人士推崇的一种推翻“任何政府形式”的意识形态;而“无政府论的倾向”则在维护个人隐私、自由,以及各种绝对权利之处,或在谴责国家管制自由市场之处,方才浮现出来的一种“非政治”(nonpolitics)或“反政治”(antipolitics)的倾向。(参见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②[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①[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②[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③[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①[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②[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①[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②[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③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④[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211页。
    ①[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②[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页。
    ③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④[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990年版序言第7页。
    ①[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343页。
    ②[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③[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②[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尹树广、鉴传今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③[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t一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版,第142页。
    ①徐鸿武等:《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7页。
    ①[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②[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399页。
    ④[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399页。
    ⑤[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391页。
    ②郭为桂:《大众民主:一种思想史的文本解读与逻辑重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7页。
    ③[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④[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①[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②[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①协商民主和参与式民主都是起源于对自由主义民主的批判。具体到两者的关系,有人认为协商民主是参与式民主的一种,也有人认为协商民主和参与式民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形式。本文认为应该把协商民主看作是参与式民主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协商民主强调协商,即所有受公共决策影响的公民都有权利通过公共协商机制参与政策的制定。可见,从本质上看,协商民主强调的重点仍然是“参与”,只是协商民主比参与式民主更进一步,提出了公共协商的具体参与方式,更注重参与的质量。因此,可以说,协商民主是参与式民主的发展和深化。
    ①参见许国贤:《个人自由的政治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文把协商民主看作是参与式民主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把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称为早期参与式民主理论。而谈到协商民主阶段的相关内容时,本文对协商民主与参与式民主两个概念没有严格区分。
    ③[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④[美]克莱斯·瑞恩讲演:《异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美]克莱斯·瑞恩讲演:《异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相关数据参见ITU网站:http://www.itu.int/ITU-D/ict/statistics/和http://tech.qq.com/a/20090303/ 000134.htm
    ②[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46页。
    ③参见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学术界》,2005年第5期。
    ④目前,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协商与选举是并列的一对,甚至认为前者是后者的替代。然而,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家并没有将“协商”与“选举”(更广义上的投票)相对立,协商民主理论家强调的只是将偏好的“转变”与“聚合”相区分,因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处于政治过程的不同环节,不能相互取代。按照古特曼和汤普森等人的理解,协商与聚合的实质性区别在于:当面对根本性的分歧时,前者试图通过合理论证以转换不同的偏好并最终消除分歧、达成共识;而后者则认为偏好是既定的,通过多数原则,按照偏好的多少进行决策。(参见[美]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3页。)因此,协商民主是与聚合民主相对应的,是两种不同导向的民主模式在规范层面的争论,协商民主不是完全否定后者,而是试图对它进行改良。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键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72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9页。
    ③[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1页。
    ④参见许国贤:《个人自由的政治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①参见许国贤:《个人自由的政治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②许国贤:《个人自由的政治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00页。
    ③[美]小莱尔·卡特:《协商民主能挽救我们吗?》,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89页。
    ① Jon Elster(ed.),Deliberative Demo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1.转引自[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在亚里士多德、密尔和杜威那里,“deliberative”都是强调公开讨论、相互证明的过程,只不过亚里士多德和密尔的这一过程主要局限于精英,而杜威则力图把其扩展到普通公民。(参见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编选说明第7页。)
    ③参阅[澳]约翰· 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2页。
    ④Jon Elster(ed.),Deliberative Demo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1.转引自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序言第2页。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⑥[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4页。
    ①参阅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②[美]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议民主》,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7页。
    ③[美]乔舒亚·科恩:《协商与民主合法性》,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④[美]戴维·米勒:《协商民主不利于弱势群体?》,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⑤参见[澳]卡罗琳·亨德克里斯:《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128页。
    ①参见[美]诺埃里·麦加菲:《民主审议的三种模式》,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58页。
    ②参见谈火生:《审议民主理论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流派》,《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
    ③[美]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何莉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④英文“publicity”一词有“公共”、“公开”的含义,因此,本文未对“公共”和“公开”做严格区分,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译法。
    ①许国贤:《个人自山的政治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202页。
    ②Seyla Benhabib,“Toward a Deliberative Model of Democracy Legitimacy”,Seyla Benhabib(ed.),Democracy and differenc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pp.71-72.
    ③[美]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何莉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④[英]马修·费斯廷斯泰因:《协商、公民权与认同》,[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5页。
    ⑤[美] 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9页。
    ①[美]詹姆斯·博曼:《协商民主与有效社会自由:能力、资源和机会》,陈家刚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1页。
    ②[美]克里斯蒂安·亨诺德:《法团主义、多元主义与民主:走向协商的官僚责任理论》,陈家刚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98-299页。
    ③[美]克里斯蒂安·亨诺德:《法团主义、多元主义与民主:走向协商的官僚责任理论》,陈家刚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00页。
    ①John S.Dryzek,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critics,contest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8.
    ②[美]约翰·罗尔斯:《公共理性观念再探》,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页。
    ③陈家刚:《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来源于:http://www.chinaelections.com/NewsInfo.asp?NewsID=50527。
    ④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罗尔斯本人是协商民主的积极倡导者,但有学者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英国学者迈克尔·萨沃德认为,罗尔斯的论述中关键的部分事实上削弱了协商民主的基本观点,他不是一个协商民主理论家。参见:Michael Saward,“ Rawls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Maurizio Passerin D'Entreves(ed),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 new perspectives,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2,pp.112-130.
    ⑤中译本中“overlapping consensus”一词被译为“重叠共识”,笔者赞同马德普教授的观点,认为“重叠共识”无法体现罗尔斯的原意,因为“重叠”一词主要指相同东西的叠加,而罗尔斯的意思是指不同的东西交汇在一起时形成的共同点。(参见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 页。 )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2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导言第3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导言第5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公共理性观念再探》,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3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公共理性观念再探》,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9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公共理性观念再探》,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页。
    ②[英]迈克尔·萨沃德:《罗尔斯和协商民主》,何文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③[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④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⑤[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5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20页。
    ④Carlos Santiago Nino,The Constitu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p.110.
    ①刘萃:《评罗尔斯“交叠共识”之理想》,《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
    ②[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①[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
    ②[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
    ③[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282页。
    ④[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5页。
    ⑤[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6页。
    ①[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1-372页。
    ①[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68页。
    ②[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89页。
    ③[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1页。
    ①[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6页。
    ②[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4页。
    ③[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68页。
    ④参见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①[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68页。
    ②[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69页。
    ①Carlos Santiago Nino,The Constitu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p.112.
    ②Carlos Santiago Nino,The Constitu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pp.112-113.
    ①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②[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③[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76页。
    ④[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①参见[美] 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3-5页。
    ②[美]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7页。
    ③[美]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0-11
    ①[美]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92页。
    ②[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③[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④[美] 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26页。
    ⑤[美]Amy Gutmann ,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26页。
    ①[美] 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27-128页。
    ②[美] 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28页。
    ③[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
    ①[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39页。
    ②[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③[美]戴维·米勒:《协商民主不利于弱势群体?》,[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141页。
    ①参见贺龙栋:《协商民主的理论诘难与现实挑战》,《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②[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③[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④[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①[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②[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①[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②[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③[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④[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①[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②[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①[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②[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①John S.Dryzek,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critics,contest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
    ②[澳]约翰· 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需要说明的是,德雷泽克在《协商民主及其超越》一书中,等同地使用协商民主和话语民主两个词,因此本文也未做严格区分,但这里的话语民主特指他提出的批判性协商民主。
    ②John S.Dryzek,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critics,contest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9.
    ③John S.Dryzek,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critics,contest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20.
    ①[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48页。
    ②[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3页。
    ①德雷泽克指出,社会选择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并不等同,理性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假设个人在追求自身目标时是策略性的,与此相反,社会选择理论不需要做出这样的行为假设,认为所有聚合机制都是容易被操纵的,如果个人不倾向作策略选择,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但是,他指出,在对协商民主前景的看法中,社会选择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出现了空前的一致,都假设个人偏好在社会和政治互动中恒定不变,但对协商民主理论更多的威胁来自社会选择理论。(John S.Dryzek,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critics,contest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p.31-34.)
    ②John S.Dryzek,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critics,contest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47.
    ③[澳]约翰· 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①[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5页。
    ②[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③John S.Dryzek,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critics,contest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40.
    ①[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①参见[澳]约翰· 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165页。
    ②[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4页。
    ③[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5页。
    ①[澳]菲利普·佩迪特:《共和主义——一种关于自由与政府的理论》,刘训练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②[英]昆廷·斯金纳:《第三种自由概念》,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③参见Carlos Santiago Nino,The Constitu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p.65.
    ①[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②Bruce Ackermen,James S.Fishkin,“Deliberation Day”,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ume 10,No.2,2002,pp.129-152.
    ①应奇:《两种政治观的对话——关于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争论》,《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0页。
    ③[美]罗尔斯等著:《政治自由主义:批评与辩护》,万俊人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④参见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⑤[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89页。
    ①应奇:《两种政治观的对话—关于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争论》,《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
    ②[美]罗尔斯等著:《政治自由主义:批评与辩护》,万俊人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4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俊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8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①[美]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96页。
    ②[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19页。
    ①[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①[英] 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8页。
    ②[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3页。
    ①[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王文玉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页。
    ②[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1页。
    ③徐鸿武等:《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键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②[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③[美]戴维·米勒:《协商民主不利于弱势群体?》,[南非]毛里西奥·帕瑟琳·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④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①许国贤:《个人自由的政治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①林国明、陈东升:《公民会议与审议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参与经验》,《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6期。
    ②[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5页。
    ①[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3-524页。
    ②[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③[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4-525页。
    ①刘军宁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
    ②刘军宁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
    ①C.B.Macpherson,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08.
    ②[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98页。
    ③应克复:《西方民主的逻辑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1期。
    ①[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261页。
    ②贾可卿:《协商民主的价值及其局限》,《新视野》,2008年第4期。
    ①[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1页。
    ②[澳]John S.Dryzek:《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8页。
    ④需要说明的是,自由主义的协商民主理论家认为,协商民主不是对自由主义民主的替代,它只不过是对自由主义民主的一种补充而己;而激进的协商民主理论家,如德雷泽克等,则认为那种试图把协商民主置于自由民主理论框架中去的做法,将会扼杀协商民主的巨大的创造性,协商民主应该是对自由主义民主的一种超越和替代。事实上,二者都有其合理性,协商民主既是对自由主义民主补充,又是对它的超越,但不是替代它。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页。
    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27页。
    ③黄文扬:《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93页。
    ①康健:《论个人主义的逻辑及其限度》,《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4期。
    ②[美]罗伯特·贝拉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翟宏彪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③[美]罗伯特·贝拉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翟宏彪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④[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何刚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7页。
    ①[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何刚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②[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何刚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9页。
    ①[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0页。
    ①[美]James S.Fishkin:《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协商民意测验内容主要参见: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005版:[美]James S.Fishkin:《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 45-46页。斯坦福大学协商民主研究中心网站:http://cdd.stanford.edu
    ①公民陪审团主要参见:美国杰弗逊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jefferson-center.org/: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005版。
    ①专题小组内容主要参见: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005版;美国公共议程研究团体网站:http://www.publicagenda.org/。
    ①大规模的协商大会内容主要参见: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005版;美国全美开讲团体网站:http://www.americaspeaks.org/。
    ②协商日内容主要参见:Bruce Ackermen,James S.Fishkin,“Deliberation Day”,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ume 10,No.2,2002;[美]布鲁斯·阿克曼、詹姆斯· S.费希金:《审议日》,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145页: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0-51页。
    ①[美]布鲁斯·阿克曼、詹姆斯·S.费希金:《审议日》,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②[美]布鲁斯·阿克曼、詹姆斯·S.费希金:《审议日》,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③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台湾地区参与式民主的实践成效显著,台湾地区推行的公民论坛、全民健保公民会议、公民共识会议、社区协商,还有“省籍一族群”间的沟通与对话,都是参与式民主重要的实践,这些被认为是有力推动台湾地区民主化工程的有效模式。
    ①[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9页。
    ①[美]诺埃里·麦加菲:《民主审议的三种模式》,谈火生:《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②[美]乔治·M.瓦拉德兹著,何莉编译:《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③[美]詹姆斯·S.菲什金:《协商民主》,陈家刚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6页。
    ④[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⑤[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135页。
    ①[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①[美]詹姆斯·博曼:《协商民主与有效社会自由》,[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②[美]杰克·奈特、詹姆斯·约翰逊:《协商民主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平等》,陈家刚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0页。
    ①[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②[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
    ①[美]罗伯特·D.普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虞大鹏等译,《规划师》,2002年第8期。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资本、公民社会与发展》,曹义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2期。
    ①[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8页。
    ②[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③[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李宛容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②[美]埃里克·乌斯拉纳:《民主与社会资本》,[美]马克·E·沃伦编:《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③[美]马克·E·沃伦:《民主理论与信任》,[美]马克·E·沃伦编:《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④[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⑤[美]弗兰克·费舍尔:《乌尔里希·贝克和风险社会政治学评析》,孟庆艳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①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②陈家刚:《生态文明与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来源于: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2/11/content 7231036.htm
    ③[荷]沃特·阿赫特贝格:《民主、正义与风险社会:生态民主政治的形态与意义》,周战超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④[荷]沃特·阿赫特贝格:《民主、正义与风险社会:生态民主政治的形态与意义》,周战超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3页。
    ③John S.Dryzek,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critics,contestation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15.
    ①[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6页。
    ②[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27页。
    ①参见陈尧:《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①参见陈尧:《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05页。
    ②徐大同、吴春华:《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几点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③[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2001年版,中译本序第2页。
    ①参见俞可平:《以发展民生替代民主是错误思维》,http://news.163.com/09/0331/15/55OC13RO00012Q9L.html。
    ②潘维:《民主与民主的神话》,《天涯》,2001年第1期。
    ①公治之:《西方式民主的困境及其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1996年3期。
    ②[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①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②[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葛水林、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9、[美]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商谈民主》,谢宗学、郑惠文译,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
    10、[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11、[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孟广均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
    12、[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3、[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14、[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蒋庆、王瑞昌、王天成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8、[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0、[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2、[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3、[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25、[英]道格拉斯·柯尔:《社会学说》,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6、[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刘元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尹树广、鉴传今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澳]菲利普·佩迪特:《共和主义》,刘训练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一、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30、[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31、[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2、[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年版。
    33、[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李宛容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35、[美]格林斯坦、波尔斯底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王沪宁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6、[美]Berward E.Brown编著:《比较政治学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8、[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9、[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40、[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何刚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1、[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42、[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4、[美]加·阿尔蒙德、西·维巴:《公民文化》,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5、[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4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47、[意]圭多·德·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8、[美]卡罗尔·佩特曼著:《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美]克莱斯·瑞恩讲演:《异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1、[英]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奚瑞森、亚方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2、[英]昆廷·斯金纳:《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李宏图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53、[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4、[美]罗伯特·贝拉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翟宏彪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55、[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56、[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7、[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8、[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59、[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尤正明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61、[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2、[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3、[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6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6、[美]马尔库塞:《工业社会与新左派》,任立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7、[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68、[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0、[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1、[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2、[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73、[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74、[加]麦可福生:《自由民主的经验与时代》,张明贵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75、[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6、[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 王英津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7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78、[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P亨廷顿、[日]绵贯让治:《民主的危机》,马殿军、黄素娟、邓梅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79、[美]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0、《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81、[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高凌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82、[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83、[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84、[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85、[美]RobertIsaak编著:《美国政治思想经典文献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6、[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
    87、[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88、[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森:《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89、[美]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0、[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9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上、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92、[美]托马斯·戴伊:《民主的嘲讽》,孙占平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93、[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94、[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95、[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6、[占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7、[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 年版。
    9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9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00、[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0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俊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10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5、[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洪佩郁、蔺菁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106、[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7、[美]约翰·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08、[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09、[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0、[美]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2、[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13、[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4、[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5、[美]罗尔斯等著:《政治自由主义:批评与辩护》,万俊人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6、[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7、[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18、[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19、[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0、[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胡企林、朱泱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21、[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22、[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23、[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键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24、[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25、[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26、[日]猪口孝等:《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7、陈家刚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28、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9、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30、应奇、刘训练编:《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31、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2、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3、王乐理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4、丛日云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5、高建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三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6、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7、马德普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8、包亚明主编:《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9、陈剩勇,[澳]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0、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1、丛日云:《在上帝与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42、房宁:《民主政治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3、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44、郭为桂:《大众民主:一种思想史的文本解读与逻辑重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5、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146、顾肃:《罗尔斯:正义与自由的求索》,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147、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8、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49、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0、何怀宏编著:《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1、河清:《民主的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4年版。
    152、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3、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儒家与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4、黄文扬:《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5、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56、罗豪才等:《软法与协商民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7、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8、李铁映:《论民主》,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9、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60、刘军宁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1、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62、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2辑),天津出版社2002年版。
    163、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4、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5、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66、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西方反自由至新自由主义的追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7、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68、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9、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70、佟德志:《在民主与法治之间——西方政治文明的二元结构及其内在矛盾》,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1、佟德志:《现代西方民主的困境及其出路》,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2、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3、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4、汪行福:《通往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5、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76、王彩波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7、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8、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9、王维国编著:《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80、吴春华:《当代西方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1、许国贤:《个人自由的政治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82、许国贤:《马克弗森》,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183、徐鸿武等:《当代西方民主思潮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4、闫健:《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85、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6、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87、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8、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9、张铭、严强主编:《政治学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0、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1、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2、梁军峰:《中国参与式民主发展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刘训练:《公民与共和——当代西方共和主义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马奔:《协商民主理论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马德普:《普遍主义的贫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6、乔贵平:《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及其批判》,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王洪树:《民主政治视野下的协商合作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8、薛洁:《偏好转换的民主过程——群体选择的困境》,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9、余宜斌:《自由主义民主的困境与重建——麦克弗森的政治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0、晋振华:《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评析》,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张丹丹:《理解参与——帕特曼的参与式民主理论》,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摘要)》,载《人民日报》,2006年3月2日,第001版。
    13、[印]阿玛蒂亚·森:《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当代中国研究》,2000年第2期。
    14、戴夫·伦顿:《替代新自由主义的参与式民主实践》,《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10期。
    15、[美]弗兰克·费舍尔:《乌尔里希·贝克和风险社会政治学评析》,孟庆艳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16、[美]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17、[英]马修·费斯廷斯泰因:《协商、公民权与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18、[澳]John S.Dryzek:《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
    19、[美]James S.Fishkin:《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0、[英]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王武龙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21、[荷]沃特·阿赫特贝格:《民主、正义与风险社会:生态民主政治的形态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22、[德]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5期。
    23、陈炳辉:《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化》,《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4、陈炳辉:《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代议制政府)的重新解读》,《当代哲学》,2006年第1期。
    25、陈东升、林国明:《审议民主、科技与公民教育》,第十届张昭鼎纪念研讨会[科学与教育],台湾大学应用力学馆国际会议厅,http://tsd.social.ntu.edu.tw。
    26、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27、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28、陈家刚:《协商民主的价值、挑战与前景》,《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29、陈家刚:《协商民主研究在东西方的兴起与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7期。
    30、陈家刚:《生态文明与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大地》,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2/11 /content_7231036.htm
    31、陈家刚:《风险社会与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32、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3、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学术界》,2005年第5期。
    34、陈尧:《西方民主观及其理论思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35、陈尧:《拥占性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民主——C.B.麦克弗森的政治学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6、陈尧:《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37、陈尧:《民主时代的参与》,《读书》,2006年第8期。
    38、陈尧:《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39、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40、邓兴军:《参与式民主适合中国》,《北京青年报》,2003年11月13日,第A35版。
    41、公治之:《西方式民主的困境及其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1996年3期。
    42、郭忠华:《个体·公民·政治——现代政治的思想理路与悖谬趋势》,《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43、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5版。
    44、贺龙栋:《协商民主的理论诘难与现实挑战》,《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45、黄东益、萧乃沂、陈敦源:《网际网路时代公民直接参与的机会与挑战——台北市[市长电子信箱]的个案研究》,《东吴政治学报》,2003年第17期。
    46、洪明:《“西方民主”还是源于西方的民主》,《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47、胡伟:《民主与参与:走出貌合神离的困境?——评卡罗尔·帕特曼的参与民主理论》,《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1期。
    48、贾可卿:《协商民主的价值及其局限》,《新视野》,2008年第4期。
    49、蒋本国:《参与式民主理论初探》,《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6期。
    50、金安平、姚传明:《“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误读、耦合以及创造性转换的可能》,《新视野》,2007年第5期。
    51、康健:《论个人主义的逻辑及其限度》,《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4期。
    52、郎友兴:《商议性民主与中国的地方经验: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3、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54、林尚立:《协商政治: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
    55、林尚立:《协商政治与和谐社会:中国的国家建设之路》,《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6、林国明、陈东升:《公民会议与审议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参与经验》,《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6期。
    57、潘非欧:《汉娜·阿伦特论公共领域的建设》,《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58、潘维:《民主与民主的神话》,《天涯》,2001年第1期。
    59、阮思余:《参与制民主:佩特曼的言说》,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NewsInfo.asp?NewsID=95703,2006年9月18日。
    60、谈火生:《审议民主理论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流派》,《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
    61、王邦佐、朱勤军:《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中国协商民主的特征》,《联合时报》2006年9月15日第007版。
    62、王运宝、孙建光:《温岭参与式民主恳谈》,《决策》,2008年第1期。
    63、徐大同、吴春华:《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几点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64、徐友渔:《中国式民主的模式和道路》,《同舟共济》,2007年第12期。
    65、许纪霖:《在合法与正义之间——关于两种民主的反思》,《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66、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丛》,2000年第13期。
    67、燕继荣:《两种民主观和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68、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69、应奇:《两种政治观的对话——关于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争论》,《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
    70、应克复:《西方民主的逻辑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1期。
    71、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下)》,《学习时报》,2002年12月23日。
    72、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民主》,2007年第1期。
    73、俞可平:《以发展民生替代民主是错误思维》,http://news.163.com/09/0331/15/550C13R000012Q9L.html。
    74、张丹丹:《小议参与式民主之“参与”》,《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75、张方华:《协商民主与公共利益的困境》,《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
    76、郑曙村、张瑞琨:《当代西方“参与制民主”理论分析》,《济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8期。
    1, 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A. Gutmann and D. Thompson, 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 Coarle Patemna,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4, C. B. Macpherso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Hobbes to Lock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5, C. B. Macpherson, Democratic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6, C. B. Macpherson, 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7, Carlos Santiago Nino, The Constitu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8, Cass R. Sunstein, Designing Democracy: What Constitutions D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9, Diana C. Mutz, Hearing the Other Side: Deliberative versus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0, Jane J. Mansbridge, Beyond Adversary Democra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11, James F. Bohman, William Rehg(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1997.
    
    12, James S. Fishkin and Peter Laslett(ed.), Debat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3.
    
    13, James S. Fishkin, Deliberative and Deliber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Democratic Refor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4, Jon Elster(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5, John Gastil and Peter Levine (ed.),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June 2005.
    
    16, John S. Dryzek,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 critics, contest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7, Maurizio Passerin D'Entreves (ed.), 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 new perspectives,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2.
    
    18, Seyla Benhabib, The Claims of Culture: Equality and Diversity in the Global Er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19, Seyla Benhabib(ed.), 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
    
    20, Shawn W. Rosenberg(ed.), Deliberatio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Can the People Govern?,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2007.
    
    21, Suzanne Ogden, Inklings of Democracy in China,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2, 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Beyond Process",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 on Deliberating abou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University of Texas,ustin February 4-6, 2000. http://www.svet.lu.se/links/Demokratiresurser/papersdeliberativ demokrati/DelibDembeyondProcess.pdf.
    
    23, Adeno Addis, "Constitutionaliz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Multilingual Societies", Berkele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25, No. 2, 2007.
    
    24, Anika Gauja, "The Pitfalls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 Study of the Australian Democrats' GST",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40, No. 1, March 2005.
    
    25, Bruce Ackermen, James S.Fishkin, "Deliberation Da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 10, No. 2, 2002.
    
    26, Cass R. Sunstein,"Deliberative Trouble? Why Groups Go to Extremes",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 110, Oct. 4, 2000.
    
    27, Charles Levendosky,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depends upon open records, open meetings", Masthead, Vol. 54, No. 7, Summer 2002.
    
    28, Christiana Ochoa, "The Relationship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to Participatory Law Formation",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Vol. 15, No.1, Winter 2008.
    
    29, Cheryl Hall, "Recognizing the Passion in Deliberation: Toward a More Democratic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ypatia , Vol. 22, No. 4, Fall 2007.
    
    30, David Stasavage, "Polarization and Publicity: Rethinking the Benefit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 69, No. 1, February 2007.
    
    31, James S. Fishkin, "Realiz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Virtual and Face to Face Possibilities", Electronic Working Papers Series, http://www.ethics.ubc.ca/workingpapers/deg/deg007.pdf.
    
    32, James S. Fishkin, Baogang He, Robert C. Luskin, Alice Siu,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an Unlikely Place: Deliberative Polling in China", http://cdd.stanford.edu/research/papers/2006/ china-unlikely.pdf.
    
    33, John S. Dryzek, Christian List: "Social Choice Theory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A Reconcili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ersion 27, February 2002.
    
    34, John S. Dryzek,"Legitimacy and Economy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Theory, http://dspace.anu.edu.au/bitstream/1885/41642/1AV15.pdf.
    
    35, Judith M. Green,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Vol. 18, No. 1, 2004.
    
    36, Lynn M. Sanders, "Against Deliberation", Political Theory, Vol. 25, No. 3,Jun, 1997.
    
    37, Michael Menser, "Transnational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in Action: The Case of La Via Campesina",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Vol. 39, No. 1, Spring 2008.
    
    38, Nancy L. Thomas, "Educating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Role of Public Reason and Reasoning", Journal of College & Character, Vol. 9, No. 2, November 2007.
    
    39, Paul Litt, "Trudeaumania: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in the Mass-Mediated Nation". The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s, Vol. 89, No.1, March 2008.
    
    40, Philip Pettit,"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Discursive Dilemma", Philosophical Issues (Supp. Nous), Vol 11, 2001.
    
    41, Ron Miller, "Toward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Free Voices, No.2, summer 2005.
    
    42, Stefan Rummens, "Debate: The Co-originality of Private and Public Autonomy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 14, No. 4, 2006.
    
    43, Tim Heysse, "Consensus and Power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quiry, Vol. 49, No. 3, June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