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针对桑植白族开展的一项专题研究,在桑植白族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散杂居特点和“民家”文化特色决定了本研究的独特性。但也正由于散杂居特点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界对桑植白族的研究较少,这也使得本研究具有创新性。通过对族群理论的梳理,本文选取族群认同为桑植白族研究的切入点,从而在散杂居和族群认同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对桑植白族文化的研究。
     本文对桑植白族历史、文化的深入探讨无疑将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区域性研究中所涉及的散杂居背景下的生存问题和族群认同问题,是包括桑植白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文中的结论对于其他散杂居民族而言亦有借鉴作用,有助于正确处理散杂居民族关系,促进散杂居民族的发展。
     从研究方法而言,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学的“看家本领”,无疑也是本文的重要研究方法,通过访谈、调查、走访等不同形式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奠定了材料和立论的可信度;历史文献是追溯族源、考究历史的直接依据,地方志、史书、族谱、家乘等史料使得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相得益彰;对白族的任何研究,如果脱离它与大理白族的联系孤立开展,将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联系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也是本文的重要方法。
     本文基于民族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和聚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有明显区别的假设,着重探讨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散杂居背景下族
    群认同的层次、结构,范围,力图从理论的高度剖析桑植白族,并以此理论回应其它散杂居民族,指导散杂居民族关系的发展。文中主要观点有:散杂居民族面临问题高度集中地体现为生存问题,这种生存问题既包含了生物意义上的生存问题,即种的繁衍、民族的生存,这更多的是涵盖了物质的层面;更包含了文化意义上的生存问题,即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以及文化冲突、适应中的文化变迁,这更多的是涵盖了精神的层面;桑植是白族文化的最北边界。桑植可以被看成是白族影响所及的最边缘,是历史上白族先民由南向北扩张的最北界,也是白族文化的边缘地带;桑植白族文化既顽强地保有、传承了大理白族文化的部分内涵,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吸纳、融合了桑植土家族、苗族、瑶族等民族的文化特点,生动体现了文化的再塑造过程,这个过程仿佛蚕虫出蛹、凤凰涅槃一般获得了文化的新生,塑造出一种崭新的文化,这种新生的文化既明显区别于土家族、苗族、瑶族等民族的文化,又在与大理白族文化有千丝万缕必然联系的基础上有显著不同,这种新生的文化就是桑植白族文化;桑植白族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双重认同,既包括对白族和汉族的双重认同,又包括对大理和江西的双重认同。文中对桑植白族的语言、宗教、信仰、民居建筑等方面所开展的研究都具有开创的意义。此外,尽管本文探讨的主旨是族群认同而非其它,但闪光之点仍不时闪现,如:地理环境决定论已经过时,但地理、历史、人文等环境仍然对族群的地位和独特性有重要影响;尽管专论白族,也涉及白族文化和土家族文化的接触、交融,这对于共同生活在桑植的土家族而言也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也不是对文化的专题研究,但却从族群边界的角度生动论述了“文化是桥也是墙”。
     导论介绍了选题背景、意义、研究价值和对相关研究成果的追溯。
     第一章结合白族形成、发展的简况及其在全国分布的状况,论述了桑植白族的重要地位,指出仅停留于人口分布的层面,尚不足以充分揭示桑植白族在全国白族中的重要地位,还必须结合桑植白族的文化独特性才能全面认识其重要地位。该章论述不仅预留和设定了族群认同的展示空间,并为下文即将讨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章考究了“民家”之称的起源,说清楚了桑植“民家人”被确认为白族的发展过程,及其分布的历史与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由民族识别到族群身份的认定所引发的民族与族群之争,说明了族群身份的认同、民族成分的确认是族群认同的显著性特征。
     第三章基于泰勒对文化的界定,详尽论述了桑植白族的语言、宗教、信仰、民家建筑、婚丧节俗、舞蹈、音乐、民歌等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说明了文化认同是族群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族群边界形成的来源。
     第四章则在前述各章的基础上和散杂居民族的背景下进一步讨论族群认同的层次和结构,论证了本文观点对散杂居民族所具有的一定程度上的适用性。
This article is a special study that aims at the Sangzhi Baizu.The diaspora feature and "Minjia"culture characteristic, which represents by the Sangzhi Baizu itself, have decided the distinctive speciality of this research. But also just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diaspora feature, since long ago the academe are less to research on the Sangzhi Baizu, this also enables this research to have the innovation. Through combing nationality theory,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ethnic identity as the spot of Sangzhi Baizu research, thus it develops the research of Sangzhi Baizu Culture well under the big background of diaspora and ethnic identity.
    This article to discuss thoroughly the Sangzhi Baizu history and the cultural will impel this domain to further research without doubt. The problem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including the survival problems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problems are the common problems faced by many national minorities including Sangzhi Baizu. The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or model function of other diaspora nationality. It helps to deal correctly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diaspora nationality,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diaspora nationality.
    Taking as research method, field work as "the special skill" of the ethnology, also no doubt i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article. Gaining the first material through different forms of visiting, talking,
    investigation and so on, has made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field work double wi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is the direct foundation of tracing the nationality source and studying with textual. The history data of local chronicle, history book, genealogy, genealogy, etc. can make field date and literature date bring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 One would not make great progress if he keep Sangzhi Baizu from the studding of Dali Bai nationality. Therefore, the related viewpoints and the comparison methods also are the important methods of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i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re is the distinct difference based on the ethnic ident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aspora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utonomous. It emphatically has discussed the two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on, and the level, structure, scope of ethnic ident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aspora. It tries highly to analyze the Sangzhi Baizu from the theory, and responds to other diaspora nationalities by this theory, and instructs the national relation development of diaspora. In the article, the major viewpoints have revealing the following: Faced problems by diaspora nationality concentratively represents the survival problems. This kind of survival problems has already contained in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survival question, what namely a kind of multiplication, nationality's survival, more having covered the material lay, and also in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survival question, namely the culture inherits and continues,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conflict, cultural vicissitude on the adaption, more having covered the spiritual lay. Sangzhi is the most north of the Baizu culture, it may be regard as the most edge of Bai culture. It is the most north that Bai nationality expand from south to north in the history ,and also is the boundary zone of the Bai culture.
    Sangzhi Baizu culture tenaciously has kept and inherited the partial connotations of Daili Bai nationality culture, simultaneously has accepted and integrated the culture feature of Sangzhi Tujia, Miao, Yao, ect., whether having consciousness or not, and vividly has manifested the rebuilt process of culture. This process looks as if silkworm coming out the chrysalides getting the new-born of culture, shapes a brand-new culture. This new-born culture is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Tujia, Miao, Yao, etc., and also notably different on the basis of inevitably relating with Daili Bai culture. This kind of newborn culture was the Sangzhi Baizu culture. The double identity that represents by the Sangzhi Baizu itself, contains the double identity of Bai and Han, and also the double identity of Dali and Jiangxi. In the article, the research, which contains the aspects of Sangzhi Baizu's language, religion, belief,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construction, has the initiated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although the discussed major idea of this article is the ethnic identity, not others. But the flash spot still often flashed in this article. Such as: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determinism already was
    obsolete, but the environment of geography, history, humanities and so on still had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to nationality status and the distinctive quality. Although monograph Baizu, also involved in the Bai culture and Tujia culture contacting and integrating, this has the reference value of common living on Sangzhi Tujia. This article is not to the cultural special study, but actually vividly elaborated "the culture is the bridge, and also is the wall" from the nationality boundary angle.
    The introductory remarks introduced the selected topic background, the significance, the research value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tracing.
    First chapter unifies Bai formation, the introductory development and the national distribution condition, elaborates the important status of Sangzhi Baizu, points out the level that only pauses to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still is insufficient to fully promulgate the important status that Sangzhi Baizu holds in the whole Bai nationality, but also have to unify the Sangzhi Baizu culture distinctive quality enabling comprehensively to know its important status. This chapter not only reserves and establishes demonstration space of nationality identity, and pays the way for the coming discussed status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following.
    Second chapter has examined the origin of "Minjia", said clearly the developing process that Sangzhi "Minjiaren" are used as Baizu, and its
    the distribution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rther discussed the national and the race group struggle which initiated from the nationality to recognize to nationality status identity to gain, and explains that the nationality status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ingredient confirmation are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 of nationality identity.
    Third chapter based on culture conception advocated by E. B. Taylor, exhaustively elaborates the important composition content that Snagzhi Baizu' language, the religion, the belief, The inhabitant Architecture, the custom of wedding and funeral, dance, music, ballad, and so on ,explains that the 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ethnic identity, also is the origin which nationality boundary formed.
    Fourth chapter states to further discuss the level and the structure of nationality ident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above chapters and Sanzaju nationality, and proves that the viewpoint of this article to diaspora nationality has applicability to some certain.
引文
1 而不是反过来,在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适应当地文化。这两种方式并不仅仅是论述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由于前提、预设和出发点的不同,将直接导致结果的本质差异。
    1 《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C].第一册《社会学》之“ethnic group”条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2 Nathan Glazer & 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3 张海洋:《浅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族群认同与跨文化传通》.[A].马启成、白振声主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 Iinteract or coeistinterms of some distinctive criterion or criteria which maybe linguistic, racial or cultural. The concept of the ethnic group thus combines both social and cultural criteria, and the study of ETHNICITY focuses precisely on the interrelation of cultural and social process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such groups. Seymour Smith. 1986. Charlotte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 London & Basingstoke: Macmillan.
    5 Max Weber. 1961. The Ethnic group. In Parsons and Shilsetal(eds.), THE ORIES OF SOCIETY, [C]. Vol. 1 Gleercol Illinois, The Free Press.
    6 Max Weber.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G·Roth and C·Wittich(trans. and eds.)Vol. 1.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转引自叶江:《当代西方“族群”理论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5).
    7 乔健:《族群关系与文化咨询》.[A].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8 李泳集:《性别与文化:客家妇女研究的新视野》.[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 Richard Schermerhom,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0.
    2 Richard Schermerhom,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0.
    3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Ethnic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4 H. S. Morrisps selection on 'Ethic Group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Macmillan and Co. 1968.
    5 Walker Connor, 'A Nation is a Nation, is a State, is an Ethnic Group, is a……,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1/4, 1978.
    6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Grolier In corporated, 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 10, 1997.
    7 Richard Schermerhom,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0.
    1 叶江:《当代西方“族群”理论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5).
    1 吴泽霖主编:《人类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2 陈国强:《简明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 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
    4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5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6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
    7 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8 周传斌:《族群理论的流变及其与民族理论的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
    1 Raoul Naroll. On Ethnic Unit Classification. [J]. Current Anthropology, 1964(4).
    2 [挪威]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A].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 周传斌:《族群理论的流变及其与民族理论的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
    4 潘蛟:《族群》.[A].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5 Edmund Leach. 1954.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A Study of Kach in Social Structure. [M]. The Athlone Pr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挪威]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J].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A].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序论.[M].台北:允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本文的引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4588.
    2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序论.[M].台北:允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3 李亦园:《族群关系脉络的反思——序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A].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4 转引自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5 潘蛟则把查里斯·凯思单列为“辨证阐释理论”,即试图把族群认同的原生论和工具论结合起来的理论。参见潘蛟:《族群》.[A].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6 潘蛟:《族群》.[A].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7 潘蛟:《族群》.[A].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8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序论.[M].台北:允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1 周传斌:《族群理论的流变及其与民族理论的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
    2 潘蛟:《族群》.[A].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1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Dru C. Gladney.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The Makin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M]. Orlando: Hardcourt Brace & Company, 1998.
    3 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1 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2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3 陈晶、佐斌:《群际接触理论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4(1).
    4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序论.[M].台北:允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1 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1991。类似观点参见谷臣章、谷忠诚《桑植大庸白族概况》;谷臣章:《确定桑植白族成份的前后》;石绍河:《从苍山洱海走来的桑植白族》。
    2 钟玉如:《论桑植沅陵钟姓的族属源流》.[J].《白族学研究》1993(3).
    3 谷臣章、谷忠诚《湘西大庸白族概况》.[J].《白族学研究》1993(3).
    4 钟玉如:《论湘西沅陵钟姓的族属源流》.[J].《白族学研究》1993(3).
    5 熊朝资等编:《熊氏族谱》,2005年于洪家关白族乡访得。
    1 鹤峰《钟氏白族谱》,2005年于铁炉白族乡访得。
    2 吴心源:《南诏政权族属考》,http://www.liyangwz.com/list.asp?id=763.
    3 关于南诏政权的族属问题,学术界一般分为三种观点,其一认为是彝族先民建立的:其二认为是白族先民建立的;其三认为是彝族先民和白族先民共同建立的.尚未见有认为是苗族先民建立的类似观点。该文从史料、论证等方面,均不充分,观点有误.
    4 王明达、段寿桃:《桑植白族“三元教”简评》.[J].《白族学研究》1991(1).
    5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1991。
    6 吴杰:《溇水流域土家族民间信仰初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7 游俊:《土家族祖先崇拜略论》.[J].《世界宗教研究》2000(4).
    1 谷俊德:《十月十五日,麦地坪赶庙会》.[J].《民族论坛》,2003(6).
    2 谷历生:《桑植白族文化特点》.[J].《民族论坛》,2003(9).
    3 向智星:《略论湘西白族的<仗鼓舞>》.[J].《湖南大学学报》1998(2).
    4 向智星:《简论湘西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1999(2).
    5 戴楚洲《张家界市白族风情谈略》.[J].《.怀化师专学报》,1998(4).
    6 陈金钟、王子荣主编《桑植白族民歌选》.[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
    7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
    8 含冰:《古歌隐现 风情粲然》.[J].《民族论坛》,2001(5)
    1 王剑峰:《桑植白族经济与社会结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 戴楚洲《张家界市白族风情谈略》.[J].《.怀化师专学报》,1998(4).
    3 成均、石绍河、谷历生:《桑植白族婚俗探秘》.[J].《民族论坛》,2002(5).
    4 谷俊德:《白族乡民宴》.[J].《民族论坛》,2002(1).
    1 学术界对桑植白族研究的薄弱性可以通过以下实例得以体现:《白族学研究》是目前国内以白族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业研究刊物,截止到2004年所出版的14期中,专门论及桑植白族的仅有四篇专文,其他文章几乎不涉及桑植白族,此外还有一条桑植县成立白族学分会的报道消息。这一方面反映出桑植县白族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反映出对桑植白族的研究很薄弱,从事桑植白族研究的学者少,和桑植白族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1 方国瑜:《略论白族的形成》.[A].《云南白族的起源与形成论文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7:林超民:《汉文化与白族的形成和发展》.[A].《社会、民族与文化展演国际研讨会论文》.[C].台北,1999。
    2 昆明一词,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较大变化,其涵义也不同,而今人往往以现今昆明地区的范围去套用古代“昆明”一词的涵义,其错误就很明显。考之史籍,“昆明”一词在古代先为部族之称,指居于洱海区域的昆明人、昆明蛮、昆弥蛮,所以秦汉时期的“昆明”在指地名时往往是与洱海区域联系在一起的。而现今意义上的昆明城的出现,则是元代以后的事情了,后遂逐渐演变为与滇池区域相对应的专称。
    1 江应粱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2 马曜:《白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3 林超民:《汉文化与白族的形成和发展》.[A].《社会、民族与文化展演国际研讨会论文》.[C].台北,1999。
    1 柘坪乡《王氏族谱》,收藏于铁炉白族乡政府。
    2 《鹤峰县人民政府关于恢复我县白族群众民族成份的请示》,鹤政办[1996]47号。
    3 《鹤峰白族简介》,鹤峰县民族事务委员会1999年编印。
    1 钟毓等编:《鹤峰钟氏白族谱》,2004年编印。
    2 钟毓等编:《鹤峰钟氏白族谱》,2004年编印.
    3 http://www.sc.stats.gov.cn/stats_sc/tjfx/gb/rp3.htm
    1 西昌市白族的人口数据系西昌市民族宗教局杨荣昌先生提供的资料。
    1 参见谷忠诚:《桑植县名初探》.[J].《桑植文史资料》,1991(2).;谷忠诚、康胜广:《桑植县城的演变》.[J].《桑植文史资料》,1991(2).
    1 湖南省统计局:《少数民族人口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湖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分析与研究(第19期) http://www.hntj.gov.cn/rkpc/200208210023.htm。
    1 详见桑植县政府网:《关于申报桑植土家族白族自治县的工作情况汇报》,http://www.sangzhi.gov.cn/fenews/read.php?id=357
    1 吴泽霖主编:《人类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2 陈国强:《简明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 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
    4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5 严格意义上的“白族”作为全民族的统一称谓,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对各少数民族的识别、认定过程中统一下来的,即使往前追溯,有明一代尚未出现“白族”之称,约当清代鸦片战争以后,“白族”一词才频繁出现。20世纪50年代对少数民族的认定过程从侧面反映了“白族”作为统一的族称出现时间较晚,同样是属于第一批认定的38个少数民族中,朝鲜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维吾尔族、瑶族、彝族、藏族等9个民族属于公认的民族,不待查验,自然成立;而包括白族在内的其他29个民族则是经过国家认定才正式获得承认。
    6 在云、贵、川、湘、鄂等地的白族中都有“民家”、“民家人”之称。这种称呼一直延续到今天,散布于祖国各地的白族在完全认同于“白族”之称谓时,也对“民家”之称表现出高度的认同感,此外,诸如“民家话”、“民家腔”、“民家佬”、“民家地”等称谓一直沿用至今,体现了“民家”之称极强的生命力。
    1 《史记》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2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3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4 《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纪。
    5 《晋书》卷二十六,志第十六食货。
    6 《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八顾荣 纪瞻 贺循 杨方 薛兼。
    7 《元史》卷一百志第四十八,兵三,屯旧条。
    1 《明史》卷七十七,志第五十三食货一。
    2 《明史》卷八十九至卷九十二,志第六十五至第六十八兵制。
    3 详见张丽剑《明代的开中制》.[J].《盐业史研究》1998(2)。
    4 乾隆《桑植县志》,转引自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M].湖南桑植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白族学学会桑植分会1991年编印。
    1 转引自王剑峰:《桑植白族——经济与社会结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 (武陵)《谷姓白族志》“邱垄”条下所附碑文。
    1 段玉明:《大理国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2 在桑植白族的《拜祖词》中有“大宋义士人皆晓,天山逸民万代传”之句,疑“天山说”即与此有关。
    3 在(武陵)《谷姓白族志》第3065页的“邱垄”条下载有“后槽沟祖坟”,原文谓:后槽沟在湖北建始杨泗吊花兰村对门北山腰,顺缨暨张氏阡(应为迁,原书印刷错误,后同)此。其碑文云:从来物本乎天,人本乎父,虽世寿归湮,父之音容既杳,水源木土,子孙思慕倍殷。如我父于祖皇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未时,生于四川东道夔州府奉节县南岸都里十一甲,自受下坝土地下人氏,搬迁湖北施南府建始县方廓里二甲。物归西乡后槽沟。……碑文所记的谷氏是由四川迁徙来的,后其子孙流布于桑植等地,此可为桑植白族源于四川佐证之一。另外,在鹤峰《钟氏白族谱》第251页亦载:“钟世千公后裔图”,认为钟氏的一支钟世千是从四川省万县专区奉节县安平区甲高乡大塘村二组迁入鹤峰的,此可为桑植白族源于四川佐证之二。
    4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M].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第九章 军事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元史》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九昔里钤部(爱鲁)。
    6 《元史》卷二百一十列传第九十七外夷三
    7 《元史》卷一百志第四十八,兵三。
    1 《元史》卷六十一志第十三地理四。
    2 《元史》卷一百志第四十八,兵三。
    1 (武陵)《谷姓白族志》。
    1 (武陵)《谷姓白族志》。
    2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
    1 《桑植白族王氏族源简史》。
    2 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M].湖南桑植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白族学学会桑植分会1991年编印。
    3 括号内的应是名而不是字。考之大理白族,一般也都有两个名,其一是小名、乳名;其二是学名,也是汉语名。而许多老一辈的人,没有进过学堂则没有学名。疑王庸之(国器)应作王国器(庸之),则王国器与王国成均为“国”字辈。
    4 《桑植白族王氏族源简史》。
    5 《桑植白族王氏族源简史》及他书多有提及王氏祖祠及覆锅岩之历史,或记其时间为“宋嘉靖五年蒲月(即1526年5月)立”,此处的“宋”当即明王朝,是对中原封建统治王朝的泛称。
    1 《桑植白族王氏族源简史》。
    1 关于“覆锅岩”前的这通楹联,被学者们广泛地引用,同时也造成不同版本的出现,包括同样是在《桑植白族王氏族源简史》中的前后叙述都有出入。在书中附有一张“廷公落业纪念亭内匾额对联(二)”图,虽为后人绘制,但基本按原楹联形制绘制而成,其上并标有楹联全文,楹联中为“抵南楚,历患难”,当以该楹联实物为是。
    2 据鹤峰《钟氏白族谱》第50页载:“洪武十三年,千一、二公由江西吉水县沿江而工,过湖广创业,初到常德府武陵县之花草界,下马看地。十四年创业踏廖坪,鱼龟山下业。洪武二十二年,二祖千一公回籍。二十三年千一公上慈利,千二公下常德。二十六年千一公过麦地坪狮象把水口住矣。”据此,则狮子岩又当在麦地坪狮象把水口,又或在廖坪鱼龟山下。惟考究困难,兹各说存疑。
    3 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M].湖南桑植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白族学学会桑植分会1991年编印。
    4 鹤峰《钟氏白族谱》。
    5 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M].湖南桑植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白族学学会桑植分会1991年编印。
    1 谷忠诚:《桑植“民家人”的白族成份落实始末》.[A]《难忘的历程——庆祝建国50周年老同志回忆录》.[C].张家界市史志办公室、张家界市中共党史联络组1999年编。
    2 谷忠诚:《桑植七个白族乡建立前后》.[A]《难忘的历程——庆祝建国50周年老同志回忆录》.[C].张家界市史志办公室、张家界市中共党史联络组1999年编。
    1 1983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建立民族乡,少数民族的人口在全乡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以30%左右为宜;个别情况特殊的,可以低于这个比例。”1993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二条也规定了:“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以按照规定申请设立民族乡;特殊情况的,可以略低于这个比例。”
    2 谷忠诚:《桑植七个白族乡建立前后》.[A]《难忘的历程——庆祝建国50周年老同志回忆录》.[C].张家界市史志办公室、张家界市中共党史联络组 1999年编。
    1 详见桑植县政府网:《关于申报桑植土家族白族自治县的工作情况汇报》,http://www.sangzhi.gov.cn/fenews/read.php?id=357
    1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
    2 王现文等:《张家界纪事》,《大理日报》2006年9月1日A3版。
    1 鹤峰《钟氏白族谱》。
    2 函芳:《贺龙与白族》.[J].《中国民族》2005(1).
    1 “系语”在各种谱牒中往往称呼不一,实即辈分语、排行诗。
    2 《武陵谷姓白族志》。
    3 《桑植白族王氏族源简史》。
    1 《宋史》卷十五本纪第十五神宗二。
    2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八《宋纪》卷八十八。
    1 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2).
    2 阮西湖《关于术语“族群”》,《世界民族》.[J].1998 (2).
    3 朱伦:《浅议当代资本主义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建设》.[J].《世界民族》,1996(2).;朱伦:《论“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J].《世界民族》,1997(3).;朱伦:《“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J].《世界民族》,1999(1).
    4 王实:《“族群理论与族际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6).
    5 田敏:《论族群不能取代民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1 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5).
    2 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1998(2).
    3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2000(4).;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2004(6).
    4 陈延超:《关于“民族”一词的若干译法》,广东省译协1995年年会暨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
    5 庞中英:《族群、种族和民族》.[J].《欧洲》,1996(6).
    6 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1):徐杰舜:《雪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17页。
    1 张海洋:《浅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族群认同与跨文化传通》.[A].马启成、白振声主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 张海洋:《浅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族群认同与跨文化传通》.[A].马启成、白振声主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2000(4).;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2004(6).
    4 陈延超:《关于“民族”一词的若干译法》,广东省译协1995年年会暨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
    1 E. B. Tylor, The Origins of Culture,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 1958.
    2 许宪隆:《试论民族文化的“共振”与“合势”》.[A].《民族学研究》第13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 龙明耀:《民家人语言初探》,湖南省档案馆藏。转引自王剑峰:《桑植白族——经济与社会结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第33—35页。
    1 谷俊德:《白族乡民宴》.[J].《民族论坛》,2002(1).
    1 “特”的发音,在桑植白语中,第一种情况是作为单独词汇的使用,具有实际含义,如“头”称为“特”。第二种情况是作为后缀,没有实际含义.关于桑植白语中“特”字作为后缀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同样是作为后缀,“特”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含义。另外,在桑植白语中,称“前面”为“前特”、“后面”为“后特”、“黑特”,而在云南方言中,称“前面”为“前头”,“后面”为“后头”,“特”之发音更为接近云南方言中的“头”。以上观点仅是一种推断,尚需更多资料说明。
    2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
    1 关于此次民族联合调查组的情况,同样是在谷忠诚所撰的论著中亦有矛盾之处,关于民族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时间,《桑植“民家人”的白族成份落实始末》及(桑植)《白族简史》未明确写明时间,约在1982年;调查组搜集的各种词汇648个,与此处所记有出入。词汇数量疑应为648个,因为在《桑植七个白族乡建立前后》一文中提到:“赵衍荪先生并对所搜集的648个民家人的单词进行了逐一考证”,“……”你们提供的600多个单词……”。王剑峰在《桑植白族——经济与社会结构研究》一书第33—35页则认为是536个。
    2 《桑植少数民族》(内部发行资料),其中的白族部分系谷忠诚撰文。
    3 谷忠诚:《桑植“民家人”的白族成份落实始末》.[A]《难忘的历程——庆祝建国50周年老同志回忆录》.[C].张家界市史志办公室、张家界市中共党史联络组1999年编。
    4 云南省博物馆筹备处:《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8(6).
    5 马长舟:《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的几个问题》.[A].《云南省博物馆建馆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云南省博物馆编印。
    6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剑川海门口青铜时代早期遗址》.[J].《考古》1995(9);.王大道:《云南剑川海门口早期铜器研究》.[J].《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1 关于鹤峰白族的具体情况及鹤峰白族与桑植白族的联系,详见张丽剑:《对湖北省鹤峰县铁炉乡白族的调查报告》(内部发行资料),该文系成立铁炉白族乡的论证报告。
    2 钟以耘、龚光美主编:《鹤峰县民族志》.[M].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1 资料来源于2006年7月对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钟以放的采访,访谈内容经过笔者的适当整理。
    1 资料来源于2006年7月对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钟以放的采访,访谈内容经过笔者的适当整理。
    1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
    2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
    1 资料来源于钟以放藏书《进关降神科》.
    2 资料来源于2006年7月对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钟以放的采访,访谈内容经过笔者的适当整理。类似的记载亦见于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第124页。内容大同小异。
    3 资料来源于2006年7月对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钟以放的采访,访谈内容经过笔者的适当整理。
    1 资料来源于2006年7月对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钟以放的采访,访谈内容经过笔者的适当整理。
    2 钟以放则认为高傩供奉的是天公地母,低傩供奉的是华岳圣母。
    3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
    1 资料来源于2006年7月对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钟以放的采访。不仅在三元教中对三元神的解释不尽相同,相类似的,在傩愿戏中,对供奉的傩神解释也不同。有的供奉的三尊神:九天非齐太乙都总驱傩大帝(红脸)、清源妙道傩神真君(黑脸)、五通五显华光大帝(白脸)。有的供奉二尊神,分别是东山圣公(傩公)、南山圣母(傩母)。详见向国平等著:《鹤峰傩愿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第415页。
    2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孟姜女》的故事都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原来广泛流传于北方地区,经过改编后,也广泛流传于南方地区。
    3 如《土地诰》、《香火诰》等。
    1 资料来源于2006年7月对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钟以放的采访。
    1 鹤峰傩愿戏中也有《鲍家庄》一出,下分四个折子戏,即《胡氏观灯》、《索员外捡子》、《华岳老祖传道》、《鲍家庄招亲》。详见向国平等著:《鹤峰傩愿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第139—168页。
    1 向国平等著:《鹤峰傩愿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1 向国平等著:《鹤峰傩愿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1 作为一种准宗教,三元教不象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制度化宗教那么正式、规范,没有较为固定的宗教场所,但又比本主信仰、祖先崇拜、大、二、三神信仰等更为正式、规范,三元教的仪轨、典籍、神职人员、法器等较成体系,故将其归入准宗教。
    2 李亦园先生将宗教归为两大类,即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制度化宗教主要指世界上传统的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甚至可将道教也归入其中;而普化宗教主要指中国的祖先信仰。
    3 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
    1 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
    3 资料来源于2006年7月对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钟以放的采访。
    4 在谷忠诚的相关论著中,及对钟以放的采访中,都明显的反映出“三元教”不信鬼。
    1 资料来源于2005年10月对桑植县城谷忠诚的采访,访谈内容经过笔者的适当整理。
    2 资料来源于2005年10月对桑植县城谷忠诚的采访,访谈内容经过笔者的适当整理。
    1 资料来源于2005年10月对桑植县城谷忠诚的采访,访谈内容经过笔者的适当整理。
    2 资料来源于2005年10月对桑植县城谷忠诚的采访,访谈内容经过笔者的适当整理。
    1 王蕾:《明清两湖平原的自然灾害与民间信仰》,硕士论文。
    2 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M].湖南桑植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白族学学会桑植分会1991年编印。
    3 同样是谷忠诚的观点,在其所著的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第120页中,谷忠诚认为“据统计,在白族聚居的马合口、芙蓉桥、麦地坪等中心地区,就有本主庙(又称家庙)28座,本主神达17个之多。”在其所主编的《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第5页中,谷忠诚认为,“在一个不足250平方公里的地域,就有21处会址,信奉17个本主神。”前后观点有矛盾之处。
    4 谷俊德:《十月十五日,麦地坪赶庙会》.[J].《民族论坛》,2003(6).
    5 谷历生:《桑植白族文化特点》.[J].《民族论坛》,2003(9).
    6 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M].湖南桑植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白族学学会桑植分会1991年编印。
    1 鹤峰《钟氏白族谱·钟氏白族习俗概况》,2005年10月于铁炉白族乡访得。
    2 该表转抄自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M].湖南桑植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白族学学会桑植分会1991年编印。
    1 谷俊德:《十月十五日,麦地坪赶庙会》.[J].《民族论坛》,2003(6).
    2 吴杰:《溇水流域土家族民间信仰初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3 游俊:《土家族祖先崇拜略论》.[J].《世界宗教研究》2000(4).
    4 向智星:《略论湘西白族的<仗鼓舞>》.[J].《湖南大学学报》1998(2).
    5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
    6 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M].湖南桑植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白族学学会桑植分会1991年编印。
    1 关于桑植白族的民居建筑,更多介绍参见谷忠诚所撰《桑植少数民族》第75页“白族”部分;《桑植白族简史》第139—141页所记与《桑植白族风情录》所记基本相同;鹤峰《钟氏白族谱》第351—352页“居住”部分;钟以耘、龚光美主编:《鹤峰县民族志》第269—270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1 尤其是整个庭院是全封闭的,这和今天桑植白族的民居建筑有明显区别。今天桑植白族的民居建筑受周围土家族、苗族民居建筑的影响,基本上已没有了封闭式的建筑风格,而这点恰恰是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四周土墙夯筑,形成一个封闭的庭院。此外,庭院中彩绘之处很多。
    2 白族民居中更高规格的是“走马转角楼”、最高规格的是“六合同春”等。
    1 桑植白族明显的是木质的,所以称为隔板;大理白族明显的是土质的,所以称为隔墙。
    1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
    1 鹤峰《钟氏白族谱》。
    2 鹤峰《钟氏白族谱·钟氏白族习俗概况》。
    1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
    1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
    1 参见鹤峰《钟氏白族谱·钟氏白族习俗概况》。
    2 参见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
    1 戴楚洲《张家界市白族风情谈略》.[J].《.怀化师专学报》,1998(4).
    1 资料来源于2006年7月对桑植县城谷忠诚的采访,访谈内容经过笔者的适当整理。
    2 向智星:《略论湘西白族的<仗鼓舞>》.[J].《湖南大学学报》1998(2).
    3 向智星:《略论湘西白族的<仗鼓舞>》.[J].《湖南大学学报》1998(2).
    1 详见向智星:《简论湘西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1999(2).
    1 资料来源于笔者2006年10月对铁炉乡马家村四组赵七生的采访。
    2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
    1 此三首曲调均引自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493—494页。
    2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
    3 鹤峰《钟氏白族谱·钟氏白族习俗概况》。
    4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
    1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2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
    1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2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3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1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2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3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1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1 乔纳森·弗里德曼(郭建如译,高丙中校):《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乔纳森·弗里德曼(郭建如译,高丙中校):《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Peter B. mith & Michael Harris Bond. Socialpsychology across cultures. Prentice Hall Europe, 1998, second edition.
    4 乔纳森·弗里德曼(郭建如译,高丙中校):《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 王东风:《文化认同机制假说与外来概念引进》.[J].《中国翻译》,2002(4).
    2 邓治文:《论文化认同的机制与取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2).
    1 穆罕默德·哈达德:《科威特市的民族群体和民族等级结构》.[J].《民族译丛》,1992(5).
    2 参见M·G·史密斯:《美国的民族集团和民族性》.[J].《民族译丛》,1983(6).
    3 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高崇译,载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 Allport G W.The Nature of Prejudice.[M].Reading,MA:Addison-Wesley。1954,537.转引自陈晶、佐斌:《群际接触理论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4(1).
    1 Pettigrew T F.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8,49:65-85。转引自陈晶、佐斌:《群际接触理论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4(1).
    2 转引自沈关宝:《从学以致用、文野之别到文化自觉:费孝通老师的文化功能论》.[J].《社会》,2006(2).
    1 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cl Foucault)语,参见其相关著作《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话语的秩序》等著作。
    1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之四十二《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A].北京:中华书局,1989。
    1 吴泽霖主编:《人类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2 陈国强:《简明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 王希思:《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4 李绍明:《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Srevan Harrell)教授商榷》.[J].《民族研究》,2002(2).
    5 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
    6 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4).
    7 李远龙:《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p44-49。转引自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
    1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2006年12月在中南民族大学讲座上的发言。
    1 陈国强:《简明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 绫部恒雄:《ethnicity的主观和客观要素》.[J].《民族译丛》1988(5).
    3 J·纳什:《80年代拉美人类学研究》.[J].《民族译丛》1983(1).
    4 David Y. H. Wu, Ethnicity, Identity and Culture, The HUMANITIES BULLETIN, Volume4 December 1995, Faculty of Art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5 庄英章等编著:《文化人类学》(下册).[M].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2。
    6 转引自马戎:《试论“族群”意识》.[J].《西北民族研究》2003(3).
    7 马戎:《试论“族群”意识》.[J].《西北民族研究》2003(3).
    1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2004(6).
    3 哈正利:《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D].博士学位论文,2005.7.
    1 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1998(2).
    2 周星:《多重认同:从海外华人谈起》.[A].马启成、白振声主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 G. E. Guldin, The Waisheng ren are coming:: Ethnicit yand migration in Guangdong, AAS1995, Washington, D.C.
    4 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2004(2).
    5 李远龙:《广西防城港市的族群认同》(上、中、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1).(2).(3).连载。
    1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
    2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序论.[M].台北:允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本文的引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4588.
    1 资料来源于王剑峰:《桑植白族——经济与社会结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 九保村属于马合口白族乡,是白族聚居区。
    3 资料来源于王剑峰:《桑植白族——经济与社会结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4 瑞塔铺曾为白族乡,升为镇后撤消了白族乡的地位。
    1 沈林等:《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73、92—96页。
    2 范可:《“社会创伤”、华人认同、华人跨国主义》.[J].《读书》2005(1).
    1 关于“覆锅岩”前的这通楹联,被学者们广泛地引用,同时也造成不同版本的出现,包括同样是在《桑植白族王氏族源简史》中的前后叙述都有出入。在书中附有一张“廷公落业纪念亭内匾额对联(二)”图,虽为后人绘制,但基本按原楹联形制绘制而成,其上并标有楹联全文,楹联中为“抵南楚,历患难”,当以楹联为是。
    2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3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第14页。“玉泉”指洪家关白族乡境内的玉泉河,“洱海”系指大理四景中的洱海,“金英”既借喻大理白族女子成为“金花”,又借喻洪家关如贺龙、贺英、贺满姑等英雄人物,雄关既借指大理的上关(即龙首关)与下关(即龙尾关),又借指桑植县内的洪家关也是桑植县内的五关之首。
    4 湖北省内的白族尤其是铁炉乡的白族,大部分是从桑植县迁徙过去的。自1986年起,铁炉乡就多次提出了建立白族乡的申请,因多种原因未能批复。2006年3月15日,由省民委批复、省民政厅备案,批准建立了铁炉白族乡,成为湖北省唯一的一个白族乡。详见笔者所撰《建立铁炉白族乡的论证报告》。
    1 详见桑植县政府网:《关于申报桑植土家族白族自治县的工作情况汇报》。http://www.sangzhi.gov.cn/fenews/read.php?id=357
    1 Francis L.K.Hsu(许烺光):Under the Ancestor' Shadow: Chines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49,p.20.该书在白族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译为中文《在祖先的庇荫下》后曾于《大理文化》连载发表。
    2 Stevan Harrell: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2.
    3 萧亮中:《多元车轴,诸族共舞》,硕士论文.
    4 庄孔韶:《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
    1 马曜:《南诏大理史研究的新途径》.[J].《云南社会科学》1996(1).
    2 段伟菊:《大树底下同乘凉——<祖荫下>重访西镇人族群认同的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
    3 庄孔韶:《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
    4 关于此种观点,尚需更多资料佐证,也可能是族谱本身的附会、依附等编纂中的弊端而造成的,姑且存疑。
    1 以上四个访谈内容均转录自王剑峰:《桑植白族——经济与社会结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第25—26页。
    1 详见桑植县政府网:《关于申报桑植士家族白族自治县的工作情况汇报》,http://www.sangzhi.gov.cn/fenews/read.php?id=357
    [1] Allport G W. The Nature of Prejudice.[M]. Reading, MA: Addison - Wesley, 1954.
    [2] Anthony D·Smith, National Identity.[A].Harmondsworth: Penguin, Myths and Memories of the Nation.[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 David Y. H. Wu, Ethnicity, Identity and Culture.[J].The HUMANITIES BULLETIN, Volume4 December 1995, Faculty of Art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4] Dru C. Gladney.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The Makin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M]. Orlando: Hardcourt Brace & Company, 1998.
    [5] E. B. Tylor, The Origins of Culture.[M].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 1958.
    [6] Edmund Leach,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A Study of Kach in Social Structure.[M].The Athlone Pr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4.
    [7] Francis L. K. Hsu(许烺光):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 Chines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M].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49.
    [8] Fredrik Barth,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M].Boston: Little, Brownand Co., 1969.
    [9] G. E. Guldin, The Waisheng ren are coming:: Ethnicit yand migration in Guangdong.[M].AAS, Washington, D.C. 1995.
    [10] H. S. Morrisps selection on 'Ethic Group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M]. New York: Macmillan and Co.,1968.
    [11]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Ethnicit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2] John Armstrong, Nations before Nationalism.[M].Chapel Hill,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2.
    [13] Max Weber, The Ethnic group.[A].In Parsons and Shilsetal(eds.), The Ories of Society. [C].Vol. 1 Gleercol Illinois, The Free Press, 1961.
    [14]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G'Roth and C.Wittich(trans. and eds.)Vol.1. Seymour.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15] Nathan Glazer & Daniel P. Moynihan. Ethnicity--Theory And Eprience.[M]. Harvard Univercity Press. 1975.
    [16] Peter B. Smith & Michael Harris Bond, Social psychology across cultures.[M]. Prentice Hall Europe, 1998, second edition.
    [17] Pettigrew T 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8.
    [18] Raoul Naroll. On Ethnic Unit Classification.[J].Current Anthropology, 1964(4).
    [19] Richard Schermerhom,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M].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0.
    [20] Seymour smith, charlotte,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M].London &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86.
    [21] Smith, Charlotte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M].London &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86.
    [22] Stevan Harrell: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M]·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2.
    [23]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M].Grolier In corporated 1997, International edition. Vol. 10.
    [24] Thomas H. Eriksen,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M].London: Pluto Press, 1993.
    [25] Wu David Y. H.(吴燕和): Culture Change and Ethnic Identity among Minorities in China [A]. Chien Chiao and Nicholas Tapp, eds. Ethnieity and Ethnic Groups in China [C]. Hong Kong: New Asia Academic Bulletin, Volume Ⅷ.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9.
    [26]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7]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8]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29] 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A].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0]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1] 罗伯森·罗兰著,梁光严译:《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2] 绫部恒雄:《ethnicity的主观和客观要素》.[J].《民族译丛》 1988(5).
    [33] J.纳什:《80年代拉美人类学研究》.[J].《民族译丛》 1983(1).
    [34] M·G·史密斯:《美国的民族集团和民族性》.[J].《民族译丛》,1983(6).
    [35] 穆罕默德·哈达德:《科威特市的民族群体和民族等级结构》.[J].《民族译丛》,1992(5).
    [36] 乔纳森·弗里德曼(郭建如译,高丙中校):《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7] 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8] 尼科·基尔斯特拉著,高崇译:《关于族群性的三种概念》.[J].《世界民族》,1996(4).
    [39] 尼科·基尔斯特拉著,翟胜德译:《社会经济政策与族群性概念》.[J].《世界民族》,1997(1).
    [1] 司马迁《史记》
    [2] 班固《汉书》
    [3] 房玄龄等《晋书》
    [4] 脱脱总撰《宋史》
    [5] 宋濂等撰《元史》
    [6] 张廷玉总撰《明史》
    [7] 司马光《资治通鉴》
    [8] 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编:《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上、下),长沙:岳麓书社,1991。
    [9] 陈光前:万历《慈利县志》
    [10] 乾隆《桑植县志》
    [11] 同治11年本《桑植县志》
    [12] 同治12年本《桑植县志》
    [13] 同治12年本《沅陵县志》
    [14] 民国20年本《沅陵县志》
    [15] 同治8年《续修慈利县志》
    [16] 《熊氏族谱》
    [17] 《武陵谷姓白族志》
    [18] 柘坪乡《王氏族谱》
    [19] 《桑植白族王氏族源简史》
    [20] 鹤峰《钟氏白族谱》
    [21] 桑植《贺氏家谱》
    [22] 《鹤峰县人民政府关于恢复我县白族群众民族成份的请示》,鹤政办[1996]47号。
    [23] 《鹤峰白族简介》,鹤峰县民族事务委员会 1999年编印。
    [24] 湖南省统计局:《少数民族人口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湖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分析与研究 (第19期),http://www.hntj.gov.cn/rkpc/200208210023.htm。
    [25] 桑植县政府网:《关于申报桑植土家族白族自治县的工作情况汇报》,http://www.sangzhi.gov.cn/fenews/read.php?id=357
    [26] “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4588.
    [27] 吴心源:《南诏政权族属考》,http://www.liyangwz.com/list.asp?id=763。
    [28] 哈正利:《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29] 萧亮中:《多元车轴,诸族共舞》.[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2。
    [30]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1] 白友涛:《盘根草——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回族社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32] 曹卉:《近年来族群问题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
    [33] 陈晓婧:《从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的民族发展》.[J].《新疆大学学报》2006(1).
    [34] 陈延超:《关于“民族”一词的若干译法》,广东省译协1995年年会暨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
    [35] 陈国强:《简明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6] 陈晶、佐斌:《群际接触理论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4(1).
    [37] 陈烨:《Ethnic group(族群)、Nation(民族)与中国的民族》.[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3).
    [38] 陈金钟、王子荣主编《桑植白族民歌选》.[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
    [39] 陈志明:《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2(1).
    [40] 成均、石绍河、谷历生:《桑植白族婚俗探秘》.[J].《民族论坛》,2002(5).
    [41] 戴楚洲 《张家界市白族风情谈略》.[J].《怀化师专学报》,1998(4).
    [42] 邓治文:《论文化认同的机制与取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2).
    [43] 丁宏:《从东干人反观回族的文化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5(4).
    [44] 段伟菊:《大树底下同乘凉——〈祖荫下〉重访西镇人族群认同的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1).
    [45] 段玉明《大理国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46] 方国瑜:《略论白族的形成》.[A].《云南白族的起源与形成论文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7。
    [47] 范可:《西方学术视野中的民族主义和族群性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4).
    [48] 范可:《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4).
    [49] 范可:《“社会创伤”、华人认同、华人跨国主义》.[J].《读书》 2005(1).
    [50]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51] 费孝通:《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7(2).
    [52] 费孝通:《关于民族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 1980年第1期。
    [53] 高崇:《族群与族群性:两个概念的再认识》.[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3).
    [54] 谷臣章:《确定桑植白族成份的前后》,是《桑植少数民族》油印本的附录。
    [55] 谷臣章、谷忠诚 《湘西大庸白族概况》.[J].《白族学研究》 1993(3).
    [56] 谷俊德:《十月十五日,麦地坪赶庙会》.[J].《民族论坛》,2003(6).
    [57] 谷俊德:《白族乡民宴》.[J].《民族论坛》,2002(1).
    [58] 谷历生:《桑植白族文化特点》.[J].《民族论坛》,2003(9).
    [59] 谷忠诚:《桑植县名初探》.[J].《桑植文史资料》,1991(2).
    [60] 谷忠诚、康胜广:《桑植县城的演变》.[J].《桑植文史资料》,1991(2).
    [61] 谷忠诚:《桑植少数民族族源》.[J].《桑植文史资料》,1991(2).
    [62] 谷忠诚:《桑植县白族源流初探》.[J].《桑植文史资料》,1991(2).
    [63] 谷忠诚等:《白族游神》.[J].《桑植文史资料》,1992(3).
    [64] 谷忠诚:《桑植“民家人”的白族成份落实始末》.[A]《难忘的历程——庆祝建国50周年老同志回忆录》.[C].张家界市史志办公室、张家界市中共党史联络组 1999年编。
    [65] 谷忠诚:《桑植七个白族乡建立前后》.[A]《难忘的历程——庆祝建国50周年老同志回忆录》.[C].张家界市史志办公室、张家界市中共党史联络组 1999年编。
    [66] 谷忠诚:(桑植)《白族简史》(送审稿).[M].桑植县民族侨务局、张家界民族旅行社编辑出版。
    [67] 谷忠诚等编:《桑植白族风情录》(征求意见稿).[M].湖南桑植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云南白族学学会桑植分会 1991年编印。
    [68] 含冰:《古歌隐现 风情粲然》.[J].《民族论坛》,2001(5)
    [69] 函芳:《贺龙与白族》.[J].《中国民族》 2005(1).
    [70] 郝时远:《“族群”与“民族”的国际对话》,《人民日报》,2001年11月2日第七版。
    [71] 郝时远:《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中的“认同群体”与ethnic group》.[J].《世界民族》,2002(4).
    [72] 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4).
    [73] 郝时远:《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2(5).
    [74] 胡必亮:《关系共同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5] 江应粱主编:《中国民族史》第201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76]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77]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78] 菅志翔:《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目专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79] 兰林友:《论族群认同与族群认同理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3).
    [80] 李红杰:《论民族概念的政治属性——从欧洲委员会相关文件看“民族”与“族群”》.[J].《民族研究》,2002(4).
    [81] 李祥福:《族群性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2).
    [82] 李泳集:《性别与文化:客家妇女研究的新视野》.[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83] 李绍明:《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J1.《民族研究》,2002(2).
    [84] 李亦园:《族群关系脉络的反思——序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A].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C].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85] 林超民:《汉文化与白族的形成和发展》.[A].《社会、民族与文化展演国际研讨会论文》.[C].台北,1999年。
    [86]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A].北京:中华书局,1989。
    [87] 李劫:《民族研究对外开放的新尝试:<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简评》.[J].《民族教育研究》,2001(2).
    [88] 李生信:《从语言接触看回族母语的演变》.[J].《宁夏社会科学》,2004(3).
    [89] 李远龙:《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90] 李远龙:《广西防城港市的族群认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1).(2).(3).连载。
    [91] 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
    [92] 马曜:《白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93] 马曜:《南诏大理史研究的新途径》.[J].《云南社会科学》1996(1).
    [94]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2006年12月在中南民族大学讲座上的发言。
    [95] 马戎:《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3(4).
    [96]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2004(6).
    [97]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2000(4).
    [98] 马戎:《民族关系的社会学研究》.[A].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99] 马戎:《试论“族群”意识》.[J].《西北民族研究》2003(3).
    [100] 马长舟:《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的几个问题》.[A].《云南省博物馆建馆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云南省博物馆编印。
    [101] 纳日碧力戈:《族群形式与族群内容返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2).
    [102] 纳日碧力戈:《全球场景下的“族群”对话》,《世界民族》,2001(1).
    [103]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104] 庞中英:《族群、种族和民族》.[J].《欧洲》,1996(6).
    [105] 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5).
    [106] 潘蛟:《族群》.[A].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107] 祁庆富:《西南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108] 祁庆富等:《南诏史话》.[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09] 祁庆富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1101 祁进玉:《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3).
    [111] 乔健:《族群关系与文化咨询》.[A].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12] 乔健:《民族多元与多元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4).
    [113] 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114] 阮西湖《关于术语“族群”》.[J].《世界民族》,1998(2).
    [115] 《桑植少数民族》(内部发行资料),其中的白族部分系谷忠诚撰文。
    [116] 沈关宝:《从学以致用、文野之别到文化自觉:费孝通老师的文化功能论》.[J].《社会》,2006(2).
    [117] 沈林等:《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18] 宋德剑:《潮客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丰顺县取名为(阝留)隍镇九河村的实证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2004(4).
    [119] 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1998(2).
    [120] 索端智:《历史事实·社会记忆·族群认同——以青海黄南吾屯土族为个案的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1).
    [121]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A].《斯大林论民族问题》.[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122] 石绍河:《从苍山洱海走来的桑植白族》.[J].《民族论坛》,1998(61).
    [123] 田敏:《论族群不能取代民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124] 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
    [125] 王大道:《云南剑川海门口早期铜器研究》.[A].《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126] 王明达、段寿桃:《桑植白族“三元教”简评》.[J].《白族学研究》1991(1).
    [127] 王剑峰:《桑植白族——经济与社会结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128] 王东风:《文化认同机制假说与外来概念引进》.[J].《中国翻译》,2002(4).
    [129] 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2).
    [130] 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2004(2).
    [131]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序论.[M].台北:允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132]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133] 王实:《“族群理论与族际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6).
    [134] 巫达:《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6).
    [135] 吴泽霖主编:《人类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136] 吴杰:《溇水流域土家族民间信仰初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137] 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138] 许宪隆:《整合的魅力: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与民族地区近代社会转型》.[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139] 许宪隆:《试论民族文化的“共振”与“合势”》.[A].《民族学研究》第13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40] 许宪隆:《论科技进步与民族关系》.[J].《甘肃民族研究》1996(4).
    [141] 许宪隆:《论少数民族人口与生态环境》.[J].《人口学与计划生育》1997(3).
    [142] 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1).
    [143] 徐杰舜:《雪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4] 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45] 向国平等著:《鹤峰傩愿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146] 向智星:《略论湘西白族的<仗鼓舞>》.[J].《湖南大学学报》1998(2).
    [147] 向智星:《简论湘西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1999(2).
    [148] 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49] 叶江:《当代西方“族群”理论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5).
    [150] 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151] 游俊:《土家族祖先崇拜略论》.[J].《世界宗教研究》2000(4).
    [152] 云南省博物馆筹备处:《剑川海门口古文化遗址清理简报》.[J].《考古 通讯》1958(6).
    [153]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剑川海门口青铜时代早期遗址》.[J].《考古》1995(9).
    [154] 《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155] 张龙林:《民族、民族主义之我见》.[J].《世界民族》,1999(4).
    [156] 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2).
    [157] 张丽剑《明代的开中制》.[J].《盐业史研究》1998(2).
    [158] 张丽剑:《明代大理白族地区的汉族移民》.[J].《大理文化》1998(6).
    [159] 张丽剑:《明代大理白族地区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二——儒学教育》.[J].《云南教育学院报》1999(1).
    [160] 张丽剑:《明代汉文化在大理白族地区的影响——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识分子群体》.[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161] 张丽剑:《明代汉文化在大理地区的传播和影响》.[A].林超民主编:《新浪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162] 张丽剑:《对湖北省鹤峰县铁炉乡白族的调查报告》(内部发行资料),该文系成立铁炉白族乡的论证报告。
    [163] 张海洋:《浅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族群认同与跨文化传通》.[A].马启成、白振声主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64] 张有隽:《中越边境边民的族群结构——以龙州金龙峒壮族边民群体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3).
    [165] 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166] 赵卫东:《大理邓川坝子“白回”族群成因探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4).
    [167] 周星:《多重认同:从海外华人谈起》.[A].马启成、白振声主编:《民族学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68] 周大鸣:《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A].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69]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
    [170] 周传斌:《族群理论的流变及其与民族理论的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
    [171]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
    [172] 钟以耘、龚光美主编:《鹤峰县民族志》.[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173] 钟玉如:《论湘西沅陵钟姓的族属源流》.[J].《白族学研究》1993(3).
    [174] 朱伦:《浅议当代资本主义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建设》.[J].《世界民族》,1996(2).
    [175] 朱伦:《论“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J].《世界民族》,1997(3).
    [176] 庄孔韶:《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
    [177] 庄英章等编著:《文化人类学》.[M].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