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启示我们,教育行为的背后隐含着文化、社会和民族的意涵。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存、传递和发展文化,对文化的选择主要是靠“课程”来完成的。“课程”对文化的选择取决于文化自身发展和人类对文化的理解和需要。不同民族的人群对文化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民族高等教育首先应该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通过教育使人适应环境,与周围的人、环境、文化和社会实现和谐共处,这样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教育具有民族性,应当因地制宜。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人疾呼“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创新的土壤”的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问题。其中,民族高校隐性课程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不可轻视。它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民族高校中开展和实施隐性课程既是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手段,也是各民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相互了解、尊重、包容和欣赏的过程。
     中央民族大学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是中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实践党中央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验基地。每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各民族在交往和互动中,难免会受到其他民族的价值观的影响,如何使他们在保留着自身文化习俗和传统的同时,又能够乐于共享其他民族文化呢?通过教育,各民族学生在学习包括不同民族、文化和国别在内的多样性的同时,要持有对自身文化和民族的归属感,并应树立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努力寻找和实践文化、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实现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和谐发展。
     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作为考察对象,探讨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内涵、特征、功能,对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困境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讨论。全文由导论、正文及结语构成。其中,正文共七章。
     第一章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对田野点选取的原因和田野点的基本概况进行了描述,并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科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面梳理了国外、台湾和大陆有关学者的相关研究动态,此外,还简要介绍了本文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在梳理国外、大陆和台湾学者们关于隐性课程的种神论述的基础上,以多元文化为视角,试图对目前学术界较少关注的民族高校隐性课程这一概念通过规范的实证进行界定,对隐性课程与第二课堂以及与显性课程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同时,在学科理论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独特的特征,并归纳了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特殊功能。
     第三章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从文化的角度对蒙藏学校、延安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隐性课程发展演变过程进行追述,试图找到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历史谱系,并为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现状研究提供历史经验。
     第四章通过实证调查与分析,直观地、详细地描述和总结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发展现状。在民族高校这个多元文化场域中,各民族学生都有各自民族的文化背景,其隐性课程也表现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特征,因此,尝试性地将民族高校隐性课程总结为三个表现类型,即学校主导且学生参与的隐性课程、学生主导且学校监督的隐性课程和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
     第五章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个维度,阐述了隐性课程相关主体的情感表达和自我认同,这也是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现状的延续。通过讲述各民族学生在民大课堂之外发生的真实故事,追忆民大生活中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第六章,通过对田野调查材料的整理和分析,总结了中央民族大学等民族高等学校的隐性课程的发展成就,但民族高校隐性课程在实施中仍存在诸如学校缺乏“跨文化敏感”意识、忽视内涵文化建设以及多元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不足;教师对隐性课程认识欠缺、缺乏多元文化育人理念、隐性课程的参与度不够以及自身多元文化素养有待于进一提升;部分学生的中国人“留学生”感觉、民族身份被淡化等问题。对每一方面都结合一个具体的个案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之上,挖掘出隐藏在其背后的主要原因。
     第七章试图对民族高校隐性课程评价进行尝试性定义,对隐性课程的评价方法、维度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最后尝试把“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和“逻辑框架法”用于民族高校隐性课程评价中,以期为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的评价提供指导和经验的借鉴。
     第八章以多元文化课程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个维度寻找民族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可借鉴之处,力求寻找和实践文化、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实现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和谐发展,并为中国高等教育隐性课程探索一条可能的进路。
     最后是论文的结语。对全文予以概括、总结。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reveals that there are cultural, social and national implications in education activities.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functions of education is to reserve, inherit and develop culture, and the selection of culture depends on "course" which is based on the self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demand of culture. Different ethnic group takes cultures in different ways. Hence,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ught to admi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dividual students, and educate them in specific ways. Education could work better if it helps people get along well with the surrounding people, environment, culture and society. Meanwhile, education is an ethnic task, it differs geographically. Hidden curriculu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ethnic education. It is not only an education question; it is also a complex social question. Therefore, hidden curriculum is o mean to cultivate ethnic elites and also a field wher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could ach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respect, tolerance and appreciation.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is a big family which consists of56ethnic groups and is a cradle of ethnic elites. It is also the highest ethnic education institution in china. It is an experiment site where we coul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culture and society by respecting difference and accepting diversity. In their evolution history, every ethnic group generates their own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y will be affected by other different values in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other groups. How to reserve their own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customs in the sharing of other cultures? Through education, ethnic students could enforce their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learn diverse ethnic and national cultures. Students should clarify their cultural, ethnic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search for the balance point between culture, ethnic and nation, and try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es and ethnic groups.
     The essay takes MUC as the research target and discusses the connation, traits and functions of hidden curriculum of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which the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are thoroughly discussed. The essay consists of the preface, the text and the conclusion, and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contents preface, the writer presents the reas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the reasons of the choice of the field,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field. The writer also sums up the relativ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s in definitions, essential theories and case studies.
     In chapter two, the writer looks the literatures of hidden curriculum, Chinese. Taiwanese and internal texts are included. Through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writer tries to do an empirical definition of hidden curriculum and clarif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dden curriculum,"second class" and the curricula. Meanwhile, the writer generalizes the traits of ethnic education hidden curriculums and their specific functions regarding the relative theories.
     In chapter three, the writer talks about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of MUC, the school of Tibetans and Mongolians, Yan'an Minzu College and Minzu College of China, and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writ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historic lineage of hidden curriculum in ethic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vide historic experience of current situation.
     In chapter four, the writer general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dden curriculum in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rough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field of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tudents possess their own ethnic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hidden curriculums represent its colorful contents and diversity. Hence, the writer tries to divide the course into three categories, courses organized by school, courses organize by students and supervised by school, and activities organized voluntarily by students.
     In chapter five, the writer focuses on the subject emotional express and self identification through four perspectives, students, teachers, schools and society. It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continu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dden curriculum in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By telling the real stories of the students after class, and memorizing the people and events in daily life, we could understand their life and culture in a deeper way.
     In chapter six,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ieldwork materials, the writer sums up the achievement of MUC in the hidde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cultural sensibility, ignore of the cultural connation and short of multi-ethnic cultural values. Teachers don't consider hidden curriculum clearly, and not gain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dea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lack of multi-cultural qualities. Some students even have a feeling as a foreign student, ethnic identity are threatened. All thes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 in the case studies through which the writer tries to reveal the covered reasons.
     In chapter seven, the writer tries to evaluate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set up a series of methods and dimensions and take the "stakeholders analysis" and "logic framework analysis" as two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writer expects these two methods could offer some reference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dden curriculum in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apter eight,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teacher, schools and society, the writ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meaningful suggestions for hidden curriculum. Cultures, ethnics and nations should be balanced i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es and multi-ethnics. The writer tries to find out a possible developing direction for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ethn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final part is the conclusion. The writer concludes up her essay.
引文
① 校报记者:《校庆专访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鄂义太》,《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6月11日,第1版。
    ① 《励行通讯》(北京),2012年12月28日,第3版。
    ① 胡锦涛:《希望青年学习德才兼备保持个性》,2011年4月25日,http://news.qq.com/a/20110425/000023.htm,2011年4月24日。
    ① Otto Friedrich Bollnow:Selbstdarstellung, in:Padagogik in Selbstdarstel·lungen, hrsg. Von Ludwing, J. PongTatz, Band 1, Felix Meinr Verlag Munchen 1975, p.19,转引自庄孔韶:《人类学通论》(修订版),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24页。
    ① 校报记者:《校庆专访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6月11日,第1版。
    ①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74页。
    ② 李复新:《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课程·教材·教法》(上),1998年第10期。
    ③ 李复新:《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课程·教材·教法》(上),1998年第10期。
    ① 李复新:《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课程·教材·教法》(下),1998年第12期。
    ② 黄政杰:《潜在课程概念分析》,台北:台湾师大教研所集刊,1986年,第164-166页。
    ③ 谢华、苟萍:《大教育观视野下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教育与管理》,2008年第6期。
    ④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9页。
    ⑤ 林清江:《潜在课程与生活教育》,台北:台湾书店,1986年,第187页。
    ① 陈伯璋:《潜在课程的概念分析》,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7年,第96页。
    ② 学术界关于隐性课程术语有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潜课程、隐形课程、第三类课程(即校园文化建设)、虚无课程(台湾学者)等。
    ③ 刘佛年:《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学教育》,1987年第3期。
    ④ 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教育研究》,1987年第11期。
    ⑤ 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教育研究》,1989年第12期。
    ⑥ 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92页。
    ⑦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3页。
    ①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页。
    ② 郑金洲:《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第1期。
    ③ 郑金洲:《隐蔽课程概念寻绎》,《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8期。
    ④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2页。
    ⑤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增订合编本),1999年,第1900页。
    ① 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8期。
    ② 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教育研究》,1987年第11期。
    ③ 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教育研究》,1989年第12期。
    ④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3页。
    ⑤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3页。
    ① 何云峰:《隐性课程理论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2期。
    ②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①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0页。
    ②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0页。
    ③ 王传中、刘春江等:《试论高校优质隐性课程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5期。
    ① 陈满、帅斌:《高质量隐性课程建设初探—隐性课程建设相关理论系列研究之三》,《科学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10期。
    ② 高碧青:《隐性课程评价的理论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③ 延立军:《高校隐性课程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0年。
    ① 刘佛年:《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学教育》,1987年第3期。
    ② 李大健:《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11期。
    ③ 冯海伦:《校园文化建设—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8期。
    ④ 张丽娜:《从隐性生教育视角看贫困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硕士学位论文,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⑤ 李大健:《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11期。
    ① 郝有隽、水永强:《高等院校隐性课程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20期。
    ② 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教育研究》,1989年第12期。
    ③ 薛丽:《隐性课程德育功能探析》,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④ 冯海伦:《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价值》,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① 胡锦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2007年7月1日,http://news.sina.com.cn/c/2011-07-01/104922740057.shtml。
    ② 张桂芬、何南:《论高校校园隐性课程及其开发》,《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3期。
    ③ 张玉荣:《大学隐性课程建设探讨》,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④ 刘朝阳:《隐性课程个案研究—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① 这些档案材料主要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和《中央民族大学校报》。
    ② 克里夫特.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页。
    ③ 克里夫特.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①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增订合编本),1999年,第1900页。
    ① 傅建明:《“隐蔽课程”辨析》,《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8期。
    ①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5页。
    ①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5页。
    ② 郑金洲:《隐蔽课程概念寻绎》,《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8期。
    ③ 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7页。
    ① 郝时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观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①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第3期。
    ②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第3期。
    ①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第405页。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编:《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张玉国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 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1-43页。
    ②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9页。
    ③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0页。
    ① 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教育研究》,1989年第12期。
    ② 吴娴兰:《关于中国潜在课程研究的反思》,《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第6期。
    ①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209页。
    ②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5页。
    ①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4页。
    ②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http://wwv.gov.cn/ldhd/2006-04/22/content_260592.htm.
    ①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 引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郑金洲:《就隐蔽课程的一些问题与班华同志商榷》,《教育研究》,1990年第8期。
    ① 赵秀德:《大革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北京党史研究》,1996年第4期。
    ② 郑贝妮、刘婧:《走进中央民大附中》,《中国民族报》(北京),2007年6月1日,第3版。
    ③ 孟彩霞:《民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及其革命活动》,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① 孟彩霞:《民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及其革命活动》,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② 杨进锉:《关于<民族词典>有关蒙藏学校词目释文的商榷》,《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第2期。
    ③ 《蒙藏学校与中央民族学院合并》,《人民日报》(北京),1951年7月11日,第3版。
    ④ 陆兵:《北京蒙藏学校》,《北京党史》,1988年第5期。
    ⑤ 郑贝妮、刘婧:《走进中央民大附中》,《中国民族报》(北京),2007年6月1日,第3版。
    ⑥ 陆兵:《北京蒙藏学校》,《北京党史》,1988年第5期。
    ① 郑贝妮、刘婧:《走进中央民大附中》,《中国民族报》(北京),2007年6月1日,第3版。
    ② 陆兵:《北京蒙藏学校》,《北京党史》,1988年第5期。
    ③ 孟彩霞:《民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及其革命活动》,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④ 陆兵:《北京蒙藏学校》,《北京党史》,1988年第5期。
    ⑤ 吉雅泰:《李大钊同志和内蒙古初期的革命活动》,《民族团结》,1961年第7期。
    ① 《蒙古农民》本身是一个物化的文化载体,但本文重点探讨其作用和功能,因此,突出强调它的精神层面的价值。
    ② 孟彩霞:《民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及其革命活动》,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③ 孟彩霞:《民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及其革命活动》,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④ 宋月红:《蒙藏学校与党的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北京党史》,2007年第4期。
    ① 孟彩霞:《民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及其革命活动》,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② 宋月红:《蒙藏学校与党的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北京党史》,2007年第4期。
    ③ 乌兰夫:《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经验.乌兰夫文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92页,转引自宋月红:《蒙藏学校与党的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北京党史》,2007年第4期。
    ④ 乌兰夫:《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经验.乌兰夫文选》(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92页,转引自宋月红:《蒙藏学校与党的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北京党史》,2007年第4期。
    ⑤ 宋月红:《蒙藏学校与党的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北京党史》,2007年第4期。
    ⑥ 孟彩霞:《民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及其革命活动》,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⑦ S老师自1968年至今,一直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学习、工作,见证了附中几次搬迁的历史,也见证了附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① 多松年,蒙古族,早期进入蒙藏学校学习,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早期少数民族党员的代表之一。
    ① 宗群:《回忆延安民族学院》,《中国民族》,1958年第1期。
    ② 宗群:《纪念延安民族学院建立四十五周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③ 摘自笔者与WYZ先生的访谈。
    ① 宗群:《回顾与展望—从延安民族学院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② 王云、王天木:《延安民族学院创办始末》,《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③ 樊泽:《民族干部的摇篮民族教育的典范—纪念延安民族学院成立50周年》,北京:《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1991年。
    ④ 樊泽:《民族干部的摇篮民族教育的典范—纪念延安民族学院成立50周年》,北京:《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1991年。
    ⑤ 宗群:《纪念延安民族学院建立四十五周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① 《延安民族学院院歌》:我们是各民族的优秀子孙;我们是中国真正的主人。汉、满、蒙、回、藏、苗、彝,亲密地团结在一起,今天是各民族学习的伙伴。明天是革命中战斗的先锋。同志们让我们携起手来,高举起民族革命旗帜。迈步走向平等、幸福各民族团结的新中国。
    ② 宗群:《纪念延安民族学院建立四十五周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③ 宗群:《纪念延安民族学院建立四十五周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④ 宗群:《回顾与展望一从延安民族学院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① 宗群:《回顾与展望—从延安民族学院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② 宗群:《回忆延安民族学院[》,《中国民族》,1958年第1期。
    ③ 杨静仁:《庆贺中央民族学院建校三十周年》,《中国民族》,1981年第7期。
    ① 一般都是工作着的同志被选派到这里培训一到两年,然后留校或者回到地方从政,即为“行政干部”。
    ① 王天玺:《两度进中央民大学习》,《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6月11日,第3版。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286页。
    ①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59页。
    ② 摘自《走进中央民族大学》,待出版。
    ① 校报评论员:《真确的蕴涵、共同的期望》,《中央民族大校报》(北京),2007年10月19日,第1版。
    ② JR,女,朝鲜族,吉林人,大三,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① 引自《中央民族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②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301页。
    ① 付蓉:《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博物馆工作纪事》,《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北京),2005年4月7日,第4版。
    ① 引自《关于印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英才培养计划>等文件的通知》(民大党发[2011]49号)。
    ② 引自《关于印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英才培养计划>等文件的通知》(民大党发[2011]49号)。
    ① 引自《关于印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英才培养计划>等文件的通知》(民大党发[2011]49号)。
    ① 谈姗姗:《多元文化的盛宴》,《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09年4月24日,第4版。
    ② 宋蜀华、白振生:《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① 引自《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①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4页。
    ② 夏桂霞:《搏击长空写风流—记文传学院04级研究生朱晶晶》,《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北京),2005年1月13日,第3版。
    ① [美]罗伯特·亨利·路威:《乌鸦印第安人》,冉凡、C.Fred Blake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① YMM,女,满族,辽宁人,研一,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②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第五版),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5页。
    ①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205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② 陈理、郭卫平、王庆仁:《潘光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8页。
    ① 满大玮:《我们热情参与,我们无悔青春—记第六届宿舍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北京),2005年11月18日,第4版。
    ① 转引自[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372页。
    ① 亚楠:《我们的家》,《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北京),2005年12月16日,第4版。
    ① 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237页。
    ① SZ,男,藏族,青海,大四,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①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380页。
    ② [美]维克多·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刘珩、石毅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7页。
    ① 玛西高娃:《美就在身边》,《.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2年11月2日,第4版。
    ① 字国慧:《民大给了我一个“支点”》,《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1月7日,第4版。
    ① 周笑言:《民大情深》,《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3月18日,第4版。
    ② 曹章武:《怀念四年时光—校友曹章武谈大学生活》,《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07年10月19日,第3版。
    ① 再娜甫·尼合买提:《心中永远的母校》,《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9月9日,第3版。
    ①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第229页。
    ① S老师,男,藏族,甘肃,现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
    ②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第86页。
    ① 丁剑冰:《春天的校园里,民族团结之花娇艳绽放—记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号楼331寝室》,《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4月22日,第2版。
    ②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4-125页。
    ① 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8页。
    ① 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8页。
    ① 余自强:《生物课程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6年,第383页。
    ② 胡弼成:《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2页。
    ③ 转引自胡弼成:《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2页。
    ① 于向英主编:《教育测量与统计》,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① 范晓玲:《教学评价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①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9页。
    ②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9页。
    ①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1-302页。
    ② Banks,J.A,& Banks,C.A.M. (with Clegg,A.A,Jr.), Teaching strongies for the social studies(5th ed.).New York,1999.
    ③ 费孝通:《缺席的对话—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读书》,1990年第5期。
    ①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9页。
    ②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78页。
    ③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79页。
    ①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13页。
    ①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4页。
    ② 三个离不开指的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是党中央1981年在讨论和解决新疆民族关系问题时正式提出来的,1990年8月,江泽民赴新疆视察时将其进一步完善。
    ③ 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009年8月25日,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来的。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7页。
    ① 费孝通:《缺席的对话—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读书》,1990年第5期。
    ②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第96页。
    ③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2-303页。
    ① 引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① 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2页。
    ② 周鸿:《论培养世界公民文化包容和自信品质》,《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6期。
    ① [美]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0页。
    [1][德]奥特弗利德·赫费:《经济公民、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沈国琴、尤岚岚、励洁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2][美]罗伯特·亨利·路威:《乌鸦印第安人》,冉凡、C. Fred Blake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3][美]James A. 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第五版),荀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美]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5][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6][美]威廉·维尔斯马斯蒂芬·G·于尔斯:《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九版),袁振国主译、孟万金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7][美]维克多·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刘珩、石毅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陈伯璋:《潜在课程的概念分析》,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7年。
    [11]陈理、郭卫平、王庆仁:《潘光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陈美如:《多元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0年。
    [13]樊泽:《民族干部的摇篮民族教育的典范—纪念延安民族学院成立50周年》,北京:
    [14]《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1991年。
    [15]范晓玲:《教学评价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6]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
    [1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增订合编本),1999年。
    [20]关成华主编:《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2]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2页。
    [23]胡弼成:《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24]胡森主编:《国际教育大辞典》,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年。
    [25]黄政杰:《潜在课程概念分析》,台北:台湾师大教研所集刊,1986年。
    [26]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27]江雪龄:《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0年。
    [28]江雪龄:《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师大书院,1996年。
    [29]解思忠:《国民素质读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00年。
    [30]靳玉乐:《潜在课程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31]靳玉乐主编:《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32]克里夫特.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编:《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张玉国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34]林清江:《潜在课程与生活教育》,台北:台湾书店,1986年。
    [35]林颖:《内隐学习:人类适应与发展的高效之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
    [36]刘正伟、仇建辉主编:《学校文化建设:特色与品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
    [37]鲁洁、吴康宁主编:《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38]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39]彭聃玲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41]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42]宋蜀华、白振生:《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孙若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
    [44]谭光鼎、刘美慧、游美惠编著:《多元文化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45]万明纲:《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46]王鉴、万明纲主编:《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47]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8]奚传绩编:《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第二版),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9]姚梅林:《学习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0]于向英主编:《教育测量与统计》,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51]余自强:《生物课程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6年。
    [5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3]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课程》,黄政杰主译,台北:台北师大书苑,1997年。
    [54]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55]张建成主编:《多元文化教育:我们的课题与别人的经验》,台北:台北师大书苑,2000年。
    [56]张俊豪:《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民族院校》,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
    [57]张世富主编:《民族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58]赵旭东:《乡土中国研究的新视野——国际社会学论坛暨社会学系十年庆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9]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60]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1]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63]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新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64]周星、王铭:《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65]庄孔韶:《人类学通论》(修订版),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1]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教育研究》,1989年第12期。
    [2]陈满、帅斌:《高质量隐性课程建设初探—隐性课程建设相关理论系列研究之三》,《科学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10期。
    [3]陈松林:《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多维视角及其现实意义》,载《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3期。
    [4]杜志强、靳玉乐:《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问题与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9期。
    [5]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第3期。
    [6]费孝通:《缺席的对话—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读书》,1990年第5期。
    L7J冯海伦:《校园文化建设—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8期。
    [8]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8期。
    [9]傅林:《拿来与创新-中日多元文化教育问题的比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10]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心理学报》,2002年第4期。
    [11]郭秀艳、杨治良:《人工语法学习模型述评》,《心理学探新》,2002年第1期。
    [12]郭秀艳:《内隐学习研究综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3]郝时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观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14]郝有隽、水永强:《高等院校隐性课程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20期。
    [15]何云峰:《隐性课程理论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2期。
    [16]吉雅泰:《李大钊同志和内蒙古初期的革命活动》,《民族团结》,1961年第7期。
    [17]李大健:《论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11期。
    [18]李复新:《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课程·教材·教法》(上),1998年第10期。
    [19]李复新:《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课程·教材·教法》(下),1998年第12期。
    [20]李庶泉:《论多元化教育的理论研究框架》,《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1]刘佛年:《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学教育》,1987年第3期。
    [22]陆兵:《北京蒙藏学校》,《北京党史》,1988年第5期。
    [23]梅珍兰:《从内隐学习的视角看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优化》,《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7期。
    [24]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25]宋月红:《蒙藏学校与党的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北京党史》,2007年第4期。
    [26]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27]涂元玲:《论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途径及启示》,《比较教育学》,2003年第2期。
    [28]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的新发展与课程改革》,《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
    [29]王传中、刘春江等:《试论高校优质隐性课程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5期。
    [30]王鉴、何喜刚:《詹姆斯·A·班克斯的多元文化课程理论》,《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31]王鉴、秦积翠、栾小芳、关莹:《解读中国多元文化教育》,《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32]王鉴:《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外国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33]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西方民族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34]王鉴:《多元文化教育的两种模式:“西方马赛克”与“中国大花园”》,《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6期。
    [35]王鉴:《多元文化教育的世纪论争》,《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36]王鉴:《略论中国民族教育的本土化》,《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37]王鉴:《托比亚斯·吕尔克尔的多元文化课程理论》,《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5期。
    [38]王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民族教育之比较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39]王云、王天木:《延安民族学院创办始末》,《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40]吴兵:《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课程理论述评》,《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1]吴娴兰:《关于中国潜在课程研究的反思》,《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第6期。
    [42]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教育研究》,1987年第11期。
    [43]谢华、苟萍:《大教育观视野下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教育与管理》,2008年第6期。
    [44]谢宁:《全球社会上的多元文化教育》,《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45]杨进锉:《关于<民族词典>有关蒙藏学校词目释文的商榷》,《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第2期。
    [46]杨静仁:《庆贺中央民族学院建校三十周年》,《中国民族》,1981年第7期。
    [47]张桂芬、何南:《论高校校园隐性课程及其开发》,《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3期。
    [48]张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探析》,《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49]赵秀德:《大革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北京党史研究》,1996年第4期。
    [50]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的西方探索与中国实践》,《教育文化论坛》,2009年第1期。
    [51]郑金洲:《就隐蔽课程的一些问题与班华同志商榷》,《教育研究》,1990年第8期。
    [52]郑金洲:《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第1期。
    [53]郑金洲:《隐蔽课程概念寻绎》,《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8期。
    [54]宗群:《回顾与展望—从延安民族学院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55]宗群:《回忆延安民族学院》,《中国民族》,1958年第1期。
    [56]宗群:《纪念延安民族学院建立四十五周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57]周鸿:《论培养世界公民文化包容和自信品质》,《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6期。
    [1]Banks,J.A,& Banks,C.A.M. (with Clegg,A.A,Jr.), Teaching strongies for the social studies(5th ed.).New York,1999.
    [2]Hyman, Herbert H, and Charles R., Education's Lasting Influence on Valu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3]Kymlicka, W., The Rights of Minority Cultur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1996.
    [4]Postman N., The End of Education:Redefining the Value of School. Vintage bosks, New York,1996.
    [5]Stavenhagen, R. Ethnic Conflicts and the Nation-State. Macmillian press Ltd.1996.
    [6]Tarrow, N. B.(Ed), Human Rights and Education. Pergamon Press, London,1987.
    [1]冯海伦:《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价值》,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高碧青:《隐性课程评价的理论初探》,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刘朝阳:《隐性课程个案研究—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孟彩霞:《民国时期的北京蒙藏学校及其革命活动》,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薛丽:《隐性课程德育功能探析》,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延立军:《高校隐性课程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0年。
    [7]张丽娜:《从隐性教育视角看贫困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硕士学位论文,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8]张玉荣:《大学隐性课程建设探讨》,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胡锦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2007年7月1日,http://news.sina.com.cn/c/2011-07-01/104922740057.shtml。
    [2]胡锦涛:《希望青年学习德才兼备保持个性》,2011年4月25日,]http://news.qq.com/a/20110425/000023.htm,2011年4月24日。
    [3]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http://www.gov.cn/ldhd/2006-04/22/content260592.htm.
    [1]曹章武:《怀念四年时光—校友曹章武谈大学生活》,《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07年10月19日,第3版。
    [2]丁剑冰:《春天的校园里,民族团结之花娇艳绽放—记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号楼331寝室》,《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4月22日,第2版。
    [3]付蓉:《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博物馆工作纪事》,《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北京),2005年4月7日,第4版。
    [4]玛西高娃:《美就在身边》,《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2年11月2日,第4版。
    [5]满大玮:《我们热情参与,我们无悔青春—记第六届宿舍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北京),2005年11月18日,第4版。
    [6]谈姗姗:《多元文化的盛宴》,《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09年4月24日,第4版。
    [7]王天玺:《两度进中央民大学习》,《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6月11日,第3版。
    [8]夏桂霞:《搏击长空写风流—记文传学院04级研究生朱晶晶》,《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北京),2005年1月13日,第3版。
    [9]校报记者:《校庆专访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鄂义太》,《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6月11日,第1版。
    [10]校报评论员:《真确的蕴涵,共同的期望》,《中央民族大校报》(北京),2007年10 月19日,第1版。
    [11]亚楠:《我们的家》,《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北京),2005年12月16日,第4版。
    [12]再娜甫·尼合买提:《心中永远的母校》,《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9月9日,第3版。
    [13]郑贝妮、刘婧:《走进中央民大附中》,《中国民族报》(北京),2007年6月1日,第3版。
    [14]周笑言:《民大情深》,《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3月18日,第4版。
    [15]字国慧:《民大给了我一个“支点”》,《中央民族大学校报》(北京),2011年1月7日,第4版。
    [16]《关于印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英才培养计划>等文件的通知》(民大党发[2011]49号)。
    [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8]《励行通讯》(北京)2012年12月28日,第3版。
    [19]《蒙藏学校与中央民族学院合并》,《人民日报》(北京),1951年7月11日,第3版。
    [20]《中央民族大学年鉴》(2000-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1]《中央民族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2]《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23]《走进中央民族大学》,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