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视野中的“秦派民乐”创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秦派民乐”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陕西省形成的一种创作现象,它的表现是,有一批民乐演奏家与专业作曲家投身于民族器乐音乐领域,创作了大量以陕西民间音乐为素材或以陕西风格为取向的民族器乐作品。并通过长期积累,逐渐在一些领域形成了民族器乐的地方派别,如“秦派二胡”、“陕西筝派”,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60余年的发展历程,使这一地区的专业民族器乐创作从无到繁荣,再到“立派”的发展态势,在建国后的中国其它区域的专业民族器乐音乐领域中是鲜见的。由此开启了笔者对它的研究。
     对“秦派民乐”笔者采用的是以“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为理论取向的研究视角。从“区域”、“时代”、“人”、“音乐作品”这四个独立又彼此交汇的视野出发,关注“时代”、“区域”是如何对“人”与“音乐作品”产生作用的。并将“秦派民乐”的研究放置于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教育、表演的宏观背景下来审视,通过“秦派民乐”与国家整体音乐发展趋势中的比较,关注“国家的在场”对其发展的影响。
     本文由绪论、四个章节、余论、结语构成:
     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目前此领域的研究状况与本文的研究空间与理论视角、以及研究策略与方法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第一章将聚焦于“建国17年”,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这两个对于中国民族器乐音乐发展最为关键与重要的历史时期,将“秦派民乐”放置于国家发展的大历史背景下来分析、思考它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秦派民乐”运作模式的探讨。从“秦派民乐”的发展历程看,这一阶段是“秦派”音乐家群体公认的最为辉煌的时期。通过对八十年代的社会环境、“秦派民乐”中的领军人物、学院机制下的民族器乐发展模式,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三章是对“秦派民乐”的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联分析。这章将分析陕西自然地理与其地域文化所孵化的民间音乐品种是如何对当代“秦派民乐”的创作产生影响的,并且在陕西如此丰富的民间音乐形态中其最核心的特质是如何在当代器乐作品中传承与延续的。
     第四章将以作品为主线,选取“秦派民乐”中重要的代表作品进行细致的形态分析,重点关注在这些作品中所呈现的创作方式与创作观念蕴藏着什么样的变化因素与不变因素,同时也关注于创作者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与其创作风格的关联。
     余论对“秦派民乐”在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发展变化与趋势进行了论述,揭示了后“秦派民乐”时代的来临。
     在结语中将进一步探讨对“秦派民乐”的研究意义,以及笔者通过聚焦于一个区域的专业民族器乐创作研究,对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专业民族器乐创作及其研究有何新的认识?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 creative form of music originated from the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around the second half of20th century, which was the period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s manifestation included: a group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ians and professional composers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field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nd created a huge amount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compositions that were either based on Shaanxi folk or Shaanxi style music. As time went by, local cliques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were gradually formed and made significant impact nationwide. These cliques include "Qin School of Erhu" and "Shaanxi School of Zheng". With more than60years of progress, professional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of this region went from nothing to prosperity, and eventually into forming independent cliques. Such phenomenon was quite rare in the professional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field of other region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se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regarding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set the motivation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uses the "regional music culture" approach as the theoretical optic in analysing the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The research starts with four inherently independent but somewhat socially overlapping dimensions:"region","time","people" and "music pieces" and focuses on how "time" and "region" have impacted "people" and "music pieces". Taking Chinese professional music creation, education, and performing arts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study interrogates the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from a macroscopic view. 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nd the music of the country as a whole, the paper tries to illustr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ence of the country" on the development of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This research paper is composed of an 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conclusions, and an epilogue.
     The introduction starts with discussions about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value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dimension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strategy.
     Chapter one focuses on "17year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late nineteen eighties", two historical periods that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instrumental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The chapter also analyzes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path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movement of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in the nineteen eighties, which is commonly considered as the most glorious period by the Qin musicians. The discussions draw upon three aspects: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80's, leaders of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nd the developing mode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under the Institute mechanism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ion of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nd regional culture. This chapter discusses how the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breed, as an effect of Shaanxi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has impacted the creation of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Furthermore, it also illustrates how 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Shaanxi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is inherited and diffused in 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music works.
     Taking into concrete music compositions into account, chapter four analyzes key works that best represent the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in detail and pays specific attention to the changing and non-chaning factors of the creative method and concept in these work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also draws attention on musicians'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how they associate to the aforementioned creative style.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the developing trajectory and the trend of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fter the1990s, revealing the post era of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The epilogue furth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Qin School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nd what new epistemic insights this stream of research bring to Chinese professional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creation since twentieth Century through an optic on studying professional national instrumental creation.
引文
① 李世斌:《“长安乐派”与当代精神文明》,《艺术界》,2007年第2期。
    ① 李世斌:《“长安乐派”与当代精神文明》,《艺术界》,2007年第2期。
    ①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4页。
    ② 乔建中:《关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初步设想》,2009年10月北京传统音乐节论文。
    ③ 田耀农:《区域音乐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系统论》,2009年12月杭州“首届全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
    ④ 蔡际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音乐研究》,2011年第3期。
    ① 李欣:《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发展窥探》,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0页。
    ① 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15页。
    ② 此后在1950年又改名为“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1952年更名为“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
    ③ 黄旭东:《为新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做出重要贡献的两位佼佼者——简论贺绿汀、赵沨的领导业绩》,《音乐艺术》,2009年02期。
    ④ 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20页。
    ① 参考:《60年教育纪事:“八大学院”与新中国高等教育格局》,来源于网络http://learning.sohu.com/20090917/n266786097.shtml,2009年9月17日。
    ② 张辉:《苏联专家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始末》,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50页。
    ③ 米永盈:《关于“古琴进大学”》的思考,《艺术百家》,2007年第1期。
    ④ 师姣:《20世纪中叶“民间器乐演奏家进高校”调查研究——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6页。
    ①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1版,第309页。
    ② 参照师姣:《20世纪中叶“民间器乐演奏家进高校”调查研究——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0页的表格。
    ① 王作以:《从贺龙中学到西北军大——记贺龙在解放战争中办学的几件事》,《文史月刊》,2005年第11期。
    ②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http://www.hudong.com/wiki/西北军政大学
    ③ 周明:《难忘啊,西北艺术学院》,《金秋》,2012年第13期。
    ④ 同上
    ⑤ 陈明山:《感激党的培养,谢谢老师教导——忆西北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生活片段》,《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⑥ 参考鲁日融:《回顾与思考——为建校四十五周年而写》,《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② 更多关于高自成先生的生平资料可参考:高自成:《回忆我的古筝艺术生涯》,《秦筝》,1983年第6期。
    ① 魏军:《高自成筝演奏艺术》,《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② 参考王沂甫先生的学生,西安音乐学院扬琴教授刘达章的文章:《论王沂甫扬琴艺术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色》,《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① 李宝杰、李雄飞:《民间艺术家的社会身份转型及其音响》,《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② 王沂甫专著《扬琴八大技法教程及乐曲》于1999年10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③ 王沂甫:《论扬琴竹法》,《中国音乐》,1983年第4期。
    ④ 阎定文:《蒙古族三弦文化管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① 萧舒文:《20世纪中国笛乐》,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P30。
    ① 李凌:《古筝演奏革新者》,《人民日报》,1956年。转引自: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p41。
    ① 李宝杰:《陕西二胡的文化基质》,《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② 乔建中:《一个甲子的求索——“秦派民乐”散议》,
    ③ 鲁日融:《“秦派二胡”的形成与发展》,《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① 邵华:《“秦派”板胡的创立与发展》,《中国音乐》,1997年第3期。
    ① 邵华:《“秦派”板胡的创立与发展》,《中国音乐》,1997年第3期。
    ① 鲁日融:《“秦派二胡”的形成与发展》,《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② 乔建中:《赛事楷模,世纪风范——简论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的历史意义》,《人民音乐》,2012年第7期。
    ③ 访谈时间:2010年9月27日下午4:30,地点:鲁日融先生家中。
    ④ 同上。
    ⑤ 鲁日融:《“秦派二胡”的形成与发展》,《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② 周延甲:《谈“秦筝归秦”》,《秦筝》,1992年第2期。
    ③ 周延甲:《谈“秦筝归秦”》,《秦筝》,1992年第2期。
    ① 《青年作曲家创作心态录——部分青年作曲家参加“第一届中国现代作曲家音乐节”文稿转载》,《音乐研究》,1986年第4期。
    ① 明言:《“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三十——琵琶协奏曲<春秋>——兼谈大型民族乐队的创作观念》,《人民音乐》,2000年第10期。
    ② 赵咏山:《“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二十七——中国乐队?中国乐队!》,《人民音乐》,2000年第7期。
    ③ 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196页。
    ② 王安潮:《为现代民族室内乐营造新的音响世界——“金壹组合”的民族室内乐作品评析》,《人民音乐》,2011年第9期。
    ② 曲云:《关于筝曲<香山射鼓>》,《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
    ① 具体的数据可参考孙清:《以<云裳诉><望秦川>为例解读当代陕西筝曲的艺术感染力》,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第2页。
    ① 宁海天:《中阮曲<玉楼月>的艺术表现欲演奏要点》,《乐器》,2008年第8期。
    ① 饶余燕:《回顾历史、深切感受——我院作曲系成长过程的回顾》,《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年第3期。
    ① 参照了:鲁日融:《国乐教育在高等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① 周振鹤:为张晓红《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一书写的序言《序——兼议自然区、行政区与文化区相互关系研究之重要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② 萨波奇.本采:《旋律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第299页。
    ① 唐海彬主编,马拓副主编:《陕西省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64页。
    ② 此段资料参照了: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① 吕静:《陕北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页。
    ②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2页。
    ① 此段资料参照了: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① 此段资料参照了: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① 鲁日融:《国乐教育在高等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交响》,1993年第2期。
    ① 采访于2010年9月21日下午三点,地点:曲云老师家中。
    ② 许德宝:《陕西戏曲形态概说》,《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① 陈忠实:《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264页。
    ① 曾刚:《迷胡音乐纵横谈》,《当代戏剧》,2001年第3期。
    ② 张泓:《碗碗腔研究》,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① 张红:《陕北民歌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23页。
    ② 周振鹤:为张晓红《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一书写的序言《序——兼议自然区、行政区与文化区相互关系研究之重要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① 参照了冯文慈:《汉族音阶调式的历史记载和当前实际——维护音阶调式思维的传统特点》,《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
    ② 参照了郭宏纪:《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① 冯文慈:《汉族音阶调式的历史记载和当前实际——维护音阶调式思维的传统特点》,《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
    ② 参照了张红梅:《20世纪80年代以来“苦音”调式音阶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第24卷第2期。
    ① 吉喆:《板胡艺术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56—57页。
    ① 马迪:《笛子基础教程》,陕西: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171页。
    ① 张晓峰:《九音作曲技法新探(上)》,《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② 张晓峰:《九音作曲技法新探(下)》,《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② 膺政、思琴、学琴《勤于探索的人——记板胡演奏家张长城》,《人民音乐》,1982年第8期。
    ① 曲云:《筝曲<香山射鼓>的创作与实践》,《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
    ② 曲云:《筝曲<香山射鼓>的创作与实践》,《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
    ① 民族管弦乐总谱《骊山吟》的乐曲说明,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② 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安志顺《“长安乐派”与秦鼓艺术》,《长安乐派研究文集》,2009。
    毕永森:《中音独奏板胡的形成与张长城》,北京:乐器,1985(4)。
    卜晋雯:《陕西筝派筝曲风格特徵及技术、技巧、技艺的运用》(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0。
    蔡冉:《论地方音乐在陕西筝乐中的运用》(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1。
    常曾刚:《张长城的板胡演奏艺术》,北京:人民音乐,1962(12)。
    常树蓬:《琵琶(扌刍)弹多秦声——试评琵琶曲《渭水情》》,北京:人民音乐,1989(11)。
    李武华:《谈任鸿翔琵琶新技法之意义》,西安:交响,1996(4)。
    陈程:《李长春二胡艺术初探》(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1。
    陈慧雯:《《秦腔主题随想曲》与秦腔音乐》,《秦腔二胡曲论》,2009。
    陈慧雯:《关于“长安乐派”的时代思考》,《长安乐派研究文集》(内部资料),2009。
    陈慧元:《“秦派二胡”启示录》,《秦派二胡曲论》,2009。
    崔雯:《秦筝与秦筝陕西流派》(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0。
    戴晓:《试论筝曲改编的美学价值——从《乡韵》到《云裳诉》》,黑龙江:北方音乐,2012(11)。
    樊艺凤:《长安乐派理论研究分析及思考》,西安:交响,2012(2)。
    樊艺凤:《周延甲筝曲《迷胡调》艺术特色与演奏解析》,陕西:《陕西教育》,2012(2)。
    张洁:《秦人追琴梦琴韵奏秦声——简述秦筝的传承与发展》,陕西:音乐天地,2012(4)。
    范婕:《“秦派二胡”的发展及教学思考》(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1。
    方建军:《论鲁日融的二胡曲创作》,北京:人民音乐,1995(9)。
    方建军:《论周延甲编创的陕西风格筝曲》,《秦筝文谱》,2009。
    龚建文、鲁日融、蒋咏荷:《民族管弦乐音诗《骊山吟》的复调手法》,北京:人民音乐,1984(4)。
    苟先维:《金伟秦派二胡艺术研究》(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0。
    关铭:《《蓝花花叙事曲》创作纪实》,《秦派二胡曲论》,2009.
    关铭:《秦派二胡与燕乐音阶》,西安:交响,1999(3)。
    郭小兰:《论鲁日融对秦地民乐的创新与发展》(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1。
    韩雪:《从陕西筝派筝曲《五陵吟》看陕西筝派的风格特色》(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 院,2011。
    何莉:《论陕西筝曲《秦桑曲》》,安徽:安徽文学,2009(1)。
    何桑:《“长安乐派”的世纪奏鸣》,《长安乐派研究文集》(内部资料),2009。
    胡妍:《谈陕西音乐风格中的二胡演奏风格技法及运用》(硕士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11。
    华韵:《历史呼唤长安乐派》,西安:交响,2005(2)。
    黄浩:《论民族器乐创作中“长安乐派”的历史形成》,北京:乐器,2009(4)。
    吉喆:《板胡独奏曲《秦腔曲牌》的音乐内涵》,陕西:当代戏剧,1997(3)。
    吉喆:《板胡艺术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吉喆:《秦派板胡述要》,陕西:当代戏剧,1999(3)。
    贾黎明:《秦地笛子代表人物及其演奏作品音乐特点分析》(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1。
    贾曼:《秦地戏曲音乐对陕西二胡艺术之影响》,北京:中国音乐,2005(3)。
    姜玲:《刘宽忍笛埙演奏艺术研究》(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2。
    焦杰:《秦派唢呐亦成大器》,《长安乐派研究文集》,2009。
    焦杰:《唢呐曲集》,陕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9月第1版。
    焦金海:《筝乐苦音研究》,北京:音乐研究,1998(2)。
    焦文彬:《“秦筝归秦”的提出及其历史依据》,西安:交响,1993(4)。
    焦文彬:《论秦筝艺术的风格特色及其表现》,西安:交响,1994(2)
    焦文彬:《秦筝归秦再造辉煌》,西安:交响,1995(1)。
    金路:《秦派二胡的美学艺术探究》(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1)。
    金伟:《“搂弦”在陕西风格二胡曲中的作用》,西安:交响,1989(4)。
    金伟:《“秦派二胡”艺术的形成、发展、风格特点及演奏技法》,《秦派二胡曲论》,2009。
    金伟:《陕西风格的二胡演奏手法特点》,西安:交响,1987(2)。
    金亚迪:《陕西筝乐中的宫调理论研究与应用》,陕西:新西部,2007(9)。
    孔静柳:《琵琶曲《渭水情》的情感特质及演奏技巧》,北京:乐器,2008(5)。
    雷达:《秦派艺术板胡的开拓者——吉喆》,西安:交响,2000(2)。
    雷达:《一个时代地域音乐的标帜——长安乐派》,《长安乐派研究文集》(内部资料),2009。
    李宝杰、李雄飞:《民间艺术家的社会身份转型及其影响——从西安音乐学院最早引进的五位民间艺术家谈起》,西安:交响,2010(1)。
    李宝杰、王青:《秦派二胡艺术的文化阐释》,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3)。
    李宝杰:《陕西二胡的文化基质》,西安:交响,2001(3)。
    李宝杰:《文化整体性与长安乐派发展的基本理路》,西安:交响,2011(2)。
    李村:《长安乐派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长安乐派研究文集》(内部资料),2009。
    李凤山、张棣华:《三弦基础教程》,陕西: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李凤山:《三弦曲集》,陕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9月第1版。
    李凤山:《长安乐苑中的一朵小花——三弦》,《长安乐派研究文集》,2009。
    李翃旻:《新时期陕西筝乐的发展及艺术风格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1。
    李铠:《秦阮传承与创新五十年》,《长安乐派研究文集》,2009。
    李清:《20世纪50年代以来秦筝乐曲的创新与发展》(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0。
    李石根:《社会主义民族音乐体系与长安乐派》,西安:交响,1991(1)。
    李世斌:《“长安乐派”与当代精神文明》,安徽:艺术界,2007(2)。
    李世斌:《“真秦之声”的时代衍进》,《秦筝文谱》,2009。
    李世斌:《实践理论体系——关于陕西筝派的问答》,西安:秦筝,1993(1)。
    李双彦:《略论“秦派二胡”的演奏风格和审美特征》,《秦派二胡曲论》,2009。
    李伟:《探索陕西筝曲音乐形态的美学意蕴》,安徽:滁州学院学报,2006(2)。
    李雄飞:《渭水情挚 平湖韵清——任鸿翔《琵琶曲论选》读后》,西安:交响,2001(1)。
    李宜洺:《承“歌呼呜呜”,兴陕西筝派——周延甲“声腔化”筝乐的追求及启示》,沈阳:乐府新声,2009(4)。
    李子伟、樊焰:《秦筝溯源》,西安:秦筝,2005(1)。
    梁辉民:《安志顺打击乐创作道路上的创新》,黑龙江:北方音乐,2011(9)。
    梁辉民:《安志顺打击乐精品《老虎磨牙》、《鸭子拌嘴》》,山西:黄河之声,2011(6)。
    梁书琴:《论陕西筝派“以苦为主,苦欢结合”的音乐风格》,河北:大众文艺,2010(6)。
    冀潇彦:《以《秦桑曲》为例谈陕西筝派特色》,河北:大舞台,2010(11)。
    凌青:《古筝协奏曲《云裳诉》的艺术特色及演奏处理》(硕士论文),南京艺术学院,2012。
    刘飞:《李长春二胡音乐创作分析》(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2。
    刘宽忍:《埙演奏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刘蓉:《论民族器乐创作中“长安乐派”的历史形成》,《长安乐派研究文集》(内部资料),2009。
    刘蓉:《陕西当代民族管乐创作刍议》,《长安乐派研究文集》,2009。
    刘蓉:《陕西民族器乐创作概观(1949——2000年)》。
    刘艺:《陕西筝派与河南筝派的艺术对比研究》,河南:美与时代,2006(12)
    鲁日融:《“秦派二胡”的形成与发展》,西安:交响,2011(1)。
    鲁日融:《“秦派二胡”及其风格技法》,《秦派二胡曲论》,2009。
    鲁日融:《陕西风格二胡曲的特色与演奏技法》,天津:音乐学习与研究,1989(2)。
    吕自强:《秦声音乐与秦筝艺术》,西安:秦筝,1990(1)。
    马迪:《笛子初级教程》,陕西: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孟建军:《人琴合一心物相融——访著名板胡演奏家吉喆先生》,北京:乐器,2009(11)。
    吉喆:《“秦派板胡”八十年》,《长安乐派研究文集》,2009。
    宁海天:《中阮曲《玉楼月》的艺术表现与演奏要点》,北京:乐器,2008(8)。
    宁勇:《阮演奏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牛苗苗:《从秦地戏曲音乐论秦派二胡曲的风格》,沈阳:乐府新声,2000(4)。
    牛苗苗:《激越豪放与凄婉雅致——从鲁日融先生的《曲江吟》看秦派二胡艺术特征》,陕西:音乐天地,2009(4)。
    牛苗苗《秦派二胡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北京:乐器,2009(5)。
    潘晨曦:《金伟秦派二胡创作及演奏》(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1。
    潘黎:《民族打击乐《鸭子拌嘴》的艺术成就》,辽宁:音乐生活,2006(10)。
    朴东生:《“秦派二胡”与鲁日融——贺《鲁日融二胡艺术》在美国出版》,北京:人民音乐,1998(6)。
    钱茸:《试探陕西筝的学术地位——兼谈周延甲先生的独特贡献》,北京:人民音乐2010.5。
    乔建中:《民族器乐地方派别的新景观——从“秦派二胡”的生成与繁盛说起》,北京:人民音乐,2010(10)。
    乔建中:《秦风秦韵秦派——二胡《秦腔主题随想曲》散议》,北京:人民音乐,1995(10)。
    乔建中:《擎秦风大旗、创秦韵新篇——在陕西民族器乐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西安:交响,2012(1)。
    乔建中:《一个甲子的求索——“秦派民乐”散议》,《长安乐派研究文集》(内部资料),2009。
    邱玥:《秦筝与陕西地方戏曲》,陕西:音乐天地,2005(8)。
    秋风、任鸿翔:平湖琴韵《长安情怀——任鸿翔副教授访谈录》,西安:交响,1996(4)。
    曲云:《陕西秦派筝曲详解及演奏指要——《赚·梅花引》》,甘肃:小演奏家,2004(10)。
    曲云:《陕西筝曲及其调式音阶》,西安:交响,1996(4)。
    曲云:《筝曲《香山射鼓》的创作与实践》,北京:中国音乐,2003(4)。
    邵华:《“秦派”板胡的创立与发展》,北京:中国音乐,1997(3)。
    邵吉民:《“长安乐派”是怎样发展壮大起来的》,《长安乐派研究文集》(内部资料),2009。
    邵吉民:《《秦桑曲》与陕西秦筝流派》,北京:人民音乐,1989(11)。
    邵吉民:《立派传宗论发展根深叶茂话二胡——“秦派二胡学术论坛”评述》,北京:人民音乐,2010(10)。
    邵吉民:《秦川土壤中开放出的两朵鲜花——欣赏《骊山吟》、《长安社火》笔记》,北京: 人民音乐,1984(7)。
    邵吉民:《热闹红火的《欢庆序曲——火车通向圣地》》,北京:人民音乐,1993(8)。
    王艺:《交融、出新——从《音诗—骊山吟》解析饶余燕复调艺术手法》(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08。
    沈诚:《历久弥新的经典名曲——谈演奏板胡独奏曲《秦腔曲牌》的文化依托和艺术创造》,北京:中国音乐,2009(2)。
    盛秧:《复兴之路古树新花——评析《秦筝文谱》与陕西筝派》,北京:中国音乐,2010(4)。
    思昀:《平湖韵长安情——从“纪念任鸿翔先生琵琶专场音乐会”说起》,西安:交响,2001(4)。
    孙尔敏、李凤山:《管弦声声“闹社火”——评介民族管弦乐合奏曲《长安社火》》,上海:音乐爱好者,1983(2)。
    孙清:《以《云裳诉》《望秦川》为例解读当代陕西筝曲的艺术感染力》(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1。
    孙怡:《陕西风格胡琴曲的润腔艺术》,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4)。
    孙媛媛:《陕西风格二胡曲创作的衍生与发展》(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07。
    涂艳:《秦派二胡与江南二胡不同风格成因的研究》(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07。
    万斯斯:《陕西筝派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1。
    王平:《心言尽在琵琶语——任鸿翔学术成就短论》,西安:交响,2001(1)。
    王殉:《“秦筝归秦”引领陕西筝乐的复兴之路——写在“秦筝学术论坛”暨“周延甲作品音乐会”之际》,西安:交响,2009(4)。
    魏军:《关于“长安乐派”的发展与完善》,《长安乐派研究文集》(内部资料),2009。
    魏军:《秦筝曲论》,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魏军:《秦筝源流三证——质疑筝源于越地及西渐之说》,北京:中国音乐,2007(3)。
    孟建军:《秦筝鸣秦声——访著名古筝演奏家周延甲教授》,北京:乐器,2007(4)。
    魏军:《秦筝源流新证》,西安:交响,1986(1)。
    魏军:《秦筝源流再证》,西安:交响,1990(2)。
    乌日娜:《任鸿翔琵琶艺术研究》(硕士论文),河南大学,2010。
    吴延:《饶余燕民族管弦乐作品中复调技法的综合运用》,西安:交响,2009(4)。
    鲁日融:《陕西新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50年纪实——兼论“长安乐派”的形成与发展》,《长安乐派研究文集》,2009。
    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民族器乐作品选集》,西安:交响,1999增刊。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编:《长安古乐谱》,陕西:三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夏都风:《析二胡曲《红军哥哥回来了》的创作及演奏特色》,四川:音乐探索,2000 (4)。
    相西源:《《陕西筝曲》的艺术特色》,西安:交响,2002(2)。
    项阳:《考古发现与秦筝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4)。
    徐伟珊:《曲文军“戏韵琵琶”理念与艺术实践价值谈》(硕士论文),中央音乐学院,2010。
    许多军:《浅谈“秦派二胡”的发展》,河北:大众文艺,2012(5)。
    薛首中:《古词新曲——谈板胡协奏曲《撼庭秋》的创作与演奏》,北京:中国音乐,2011(4)。
    杨阳:《秦风·秦韵 乡音·乡情——访板胡演奏艺术家吉喆》,陕西:当代戏剧,1996(6)。
    姚艳宏:《论古筝曲《云裳诉》的音乐创作》,沈阳: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
    膺政,思琴,学琴:《勤于探索的人——记板胡演奏家张长城》,北京:人民音乐,1982(8)。
    于秋璇:《从《秦桑曲》窥探周延甲先生在秦筝发展道路中的创作思想》(硕士论文),中央音乐学院,2011。
    张棣华:《陕西风格音乐琵琶演奏技法浅析》,陕西:音乐天地,1996(5,6)。
    张棣华:《四弦铿锵多秦声》,《长安乐派研究文集》,2009。
    张殿英:《“长安乐派”已经形成》,《长安乐派研究文集》(内部资料),2009。
    张静:《阮乐悠扬激荡我心——访阮演奏家、教育家宁勇》,北京:乐器,2009(6)。
    张璐:《琵琶协奏曲《祝福》艺术特征的研究》(硕士论文),河南师范大学,2012。
    张倩:《陕西筝曲的创作与发展研究》(硕士论文),南京艺术学院,2010。
    张晓红:《陕西筝曲中的大指按弦》,西安:秦筝,1990(1)。
    郑聪:《渭水响秦声琵琶传真情——试论琵琶曲《渭水情》的创作特点》,河南:东方艺术,2005(2)。
    周望:《秦人秦筝秦声——筝的渊源与陕西流派对传统的弘扬》,《秦筝文谱》,2009。
    周延甲、李世斌:《秦筝在秦——陕西榆林古筝考察报告》,西安:交响,1982(2)。
    高延斌:《“秦筝”发展概貌》,西安:交响,1983(3)。
    周延甲:《继承和发扬陕西秦筝流派演奏艺术传统》,西安:交响,1988(3)。
    周延甲:《实践、理论、流派的探索》,西安:秦筝,1995(1)。
    周延甲:《我与秦筝》,北京:乐器,2001(11)
    安波:《秦腔音乐》,上海:海燕书店,1950年12月第1版。
    百纬:《鲁艺的新音乐教育与新音乐风格》,沈阳:乐府新声,2004(3)。
    本刊记者:《一石激起千层浪——“谭盾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简述》,北京:中 国音乐学,1985(1)。
    毕明辉:《中国风格:困境中的抉择——中国新潮音乐西传面面观》,北京:人民音乐,2007(10)。
    蔡际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北京:音乐研究,2011(3)。
    蔡晓璐:《古筝“悲情”乐曲声韵研究》(硕士论文),武汉音乐学院,2007。
    曾刚:《迷胡音乐浅说》,西安:交响,2001(1)。
    曾刚:《迷胡音乐纵横谈》,陕西:当代戏剧,2001(3)。
    陈春华:《陕西民间音乐特色研究——以“秦腔、碗碗腔”为例》,河北:大众文艺,2012(9)。
    陈明礼:《论音乐流派黄总的共性与个性》,福建:艺苑,1993(3)。
    陈明山:《感激党的培养谢谢老师教导——忆西北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生活片段》,西安:交响,1994(3)。
    陈乾:《1956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调查与研究》(硕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陈怡:《青年作曲家创作心态录——部分青年作曲家参加“第一届中国现代作曲家音乐节”文稿转载》,北京:音乐研究,1986(4)。
    陈月:《“上海之春”首届二胡作品中的传承与创新》(硕士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9。
    崔兵:《黄土高原上的音乐守望——作曲家、教育家饶余燕艺术肖像》,北京:人民音乐,2010(10)。
    董维松:《论润腔》,北京:中国音乐,2004(4)。
    董维松:《五声性旋法与“苦音”宫调的“游移性”》,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2)。
    杜鹃:《齐鲁古筝探源——兼谈山东筝派的演奏特色》,广西:民族艺术,1995(1)。
    杜亚雄:《西北汉族民间音乐的音调结构》,北京:中国音乐,1983(4)。
    冯丽梅:《中国现代二胡曲创作概观(1949—1989)》,西安:交响,1994(4)。
    冯文慈:《汉族音阶调式的历史记载和当前实际——维护音阶调式思维的传统特点》,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3)。
    冯文慈:《西域音乐在唐代宫廷繁盛的原因——兼论西北高原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历史渊源》,西安:交响,1993(2)。
    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博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博士论文),中央音乐学院,2009。
    高万飞:《陕北唢呐吹打乐的乐队结构和调式特点》,北京:中国音乐,1990(3)。
    高晓龙:《浅谈陕北唢呐的文化内涵》,河北:大众文艺,2011(17)。
    高永谋:《音乐创作的现代意识思维》,西安:交响,1998(1)。
    高自成:《会议我的古筝艺术生涯》,西安:秦筝,1983(6)。
    龚妮丽:《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两次转换的美学思考》,贵州: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1)。
    龚佩燕:《滴水石穿、潜移默化——饶余燕教授在创作和教学中的一些启示》,西安:交响,2009(4)。
    龚舒婷:《中国现代音乐语境中的戏曲元素》(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8。
    郭德华:《区域音乐研究的区划方法比较与整合》,武汉: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4)。
    郭宏纪:《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硕士论文),河南大学,2011。
    郭树荟:《探索与困惑——20世纪下半叶上海民族室内乐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上海:音乐艺术,2007(4)。
    郭树荟:《转型期的中国器乐专业音乐与当代社会发展现象分析》,上海:音乐艺术,2011(3)。
    韩钟恩:《“世纪末”的反思和参与:关于“历史断层”与“文化转型”》,武汉:黄钟,1991(1)。
    韩钟恩:《当代音乐的深度模式:[自然的人文化]——写在“第三届交响音乐创作研讨会”后》,四川:音乐探索,1992(4)。
    胡登跳:《民族管弦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新1版。
    胡志平:《为民乐创作交流建起的一个讲坛——’95民乐新创作交流会综述》,武汉:黄钟,1996(1)。
    黄冰漫:《高山抑止师恩如海——在饶余燕教授教学与创作成果研讨会上的发言》,西安:交响,2009(4)。
    黄旭东:《为新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做出重要贡献的两位佼佼者——简论贺绿汀、赵沨的领导业绩》,上海:音乐艺术,2009(2)。
    计晓华:《延安鲁艺时期的民间音乐研究》,沈阳:乐府新声,2008(1)。
    贾纪文:《中国二胡流派议略》,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3)。
    姜听:《延安解放区音乐大众化思潮研究》(硕士论文),四川大学,2007。
    焦金海:《筝乐苦音研究》,北京:音乐研究,1998(2)。
    焦文彬、阎敏学:《中国秦腔》,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居其宏:《“宏大叙事”何以遭遇风险——关于“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思考与批评》,北京:中国音乐学,2007(2)。
    居其宏:《“新潮”音乐的美学来源与流向》,北京:文艺研究,1988(1)。
    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雷达:《发挥陕西地域优势保护民间音乐遗产》,陕西:音乐天地,2005(1)。
    李宝杰:《团队精神的魔手——访著名指挥家阎惠昌》,西安:交响,2002(1)。
    李玫:《“中立音”的调式意义(上)(下)》,武汉:黄钟,1999(4),2000(1)。
    李玫:《中立音现象研究综述》,北京:音乐研究,2000(4)。
    李娜:《秦腔两种不同色彩旋律及曲牌、曲式的分析》(硕士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8。
    李然:《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以苏联音乐专家在中国(1954—1960年)为例》(博士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李诗原:《中国现代主义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武汉:黄钟,1989(4)。
    李石根:《西安鼓乐中的音阶变异》,北京:中国音乐学,1987(3)。
    李世斌:《苦音si探微》,北京:中国音乐学,1993(2)。
    李武华:《论“苦音”调式结构的模糊性》读后》,西安:交响,1993(3)。
    李西安:《我国民乐创作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格局的转型》,北京:人民音乐,2002(10)。
    李晓东:《新世纪的中西之辩——对当代中国一个音乐文化问题的思考》,武汉:黄钟,2002(4)。
    李欣:《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发展窥探》(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1。
    李祖胜:《民族器乐审美变迁的文化人类学思考》,福建:艺苑,2006(1)。
    厉声:《专业音乐教育的四十年》,北京:音乐研究,1990(3)。
    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刘达章:《论王沂甫扬琴艺术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色》,西安:交响,1992(4)。
    刘红妍:《浅析秦腔“花音”与“苦音”的特性色彩音》,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
    刘姣:《陕北民歌的审美特质》(硕士论文),西北大学,2011。
    刘经树:《崛起的一群迷惘的一群——评音乐新潮》,北京:人民音乐,1988(1)。
    刘娟:《陕西民歌色彩区探微》,陕西:当代艺术,2007(2)。
    刘亦群:《陕北民歌作为电影元素对于西北电影特定构成的美学研究》(硕士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刘永昌:《延安鲁艺开辟民族音乐之路》,陕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11)。
    刘勇:《陕北民歌中的“一句双均”现象》,浙江:文化艺术研究,2012(1)。
    刘靖之:《抄袭、模仿、移植——中国新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0(3,4)。
    卢璐、匡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简析》,北京:人民音乐,2010(8)。
    卢盈盈:《20世纪20年代以来琵琶艺术发展与演奏技法的演变运用》(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7。
    鲁日融:《回顾与思考——为建校四十五周年而写》,西安:交响,1994(3)。
    鲁日融:《现代国乐专业教育及乐队建设的世纪回眸与展望》,西安:交响,2001(2)。
    罗艺峰:《历史传统承诺与当下人文语境——赵季平电影音乐中国式叙事方式及其意义》,北京:当代电影,1996(5)。
    洛秦:《论音乐文化诗学:一种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及其分析》,北京:音乐研究,2009(6)。
    吕金藻、韩月芳、冯伯阳《中国20世纪上半叶专业音乐教育编年纪实》,吉林:艺圃,1995(2)。
    马颖:《“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之比较》,沈阳:乐府新声,2010。
    马昱:《陕西的地域环境与民间舞蹈的关系——从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鼓舞窥见》(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9。
    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1,2)。
    彭闪闪:《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调查与研究》(硕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蒲亨建:《↑Fa、↓ Si在音阶结构逻辑中的本质判断》,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4(1)。
    钱庆利:《立足传统勇于创新——金钟奖《民族器乐创作高层论坛》评述》,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3)。
    乔建中:《落潮也有好景观——1990—2000民乐创作简论》,北京:人民音乐,2001(8)。
    乔建中:《赛事楷模世纪风范——简论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的历史意义》,北京:人民音乐,2012(7)。
    乔建中:《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北京:音乐研究,2003(2)。
    乔建中:《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二胡艺术百年观》,北京:音乐研究,2000(1)。
    乔建中:《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区域音乐研究》,北京:音乐研究,2011(3)。
    秦德祥:《中国传统音乐的“调性色彩变换手法”——“旋宫”、“犯调”及“变音阶”》,上海:音乐艺术,2006(3)。
    饶余燕:《回顾历史,深切感受——我院作曲系成长过程的回顾》,西安,交响,1994(3)。
    饶余燕:《以生命投入创作的作曲家——赵季平电影音乐初析》,北京:人民音乐,1996(5)。
    萨波奇.本采:《旋律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申启武:《古都乐苑——西安音乐学院》,北京:中国音乐,1982(1)。
    沈雪:《浅谈苏联音乐教育体系与中国建国初期的音乐教育》,福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专刊。
    师姣:《20世纪中叶“民间器乐演奏家进高校”调查研究——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例》(硕士论文),中央音乐学院,2010。
    施咏:《民族审美心理对中西音乐结构思维差异的影响》,西安:交响,2009(1)。
    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尚悲偏向》,北京:中国音乐学,2007(3)。
    宋小朱:《秦腔的曲调和音乐形式》,北京:艺术评论,2010(9)。
    孙继南:《专业音乐教育——中国音乐教育40年之四》,山东:齐鲁艺苑,1991(4)。
    汤建宇:《西安音乐学院办学特色》,河北:职业时空,2008(8)。
    汪海元:《20世纪后期二胡音乐创作的多元样式解读》,北京:人民音乐,2008(7)。
    王安潮:《为现代民族室内乐营造新的音响世界——“金壹组合”的民族室内乐作品评析》,北京:人民音乐,2011(9)。
    王安潮:《植根西北民间音乐发展民族复调技法——饶余燕学术成果和教育艺术的历史研究》,西安:交响,2011(3)。
    王代言:《“西北风”与“信天游”》,四川:音乐探索,1989(3)。
    王华:《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尚悲心理剖析》,河北:大众文艺,2011(4)。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博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0。
    王丽懿:《浅论王沂甫扬琴艺术特色与传承》,北京:中国音乐,2005(4)。
    王小平:《陕南民间音乐区域文化特质考察》(博士论文),南京艺术学院,2010。
    王晓平、曹时娟:《区域音乐文化理论及其发展前景》,西安:交响,2012(1)。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博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王震亚:《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继承民族遗产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3)。
    魏军:《高自成筝演奏艺术》,西安:交响,1999(1)。
    魏永杰:《缅怀恩施高自成——写在古筝名家高自成逝世一周年之际》,甘肃:小演奏家,2011(9)。
    伍国栋:《历史积累上的飞跃——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历史及发展概观》,北京:音乐研究,1991(3)。
    伍国栋:《岂一个“乐派”了得——传统音乐流派与“中华乐派”刍议》,北京:人民音乐,2007(2)。
    席强:《调式与润腔》,北京:中国音乐,1992(4)。
    夏彬:《从鲁艺到沈阳音乐学院》,北京:中国音乐,1982(1)。
    夏滟洲、李诗原:《幻想,狂想,我想……——从两部作品看作曲家韩兰魁》,武汉:黄钟,2003(1)。
    夏滟洲:《1949—2009:新音乐在西安》,西安:交响,2011(6)。
    萧舒文:《20世纪中国笛乐》(博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徐玲娜:《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1。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7。
    徐孟东:《谈“新潮作曲家”的音乐观念》,杭州: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2)。
    徐荣坤:《再谈苦音音阶和它的两个特性音fa与bsi》,北京:音乐研究,1995(1)。
    徐小明:《半个世纪唢呐音乐艺术的发展》,北京:人民音乐,2002(8)。
    许德宝:《陕西戏曲形态概说》,西安:交响,2003(3)。
    薛婧:《浅析建国后至今琵琶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概况》(硕士论文),西安音乐学院(2010)。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博士论文),南京艺术学院,2011。
    杨红:《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研究》,北京,中国音乐学,2010(4)。
    杨俊海:《寻根——浅析中国“新音乐”的创作与民族精神》(硕士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杨琦:《西北戏曲的新花朵——介绍陕西的华剧(碗碗腔)》,北京:戏剧报,1958(22)。
    杨青、蔡梦:《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初探时期的探索轨迹(上)(下)》,北京:音乐研究,2008(6),2009(1)。
    杨善武:《苦音记谱与调式辨别——从苦音宫调再谈调式辨别问题之一》,武汉:黄钟,2001(4)。
    杨善武:《调式辨别的根本依据——乐学规律性——从苦音宫调再谈调式辨别问题之三》,天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1,2)。
    杨善武:《调式辨别上的一个误区—律制决定论——从苦音宫调再谈调式辨别问题之二》,西安,交响,2003(3)。
    杨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筝乐的传承、创新及其表现特点》(硕士论文),南京艺术学院,2007。
    姚恒璐:《音乐技法综合分析教程——作曲技术理论综合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易风:《齐鲁筝派名家高自成》,西安:交响,1982(1)。
    喻辉:《论“苦音”调式结构的模糊性》,西安:交响,1991(4)。
    袁静芳:《中国传统器乐作品的犯调特点与当代民族器乐创作》,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3)。
    苑玉东:《苦音≠“苦音音阶”》,吉林:华章,2010(1)。
    张法:《20世纪80年代新潮音乐倾向的多样性》,陕西:西北大学学报,2009(1)。
    张红:《陕北民歌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研究》(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0。
    张红梅:《20世纪80年代以来“苦音”调式音阶研究综述》,山东:鲁东大学学报,2007 (2)。
    张泓:《碗碗腔研究》(博士论文),上海戏剧学院,2008。
    张辉:《苏联专家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始末》(硕士论文),中央音乐学院,2011。
    张明洁:《琵琶乐曲的地域性风格与技巧的运用》(硕士论文),武汉音乐学院,2007。
    张珊:《对现代音乐文化格局中古筝流派的思考》,北京:人民音乐,2009(2)。
    张向侠:《西安鼓乐研究》,吉林:文艺争鸣,2010(21)。
    张晓峰:《九音作曲法新探》,西安:交响,1993(3,4)。
    张晓峰:《浅谈复调在民族器乐作品中的运用》,西安:交响,1989(2)。
    张振涛:《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西安鼓乐全书》评述》,西安:交响,2010(3)。
    张振涛:《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北京:中国音乐学,2012(4)。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年8月第1版。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5年9月第1版。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陕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年3月第1版。
    周婕:《民族器乐协奏曲创作实践研究》(硕士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9。
    周明:《难忘啊,西北艺术学院》,陕西:金秋,2012(13)。
    周为民:《对近现代以来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天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1)。
    周延甲:《大西北筝师第一人——缅怀高自成教授逝世周年》,西安:交响,2011(4)。
    周延甲:《求实创新振兴中乐——四十五年来的西安音乐学院中国乐器系》,西安:交响,1994(3)。
    朱天纬、杨远婴:《永远保持真诚和热情——赵季平访谈录》,北京:当代电影,1996(5)。
    祝晨光:《“三君子”的二胡演奏艺术》,武汉:黄钟,2000年增刊。
    爱德华·希尔斯[美]:《论传统》,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7月版。
    安东尼.吉登斯[英]:《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美]:《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蔡青:《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研究》(博士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5月第1版。
    陈晓明:《回归传统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天津:天津社会科学,1997(4)。
    陈原平,王德威,陈学超:《西安: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北京:社会学研究,1997(1)。
    何西来:《关于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的思考——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想到的》,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
    何西来:《文学鉴赏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北京:文艺研究,1999(3)。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1版。
    吉尔伯特.罗兹曼[美]:《中国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金永清:《农耕文明裂变下的乡土叙事——贾平凹小说论》(硕士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9。
    靳明全:《区域文化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李健超:《陕西地理》,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
    李敬敏:《地域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和文学》,北京:文学评论,2002(4)。
    李诠林:《区域.时代.人——试论梁向阳专著《当代散文流变研究》的散文史观》,陕西:延安大学学报,2008(5)。
    李晓峰:《论陕西文学的地域特色及作家的个性张力》,陕西: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8(1)。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梁璐:《当代三秦文学地域特色机理研究》,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梁璐:《地理学视角下的文学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当代陕西本土文学为例》,陕西:人文地理,2007(6)。
    梁璐:《陕西文学地理分异研究》,吉林:地理科学,2008(1)。
    梁向阳:《当代散文流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刘宁:《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研究——以柳青、陈忠实和贾平凹为中心》(博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1。
    刘运祺:《从黄土地走向世界——陕西作家群崛起动因初探》,湖南: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3)。
    郭海峰:《“传统声音”与陕西当代小说创作》(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1。 陆永祥:《陕西革命历史题材绘画研究》(博士论文),西安美术学院,2010。
    罗志田:《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的史料、理论与表述》,北京:历史研究,2002(1)。
    吕静:《陕北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马平川:《文学“断代现象”分析——以陕西为例》,吉林:文艺争鸣,2007(10)。
    马正林:《丰镐——长安——西安》,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第1版。
    乔纳森.弗里德曼[美];《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第1版。
    唐海彬:《陕西省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唐力行:《从徽学研究看区域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学术月刊,2006(3)。
    唐纳德·里奇[美]:《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月版。
    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王海燕:《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建国17年(1949—1965年)绘画题材研究》(博士论文),上海大学,2010。
    王立芳:《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9。
    王鹏程:《秦声秦态最迷离——“愣娃”精神及“愣娃派”论》(硕士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6。
    王愚:《文化重镇的风采——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文学扫描》,陕西:小说评论,1994(5)。
    王卓慈:《陕西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黑龙江:理论观察,2002(4)。
    王作义:《从贺龙中学到西北军大——记贺龙在解放战争中办学的几件事》,山西:文史月刊,2005(11)。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吴遐:《转折时期的艰难确立——论中苏建国初期的文艺政策及其经验教训》,广西: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
    肖向明:《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追求》,黑龙江:文艺评论,2007(5)。
    袁盛勇:《延安文人视域中的“民间艺人”——从一个侧面理解延安时期的“民间”》,上海:文艺理论研究,2006(4)。
    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张延风:《学院派与中国艺术》,北京:中国文化研究,2001(2)。
    赵德利:《陕西文学苦质精神的遗落与重铸》,上海:社会科学,2007(2)。
    赵世瑜、周尚意:《中国文化地理概说》,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1版。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周宪:《现代性的张力》,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周晓风:《论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选择》,重庆:西南大学学报,2008(1)。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宗鸣安:《西安旧事》,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