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湘、鄂、黔、渝三省一市交界处的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的民歌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旋律音调结构为切入点,对不同种类、不同区域的土家族民歌进行了整理收集。在对每一类土家族民歌的分析研究中,主要选取局内人认可的代表曲目进行分析,力图协调文化承载者和研究者的不同视角,以理论联系实际、田野调查综合已有文献的态度面对课题的每项工作,同时注重其音乐变迁的环节,力图客观地透过音乐形态对土家族民歌的功能、族性特征、形成缘由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加以阐释。
     本论文分八章予以论述:第一章土家族概况,第二章土家族古歌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三章土家语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四章西南官话土家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五章土家族儿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六章土家族劳动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七章土家族丧葬歌曲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八章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综合分析及其形成缘由之研究。
     本课题研究土家族旋律音调结构,旨在对纷繁多样的土家族音乐事象、多种多样的土家族民歌进行一个抽丝剥茧、逐层深入的研究,继而提炼出土家族民歌的族性特征。希望对特色渐失的土家族民歌的传承略尽绵薄,也希望对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有所贡献。
Targeted at the folk songs popular in the junction area where three provinces, Hunan, Guizhou, Hubei, and a city Chongqing meet, the habitat to the Tujia Ethnic Group,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thnomusic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struction of melodic tune, the paper collected different types of Tujia folk songs from different areas.
     Mainly choosing the songs which were approved by the insiders as the analysis sample when studying on each type of the songs, the thesis tries to coordinate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arer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and to pursue the study by the idea of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by synthesizing the anthrop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existing document. Surely, the continuous changes are not ignored and the paper objectively elaborates the songs at the point of the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cause of formation and profound cultural intension via music form.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Chapter1, General Situation of Tujia Ethnic Group; Chapter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lodic Tune Structure of Ancient Tujia Songs; Chapter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lodic Tune Structure of Songs in Tujia Dialect; Chapter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lodic Tune Structure of Folk Songs in Southwestern Official Language; Chapter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lodic Tune Structure of Tujia Children's Song; Chapter6,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lodic Tune Structure of Tujia Songs for Labour; Chapter7,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lodic Tune Structure of Tujia Songs for Funeral; Chapter8, the Synthesis Analysis of the Melodic Tune Structure for the Tujia Folk Songs and the Study on the Cause of Formation.
     Focusing on the structure of melodic tune of Tujia folk songs, it aims to carry out an in-depth research through unraveling the layers on the diverse and complicated Tujia music matters as well as the various Tujia folk songs. Consequently the ethnic identity of Tujia folk songs can be abstracted, with the hope of contributing to the heritage of Tujia folk songs with fad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d the hope of contributing to the study on minority cultural research and heritage in China.
引文
① 费孝通,有关保护、开发西部人文资源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
    ② 萨波奇,旋律史[M].司徒幼文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303。
    ③ 荣鸿曾,研究旋律家族的三种取向[A],赵宋光(主编),旋律研究论集[C],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3-10。
    ① 王耀华.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上)[J].音乐研究.2007(01).
    ② “在对中国音乐体系传统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的研究中,杨匡民、江明惇、苗晶、沈洽、杜亚雄、乔建中、黄允箴等学者都有许多探索和成果。其中较为重要的成果是所谓五种声韵的划分,即把中国音乐体系的传统民歌旋律音调结构以三四个音为一个单位,组成一个“三音列”或“四音列”,分为宽声韵、窄声韵、近声韵、大声韵、小声韵。”引自王耀华.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J].音乐研究.2007年第1期。
    ③ 王耀华.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上)[J].音乐研究.2007(01)
    引自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① 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69-370。
    ②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179。
    ③ 王耀华,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上、下)——以畲族民歌为例[M],音乐研究,2007第1、2期.
    ④ 王耀华.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上、下)——以畲族民歌为例[M].音乐研究.2007第1、2期.
    ⑤ 谭志满、韩敏著.土家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传承[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
    ① 田荆贵、田隆信等人编.张家界风情园土家语学习资料[J].内部资料,为正式出版.
    ①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1页。
    ①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第23页。
    ① 朱圣钟.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② 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丛书集成.
    ③ 郦道元著、王先谦校.水经注卷37夷水注[M].巴蜀书社.1985年版.
    ④ 郦道元著、王先谦校.水经注]卷36延江水注[M].巴蜀书社.1985年版.
    ⑤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⑥ 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1版.第123—124.
    ① (晋)常璩.华阳国志[M]卷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①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卷三十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② 乾隆《永顺府志》[M].卷十二.
    ① [英]弗雷泽著.徐育新、张泽石、汪培基译.金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② [清]《泸溪县志》[M]载.
    ① 谭志满、韩敏著.土家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传承[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72页.
    ② 民间又称土家族梯玛仪式为“作菩萨”、“玩菩萨”。
    ③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下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年版.第1133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下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年版.第1134页。
    ① 王耀华、刘富琳、王州著.中国传统音乐长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69页.
    ① 谭志满、韩敏.《土家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传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下).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年10月版,第1134页.
    ① 永顺县文化局编,永顺县文化艺术志·上编(油印本)[M],1983,第36页.由湖南省永顺县图书馆提供。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下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年版.第1148-1151页.
    ① 蒲亨强.土家族“土语民歌”述略[J].中国音乐.1986(06).第57页.
    ①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① 龙泽瑞.中国士家族牛角腔民歌选[M].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 王耀华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① 引自百度文库.
    ① 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7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第814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第815页.
    ① [美]艾伦·帕·梅里亚姆著,穆谦译,陈铭道校,音乐人类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4)
    ① 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岳麓书社出版发行.2000版.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下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年版.第1168-1212页.
    ② 钟以轩.桑植民歌[M].岳麓书社出版发行.2000年第1版.
    ① 杨匡民著,歌乐探析——杨匡民音乐文集[C].武汉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81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版.
    ② 酉阳县文化馆提供.酉阳民歌(内部资料)[M].2012年.
    ① 谱例可见中国ISBN中心出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1997年版第1202页.
    ② 谱例可见中国ISBN中心出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1997年版第1202页.
    ① 酉阳县文化馆提供.酉阳民歌(内部资料)[M].2012年.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版.第1204页.
    ① 《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歌词为:太阳出来(啰儿),喜洋洋(啰儿啷啰啷啰),挑起扁担(啷啷扯),(哐扯),上山岗(啰儿啷啰)......(嘿)!”
    ②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版.第1252页.
    ③ “五五七”指一个乐段由一个五字句乐句+五字句结构+七字句结构组成..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年10月版.第71-72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319页.
    ②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319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321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年10月版.第73-74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320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320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321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年10月版.第75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年10月版.第77页.
    ① 龙山县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办公室.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南卷·龙山县资料本[M].1992年8月版.第90页.
    ② 绷绷妥:一种土家族特有的竹簧乐器,界于节奏型乐器和旋律型乐器之间。
    ③ 儿歌《打铁》的歌词内容为: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学打铁。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158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161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161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年10月版.第11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年10月版.,第11-12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年10月版.第1-2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下).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年12月版,第1538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162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183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下).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年12月版,第1561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年10月版.第11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282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283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284页.
    ②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285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285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286页.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第286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年10月版.第39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年10月版.第30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12月第1版.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下).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年12月版,第1570页.
    ① 袁炳昌、冯光钰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京华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453页.
    ① 坐丧:锣鼓相伴下,歌师们坐在灵前演唱:转丧:歌师围绕棺材缓行,以锣鼓伴奏着演唱:跳丧:灵前击鼓鸣锣,歌师们载歌载舞,明显的体现土家族之“丧事喜办”的特点。
    ② “顺途路”是指老年人的正常死亡.一般送“顺头老”都要跳“撒叶儿嗬”
    ① 此图由湖北省恩施州文化馆提供
    ① 一块撕成五条的布,在布的选择上没有什么讲究。
    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舞蹈集(下册)[M].2006年3月版.第400-406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下).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年12月版,第1039首.第1656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12月第1版 第1254-1256页。
    ①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12月第1版.第1257-1258页。
    ① 杨匡民、李幼平著.荆楚歌乐舞[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版P293-302.
    ② 蒲亨强.苗瑶畲三族民歌音调之比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第10页.
    ①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土家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43页。
    ② 坡脚是湖南省龙山县的一个乡,该乡的土家族文化保存较为完整,该乡有许多人都能说土家语。
    ③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土家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41页。
    ① 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5页。
    ② 同上,第78页,
    ① 英国学者詹姆士·伯烈斯特。神秘的北纬30度[M].
    1.(清)永顺府志[M].乾隆二十八年刻本(1763).
    2.(清)符为霖编.龙山县志[M].同治九年刻本(1870).
    3.(清)林继钦编.保靖县志[M].同治十年刻本(1871)
    4.(清)周来贺纂.桑植县志[M].同治十一年刻本(1872).
    5.(清)舒其锦纂.溆浦县志[M].同治十二年刻本(1873).
    6.(清)林继钦编.保靖县志[M].同治十年刻本(1871)
    7.(清)阎镇珩纂修.慈利邓寿民刻本.石门县志[M].光绪十五年(1889).
    8.(晋)常璩.华阳国志[M].卷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9.(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卷三十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0.(清)王树人等编·永定县乡土志[M].民国九年武陵签订本(1920).
    11.民国周龄等纂.澧县县志[M].民国二十八年活字本(1939).
    12.郦道元著.王先谦校.水经注卷36、37夷水注[M].巴蜀书社.1985.
    13.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M].
    14.永顺县文化局编.永顺县文化艺术志·上编(油印本)[M].1983.由湖南省永顺县图书馆提供。
    1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局、文联、新华书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志[M].湖南出版社,1994.
    16.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17.《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下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
    18.《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88.
    19.《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
    20.《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
    2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编委会.湖南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M].1980.
    22.湖南文化厅主编.湖南戏曲音乐集成·大庸市卷[M].湖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M],丛书集成。
    2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曲集[M].2006年3月版.
    24.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舞蹈集(下册)[M].2006年3月版.
    25.龙山县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办公室.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南卷·龙山县资料本[M].1992年8月版.
    23.[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1:123—124。
    24.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25.马书田.华夏诸神[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
    26.张步天.中国历史文化地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27.朱圣钟.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
    28.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9.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0.马翀炜、陆群.土家族湖南永顺县双凤村调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1.刘伦文.母语存留区土家族社会与文化-坡脚土家族社区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5.
    32.陈心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以武水流域一个土家族社区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6.
    33.任崇岳.中原移民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34.陆群.湘西赶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5.陆群.湘西巫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6.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民间谜语集成[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6.
    37.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歇后语[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6.
    38.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童谣集成[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6.
    39.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民俗谚语集成[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7.
    40.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荤歌荤故事集[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7.
    41.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民俗传说故事集[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7.
    4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3.土家族简史(修订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4.金克健.张家界的故事[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
    45.刘能朴.梯玛[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46.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7.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48.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49.王耀华.民族音乐论集[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50.王耀华.福建南音初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51.蓝雪霏.畲族音乐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52.杨匡民、李幼平著.荆楚歌乐舞[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53.杨匡民著,歌乐探析-杨匡民音乐文集[C].武汉出版社.2010.
    54.王耀华等.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55.童忠良、谷杰、周耘、孙晓辉.中国传统乐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56.王耀华、刘富琳、王州著.中国传统音乐长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7.伍国栋.白族音乐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58.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59.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0.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历史地理背景研究[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61.杨民康.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62.袁炳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63.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64.张子伟.湖南省永顺县和平乡双凤村土家族的毛古斯仪式[M].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6.
    65.唐方科.湘西地方戏音乐[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
    66.楚德新、宋声锦.张家界民歌(第一集)[M].湘张新文准字(1997)第19号.
    67.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68.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69.苗晶.黄河下游民歌的传统与现状[G].汉族民歌旋律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70.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71.田世高.土家族音乐概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72.余咏宇.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意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73.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74.陈金钟、王子荣主编.桑植白族民歌选[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
    75.沈恰.贝壳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76.楚德新等.土家族打溜子艺术新论[M].中山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
    77.陈廷亮、彭南均.土家族婚俗与婚礼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78.宁远俊.土家族民歌唱册[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5、
    79.王耀华等.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80.龙瑞泽、向熙勤.中国士家族牛角腔民歌选[M].民族出版社,2006.
    81.黄允箴.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卷[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82.袁炳昌、冯光钰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京华出版社.2007年.
    83.吴凡.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D].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84.田禹顺.土家语常用词汉语对译·山歌选编[M](内部发行).龙山县,2008.
    85.桑植县人民委员会文教社等合编.桑植民歌选(第一集)[M](内部发行),1963.
    86.钟以轩主编.桑植民歌[M].岳麓书社出版发行.2000版.
    87.酉阳县文化馆提供.酉阳民歌(内部资料)[M].2012年.
    88.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五句子山歌选[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6.
    89.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五句子情歌精选[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6.
    90.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民俗仪式歌谣[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6.
    91.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灯歌小调集[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7.
    92.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丧歌文化集[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8.
    93.宁远俊搜集整理.松滋土家族民间长诗[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8.
    94.宁远俊.土风寨[M].松滋县文化馆(内部资料).2008.
    95.齐柏平.中国土家族民歌调查及其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9.
    96.徐旸、齐柏平.中国土家族民歌调查及其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9.
    97.田禹顺,土家语歌谣选编[M](内部发行).龙山县,2010.
    98.田禹顺.实用土家族情歌[M](内部发行).龙山县,2011.
    99.彭秀槃搜集整理.土家族挤钹牌子[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
    100.《土家传统花灯集》编辑委员会.土家传统花灯集[M].思南县.2004.
    101.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02.朱圣钟.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03.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104.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2010年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05.许文涛.土家族婚丧仪式中打击乐的音乐特征及文化含义[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6.金娟.湘西双凤村毛古斯舞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9.
    107.王耀华.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_以畲族民歌为例(上、下).音乐研究.2007(])(2).
    108.王耀华.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源流考证.音乐研究.2013(2).
    109.方妙英.楚歌三唱[J].音乐爱好者.1985(2).
    110.费孝通.有关保护、开发西部人文资源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
    111.田荆贵、田隆信等编.张家界风情园土家语学习资料[J].内部资料.未正式出版.
    112.荣鸿曾,研究旋律家族的三种取向[A].赵宋光(主编),旋律研究论集[C],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3-10。
    113.蒲亨强.土家族“土语民歌”述略[J].中国音乐.1986(06).
    114.蒲亨强.苗瑶畲三族民歌音调之比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1).
    115.简兆麟.鄂西土家族的拾骨葬和绕棺习俗[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1)
    116.吴正纲.巴人乐舞小考(节选)[J].鄂西大学学报.1986(3).
    117.方妙英.楚声赶句子音乐结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4).
    118.熊晓辉.巴人古歌试释——土家族《廪歌》考辨[J].怀化师专学报,2001(12).
    119.王耀华.泉州南音_潮类_唱腔的旋法特征及其源流初探[J].音乐研究.2002(3).
    120.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三棒鼓的考察研究[J].音乐研究.2002(9)
    121.彭兆荣.神话叙事中的“历史真实”[J].民族研究.2003(5).
    122.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法事锣鼓乐的结构分析(上)(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3)(4)
    123.赵旭东.从田野工作到文化解释[J].民俗研究.2004(4).
    124.王耀华.福建传统音乐的旋律音调类别及其溯源[J].东南学术.2004.
    125.孟宪辉.鄂西土家族传统音乐及分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增刊.
    126.陈宇京.鄂西土家族“杂号子”同调式山歌[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27.崔思蕖、李虹.“毕兹卡”的歌——湘西土家族民间歌曲探幽[J].音乐创作.2006(2)
    128.刘嵘.鄂西南土家族民间歌舞耍耍研究[J].中国音乐.2006(4).
    129.刘嵘.土家族梯玛巫祀仪式歌曲的风格特征_兼与土家族其他民歌相比较[J].黄钟.2009.(4)
    130.刘嵘.土家族梯玛巫祀仪式音乐研究_以家祭仪式_还土王愿_为例(上、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1)(2)
    131.张堏、谭宗派.对湖北省利川市濒临小时的“薅草锣鼓”的田野采风及思考[J].中国音乐.2006(4)
    132.欧阳亮.鄂西民歌陈词之文化内涵探微[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6).
    133.王一芳.鄂西南土家族灯歌音乐的形态特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34.李萍.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的再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135.谢亚平、戴宇立.对接:土家族传统民歌与现代传播[J].艺术百家.2009(8).
    136.肖罡.不同时期土家族歌舞艺术的文化特征研究[J].人民音乐.2009(11).
    137.方妙英.大浪淘沙与沙里淘金——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与案头工作的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4).
    138.谢亚平、王一芳.鄂中南荆楚民歌与鄂西南土家族民歌比较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139.彭荣德.梯玛与梯玛歌[J].鄂西大学学报.1989.(1).
    140.赵书峰、刘能朴.湘西土家族梯玛神歌调查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07.(1)
    141.陈洪.长阳土家族传统民歌的分类和识别略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2)
    142.[匈]萨波奇·本采著.司徒幼文译.旋律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143.[日]德丸吉彦著,王耀华、陈新凤翻译.民族音乐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144.[美]艾伦·帕·梅利亚姆著.穆谦译.陈铭道校.音乐人类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145.[日]山口修、纪太平、朱家俊著,仲.万美子、橘田勋译.出自积淤的水中-以贝劳音乐文化为实例的音乐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46.[日]真江广治著,王建朗等译.中国民俗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47.[法]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民译.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8.[美]克利福德·马库斯著.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作者[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
    149.[英]詹姆士·伯烈斯特.神秘的北纬30度[M].
    150.张家界土家风情.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ISBN7-88479-455-1).
    151.张家界民歌精选.广州惠州音像出版社(ISBN7-88494-294-1).
    152.湘西民歌精粹.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ISBN7-88503-798-3)
    153.美丽的张家界-湘西民歌经典.湖南金蜂音像出版社(ISBN7-88477-019-9)
    154.桑植民歌经典.太平洋影音公司(ISBN978-7991-1993-9).
    155.桑植民歌.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ISBN978-7-88504-861-7).
    156.首届中国桑植民歌节·天下桑植(内部发行).2008.
    157.中国学术期刊(CNKI)数据库
    158.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
    159.读秀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