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方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1582-179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晚明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以来,入华的外籍传教士一直坚持“适应策略”,走“文化传教”的路线。他们学习汉语,甚至满语,对这些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给他们的传教活动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也使他们更好地扮演了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的角色。
     本文截取明清二百余年的时间作为研究范围,主要围绕来华传教士在学习语言方面的事迹和影响进行考证和论述,既包括他们如何看待汉语,也涵盖在学习过程涉及到的方式、地点及能力等问题,从而再现他们如何实现将学习动机和传教目的统一的历史过程,并探讨了在此领域中出现的一边倒式赞扬的现象。同时,本文以传教环境为标准,将研究范围划分为三个时期,把明末基督教传入后的教务发展置于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对这些时期和一些代表性人物的语言学习事迹和活动进行个案研究。传教士们学习中国语言,传播宗教,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们由此成为16-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对他们在这场文化交流中的事迹和作用的观照也就成为保持研究完整性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对传教方式与教徒构成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的分析,本文还在各章节中对彼时教务发展盛况、“文化传教”概念的提法是否恰当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It's the third times that the Christianity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later Ming dynasty, the foreign missionaries in China has always adhered to the "accommodation strategies". They learn Chinese, even Manchurian. To learn and use such languages produced positive influences in their missionary activity, and also made them play better role of messenger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exchanges in 16-18th centuries.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more than 200 year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range limit, focusing on the deeds and functions of the missionaries' earning languages in serm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which not only include how they treat Chinese and also the means, locations and abilities of learning languages, thus reappears the process that the missionaries united the purpose of preaching and motives of learning languages and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 the phenomenon of one-sided praise in related field. Meanwhile, the range lim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by the environment of sermon, letting the research on spread of Christianit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e in the specific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China, and do case studies to the period of some typical characters, events and activities in learning languages. The missionaries learned languages, preached religion and made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influence, then became important messengers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Focusing on their deeds and activities in cultural exchanges is also the indispensable contents to keep dissertation integrity. To analyze the means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sermon, this dissertation, it also reflect on some question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Christianity and the concept of "sermon by culture".
引文
1崔维孝:《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23)》序,中华书局,2006年,第11页。
    2(美)孟德卫:《灵与肉:山东的天主教,1650-1785》,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26页。
    1黄一农:《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史学》,1996年3月,第141页。
    2方豪:《中西交通史》,台湾华冈出版公司出版,民国66年。
    3陈建明:《中国基督教通史编撰述评》,《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54页。
    4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序言。
    1李喜所:《关于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关系的思考》,《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2黄一农:《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3期。
    3张先清:《1990—1996年明清天主教在华传播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6期。
    4钱国权:《天主教在华传播史的研究状况概述》,《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5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书店,1990年;《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2006年。
    1吴伯娅:《关于雍正禁教的几个问题——耶稣会士书简与清代档案的比较》,《清史论丛》,2003-2004年号。
    2吴伯娅:《乾嘉时期清廷的西方文化政策》,《暨南史学》第3期,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刘青瑜:《嘉庆十年查禁天主教的原因》,《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1月。
    4宝成关:《18世纪清政府禁教政策的确立与实施》,《河北学刊》,1997年第3期。
    5郭卫东:《清朝禁教政策演变的若干问题》,《安徽史学》,2000年第1期。
    6陈莉婷:《从容教到禁教:清朝政府对天主教政策的转变(1644—1820)》,台湾师范大学历史所2000年硕士论文。
    7(法)谢和耐著:《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增补本),耿异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林金水:《利玛窦在中国的活动与影响》,《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利玛窦在广东》,《文史》,1983年第20期;《利玛窦输入地图学说的影响与意义》,《文史哲》,1985年第5期;《利玛窦交游人物考》,《中外关系史论丛》,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试论南怀仁对康熙天主教政策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1期;《艾如略与明末福州社会》,《海交史研究》,1992年第2期;《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西礼仪之争》,《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2参见陈申如、朱正宜:《试论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历史作用》,《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二期;许淑明:《关于顺康雍乾时期的耶稣会士的评价问题》,《中国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10期;黄一农:《扬教心态与天主教传华史研究——以南明重臣被错认为教徒为例》,《清华学报》,1994年新24卷第3期。
    1参见吴巍巍:《福建天主教的“开教三柱石”》,《中国天主教》,2008年第1期;陈支平、李少明:《基督教与福建民间社会》,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何绵山《略论天主教在福建的传播》,《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2期;陈东:《清代福建天主教的传播与本土化》,《闽江学院学报》,2002年第23卷第1期;李建民《天主教在闽东的传播和发展》,《宁德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张先清:《明清宗族天主教的传播一项立足与东南城乡的考察》,《相遇与对话》,2001年。
    1罗常培:《耶稣会士在音韵学上的贡献》,《历史研究所集刊》1930(第一本第三分册);《从汉字造字和标音的历史看汉语拼音方案的进步性》,《人民日报》1956年3月16日;《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渊源》,《人民日报》,1957年12月18日。
    2董明:《明代来华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及其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3姚小平:《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言学史》,《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3期。
    4计翔翔:《明清间西学汉译的特色》,《杭州大学学报》第27卷增刊,1997年10月。
    5赵文利:《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与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第11卷,1998年第4期。
    6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7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8张西平:《罗明坚——西方汉学的奠基人》,《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应加强对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的研究一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国际汉学》第九辑,任继愈主编,大象出版社,2003年;传教士汉学研究》,大象出版社,2005年;《中国与欧洲早起宗教和哲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2001年;《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大象出版社,2006年。《罗明坚——西方汉学的奠基人》,《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1董海樱:《16-17世纪中期西方汉语研究的历史分析》,《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
    2姚小平:《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言学史》,《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3期;《欧洲汉语教育史之缘起——早期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和研究》,《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
    3叶农:《明清时期来华欧洲传教士中国语言学习活动勾沉》,《文化杂志》第五十三期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2004年冬季刊。
    4参看梅晓娟、周晓光:《晚清在华传教士与英汉科技词典编纂》,《辞书研究》,2007年第4期;陈辉:《耶稣会士对汉字的解析与认知》,《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薛志霞:《明末传教士汉语罗马字注音方案性质考》,《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参看(法)李明著:《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郭强等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葡)安文思著:《中国新史》,何高济、李申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六册),郑德弟、朱静等译,大象出版社,2001年;(德)莱布尼茨:《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大象出版社,2005年。
    2计翔翔:《十七世纪中期汉学著作研究:以曾德昭(大中国志)和安文思(中国新志〉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中华书局,2003年。
    1(英)道森:《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9页。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页。
    2吴莉苇:《当诺亚方舟遭遇伏羲神农——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上古史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3(西)萨尔瓦多·德·马达里亚加:《哥伦布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47页。
    1(苏)约·彼·马吉多维奇:《世界探险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138页。
    1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2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第44页。
    3(法)费赖之著:《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梅乘骐、梅乘骏译,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1997年11月,第2页。
    1(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中华书局,1983年。
    1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6页。
    1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第974页。
    2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7世纪编年史》,第63页。
    1丁云汉:《西方传教士布教策略的演变与晚明南京教案》,《昌潍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2《旧唐书》,卷九十五
    3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萧溶华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9-70页。
    1崔维孝:《明清之极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第415-416页。
    2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第899页。
    3佛朗西斯·罗德里杰斯:《葡萄牙耶稣会天文学家在中国:1583-1805》,澳门文化司署,第89页。
    4《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存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第22册,清顺治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档,载张伟仁主编《明清档案》,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
    1(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第120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3),档案出版社,1985年,第194页。
    3(法)伊夫斯·德·博西耶尔夫人:《耶稣会士张诚——路易十四派往中国的五位数学家之一》,辛岩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1),第78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4),第150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1),第334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2),第789页。
    5戴逸主编:《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思想文化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第350页。
    1柏应理:《一位中国奉教太太》,光启出版社,1965年,第22-23页。
    2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坛》(2),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99页。
    3(意)柯毅霖:《晚明基督论》,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0页。
    1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2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12(2003重印),第1938页。
    3(法)裴化行著:《利玛窦神父传》,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93页。
    4董明:《明代来华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及其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第90页。
    1何大进:《明末清初来粤的传教士与西学东渐》,《广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61页。
    2(法)费赖之著:《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梅乘骐、梅乘骏译,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1997年11月,第614页。
    3晏可佳:《中国天主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36页脚注②。
    1(葡)罗理路著:《澳门寻根:文献彙编》,澳门:澳门海事博物馆,1997年,附录文献之二,(梅尔希奥尔·努内思·巴列托神父给果阿耶稣会士们的信(浪白滘),1555年11月25日),第64-65页。
    2(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19页。
    3(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42页。
    4 Kenneth Keulman:Critical Moments in Religious History Macon. Ga:Mercer University Press,1993. p78.
    4可参看康志杰:《范礼安:首倡学习中国文化的传教士》,《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1期;陈玮:《范礼安与天主教第三次在华传播》,《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1期;顾卫民:《范礼安与早期耶稣会远东(中国与日本)传教》,《史林》,2001年第2期。
    1(意)柯意霖:《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2月第1期。
    2(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2页。
    3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2期,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第259-265页。
    4(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3页。
    5辅仁大学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编:《燕京开教略》,《中国天主教史集彙编》(辅仁大学宗教丛书(3)),辅仁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1页。
    6(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31页。
    7(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第686页。
    1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上),台湾:光启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五年九月初版,第31页。
    2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下),第557页。
    3对这一分期,笔者如前所述,以“礼仪之争”的激化而导致康熙对传教士政策的最终转变为节点,即以1727年1月17日康熙朱批禁止西洋人在中国传教为节点,之前为明清之际前期,之后则为后期。
    1参见严建强著:《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页72-77
    2相关专题研究可参看菲茨帕特里克:《中国礼仪之争——中国社会和天主教制度的比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四期;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皮特罗·肖(Pietro Tchao):《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文化渊源》,陈村富主编:《宗教文化》第1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3辅仁大学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编:《燕京开教略》,第377页。
    4陈垣整理:《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故宫博物院影印本第十三件。
    5陈垣整理:《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故宫博物院影印本第十三件。
    6孙尚扬钟鸣旦:《1840前的中国基督教》,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张泽《清代禁教期的天主教》则认为教令的发表期为1707年2月7日。
    7陈垣整理:《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故宫博物院影印本第十一件。
    8陈垣整理:《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第十三件。
    1陈垣整理:《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第十三件。
    2陈垣整理:《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第十三件。
    3王德春:《语言学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6页。
    4(法)谢和耐著:《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异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5 W.E.Soothill:China and the West:A Sketch of Their Intercourse. London:Curzon Press,1974. p21
    1(英)G.F.赫德逊著,李申、王遵仲、张毅译:《欧洲与中国》,北京:中华书局,2004重印,第30页。
    2(法)戈岱司著 耿昇译:《希腊拉丁文远东古文献辑录》,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页。
    3 Donald Lach: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Vol.1, Book.I.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 p.656-657
    4(法)裴化行著:《利玛窦神父传》,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62页。
    5张国刚、吴莉苇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35页。
    1(葡)安文思著:《中国新史》,何高济、李申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2(葡)安文思著:《中国新史》,第49页。
    1朱静编译:《洋教士看中国朝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2页。
    2(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163页。
    3(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214页。
    4(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第28页。
    1(法)李明著:《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郭强、龙云、李伟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2(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43页。
    1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上),第108页。
    2(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第95页。
    3(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5页。
    4(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56页。
    1 (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4),第592页。
    2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上),第132页。
    3(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66页。
    4(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129页。
    5(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59页。
    6(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69页。
    11768年9月15日信,抄本见徐家汇书信集第15-16页,转引自(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1150页。
    2崔维孝:《1579年进入中国的方济各会传教士》,《暨南史学》第二辑,2003年,第93页。
    1(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6),第64页。
    2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21页。
    3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下),第446页。
    1(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751页。
    2(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6),第196页。
    3(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44页。
    4(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第420页。
    1(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6),第64页。
    2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下),第446页。
    1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下),第431页。
    2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下),第460页。
    1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下),第497页。
    2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下),第507页。
    3李向玉:《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澳门:澳门时报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4(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69页。
    5(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6),第196页。
    1(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1120页。
    2(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6),第199页。
    1崔维孝:《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4页。
    2崔维孝:《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第113、115、116页。
    1陈捷先:“满文译书与中西文化交流”,《纪念利玛窦来华四百周年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台北,1983年9月,第113-121页。
    2(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1),第226页。
    3(法)裴化行著:《利玛窦神父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93页。
    1王德春:《语言学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1页。
    2关于汉字的是否表音问题,赵元任就在一般的认识上有所发展。他认为,汉字其实是表音的,只是不在音位的层面,而在语素的层面或字的层面。汉字的一个字是一个符号单位,所以也就不能指望字的组成部分来标志语素内部的各部分,也就是说,汉字只是不拼出词的音位而已。(《谈谈汉语这个符号系统》.赵元任吴宗济、赵新那编:《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86页。)
    3王德春:《语言学通论》,第489—490页。
    4王德春:《语言学通论》,第502页。
    1(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215页。
    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3页。
    3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第879页。
    1(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163页。
    2赵元任著:《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第823页。
    3(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215页。
    1赵元任著:《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第719页。
    2赵元任著:《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第881页。
    3赵元任著:《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第886页。
    4(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164页。
    1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上),第31页。
    2(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214页。
    1成和德:《湖北襄郧属教史记略》,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4年,第9页。
    2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14页。
    3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1(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273页。
    2康志杰:《关于湖北磨盘山神权社会的考察》,《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
    3(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51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编:《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6),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02页。
    1(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1197页。
    2(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212页。
    3(法)雅克玲·泰夫奈:《西来的喇嘛》,耿异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236页。
    4(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1037页。
    5(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32页。
    1刘松龄神父1771年11月7日信,转引自(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917页。
    2(法)裴化行著:《利玛窦神父传》,第400页。
    3(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679页。
    4(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18页。
    5(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335页。
    6(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1008页。
    1(清)杨光先等撰 陈占山校注:《不得已》(附二种),合肥:黄山书社,2000年,第14页。
    2(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第482页。
    1罗渔译:《利玛窦书信集》(下),第412页。
    2(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6),第69页
    3李蓉:《17-18世纪天主教在西藏传播概述》,《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72页。
    1雷慕沙,op,cit.pp.278-279转引自(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812页。
    2(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1),第245页。
    3(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975页。
    4(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977页。
    1(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18页。
    2(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655页。
    3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2006年,第11页。
    1(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457页。
    2(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79页。
    1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8页。
    2《续修四库全书》(1300:子部、西学译著类),第151页。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9页。
    4《续修四库全书》(1300:子部、西学译著类),第151页。
    5(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19页。
    6(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80页。
    7(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98页。
    8(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596页。
    1(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601页。
    2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10页。
    3张廷玉等撰:《明史·意大里亚传》(326),中华书局,1974年,第8461页。
    4(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180页。
    5(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658页。
    1(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482页。
    1 Charles E. Ronan and Bonnie B.C.OH, East Meets West, The Jesuits in China,1582-1773, Loyola University Press, Chicago,1988, p.30
    2 A.Lazzarotto, Christianity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Brevis relatio,载陈村富主编《宗教文化》(1),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11-28页。
    1萧若瑟: 《天主教传行中国考》,河北省献县天主堂1931年版影印本,第255页。
    2钟鸣旦、杜鼎克主编:《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5),台北利氏学社,2002年,第17-18页。
    1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第242页。
    2(清)黄伯禄: 《正教奉褒》,光绪九年刊本,第23页。
    3(清)万斯同:《又满楼丛书》,第14页。
    4许淑明: 《关于顺康雍乾时期的耶稣会士的评价问题》, 《中国史研究动态》1985年10期。第21-28 页。
    1(德)莱布尼茨:《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96页。
    2汤开建:《顺治时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清史论从》2001年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123-142页。
    3礼仪之争的原因比较复杂,黄一农先生曾精炼地总结为: “此一绵亘遗百年的事件,不仅牵涉到中西文化间的冲突,更由于不同传教会间的摩擦、各海上强国间的对抗及传信部对保教权的制衡等因素,而使得此事的演变更形复杂。”(见黄一农: 《明末清初天主教的“帝天说”及其所引发的论争》, 《国际汉学》第8辑,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327页)
    1《清世祖实录》,第109、110、113页。
    2黄一农:“择日之争与‘康熙历狱’”,载台湾《清华学报》,新二十一卷第一期,1991年12月。
    3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河北献县天主堂1937年排印本,第40页。
    4陈占山: 《杨光先评传》,载其校注杨光先《不得已》(黄山书社,2000年),第237-269页。
    5南怀仁: 《历法不得己辨》,载陈占山校注《不得已》,第139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暨南大学古籍所合编: 《明请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暨南大学古籍所合编: 《明请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1),第55-59页。
    3(法)沙百里著,耿异、郑德弟译, 《中国基督教徒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
    4(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420页。
    5韩琦、吴曼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中华书局,2006年,第359页。
    1钟鸣旦、杜鼎克主编:《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辨祭》(11),第44-45页。
    1钟鸣旦、杜鼎克主编:《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木主考》(11),第34-36页。
    1陈垣整理:《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故宫博物院影印本第十四件。
    2陈垣整理:《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故宫博物院影印本第二件。
    3周萍萍:《十七、十八世纪天主教在江南的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注①。
    4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编: 《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1),第79页。
    5《清实录·圣祖康熙实录》卷272,中华书局影印,第669页。
    1(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2),第187-188页。
    2《清实录·圣祖康熙录》卷272,第717页。
    1陈垣整理:《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故宫博物院影印本第十四件。
    2辅仁大学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编:《燕京开教略》,第380页。
    3“礼仪之争”的最终解决,迟至1939年12月8日传信部公布教宗庇护十二世(Pius Ⅻ,1939-1958)签署的通谕《众所周知》(Plan compertum est)才算终结。而在这一点上,孙尚扬和晏可佳有些微分歧。前者认为应自通谕颁布之日起,而后者认为应自1942年教宗发布通谕正式解除禁止祭祖祭孔的禁令起。可参看孙尚扬、钟鸣旦著:《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363-369页;晏可佳:《中国天主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09-113页。
    1杜文凯:《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5-146页。
    1福安宗教志编写组,《福安宗教志》,征求意见稿,1993年,第57页。
    2张泽:《清代禁教期的天主教》,光启出版社,1992年,第48页。
    3《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河北省献县天主堂1931年版影印本,第202页。
    4张泽:《清代禁教期的天主教》,第29页。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暨南大学古籍所合编: 《明请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1),第135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暨南大学古籍所合编:,《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1),第169-171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第93页。
    1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第384页。
    1崔维孝:《明清之极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中华书局,2006年,第405-406页
    1 Sullivan. M, 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from the Six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1973. P51
    2(清)张甄陶:《澳门形势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11),光绪十七年,第321页。
    1崔维孝:《明清之极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第219页。
    2崔维孝:《明清之极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第222页。
    3明清时期天主教在华活动的家族性特征,是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基本单元家族组织相结合而产生的家族化传播倾向。据张先清先生研究,“清前期相当部分教徒习教都属于祖父沿习,世代相传,具有很明显的家族性传播特点。”他更提出对这一特征的关注,有三方面应该值得注意,一是家族奉教时间长短;二是家族奉教规模大小;三是家族性特征同样存在于旗人社会中(参见张先清:《清前期天主教在华传播特点分析》,《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4崔维孝:《1579年进入中国的方济各会传教士》,《暨南史学》第二辑,2003年,第217页。
    1如利玛窦在传教中就并不要求中国人先信仰然后再理解,而是试图让士大夫先理解以便信仰,“这种传教方法首先就与宗教要求无条件、无怀疑的献身和信仰的特性产生了一种紧张的张力乃至冲突”,参见孙尚杨:《基督教与明末儒学》,东方出版社,1994年,第68页。
    2(意)马国贤著:《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李天纲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1参见邱树森:《中国回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2(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760页。
    3(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759页。
    4(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760页。
    5(美)孟德卫:《灵与肉:山东的天主教,1650-1785》,潘琳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6(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771页。
    7(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762页。
    1(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2),第49页。
    2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第205页。
    3(美)孟德卫:《灵与肉:山东的天主教,1650-1785》,第161页。
    4(美)孟德卫:《灵与肉:山东的天主教,1650-1785》,第162页。
    5(美)孟德卫:《灵与肉:山东的天主教,1650-1785》,第162页。
    6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萧溶华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31页。
    1穆启蒙:《中国天主教史》,光启出版社,1981年,第85页。
    2(法)李明著:《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第194页。
    3(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2),第36-37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1),第255页。
    2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第230页。
    3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第233页。
    1张星娘编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1),中华书局,2003年,第546-547页。
    1燕鼐思:《中国教理讲授史》,河北信德室1999年,第133-135页。
    2 A.Kircher, China Illustrata,, Ch. Van Tuyl(trans), Bloomington:Indiana Univ.1987, p.114; Bornor(I), pp,24-25. See Nicolas Standaert, ed.,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Volume One:635-1800, Brill,2001, pp.471.
    2崔维孝:《明清之极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第417-418页。
    1(法)沙百里著:《中国基督徒史》,耿异、郑德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
    2萧若瑟: 《天主教传行中国考》,第372-373页。
    1吴旻:《巴黎外方传教会创建史及其所藏中文档案初探——以<福安周县官初审问供为例>(1746)》),载于《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吴旻、韩琦编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3页。
    2(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5),第139页。
    1吴旻、韩琦编校:《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9-230页。
    1(法)裴化行著:《利玛窦神父传》,第263页。
    1崔维孝:《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第64页。
    2(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952页。
    3(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696页。
    4(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6),第574页。
    5(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145页。
    6(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3页。
    1(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612页。
    2(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324页。
    3(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85页。
    4 Gabiani,Incrementa,t.I,chap.7-Dunyn-Szpot,ad ann.1659,转引自(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124页。
    1(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431页。
    2(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第236页。
    3(法)谢和耐著:《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第42页。
    1钱希言:《狯园》(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钞本,第24页。
    1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1),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第482-493页。
    1(意)马国贤:《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导言),李天纲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20页。
    1(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第347-348页。
    2李日华:《紫桃轩杂缀》(1),第35页。
    1郑鹤声:《明季西洋学术思想之输入》,王易昌等著、包遵彭主编《明代国际关系》(《明史论丛》之七),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第157-158页。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4),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693页。
    1《文津阁四库全书·子部·天文算法类》(261),商务印书馆影印。
    2《文津阁四库全书·子部·天文算法类》(261),商务印书馆影印。
    3《文津阁四库全书·子部·天文算法类》(264),商务印书馆影印。
    4《文津阁四库全书·子部·法学类农家类》(242),商务印书馆影印。
    5《文津阁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278),商务印书馆影印。
    1杜文凯:《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81页。
    2(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2),第36页。
    3(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2),第37页。
    4(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1),第288-290页。
    5(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1),第291页。
    1 Lewis A. Maverick, China a Model for Europe, Paul Anderson Company,1946, P.4.
    2钱存训:《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见《文献》1986年第2期。这篇文章原著发表于英文《远东季刊》第十四卷第三期(1954年),中文译文载香港《明报月刊》第九卷第八期(总第104期,1974年8月号),原题《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晋江县志》载:张赓,万历丁酉(1597)举人,授平湖教谕,勤于训课,所奖拔士,多登高第。丁艰归,囊橐萧然(清周学曾等编撰《晋江县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220页)。
    4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2006年。
    1汪维藩:《圣经译本在中国》,《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1期,第7页。
    1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起宗教和哲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2王镛:《中外美术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73页。
    1 (美)孟德卫:《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86页。
    2张见:《传教士影响下明清人物画风之嬗变》(中国艺术学院博士论文),2008年,第66页。
    1《圣祖仁皇帝实录》(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342页-343页。
    2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223页。
    3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215页。
    4参见唐锡仁、黄德志:《明末耶稣会士来华与西方地学的开始传入》,《中西初识》,大象出版社,1999年。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9页。
    1(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中华书局,1957年,第99页。
    1钟鸣旦、杜鼎克主编:《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本草补》(12),第109页。
    1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在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页。
    2梁江:《院画与清代美术思潮》,《美术史论》,1986年第4期。
    3洪再新:《通传与归属——十八世纪欧洲与中国美术交流叙要》,《新美术》,1987年第4期。
    4吴孟雪、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3页。
    1(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序言》,第21-22页。
    2孙尚杨:《基督教与明末儒学》,东方出版社,1994年,第30页。
    3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起宗教和哲学交流史》,第5页。
    1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起宗教和哲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2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杨民生、陈常锦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5页。
    1(意)柯毅霖:《晚明基督论》,第13页。
    1《新约·路1:76-79》
    2《新约·太3:11-12》
    3《新约·约1:19-23》
    1吴相湘主编:《天学初函》(2),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第641页。
    1吴孟雪、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1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97页,表格题名为作者自注。
    1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0页。
    1参看张西平:《中西文化的一次对话:清初传教士与<易经>研究》,《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胡瑞琴:《西方传教士对“四书五经”的翻译》,《世纪桥》,2007年第12期。
    1伏尔泰:《风俗论》(上),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7页。
    2(法)伏尔泰:《风俗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60页。
    1(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2001年,第10页。
    1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83页。
    1朱谦之:《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8-189页。
    2张西平编:《中国与欧洲早起宗教和哲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408页。
    1许明龙:《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从利玛窦到郎世宁》,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300页。
    1吴孟雪、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6页。
    (明)钱希言:《狯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钞本,万历四十一年《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清)王之春:《国朝柔远记》,广雅书局光绪十七年(1891年)。
    (清)黄伯禄:《正教奉褒》(二册),1894年上海慈母堂重印。
    (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记略》,澳门文化司署,1992年。
    (清)贺长龄、魏源等辑:《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
    (清)杨光先:《不得已》,黄山书社,2000年。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83年。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三二六《意大里亚传》,中华书局,1974年。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57年。
    (清)万斯同:《又满楼丛书》
    (清)张甄陶:《澳门形势论》,《小方壶斋舆地丛录》,光绪17年。
    《圣祖仁皇帝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
    (法)李明著:《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郭强等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
    (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六册),郑德弟、朱静等译,大象出版社,2001年。
    (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中华书局,2001年。
    (意)马国贤著:《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李天纲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葡)安文思著:《中国新史》,何高济、李申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
    (英)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四册),中华书局,2003年。
    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文献丛编》(第十七辑),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出版物发行所,1937年。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行:《明清史料》(丙、庚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教务教案档》,(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行,1974-1981年。
    钟鸣旦、杜鼎克主编:《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十二册),台北利氏学社,2002年4月初版。
    《中国天主教史集彙编》(辅仁大学宗教丛书(3)),辅仁大学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编辅仁大学出版社,中华民国九十二年七月初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编:《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彙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
    刘芳辑:《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澳门基金会,1999年。
    吴相湘主编:《天学初函》,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张泽编著:《中国天主教历代文选》(内部资料),2003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彙编》,档案出版社,1985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年。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案雍正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刊行,1978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书店,1986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中华书局,1995年。
    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文献股编:《宫中档案乾隆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中华书局,1985年。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基督教文献汇编》(缩微胶卷),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2003年。
    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编撰:《东传福音》,黄山书社,2005年。
    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出版工作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几何原本》1300:子部、西学译著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白莉民:《西学东渐与明清之极教育思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
    成和德:《湖北襄郧属教史记略》,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1年。
    崔维孝:《明清之极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1579-1732)》,中华书局,2006年。
    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杜文凯:《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冯佐哲:《清代政治与中外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台湾学生书局,民国58年;《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中华书局,1988年;《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
    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
    庚裕录等编:《天主教基督教在广西资料汇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
    顾裕录:《中国天主教述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中国天主教的过去和现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顾卫民:《中国天主教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中国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东方出版社,2000年;
    顾保鹄编著:《中国天主教史大事年表》,(台中)光启出版社,1970年。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在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何寅、许光华主编:《国外汉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胡安顺:《音韵学通论》,中华书局,2001年。
    韩承良:《中国天主教传教历史(根据方济会传教历史文件)》,(台北)思高圣经 学会出版社,1994年。
    计翔翔:《十七世纪中期汉学著作研究:以曾德昭〈大中国志)和安文思在中国新志〉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江文汉:《明清间在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知识出版社,1987年。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亚宁:《明清之际科学、文化、社会——十七、十八世纪中西文化关系引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刘正:《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林金水等编:《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
    刘鼎寅、韩学军:《云南天主教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罗光编:《天主教在华传教史集》,(台)徵祥出版社、光启出版社等,1967年。
    孙尚杨:《基督教与明末儒学》,东方出版社,1994年。
    孙尚扬、(比)钟鸣旦:《一八四O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学苑出版社,2004年。
    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商务印书馆,2001年。
    陶亚兵:《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东方出版社,2001年。
    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镛:《中外美术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0年。
    吴孟雪、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东方出版社,2000年。
    吴雷川:《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书店,1990年。
    吴伯娅:《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吴泽主编:《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吴义雄:《在宗教和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吴旻、韩琦编校:《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伍昆明:《早期传教史进藏活动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
    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书店,1990年;《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2006年。
    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河北省献县天主堂1931年版影印本
    许明龙主编:《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郎世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
    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
    阎宗临:《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大象出版社,2003年。
    叶高树:《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
    余三乐:《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于本源:《清王朝的宗教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严建强:《十八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及其反应》,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张国刚等著:《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张西平编:《中国与欧洲早起宗教和哲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2001年。
    ——:《传教士汉学研究》,大象出版社,2005年。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大象出版社,2006年。
    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张铠:《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中外关系史丛书),大象出版社,2003年。
    张泽:《清代禁教期的天主教》,(台北)光启出版社,1999年。
    张星娘编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年。
    张维华:《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齐鲁书社,1987年。
    ——:《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科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2001年。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大象出版社,2006年。
    赵庆源编注:《中国天主教教区划分及其首长接替年表》,(台南)闻道出版社,1980年。
    赵春晨、雷雨田、何大进著:《基督教与近代岭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周萍萍:《十七、十八世纪天主教在江南的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
    朱谦之:《中国景教》,人民出版社,1998年。
    Adrien Launay, Histoire des Missions de Chine, Mission du Se-Tchoan, Paris,1920.
    Cary-Elwes Columba, China and the Cross, Studies in Missionary History, Longmans, Green and co.1957
    Thomas J. Campbell, S.J., The Jesuits(1534-1921), A History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from Tis Foundation to the Present Time, The Encyclopedia Press,1921.
    Mungello,D.E, the Forgotten Christians of Hangzho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44.
    Nicolas Standaert,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volume one:635-1800 Brill Leiden · Boston · Koln 2001.
    Latorrette, Kenneth S.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New York,1929.
    Warren and Hering, A Study of Roman Catholic Missions in China(1692-1744), reprinted from the new China review 1920-1,1940.
    Sullivan. M, 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from the Six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1973.
    (英)道森:《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浦译,周良霄注,1983年。
    (法)裴化行著:《利玛窦神父传》,管震湖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萧溶华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
    (法)谢和耐著:《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增补本),耿昇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法)安添朴、谢和耐等:《明清间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耿昇译,巴蜀书社,1993年。
    (法)伊夫斯·德·博西耶尔夫人:《耶稣会士张诚——路易十四派往中国的五位数学家之一》,辛岩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
    (法)费赖之:《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1552-1773),梅乘骐、梅乘骏译,
    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1997年11月。
    (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冯承钧译,中华书局,1995年。
    (法)荣振华:《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耿异译,中华书局,1995年。
    (法)穆启蒙:《中国教友与使徒工作》,侯景文译,(台北)光启出版社,1978年。
    (法)戴仁主编:《法国当代中国学》,耿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法)史士徽:《江南传教史》,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编写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法)雅克玲·泰夫奈:《西来的喇嘛》,耿昇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法)伏尔泰:《风俗论》(上),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7页。
    (美)苏尔·诺尔编:《中国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美)魏若望:《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思想在中国及欧洲》,吴莉苇译,大象出版社,2006年。
    (美)霍凯特著:《现代语言学教程》,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美)孟德卫著:《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江文君、姚霏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
    ——《灵与肉:山东的天主教,1650-1785》,潘琳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
    (意)柯毅霖:《晚明基督论》,王志成、思竹、汪建达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瑞)龙斯泰著:《早期澳门史:在华葡萄牙居留地简史、在华罗马天主教会及其布道团简史、广州概况》,吴义雄等译,东方出版社,1997年。
    (英)赖饴恩:《耶稣会士在中国》,陶为翼译,(台中)光启出版社,1965年。
    (德)利奇温:《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朱杰勤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德)莱布尼茨:《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大象出版社, 2005年。
    (荷)金普斯、麦克罗斯基:《方济会来华史(1294-1955)》,李志忠译,香港天主教方济会,2000年。
    (捷克)严嘉乐:《中国来信(1716-1735)》,丛林、李梅译,大象出版社,2002年。
    朱静编译:《洋教士看中国朝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澳门文化司署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大象出版社,2003年。
    崔维孝:《1579年进入中国的方济各会传教士》,《暨南史学》第二辑,2003年。
    陈建明:《中国基督教通史编撰述评》,《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陈义海:《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汉语研究的科学化——明清之际基督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陈玮:《范礼安与天主教第三次在华传播》,《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丁光泮:《再论蒙元时期基督教在华传播》,《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月。
    董海樱:《16-17世纪中期西方汉语研究的历史分析》,《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
    董明:《明代来华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及其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丁云汉:《西方传教士布教策略的演变与晚明南京教案》,《昌潍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冯天瑜:《明末清初西洋术语译介引发的论争-以“天主、上帝”为例》,《汉学研究》第七集,阎纯德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年。
    郭鹤声:《明季西洋学术思想之输入》,王易昌等著、包遵彭编:《明史论丛》之七《明代国际关系》,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五七年。
    韩琦、吴旻:《“礼仪之争”中教徒的不同声音》,《暨南史学》第二辑,2003年。
    胡晓彤:《明代来华耶稣会士通晓汉语的原因及影响》,《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胡瑞琴::《西方传教士对“四书五经”的翻译》,《世纪桥》,2007年第12期。
    黄一农:《明末清初天主教的“帝天说”及其所引发的论争》,《国际汉学》第八辑,任继愈主编,大象出版社,2003年。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史学》,1996年3月。
    计翔翔:《明清间西学汉译的特色》,《杭州大学学报》第27卷增刊,1997年10月。
    贾琼:《传教士和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中国天主教》,2008年第5期。
    康志杰:《湖北天主教开教述略——兼评明清在湖北活动的耶稣会士》《江汉论坛》,1999年第2期。
    康志杰:《关于湖北磨盘山神权社会的考察》,《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
    林金水:《利玛窦在中国的活动与影响》,《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
    ——:《利玛窦在广东》,《文史》,1983年第20期。
    ——:《利玛窦输入地图学说的影响与意义》,《文史哲》,1985年第5期。
    ——:《利玛窦交游人物考》,《中外关系史论丛》,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
    ——:《试论南怀仁对康熙天主教政策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1期。
    ——:《艾如略与明末福州社会》,《海交史研究》,1992年第2期。
    ——:《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西礼仪之争》,《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罗常培:《耶稣会士在音韵学上的贡献》,《历史研究所集刊》1930(第一本第三分册)。
    罗常培:《从汉字造字和标音的历史看汉语拼音方案的进步性》,《人民日报》1956年3月16日。
    罗常培:《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渊源》,《人民日报》,1957年12月18日。
    鲁国尧:《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李晟文:《清代法国耶稣会士在华传教策略》,《清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宋巧燕:《论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译著文献的翻译特色》,《江西社会科学》,2004第5期。
    沈定平:《传教士马国贤在清宫廷的绘画活动及其与康熙皇帝关系述论》,《清史研究》,1998年第1期。
    汤开建、赵殿红、罗兰桂:《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兴衰》,《国际汉学》第九辑,任继愈主编,大象出版社,2003年。
    汤开建:《顺治朝全国各地天主教教堂教友考略》,《清史研究》,2002年第8期。
    谭树林:《清代对来华外国人学习中文态度的演变》,《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1期。
    吴孟雪:《明清欧人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文史研究》,1993年。
    吴莉苇:《文化争议后的权力交锋:礼仪之争中的宗教修会冲突》,《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
    吴光会、唐棣宣:《明清时期耶稣会传教士与“中学西渐”》,《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王冰:《明清间耶稣会士来华的背景及其影响》,《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S1期。
    许光华:《18世纪法国耶稣会士与欧洲汉学》,《汉学研究》第2集,阎纯德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
    余三乐:《略论天主教耶稣会的“文化适应”策略》,《汉学研究》第七集,阎纯德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年。
    姚小平:《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言学史》,《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3期。
    杨慧玲:《明清时期西方人早期学习汉语史的开篇之作一评〈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调查)》,《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3期。
    杨惠滨:《明季清初西方文化对满族文化的影响探微》,《满语研究》,2001年1期。
    叶农:《明清时期来华欧洲传教士中国语言学习活动勾沉》,《文化杂志》第五十三期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2004年冬季刊。
    赵文利:《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与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第11卷,1998年第4期。
    张维华:《明清间中西思想之冲突与影响》,《释中国》第一卷,王元化、胡晓明、傅杰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张西平:《罗明坚——西方汉学的奠基人》,《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应加强对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的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国际汉学》第九辑,任继愈主编,大象出版社,2003年。
    ——:《中西文化的一次对话:清初传教士与<易经>研究》,《历史研究》,2006 年第3期。
    朱静:《初期来华的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张世禄:《西洋学者对于中国语音学的贡献》,《文化先锋》,1939年第9期。
    张先清:《清前期天主教在华传播特点分析》,《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曾晓渝:《试论(西儒耳目资)的语音基础及明代官话的标准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法)雅克·布洛斯李东日译:《从西方发现中国到国际汉学的缘起》,《国际汉学》第一期,《国际汉学》编委会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1995年。
    (美)Robert Entenman顾卫民译:《清代早期四川中国天主教会的建立》,《国际汉学》第八辑,任继愈主编,大象出版社,2003年。
    (西)安道林(Antolin Abad Perez):《西班牙方济各会士与中国传教区》,《纪念孟高维诺总主教来华七百周年国际学术会议集》,台北思高圣经学会出版社,1995年。
    戴望云:《明清两代基督教进入中国社会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罗兰桂:《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及清政府对天主教的政策》(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
    张振国:《拒斥与吸纳:天主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应对——以明末至鸦片战争为限》(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张见:《传教士影响下明清人物画风之嬗变》(中国艺术学院博士论文),2008年。
    刘亚轩:《清初来华传教士马国贤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