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语义语法理论”为基本研究理论,遵循形式和意义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现代汉语中程度范畴的语义系统及程度范畴在补语系统中的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
     1.对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进行了全面研究。包括分析程度范畴与量范畴、数量范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量度范畴”的概念,认为程度范畴与数量范畴属于并列关系的两个范畴,二者隶属于量度范畴;全面归纳了程度范畴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第一次全面分析了含有程度义的各类短语:第一次构建了程度的范畴系统,提出动作也有程度,并从程度的角度对动词进行了分类;首次提出“程度的表达类型”,梳理了9种程度的表达类型;首次总结了程度范畴的性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归纳了程度范畴的特点。
     2.首次从程度范畴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程度补语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现代汉语补语系统进行了重新分类,讨论了各类补语与程度的关系,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汉语补语系统中程度表达的类型与表达机制,丰富对现代汉语程度范畴的系统研究。第一次明确分析了述补结构的两种不同语义类型,单一语义述补结构和复合语义述补结构;提出了指示述语程度的补语和自含程度义的补语等概念。
     3.首次从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高程度补语的立类依据,并依此标准穷尽式地确定了现代汉语中高程度补语的成员,对现代汉语中的高程度补语进行了多角度、有层次的分类。
     4.利用计算语言学自动分词技术进行大规模语料计算与分析,第一次基于大规模语料调查结果全面分析了高程度补语与述语的组合规律。
     5.第一次尝试从认知的角度来全面、系统地解释高程度补语的产生机制。我们根据理想化认知模式区分了结果的不同类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性质的结果与程度的关系。
     6.关注高程度补语的动态变化,首次对高程度补语中的新成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emantic grammar, in compliance with combination of form and meaning,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as well as of static state and dynamic state, illustrates and analyses the Chinese Degree Category and its syntactic realization in the complement system in Modern Chinese.
     The main contents and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could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Chinese degree category. First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category, the number category and quantity category, we put forward a new concept measure category. Secondly, we fully conclude the syntactic realization of degree category in Modern Chinese. We also make a thorough analysis of all kinds of phrases which have degree mean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irdly, we construct a category system of degree. We consider that action has degree too and make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verb according to degree meaning. Fourthly, we raise nine expression types of degree category. 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natures of the degree category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gree category on the basis of the predecessors.
     2. This dissertation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complement system of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gree categor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lated researches include recategorizing the complement system and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gree and various kinds of complements, which could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ypes and mechanisms of expression in Modern Chinese complement system, and rich the studies of the degree category. We have analyzed two different semantic types of predicate-complement structure clearly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are single semantic predicate-complement structure and complex semantic predicate-complement structure. Furthermore, we have raised two new concepts-degree meaning directed to the predicate of complement and self-contained degree meaning of complement.
     3. The dissertation sets up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of degree complement according to formal and semantic mature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refore exhaustively finds the members of degree complement in Modern Chinese. On the basis, two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s have been set up in different angles.
     4. Massive corpus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have been done by using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s automatic words segment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large-scale corpus survey resul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ion laws of complement and predicate also has been done for the first time.
     5.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fully explain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plement. According to th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ICM), the paper classifies results to different types,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natures of results and degree.
     6. The dissertation has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degree complement and analyzed the new members of degree complement comprehensively for the first time.
引文
[1]Bernd Heine Ulrike Claudi& Friederike Hunnermeyer 1991 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R. W. Langacker 2008《认知域的种类》,王义娜、李亚培译,《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1期。
    [3]R.W.Langacker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Ⅰ)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Adele E. Goldberg 2007《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吴海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5]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1990《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6]陈昌来1997《汉语范畴和汉语语法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7]董宁2005《带“得”字的述程结构和述状结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范 晓1992《V得句的“得”后成分》,《汉语学习》第6期。
    [9]范方莲1983《程度副词的几个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10]范继淹、饶长溶1964《再谈动词结构前加程度修饰》,《中国语文》第2期。
    [11]方芳2006《现代汉语极限性程度补语的多维考察》,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房玉清2001《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13]郭继懋、王红旗2001 《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表达差异的认知分析》第2期。
    [14]贺晓萍1999《关于状态补语的几个问题》,《语文研究》第1期。
    [15]侯精一、徐枢、张光正、蔡文兰编著2001《中国语补语例解》(日文版),商务印书馆。
    [16]侯瑞芬2005《“动(形)+死+……”的结构语义分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17]胡明扬1992《句法语义范畴若干理论问题》,《语言研究》第2期。
    [18]胡裕树等1981《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19]黄华1984《“动(形)+到+.……”的结构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
    5期。
    [20]黄伯荣、廖序东1997《现代汉语》(增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1]金立鑫2009《解决汉语补语问题的一个可行性方案》,《中国语文》第5期。
    [22]竟成1993《补语的分类及其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23]兰宾汉1993《也谈程度补语与结果补语》,《陕西师大学报》第3期。
    [24]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25]黎千驹2006《模糊修辞学导论》,光明日报出版社。
    [26]李琳2004《论现代汉语的程度范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7]李艳等2006《<世说新语>中程度补语研究》,《长春大学学报》第1期。
    [28]李大中1996《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9]李临定1963《带“得”字的补语句》,《中国语文》第5期。
    [30]李临定1980《动补句格式》,《中国语文》第2期。
    [31]李培元等1980《编写基础汉语课本的若干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32]李宇明1996《论词语重叠的意义》,《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33]李宇明1999《程度与否定》,《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34]李宇明2000《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5]李子云1990《补语的表述对象问题》,《中国语文》第5期。
    [36]刘顺2003《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学林出版社。
    [37]刘丹青2005《小句内句法结构:<语法调查研究手册>节选》,《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38]刘丹青1994《“唯补词”初探》,《汉语学习》第3期。
    [39]刘金表1995 《河北任丘方言的一种特殊程度补语“多多”》,《中国语文》第2期。
    [40]刘兰民2003《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41]刘永生2005《现代汉语程度补语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刘月华1982《状语与补语的比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43]刘月华1988《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44]刘月华等198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5]刘月华等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46]刘子瑜2006《试论粤方言“V到C”述补结构的语法化及其与“V得C”述补结构的互补分布》,《语言研究》第3期。
    [47]鲁健骥1992《状态补语的语境背景及其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48]鲁健骥1993《状态补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49]鲁健骥1994《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50]陆俭明1989《说量度形容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51]吕叔湘1944《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52]吕叔湘1981《动补结构的多义性》,《中国语文》第6期。
    [53]吕文华1995《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补语系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54]吕文华1999《短语词的划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55]吕文华2001 《关于述补结构系统的思考—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56]马真1981《简明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57]马清华2000《文化语义学》,江西人民出版社。
    [58]马清华2003《强程度标记的叠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59]马庆株1992《含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60]马庆株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
    [61]梅立崇1994《也谈补语的表述对象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62]孟维智、张理明主编1987《现代汉语》,山西人民出版社。
    [63]孟艳丽1997《“他笑得一脸皱纹”及相关句式》,《绥化师专学报》第4期。
    [64]缪锦安1990《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5]聂志平1992《有关“得”字句的几个问题》,《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66]聂志平1993《说“X得慌”》,《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67]农朗诗2007《程度补语“极”、“透”、“死”、“坏”个体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68]瓯齐1983《用助词“得”连接的补语所表达的意义》,《汉语学习》第4期。
    [69]彭小川1993《广州话的结构助词“到”》,《广州话研究与教学》,中山大学出版社。
    [70]彭小川1998《广州话的“V得(0)”结构》,《方言》第1期。
    [71]彭小川、李守纪、王红200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商务印书馆。
    [72]朴银周2005《程度范畴的韩汉对比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3]庆力1984《程度补语为什么没有相应的否定式》,《哈尔滨师专学报》第2期,另收入《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74]全国外语院系《语法与修辞》编写组 1982《语法与修辞》,广西人民出版社。
    [75]饶继庭1961《“很”+动词结构》,《中国语文》第8期。
    [76]邵鸿2000《程度刍议》,《山东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77]邵霭吉1992《关于“到”的用法的一点补充》,《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78]邵敬敏1997《论汉语语法的语义双向选择性原则》,《中国语言学报》第8期,商务印书馆。
    [79]邵敬敏2004《“语义语法”说略》,《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第1期。
    [80]邵敬敏主编2001 《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81]沈家煊1997《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82]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83]沈家煊2004《说“不过”》,《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84]盛银花2006《安陆方言的程度补语考察》,《语言研究》第3期。
    [85]石毓智1994《谓词的定量与肯定》,邵敬敏主编《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86]石毓智2000《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
    [87]石毓智2003《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影响》,北 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88]史有为1994《“好极了”“好得很”之谜》,《汉语学习》第6期。
    [89]宋玉柱1990《谈谈程度补语》,《逻辑与语言学习》第2期。
    [90]孙德金2002《外国留学生“得”字补语句习得情况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91]孙建强1994《能带程度补语的动词》,《固原师专学报》第3期。
    [92]太田辰夫1987《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93]陶瑞仁2006《现代汉语“得”字句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4]田田2008《用于程度判断的口语格式“形容词+也+形容词+不到哪儿去”考察》,《读与写杂志》第7期。
    [95]王还1979《汉语结果补语的一些特点》,《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96]王还1994《门外偶得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97]王静2003《“很”的语法化过程》,《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98]王力1943《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99]王红斌1998《绝对程度副词与心理动词组合后出现的程度义空范畴》,《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100]王邱丕、施建基1990《程度与情状》,《中国语文》第6期。
    [101]王邱丕、施建基1991《扩展、排他、强调——说补语》,《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02]王邱丕、施建基1992《补语与状语的比较——从<实用汉语课本>说起》,《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03]王绍新1985《“得”的语义、句法作用衍变》,《语文研究》第1期。
    [104]王希杰1992《“想”类动词的句法多义性》,《汉语学习》第2期。
    [105]魏德胜1992《“很”与“狠”》,《辞书研究》第2期。
    [106]吴长安1995《语义在次范畴确定中的自足价值》,《东北师大学报》第4期。
    [107]吴长安1997《口语句式“W死了”的语义、语法特点》,《东北师大学报》第1期。
    [108]吴福祥2000《关于动补结构“V死0”的来源》,《古汉语研究》第3期。
    [109]吴立红2006《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0]项开喜1997《与“V到NP”格式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南开大学中文系《语 言研究论丛》第7辑,语文出版社。
    [111]谢文芳2007《嘉鱼方言中的程度语义范畴》,《咸宁学院学报》第1期。
    [112]邢福义2000《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13]邢福义主编1991《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114]徐盛桓2008《转喻为什么可能——“转喻与逻辑”研究之二:“内涵外延传承”说对转喻的解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115]许葵花2006《基于文化的认知语境下的联想意义产生机制》,Sino-US English Teaching, Volume 3。
    [116]许绍早1956《略论补足语》,《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第2期。
    [117]薛红1985《后项虚化的动补格》,《汉语学习》第6期。
    [118]杨平1989《“动词+得+宾语”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语文》第2期。
    [119]杨石泉1985《结果补语与程度补语的纠葛》,《逻辑与语言学习》第3期。
    [120]叶慧2001《带“得”字的程状补语句及其表意功能探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1]尹润芗1987《汉语中一些表程度的方式》,《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122]尹世超2006《说“太+非程度动词+了”格式》,《语文研究》第2期。
    [123]于全有、裴景瑞2007《晒”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124]余志鸿1991《补语在句中的语义联系》,《汉语学习》第6期。
    [125]袁宾2003《唐宋“煞”字考》,《中国语文》第2期。
    [126]袁毓林1991 《祈使句式和状态补语的类》,《汉语学习》第1期。
    [127]曾海清2007《程度义“V+到”结构的配价分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128]曾海清2007《现代汉语“V+到”结构的普遍性及其类型》,《新余高专学报》第4期。
    [129]张静1986《新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
    [130]张颖2007《汉语程度范畴初探》,《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131]张颖2007《论程度范畴与程度心语的性质及类》,《学术交流》第6期。
    [132]张传立2006《“得”字补语句考察及留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分析》,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3]张涤华、胡裕树等主编1988《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
    [134]张桂宾1997《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135]张国宪1996《形容词的记量》,《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136]张国宪2006《典型补语的非可控句位义》,《中国语言学报》第12期,商务印书馆。
    [137]张盛裕1989《潮阳方言形容词的程度状语补语与宾语》,《方言》第4期。
    [138]张旺熹1999《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39]张谊生2000《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140]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
    [141]张谊生2004《现代汉语副词探索》,学林出版社。
    [142]张豫峰2000《“得”字结构研究评述》,《汉语学习》第2期。
    [143]张豫峰2000《现代汉语“得”字句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4]张志公1953《汉语语法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
    [145]赵金铭1995《现代汉语补语位置上的“在”和“到”及其弱化形式“de”》,《中国语言学报》第七期,语文出版社。
    [146]赵日新2001《形容词带程度补语结构的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147]赵淑华等1995《关于北京语言学院现代汉语精读教材主课文句型统计结果报告》,《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148]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49]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150]郑天刚2005《“太P”短语和程度常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151]周娟2006《“暴”类新流行程度副词的多维考察》,《修辞学习》第6期。
    [152]周军2005《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与邓小平的文化发展思想》,《理论探索》第5期。
    [153]周日安、邵敬敏2007《美英式原型标记“-门”的类化和泛化》,《外国语》第4期。
    [154]周小兵1995《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第2期。
    [155]周晓林2005《程度补语句“V/A煞”式的来源及其演变》,《学术交流》第7期。
    [156]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157]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158]朱景松1987《补语意义的引申和虚化》,《安徽师大学报》,第4期。
    [159]朱赛萍2006《程度补语极性意义的获得》,《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