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水权交易政府规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供求矛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对水资源分配和管理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水资源合理配置是解决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如何以市场手段优化配置区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
     针对问题,探讨了建设区域水权交易政府规制的基本框架。水权交易政府规制的目标是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经济手段在水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套政府宏观调控、交易各方民主协商的水权交易机制,实现水权交易的制度化、有序化。水权的初始分配是水权交易的基础;合理的水权价格和市场监管机制是实现水权配置高效和公平的保障。
     通过对中外水权交易政府规制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国现行水权交易政府规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从水权配置规制、水权价格规制、水权交易规制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
The fast increase of water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lack of water supply have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restricted element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It is proposed that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market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s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dministration couldn't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 of the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It has been remarkable about how to optimize allocating the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by market mea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imed at these problem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regional water rights regulation system establishment during interim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rough market mechanism is the goal of water rights regulation reformation. Initi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base for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of water rights, in which the main format of water rights is basin based on assign water rights clearly. Reasonable water rights price and marke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are the guarantee for the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of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The water rights transaction regulation system is compared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analyze the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regional water rights regulation. Combined with Chinese actuality, research on water resource distribute, water resource price, water resource transaction regulation, the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proposal in policy is offered in this paper.
引文
[1] 杨力敏,从“东阳—义乌”水权转让看转型期国有资产(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人民珠江,2002年第3期,第61—64页。
    [2] 水利部经济调节司、水利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浙江“东阳—义乌”水权转让的调研报告,中国水利报,2002年2月10日。
    [1] 蔡守秋,论水权体系和水市场,中国法学,2001年(增刊)。
    [2] 汪恕诚,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第164—165页。
    [3] 汪恕诚,水权转换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的重要手段,中国水利报,2004年4月20日。
    [4] 汪恕诚,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第153页。
    [5] 裴丽萍,水资源市场配置法律问题研究,参见韩德培主编《环境资源法论丛》,法律出版社,2001年。
    [1] 傅春等,水权、水权转让与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的设想,水利部政策法规司《水权与水市场资料选编》第37页。
    [2] 蔡守秋,论水权转让的的范围和条件,城市环境,2002年第16卷第1期,第3页。
    [3] 傅晨、吕绍东,水权转让的产权经济学分析,广东水利水电,2001年8月第4期,第4页。
    [4] 孙卫、邹鸿远,水权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思考,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21期,第36页。
    [5] 马晓强,水权与水权的界定——水资源利用的产权经济学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 刘斌、杨国华,浅议水权的转让与交易,水利经济,2003年第21卷第5期,第8页。
    [2] 刘洪先,国外水权管理特点辨析,水利发展研究,2002年第6期,第1-3页。
    [3] 王晓、韩宝平、顾强,建立我国水权交易机制七项基本制度保障,水利发展研究,2003年第5期,第22-24页。
    [4] 王克强、刘红梅,由东阳和义乌水权交易引发的对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思考,财贸经济,2004年第1期,第62页。
    [1] 黄河,水权转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水利发展研究,2004年1卷5期,第9页。
    [2] 陈德敏、秦鹏,论我国水权管理的法律规则,http://www.riel.whu.edu.cn。
    [1] 胡鞍钢,转型期水资源配置的第三种思路:准市场和政治民主协商,中国水利,2000年第11期,第10—13页。
    [2] 汪恕诚,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第158页。
    [3] 石玉波,关于水权与水市场的几点认识,中国水利,2001年第2期。
    [4] 黄河,水市场的特点和发展措施,中国水利,2002年第12期。
    [5] 曹明德,论我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第81页。
    [1] 葛颜祥、胡继连,水权市场管理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32-34页。
    [2] 钱迪、徐水苗,水权交易中的政府定位,http://www.riel.whu.edu.cn。
    [1] 任庆,我国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研究,http://www.7265.cn。
    [2] 李光丽、霍有光,政府在现代水权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水利经济,2006年第24卷第3期,第58页。
    [3] 嵊州方认为,东阳跨流域引梓溪水,采取的实际上是“库内损失流域外补”,卖的是本应流入嵊州的水,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嵊州市利益,其跨流域引水的做法还将对嵊州市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曹娥江流域造成危害等。参见董碧水:《开创中国水权制度改革先河浙江东阳卖水嵊州不满》,《中国青年报》,2001年4月19日;蒋萍、万润龙、吴钊谦:《东阳卖水嵊州不满水权转让再起争议》,《文汇报》,2001年4月20日等。
    [1] 杨冠琼,政府规制及效率前提,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4期。
    [1] 曹明德,生态法原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5页。
    [2] 曹明德,论我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第79—80页。
    [1] 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的注释,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
    [1] 魏昌林,美国的调水工程,世界农业,20005年第5期,第25—27页。
    [1] 吕忠梅,《环境资源法视野下的新(水法)》,水利部政策法规司、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中国海洋大学:《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第95页。
    [1] 沈大军等,水价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1999年。
    [2] 王浩、王干,《水权理论及实践问题浅析》,水利部政策法规司、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中国海洋大学:《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第169页。
    [3] 常云昆,黄河断流与黄河水权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148—149页。
    [1] SpⅡlber N, SubbaghiA. Econornics of Water Resourc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MJ. Norwcll, Massachusetts, 1994. 121—126.
    [2] SpⅡlber N, Subbaghi A.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MJ. Norwcll, Massachusetts, 1994. 121—126。
    [1] 水利部经济调节司调研组,宁夏内蒙古水权转让:创新与变革,中国水利报,2006年4月16日。
    [1] 张延坤、王教河,松嫩平原洪水资源利用的初始水权分配研究,中国水利,2004年17期。
    [2] 黄河,水权转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水利发展研究,2004年第5期,第9页。
    [1] 汪恕诚,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第153—154页。
    [2]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1] 姜文来,水资源管理学初探,海河水利,2004年第1期,第12—13页。
    [1] 范家骧、高天虹,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311页。
    [1] Armitage R M, Niumoundt W L, Bacheberg G R. Establising tradable Water Rights: case studies of two irrigation distfics of South Africa[J].WATER SA, 1999, 25 (3): 301-310
    [2] Howe c w, Schurmerier D R , Shaw W D. Inovative approaches to water allocations: the potential of water markets[J]. Water Resourse Research, 1986, 22(4)
    [3] Rosegrant M W, Binswang H P.Markets in tradable water rights: potential in efficiency in developing country resource allocation[J]. World Development 1994, 22 (11) 1613-1625
    [4] Schleyer R G, rosegrant M W. Chilean water policy: the role of water rights,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J]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1996, 12 (1): 33-38
    [5] 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的注释,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范家骧,高天虹.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311
    [7] 汪恕诚.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47-165
    [8] 蔡守秋.论水权转让的范围、原则与条件[J].城市环境,2002(1):3-8
    [9] 曹明德.论我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J].中国法学,2004,(1):81-86
    [10] 陈安国,高伶.科斯定理与水资源的有效配置[J].资源产业经济,2005,(2):21-22
    [11] 陈富良.政府规则:公共利益理论与部门利益理论的观点与评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1):21-23
    [12] 陈祖海,曹明宏,李国英等.论我国水资源产权制度及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
    [13] 程承坪,伍新木.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对构建我国水权管理体制的启示[J].软科学,2005,19(6):38-41
    [14] 陈洁,许长新.水权定价指标体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6,29(1):21-24
    [15] 陈洁,许长新.智利水法对中国水权交易制度的借鉴[J],人民黄河,2005,27(12):47-48
    [16] 陈旭升,李磊.我国水权交易发展中若干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6,(8):158-160
    [17] 党连文.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有关问题的研究[J].中国水利,2006,(9):16-18
    [18] 傅晨.水权交易的产权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10):25-29
    [19] 葛颜祥,胡继连.水权市场管理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3,(1):31-34
    [20] 和莹,常云昆.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112-117
    [21] 胡鞍刚.水权制度的重大创新[J],水利发展研究,2001,(7)
    [22] 胡鞍钢,王亚华.转型期水资源配置的公共政策:准市场和政治民主协商[J].中国水利,2000,(11):10-13
    [23] 胡鞍刚,王亚华.从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看我国水分配体制改革[J].中国水利,2001,(6):35-37
    [24] 胡峰.政府规制的理论基础及效果评估[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1):58-60
    [25] 胡继连,张维等.我国的水权市场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2,(2):28-31
    [26] 胡振鹏,傅春.水权转让及其经济学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院报,2005,24(2):1-5
    [27] 黄河.水市场的特点和发展措施[J].中国水利,2002,(12):15-16
    [28] 黄河.水权转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4,1(5):9-10
    [29] 黄锡生,黄金平.水权交易理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5,(1):111-114
    [30] 黄薇,陈进.跨流域调水水权分配与水市场运行机制初步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23(1):50-52
    [31] 蒋剑勇,方守湖.水权管理的国际比较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3,(7): 18-21.
    [32] 姜文来.水权及其作用探讨[J].中国水利,2000,(12):13-14
    [33] 姜楠,梁爽,谷树忠.水权交易中的比较优势及我国水权交易制约因素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16(1):24-27
    [34] 兰伟龙.建立我国水权管理制度的主要途径[J].改革纵横,2004,(2):31-32
    [35] 李光丽,霍有光.现代水权制度建设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06,(3):19-25
    [36] 李光丽,霍有光.政府在现代水权制度建设中的作用[J].水利经济,2006,24(3):58-61
    [37] 李红海,王光谦.水权交易机理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5,(8):104-109
    [38] 李珂,蔡蔡岚.水权与水权交易体制的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2):107-110
    [39] 李可可,邵自平.美国西部水权管理制度及其启示[J].中国水利,2004,(4):65-67
    [40] 李焕雅,祖雷鸣.运用水权理论,加强水资源权属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01,(5):17-18
    [41] 李时敏,肖志兴等.西方国家市场失灵与社会性规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10):83-86
    [42] 李雪松.水资源资产化与产权化及初始水权界定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2):150-155
    [43] 刘斌.浅议初始水权的界定[J].水利发展研究,2003,(2):26-27
    [44] 刘斌,杨国华.浅议水权的转让及交易[J].水利经济,2003,21(5):8-11.
    [45] 刘洪先.国外水权管理特点辨析[J].水利发展研究,2002,2(6):1-3.
    [46] 刘文,黄河.培育水权交易机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J].水利发展研究,2001,(1):18-21
    [47] 马晓强.水权与水权的的界定——水资源利用的产权经济学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1):37-41
    [48] 马晓强,韩锦锦.论我国水权制度创新[J].经济纵横,2001,(11)
    [49] 裴丽萍.水权制度初论[J].中国法学,2001(2):90-101
    [50] 沈满洪.水权交易与政府创新[J].管理世界,2005,(7):45-56
    [51] 沈满洪.论水权交易及交易成本[J].人民黄河,2004,26(7):19-22
    [52] 沈满洪,陈锋.我国水权理论研究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2,(5):175-180
    [53] 司红华.水市场的培育和规范问题——从义乌向东阳买水事件谈起[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8):25-28
    [54] 石玉波.关于水权与水市场的几点认识[J].中国水利,2001,(2):31—32
    [55] 苏青,施国庆.区域水权及其市场主体——对东阳义乌水权转让实践的认识[J].水利经济,2002,(4):11-12
    [56] 孙卫,邹鸿远.水权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1,(21):34-36
    [57] 田圃德,张淑华.水权制度创新潜在效益及影响理论探讨[J].人民长江,2003,34(7):21-22
    [58] 田圃德,施国庆.关于水权价格的探讨[J].中国水利,2003,(7)期B刊:6-7
    [59] 田世海,李磊.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水权价格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6,(2)
    [60] 王浩等.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水科学进展,2004,15(1):123-127
    [61] 王晓,韩宝平,顾强.建立我国水权交易机制的七项基本制度保障[J].水利发展研究,2003,(5):22-24
    [62] 王克强,刘红梅.由东阳和义乌水权交易引发的对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4,(1):62-64
    [63] 王守坤,常云昆.我国水权交易制度变迁及交易市场中政府的角色定位[J].经济问题探索,2006,(3):12-15
    [64] 王学渊,韩洪云等.浅议我国的水权界定[J].水利经济,2004,22(5):18-20
    [65] 王万山.浅议国外的水权交易与水权市场[J].水利经济,2004,22(4):17-18
    [66] 王晓娟.浅议水权管理研究进展[J].水利经济,23(2):49-51
    [67] 王治.关于建立水权转让制度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3,(7)A刊:13-15
    [68] 肖国兴.论我国水权交易及其制度变迁[J].管理世界,2004,(4):51-60
    [69] 异锡华,陈芳.从水资源短缺看政府对公共资源的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 2004,(12):12-13
    [70] 杨国华,刘斌.关于我国水权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想[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9):27-28
    [71] 许洁.论政府价格规制中的公众参与[J].财贸研究,2006,(3):1-8
    [72] 杨立春,龙俊妤.我国水资源产权交易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3)
    [73] 杨力敏.从“东阳—义乌”水权转让看转型期国有资产(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J].人民珠江,2002,(3):61-64
    [74] 杨琴.对水权交易的几点思考[J].人文杂志,2005,(1):80-82
    [75] 张军福,柏静.水资源配置中的产权问题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6):74-77
    [76] 张平.国外水权制度对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启示[J].人民长江,2005,36(8):13-15
    [77] 张维,胡继连.水权市场的构建与运作体系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4(1):60-64
    [78] 张仁田.澳大利亚的水改革、水市场和水权交易[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21 (2)
    [79] 张仁田,陈守伦,童利忠.水权分配与水市场中的水权交易体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2,(6)
    [80] 张仁田,童利忠.水权、水权分配与水权交易体制的初步研究[J].水利发展,2002,(5):13-17
    [81] 赵海林,赵敏,毛春梅等.中外水权制度比较研究与我国水权制度改革[J].水利经济,2003,21(4):5-8
    [82] 赵海林,赵敏,郑垂勇.关于完善我国水价机制的研究和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4,(3):29-32
    [83] 赵海林,赵敏,郑垂勇.建立以水权理论为基础的水价机制构想[J].经济师,2004(5):21-22
    [84] 郑玲.对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的再认识[J].水利发展研究,2006,(2):10-13
    [85] 郑忠萍,彭新育.我国水市场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24-27
    [86] 周玉玺,周霞.水资源需求管理政策:水价效应的理论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06,(5):35-40
    [87] 陈德敏,秦鹏.论我国水权管理的法律规则[DB/OL].www.riel.whu.edu.cn/show,2002-11-7
    [88] 刘克亚,黄明健.刍议水市场的建立[DB/OL].http://www.riel.whu.edu.cn/show,2003-9-16
    [89] 钱迪,徐水苗.水权交易中的政府定位[DB/OL].http://www.riel.whu.edu.cn/show,2003-9-19
    [90] 苏小炜,黄明健.构建水权交易制度的法律思考[DB/OL].http://www.riel.whu.edu.cn/, 2003-9-16
    [91] 王治.关于建立我国水权与水市场制度的思考[DB/OL].http://hwcc.com.cn/newsdisplay, 2002-9-25
    [92] 周玉玺,胡继连,周霞.流域水资源产权产权的基本特性与我国水权制度建设研究[DB/OL].http://sdhh.gov.cn/news/artiele, 20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