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东派生诉讼机制完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首次在我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该制度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及监督公司管理层等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股东派生诉讼兼具代位性和代表性双重特征,其所采用的诉讼方式既要保证诉讼的公正性,即原告能够公正和充分地代表公司以及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又要保证诉讼的效率性。在司法实践中,采取何种诉讼方式提起股东派生诉讼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课题。对此我国公司法未规定具体诉讼方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共同诉讼方式又存在着诉讼容量有限、诉讼程序繁琐以及判决的既判力不具有直接扩张性等缺陷,必将导致股东派生诉讼之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目标无法实现的困境。美国的集团诉讼方式规定了原告公正性和代表性的一般要求,同时采用拟制集团、当事人“明示退出”以及赋予判决直接的扩张性等立法技术,可资借鉴,以完善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机制。
The thesis is on improving China’s shareholder derivative action with an eye on American class action.
     In a shareholder derivative action,the plaintiff shareholders sue in a representative capacity on a cause of action that belongs to the corporation but which for some reasons the corporation is unwilling to pursue; In effect, the shareholder is suing as a champion of the corporation. At the meanwhile, the plaintiff shareholder is in effect representing the interests of a class consisting of some or all of the other shareholders in the corporation. So, the derivative action should include the subdivision that the plaintiff shareholder will fairly and adequate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rporation and other shareholders, which can avoid overcharging. Besides, it must be efficient to keep many shareholders from unnecessary action and save judicial resource, for fear that it will inhibit the legitimate litigation.
     However, our new Company Law and Civil Procedure Law of PRC do not have the subdivision of fairness and adequacy. And the procedure is far from efficient. In America, a derivative suit usually have aspects of class action, and is subject to the same potential abuses as a class action, so that it avoid multiplicity of suits and the plaintiff shareholders will fairly and adequate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other shareholders and the corporation. Therefore, we can take class action as a good example to improve our shareholder derivative action.The thesis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joint a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American class action in general.
     In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Civil Procedure Law of PRC, the plaintiff shareholder have to sue by themselves, or may elect representatives to sue on behalf of them, which probably lead to multiplicity of suits. Besides, whether the plaintiff shareholder will fairly and adequate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and other shareholders is unknown. Other shareholders have to go to court to check in or sue in time, so that the judgment will include all of them, in other words, they can only“opt in”the class, which is very unefficient.
     In America, Shareholder derivative suit is one kind of class actions. In general, there are four prerequisites to a class action: firstly, One or more members of a class sue or be sued as representative parties on behalf of all only if the class is so numerous that joiner of all members is impracticable; secondly, there are questions of law or fact common to the class; thirdly, the claims or defenses of the representative parties are typical of the claims or defenses of the class; and fourthly, the representative parties will fairly and adequate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class.
     An action may be maintained as a class action if the prerequisites are satisfied, and in addition to creating some risks; or the party opposing the class has acted or refused to act on grounds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the class, thereby making final injunctive relief or corresponding declaratory relief with respect to the class as a whole; or the court finds that the questions of law or fact common to the members of the class predominate over any questions affecting only individual members, and that a class action is superior to other available methods for the fair and efficient adjudication of the controversy. Compared to joint action, the members of the class can opt out of class action. The judgment, whether favorable or not, will include all members who do not request exclusion. The representative parties will sue or be sued on behalf of all members, at the same time they will fairly and adequate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class. These rules are quite helpful to make derivative suites by shareholders more fair and efficient.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hesis is predicament of shareholder derivative action when all shareholders must sue together or sue by representative parties in our country. First, it may lead to unfair result. There are two reasons: firstly, whether the representatives will fairly and adequate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all shareholders and company is unknown, because no rules about fair and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can be found; secondly, although shareholders can figure out representatives, the rule of voting is too general. Besides, according to our new Company Law, fairness and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can not be satisfied.
     Second, all shareholders sue together or sue by representatives parties is not efficient. Because they can only“opt in”the class not“opt out”. When they have to join the whole procedure, multiplicity of suits cannot be avoided. Or they have to elect their representatives and go to the court to check in, or they must sue in time, so that this derivative suit on the merits has res judicata.
     The last part of thesis is about how to improve shareholder derivative action in our country. We’d better take class action as a good example. Yet, we know that class action is far from perfect and is very different from joint action of our Civil Procedure Law. So we can only use some factors of class action for reference, that is adding the following subdivisions: first, the representatives will fairly and adequate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all shareholders and the company; second, in any shareholder derivative suit, the court shall direct to every shareholder but for the plaintiff, the best notice practicabl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ird, any shareholder who does not request exclusion may enter an appearance through the counsel; fourth, dismissal or compromise; and the last one, the judgment, whether favorable or not, will include all shareholders and the company.
引文
[1]胡滨、曹顺明:《股东派生诉讼的合理性基础与制度设计》,《法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第 92 页。
    [2]参见赵旭东主编:《新旧公司法比较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第 276 页。
    [3]甘培忠:《简评中国公司法对派生诉讼制度的借鉴——日本同志社大学 2005 年 2 月公司法研讨会论文》,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32499,2007 年 10 月 20 日。
    [4][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序言部分第 1 页。
    [5]严格来讲,在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并非一种独立的诉讼形态,它只是规定,在公司利益受损而公司又怠于采取救济措施时,股东可以诉诸司法机关请求公权力救济。质言之,股东派生诉讼是通过法律赋予的股东一种间接诉权。至于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权如何行使,除了要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特别要件外,作为一种民商事纠纷案件,如果符合共同诉讼(含代表人诉讼)等的基本要件,应当运用《民事诉讼法》上的相关规则来进行审理。就此而言,并不存任何法律适用上的障碍。
    [6]实际上对于何谓集团诉讼,迄今为止,我国法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广义的集团诉讼是一种集合性的学术概念,与群体诉性讼同义,涵盖集团诉讼、多数人诉讼、代表人诉讼等。理论界在狭义上使用的集团诉讼概念,特指美国的“class action”(译为集团诉讼或集体诉讼)。参见范愉:《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 1 版,第 12-13 页。
    [7]参见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 2 版,第109 页。
    [8]参见王国征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第 79 页。
    [9]参见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2 版,第 95-96 页;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363 页;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第 189-190 页。
    [10]高静、杨会新:《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国家检察官学院 学报》2004 年第 6 期,第 90 页。
    [11]参见范瑜:《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第 293 页。
    [12]对于最后一种共同诉讼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征求意见稿)》第 29 条第 2 款做出了具体规定。
    [13]参见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2 版,第 96 页;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363 页。
    [14]参见翁潞梅:《美国集团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之比较》,《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 4 期,第 89 页。
    [15]参见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 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363-364 页。
    [16]傅郁林:《群体性纠纷的司法救济》 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9634,2007 年 10 月 20 日。
    [17]原文的表述为 Notes:Rule23.1。
    [18]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下册),中信出版社 1991 年第 1版,第 150 页。
    [19]正当程序原则是美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美国宪法第 5 修正案和第 14 修正案,分别规定美国与各州:“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
    [20]根据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 23.1 关于股东派生诉讼代表的公正性和充分性的要求,《美国标准商事公司法》第 7.41 进行了更为具体和全面的规定,不仅要代表股东的利益,还要求公正和充分地代表公司的利益。
    [21]参见李响、陆文婷:《美国集团诉讼制度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第 90-91 页;范愉:《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第 159-160 页。
    [22]参见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下册),中信出版社 1991 年第 1 版,第 161 页;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322 页。
    [23][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对谈: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李薇译,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32 卷),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第1 版,第 600 页。
    [24][日]小岛武司:《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陈刚、郭美松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64 页。
    [25]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336 页。
    [26]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369 页。
    [27]范愉:《集团诉讼问题研究: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 年第 1 期,第 80 页。
    [28][美]本明杰·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 1998年第 1 版,第 39-40 页。
    [29]参见鲁千晓、吴新梅:《诉讼程序公正论》,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第 11 页。
    [30]参见傅穹、曹理:《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权滥用防止研究——兼评 2005年〈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当代法学》2006 年第 2 期,第 54 页。
    [31]参见黄辉:《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 7 卷),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第 424 页。
    [32]宣伟华:《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与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出版社 2003年第 1 版,第 152 页。
    [33]庄淑珍、董天夫:《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法商研究》1996 年第 2 期,第 82 页。
    [34]一般说来,在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对于少数股东权的情况,持股时间和持股数量是用来防止一些股东滥用诉权的重要机制,因为它们是用来衡量股东和公司之间的利益关联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只有这种利益关联度达到一定要求,才能表明持股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具有充分和正当的动机,他即使不能通过诉讼获得直接利益,也会因胜诉判决而间接受益。
    [35]为什么规定连续 180 天持股 1﹪就符合要求?有的学者还主张有限公司人合性较强、股东数量少且股权相对集中,因此,欲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必须持股比例达到 10﹪方可。参见胡滨、曹顺明:《股东派生诉讼的合理性基础与制度设计》,《法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第 99页。
    [36]乔欣:《公司纠纷的司法救济》,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第 1 版,第 64-65 页。
    [37][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黄世忠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第 1 版,第 35 页。
    [38]胡滨、曹顺明:《股东派生诉讼的合理性基础与制度设计》,《法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第 98 页。
    [39]郭锋:《公司治理中的集团诉讼机制》,http://cache.baidu.com/c?word=%B9%AB%CB%BE%3B%D6%CE%C0%ED%3B%D6%D0%3B%B5%C4%3B%BC%AF%CD%C5%3B%CB%DF%CB%CF%3B%BB%FA%D6%C6&url=http%3A//www%2Eoecd%2Eorg/dataoecd/34/9/31230754%2Eppt&p=9749c64ad5c011a05abbd73c555c&user=baidu,2007 年 10 月 26日。
    [40]谢良兵:《破解股东代表诉讼困境》,《法人》2004 年第 9 期,第 31页。
    [4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第 1 版,第 6 页。
    [42]参见范愉:《集团诉讼问题研究: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 年第 1 期,第 76 页。
    [43]参见胡永庆:《证券民事赔偿案件中集团诉讼模式之构建》,《比较法研究》2004 年第 4 期,第 117 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内学者对集团诉讼的研究多集中在证券欺诈民事赔偿、消费者权益以及环境公害等领域或者较为宏观的民事诉讼法领域,较少将集团诉讼与股东派生诉讼结合起来研究。所以文中列举的方案并非股东派生诉讼领域的研究成果。然而,尽管所解决的问题领域不同,但由于这些纠纷同属于多数人纠纷,最终的制度选择在思路上应该是类似的,换句话说,这种思路应该也可以借用在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完善上。
    [44]参见范愉:《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第 165 页。
    [45]尽管在一个民主社会,立法因其民主程序而有正当性基础,但是由于社会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人自身也不是万能的,法律的漏洞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司法解释来弥补法律漏洞。
    [46]黄辉:《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7 卷),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23 页。
    [47][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 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第 1 版,第 58 页。
    [48]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第 1 版,第 6-12 页。
    [49]实际上,与我国同属大陆法系的日本在导入股东派生诉讼时,曾尝试过借鉴美国法规定的“公正与适当的代表性”这一主观要件。但是,其公司法有关股东代表诉讼原告股东的主观要件的规定并没有采用“公正与适当的代表性”这种抽象的规定形式,而是采用了列举具体情形的办法,把它作为实体的诉讼终止事由,从而弥补了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一大缺陷。参见[日]德田和幸:《株主代表诉讼と会社の诉讼参加》,《法曹时报》1997 年第 48 卷第 8 号,第 6 页。转引自周剑龙:《日本公司法制现代化中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45 页。
    [50]这种情况下,虽然提起股东派生诉讼的过错行为是切实存在的,但是若原告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实际上会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故此时亦不能认定原告股东公正且充分地代表了其他股东和公司的利益。
    [51]参见吴飞、吴艳、苗波:《论股东派生诉讼与集团诉讼的结合》,《商业研究》2003 年第 22 期,第 143 页。
    [52]吴飞、吴艳、苗波:《论股东派生诉讼与集团诉讼的结合》,《商业研究》2003 年第 22 期,第 144 页。
    [53]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中,公司多是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股东派生诉讼的。
    1.胡滨、曹顺明:《股东派生诉讼的合理性基础与制度设计》,《法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
    2.安东风、苏彦来:《集团诉讼立法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1995 年第 1 期。
    3.周剑龙:《日本公司法制现代化中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
    4.肖建国:《程序公正的理念及其实现》,《法学研究》1999 年第 3 期。
    5.傅穹、曹理:《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权滥用防止研究——兼评 2005 年〈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当代法学》2006 年第 2 期。
    6.[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对谈: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李薇译,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32 卷),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7.孟祥则:《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思考》,《中国民商审判》(总第 4集),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第 1 版。
    8.吴飞、吴艳、苗波:《论股东派生诉讼与集团诉讼的结合》,《商业研究》2003 年第 22 期。
    9.范愉:《集团诉讼问题研究: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 年 1 期。
    10.胡永庆:《证券民事赔偿案件中集团诉讼模式之构建》,《比较法研究》2004 年第 4 期。
    11.谢良兵:《破解股东代表诉讼困境》,《法人》2004 年第 9 期。
    12.庄淑珍、董天夫:《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法商研究》1996 年第 2 期。
    13.高静、杨会新:《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
    14.[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对谈: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李薇译,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32 卷),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第1 版。
    15.刘学在:《代表人诉讼之裁判力扩张的几个程序问题》,《法学》1999年第 2 期。
    16.吴飞:《从清华 201 卡案件看中国集团诉讼》,《法学》1999 年第 10期。
    17.肖建华:《群体诉讼与我国的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1999 年第 2 期。
    18.曹政:《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河北法学》1997 年第 4 期。
    19.江伟、段厚省:《论股东诉权》,《浙江社会科学》1999 年第 3 期。
    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第 1 版。
    2.[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黄世忠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第 1 版。
    3.[美]本明杰·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 1998年第 1 版。
    4.[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
    5.[日]小岛武司:《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陈刚、郭美松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
    6.[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第 1 版。
    7.蔡立东:《公司自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
    8.赵旭东主编《:新旧公司法比较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9.乔欣:《公司纠纷的司法救济》,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第 1 版。
    10.刘俊海:《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解释难点》,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
    11.美国法律研究院通过并颁布:《公司治理原则:分析与建议》(下卷),楼建波、朱征夫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
    12.张民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
    13.范愉:《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14.李响、陆文婷:《美国集团诉讼制度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 1 版。
    15.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
    16.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下册),中信出版社 1991 年第 1版。
    17.鲁千晓、吴新梅:《诉讼程序公正论》,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年第 1版。
    18.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 2 版。
    19.王国征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 版。
    20.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2 版。
    21.Robert W.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Westgroup,2000.
    22.William L.Cary and Melvin Aron Eisenberg, Cases and Materials on Corporation,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Press Inc,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