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京剧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代的南京,政治地位显赫、人文荟萃、经济繁荣、地理位置优越,这种政治、文化、经济等的综合优势为其地戏曲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本文以明代南京剧坛为研究对象,综合戏曲活动的众多内容,主要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刊等方面入手,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以期全面展现明代南京剧坛的整体发展面貌。
     本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第一章绪论部分,界定明代南京剧坛的内涵。在活动主体上,它既指南京本地人士的戏曲活动,也包含寓居南京人士的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它是融合了戏曲创作、表演、理论、刊等众多活动的集合体。明代南京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巨大资源优势,为其戏曲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南京悠久的历史不仅使其获得了深厚的积淀,而且还赋予其怀古的文化内涵。南京优美的地理风貌,不仅具有审美内涵,且对其地人士的品性有内在的影响,并为文士的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南京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特征,给其文学发展带来很大的优势。南京在古代文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戏曲发展历程也堪称源远流长。
     第二章研究明代南京的戏曲创作。明代南京的杂剧和传奇作品共计约有四十部,现存二十四部,其中《红线金盒记》在国内失传,黄仕忠先生特意从日本复制回此剧。本文首次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明代南京的杂剧作品大致可分为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神仙道化剧和文人剧五类,其主旨或嘲弄社会陋俗,或抒发豪情壮志等,各有侧重。这些杂剧作品在体制上具有折数长短不拘、演唱形式和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其艺术特征体现为写实性、审美风格清俊明丽、音律和曲词本色当行以及曲词富含抒情性。明代南京剧坛的传奇作品内涵丰富、耐人品味。如徐霖的《绣襦记》、马守真的《三生传》、汤显祖的《紫钗记》和阮大铖的《燕子笺》,这几部作品虽都以爱情故事为主题,但在画重心上有所差别。《绣襦记》寓情于理;《三生传》和《紫钗记》唯情至上;《燕子笺》则以爱情故事为依托,将重心放在以误会、巧合等手法增添剧作曲折宛转的奇趣上。他如陆华甫的《双凤齐鸣记》、清啸生的《喜逢春》以及纪振伦校正的七部剧作在思想主旨、结构和艺术特征上都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章研究明代南京的戏曲表演活动。明代南京是戏曲表演中心地之一,有宫廷表演机构、民间职业戏班和家班这些表演机构,它们互为补充,共同承载着明代南京的戏曲表演职能。明代南京戏曲表演的声腔剧种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其发展历程可以万历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在万历以前,是以北曲为主的阶段;万历以后,北曲由盛转衰,弋阳、海盐、昆山诸腔兴起,昆曲逐渐压倒其它南戏诸腔,成为南京剧坛上剧种声腔的主流。明代南京的戏曲演出场所分布广、种类多,既有固定的场地如寺庙等,也有可以灵活移动的场所如船舫;既有公共娱乐场所如酒楼、秦淮河区等,也有私家的园林、厅堂等。不同的戏曲表演场所,可以方便戏曲爱好者随时随地自由地观赏戏曲,同时因其演出环境不同,戏曲表演的风貌也随之更加绚丽多姿。总之,明代南京的戏曲表演具有重要地位,并因此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曲家、串客、艺人等各种人物慕名而来,参与南京的戏曲活动。这些人通过南京的辐射作用而扬名,南京也因他们精妙的戏曲活动而强化了其戏曲表演的中心地位。
     第四章以何良俊、焦竑、潘之恒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明代南京的戏曲理论。南京是何良俊科考、为官、交游以及开展戏曲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南京度过的时期对他戏曲素养的提高、戏曲理论的精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何良俊对南京剧坛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倡导“本色论”,讲究音律,这对南京剧坛的戏曲审美风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他推崇北曲,蓄家乐演习杂剧,聘请曲师教授杂剧,对杂剧在南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何良俊还同南京和寓居南京的文士一起开展戏曲活动,这推动了南京与外地的戏曲交流。焦竑是明代后期的文坛领袖,他对戏曲的态度和所开展的戏曲活动也极大地影响到南京剧坛的发展。焦竑观曲评剧、刊戏曲、收藏戏曲书籍、同曲家聚会交流,其戏曲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他重视戏曲的宫调音律,大力倡导金元北曲;肯定北曲在宫调音律上的典范性以及在戏曲史上的重要性;肯定了戏曲在抒发情志上的功用。明代,杂剧在南京剧坛的传播时间最为长久,这与何、焦二人对金元杂剧的推崇和倡导之间应当有一定的联系。潘之恒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戏曲表演方面,他的戏曲表演论和导演论既是对戏曲表演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作用。另外,他用诗学理论品评戏曲表演,其提出的戏曲表演审美风格论,引导着戏曲表演走向雅致的美学风格,促进了戏曲表演风格与文人审美观的契合,对戏曲表演审美品格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探讨明代南京的戏曲刊。明代南京的戏曲刊十分兴盛,在各地的戏曲刊业中首屈一指。其刊的作品数量丰富,现今可知共有十六家书坊刊了一百六十七种单部剧作和四部戏曲选集。同时这些书坊通过在戏曲作品中附音注、释义、点板、评语以及精美版画的手段,丰富了刊内容,为读者阅读剧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其或选取经典剧作予以多版刊,或大量刊明传奇优秀剧目,这些都确保了其刊的剧作以质量精良胜出。明代南京戏曲刊的兴盛,以明代刊业的繁盛为前提,同时刊出的戏曲作品所具有的便观的优点,又恰好能够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自由阅读的需求。书坊主为了盈利投其所好,大力刊戏曲作品。明代南京的戏曲刊活动不仅与戏曲创作、表演之间形成互动关系,促进了明代戏曲的繁荣;而且还能从侧面反映出明代南京剧坛的戏曲观念;另外,还为后人研究剧作的流传递变、演出情况等提供了信实可靠的资料依据,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In Ming Dynasty, Nanjing had much predominance, such as the particular political status, humanist assembling, thriftily economy status, ascenda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profound traditional accumulation. This integrative predominance provided advanta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s dram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ield of Nanjing's drama in Ming Dynasty, observing the creation, theory, performance, printing and publication of the drama etc. Through regarding the four aspects as a whole and the systemic and thorough research, this paper roundly reveals the holistic status of the Nanjing's drama in Ming Dynasty.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iv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I define the conceptual meanings of Nanjing's drama in Ming Dynasty. Its main body of activity included not only the native people, but also the people that settled in Nanjing. And it amalgamated the creation, theory, performance, printing and publication of the drama. What's more, it had inimitable advantages on the benefit of its predominance, such as the particular political status, humanist assembling, thriftily economic status etc. Because of the long history, Nanjing had profound base, and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that meditated on the past. Its beautiful geographical scene offered aesthetic connotation, affected people's character, and provided abundant material to the literator's activity. Its concurrently clime cultural character brought huge dominance to the literature's development. Nanjing had an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progress of ancient literature and its drama course was of long standing too.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creation of the Nanjing's drama in Ming Dynasty. There had forty articles, and twenty-four of them had been preserved. Among them, the losted drama Hong Xian Jin He Ji had been replicated by Mr. Huang Shi-zhong from Japan. So I can have chance to analyze and appraise it firstly.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Zaju and Chuanqi. Zaju articles had five categories; the objects were society, history, love, immortal and literator. It teased the undesirable customs, expressed lofty sentiments etc. Its system had character with indefinite length and abundant singing forms and parts. Its artistic characters were true-life, comely style, true qualities, and lyricism words. Chuanqi articles had abundant connotation, and it afforded for thought. Such as Xu Lin's Xiu Ru Ji, Ma Shou-zhen's San Sheng Zhuan, Tang Xian-zu's 7i Chai Ji, Ruan Da-cheng's Yan Zi Jian, these articles took the love story as their theme, but their depicting pivots were different. Xiu Ru Ji combated feelings with ethic. In Ma Shou-zhen's and Tang Xian-zu's dramas, emotion was in an uppermost station. Ruan Da-cheng's Yan Zi Jian relied on the love story, emphasizing the flexuous and euphemistical fancy style made by mistake and coincidence. The other dramas, such as Lu Hua-fu's Shuang Feng Qi Ming Ji, Qing Xiao-sheng's Xi Feng Chun, ha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leitmotiv, system and artistic feature, having considerable values and significances.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Nanjing's drama in Ming Dynasty. Nanjing was one of the drama performance centers in Ming Dynasty. The primary action organizations were the aulic, the professional and the familial organizations. They were complement and bearded playing function together. Its tunes were variety. We can carve it to two periods in Wan Li. In the former period, Bei Qu was prevalent. In the latter period, Bei Qu was declining, while Chuan Xi, Yi Yang Qiang, Hai Yan Qiang and Kun Qu sprang up. Kun Qu became the prevalent tune in the development. They had different performing sites, thrifty and lofty, such as tavern, music hall, temple, cartilage etc. Anyway, Nanjing's drama performance was famous in the history of drama. Many people came to Nanjing. Their repute was extended, and the center position of Nanjing also was intensified by these people.
     The fourth part examines the drama theory of Nanjing in Ming Dynasty, focusing on He Liang-jun, Jiao Hong, Pan Zhi-heng. He Liang-jun took part in exam and became an official. He lionized and carried through drama activities in Nanjing. Nanjing exerted important function in improving his drama attainment. On the other hand, He Liang-jun advocated true-qualities and Bei Qu. His activities exerted important function on the Za Ju's prevalence in Nanjing. I also hackled Jiao Hong's drama actions, analyze his drama theory on creation, performance, direction, and open out his influence on Nanjing. Pan Zhi-heng's drama theory focused on performance and directors. His theories summed up the performance experience in two aspects and had direct fun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Pan Zhi-heng sized up the performance with poetics theory. His aesthetic style theory on drama performance inducted the performance tending toward elegant style and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rama's aesthetic character.
     The fifth part investigates the drama printing and publication in Nanjing. Nanjing was the important drama printing and publication town in Ming Dynasty. There were sixteen workshops, and one hundred and sixty-seven individual dramas and four florilegiums. They added phonetic notation, interpreted languages, makers, comments and beautiful iconographies. So these printing dramas were interesting. They were easy to read. It had ascendance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The reasons of its prosperity were that the print trades were thriving in Ming Dynasty, and the print dramas were convenient to read. The printing and publication had mutual connection with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printing and publication reflected the conceptions of Nanjing's drama in Ming Dynasty. What's more, it had literature significance, because it offered credible information to research the evolvement of the drama.
引文
[1]李少群《拓展地域文学研究的诗学格局》,《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
    [2]谭帆《地域文学研究应得到重视》,《文化读书周报》,2000年10月28日。
    [3][明]焦竑《题北宫词纪》,《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41册第459页。
    [4]蒋星煜《明代金陵书林北杂剧<西厢记>之刊》,《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南京分卷》编辑室编《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四辑,南京市五四印刷厂承印1989年版,第35页。
    [1]卜键《焦弦的隐居、交游与其别号“龙洞山农”》,《文学遗产》,1986年第1期。
    [1]李真瑜《城市文化与戏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陈芳《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1][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二“两都”,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6页。
    [2][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八“建康俗尚”,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1页。
    [3][清]路鸿休《帝里明代人文略》自序,清道光三十年甘煦津逮楼活字印本。
    [4]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7、868页。
    [1][清]路鸿休《帝里明代人文略》自序,清道光三十年甘煦津逮楼活字印本。
    [2][清]路鸿休《帝里明代人文略》自序,清道光三十年甘煦津逮楼活字印本。
    [3][明]陈铎《梨云寄傲》[南北中吕合套]《富文堂燕赏》,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569页。
    [4][明]陈铎《可雪斋稿》[南北黄钟合套]《初夏题情》,谢伯刚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643、644页。
    [5][明]周晖《金陵琐事》卷三“牙板随身”,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65页。
    [6][明]周晖《金陵琐事》卷二“曲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11页。
    [7][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朱九江曰藩”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49页。
    [1]何宗美《复社南京社集及其影响》,《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5页。
    [2][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中“丽品”,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3][明]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商贾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4页。
    [1][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金陵社集诸诗人”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62、463页。
    [2][清]朱彝尊《明诗综》,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523页。
    [3][明]潘之恒《豆史》杂篇卷之四“文部”,[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4][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金陵社集诸诗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62页。
    [1]朱偰《金陵古迹图考》自序,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页。
    [2]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南京简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1][明]高启《高青丘集》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51页。
    [2][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十“山水”,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1页。
    [3]王桂芳主编《金陵文化概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10页。
    [4][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十“山水”,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1页。
    [5][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二“风土志一”,《四库全书》本。
    [6][明]顾磷《顾华玉集·息园存稿文》卷六《南原王先生传》,《四库全书》本。
    [7][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7页。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七《隋纪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516页。
    [2][明]闻人诠、陈沂[嘉靖]《南畿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第24册第101页。
    [3][唐]李白《金陵白杨十字巷》,《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46页。
    [4][唐]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9页。
    [5][唐]杜牧《泊秦淮》,《杜牧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6][宋]王安石《桂枝香》,《王安石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19页。
    [7][清]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51页。
    [8]陈书录《坚持与发展金陵特色文化》,《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陈书录《坚持与发展金陵特色文化》,《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2][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八“建康俗尚”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1页。
    [3]顾兆禄《南京文化研究述评》,《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4]吴恩培主编《吴文化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5][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7页。
    [6][唐]杜佑《通典》卷一八二《州郡典十二》“风俗”,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69页。
    [7][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八“建康俗尚”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1页。
    [8]高小康《重塑南京的文化形象》,《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9]顾兆禄《南京文化研究述评》,《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1]胡小石《南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页。
    [2]胡小石《南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1页。
    [3]胡小石《南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39页。
    [4]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5]胡小石《南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6页。
    [6]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1][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痴翁史忠”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48页。
    [2][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痴翁史忠”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48页。
    [3][明]史忠《乐府群珠》[北中吕·普天乐]《述怀自适》,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411页。
    [4][明]陈铎《梨云寄傲》[南北中吕合套]《富文堂燕赏》,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571页。
    [5][明]陈铎《梨云寄傲》[南北中吕合套]《白述》,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592页。
    [6][明]陈铎《梨云寄傲》[南北中吕合套]《夏日即景写怀》,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590页。
    [7][清]路鸿休《帝里明代人文略》附后一卷《建康风尚论》,清道光三十年甘煦津逮楼活字印本。
    [1][清]陈文述《秣陵集》卷一汉“青溪小姑祠”,清光绪十年(1884)淮南书局重刊本。
    [2][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65页。
    [3][唐]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5页。
    [4][唐]许嵩《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1页。
    [5][南唐]李煜《破阵子》,《李璟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2页。
    [6][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8页。
    [7][元]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8页。
    [8][元]张可久《凭阑人》,王文才编《元曲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9][明]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元]钟嗣成等著《录鬼簿》(外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8页。
    [1][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上“雅游”,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2][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过剑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9页。
    [3]蒋星煜《明代南京书林刊传奇举要》,《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南京分卷》编辑室编《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三辑,南京市五四印刷厂承印1988年版,第82页。
    [4]蒋星煜《明代金陵书林北杂剧〈西厢记〉之刊》,《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南京分卷》编辑室编《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四辑,南京市五四印刷厂承印1989年版,第35页。
    [1]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时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4页。
    [1]陈大康《关于古典文学研究中一些现象的思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2]陆萼庭《明清戏曲家考略序》,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3]陈大康《关于古典文学研究中一些现象的思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1]《喜逢春》的作者清啸生也作清笑生。《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末刊本《喜逢春》剧首题作“清啸生”(?)括。《清代文字狱档》中记云:“《喜逢春》传奇一本,亦有不法字句,系江宁清笑生所撰。”见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代文字狱档》,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15页。《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末刊本《喜逢春》剧作中的署名和《清代文字狱档》中的记载应当都是真实可信的,所以本文认为清啸生也作清笑生。郭英德先生云:《喜逢春》“作者清啸生,或误作清笑生。”见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页。此说有误。
    [1][明]陈铎《太平乐事》[醉太平],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汪氏《坐隐先生精订陈大声乐府全集》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2][明]陈铎《太平乐事》[青歌儿]。
    [1]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2][明]李贽《焚书》卷一《答邓明府》,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41页。
    [3][明]李贽《焚书》卷三《读律肤说》,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页。
    [4]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50页。
    [5][明]张瀚《松窗梦语》卷七“风俗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页。
    [6][明]顾璘《顾华玉集·息园存稿文》卷九“拟上风俗议”,《四库全书》本。
    [7][明]程羽文《盛明杂剧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一),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462页。
    [8][明]黄方胤《陌花轩杂剧》,清顺治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9][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91页。
    [1][清]焦偱《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91页
    [2][明]黄方胤《陌花轩杂剧》。
    [3][明]黄方胤《陌花轩杂剧》。
    [4]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1][明]收春醉客《曲中曲》,胡文焕《群音类选》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42页。
    [2][明]程羽文《盛明杂剧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一),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462页。
    [3]徐子方《明杂剧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64页。
    [4][明]陈铎《纳锦郎》第三折[普天乐],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汪氏《坐隐先生精订陈大声乐府全集》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1]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2]赵义山《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南曲之盛行与曲文学创作之复兴》,《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3]赵义山《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南曲之盛行与曲文学创作之复兴》,《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4]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5][明]徐霖《北宫词纪》[北双调对玉环带清江引]《警悟》,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799、800页。
    [6][明]陈铎《可雪斋稿》[南北黄钟合套]《赏金陵八景》,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646页。
    [1][明]陈铎《可雪斋稿》[南北黄钟合套]《南宁总戎第夜宴》,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649页。
    [2][明]胡汝嘉《红线金盒记》第二出[倘秀才],日本大谷大学藏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四太史杂剧》刊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3][明]胡汝嘉《红线金盒记》第二出[尾声]。
    [4][明]凌濛初《识英雄红拂莽择配》楔子[么],中国书店1944年影印明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1][明]凌濛初《红拂杂剧小引》,《识英雄红拂莽择配》。
    [2][明]意在亭主人《书红拂杂剧》,《识英雄红拂莽择配》。
    [3][清]吴伟业《北词广正谱序》,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319、320页。
    [4][明]胡汝嘉《红线金盒记》第二出[么]。
    [5][明]凌濛初《识英雄红拂莽择配》第二出[绣球]。
    [6][明]胡汝嘉《红线金盒记》第二出[倘秀才]。
    [7][明]凌濛初《虬髯翁正本扶余国》第一出[油葫芦],《盛明杂剧》(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1]关于凌濛初参加科考的次数问题,郑龙采的《别驾初成公墓志铭》和闵宝梁的《晟舍镇志》卷五《人物》分别记为四次和五次。徐永斌的博士论文《凌濛初及其作品考源》对这两种说法进行考辨,确定为五次。
    [2]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3]此段中有关谷子敬的生平仕履情况,均出自《录鬼簿续编》,钟嗣成等著《录鬼簿》(外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3页。
    [1][明]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混江龙],《古本戏曲丛刊四集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2][明]谷子敬《城南柳》第二折[白鹤子]。
    [3][明]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混江龙]。
    [4][明]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天下乐]。
    [5][明]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南吕一枝花]。
    [6][明]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南吕一枝花]。
    [7][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陈太仆沂”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44页。
    [1][明]陈沂《善知识苦海回头》第一折胡仲渊的开场白,《古本戏曲丛刊四集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2][明]陈沂《善知识苦海回头》第一折[混江龙]。
    [3][明]陈沂《善知识苦海回头》第一折[油葫芦]。
    [4][明]陈沂《善知识苦海回头》第三折[雁儿落]。
    [5][明]陈沂《善知识苦海回头》第四折[醉春风]。
    [6][明]陈沂《善知识苦海回头》第四折[么]。
    [7][明]陈沂《善知识苦海回头》第四折[耍孩儿]。
    [8][明]陈沂《善知识苦海回头》第四折[一煞]。
    [9][明]陈沂《善知识苦海回头》第一折[六么序]。
    [10][明]陈沂《善知识苦海回头》第三折[锦上花]。
    [1][明]胡汝嘉《红线金盒记》第四出[乔牌儿]。
    [2][明]胡汝嘉《红线金盒记》第四出[甜水令]。
    [3][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八“秋宇先生著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57页。
    [4][明]沈德符《顾曲杂言》“杂剧院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5页。
    [1]刘蕾《明代单折戏研究》,河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2]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中册第88页。
    [3]解玉峰《明清时代杂剧观念的嬗变》,《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4]戚世隽《明代杂剧体制探论》,《戏剧艺术》,2003年第4期。
    [5]解玉峰《明清时代杂剧观念的嬗变》,《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1]徐子方《明杂剧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6页。
    [2][明]李开先《闲居集·西野春游词序》:“自陈大声正德丁卯年殁后,惟有王美陂为最”。则陈铎卒于止德二年(1507)。陈铎创作《太平乐事》的确切年代虽不可考,但最晚也在正德二年以前。
    [3]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中册第88页。
    [4]杜桂萍《论清代杂剧对徐渭〈四声猿〉的接受》,《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1][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正嘉以前醇厚”,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5页。
    [1][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二“民利”,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页。
    [2][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五“建业风俗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0页。
    [3]徐子方《明杂剧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48页。
    [4]刘水云《明杂剧鄙俗-派论略》,《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5][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9页。
    [6]徐子方《明杂剧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43页。
    [7][明]王恕《王端毅奏议》卷四《参奏南京经纪私与番使织造违禁纻丝奏状》,《四库全书》本。
    [1][明]徐翙《盛明杂剧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一),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460页。
    [2][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页。
    [3][明]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4][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1页。
    [5][明]周晖《金陵琐事》卷三“牙板随身”,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65页。
    [1][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六“髯仙秋碧联句”,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9、180页。
    [2][明]陈铎《花月妓双偷纳锦郎》第一出[后庭花]。
    [3][明]汪廷讷《陈大声乐府全集自序》,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688页。
    [4][明]周晖《金陵琐事》卷二“曲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10、111页。
    [5][明]汤有光《精订陈大声乐府全集序》,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687页。
    [6][明]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3页。
    [7]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学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页。
    [8]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学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507页。
    [9]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明]凌濛初《虬髯翁正本扶余国》第二出[尾声]。
    [2][明]凌濛初《虬髯翁正本扶余国》第三出[耍孩儿]。
    [3]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4][明]谷子敬《吕洞宾三度城南柳》第三折[牧羊关]。
    [5][明]谷子敬《吕洞宾三度城南柳》第一折[混江龙]。
    [6][明]谷子敬《吕洞宾三度城南柳》第四折[落梅风]。
    [1][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98页。
    [2][明]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6页。
    [3]王国维《录曲余谈》,《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4]邓长风《徐霖和他的〈绣襦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5期。
    [5]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6]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4、55页。
    [1][明]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9页。
    [2][明]周晖《金陵琐事》卷二“曲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111页。
    [3]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99页。
    [4][明]徐霖《绣襦记》第十七出[前腔],《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朱墨套印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5][明]徐霖《绣襦记》第十七出[前腔]。
    [1]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2][明]徐霖《绣襦记》第四出[前腔]中的念白。
    [3][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4页。
    [1]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2]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
    [3][明]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9页。
    [1]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第三卷《汤显祖年谱》,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页。
    [2]参见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汤遂昌显祖”等。
    [3]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4][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1127页。
    [5][明]汤显祖《耳伯麻姑游诗序》,《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1050页。
    [6][明]汤显祖《续栖贤莲社求友文》,《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1160页。
    [7][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一出[西江月],《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柳浪馆刊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8][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二出[青玉案]。
    [1]王国维《曲录自序》,《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51、252页。
    [2][明]汤显祖《〈紫钗记〉题词》,《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1097页。
    [3]邓长风《一个打着时代烙印的悲剧--论〈紫钗记〉的大团圆结局》,《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4]邓长风《一个打着时代烙印的悲剧--论〈紫钗记〉的大团圆结局》,《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5][明]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0页。
    [6][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五十三出[长命女前]中的念白。
    [7][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八出[前腔]。
    [8][明]沈际飞《题紫钗记》,《汤显祖诗文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1540页。
    [1][明]汤显祖《答余中宇先生》,《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1244页。
    [2][明]汤显祖《答吕姜山》,《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1337页。
    [3]吴梅《紫钗记跋》,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222页。
    [4][明]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3页。
    [5][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二十五出[前腔]。
    [6][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二十六出[满庭芳]。
    [7][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
    [1][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十九出[前腔]。
    [2]吴梅《紫钗记跋》,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222页。
    [3][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马湘兰”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65页。
    [4]《群音类选·前言》云:《群音类选》的刊时间大致在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593-1596)。见胡文焕《群音类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页。郭英德先生《明清传奇综录》一书,在按传奇的发展分期著录各剧作时,将《群音类选》中收录有曲文的剧作,一律定为作于万历二十一(1593)年以前。因马守真《三生传》仅存丁《群音类选》中,所以本文将此剧的创作时间也定为万历二十一(1593)年以前。
    [5][明]吕天成撰、吴书荫校注《曲品校注·曲品补遗》,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90页。
    [1][明]马守真《闺思》,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3189页。
    [2]孙玫、熊贤关《晚明剧作中的青楼女子》,《艺术百家》,2002年第1期。
    [3]此段中引文不加注者,均出自马守真《三生传》“玉簪赠别”[前腔],胡文焕《群音类选》卷十八,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29、930页。
    [4]此段中引文不加注者,均出自马守真《三生传》“学习歌舞”[北沽美酒],胡文焕《群音类选》卷十八,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33页。
    [1]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2][明]李言恭《贝叶斋稿》,明万历八年(1580)本。
    [3][明]方逢时《大隐楼集》卷十六《云中处降录》,《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第19册第789页。
    [4][美]牟复礼、[英]崔德瑞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38-540页。
    [1][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十出[普贤歌],《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万历世德堂刊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2][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九出[江头金桂]。
    [3][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八出[前腔]。
    [4][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0页。
    [1][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十二出[前腔]。
    [2][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十七出[逍遥乐]、[前腔]。
    [3][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二出[前腔]。
    [4][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二出[前腔]。
    [5][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五出[玉芙蓉]。
    [6][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八出[前腔]。
    [7][明]陆华甫《双凤齐鸣记》第十五出[前腔]。
    [1]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02页。
    [2]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262页。
    [3]《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中册第868页。
    [4][明]纪振伦《校正乐府红珊序》,《新刊分类出像陶真选粹乐府红珊》,《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78册第222页。
    [5][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81页。
    [1][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下册第1127页。
    [2][明]纪振伦《校正乐府红珊序》,《新刊分类出像陶真选粹乐府红珊》,《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78册第222页。
    [3][明]纪振伦《三桂记》第一出“总略”[西江月],《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唐振吾刊本。
    [1]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097年版,第490页。
    [2][清]张廷玉《明史》卷三○五“魏忠贤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20页。
    [3][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冰山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4]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304页。
    [5]《禁毁书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921册第480页。
    [6]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代文字狱档》,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15页。
    [1][明]清啸生《喜逢春》第十七出“封爵”[驻云飞],《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末刊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2][明]清啸生《喜逢春》第一出“提纲”。
    [3][明]清啸生《喜逢春》第五出“讲学”[前腔]。
    [1][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9页。
    [2][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8页。
    [3][明]王骥德《曲律》“论剧戏第三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7页。
    [1]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
    [2]参见《明史》卷三○八本传等。
    [3]孙书磊《〈石巢传奇四种〉创作考辨》,《明末清初戏剧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页。
    [4][明]韦佩居士《〈燕子笺〉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391页。
    [5][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3页。
    [6][明]韦佩居士《〈燕子笺〉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390页。
    [7][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九出“骇像”[一剪梅],阮大铖撰,徐凌云、胡金望点校《阮大铖戏曲四种》,黄山书社1993年版。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8]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1][清]梁廷枏《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69页。
    [2]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3][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4页。
    [4][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0、122页。
    [5][明]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0页。
    [6]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1]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页。
    [2][明]仙口《〈鹦鹉洲〉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275页。
    [3][明]茅暎《题〈牡丹亭记〉》,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224页。
    [4]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5][明]张岱《琅嬛文集》卷三《答袁箨庵》,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43页。
    [6][明]韦佩居士《〈燕子笺〉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390页。
    [7][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二出“约试”[满庭芳]。
    [1]佚名《〈燕子笺〉原叙》,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389页。
    [2]佚名《〈燕子笺〉原叙》,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389页。
    [3][明]阮大铖《〈春灯谜〉自跋》,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397页。
    [4]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9页。
    [5][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4页。
    [6]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1][清]韩菼《冒潜孝先生墓志铭》,冒襄《同人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85册第15页。
    [2][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42页。
    [3][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上“雅游”,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4][清]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卷二十八,《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96册第185页。
    [1][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18页。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翰苑设教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1页。
    [3]《续通典》卷三十一职官九,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316页。
    [4][清]张廷玉《明史》卷六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07页。
    [5][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1][明]周玄暐《泾林续记》,《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24册第188页。
    [2][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3][明]刘惟谦《大明律》卷二十六刑律“杂犯”,《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62册第601页。
    [4][明]梅鼎祚《鹿裘石室集》卷十九,《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79册第15页。
    [5][清]毛奇龄《武宗外纪》,《香艳丛书》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六册第89页。
    [6][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徐髯仙霖”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50页。
    [1][明]顾璘《武皇南巡旧京歌》,《列朝诗集》丙集十四,《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23册第418页。
    [2][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杀边乐”,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8页。
    [3][明]余怀《板桥杂记》卷上“雅游”,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4][明]周晖《金陵琐事》卷四,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237页。
    [5][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八,《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23册第643页。
    [6][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9页。
    [7][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十四,《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23册第164页。
    [8][清]顾炎武《圣安本纪》,《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三辑,台湾大通书局1977年版,第104、130、173页。
    [9][清]谈迁《枣林杂俎》仁集“女伎”,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5页。
    [1]无名氏《闺墨萃珍》,《香艳丛书》上海书店1991年版,第六册第101页。
    [2][清]王士稹《渔洋诗》卷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26册第634页。
    [3][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五《马伶传》,《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06册第16页。
    [4][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五《马伶传》,《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06册第16页。
    [5][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五,《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06册第16页。
    [6][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五,《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06册第16页。
    [7][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二“致节”,[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1][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二“乐技”,[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2][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二“乐技”,[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51、52页。
    [3][明]陈铎《秋碧轩稿》[北般涉调·耍孩儿]《嘲川剧》[八煞],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618页。
    [4][明]陈铎《秋碧轩稿》[北般涉调·耍孩儿]《嘲川剧》[六煞],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618页。
    [5][明]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
    [6][明]陈铎《秋碧轩稿》[北般涉调·耍孩儿]《嘲川剧》[四煞],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618页。
    [1][明]冒襄《同人集》卷九“往昔行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85册第376页。
    [2][明]顾起元《说略》卷二十四《谐志》,《四库全书》本。
    [3]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4]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188页。
    [1]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2][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3页。
    [3][清]龚鼎孳《定山堂诗集》卷三十六,《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03册第188页。
    [4][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4页。
    [5][明]吴梦旸《射堂诗钞》卷十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94册第554页。
    [1][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七十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2册第227页。
    [2]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115页。
    [3][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过剑门”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9页。
    [4][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上“雅游”,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5][清]李良年《秋锦山房集》卷三《丁老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1册第43页。
    [6][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五《仲冬六日,吴门舟中饮罢放歌,为朱生维章六十称寿》,《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91册第46页。
    [7]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第120页。
    [8][清]顾景星《白茅堂集》卷六《无锡舟中大风雨听张燕筑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05册第634页。
    [1][清]曹寅《楝亭词钞》,《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19册第675页。
    [2][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过剑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3]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增订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4][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1页。
    [5][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上“雅游”,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6][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过剑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9页。
    [1]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2][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中“丽品”,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9页。
    [3]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页。
    [4]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5]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6页。
    [6][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马湘兰”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65页。
    [7][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中“丽品”,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2页。
    [1][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中“丽品”,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9页。
    [2]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3][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上“雅游”,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4][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中“丽品”,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5页。
    [5][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中“丽品”,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3页。
    [6][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下“轶事”,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7]王宁《晚明金陵名妓度曲考》,《戏曲艺术》,2005年第1期。
    [8][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2页。
    [9]王宁、任孝温《昆曲与明清乐伎》,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1][清]王士稹《渔洋诗》卷十《秦淮杂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26册第634页。
    [2][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上“雅游”,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3]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92页。
    [4][明]潘之恒《亘史》杂篇卮言卷之八“虹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4册第163页。
    [5][明]潘之恒《亘史》杂篇卮言卷之八“虹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4册第163页。
    [1]何宗美《明代南京文人社集与文学流变》,《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3页。
    [2]何宗美《明代南京文人社集与文学流变》,《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1页。
    [3][明]何良俊《四有斋丛说》卷一五,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4页。
    [4]何宗美《明代南京文人社集与文学流变》,《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1页。
    [5][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朱九江曰藩”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49页。
    [6][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朱九江曰藩”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48、449页。
    [7][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金山人銮”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0页。
    [8][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张太学献翼”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2页。
    [9][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金秀才大舆”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7页。
    [1][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齐王孙承彩”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71页。
    [2][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齐王孙承彩”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71页。
    [3][清]夏宗彝修、[清]汪国凤纂[光绪]《金坛县志》卷八《选举志》、卷九《人物志》,清光绪十一年(1885)活字印本。
    [4][清]王其洤、吴康寿修,[清]汤成烈等纂[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二十三《人物志·文学》,《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7册第583页。
    [5][明]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1、222页。
    [6][明]陶珽《说郛续》,《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92册第309-311页。
    [1][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中“丽品”,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2][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下“轶事”,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3][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4]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北词传授”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46页。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北词传授”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46页。
    [3]吴新雷《关于明代魏良辅的曲论〈南词引正〉》,《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79页。
    [4]程芸《晚明戏曲的普遍性与地域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北词传授”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46页。
    [6][明]潘之恒《亘史》外纪卷六“傅灵修传”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3册第570页。
    [7][明]潘之恒《亘史》外纪卷六“傅灵修传”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3册第570页。
    [8][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三“朱子青”,[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
    [1][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2]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中册第38、39页。
    [3][明]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4页。
    [4][明]姚旅《露书》卷八《风篇上》,《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32册第651页。
    [5][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272册第234页。
    [6]吴新雷《南京剧坛昆曲史略》,《艺术百家》,1996年第3期。
    [7][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8][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98页。
    [1]程芸《晚明戏曲的普遍性与地域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明]潘之恒撰、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3][明]潘之恒《亘史》外纪卷六“傅灵修传”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3册第570页。
    [4][明]潘之恒《亘史》外纪卷六“王卿持传”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3册第563页。
    [5][明]潘之恒《亘史》外纪卷六“顾筠卿传”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3册第574页。
    [6]吴新雷《明本〈乐府红珊〉和〈乐府名词〉中的魏良辅曲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7]吴新雷《明本〈乐府红珊〉和〈乐府名词〉中的魏良辅曲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明]纪振伦《乐府红珊凡例》,《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78册第222-224页。
    [2][明]陈铎《秋碧轩稿》[北般涉调]《嘲川戏》,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617、618页。
    [3][明]顾璘《顾华玉集·息园存稿诗》卷二“乐府杂诗”,《四库全书》本。
    [4]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94页。
    [5]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卷第381页。
    [6][明]王骥德《曲律》卷四《论曲亨屯第四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82页。
    [1][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六“十四楼”,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2页。
    [2][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9页。
    [3][明]侯甸《西樵野记》卷一“本朝官妓”,《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266册第689页。
    [4][明]王俊华[洪武]《京城图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24册第30页。
    [5][明]汤式[北般涉调·哨遍]《新建勾栏教坊求赞》[三煞],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91页。
    [1][明]汤式[北般涉调·哨遍]《新建勾栏教坊求赞》[二煞],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91页。
    [2][明]汤式[北般涉调·哨遍]《新建勾栏教坊求赞》[一煞],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92页。
    [3]郑传寅《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戏曲艺术》,2004年第4期。
    [4]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06页。
    [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七[释道]“雪浪被逐”,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92页。
    [6]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06页。
    [1][清]王士稹《池北偶谈》卷十一“阮怀宁”条,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8页。
    [2][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四“牛首山打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页。
    [3][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3页。
    [4][明]何良俊《何翰林集》卷十二《西园雅会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2册第109页。
    [5]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1页。
    [6]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页。
    [7][明]顾磷《隐君徐子仁霖墓志铭》,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06册第516页。
    [8][明]顾璘《隐君徐子仁霖墓志铭》,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06册第516页。
    [9][明]顾璘《月夜饮九峰山人快园二首》,《息园存稿诗》卷十四,《四库全书》本。
    [10]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1][明]陈铎《梨云寄傲》[南北中吕合套]《富文堂燕赏》,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570页。
    [2][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上“雅游”,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3][明]钟惺《秦淮灯船赋》,黄宗羲《明文海》,《四库全书补遗》第九册第3页。
    [4][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四“秦淮河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1页。
    [5][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下“轶事”,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6][明]陈铎《可雪斋稿》[南北黄钟合套]《秦淮午日泛舟》,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647页。
    [7][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范阁学景文”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58页。
    [8][明]范景文《文忠集》卷九《秋夜邓未孩冯上仟曹愚公招饮淮河楼上看演黄粱传奇》,《四库全书》本。
    [1][明]潘之恒《亘史》杂篇卮言卷之八“叙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4册第163页。
    [2][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赠吴亦史”,[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
    [3][清]陈作霖《东城志略》“志街道”,《金陵琐志》,《中国方志丛书》据[清]陈作霖等编,清光绪二十六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277页。
    [4][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上“雅游”,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5][清]高士(鳥義)、杨振藻修,[清]钱陆灿等纂[康熙]《常熟县志》卷二十《文苑》,《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1册第488页。
    [6][明]潘之恒《亘史》杂篇卷四“又思”,[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1][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二,[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2][明]汪道会《烟条馆闻歌》其三,赵山林《历代咏剧诗歌选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
    [3][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过剑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4][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5][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吴山人梦肠”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05页。
    [6]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1][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下“轶事”,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4页。
    [2][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过剑门”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1]谭帆、陆炜先生将中国古代戏剧理论批评分为四个时期,明代的戏曲理论则分属其中的两个时期:元代到明代前期是戏剧理论批评的成形时期:明代中叶到清代前期是戏剧理论批评的繁荣和鼎盛时期。参见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清]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64页。
    [3][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何孔目良俊”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0页。
    [4][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三《史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0页。
    [5][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6][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1][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五《史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8页。
    [2][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五《正俗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0页。
    [3][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五《正俗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0页。
    [4][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二《史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8页。
    [5][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五《正俗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页。
    [6][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何孔目良俊”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0、451页。
    [1][明]何良俊《何翰林集》卷十七《秋江祖道诗引送顾彭山出判大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42册第139页。
    [2]何良俊云:“辛卯年,与舍弟至南京科举,各携所业见东桥先生。”见《四友斋丛说》卷十五《史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8页。
    [3][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五《史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4、125页。
    [4][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七,《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23册第613页。
    [5][明]吴承恩《射阳先生存稿》卷一,民国十九年(1930)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铅印本。
    [6][明]何良俊《何翰林集》卷七《乙卯八月余觞客清溪之上,坐有李节鸣筝,质山咏以二绝,因次其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2册第68页。
    [7][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1页。
    [1]此段中引文不加注者,分别见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页、第10页。
    [2][明]祝允明《猥谈》“歌曲”,陶珽《说郛续》卷四六,《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92册第365页。
    [3][明]沈璟《词隐先生论曲》,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86页。
    [4]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5][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6][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059年版,第11页。
    [1][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金山人銮”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49页。
    [2][明]冯惟敏[黄钟醉花阴]《酬金白屿》,《海浮山堂词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3][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朱九江曰藩”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49页。
    [4][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5][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6]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7]此段中引文不加注者见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8页。
    [1]此段中引文不加注者,分别见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第9页。
    [2][明]沈德符《顾曲杂言》“弦索入曲”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4页。
    [3][明]皇甫汸《皇甫司勋集》卷三十三《何内翰招燕获闻声妓之盛作三绝句》,《四库全书》本。
    [4]卜键《焦竑的隐居、交游与其别号“龙洞山农”》,《文学遗产》,1986年第1期。
    [5][清]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八“焦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92、7393页。
    [6][清]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八十八“焦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93页。
    [7][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卷二《支谈》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页。
    [1][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9页。
    [2][明]焦竑《焦氏澹园集》卷四十一《友人以诗召饮未赴次韵》,《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64册第475页。
    [3][明]焦竑《焦氏澹园集续集》卷二十六《邢供奉二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65册第140页。
    [4]本段引文均出自焦竑《重校北西厢序》,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1][明]李贽《续焚书》卷一《与焦弱侯》,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页。
    [2][明]程巨源《〈崔氏春秋〉序》,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3][明]程巨源《〈崔氏春秋〉序》,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4][明]程巨源《四太史杂剧引》,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5][明]焦竑《焦氏澹园集》卷三十八《雨花台歌赠陈荩卿》,《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64册第449页。
    [6][明]焦竑《题北宫词纪》,《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41册第459页。
    [1][明]陈所闻《北宫词纪》卷三《赠焦弱侯太史》[绣球],《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41册第524页。
    [2][清]黄虞稷、周在浚《征唐宋秘本书目》,《丛书集成续编》第68册第1166页。
    [3][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梅太学鼎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27页。
    [4][明]袁中道《珂雪斋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0页。
    [5]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6][明]焦竑《重校北西厢序》,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7][明]程巨源《四太史杂剧引》,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1][明]焦竑《题北宫词纪》,《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41册第459页。
    [2][明]焦竑《四太史杂剧题辞》,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3][明]焦竑《题北宫词纪》,《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41册第459页。
    [4][明]焦竑《题北宫词纪》,陈所闻《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41册第459页。
    [明]焦竑《四太史杂剧题辞》,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5][明]焦竑《重校北西厢序》,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1]卜键《焦竑的隐居、交游与其别号“龙洞山农”》,《文学遗产》1986年第1期。
    [2][明]汤显祖《有明处士潘仲公暨配吴孺人合葬墓志铭》,《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4页。
    [3][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三,[明]潘之恒原著,汀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4][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独音”,[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5]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6][明]王世贞《潘景升东游诗小序》,《弁州山人四部续稿》卷五十四,《四库全书》本。
    [7][明]王世贞《潘景升东游诗小序》云:“岁之戊子秋,渴余于金陵右司马邸。”见王世贞《弇 州山人四部续稿》卷五十四,《四库全书》本。
    [1][明]程可中《潘南仲先生七十寿序》:“今万历甲辰为先生降辰,先生之家督景升去年以国胄赴应天府棘试。”见程可中《程仲权先生集》文集卷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90册第128页。
    [2][明]潘之恒《亘史》外纪卷六“傅灵修传”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93册第570页。
    [3][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潘太学之恒”,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30页。
    [4][明]汤显祖《有明处士潘仲公暨配吴孺人合葬墓志铭》,《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3页。
    [5][明]潘之恒《金阊集·白下逢梁伯龙感旧》,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卷十五,《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24册第215页。
    [6][明]潘之恒《亘史》杂篇卷之四“文部”,[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7][明]潘之恒《亘史》杂篇卷之三“文部”,[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1]齐森华《曲论探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2]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3][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仙度”,[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4][元]胡祗通《黄氏诗卷序》,《紫山大全集》卷八,《四库全书》本。
    [5][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仙度”,[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6]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1][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五,《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06册第16页。
    [2][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五,《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06册第16页。
    [3][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二,[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1][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与杨超超评剧五则”,[明]潘之恒原并,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2][明]潘之恒《豆史》杂篇卷之四“文部”,[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3][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乐技”,[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4][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三“情痴”,[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1][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3、74页。
    [2][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原近”,[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3][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技尚”,[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
    [4][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七“过剑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1]郑志良《潘之恒和他的曲论》,南京师范大学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3页。
    [2][明]潘之恒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前言》,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3][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致节”,[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4][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仙度”,[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1]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132页。
    [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3页。
    [3]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4][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苏轼文集》卷六十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24页。
    [5][宋]刘克庄《跋真仁夫诗卷》,《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九,《四部丛刊初编》本。
    [6][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二“致节”,[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7]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2页。
    [1][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2][明]潘之恒《亘史》杂篇卷四“又思”,[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3][明]汤显祖《续栖贤莲社求友文》,《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0页。
    [4][明]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3页。
    [5][明]袁于令《焚香记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页。
    [6][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情痴”,[明]潘之恒原著,汗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7][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情痴”,[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8][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赠吴亦史”,[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
    [1][宋]苏轼《传神记》,《苏轼文集》卷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1页。
    [2]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3]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尔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4][元]胡祗通《朱氏诗卷序》,《紫山大全集》卷八,《四库全书》本。
    [5]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6][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神合”,[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7][明]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之二“神合”,[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1][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卷四“经籍会通四”,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42页。
    [2][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卷四“经籍会通四”,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41、42页。
    [3][明]谢肇涮《五杂俎》'卷一三,《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0册第608页。
    [4]蒋星煜《明代南京书林刊传奇举要》,《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南京分卷》编辑窒编《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三辑,南京市五四印刷厂承印1988年版,第82页。
    [1]孙崇涛《中国戏曲家述略》,《戏曲艺术》,2005年第2期。
    [2]俞为民《明代南京书坊刊戏曲考述》,《艺术百家》,1997年第4期。
    [3][明]祁彪佳《莆阳尺牍·与郑观于》,明天启七年(1627)抄本。
    [4]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8页。
    [1][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9页。
    [2][清]蔡澄《鸡窗丛话》,民国四年(1915)上海冶琛重赵元益峭帆楼本。
    [3]张秀民《明代南京的印书》,《历代书概况》,印刷工业出版社1991版,第275页。
    [1][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二十一“小说戏文”,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4页。
    [2]蒋星煜《明代金陵书林北杂剧(西厢记)之刊》,《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南京分卷》编辑室编《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四辑,南京市五四印刷厂承印1989年版,第32页。
    [1]《新锲出像附释标注赵氏孤儿记》第二出[本序],《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世德堂刊本。
    [2]《新锲出像附释标注赵氏孤儿记》第三出[秋夜月],《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世德堂刊本。
    [3]林鹤宜《晚明戏曲刊行概况》,《戏剧艺术》,1993年第3期。
    [4]王季烈《集成曲谱》金集卷一《螾庐曲谈·论度曲》,民国十二年(1923)影印本。
    [5]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6]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附录一《明代戏曲评点存本目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334页。
    [1]郑振铎《插图之话》。郑尔康编‘郑振铎艺术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2]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书史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37页。
    [3]周芜《金陵古版画概述》,《金陵古版画》,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4]赵前《中国版本文化丛书·明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1]元鹏飞《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页。
    [2]元鹏飞《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3页。
    [3]元鹏飞《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2、73页。
    [4]《牡丹亭还魂记·凡例》,明天启五年(1625)本。
    [5]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49页。
    [1]蒋星煜《明代金陵书林北杂剧(西厢记)之刊》,《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南京分卷》编辑室编《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四辑,南京市五四印刷厂承印1989年版,第26页。
    [2][明]王骥德《附刘丽华题辞》,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672页。
    [3][明]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自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672页。
    [4]蒋星煜《明代金陵书林北杂剧(西厢记)之刊》,《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南京分卷》编辑室编《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四辑,南京市五四印刷厂承印1989年版,第32页。
    [5]王骥德《(新校注古本两厢记)自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二),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657页。
    [6]蒋星煜《明代金陵书林北杂剧(西厢记)之刊》,《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南京分卷》编辑室编《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四辑,南京市五四印刷厂承印1989年版,第35页。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白练裙”,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76页。
    [2]陈大康《明代小说史》“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1][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七“词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0页。
    [2]黄仕忠《元明戏曲观念之变迁》,《艺术百家》,1996年第4期。
    [3][明]祝允明《猥谈》“歌曲”,陶埏《说郛续》卷四六,《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92册第365页。
    [4][明]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6页。
    [1][明]臧懋儋《(元曲选)序二》,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一),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439页。
    [2][明]陈与郊《(古杂剧)序》,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一),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423、424页。
    [3][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
    [4]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5]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6][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页。
    [7][明]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9页。
    [1][明]沈德符《顾曲杂言》“南北散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2页。
    [2][明]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卷五,《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0册第650页。
    [3][元]孔学诗《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一折[寄生草],郑骞《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世界书局1962年版,第291页。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1][元]孔学诗《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三折[绵答絮]。
    [2][元]孔学诗《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一折[混江龙]
    [3][元]孔学诗《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一折[村里迓鼓]。
    [4]《新出像音注岳飞破虏东窗记》第二折念白,《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富春堂刊本。以下此剧引文同此版本。
    [5]《新出像音注岳飞破虏东窗记》第四折[大圣乐]。
    [6]《新出像音注岳飞破虏东窗记》第四十折[大环着]。
    [7]《新出像音注岳飞破虏东窗记》第四十折[尾声]。
    [8][明]胡侍《真珠船》卷四“元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2册第334页。
    [1]孙崇涛《南戏论丛》,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7页。
    [2]俞为民《宋元南戏考论续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2页。
    [3]孙崇涛《南戏论丛》,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5页。
    [1]马华祥《明代弋阳腔传奇考》,南京大学2004级博士学位论文。
    [2][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3页。
    《汉书》,[汉]班固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剑桥中国明代史》,[美]牟复礼、[英]崔德瑞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晚明史》,樊树志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南明史略》,谢国桢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明史讲义》,孟森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金陵通纪》,《中国方志丛书》据[清]陈作霖编辑,清光绪三十三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
    《金陵通传》,《中国方志丛书》据[清]陈作霖纂,清光绪三十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
    《重刊江宁府志》,《中国方志丛书》据[清]吕燕昭修,姚鼐纂,清嘉庆十六年修,清光绪六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
    《上江两县志》,《中国方志丛书》据[清]莫祥芝、甘绍盘等修,汪士铎等纂,清同治十三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
    《南京简志》,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明人传记资料索引》,国立中央图书馆编,国立中央图书馆,1964年版。
    《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引得编辑处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明代传记丛刊索引》,周骏富辑,台北:明文书局,1991年版。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甫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帝里明代人文略》,[清]路鸿休撰,清道光三十年甘煦津逮楼活字印本。
    《列朝诗集小传》,[清]钱谦益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明清江苏文人年表》,张慧剑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赵景深、张增元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胡世厚、邓绍基主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晚明曲家年谱》,徐朔方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戏曲史编年》(元明卷),王永宽、王钢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明清戏曲家考略》,邓长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清代戏曲家丛考》,陆萼庭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明清戏曲家考略续编》,邓长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焦竑评传》,李剑雄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邓长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国家图书馆分馆编,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版。
    《明代南京学术人物传》,沈新林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紫山大全集》,[元]胡祗通撰,《四库全书》本。
    《顾华玉集》,[明]顾磷撰,《四库全书》本。
    《猥谈》,[明]祝允明撰,陶埏《说郛续》卷四六,《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顺治三年宛委山堂本。
    《皇甫司勋集》,[明]皇甫汸撰,《四库全书》本。
    《李中麓闲居集》,[明]李开先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本。
    《五杂俎》,[明]谢肇淛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万历四十四年潘膺祉如韦馆本。
    《大隐楼集》,[明]方逢时,《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清乾隆四十二年滋元堂本。
    《弁州山人四部续稿》,[明]王世贞撰,《四库全书》本。
    《鹿裘石室集》,[明]梅鼎祚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天启三年玄白堂本。
    《亘史钞》,[明]潘之恒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本。
    《露书》,[明]姚旅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天启间本。
    《射堂诗钞》,[明]吴梦旸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本。
    《大泌山房集》,[明]李维桢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十九年本。
    《文忠集》,[明]范景文撰,《四库全书》本。
    《牧斋有学集》,[清]钱谦益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民国涵芬楼影印明崇祯瞿式耜本。
    《同人集》,[清]冒襄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间冒氏水绘庵本。
    《影梅庵忆语》,[清]冒襄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道光世楷堂昭代丛书本。
    《梅村家藏稿》,[清]吴伟业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宣统三年董氏诵芬室本。
    《渔洋诗》,[清]王士稹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间王渔洋遗书小。
    《定山堂诗集》,[清]龚鼎孳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康熙十五年吴兴祚本。
    《壮悔堂文集》,[清]侯方域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顺治间增修本。
    《秋锦山房集》,[清]李良年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间乾隆间续李氏家集四种本。
    《白茅堂集》,[清]顾景星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康熙间本。
    《鸡窗丛话》,[清]蔡澄撰,民国四年(1915)上海诒琛重赵元益峭帆楼本。
    《金陵琐事四卷续金陵琐事二卷二续金陵琐事二卷》,[明]周晖著,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四友斋丛说》,[明]何良俊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万历野获编》,f明]沈德符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金陵琐志》,《中国方志丛书》据[清]陈作霖等编,清光绪二十六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
    《焚书·续焚书》,[明]李贽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水东日记》,[明]叶盛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海浮山堂词稿》,[明]冯惟敏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戒庵老人漫笔》,[明]李诩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明]张岱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汤显祖诗文集》,[明]汤显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高青丘集》,[明]高启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菽园杂记》,[明]陆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琅嫘文集》,[明]张岱,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松窗梦语》,[明]张瀚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焦氏笔乘》,[明]焦竑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客座赘语》,[明]顾起元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潘之恒曲话》,[明]潘之恒原著,汪效倚辑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珂雪斋集》,[明]袁中道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秦淮画舫录》,[清]捧花生编,张宇澄著《香艳丛书》第七册,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
    《白门新柳记》,[清]许养和著,张宇澄著《香艳丛书》第九册,上海:上海书店,1 991年版。
    《白门衰柳附记》,[清]许养和著,张宇澄著《香艳丛书》第九册,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
    《游居柿录》,[明]袁中道撰,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枣林杂俎》,[清]谈迁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板桥杂记》,[清]余怀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续板桥杂记》,[清]珠泉居士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郑骞校订,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版。
    《全明散曲》,谢伯阳编,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
    《红线金盒记》,[明]胡汝嘉撰,日本大谷大学藏明万历三十三(1605)年《四太史杂剧》刊本。
    《花月妓双偷纳锦郎》,[明]陈铎撰,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汪氏《坐隐先生精订陈大声乐府全集》本。
    《陌花轩杂剧》,[明]黄方胤撰,清顺治本。
    《识英雄红拂莽择配》,[明]凌濛初撰,北京:中国书店1944年影印明本。
    《绣襦记》,[明]徐霖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朱墨套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紫钗记》,[明]汤显祖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柳浪馆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版。
    《双风齐鸣记》,[明]陆华甫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万历世德堂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三桂联芳记》,[明]纪振伦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唐振吾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武侯七胜记》,[明]纪振伦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唐振吾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八义双杯记》,[明]纪振伦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唐振吾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西湖记》,[明]纪振伦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唐振吾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喜逢春》,[明]清啸生撰,《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术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吕洞宾三度城南柳》,[明]谷子敬撰,《古本戏曲丛刊四集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善知识苦海回头》,[明]陈沂撰,《古本戏曲丛刊四集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虬髯翁正本扶余国》,[明]凌濛初撰,《盛明杂剧》(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地藏王证东窗事犯》,[元]孔学诗撰,郑骞《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版。
    《三生传》,[明]马守真撰,胡文焕《群音类选》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曲中曲》,[明]收春醉客撰,胡文焕《群音类选》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阮大铖戏曲四种》,[明]阮大铖撰,徐凌云、胡金望点校,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版。
    《心学与美学》,赵士林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陈建华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晚明思想史论》,嵇文甫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周明初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陈伯海主编,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晚明文学思潮研究》,吴承学、李光摩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钱穆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晚明思潮》,龚鹏程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陶慕宁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金陵文化概观》,王桂芳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江苏古代教育生态》,张倩如著,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梅新林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王振忠著,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明代社会生活史》,陈宝良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陈江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明代城市研究》,韩大成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方志远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赵园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何宗美著,天津:南开大学,2003年版。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赵园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何宗美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明代杂剧全目》,傅惜华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明代传奇全目》,傅惜华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庄一拂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赵景深主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传奇综录》,郭英德编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李修生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江苏艺文志·南京卷》,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江苏艺文志·苏州卷》,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编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傅惜华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戏曲演唱论著辑释》,周贻白辑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历代咏剧诗歌选注》,赵山林选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蔡毅编著,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
    《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吴毓华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王晓传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王利器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清代文字狱档》,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南京戏曲资料汇编》(五辑),《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南京分卷》编辑室编,1987-1990年版。
    《江苏戏曲志·南京卷》,《江苏戏曲志》编辑委员会、《江苏戏曲志·南京卷》编辑委员会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古代曲学史》,李昌集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刘彦君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明杂剧研究》,徐子方著,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
    《明杂剧概论》,曾永义著,台北:学海出版社,1999年版。
    《明代杂剧研究》,戚世隽著,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明杂剧史》,徐子方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明清传奇史》,郭英德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郭英德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清初杂剧研究》,杜桂萍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昆剧发展史》,胡忌、刘致中编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古代散曲史》,李昌集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戏曲优伶史》,孙崇涛、徐宏图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剧场史》,廖奔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乐妓史》,修君、鉴今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2版。
    《中国戏班史》(增订本),张发颖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昆剧演出史稿》,陆萼庭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曲论探胜》,齐森华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戏剧学史稿》,叶长海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曲品校注》,[明]吕天成撰,吴书荫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谭帆、陆炜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曲学与戏剧学》,叶长海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元代戏剧学研究》,陆林著,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明刊本西厢记研究》,蒋星煜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王安祈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中国戏曲史论》,吴新雷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元明杂剧之比较研究--以题材为核心之探讨》,游宗蓉著,台北:学海出版社,1999年版。
    《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研究》,李玫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陈芳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南戏论丛》,孙崇涛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明代戏曲评点研究》,朱万曙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宋元南戏考论续编》,俞为民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孙书磊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朱崇志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谭坤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知非集:元明清文学与文献论稿》,陆林著,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
    《明末清初戏剧研究》,孙书磊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戏曲表演论集》,阿甲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戏曲表演美学探索》,陈幼韩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戏曲表演研究》,黄克保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家乐戏班》,张发颖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明清家乐研究》,刘水云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昆曲表演艺术论》,熊姝、贾志刚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昆曲与明清乐伎》,王宁、任孝温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李舜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范丽敏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潘承弼、顾廷龙编著,上海:开明书店印行,1941年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影印本。
    《明代版综录》,杜信孚纂辑,周光培、蒋孝达参校,1983年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铅印本。
    《中国印刷史》,张秀民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历代书概况》,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分会编,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金陵古版画》,周芜编著,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江苏书》,江澄波、杜信孚、杜永康编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明清江南私人书史略》,叶树声、余敏辉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
    《中国版本文化丛书·明本》,赵前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戏曲传播论》,李玉莲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它》,元鹏飞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潘之恒和他的曲论》,郑志良撰,南京师范大学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文化与审美:中晚明南京士人研究》,耿波撰,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明代单折戏研究》,刘蕾撰,河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明代南京青楼音乐文化初探》,高菲撰,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中晚明秦淮名妓考略》,刘坡撰,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弘嘉年间南京文化的复兴》,张燕波撰,南京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明代弋阳腔传奇考》,马华祥撰,南京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晚明南京剧坛研究》,夏太娣撰,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弘治至嘉靖年间南京曲家研究》,王永侠撰,广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何良俊及其(四友斋丛说)研究》,施赛男撰,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明代演剧状况的考察》,赵景深、李平、江巨荣撰,《戏剧艺术》,1979年第3、4期合订本。
    《焦竑的隐居、交游与其别号“龙洞山农”》,卜键撰,《文学遗产》,1986年第1期。
    《南京文化研究评述》,顾兆禄撰,《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晚明戏曲刊行概况》,林鹤宜撰,《戏剧艺术》,1993年第3期。
    《南京剧坛昆曲史略》,吴新雷撰,《艺术百家》,1996年第3期。
    《明代南京书坊刊戏曲考述》,俞为民撰,《艺术百家》,1997年第4期。
    《明清时代杂剧观念的嬗变》,解玉I牵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晚明剧作中的青楼女子》,孙玫、熊贤关撰,《艺术百家》,2002年第l期。
    《明代杂剧体制探论》,戚世隽撰,《戏剧艺术》,2003年第4期。
    《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黄仕忠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中国戏曲家述略》,孙崇涛撰,《戏曲艺术》,2005年第2期。
    《焦竑与明中后期金陵地区的通俗文学》,韩春平撰,《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