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剧学月刊》时期文人与伶人的戏曲理论革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国时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又一高潮,特别是诞生于清代中晚期的京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砺,吸纳了各剧种的优长,在贵族精神的洗礼下艺术性日臻完善,率众山而造极峰。新闻媒体的出现为传播京剧的影响,扩大它的受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久负盛名的《大公报》、《申报》、《北洋画报》都设有戏剧专栏,盛行一时的综合类杂志《立言画刊》、《三六九画报》也都以戏曲作为主要内容。当时还有为数众多的戏剧类专门刊物,如李涛痕主编的《春柳》、刘豁公主编的《戏剧月刊》、张古愚主编的《十日戏剧》等。据笔者察,当日涉及戏曲的文章可分作三类:一是以戏剧为武器,鼓吹改良群治,再造文明,如《新青年》关于旧戏存废的论战;二是以名伶为中心,介绍他们的技艺、生平和花边琐事,这类文章占据了主流。虽也不乏有价值的见解和材料,但总体品格不高,未脱晚清“花谱”习气。三是以艺术为立场,将戏剧纳入学术研究范畴,提升它的文化地位,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属此类。
     本文拟从戏剧、史料钩稽、研究方法、代表人物的学术贡献几方面入手,于《剧学月刊》管窥蠡测,主要采用与同期刊物横向类比的方法,以清季民初的戏剧思潮为参照,尊重当时的历史环境,不虚美,不隐恶,力求挖掘出它的自有价值。
     笔者以为,《剧学月刊》有如下几点可资重视:第一,提倡为戏剧立学。编辑部一反旧日视戏剧为“郑卫淫邪之声”的偏见,认为“中国有剧艺有剧业而无剧学”,现在到了为它正名定分的时刻。特别是主编徐凌霄首次提出“皮黄文学”的概念,将京剧作为专门研究对象,提升至学理高度,开启了戏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第二,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圭臬。月刊同仁大部分是受到中西文化浸染的知识分子,在科学成为时代号角的语境下,他们认可西方治学方法对整理旧剧的参考价值,并且付诸实践。第三,坚持艺术的本体地位。他们既睥睨小报的低俗趣味,也反对把戏剧当做政治的附庸,甚至为口号而放弃艺术。坚持以艺术性为归依,尊重戏剧的自身规律,力图保留旧剧菁华,释回增美。第四,进行了伶人治学的有益尝试。伶人与学人历来此疆彼界,《剧学月刊》却为两者的弥合架构了桥梁。戏曲特别是京剧,作为场上之曲,不谙熟舞台者难以驾驭,这就成为学者涉足的壁垒,艺人囿于文化低下,丰富的感性经验又无法升华至学理层面,故而出现方凿圆枘的窘境。月刊在这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王瑶卿等人在学者的辅助下将自己的艺术经验尝试着进行理论化梳理,尤为需要注意的是程砚秋。他受托赴欧考察戏剧,将游学所得付诸楮墨,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中就包括被林同华称为“中国导演美学的奠基作”的《话剧导演管窥》。第五,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戏曲史料。这主要体现在对于旧剧本整理的工作中,保留旧有精粹而又翻出新意。
     应当说,《剧学月刊》对后世戏曲研究者和实践者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中国京剧史》称它是“我国现代最有影响和水平的戏曲理论刊物之一”,所言不谬。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came to a climax again during Republican Period. Beijing Opera which build in late Qing Dynasty learned the best from other type of drama through half a century hardening. With the baptism of the spirit of the aristocrat, it became more and more perfect and reached the limit. The appearance of news medi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Beijing Opera. At that time, the celebrated Ta Kung Pao, Declaration and Northern Illustrated all have drama column. Besides, both of Liyan Pictorial and 369 Illustrated also has drama as their main content. There are also plenty of drama publications, for example, Willow Spring edited by Li Taohen, Drama Monthly edited by Liu Huogong, Drama on the 10th edited by Zhang Guyu, etc. From my own observations, those drametic articles divis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3 types. Firstly, the one which advocated improving politics and rebuilding civilization armed with drama, such as the controversy about the abandonment of the old type drama on New Youth. Secondly, the one be the mainstream at that time. They focused on the famous actors and introduced those actors' skills, life and scandal news. Though, more or less, those articles had valuable statements and information, they lacked refined taste. Thirdly, the one aimed at art. They put drama into academic sphere and advanced its cultural position. The researching object of this thesis will be on this third one.
     In this dissertation, I will do some research on Theatre Monthly by studying the philosophy of drama, historical materials, studying method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principal leaders. To research the journal Theatre Monthly, this thesis will compare with the publications in the same period and refer to the trends of dramatic thought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Respecting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I will do my best to explaine the value of Theatre Monthly without any boasting or exaggeration.
     In my opinion, the following points in Theatre Monthly should be emphasized. Firstly, it advocated taking drama as a subject of academic study. Purging the prejudice, the editorial office did not treat drama as decadent music, but proclaimed that people should give drama a proper position to founded Chinese theatre studies. Especially, the editor of Theatre Monthly Xuling Xiao first mentioned the concept of Pi Huang Literature and researched Beijing opera as specialized researching object. Therefore, the position of Beijing opera was elevated to academic level, and a new research area of drama was developed. Secondly, this journal insisted on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method. Most staff there was intellect affected by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 As science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that era, those people use the west research method to order the old drama. Thirdly, the journal upheld the main position of art. It not only opposed vulgarity, but also refused to regarded drama as subservient to politics or even abandoned art for slogans. Upholding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art, it respected the inherent laws of drama and did its utmost to preserve the essence of the old drama. Fourthly, this journal proceeded good attempt to make actors do scholarly research. In long time, the actors and scholars have been quite distinct from each other, but Theatre Monthly built a bridge between them. On one hand, drama, especially Beijing opera, as a kind of stage arts, is unmanageable without knowing stage appearance well. This circumstance hindered the scholars in getting into drama research. On the other hand, the actors with less schooling could not sublimate their experience into academic theory. Therefore, the incompatible situation appeared.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journal made a successful exploration. Wang Yaoqing and some others ordered their own experience according the dramatic theory with some scholar's assistance. He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heng Yanqiu who was assigned to go to Europe to investigate drama. He wrote and published a series of papers including the Glimpse of Modern Drama Direct named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director aesthetics of China. Fifthly, the journal left a lot of dramatic information. Through ordering the scenarios, it preserved the old essence and found some fresh idea as well.
     We should say that, as a tutor and consultant, the Theatre Monthly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and valuable to the dramatic researcher and practitioner. It is fair to say that the journal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high level dramatic theory periodicals.
引文
①傅谨,《京剧学前沿》1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
    ②南京分院办公地点也在北平。
    ①此文分文言、白话两版,文言文刊载于梁启超创刊的《新小说》第二卷第二号,本文所引系文言版。
    ②引自《<水浒传>资料汇编》564页,朱一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③原名德克俊(亦称德克金),字润田,号仰天,汪笑侬为艺名,满族,生于北京,出身八旗。
    ①亚庐(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1904年第一期。
    ②涛痕,《春柳》发刊词,1918年第一期。
    ③金仲荪(1879-1945),原名金兆棪,字仲荪,号悔庐,祖籍浙江金华。京剧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曾任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长。
    ④署名“阁”,《剧学月刊》1932年第一期。[注]本文后引此刊的文章只标刊次、作者、题目,因其每篇文章单独计算页数,故无法标明,忽略不计,特此说明。本文所引用《戏剧从刊》、《春柳》、《二十世纪大舞台》的文章也存在同样原因,所以无法标注页数,敬请海涵。
    ①本文中提及到研究所或编辑部,均指代《剧学月刊》编辑部,因两个机构人员重叠故而通称,特此声明。
    ②金仲荪,1932年第二期。
    ③杜颖陶,又名杜联齐(1908——1963),天津人,戏曲研究家,曾参与编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①傅芸子,《中国戏曲研究之新趋势》(在日本京都帝大支那学会讲演),载于《戏剧丛刊》1932年第一期。
    ②刘守鹤,湖南新田人,戏剧理论家,曾用晓桑、小山、鹤等笔名,著有《昆剧史》、《读伶琐记》等著作。
    ①载于《戏剧丛刊》,国剧学会编印,1932年第三期。
    ②载于《戏剧丛刊》,国剧学会编印,1932年第一期。
    ①《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署名张沛,原刊十《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11月5日,后收入《花边文学》。引自《鲁迅杂文全编》900页,王得后编、李庆西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②原载《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一九一八,转引自《京剧丛谈百年录》6页,翁思再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d胡适《文学进化念与戏剧改良》原载《新青年》第五卷,第四号,转引自《京剧丛谈百年录》13页,翁思再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①周作人,《艺术与生活》45页,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②傅谨,《京剧学前沿》2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
    ③余上沅,《国剧运动.序》,《国剧运动》2页,新月书店,1927年9月。
    ①《戏剧的歧途》,《国剧运动》55页,新月书店,1927年9月。
    ②《国剧》,《国剧运动》12页,新月书店,1927年9月。
    ③《旧剧评价》,《国剧运动》193页,新月书店,1927年9月。
    ④《悼念余上沅》,《戏剧》1996年第三期。
    ⑤宋宝珍,《余上沅及其国剧运动》,《戏剧艺术》2002年第三期。
    ①女,广东人(1904-1981),1918年考入直隶女师,1919年加入觉悟社。毕业于北平人艺剧专,与丈夫王泊生创建山东省立剧院、重庆歌剧院。
    ②1932年第五期。 ①王泊生(1902-1965),河北遵化人。毕业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历任北平国剧学会教务主任、南京戏曲音乐研究院研究员、燕京大学文学系讲师、山东省立实验剧院教务主任、山东省立剧院院长、国立歌剧学校校长等职。
    ②1932年第二期。
    ③1932年第四期。
    ④《关于创造新歌剧的计划》,1933年第五期。
    ①《中国剧乐进一步的办法》,1932年创刊号。
    ②《旧剧构成论》,原载《救亡日报》1939年6月。引自《焦菊隐文集》第一卷236页,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7月。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189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④马彦祥(1907——1988),中国戏剧活动家,戏剧导演、理论家。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副局长、艺术局副局长。著有《戏剧概论》、《二黄考原》、《文明戏之史的考察》等专著及论文。
    ⑤1932年第八期。
    ⑥1932年第五期。
    ①《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见《两口二黄——京剧世界揽胜》13页,翁思再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9月。
    ②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187页,宝文堂书店,1989年9月。
    ①蒋锡武,《京剧精神》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
    ②傅谨,《戏剧命运与传统面面》,《京剧学前沿》33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①②世界编译馆北平分馆1936年7月。
    ③④参见拙作《筚路蓝缕徐凌霄——从<皮黄文学研究>说开》,《戏曲艺术》2009年第三期。
    ①《抱守居戏话》,《艺坛》第五卷25页,蒋锡武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4月。
    ② (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51页,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
    ①《读书》2010年第三期13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3月。
    ①章诒和,《伶人往事.自序》,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
    ②1932年第三期。
    ③1932年第四期。
    ④1932年第五期至第十期。
    ①罗瘿公(1872-1924),名敦(?),字掞东,号瘿公。京剧剧作家,康有为弟子。
    ②陈叔通,《花虽凋谢,卖花声将永留人间》,《文化史料丛刊.第一辑》2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8月。
    ① 《返国途中在邮船上的谈话》,引自程砚秋著,丁纪红编,《身上的事——程砚秋自述》241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3月。
    ②1933年第七、八期合刊和第十期连载。
    ③1934年第七期。
    ④世界编译馆北平分馆,1933年8月。
    ⑤⑥焦尚志,《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226、238页,东方出版社,1995年12月。
    ①程砚秋著,丁纪红编,《身上的事——程砚秋自述》201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3月。
    ①②程砚秋著,丁纪红编,《身上的事——程砚秋自述》228-229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3月。
    ③王强,《“拿来主义”的实践——论程砚秋<关于改良戏剧的十九项建议>》,《戏曲艺术》2009年第四期17页。
    ①翁偶虹,《翁偶虹编剧生涯》124页,同心出版社,2008年1月。
    ②程砚秋著,丁纪红编,《身上的事——程砚秋自述》33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3月。
    ①②程砚秋著,丁纪红编,《身上的事——程砚秋自述》37页、39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3月。
    ①程砚秋,《与青年演员谈如何学艺》,引自《程砚秋文集》4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月。
    ②《戏曲研究》1958年第一期。
    ①穆辰公,《伶史.凡例》,宣元阁,1917年。原著无句读,系笔者点断。
    ②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5页,商务印书馆,1941年5月。
    ①陈墨香著。
    ②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市艺术研究所编著,《中国京剧史》16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9月。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②傅谨,《作为学科的“京剧学”》,《京剧学前沿》5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
    ①傅谨,《作为学科的“京剧学”》,《京剧学前沿》2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
    [1]徐凌霄主编.剧学月刊.北平:南京戏剧音乐学院北平分院研究所.1932第1期-1936第6期。
    [2]张伯驹.梅兰芳主编.戏剧丛刊.北平:北平国剧学社.1932年1-3期。
    [3]汪笑侬.陈去病主编.二十世纪大舞台.上海:大舞台丛报社,1904年1-2期。
    [4]李涛痕主编.春柳.天津:春柳月刊社,1918年第1期,1919年2、3、7期。
    [5]傅谨.京剧学前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
    [6]朱一玄编.《水浒传》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7]傅芸子.中国戏曲研究之新趋势(在日本京都帝大支那学会讲演).见:戏剧丛刊,1932(1)。
    [8]王得后编,李庆西注.鲁迅杂文全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9]胡适,钱玄同,王元化等.京剧丛谈百年录.翁思再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10]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等.国剧运动.序.见:余上沅主编.国剧运动.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9月。
    [11]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等.戏剧的歧途.见:余上沅主编.国剧运动.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9月。
    [12]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等.国剧.见:余上沅主编.国剧运动.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9月。
    [13]余上沅,赵太侔,熊佛西等.旧剧评价.见:余上沅主编.国剧运动.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9月。
    [14]悼念余上沅.见:戏剧,1996(3)。
    [15]宋宝珍.余上沅及其“国剧运动”.戏剧艺术,2002(3)。
    [16]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编.焦菊隐.焦菊隐文集(一、二、三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7月。
    [17]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18]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见:翁思再编.两口二黄——京剧世界揽胜.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9月。
    [19]齐如山回忆录.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年9月。
    [20]蒋锡武.京剧精神.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
    [21]徐凌霄.皮黄文学研究.北京:世界编译馆北平分馆,1936年7月。
    [22]徐凌霄.京剧词典释例.北京:世界编译馆北平分馆,1937年7月。
    [23]蒋锡武主编.艺坛(第五卷).上海:上海书店,2007年4月。
    [24]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
    [25]徐凌霄.古城返照记.北京:同心出版社,2002年10月。
    [26]沈林.莎士比亚:重现与新生.见:读书.2010(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3月。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化史料丛刊(第一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8月。
    [28]程砚秋著,丁纪红编.身上的事——程砚秋自述.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3月。
    [29]焦尚志.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5年12月。
    [30]王强.“拿来主义”的实践——论程砚秋《关于改良戏剧的十九项建议》.见:戏曲艺术.2009(4)。
    [31]翁偶虹.翁偶虹编剧生涯.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年1月。
    [32]程砚秋.程砚秋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月。
    [33]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四功五法”.见:戏曲研究.1958(1)。
    [34]穆辰公.伶史.北平:宣元阁,1917年。
    [35]王梦生.梨园佳话.北平:商务印书馆,1915年。
    [36](日)波多野乾一.支那剧及其名优.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
    [37]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41年9月。
    [38]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编著.中国京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9月。
    [39]解玉峰.20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
    [40]孙楷第.沧州集.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2月。
    [41]孙楷第.沧州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8月。
    [42]幺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43]李真瑜.城市文化与戏剧.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44]陈培仲,胡世均.程砚秋传.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45]沈达人,颜长珂主编.古典戏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8月。
    [46]吴新雷.二十世纪前期昆曲研究.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2月。
    [47]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48]贾冀川.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史稿.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12月。
    [49]莱辛.汉堡剧评,张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9月。
    [50]包缉庭.京剧的摇篮:富连成,李德生整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51]徐城北.京剧的知性之旅.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6月。
    [52]吴小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5月。
    [53]徐城北.京剧狮虎兽.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54]叶龙章,王金璐,张伯驹等.京剧谈往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2月。
    [55]冯牧,尚长春,李庆春等.京剧谈往录续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6月。
    [56]张正芳,白玉薇,齐如山等.京剧谈往录三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9月。
    [57]朱家溍,高盛麟,孙盛云等.京剧谈往录四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10月。
    [58]徐城北.京剧下午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59]刘曾复编著.京剧新序,屠楚才记谱.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11月。
    [60]刘琦.京剧形式特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61]徐城北.京剧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62]杜长胜主编.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9月。
    [63]齐如山.京剧之变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
    [64]徐慕云,黄家衡.京剧字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1月。
    [65]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6月。
    [66]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67]许锦文.梨园冬皇:孟小冬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68](波兰)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魏时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7月。
    [69]万伯翱,马思猛.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年9月。
    [70]徐城北.梅兰芳三部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71]徐城北.梅兰芳十九章.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年1月。
    [72]徐城北.梅兰芳艺术谭.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73]学苑出版社编.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一、二、三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3月。
    [74]学苑出版社编.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四、五、六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5月。
    [75]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
    [76]梁燕.齐如山剧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12月。
    [77]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
    [78]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内廷演剧始末考.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1月。
    [79]王政尧.清代戏剧文化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80]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1月。
    [81](台湾)蔡孟珍.曲学探赜.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1月。
    [8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
    [8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84]幺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3月。
    [85]汪笑侬.汪笑侬戏曲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10月。
    [86]史若虚、荀令香主编.王瑶卿艺术评论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5月。
    [87]翁偶虹.翁偶虹戏曲论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2月。
    [88]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1月。
    [89]曾永义.戏曲腔调新探.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3月。
    [90]叶得均.戏曲小说从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
    [91]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月。
    [92]蒋锡武主编.艺坛(第一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年3月。
    [93]蒋锡武主编.艺坛(第二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4月。
    [94]蒋锡武主编.艺坛(第三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95]蒋锡武主编.艺坛(第四卷).上海:上海书店,2006年1月。
    [96]蒋锡武主编.艺坛(第六卷).上海:上海书店,2009年7月。
    [97]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
    [98]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
    [99]臧懋循编.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0月。
    [100]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
    [101]林下风编.张伯驹与京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1月。
    [102](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古鲁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1月。
    [103]徐城北.中国京剧.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10月。
    [104]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10月。
    [105]郑宪春.中国文化与中国戏剧.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106]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12月。
    [107]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2月。
    [108]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北京:中华书局1953年1月。
    [109]孟繁树.中国戏曲的困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10月。
    [110]吴梅著,冯统一点校.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111]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文选(上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6月。
    [112]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9月。
    [113]张正学.中国杂剧艺术通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114]胡明伟.中国早期戏剧念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1月。
    [115](清)钱德苍编撰,汪协如点校.缀白裘.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9月。
    [116]黄平,余英时,杜维明等.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许纪霖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4月。
    [117](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增订版),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2月。
    [118]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
    [119]董健.启蒙与戏剧.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4月。
    [120](台湾)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3月。
    [12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122]朱光潜.谈美书简(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2月。
    [123](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7月。
    [124]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7月。
    [125](美)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4月。
    [126]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
    [127]袁行霈,罗宗强,黄天骥等.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12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
    [129]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130]安乐山樵,小铁笛道人,来清阁主人等.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张次溪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12月。
    [131](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
    [132]张伯驹.红毹纪梦诗注.北京:宝文堂书店,1986年10月。
    [133]和宝堂.画说京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
    [134]徐城北.梦回三不老.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1月。
    [135]徐一士.近代笔记过眼录.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9月。
    [136]徐城北.京戏之谜.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1月。
    [137]徐慕云.梨园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2月。
    [138]徐城北.梨园走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139]徐珂编撰.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7月。
    [140]王元化.清园谈戏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
    [141]唐鲁孙.唐鲁孙作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142]汪曾祺.汪曾祺说戏.段春娟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8月。
    [143]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6月。
    [144]吴小如.吴小如戏曲随笔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145]吴小如.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146]吴小如.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147]黄宗江.戏痴说戏.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月。
    [148](清)昭槤.啸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月。
    [149]许姬传.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1月。
    [150](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
    [151]徐一士.一士类稿.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9月。
    [152]徐一士.一士谈荟.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9月。
    [153]徐城北.中国戏——千秋文化之旅.郑州:海燕出版社,1999年1月。
    [154]翁思再.程砚秋的学者人格和艺术成就.上海戏剧,2003(11)。
    [155]马明捷.京剧改良运动百年纪念.戏曲艺术,2009(3)。
    [156]赖国栋.李石曾与近代戏剧.博览群书,2008(6)。
    [157]胡叠.论“国剧运动”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戏剧,2005(3)。
    [158]张柘元.论“国剧运动”对“五四”戏剧改良的反思与超越.江汉论坛,2004(6)。
    [159]王青.论梁实秋与国剧运动.艺术百家,2006(7)。
    [160]颜全毅.民族戏剧理论的发展与困惑.中国艺术报,2008年7月24日。
    [161]乔丽.徐凌霄与大公报.戏剧周刊.戏曲艺术,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