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台湾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是攸关台湾未来经济发展之荣枯,其重要性可谓是台湾生存的命脉。
     但因近年来,台湾遭逢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例如亚洲金融风暴、九·二一大地震、SARS疫情、政党轮替、政治不安、社会不稳,加上美国发生9·11恐怖攻击和对伊拉克用武等外在因素,总总都对台湾经济造成伤害。
     岛内也有土地成本高居不下,劳动成本高、劳动力不均衡等不利因素。而开发中国家近几年来努力发展,让以外销导向型的台湾倍感压力,于是产业出走,失业率攀升。
     两岸关系尚未改善,阻碍经济发展,台湾上下都是在集思解决之道,本文特别分析自1988年来,各学者专家立论,并解读2004年5月17日中国台办对台七点声明后,提出建议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Closer Economic Operate Framework)。
     企业的荣枯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探讨台湾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本文以历史分析方法,在第二篇台湾经济发展历程与模式,从二战后开始,直到今日,对近60年的历史做一整理,再从第三篇台湾企业在台湾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战略角色,讨论到第四篇大陆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模式,第五篇台湾企业在大陆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表现,第六篇探讨台湾企业在大陆民族地区之发展战略,第七篇对台湾企业作
    
    针贬,以SWOT分析,并以五力分析法探讨台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第八篇,台湾企业发展之区位策略,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区
    位理论为依据,调查分析法为工具,分别就台湾的中小企业、上市上
    柜企业和跨国企业做区位策略分析,并求出结果。全文最后在第九篇
    做出三点结论、二点建议。
     结论是:
     一、台湾经济情势险峻
     二、要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三、台湾企业要运用大陆广大市场和国际关系积极全球布局
     建议如下:
     一、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Closer eeonomie Cooprate
    Framework)
     二、台湾企业发展战略:一条路径两面市场,亦即透过大陆这
    条路径,可以得到大陆市场和世界广大市场。
     要落实这一个战略,台湾企业必须:
     1.深入大陆市场
     2.积极布局区域经济体
     3.创新策略
     4.品牌策略
     5.从全中国区位布局,寻求互补性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lourishing or bleak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of Taiwan; its importance may be called as the lifeline for the existence. But because of the unfavorable factor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have been encountered in Taiwan during last years, such as Asian financial crisis, the earthquake 921, SARS, party rotation; as well as external factors, like 911 terrorist event in USA and military affairs in Iraq, the economy in Taiwan has been injured. Moreover, while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striving to develop in the last years, high cost of land and labor has caused export-oriented Taiwan much pressure, and thus industries flee and unemployment rises.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who has not been improved also hinder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all in Taiwan are searching for the resolution.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analyze some of the argumentations since 1988, and further bring up "Closer Economic Operate Framework" (CECF) that is based on understanding of 7 proclamations by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17th of May 2004. In chapter 2 a 60-year hist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l progress and mode, from 1945 till today, will be tracked. While the strategically role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oncerned in
    
    
    chapter 3, the process and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a will be discussed in chapter 4. Chapter 5 is about strategically manifestation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ainland China. Chapter 7, admonishing Taiwanese enterprises, is to probe into the central competitive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with SWOT and the method of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In accordance with Location Theory and Survey Research, the regional strategy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is concerned on the base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apter 8. In the final chapter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will be made.
    The conclusions are:
    1.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Taiwan is precipitous.
    2. The normalization of cross-strait economy and trade should actively set into action.
    3. Taiwanese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huge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 of Mainland China, should actively make the worldwide arrangement.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Both sides sign "Closer Economic Operate Framework" (CECF).
    2.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of Taiwanese enterprises is "one path to two markets", that is, through the path of Mainland China enter into the huge markets of China and world. This includes: 1) deep going into the market
引文
[1]乌巴赫由纪:台湾原住民史话,台北市,2001。
    [2]原住民委员会:原住民族的故事,2003。
    [3]东嘉生:台湾经济史概说,海峡学术出版社, 2003。
    [4]东嘉生:台湾经济史概说,海峡学术出版社, 2003,第14页。
    [5]乌巴赫:台湾原住民的传说与史实,台北市,2001-5-26。
    [6]戴宝村: 《清季淡水开港之研究》,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4。
    [7]陈正茂着:<台湾经济发展史>,新文京开发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4月25日,第21页。
    [8]林玉茹: 〈评介李著《近代台湾地方对外贸易》〉,台湾史研究,1995。
    [9]盛清沂、王诗琅、高树藩: 《台湾史》,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7。
    [10]林满红: 《茶、糖、樟脑业与台湾之社会经济变迁(1860-1895)》,台北:联经出版社,1997。
    [11]陈正茂:<台湾经济发展史>,新文京开发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25日,第53页。
    [12]松浦章著、刘序枫译: 《清代台湾航运史初探》,台北文献,1998。
    [13]叶振辉: 《清季台湾开阜之研究》,台北:标准书局,1985。
    [14]戴宝村:《清季淡水开港之研究》,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4。
    [15]王俊昌:《清末淡水对外贸易研究》,中兴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16]陈其南:<清代台湾社会的结构变迁>。
    [17]洪丽完:<清代台中开发之研究>,台中:东海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85。
    [18]黄福才:<略论1840-1895年闽台贸易关系>, 《厦门大学学报》,1996(1)。
    [19]唐羽: <清代台湾移民生活史之研究(上、中、续), 《台湾文献》 (38:1)。
    [20]林其泉:<论丁日昌在台湾的吏治整顿>, 《厦门大学学报》, 1992(2)。
    
    
    [21]尹章义: <台湾开发史的阶段论和类型论>, 《辅仁历史学报》 (1),1989-07
    [22]周宪文: 《清代台湾经济史》,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7。
    [23]盛清沂、王诗琅、高树藩合著:《台湾史》,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7年。
    [24]涂照彦著,李明峻译:《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台北,人间出版社,1993。
    [25]周宪文:<日据时代台湾经济史>,台北:台湾银行金融研究室,1958。
    [26]扬乃蕃:<台湾之制糖工业>,台湾银行季刊,8:4,页1-23,台北:台湾银行,1956。
    [27]许松根,廖国峰:<台湾制糖业的产业成长(1912~1937年)>,台湾银行季刊,2000。
    [28]黄润之:<台湾之稻作农家经济>,台湾研究丛刊第七十二种,1959。
    [29]曾汪洋:<日据时代台湾糖价之研究>,台湾经济史第四集,1956,第73-88页。
    [30]周宪文:<日据时代台湾经济史>,台北:台湾银行金融研究室,1958。
    [31]涂照彦著、李明峻译:《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台北:人间出版社,1993,第535页。
    [32]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史》,台北:众文图书公司,1979,第514-515页。
    [33]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统计室:《台湾省五十一年来统计提要》,台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统计室,1946,第146-147页。
    [34]“内政部”:《台闽地区人口统计》,台北:“内政部”,1985年。
    [35]李国鼎:<三十年来经建计划及经建机构变迁的回忆>,《自由中国之工业》,1984。
    [36]袁颖生:《光复前后的台湾经济》,台北:联经出版图书公司,1998,第146-147页。
    [37]高希均,1990,<台湾经济发展过程>,《台湾经验四十年(1949—1989)》,台北:天下。
    [38]李国鼎:<出口扩张与经济发展>,《台湾经济快速成长的经验》,台北:正中书局, 1978。
    
    
    [39]沈云龙:《尹仲容先生年谱初稿》,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
    [40]毛育刚:<农业与经济发展>,《30年来台湾之农业经济》,农复会丛刊第10号,1987。
    [41]林忠山:<开发中国家科学政策之研究一中华民国个案分析>,台北:国立台湾大,1981。
    [42]陈诚:台湾土地改革纪要,台北:中华书局,1961。
    [43]阮登发:《台湾产业发展与政策评论文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9。
    [44]王作荣:<李国鼎先生在台湾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传记文学》,第79卷,2001年第1期。
    [45]林宜君:<战后台湾国营事业体制的形成>,《中国论坛》第32卷,1992年第6期。
    [46]林景源:<台湾工业化:1946-1972),1976。
    [47]刘进庆:《台湾战后经济》,p.26-27.
    [48]美援会工业发展投资研究小组:《加速经济发展计划》,台北:美援会,1960。
    [49]添枝、刘孟俊:<台湾贸易保护的形成因素>,政治经济研讨会论文集,1991。
    [50]杨艾俐:《孙运璇传》,台北:天下出版社,1993。
    [51]吴聪敏:<台湾战后的恶性物价膨胀>,梁国树编,《台湾经济发展论文集》, 1994。
    [52]李怡庭:<台湾恶性物价膨胀之始末:1945-1951>,《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
    [53]王骏:《财经巨擘—俞国华生涯行脚》,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9。
    [54]《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经济现代化的历程》,台北:“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经济研究处。
    [55]李国鼎:《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三)》,台北:经合会,1968。
    [56]秦孝仪:《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
    [57]《李国鼎口述历史—话说台湾经验》,台北:卓越图书公司,1993。
    [58]美援会工业发展投资研究小组:《加速经济发展计划》,台北:美援会,1960。
    [59]段承璞:《台湾战后经济》,台北:人间出版社,1992。
    
    
    [60]徐育珠:《经济发展》(二版),台北:正中书局,1978。
    [61]林钟雄:台湾经济发展四十年,台北: 自立晚报,1986。
    [62]萧峰雄:台湾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台北:远东经济研究顾问社,1984。
    [63]嘉禧:《台湾光复初期的经济转型与政策》,复文,1998。
    [64]于宗先、孙克难:《财政平衡与财政改革一台湾经验的评价》,台北:中华经济研究院。
    [65]朱孟女:《民生主义均富思想之研究——兼论台湾地区均富理想之实践》,中国文化大学。
    [66]“内政部”社会建设资料汇编,1977。
    [67]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及中兴大学经济研究所合著:《我国经济发展与所得分配》,台北:国立编译馆,1981。
    [68]李国鼎:《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三)》,台北:经合会,1968。
    [69]“经济部”丛书编辑委员会:“经济部”工业局台湾工业史话,1981。
    [70]林钟雄:台湾经济发展四十年,台北: 自立晚报,1986-03。
    [71]吴聪敏:<美援与台湾经济发展>,《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1卷,1988年第1期。
    [72]“行政院”主计处年报2001。
    [73]“行政院”主计处年报2000。
    [74]“行政院”主计处台湾总体经济历年资料汇编。
    [75]工业发展投资小组:《各国经济发展促进法》,台北,1963。
    [76]王作荣:《我们如何创造了经济奇迹》,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9,第26、57-61页。
    [77]蒋硕杰:《台湾经济发展的启示》,台北:经济与生活出版公司,1985。
    [78]彭怀恩:台湾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风云论坛,1995。
    [79]李国鼎:《台湾经济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台北:信息与计算机,1999。
    [80]“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历年经济建设计划汇编,1990。
    
    
    [81]孙克难:“台湾租税与经济发展”,财税研究(1994)。
    [82]“行政院”65年施政报告书,台北市,1976。
    [83]林芳一:“公共投资之产业关联效果分析”,台湾银行季刊,第四十五卷第一期。
    [84]“经建会”综合计划处,“公共投资相关问题之探讨”,1985。
    [85]林祯家:重大建设对区域发展之冲击分析一一以台湾北部区域为例,交大运研所, 1991。
    [86]“行政院”研考会,十项建设之规划与控制,1979。
    [87]于宗先:《台湾的故事经济编》(二版),台北:“行政院新闻局”,1999。
    [88]李国鼎:<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台北:信息与计算机出版社,1999。
    [89]李国鼎:<三十年来经建计划及经建机构变迁的回忆>,《自由中国之工业》,1984。
    [90]孙震:《成长与稳定的奧秘》,台北:经济与生活出版公司,1983。
    [91]《李国鼎口述历史—话说台湾经验》,台北:卓越图书公司,1993。
    [92]丁仁方: 《威权统合主义—理论、发展与转型》,台北:时英出版社,1999。
    [93]于宗先:“工业升级的过去与未来”,见高希均、李诚主编《台湾经验再定位》,台北:天下文化出版,1995。
    [94]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经济研究》2000(6) 。
    [95]中市市场经济研究所主编: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理论与实务(上)》,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
    [96]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课题组,2000, “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政策支持系统研究”, 《改革》2000(5):79-85。
    [97]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学科课题组 “改革的累积效应和一致性稳定政策选择”, 《经济研究》,1997(9)。
    [98]中国时报(台北),2000年10月23日第十一版。
    [99]尹保云: “官僚制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27:69-82。
    
    
    [100]方生、桑百川、王云平、王伟光: “东部企业开发西部的成功经验”, 《当代财经》,2000,NO.191:67-70。
    [101]方孝谦: “企业改私、集团改股一从山东B镇的股份(合作)制经验论私有化问题”, 《国立政治大学社会学报》,1999,N0.29-33-51。
    [102]方孝谦: “统合化或私有化?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政经效果初探”,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内部讨论会论文》,2000.
    [103]王一鸣主编: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104]王小鲁: “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1999(5):97-106。
    [105]王信贤: “中国大陆国企改革的‘组织焊接’—‘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筹组之分析”, 《中国大陆研究》,2000,43(12):37-61。
    [106]王信贤: “当代西方‘中国研究’之新制度典范分析”, 《中国大陆研究》,2000,43(8):23-45。
    [107]王建主编: 《区域与发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08]王军涛、陈子明主编: 《解除中国危机》,香港:明镜出版社,1996。
    [109]王振寰: 《谁统治台湾?转型中的国家机器与权力结构》,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
    [110]王国刚、刘志彪主编: 《经济政策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11]王绍光: “国家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见吴国光编, 《国家、市场与社会》,香港:牛津出版社,1994。
    [112]王绍光、胡鞍钢: 《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计划经济出版社,1999。
    [11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美国30年代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战略与管理》1998(3):76-85。
    [114]周立群、韩亮、余文波等译,史丁格利兹(Joseph Stiglitz)著: 《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15]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年鉴-1998》,成都:四川年鉴社出版,1998。
    
    
    [116]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课题组: “四川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体制改革》,2000,NO.5:44-54。
    [117]四川省计划经济委员会计划综合处主编: 《四川省“八五“发展目标及对策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
    [118]四川省统计局编: 《四川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119]崔之元编: 《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20]白永秀: “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的依据”, 《经济管理》2000(3):45-46。
    [121]胡祖庆译,白鲁洵(L.Pye)著: 《中国政治的变与常》,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
    [122]石之瑜: 《中国大陆的国家与社会》,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
    [123]任盛汉:“中共官僚运作对外商投资的影响—以中外合资企业设立为例”,《共党问题研究》,2000,26(7)。
    [124]于同申、苏蓉生译,托达罗(Michel Todaro)著,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25]朱国宏: 《经济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26]江小涓等著: 《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对中国若干行业的实证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27]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 “四川主要工业产品缺乏竞争力现状及形成原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5)。
    [128]何清涟: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之根源分析”, 《当代中国研究》,1999,67:20-40。
    [129]何增科: “新制度主义:从经济学到政治学”,见刘军宁编, 《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6。
    [130]刘书瀚译,佐佐木信彰著: 《中国现阶段经济分析—来自日本的观察与评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31]冷则刚: “大陆经贸政策的根源: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见包宗和、吴玉山编,《争辩中的两岸关系理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132]吴大声、居福田: “苏南模式”,见周尔鎏、张雨林编,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133]吴介民: “解释中国乡村快速工业化的制度动力:地方产权体制与非正式私有化”, 《台湾政治学会第四届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 (台北),东吴大学政治学系主办,1997。
    [134]吴介民: “中国乡村快速工业化的制度动力:地方产权体制与非正式私有化”,《台湾政治学刊》,1998,NO.3:3-63。
    [135]吴介民: “治乱循环?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变化的线索”, 《“中共建政与两岸分治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中华欧亚学会等主办,1999。
    [136]吴玉山: 《远离社会主义》,台北:正中书局,1996。
    [137]吴玉山: “中国大陆产权改革之回故与展望”,政治大学东亚所主办, 《“跨世纪两岸高等教育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
    [138]吴玉山:“回顾中国大陆产权改革”,《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9,14:175-199。
    [139]吴江市人民政府、吴江市年鉴编纂委员会编著: 《吴江年鉴:19993,合肥:黄山书社出版发行,1999。
    [140]吴江市工业经济协会: “对乡镇企业改制后加强领导和管理的思考”, 《苏州农村通讯》,1998,NO.23:17-19。
    [141]吴江市档案局编:《吴江十年大事记1989.19993,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
    [142]吴国光、郑永年: 《论中央—地方关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143]吴国光编: 《国家、市场与社会》,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144]吴敬琏: “经济改革二十年: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摘自俞可平、彭怀恩合编,《中国转型的挑战—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论文选—经济社会篇》,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145]吴敬琏等著: 《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46]吴德荣: “国家,市场,还是经济管制?从四本东亚研究论著谈起”,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3(1)。
    [147]宋林飞: “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人民大学书报料中心, 《社会学》2000(5)。
    [148]折晓叶、陈婴婴: “产权制度选择中的“结构—主体“关系”, 《社会学研究》2000(5)。
    [149]李仁芳: “财产权结构、专质性知识与管理统治效能之探索—台湾便利商店厚基组织论观点的个案研究:统一超商7-eleven”,见蔡敦浩主编, 《管理资本在台湾》,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150]李京文: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151]杨淑娟译,李侃如(K.Lieberthal)著: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
    [152]李英明主编,闵琦等著: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变迁》,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5。
    [153]李强: “评论: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见张静主编, 《国家与社会》,杭: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54]李稻葵: “转型经济中的模糊产权理论”,见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 《中国经济学—199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55]李晓西: “渐进与激进的结合:经济为主导的中国改革的道路”,见吴敬琏等着, 《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56]杜平等编著:《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若干问题》,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57]沈荣法主编: 《吴江十年调研成果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158]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2000,NO.2:42-53。
    
    
    [159]周振华: 《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一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60]周振华、黄复兴: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61]周伟林: 《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62]周淑莲: “二十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1998,NO.6。
    [163]周绍朋、王建: 《中国政府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64]周雪光: “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见涂肇庆、林益民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述评》,香港:牛津出版社,1999。
    [165]林光彬: “西部大开发中的五种制度障碍”, 《改革》2001(2):76-79。
    [166]林凌、刘世庆:“四川与中部省区的差距与思考”,《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00(2):5-13。
    [167]林毅夫: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68]林毅夫: “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见林毅夫、海闻、平新乔等主编, 《中国经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69]林毅夫、蔡防、李周,1997, “再论中国国有企业问题所在与出路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NO.21。
    [170]林毅夫、蔡防、李周: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见林毅夫、海闻、平新乔主编, 《中国经济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内部讨论稿选编1995-199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1]林毅夫、蔡防、李周: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6。
    [172]林毅夫、蔡防、李周: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0。
    [173]林继文: “创设、选择与演化:制度形成的三个理论型范”, 《中国政治学会年会论文集》,2001。
    
    
    [174]松山公纪: “经济发展:协调问题”,见青木昌彦、金滢基、奧野.藤原正宽编,《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75]沈汉译,波吉(G.Poggi)著: 《近代国家的发展—社会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76]李明轩、邱如美合译,波特著(M.Poter): 《国家竞争优势—上》,台北:天下文化,1996。
    [177]周旭华译,1998,波特著(M.Poter): 《竞争策略:产业环境及竞争者分析》,台北:天下文化。
    [178]邱泽奇: “在政府与厂商之间:乡镇政府的经济活动分析”, 《东亚季刊》,1998,29(1):30-56。
    [179]邱泽奇: “乡村选举与村镇组织关系”,见陈明通、郑永年主编, 《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
    [180]邱泽奇: “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见中华欧亚学会、太平洋世纪研究所主办, 《“经济改革与政治变迁:大陆改革二十年回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8。
    [181]邱泽奇:“在工厂化和网络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社会学研究》,1999(4):1-25。
    [182]邱泽奇: “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权威主义的终结”, 《社会学研究》,1999(3)。
    [183]金碚、丁易编著: 《转轨时期的产业调整—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184]青木昌彦、金滢基、奧野.藤原正宽: 《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85]侯承彦 “中共北戴河会议”之评析, 《共党问题研究》,2000,26(9):1-3。
    [186]姜新立编著: 《分析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典范的反思》,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187]姚文平: “苏南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分析”,见胡春惠主编, 《中国大陆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选择探析》,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1999。
    [188]思拉恩.埃格特森: 《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出版社,1996。
    [189]潘振民译,施蒂格勒著: 《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96。
    [190]柯荣住: “乡镇企业及其改革中的利益分配:一个三方博奕模型”,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NO.23:97-105。
    [191]丘宏义译,柯尔著: 《数学与头脑相遇的地方》,台北:天下文化,2000。
    [192]胡代光、高鸿业主编: 《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193]胡必亮: ““关系”规则与资源配置—对湖北、山西、陕西、广东、浙江五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典型调查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NO.16:15-26。
    [194]胡家勇: 《政府干预理论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95]胡寄窗: 《一八七○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196]胡鞍钢: “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国政治改革”, 《改革》,1999(3)
    [197]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 《中国地区差距报告》,台北:中华欧亚学会,1996。
    [198]张宗汉译,韦德(R.Wade)著: 《管理市场—经济理论与东亚国家由政府主导工业化》,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
    [199]唐士其: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00]夏小林: “非国有经济增幅连年回落实证分析.上”, 《改革》,1999(4)。
    [201]夏传位: “中国未来五十年怎么走?”, 《天下杂志》 (台北)1999,NO.10:250-251。
    [202]孙早:“解读西部开发:对政府作用的再审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3)
    [203]孙林夫: “苏州经济发展的回顾和前瞻”, 《“全球化、苏南经济发展与台商投资”研讨会论文集》,东吴大学社会系主办,2000。
    [204]孙祖培: “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选择与发展前景”,见胡春惠主编, 《中国大陆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选择探析》,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1999。
    
    
    [205]徐振国: “从威权论、统合论到新国家论的转折和检讨”, 《理论与政策》,2000,24(2)
    [206]徐斯勤:“新制度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理论与应用之间对话的初步观察”,《中国政治学会年会论文》,2001。
    [207]徐斯俭: “中国大陆产权地方化对国家行政科层理性化之影响—以中国乡镇的农村工业化为例”, 《海峡两岸社会科学交流研讨会论文》 (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主办,1996。
    [208]徐斯俭: “中国大陆九。年代之政治改革与制度变迁”,中央研究院大陆研究推动委员会、民族学研究所合办, 《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社会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之研讨会论文集》,2000。
    [209]徐滇庆、李瑞:《中国大陆政府政策与经济发展》,台北:中华欧亚学会,1999。
    [210]徐滇庆、倪莹雏: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见方星海、左学金主编, 《民营经济与中西部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11]时和兴: 《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12]刘晓勇、应春子等译,格泽戈尔兹。科乐德克(Grzegorz Kolodko)著: 《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213]袁开宇: “南街的集体化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NO.27:1-9。
    [214]郝联峰,袁星侯: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为何不能四两拨千斤”,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
    [215]马戎、黄朝翰、王汉生、杨沐合编: 《九十年代中国乡镇企业调查》,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216]马凯主编: 《台湾工业发展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1994。
    [217]高永光: 《论政治学中国家研究之新趋势》,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1995。
    [218]李少军、刘北成译,曼恩(Michel Mann)著: 《社会权力的来源—自源起到公元1760年的权力史》,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4。
    
    
    [219]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买方市场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特点和调控政策”, 《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1999, NO.10。
    [220]康晓光: 《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21]张五常: 《中国的前途》,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
    [222]张弘远: “中国大陆经济转型中后发展地区的政府角色与企业行为”, 《东亚季刊》,2000,31(1)。
    [223]张克难:《作为制度的市场和市场背后的制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224]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1996。
    [225]张军: 《“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上海:三联书店,1997。
    [226]张景旭,萧新煌: “台湾发展与现代化的宏观社会学论述”,罗金义、王章伟,《奇迹背后:解构东亚现代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227]张维迎: “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中国经济学.199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28]张维迎: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29]张曙光: “政府、农民和市场—山东惠民“大市场”要灭“小”市场与浙江义乌小市场变成大市场案例的比较和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NO.20:5-18。
    [230]张曙光,1997, “国家能力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见董辅扔等着, 《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31]盛洪: “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制度安排”,盛洪主编, 《中国经济学—199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32]莫里斯.迈斯纳著: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233]郭立宏、高煜: “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资本市场:供求现况、竞争挑战、发展选择”, 《改革》2000(5):86-94。
    
    
    [234]郭克莎:“中国王,_lk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 《中国社会科学》,2000,NO.3:60-71。
    [235]郭建中: “中国大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三种模式”, 《台湾政治学会第四届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东吴大学政治学系主办,1997。
    [236]郭熙保主编: 《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37]陈永发: 《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台北:联经,1999。
    [238]陈自芳: 《不平衡推进与高增长》,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39]陈志柔: “中国大陆农村产权制度变迁的地方社会基础:经济社会学的思考”,见《新世纪、新社会科技、劳动与福利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大学等主办,2000。
    [240]陈志柔:“经济改革与社会后果:回顾西方学界对于中国大陆制度变迁的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社会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之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大陆研究推动委员会、民族学研究所合办,2000。
    [241]陈佩华、赵文词、安戈: 《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一毛邓体制下的陈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1996.
    [242]陈其林,1999, “产业政策:企业、市场与政府”, 《中国经济问题》 (双月刊)NO.3:1-8。
    [243]陈东琪: 《新政俯干预论》,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44]陈武元、杨俊辉: 《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比较研究》,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245]陈昭南、朱敬一: 《经济学》,台北:华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246]陈栋生、魏后凯、陈耀、刘楷: 《西部经济崛起之路》,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47]陈耀: “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 《经济管理》,2000,NO.1:50-54。
    [248]陆大道、薛凤旋: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7》,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49]傅殷才、颜鹏飞: 《自由经营还是国家干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250]博兰尼: “经济:制度化的过程”,许宝强、渠敬东选编, 《反市场的资本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251]黄树民、石佳音、廖立文译,博兰尼著: 《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2000。
    [252]彭怀恩: 《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2000。
    [253]蒋琳琦译,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著: 《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54]程晓农: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 《战略与管理》,,2000(6):115-117。
    [255]顾忠华译,舒乐贺(Wolfgang Schluchter)著: 《理性话与官僚化—韦伯之研究与诠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
    [256]费正清等主编: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57]费正清等主编: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58]费孝通:《九十新语(甲集)》,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论文,1999。
    [259]陈璘里译,费思(Liam Fahey)、蓝道(Robert Randall) 编: 《企业策略》,台北:商周出版,1990。
    [260]费景汉: “台湾经济发展政策的演变过程”,见马凯主编, 《台湾工业发展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1994。
    [261]冯俊:“差距、收敛与投资:一个西部开发的剂量模型”, 《当代财经》,2000,NO.187:19-24。
    [262]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3。
    [263]黄仁宇: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台北:联经,2001。
    [264]黄纪、陈忠庆译: 《政治学的范围与方法》,台北:幼狮图书公司,1978。
    [265]黄连城: “西部大开发是第二个大局”, 《镜报月刊》,2000,2:30-32。
    
    
    [266]黄凯: “中国大陆企业投资效益低下成因分析”,见胡春惠主编, 《中国大陆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选择探析》,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1999。
    [267]黄朝翰、杨沐: “国企改革、企业冗员和职工下岗”, 《改革》1999(5):25-31。
    [268]素兰译,黄树民: 《林村的故事》,台北:张老师出版社,1994。
    [269]杨小凯: 《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70],杨公朴、夏大慰主编:《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71]杨目、赵晓、江慧琴: “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1998年中国经济政策回顾与思考”, 《改革》1999(1):11-20。
    [272]杨祖功、田春生、莫伟: 《国家与市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73]雷喻义主编: 《四川年鉴》,成都:四川年鉴社,1998。
    [274]张金鉴译,福克思(Ben Fowkes)著: 《东欧共产主义的兴衰》,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75]臧跃如: “买方市场下的企业行为特点研究”, 《改革》1999(5):18-24。
    [276]齐桂珍主编: 《中国所有制改革20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77]刘仁杰: 《日本的产业策略》,台北:联经,1998。
    [278]刘世定: “嵌入性与关系合同”, 《社会学研究》,1999,4:75-88。
    [279]刘立喜编著: 《可转换公司债券》,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80]梁小民译,刘易士(Arthur Lewis)著: 《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7。
    [281]刘茂才主编: 《行政区划改变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82]刘国光: “对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一些问题的看法”, 《改革》1999(5):1-13。
    [283]刘国光: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2000,NO.4:4-10。
    
    
    [284]刘雅灵: “中共国家能力之转型:历史分析”, 《台湾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国科会专题计划成果研讨会论文集》,东海大学社会系/国科会人文处社会组,1995。
    [285]刘雅灵: “中国准世界经济体系:1949—1990s”, 《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会论文》,1997。
    [286]刘雅灵: “中国国内市场的分裂—计划经济的制度遗产”, 《国立政治大学社会学报》,1999,29:1-32。
    [287]刘雅灵: “强制完成的经济私有化:苏南吴江经济兴衰的制度基础”, 《政治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会论文》,2000。
    [288]刘鹤、杨伟民: 《中国的产业政策—理念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89]厉以宁: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290]樊纲: 《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三联书店,1994。
    [291]樊纲: 《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上海:三联书店,1995。
    [292]欧阳新宜: “功能论者与马克思国家论者在两岸关系议题上的对话”, 《中国大陆研究》43(5):49-69。
    [293]蒋和胜、王德忠: “论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特点及对策”, 《四川大学学报》,1999,NO.4:21—24。
    [294]蔡明璋:“国家活动的向度:跨国资料的因素分析”, 《中国社会学刊》,1993,NO.17:53-78。
    [295]郑永年: 《朱镕基新政》,新泽西: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9。
    [296]郑永年: 《政治渐进主义》,台北:中华欧亚教育基金会,2000。
    [297]郑为元: “发展型‘国家’或发展型国家‘理论’的终结?”,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9,34:1-68。
    [298]邓正来: 《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成都,1997。
    
    
    [299]刘瑞华译,诺思(Douglass North)著: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台北:时报文化,1994。
    [300]刘瑞华译,诺思著: 《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台北:时报文化,1995。
    [301]钱颖一、巴里.温加斯特: “制度、政府干预和经济发展一对中国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比较”,见青木昌彦、金滢基、奧野.藤原正宽编, 《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02]钱颖一、许成钢: “中国非国有制经济出现和成长的制度背景”,见甘阳、崔之元编, 《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303]鲍大可(Doak Bamett)著: 《中国西部四十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304]戴慕珍: “中国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制度基础”,甘阳、崔之元编, 《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305]简.斯维纳与潘承芬著: “四县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见威廉.伯德、林青松合编, 《中国乡镇企业的历史性崛起》,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306]龚小夏译,魏昂德(Andrew Walder)著: 《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307]魏昂德(Andrew Walder): “一九四九年共产主义革命后中国的社会变迁”,涂肇庆、林益民主编,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西方社会学文献评述》,香港:牛津出版社,1999。
    [308]庞建国: 《国家发展理论—兼论台湾发展经验》,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
    [309]庞建国: “国家在东亚经济转化中的角色”, 罗金义、王章伟, 《奇迹背后:解构东亚现代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