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的选题来自于国家攻关项目《中国西北不同生态地域山川秀美试验示范区建设与重大科技难题研究》,是再造山川秀美前期研究中一级区划的继续和深化。着重于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二级和三级分区研究,这是实施再造山川秀美十分必要的。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研究就是针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和各地山川秀美建设的具体目标,对生态、经济、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指标分析,进而做出能够反映不同地域再造山川秀美模式的综合性发展区划—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为各地的山川秀美建设和规划提供理论和实施依据。
     具体着力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 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2) 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
     (3) 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4) 应用实例研究。
     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以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应用层次分析、模糊聚类分析、GIS的多因素叠加分析等方法,结合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状,对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理论、区划方法、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以陕西省山川秀美综合区划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对我国各种区划成果的回顾和方法体系的分析
     我国自然区划的理论和方法已积累了大量的成果。由于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比过去的任何区划都要复杂的多。所以本文首先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为本项研究在思路和经验方面提供借鉴。
     2.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理论研究
     本区划研究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涉及多种因素。因此,在高层次的综合系统中划分不同的维度,即建立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度空间关系。在各子系统内部划分不同的层次,实行分层次分区。这为区划方法的研究和区划因子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3.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综合区划方法研究
     根据山川秀美综合区划的理论,首先,在三维度各子系统内,对不同层次采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值;其次,考虑部分研究因子具有不确定性,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各维度的区划。并应用自己编写的模糊聚类分析程序进行计算,划分出生态环境区划、
This dissertation comes from the nation item " the graceful landscape with green mountains and clean and limpid rivers (GLGMCR) 's the expermenting area construction and import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blem researches of different ecosystem region in the Chinese northwest", it is the expected study of the prophase regionalization, very necessary for the GLGMCR construction. GLGMCR 's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research is to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the ecosystem, economy, social factor of every area, and provide the theories and implements bases for the GLGMCR construction, aiming at the northwest region'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of ecosystem environment and the concrete target of the GLGMCR of everyplace.
    The main researches contents is as follows::
    (1)The theories and method of the GLGMCR 's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2)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GLGMCR's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3)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GLGMCR 's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4) Case study.
    By investigating, this paper carries on a deep research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theories, method, establishment of index system of the northwest region, and takes concrete realization of the GLGMCR 's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based on the system theory, information theory, the ecosystem economics theories and sustaining development theories, apply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 fuzzy cluster analysis and GIS spatial overlay analysis, which lead to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sults:
    1. Analyzing the various regionalization results and the method systems
    Many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about the nature regionalization.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to analyze the results and theorie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Because t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consists of three systems of the ecosystem- economy- social, therefore, it is a very complex system, we make a deep research in the principle and targets of ecosystem, economy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引文
[1] 李佩成.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再造山川秀美(中国西北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2-7.
    [2] 李佩成.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再造山川秀美[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
    [3] 黄民兴.西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战略[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39(2), 39-44
    [4] 郭晓东,王少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构思[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4(4),56-60.
    [5] 闫丽珍,芫庆文.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概念和比例问题.(中国西北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82-87.
    [6] 张志良,张涛,张潜.中国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7,No.2,1-8.
    [7] 张志强,程国栋.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战略[J].干旱区地理,2001,No.3,243-250.
    [8] 徐树建.西北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重建的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2,No3,19-21.
    [9] 丁忠兵.论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No.3,15-20.
    [10] 胡月明 冯艳芬 李强等.基于SPSS的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J].生态经济区划研究,
    [11] 席承藩,张俊民.中国土壤区划的原则和区划[J],土壤学报,1982,19(2):97-109.
    [12] 中科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M].科学出版社,1985
    [13] 席承藩等.中国自然区划概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4] 任美鄂等.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5] 苗鸿.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2,23-30.
    [16]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要览编委会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要览[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7.
    [17] 罗开富.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草案[M].科学出版社,1956.
    [18] 侯学煜等.对于中国自然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发展方向的意见.科学通报, 1963,(9):8~26
    [19] 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步草案.地理学报,第24卷4期,1958.
    [20] 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科学通报1959,18:594~602.
    [21] 任美锷,杨纫章.中国自然区划问题.地理学报1961,27:66-741.
    [22] 侯学煜等.对于中国自然区的农林牧副渔发展方向的意见.科学通报,1963年,第9期.
    [23] 侯学煜.中国的植被(附1^800万中国植被图和植被区划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24] 侯学煜.论中国植被区划的原则、依据和系统单位.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4,2(2):153-179.
    [25] 侯学煜,马溶之.中国植被土壤区划图[M].北京:地图出版社,1956.
    [26] 马溶之,文振旺.以农业发展为目的的土壤区划原则.土壤学报1958,6(3).
    [27] 席承藩,张俊民.中国土壤区划的原则和区划.土壤学报,1982,19(2):97-109.
    [28] 周立三.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231-243.
    [29]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自然区划概要[M],科学出版社,1984.
    [30] 中科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M].科学出版社.1985.
    [31] 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纲要.地理集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1:10-20.
    [32] Robert P Meintosh.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M].徐嵩龄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
    [33] 高密来.中国生态环境区划初探.生态学杂志,1995,14(2),37-43.
    [34] 金岚主编.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82-290.
    [35]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7-44.
    [36]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可持续发展词语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90-103.
    [37] Bailey R G. Ecosystem Geography.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Belin. Heideberg 1996
    [38] 赵麦换.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因子体系及其应用初步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39] 吴传钧等.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15-327.
    [40] 杨树珍.国土整治与经济区划[J].地理学报,1983 38(2)105-112.
    [41] 杨树珍.中国经济区划研究[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50] 胡序威.论中国经济区的类型与组织[J].地理学报1993 48(3)196-197.
    [42] 郭振淮.经济区与经济区划[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127-153
    [43] 杜启铭.试论划分经济区的三原则[J].经济地理, 1986 6(1).
    [44]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部.关于山西综合经济区划初步方案课题研究 的几点体会见:国土规划与经济区.[A].划(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编[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24-128.
    [45]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6] 郭焕成,李晶宜.中国农村经济区划中国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7] 隋映辉.论陆海经济空间的一体化战略[J].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3 10(3) 1-3.
    [48] 张灵杰.中国海洋经济区划的若干问题[J].海洋通报.Vol 21,No4.
    [49] 杨一光.试论生态区划的概念、等级单位和划分依据[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3)189-194.
    [50] Merdam C H. L if e z ones and crop z ones of the United States. Bull. Div. Biol. Surv. 10. Washington, DC. U. 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1898. 1~79.
    [51] Bailey R G. Ecoregins of the United States. Ogden. U T: U SDA Forest Service. Intermountain Region. 1: 7 500 000.Colored. 1976.
    [52] Rowe J S and Sheard J W. Eco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 a survey app roach. Environ. Manage., 1981, 5 (5): 451-464.
    [53] Wiken E B. Ecozones of Canada. Environment Canada. Lands Directorate. O ttawa. Ontario (mimeo). 1982.
    [54] Bailey R G. Delineation of ecosystem regions. Environ. M anag e., 1983, 7: 365-373.
    [55] Bailey R G. The factor of scale in ecosystem mapping. E nv iron. Manage., 1985a, 9 (4): 271-276.
    [56] Bailey R G.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Geof orum. 1985b, 6 (3): 265-275.
    [57] Bailey RG. 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eco-regionsmap of the continents.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1989, 16: 307~309. With separate map at 1: 30 000 000.
    [58] Denton S R and Barnes B V. An eco logical climatic classification ofM ich igan: a quantitative app roach. Forest Sci., 1988, 34 (1): 119~138.
    [59] Klijn Fand Haes A U. Ahierarchical approach to eco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eco 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 Land scape Ecology. 1994, 9(2): 89~104.
    [60] Host G E, etal. A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developing regional ecosystem classifications. E col., Appli., 1996, 6(2): 608~618.
    [61] Bailey R G. Ecosystem Geography. Springer Verlag. New York. Berlin. Heideberg. 1996.
    [62] Bailey, R. B. Ecosystem Geography, Springer, USA, 1995
    [63] 傅伯杰,陈利顶,刘国华.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J].生态学报,Vol.19,No.5.
    [64] 孟令尧.城市生态经济区划—以承德市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2,36-41.
    [65] 包晓斌.流域生态经济区划的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1997,5,8-13.
    [66] 王礼先,高甲荣等.密云水库集水区生态经济区划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9,No2.
    [67] 胡宝清,廖赤眉等.南钦丘陵盆地生态经济综合区划[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No1,1-7.
    [68] 高群,毛汉英.基于GIS的三峡库区云阳县生态经济区划[J],生态学报,2003.No1.
    [1] 李佩成.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裕再造山川秀美[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
    [2] 安兴琴,陈玉春.浅议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气候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20(1) 116-119.
    [3] 中国农业全书·陕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124.
    [4]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新疆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0.
    [5]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甘肃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35.
    [6]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青海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8.
    [7]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宁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49).
    [8] 董雪娜,李世明,张培德,金双彦,曹秋芬,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特点[J].人民黄河,2002年6月,Vol.24,No.6.
    [9] 冯金朝,李曦辉,钟进文等.西北地区的干旱环境与沙漠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No.2,103-107.
    [10] 曹丽萍.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及合理开发利用[J].保定师专学报,2001,No2,49-52.
    [11] 王洪道.中国的湖泊.商务印书馆,北京:1992.
    [12] 金相灿.中国湖泊环境.(第二册).海洋出版社,北京,1995).
    [13] 中国农业全书·陕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124.
    [14]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新疆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20.
    [15]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甘肃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35.
    [16]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青海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28.
    [17]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宁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卷[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1-49.
    [18] 张俊民,蔡凤歧等.中国的土壤[M].商务印书馆,北京:1995.
    [19] 潘树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405.
    [20] 黄友波,夏军,郑冬燕.西北地区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3年第5期,17-20.
    [21] 李佩成.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再造山川秀美[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9-104.
    [22] 陈红莉,王煜,杨立彬等.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及需水量预测[J].人民黄河,2002,No.6,15-17
    [23]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等.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 2001年6月No2,164-165.
    [24] 毛德华,夏军,黄友波.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4,Ni.4,Vol.13,55-61.
    [25] 李家勇.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J].水电站设计,第17卷,第4期,21-25.
    [26] 刘芳.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No.3,51-54.
    [27] 吴新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No.4,98-104.
    [28] 李佩成.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再造山川秀美[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9-100.
    [29] 李佩成.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再造山川秀美[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1-104.
    [30] 连珩,杨森.充分认识西北地区面对的生态环境压力[J].科学.经济.社会,2002,No1,12-15.
    [1] 陆红生,韩桐魁.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因子体系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6.
    [2] 曹萍,朱志玲.浅谈西北地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2002,No.3,196-198.
    [3] 夏军,郑冬燕,刘青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需水估算的几个问题研讨[J].水文,2002,No5,12-17.
    [4] 马乃喜.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8(4),330-334.
    [5]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10.
    [6] 鲍长生,胡亭亭,胡本田.经济布局综合评价因子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2,No.2,45-46.
    [7] 靳明,赵敏.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评价因子体系[J].科学·经济·社会,1994.No.2,27-32.
    [8] SCEP. Man' s Impact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MIT Press, CambridgeM ass, 1970.
    [9] 徐中民,张志强等.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9-25.
    [10] 王锋.自然资源产权、价格与环境资源保护—关于海南生态省建设问题的讨论[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6月,32-34.
    [11] 师守祥.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No12,62-67.
    [12] 黄趺,吴国稞.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49-60
    [13] 李焰.环境科学导轮[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
    [14] 刁景心.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的应用[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7,No.2,18-21.
    [15] 王腊春,吕明强.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进行水环境区划[J].南京大学学报(地理版),1990,No.11,95~104.
    [16] 林炳耀.计量地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53-190.
    [17] 楼世博,孙章等.模糊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03-126.
    [18] 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5:311-313.
    [1] 黄思铭,欧晓昆,杨树华等.云南可持续发展因子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9,No.2,93-96.
    [2] 曾嵘,魏一鸣,范英等.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因子体系[J].中国管理科学,2000,Vol.8,310-317.
    [3] 郝永红,韩文辉,李晓明.区域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2,No3,119-120.
    [4] 李佩成.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裕再造山川秀美[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
    [5] 张志强,程国栋.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战略[J].干旱区地理,2001,No.3243-250.
    [6] 彭珂珊.西北地区生的生态环境灾害问题与防治措施[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4,30,(1),73-80.
    [7] 王青海,沈军辉,季恒玉.我国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与水资源利用[J].四川环境2000年第19卷第4期,40-42.
    [8] 王浩,秦大庸,王研等.西北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及其演变趋势[J].水利学报,2004,No8.
    [9] 连珩,杨森.充分认识西北地区面对的生态环境压力[J].科学.经济.社会,2002,No1,12-15.
    [10] 李佩成.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再造山川秀美[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77-80.
    [11]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0-112.
    [12] 郭兆元,陕西土壤.科学出版社,1992,550-551.
    [13] 胡振华,王咏龙.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系统增长中心理论及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思考[J].开发研究,1997年第1期,30-32.
    [14] 单晓娅,陈森良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因子体系设计[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39-41.
    [15] 刘志强.宏观经济评价因子体系研究[J].统计理论,1998年8期,61-65.
    [16] 孙力,马宇峰.试析西北地区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生态经济,2004,S1,31-33.
    [17] 彭珂珊.西北地区生的生态环境灾害问题与防治措施[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0,(1),73-80.
    [18] 李钟善,西北地区的经济腾飞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下)[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18-20.
    [19] 单晓娅,陈森良.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因子体系设计[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39-41.
    [20] 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嗍.北京:高教出版社1992,170-173.
    [21] 李刚,万绪才,刘小钊.南京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因子体系与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No1,23-26.
    [1] Mapgis65二次开发手册[M].中地公司.
    [2] 宋伟,吴建国等.中文Visual Basic 6.0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国家地图集编撰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通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5.
    [1] 聂树人.陕西自然地理[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l,1-400.
    [2] 唐海彬,马拓.陕西省经济地理[M].湖北:新华出版社,1988,1-2.
    [3] 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省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3-467.
    [4] 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水功能区划[M],2004,17-22.
    [5] 中国统计年鉴.2002.北京统计出版社.
    [6] 陕西省统计局.榆林市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
    [7] 陕西省统计局.延安市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
    [8] 陕西省统计局.渭南市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
    [9] 陕西省统计局.铜川市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
    [10] 陕西省统计局.西安市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
    [1l] 陕西省统计局.咸阳市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
    [12] 陕西省统计局.宝鸡市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
    [13] 陕西省统计局.汉中市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
    [14] 陕西省统计局.安康市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
    [15] 陕西省统计局.商洛市统计年鉴2002[M].北京统计出版社.
    [16] 刘芳.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No.3.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