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立法利弊分析——兼论“见危不救罪”的设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Analysis of Merit and Demerit of Traffic Crime--Also on Enactment of "Not-Saving Crime"
  • 作者:张明举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法律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吴振兴
  • 学科代码:030101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4-01
摘要
交通肇事罪现行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颁布,引起了理论认识上的
    重大分歧和司法实践运用上的混乱,使其成为新刑法中争论问题最多的罪
    名,这种状况不利于法治统一、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可以说梳理遗漏、
    完善立法、定纷止争、指导实践是当务之急。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语义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犯罪构成理
    论、过失犯罪理论、共同犯罪理论、不作为犯罪理论为依据,对立法中的
    优劣得失之处进行探讨;通过对“逃逸”行为的定性分析,建议增设“见
    危不救罪”来对其进行独立评价,并且对设立此罪的理由作了详细的阐述;
    最后就该罪具体立法体系的建构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全文共分四个部
    分:
     第一部分 交通肇事现行立法优点分析
     与旧刑法相比,现行刑法在该罪立法方面有四点改进:一是将犯罪
    主体扩展到一般主体,不再仅限于交通运输人员,提高了刑法的适用性;
    二是增加了量刑档次,并大幅提高其法定最高刑,增强了刑罚的效用; 三
    是突出了对实践中的多发的“逃逸”和“逃逸致人死亡”的打击重点,凸
    显对这种行为的特别否定;四是强调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区分罪与非
    罪,以免惩罚面过宽。应该说,这些都是适应司法实践需要及社会形势发
    展的举措。
     第二部分 交通肇事罪立法缺陷分析及相应梳理
     本部分分七个方面对立法中有疏漏和争议的地方进行分析梳理,如
    在法定刑配置上应区分业务过失和一般过失;司法解释中有违犯罪构成理
    论和越权解释的规定,应予以修正,如将量刑情节上升为定罪情节、以无
    能力赔偿的数额作为定罪的标准有违平等原则。然后重点探讨了交通肇事
    罪共犯是否成立的问题,继而深入论证了各共同行为人因违反共同注意义
    务而过失造成重大危害结果成立过失共同犯罪的合理性,最后针对立法中
    的规定得出结论:《解释》第五条明确规定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的情
    形,并不应该成立过失共同犯罪;而相反,第七条规定仅以交通肇事罪定
     40
    
    
    罪处罚的情形却应该成立交通肇事罪共犯。这不能不说是立法中的欠成熟
    之处。在围绕“逃逸”和“逃逸致人死亡”这两个理论和实践争论的焦点
    问题上,本文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对此作了定性分析,肯定了“逃
    逸”行为之逃避履行救助义务的明确性和“逃逸致人死亡”仅限过失致人
    死亡这一种情形。然后,本文并不仅此就事论事,而是着眼于理论完善和
    实践统一的高度,提出应将逃逸行为单设一纯正不作为犯来独立评价并增
    设“见危不救罪”的建议,意图解决争论,正确指导实践。
     第三部分 设立“见危不救罪”的可行性分析
     该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法理学方面主要从人的社会理性、个
    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一致性以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进行论证;刑法学
    方面从作为义务之根据和刑法基础理论上进行分析;比较法考察方面主要
    从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中的现有立法例,并结合中国古代立法与当代现实
    对比说明设立此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四部分 设立“见危不救罪”的具体建议
    该部分首先明确了“见危不救罪”的内涵,然后从犯罪构成系统理论的角
    度对其进行界定:在犯罪客体方面,除包括重大公共安全利益,还包括特
    定个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利益;在犯罪的客观方面,重点说明了“紧迫的
    危险状态”、“有能力救助而不救助”、“无显著的危险”的合理内涵;
    在犯罪主体方面,从负有作为义务的来源上对其进行限定,避免刑罚的过
    度扩张,并认为作为义务来源之根据还应包括重大社会公序良俗方面;在
    犯罪主观方面,主张该罪的罪过仅限于间接故意,因为直接故意下行为目
    的之确定性和主观恶性之大已明显超出间接故意的程度,已非设立该罪之
    初衷所能包括。在法定刑设置上本文作了比较分析,并建议分一般情节和
    加重情节予以处罚,并扩大罚金刑的适用,同时提倡辅以其他非刑罚措施,
    以达惩罚与教育兼收的目的。最后,就“见危不救罪”的具体立法建议,
    本文就在总则和分则中的具体设计分别作了表述。总则中补充不作为犯罪
    之概念是为了做到罪刑法定,分则中作了较为详细的罪状及法定刑建构,
    并对加重情节的具体内容作了列举。
     41
The law on traffic crime and relating jurisdictional interpretation
    bring about considerable divergence of theoretical ideas and disorder in
    judicial practice, which makes traffic crime the most problematic ones in
    the present Criminal Law. This hinders the progress of the unity and rule
    of laws. It is imperative to perfect the legislation, to settle disputes and
    to direct the practice.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legislation,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positive analysis and
    literal analysis on the grounds of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 of crimes, the
    theory of negligent crimes, the theory of joint crimes and the theory of
    criminal omission. By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escape after the traffic”,
    the author propose to enact “Not-Saving Crime” in order to evaluate it
    specially. The author states detailed reasons for establishing this crime
    and tries to research on its legislation system. The whol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Part one: Analysis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law on traffic crime.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Criminal Law, the present Criminal Law is
    improved in four aspects: first of all, the Criminal Law is more
    applicable, for the subject of crime is enlarged to general subject, instead
    of being confin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personnel; secondly, the
    punishment is more effective, for the scales are increased and maximum
    punishment is aggravated; thirdly, “escape after the traffic” and
    “Not-Saving Crime”, which often happen in practice, are emphasized
    and particularly criticized; fourthly, it is underlined that crime and
    non-crim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on the basis of making
     42
    
    
    responsibilities clear in order to avoid punishing too many. All these
    measures meet the needs of judicial practice and are suitable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art two: Analysis on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law on
    traffic crime. Seven sections are set to analyze the defective or
    contentious clauses, among which are: occupational negligence and
    general negligence shall be distinguished when determining the statutory
    penalty; regulations breaching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in
    the jurisdictional interpretation shall be amended, such as to make
    sentencing circumstances the convicting circumstances and to sentence
    an unable amount to compensate both breach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Whether there are traffic crimes’ accomplices is discussed emphatically,
    and the reasonableness of a traffic crimes’ accomplice is expounded and
    proved. At last, a conclusion is drawn: what is stipulated in Article 5 in
    the Interpretation does not constitute a crime of joint negligence. On the
    contrary, what is stipulated in Article 7 does. It has to be considered a
    defect of legislation. On the questions, contentious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of “escape” and “escape causing victim’s death”, “the
    principl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uniform” is insisted in this thesis.
    The conduct of escaping from performing salvage responsibility shall be
    clarified and the death caused by “escape” shall only be caused by
    negligence. What’s more, the thesis proposes that the conduct of running
    away shall be established as a typical omission offense and it’s
    necessary to enact “Not-Saving Crime”.
     Part three: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Not-Saving Crime”. There
    are three sections in this part. In jurisprudence, it is expounded and
    proved from the angle of man’s social reason, the uniform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interes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law. In
    criminal law, it is analyzed from the angle of the grounds of acting
     43
    
    
    responsibility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criminal law. In comparative law,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to establish this crime is stated by
    investigating the existing legislation both in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and the common law system and combining ancient leg
引文
[1] 参见《车祸:危及人命的杀手》,载《法制日报》2003 年 10 月 28
    日第 1 版。
    [2] 参见《关注道路交通安全法》,载《新华每日电讯》2003 年 10 月 28
    日第 1 版。
    [3] 吴学斌、王声:《浅析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载胡驰、于志刚主编:《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三辑),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96 页。
    [4] 林亚刚:《危害公共安全罪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93 页。
    [5] 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6 页。
    [6]孙军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载《2000—2001 司法解释及其理解
    与适用》(刑事、行政卷),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7 页]。
    [7] 游伟主编:《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三卷),法律出版社 2003 年
    版,第 112 页。
    [8] 姜伟:《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20 页。
    [9] 刘永贵:《过失共同正犯研究》,载胡驰、于志刚主编:《刑法问题
    与争鸣》(第三辑),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52 页。
    [10] 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70
    页。
    [11] 赵秉志主编:《犯罪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18 页。
    [12] 参见冯军:《论过失共同犯罪》,载《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三辑),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35 页;袁登明、吴情树:《论竟合过失
    与共同过失》,载《云南大学报法学版》2003 年第 2 期,第 89 页。
    [13] 冯军:《论过失共同犯罪》,载《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三辑),
     32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28~329 页;
    [14] 张明楷:《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年第 2 期,第 45 页。
    [15] 刘永贵:《过失共同正犯研究》,载《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三辑),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55~356 页。
    [16] 林亚刚:《危害公共安全罪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05 页。
    [17] 《2000—2001 司法解释及其理解与适用》(刑事、行政卷),法律
    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7 页。
    [18] 黎宏:《论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
    释为中心》,载《法律科学》2003 年第 4 期,第 126 页。
    [19] 但小红:《关于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认定》,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
    报》2003 年第 8 期,第 33~34 页。
    [20]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第 1620 页。
    [2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第 1231 页。
    [22]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14 页。
    [23] 魏东:《教唆犯的概念》,载赵秉志、高铭暄主编:《新中国刑法
    五十年》,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551 页。
    [24] 周雪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研究》,载于志刚主编:《刑法问题
    与争鸣》(第七辑),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49 页。
    [25]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67 页。
    [26]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88 页。
    [27] 赵秉志、肖中华:《关于交通肇事、绑架、贪污犯罪司法疑难问题
    的对话》,载游伟主编:《华东刑事司法评论》,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112 页。
    [28] 孙军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载《2000—2001 司法解释及其理
    解与适用》(刑事、行政卷),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7 页。
    [29] 陈兴良:《刑法疑案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20~121
     33
    
    
    页。
    [30] 吴振兴:《罪数形态论》,检察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91 页。
    [31] 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分则篇三),法律出
    版社 2001 年版,第 44~45 页。
    [32]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Ⅶ。
    [33] 郑成良:《现代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00 页。
    [34] 汪力、邹兵:《关于见危不救罪的法理学和刑法学思考》,《西南
    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第 6 期,第 16 页。
    [35] 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47 页。
    [36]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88~389 页。
    [37] 汪力、邹兵:《关于见危不救罪的法理学和刑法学思考》,《西南
    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第 6 期,第 16 页。
    [38] 王琼雯:《对见危不救行为的法律矫治》,载《法学研究》2001 年
    第 4 期,第 34 页。
    [39] 案例 7:1994 年 6 月 30 日,被告人宋福祥酒后回到家中,因烦事与
    其妻李霞发生争吵撕打。李霞要上吊,宋喊来邻居叶宛生进行劝解,叶走
    后二人又吵骂撕打,后李寻找自缢工具时,宋意识到李要自缢,却无动于
    衷,放任不管,直到听到凳子响声时,宋才起身过去,但其仍未采取有效
    措施或呼喊近邻,而是离开现场到一里以外的父母家中去告知自己的父
    母,待其家人赶到时,李霞已无法挽救。此案一审以(不作为)故意杀人
    罪,判处宋某有期徒刑四年。二审维持原判。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
    论》(第三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66 页。
    [40]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76 页。
    [41] 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32 页。
    [42] [日]牧野英一:《改订日本刑法》,有斐阁 1935 年版,第 113、123
    页。转引自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三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34
    
    
    社 1999 年版,第 209 页。
    [43] 陈晓丽:《雇主见死不救,法律无可奈何?》,载《检察日报》2003
    年 10 月 29 日第六版。
    [44]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71 页。
    [45]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三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10 页。
    [46]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总则上),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30 页。
    [47]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总则上),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35 页。
    [48] 参见张明楷:《论不作为杀人罪》,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
    (第三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65~266 页。
     35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 吴振兴:《罪数形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6 年版。
    2. 吴振兴:《论教唆犯》,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3.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4. 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5.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上、下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
    6. 张明楷:《刑法学》(上、下),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7.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下),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8. 陈兴良:《刑事法评论》(第三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9. 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10. 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总则篇上),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11. 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分则篇三),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12. 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13. 姜伟:《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 1994 年版。
    14. 林亚刚:《危害公共安全罪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5. 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16. 于志刚主编:《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三辑),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 年
     版。
    17. 于志刚主编:《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五辑),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年
     版。
    18. 于志刚主编:《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七辑),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年
     版。
    19. 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检察出版社 1998 年版。
     36
    
    
    20. 刘家琛:《新刑法案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年版。
    21. 陈兴良:《刑法疑案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22. 游伟主编:《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三卷),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23. 黄京平:《以案说法》(刑法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24. 侯国云、白岫云:《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检察出版社 1998
     年版。
    25. 高铭暄、赵秉志主编:《新中国刑法学五十年》(上册),中国方正出
     版社 2000 年版。
    26. 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27.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28. [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 1993 年版。
    29.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0. 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版。
    论文类:
    1. 刘永贵:《过失共同正犯研究》,载《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三辑),中
     国方正出版社 1999 年版。
    2. 冯军:《论过失共同犯罪》,载《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三辑),中国方
     正出版社 1999 年版。
    3. 张明楷:《共同过失与共同犯罪》,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
    4. 袁登明、吴情树:《论竞合过失与共同过失》,载《云南大学报法学版》
     2003 年第 2 期。
    5. 侯国云:《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缺陷分析》,载《法学》2002 年第 2 期。
    6. 黎宏:《论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
     为中心》,载《法律科学》2003 年第 4 期。
    7. 但小红:《关于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认定》,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37
    
    
    2003 年第 8 期。
    8. 黄祥青:《浅析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载《政治与法律》1998 年第 4
     期。
    9. 范德繁:《交通肇事罪过形式初探》,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8 年第 5 期。
    10. 林波:《交通肇事罪“逃逸”的定性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
     年第 5 期。
    11. 周雪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研究》,载于志刚主编:《刑法问题与争
     鸣》(第七辑),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年版。
    12. 李洁:《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态》,载于志刚主编:《刑法问题与争鸣》
     (第三辑),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 年版。
    13. 李晓龙:《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载《法律科学》2002 年第 2
     期。
    14. 欧锦雄:《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载《法学研究》2003 年第 3 期。
    15. 陈兴良:《不作为犯罪之作为义务》,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
     三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6. 郭理蓉:《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比较研究》,载于志刚主编:《刑法问
     题与争鸣》(第五辑),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年版。
    17. 周其华:《关于刑法条文规定的过失犯罪的认定》,载《国家检察官学
     院学报》2003 年 11 期。
    18. 侯国云:《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几个疑难问题》,载《中国法学》2003 年
     第 1 期。
    19. 魏东:《教唆犯的概念与成立要件问题研究》,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
     《新中国刑法学五十年》,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 年版。
    20. 周恩深:《关于期待可能性几个问题的思考》,载《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 年第 6 期。
    21. 游伟、肖晚祥:《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
     论》(第八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2. 范德繁:《转化犯的新视野》,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1 期。
     38
    
    
    23. 汪力、邹兵:《关于见危不救罪的法理学和刑法学思考》,载《西南师
     范大学学报》2001 年第 6 期。
    24. 黎宏:《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载《法商研究》2002 年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