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针对以往评论界未能将文化批评理论应用于索尔·贝娄小说批评的现状,本文试图从文化批评的视角切入,探讨贝娄中后期几部小说的现实意义和独特价值,揭示贝娄小说所反映的后工业社会的人类生存困境。本论文结合这些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从贝娄作品对后工业时代社会问题的表现这一角度来切入,将其小说置于后工业、后现代语境下来考察,运用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鲍德里亚、齐美尔等人的消费社会理论和拉康的符号理论等,来分析贝娄作品中的消费主义和拜金现象的社会根源、小说所表现的消费社会背景下人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精神危机。同时,笔者试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入手,运用快乐原则和道德原则,深入分析贝娄的作品。所有这些分析旨在表明,贝娄笔下的人物自我身份的丧失,象征着商品经济大潮下人文精神的失落。
     索尔·贝娄对后工业社会人类生存困境的揭示首先表现为人的“物化”。《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这部小说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后工业社会的消费图景,表现了“以消费为灵魂”的后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以及那些异化了的“单向度的人”,对享乐主义和消费道德观进行了鞭鞑,贝娄将消费主义的批判提升到了文化的维度和人文关怀的高度。
     “物化”只是异化的一种。其他异化现象也在贝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揭示。例如,《赫索格》深刻地表现了后工业社会人的异化感,表现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种种异化关系。贝娄以他自己的方式对这种关系做出了注解。在他的笔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让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消费关系,让人与人的关系失去了亲情与爱情。贝娄的作品是对这种不再和谐的关系的一种悲悼。
     贝娄的小说表现了人们对成功(即名利、地位)的追逐,以及由此造成的悲剧。在《洪堡的礼物》中,后工业社会犹如一个名利场。该书揭示了现实主义者的“进步神话”和理想主义者的失败困境,以及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两种价值观之间的裂变。小说整个结构呈现为一种悖论叙事,这使小说具有了深度和复杂性。在这部小说里,贝娄解构了一个由享乐主义支配的社会,他不仅批判人们对成功的盲目追逐,而且对一个“由理性和进步确定的技术世界”表示深恶痛绝。
     《院长的十二月》和《赛姆勒先生的行星》这两部小说展现了一个后工业“荒原”社会,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文明的忧思、对灵魂的关注、对道德的焦虑、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以及贝娄所具有的独特的“情感信念”。这两部小说是他对后工业消费社会人类生存困境的的一种反拨,是他在解构的同时进行的一种积极建构。
     贝娄对现代技术和文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反对一味地强调科技进步,反对忽略人的精神建设。他认为科技进步并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贝娄对科技进步与专家制度的质疑,契合了当今物质丰裕的社会状况下人文精神的衰微、人们的幸福感缺席这一现象。
     贝娄还对后工业社会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的演进与文化的衰落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在上述五部小说中,贝娄对人类价值观的变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不但反对人们对技术进步的盲目追求,以及对科学的崇拜,而且还关注文化的命运,希望恢复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应有的地位。
     贝娄的作品始终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以赫索格为代表的人物表现了贝娄的思考和彷徨。贝娄注意到了后工业社会里形而上学和道德观念的日趋式微。他的几部小说都表现了他对人类一些永恒的哲学命题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类的前途、命运、道德、精神状态,人生终极意义等重大问题的关注,比如自我认同、道德与真理、个体与群体等问题。贝娄对这些形而上问题的哲学思考是他对后工业社会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作出的回应和反拨,也是他对后工业社会的“无深度”、“中心消解”和“情感消逝”现象的一种拯救。
     贝娄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后工业的“荒原”社会,然而,面对满目疮痍的后工业文明,贝娄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他具有一种“情感信念”,他的小说渗透着一种乌托邦情怀,表现了一种文学理想主义。索尔·贝娄拒绝虚无,他永远对绝望说“不”。他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他的作品在诊治后工业人类社会的疾病和挽救人类濒危的信仰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他的批评观点在当今世界的嘈杂之中敲响了清澈之音。他试图“避免滑向或跌入乌托邦的幻想之中”,为人类走出后现代困境找到一条道路。如何找到根治当代都市病症的灵丹妙药?如何使孤独的个体找到群体的归属感?如何拯救失去心灵家园的现代人?随着对这些问题的追问,记忆、精神和信念的重要性在贝娄的作品中凸显出来。
     贝娄的作品充满了“外来人”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对家园的怀恋,充满了对“逝去的辉煌”的缅怀。贝娄笔下表现的不仅仅是人物在地理位置上的被“流放”,更是心理意义上的被放逐。贝娄表现了游离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犹太移民的生存境遇。然而,他所表现的犹太人的身份危机问题是超越时代的、典型的,具有永恒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贝娄还为丧失了家园、在荒原中挣扎着的人类开出医治后现代疾病的药方。他用审美的、历史的、传统的以及人道主义的情感来使处于失乐园中的当代人类获得精神救赎。贝娄用艺术与诗(文学)来拯救人们的精神。大自然是其小说主人公获得审美救赎的另一个力量来源。他以亲近自然、厌恶城市来表达他对消费主义的抵制。他在“未受工业文明熏陶”的淳朴的小镇体验到了“精神的还乡”。贝娄通过回归犹太文化传统、坚持犹太人的优良品质和道德价值观,使处于后工业、后现代社会困境中的人类获得历史和哲学意义上的救赎。他用人道主义的情感来对抗“爱的缺席”。他笔下的人物在对他人的“敞开”之中获得了超越。他们通过建构或融入社群关系,走出了异化,赋予人生以崭新的意义。他们通过学会博爱,将生命的价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带着理想和信念一路走来,索尔·贝娄经历了从失落到回归的心路历程,他的内心一直充满着寻找人类家园的渴望,他的身上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矛盾和困惑。他所塑造的主人公典型地体现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贝娄的小说表现了文学的超验意义以及人文学科对人类精神的救赎,体现出一颗流浪灵魂的一种乡愁意识,表现出一种乌托邦情怀和文学理想主义,一个无处不在的“求索”主题,以及一种对人生意义的诉求。
     在一个消费至上、娱乐至死、道德滑坡的时代,索尔·贝娄对精神的关注、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敢于直面人类灵魂的精神,以及他开出的救赎方案,无不显示了一代文学大师的人道主义关怀。他一生都行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
Since the previous Bellow critics have seldom applied the cultural critical therory, this thesis seeks to analyze Bellow's no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riticism, discussing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unique value of the 5 novels written by Bellow in his mid-late writing career.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tudy the existential dilemma of humanity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represented in Bellow's novels. Setting his novels against the broad social background and in the the post-industial and post-modern context, this thesis applies the social theories of Daniel Bell, Baudrillard and Simmel, and the semiotic theory of Lacan to examin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cial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social origin of the money-worship phenomenon and consumeris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ursiut of the material and that of the spirit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represented in the the novels. Meanwhile, the present thesis applies the psycho-analytical theory to analyze Bellow's novels. For example, it applies the moral principle and the pleausure principle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y and deeds of the protagonists and find that, stimulated by money and pleasure, the "id" in human beings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pleausure principle takes upper hand, leading to the loss of the true self. The loss of self identity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Bellow's novels signifies the loss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 waves of commodity economy.
     Three aspects of the dilemma of humanity in a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re given prominent treatment in Bellow's novels.
     Firstly, the reification phenomenon. The novel More Die of Heartbreak depicts a picture of excessive consumption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represents the life of the " one-dimentional men " who " take consumption as their soul " and criticizes hedonism and the consumer ethics. The criticism of consumerism of Bellow attains a height of cultural dimension and humanistic concern.
     Secondly, the phenomenon of alienation. This is vividly represented in the novel Herzog. This novel delineates the alien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mselves, human beings and society, and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Bellow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beings with society and nature in his own way. He suggests that industri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ve tur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nature into one of consuming and being consumed. As for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love and intimacy have been replaced by alienation and estrangement. In this sense, this novel is a lament for the never-more-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nature, men and society.
     Thirdly, the tragedy caused by the blind pursuit of "success". The novel Humbolts' Gift tells "a tale of progress" of a realist and a story of the decline of an idealist, and describes the conflict between realistic values and idealistic values. The whole story is presented within a paradoxical narrative structure, which makes the novel more complex and profound. In this novel, Bellow tries to deconstruct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dominated by hedonism. He not only criticizes the blind pursuit of success of people, but also shows hatred for the world defined by rationality and " progress".
     The two novels Dean's December and Mr.Sammler's Planet reflect the writer Bellow's concern for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human spirit and soul, his anxiety over the decline of morality, his probe in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and the special "emotional conviction" Bellow has. These two novels demonstrate his d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reconstruction of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Here his response to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is manifest.
     Bellow attacks modern technology and civilization. He is against the emph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c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cost of the neglect of spiritual construction. He think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not definitely bring happiness and joy to human kind. He doubts the specialists institution, ponders on the decline of humanistic spirit and laments the absence of the sense of happiness of modern men.
     Bellow reflects deepl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generation of culture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In his novels, he investigates thoroughly the influence of th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social progress on culture and human sciences,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of human values. He is against the blind pursuit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excessive worship for science. He is concerned about the fate of culture and hopes to restore humanitie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art to their deserved place.
     Bellow's novel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umanistic concern. His protagonists represented by Herzog reflects Bellow's thoughts and perplexity. He has noticed the increasing decline of metaphisics and moral values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His novels concern some ultimate peoblems, such as self identity, morality and truth, individuality and community, etc. His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se problems reveal his response to materialism and consumerism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his also shows his redemption of the postmodern problems such as the disappearance of feeling, the disintegration of communities, and the lack of depth.
     Bellow depicts a post-industrial wasteland world.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ruined civilization, he still maitains a conviction, optimistic and positive. His novels are penetrated with a Utopian complex and a literary idealism. He resists nihility and never says "no". He is confident of a promising future of human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His novels are helpful and have eternal value in diagnosing and curing the illness of the post-modern human society and saving the endangered beliefs of the human kind. His critical views sound extremely clear in the superficial and noisy contemporary world. However, he tries to evade to slip or fall into "the Utopian fantasy" and help the human being to find a way out of the postmodern dilemma. How to find a panacea to cure the sickness of contemporary metropolitans? How to help the lonely individual find a sense of belonging to community? How to save the modern men who have lost their spiritual homeland? Here, the importance of memory, spirit and conviction is stressed in Bellow's novels.
     Bellow's novels are permeated with a kind of lingering nostalgia of "the strangers" for their homeland, full of the memory of the past glories. What Bellow represents is not only their exile in the geographical sense, but also their banishment in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He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of the jewish immigrants who drift away from the mainstream American society, yet what he renders is not only a jewish identity crisis , but also a typical, trans-epochal universal problem of humanity.
     Bellow has found a therapy for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human kind who have lost their paradise and struggle in the post-industrial wasteland world. He helps the modern men to realize their spiritual redemption with the aid of art, nature and the jewish cultural tradition. To Bellow, art, poem (literature) and nature are the means of redemption. He resists consumersim, dislikes cities, but gets close to nature. Like Thoreau, Bellow experiences "the spiritual tranquility " in the simple cottage in a small town which is never polluted by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For Bellow art and nature are sources of the aesthetic redemption, while the jewish tradition is the source of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redemption. Bellow antagonizes the absence of feeling with the humanistic sentiments. His protagonists obtain transcendence in their being "open" to others, that is, they try to get out of alienation through involving in brotherhood, community, thus making their life more meaningful. In other words, they learn to make their life more significant through universal fraternity------to love others and humanity.
     With his ideal and conviction, Bellow embarks on a psychological pilgrimage, passing through the sense of loss to the sense of belonging. He is always longing for a spiritual homeland. He illustrates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usion of the intellectuals whose inner world represent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His novels expound the transcendental meaning of literarature and the redemption function of humanities. His novels express a "quest" theme, a sense of nostalgia for the homeland of a straying soul, a Utopian complex, a literary idealism, and a yeaning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In an age when consumerism prevails and morality declines and when people are mad for recreation, Bellow's concen for human spirit and soul, his search for the eternal truth, his daring spirit to face squarely the existential problems and human folly, his trial to prescribe a therapy for the illness of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ll show the humanistic concern of a great master of literature. In a word, Bellow walks between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引文
1 本段引文参见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90,p.4.
    2 本段引文参见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Bloomington&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9,pp.12、70、264、302.
    3 本段引文参见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p.115、127、164.
    4 吴富恒、王誉公:《美国作家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第794页。
    5 本段引文参见[英]伊恩·乌斯比著:《50部美国小说》,王问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第385页。
    6 作出相关评论的国外学者还有很多,例如,S·里连·克莱默指出,贝恩的美国犹太人“……享受着个人自由和高水准的生活,受到虚伪的物质主义的威胁。”(本段引文参见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New York:AMS Press,1996,p.115.);G·尼拉坎坦指出,贝娄小说的主题是“在当代美国荒原里,金钱和性如死亡一般带来毁灭;金钱在现代社会里的力量”(本段引文参见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p.119-122.);艾伦·皮福指出,“对物的崇拜”的结果是“致命的”,如同“铅一般沉重的牢笼”;“消费者对物的崇拜压迫着贝娄主人公的意识”;“对生活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之间的张力--贯穿在贝娄所有小说中。”(本段引文参见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p.130、132.);尤斯比奥·L·罗杰斯指出,贝娄的主人公(西特林)不理解为什么金钱在现代世界中具有魔鬼般的力量,它取代了血缘与爱在人类心灵中的位置(本段引文参见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72.);艾伦·乔金指出,贝娄表现了“物质化的社会里现代作家的荒诞境遇”;小说《洪堡的礼物》中洪堡的“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最极端的形式,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情感,是野蛮的愤世嫉俗的物质主义;西特林意在抵制物质主义,但是事实是他放弃了对“深层次生活”的追求,转而追求金钱与社会地位;贝娄揭示出“只有硬心肠的与致力于物质世界的人才可以获得成功”。(本段引文参见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p.13、14、15、18.)
    1 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第429页。
    2 钱满素编:《美国当代小说家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82、90、93页。
    3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
    4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2.
    1 参见网址:http://lonelyceo.bokee.com/5660517.html.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94.
    1 吴玲英:《索尔·贝娄与拉尔夫·埃里森的“边缘人”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第117页。(注:此句以及本文其它地方所引吴玲英这部著作中的所有句子均为笔者根据原文翻译而成,原文为英文。)
    2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27.
    3 Ibid,p.127.
    4 Ibid,p.127.
    5 Ibid,p.135.
    6 齐美尔(George Simmd,1858-1918):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7 伊恩·P·瓦特著:《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第86页。
    1 余风高:《在现实与文学中的爱》,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第85页。
    2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第82-90页。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2.
    2 钱满素编:《美国当代小说家论》,编辑手记。
    3 转引自特雷·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24页。
    4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15.
    1 法兰克福学派对科技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科学技术之所以创造出富于“攻击性”的社会与单向度的人,是由于其地位改变所致,即科学技术不仅取代了传统的政治恐怖手段,变成一个极权主义者,而且在为现存制度作合理性辩护时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舒马赫明确地提出“中间技术论”,要求限制技术的无限膨胀。中间技术是“符合智慧”的技术:“毒化环境或腐蚀社会机构与人类本身的科学或技术‘解决方案',不论构思多么聪颖,表面多么吸引人,都没有任何益处。机器不断大型化,需要集中的经济力量也不断增加,这不代表进步:它们是对智慧的否定。智慧要求科学技术朝着有组织、温和、优美的新方向前进。”
    2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宋兆霖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十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74页。
    1 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鹂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385页。
    2 同上,第383页。
    3 同上,第376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蒲隆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十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302页。
    2 马克思分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提出并论述了哲学上的“异化劳动”和经济学上的“商品拜物教”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都对消费文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指出,广义地讲,人的“物化”也可以说是人的“异化”的一个范畴。本文为了强调不同的侧重点,将这两个概念分别加以论述,本文中对“异化”这一现象的论述,主要侧重于从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几个角度来分析人在后工业消费社会里产生的变异,而对“物化”现象的论述主要是从消费主义的视角来分析人的拜物现象。(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前言”,第13页。)
    3 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20页。
    1 贝尔在一种宏大叙事的情境中清晰地表述了其构想,“社会变迁的一般图景”包括前工业社会(亚洲、非洲、南美洲)、工业社会(西欧、前苏联和日本)以及后工业社会(至少在他写作时,只有美国是后工业社会的唯一代表)。(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第241页。)
    2 勒斐弗尔(Henri Lefebvre),法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有《空间的生产》。
    1 雷蒙·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第8页。
    2 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2-23页。
    1 单继刚:《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第163页。
    2 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第22-23页。
    3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第411、189页。
    4 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第139页。
    1[波兰]A.沙夫:《异化和社会行动》,原载波兰《辩证法与人道主义》杂志,1983年,第3期,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上册,第571页。
    1 易乐湘:《有存在主义特色的人道主义者--论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第113页。
    2 宋德伟、胡春萍:《生命的探询与存在的决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第85页。
    3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4.
    4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31.
    5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45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393页。
    2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31.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99.
    1 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第77-78页。
    2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36.
    1 殷企平:《互文和“鬼魂”:多萝西亚的选择》,《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11.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15.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姚暨荣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72页。
    2 同上,第137页。
    1 拉立克玻璃器皿是20世纪20年代最时髦的奢侈品。
    2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64页。
    3 同上,第332页。
    4 鲍伯·霍普:美国著名喜剧演员。
    5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48页。
    6 同上,第170页。
    7 同上,第362页。
    8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第32页。
    1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第32页。
    2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第115页。
    3 同上,第112页。
    4 M.Berman.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New York:Penguin Books,1982,pp.18-28.
    5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112页。
    6 这句话为某服装品牌广告语。
    7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110页。
    8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第32页。
    9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112页。
    10 让·鲍德里亚的“表征危机”说鼓吹商品社会、消费社会对于传统再现功能的扭曲与破坏。在他看来,使用 价值与交换价值分别主宰了前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文明。到了后工业消费社会,文化再现逻辑出现历史性紊乱,类象与仿真顶替了真实,人们的生活被一种符号政治经济学所主宰。
    1 殷企平:《重复》,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第20页。
    2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114页。
    3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54页。
    4 殷企平:《重复》,第20页。
    5 鲍德利亚论述了仿真和类像。他认为表征基于“符号与现实是对等的”这一原则。而仿真基于这种对等原则的“乌托邦形式”,“对任何指涉物都宣判了死刑”。他把形象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形象反映了基本现实;而最后一个阶段是:形象断绝跟任何现实的关系,它只是自己的纯类像。“仿真视表征本身为类像,进而吞没了整幢表征大厦”。这就指出了仿真、类像的虚幻性和符号特征。(殷企平:《重复》,第20页。)
    6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248页。
    7 同上,第115页。
    1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91页。
    2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111页。
    3 马尔库塞认为,物质需要并不是人的本质需要,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非但不满足于物质享受。而且力图摆脱物的束缚,追求更加高尚的境界。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却把物质需要当成自己最基本的需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第19页。)
    4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111页。
    5 同上,第110-111页。
    6 拜物,指对物品的固执爱恋。商品拜物教就是膜拜抽象的交换价值的拜物教。威廉·皮兹指出,“拜物”萌生于16,17世界葡萄牙人在西非结下的贸易关系。当时人们将拜物当作一个概念予以详细阐述,是为了给他们想象的,西非人对任意物质对象产生的依恋进行妖魔化定性。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首次提出“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是一种异化形式。他在“商品拜物教”中揭示了,商品的神秘性在于,它把人们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为劳动产品的物的性质,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歪曲形式,因而使这 种关系物化了。人们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巨大的、异己的物的世界,这个物的世界构成对人的直接压抑。卢卡契称这种拜物教为人的“物化(reification)”。现代性的拜物是“彻头彻尾的物质至上主义”。(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113、110、111、15、17页。)
    1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111页。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6.
    3 自1920年始,美国社会逐步进入了消费时代。商品的大众化之所以可能,乃在于技术革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了商品价格,从而造就了一个大众消费社会:(1)流水作业法运用于工业生产后,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促成了大件商品的廉价出售浪潮,诸如汽车和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吸尘器等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市场,继而走入千家万户。(2)市场潜力被不断开发,特别是广告的大规模采用,刺激了美国普通大众的消费欲望,并将远在千里之外的广大农村人口纳入各种消费集团。(3)分期付款制度的诞生,造成了整个美国社会超前消费的风气。上述三个因素以及快速、发达的交通通讯设施,终于催生了20年代的大众消费社会。(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24-325页。)
    1 蒋道超:《消费社会》,《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
    2 高宏存主编,梁隽、朱海峰编著:《自由神与物质王的角逐--美国文化的面貌与精神》,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第154页。
    3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者、美国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989-1979)在《单向度的人》(1964)中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给人们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也使非人化生存状态日趋严重,人被工业生产和消费控制,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4 高宏存主编,梁隽、朱海峰编著:《自由神与物质王的角逐--美国文化的面貌与精神》,第154页。
    1 高宏存主编,梁隽、朱海峰编著:《自由神与物质王的角逐--美国文化的面貌与精神》,第155页。(贝尔的相关论述参见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第118-119页。)
    2 同上,第154页。
    3 蒂姆·爱德华兹:《狂喜还是折磨--购物的当代性质》,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139页。
    4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241页。
    5 同上,第243页。
    6 同上,第112页。
    1 索尔·贝娄著:《集腋成裘集》,李自修等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十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53页。
    2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42页。
    3 同上,第165页。
    4 同上,第65页。
    5 同上,第65页。
    6 袁爱中:《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http://bbs.chinazhuyi.com/dispbbs.asp?boatdid=187&id=19476#top.)
    1 索尔·贝娄著:《集腋成裘集》,第152-153页。
    2 同上,第71页。
    3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115页。
    4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译本绪言:“贝尔学术思想评介”,第13页。
    5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第19页。
    6 同上,“前言”,第29页。
    7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113页。
    1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11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第79页。
    3 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社会“有闲阶级”成员的生活方式。他们用这种方式为自己博取名望。这些成员相信要提高消费者的美誉,就必须进行非必需品的消费。要追求名望,就必须浪费。维布伦所说的“夸示性消费”就是显示经济实力以赢得荣誉,保全声望。它能够给人带来自我满足感,使人维持体面。(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32、14页。)
    4 柯林·坎贝尔:《求新的渴望》,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267页。
    5 彼得·杰克逊、尼格尔·斯内夫特:《消费地理学》,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449页。
    6 彼得·斯特利布拉斯:《马克思的外套》,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121页。
    7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83页。
    8 同上,“前言”,第16页。
    1 丹尼尔·米勒:《物的领域、意识形态与利益集团》,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78页。
    2 索尔·贝娄著:《集腋成裘集》,第406页。
    3 Ruth Miller.Saul Bellow:A Biogrophy of the Imagination.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1,p.175.
    4 Ibid,p.141.
    5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7.
    6 索尔·贝娄著:《集腋成裘集》,第143页。
    7 同上,第92页。
    8 周南翼:《二十世纪文学泰斗:贝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356页。
    1 周南翼:《二十世纪文学泰斗:贝娄》,第356页。
    2 Ruth Miller.Saul Bellow:,4 Biogrophy of the Imagination,p.287.
    3 索尔·贝娄著:《集腋成裘集》,第209页。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33.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46页。
    2 马克思曾经作出过有关货币的论述,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指出,莎士比亚曾强调过货币的两个基本点特性:货币是“人尽可夫”的娟妇,它使一切人的和自然的特性变成它们的对立物,使事物普遍混淆和颠倒;它能使冰炭化为胶漆。马克思说,货币是“人类的外化的能力”。
    3 此处译者注:无形之手,指金钱。
    4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61页。
    5 同上,第65页。
    6 同上,第146页。
    7 同上,第67页。
    8 同上,第146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91页.(注:此处笔者根据英文小说原文对译文作了一些改动。)
    2 同上,第173页。
    3 同上,第208页。
    4 同上,第208页。
    5 同上,第327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89页。
    2 同上,第271页。
    3 同上,第133页。
    4 齐美尔曾经论述过货币对情感的驱逐这一现象。成伯清在《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一书中指出,在《货币哲学》最后一章的开始,齐美尔讨论了“货币经济所导致的理智机能对于情感机能的优势”。在齐美尔的心目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社会形态,即现代的、理性的、基于货币经济的社会,与前现代的、基于情感的社会。随着社会形态由前现代迈入现代,情感领域仿佛日趋衰落,至少情感在社会交往中日趋淡化。其主要原因就是货币对于情感的驱逐(货币与理智的关系多是相辅相成,交互促进)。(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第148页。)
    5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91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86页。
    2 同上,第27页。(注:此处笔者根据英文小说原文对译文作了一些改动。)
    3 同上,第50页。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21.
    2 Ibid,p.121.
    3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46页。
    4 同上,第272页。
    5 同上,第46页。
    6 同上,第47页。
    7 同上,第55页。
    8 同上,第88页。
    9 同上,第358页。
    10 同上,第34页。
    1 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剖析》。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第180页。
    2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94页。
    3 同上,第223页。
    4 同上,第272页。
    5 同上,第354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17页。
    2 同上,第336页。
    3 同上,第89页。
    4 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剖析》,第290页。
    5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05页。
    6 十九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和(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等.这两部诗集描述了由“人类灵魂的两个相反状态” 所看到的同一个世界。前者充满了天真、快乐,但也不乏邪恶、不公和凄惨的描写,不过,总的基调是欢愉的;后者即由人的灵魂的经验状态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贫穷、疾病、战争、阴谋以及社会、制度、性欲方面种种压抑的丑陋、恐怖的世界。抒情组诗《经验之歌》中的诗歌充满阴郁悲观的情调,以及对邪恶势力的忧虑。这里,笔者借用“天真”、“经验”二词,用“天真世界”来指人类天真纯洁、道德完善,未被丑恶社会所玷污的心灵状态;用“经验世界”来指人类被世俗、邪恶的力量玷污了的心灵状态。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05页。
    2 同上,第307页。
    3 同上,第339页。
    4 R.W费夫尔著:《西方文化的终结》,丁万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13页。
    5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87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11页。
    2 同上,第42页。
    3 R.W费夫尔著:《西方文化的终结》,第13页。
    4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64页。
    5 同上,第365页。
    6 同上,“译序”,第7页。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64.
    2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08页。
    3 同上,第147页。
    4 同上,254页。
    5 同上,第147页。
    6 同上,第147页。
    7 同上,第169页。
    8 同上,第340页。
    9 同上,第150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99页。
    2 同上,第149页。
    3 同上,第65页。
    4 拉亚蒙父女的特点是理智至上,而贝思的特点则是情感至上。齐美尔在《大都市与心理生活》以及《货币哲学》中对现代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货币经济与理智至上密不可分。理智成为大都市人心灵的主宰,他们“用脑,而不是用心来作出反应”,他们对待事物持讲究实际、就事论事(matter-of-fact)的态度。齐美尔认为,“现代心灵已经变得越来越带有计算性。”(成伯清著:《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第81-84页。)如果说,拉亚蒙父女是用“脑”(头脑)来对事物作出反应,那么,贝恩则是用“心”(心灵)来对事物作出反应。
    5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30页。
    6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12页。
    7 伊恩·P·瓦特著:《小说的兴起》,第86页。
    1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第87页。
    2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9页。
    3 同上,第24页。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34.
    5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7页。
    6 同上,第201页。
    7 同上,第222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33页。
    2 同上,第329页。
    3 同上,第125页。
    4 同上,第137页。
    5 同上,第341页。
    6 同上,“译序”,第3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泽序”,第6页。
    2 同上,第367页。(注:此处笔者根据英文小说原文对译文作了一些改动。)
    3 同上,第274页。
    4 同上,第159、333页。(注:此处笔者根据英文小说原文对译文作了一些改动。)
    5 同上,第160页。
    6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即一反常规地引导读者从“陌生的”(先前没有想到的)角度去审视同一事物。(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第95页。)
    7 怪异”(uncanny):即“在熟悉的事物中心产生陌生感,或者在陌生的事物的中心产生熟悉的感觉”;它“并非仅仅意味着奇异乃至恐怖”,而是“更具体地表示对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思想和情感的震撼。”(殷企平:(重复》,第16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38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49页。
    2 同上,第138页。
    3 同上,第138页。
    4 同上,第138页。
    5 同上,第142页。
    6 同上,第312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46页。
    2 同上,第140页。
    3 同上,第132页。
    4 同上,第368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45页。
    2 同上,第259-260页。
    3 同上,第342页。
    4 同上,第343页。
    5 同上,第345页。
    6 同上,第345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65页。
    2 同上,第167页。
    3 同上,第168页。
    4 同上,第297页。
    5 同上,第268页。
    6 同上,第269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68页。
    2 同上,第139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41页。
    2 同上,第139页。
    3 同上,第164页。
    4 同上,第275页。
    5 同上,第275页。
    6 同上,第275页。
    7 同上,第279页。
    8 同上,第139页。
    9 同上,第184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63页。
    2 同上,第138页。
    3 同上,第162页。
    4 同上,第162页。
    5 同上,第163页。
    6 同上,第225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83页。
    2 西尔斯大厦是70年代世界最高建筑,有443米高,110层。
    3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03页。
    1 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剖析》,第298页。显灵点(point of epiphany),或译为“顿悟点”,最常见的背景是山颠、海岛、楼塔、灯塔、梯子、台阶等等。比如《圣经》中的稚各的梯子。又如在弥尔顿的《复乐园》中,显灵点表现为寺庙的塔尖,撒旦从塔尖上跌落下来,而耶稣却稳坐其上。撒旦的跌落提醒我们,显灵点同样是命运之轮的顶端,也就是悲剧性主人公的跌落点。(参见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剖析》,第248-252页。)
    2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15页。
    3 同上,第175页。
    4 同上,第303页。
    5 仪式上的死点:许多戏剧故事--包括在戏剧和虚构作品中的--信真乎都在接近结局时出现一种潜在的悲剧性的危机,弗莱将这一特点称为“仪式上的死点”。在所有诸如主人公被监禁或者女主人公患了大病而最终却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之类的故事中,同样的仪式上的死点都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在微不足道的电影故事和为杂志撰写的小说里,接近结局时总会有一个基调陡然变为严肃、感伤或预示大祸临头的契机。(参见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剖析》,第214-215页。)
    6 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剖析》,第262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25页。
    2 同上,第260页。
    3 同上,第221页。
    4 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剖析》,第188页。
    5 同上,第225页。
    6 同上,第243页。
    7 同上,第183页。
    1 诺思罗普·弗莱著:《批评的剖析》,第182页。
    2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182页。
    1 G.Neelakantan."From Breakdown to Bliss:Wasteland Themes in More Die of Heartbreak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25.
    2 Ellen Pifer.Saul Bellow:Against the Grain.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rmsylvania Press,1990,p.157.
    3 Ibid,p.157.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17页。
    2 同上,第46页。
    3 同上,第66页。
    4 同上,第132页。
    5 同上,第111页。
    6 同上,第89页。
    7 同上,第140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64页。
    2 Eugene Hollahan.SaulBellow and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24.
    3 Ibid,p.124.
    4 Ibid,p.124.
    5 Ibid,p.126.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77页。
    2沣: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所加。
    3.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21.
    4 普鲁弗洛克是英国20世纪伟大诗人T.S.艾略特(1888-1965)的代表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主人公,他代表了无能、虚弱,耽于幻想又怯于行动的人。
    5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25.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19.
    2 Ibid,p.125.
    3 Ibid,p.125.
    4 Ibid,p.125.
    5 Ibid,p.124.
    6 lbid,p.124.
    7 Ibid,p.126.
    8 Ibid,p.126.
    9 Ibid,p.124.
    1 周南翼:《二十世纪文学泰斗:贝娄》,第24页。
    2 索尔·贝娄著:《集腋成裘集》,第293页。
    3 黄健:《文学与人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第112页。
    4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38页。
    5 同上,第338页。
    6 同上,第371页。
    7 同上,第371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307页。
    2 同上,第329页。
    3 Eugene Hollahan.SaulBellow and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24.
    4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77页。
    5 同上,第336-339页。
    6 同上,第339页。
    7 同上,第372页。
    8 同上,第46页。
    9 同上,第298页。
    1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51页。
    2 同上,第53页。
    3 索尔·贝娄著:《集腋成裘集》,第71页。
    4 同上,第152页。
    5 同上,第152页。
    6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99页。
    7 F.Jameson.Postmodernism,p.366.,转引自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第74页。
    8 欧文·豪认为,贝娄的小说“部分地延续了由T.S.艾略特在《荒原》中奠定的情感路线”。(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Westport,Connecticut,&London:Greenwood Press,1995,p.169.)
    1 赵勇:《自然在文学中的淡出和消失》,外国文学,2008年第4期。
    1 吴富恒、王誉公:《美国作家论》,第794页。
    2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4.
    3 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第220页。
    4 同上,第211页。
    1 单继刚:《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第158页。
    2 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p.150.
    3 索尔·贝娄:《赫索格》,第163页。
    4 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第211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7页。
    2 同上,第171页。
    3 同上,第161页。
    4 同上,第60页。
    5 同上,第142页。
    6 同上,第169页。
    7 同上,第270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40页。
    2 同上,第354页。
    3 同上,第396页。
    4 陈榕指出,一封能够实现交际功能的信件需要由6部分组成--信头、信内地址、称呼、正文、问候语以及作者签名。赫索格的信至多只含有这6部分中的两部分:称呼与正文。(陈榕:《索尔·贝娄(赫索格):书信技巧的挖掘与创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93页。)
    5 卢敦基等:《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回眸:孤独的慰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第247页。
    6 宋德伟、胡春萍:《生命的探询与存在的决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第85页。
    7 《诺顿美国文学作品选》(The Norton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第2卷第2册,纽约,1979。
    8 Irving Malin.Saul Bellow'sFiction.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3,p.145.
    1 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第22-23页。
    2 注:本文绪论中已经对马克思对异化的四种划分作了具体介绍。
    3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86页。
    1 阿诺德·豪泽(Arnold Hauser),匈牙利著名的文化社会学家与艺术史学家,其代表作为《艺术的社会史》(1951)。
    2 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1902-1983),美国学者,代表作《狂热分子》。
    3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85页。
    4 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代表作有《文学理论》、《论解构》等。
    5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86页。
    6[美]I.福伊尔利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原载《异化:从过去到未来》一书,1978年版,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85页。
    7 奥·弗·博尔诺夫:《理性和非理性的东西的力量》,载于《人的本质和现实性》,第88页,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上册,第613页。
    1[美]丹尼尔·贝尔:《关于异化的辩论》(此文系贝尔1959年在于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的美国哲学协会的 会议上关于“今日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价值”的一次讨论会上提交的论文),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18页。
    2 E.弗洛姆:《异化》,摘自《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一书,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26页。
    3 又称科层制、官僚制、理性官僚制,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作为国家统治管理的“理想类型”提出的。科层理论在韦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理性的科层组织是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之一,也是世界理性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韦伯设计的理性科层制组织具有五大基本特征: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技术化。科层制是一种建立在理性行动基础上的组织管理体制,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技术最优性”。然而,正是这种“技术最优性”导致了科层制组织中非理性因素的出现,诸如官僚主义的诞生、人性的压抑以及创新精神的窒息等。这种仰赖法理型权威的统治形式不同于那种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传统型统治形式。
    4 在强大的工业机器轰鸣声中,卡夫卡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他在小说《变形记》里深刻地揭露了人成为机器的奴隶,文明的异化物,从此不再主宰自己的命运,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的现象。小说中描写到,“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直巨大的甲虫。”这里,卡夫卡将人的异化深刻地表现出来。
    5[美]I.福伊尔利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原载《异化:从过去到未来》一书,1978年版,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91-92页。
    6 同上,下册,第90页。
    1[美]I.福伊尔利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原载《异化:从过去到未来》一书,1978年版,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89页。
    2 例如,马尔库塞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异化所达到的程度,是马克思当年尚无法预见到的。(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340页。)他还强调,在现今的世界上,异化已经变成了一种“十分客观”的现象。这就是说,“异化的主体,成了他的异化的实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H.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关于先进的工业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的研究》,1967年德文版,第31页,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340页)。弗洛姆也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一切人,都是异化的人(而且,资本家、经理的异化程度也不比工人和雇员轻)。(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1986,下册,第339页。)弗洛姆谈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的异化特征”,而且得出了一种忧伤的结论:“异化和自动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神经错乱。生活失去了意义,人们没有了欢乐、信念和现实感”。(E.弗洛姆:《健全的社会》,纽约,1955,第360页,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339页。)弗洛姆把这种现代的“异化”称为“富裕的异化”,并把这种异化同马克思的“贫穷的异化”相对比。(E.弗洛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国际学术会议讨论会文集》导言部分,纽约,1966,第Ⅸ页,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339-340页。)
    3 W·考夫曼:《异化问题论文集前言》,(德)R Chr.鲁茨:《异化是社会科学的概念》,原载联邦德国《科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杂志》(季刊),1975年第1期,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347页。
    4 J.H.沙尔:《异化·异化的意义及测量法》,纽约,1961,第174页,(德)R Chr.鲁茨:《异化是社会科学的概念》,原载联邦德国《科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杂志》(季刊),1975年第1期,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347页。
    5[德]P Chr.鲁茨:《异化是社会科学的概念》,原载联邦德国《科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杂志》(季刊),1975年第1期,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題》,下册,第341页。
    6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346页。
    7 阿兰·图雷纳,法国社会学家。
    1[美]I.福伊尔利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原载《异化:从过去到未来》一书,1978年版,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85页。
    2 同上,下册,第82页。
    3 P.Chr.鲁茨(1931-1979),西德著名政治学家。
    4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326页。
    5 苏晖:《疯狂世界中的“边缘人”--论索尔·贝娄小说主人公心理模式的形成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5期,第78-80页。
    1 本小节有关“小说《赫索格》所表现的种种异化现象”的内容笔者已发表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题为《论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中的异化主題》。
    2 特雷·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149页。
    3 同上,第149页。
    4 伊格尔顿还指出,焦虑、对迫害的恐惧以及自我的碎裂乃是从马修·阿诺德到保尔·德·曼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经验:整个有记录的历史都遍布它们的踪迹。(参见特雷·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149页。)
    1 尤金·尤涅斯库(1909-1994),法国荒诞派剧作家,代表作《秃头歌女》。
    2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
    3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译序”,第6页。
    4 同上,第11页。
    5 同上,第286页。
    1 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第139页。
    2[美]刘易斯·费耶尔:《什么是异化》,原载美国(新政治》(季刊),1962年第2期,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3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98页。
    4[波兰]A·沙夫,原载波兰(辩证法与人道主义》杂志,1983年第3期,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上册,第568-569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74页。
    2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484页。
    3 易乐湘:《有存在主义特色的人道主义者--论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第113页。
    4 同上,第113页。
    5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82页。
    6 同上,第210页。
    7 同上,第286页。
    8 同上,第286页。
    1 毛信德编:《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第626页。
    2 埃里希·弗洛姆著:《健全的社会》,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第28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98页。
    4 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第150页。
    5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76页。
    6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57页。
    7 同上,第162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77页。
    2 同上,第168页。
    3 同上,第251页。
    4 同上,第346页。
    5 同上,第83页。
    6 同上,第329页。
    7 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第148页。
    8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48页。
    9 同上,第167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434页。
    2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題》,下册,第419页。
    3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65页。
    4 同上,第181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62页:Saul Bellow.Herzog.Hew York:Penguin Books,1984,p.201.(注:此处笔者根据英文小说原文对译文作了一些改动。)
    2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上册,第569页。
    3 同上,下册,第575页。
    4 杜尔克姆(Durkheim,1858-1917),又译涂尔干、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和法社会学家,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劳动分工论》、《论规则》、《职业伦理》、《论自杀》等。
    5 斐迪兰·滕尼斯(F.Ferdinand Tonnies,1855-1936),德国社会学家,代表作有《公社与社会》、《托马斯·霍布斯》、《关于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社会学的本质》等。
    6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1 《不列颠百科全书,“异化”条目,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484-485页。
    2 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48页。
    3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第73页。
    4 同上,第75页。
    5 同上,第73页。
    6 同上,第74页。
    1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译本绪言:“贝尔学术思想评介”,第10页。
    2 别尔嘉耶夫:《创作的意义》,莫斯科,1915,第285页,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445页.
    3 雅斯贝尔斯:《关于历史的起源和时代》,慕尼黑,1949,第158-159页,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題》,下册,第445页。
    4 埃里希·弗洛姆著:《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第87页。
    5 吴玲英:《索尔·贝娄与拉尔夫·埃里森的“边缘人”研究》,第172页。
    6 John Jae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4.
    7 Ihab Hassan.Radical Innocence,p.322.
    8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31.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16页。
    2 Saul Bellow.Humboldt's Gift.New York:Peuguin Books,1975,p.473.;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604页。(注:此处笔者根据英文小说原文对译文作了一些改动。)
    3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41.
    4 吴玲英:《索尔·贝娄与拉尔夫·埃里森的“边缘人”研究》,第172页。
    5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上册,第570页。
    6 宋德伟、胡春萍:《生命的探询与存在的决断--索尔·贝娄小说的现代性意蕴片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7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72页。
    8 王冼编:《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第281页。
    9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45页。
    10 伊恩·乌斯比著:《50部美国小说》,王问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第384页。
    1 易乐湘:《有存在主义特色的人道主义者--论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淮北煤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第113页。
    2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69页。
    3 Ihab Hassan.Radical Innocen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p.301.
    4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75页。
    5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72页。
    6 Ihab Hassan.Radical Innocence,p.322.
    7 吴玲英:《索尔·贝娄与拉尔夫·埃里森的“边缘人”研究),第164页。
    1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六封信中说过,给近代人造成这种创伤的正是文明本身。
    2 转引自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206页。
    3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第143页。
    4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406页。
    5 索尔·贝娄著:《集腋成裘集》,第75页。
    6 同上,第197页。
    7 同上,第204页。
    8 索尔·贝娄著:《籍索格》,第217页。
    9 埃默里·埃利奥特(Emory EllioH)主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朱通伯译,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第252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62页。
    2 傅少武:《论索尔·贝娄小说的流浪汉形象》,《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第150页。
    3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20页。
    4 同上,第174页。
    5 同上,第357页。
    6 同上,第217页。
    7 同上,第334页。
    8 同上,第342页。
    1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488页。
    2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414页。
    3 同上,第373页。
    4 同上,第214页。
    5 同上,第218页。
    6 同上,第216页。
    7 同上,第216页。
    8 同上,第94页。
    9 同上,第179页。
    10 同上,第213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14页。
    2 赵一凡:《现代性》,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第649页。
    3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79-180页。
    4 同上,第410页。
    5 同上,第94页。
    6 同上,第216页。
    7 同上,第105页。
    8 同上,第373页。
    9 同上,第179页。
    10 同上,第106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95页。
    2 同上,第395页。
    3 同上,第354页。
    4 同上,第166页。
    5 同上,第166页。
    6 同上,第248页。
    7 同上,第51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63-164页。
    2 同上,第97页。
    3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85页。
    1 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307页。
    2 同上,第269页。
    3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98页。
    4 同上,第313页。
    5 同上,第371页。
    6 同上,第51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43-144页。
    2 同上,第53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52页。
    2 同上,第52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58页。
    2 马凌:《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第94页。
    3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77页。
    4 王阳:《索尔·贝娄与二项对立》,《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第52页。
    5 苏晖:《疯狂世界中的“边缘人”--论索尔·贝娄小说主人公心理模式的形成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5期,第80页。
    6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50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82页。
    2 同上,第209页。
    3 同上,第13页。
    4 同上,第428页。
    5 同上,第426页。
    6 同上,第406页。
    7 同上,第413页。
    8 同上,第367页。
    9 同上,第359页。
    10 同上,第358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59页。
    2 同上,第407页。
    3 同上,第424页。
    4 同上,“译序”,第7页。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86.
    6 Malcolm Bradbury.Saul Bellow.New York:Methuen Co.Ltd,1982,p.29.
    7 吴玲英:《索尔·贝娄与拉尔夫·埃里森的“边缘人”研究》,第165页。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27.
    2 吴玲英:《索尔·贝娄与拉尔夫·埃里森的“边缘人”研究》,第160页。
    3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18页。
    4 同上,第220页。
    5 同上,第224页。
    6 同上,第218页。
    7 同上,第218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43页。
    2 单继刚:《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第177页。
    3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00页。
    4 吴玲英:《索尔·贝娄与拉尔夫·埃里森的“边缘人”研究》,第160页。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64.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4.
    2 Eugene Hollahan.SaulBellow and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7.
    3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86.
    4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the Decline of Humanism,p.92.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23.
    6 Ibid,p.223.
    7 Ibid,p.164.
    8 Ibid,p.164.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64.
    2 Ibid,p.164.
    3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上册,第569页。
    4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9.
    5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31.
    6 Ibid,p.94.
    7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24.
    8 Ibid,p.224.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413页。
    2 《论现实的审美掌握》,莫斯科大学出版社,1959,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505页。
    3 I.福伊尔利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原载《异化:从过去到未来》一书,1978年版,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97-98页。
    4 同上,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95页。
    5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441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43页。
    2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前言”,第6页。
    3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419页。
    4 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册,第95-96页。
    5 转引自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第204页。
    6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7.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51页。
    2 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p.141.
    3 Ibid,p.142.
    4 Ibid,p.135.
    5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58页。
    6 同上,第355页。
    7 同上,第353页。
    8 同上,第329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331页。
    2 同上,第301页。
    3 同上,第225页。
    4 同上,第300页。
    5 同上,第301页。
    6 同上,第304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87-188页。
    2 同上,第198页。
    3 同上,第188页。
    4 同上,第190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95-199页。
    2 同上,第436页。
    3 同上,第285页。
    4 同上,第432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62页。
    2 同上,第397页。
    3 同上,第398页。
    4 同上,第419页。
    5 同上,第402页。
    6 同上,第402页。
    7 中国晋代诗人陶渊明在其诗作《饮酒·其五》和散文《桃花源记》中表现了“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以及“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超然状态,描绘了一个带有“乌托邦”理想色彩的人生美好境界,再现了典型的农耕民族所致力追求的那种静谧的、恬适的、温和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和生活方式及人生理想。(黄健:《文学与人生》,第72-73页。)笔者认为,陶渊明在某种程度上有逃避现实、消极遁世的倾向,而贝娄却在积极地寻找走出人生困境的途径,隐居路德山庄只是给了主人公赫索格一个进行反思的契机,在这里他获得顿悟,从此将过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8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423页。
    9 同上,第399页。
    1 笔者注:尽管贝娄在小说中说,路德村“在地图上找不到”,但是贝娄又隐约暗示,赫索格居住的路德村和梭罗当年隐居的瓦尔登湖都位于马萨诸塞州,这一点意味深长。
    2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418页。
    3 同上,第437页。
    4 同上,第415页。
    5 同上,第416页。《详见惠特曼(草叶集》中《在人迹不到的蹊径上》一诗。原诗的前面部分为:在人迹不到的蹊径上,池塘边缘的草木中,避开了那种炫耀自己的生活,避开了一切已经颁布的标准,避开了欢乐、利润、顺从,太长久了,我用这一切饲养我的灵魂,现在我领会了并未颁布的标准,我领会了,我的灵魂,和我所歌唱的人的灵魂,是在同志们中间得到欢乐,现在,在这儿,只有我自个,避开了世界的嚣闹.在这儿思量,也只有芬芳的唇齿在对我谈话。)
    6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36页。
    1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144页。
    2 同上,第351页。
    3 同上,第351页。
    4 同上,第260页。
    5 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第461页。
    6 同上,第460页。
    1 王宁主编:U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第450-451页。
    1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提出了“公意理论”(general will),强调公共利益高于私人利益。
    2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315页。
    3 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镀金时代……劳动和积累本身不再是目的,而是进行消费和炫耀的手段。地位及其象征,而非劳动和上帝的遴选,变成了成就的标志。(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22页。)笔者认为,贝尔的这一概括同样适用于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状况。
    4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32.
    5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31.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29.
    2 孙志文著:《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陈永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第12页。
    3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63页。
    4 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133页。
    5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05页。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09.
    2 Ibid,p.309.
    3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39.
    4 Ibid,p.130.
    5 Ibid,p.129.
    6 Ibid,pp.129-130.
    7 Ibid,p.130.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20页。
    2 同上,第88页。
    3 同上,第25页。
    4 同上,第467页。
    5 同上,第44页。
    6 同上,第44页。
    7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6.
    8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30页。
    1 毛信德:《美国20世纪文坛之魂:十大著名作家史论》,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第337页。
    2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27页。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4.
    2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28页。
    3 同上,第368页。
    4 毛信德:《美国20世纪文坛之魂:十大著名作家史论》,第338页。
    5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5.
    6 Ibid,p.15.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151页。
    2 同上,第393页。
    3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p.93-94.
    4 Ibid,p.106.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85页。
    2 同上,第527页。
    3 同上,第487页。
    4 同上,第487页。
    5 同上,第459页。
    6 同上,第504页。
    7 同上,第496页。
    8 同上,第491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538页。
    2 同上,第155页。
    3 同上,第497页。
    4 关于“进步话语”可以参阅殷企平教授的文章《质疑“进步”话语:三部英国小说简析》(载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和《进步前哨)与“进步”话语》(载于《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以及单继刚的著作《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2004)。
    5 亨利·亚当斯(1838-1918),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6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29页。
    7 “进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volution,指事物的逐渐变化、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进化论一词最初为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1744-1829)提出;1762年,瑞士学者邦尼特最先将此词应用于生物学中。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C.R.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发展而来,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并提出自然选择学说以说明进化的原因,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这本书 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恩格斯给予达尔文进化论以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一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展之一。
    1 顾学稼、陈必录、姚波、吴文嘉编著:《美国史纲要》,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第208页。
    2 同上,第209页。
    3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23.
    4 王加丰、周旭东主编:《美国历史与文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第139页。
    5 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第8页。
    6 同上,第10页。
    7 同上,第9页。
    1 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第8-9页。
    2 同上,第9页。
    3 高宏存主编,梁隽、朱海峰编著:《自由神与物质王的角逐--美国文化的面貌与精神》,第116页。
    4 同上,第96页。
    5 同上,第222页。
    6 施袁喜编译:《美国文化简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277页。
    7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23.
    8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4.
    1 王加丰、周旭东主编:《美国历史与文化》,第140-141页。
    2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336页。
    3 同上,第266页。
    4 同上,第270页。
    5 施袁喜编译:《美国文化简史》,第29页。
    6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9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159页。
    2 同上,第159页。
    3 顾学稼、陈必录、姚波、吴文嘉编著:《美国史纲要》,第208页。
    4 王加丰、周旭东主编:《美国历史与文化》,第266页。
    5 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第328-329页。
    6 同上,第328-329页。
    1 索尔·贝娄看:《洪堡的礼物》,第58页。
    2 同上,第86页。
    3 同上,第58页。
    4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生活.美国进入汽车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工业中产阶级社会。到本世纪20年代,拥有汽车是一个美国人跻身城市中产阶级社会的主要标志。汽车工业对新中产阶级社会的形成起了重要而显著的作用。中产阶级不仅把汽车看作必需品,还把它作为其地位的标志,新型汽车更能体现其在工业社会中不断上升的地位。(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第69-70页。)
    5 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第69页。
    6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72页。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3.
    2 Ibid,p.17.
    3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81页。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35.
    2 施袁喜编译:《美国文化简史》,第250页。
    3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261页。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4.
    5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230页。
    6 同上,第553页。
    7 同上,第19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19页。
    2 同上,第159页。
    3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4 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19世纪美国作家。
    5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7.
    6 Ibid,p.13.
    7 Ibed,p.17.
    8 Ibid,p.7.
    9 Ibid,p.13.
    10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145页。
    11 同上,第145页。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07.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8.
    3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206页。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8.
    5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159页。
    6 同上,第159页。
    7 同上,第154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558页。
    2 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第108页。
    3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389页。
    4 同上,“译序”,第10页。
    5 同上,第133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58页。
    2 同上,第206页。
    3 同上,第206页。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8.
    5 Ibid,p.18.
    6 Ibid,p.14.
    7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393页。
    1 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第123页。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29.
    3 Ibid,p.19.
    4 Ibid,p.161.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88页。
    2 同上,第168页。
    3 同上,第553页。
    4 同上,第78-79页。
    5 埃利斯岛(Ellis Island)是原美国移民局的驻址,也是美国移民历史的象征,位于纽约市。19世纪末,因为土豆病毒造成的饥荒和战争,大批的欧洲移民涌入美国,从纽约港登陆。在登陆前,Ellis Island(美国移民局)是最后一关。这个岛被称为“Island of Hope,Island of Tears''(《希望之岛,眼泪之岛》)。因为通过了这个岛,进入美国就充满了希望,如果通不过的人将被遣返回国。有些人离开家的时候已经决定再也不回来了,还有人在伤心地想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家乡。
    6 出自《乌有乡消息》中的地名。《乌有乡消息》是英国作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的一部长篇政治幻想小说。作品写于19世纪90年代。小说主人公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在参加了一次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后,回家做了一场梦。在梦中他发现自己已经生活在实现了共产主义的英国,他通过实地观察和与人交谈,惊奇地看到旧时代的生活痕迹已经彻底消失,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上,贫富悬殊的现象没有了,私有财产和货币消亡了,人压迫人的现象也不复存在,一切都实现了按需分配。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人人有自己热爱的工作,个个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这场梦的描绘,热情地赞美了人类的未来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并对19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帝国主义政策进行了批判。
    7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3页。
    8 同上,第326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148页。
    2 同上,第326页。
    3 同上,第332页。
    4 同上,第169页。
    5 同上,第243页。
    6 同上,第146页。
    7 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在·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英国社会和政治改革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杜尔克姆(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
    8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94页。
    9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84.
    10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23页。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
    2 Ibid,p.173.
    3 Ibid,p.173.
    4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tnanism,p.139.
    5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
    6 Michael K.Glenday.SauiBellow and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39.
    7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04页。
    8 同上,第430页。
    9 同上,第473页。
    10 同上,第430页。
    11 同上,第496-497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509页。
    2 注:括号内为笔者在翻译原文时根据上下文意思所加。
    3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40.
    4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33页。
    5 同上,第603页。
    6 同上,第540页。
    7 同上,第420页。
    8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81.
    9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551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87页。
    2 同上,第406页。
    3 同上,第453页。
    4 同上,第526-527页。
    5 同上,第527页。
    6 同上,第527页。
    7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84.
    1 毛信德:《美国20世纪文坛之魂:十大著名作家史论》,第339页。
    2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82.
    3 Ibid,p.284.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73.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83.
    1 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p.207.
    2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371页。
    3 指瑞普·凡·温克尔,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中的主人公。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386页。
    2 同上,第374页。
    3 同上,第148页。
    4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31.
    5 Ibid,p.171.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71.
    2 Ibid,p.173.
    3 Ibid,pp.170-171.
    4 Ibid.p.282.
    5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27页。
    6 同上,第574页。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the Decline of Humanism,p.9.
    2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81页。
    3 同上,第537页。
    4 同上,第597页。
    5 同上,第313页。
    6 同上,第485页。
    7 同上,第489页。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538页。
    2 同上,第522页。
    3 同上,第431页。
    4 同上,第26页。
    5 同上,第386页。
    6 同上,第431页。
    7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10.
    8 Ibid,p.281.
    9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102页。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
    3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432页。
    4 同上,第431页。
    5 同上,第340页。
    6 同上,第466页。
    7 同上,第319页。
    8 同上,第487页。
    1 索尔·贝娄:“诺贝尔奖受奖演说”,索尔·贝娄著:《集腋成裘集》,第123页。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3.
    3 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
    4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185页。
    5 同上,第437页。
    6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10.
    1 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第281页。
    2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陈永国等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84页。
    3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汤永宽等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227页。
    1 马修斯·鲁戴恩撰:《索尔·贝洛采访记》,郭廉彰译,《国外文学》,1988年第3期。
    2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185页。
    3 同上,第335页。
    4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译序”,第3页。
    5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4.
    6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48.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48.
    2 Ibid,p.189.
    3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7.
    4 索多玛和蛾摩拉是西座古城,因居民罪恶深重而被上帝焚毁。见《圣经·旧约·创世纪》。
    5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301页。
    6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47.
    7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307页。
    1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94页。
    2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12页。
    3 同上,第12页。
    4 同上,第299-300页。
    5 同上,第209页。
    6 同上,第93页。
    7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99.
    8 索尔·贝娄:《思考者的荒原--谈谈小说家的职责》,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第439页。
    9 索尔·贝娄:《在诺贝尔奖金授奖仪式上的讲话》,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第457页。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5.
    3 特雷·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202页。
    4 同上,第243页。
    5 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第385页。
    6 同上,第383页。
    7 同上,第385页。
    8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136页。
    9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37页。
    10 同上,第161页。
    11 同上,第307页。
    1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86页。
    2 同上,第141页。
    3 同上,第141-142页。
    4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220-221页。
    5 同上,第244页。
    6 同上,第252页。
    1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184页。
    2 同上,第265页。
    3 同上,第140页。
    4 同上,第201页。
    5 同上,第56页。
    6 同上,第287页。
    7 同上,第331页。
    8 同上,第179页。
    9 同上,第95页。
    10 同上,第95页。
    11 同上,第200页。
    1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298页。
    2 同上,第270页。
    3 同上,第78页。
    4 同上,第257页。
    5 同上,第135页。
    6 同上,第47页。
    7 同上,第48页。
    8 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第412页。
    1 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第439页。
    2 陈焜:《索尔·贝娄--当代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钱满素编:《美国当代小说家论》,第88页。
    3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0.
    4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99页。
    5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p.45-46.
    6 Ibid,p.44.
    1 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第238页。
    2 米其科·卡库坦尼:《作家应追求自由的风格》,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第448页。(注:此文为1982年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文化专栏记者米其科·卡库坦尼对贝娄进行采访后写的一篇访问记,标题《作家应追求自由的风格》为译者所加。)
    3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214.
    4 Ibid,p.217.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2.
    6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221.
    7 Ibid,p.222.
    1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143页。
    2 同上,第163、234页。
    3 同上,第301页。
    4 同上,第145页。
    5 同上,第277页。
    6 同上,第181页。(注:此处笔者根据英文小说原文对译文作了一些改动。)
    7 同上,第209页。
    8 同上,第36页。
    9 同上,第76页。
    10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223.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222.
    2 Ibid,pp.222-223.
    3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2.
    4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44页。
    5 同上,第333页。
    6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48.
    7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3.
    8 Ibid,p.214.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8.
    2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
    3 Ibid,p.2.
    4 Ibid,p.2.
    5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24页。
    6 同上,第224页。
    7 同上,第230页。
    8 Michael K.Glenday.SauIBeiiow and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55.
    9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183页。
    10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218.
    11 Ibid,p.48.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8.
    2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278页。
    3 同上,第228页。
    4 同上,第228页。
    5 注:括号内为笔者在翻译英文原文的时候根据上下文意思所加。
    6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4.
    7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141页。
    8 同上,第141页。
    9 同上,第333页。
    10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8.
    1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4页。
    2 同上,第123页。
    3 同上,第209页。
    4 同上,第142页。
    5 同上,第333页。
    6 同上,第142页。
    7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231页。
    8 同上,第233页。
    9 同上,第234页。
    10 同上,第105页。
    11 同上,第145页。
    12 同上,第77页。
    13 同上,第218页。
    14 同上,第236页。
    1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前言”,第8页。
    2 同上,“前言”,第8页。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90.
    2 Ibid,p.246.
    3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227页。
    4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08.
    5 索尔·贝娄看:《院长的十二月》,第160页。
    6 同上,第208页。
    7 同上,“译序”,第5页。
    8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09页。
    9 同上,第209页。
    1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09页。
    2 同上,第252页。
    3 同上,第339页。
    4 詹明信和拉康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论述过“精神分裂症”。詹明信指出,精神分裂症正是后现代文化理论中一个非常流行的主题。拉康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符号指意链条的断裂”,是纯指符的逻辑,因为在精神分裂症者的头脑中,句法和时间性的组织完全消失了,只剩下了纯粹的指符。詹明信指出后现代主义是指符和意符的分离和意符的消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头脑中只有纯粹的、孤立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观念已经失踪了,只剩下永久的现在或纯的现在和纯的指符的连续。这正是后现代主义作品(诸如音乐,文学)的显著特色。还有人从哲学和认识论角度来论述“精神分裂症”。比如,有学者指出,西方哲学有对人所普遍存在的“精神分裂症”的哲学思考。而文学是表现“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形式,文学表现了“二元对立的精神分裂和心灵冲突”。(黄健:(文学与人生》,第100-101页。)
    5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22.
    6 Ibid,p.48.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22.
    2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229页。
    3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4.
    4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48页。
    5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214页。
    6 同上,第36页。
    7 同上,第48页。
    8 同上,第234页。
    9 同上,第235页。
    10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48.
    11 Ibid,p.248.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3.
    2 Ibid,p.49.
    3 Ibid,p.19.
    4 Ibid,p.47.
    5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15页。
    6 同上,第224页。
    1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25页。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53.
    3 Ibid,p.53.
    4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36.
    5 Eugene Hollahan.SaulBellow and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52.
    6 Ibid,p.217.
    7 Ibid,p.116.
    8 Ibid,p.47.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2.
    2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307页。
    3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55.
    4 Michael K.Glenday.SaulBellow and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08.
    5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75页。
    6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译序”,第4页。
    7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5.
    8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92页。
    9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
    10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24页。
    1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248页.(注:此处笔者根据英文小说原文对译文做了一些改动。)
    2 同上,第224页。
    3 同上,第271页。
    4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45页。
    5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174页。
    6 同上,第105页。
    7 马丁·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第87页。
    1 西美尔著:《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第12页。
    2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160页。
    3 马丁·海德格尔著:《人,诗意地安居》,第143页。
    4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39页。
    5 同上,第40页。
    6 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第287页。
    1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70页。
    2 同上,第174-175页。
    3 同上,第54页。
    4 同上,第276页。
    5 同上,第218页。
    6 同上,第218页。
    7 同上,第236页。
    8 同上,第87页。
    9 同上,第183页。
    1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译序”,第4页。
    1 本论文在前面几章中已经对这几个方面的主题分别加以分析,其中每一部小说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揭示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1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300、332页。
    2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92页。
    3 同上,第91页。
    4 同上,第95页。
    5 转引自卡西尔著:《人论》,第3页。
    6 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7 卡西尔著:《人论》,第3页。
    8 赫尔岑(1812-1870,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政论家、作家)指出:“对莎士比亚来说,人的内心世界就是宇 宙,他用天才而有力的笔描绘出了这个宇宙。”(黄健:《文学与人生》,第95页。)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7.
    2 Ibid,p.20.
    3 Ibid,p.42.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68.
    5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332页。(注:此处笔者根据英文小说原文对译文作了一些改动。)
    6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39.
    1 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p.216.
    2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第81-82页。
    3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4.
    4 伊恩·乌斯比著:《50部美国小说》,第385页。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16.
    6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9.
    7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05.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24.
    2 Ibid,p.136.
    3 Ibid,p.136.
    4 注:括号内文字为笔者在翻译原文时根据上下文意思所加。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36.
    6 马库斯·克莱因在《异化之后》中指出,曾经作为现代主义特征的异化的自我的形象在战后的美国小说中得到了矫正,其总的精神是期望超越异化而达到一个新的形式的调和,这种形式是喜剧性的,常常是荒诞的。
    7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40.
    8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101页。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7.
    2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40.
    3 Ibid,p.223.
    4 哈贝马斯是在分析交往行为和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起交往理性概念的。他是以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二元分立为基点,赋予交往理性以对抗工具理性的使命,通过“交往理性”这种新理性观的确立,解除了意识哲学的“先验主体”和“先验理性”的设定,摒弃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而取消了主体中心主义的独裁,从根本上否定了狭隘的传统的“理性”观,也为现代人逃离现代性困境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http://www.potu.com/147375/10029364)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是在语言基础之上确立起来的,这就使他摆脱了意识哲学由于仅限于概念、推论的抽象僵硬、独自,而带来的思想者与作为思想对象的主观世界和作为思想对象的客观世界以及思想者之间的对立,从而走出了意识哲学固有的对象性思维的阴影。(http://www.govyi.com/paperln31t/200605/587533.shtml.)
    5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252-253页。
    6 同上,第252页。
    1 转引自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78页。
    2 单继刚:《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第36页。
    3 马丁.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第77页。
    4 赵一凡:《现代性》,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643页。
    5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277页。
    6 埃德蒙德·胡塞尔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第7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78-79页。
    2 索尔·贝娄:《未来小说漫话》,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第435页。
    3 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p.182.
    4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99.
    5 Ibid,p.156.
    6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161页。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48.
    2 Ibid,p.130.
    3 Ibid,p.156.
    4 Ibid,p.148.
    5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241页。
    6 同上,第242页。
    7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76.
    1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第105页。
    2 参见网址:http://myy.cass.cn/file/2002010110928.html.
    3 转引自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第143页。
    4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第143页。
    5 同上,第144页。
    6 转引自同上,第206页。
    7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54.
    8 Ibid,p.54.
    9 乔治·瑞泽尔著:《后现代社会理论》,第242-243页。乔治·瑞泽尔在这里指出.尽管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着重强调社会(或技术-经济)结构,但在他稍后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文化和政治占据了中心舞台。在这本书中,贝尔假定存在着三个 核心领域,“分别由不同的轴心原则所支配:经济领域是效率,政治领域是平等,文化领域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贝尔的主要论点是技术-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冲突:今天,我们能够明显看出,社会结构(技术-经济秩序)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剧烈的裂痕。前者为由效率和工具理性来界定的那些经济原则以及通过对物的有序安捧(包括把人视为物)来进行生产的组织所支配。而后者则是萎靡的、混杂的,由反理性和反智性情绪所支配,这种情绪将自我作为衡量生活体验之美学价值的尺度。
    1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00页。
    2 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第12页。
    3 同上,第19页。
    4 同上,第29页。
    5 同上,第20页。
    1 赵一凡:《现代性》,赵一凡、张中载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645页。
    2 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166页。
    3 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139页。
    4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2.
    6 卡西尔著:《人论》,第216页。
    1 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第77页。
    2 丹尼尔·贝尔著:《赉本主义文化矛盾》,“1978年再版前言”,第24页。
    3 杜庆春:《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对抗和对话》,《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4 Eugene Hollahan.SauIBellow and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96.
    5 Ibid,p.203.
    6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06.
    7 Ibid,p.207.
    8 Ibid,p.206.
    9 Ibid,p.206.
    10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58.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05.
    2 Ibid,p.205.
    3 Ibid,p.187.
    4 Ibid,p.188.
    5 Ibid,p.209.
    6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32.
    7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31.
    8 Ibid,p.231.
    1 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第328页。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8.
    3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23.
    4 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第328页。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63.
    6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30.
    7 Ibid,p.50.
    8 Ibid,p.163.
    9 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第411页。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ilow:In Defense of Man,p.10.
    2 索尔·贝娄著:《赫索格》,第234页。
    3 同上,第218页。
    4 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p.142.
    5 R.W费夫尔著:《西方文化的终结》,第12页。
    6 Jo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43.
    7 Ibid,p.45.
    8 Ibid,p.45.
    9 Ibid,p.45.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46.
    2 Ibid,p.38.
    3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2.
    4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45.
    5 Ibid,p.45.
    6 阿诺德在《评华兹华斯》一文中主张,诗应该是诗人“对于生活的批判”,诗人应将道德观念应用在生活上。他肯定了诗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否定了歪曲生活、嘲笑生活与唯美主义的诗。(http://baike.baidu.com/view/1255131.htm.)
    7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46.
    1 单继刚:《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第46:页。
    2 孙志文著:《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第158页。
    3 黄汉平:《主体》,赵一凡、张中载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87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第383页。(1998年长江洪水后,江泽民曾引用过这段话。)
    5[美]N.J.格林伍德,J.M.B爱德华兹著:《人类环境和自然系统》,刘之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第490页。
    1 程虹:《生态批评》,赵一凡、张中载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491页。
    2 同上,第489页。
    3 孙志文著:《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第68页。
    4 同上,第14-15页。
    5 同上,第68页。
    6 同上,第113页。
    7 同上,第128页。
    8 黄汉平:《主体》,赵一凡、张中载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875页。
    1 单继刚:《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第181页。
    2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332页。
    3 同上,第256页。
    4 同上,第263页。
    5 同上,第246页。
    6 同上,第246页。
    7 同上,第159页。
    8 同上,第157页。
    1 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第158页。
    2 同上,第158页。
    3 同上,第159页。
    4 同上,第159页。
    5 同上,第160页。
    6 程虹:《生态批评》,赵一凡、张中载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491页。
    1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68页.
    2 特雷·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183页。
    3 同上,第244页。
    4 同上,第244页。
    5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160页。
    6 同上,第160页。
    7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力量”(dream power),乃是生命的创造力量,既是生命欲望的象征,也是生命理想的象征。(黄健:《文学与人生》,第157页。)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65.
    2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46.
    3 Robert Boyers,et al.'Literature and Culture:An Interview with Saul Bellow',Salmagundi,30(Summer1975),p.14.
    4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45.
    5 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第280页。
    6 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第16页。
    1 Irvng Howe.'Mr.Sammler's Planet',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p.169.
    2 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第306页。
    3 帕斯卡尔(1623-1662),17世纪著名的法国思想家。
    4 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第320页。
    5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44.
    6 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第320页。
    7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30.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30.
    2 《忏悔者》是辛格的关于大屠杀题材的一部小说。小说主人公夏皮罗(Shapiro)在美国获得了事业的成功,但是物质上的富足无法填补他精神上的空虚。在这部作品中,辛格指出犹太人不应该忘记过去,忘记大屠杀,但是过度纠缠其中、无以自拔无助于整个犹太民族的进步。真正的犹太人应该回到犹太教,回到以色列,这是大屠杀之后犹太人的理想归宿。
    3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54.
    4 马凌:《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第85页。
    5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第151页。
    6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10.
    7 Ibid,p.145.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4.
    2 Ibid,p.300.
    3 Ibid,p.38.
    4 Ibid,p.38.
    5 Ibid,p.34.
    6 Ibid,p.34.
    7 Ibid,p.65.
    8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68.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p.4-5.
    2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36.
    3 Ibid,p.24.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08.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97.
    6 Ibid.,p.304.
    7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166页.
    8 同上,第165页。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34.
    2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146页。
    3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217.
    4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44.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88.
    6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14.
    7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7.
    8 Ibid,p.228.
    9 Ibid,p.194.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73.
    2 Ibid,p.190.
    3 Ibid,p.72.
    4 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第333页。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19.
    2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p.262-263.
    3 马凌:《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第289页。
    4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63页。
    5 同上,第62页。
    6 毛信德编:《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集》,第623页。
    7 同上,第623页。
    8 同上,第637页。
    1 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第386页,
    2 同上,第409页。
    3 同上,第414页。
    4 郑乐平编译:《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韦伯文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第102页。
    5 席勒著:《美育书简》,第51页。
    6 马尔库塞还指出,席勒的意义在于他恢复了感性应有的地位:“席勒的《美育书简》一书强调的是审美功能中的冲动性和本能,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拓展,为饱受现代文明创伤的现代人找到了出路,那就是突破理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因为理性从其功能上说乃是压抑性的。”(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133页。)
    7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126页。
    8 尼采著:《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第294页。
    9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96页。
    10 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第154页。
    1 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第169页。
    2 同上,第158页。
    3 同上,第171页。
    4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49.
    5 Ibid,p.249.
    6 Ibid,p.249.
    7 Ibid,p.249.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212.
    2 Ibid,p.218.
    3 钱满素编:《美国当代小说家论》,第83页。
    4 同上,第83页。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87.
    6 黄健:《文学与人生》,第104页。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43.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01.
    3 Ibid,p.102.
    4 Ibid,p.109.
    5 Ibid,p.107.
    6 Ibid,p.108.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08.
    2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45.
    3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08.
    4 吴玲英:《索尔·贝娄与拉尔夫·埃里森的“边缘人”研究》,第119页.
    5 祝平:《索尔·贝娄的肯定伦理观》,《外国文学评论》,2007第2期。
    6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5.
    7 Ibid,p.35.
    8 Ibid,p.36.
    9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35.
    10 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p.142.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0.
    2 Ibid,p.32.
    3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02.
    4 Ibid,p.103.
    5 Ibid,p.102.
    6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78.
    7 Ibid,p.278.
    8 Ibid,p.279.
    9 Ibid,p.278.
    10 Ibid,p.279.
    11 Ibid,p.278.
    1 R.W.费夫尔著:《西方文化的终结》,第112页。
    2 同上,第113页。
    3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2.
    4 马丁·海德格尔著:《林中路》,第299页。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5.
    6 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第450-451页。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91.
    2 Ibid,p.224.
    3 Ibid,p.223.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62.
    5 Ibid,p.110.
    6 Ibid,p.162.
    7 Ibid,p.110.
    8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爱欲与文明》,第161页。
    9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87.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13.
    2 Ibid,p.141.
    3 马修斯·鲁戴恩撰:《索尔·贝洛采访记》,郭廉彰译,《国外文学》,1988年第3期.
    4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41.
    5 Ibid,p.294.
    6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the Decline of Humanism,p.150.
    1 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第86页。
    2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31.
    3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15.
    4 Ibid,p.200.
    5 Ibid,p.115.
    6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31.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32.
    2 Ibid,p.270.
    3 Ibid,pp.231-232.
    4 Ibid,p.270.
    5 Ibid,p.270.
    1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95页。
    2 同上,第134页。
    3 同上,第205页。
    4 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38页。
    5 同上,第279页。
    6 苏珊·桑塔格等评论家在20世纪60年代曾断言“小说已死”。
    7 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25页。
    8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45页。
    9 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52页。
    1 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28页。
    2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第69页。
    3 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328页。
    4 丹尼尔·贝尔指出,自我意识的出现,以及一个流动性的社会的种种压力,已经导致了对于社会更加公开和自觉的思想反应方式--反叛、异化、退隐、冷漠,顺从--这一切都格外清晰地蚀刻在文化的表面上。(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39页。)
    5 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11页。
    6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39页。
    7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第123页。
    8 M.Berman.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p.159.
    9 齐美尔最关心的,就是现代人的处境。他指出现代人都面临着“外来人”的命运。(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第58页。)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非人格化的社会。在韦伯看来,社会的动向就是日益增长的官僚化(或功能理性)的动向。在这种情况下,较高的功能专门化就意味着个人日益脱离他对自己所参与的事业的控制。按照这种观点,由于受到效益定额、可预测性以及专门化的制约,人成了“这台官僚机器隆隆运转程序”的附属品。(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40页。)
    10 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73页。
    1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54页。
    2 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403页。
    3 同上,第28页。
    4 F.Jameson.Postmodernism,p.366.,转引自Michael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74页。
    5 赵勇:《自然在文学中的淡出和消失》,外国文学,2008年第4期。
    6 Mich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29页。
    1 Michael K.Glenday.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pp.111、115、126、166、173.
    2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449页。
    3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02页。
    4 作为思想体系,清教主义的转化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它从苛刻的加尔文命定说开始,经过爱德华兹的美 学启发。发展到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最后融入了内战后的“斯文传统”。作为一套社会实践理论,它终于演变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为猖獗的个人主义和赚钱行为辩护的根据(正如埃德蒙·摩根所说,本杰明·富兰克林靠自己赚钱,约翰.D.洛克菲勒则以为他的钱来自上帝),成为制约小城镇生活的法则。(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08页.)
    1 莱茵戈德指出,人类在“进步”这一词中已植入了一种对世界的总体看法,那就是将科技创新等同于人类状况的改善。后期的波德莱尔则描绘了与他早期描绘的狂欢节似的田园风景画完全相反的田园风景画,讽刺进步的概念和现代生活,认为无限进步是迄今为止最残酷和最别出心裁的折磨。(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321、133页。)
    2 赵一凡:《现代性》,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648页。
    3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面前什么都有,我们面前什么也没有: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这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名著《双城记》的经典开场白。说它经典,是因为一百多年之后。这个评价即使原封不动地挪过来作为对这个时代的概括.恐怕也还是相当贴切的。(《读者》,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期。)笔者认为。贝娄小说对盲目追求“进步”的批判和狄更斯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4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35页.
    5 同上,第168页。
    6 贝尔还指出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的悖论关系:生产效益较高的机器或工艺程序自然会取代效益低的。这其中的含义是进步。但在文化中始终有一种回跃,即不断转回到人类生存痛苦的老问题上去。(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58-59页。)
    1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404页。
    2 同上,第407页。
    3 同上,第424页。
    4 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99页。
    5 索尔·贝娄:《未来小说漫话》,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第432页。
    6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32页。
    7 同上,第315页。
    1 陈焜:《索尔·贝娄-当代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钱满素编:《美国当代小说家论》,第88页.
    2 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36页。
    3 同上.第54页。(注:此处笔者根据英文小说原文对译文作了一些改动。)
    4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89页。
    5 米其科·卡库坦尼:《作家应追求自由的风格》,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第443页。
    6 “外来人”(stranger又译陌生人、异乡人、局外人).外来人的境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已经无家可归、注定四处漂泊的现代人的生存样式。在齐美尔的心目中,整个现代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外来人的世界(a world of strangers).齐美尔关心现代人的处境,他指出现代人都面临着“外来人”的命运。在1928年发表的《人类迁移与边缘人》一文中,帕克(R.E.Park)引述了齐美尔有关外来人的界定,然后提出了一个自己的概念,即“边缘人”(marginal man).在帕克看来,解放了的犹太人,过去和现在都是典型的边缘人。
    1 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第143页。
    2 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第197页。
    3 同上,第461页。
    4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41.
    5 Ibid,p.39.
    6 Ibid,p.36.
    7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6.
    1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6.
    2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38.
    3 Ibid,p.132.
    4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242.
    5 Ibid,p.242.
    6 彭越:《中国文化的非主体精神》,广州:广州出版社,1994,第41页。
    1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6.
    2 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p.308.
    3 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第212页。
    1 小说中写到.当西特林感到心情沮丧的时候,他寻求解脱的方式是让自己倒立。(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第75页。)
    2 Gerhard Bach.,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pp.308-309.
    3 维柯(1668-1744),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法学家、语文学家,代表作有《新科学》等。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48.
    5 John Jacob Clayton.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p.3.
    6 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23页。
    7 索尔·贝娄:《在诺贝尔奖金授奖仪式上的讲话》,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第455页。
    1 注:精神生态环境危机,指人们产生异化等精神危机。
    2 祝平:《乌云背后的亮光--索尔·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博士论文),2006。
    3 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第86页。
    4 Eugene Hollahan.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p.163.
    5 Ibid,p.164.
    1.Abrams,M.H.The Mirror and the Lamp[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2.Asa Berger,Arthur.Cultural Criticism[M].London:Sage Publications,Inc.,1995.
    3.Atlas,James.Bellow[M].New York:Random House,2000.
    4.Bach,Gerhard.,ed.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Saul Bellow[C].Westport,Connecticut,&London:Greenwood Press,1995.
    5.Bach,Gerhard.,and Kollhofer,Jakob J.,eds.Saul Bellow at Seventy Five: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C].Tubingen:Narr,1991.
    6.Bakker,J.Fiction as Survival Strateg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jor Works of Ernest Hemingway and Saul Bellow[M].Amsterdam:Rodopi,1983.
    7.Bellow,Saul.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M].New York:Penguin books,1985.
    8.Bellow,Saul.Henderson the Rain King[M].New York:Penguin Books,1986.
    9.Bellow,Saul.Humboldt's Gift[M].New York:Penguin Books,1982.
    10.Bellow,Saul.Humboldt's Gift[M].New York:Peuguin Books,1975.
    11.Bellow,Saul.More Die of Heartbreak[M].New York:Penguin Books,1988.
    12.Bellow,Saul.Mr.Sammler's Planet[M].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70.
    13.Bellow,Saul.Seize the Day:With Three Short Stories and A One-act Play[M].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76.
    14.Bellow,Saul.To Jerusalem and Back:A Personal Account[M].Boston,Mass.:G.K.Hall,Co.,1977.
    15.Bellow,Saul.The Victim[M].New York:Penguin Books,1988.
    16.Bellow,Saul.Herzog[M].New York:Penguin Books,1984.
    17.Bellow,Saul.Great Jewish Short Stories[M].New York:Dell Pub.Co.,1963.
    18.Bellow,Saul.The Bellarosa Connection[M].New York,N.Y.,U.S.A.:Penguin,1989.
    19.Bellow,Saul.Dangling Man[M].Harmondworth:Penguin books,1985.
    20.Bellow,Saul.The Dean's December[M].New York:Harper & Row,1982.
    21.Bellow,Saul.Him with His Foot in His Mouth and Other Stories[M].New York:Harper & Row,1984.
    22.Bellow,Saul.Mosby's Memoirs:and Other Stories[M].Middlesex;New York:Penguin Books,1971.
    23.Bellow,Saul.The portable Saul Bellow[M].Harmondsworth,Middlesex,England:Penguin Books,1977.
    24.Bellow,Saul.Ravelstein[M].New York:Penguin Books,2001.
    25.Bellow,Saul.Theft:A Novella[M].NY:Penguin Books,1989.
    26.Bellow,Saul.It All Adds Up:From the Dim Past to the Uncertain Future:A Nonfiction Collection[C].NY:Viking,1994.
    27.Bellow,Saul.The Actual[M].NY:Viking,1997.
    28.Bellow,Saul.,ed.Technology and the Frontiers of Knowledge[C].Garden City,New York:Doubleday&Company,Inc.,1975.
    29.Berman,M.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M].New York:Penguin Books,1982.
    30.Bloom,Harold.Saul Bellow[M].New York,Philadelphi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6.
    31.Booth,Wayne C.The Rhetoric of Ficti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32.Bradbury,Malcolm.Saul Bellow[M].London;New York:Methuen Co.Ltd.,1982.
    33.Braham,Jeanne.A Sort of Columbus:the American Voyages of Saul Bellow's Fiction [M].Athens:U of Georgia P,1984.
    34.Brooks,Cleanth.,ed.Understanding Fi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35.Clayton,John Jacob.Saul Bellow:In Defense of Man[M].Bloomington&Lond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9.
    36.Cronin,GloriaL.,ed.Saul Bellow in the 1980s: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C].East Lansing,Michiga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9.
    37.Cronin,GloriaL.Conversations with Saul Bellow[C].Jackson:UP of Mississippi,1994.
    38.Dutton,Robert R.Saul Bellow[M].A Division of G.K.Hall & Co.,Boston:Twayne Publishers Inc.,1971.
    39.Eagleton,Terry.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文学理论导论 )[M].北京: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lackwell Publishers,2004.
    40.Elliott,Emory.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41.Friedrich,Marianne M.Character and Narration in the Short Fiction of Saul Bellow [M].New York: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42.Fuchs,Daniel.Saul Bellow:Vision and Revision[M].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84.
    43.Glenday,Michael K.Saul Bellow and the Decline of Humanism[M].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90.
    44.Guerin,Wilfred.,ed.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45.Gullette,Margaret Morganroth.Safe at Last in the Middle Years the Invention of the Midlife Progress Nove:Saul Bellow,Margaret Drabble,Anne Tyler,and John Updike[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46.Harper,Howard M.Desperate Faith-A Study of Bellow Salinger Mailer Baldwin and Updike[M].S.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67.
    47.Hassan,Ihab.Radical Innocence[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
    48.Hollahan,Eugene.Saul Bellow and The Struggle at the Center[C].New York:AMS Press,1996.
    49.Hyland,Peter.Saul Bellow[M].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92.
    50.Kiernan,Robert F.Saul Bellow[M].NY:Continuum,1989.
    51.Kramer,Michael P.New Essays on Seize the Day[C].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2.Kramer,Michael P.,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3.Leavis,F.R.The Great Tradition[M].London:Chatto&Windus,1955.
    54.Lindner,Christoph.Fictions of Commodity Culture:From the Victorian to the Postmodern[M].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3.
    55.Malin,Irving.Saul Bellow's Fiction[M].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73.
    56.Mc.Connell,Frank D.Four Postwar American Novelists:Bellow Mailer Barth and Pynchon[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7.
    57.Miller,Ruth.Saul Bellow:A Biogrophy of the Imagination[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1.
    58.Newman,Judie.Saul Bellow andHistory[M].London:Macmillan Press,1984.
    59.Opdahl,Keith Michael.The Novels of Saul Bellow:An Introduction[M].University Park and London: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8.
    60.Pifer,Ellen.Saul Bellow:Against the Grain[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0.
    61.Rovit,Earl H.,comp.Saul Bellow: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C].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75.
    62.Rovit,Earl H.Saul Bellow[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67.
    63.Schraepen,Edmond.,ed.Saul Bellow and His Work[M].Brussel University Press,1977.
    64.Schraepen,Edmond.Saul Bellow:Henderson the Rain King[M].Burnt Mill,Harlow,Essex:Longman,1981.
    65.Selden,Raman.,4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66.Wasserman,Harriet.Handsome ls Adventures with Saul Bellow[M].New York:From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7.
    67.Wensong,Liu(刘文松).Saul Bellow's Fiction:Power Relations and Female Representation[M].Xiamen,China:Xiamen Univeristy Press,2004.
    68.Williams,Raymond.Culture and Society[M].London:Chatto&Windus,1959.
    69.Williams,Raymond.Marxism and Literature[M].London:OxfordUniversity Press,1977.
    70.Wilson,Jonathan.Herzog:The Limits of Ideas[M].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90.
    71.Wolfreys,Julian.Critical Keyword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M].New York:Macmillan Press,2004.
    1.[美]埃利奥特,埃默里(Emory Elliott)主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朱通伯译,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2.[俄]巴赫金著:《诗学与访谈》[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美]贝尔,丹尼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4.[美]贝尔,丹尼尔著:《意识形态的终结》[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德]本雅明,瓦尔特著:《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德]本雅明,瓦尔特著:《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美]博维,保罗著:《权利中的知识分子》[M],萧沙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美]布尔斯廷,丹尼尔著:《美国人殖民地历程》[M],时殷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美]布鲁姆,哈罗德著:《西方正典》[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0.[美]布鲁姆,哈罗德著:《影响的焦虑》[M],徐文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1.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3。
    12.陈刚:《西方精神史》(上、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3.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4.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5.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17.[英]弗里斯比,戴维著:《现代性的碎片》[M],卢晖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8.[奥]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M],彭舜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俄]弗兰克著:《俄国知识人与精神偶像》[M],徐凤林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0.[美]弗洛姆,埃里希著:《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1.[美]弗洛姆,埃里希著:《逃避自由》[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22.[英]费瑟斯通,迈克著:《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3.[英]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M],袁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24.[加]弗莱,诺思罗普著:《批评的剖析》[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5.傅腾霄主编:《马列文论研究》[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6.高宏存主编,梁隽、朱海峰编著:《自由神与物质王的角逐--美国文化的面貌与精神》[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7.顾学稼、陈必录、姚波、吴文嘉编著:《美国史纲要》[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28.郭继德:《二十世纪美国文学--梦想与现实》[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9.[美]哈桑,伊哈布著:《当代美国文学》[M],陆凡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30.[美]哈维,戴维著:《后现代的状况》[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1.[德]海德格尔,马丁著:《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32.[德]海德格尔,马丁著:《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3.[德]海德格尔,马丁著:《存在与在》[M],王作虹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4.[德]海德格尔,马丁著:《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35.韩学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36.[美]马尔库塞,赫伯特著:《爱欲与文明》[M],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7.何林:《萨特:存在给自由戴上镣铐》[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38.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9.何仲生:《弗洛伊德:文明的代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40.何仲生、余凤高:《弗洛伊德文明的代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41.[德]胡塞尔,埃德蒙德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2.黄健:《文学与人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3.[英]J.B.加百尔等著:《圣经中的犹太行迹》[M],梁工等译,上海:三联 书店,1996。
    44.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5.蒋述卓编著:《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6.[英]卡瓦拉罗,丹尼著:《文化理论关键词》[M],张卫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7.[美]卡林内斯库,马泰:《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8.[德]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9.[美]凯尔纳,道格拉斯编:《波德利亚:批判性读本》[M],陈维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0.[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51.李庆余、周桂银等著:《美国现代化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2.李晓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3.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4.刘文松:《索尔.贝娄小说中的权力关系及其女性表征》(Saul Bellow's Fiction:Power Relations and Female Representation)[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55.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56.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4。
    57.卢敦基等:《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回眸:孤独的慰籍》[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58.陆梅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上、下)[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59.陆扬:《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0.陆扬:《精神分析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61.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2.罗明洲:《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63.[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下)[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4.[美]Michael J.Dear著,《后现代都市状况》[M],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5.[美]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M],鹂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6.马凌:《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67.马小朝:《荒原上有诗人在高声呼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8.[美]N.J.格林伍德、J.M.B.爱德华兹著:《人类环境和自然系统》[M],刘之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69.[德]尼采,弗里德里希著:《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0.毛信德:《美国20世纪文坛之魂:十大著名作家史论》[C],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71.毛信德编:《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集》[C],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72.彭越:《中国文化的非主体精神》[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4。
    73.钱满素编:《美国当代小说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4.钱满素著:《年轻的美利坚》[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75.[法]让·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6.[美]瑞泽尔,乔治著:《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77.[英]R.W.费夫尔著:《西方文化的终结》[M],丁万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78.[英]塞尔登,拉曼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9.单继刚:《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80.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M],北京:三联书店,1997。
    81.施袁喜编译:《美国文化简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82.[英]斯道雷,约翰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3.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十四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4.[德]孙志文著:《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陈永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85.[美]索尔·贝娄著:《索尔·贝娄短篇小说集》(英文本)[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
    86.[美]索尔·贝娄著:《索尔·贝娄短篇小说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
    87.[美]索尔·贝娄著:《洪堡的礼物》[M],蒲隆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十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8.[美]索尔·贝娄著:《赫索格》[M],宋兆霖译,桂林:漓江人民出版社,1985。
    89.[美]索尔·贝娄著:《院长的十二月》[M],陈永国等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0.[美]索尔·贝娄著:《赛姆勒先生的行星》[M],汤永宽等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1.[美]索尔·贝娄著:《赫索格》[M],宋兆霖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十四卷),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2.[美]索尔·贝娄著:《集腋成裘集》[M],李自修等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十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3.[美]索尔·贝娄著:《更多的人死于心碎》[M],姚暨荣译,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十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4.[美]泰格沃德,戴维斯著:《六十年代与现代美国的终结》[M],周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5.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6.王加丰、周旭东主编:《美国历史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97.王宁、顾明栋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98.王齐:《走向绝望的深渊--克尔恺郭尔的美学生活境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9.王冼编:《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100.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01.[英]威廉斯,雷蒙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02.[英]威廉斯,雷蒙著:《现代主义的政治》[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3.[德]韦伯,马克斯著:《经济与社会》(上、下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4.[德]维尔默,阿尔布莱希特著:《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辩证法》[M],钦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5.[德]韦尔施,沃尔夫冈著:《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6.吴富恒、王誉公:《美国作家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07.[英]乌斯比,伊恩著:《50部美国小说》[M],王问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108.吴玲英:《索尔·贝娄与拉尔夫·埃里森的“边缘人”研究》t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9.武跃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个人乌托帮倾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10.[德]西美尔著:《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顾仁明译,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111.[德]席勒著:《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112.肖四新:《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13.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14.徐亮等:《文论的现代性与文学理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15.严春友:《人:西方思想家的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6.叶启绩等编著:《西方人生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7.余凤高:《在现实与文学中的爱》[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118.[英]伊格尔顿,特雷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9.[美]伊恩·P·瓦特著:《小说的兴起》[M],高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120.殷企平:《英国小说批评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21.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122.余虹:《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3.于野:《文学与生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124.虞建华:《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25.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6。
    126.曾繁仁:《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7.曾庆元:《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述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28.[美]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C],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129.张德明:《批评的视野》[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30.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1.张国清:《无根基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三联书店,1999。
    132.张旭东:《批评的踪迹》[M],北京:三联书店,2003。
    133.郑乐平编译:《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韦伯文选》[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13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3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3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39.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读》(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40.周南翼:《追求一个新的理想国: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与辛西娅·欧芝克小说研究》(Toward a New Utopia-A Stuay of the Novels by Saul Bellow,Bernard Malamud and Cynthia Ozick)[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141.周南翼:《二十世纪文学泰斗:贝娄》[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4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4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4.祝平:《乌云背后的亮光--索尔·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D],2006。
    145.贝娄,索尔:《未来小说漫话》,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46.贝娄,索尔:《思考者的荒原--谈谈小说家的职责》,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47.贝娄,索尔:《在诺贝尔奖金授奖仪式上的讲话》,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48.陈焜:《索尔·贝娄--当代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钱满素编:《美国当代小说家论》[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49.陈榕:《索尔·贝娄<赫索格>:书信技巧的挖掘与创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1999年第1期。
    150.程锡麟:《西特林的思与忧--<洪堡的礼物>主题试析》,《当代外国文学》[J],2007年第4期。
    151.程虹:《生态批评》,赵一凡、张中载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52.杜庆春:《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对抗和对话》,《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J],1995年第4期。
    153.傅少武:《论索尔·贝娄小说的流浪汉形象》,《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J],1997年第2期。
    154.海德格尔,马丁:《世界图像的时代》,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55.黄汉平:《主体》,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C],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56.蒋道超:《消费社会》,《外国文学》[J],2005年第4期。
    157.卡库坦尼,米其科:《作家应追求自由的风格》,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58.鲁戴恩,马修斯撰、郭廉彰译:《索尔·贝洛采访记》,《国外文学》[J],1988年第3期。
    159.宋德伟、胡春萍:《生命的探询与存在的决断--索尔·贝娄小说的现代性意蕴片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1999年第6期。
    160.苏晖:《疯狂世界中的“边缘人”--论索尔·贝娄小说主人公心理模式的形成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J],1995年第5期。
    161.王阳:《索尔·贝娄与二项对立》,《外国文学评论》[J],1996年第2期。
    162.王祖友:《异化时代的家园信心--<赫索格>与索尔·贝娄的小说品格》,《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1997年增刊。
    163.赵一凡:《现代性》,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64.易乐湘:《有存在主义特色的人道主义者--论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社版)[J],1999年第1期。
    165.殷企平:《重复》,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66.殷企平:《互文和“鬼魂”:多萝西亚的选择》,《外国文学评论》[J],2004年第1期。
    167.殷企平:《在“进步”的车轮之下》,《外国文学评论》[J],2005年第1期。
    168.殷企平:《质疑“进步”话语:三部英国小说简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年第2期。
    169 殷企平:《<进步前哨>与“进步”话语》,《外国文学》[J],2006年第2期。
    170.赵勇:《自然在文学中的淡出和消失》,《外国文学》[J],2008年第4期。
    171.朱路平:《人性的沉沦与生命的本真还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2005年第5期.
    172.祝平:《索尔·贝娄的肯定伦理观》,《外国文学评论》[J],2007年第2期.
    173.祝平:《国内索尔·贝娄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J],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