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秘索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国家迅速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国家与民族危机。其根源何在?其出路又在哪里?这些问题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所苦苦思考和追问的问题。但同时,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对于解决思路的探索,都无法绕开“西方”这一基本的参照。西方文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直是摆在中国人面前,需要做出准确回答的一个问题。
     自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学习西方的科技、政治制度和科学理性精神,构成了“以西为师”的三部曲,这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核心内容,也熔铸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主流认识。在中国人眼中,这些内容就是西方文化的精华和核心,而西方的文学和宗教则一直是被边缘化的,至少是被排除在“精华和核心”的范围之外的。
     本文第一次试图以一个关于西方文化基质结构本体研究的理论为基础,从宏观上梳理出自鸦片战争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在主流、以及非主流的西方文化观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学和宗教的接受与认知过程,力图将前辈学者们在这一问题上“各自为战”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地纳入到这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系统和综合考察,揭示出“秘索思”是如何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认识中从难入法眼到提升至与“科学、民主”平起平坐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
     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流西方文化观下,西方文学与宗教在近现代中国的“冷遇”。本章梳理和分析了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对西方文学与宗教的接受状况和认知水平。第二章:非主流西方文化观下微弱的对抗之声。五四之后,新文化运动前期那种极端抑中扬西的文化热浪,在中国思想界已经开始降温,一小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在对待西方文化态度上更趋理性,在认识上也更加客观、深入与完整。本章重点考察了学衡派和贺麟的西方文化观,分析了他们对于西方文学与宗教的认识。第三章:低谷之后的新探索—“秘索思”元概念和西方文化基质结构的提出。这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本章重点介绍了陈中梅所提出的关于西方文化基质结构的基本理论框架,分析了在这一框架下“秘索思”(涵盖文学与宗教)在西方文化中所占的位置。第四章:厚“逻”薄“秘”的原因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造成中国人在西方文化认识上出现偏颇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在结语部分,指出了这一认知过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With the rapid rise of western countries since15th century, the world situationhad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To the Qing Empire, this was a very tough internationalsituation. Since the Opium War, China had suffered an unprecedented national crisis.Why did China fall behind? And how to break out this crisis? For more than one and ahalf century,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ve been trying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But todo th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should not be ignored, that is to say, firstly we shouldhave a in-depth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culture.
     From the Opium War to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spirit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of western culture had becomethe core content of its cultrue that had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hinese people andhad became the symbol of the western culture’s essence in most Chinese people’seyes. By contrast, wester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had always been marginalized, or atleast been excluded from the essence or the core of its culture.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tudy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westernliterature and religion by Chinese people from Opium War (1840) to the end of20thCentury on the basis of a theory about the basic structure of western culture proposedby Mr. Chen Zhongmei.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is issue by other scholars,this thesis trys to reveal the process of how “M(?) θo(?)” had been found and had beenupgraded to an equally important position with “Logos”, which includes science,technology,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spirit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of westernculture. At the end of this thesis, some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reasons ofthese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e main body of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focuseson how wester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had been marginalized by Chinese intellectuals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stream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culture from theOpium War to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faint voices ofprotest against the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wester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with thenew understandings of western culture. Chapter three is the core of this thesis. In thischapter, an important theory o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western culture is introducedand explain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M(?) θo(?)”, a new concept coveringwestern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is regarded as important as “Logos” in western culture.In chapter four,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of such a biased and long-held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culture by Chinese people are analyzed. In the conclusionpart, this thesis leads the readers to the depth of cultural reflection and points out whatwe can learn by reviewing this cognitive process.
引文
①参见陈中梅:《ο词源考——兼论西方文化基本结构(BSWC)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上篇)》(以下简称《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92页。“如果能在纳吉及其同行们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思想史、认知史、文化基质研究、西方特质意识以及学科范式生成与演变史的维度,我们将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词源考证在笔者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秘-逻理论的提出仅凭词源考据难以实现,还需要得到来自其他诸多学科相关知识的扶助。”(黑体部分,依照了原文)
    ②陈中梅:《“投竿也未迟”——论秘索思》,《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5~14页。
    ④陈中梅:《宙斯的天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2~333页。
    ⑤参见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82页。
    ①法亚力克西·德·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vii页。
    ②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致总理衙门函》,同治三年春(1864年春)。转引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
    ②《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同治四年八月初一日(1865年9月20日)。转引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194页。
    ③马祖毅:《中国翻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99页。
    ①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②钱锺书:《七缀集》(修订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155页。
    ①尹德翔:《晚清使臣与西方文学》,乐黛云主编《跨文化对话》(29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49页。
    ②曾朴:《曾先生答书》,见《胡适文存》3集卷8,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560~564页。
    ③曾朴:上引书,第560~564页。
    ①蒋梦麟:《西潮》,台湾“中央日报社”1957年版,第3~4页。
    ②[法]孟德斯鸠:《法意》,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9卷,第27章按语。
    ③[美]德雷克:《徐继畲及其〈瀛环志略〉》,任复兴译,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④Chinese Repository,169~170页,1851年4月。转引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页。
    ①转引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页。
    ①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50页。
    ②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③李提摩太:上引书,第122页。
    ①《广学会年报》,第十次(1897,《出版史料》,1991(2)。转引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②蔡尔康:《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6页。
    ③蔡尔康:前引书,第122页。
    ①蔡尔康:《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8页。
    ②蔡尔康:前引书,第280页。
    ③蔡尔康:前引书,第226页。
    ④蔡尔康:前引书,第242页。
    ①《自西徂东》是德国传教士花之安最著名的作品,也是19世纪80年代西方传教士作品中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一部书。
    ②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③花之安:上引书,第3页。
    ④徐维则、顾燮光:《增版东西学书录》,议论第三十。转引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20页。
    ⑤[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版,第57页。
    ①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页。
    ①徐维则:《东西学书录》下册,清光绪二十五年印,第40页。转引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22页。
    ②严复、夏穗卿:《本馆附印说部缘起》,《国闻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12月。
    ①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14,上海大同书局1897年版。
    ②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1册,1898年12月23日。
    ③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1期,1902年11月(光绪二十八年十月)。
    ④杜慧敏:《论晚清小说期刊译介观念的发生与实践——以梁启超〈新小说〉为核心》,《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6期,第52页。
    ①杜慧敏:《论晚清小说期刊译介观念的发生与实践——以梁启超〈新小说〉为核心》,《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6期,第53页。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0页。
    ③陈熙绩:《歇洛奇案开场叙》,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9页。
    ④林纾:《不如归·序》,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页。
    ⑤《月月小说》第5号。
    ①杜慧敏:《论晚清小说期刊译介观念的发生与实践——以梁启超〈新小说〉为核心》,《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6期,第53页。
    ②吴趼人:《<月月小说>序》,《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九月望日(1906年11月1日),第1页。
    ③觉我:《第一百三十案·赘语》,陈平原、夏晓虹编《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8页。
    ①杜慧敏:《不只是“政治”—谈晚清后期小说期刊译介观念的多样性嬗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6期,第P55页。
    ②摩西:《小说林发刊词》,《小说林》清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
    ③摩西:《小说林发刊词》,《小说林》清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
    ①《清议报全编》卷8。
    ②《清议报全编》卷8。
    ③易鑫鼎:《梁启超选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07页。
    ④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⑤《新民丛报》,1902年2月23日。
    ⑥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卷2。
    ⑦《新民丛报》,1902年2月23日。
    ①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135页。
    ②[法]孟德斯鸠:《法意》,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9卷,第18章按语。
    ③牙含章、王友三主编:《中国无神论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33~734页。
    ①英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论九按语。
    ②英密尔:《穆勒名学》,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部<甲>篇3,第8节按语。
    ③法孟德斯鸠:《法意》,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25卷,第15章按语。
    ④严复:《救亡决论》,《严复诗文选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59~160页。
    ⑤英宓克:《支那教案论》(教事篇),严复译,南洋公学译书院1912年版,按语。
    ⑥法孟德斯鸠:《法意》,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8卷,第13章按语。
    ⑦严复:《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31、55、119页。
    ⑧法孟德斯鸠:《法意》,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24卷,第8章按语。
    ①法孟德斯鸠:《法意》,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9卷,第17章按语。
    ②英亚当·斯密:《原富》,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部戊篇1,按语。
    ③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37页。
    ④[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①《安汉斯德大书院监院施端恩复函》,《文学兴国策》,卷上,第16页。转引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7页。
    ②《广学会年报》,第九次(1896),《出版史料》,1990(3),转引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7页。
    ③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51页。
    ①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①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第2期,第129页。
    ②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第2期,第149页。
    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0页。
    ①曹伯言、季维龙编:《胡适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84页。
    ②茅盾:《小说一集》,《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2页。
    ③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民国丛书》(第五编),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259页
    ④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第4卷第6号,1918年6月15日。
    ①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第2期,第136页。
    ②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鲁迅文集》,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932页。
    ③瞿秋白:《瞿秋白文集》(2),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3页。
    ④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第2期,第141页。
    ①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1926年。
    ②傅铜:《科学的宗教与非宗教运动》,张钦士编《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京华印书局1927年版,第240~260页。
    ①周作人:《我对基督教的感想》,《生命月刊》第2卷第7册,1922年3月。
    ②张东荪:《我对基督教的感想》,《生命月刊》第二卷第7册,1922年3月。
    ③胡适:《我的不朽》,新青年》第6卷第2号,1919年2月15日。
    ④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存·三》,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10页。
    ⑤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存·三》,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14页。
    ⑥胡适:《基督教与中国》,《生命月刊》第2卷第7册,1922年3月。
    ①陈独秀:《答俞颂华》,《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1号。
    ②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中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③《新青年》第7卷第3号,1921年7月1日。
    ①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62页。
    ②刘伯明:《非基督教运动评议》,《学衡》第6期。
    ③张钦士编:《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燕京华文学校,1927年版,第193~194页。
    ④景昌极:《通论:论学生拥护宗教之必要》,《学衡》第6期。
    ①张钦士编,《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燕京华文学校,1927年版,第199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15页。
    ②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①这里的“文艺复兴运动”即指新文化运动——笔者注。
    ②美欧文·白璧德:《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说》,胡先骕译,《学衡》第3期。
    ③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④美欧文·白璧德:《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说》,胡先骕译,《学衡》第3期。
    ⑤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①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②胡先骕:《评〈尝试集〉》,《学衡》第1期,1922年1月。
    ③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1922年4月。
    ④吴宓译《世界文学史·圣经之文学》的“译后按语”,《学衡》第30期,1924年6月。
    ①美保罗·埃尔默·穆尔:《穆尔论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之文学》,吴宓译,《学衡》72期,1929年11月。
    ②美欧文·白璧德:《白璧德论今后诗之趋势》,吴宓译,《学衡》72期,1929年11月。
    ①美欧文·白璧德:《白璧德论欧亚两洲文化》,吴宓译,《学衡》第38期,1925年2月。
    ②刘伯明:《非宗教运动评议》,《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③一苇:《再论宗教问题》,《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④刘伯明:《非宗教运动评议》,《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①一苇:《再论宗教问题》,《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②一苇:《再论宗教问题》,《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③刘伯明:《非宗教运动评议》,《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④刘伯明:《非宗教运动评议》,《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⑤刘伯明:《非宗教运动评议》,《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①刘伯明:《非宗教运动评议》,《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②刘伯明:《非宗教运动评议》,《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③一苇:《再论宗教问题》,《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④刘伯明:《非宗教运动评议》,《学衡》第6期,1922年6月。
    ①参见欧文·白璧德:《白璧德之人文主义》,吴宓译,《学衡》第10期,1923年7月。
    ①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页。
    ②贺麟:前引书,第7页。
    ③王志捷:《贺麟文化理论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19页。
    ②贺麟:前引书,第344~345页。
    ①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45页。
    ②贺麟:前引书,第347页。
    ③贺麟:前引书,第347页。
    ①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48页。
    ②贺麟:前引书,第348页。
    ③贺麟:前引书,第348~349页。
    ①贺麟:《认识西洋文化的新努力》,《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04~311页。
    ②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50页。
    ①对于这一观点,笔者认为贺麟的论证在逻辑上有嫌牵强,故不敢苟同。
    ①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10页。
    ②贺麟:前引书,第310页。
    ③贺麟:前引书,第310页。
    ①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8页。
    ②贺麟:前引书,第8页。
    ③贺麟:前引书,第8页。
    ①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8~9页。
    ②贺麟:前引书,第9页。
    ①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
    ②资中筠:前引书,第58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37页。
    ②陈中梅:前引书,第241页。
    ③陈中梅:前引书,第305~306页。
    ①关于通常我们对知识门类的划分,如果从陈中梅的基质结构理论的角度来看,哲学和科学属逻格斯范畴,文学和宗教属于秘索思范畴。“艺术是文学秘索思的天然盟友(但也很容易沦为宗教的驯服工具)。”道德则“既服从宗教的指导,也接受法律的规约,因而受到秘索思与逻格斯的双重监护。”(参见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94、288等页。
    ②陈中梅:前引书,第298页。
    ③mythos为古希腊词ο的拉丁化拼写形式,参见第2页注释②。mū-为μυ-的拉丁化拼写形式。
    ④陈中梅:前引书,第253页。
    ⑤陈中梅:前引书,第252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56页。
    ③陈中梅:前引书,第242页。
    ④陈中梅:前引书,第242页。
    ⑤陈中梅:前引书,第243页。
    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5页。
    ⑦陈中梅:前引书,第63页。
    ⑧陈中梅:前引书,第81页。
    ⑨陈中梅:前引书,第310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43页。
    ②陈中梅:前引书,第295页。
    ③陈中梅:前引书,第243页。
    ⑤陈中梅:前引书,第308页。
    ⑥陈中梅:前引书,第291页。
    ⑦陈中梅:前引书,第291页。
    ⑧陈中梅:前引书,第291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92页。
    ②陈中梅:前引书,第249~250页。
    ④陈中梅:前引书,第257页。
    ⑤陈中梅:前引书,第294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300~301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81页。
    ②陈中梅:前引书,第281页。
    ③陈中梅:前引书,第301~302页。
    ④陈中梅:前引书,第302页。
    ⑤陈中梅:前引书,第278页。
    ⑥陈中梅:前引书,第303页。
    ⑦陈中梅:前引书,第303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303页。
    ②陈中梅:前引书,第302页。
    ③陈中梅:前引书,第275页。
    ④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309~310页。
    ①陈中梅:前引书,第280页。
    ②陈中梅:前引书,第275页。
    ③陈中梅:前引书,第280页。
    ④陈中梅:前引书,第280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300~301页。
    ②陈中梅:前引书,第304页。
    ③陈中梅:前引书,第304页。
    ④转引自陈中梅:前引书,第304页。
    ⑤陈中梅:前引书,第305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83页。
    ②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83页。
    ①参见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40页注释部分。
    ①钟离蒙、杨凤麟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3集,第5册,1982年版,第161页。
    ②钟离蒙、杨凤麟编:前引书,第162~163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84页。
    ②陈中梅:《“投竿也未迟”—论秘索思》,《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14页。
    ①该文写于1958年,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史研究专家约翰·乌尔里克·内夫(John Ulric Nef,1899~1988)教授对西方工业文明背后的精神根基的探讨。
    ②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60页。
    ③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82页。
    ④陈中梅也用“具体概念”、“常规概念”、或“非基质概念”等来指称这类概念。
    ⑤当然对此类研究的批评,是就本文从宏观上探讨西方文化基质结构的立意而言的。陈中梅先生在评述马尔库塞时也指出,马尔库塞在游刃有余地使用具体和非基质性概念时,却缺乏元概念意识。但陈中梅同时指出“没有在研究中使用元概念当然不是一个过错(相反,在通常情况下使用常规的非基质性概念是写作和讨论问题的“必须”),但缺乏元概念意识却可能妨碍研究的深入,不利于学术空间的拓展,因而是一个亟需填补的智识空缺。”(黑体部分,依照了原文)。参见陈中梅:《词源考》一文第P259~260页。作者认同陈中梅先生的说法,因此同样也并不否认这种具体或局部文化研究的重要价值。
    ①陈中梅:前引书,第259~268页。
    ②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96~97页。
    ③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83页。
    ④参见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64页。
    ①转引自陈中梅:前引书,第260页。
    ②陈中梅:前引书,第260~261页。
    ①参见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41页注释①。
    ②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306页。
    ③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61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P285~286页。
    ②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87页。
    ①陈中梅:前引书,第302页。
    ②陈中梅:前引书,第285页。
    ①参见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60页。
    ①参见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40页注释。
    ②转引自陈中梅:前引书,第282页。
    ①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99页。
    ①转引自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312页。
    ①参见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85~286页。
    ①耿云志编:《胡适论争集》(中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3页。
    ②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95页。
    ③冯平:《〈梦罗浮馆词集〉序》,《南社丛刻》1919年,第21期。
    ①尹德翔:《晚清使臣与西方文学》,乐黛云编《跨文化对话》(29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45页。
    ②英汤因比:《历史研究》(节录本),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①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51页。
    ②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76页。
    ①参见陈中梅:《词源考》,《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66~267页相关论述。值得注意的是,陈中梅一方面指出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国古代工匠的确是“重视经验,也善于在技术的层面上总结经验,却不太习惯于将其上升为科学理论。”但另一方面,他又对李约瑟某些过于极端的言辞进行了修正。他说:“不能说古代中国工匠‘根本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公允的提法是,与超强的制作能力相比,他们的思辨能力没有显示出本该具备的卓越。”
    ②参见陈中梅:前引书,第240~244页。
    ①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51页。
    ②陈器之译注:《孟子通译》,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③陈中梅:《荷马史诗研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④陈独秀:《通信》,《新青年》第3卷,第3号。
    ①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00页。
    ②贺麟:《信仰与生活》,《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4页。
    ①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0页。(引文中的着重号,为依照原文。)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①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4页。
    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
    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蔡尔康:《李鸿章历聘欧美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曹伯言,季维龙编:《胡适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陈伯海编:《近代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陈器之译注:《孟子通译》,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思和、王德威编:《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陈中梅:《荷马史诗研究》,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陈中梅:《言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中梅:《神圣的荷马—荷马史诗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中梅:《宙斯的天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中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冯平:《〈梦罗浮馆词集〉序》,《南社丛刻》1919年版。
    耿云志编:《胡适论争集》(中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胡适:《胡适文存》,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版。
    蒋梦麟:《西潮》,台北:台湾“中央日报社”1957年版。
    觉我:《第一百三十案·赘语》,陈平原、夏晓虹编《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十四。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林纾:《不如归·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鲁迅:《鲁迅文集》,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
    马祖毅:《中国翻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卷2。
    钱锺书:《七缀集》(修订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载《民国丛书》(第五编),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版。
    王志捷:《贺麟文化理论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中江:《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徐维则:《东西学书录》下册,清光绪二十五年印。
    徐维则、顾燮光:《增版东西学书录》,1902年版。
    牙含章、王友三主编:《中国无神论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严复:《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严复:《严复诗文选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严复:《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叶秀山:《叶秀山学术文化随笔》,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易鑫鼎:《梁启超选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6年版。
    乐黛云编《跨文化对话》(29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2年版。
    张钦士编:《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北京:京华印书局1927年版。
    郑大华、邹小站主编:《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晚清卷、民国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
    钟离蒙、杨凤麟主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辽宁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研究室编,1982年版。
    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邹小站:《西学东渐:迎拒与选择》,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德]花之安:《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法]孟德斯鸠著:《法意》,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法]亚力克西·德·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德雷克著:《徐继畲及其〈瀛环志略〉》,任复兴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版。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美]林毓生著:《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赫胥黎著:《天演论》,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英国]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韩敏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英]密尔著:《穆勒名学》,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英]宓克著:《支那教案论》(教事篇),严复译,南洋公学译书院1912年版。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节录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英]亚当·斯密:《原富》,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英]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保罗·埃尔默·穆尔:《穆尔论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之文学》,吴宓译,《学衡》第72期。
    [美]欧文·白璧德:《白璧德论今后诗之趋势》,吴宓译,《学衡》72期。
    陈独秀:《通信》,《新青年》第3卷,第3号。
    景昌极:《通论:论学生拥护宗教之必要》,《学衡》第6期。
    陈独秀:《答俞颂华》,《新青年》,1917年第3卷第1号。
    陈中梅:《“投竿也未迟”——论秘索思》,《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5~14页。
    陈中梅:《ο词源考——兼论西方文化基本结构(BSWC)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上篇)》,《文学》2013春夏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235~315页。
    杜慧敏:《论晚清小说期刊译介观念的发生与实践——以梁启超〈新小说〉为核心》,《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6期。
    杜慧敏:《不只是“政治”—谈晚清后期小说期刊译介观念的多样性嬗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6期。
    冯至:《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1926年。
    胡适:《我的不朽》,《新青年》第6卷第2号,1919年2月15日。
    胡适:《基督教与中国》,《生命月刊》第2卷第7册,1922年3月。
    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第4卷第6号,1918年6月15日。
    [美]欧文·白璧德:《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说》,胡先骕译,《学衡》第3期。
    胡先骕:《评〈尝试集〉》,《学衡》第1期。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1册,1898年12月23日。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1期,1902年11月(光绪二十八年十月)。
    刘伯明:《非基督教运动评议》,《学衡》第6期。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
    摩西:《小说林》发刊词。
    李金涛:《对“西学”的接受与中国近现代转型期的文学功利观》,《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清议报全编》卷8。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美]欧文·白璧德:《白璧德之人文主义》,吴宓译,《学衡》第10期。
    吴宓译《世界文学史·圣经之文学》的“译后按语”,《学衡》第30期。
    吴趼人:《<月月小说>序》,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九月望日(1906年11月1日)。《新民丛报》,1902年2月23日。
    叶隽:《德赛风流去,秘逻争芳来?》,《博览群书》2005年第1期。一苇:《再论宗教问题》,《学衡》第6期。《月月小说》5号。
    张东荪:《我对基督教的感想》,《生命月刊》第2卷第7册,1922年3月。
    郑师渠:《“理智化”的偏见:胡适与反省现代性》河北学刊2011年11月第31卷第6期。
    周作人:《我对基督教的感想》,《生命月刊》第2卷第7册,19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