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文集宋代生存状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生存与传播的角度研究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条新思路,可以得到比较深刻的认识。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完整的文学活动包括制作、传播与接受三个环节,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展开的。以上活动在特定时代的展开过程,就是它在特定时代的生存。本论文主要讨论唐人文集在宋代的著录、编纂(文集的编纂与总集中的入选)与传播这一系列文学活动,故以“唐人文集在宋代生存状况研究”为题。它包括五项考察内容。
     第一章为“唐代文学在宋代的生存条件”。主要探讨唐代文集在宋代得以存在的时代环境与各种基础条件,包括宋代藏书情况、宋代刻书业、宋人追摹唐代文学的风尚以及对唐代文学在宋代的传播方式等四个方面的考察。首先按年代顺序,梳理了两宋之时中央馆阁建制发展以及图书存藏情况;其次通过一些宋代的雕版印刷史料,分析其时刻书业的发生与发展;复次以宋人追慕白居易、韩愈等案例,结合文学风尚和对白、韩文集的整理情况,探讨唐代文学在宋代的生存土壤;最后从口头传播(演唱、讲唱、说唱、歌唱、吟诵等)与书面传播(抄写、题壁、石刻)两方面,揭示唐代文学在宋代的传播方式。
     第二章为“唐人文集在宋代目录中的生存”,主要考察宋代较为完整且可信的四部藏书目录——《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的唐人文集,通过彼此著录的异同,揭示唐人文集在宋代的存藏状况与编制情况。以这四部书目为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两两对应着北宋与南宋等时段、官方与私人等存藏状况的区别。《崇文总目》与《新唐书·艺文志》编撰较早,且为官方书目,它们的著录反映了经由唐五代战乱到北宋初年这一时段唐人文集在社会上的阶段性面貌。而《郡斋读书志》与《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的唐集,时间上已为北宋末至南宋中期,此时的唐集多已经过宋人的搜集与整理,较之前两部目录,从卷帙及著录名称上看,已有了较为整饬的面目。
     第三章为“唐人文集在写本时代与刻本时代的生存”,主要从唐宋历史变革的大背景出发,考察手抄本、刻本这两种唐集载体的文化特色与内涵,考察其在唐、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系与区别,并考察它们所代表的两种生存状态的文学功能。在唐代部分,主要考察敦煌写本中的唐人文集片段、李白名作《将进酒》的诸文本以及流传至日本正仓院的珍贵文献《王勃诗序》残卷,说明这些唐集在写本时代所具有的特殊形态与文化功能——这些文集不同于宋代经过整理编辑的定本文集,而体现出一种零散、具有较大随意性的特色,尤其是敦煌写本中的唐人文集,它们超出了日常案头的文学功能,是一种口头文学的记录文本。本章还考察了写本时代唐集的编纂方式,分为家人编纂、友人编纂以及门生或后学编纂三种情况。在以刻本发达的宋代,我们则从唐集在宋初的各种状态、唐集在宋代的搜集与整理等方面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以孟郊、韩愈、柳宗元、杜甫等文集的整理为例,全面揭示唐人文集在宋代的生存状况。
     第四章为“唐人文集在宋代文学总集中的生存”,主要选取宋代《文苑英华》、《乐府诗集》两部文学总集,来考察其中唐代文集的生存情况。《文苑英华》是北宋官方修撰的大型文学总集,由于编撰时间较早,其时各种定本的唐人文集编撰尚未面世,故多从当时各种抄本及非定本的唐人文集中取资。这造成了《文苑英华》中作品的文字,往往与后世文集有较大的出入。但另一方面,不少唐人文集,都依赖《文苑英华》而得以保存,后世欲恢复这些唐集,《文苑英华》往往成为取资的“武库”。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是:首先考察《文苑英华》中所保存的52篇唐人文集序,其次探讨《文苑英华》中李白、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作品来源,并以李华集为例,考察其在《文苑英华》中的保存情况。《乐府诗集》是音乐歌辞总集,故以定本唐人文集作为编辑时的第一选择。从李白诗作的比勘中可看出,郭茂倩将李白的乐府作品编入其中各个部类时,参考了定本文集、总集以及特殊唱本等多种文献,这些文献或明或暗地保留在句辞之间。另外,从唐人作品入选方面来看,各种唐集也是按照其卷次或作品的顺序,存在于《乐府诗集》之中的。最后,我们选择“近代曲辞”这一较特殊的部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大量不署原作者名的作品,是以当时尚有流传的歌辞集或唱本的面貌生存在此四卷中的。而某些定本的文集,也以小注的方式,在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第五章为“唐人文集在东亚汉文化圈中的生存”,主要考察《十抄诗》、《夹注名贤十抄诗》、《百家衣集》等三部流传于高丽时期的诗歌文献,通过其中所载的唐人作品,揭示唐人文集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的生存状态。具体工作是:首先,比勘《十抄诗》所选的300首唐诗中的107首与中国传世文献有异的诗题,说明其情况;其次,比勘所有诗句中的异文,考察《十抄诗》中唐人文集的文本来源。最后取《夹注名贤十抄诗》中杜牧诗中的夹注与同时期的《樊川文集夹注》相比较,说明两者的渊源关系。《百家衣集》是高丽时期著名的集唐宋人诗句的诗集,林惟正编。我们考察了全书286首诗作中的唐人诗句,逐一考证其诗句与文本来源。结论是,从时间上看,《十抄诗》编成于北宋初(《夹注名贤十抄诗》为南宋中),《百家衣集》编成于南宋中后期;从类型上看,前者为诗歌选本,后者为特殊体裁的诗歌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具有诗歌选集的性质,从它们各自所选择的唐人诗歌或诗句,可以看出当时唐人文集在海东高丽时期的生存状况。首先是这些唐人文集通过各种渠道流传至域外,为新罗文士所推崇与追摹,其主要方法一是选诗,二为注释,三为集句并运化为己用。其次是其中有不少在中土虽已亡佚了的文集,却以某种新的面目(如诗选、集句),作为亡篇佚句,独存于海东,这同样是汉文化在东亚汉文字圈中的精彩呈现。
     另外,本论文尚有“宋代唐集制作年表”作为附录。这里的“制作”,涵盖了唐人文集在有宋一代的整理、编纂、刊刻、注释等一系列的活动,并以编年的形式表现之。
     本论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文学的物质载体——文集——来探究一个时代的文学在下一时代有何具体的发展与表现,突破了以往研究的局限,而从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包括刊印、目录、序跋、编纂等各个层面,详细研究了唐代文学是如何在宋代文学中“生存”的,显得更加立体化。唐宋时代不但经历着时代转型,而且在文本载体上也经历了从手抄本向印刷本过渡的历史阶段。论文充分注意到唐代文学文本在宋代从手抄本转为印刷本过程中的种种新变,从而体会出唐人文集在不同时代所表现出的文化功能。此外,论文不满足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还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唐代文学在宋代对域外汉文学的影响,并以高丽及朝鲜时代的文学典籍为例,来探讨唐代文学在域外汉文学中的生存情况。
Studying the existence and circulation of literature works is a novel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an gi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Its theoretical basis is that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activit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composition, circulation and acceptance. This paper is entitled "Existence of Tang Anthologies in Song Dynasty". The word "existence" refers to recording, editing and spreading of Tang literature in Song dynasty. Five aspects of it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is "Existence of Tang Literature in Song Dynasty".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of Song dynasty is introduced, including book collection, typography, copying and circulation of Tang liter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is "Existence of Tang Anthologies in Library Catalogue of Song. Four relatively intact and reliable library catalogs, i.e.,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and直斋书录解题,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o unveil the collecting and editing status of Tang literature in Song.
     The third chapter is " Existence of Tang Anthologies in Hand-writing Time of and Printing Time". Considering the historical changes from Tang to Song, we tried to study the literary functions of different forms of books. With respect to Tang dynasty when hand written copies were the mainstream, we focused on the anthologies in Chinese Dunhuang manuscripts, Li Bai's将进酒and王勃诗序(Nara National Museum). In terms of Song dynasty, the time of block printing, we studied the collecting and editing of Tang anthologies and take Du Fu's anthology as an example.
     The fourth chapter is "Existence of Tang Anthologies in Literary Collections of Song". We studied the existence of Tang anthologies according to two literary collections of Song dynasty文苑英华and乐府诗集Works in文苑英华are mainly manuscripts and non-standard editions, which makes its content often different from those edited in later times. But on the other hand, many works in Tang dynasty are exclusively kept in it乐府诗集is a collection of folk-song-style poems. Standard editions of Tang anthologies are most probably the main source of these poems, as is demonstrated by the way Guo Maoqian, the anthologiest, classified Li Bai's poems. A comparison study showed that Li's works were mainly cited from standard editions, complete collections or special librettos. Finally, we studied the section近代曲辞and found that large quantities of anonymous works were from poem collections or librettos still circulated at the time.
     The fifth chapter is " Existence of Tang Anthologies in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in East Asia". We studied poetry collections spread in新罗:十抄诗,夹注名贤十抄诗,百家衣集.Study on Tang works in these books revealed the circulation status of Tang anthologies in Han cultural circle in East Asia.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se Tang works, after spread to新罗,were appreciated and simulated by means of selecting, noting and simulating. Some of these works are now hard to be found in China but still exit in a special way in新罗This is also a great presentation of Han culture in East Asia.
     In addition, as an appendix to the paper, a chronology is designed, which include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such as collection, editing, annotation, printing of Tang anthologies in Song dynasty.
     This paper tried to study the inter-age spread and performance of literature in a new perspective, that is, the bearing body of literature-anthology. It abandoned the previous method of history of acceptance and history of spread but carefully studied how Tang literature "survived" in Song literature in a broader cultural space, including the publication, catalog and editing, etc. The transition from Tang to Song was not only a dynasty change but an evolution from hand writing to printing. This was fully recognized in our study and the culture functions of Tang anthology in different ages were identified. In addition, the paper extended the study scope and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the Tang literature on overseas Han literature in Song dynasty.
引文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②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历史七地理》第九卷第五号,大正十一年(1922)。译文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③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视域转变的意义》,载《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111页。
    ④ 参王小盾先生《古代汉文学的生存与传播研究论集》前言,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按,以下所引观点,均出自本文,不再一一出注。
    ① 参黄庭硕《评Christopher M.B.Nugent,Manifest in Words,Written on Paper:Producing and Circulating Poerty in Tang Dynasty China)),载《新史学》二十三卷三期,2012年。
    ② 参(美)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The Cambridge of Chinese Litera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第四章《文化唐朝》相关论述。中译本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③ Christopher M.B.Nugent,Manifest in Words.Written on Paper:Producing and Circulating Poetry in Tang Dynasty China(发于言,载于纸:唐代诗歌的制作与传播),Harvard University Prese,2010.
    ①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唐代的手抄本遗产:以文学为例》(The Manuscript Legacy of the Tang:The Case of Literature)卞东波、许晓颖译,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五辑,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第237--245页。
    ② 参其《(东坡乌台诗案)流传考——围绕北宋末至南宋初士大夫间的苏轼文艺作品收集热》、《“东坡乌台诗案”考——北宋后期士大夫社会中的文学与传媒》、《苏轼文学与传播媒介——试论同时代文学与印刷媒体的关系》等文,载《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一书,朱刚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③ 载《中国韵文学刊》第21卷第3期,2007年。朱刚译。
    ④ 文载《宋集传播考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 钱锺书《宋诗选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② 参(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载刘俊文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页。
    ③ 参林文勋《唐宋历史观与唐宋史研究的开拓》,载中国史学会编《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176页。
    ④ 参柳立言《何谓“唐宋变革”?》,载《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八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期。
    ① (美)刘子健撰、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10页。
    ② 参(美)孙康宜、宇文所安编,刘倩等译《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520页。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册,第422页。
    ④ 参(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册,第3874页。
    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册,第422页。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第422页。
    ③ (宋)钱若水修、范学辉校注《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上册,第102--103页。按,《长编》卷二五“雍熙元年(984)春正月壬戌”条亦载此事,然较简略,比对两书文字,前者当系后者史源。又,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十一月丁卯郊祀天地,并大赦改元,故下诏访书一事系于太平兴国九年应更加准确。
    ④ 《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太宗皇帝实录卷四四”条,中华书局2012年版,中册,第586--587页。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二《艺文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册,第5032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二《艺文一》,第5032页。
    ② 参《宋史》卷六三《五行二》上,第5册,第1377页。
    ③ 参《宋史》卷二○二《艺文一》,第15册,第5032页。
    ④ 参《宋史》卷二○二《艺文一》,第15册,第5032页。
    ⑤ 参《宋史》卷二○二《艺文一》,第15册,第5032页。
    ⑥ (元)脱脱《宋史》卷二○二《艺文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册,第5032页。
    ⑦ 《宋史》卷二○二《艺文一》,第15册,第5032页。
    ⑧ 《宋史》卷二○二《艺文一》,第15册,第5033页。
    ⑨ 《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四》,第12册,第3875页。
    ①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册,第769页。
    ②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册,第2419页。
    ③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第2444页。按,《宋史》亦载此事,凡两处,卷一一四《礼十七》系于绍兴十四年七月,卷一六四《职官四》则系于绍兴十三年冬,颇有牴牾。据《要录》,知后者所记实误。《宋史》成书仓促,修史者疏于考证,处理史料往往有意省略,率意牵合,遂至矛盾丛生,罅漏百出。
    ④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第2445页。
    ⑤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第2445页。
    ⑥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第3册,第2511页。
    ⑦ (元)脱脱《宋史》卷二○二《艺文一》,第15册,第5033页。
    ① 参见《宋史》卷二○二《艺文一》:“当时(高宗朝)类次书目,得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至宁宗时续书目,又得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视《崇文总目》,又有加焉。”第15册,第5033页。
    ② (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29页。
    ③ 《宋史》卷二○二《艺文一》,第15册,第5033页。
    ④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册,第6301页。
    ①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册,第589页。
    ② 参《旧五代史》卷四三《唐书·明宗纪》,第2册,第588页。
    ③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8册,第7304-7305页。
    ④ (宋)王溥《五代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⑤ 《五代会要》卷八“经籍”条云:“汉乾祐元年(948)闰五月,国子监奏:‘见在雕印板九经,内有《周礼》、《仪礼》、《公羊》、《穀梁》四经未有印本,今欲集学官校勘四经文字镂板。’从之。周广顺三年(953)六月,尚书左丞兼判国子监事田敏进印板《九经》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册。”第129页。
    ① (宋)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二九一,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0册,第9626页。
    ②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册,第1333页。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1694页。
    ④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972页。
    ① (美)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② 参(美)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74页。
    ③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9页。
    ④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6页。
    ①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册,第1420页。
    ② 参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3-94页。
    ③ 司义祖整理《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01页。
    ④ (宋)苏辙《栾城集》卷四二《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37页。
    ① 《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八,《全宋文》卷六八六,第32册,第226页。
    ②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二七”,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66册,第6559页。
    ①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二九”,第166册,第6560页。
    ② 曾枣庄、刘琳等编《全宋文》卷三二○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册,第345页。
    ③ 《全宋文》卷二七九○,第138册,第35页。
    ① (宋)王禹偁《小畜集》,四部丛刊本。
    ② 参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59页、567页。
    ① (美)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15页。
    ②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6-27页。
    ③ (宋)方回《桐江续集》卷三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宋)王禹偶《小畜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宋)晁迥《法藏碎金录》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司马公文集》卷八七,《全宋文》卷一二二三,第56册,第222页。
    ② (宋)叶寘《爱日斋丛钞》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清)马位《秋窗随笔》,昭代丛书本,道光十三年沈氏世楷堂刊本。
    ④ 《张司业集》卷首,四部丛刊本。
    ① 《李太白文集》卷一《李翰林别集序》,巴蜀书社1986年影宋本。
    ②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35页。
    ① 《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三,《全宋文》卷七一八,第34册,第86页。
    ② 《全宋文》卷三七九六,第174册,第71页。
    ① 《全宋文》卷三二二,第16册,第32页。
    ② 参王兆鹏《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文载《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① (宋)苏轼《记阳关第四声》,《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七,《全宋文》卷一九三四,第89册,第238页。
    ② (宋)苏轼《记太白诗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七,第238页。
    ① 载《国秀集》卷末,傅璇琮编撰《唐人选唐诗新编》,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70页。
    ② (宋)范祖禹《东宫锡燕集序》,《范太史集》卷三六,《全宋文》卷二一四五,第98册,第257页。
    ③ (宋)潘纬《御书白居易诗跋》,《省斋文稿》卷一四,《全宋文》卷五一二二,第230册,第216页。
    ④ (宋)刘克庄《恭跋阜陵御书韦诗》,《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O八,《全宋文》卷七五八六,第330册,第4页。
    ① (宋)黄庭坚《与明叔少府书一三》,《山谷全书·别集》卷一六,《全宋文》卷二二八六,第105册,第59页。
    ② (宋)黄庭坚《跋杜牧之冬盈日寄阿宜诗》,《山谷全书·别集》卷二三,第314页。
    ③ (宋)刘克庄《跋石鼎联句图》,《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O二,《全宋文》卷七五七七,第329册,第280页。
    ④ (宋)胡绾《李公麟石鼎联句图跋》,《清河书画舫》卷八下,《全宋文》卷四六六九,第210册,第305页。
    ① (宋)邵博《白乐天画像记》,《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五,《全宋文》卷四○五六,第184册,第412页。
    ②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文苑英华》卷七O五,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3637页。
    ③ 参王兆鹏先生《宋代的“互联网”——从题壁诗词看宋代题壁传播的特点》,载《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① (宋)李复《书郢州孟亭壁》,《濡水集》卷六,《全宋文》卷二六二九,第122册,第96页。
    ② (宋)周紫芝《书寒山诗后》,《太仓梯米集》卷六七,《全宋文》卷三五二二,第162册,第183页。
    ③ (宋)蒲宗孟《唐杜工部夔州诗序》,《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全宋文》卷一六三○,第75册,第17页。
    ④ (宋)黄庭坚《刻杜子美巴蜀诗序》,《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六,《全宋文》卷二三○七,第106册,第160页。
    ⑤ (宋)苏轼《书乐天诗》,《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七,《全宋文》卷一九三五,第89册,第270页。
    ① (宋)李亘《石刻孟郊诗跋》,嘉庆《溧阳县志》卷三,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①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9页。
    ② 参考周勋初先生《宋人发扬前代文化的功绩》一文中的论述,《周勋初文集》第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2页。
    ③ (元)脱脱《宋史》卷二百二《艺文》一:“宋旧史,自太宗至宁宗,为书凡四。志艺文者,前后部帙,有亡增损,互有异同。今删其重复,合为一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33页。
    ①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八五史部目录类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28页:又汪辟疆亦有“诸史艺文志,惟《宋志》最为草率,且重出尤多”之评。见其《目录学研究·论唐宋元明四朝之目录》注二十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② (元)脱脱《宋史》卷二O《艺文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32页。
    ③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职官一八五之五O:“太平兴国二年,太宗幸三馆,顾左右曰:‘是岂足以蓄天下图书,待天下之俊贤耶?’即日,诏有司度左升龙门东北车府地为三馆,命内侍督工徒晨夜兼作。其栋宇之制,皆帝所亲授。自举役,车驾凡再临幸。三年二月丙辰朔成,有司奏功毕,乃下诏曰:‘国家聿新崇构,大集群书,宜锡嘉名,以光策府。其三馆新修书院,宜为崇文院。’……”
    ④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五之五○。
    ⑤ (宋)周必大《乞取唐仲友尤袤书目札子》:“本朝仁宗时尝命儒臣考订中秘书,区分类别,本原始终,为《崇文总目》。”《周文忠公奏议》卷六。又,王应麟《玉海》引《两朝国史艺文志》为“六十六卷,序录一卷”。
    ① 见丛书集成初编本《崇文总目》卷首。
    ② 《直斋书录解题》卷八目录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31页。
    ③ 《新唐书·艺文志》卷六十,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18页。
    ① (宋)王应麟《玉海》卷四六“唐书嘉祐新唐书”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874页。
    ②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1页。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635页。
    ① 《全宋文》卷三四二七,第159册,第19页。
    ② (宋)王应麟《玉海》卷五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96页。
    ③ (宋)宋庠《乞删修<唐书>及(五代史)疏》,《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7页。
    ⑤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第107页。
    ① (宋)王应麟《玉海》卷五二,第996页。
    ② “景祐初元,诏群儒即书府尽启先帝所藏校订条目,翰林学士王尧臣、史馆检讨王洙、馆阁校勘欧阳修等,咸备其选。”见(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94页。
    ③ 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61页。
    ④ 参考白金《北宋目录学研究》第四章《崇文总目研究》,河南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 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附录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628页。
    ⑥ “其每类之序,见于《欧阳修集》者,只经史二类,及子类之半。”《四库全书总目》卷八五《崇文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28页。
    ⑦ 《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三,《全宋文》卷七一八,第34册,第77页。
    ① 《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三,《全宋文》卷七一八,第34册,第79页。
    ② 《崇文总目》,《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9页。
    ③ 从《崇文总目》集部的整体分类看,其分为总集类、别集类、文史类三类,亦是宋时文体意识(文学批评意识)普遍觉醒的大标志。参张伯伟先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第五章《诗话论》“二、从目录学的观点看宋人文学批评意识的自觉”,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55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卷八五“目录类”小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28页。
    ① (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长庆四年冬,先生殁,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遂收拾遗文,无所失坠。……并目录合为是十一卷,目为《昌黎先生集》传于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宋)苏溥《昌黎先生文集后序》,《全宋文》卷九三八,第43册,第368页。
    ③ 孙猛《郡斋读书志校正》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76页。
    ④ 孙猛《郡斋读书志校正》附《读书后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1页。
    ① 参考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3页。
    ① 汪辟疆《论唐宋元明四朝之目录》,《目录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版,第36页。
    ② 郝润华、武秀成的《晁公武陈振孙评传》是关于晁、陈二志的最新研究成果。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 此处参考孙猛《郡斋读书志校正》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关于晁公武的生卒年,最新的研究是生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宋孝宗淳熙初年。见郝润华、武秀成的《晁公武陈振孙评传》,第25页。
    ④ 孙猛《郡斋读书志衢袁二本的比较研究——兼论(郡斋读书志>的成书过程》,《文史》第二十辑。
    ① 本文统计以孙猛《郡斋读书志校正》为主要依据。其以衢本为主,并校以袁本。又所附赵希弁《读书附志》别集类一另著录有11种。又,涉及引文均为此本,不再一一出注。
    ① 《李太白文集》卷一,巴蜀书社1986年影印宋本。
    ② (清)王绮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十一附录,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477页。
    ① (宋)曾巩《李白诗集后叙》,《元丰类稿》卷一二,《全宋文》第57册,上海书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② 见《孟东野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参武秀成《陈振孙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页。
    ② 参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该点校本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为底本,并参以朱彝尊旧藏钞本、卢文弨新订本及《文献通考》等文献。本文即以此点校本为依据。
    ③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书籍之厄”,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7页。
    ① 参考朱迎平《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第五章《文集的编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① 笔误原因除外。如晁志著录《李翰林集》二十卷,陈志作三十卷,实际上乃是晁公武的误植。孙猛已辨其详。见《郡斋读书志校正》第849页。
    ① 《张司业集》卷首,四部丛刊本。
    ② 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二○别集类三“张司业集八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76页。
    ① 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卷一九,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6页。
    ② (宋)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四部丛刊本。
    ③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一别集类四,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02页。
    ④ 实际上,《直斋书录解题》中的这部分小集,与《崇文总目》别集第三、四类多有相同。详上述。
    ⑤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金文明《金石录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2页。
    ① (宋)周紫芝《诗八珍序》,《太仓梯米集》卷五一,《全宋文》卷三五二○,第162册,第158页。
    ② 参考王锦民《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第一章《导论》,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页。
    ③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叙论篇”,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6页。
    ④ 参见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一、目录学之意义及其功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页。
    ① 参见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十、目录类例之沿革”,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1页。
    ② 参万曼《唐集叙录》“杜工部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6页。
    ③ “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樊晃序小集六卷,孙光宪序二十卷,郑文宝序《少陵集》二十卷,别题小集二卷,孙仅一卷,杂编三卷。除其重复……合二十卷。”王洙《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四部丛刊本。
    ① 这期间的文章主要有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第十六章(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488-496页);钱穆《唐宋时代文化》(《宋史研究集》第三辑,国立编译馆1984年版):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国立编译馆馆刊》第一卷第四期,1972年12月);(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This Culture of Ours: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ong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等。
    ② 参考柳立言《何谓“唐宋变革”?》,载《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八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期。
    ③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历史と地理》第九卷第五号,大正十一年(1922),后载《内藤湖南全集》第八卷,筑摩书房1976年版:中译本为黄约瑟译,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中华书局1992年版。然译文将此文写作时间误系于1910年,柳立言(《何谓“唐宋变革”?》、李庆(《也谈“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等已辨其非。
    ④ 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唐研究》第十一卷“唐宋时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秩序研究”专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一般认为,内藤自己并没有明确提出“唐宋变革”这个专门术语。这一提法,实际上是后来学者池田诚、宫崎市定概括并发展的。见李华瑞《“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变革》,《文史知识》2012年第4期。
    ② 参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国立编译馆馆刊》第一卷第四期,1972年12月。
    ① 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载《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4月17—-23日,人民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② 参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视域转变的意义》,载《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111页。
    ③ 钱锺书《宋诗选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14页。
    ① 余欣《博望鸣沙—中古写本研究与现代中国学术史之会通》“绪论·四、整体书写文化史构筑刍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② 参王小盾先生《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载《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9页。
    ③ 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④ 参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前言,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页。
    ① 见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0页。
    ② 参黄永武《敦煌伯3619号卷子中四十一首唐诗的价值》,载《敦煌的唐诗》,洪范书店1987年版,第217页:徐俊《敦煌伯3619唐诗写卷校录平议》,《社科纵横》1994年第5期,又《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5--319页。
    ① 参王小盾先生《从敦煌本共住修道故事看唐代佛教诗歌文体的来源》,载《起源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论集》,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322页。
    ② 李正宇《下女夫词研究》,《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
    ① 参王小盾先生《论越南古籍的历史、形态和文献学意义》,载《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374页。
    ② 参王小盾先生《论越南古籍的历史、形态和文献学意义》,载《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献研究》,,第372页。
    ① (日)内藤湖南《正仓院本王勃集残卷跋》,载《内藤湖南全集》14《宝左庵文》,筑摩书房1969年版,第31页。
    ② 《正仓院本王勃集残卷跋》,载《内藤湖南全集》14《宝左庵文》,第32页。
    ③ 此间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京都大学道坂昭广教授最富,见其《关于王勃(滕王阁序)的几个问题——并论正仓院<王勃诗序>和(王勃集注>的文字差异》(《清华中文学报》2011年第6期)、《略论作为文本的正仓院藏<王勃诗序)》(《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1期)、《基于正仓院藏(王勃诗序)复原唐代《王勃集》的可能性——以(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为中心>》(《饶宗颐与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侨大学2011年)、《正仓院藏(王勃诗序>校勘》(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11年版)、《<滕王阁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新解——以正仓院藏王勃诗序为线索》(《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6期)等。
    ① 本文所用版本为平成六年(1994)奈良国立博物馆第四十六回《正仓院展》影印本。
    ② 参道坂昭广《关于王勃(滕王阁序)的几个问题—并论正仓院<王勃诗序)和<王勃集注>的文字差异》,《清华中文学报》2011年第6期。
    ① (宋)欧阳修《集古录》卷五《唐德州长寿寺舍利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参咸晓婷《从正仓院写本看王勃(滕王阁序>》,《文学遗产》2012年第6期。
    ① (唐)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附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779页。
    ②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一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3页。
    ③ 《白氏文集自记》:“白氏前著《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
    ④ 同上。
    ⑤ (唐)刘禹锡《刘氏集略说》,《刘梦得文集》卷二五,四部丛刊本。
    ⑥ (唐)皮日休《文薮序》,《皮子文薮》卷首,四部丛刊本。
    ⑦ 此处的分类,参考巩本栋先生《论宋人别集的编纂、刊刻与流传》一文,载《宋集传播考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 (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文苑英华》卷七二○,中华书局1996年影宋本,第3618页。
    ② (唐)皇甫湜《著作郎顾况集序》:“去年,从丞相凉公襄阳,有曰顾非熊门生者在门,讯之,即君之子也。出其诗,果工,袖君集二十卷,泣请余发之。”《文苑英华》卷七O六,第3639页。
    ③ (唐)刘禹锡《衡州刺史吕君集序》,《文苑英华》卷七O五,第3636页。
    ④ (唐)王缙《进王右承集表》。(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首。
    ⑤ (唐)吕才《王无功文集序》,《唐文粹》卷九三,四部丛刊本。
    ⑥ (唐)卢臧用《唐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唐文粹》卷九二,四部丛刊本。
    ⑦ (唐)魏颢《李翰林集序》,《李太白集注》卷三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790页。
    ⑧ (唐)刘禹锡《礼部员外郎柳宗元文集序》,《文苑英华》卷七。五,中华书局1996年影宋本,第3636页。
    ⑨ (唐)杜牧《李贺集序》,《文苑英华》卷七一四,第3685页。
    ⑩ (唐)梁肃《常州剌史独孤及集后序》,《文苑英华》卷七○三,第3625页。
    11 (唐)李汉《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韩愈文集序》,《唐文粹》卷九二,四部丛刊本。
    ① (唐)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孟浩然诗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唐)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③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本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10页。
    ④ 《唐文粹》卷九一,四部丛刊本。
    ⑤ (新罗)崔致远《桂苑笔耕序》,《桂苑笔耕集》卷首,四部丛刊本。
    ① (唐)陆希声《唐太子校书李观文集序》,《唐文粹》卷九三,四部丛刊本。
    ②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唐代的手抄本遗产:以文学为例》(The Manuscript Legacy of the Tang:The Case of Literature),卞东波、许晓颖译,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五辑,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第237-245页。
    ③ (宋)王琪《杜工部集后记》,《全宋文》卷一O四二,第48册,第192页。
    ④ (宋)欧阳修《唐田弘正家庙碑》,《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宋)欧阳修《唐韩愈黄陵庙碑》,《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
    ⑥ (宋)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河南穆公集》卷二,四部丛刊本。
    ① (宋)黄伯思《跋洛阳所得杜少陵诗后》,《东观余论》卷下,《全宋文》卷三三五八,第156册,第224页。
    ② (宋)宋敏求《题孟东野诗集》,《孟东野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宋)宋祁《杨太尉行状》,《宋景文集》卷六一,《全宋文》卷五二四,第25册,第69页。
    ④ (宋)王子渊《杜工部诗序》,蔡梦弼《草堂诗笺》,《全宋文》卷一三五七,第62册,第279页。
    ⑤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唐代的手抄本遗产:以文学为例》(The Manuscript Legacy of the Tang:The Case of Literature),卞东波、许晓颖译,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五辑,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第246--247页。
    ① (唐)樊晃《杜工部小集序》,(清)仇兆鳌《杜诗详注》附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37页。
    ② (宋)王洙《杜工部诗集序》:“菟裒中外书,凡九十九卷。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樊晃序小集六卷,孙光宪序二十卷,郑文宝序《少陵集》二十卷,别题小集二卷,孙仅一卷,杂编三卷。”《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首,《注杜工部诗》卷首,四部丛刊本。
    ③ (宋)张洎《张司业诗集序》,《张司业集》卷首,四部丛刊本
    ④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四“玉溪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35页。
    ⑤ (宋)宋敏求《题孟东野诗集》,《孟东野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宋)曾巩《鲍溶诗集目录序》,《元丰类稿》卷一一,《全宋文》第57页,第348页。
    ② 参周勋初先生《宋人发扬前代文化的功绩》,载《文史知新》,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第243页。
    ③ (宋)王钦臣《韦苏州集序》,《皕宋楼藏书志》卷六九。
    ① 龚涛《李卫公集后序》,乾隆《袁州府志》卷三一,《全宋文》卷四七五八,第214册,第251页。
    ② (宋)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河南穆公集》卷二,四部丛刊本。
    ③ (宋)韩盈《玉川子诗外集序》,《玉川子诗外集》卷首,四部丛刊本。
    ④ (宋)田概《樊川文集序》,《全宋文》卷一七五九,第80册,第377页。
    ① (宋)苏岘《文标集序》,乾隆《袁州府志》卷三一,《全宋文》卷四七五八,第214册,第238页。
    ② (宋)沈晦《四明新本河东先生集后序》,《全宋文》卷三七九六,第174册,第71页。
    ① (宋)欧阳修《唐韩愈罗池庙碑跋》,《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宋)欧阳修《唐韩愈黄陵庙碑跋》,《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
    ③ (宋)欧阳修《唐田弘正家庙碑跋》,《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
    ④ (宋)欧阳修《唐田弘正家庙碑跋》,《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
    ① (宋)欧阳修《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跋》、《唐胡良公碑跋》,《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宋)文谠《详注昌黎先生文集序》,《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集》卷首,《全宋文》卷四五七四,第206册,第222页。
    ③ (宋)吕大防《杜工部韩文公年谱后记》,《韩吏部文公集年谱》,粤雅堂丛书二编。
    ④ (宋)潘纬《柳文音义序》,《全宋文》卷四九七O,第224册,第157页。
    ① (宋)苏舜钦《题杜子美别集后》,《苏学士文集》卷一三,《全宋文》卷八七八,第41册,第72页。
    ② (宋)王洙《杜工部诗集序》,《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首,四部丛刊本。
    ① (宋)王安石《老杜诗后集序》,《临川先生文集》卷八四,《全宋文》卷一三九八,第64册,第273页。
    ① (宋)王琪《杜工部集后记》,《全宋文》卷一三九八,第48册,第192页。
    ② (宋)王子渊《杜工部诗序》,《全宋文》卷一三五七,第62册,第279页。
    ③ (宋)吕大防《杜工部韩文公年谱后记》,《韩吏部文公集年谱》,粤雅堂丛书二编。
    ④ (宋)王得臣《增注杜工部诗集序》,《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首,四部丛刊本。
    ① (宋)蒲宗孟《唐杜工部夔州诗序》,《全宋文》卷一六三○,第75册,第17页。
    ② (宋)黄庭坚《刻杜子美巴蜀诗序》,《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六,《全宋文》卷二三○七,第106册,第160页。
    ③ (宋)郑印《杜工部诗序》,《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四部丛刊本。
    ④ (宋)吴若《杜工部集后记》,《钱注杜诗》附录,中华书局1958年本。
    ① (宋)李纲《重校正杜子美集序》,《梁溪集》卷一三八,《全宋文》卷三七四八,第172册,第21页。
    ②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全宋文》卷三三五八,第156册,第224页。
    ②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70页。
    ① 参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② (宋)鲁訔《编次杜工部诗序》,《杜工部草堂诗笺·传序碑铭》,古逸丛书本。
    ③ (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序》,《新刊校订集注杜诗》卷首,中华书局1981年影印南宋宝庆元年曾噩刻本。
    ④ (宋)曾噩《九家集注杜诗序》,《新刊校订集注杜诗》卷首。
    ① (宋)蔡梦弼《草堂诗笺序》,《杜工部草堂诗笺》卷首,古逸丛书本。
    ① (宋)黄鹤《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后序》,《补注杜诗·年谱辨疑》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宋)吴文《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据陈尚君先生考证,现存唐五代人编纂的诗歌总集有137种。见《唐人编选诗歌总集叙录》,《中国诗学》第二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 (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六集部“总集类”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85页。
    ③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一○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宋)王应麟《玉海》卷五四《艺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1022页。
    ② 参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第二章《总集》中的相关论述,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2页。
    ③ 参考凌朝栋《文苑英华研究》第五章《文苑英华文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①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四八本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05页。
    ① (唐)梁肃《丞相邺侯李泌文集序》,《文苑英华》卷七O三,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3624页。
    ② (唐)梁肃《常州刺史独孤及集后序》,《文苑英华》卷七O三,第3625页。
    ③ (唐)李舟《独孤常州集序》,《文苑英华》卷七O二,第3621页。
    ④ (唐)权德舆《中岳宗元先生吴尊师集序》,《文苑英华》卷七○四,第3631页。
    ⑤ (唐)李商隐《樊南甲集序》,《文苑英华》卷七O七,第3645页。
    ① (唐)李商隐《樊南乙集序》,《文苑英华》卷七○七,第3645页。
    ② 巩本栋先生认为《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艺文略》中均著录有《元白继和集》一卷,疑即此书。见《唐五代唱和诗词总集叙录》一文,载《西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③ (唐)白居易《因继集重序》,《文苑英华》卷七一四,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3684页。
    ④ (宋)周必大《文苑英华序》,《平园续稿》卷一五,《全宋文》卷五一二○,第230册,第183页。
    ⑤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二七四三“崇儒四之三”,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231页。
    ⑥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二七四三“崇儒四之三”,第2231页。
    ① (宋)刘麟《元氏长庆集原序》,《元氏长庆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宋)乐史《李翰林别集序》,《李太白文集》卷一,巴蜀书社1986年影印宋本。
    ③ (宋)宋敏求《李太白文集后序》,《李太白文集》卷末。
    ④ (宋)曾巩《李白诗集后叙》,《元丰类稿》卷一二,《全宋文》卷一二五二,第57册,第349页。
    ① (宋)毛渐《李太白文集跋》,《全宋文》卷一八四七,第85册,第98页。
    ② 见杨栩生、沈曙东《(文苑英华>之录李白诗文所本寻踪》,载《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③ (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文苑英华》卷九四五,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4971页。
    ①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十《诗文拾遗》,中华书局年1977版,第1414页。
    ② 吴企明《论(文苑英华>中的李白诗》,载《文学评论》1981年第2期。
    ③ (宋)李正民《与祝师龙书》,《大隐集》卷六,《全宋文》卷三四五一,第163册,第129页。
    ① (宋)晏殊《与富监丞书》,《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0-,《全宋文》卷三九八,第19册,第221页。
    ② (宋)石介《上赵先生书》,《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二,《全宋文》卷六一九,第29册,第197页。
    ③ (宋)司马光《答福昌张尉耒》,《司马公文集》卷六九,《全宋文》卷一二一六,第56册,第97页。
    ④ (宋)钱公辅《读柳宗元文》,《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七,《全宋文》卷一四二五,第65册,第343页。
    ⑤ (宋)曹辅《祭柳子厚文》,《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附录,四部丛刊本。
    ⑥ (宋)柳开《东郊野夫传》,《河东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 (宋)梅尧臣《答王补之书》,《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O七,《全宋文》卷五九三,第28册,第159页。
    ⑧ 参(日)副岛一郎《宋人眼里的柳宗元》,载《气与士风—唐宋古文的进程与背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① (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三,《全宋文》卷七一八,第34册,第86页。
    ② (宋)穆修《唐柳先生集后序》,《河南穆公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宋)沈晦《四明新本河东先生集后序》,《全宋文》卷三七九六,第174册,第71页。
    ① 《文苑英华》卷八二三“宴游”,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4343页。
    ②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唐代的手抄本遗产:以文学为例》(The Manuscript Legacy of the Tang:The Case of Literature),卞东波、许晓颖译,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五辑,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第266页。
    ① (唐)李华《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文苑英华》卷七○一,第3615页。
    ② 权德舆的作品,《崇文总目》著录有《权公文集》五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童蒙集》十卷《集》五十卷《制集》五十卷。遗憾的是,我们找不到任何宋人搜集整理其文集的文字记录。
    ③ (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文苑英华》卷七○二,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3619页。
    ① 《唐文粹》一百卷,为姚铉编。始于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至大中祥符四年(1011)编成。
    ① (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六《文苑英华》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第1690页。
    ②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③ 参颜其中《(乐府诗集>编者郭茂倩的家世》(《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4期)、汪俊《郭茂倩及其(乐府诗集>》(《江苏文史研究》2001年第1期)等文。
    ④ 参尚丽新《(乐府诗集)版本研究》第一章《宋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① (唐)权德舆《右谏议大夫韦君集序》,《文苑英华》卷七一二,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3679页。
    ② 参尚丽新《(乐府诗集>版本研究》第一章《宋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又,傅增湘所藏宋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曾影印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0年以“傅增湘藏宋本《乐府诗集》”为名影印再版。本次即以此本为工作底本。
    ③ 据日本静嘉堂文库本影印者较多,主要有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影印本,台北学生书局1967年影印本,巴蜀书社1986年影印本,本文即采用第三种。
    ① 喻意志以《蜀道难》中的9处小注,与宋本李白集相比勘,得出的结论是郭茂倩据以编录李白乐府诗之底本,是不同于宋蜀本和咸淳本的其他版本,但肯定参考了宋蜀本的祖本——晏处善本。郭茂倩编录时,至少参考了两种以上李白诗文集或录其作品之总集。见其《从宋本(乐府诗集>之小注看<乐府诗集>的编纂》,载《乐府学》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② 有个别例外者。如《乐府诗集》卷六九录《长相思》三首,宋蜀本李白集卷三录第一首,卷六录第二首,卷二四录第三首。前两首均题“长相思”,第三首为《寄远十二首》之第十一首。
    ③ (日)增田清秀《乐府の历史的研究》,创文社1975年版。
    ① 以上参考喻意志《<乐府诗集)成书研究》下编《(乐府诗集)的资料来源》的研究成果,上海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毕业论文,第111页。
    ② 同上,第111-113页。
    ① 《傅增湘藏宋本(乐府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第1571-1572页。本文引文均用此版本,后不出注。
    ② 参考王小盾先生《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九章《隋代杂言歌辞概述》“二、‘近代曲辞’的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46页。
    ③ (唐)《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70页。
    ④ 《元稹集》卷二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4页。
    ①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晁无咎”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4页。
    ② 王小盾先生揭示了这两种方式背后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即“它们实际上在新的形势之下展示了两种文化传统的对立:前者代表了‘诗言志,歌永言’的传统,即先诗后乐的传统:后者则代表了另一个传统,即先声后辞的传统,即诗不言志、歌不永言的传统”,参其《论汉文化的“诗言志,歌咏言”传统》,载《起源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论集》,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60-62页。
    ③ 《全唐诗》卷一八,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84页。按,本节所引均为此本,此后不再出注。
    ① 任半塘《唐声诗》上编第四章《歌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72页。
    ① 参王小盾先生《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四章《大曲》“三、唐大曲的体制与歌辞”,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81-185页。
    ② 参王小盾先生《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四章《大曲》“三、唐大曲的体制与歌辞”,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87页。
    ③ 参王小盾先生《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第九章《隋代杂言歌辞概述》“二、‘近代曲辞’的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46页。
    ① (日)西嵨定生《东亚世界的形成》,载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88--92页。
    ②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册,第4985页。
    ③ 参王小盾先生《域外汉籍研究中的古文书和古记录》,载《起源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论集》,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380页。
    ④ 参巩本栋先生《宋人撰述流传高丽、朝鲜两朝考略》,载《宋集传播考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2页。
    ⑤ (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箚子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五,《全宋文》卷一八八一,第87册,第136页。
    ⑥ (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箚子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五,第143页。
    ①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八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048页。
    ② 此处参考(日)冈田千穗《(十抄诗)及其注本的文献价值》(载《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4页)及金程宇《韩国本(十抄诗)中的唐人佚诗辑考》(载《域外汉籍丛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9-67页)的统计。
    ③ (韩)扈承喜《(十抄诗>一考——以(全唐诗>未收录作品为中心》,载韩国《书志学报》十五辑,1995年。
    ④ (日)芳村弘道《唐代の诗人と文献研究》第四章《朝鲜本(夾注名暨十抄诗)の基礎的考察》,中国藝文研究舍2007年版,第530-531页。
    ① 《夹注名贤十抄诗序》,阳明文库藏《夹注名贤十抄诗》。按,本文所引均为此本,又《十抄诗》为北京大学所藏足本,两者均为芳存弘道先生编辑影印为《十抄诗·名贤夹注十抄诗》,汲古书院平成二十三年(2011)版。此后不再出注。又,两书图版见附录二图3、图4。
    ② 本文所用《十抄诗》,为北京大学所藏足本,芳存弘道先生认为是本乃最为精善之本。二卷(上下卷各收录十五家),李朝朝鲜前期(明宗、宣宗间)刊(后修)。书体24.1×15.6cm,上有“十抄诗全”题签,半框17.8×11.7cm,四周单边,有界八行,行十五字,版心大黑口,上下内向黑鱼尾,版心“抄诗几”。扉页有“砚湖秘藏/奇书之壹”朱文长方印,首页有“尚古斋/宝藏”朱阳阴篆印、“孝经楼”朱文双边椭圆印、“罟(?)雄/私印”白文方印、“北京大/学藏”朱文方印、“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之印”满文双行朱文大方印:卷末有“李印/盛铎”白文方印、“木斋/秘玩”朱文方印。“砚湖”“尚古斋”乃明治前期祚藤诚(1831—-1890)别号,“孝经楼”乃江湖后期儒者山本信有(号北山,1752—1812)之书斋号,此本经由此两人,转入李盛铎(号木斋,1858—-1937)所有,后归属北京大学。
    ① 本文所用《夹注名贤十抄诗》,为日本财团法人阳明文库藏本(也是日本唯一藏本,此书其余版本均藏韩国)。此本四周双边(24.6×16.8cm),有界十行,行二十字,注小字双行。版心大黑口,上下内向黑鱼尾,首载月岩山人神印宗老僧子山《夹注名贤十抄诗序》、《夹注名贤十抄诗目录》各一叶,卷末有景泰三年壬申(1452)仲夏初吉,奉训校书理知制教权擥(141—1465)跋一叶。
    ② 参(日)芳村弘道《唐代の诗人と文献研究》第四章《朝鲜本<夾注名賢十抄诗)の基础的考察》,中国藝文研究会2007年版,第534--536页。
    ① 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一四“樊川文集夹注残本二卷”,《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第93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06页上。
    ② 参吴在庆《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的文献价值——从一条稀见的杨贵妃资料谈起》(《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3期)、杨焄《论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的文献价值》(《复旦学报》2004年第3期)等。
    ③ 现存《樊川文集夹注》刊于明正统五年(1440),国内仅北京图书馆(残本)、辽宁图书馆藏(全本),《续修四库全书》曾据以收录(第1312册)。本文所用《樊川文集夹注》为日本内阁文库(即国家公文书馆)藏本,三册,以“天、地、人”排序。有界十六行,行十七字,注小字双行。四周双边,版心大黑口,上下内向黑鱼尾。书封及每卷末有“昌平坂学问所”阳文印记,每卷首有“日本政府藏书”、“林藏书印”(即林罗山)、“浅草文库”等朱文印记。图版见附录二图5。
    ① 金宗直《青丘风雅集序》,转引自查屏球《夹注名贤十抄诗》说明,《夹注名贤十抄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参(日)冈田千穗《<十抄诗>及其注本的文献价值》,载《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3页。
    ②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集句诗”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11页。
    ③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四“艺文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④ 参《中国风俗辞典》“生育类”,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页。
    ⑤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三“山谷集句贵拙速不贵巧迟”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页。
    ①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香屑集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页。
    ② 参张伯伟先生《朝鲜时代书目丛刊》第3、6、7、8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③ 本文以延世大学藏本为考察对象。一册三卷,四周双边,半叶十行,行十六字,上下黑口,内向黑鱼尾。卷首题④ 林祭酒百家衣诗集”,为高丽高宗年间刊行,是为此书最早刊本。又,此本栏外注有每首诗所属韵部,或为其时供高丽举子应诗之用。图版见附录二图6。
    ① 参琴知雅《论高丽林惟正的<林祭酒百家衣诗集)》,载《域外汉籍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2013年版。
    ①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八,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3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2页。
    ② 赵望秦《唐代咏史组诗考论》四“胡曾《咏史诗》考论”,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③ 金程宇在《论林惟正(百家衣集)的文献价值》(《稀见唐宋文献从考》,中华书局2008年版)、《高丽林惟正(百家衣集)续探》(《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二期,中华书局2011年版)先后考订佚句有141首。
    (后晋)刘昀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王溥《五代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宋)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2年版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钱若水修、范学辉校注《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90年版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司义祖《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影印本
    (宋)姚铉《唐文粹》,四部丛刊本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傅增湘藏宋本乐府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影印本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任半塘、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巴蜀书社1990年版
    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上海书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黄永武《敦煌宝藏》,台湾新文丰公司1981—1986年版
    (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本
    (宋)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周弼《三体唐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
    (日)芳存弘道《十抄诗·名贤夹注十抄诗》,汲古书院平成二十三年(2011)影印本
    查屏球《夹注名贤十抄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高丽)林惟正《百家衣集》,韩国延世大学藏本
    (清)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唐)王维《王右丞集》,(宋)刘辰翁校,四部丛刊影元刻本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唐)李白《李太白文集》,巴蜀书社1986年影宋本
    (唐)李白《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李太白集注》,瞿蜕园、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詹瑛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宋)郭知达《新刊校订集注杜诗》,中华书局1981年影印本
    (宋)王洙《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四部丛刊影宋本
    (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黄鹤《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杜甫《杜诗详注》,(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宋)《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韩愈《昌黎先生文集》,(宋)朱熹考异,王伯大音释,四部丛刊影元刻本
    (唐)韩愈《韩愈全集》,钱仲联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四部丛刊影元刻本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宋本、四部丛刊影日本那波道 圆覆宋大字本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宋钞本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刘禹锡《刘梦得文集》,四部丛刊影宋蜀大字本
    (唐)刘禹锡《刘禹锡集》,卞孝萱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唐)孟郊《孟东野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杜牧《樊川文集》,陈允吉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朝鲜)佚名《樊川文集夹注》,日本内阁文库藏朝鲜刻本
    (唐)杜牧《杜牧集编年校注》吴在庆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唐)张籍《张司业集》,四部丛刊本
    (唐)皮日休《皮日休文集》,四部丛刊影元刻本
    (唐)陆龟蒙《甫里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影黄丕烈校明钞本
    (唐)齐己《白莲集》,四部丛刊影明钞本
    (唐)贯休《禅月集》,四部丛刊影明钞本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
    (宋)苏轼《苏轼诗集》,(清)王文祰秸集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
    (宋)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日本正仓院藏《王勃诗序》残卷,平成六年(1994)奈良国立博物馆第四十六回《正仓院展》影印本
    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吴文治《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严羽《沧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宋)阮阅《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书店2009年版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周密《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续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释文莹《玉壶清话》,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赵令畤《侯鲭录》,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版
    (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孙猛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尤袤《遂初堂书目》,海山仙馆丛书本
    (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元)脱脱《宋史·艺文志》,中华书局1990年版
    (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任半塘《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王小盾《起源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论集》,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王小盾《古代汉文学的生存与传播研究论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王小盾《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王小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
    (美)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The Cambridge of Chinese Litera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ChristopherM.B.Nugent,Manifest in Words,Written on Paper:Producing and Circulating Poetry in Tang Dynasty China (发于言,载于纸:唐代诗歌的制作与传播), Harvard University Prese,2010.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Chinese paper and Printing:A Cultural History),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华书局2007年版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中华书局1985年版
    汪辟疆《目录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版
    金文明《金石录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郝润华、武秀成《晁公武陈振孙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伯伟《朝鲜时代书目丛刊》,中华书局2004年版
    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
    周采泉《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版
    黄永武《敦煌的唐诗》,洪范书店1987年版
    朱迎平《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张高平《印刷传媒与宋诗特色——兼论图书传播与诗分唐宋》,台北里仁书局2008年版
    (日)内山精也《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日)浅见洋二《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巩本栋《宋集传播考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曾枣庄、吴洪泽《宋代文学编年史》,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金程宇《域外汉籍丛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
    金程宇《稀见唐宋文学从考》,中华书局2009年版
    尚丽新《(乐府诗集)版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凌朝栋《文苑英华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刘玉珺《四库唐人文集研究》,巴蜀书社2010年版
    (美)刘子健撰、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江苏人民出版 社2012年版
    刘俊文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中华书局1992年版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版
    (日)芳村弘道《唐代の诗人と文献研究》,中国藝文研究会2007年版
    (日)增田清秀《乐府の历史的研究》,创文社1975年版
    赵望秦《唐代咏史组诗考论》,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唐代的手抄本遗产:以文学为例》(The Manuscript Legacy of the Tang:The Case of Literature),卞东波、许晓颖译,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五辑,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黄庭硕《评Christopher M.B.Nugent,Manifest in Words,Written on Paper:Producing and Circulating Poerty in Tang Dynasty China)),载《新史学》二十三卷三期,2012年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周勋初《宋人发扬前代文化的功绩》,《文史知新》,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余欣《博望鸣沙——中古写本研究与现代中国学术史之会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黄永武《敦煌伯3619号卷子中四十一首唐诗的价值》,载《敦煌的唐诗》,洪范书店1987年版
    陈尚君《唐人编选诗歌总集叙录》,《中国诗学》第二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小盾《论汉文化的“诗言志,歌永言”传统》,《起源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论集》,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王小盾《域外汉籍研究中的古文书和古记录》,《起源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论集》,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王小盾《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王小盾《从敦煌本共住修道故事看唐代佛教诗歌文体的来源》,《起源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论集》,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王小盾《论越南古籍的历史、形态和文献学意义》,《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巩本栋《唐五代唱和诗词总集叙录》,《西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巩本栋《宋人撰述流传高丽、朝鲜两朝考略》,《宋集传播考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吴企明《论<文苑英华)中的李白诗》,《文学评论》1981年第2期
    喻意志《从宋本<乐府诗集)之小注看<乐府诗集>的编纂》,《乐府学》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王兆鹏《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王兆鹏《宋代“互联网”——从题壁诗看宋代题壁传播的特点》,《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日)副岛一郎《宋人眼里的柳宗元》,《气与士风——唐宋古文的进程与背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历史と地理》第九卷第五号,大正十一年(1922)
    (日)内藤湖南《正仓院本王勃集残卷跋》,《内藤湖南全集》14《宝左庵文》,筑摩书房1969年版
    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柳立言《何谓“唐宋变革”?》,《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八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期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视域转变的意义》,《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日)道坂昭广《关于王勃<滕王阁序)的几个问题——并论正仓院(王勃诗序)和<王勃集注)的文字差异》,《清华中文学报》2011年第6期
    (日)道坂昭广《略论作为文本的正仓院藏<王勃诗序)》,《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1期
    (日)道坂昭广《基于正仓院藏<王勃诗序)复原唐代《王勃集》的可能性——以<秋
    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为中心)》,《饶宗颐与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侨大学2011年
    (日)道坂昭广《(滕王阁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新解——以正仓院藏王勃诗序为线索》,《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6期
    咸晓婷《从正仓院写本看王勃(滕王阁序>》,《文学遗产》2012年第6期
    金程宇《韩国本<十抄诗)中的唐人佚诗辑考》,《域外汉籍丛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
    (日)冈田千穗《<十抄诗)及其注本的文献价值》,《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中 华书局2005年版
    (韩)扈承喜《<十抄诗>一考——以<全唐诗>未收录作品为中心》,韩国《书志学报》十五辑,1995年
    吴在庆《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的文献价值——从一条稀见的杨贵妃资料谈起》,《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3期
    杨焄《论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的文献价值》,《复旦学报》2004年第3期
    (韩)琴知雅《论高丽林惟正的<林祭酒百家衣诗集>》,《域外汉籍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2013年版
    金程宇《论林惟正<百家衣集>的文献价值》,《稀见唐宋文献从考》,中华书局2008年版
    金程宇《高丽林惟正<百家衣集>续探》,《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二期,中华书局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