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市民族商业社区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民族学人类学往往以边疆、乡村的社区和人群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而现代民族学人类学则超越边疆、乡村,把日益兴起的城市社区和人口纳入自己的视域中。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关注日益增长的城市社区和人口的都市人类学产生了。这种研究视角的拓展彰显了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与时俱进”,表征了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历史。城市民族社区作为城市社区的一部分,它的产生过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等一直是以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面貌出现,对其的研究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课题顺应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研究视角的拓展,把一个城市民族社区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社区中人们的经济生活作为分析重点,属于都市经济民族学范畴的一个研究个案。
     什么原因促使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民族社区从一个传统商业为主的、封闭的社区演变为一个具备现代经济生产方式、开放的现代化社区?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关民族社区居住格局形成和变迁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何在?社区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变迁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对少数民族社区的传统如何取舍?……因此,本文从乌鲁木齐市南关民族社区形成的历史演变着眼,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兼及民族社区外部独特的人文环境,去分析这个民族社区的经济形态、居住格局等方面的嬗变历程。在具体研究中,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整理、访谈法、数据统计等调查和分析手段;以较大的时间跨度作纵向的历史比较,以改革开放后国家社会改革发展的横向视角做穿插,在历史和现实的纵横交错中,去全面透视南关民族社区这个根植于城市化、现代化土壤中的西部少数民族城市社区;对引发该社区商业变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刻分析,得出经济因素、国家权力的影响、城市规划改造和技术因素等是引起该社区经济结构和居住格局变迁的主要原因的结论。
     对南关民族社区的研究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分析,其所产生的意义能为新疆,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城市社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能为那些正在从事民族社区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些新的分析视角和方法。比如,使用民族学、城市人类学和社区研究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并试图通过社区历史的重构来具体展现社区经济结构的变迁历程。在城市民族社区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更好地保护民族社区的传统文化,对社区中少数民族在经济转型中遇到的困境应更多地给予关注,以维护社区的稳定和发展。民族社区也应该在都市现代化进程中自我调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的,以一种积极而开放的心态加速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从而使少数民族社区更好地融入国家现代化整体进程中,最终实现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南关民族社区商业的发展与提升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逻辑性。探讨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模式,首先要将其置身于社会整体背景之下考虑,乌鲁木齐南关民族社区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正是因为处于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它的发展和未来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视、国家对社区现代化改造,所有这些才使少数民族社区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等。
     本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涉及了论文研究的主题、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的理论基础、城市民族社区研究现状等。第二章论述了历史上民族社区形成、人口的来源以及社区民族的居住格局。第三章主要对南关民族社区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民族社区的商业构成和基本类型,总结了南关民间工商业者的社会活动和经营特点。分析中涉及了社区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彰显了国家权力通过对工商业的改造逐步渗入到社区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事实,阐释了民族社区商业由原来的自发经营的模式转变为国家主导的模式的过程。第四章主要通过对民族社区内存在的独特贸易形式——巴扎的功能挖掘去揭示少数民族经济与巴扎的关系,巴扎由传统向现代的演变。第五章主要总结了南关民族社区变迁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经济政策、国家政策、技术革新、城市规划建设对社区变迁施加了重要影响。第六章主要阐述了城市现代化与社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城市现代化建发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应该积极合理地加以利用,以及城市现代化的成果应该惠及于民。最后笔者对南关民族社区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大胆预测。
     以往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大多有这样几个倾向,即在资料的使用上,以文献资料为主,而笔者对南关民族社区的研究资料的使用上与以往研究不同,在研究中发挥了民族学田野调查的长处,把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结合了起来;在研究的地域上,以往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多以农村地区为多,而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民族社区;在研究的角度上,以往的研究多以个案和专题的研究为主,本文虽也是对个案的研究,但是笔者所选择的民族社区非常典型和具有代表性。同时,在新疆,乃至全国有很多城市的民族社区正面临与南关民族社区相同或类似的发展现实,所以本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在揭示出社区发展的特殊层面的同时,也反映了其发展的一般层面,能够进一步丰富社区理论。论文中对民族社区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的归纳与预测都有较强的说服力,对城市社区研究在理论上有借鉴作用,对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我国的都市人类学的建设来说,在理论的总结和案例资料的积累上都有所贡献。以上这些都不失为本文的创新之处。
Traditional anthropology often looks on the border areas, rural communities and their residents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but modern anthropology is exceeding the limitations of the rural, and puts the developing urban communities and their own population into its field of study. In the 1960s, urban anthropology which concerns about the ever-increasing urban communities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came into being. The conversions of this study's perspective are indications that anthropology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the conversions expresse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 in history. City ethnic communities is a part of urban communities, and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city ethnic communities are research hotspot and difficult problems of anthropology. The research into th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Based upon this, this dissertation responds to the shift of anthropology's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puts a specific city ethnic community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community people's economic life as the analysis focus of this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as a case study, belongs to the scope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
     What reasons changed an ethic community with a history of one hundred years from a traditional commercial-based, closed community into an opening up and modern community with a modern economic way of production? What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Nanguan ethnic community? What are the driving forces in the changes of community's economic ways of production? How do we keep or reject the traditions of ethnic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modernization?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ethnic community, and makes good use of the dates of field work as well as the unique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f ethnic community to analyze the transmutation process of economic patterns and residence patterns of ethnic communities. At the study, the author used a variety of means, such as field work, literature organization, interviews and statistics, and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to the ethnic community that is root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he author has deeply analyzed the main causes of this commercial community change.
     The study on Nanguan ethnic community is a specific analysis that combine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ir significance can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cities for Xinjiang and even the 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can provide some new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to those who are engaged in ethnic communities' studies. For instance, the author used methods of ethnology, urban anthropology and theory of community studies, and tried to show the course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changes through reconstruction of ethnic community's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ethnic community in cit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should better prot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ethnic communit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communit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mmunity's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The ethnic community should also adjust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metropolis, seek for a balance point between the tradition and the modern, and take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community as the goal to accelerate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with an active psychology. The Nanguan ethnic community's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are products of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inevitability and the logicality of history. We should expose the community in the whole background social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ethnic community. The Nanguan ethnic community in Urumqi is from closed to ope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changes; it is because our country is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from a traditional society to a modern society,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it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benefit from the attention our country pays to ethnic minority and its tradition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country. These reasons have caus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ethod and the modern production method of ethnic community.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by six chapters. Chapter I deals with some of the major research questions, thesis research topic, and researc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Chapter II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of ethnic communities, the source of population and the living patterns of ethnic community. Chapter III carries on the review to the ethnic community's financial circumstance, analyzes the ethnic community's commercial constitu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type, summarizes the community folk industrialists and businessmen's social activities and th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involved the problem of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community privately-run enterprises, which has shown the fact that the state power gradually infiltrates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ethnic community through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ial . The article throws light upon the process of ethnic community's economic. Chapter IV has promulgated the relations of national minority economy and the bazaar through the excavation of Bazaar function, and emphasizes the harmonious of the traditional bazaar and the modernization. Chapter V mainly summarizes the reasons of the ethnic community changes.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the economic policy, the national policy,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are the reasons of the community changes. Chapter VI mainly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 of urban modernization and community.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proposed that the municipal authoritie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positively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modernization, should let achievements of the urban modernization benefit all the people. Finally the author made a bold forecast of the ethnic community's prospects.
     Most of previous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results have some tendency to the use of literature data, but the author differs from others in the use of research data of the ethnic communities of Nanguan. In the study the author fully took advantage of the merit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ffectively combined the literature surve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 in the respect of the geographical research , in the past, many anthropologists focused on rural areas, but in this dissertation objects of study are city ethnic communities; in the respect of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previous studies mostly are case study and the topic-oriented, although this article is also a case study, national ethnic community chosen by the author is very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At the same time, in Xinjiang, and even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there are a lot of urban ethnic communities that are facing the same or similar development of reality with Nanguan, so this study has the universal significance. It revealed not only a special aspect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but also a reflection of general aspect of its development, which can further enrich the community theory. In this thesis induction and prediction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ethnic communiti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have a strong persuasion, have reference function to the theory of urban ethnic community, and contributes to theory summary and accumulation of case study information of urban anthropology, which is still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article lies in them.
引文
[1]周大鸣,21世纪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项飚,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6):60-61。
    [1]杨圣敏,人类学回族研究的新拓展--序《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回族研究,2007(3):96。
    [1]杨吕儒,贵阳市民族关系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白晓荣,东乡族人移居城市后饮食习俗的传承与变异--以兰州市小西湖柏树巷社区东乡族聚落为例,中国穆斯林,2005(1)。
    [3]郑洪芳、王宏晓,论旅游业先导产业地位的确立和边疆城市的发展,民族研究,1996(3)。
    [4]周健,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城市稳定,广西民族研究,2003(4)。
    [5]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以兰州市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6]马寿荣,都市化过程中民族社区经济活动的变迁--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的个案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马平,回族婚姻择偶中的“妇女外嫁禁忌”,西北民族研究,1998(2)。
    [2]彭林绪、孔刚,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庆回族土家族,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3)。
    [3]范生娇,论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贵州社会科学,2005(4)。
    [4]张棣、侯学钢,少数民族聚居城市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以湖南省古丈县为例,规划师,2006,(8)。
    [1]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第42页。
    [2]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第36页。
    [1]西域闻见录,卷一。
    [2]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3]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第37页。
    [4]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总类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8页。
    [1]乌鲁木齐市地名委员会编,乌鲁木齐市地名图志(内部资料),新疆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藏,1987年,第106页。
    [1]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1]妥明,字得璘,甘肃阿訇,1864年领导迪化回民起义。
    [2]中子,乌鲁木齐风物录,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1][瑞典]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徐十周、王安洪、王安江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0页。
    [1]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06页。
    [2]咎玉林,外商洋行与迪化“贸易圈”,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176页。
    [3]新疆近代经济技术开发,宋岭等编著,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3年。第163页。宋岭等认为“光绪七年,俄国驻迪化总领事裴得罗夫请辟贸易圈于迪化南关外,一时,二道桥东西两段土地都被划入”。
    [4]韩春鲜,陈顺礼,乌鲁木齐早期人类活动与城市形态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第43-44页。
    [5]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1][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57页。
    [2]《清季外交史料》卷119,第5-6页。转引自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1600-1990),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1-132页。
    [3][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53-254页。
    [1]《清季外交史料》卷119,第5-6页。转引自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1600-1990),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2页。
    [2][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54页。
    [3]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初三日《新疆中俄通商局咨文》。
    [1]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1600-1990),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29-730页。
    [1][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54页。
    [2][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54页。
    [3]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第1975页。
    [1]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1600-1990),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5页。
    [1]过去对伊犁地区的维吾尔人的称呼。
    [2]新疆通志-商业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外贸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编,新疆商业外贸史料辑要(第2辑)(内部发行),1990年,第23-31页。
    [3]包尔汉,新稿五十年,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第11页。
    [1]杨增新,补过斋文牍,卷十一、外交上,第37-38页。
    [2]杨增新,补过斋文牍,三编,卷五、外交上,第10页。
    [3]民国十八年六月十八日《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树仁训令》。
    [1]中子,乌鲁木齐风物录,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2]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总类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1页。
    [1]乌鲁木齐市地名委员会编,乌鲁木齐市地名图志(内部资料),新疆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藏,1987年,第170页。
    [1]韩军,洪城子阿訇与邠州清真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六辑),乌鲁木齐:新疆兵团印刷厂印制,1993年,第174-175页。
    [1]吴福环,魏长洪,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文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8页。
    [1]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412页。
    [2]黎熙元、何肇发,现代社区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页。
    [3]一档,录副,乾降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黄廷贵奏。转引自张勉励:《清代乾隆年间新疆镇迪道属的城镇开发》,载吴福环、魏长洪主编:《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文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2-303页。
    [4]《清高宗实录》(九),卷六七四,第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页。
    [5]纪昀,乌鲁木齐杂诗,页十三,张志主编:《中国风土志丛刊》(25),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第28页。
    [6]纪昀,乌鲁木齐杂诗,页三,张志主编:《中国风土志丛刊》(25),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第7页。
    [1]《清高宗实录》(十),卷七六五,第1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页。
    [2]椿园,西域闻见录,卷一,页五。
    [3]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八一),文绶,敬陈嘉峪关外情形疏,页一五,载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七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第2885页。
    [4]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八一),文绶,敬陈嘉峪关外情形疏,页一五,载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七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第2885页。
    [5]《维吾尔族简史》编写组,维吾尔族简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08页。
    [6]《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305,页二,载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北史地文献》第十六卷,《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三辑,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439页。
    [1]斯凯勒,土耳其斯坦(第2卷),第19页,伦敦,1876年版。转引自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19页。
    [2]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卷九十六,奏议六,页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25页。
    [3]《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三百,页十九,载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西北史地文献》第十六卷,《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三辑,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第382页。
    [4]魏丽英,明清时期西北城市的“商帮”,兰州学刊,1987(2),第15-20页。
    [5][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83页。
    [1]昝玉林,会馆漫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八辑),1984年,第80-81页。
    [2]莫理循图/文,窦坤、海伦编译,《1910年,莫理循中国西北行》(上册),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1]李富,津帮“八大家”的变迁,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3年,第106-113页。
    [2]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2-207页。
    [1]咎玉林,迪化总商会的成立与活动,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第67-80页。
    [2]谢彬,新疆游记,杨镰、张颐青整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3]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总类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1页。
    [1]谢彬,新疆游记,杨镰、张颐青整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1]老盖衣或老嘎夷,均指今塔塔尔族。
    [2]谢彬,新疆游记,杨镰、张颐青整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3]谢彬,新疆游记,杨镰、张颐青整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0页。
    [4]近代西方文献中习惯把“已经定居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维吾尔人”称为“萨尔特人”。
    [5][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82页。
    [1][瑞典]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徐十周,王安洪,王安江译,乌鲁木齐:新疆人了出版社,1992年,第220页。
    [1]新疆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年鉴,乌鲁木齐:新疆年鉴社,2006年,第1页。
    [2]乌鲁木齐市统计局,乌鲁木齐市统计学会,乌鲁木齐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57-58页。
    [1]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2]谢力甫·胡西塔尔,为各族人民所爱戴的肉孜阿吉,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137-138页。
    [3]谢彬,新疆游记,杨镰、张颐青整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4]谢彬,新疆游记,杨镰、张颐青整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1]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2]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44页。
    [1]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第87页。
    [2]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第87页。
    [3]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第223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71页。
    [1]潘志平,乾嘉年间新疆的商业贸易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6(2),第199页。
    [2]新疆旧档资 1-7-264。
    [3]吴绍璘,新疆概观,南京仁声印书局,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第265-266页。
    [1]金国珍,忠义馆起家漫谈,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第98-101页。
    [1]乌鲁木齐市地名委员会编,乌鲁木齐市地名图志(内部资料),新疆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藏,1987年,第198页。
    [1]裕侠,解放前的维族铁匠,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第102-105页。
    [2]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商业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第六十一卷·商业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2]1957年乌鲁木齐市工商业回民从业人数统计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档案资料。转引自马苏坤,新疆回族社会经济初探,新疆社会经济,1994(3),第78-81页。
    [1]朱光,地方掌故二则:驼铃声中山西巷,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七辑),1984年,第166-168页。
    [2]昝玉林,乌鲁木齐往事漫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人辑),新疆兵团印刷厂印刷,1993年,第79-81页。
    [1]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5页。
    [2]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87页。
    [1]乌鲁木齐市乃至新疆其他地方的人习惯把“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称为“二医院”。
    [1]李富,乌鲁木齐的货栈业,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89-93页。
    [1]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1页。
    [2]昝玉林,乌鲁木齐往事漫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六辑),新疆兵团印刷厂印刷,1993年,第78-79页。
    [1]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青文史(第九册),1999年,第92页。
    [2]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5-56页。
    [1]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31页。
    [2]谢力甫·胡西塔尔,乌鲁木齐皮革业漫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 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67-68页。
    [1]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
    [2]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
    [3]昝玉林,为维护民族团结奉献终身的阿不都热依木阿吉,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四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第138-149页。
    [4]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忠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经济卷(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56页。
    [1]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总编室重印,1986年,第95页。
    [2]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39页。
    [3]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1]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2]中子,乌鲁木齐风物录,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3]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经济卷(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50页。
    [1]中子,乌鲁木齐风物录,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第76页。
    [1]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西青文史(第九册),1999年,第91页。
    [1]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9-120页。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商业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第六十一卷·商业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08页。
    [3]笔者2008年8月在天池路步行街调查时路过天池浴室,解放后的天池浴室是一幢七、八层楼高的现代建筑,但是已经停业,门窗都已拆除,楼的四周都已围住了施工墙,从外面墙体还可以看出“天池浴室”四个字留下的痕迹。我不知道是要重新装修还是要改拆建,于是询问居住在天池浴室附近的居民,都回答说:“倒闭了,两年前就倒闭了,现在没什么看得了”。
    [1]杨梦九,从“带诏”到理发馆,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96页。
    [2]1957年乌鲁木齐市工商业回民从业人数统计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档案资料。转引自马苏坤,新疆回族社会经济初探,新疆社会经济,1994(3),第78-81页。
    [3]柴恒森,乌鲁木齐的水磨业,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40-44页。
    [4]本刊资料室,水磨史谈,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第89页。
    [1]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中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21页。
    [2]昝玉林,迪化总商会的成立与活动,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第67-80页。
    [3]金国珍,乌鲁木齐粮油加工业的的兴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4]杨梦九,糕点与醋酱,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57-58页。
    [5]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经济卷(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2页。
    [1]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40页。
    [2]昝玉林,乌鲁木齐往事漫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六辑),新疆兵团印刷厂印刷,1993年,第81-82页。
    [3]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西青文史(第九册),1999年,第83页。
    [4]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3页。
    [1]包尔汉,新疆五十年,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第7页。
    [1]韩士元,“济世活人”沥肝胆,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辑),1985年,第122页。
    [2]杨彬,市区交通的演变,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103页。
    [3]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4页。
    [1]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6页。
    [1]韩毓麟,火神庙与清平水会,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四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2年,第16-21页。
    [2]王子钝,西陬楹联选辑,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一辑),1986年,第182页。
    [3]昝玉林,迪化总商会的成立与活动,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第74页。
    [4]谢力甫,为各族人民所爱戴的肉孜阿吉,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誃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148页。
    [5]昝玉林,为维护民族固结奉献终身的阿不都热依木阿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四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1989年,第147-148页。
    [1]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63页。
    [2]谢力甫,为各族人民所爱戴的肉孜阿吉,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150页。
    [1]摆振华,乌鲁木齐回族事略,载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民国旧事札记感悟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1-338页。
    [2]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坎土曼卖,但是没有坎土曼把子卖。由于说话者不会用维语表达“把子”,就用汉语和维语参杂在一起使用。
    [3]杨梦九,商界各族是一家,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史资料(第十辑),1985年,第56页。
    [1]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西青文史。转引自李颖超著《新疆津帮》,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2页。
    [2]新疆汉语方言,意思是“男子汉、非常豪气的男人”。
    [1]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青文史(第三册),1996年,第99页。
    [1]良警宇,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变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1-133页。
    [1]中共乌鲁木齐市委统战部,乌鲁木齐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乌鲁木齐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页。
    [1]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经济卷(下),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0页。
    [2]中共乌鲁木齐市委统战部,乌鲁木齐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乌鲁木齐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5页。
    [3]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经济卷(下),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1页。
    [1]私营工商业者的喜悦,新疆日报,1956年,2月7日。转引自中共乌鲁木齐市委统战部,乌鲁木齐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乌鲁木齐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页。
    [2]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经济卷(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10页。
    [1]中共乌鲁木齐市委统战部,乌鲁木齐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乌鲁木齐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页。
    [1]中共乌鲁木齐市委统战部,乌鲁木齐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乌鲁木齐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页。
    [2]中共乌鲁木齐市委统战部,乌鲁木齐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乌鲁木齐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55页。
    [1]陈宗振,雷选春,中国突厥语族语言词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47页。
    [2]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经部·华夷译语、高吕馆课、回回馆杂字、译语、百译馆译语、暹罗馆译语、八馆馆考,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4页、第369页、第469页。
    [3]史部·地理,[清]魏源,海国图志,卷二十二(光绪平庆泾固道署重刊)。
    [4]西域闻见录,卷二。
    [5]《历代西域诗选注》编写组,历代西域诗选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0页。
    [1]李吟屏,论新疆历史上的巴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第55页。
    [2]子部·宋元笔记,[元]王恽,玉堂嘉话,卷二(守山阁丛书本)。
    [3]元史,卷七,第138页。
    [4]子部·类书,[清]徐珂,清稗类钞,第宅炎(传世藏书整理本)。
    [5]西域闻见录,卷二。
    [1]子部·清代笔记,[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三(阮氏三十卷本)。
    [2]史部·别杂史等,[元]通制条格,卷二十一(通行本)。
    [3]冯家昇,程溯洛,穆广文,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上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62页。
    [4][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高吕·王延德《使高吕记》。
    [5][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二十六·高吕。
    [1]西域闻见录,卷二。
    [2]西域闻见录,卷二。
    [3]西域闻见录,卷二。
    [4]西域闻见录,卷二;《西域图志》卷十八。
    [5]新疆图志,卷四。
    [6]《历代西哉诗选注》编写组,历代西域诗选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190页。
    [7]蔡锦松、蔡颖,日野强及其《伊犁纪行》,新疆历史研究,1985(3)。
    [1]阿不都热扎克·铁木尔,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90页。
    [2]西域闻见录,卷七,杂录。
    [3]西域地理图说注,阮明道主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
    [4][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62页。
    [1]阮明道,西域地理图说注,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
    [2]穆罕买提·萨迪克·喀什噶里,和卓传,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8年,第144页。
    [3]杨廷瑞、法海汀,南疆的集市,载《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辑组编,南疆农村社会,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78页。
    [1]西哉闻见录,卷七,风俗。
    [2]修仲一、周轩,祁韵十新疆诗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8页。
    [3]《历代西域诗选注》编写组,历代西域诗选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4页。
    [4]新疆乡土志稿二十九种·沙雅县乡土志。
    [5][俄]A·H·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3页。
    [1][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5页。
    [2]杨廷瑞、法海汀,南疆的集市,载《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辑组编,南疆农村社会,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4页。
    [3]曹红,维吾尔族生活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1]新疆图志,卷三十一,赋税(二)。
    [2]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上编),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400页。
    [3]松筠等撰:《钦定新疆识略》,卷三,第27-28页。
    [4]大清律例,户律·市廛。
    [1]阮明道主编:《西域地理图说注》,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卷四,第93页。
    [2]这首诗为“居奇争向集市求,载货还歌汗漫游。意说波斯能识货,珊瑚多在纲中收”。
    [3][清]萧雄,听园西疆杂述诗,民国二十四年12月初版,上海:商务印书馆。总137页。
    [4]筹办夷务始末,卷一,道光三十年葵丑,萨迎阿奏。
    [5]吴蔼宸,历代西域诗钞,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1页。
    [1]新疆图志,卷二十八。
    [2]新疆乡土志稿二十九种,洛浦县乡土志。
    [3]李吟屏,论新疆历史上的巴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第56页。
    [4][清]萧雄,听园西疆杂述诗,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2月初版,第80页。
    [5][清]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卷四十八·礼俗,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第三册,第1724页。
    [6][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0页。
    [7][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5页。
    [8]新疆省第七区于阗县政府造赉遵照奉颁材料目录之调查收集资料分别缮录清册·县市沿 革,藏和田地委档案馆。转引自李吟屏,论新疆历史上的巴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第56页。
    [1][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7页。
    [2][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8页。
    [3]谢彬,新疆游记,杨镰、张颐青整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4页。
    [4]吴绍璘,新疆概观,南京仁声印书局,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第141页。
    [5]谢彬,新疆游记,杨镰、张颐青整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
    [1]吴绍璘,新疆概观,南京仁声印书局,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第148页。
    [2]1922年设置麦盖提县。
    [3]谢彬,新疆游记,杨镰、张颐青整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1页。
    [4]吴绍璘,新疆概观,南京仁声印书局,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第148页。
    [5]《书面备忘录》是从回历951年(公元1544-1545年)撰写的手抄本《阿布都热西提汗史记》中摘录的。回历1036年(公元1626-1627年)赛依德家族的第七位君主艾合买提汗之子阿布都力提甫汗时代由穆罕买提·尼亚孜阿訇抄写发放的。转引自尼扎米丁·玉赛因:《中世纪后半期维吾尔文化史话》,载《新疆文化》(维文版),1988年第1期。
    [1]西域闻见录,卷七,杂录。
    [2]萨巴依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族打击乐器。汉族称铁环。古老的萨巴依用羚羊角制作,角的中部缀一大铁环,并在环上串有五、六个小铁环。演奏时,右手执羊角下端,靠上下、前后摇动或拍肩,使铁环撞击羊角而发音。现代萨巴依常用檀木制作,在两根长35-50厘米的并连檀木棒上,缀有两个直径11厘米的大铁环,每个大环中又套有7-10个小铁环。演奏时,右手执木棒下端摇震或碰击左手、双肩等部位,使大铁环撞击木棒发音,小铁环也随之发出有节奏的音响。在大铁环碰棒处镶有铁皮,以保护木棒和使音响消脆。过去多为街头艺人使用。上世纪50年代后,用于民间歌舞伴奏。
    [3][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8-79页。
    [1]吴绍璘,新疆概观,南京仁声印书局,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第263页。
    [2]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第67页。
    [1]王宏杰,发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1]乌鲁木齐史志办,乌鲁木齐年鉴2006,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1-212页。
    [1][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译,北京:北京大学,2007年,第48页。
    [1]徐琦,莱瑞·赖恩,邓福贞,社区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3页。
    [1]杨侯第,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6~27页。
    [2]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88页。
    [1]白友涛,盘根草--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回族社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0页。
    [2]乌鲁木齐市统计局,乌鲁木齐市统计学会,乌鲁木齐统计年鉴 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57-58页。
    [1]Alejandro Portes.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ssays on networks,ethnicity,and entrepreneurship.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c1995.
    [1]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鲍蔼斌,叶振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
    [2]椿园.西域闻见录.
    [3]天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天山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
    [4]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第一卷·总类.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5]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第二卷·城市建设.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6]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第三卷·经济(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7]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第四卷·经济(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8]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第五卷·政治.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9]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志·第六卷·文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乌鲁木齐市地名委员会编.乌鲁木齐市地名图志(内部资料).新疆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减,1987年,第106页.
    [11]新疆通志·商业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外贸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编.新疆商业外贸史料辑要(第1辑)(内部发行).1990年.
    [12]新疆通志·商业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外贸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编.新疆商业外贸史料辑要(第2辑)(内部发行).1990年.
    [13]《清高宗实录》(九)卷六七四,第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4]《清高宗实录》(十)卷七六五,第1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5]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七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16]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北史地文献》第十六卷《中国西北文献从书》第三辑.兰州: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
    [17]新 疆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年鉴.乌鲁木齐:新疆年鉴社,2006年.
    [18]乌鲁木齐市统计局,乌鲁木齐市统计学会.乌鲁木齐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19]乌鲁木齐史志办.乌鲁木齐年鉴2006.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20]乌鲁木齐史志办.乌鲁木齐年2001.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乌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年鉴 1997.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22]吴绍璘.新疆概观.南京:南京仁声印书局,民国二十二年出版.
    [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商业志》编纂委员会.新疆通志·第六十一卷·商业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24]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总编室重印,1986年.
    [25]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经部·华夷译语、高昌馆课、回回馆杂字、百译馆译语、暹罗馆译语、八馆馆考.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26][清]魏源.海国图志·卷三十二(光绪平庆泾固道署重刊).
    [27][元]王恽.玉堂嘉话·卷二(守山阁丛书本).
    [28]元史·卷七.
    [29][清]徐珂.清稗类钞·第宅类(传世藏书整理本).
    [30][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三(阮氏三十卷本).
    [31][元]通制条格·卷二十一(通行本).
    [32][元]脱脱.宋史.
    [33][宋]叶隆礼.契丹国志.
    [34]杨增新.补过斋文牍.
    [35]新疆乡土志稿二十九种·沙雅县乡土志.
    [36]西域图志校注.钟兴麒、王豪、韩慧校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37]回疆通志.
    [38]松筠.钦定和新疆识略.
    [39][清]萧雄.听园西疆杂述诗.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2月初版.
    [40]乌鲁木齐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
    [41]谢彬.新疆游记.杨镰,张颐青整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42]新疆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疆年鉴.乌鲁木齐:新疆年鉴社,2006年.
    [43]乌鲁木齐市统计局,乌鲁木齐市统计学会.乌鲁木齐统计年鉴 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44]乌鲁木齐史志办.乌鲁木齐年鉴 2006.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45]乌鲁木齐史志办.乌鲁木齐年 2001.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46]乌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鲁木齐年鉴 1997.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 社.1997年.
    [47]清三通与续通考新疆资料辑录(上册).高健,李芳整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
    [48]冯家昇,程溯洛,穆广文.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上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
    [49]《维吾尔族简史》编写组.维吾尔族简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1]A·H·库罗帕特金.喀什噶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2]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译.北京:北京大学,2007年.
    [3]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陈育国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4]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鲍蔼斌,叶振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5]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6]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七版).邱泽奇,张茂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7]E·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绵,彭守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9.
    [8]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机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0]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1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3]马克·J·史密斯.文化--再造社会科学.张美川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4]T·H·埃里克森.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王亚文译.兰州:敦煌文艺 出版社,2002.
    [15]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6]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7]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8]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9]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0]斯蒂丈·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21]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2]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3]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总序第4页.
    [24]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25]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铭铭.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6]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7]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背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6.
    [9]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0]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11]潘允康.城市社会学新论--城市人与区位的结合与互动.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2]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费孝通.社会学初探.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16]凌纯声,林耀华.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7]束锡红,刘天明,刘光宇.西北回族社区现代化实践的新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8]杨发仁.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9]良警宇.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变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20]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1]白友涛.盘根草--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回族社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22]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3]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4]耿世民.新疆历史与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25]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一).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26]中子.乌鲁木齐风物录.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27]宋岭.新疆近代经济技术开发.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1993年.
    [28]厉声.新疆对苏(俄)贸易史(1600-1990).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29]包尔汉.新疆五十年.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
    [30]钟兴永.中国集市贸易发展简史.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
    [31]吴福环,魏长洪.新疆近现代经济研究文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2]张志.中国风土志丛刊(25).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
    [33]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初编)第七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34]马汝珩,马大正.清代的边疆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5]刘荫楠.乌鲁木齐掌故(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36]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中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7]中共乌鲁木齐市委统战部,乌鲁木齐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乌鲁木齐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38]陈宗振,雷选春.中国突厥语族语言词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39]《历代西域诗选注》编写组.历代西域诗选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
    [40]阿不都热扎克·铁木尔.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90页.
    [41]阮明道.西域地理图说注.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
    [42]穆罕买提·萨迪克·喀什噶里.和卓传.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8年.
    [4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辑组编.南疆农村社会.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
    [44]修仲一,周轩.祁韵士新疆诗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
    [45]曹红.维吾尔族生活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46]刘志霄.维吾尔族历史(上编).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
    [47]吴蔼宸.历代西域诗钞.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48]包路芳.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游牧鄂温克社会调查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49]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50]蒋彬.四川藏区--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
    [51]徐琦,莱瑞·赖恩,邓福贞.社区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52]《新疆回族民俗》编委会.新疆回族民谷.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丛刊编辑组.维吾尔族社会历史调查.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54]于维诚.新疆建制沿革与地名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55]徐百成.轮台丝路今觅处--乌鲁木齐建城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
    [56]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秘书处.城市中的少数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7]吴涛.龟兹佛教与西域文化变迁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58]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9]楼望皓.维吾尔族风情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60]张晓萍.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61]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的社会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62]潘乃谷,马戎,周星.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3]赵嘉文,马戎.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64]潘乃谷,马戎.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6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66]郑杭生.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7]王宏杰.发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
    [68]成军.乌鲁木齐十大商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69]韩连赟摄影,程万里撰文.新疆民俗风情录--巴扎.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70]殷晴.新疆经济开发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71]杨侯第.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72]李颖超.新疆津帮.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8页.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2年.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三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2年.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四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2年.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七辑).1984年.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八辑).1984年.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九辑).1985年.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辑).1985年.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一辑).1986年.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三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8年.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四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六辑).1993年.
    [13]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七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14]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八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新疆文史资料(第一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年.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新疆文史资料(第一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年.
    [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新疆文史资料(第十三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新疆文史资料(第十四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新疆文史资料(第十五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20]昝玉林.乌鲁木齐史话.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21]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民国旧事札记--感悟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
    [22]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乌鲁木齐前进的城(内部资料).新疆大学人文学院资料室藏,1985年.
    [23]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西青文史(第九册).1999年,内部资料.
    [24]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青文史(第八册).1997年,内部资料.
    [1]昝玉林.外商洋行与迪化“贸易圈”.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176页.
    [2]韩军洪城子阿訇与邠州清真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六辑).乌鲁木齐:新疆兵团印刷厂印制,1993年,第174-175页.
    [3]昝玉林.会馆漫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八辑).1984年,第80-81页.
    [4]李富.津帮“八大家”的变迁.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3年,第106-113页.
    [5]昝玉林.迪化总商会的成立与活动.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鸟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第67-80页.
    [6]谢力甫·胡西塔尔.为各族人民所爱戴的肉孜阿吉.载中田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137-138页。
    [7]杨梦九,商界各族是一家,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辑),1985年,第55-56页。
    [8]摆振华,乌鲁木齐回族事略,载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民国旧事札记--感悟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1-338页。
    [9]本刊资料室,陕西大寺史概,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八辑),1984年,第146-147页。
    [10]金国珍,忠义馆起家漫谈,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第98-101页。
    [11]阿不都古力,文艺世家的成长历程,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辑),1985年,第47页。
    [12]吉六,七十年前新疆手工业概况,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委员会,新疆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0页。
    [13]裕侠,解放前的维族铁匠,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第102-105页。
    [14]朱光.地方掌故二则:驼铃声中山西巷.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七辑).1984年,第166-168页.
    [15]昝玉林.乌鲁木齐往事漫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六辑).新疆兵团印刷厂印刷,1993年,第79-81页.
    [16]李富.乌鲁木齐的货栈业.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89-93页.
    [17]谢力甫·胡西塔尔.乌鲁木齐皮革业漫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67-68页.
    [18]昝玉林.为维护民族团结奉献终身的阿不都热依木阿吉.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四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第138-149页.
    [19]杨梦九.从“带诏”到理发馆.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96页.
    [20]柴恒森.乌鲁木齐的水磨业.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40-44页.
    [21]本刊资料室.水磨史谈.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六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3年,第89页.
    [22]金国珍.乌鲁木齐粮油加工业的兴衰.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23]杨梦九.糕点与醋酱.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57-58页.
    [24]摆振华.乌鲁木齐回族事略.载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民国旧事札记感悟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1-338页.
    [25]韩士元.“济世活人”沥肝胆.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辑),1985年,第122页.
    [26]杨彬.市区交通的演变.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二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第103页.
    [27]韩毓麟.火神庙与清平水会.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四辑),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2年,第16-21页.
    [28]王子钝.西陬楹联选辑.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乌鲁木齐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乌鲁木齐文史资料(第十一辑).1986年,第182页.
    [29]宋义民.新疆帮“天迪商行”轶事.载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青文史(第八册).1997年,第11-14页.
    [1]杨圣敏,王汉生.北京“新疆村”的变迁--北京“新疆村”调查之一.西北民族研究,2008(2).
    [2]武中哲.论市场经济对我国城市社区的重塑.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方晓华.巴扎的文化解读.新疆社会科学,2007(5).
    [4]彭培根.新疆国际大巴扎设计的原创性生命力.建筑学报,2003(12).
    [5]马寿荣.都市化过程中民族社区经济活动的变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6]郭丽娜.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乌鲁木齐二道桥民族风情一条街规划.建筑,2005(7).
    [7]高永久.城市化与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8]蔡锦松,蔡颖.日野强及其《伊犁纪行》.新疆历史研究,1985(3).
    [9]李吟屏.论新疆历史上的巴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10]马苏坤.新疆回族社会经济初探.新疆社会经济,1994(3).
    [11]潘志平.乾嘉年间新疆的商业贸易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6(2).
    [12]魏丽英.明清时期西北城市的“商帮”.兰州学刊,1987(2).
    [13]韩春鲜,陈顺礼.乌鲁木齐早期人类活动与城市形态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