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纳主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中,疏漏了一个重要内容,这就是上个世纪30年代贝尔纳学派对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本文认为,贝尔纳学派是马克思主义传播_中最为成功的经典案例,其成功的原因不在于原封不动地复制马克思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中的某个论断变成系统的学说(如贝尔纳的科学社会学),把马克思主义命题中的某个猜测变成严格的论证(如霍尔丹的生物系统的辩证发展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某个意象变成新的研究领域(如李约瑟对中国的科学文化研究)。不仅如此,贝尔纳学派还创建出自己的理论——贝尔纳主义。贝尔纳主义被认为是以贝尔纳为主导的贝尔纳学派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做出对科学的社会研究(或科学史研究)。霍尔丹和李约瑟是贝尔纳学派的主要成员,是贝尔纳主义的主要体现者。本文以贝尔纳主义作为主题,主要试图说明:贝尔纳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传播中的成功表现形式,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作为贝尔纳学派中的三位核心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学术界,自贝尔纳主义(1939年)产生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1959年,尼尔·伍德在其《共产主义与英国知识分子》中,详细梳理出包括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在内的英国左派知识分子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活动轨迹,对贝尔纳学派关于“科学是共产主义”的观点做出一番论证;1978年,加里·沃斯基在《有形学院》中,首次把“贝尔纳主义”作为一节进行论述;1997年,爱德温·罗伯茨在《安格鲁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中,详细梳理出贝尔纳主义的产生过程;2008年,保罗·托马斯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把贝尔纳学派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并认为李约瑟是拥护贝尔纳主义的最持久见证人。中国学者主要从科学学和科学社会学方面对贝尔纳思想做过一些研究,如王兴成的《科学学五十年》(1986)和蒋国华的《科学学的起源》(2001),马来平的《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下的自然科学》(2003)和殷登祥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2007)以及刘珺珺的《科学社会学》(2009)等,对李约瑟思想的研究可谓浩如烟海。这些现象说明贝尔纳主义一直深受学者们的兴趣,它给后人留下的遗产是取之不尽的,所以它的历史价值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褪色。
     但是,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中国学者主要局限十科学研究的大众化趋势,对贝尔纳和李约瑟的科学思想做出一些整理和分析,很少从整体上做出理论综合,特别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传播角度对贝尔纳主义进行阐述的更是少见。而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科学的一些论断已经得到验证,(比如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是历史的杠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促进了一些新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比如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贝尔纳主义恰恰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中产生的,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火种,而且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速度,所以贝尔纳主义不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继承、发扬、修正还是创新,它都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力量。从当代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不论对科学的基础研究还是对科学的应用研究都是非常裨益的,贝尔纳主义不仅能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也反映出当代科学的发展现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新要求。贝尔纳学派力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联姻,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具有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同时,也使科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能达到它的理想状态,即科学是共产主义,这正是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这些现象说明贝尔纳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有深刻联系的,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出发才有可能真正揭示出贝尔纳主义的本质,发现贝尔纳主义的价值之处。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入手,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对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这三位科学家的影响。这三位科学家都是受到第二次国际科学技术史大会赫森论文的冲击,从纯科学研究走向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史研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上,他们除了具有共同的研究特征外(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又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它作出继承与发展。贝尔纳主要沿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社会思想,根据科学的社会功能,给科学的目前发展和未来走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霍尔丹主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力图构建一个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生物学;李约瑟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方法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上升为一种科学文化高度,来倡导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发掘科学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所以,从贝尔纳主义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我们应该对它做出进一步的认识,使它更好的为当今科学化时代服务。
An important part was overlooked during the Spread of Marxist thought:the spread of Marxism that the Bernal School made, especially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1930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Bernal School was the most successful classic case of the spread of Marxism. The reason for its success was not to copy Marxism intactly, but to turn a statement in the Marxist classic works into a systematic theory (such as Bernal's sociology of science), to turn a guess in the Marxist proposition into a rigorous argument (such as Haldane's dialectical laws of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systems), to turn an image in the Marxist doctrine into a new field of study (such as Needham on China's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research). Moreover, Bernal School had also created their own theory-Bernalism. Bernalism was a social study of science (or a science history stud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rxism, carried out by the Bernal School after consciously utilizing the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ldane and Joseph were the principle members of the Bernal School, and the principle agents of Bernalism. This paper with the theme of Bernalism, tries to illustrate that Bernalism was a successful pattern of manifestation of spread of the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1930s. Bernal, Haldane, and Joseph Needham as three central figures of the Bernal School have mad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Marxism.
     In the academia, Bernalism(1939) has been shown great concern for since it was produced. In1959, Neal Wood teased out detailed activities of the British leftist intellectuals including Bernal, Haldane and Needham i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and made some demonstrations on the argument "science is communism" which was one of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Bernal school. In1978, Gary Werskey illustrated Bernalism as an isolated sec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Visible College:the Collective Biography of British Scientific Socialists of the1930s. In1997, Edwin Roberts teased out in detail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Bernalism in The Anglo-Marxist:a Study in Ideology and culture. In2008, Paul Thomas took Bernal School as an important issue in Marx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From Engels to Althusser. And he regarded Needham as the most enduring supporter of Bernalism. Chinese scholars did some research on Bernal thoughts mainly in the aspects of science of science,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such as Wang Xingcheng's Science of Science for fifty years(1986) and Jiang Guohua's Origins of Science of Science(2001), Ma Laping's Understanding Science.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f Natural Science(2003), Yin Dengxiang's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2007) and Liu Junjun's Sociology of Science(2009). Also, the studies of Joseph Needham are voluminous. These phenomena help to declare that Bernalism 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scholars, that its legacy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is inexhaustible and that its historical value will not fade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condition, Chinese scholars are mainly restricted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having produced som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thoughts of Bernal and Needham. Nevertheless, they have not made any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on the whole, much less have elaborated Bernalism particular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pagation of the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ently, some scientific judgements in Marxist philosophy have proved to be correct (such as "science is productivity" and "science is historical leverage"etc). Marxist philosophy has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new disciplines (such as science of science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etc). Bernalism was produced precisely in the course of the publicity of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s not only a kindling but also an accelerator for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a word, Bernalism, in its inheritance, advocation, amendment or innovation of Marxism, showed an enormous power of Marxist philosophy. From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quite beneficial to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of science. Bernalism reflects not only the guiding role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the contemporary fie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but also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Marxist philosoph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science. The Bernal School tries hard to integrat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science to provide a broader spa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anwhile it tries hard to enable science to reach an ideal stat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is ideal state means "science is communism", which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human progress. These phenomena demonstrate that Bernalism has a deep connection with and Marxism. Only from a Marxist perspective can the essence of Bernalism be revealed, and the value of Bernalism be discovered.
     This paper will sort out the impacts of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three scientists:Bernal, Haldane and Needham. These three scientists were all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Hessen thesis in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cietific and Technological History and they turned their research direction from pure scientific research to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addition to their common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they also respectivel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ernalism,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inherited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d some constructive proj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science. Haldane tried to build a dialectical Marxism biology by mainly using the Marxist materialist dialectics, especially Engels' natural dialectics. Needham mainly elevated Marxist though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height through the Marxist scientific analysis method, dvocated the scientific spirit of Marxism, and explored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science and culture. It can be seen from Bernalism that Marxist though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body abundant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so we should try to understand it fully and deeply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it in our scientific era.
引文
1 这九个部分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总论(General Remarks),比如萨拉·路德(Sara F.Luther)等人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维视角》Diverse Perspectives on Marxist Philosophy(Greenwood 1993),杰克·林赛(Jack Lindsay)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Science(MCMXLIX 1949),海伦娜·希恩(Helena Sheehan)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哲学》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Humanities 1985),加文·基钦 Gavin Kitching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Marxism and Science(PSUP 1994)等:第二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科学(Marx & Engels and Science)比如乔治·麦卡锡(George E.McCarthy)所著的《马克思对科学和实证主义的批判》Mars'Critique of Science and Positivism(KAP 1988),丹尼尔·尼特尔(Daniel Little)所著的《科学的马克思》The Scientific Marx (UMP 1986),乔治·诺瓦克(George Novack)所著的《马克思主义逻辑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Logic of Marxism (Pathfinder 1971)等;第三部分: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Soviet Marxism and Science)比如乔诺夫斯基(David Joravsky)所著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Soviet Marxism and Natural Science(CUP 1961)等:第四部分:贝尔纳主义(Bernalism)如加里·沃斯基(Gary Werskey)所著的《有形学院》The Visible College (Penguin 1978)等;第五部分:红色科学哲学(red Philosophy of Science)如苏珊·伊斯顿(Susan M.Easton)所著的《人文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维特根斯坦的社会哲学》Humanist Marxism and Wittgensteinian Social Philosophy(MUP1983)等;第六部分: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如芬伯格(Andrew Feenberg)的《技术理论批判》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OUP 1991)等;第七部分:分析马克思主义(Analytical Marxism)如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所著的《哲学与自发的科学家哲学》Philosophy and the Spontaneous Philosophy of the Scientists (Verso 1990)等;第八部分:生态马克思主义(Ecological Marxism)如特德·邦顿(Ted Benton)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的绿化》The Greening of Marxism(TGP 1996)等:第九部分:自然辩证法在中国(Dialectic of Nature in China),如《中国的科学》Chinese Science (MPC 1973)等。
    1 A.Vucinich, Soviet Marxism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Russian Review, Vol.42, No.2,1982.
    2 S. Shapin, A Course in the Social-history of Scienc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Vol.10, No.2,1980.
    3 A.R.Hall,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oots of Newton's "Principia",Technology and Culture,Vol.13,No.4,1972.
    1 S. Shapin, Disciplineand Bounding:the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as Seen Through the Externalism-Internalism DebateHistory of Science. Vol.30,199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9页。
    1 E. Garfield, J.D. Bernal-The Sage of Cambridge.4S Award Memorializes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Current Comment, No.19,1982.
    2 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3 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4 S. Shapin, Disciplineand Bounding:the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as Seen Through the Externalism-Internalism DebateHistory of Science, Vol.30,1992.
    1 龚育之:《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期。
    2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页。
    3 《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4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1 参阅董光璧:《科学哲学的两种传统》,载于《世界科学》,1983年第12期。
    2 这里的科学哲学家主要指瓦托夫斯基和菲力浦·弗兰克,参见尚智从编写的《西方科学哲学简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绪论第3页。
    3 Eric Hobsbawn, "Preface",in Brenda Swann and Francis Aprahamian, J.D.Bernal:A Life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Verso London,1999, P.xix.
    4 波普尔:《科学革命的合理性》,载于《世界科学译刊》,1979年第8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3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1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68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2页。
    2 张文彦主编:《自然科学大事典》,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3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11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
    3 张纲:《论科学文化的效率观》,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8期。
    4 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价》,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11页。
    1 戈德斯密斯、马凯:《科学的科学》,赵红州、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 戈德斯密斯、马凯:《科学的科学》,赵红州、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2 在海伦娜·希恩所写的一部著作《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哲学》中,专门介绍了贝尔纳等人对自然辩证法的贡献。参阅: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a critical history,1985自然辩证法研究一向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研究,但是这种观点一直是学者们的争论焦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论来看,自然辩证法只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也为之做出了卓越贡献。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应该包含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包含后继者(如列宁)的科学思想。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还在建设中,这个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对此只能做尝试性探析。本文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是从宏观角度来考虑的,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可能是融会贯通的。
    3舒炜光:《科学哲学思潮》,浙江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1 约翰·兰德尔·贝克(1900-1984)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一名生物学家,曾是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的学生,J.B.S.霍尔丹的朋友。贝克长期参与英国的优生学运动,反对那种轻信人类平等的观念。1939年在《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and Nation)杂志上发表“对贝尔纳主义的强烈抗议’'(Counterblast to Bernalism),引起了迈克尔·波兰尼教授的注意,并在1940年与迈克尔·波兰尼一起建立科学自由协会来反对那些倡导科学的计划研究人士。1942年出版《科学生活》(The Scientific Life)一书,1945年出版《规划状态下的科学》(Science in the Planned State)一书,在1974年出版了题为《种族》具有强烈争议的一本书。《种族》这本书反映出他固执的坚守关于种族、智力和进化之间关系的优生学运动,成为他一生中的写照。参阅:E. N. Willmer and P. C. J. Brunet, John Randal Baker.23 October 1900-8 June 1984,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Vol.31,1985. another:Michael G. Kenny, Racial Science in Social Context:John R. Baker on Eugenics, Race, and the Public Role of the Scientist, Isis, Vol.95, No.3,2004.
    1 贝尔纳说:“科学建制是一件社会事实,是由人民团体通过一定的组织关系,联系起来,办理社会上某些任务。”又说:“作为集体的有组织的机体的科学建制是一种新型制度。”参阅贝尔纳的《历史上的科学》第7和9页。
    2 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科学的自治”一文中提出的,他借用了普通社会学中的“社区”这个概念,并把它进一步抽象化,用来泛指从事科学工作的科学家群体或者科学家的特殊组合。中译本中被译成了“科学团体”。参阅:迈克尔·波兰尼:《自由的逻辑》,冯银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英文版Michael Polanyi.The Logic of Liberty:the Reflection and Rejoinders,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51,P.53库恩冠以“范式”的概念给它下了一个定义: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科学专业的实际工作者所组成。他们由他们所授教育和见习训练中的共同因素结合一起,他们自认为,也被认为专门探索一些共同的目标,也包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参阅:库恩的《必要的张力》(2004)第293-294页。)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众多的科学家分属于不同的科学共同体,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或者学术团休(他们也是科学共同体)。但是并不是任何科学家集体或组织都可称为学派。比如:国家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所只是科学知识的生产单位,其成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学派。各种学术团体或学会也不一定是学派,而只是科学家们的松散联合。他们大多是以学科领域来划分,其成员可以分属于不同学派,只是为了进行学术交流而组织成为学会。
    3一个科学学派形成的条件要具备以下三点:1、学派要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坚持以共同的思想观点为基础;2、仃何一个学派都要以一个或者几个公认的学术权威为代表人物或核心;3、学派是一个特殊的创造性研究群体,而且在他的周围还有一批拥护者、合作者追随着,并与学术权威一起组成一个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共同体。(参阅:孙小礼主编的《自然辩证法通论》第三卷《科学论》第55--64页)。
    1 笔者认为贝尔纳学派属于老左派的一部分。老左派主要是针对60年代出现的新左派。新左派的一部分思想是在老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老左派与新左派之间有一种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比如,贝尔纳学派在核裁军和学校教育问题上仍然与新左派保持同样的观点。贝尔纳学派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贝尔纳学派的一些思想并没有终止,在某些方面是发生了转向,可以认为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朝向英国新左派,二是朝向爱丁堡学派。此话题不在笔者试论范围,相关资料请参阅:丹尼斯·德沃金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战后英国》(2008),Mattew David, Science in Society(2005) and Gary Werskey, The Radical Critique of Capitalist Science:A History in Three Movements(2006).
    2 丹尼斯·德沃金:《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战后英国》,李凤丹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3 有形学院是针对于波义耳的无形学院命名的。无形学院主要兴盛于300年前英国的内战时期(马克思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无形学院的成员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成为皇家协会的主要先驱者。该成员的宗旨就是“尽力摒弃那些(对社会的)施以小恩小惠的做法,致力于一项如此宏伟的慈善事业,以使世间万物都能满足与人的称号相匹配的一种普适的善。他们如此真正地领会到人类对善的需要,以致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可是……只有他们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波义耳语)”无形学院的精神和事业被贝尔纳和他的同事继承下来并得到了提升。由于贝尔纳等人是一批自然科学家,有固定的活动区域和组织结构,而且他们的活动对社会产生强烈的反响,因此,沃斯基把他们称之为有形学院。有形学院主要与无形学院进行比较命名的,其实,一些学者还是把贝尔纳学派称之为一种无形学院。参阅:戈德斯密斯等人编写的《科学的科学》和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4 主要刊物是英国共产党党刊《劳动月刊》和当时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期刊《自然》杂志。
    5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79, P.13.
    1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Second Opinions on the Red Scientists of the 1930s, Springer,2007.
    2 丹尼斯·德沃金:《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战后英国》,李凤丹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贞。
    3 据霍布斯鲍姆介绍,剑桥科学反战组是由80位研究成员在1934年成立的一个积极运动组织。这个组织并不是指这帮年轻的科学家要成为政治激进分子,更不用说要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而他们的活动重心是要设置政治基调,把那些不关心政治的和政治上温和的多数派的科学家推向边缘的少数派。C.P.斯诺对此做过详细调查:在1936年,200位40岁以下的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中,有15位是共产主义者,50位在政治上站在左派,100位被动的支持左派,除了5或者6位是异乎寻常的右翼外,其余的都是中立者。这就是说超过四分之三的科学家认为自己是属于左派成员,这已说明了这个时期激进的少数派在科学家共同体中的霸权地位。参阅:Eric Hobsbawn, "Preface",in Brenda Swann and Francis Aprahamian, J.D.Bernal:A Life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Verso London,1999, P.xix.
    1 戈德斯密斯、马凯:《科学的科学》,赵红州、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2 斯大林所做的这些错误做法包括:在国内,政治上实施大清洗,学术上净化两种文化(资产阶级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农业生产上搞伪科学(李森科事件);在国外,直接干预别国内政,强行斯大林模式(匈牙利事件、古巴弹道危机和布拉格之春事件等)。
    1 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聚任译,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2 沃斯基认为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能被誉为英国爱丁堡学派科学的社会研究运动的知识教父。参阅Gary Werskey, The Radical Critique of Capitalist Science:A History in Three Movements (2006)。本文之所以把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三人始终是贝尔纳主义的拥护者和体现者。
    1 贝尔纳于1923年加入英国共产党,霍尔丹于1942年加入英国共产党,虽然李约瑟没有入党,但是霍布斯保姆认为李约瑟就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或者称作是一位虔诚的马克思主义。参阅Eric Hobsbawm, Era of Wonders, London Review of Books.2009. http://www.lrb.co.uk/v31/n04/eric-hobsbawm/era-of-wonders.海伦·希恩认为李约瑟在政治上转向了社会主义,在科学哲学上转向了辩证唯物主义。参阅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tlantic Highlands, 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1985, P.331.
    1 戈德斯密斯、马凯:《科学的科学》,赵红州、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2 John Randal Baker, " Counterblast to Bernalism", New Statesman and Nation, Vol.18,1939.
    3 John Randal Baker, " Counterblast to Bernalism", New Statesman and Nation, Vol.18,1939.
    4 Neal Wood, Communism and British Intellectuals. Victor Gollancz LTD. London,1959. P.134-135.
    5 Neal Wood, Communism and British Intellectuals. Victor Gollancz LTD. London.1959. P.143.
    1 Neal Wood, Communism and British Intellectuals, Victor Gollancz LTD, London,1959. P.149.
    2 Neal Wood, Communism and British Intellectuals, Victor Gollancz LTD, London,1959. P.149.
    3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79, P.190.
    1 Reference: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79. P.333.
    2 E.A. Roberts. The Anglo-Marxists:A Study in Ideology and Cultur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P.154.
    1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79, P.186.
    2 Eric Hobsbawn, "Preface",in Brenda Swann and Francis Aprahamian, J.D.Bernal:A Life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Verso London,1999, P.xix.
    1 Sahota Sakhar, Scienc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in the Work of.l.B.S.Haldane,1927-1937, Biology and Philosophy, Vol.7, No.4.1992.P.385-409.
    2 Paul Thomas, Marx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From Engels to Althusser. Routledge,2008, P.83.
    3 References:Robert E. Filner.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 Movement (SRS) and J.B.S.Haldane, Science & Society 1977. Another:Science and Marxism in England,1930-1945. Science and Nature, No.3.1980. Third: Roots of Political Activism in British Scienc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Vol.32, Jan 1976.
    1 References:Edwin A. Roberts, From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History:Scientists and Historians in the shaping of British Marxist Theory, Science & Society 2005. Another:British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mmunist Ideal, Vol.15, No.2,Nature, Society and Thought,2002.
    2 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85.
    1 Neal Wood. Communism and British Intellectuals. 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59. P.121.
    1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79, P.2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58-559页。
    1 1688年,由支持议会的英国资产阶级辉格党人和部分新贵族托利党人(也称保守党人)发动的推翻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的统治,结束了君主制,走向了议会制。由于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和牺牲却也能达到革命的目的,这在英国以前历史上是没有的。这场革命也成为后来英国人民争取政治权利的效仿,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2 诺曼枷锁是指,1066年,威廉公爵率领诺曼人在英格兰登陆征服英国后,建立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从此,英国人在诺曼人的统治下过上被奴役的生活,直到“光荣革命”才得以解放,前后大约600多年。历史学家称这次征服为诺曼征服,而被奴役的这段时间称为诺曼枷锁。
    3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页。
    4 《人权论》的主要观点是:劳动者贫穷的原因是因为纳税,纳税的原因是因为无权,因此,摆脱贫困的唯一办法就是要获得权利,而获得权利的途径就是要改变不合理的政治制度,而改变不合理的政治制度首要其冲的就是必须控制议会,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由议会的法律决定的。但是,要想控制议会就必须获得普选权,因为普选权才能体现没有财产的劳苦大众都能得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一旦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获得普选权,就意味着他们能够控制议会,从而能够保证掌控国家的权力为自己谋利。因此,潘恩从赋税致贫论出发,得出争夺政治权利是改善经济地位的前提条件。
    5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8页。
    1 高兰:《英国共产党三十年》,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页。
    2 高兰:《英国共产党三十年》,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4页。
    3 转引自尚文斌:《战后英共的社会主义理论及英共衰退成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4 这些斗争包括:1、反对西方国家武装干涉苏联的运动,2、倡导发动工会的少数派运动,3、积极参与并领导1926年英国大罢工,4、开展反帝、支持殖民地人民斗争。
    1 所谓的“十年规则”就是军事部门在拟定军事计划和预算时,以10年内不会发生重大战争的假定为依据。英国当政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有力的牵制着德国军国主义的发展,未来期间不会发生重大战争,所以当前的重心应该是恢复经济建设,而不是国防投资。当政者的这一政策在当时情况下符合了人民的普遍愿望,也收到了显著效果。然而,正是因为这一政策,导致英国国防、军事力量的严重落伍。在随后面对德国纳粹的咄咄逼人时,不得不采取懦弱的绥靖政策。
    2 工党两次执政时间是:1924年1月-10月和1929年5月--1931年8月。
    3 “英明”一词在这里具有讽刺的意思。因为英国政府当时的如意算盘就是,既能保证英国不被卷入战争之中,又能静观德、俄相斗,最后坐收渔翁之利。
    4 绥靖(appeasement)就是“讲和、调解”、“安抚、平息斗争”以及“用满足要求的办法息事宁人”。(参阅《牛津英汉词典》,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586页。)绥靖政策(appeasement policy)在外交史中专指“对侵略者姑息迁就,用牺牲他国以至本国领土、主权等利益,乞求和平的政策。”(参阅钱其琛的《世界外交大辞典》(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8页。)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对于当朝政府来说,一是军备战斗力不强,无法与德国等法西斯主义抗衡,所以,抗拒不如从命;二是通过讨好德国来牵制苏联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散,因为在当时,“恐赤症”是英国统治阶级的一大通病,如果英德相争,苏联必然成为获利者;三是如果发生战争就会引起本国的革命,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德国、匈牙利等国相继发生的革命,不仅震撼了世界,也震惊了英国。英国统治阶级惊魂未定之时,在国内爆发了1926年工人大罢工,在国外,法国和西班牙轰轰烈烈的人民阵线运动。这一系列的革命运动使英国当局竭力劈开战争的危险,从而陷入卖国主义、失败主义的泥潭。对于英国人民来说,绥靖政策是通往和平前景的唯一通道,迎合了英国人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社会心理,是英国人反战、厌战和惧战心理的一种变态反应。(参阅:齐世荣:《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谷陵:《侵略与绥靖: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么打起来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英)米德尔马斯:《绥靖战略》,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
    1 Paul Thomas, Marx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From Engels to Althusser, Routledge,2008, P.76.
    2 Paul Thomas, Marx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From Engels to Althusser, Routledge,2008, P.7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68页。
    1 A. J. Davies. To Build a New Jerusalem; the British Labour Movement from the 1880s to the 1990s, London: Michael Joseph Ltd.1992. P.23.
    2 列宁语,转引自亨利·佩林:《英国工党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前言第2页。
    3 John Callaghan. Socialism in Britain Since 1884. Oxford:Blackwell,1990. P23.
    4 这些大牌人物包括:G.D.H.科尔、伯特兰·罗素、理查德·托尼、韦伯夫妇、H.G.威尔斯和萧伯纳等。
    5 Reference:Stuart Macintyre. A Proletarian Science:Marxism in Britain 1917-193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P.66-69.
    6 Neal Wood, Communism and British Intellectuals, 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59. P.44.
    1 哈德罗·拉斯基不仅对英国知识分子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也产生深刻影响。他的政治思想在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得到广泛传播。许多著述被翻译成中文,如《共产主义论》1930年版,《政治典范》1931年版,《政治》1931年版,《现代国家自由权》1932年版,《国家往何处去》1935年版,《国家的理论与实际》1937年版,《民主政治在危机中》1940年版。庐锡荣在对拉斯基的研究《拉斯基政治思想》(1934年版)一书中,称赞他是“现代欧洲政治思想的一个怪杰,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怪杰。”
    2 罗兰·斯特隆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483页。
    3 W.H. Auden, Poems, London:Faber & Faber Ltd.,1933, P.73.
    4 Stephen Spender, Collected Poems, London:Faber & Faber Ltd.,1933, P.29.
    5 Frederick Lewis Allen, Only Yesterday, New York:Bantam Books Inc,1946, P.378.
    1 Adolf Sturmthal, The Tragedy of European Labor,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3, P.126.
    2 Sidney and Beatrice Webb, Soviet Communism:A New Civilization(3rd edition), New York:Longmans, Green & Co. Inc.1944, P.972.
    3 Neal Wood, Communism and British Intellectuals, 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59. P.150-151.
    1 Maurice Hindus, The Great Offensive, New York:Harrison Smith,1933, P.viii.
    2 丹尼斯·德沃金:《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战后英国》,李凤丹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3 Marie Boas Hall, Review of Scientist, Society and State: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 in Great Britain, 1931-1947 By William McGucke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1,No.3,1986, P.672.
    1 William McGucken.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31-1946.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123, No.4,1979, P.237.
    2 William McGucken, Scientist, Society and State: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 in Great Britain,1931-1947. 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4, P.21.
    3 Robert. E. Filner, Review of Scientist, Society and State: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 in Great Britain, 1931-1947 By William McGucken, A Quarterly Journal Concerned With British Studies, Vol.17. No.4,1985, P.529.
    1 Neal Wood, Communism and British Intellectuals, 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59. P.123.
    2 H. Levy, Modern Science:A Study of Physical Science in the World Today, New York:A.A. Knopf,1939, P.97.
    3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M],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79, P.25.
    1 黄瑞雄:《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2 Paul Thomas. Marx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From Engels to Althusser. Routledge,2008. P.69.
    3 Nikolai Bukharin. ed., Science at the Crossroads [M], London:Frank Cass,1971. P.20.
    4 Paul Thomas, Marx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From Engels to Althusser. Routledge,2008, P.70.
    5 Nikolai Bukharin, ed., Science at the Crossroads, London:Frank Cass.1971. P.24.
    6 H. Levy, Modern Science:A Study of Physical Science in the World Today. New York:A.A. Knopf,1939, P.406.
    1 Paul Thomas, Marx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From Engels to Althusser, Routledge,2008, P.71.
    2 对于用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来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观点,到目前学术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学者都称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也有一些学者把它称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或者马克思恩格斯论科学技术等,中国第一代自然辩证法研究大师舒炜光教授称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安维复教授称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所以,笔者在这里从广义上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作为同源术语,以示大家共勉。
    3 孙慕天:《论西方科学哲学思潮的历史演变》[J],《北方论从》,1981年,第6期。收录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1 刘勇、高秀昌:《哲学与文化新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2 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85, P.1.
    3 贝尔纳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中:Aspect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London.1934),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Modern Science(Science and Society.1937),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London,1949);霍尔丹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下著作中: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Sciences(London.l938), preface to Engels'dialectics of nature (London,1940);李约瑟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和加里·沃斯基整理的Moulds of understanding a pattern of natural philosophy (George Allen & Unwin,1976)。本节只是对贝尔纳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做尝试性阐释,深入研究还需以后进一步努力。
    4 笔者认为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或者称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都是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贡献者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由于科学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对科学的认识范围也不应该受到限制。只有从多角度来审视科学,才能更好的认识科学。主要参阅舒炜光主编的《科学认识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吴晓明的《科学与社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黄顺基的《科学论——对科学多方位的分层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 舒炜光:《科学哲学思潮》,载于《浙江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2 韩光鹏主编:《吉林科技精英》(第1卷),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415页。
    3 刘猷桓:“沿着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路向——纪念舒炜光先生逝世20周年”,在吴跃平主编的《舒炜光教授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4 黄顺基、刘大椿:《科学的哲学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 张来举:《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新尝试》,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5期,第72页。
    6 黄顺基:《科学论:对科学多方位的分层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7 沈铭贤、王淼洋:《科学哲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前言第3页。
    1 周林东:《科学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2 黄楠森、杨寿堪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39页。
    3 伺毓德、胡小玲:《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导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
    4 谢地坤主编:《中国哲学年鉴》,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版,第242页。
    5 这些文章主要有:邱仁宗的《什么是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年第4期),舒炜光的《科学哲学思潮》(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1期),傅德本的《自然辩证:时代的考验与反思》(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988年第5期),周小虎的《试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蒋祖喜的《科学哲学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划分》(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8年第1期),王树松的《汲取西方科学合理因素,丰富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观》(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周啸虎的《论科学的认识价值》(江海学刊,1992年第6期),岳玉禄的《自然辩证法哲学性质的辨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傅德本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论纲》(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何建南的《论恩格斯的辩证综合型科学哲学》(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麻海山的《西方现代科学哲学的价值取向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发展》(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胡小玲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总体观探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陈超的《科学需要哲学辩证法》(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17期),何毓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基础》(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程现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范式”探析》(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蔡仲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吴建国的《从科学路径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裘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两个研究传统》(求是学刊,2011年第3期),喜冲的《论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历史形成》(才智,2011年第5期)等。
    6 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Humanities press,1993(1985). Introduction, P.1.
    1 安德鲁·布朗等:《批判实在论与马克思主义》,陈静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2 Gavin Kitching, Marxism and Science:Analysis of an Obsess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4.
    3 Daniel Little, The Scientific Marx,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6.
    4 吴忠:“美国科学哲学家罗伯特·科恩来华作学术访问”,载于《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5期。
    5 代山:“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罗伯特·科恩来京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6期。
    6 Robert S. Cohen, Marxism and Scientific Philosophy,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 Vol.4,No.3,1951.
    7 Robert S. Cohe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Carnap's Logical Empiricism, in P.A. Schilpp:The Philosophy of Rudolf Camap, Open Court Pub. Co.,LaSalle, Ill,1963.
    1 Marx W. Wartofsky, Marx Among the philosophers, in B. Ollman and E. Vernoff:the Left Academy, New York: McGraw-Hill,1982.
    2 Robert A. Gorman, Empirical Marxism. History and Theory, Vol.20, No.4, Beiheft 20:Studies in Mrxist Historical Theory,1981. P.403-423.
    3 Leszek Nowak, Marxism and Positivism or Dialectics in books and Dialectics in Action, Studies in Soviet Thought, Vol.30,No.3 Garmisch 80.1985. P.195-218.
    4 Michael Burawoy, Marxism as Science:Historical Challenges and Theoretical Growt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0, Vol.55,1990. P.775-79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73-574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4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52贞。
    1 刘兵主编:《补天科学文化名人访谈录》,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2 狄仁昆主编:《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3 冯光星:“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辩证法,完善和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论文集》中,西北政法学院科研处,1983年版,第342页。
    4 傅德本:《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论纲》,载于《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第23页。
    5 程现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范式”探析》,载于《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22页。
    1 图尔敏:《科学哲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6卷,1980年,第15版,第376--377页。转引自罗嘉昌的“20世纪科学哲学导论”,在江怡主编的《追求与探索:涂纪亮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2 程志民、江怡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3 周林东:《科学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4 郭贵春、成索梅主编:《科学哲学的新趋势》,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5 四川大学哲学系图书资料室编:《现代西方哲学讲座》资料汇编,1985年,四川大学哲学系图书资料室,第68页。
    6 比如:新康德主义的科学哲学、结构主义的科学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哲学等等。
    1 刘炳瑛:《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04页。
    2 蒋祖喜:《科学哲学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划分》,载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8年第1期,第35页。
    3 沈铭贤、王淼洋:《科学哲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
    4 沈铭贤、王淼洋:《科学哲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5-66页。
    1 孙小礼:《科学方法论史纲》,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1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3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5 费耶阿本德:《科学哲学——有一个伟大过去的科学》,《哲学译丛》,1989年,第1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2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页。
    3 程现昆:《科技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
    4 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陈叔平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28页。
    1 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陈叔平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29页。
    2 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陈叔平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29页。
    3 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陈叔平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3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8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年版,第570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1 黄顺基认为,库恩受到马克思主义对科学进行外在论研究的影响,创立了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这个学派冲破了西方科学哲学内在研究的传统,把外在的社会历史因素注入到科学哲学当中。参阅:黄顺基的《科学论:对科学多方位的分层研究》第273页。瓦托夫斯基在其著作《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一一科学哲学导论》中,把形而上学、认识论和逻辑学等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承认并讨论了科学哲学中的自然观,开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先河。在尝试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参阅:黄顺基的《科学论:对科学多方位的分层研究》第29页。另外参阅孙正聿的《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瓦托夫斯基的科学哲学观述评》,在孙正聿的《科学哲学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182页。夏佩尔继承了实在论的一些思想,强调客观世界的独立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考察理论的演化,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而日益和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观点靠近。参阅:黄顺基的《科学论:对科学多方位的分层研究》第25、131、132页。郭贵春教授也认为,以夏佩尔等人为代表的“当代西方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科学哲学派别,其合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具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意义。”郭贵春:“科学哲学的当代转向”,在黄顺基和郭贵春主编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2页。
    1 曹志军:《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2 曹志军:《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3 Ernest Kaiser. Marxism and Sciences:A Review Essay, Science and Society, Vol.46, No.2,1982, P.231.
    4 J.D.Bernal,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8, P.3.
    5 J.D.Bernal,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8, P.7.
    1 J.D.Bernal,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8, P.9.
    2 J.D.Bernal,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8, P.10.
    3 J.D.Bernal,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8, P.52.
    4 J.D.Bernal,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8, P52-53.
    1 E.A. Roberts,The Anglo-Marxists:A Study in Ideology and Cultur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P.161.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0页。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页。
    5 E.A. Roberts, The Anglo-Marxists:A Study in Ideology and Cultur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P.170.
    6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51页。
    7 J.D.Bernal, Science in History, Cambridge, MA:Mit Press,1971, P.1020.
    1 J.D.Bernal, Science in History. Cambridge. MA:Mit Press.1971. P.1310.
    2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89页。
    3 E.A. Roberts, The Anglo-Marxists:A Study in Ideology and Cultur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P.167.
    4 J.D.Bernal,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49, P.349-350.
    5 J.D.Bernal,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49, P.351.
    6 J.D.Bernal,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49, P.359.
    1 J.D.Bernal,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49, P.364.
    2 J.D.Bernal,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49, P.364-36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1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1页。
    2 罗伯特·k·默顿:《科学社会学散忆》,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年,第15页。
    3 罗伯特·k·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版,第16页。
    4 罗伯特·k·默顿:《科学社会学散忆》,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年,第1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2 转引自王兴成、徐耀宗:《科学学五十年》,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译:《科学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49页。
    4 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0页。
    1 马来平:《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下的自然科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2 E. Garfield, J.D. Bernal-The Sage of Cambridge.4S Award Memorializes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Current Comment, No.19,1982.
    1 主要章节如下:1.Beginings,2.Development,3.Future Perfect.4.Soviet Challenge,5.Commitment Decade, 6.Blast and Counterblast,7.Days of Fulfilment, 8.Science Internationale,9.Science in Policy,10.Pursuit of the Possible,11.Sordid Affairs,12.Science in History,13.Speculation and Holism,14.Endings.
    2 主要章节如下:1.Early Years and Influences (Ann Synge),2.Irish Roots (Roy Johnston),3.Political Formation (Fred Steward).4.The Scientist (Peter Trent),5.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Chris Freeman),6.Red Scientist:Two Strands from a Life in Three Colours (Hilary Rose and Steven Rose),7.Bernal at War (Rithie Calder),8.Memories of Desmond Bernal (Earl Mountbatten of Burma),9.D-Day Diaries (J.D.Bernal).10.The Peacemonger (Ivor Montagu),11.Bernal at Birkbeck (Eric Hobsbawm),12.Science in History (Peter Mason).13,Building Tomorrow (Chris Whittaker).
    3 主要章节如下:1.A Long Way to Go,2.Cambridge Undergraduate,3.Bohemian Crystallographer,4.Science Fantasy,5.The New Kingdom,6.Soviet Pilgrims,7.The Shadow of the Hawk's Wings,8.The Entertainment of the Scientist.9.Scientist at War,10.Bombing Strategy,11.Combined Operations,12.Overlord,13.Lessons of War. 14.Rebuilding,15.Central Dogma,16.Peace at any Price? 17.The Physical Basis of Life,18.History and the Origins of Life,19.Marxist Envoy,20.Peacebroking,21.Order and Disorder,22.Years of Struggle.
    1 给贝尔纳冠以“阿哲”的称号,也可翻译成“圣者”、“圣人”等,参阅以下著述: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85. Maurice Goldsmith. Sage:A Life of J.D.Bernal, London.Hutchinson,1980. Andrew Brown, J.D.Bernal:the Sage of Scien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 Dorothy M. C. Hodgkin, John Desmond Bernal.10 May 1901-15 September 1971,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Vol.26,1980. P.1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3 Dorothy M. C. Hodgkin, John Desmond Bernal.10 May 1901-15 September 1971,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Vol.26,1980. P.18.
    1 Wallace L. Schultz and Claike K. Shultz. John Desmond Bernal-Evangelist of Science (190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March-April 1970. P.142.
    2 Dorothy M. C. Hodgkin. John Desmond Bernal.10 May 1901-15 September 1971,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Vol.26,1980. P.23.
    1 Dorothy M. C. Hodgkin, John Desmond Bernal.10 May 1901-15 September 1971,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Vol.26,1980. P.23.
    2 S. Chatterjee, Excellence Scientist as Revolutionary, Frontline, Vol.18,10 May 2001.
    3 Joseph Needham, Desmond Bernal-A personal recollection, Cambridge Review,19th November,1971.
    1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523页。
    2 李兴权:《关于苏联科学‘韦尔纳茨基——米库林斯基’学派的研究》,《科学学与管理问题》,1986年。
    3 J..D. Bernal, Science in History. First published by C.A. Watts & Co. Ltd,1954, P.46.
    4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523--524页。
    5 这此著作主要是:霍尔丹的《代达罗斯,或科学与未来》(1934年),霍格本的《大众科学》(1938年),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1939年),克劳瑟的《科学的社会联系》(1941年),默顿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1935年)和《科学与社会秩序》(1937年),李约瑟与戴维斯合著的《苏联科学》(1942年),利维的《现代科学》(1939年)。
    6 Dorothy M. C. Hodgkin, John Desmond Bernal.10 May 1901-15 September 1971,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Vol.26,1980. P.67.
    1 1941年至1942年,贝尔纳被任命为科学工作者协会主席。1946年,任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47年至1949年,任英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主席。1948年,参加弗洛兹拉夫举行的国际知识分子保卫和平大会。1949年,出席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被选为该会的常设会员会委员、副主席。1950年,参加华沙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并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1959年至1965年间,再次任命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和世界和平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2 Arthur. C. Clarke, Greetings, Carbon-Based Bipedsl:Collected Essays,1934-1998, St. Martin's Press,1999.
    1 戈德斯密斯、马凯:《科学的科学》赵红洲,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2 J.D. Bernal,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9, P.71.
    3 J.D. Bernal,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9, P.77-78.
    4 Andrew Brown, J.D. Bernal:the Sage of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76.
    5 对于科学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关系问题,各国学者讨论不休,至今意见不一。保加利亚学者雅赫尔认为,科学学与科学社会学是两门学科。参见尼可·雅赫尔的《科学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203页。刘珺珺认为,在英语文献范围内看不到科学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迹象,也绝少看到以科学学为标题的书籍甚至论文,科学学是中国一个出现颇为频繁的讨论内容。参见刘珺珺的《科学社会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尚智从认为,科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仅限于对科学的研究。参见尚智从的《科学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王兴成认为,科学学的整个研究对象和领域要比科学社会学大,前者包含后者,把科学社会学看成是科学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适宜的。参见王兴成的《科学学与系统科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页。
    6 戈德斯密斯、马凯:《科学的科学》赵红洲,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1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25页。
    2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332页。
    3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4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页。
    5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页。
    1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48页。
    2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48页。
    3比如,莱文兹认为,《历史上的科学》一个主要的功能之一是加强了那些已经热衷于对世界进行马克思主义解释的人们的信念。参见Jerome Ravetz, Marxism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Bernal Marxist Vision of History, Isis, Vol.72,1981. P.396.威廉姆斯认为,凡是读过贝尔纳教授书的人没有一个会否认,阅读《历史上的科学》要胜似一场具有些许异国情调的和不必要的享受;我敢说《历史上的科学》在现代编史中起到一个基本的、中心的作用。参见L. Pearce Williams, Review-J.D. Bernal:Science in History. Isis, Vol.48.1957, P.472.
    4 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v页。
    1 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ix页。
    2 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xiv页。
    3 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v页。
    4 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89页。
    5 J.D. Bernal,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London,1949, P.350.
    6 J.D.贝尔纳:《马克思与科学》,《科学与社会》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69页。
    7 蒋国华:《科学学的起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45页。
    1 唐文佩:《马克思主义科学史的早期尝试——以“赫森”论点为例》,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
    2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中首次提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在《资本论》中提出“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中提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5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551页。
    6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18页。
    7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19页。
    1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685页。
    2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694页。
    3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68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23-524页。
    5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3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684页。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40页。
    5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685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511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462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513页。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514页。
    5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542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3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685页。
    4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9页。
    1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9页。
    2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15页。
    3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3页。
    4 贝尔纳:《科学与社会》,刘若水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第7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42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317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休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34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25页。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休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34页。
    5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3页。
    1 韩来平:《贝尔纳科学政治学思想研究》,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40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516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514页。
    1 贝尔纳:《科学与社会》,刘若水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第69页。
    2 贝尔纳:《科学与社会》,刘若水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第70页。
    3 贝尔纳:《科学与社会》,刘若水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第70页。
    4 贝尔纳:《科学与社会》,刘若水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第6页。
    5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82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550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休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550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83页。
    4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23页。
    5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684页。
    1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5页。
    2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5-6页。
    1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9页。
    2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15页。
    3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19页。
    4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19页。
    5 贝尔纳:《历史上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20页。
    6 拉契科夫:《科学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页。
    7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5页。
    1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685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37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37页。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37页。
    5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38页。
    6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40页。
    7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休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40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41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42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48页。
    4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26页。
    5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52页。
    6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64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194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46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46页。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252页。
    5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252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休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344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513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休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513-514页。
    4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396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316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316页。
    3 贝尔纳:《科学与社会》,刘若水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第70页。
    4 贝尔纳:《科学与社会》,刘若水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第113页。
    5 贝尔纳:《科学与社会》,刘若水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第115页。
    6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238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第332页。
    2 转引自严怡民:《情报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4页。
    3 贝尔纳:《科学与社会》,刘若水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年,第483页。
    4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723页。
    1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551页。
    2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560页。
    3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休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5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5页。
    1 J.B.S.霍尔丹:《人类遗传学知识合理的社会应用》,在戈德斯密斯所编的《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中,赵洪州、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3页。
    2 J.B.S.霍尔丹:《人类遗传学知识合理的社会应用》,在戈德斯密斯所编的《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中,赵洪州、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页。
    4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页。
    1 J.D.Bernal,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49. P.359.
    2 董光璧:《究竟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年,第4期。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贞。
    1 本书主要章节如下:1.The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2.The Inequality of Man,3.Scientific Calvinism,4.Is History a Fraud? 5.Prehistory in the Light of Genetics,6.Possibilities of Human Evolution,7.Science and Ethics, 8.The Place of Science in Western Civilization,9.Man's Destiny, 10.The Origin of Life,11.Some Consequences of Materialism,12.God-Makers,13.Physics Declares its Independence,14.Science and Invention,15.My Philosophy of Life,16.What I Think About,17.Biochemistry and Mr. Gandhi,18.Birth Control,19.The Story of my Health. 20.Illnesses that Make us Healthier,21.A Mathematician Looks at Science,22.The Jesus Lived To-day,23.The Gold-Makers.
    2 本书主要章节如下:1.Some Marxist Principles,2.Mathematics and Cosmology,3.Quantum Theory and Chemistry,4.Biology,5.Psychology,6.Sociology.
    3 本书主要章节如下:1.The Biology of Inequality,2.The Principles of Human Heredity,as Illustrated by Certain Hereditary Abnormalities,3.The Origin of Hereditary Diseases by Mutation. The Possibilities of Negative Eugenics,4.Differential Fertility, and Positive Eugenics,5.The Nature of Racial Differences,6.The Race Problem Continued, Conclusion.
    1 Krishna R. Dronamraju, J.B.S. Haldane (1892-1964), Malaria: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Aspects, edited by Krishna R. Dronamraju and Paolo Arese, Springer, New York,2006.
    1 Ronald Clark, J.B.S:The Life and Work of J.B.S.Haldane, New York:Coward-McCann,1968.
    2 John Ziman, Haldane, in the Force of Knowledge:the Scientific Dimension of Socie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3 Haldane, J.B.S. Fact and Faith. London:London. Watts & Co.1934.
    1 Ronald Clark, J.B.S:The Life and Work of J.B.S.Haldane. New York:Coward-McCann,1968.
    2 J.B.S. Haldane, "Professor Haldane Replies," Science and Society. Springer,1938.
    3 Piers J. Hale, Book Review, Krishna Dronamraju, What I Require from Life. Writings on Science and Life from J.B.S. Haldane. Forward by Arthur C. Clark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2009.
    1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79, P.146-147.
    2 Ronald Clark. J.B.S:The Life and Work of J.B.S.Haldane, New York:Coward-McCann,1968, P.70.
    3 Sahotra Sarkar, Scienc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in the Work of J.B.S.Haldane,1922-1937. Biology and Philosophy. Vol.7.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1992. P.398.
    1 Sahotra Sarkar, Scienc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in the Work of J.B.S.Haldane,1922-1937, Biology and Philosophy,Vol.7,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1992, P.404.
    2 Krishna Dronamraju, J. B. S. Haldane's Last Years:His Life and Work in India (1957-1964), by the Genetics Society of America, Genetics, vol.185 no.1,May 2010, P.7.
    3 M.Teich, Haldane's Marxist and Indian years, Metascience, Springer, vol.20,2011, P.110.
    1 Mainly referrences:Ronald Clark. J.B.S:The Life and Work of J.B.S.Haldane.1968.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1979. 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85. Sahotra Sarkar. Scienc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in the Work of J.B.S.Haldane,1992. Arthur M. Shapiro, Haldane. Marxism, and the conduct of research.1993. Simon gouz, Was J.B.S. Haldane a Marxist when he produced his theory on the origins of life? 2011.
    2 J.B.S. Haldane,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George Allen & Unwind, London.1938. P.13.
    3 J.B.S. Haldane, Professor Haldane Replies, Science & Society, Vol.2.1938, P.242.
    4 J.B.S. Haldane, Quantum Mechanics as a basis for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Science.Vol.1934.P.78-98.
    5 Mainly references:J.B.S. Haldane. A dialectical Account of Evolution. Science & Society.1937. J.B.S. Haldane.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George Allen & Unwind. London,1938. J.B.S. Haldane, Biology and Marxism, Modern Quarterly,1948.
    1 J.B.S. Haldane, Daedelus or Science and the Future,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ondon,1923,P.14.
    2 J.B.S. Haldane, Daedelus or Science and the Future,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ondon,1923,P.11.
    3 Most influential papers ar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election, Transactions of the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Part I,Vol.23,1924. Part Ⅱ, Vol.1,1924. Part Ⅲ, Vol.23,1926. Part Ⅵ, Vol.23, 1927. Part V, Vol.23,1927. Part VI, Vol.26,1930. Part Ⅶ, Vol.27,1931. Part Ⅷ, Vol.27,1931. Part IX, Vol.28,1932. Part X, Vol.29, Genetics,1934.
    4 Arthur M. Shapiro, Haldane, Marxism and the Conduct of Research, the Quarterly Rewiew of Biology, Vol.68, No.l,1993,P.74.
    5 J.B.S. Haldane, Kant and Scientific Thought, in Possible Worlds, Harper and Brother, New York,1928, P.134.
    6 J.B.S. Haldane, Kant and Scientific Thought, in Possible Worlds, Harper and Brother, New York,1928, P.134.
    1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79, P.160.
    2 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85, P.318.
    3 J.B.S. Haldane, A Dialectic Account of Evolution, Science & Society, Vol. 1,No.4,1937. in Lenin.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New York,1927, P.524.
    1 J.B.S. Haldane, A Dialectic Account of Evolution, Science & Society, Vol. 1,No.4,1937.
    2 J.B.S. Haldane, A Dialectic Account of Evolution, Science & Society, Vol. 1,No.4,1937.
    3 J.B.S. Haldane, A Dialectic Account of Evolution, Science & Society, Vol.1, No.4,1937.
    4 J.B.S. Haldane,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George Allen & Unwind, London,1938, P.13.
    5 J.B.S. Haldane, "Why I am a Materialist," in Science and Life:Essays of a Rationnalist, London, 1968,P.27-35.
    1 Ronald Clark. J.B.S:The Life and Work of J.B.S.Haldane. New York:Coward-McCann,1968, P.118.
    2 J.B.S. Haldan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Modern Science, in A Banned Broadcast and Other Essays. Chatto and Windus. London,1946.
    3 Robert E. Filner, Science and Marxism in England,1930-1945, Science and Nature. No.3,1980,
    4 Clemens Dutt, Vindicating Marxism. Labour Monthly,1939.
    1 J.B.S. Haldane,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George Allen & Unwind, London,1938.
    2 J.B.S. Haldane,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George Allen & Unwind, London,1938.
    3 J.B.S. Haldane,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George Allen & Unwind, London,1938.
    4 J.B.S. Haldane,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George Allen & Unwind, London,1938.
    1 J.B.S. Haldane, Preface and notes to The Dialectics of Nature (F. Engels, translation and ed, by C. Dutt). Lawrence and Wishart. London,1940.
    1 J.B.S. Haldan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Modern Science, in A Banned Broadcast and Other Essays, Chatto and Windus, London,1946.
    2 J.B.S. Haldan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Modem Science, in A Banned Broadcast and Other Essays, Chatto and Windus, London,1946.
    1 菲立普:《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思想》,吴忠等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2 菲立普:《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思想》,吴忠等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3 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吴晓江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1页。
    1 胡文耕:《生物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2 胡文耕:《生物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3 胡文耕:《生物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
    1 比如拉塞尔直接反对机械论,认为,“动物仅仅看作是一架机器,单纯用生理的(也就是生理化学的)名词术语,无论对它们的活动还是知觉,都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分析。”参阅艾伦的《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页。
    2 由于新物理学强调原子和亚原子粒子作为系统或者事件是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者认为的作为质密的或者不可穿透的这种粒子。这一强调激发了哲学家怀特海坚持认为所有实休应该被视作事件或者系统。从这一观点出发怀特海认为所有实休是类似于有机体的。怀特海的这一“有机机械论”既超越了机械论概念又超越了活力论概念,因此,争论双方都声称怀特海是支持了他们的观点。
    3 主要是:李约瑟、沃丁顿和霍尔丹。
    4 Sahotra Sarkar, Scienc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in the Work of J.B.S.Haldane,1922-1937, Biology and Philosoph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1992.
    5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Some Chemical Aspects of Life, Hopkins presidential address, British Association, in Nature Vol.132 1933, P.389-390.
    6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Some Chemical Aspects of Life. Hopkins presidential address. British Association, in Nature Vol.132 1933. P.382.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2页。
    2 J.B.S.Haldane, 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Scienc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39, P.96.
    3 J.B.S.Haldane, 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Scienc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39, P.101.
    4 维纳是美国著名数学家和控制论创始人,通过动物心理和行为学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和分析,促成行为之义学派的形成。麦克洛奇和皮兹是美国神经生理学家,在1943年建成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开创了微观人工智能方法,从结构上模拟人脑的研究途径。
    5 J.B.S.Haldane, Biology and Marxism, The Modern Quarterly,1948, P.3.
    1 在本质上,达尔文只是断言在群体中可能有小的、可遗传的变异发生并且能够保留下来。但是,如果这种变异是不遗传的,那就不会改变群体的组成,进化也就不会发生。在方法论上,自然选择机制在当时没能直接以实验的形式加以检验。虽然达尔文亲自参加过一些人工选择实验,但只是他自己的一种实验模式,不能证明自然界的选择都能按照他的那种模式进行。参阅艾伦的《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2 鲍勒:《进化思想史》,田洺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89页。
    3 艾伦:《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谭茜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
    1 鲍勒:《进化思想史》,田洺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页。
    1 艾伦:《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谭茜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2页。
    2 M. Shapiro, Haldane, Marxism and the Conduct of Research,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Vol.68,1993.
    3 J.B.S.Haldane The Causes of Evolution. London, New York, Toronto:Longmans, Green and Co.1932, P.110.
    1 Sahotra Sarkar. Haldane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oretical Population Genetics,1924-1932. J. Genet. Vol.3, 1992. P.77.
    2 J.B.S.Haldane. The Rate of Spontaneous Mutation of a Human Gene. Journal of Genetics. Vol.31.1935,P.318.
    1 J.B.S.Haldane, A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ffects of Natural Sel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1936, P.68.
    2 J.B.S.Haldane, A Dialectical Account of Evolution. Science and Society,Vol.l,1937, P.477-478.
    3 J.B.S.Haldane, The Spread of Harmful Autosomal Recessive Genes in Human Populations, Annals of Eugenics Vol.9 1939, P.233
    1 J.B.S.Haldane, The Spread of Harmful Autosomal Recessive Genes in Human Populations, Annals of Eugenics Vol.9 1939, P.235
    2 J.B.S.Haldane, Disease and Evolution. La Ricerca Scientifica. Vol19.1948. P.3.
    3 J.B.S.Haldane. Disease and Evolution. La Ricerca Scientifica. Vol19.1948. P.11.
    1 麦德维杰夫:《李森科浮沉录》,李宝恒、赵寿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2 笑蜀:《苏联遗传学劫难》,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1 笑蜀:《苏联遗传学劫难》,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2 麦德维杰夫:《李森科浮沉录》,李宝恒、赵寿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7页。
    3 麦德维杰夫:《李森科浮沉录》,李宝恒、赵寿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7页。
    4 李森科之后就一度担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两次授予斯大林奖章。1938年提升为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1939年被评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40年代替瓦维洛夫兼任苏联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所长。
    1 马丁·加德纳:《西方伪科学种种》,贝金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页。
    2 笑蜀:《苏联遗传学劫难》,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3 主要是遗传密码的破译、蛋白质的合成和遗传大分子自我复制等机制的发现震撼整个科学界,使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物理学等这些新领域开始在生物学处于支配地位。
    1 夏景才:《世界现代史人物传》(上),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1 洛伦·格雷厄姆:《俄罗斯与苏联科学简史》,叶世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2 洛伦·格雷厄姆:《俄罗斯与苏联科学简史》,叶世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3 周寄中:《“科学—社会学”人类两大体系的交叉》,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310页。
    4 约翰·齐曼:《知识的力量——科学的社会范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310页。
    1 洛伦·格雷厄姆:《俄罗斯和苏联科学简史》,叶世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2 洛伦·格雷厄姆:《俄罗斯和苏联科学简史》,叶世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1 麦德维杰夫:《李森科浮沉录》,李宝恒、赵寿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49页。
    2 麦德维杰夫:《李森科浮沉录》,李宝恒、赵寿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49页。
    3 Sahotra Sarkar, A centenary Reassessment of J.B.S.Haldane.1892-1964. BioScience. Vol.42.1992, P.782.
    1 Diane B. Paul, A War on Two Fronts:J. B. S. Haldane and the Response to Lysenkoism in Brita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16,1983.
    2 Mikulas Teich, Haldane and Lysenko Revisited,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40,2007.
    3 Oren Solomon Harman, C.D.Darlington an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Reaction to Lysenko and the Soviet Conception of Scienc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36,2003.
    4 Diane B. Paul, A War on Two Fronts:J. B. S. Haldane and the Response to Lysenkoism in Brita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16,1983, P.2.
    1 Oren Solomon Harman, C.D.Darlington an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Reaction to Lysenko and the Soviet Conception of Scienc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36,2003, P.318.
    2 J.B.S.Haldane. A Note on Genetics in the U.S.S.R, Modern Quarterly, Vol.1.1938. P.394.
    3 J.B.S.Haldane. Lysenko and Genetics. Science and Society, Vol.4 1940.
    4 J.B.S.Haldane. Lysenko and Genetics, Science and Society, Vol.4 1940.
    5 主要代表人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穆勒,美国著名遗传学家。1933年至1937年在莫斯科遗传学研究所四年,亲自目睹了苏联科学家的悲惨遭遇,为支援西班牙卫国战争所幸逃出苏联,1948年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发表两篇具有权威性的批判李森科主义的文章,成为西方反对“李森科事件”的主要代表之一
    1 Oren Solomon Harman, C.D.Darlington an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Reaction to Lysenko and the Soviet Conception of Scienc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36,2003, P.318.
    2 Diane B. Paul, A War on Two Fronts:J. B. S. Haldane and the Response to Lysenkoism in Brita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16,1983, P.13.
    3 陈日朋:《科学五千年》(第9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8-69页。
    1 马丁·加德纳:《西方伪科学种种》,贝金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167页。
    2 马丁·加德纳:《西方伪科学种种》,贝金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167页。
    3 Diane B. Paul, A War on Two Fronts:J. B. S. Haldane and the Response to Lysenkoism in Brita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16,1983. P.19.
    4 J.B.S.Haldane, Contribution to "The Lysenko Controversy:four scientists give their points of view". Listener, Vol.30,1948, P.875.
    5 J.D.Bernal, Remarks Quoted in "The Situation in the Science of Biology; Report of a Conference Called to Discuss the Issues Raised by T.D.Lysenko's Address on Soviet Biology," Transaction. Engels Society.1949.
    6 J.B.S.Haldane. Nonsense about Lysenko, Daily Worker, November 9,1949, P.2.
    7 J.B.S.Haldane, In Defense of Genetics, The Modern Quarterly. Vol.4.1949,P.202.
    1 诺伯特·维纳:《维纳著作选》,钟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183页。
    2 麦德维杰夫:《李森科浮沉录》,李宝恒、赵寿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46页。
    1 张碧晖:《科学社会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55页。
    2 张碧晖:《科学社会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55页。
    3 贝尔纳一直是李森科主义的拥护者。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存在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从而划分出资产阶级科学和无产阶级科学两种科学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支持无产阶级科学就是代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而李森科的“春化”运动正是借着无产阶级科学的幌子,大搞伪科学活动。贝尔纳为了表达对马克思主义的忠心,而一贯的支持李森科主义,贝尔纳也因李森科事件毁了他后期的名誉,使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参阅:Matthew David. Science in Society, Macmillan,2005和Diane B. Paul, A War on Two Fronts:J. B. S. Haldane and the Response to Lysenkoism in Brita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16,1983.
    1 这四篇文章均收录在潘吉星所编的《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6-108页。
    2 Maurice Goldsmith, Joseph Needham:20th-century Renaissance man, Paris:UNESCO Pub,1995.
    3 马丁·贝尔纳:《世纪的先驱者——李约瑟》,引自王钱国忠主编的《李约瑟文献50年》(下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6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297页。
    2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1 哈比比:《缺失的图像:李约瑟式的印度科学史何以没有出现》,引自刘钝主编的《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72页。或参阅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P.318.
    1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曾被认为是对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一种夸张,而他本人被认为是染上了中国人的血统。参阅Pierre-Yves Manguin, Trading Ship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hipbuilding Techniqu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Trade Networks",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36, No.3.1993,P268,Another:Robert Finlay, China, the West, and World History in Joseph Needham's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No.11,2000.也有人认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不仅是一部中国科学史,而且还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科学史。参阅Charles C.Gillispie, Perspectives, American Scientist, Vol.45, No.2,1957, P.173.
    2 Winchester Simon, History of Three Mobilizations:A Reexamination of the Chinese Biological Warfare Allegations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Korean War, 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No.3,2009.
    3 这些学者对李约瑟的马克思主义评价,参见下文详细解释。
    1 李约瑟在1920年前后加入英国工党,曾任圣路加协会剑桥分会秘书。参阅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版,第545-546页。
    2 参阅文思淼:《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3 Eric Hobsbawm, Era of Wonders. London Review of Books Vol.31 No.4,2009, P.19-20.
    4 裸体主义也称为天然主义,是一种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哲学。莫里斯舞是劳动阶级创造的舞蹈之一。裸体主义与莫里斯舞都代表着共产主义社会或者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所以对李约瑟来说,在当时情况下,李约瑟的这种行为是富有深刻内涵的。参阅文思淼:《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1 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1985, P.331.
    2 Joseph Needham, Moulds of Understanding, Allen and Unwin,1976, P.219.
    3 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1985, P.336.
    4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79, P.67.
    1 这些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出生、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科学兴趣、人生经历以及马克思主义影响等。
    2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79, P.147.
    3 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79. P.147.
    4 加里·沃斯基:《认识李约瑟》,在张孟闻主编的《李约瑟博十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页。
    5 加里·沃斯基:《认识李约瑟》,在张孟闻主编的《李约瑟博十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105页。
    6 参阅勃鲁的文献:《李约瑟及其研究成果》,收录在王国忠编的《李约瑟与中国》中:《科学、文明与历史:与李约瑟的后续对话》,收录在刘钝主编的《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中;以及英文论文:Joseph Needham, Heterodox Marxism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to Chinese Science, Science & Society. Vol.62,1998.
    7 Gregory Blue, Joseph Needham. Heterodox Marxism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to Chinese Science, Science& Society, Vol.62.1998. P.195.
    1 格雷戈里·勃鲁:《科学、文明与历史:与李约瑟的后续对话》,在刘钝主编的《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中,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20-521页。
    2 Gregory Blue, Joseph Needham, Heterodox Marxism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to Chinese Science, Science & Society, Vol.62,1998, P.214.
    3 (日)中山茂:《李约瑟——有机论哲学家》,《科学史译丛》,1982年,第3期。
    4 Charles C.Gillispie, Perspectives, American Scientist, Vol.45, No.2,1957, P.173.
    1 到目前为止,对李约瑟一生的考察主要有:张孟闻编的《李约瑟博十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王钱国忠编的《李约瑟与中国》和《李约瑟传》,文思淼所著的《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刘景旭编著的《李约瑟与《中国科学技术史》》,潘吉星主编的《李约瑟文集》和《李约瑟集》以及刘钝主编的《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等。
    2 鲁桂珍:《李约瑟小传》,在张孟闻编的《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3 转引自文思淼:《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1 潘吉星:《李约瑟文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导言第4页。
    2 加里·沃斯基:《认识李约瑟》,在张孟闻编的《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页。
    3 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4 文思淼:《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1 加里·沃斯基:《认识李约瑟》,在张孟闻编的《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
    2 李约瑟:《近代科技史作者纵横谈》,《社会额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
    3 加里·沃斯基:《认识李约瑟》,在张孟闻编的《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109页。
    1 文思淼:《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2 文思淼:《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1页。
    3 对于划分李约瑟两个半生的时间有不同的看法。潘吉星认为,从1937年作为分界点,之前是李约瑟的前半身,称作是有前途的生物化学家,之后是李约瑟的后半生,称作是通往中国之路。参阅:潘吉星编的《李约瑟文集》(导言)。鲁桂珍认为,从1948年作为分界点,也就是从开始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时间作为分界点。参阅:鲁桂珍的《李约瑟小传》,在张孟闻编的《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笔者从李约瑟的马克思主义活动角度赞同潘吉星的观点。
    4 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
    1 李约瑟:《科学与社会》,《中央日报》,1943年5月4日,转引自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版,第93贞。
    2 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收录在《四海之内:东方和西方的对话》中,劳陇译,文化生活译从,1987年版,第23-24页。
    1 加里·沃斯基:《认识李约瑟》,在张孟闻编的《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页。
    2 潘吉星:《李约瑟文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导言第8页。
    3 李约瑟在这期间发表的论文有:《生物化学的哲学基础》(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Biochemistry, Monist, Vol.35,1925);《机械论生物学与宗教意识》(Mechanistle Biology and the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in Science, Religion and Reality, London:Shaldon,1925);《生物学中的有机论》 (Organicism in Biology,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Vol.3,1926);《作为哲学家的生物学家科罗里奇》(S.T.Coleridge as a Philosophical Biologist, Science Progress, Vol.21,1926);《生物化学的新进展》(Recant Development in Biochemistry, Outlook, Vol.21,1926);《生物哲学的新进展》(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Philosophy of Biology,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Vol.3,1928);《唯物主义与宗教》(Materialism and Religion, London:Benn,1929)等。
    1 李约瑟:《怀疑论者的转变》,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2 何丙郁:《我与李约瑟》,转引自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版,第327贞。
    3 加里·沃斯基:《认识李约瑟》,在张孟闻编的《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
    4 Joseph Needham:Science at the Cross Roads. Frank Cass& Co. Ltd,1971, Foreword, P.vii.
    5 Joseph Needham:Science at the Cross Roads, Frank Cass& Co. Ltd,1971, Foreword, P.viii-ix.
    6 Marcel Prenant:Biology and Marxism, 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36, Foreword, p.vii.
    1 Marcel Prenant:Biology and Marxism, 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36, Foreword, p.x.
    2 Joseph Needham:Biological Science in the USSR, Nature, CXL VIII:362,1941.
    3 Joseph Needham:Science in Soviet Russia, with J.S.Davies London:Watts,1942.
    4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5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1 李约瑟:《人及其境遇》,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233页。
    2 转引自王钱国忠:《李约瑟的世界观及其东方情结》,《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
    3 王国忠认为:基督教徒社会主义产生于18世纪中叶,其基本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遵从上帝的意旨善思善行死后进入彼岸的天国世界实现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力图在人间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上帝王国铲除人间罪恶为世人的解放而斗争。而后者正是基督教世俗化特征之所在。基督教社会主义在其早期发展阶段具有空想社会主义和平均主义的特点,故一开始便与空想社会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圣西门即认为:‘宗教应当引导社会走向最迅速地改造最穷苦阶级的命运的伟大目的’。至19世纪中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欧洲一些神学家、大主教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劳动价值论及民主思想等观点,并将其作为社会斗争的手段。由此观之,也就不难理解李约瑟一生的社会主义言行了’引自王钱国忠:《李约瑟的世界观及其东方情结》,《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
    4 李约瑟:《从亚洲观点看科学与宗教》,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5 李约瑟:《从亚洲观点看科学与宗教》,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1 李约瑟:《基督教和亚洲文化》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2 李约瑟:《基督教和亚洲文化》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3 李约瑟:《基督教和亚洲文化》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4 王钱国忠:《李约瑟的世界观及其东方情结》,《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
    5 马丁·贝尔纳:《世纪的先驱者——李约瑟》,在王钱国忠编的《李约瑟文献50年》(下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006页。
    1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157页。
    2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1 纪树磊:《论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绪论第1-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51页。
    3 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化》,载于《科学》(第28卷),林文译,1945年第1期,第54-56页。
    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导论),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2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导论),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3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集》中,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3-7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1-46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7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0-461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0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46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4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
    4 李约瑟:《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11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73--37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45页。
    3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4 李约瑟:《中国古代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
    5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6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7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154页。
    1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2 在这期间发表的论文有:《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智力连续性问题》(1958年),(十七、十八世纪东亚的科学)(法文,1958年),《中国天文学与耶稣教会》(1958年),《中国古代科技文献之翻译》(1958年),《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中的波与粒子概念》(法文,1959年),《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1959年),《中国古代的造车技术》(1959年)和《1958年在中国的考古旅行研究》(1959年),参阅:王钱国忠:《李约瑟研究的回顾与瞻望》,在《李约瑟研究》中,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201页。
    3 李约瑟:《对西方反科学的一个东方透视》,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4 参阅李约瑟:《中国和西方的科学和农业》,在潘吉星所编的《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1 潘吉星:《李约瑟——沟通东西各民族与科学文化的桥梁建筑大师》,在《李约瑟集》中,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93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页。
    1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14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60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
    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导论),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2 潘吉星:《李约瑟文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64页。
    3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导论),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4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导论),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5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导论),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6 李约瑟:《友谊的芬芳》,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第128页。
    7 李约瑟:《科学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64页。
    8 李约瑟:《科学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64页。
    9 李约瑟:《友谊的芬芳》,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第129页。
    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74页。
    2 李约瑟:《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3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4 李约瑟:《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5 李约瑟:《世界科学的演进》,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95页。
    1 李约瑟:《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2 李约瑟:《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3 李约瑟:《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4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5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1 李约瑟:《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2 李约瑟:《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3 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三联书店出版,1989年版,第53--85页。
    4 巴里·巴恩斯:《局外人看科学》,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5 C.P.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6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译者前言第1页。
    7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2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6页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3 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化》,在《李约瑟文献50年》中,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1页。
    4 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化》,在《李约瑟文献50年》中,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2页。
    5 王文章:《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3 衣俊卿:《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伞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7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118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
    2 李醒民教授认为,科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各种亚文化之一,不仅具有人类文化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一些非同一般的、异于其他亚文化的性质。所以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与文化之间应该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参阅李醒民的《科学的文化意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
    4 转引自李醒民:《科学的文化意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2页。
    8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4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6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76页。
    7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
    8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
    9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2页。
    5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2页。
    6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516页。
    7 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价》,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11页。
    8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写计划的缘起、进展与现状》,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1 盛新娣:《论“李约瑟难题”的文化解释》,在《东西方科学文化之桥》中,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2 主要代表有:董驹翔的《李约瑟与两种文化》和盛新娣的《论“李约瑟难题”的文化阐释》,均收录在《东西方科学文化之桥》中;还有王振民的《“李约瑟难题”的文化阐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杨建强的《“李约瑟难题”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溯源》,《学术平台》,2009年等。
    3 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4 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版,第55页。
    5 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价》,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10页。
    6 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价》,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10页。
    7 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价》,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10页。
    1 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价》,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10页。
    2 李约瑟在《中国对科学和技术的贡献》中再三的说明,西方科学史家没有发现或者低估了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明的主要原因就是不精通汉语。在《李约瑟文集》中,第109页。
    3 李约瑟:《中国古代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4 李约瑟:《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5 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6 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1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2 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3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编著工作情况》,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4页。
    4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编著工作情况》,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页。
    5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编著工作情况》,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页。
    6 何兆武:《本土和域外》,《读书》,1989年,第5期。
    7 刘钝:《重审“李约瑟问题”》,在《东西方科学文化之桥》中,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1 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2 李约瑟:《中国与西方的科学和农业》,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90页。
    1 李约瑟:《中国社会的特征》,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82页。
    2 李约瑟:《中国古代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3 李约瑟:《中国对科学和技术的贡献》,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页。
    4 参阅付永聚等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论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0页。
    1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页。
    3 李约瑟:《中国社会的特征》,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91页。
    1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2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在《李约瑟文录》中,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3 李约瑟:《中国社会的特征》,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92页。
    4 李约瑟:《科学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1 李约瑟:《科学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在《李约瑟文集》中,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页。
    2 李约瑟:《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3 李约瑟:《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在《四海之内》中,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4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2 Brenda Swann, J.D.Bernal:A Life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London,Verso,1999, P.135.
    3 吴晓明:《科学与社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23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50页。
    3 K. Merton, Review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46, No.4,1941.
    1 拉维茨:《科学的社会功能:纪念远见卓识的贝尔纳》,载于《科学学译从》,1983年第4期。
    2 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90页。
    3 K. Merton, Review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46, No.4,
    4 默顿:《科学社会学散忆》,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页。
    5 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6 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 转引自刘海霞:《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 戈德斯密斯:《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页。
    3 戈德斯密斯:《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8-239页。
    4 戈德斯密斯:《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5页。
    5 戈德斯密斯:《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7页。
    1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25页。
    2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25页。
    1 具体争论情况参阅尚智丛:《科学的“计划”与“自由”发展:争论及其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4期)和樊春良:《科学中的计划和自由》(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 布什:《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范岱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3页。
    3 转引自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280页。
    1 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280页。
    2 The House Committee on Science. Unlocking our Future:Forwarda New National Science Policy-AReport to Congress Sept 24.1998. P.12-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 240244.htm
    4 莫里斯·戈兰:《科学与反科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77页。
    1 Bernard Barber Review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by J.D.Bernal,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8,1967.
    2 龚育之:《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期。
    1 对《历史上的科学》进行评价的学者有Pearce Williams. Rewiew, Isis. Vol.48. No.4,1957, J.R.Ravetz. Book Rewiew,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Vol.3, No.2,1966,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13, No. 4,1972, Raglan, Rewiew, Man, Vol.55.1955.
    2 Jerome Ravetz. Marxism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sis, Vol.72. No.3.1981.
    3 参阅王钱国忠主编:《东西方科学文化之桥》,科学出版社,200年版,第48-61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5页。
    5 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史》,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1 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1、安维复:《科技兴国:社会主义命运之所系》,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安维复:《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3、安维复:《科学哲学的新进展:从证实到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美]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等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5、[美]艾伦:《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谭茜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7、[英]安德鲁·布朗等:《批判实在论与马克思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美]保罗·托马斯:《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王远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英]鲍勒:《进化思想史》,田洺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
    12、[英]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
    13、[英]J.D.贝尔纳:《科学与社会》,刘若水译,三联书店,1956年版。
    14、[奥]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吴晓江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5、[美]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赵佳苓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6、曹志平:《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7、陈昌曙:《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认识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8、陈方正:《继承与背叛: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2009年版。
    19、陈其荣:《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陈日朋:《科学五千年》(第9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1、程现昆:《科技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2、程志民、江怡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3、楚渔:《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思维模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4、[美]丹尼斯·德沃金:《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战后英国》,李凤丹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狄仁昆主编:《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6、[美]菲立普:《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思想》,吴忠等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7、复旦学报编辑部编:《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8、付永聚主编:《中国政治制度论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英]高兰:《英国共产党三十年》,符家钦译,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30、[英]戈德斯密斯、马凯:《科学的科学》,赵红州、蒋国华译,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1、[美]戈兰:《科学与反科学》,王德禄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1988年版。
    32、龚育之、王志强:《科学的力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谷陵:《侵略与绥靖: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么打起来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34、郭贵春、成素梅主编:《科学哲学的新趋势》,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5、韩光鹏主编:《吉林科技精英》(第1卷),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36、郝书翠:《真伪之迹:李约瑟难题的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7、何毓德、胡小玲:《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导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
    38、何丙郁:《学思历程的回忆:科学、人文、李约瑟》,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何兆武主编:《中国印象:外国名人论中国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0、何兆武:《西方哲学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2、[英]亨利·佩林:《英国工党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3、胡文耕:《生物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美]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周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5、黄楠森、杨寿堪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6、黄瑞雄:《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7、黄顺基、刘大椿:《科学的哲学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8、黄顺基:《科学论:对科学多方位的分层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9、[美]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50、[美]G.L.霍尔顿:《科学与反科学》,范岱年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1、[英]J.B.S.霍尔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科学》,陈鄂译,正风出版社,1950年版。
    52、《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论文集》,西北政法学院科研处,1983年版。
    53、蒋国华:《科学学的起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4、[英]拉斐尔·塞缪尔:《英国共产主义的失落》,陈志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5、[苏]拉契科夫:《科学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韩秉成等译,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6、[匈]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57、[德]H.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8、李征坤、涂宏斌:《西方科技价值观的嬗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导论),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0、[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1、[英]李约瑟:《李约瑟文录》,王钱国忠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62、[英]李约瑟:《四海之内》,劳陇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63、[英]李约瑟文献中心主编:《李约瑟研究》,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版。
    64、李醒民:《科学的文化意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5、《列宁选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6、《列宁全集》第24、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7、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8、刘兵主编:《补天科学文化名人访谈录》,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9、刘炳瑛:《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0、刘勇、高秀昌:《哲学与文化新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1、[美]罗伯特·默顿:《科学社会学散忆》,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2、[美]罗伯特·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3、[美]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4、[美]洛伦·格雷厄姆:《俄罗斯和苏联科学简史》,黄一勤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美]马丁·加德纳:《西方伪科学种种》,贝金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15、17、19、20、23、25、26、28、30、40、42、45、46、47、48卷,人民出版社,1963、1957、2002、1963、1963、1963、1971、1972、2001、1972、1973、1995、1982、1982、2003、2004、1979、1985年版。
    7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l心出版社,2009年版。
    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0、《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7、1963、1997年版。
    81、[英]M.马尔凯:《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林聚仃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2、[英]M.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聚任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83、马来平:《理解科学:多维视野下的自然科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4、[英]迈克尔·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王靖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5、[英]迈克尔·波兰尼:《自由的逻辑》,冯银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6、[苏]麦德维杰夫:《李森科浮沉录》,李宝恒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87、《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8、[英]米德尔马斯:《绥靖战略》,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
    89、[美]诺伯特·维纳:《维纳著作选》,钟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
    90、潘吉星主编:《李约瑟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1、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92、潘洪林:《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93、齐世荣:《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4、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5、[美]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96、商文斌:《战后英共的社会主义理论及英共衰退成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97、沈铭贤、王淼洋:《科学哲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8、[英]C.P.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三联书店,1994年版。
    99、舒炜光:《自然辩证法原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0、舒炜光:《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101、舒炜光:《科学认识论》(1--5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2、孙小礼:《自然辩证法通论》(科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3、孙小礼:《科学方法论史纲》,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104、[英]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5、[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6、陶军:《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07、王兴成,《科学学五十年》,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8、王钱国忠:《李约瑟文献50年》,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9、王钱国忠:《东西方科学文化之桥》,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0、工钱国忠:《李约瑟传》,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年版。
    111、工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版。
    112、工文章:《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13、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4、王扬宗:《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5、[英]文思淼:《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16、吴海江:《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7、吴跃平主编:《舒炜光教授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8、《现代西方哲学讲座资料汇编》,四川大学哲学系图书资料室,1985年版。
    119、夏景才:《世界现代史人物传》(上),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120、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1、笑蜀:《苏联遗传学劫难》,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2、谢地坤主编:《中国哲学年鉴》,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年版。
    123、徐志宏:《生存论境域中的科学:马克思科学观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4、严怡民:《情报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25、张碧晖:《科学社会学》,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6、张孟闻:《李约瑟博士及其《中国科学技术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27、周寄中:《“科学—社会学”人类两大体系的交叉》,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8、周林东:《科学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安维复:《全面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齐鲁学刊,1991年第1期。
    2、舒炜光:《科学哲学思潮》,浙江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3、张来举:《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新尝试》,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5期。
    4、吴忠:《美国科学哲学家罗伯特·科恩来华作学术访问》,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5期。
    5、傅德本:《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论纲》,河北学刊,1997年第5期。
    6、程现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范式”探析》,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7、蒋祖喜:《科学哲学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划分》,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8年第1期。
    8、费耶阿本德:《科学哲学——有一个伟大过去的科学》,哲学译丛,1989年第1期。
    9、李兴权:《关于苏联科学‘韦尔纳茨基——米库林斯基’学派的研究》,科学学研究1986年第2期。
    10、韩来平:《贝尔纳科学政治学思想研究》,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纪树磊:《论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2、唐文佩:《马克思主义科学史的早期尝试——以“赫森”论点为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13、董光璧:《究竟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年第4期。
    14、董光璧:《科学哲学的两种传统》,世界科学,1983年第12期。
    15、龚育之:《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期。
    16、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化》,科学(第28卷),林文译,1945年第1期。
    17、胡道静:《李约瑟改变了西方人对东方的观念》,社会科学,1990年第12期。
    18、何兆武:《本土和域外》,读书,1989年第5期。
    19、J.B.S.霍尔丹:《代达罗斯,或科学与未来》,科学文化评论,2011年第1期。
    20、代山:《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罗伯特·科恩来京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6期。
    21、尚智丛:《科学的“计划”与“自由”发展:争论及其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4期。
    22、樊春良:《科学中的计划和自由》,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3、拉维茨:《科学的社会功能:纪念远见卓识的贝尔纳》,科学学译丛,1983年第4期。
    24、刘海霞:《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40244.htm
    1、Gary Werskey, The Visible Colleg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1979.
    2、Helena Sheeha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85.
    3、Edwin A-Roberts,The Anglo-Marxists:a study in ideology and cultur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7.
    4、Maurice Goldsmith and Alan Lindsay Mackay, The science of science, London. Souvenir Press,1964.
    5、Matthew David, Science in Societ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6、Maurice Goldsmith, Sage:A Life of J.D.Bernal, London,Hutchinson,1980.
    7、Brenda Swann, J.D.Bernal:A Life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London,New York:Verso,1999.
    8、Andrew Brown, J.D.Bernal:the Sage of Scienc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9、J.D. Bernal,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devil.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9.
    10、J.D. Bernal, The Freedom of Necessity, London, Routledge & K.Paul,1949.
    11、J.D. Bernal, World without war.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58.
    12、J.D. Bernal, M.C.Cornforth, Science for peace and socialism, London,Birch Books,1949.
    13、John Langdon-Davies, Russia puts the clock back a study of Soviet science and some British scientists, London, Gollancz,1949.
    14、Richard Mills Owsley, The concept of evolutionary progress and the philosophies of two biologists, Thesis (A.M.)--Indiana University,1951.
    15、Ronald Clark, J.B.S:The Life and Work of J.B.S.Haldane, New York:Coward-McCann,1986.
    16、Haldane, J.B.S. Fact and Faith. London:London, Watts & Co.1934.
    17、J.B.S. Haldane, Possible worlds and other papers, New York,London,Harper & Brothers,1928.
    18、J.B.S. Haldane, Science and human life, New York, London, Harper & brothers,1933.
    19、J.B.S. Haldane,Th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London,Georde Allen & Unwin LTD,1938.
    20、J.B.S. Haldane, Preface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LTD,1940.
    21、J.B.S. Haldane, Science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MacMillan,1940.
    22、J.B.S. Haldane, The Causes of Evolution,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6.
    23、J.B.S. Haldane, Krishna R Dronamraju, Haldane and modern biolog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1968.
    24、J.B.S. Haldane, Krishna R Dronamraju, Selected genetic papers of J.B.S. Haldane, New York:Garland Pub,1990.
    25、Maurice Goldsmith, Joseph Needham:20th-century Renaissance man, Paris:UNESCO Pub, 1995.
    26、Simon Winchester, The man who loved China:the fantastic story of the eccentric scientist who unlocked the mysteries of the Middle Kingdom, New York, NY:Harper,2008.
    27、Neal Wood, Communism and British Intellectuals, Victor Gollancz LTD, London,1959.
    28、Paul Thomas, Marx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From Engels to Althusser, Routledge,2008.
    29、A. J. Davies, To Build a New Jerusalem; the British Labour Movement from the 1880s to the 1990s, London:Michael Joseph Ltd,1992.
    30、John Callaghan, Socialism in Britain Since 1884, Oxford:Blackwell,1990.
    31、Stuart Macintyre, A Proletarian Science:Marxism in Britain 1917-193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32、W.H. Auden, Poems, London:Faber & Faber Ltd.,1933.
    33、Stephen Spender, Collected Poems, London:Faber & Faber Ltd.,1933.
    34、Frederick Lewis Allen, Only Yesterday, New York:Bantam Books Inc,1946.
    35、Adolf Sturmthal, The Tragedy of European Labo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3.
    36、Sidney and Beatrice Webb, Soviet Communism:A New Civilization(3rd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 Co. Inc,1944.
    37、Maurice Hindus, The Great Offensive, New York:Harrison Smith,1933.
    38、William McGucken, Scientist, Society and State: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 in Great Britain,1931-1947, 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4.
    39、H. Levy, Modern Science:A Study of Physical Science in the World Today, A.A. Knopf,1939.
    40、Nikolai Bukharin, ed., Science at the Crossroads [M], London:Frank Cass,1971.
    41、Gavin Kitching, Marxism and Science:Analysis of an Obsess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4.
    42、Daniel Little, The Scientific Marx,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6.
    43、P.A. Schilpp, The Philosophy of Rudolf Carnap, Open Court Pub. Co.,LaSalle,Ill,1963.
    44、B. Ollman and E. Vernoff, the Left Academy, New York:McGraw-Hill,1982.
    45、Arthur. C. Clarke, Greetings, Carbon-Based Bipeds!:Collected Essays,1934-1998, St. Martin's Press,1999.
    46、Krishna R. Dronamraju, Malaria: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Aspects, Springer, New York, 2006.
    47、Krishna R Dronamraju, Haldane:the life and work of J.B.S.Haldane with reference to India. Aberdeen:Aberdeen University Press,1985.
    48、Marcel Prenant:Biology and Marxism, 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36.
    1、Eric Hobsbawm, Era of Wonders, London Review of Books.2009. http://www. lrb.co.uk/v31 /n04/eric-hobsbawm/era-of-wonders
    2、John R. Baker, "A Counterblast to Bernalism", New Statesman and Nation, Vol.18,1939.
    3、Sahota Sakhar, Scienc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in the Work of J.B.S.Haldane,1927-1937, Biology and Philosophy, Vol.7, No.4,1992.
    4、Robert E. Filner,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 Movement (SRS) and J.B.S.Haldane, Science & Society 1977.
    5、Robert E. Filner, Science and Marxism in England,1930-1945, Science and Nature, No.3, 1980.
    6、Robert E. Filner, Roots of Political Activism in British Scienc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Vol.32, Jan 1976.
    7、Edwin A. Roberts, From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History:Scientists and Historians in the shaping of British Marxist Theory, Science & Society 2005.
    8、Edwin A. Roberts, British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mmunist Ideal, Vol.15, No.2,Nature, Society and Thought,2002.
    9、Marie Boas Hall, Review of Scientist, Society and State: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 in Great Britain,1931-1947 By William McGucke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1,No.3, 1986.
    10、William McGucken,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1931-1946,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123, No.4,1979
    11、Robert. E. Filner, Review of Scientist, Society and State: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 in Great Britain,1931-1947 By William McGucken, A Quarterly Journal Concerned With British Studies, Vol.17, No.4,1985
    12、Robert S. Cohen, Marxism and Scientific Philosophy,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 Vol.4,No. 3,1951.
    13、Robert A. Gorman, Empirical Marxism, History and Theory, Vol.20, No.4, Beiheft 20:Studies in Marxist Historical Theory,1981.
    14、Leszek Nowak, Marxism and Positivism or Dialectics in books and Dialectics in Action, Studies in Soviet Thought, Vol.30, No.3 Garmisch 80,1985.
    15、Michael Burawoy, Marxism as Science:Historical Challenges and Theoretical Growt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0, Vol.55,1990.
    16、Ernest Kaiser, Marxism and Sciences:A Review Essay, Science and Society, Vol.46, No.2, 1982
    17、Dorothy M. C. Hodgkin, John Desmond Bernal.10 May 1901-15 September 1971,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Vol.26.1980.
    18、Wallace L. Schultz and Claike K. Shultz, John Desmond Bernal-Evangelist of Science (190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March-April 1970
    19、S. Chatterjee, Excellence Scientist as Revolutionary, Frontline, Vol.18,10 May 2001.
    20、Joseph Needham, Desmond Bernal-A personal recollection, Cambridge Review,19th November,1971.
    21、Jerome Ravetz, Marxism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Bernal Marxist Vision of History. Isis, Vol.72,1981.
    22、L. Pearce Williams, Review-J.D. Bernal:Science in History, Isis, Vol.48,1957.
    23、J.B.S. Haldane, "Professor Haldane Replies," Science and Society, Springer,1938.
    24、Piers J. Hale, Book Review, Krishna Dronamraju, What I Require from Life. Writings on Science and Life from J.B.S. Haldane. Forward by Arthur C. Clark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2009.
    25、Sahotra Sarkar, Scienc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in the Work of J.B.S.Haldane,1922-1937, Biology and Philosophy,Vol.7,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1992.
    26、Sahotra Sarkar, Haldane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oretical Population Genetics,1924-1932. J. Genet.Vol.3,1992
    27、Sahotra Sarkar, A centenary Reassessment of J.B.S.Haldane,1892-1964. BioScience, Vol.42,1992,
    28、Krishna Dronamraju, J. B. S. Haldane's Last Years:His Life and Work in India (1957-1964), by the Genetics Society of America, Genetics, vol.185 no.1,May 2010.
    29、M.Teich, Haldane's Marxist and Indian years, Metascience, Springer, vol.20 2011.
    30、J.B.S. Haldane, Quantum Mechanics as a basis for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Science,1934.
    31、J.B.S. Haldane, A dialectical Account of Evolution, Science & Society,1937.
    32、J.B.S. Haldane, Biology and Marxism, Modern Quarterly,1948.
    33、J.B.S. Haldane, "Why I am a Materialist," in Science and Life:Essays of a Rationnalist, London,1968.
    34、J.B.S.Haldane, The Rate of Spontaneous Mutation of a Human Gene, Journal of Genetics, Vol.31,1935.
    35、J.B.S.Haldane, A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ffects of Natural Sel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1936.
    36、J.B.S.Haldane, The Spread of Harmful Autosomal Recessive Genes in Human Populations, Annals of Eugenics Vol.9 1939.
    37、J.B.S.Haldane, Disease and Evolution. La Ricerca Scientifica, Vol19,1948.
    38、J.B.S.Haldane, A Note on Genetics in the U.S.S.R, Modern Quarterly, Vol.1,1938
    39、J.B.S.Haldane, Lysenko and Genetics, Science and Society, Vol.4 1940.
    40、J.B.S.Haldane, Contribution to "The Lysenko Controversy:four scientists give their points of view", Listener, Vol.30,1948
    41、J.B.S.Haldane, In Defense of Genetics, The Modern Quarterly, Vol.4,1949.
    42、J.B.S.Haldane, Nonsense about Lysenko, Daily Worker, November 9,1949.
    43、Effects of Natural Sel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1936.
    44、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Some Chemical Aspects of Life, Hopkins presidential address, British Association, in Nature Vol.132 1933.
    45、M. Shapiro, Haldane, Marxism and the Conduct of Research,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Vol.68,1993.
    46、Diane B. Paul, A War on Two Fronts:J. B. S. Haldane and the Response to Lysenkoism in Brita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16,1983.
    47、Mikulas Teich, Haldane and Lysenko Revisited,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40, 2007.
    48、Oren Solomon Harman, C.D.Darlington an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Reaction to Lysenko and the Soviet Conception of Scienc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 Vol.36,2003.
    49、Gregory Blue, Joseph Needham, Heterodox Marxism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to Chinese Science, Science & Society, Vol.62,1998.
    50、Charles C.Gillispie, Perspectives, American Scientist, Vol.45, No.2,1957.
    51、A.Vucinich, Soviet Marxism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Russian Review, Vol.42, No.2,1982.
    52、S. Shapin, A Course in the Social-history of Scienc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Vol.10, No.2, 1980.
    53、S. Shapin, Disciplineand Bounding:the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as Seen Through the Externalism-Internalism DebateHistory of Science, Vol.30,1992.
    54、A.R.Hall,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oots of Newton's "Principia",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13, No.4,1972.
    55、E. Garfield, J.D. Bernal-The Sage of Cambridge.4S Award Memorializes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Current Comment, No.19,1982.
    56、K. Merton, Review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46, No.4,1941.
    57、The House Committee on Science. Unlocking our Future:Forwarda New National Science Policy-AReport to Congress Sept 24,1998.
    58、Bernard Barber, Review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Science by J.D.Bernal,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8,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