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学习动机分析及其激发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同等智力条件下,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其中学习动机在非智力因素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是引发、维持、导向学习行为的力量。它作为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学习动机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领域的一门基础课。学好该课程是学好其他音乐课程乃至今后从事音乐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在普通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对该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多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到困惑,缺乏自信,在学习行为上经常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表现不积极,害怕独立进行视唱和回答问题,害怕考试,甚至回避上课等等。诸如此类现象的产生都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关。
     视唱练耳课的学习效率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密切联系。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出学生丧失学习动力的根本原因,从根源上解决当前视唱练耳课堂上突出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本文以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访谈等研究手段,对福州市四所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视唱练耳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学生视唱练耳学习动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内、外部影响因素,并据此论证了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策略。
Under the same intellegence level, nonintellegence factors have a strong impacton studying, including the first main factor—learning motivation which influencesthe quality of one's learning is the direct psycological reason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and i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student's academic and psycological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it has been looked as an astirring point in the area ofthe educational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Solfeggio & ear training is a basic coursein the field of musical education. It is the foundation for other musical courses orworks in the trade of music. However, students in ordinary colleges shows a lack ofinterest in the practice of Solfeggio & ear training. Most students feel confused,unconfident, and for them, it is often hard to concentrate during classes. Studentsparticipate in classes passively and are afraid to do Solfeggio exercises independently,they are also afraid of tests and even try to avoid classes. All these phenomenon has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The result of learning of classes on Solfeggio & ear train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th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In order to learn about the psycology of students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ore deeply in an all round way, and point out thefo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students to lose their incentive to study so as to solve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urrent classes.I surveyed musicmajored students from 4 ordinary colleges in Fuzhou on the basis of theories oflearning motivation related to educational psycology. I did opinion polls andinterviews and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o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andthe existing problems, as well as inner and out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s it.Accordingly, I develope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that willhelp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to study.
引文
[1] 付莉莉:《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载《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11期。
    [2] Susan A.O'Neill、Gary E.McPherson:《动机》,载《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1月)。
    [3] 卢雪珊:《福建省莆田市中学生音乐学习动机调查及其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0816。
    [1] 蒋素梅:《师范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苜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0501。
    [2] 孔云霞:《视唱练耳教学过程的心理分析》,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 冯芸:《对视唱练耳教学中心理因素的认识》,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 胡艳:《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认知心理初探》,载《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5] 雷音《视唱练耳教学心理现象刍议》,载《江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6] 孔云霞:《浅议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载《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 王章伟:《视唱练耳学习紧张心里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载《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年第2期。
    [2] 陈雅先:《视唱练耳活动中自我效能感问题的研究》,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第1期。
    [3] 自我效能感理论属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动机观,笔者将在下一章介绍。
    [1] 唐卫海、刘希萍:《教育学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2] 参见唐卫海、刘希萍:《教育学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1] 吴庆麟、胡谊:《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302页。
    [2]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33—339页,2004年版。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1] 林崇德:《学习动力》,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0—341页。
    [2]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342页。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345页。
    [2]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页。
    [1] 沈德立:《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16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3年版。
    [2]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12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 连榕:《现代学习心理辅导》,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2] 游永恒:《论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倾向》,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60、61页。
    [1] 冯忠良:《学习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105页。
    [2] 施良力:《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50.51页。
    [3] 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56页。
    [1] 参见游永恒:《论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倾向》,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61页。
    [1] 转引自沈莉萍:《试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道德发展观》,载《教育探索》,2001年第1期。
    [1] 参见肖琴:《分组教学制在艺术中学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作用》,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2] 本部分内容参见笔者的论文:《视唱练耳学习紧张心里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载《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年第2期。
    [1] 连榕:《现代学习心理辅导》,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40页。
    [1] 参见孔静柳《略论高师视唱练耳的等级化教学》,载《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78页。
    [2] 参见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页。
    [1]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350页。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3页。
    [2] 参见杨芳:《动机的激发与课堂教学的优化》,载《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2期。
    [1] 孙从音、范建明:《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1] 参见中央音乐学院网站,网络地址:http://www.ccom.edu.cn/#。时间:2006年4月20日晚19时45分。
    [1] 韩敬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104页。
    [1] 曹理主编:《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107页。
    [2]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编著:《视唱练耳分级教程》(1—8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 孙从音、范建明:《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4] 奥苏伯尔等著,余星南、宋钧译:《教育心理学:认识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3页。
    [1] 韩敬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229页。
    [2] 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55页。
    [1] 卢红、王爱玲、王爱芬《关于课堂教学价值地位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2] 转引自中国英语教学网,网络地址:http://chinaetr.com//Article_show.asp,2005年10月5日19:45.
    [3] 参见蔡觉明 杨立梅编著:《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6页。
    [4] 刘沛:《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载《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1] 林崇德、沈德立:《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页。
    [2] 参见林崇德、沈德立:《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143页。
    [1] 李晓文、王莹编:《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页。
    [1] 卢红、王爱玲、王爱芬《关于课堂教学价值地位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1] 参见孔云霞:浅议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6页。
    [3] 林崇德、沈德立主编:《非智力因素及共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1] 引自中国英语教学网,网络地址:http://chinaetr.com//Article_show.asp, 2005年10月日晚19:45。
    [1] 本部分内容引子笔者的论文《视唱练耳学习紧张心里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载《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年第2期。
    [1] 参见连榕:《现代学习心理辅导》,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40~41页。
    [2] 转引自龙华云:《谈视唱练耳课程的考试与成绩评定》,载《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3] 陈成忠、王晖:《培养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载《黑龙江教育》,1998年第11期,第14页。
    [1] 参见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页。
    [2] 参见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1] 陈雅先.论视唱练耳课程评价体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黄希庭.普通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冯忠良.学习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5、卢家眉.学习心理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奥苏伯尔等著,余星南、宋钧译.教育心理学:认识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0、(美)罗伯特·斯莱文著 姚海林等译.教育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11、(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张斌贤审校.学习理论:教育的视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Robert J.Sternberg、Wendy M.Williams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3、(美)戴安·荷克丝(Diane Heacox)著;杨希洁译.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4、(美)Thomas L.Good、Jere E.Brophy.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5、吴庆麟、胡谊.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韩敬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7、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沈德立.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钟毅平、刘志军.教育心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1、方展画.罗斯杰.“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林崇德、沈德立.非智力因素及共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4、林崇德.学习动力.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5、李晓文、王莹编.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6、黄甫全 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谢利民 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8、李晓文.学生自我发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吴增强、沈之菲、冯永熙.学校心理辅导通论——原理·方法·实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0、连榕.现代学习心理辅导,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美)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4、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5、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6、廖家骅著.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7、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2、袁善琦.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苏)B.M.捷普洛夫著,孙哗译.音乐能力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4、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三环出版社,1989年版。
    15、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16、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17、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蔡觉明、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奥斯特洛夫斯基.孙静云译.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论文集.音乐出版社,1957年版
    21、王光耀.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
    22、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编著.视唱练耳分级教程(1~8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3、孙从音、范建明.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24、(美)G.威特利奇、L.汉弗莱斯著,孙从音译,缪天瑞校.练耳——通过音乐作品训练听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25、(英)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编著,许敬行译.听觉测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1、王瑜.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进展及趋势展望.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2期。
    2、游永恒.论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倾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沈莉萍.试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道德发展观.教育探索,2001年第1期。
    4、李燕平、郭德俊.激发课堂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TARGET模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5、曾戎.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动机的激发.技术物理教学,2005年第2期。
    6、许文琴.学习动机与教师素质.中等职业教育,2005年第2期。
    7、王华、王光荣.目标设置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启示.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8、邱萌.TARGET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第2期。
    9、梁玲.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经纪人学报,2006年第2期。
    10、马艳云.教师评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7期。
    11、殷波.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专业品质.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2、乔小龙.浅析教师心理品质.青海教育,2003年第1—2期。
    13、张建贵.利用归因理论激发学习动机.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
    14、陈志英.从自我效能感的视域看学习动机的激发.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期。
    15、吴霞、盛荣杰.学习者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发展.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16、高华.浅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理论观察,2005年第4期。
    17、鲍银霞.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及其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教育导刊,2005年9期。
    18、程世禄,龚由志.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期。
    19、刘军超.内在动机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效应.煤炭技术,2005年第6期。
    20、罗嘉文,简晓明.学习动机、外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教学研究,2004年2期
    21、聂天知.论运用自我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6期。
    22、陈成忠、王晖.培养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黑龙江教育,1998年第11期。
    23、杨芳.动机的激发与课堂教学的优化.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2期。
    24、卢红、王爱玲、王爱芬.关于课堂教学价值地位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1、跨文化比较:中美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认知策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付莉莉.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11月
    3、Susan A.O’Neill、Gary E.McPherson.动机.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1月
    4、崔纪兰.音乐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临沂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5、王敏.音乐教育活动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内肛科技,2006年第4期。
    6、刘沛.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
    7、廖家骅.音乐教育心理研究的横向思维.中国音乐教育,2005年第7期。
    8、吴明思.浅谈音乐教育的心理意义.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9、何虑.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原则方法.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0、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1、孙哗.论音乐教育与心理——心理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艺术研究,2003年第2期。
    10、石瑛.中小学生音乐心理与音乐教学.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1、王晓利.用音乐进行心理辅导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2、范建明.呼唤基础知识 提高基本技能——由视唱练耳考评引起的某些思考.人民音乐,200年第6期。
    13、李愔.视唱练耳的审美底蕴.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
    14、查汪宏.将心理认知规律渗透于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5、陈雅先.视唱练耳活动中自我效能感问题的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第1期。
    16、冯芸.对视唱练耳教学中心理因素的认识.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7、谭雄.近年来视唱练耳研究综述.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第5期。
    18、胡艳.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认知心理初探.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9、孔云霞.视唱练耳教学过程的心理分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0、聂建平.练耳教学中学生的不良心理及其解决方法.保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21、宋超.音乐记忆心理分析与教学.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2、王雪桦.浅论目标、评价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作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23、雷音.视唱练耳教学心理现象刍议.江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4、雷光耀.听觉训练与学习心理的建构.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25、刘荣弟.浅议视唱练耳中的记忆心理.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26、冯芸.音乐才能与视唱练耳训练.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7、王秀敏.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对音乐欣赏课程的融合.艺术教育.2005年第5期。
    28、刘荣弟.不容忽视的音乐语言环境——视唱教学之思考.艺海,2005年第3期。
    29、陈雅先.论视唱练耳课程评价体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30、陈雅先.论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1、陈雅先.高师视唱练耳水平测试的初步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第3期。
    32、陈雅先.论高师视唱练耳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音乐探索,2005年第2期。
    33、鞠芳.法国视唱练耳教学给我们的启示.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4、欧阳绍清.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5、李毅波.《视唱练耳》音乐教学中的参与—体验.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6、吴月清.精心设计音乐课堂教学环节的思考.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年第3期。
    37、孔云霞.同人施教与因材施教的成功尝试——关于视唱练耳分级教学情况的分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8、胡艳.浅谈微格教学法在视唱练耳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艺术教育,2004年第3期。
    39、林松源.″扩招″后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初探.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0、王方明.视唱练耳教学中关于“断开”的理念.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1、熊叶玲.学生主体意识:视唱练耳教学观变革的核心内涵.音乐探索,2004年筇2期。
    42、郁正民.为教而学胜过为学而学——论高师学生的角色转换.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4期。
    43、唐俊岩.简述视唱练耳教学的演进.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44、林凤卿.就高师生源状况谈视唱练耳教学原则及要求.肇庆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45、孔云霞.浅议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6、段勇.视唱练耳教学主体育人四原则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7、黄明智.论不同层次视唱练耳专业生培养.音乐探索,2000年第3期。
    48、张莉娟.提高音乐教育系视唱练耳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师范人才.音乐探索,2000年第3期,
    49、罗可曼.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规律初探.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0、王雪桦.浅论目标、评价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作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51、任志琴.浅论音乐的审美中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52、孙从音.启示 反思 期望——对师范院校视唱练耳乐理课教改的思考.中国音乐教育,1995年第3期。
    53、龙华云.谈视唱练耳课程的考试与成绩评定.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54、孔静柳.略论高师视唱练耳的等级化教学.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卢雪珊.福建省莆田市中学生音乐学习动机调查及其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08-16。
    2、蒋素梅.师范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4-05-01。
    3、陈利华.关于职高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5-05-01。
    4、杨新.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湖南师范大学,2003-03-01。
    5、曾戎.职专生物理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08-22。
    6、郑斌.激发初中生音乐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