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汉书》的叙述学及其研究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史记》、《汉书》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两座丰碑,它们开创并奠定了中国正史的写作规范,并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汉书》于汉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这一段史实基本因袭《史记》,两书既存在明显的相同之处,又有着显著的不同。有关《史记》和《汉书》的各自研究已浩如烟海,然而系统地对两书作研究和比较的却极少,本文即以《史记》、《汉书》为研究对象,采取文史结合的办法,着力探讨两书的研究史及其叙述之异同。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为中国早期以史传为主的叙事传统的形成、综述以及本文写作的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结语部分概括总结全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即《史记》、《汉书》的研究史,下编为《史记》、《汉书》的叙述学建构,上编是本文的研究基础,通过对古代的研究进行梳理,全面了解古代人的叙事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下编的叙述学建构。
     上编分为四章。此编旨在了解古代学者是如何研究、如何学习《史记》和《汉书》的,通过历时性研究,探讨《史》、《汉》地位之沉浮。此部分以年代为顺序,对唐前、唐宋、明清、近代等历代学者的《史》、《汉》研究及其研究特色进行汇总,以便比较全面地见出两书的研究状况,并考察不同时期不同文学领域对两书叙事艺术的借鉴。唐前《史》、《汉》研究集中于“史汉优劣论”;唐宋时期一方面对唐前评论作辨析,一方面又有新的阐发,唐宋古文运动促进了人们对《史》、《汉》文本的研究和学习,古文家们对《史记》的提倡导致了《史记》地位的提升;明代的研究以评点为主,清代研究以考据为主,文学家们在各个领域学习《史》、《汉》。近代研究为传统与现代研究的过渡,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研究,不同于明代评点的注重感发或清代逐字逐句的考据,近代的研究更有系统性。
     下编分为七章。此编运用中西叙述理论分别从叙述体例、叙述视角、叙述时空、叙述结构、叙述思想、叙述语言、叙述特色等七个方面来论述两书的叙述艺术,侧重研究两书叙述上的异同,从两书叙述比较中看史传文学的发展。在叙述体例上,《史记》开创纪传体形式,《汉书》进一步整齐纪传体体例,将通史改为断代史;两书都贯彻“实录”的叙述思想,但《史记》比《汉书》更富有小说性,司马迁尚奇,因而作品中多想象和代言;在叙述视角上,两书作为史学著作,其要求客观写实的原则决定着其叙述视角必然以全知视角为主;在叙述时空上,两书都采取了顺叙、逆叙、插叙等众多叙事手法;叙述结构上都注重整体性原则;两书的叙述语言风格迥异,《史记》晓畅、不避繁复、多散句,《汉书》古雅、力求简洁、尚骈偶,《史》、《汉》语言之不同可见出汉代文学由散而骈的演绎轨迹;两书总体叙述特色不同,《史记》借史抒情,《汉书》含蓄内敛;《史记》“圆而神”,《汉书》“方以智”;《史记》为性情之作,《汉书》为伦理之书。
Shiji and Hanshu are two monuments in Chinese historiograghy and literature.They created Chinese official history writing style, and deeply influenced later Chineseliterary. Hanshu followed Shiji in the history period from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toEmperor Wudi of Han Dynasty, so the two books exist obvious similarities, but also have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hiji and Hanshu in their respective studies have multitudeachievements, however systematical research on the two books are rare. This papercombines literature and history methods, focus on the history of Shiji and Hanshu’s studiesand their narration. The whole paper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sub-introduction, text andconclution.
     The sub-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forming of China’s history narrativetradition, overview, 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of this paper. The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the whole paper. The text part is composed of two series,namely, the history of Shiji and Hanshu’s studies, and the narrative research of the twobooks.
     The first series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is part aims to research how did theancient scholars study and learn Shiji and Hanshu, and discuss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two books through diachronic study.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esearch of before the TangDynasty focused on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research of Tang and SongDynasty developed, and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promoted the study of the two books,Shiji’s status enhanced. The research of Ming Dynasty focused on comment, and QingDynasty on the textual criticism. Writers learned the two books in various fields. Modernresearch combined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 study, becoming more and moresystematic.
     The second series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is part adopts Chinese andwestern narratology theory to research Shiji and Hanshu’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hijistarted biograghy style, it’s general history. Hanshu followed Shiji, but is dynastic history.Both of Shiji and Hanshu record real history, but Shiji is more like a novel in some instent.As historical works, the requirement of objective reality determines their narrativeperspective mainly is the omniscient narration. Both of Shiji and Hanshu pay atten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entirety. Shiji and Hanshu’s narrative language is also different. Shiji iseasy to read, it used a lot of repeated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are not in order. However,Hanshu is hard to read, it looks much more neat. From the two books we can discover thetendency of Han’s literature. The narrative feature of Shiji and Hanshu is also different,Shiji is full of passion, and Hanshu is implicit. Shiji is full of changes, and Hanshu is neat.Shiji demonstrates people’s temperament, and Hanshu is full of ethics.
引文
1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2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5页。
    2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3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4《载言》,(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二,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4页。
    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六卷,第三篇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1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卷六十二,第9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8页。
    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卷十三,第2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18页。
    3(宋)真德秀《文章正宗》卷十七,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第6册,第1715页。
    5谭君强《叙事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1注:有关西方叙述学研究状况的分析主要参考王锺陵先生的两篇论文,即《法国叙述学的叙事话语研究》和《法国叙述学的叙事结构研究》。
    2王锺陵《法国叙述学的叙事话语研究》上,《学术交流》2010年第1期。
    1郑鹤声《史汉研究》,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133页。
    2《史汉研究》,第160页。
    3《史汉研究》,第167页。
    1朱自清《经典常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61页。
    2《经典常谈》,第76页。
    1白寿彝《司马迁与史记论集·司马迁与班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2施丁《司马迁研究新论·马班异同三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2页。
    3《司马迁研究新论·马班异同三论》,第363页。
    4《司马迁研究新论·马班异同三论》,第368页。
    5徐朔方《史汉论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1《史汉论稿》,第36页。
    1潘定武《汉书文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1注:较重要的学术论文有王增恂的《〈史记〉叙事人问题和时空问题—从西方叙事学理论看〈史记〉的文学价值》;纪丽真的《<史记>的叙事话语:追求和创造整体艺术效果》;张宏军的《〈史记〉叙事法中的虚拟性特征》;陈曦的《<史记>隐含叙述探索》;刘宁的《<史记>的叙事结构》;唐子恒的《<史记>叙事的矛盾与夸张》;高萍的《<史记>人物传记叙事时间模式研究》;纪丽真的《特异性追求:<史记>叙事策略》;刘卫华的《〈史记〉中的预叙及其叙事效果》;等等。
    2范文静《试论<史记菁华录>关于<史记>叙事时间的评点》,《考试周刊》2009年第45期。
    1详情可见严绍璗教授编著的《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
    2藤田胜久《近年来日本的<史记>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5期。
    1陈友冰《日本近百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程及相关特征》,《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鉴识》,《史通通释》卷七,上册,第204页。
    2《史汉论稿》,第36页。
    3王锺陵《文学史新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1王锺陵《<中国文学心态史>丛书总序》,见《文学史新方法论》附录,第427页。
    2《文学史新方法论》,第78页。
    1《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5页。
    2《汉书·外戚传·孝成班婕妤传》,卷九十七下,第12册,第3984页。
    3《汉书·谷永传》,卷八十五,第11册,第3460页。
    1《汉书·叙传》,卷一百上,第12册,第4205页。
    2《汉书·司马迁传》,卷六十二,第9册,第2730页。
    3《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00页。
    4注:关于司马迁的生卒年,史学界尚无统一看法,本文采用王国维说,这是学术界较有影响的说法。
    1《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288页。
    2《汉书·司马迁传》,卷六十二,第9册,第2729页。
    3《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295页。
    1(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班彪列传》,卷四十上,第5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24页。
    2《后汉书·班固传》,卷四十上,第5册,第1333页。
    3《后汉书·班固传》,卷四十上,第5册,第1330页。
    4《后汉书·班彪列传》,卷四十上,第5册,第1330页。
    5汪高鑫《司马谈与<史记>》,《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
    6汪高鑫《司马谈与<史记>》,《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
    7张大可《史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
    8(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卷一“班固作史年岁”条,上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页。
    9陈其泰《<汉书>历史地位再评价》,《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1期,
    1《史汉研究》,第5页。
    2《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卷十三,第2册,第418页。
    3《汉书·司马迁传》,卷六十二,第9册,第2737页。
    4《史记·龟策列传》,卷一百二十八,第10册,第3225页。
    5《史记·孝武本纪》,卷十二,第2册,第451页。
    6《汉书·宣元六王传》,卷八十,第10册,第3324、3325页。
    1《后汉书·窦融列传》,卷二十三,第3册,第803页。
    2《后汉书·偱吏列传·王景传》,卷七十六,第9册,第2465页。
    3《后汉书·杨终传》,卷四十八,第6册,第1599页。
    4《古今正史》,《史通通释》卷十二,下册,第338页。
    5《后汉书·班固列传》,卷四十上,第5册,第1334页。
    6《后汉书·曹世叔妻传》,卷八十四,第10册,第2785页。
    7(南朝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识鉴》,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46页。
    1《廿二史札记》卷八“僭伪诸君有文学”条,上册,第164页。
    2(唐)魏征等撰《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三,第4册,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35、936页。
    1《隋书·经籍志二》,卷三十三,第四册,第957页。
    2《古今正史》,《史通通释》卷十二,下册,第339页。
    3(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一三《乙部史书占举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73页。
    1《超奇》,(东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第十三卷,第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15页。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张辅传》,卷六十,第6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40页。
    2《史通·杂说上》,《史通通释》卷十六,下册,第473页。
    3《廿二史札记》卷二“《汉书》多载有用之文”条,上册,第30页。
    1《后汉书·班彪列传》,卷四十上,第5册,第1327页。
    2《后汉书·班彪列传》,卷四十上,第5册,第1325页。
    3《史记·袁昂晁错列传》,卷一百一,第8册,第2748页。
    4《汉书·晁错传》,卷四十九,第8册,第2303页。
    5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第277页。
    1(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页。
    2《后汉书·班彪列传》,卷四十下,第5册,第1386页。
    1《史传》,(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84页。
    1《汉书·杨恽传》,卷六十六,第9册,第2899页。
    2(宋)王懋撰,王文锦点校《野客丛书》卷二“杨恽有外祖风”,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页。
    3王楙《野客丛书》卷二有“杨恽有外祖风”,第16页。
    4(晋)陶潜著,龚斌选笺《陶渊明集校笺》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24页。
    5《陶渊明集校笺》卷五,第365页。
    6陈直《汉晋人对<史记>的传播及其评价》,《历史研究》编辑部《司马迁与<史记>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1页。
    1陈直《汉晋人对<史记>的传播及其评价》,《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242页。
    2蒋伯潜、蒋祖怡《骈文与散文》,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1熊江梅《先秦两汉叙述思想》,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1《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唐初三礼汉书文选之学”条,上册,第441页。
    2《和州志列传序例上》,(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六,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80页。
    3(元)脱脱等撰,《宋史·王洙传》,卷二百九十四,第28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814页。
    4《宋史·陈绎传》,卷三百二十八,第30册,第10614页。
    5《宋史·刘敞传》,卷三百一十九,第30册,第10388页。
    1司马贞《史记索隐序》,《史记》,第10册。
    1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序》,《史记》第10册。
    2张守节《史记集解序注》,《史记》第10册。
    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第281页。
    2《六家》,《史通通释》卷一,上册,第1.页。
    3《论赞》,《史通通释》卷四,上册,第81页。
    1《论赞》,《史通通释》卷四,上册,第83页。
    2《叙事》,《史通通释》卷六,上册,第165页。
    3《杂说下》,《史通通释》卷十八,下册,第521页。
    4《六家》,《史通通释》卷一,上册,第19页。
    5《六家》,《史通通释》卷一,上册,第22页。
    1《叙事》,《史通通释》卷六,上册,第168页。
    2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第280页。
    3《通志总序》,(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上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
    1《史论中》,(宋)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佑集笺注》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233页。
    2《二体》,《史通通释》卷二,上册,第28页。
    3(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四《历代一》,第八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02页。
    1(明)黄淳耀《陶庵集》卷七《史记论略·高帝本纪》,《丛书集成续编》第121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2《震泽长语》卷下,《明清史料汇编》一集第三册,沈云龙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1186页。
    3(明)陈继儒《狂夫之言》卷三,《笔记小说大观》第四编,第六册,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8年,第3890页。
    4(清)刘大櫆《论文偶记》,郭绍虞、罗根泽主编,范先渊校点《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页。
    5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二三,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3页。
    1可永雪《<班马异同评>与人物形象问题》,《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2同上。
    3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史记辨惑》卷一五,上海涵芬楼藏旧钞本。
    1《滹南遗老集·史记辨惑》卷一五。
    2(宋)黄履翁《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五“表志上”条,明万历十八年(1590)书林郑世魁宗文堂刻本。
    3凌稚隆《史记评林》卷首《史记评林序》。
    4韩愈《进学解》,(唐)韩愈著,刘真伦、岳珍校注《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卷二,第一册,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7页。
    5《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柳宗元著《柳宗元集》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三册,第873页。
    6《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柳宗元集》卷三十四,第三册,第880页。
    1《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柳宗元集》卷三十四,第三册,第882页。
    2(宋)李如篪《东园丛说》卷下,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第51页。
    3(元)刘壎撰《隐居通议》卷十八“昌黎文法”条,江西巡抚采进本。
    4《震泽长语》卷下,《明清史料汇编》一集第三册,第1186、1187页。
    5《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第178页。
    6(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1655页。
    1吴德旋《初月楼古文引言》,《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第25页。
    2(宋)周密撰《浩然斋雅谈》卷上,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3(宋)龚明之撰《中吴纪闻》卷二“苏子美饮酒”条,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4《尺牍·与滕达道四十五首》二十六,(北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五十一,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4页。
    5凌稚隆《汉书评林·总评》
    6(宋)陆游《陆放翁全集》,上册,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319页。
    1《李娃传》,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2李肇撰《唐国史补·因话录》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5页。
    3(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笔记小说大观》第22编第3册,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8年,卷二,第2页。
    4(明)瞿祐等著,周楞伽校注《剪灯新话》序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5(清)赵翼著,霍松林、胡主佑校点《瓯北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页。
    1《隐居通议》卷六“李杜苏黄”条。
    2(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0页。
    3(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笔记小说大观》第13编,第二册,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83年,第631、632页。
    4(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14《通论七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8、379页。
    1蘅塘退士选编《唐诗三百首》,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2《唐诗三百首》,第206页。
    3《唐诗三百首》,第157页。
    1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略》,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1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07页。
    2《文学史新方法论》,第287页。
    3《文学史新方法论》,第288页。
    4(清)张廷玉撰《明史·选举志》卷六十九,第6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89页。
    1可永雪《<史记>文学成就论说》,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2《明史·文苑三·归有光传》卷二百八十七,第24册,第7383页。
    3《归方评点史记合笔·史记例意》,光绪二年(1876年)武昌张氏校刊本。
    4《归方评点史记合笔·史记例意》。
    1《归有光评点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1贺次君《史记书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22页。
    2《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卷十四,第2册,第509页。
    3《又书货殖传后》,(清)方苞著,刘季高校点《方苞集》卷二,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8页。
    4《归震川评点本史记》附《方望溪评点》卷一《项羽本纪》。
    5《与孙以宁书》,《方苞集》卷六,上册,第136页。
    6《归方评点史记合笔·归评史记后叙》
    1林纾《畏庐续集·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序》,《畏庐文集·诗存·论文》第二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九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第491页。
    2《文理》,《文史通义校注》卷三,上册,第286页。
    3(清)张之洞撰《輶轩语·语学第二》“读史忌批评文章”条,清光绪丁丑(1877)濠上书斋藏版。
    1《汉书评林·刻汉书评林序》。
    2《史记评林》卷首《读史总评》引。
    3(明)焦竤著,李剑雄点校《焦氏笔乘》卷二,“伊川评班马”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0页。
    1《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第169页。
    2凌稚隆辑校《史记评林》徐中行序。
    3《史记评林·陈杞世家》。
    1《文学史新方法论》,第302、303页。
    2《文学史新方法论》,第296页。
    3杨绪敏《明中叶以来史学考据的兴起及其成就与缺失》,《安徽史学》2009年第4期。
    4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3页。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1王念孙《读书杂志》,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9页。
    2俞樟华《史记艺术论》,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页。
    1《再答苍略书》,(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牧斋有学集》卷三十八,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0页。
    2(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二十六“《史记》于序事中寓论断”条,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84页。
    1(清)牛运震《史记评注》卷十《吴王濞列传》,空山堂嘉庆二十三年刻本(1818年)。
    2蒋中和《眉三子半农斋集》卷二《马班异同议》,清康熙20年(1681年)刻本。
    3沈德潜《归愚文续》卷二《史汉异同得失辨》,(清)沈德潛撰《归愚文钞》第四册,清乾隆[1736-1795]刻本。
    1《书教下》,《文史通义校注》卷一,上册,第49页。
    2浦起龙《酿蜜集》卷二《班马异同》,《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4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1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9页。
    1《畏庐续集·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序》,《畏庐文集·诗存·论文》第二册,第491页。
    2《明史·文苑三·王世贞传》,卷二百八十七,第24册,第7381页。
    1(明)归有光著,周本淳校点《震川先生集》卷七,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页。
    2《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3《与李浩卿书》,《震川先生集》卷七,上册,第144页。
    4《书归震川文集后》,《方苞集》卷五,上册,第117页。
    5《郑禹梅刻稿序》,(清)黄宗羲《南雷文定》三集卷一,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
    6林纾《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47页。
    1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398页。
    2《左忠毅公逸事》,《方苞集》卷九,上册,第237、238页。
    3《翰林论》,(清)姚鼐《惜抱轩诗文集》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
    4钱仲联主编《曾国藩文选》,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5(清)刘大櫆《刘大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28页。
    6《诸家评论》,《方苞集》附录二,下册,第903页。
    7《尤云鄂跋》,(清)戴名世《戴名世集》附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4页。
    1梁启超《国学要籍研读法四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191页。
    2冯镇峦《读〈聊斋〉杂说》,盛伟编《蒲松龄全集》第一册,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957页。
    1《读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三,第1册,中华书局1975年版,据金阊贯华堂古本叶瑶池梓行,本衙藏本影印。
    2《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明)兰陵笑笑生撰,王汝梅、李昭恂、于凤树校点《张竹坡批评<金瓶梅>》,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35页。
    3毛宗岗《读三国志法》,(明)罗贯中著,毛宗岗评订《毛宗岗批评三国演义》,上册,齐鲁书社1991年版。
    4[韩]朴宰雨《<史记><汉书>比较研究》,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页。
    1(明)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第五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上册,第42页。
    2《史记·项羽本纪》,卷七,第1册,第307页。
    3《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上册,第342页。
    4《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上册,第342页。
    5《史记·项羽本纪》,卷七,第1册,第334页。
    6《毛宗岗批评三国演义》,上册,第503页。
    7《史记·外戚世家》,卷四十九,第6册,第1973页。
    1《春觉斋论文·应知八则·风趣》,《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第82页。
    2(清)曹雪芹、高鹗著,俞平伯校,启功注《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上册,第25页。
    3(明)施耐庵、罗贯中著《水浒传》,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4蒲安迪《中国叙事学》,第72页。
    1(明)吴承恩著《西游记》,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2《三国演义》第一回,上册,第1页。
    3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六第一回,第1册。
    4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三十九第三十四回,第5册。
    5《读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三,第1册。
    6韩兆琦《<史记>与我国古代小说》,《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1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7、338页。
    2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35页。
    1《题辞》,姚苧田节评,王兴康、周旻佳标点《史记菁华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前言》,《史记菁华录》。
    3《史记菁华录》,第61页。
    1范文静《试论<史记菁华录>关于<史记>叙事时间的评点》,《考试周刊》2009年第45期。
    2陈衍《史汉文学研究法》,无锡民生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第103页。
    3陈衍《史汉文学研究法》,第104页。
    4陈咸炘撰,黄曙辉编校《陈咸炘学术论集·史学编》,上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5《陈咸炘学术论集·史学编》,上册,第227、228页。
    1(清)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
    2《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127页。
    3《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131页。
    4《四史评议·史记评议·楚世家》,第43页。
    1《四史评议·史记评议·刺客列传》,第79页。
    2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7、77页。
    3《践卓翁短篇小说·序》,林纾著,吴俊标校《林琴南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1《斐洲烟水愁城录·序》,林纾著,许桂亭选注《林纾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2《冰雪因缘·序》,《林琴南书话》,第99页。
    3《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林纾文选》,第17页。
    4《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林纾文选》,第18页。
    5《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林纾文选》,第17页。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2《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0页。
    3《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九卷,第420页。
    1《论文偶记》,《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第7页。
    2《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第22、23页。
    3《廿二史札记》卷一“各史例目同异”,上册,第2、3页。
    4《廿二史札记》卷一“各史例目同异”,上册,第5页。
    5翦伯赞《中国历史学的开创者司马迁》,吴泽主编,袁英光编选《中国史学史论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7、108页。
    6(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7页。
    1《六家》,《史通通释》卷一,上册,第22页。
    1《汉书·高五王传赞》,卷三十八,第7册,第2002页。
    2《本纪》,《史通通释》卷二,上册,第37页。
    3《本纪》,《史通通释》卷二,上册,第37页。
    1《世家》《史通通释》卷二,上册,第42页。
    2(晋)傅玄《傅子·补遗上》,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晋文》卷四十九,第二册,第1740页。
    3(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附录一《版本序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79页。
    4(明)王鏊《震泽长语》卷下,《明清史料汇编》初集第三册,第1138页。
    5《采撰》,《史通通释》卷五,上册,第115页。
    1(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五,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77、178页。
    2《通志总序》,《通志二十略》,上册。
    3《廿二史札记》卷一“班固作史年岁”条,上册,第2页。
    4《廿二史札记》卷一“过秦论三处引用”条,上册,第13页。
    1《汉书·元帝纪》,卷九,第1册,第299页。
    2《言公上》,《文史通义校注》卷二,上册,第171页。
    1《黠陋》,《文史通义校注》卷四,上册,第426页。
    2《黠陋》,《文史通义校注》卷四,上册,第427页。
    3郭豫衡《中国散文史长编》上册,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1《史记研究·论史记取材》,第244页。
    2《史记·五帝本纪》,卷一,第1册,第46页。
    3《史记·六国年表》,卷十五,第2册,第685页。
    4《史记·三代世表》,卷十三,第2册,第488页。
    5《史记·卫康叔世家》,卷三十七,第5册,第1605页。
    6《史记·殷本纪》,卷三,第1册,第109页。
    7《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归方评点史记合笔》。
    8《归方评点史记合笔》卷五《秦本纪》。
    1《史记·伯夷列传》,卷六十一,第7册,第2121页。
    2《史记·大宛列传》,卷一百二十三,第10册,第3179页。
    3《史记·商君列传》,卷六十八,第7册,第2237页。
    4蒋中和《眉三子半农斋集》卷二《读八大家》。
    5《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299、3300页。
    6《经典常谈》,第73页。
    7《史汉研究》,第98、99页。
    1《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第4册,第1027页。
    2《汉书·律历志上》,卷二十一上,第4册,第955页。
    3《汉书·酷吏传》,卷九十,第11册,第3676页。
    1沈德潜《归愚文续》卷二《史汉异同得失辨》,《归愚文钞》第四册。
    2《史汉研究》,第160页。
    1《史汉研究》,第156页。
    1冉昭德《班固与<汉书>》,《历史教学》1962年第4期。
    2《日知录集释》卷二十六“《汉书》不如《史记》条”,下册,第1898页。
    3《列传》,《史通通释》卷二,上册,第46页。
    4《书教下》,《文史通义校注》卷一,上册,第50页。
    1《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卷,第28回回首总评,第4册。
    2《述而》,《论语注疏》卷七,(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刻本,1980年版,第2483页。
    3《为政》,《论语注疏》卷二,《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462页。
    4《子路》,《论语注疏》卷十三,《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506页。
    1《史记·伯夷列传》,卷六十一,第7册,第2121页。
    2《史记·六国年表》,卷十五,第2册,第686页。
    3《史记·平准书》,卷三十,第4册,第1441页。
    4《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卷一百一十一,第9册,第2939页。
    5《史记·酷吏列传》,卷一百二十二,第10册,第3154页。
    6(汉)扬雄撰,韩敬注《法言·重黎》卷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69页。
    7《案书》,《论衡校释》第三十九卷,第四册,第1170页。
    8《感虚》,《论衡校释》第五卷,第一册,第236页。
    9《汉书·司马迁传》,卷六十二,第9册,第2738页。
    10《史记·高祖本纪》,卷八,第2册,第380、381页。
    1《汉书·陆贾传》,卷四十三,第7册,第2113页。
    2(晋)傅玄《傅子·补遗上》,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晋文》卷四十九,第二册,第1740页。
    3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第300页。
    4(南宋)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容斋续笔》卷七“迁固用疑字”条,上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
    302、303页。
    5《汉书·张汤传》,卷五十九,第9册,第2657页。
    6《汉书·夏侯胜传》,卷七十五,第10册,第3156页。
    1《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第8册,第2436页。
    2《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第8册,第2436页。
    3《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第8册,第2436页。
    4《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第8册,第2436页。
    5《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第8册,第2432页。
    6《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第8册,第2436页。
    7《汉书·王莽传上》,卷九十九上,第12册,第4039页。
    1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中国中古诗歌史》,第5页。
    3《中国中古诗歌史》,第5页。
    4《中国中古诗歌史》,第6页。
    5《疑古》,《史通通释》卷十三,下册,第381页。
    1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2《序》,《春秋谷梁传注疏》,《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361页。
    3邱炜萲《客云庐小说话》,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3页。
    1《管锥编》,第一册,第252页。
    2《汉书·宣帝纪》,卷八,第1册,第236、237页。
    3吴汝煜《史记论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4《史记·项羽本纪》,卷七,第1册,第333页。
    5《管锥编》,第一册,第164、166页。
    1《汉书·陈万年传》,卷六十六,第9册,第2900页。
    2《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卷一百七,第9册,第2844页。
    3《史记·高祖本纪》,卷八,第2册,第348页。
    4《廿二史札记》卷一“史汉不同处”条,上册,第17页。
    5《史记·魏公子列传》,卷七十七,第7册,第2380页。
    1《汉书·朱买臣传》,卷六十四上,第9册,第2792、2793页。
    2《滹南遗老集·史记辨惑》卷一一。
    1袁枚《随园随笔·诸史类》“史迁序事意在言外”条,卷上,上册,第19、20页。
    2《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118页。
    3施章《史记新论》,南京北新书局1931年版,第14页。
    4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5《史记·五帝本纪》,卷一,第1册,第1页。
    6《史记·殷本纪》,卷三,第1册,第91页。
    1《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卷一百七,第9册,第2854页。
    2《法言·君子篇》,卷十二,第319页。
    3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序》,《史记》第10册。
    4《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五《秦本纪》。
    5《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76页。
    1《汉书·武帝纪》,卷六,第1册,第197页。
    2《史记·项羽本纪》,卷七,第1册,第334页。
    3[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
    4(清)郭嵩焘《史记札记·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卷五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328页。
    5《陔余丛考》卷五《赵氏孤之妄》,第93页。
    6《史汉论稿》,第36页。
    1《史记菁华录》,第163页。
    2夏曾佑《小说原理》,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41页。
    1(法)兹维坦·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张寅德编《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
    65页。
    2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张寅德编《叙事学研究》,第298、299页。
    1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51页。
    2《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297页。
    3《史记·吕不韦列传》,卷八十五,第8册,第2510页。
    4《史记·伯夷列传》,卷六十一,第7册,第2127、2128页。
    5郭圣铭编著《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6注:虽然史学家作史都意图记载天地万物,但这个“天地万物”仅局限于史家所知道的天地万物,超出这个范围就无法被记载,如几乎作于同时的《左传》和《历史》,记载的就是不同国家的历史,由于地域差异太大,他们的写作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左传》的作者不了解《历史》所记载的事,因而无法写出《历史》,反之亦然。
    1《史记·田叔列传》,卷一百四,第9册,第2775页。
    2《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卷一百五,第9册,第2785页。
    3《汉书·魏相丙吉传》,卷七十四,第10册,第3133页。
    4《汉书·萧望之传》,卷七十八,第10册,第3271页。
    5《汉书·佞幸·石显传》,卷九十三,第11册,第3726页。
    6《史记·吕太后本纪》,卷九,第2册,第395页。
    7《史记·淮阴侯列传》,卷九十二,第8册,第2611页。
    1《史记·田儋列传》,卷九十四,第8册,第2648、2649页。
    2《汉书·佞幸·石显传》,卷九十三,第11册,第3728、3729页。
    3蒲安迪《中国叙事学》,第16页。
    4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页。
    1《叙事语式》,冯黎明等编《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页。
    2《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297、3298页。
    3《史记·酷吏列传》,卷一百二十二,第10册,第3148页。
    1《史记·淮阴侯列传》,卷九十二,第8册,第2628页。
    2《史记·萧相国世家》,卷五十三,第6册,第2019页。
    3《史记·项羽本纪》,卷七,第1册,第307页。
    4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七《白起王翦列传》。
    5《史记·晋世家》,卷三十九,第5册,第1675页。
    6《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卷一百一十七,第9册,第3002页。
    7《史记·李将军列传》,卷一百九,第9册,第2867、2868页。
    1《史记·高祖本纪》,卷八,第2册,第344页。
    2《史记·伍子胥列传》,卷六十六,第7册,第2172页。
    3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七《伍子胥列传》。
    4《汉书·元后传》,卷九十八,第12册,第4018、4019页。
    1《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第8册,第2503页。
    2《史记·游侠列传》,卷一百二十四,第10册,第3189页。
    3郭英德《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1王锺陵《我国中古时期的时空观》,《河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2王锺陵《我国神话中的时空观》,《文艺研究》1984年第1期。
    3王锺陵《我国中古时期的时空观》,《河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4凌稚隆《史记评林》卷首《读史总评》引。
    1兹维坦·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张寅德编选《叙事学研究》,第294页。
    2王锺陵《法国叙述学的叙事话语研究》上,《学术交流》2010年第1期。
    1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六第一回,第1册。
    2《史记·伍子胥列传》,卷六十六,第7册,第2175页。
    3丁琴海《中国史传叙事研究》,国际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43页。
    4《史记·楚世家》,卷四十,第5册,第1694页。
    1《史记·陈玘世家》,卷三十六,第5册,第1576页。
    2《史记·齐太公世家》,卷三十二,第5册,第1482页。
    3《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卷九十,第8册,第2591页。
    4《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卷一百二,第9册,第2755页。
    1《汉书·元帝纪》,卷九,第1册,第277页。
    2《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135页。
    1《隐公元年》,《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715页。
    2《史记·大宛列传》,卷一百二十三,第10册,第3170页。
    3《史记·刺客列传》,卷八十六,第8册,第2527页。
    1《四史评议·史记评议·陈涉世家》,第49页。
    2《汉书·终军传》,卷六十四下,第9册,第2819、2820页。
    3《汉书·于定国传》,卷七十一,第10册,第3046页。
    1《汉书·外戚传》,卷九十七上,第12册,第3968页。
    2《汉书·元后传》,卷九十八,第12册,第4024页。
    1《史记菁华录》,第84页。
    2《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卷一百七,第9册,第2839页。
    1《史记·项羽本纪》,卷七,第1册,第298页。
    2林纾《春觉斋论文·用笔八则·用插笔》,《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第123页。
    3《史记·吕不韦列传》,卷八十五,第8册,第2509、2510页。
    1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41页。
    1[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2《史记·魏公子列传》,卷七十七,第7册,第2381页。
    3《汉书·车千秋传》,卷六十六,第9册,第2887页。
    4凌稚隆辑校《史记评林·赵世家》。
    1《<史记补订>叙例》,李笠遗著,李继芬整理《广史记补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3《史记·礼书》,卷二十三,第4册,第1160页。
    1《汉书·武五子传》,卷六十三,第9册,第2770、2771页。
    2《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38页。
    3《汉书·高五王传》,卷三十八,第7册,第1987页。
    4《汉书·苏武传》,卷五十四,第8册,第2467页。
    5《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卷五十五,第8册,第2490页。
    6《史记·韩长孺列传》,卷一百八,第9册,第2863页。
    1《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16页。
    2《汉书·武帝纪》,卷六,第1册,第212页。注:班固在《文帝纪》、《景帝纪》中极力称赞文、景帝,这里则言“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指出文、景帝在稽古礼文方面之不足,这也是一处互见。
    3《汉书·昭帝纪》,卷七,第1册,第233页。
    1《<史记><汉书>比较研究》,第311页。
    2《史记·酷吏列传》,卷一百二十二,第10册,第3139页。
    3凌稚隆《史记评林·魏世家》。
    1吴福助:《汉书采录西汉文章探讨》,文津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2《史汉研究》,第158页。
    3张大可《史记研究》,第384页。
    1白寿彝《史记新论》,求实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1朱自清《经典常谈》,第75页。
    2王锺陵《我国神话中的时空观》,《文艺研究》1984年第1期。
    3王锺陵《我国中古时期的时空观》,《河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日知录集释》卷二十六“史记通鉴兵事”条,下册,第1883页。
    2《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第10册,第3261、3262页。
    1《汉书·西域传上》,卷九十六上,第12册,第3871、3872页。
    2王鏊撰《震泽长语》卷下,《明清史料汇编》初集第三册,第1185、1186页。
    1(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卷六《匈奴大宛》,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4页。
    2凌稚隆《史记评林·廉颇蔺相如列传》。
    3《管锥编》,第一册,第309页。
    1《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101页。
    2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第85页。
    1《附会》,《文心雕龙注》卷九,下册,第650页。
    1《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19页。
    2《二体》,《史通通释》卷二,上册,第28页。
    3《史记·伯夷列传》,卷六十一,第7册,第2121页。
    1翦伯赞《史料与史学》,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2《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第218页。
    1参见王锦贵《中国纪传体文献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186页。
    2齐思和《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它在世界史学上的地位》,吴泽主编,袁英光编选《中国史学史论集》一,第
    118页。
    3《熔裁》,《文心雕龙注》卷七,下册,第543页。
    4《史记·淮阴侯列传》,卷九十二,第8册,第2626页。
    1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九《樊郦滕灌列传》
    2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九《李斯列传》
    3《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六《大宛列传》
    4《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86页。
    5《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72页。
    6《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117页。
    7《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48页。
    8《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259页。
    1刘熙载《艺概》卷六《经义概》,第172页。
    2《史汉文学研究法》,第17页。
    3《史汉文学研究法》,第17页。
    4《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44页。
    5《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65页。
    6《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35页。
    7《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57页。
    8《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63页。
    9《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76页。
    10《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109页。
    11《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78页。
    1《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45页。注:李景星对《赵世家》中四梦的分析极为精彩,热奈特曾将“所有带预兆的梦、预言性叙事”(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归为“预叙”,所谓“预叙”,即“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第17页)。《赵世家》中以“梦”串起全文,每一个梦都预先提示着将要发生的事情,通篇出色地运用了预叙手法。《汉书》中也有以梦预叙手法,如霍光家族坍台之前霍光其子显及儿子禹的两个梦,“显梦第中溢流庭下,灶居树上,又梦大将谓显曰:‘知捕儿不?亟下捕之’”,又“禹梦车骑声正欢来捕禹,举家忧愁”,两个梦预示了霍家即将面临灭亡的命运。
    2《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142页。
    3《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189页。
    4《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219页。
    5《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212页。
    6《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213页。
    7《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史记例意》。
    1《管锥编》,第一册,第309页。
    2《春觉斋论文·用笔八则·用收笔》,《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第126页。
    1《春觉斋论文·用笔八则·用收笔》,《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第127、128页。
    2《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226页。
    3《四史评议·汉书评议》,第215页。
    4《老子·三十九章》,《王弼集校释》上册,第106页。
    5《老子·四十二章》,《王弼集校释》上册,第117页。
    1《达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七上,第三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32页。
    2《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19页。
    3《春觉斋论文·流别论》,《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第60页。
    4《史记研究》,第221页。
    1[日]泷川资言考证,[日]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卷一百七,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0页。
    1《春觉斋论文·应知八则·筋脉》,《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第81页。
    2《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卷八十一,下册,第1500页。
    3《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74页。
    4《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76、77页。
    1《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77页。
    2《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93页。
    3《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89页。
    4《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62页。
    5(清)袁枚《随园随笔·诸史类》卷上“班氏史例”条,上册,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1934年版,第21页。
    1《史学述林·南北史家传释非》,《刘咸炘学术论集·史学编》,下册,第444页。
    2《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第180页。
    1《系辞上》,《周易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上册,第76页。
    2《史记·乐书》,卷二十四,第4册,第1210页。
    3《品藻》,《史通通释》卷七,上册,第185页。
    4《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卷一百二十二,下册,第1958页。
    5牛运震《史记评注》卷十一《酷吏列传》。
    1《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卷七十五,下册,第1438页。
    2崔适著,张烈点校《史记探源》,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2页。
    1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七《孟子荀卿列传》。
    2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九《李斯列传》。
    3《编次》,《史通通释》卷四,上册,第102页。
    4《汉书·申屠嘉传》,卷四十二,第7册,第2102页。
    5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1页。
    1(清)汪之昌《青学斋集》卷一六《马班异同得失考》,第六册,中国书店1985年版,据辛未夏新阳汪氏青学斋集成本。
    1《序列》,《史通通释》卷四,上册,第87页。
    2《论赞》,《史通通释》卷四,上册,第81页。
    3《论赞》,《史通通释》卷四,上册,第82页。
    4《论赞》,《史通通释》卷四,上册,第81页。
    5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一《五帝本纪》。
    6《史记·孔子世家》,卷四十七,第6册,第1947页。
    7《史记·管晏列传》,卷六十二,第7册,第2136页。
    1《史记·伯夷列传》,卷六十一,第7册,第2121页。
    2《史记·淮阴侯列传》,卷九十二,第8册,第2629、2630页。
    3《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卷五十七,第6册,第2080页。
    4《史记·张丞相列传》,卷九十六,第8册,第2685页。
    5明凌稚隆《史记评林·五帝本纪》。
    1《汉书·东方朔传》,卷六十五,第9册,第2873、2874页。
    2《汉书·东方朔传》,卷六十五,第9册,第2873页。
    3《史记·项羽本纪赞》,卷七,第1册,第338页。
    1《史传》,《文心雕龙注》卷四,上册,第284页。
    2《论赞》《史通通释》卷四,上册,第82页。
    1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24页。
    1《史记·张丞相列传》,卷九十六,第8册,第2675页。
    2《论赞》,《史通通释》卷四,上册,第82页。
    3《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卷五十八,第9册,第2633、2634页。
    1《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卷九卷,第420页。
    2《归震川评点本史记》卷二《夏本纪》。
    3王观国《学林》卷一“介鸡”条,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1张舜徽《广校雠略》,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页。
    2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第239页。
    3《史汉研究》,第163、164页。
    4《后汉书·曹世叔妻传》,卷八十四,第10册,第2785页。
    1(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孙登传》,卷五十九,第5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63页。
    2《史记·陈涉世家》,卷四十八,第6册,第1960页。
    3《汉书·陈胜传》,卷三十一,第7册,第1795页。
    4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九《吕不韦列传》。
    5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九《郦生陆贾列传》。
    6《史记·项羽本纪》,卷七,第1册,第296页。
    7《史记·高祖本纪》,卷八,第2册,第344页。
    8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二,第239页。
    9《史记·留侯世家》,卷五十五,第6册,第2047页。
    1《史记·项羽本纪》,卷七,第1册,第315页。
    2《管锥编》,第一册,第276页。
    3《史记·萧相国世家》,卷五十三,第6册,第2015页。
    4《史记·张丞相列传》,卷九十六,第8册,第2677页。
    5吴曾祺著《涵芬楼文谈》“从今”条,第62、63页。
    1《汉书·外戚传上》,卷九十七上,第12册,第3952页。
    2《汉书·外戚传上》,卷九十七上,第12册,第3966页。
    3《汉书·陆贾传》,卷四十三,第7册,第2113页。
    4《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293页。
    5《史记·魏世家》,卷四十四,第6册,第1864页。
    6《史记·孔子世家》,卷四十七,第6册,第1947页。
    7《史记·孟尝君列传》,卷七十五,第7册,第2363页。
    8《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第8册,第2503页。
    1凌稚隆《史记评林》卷首《读史总评》引,明万历刻本。
    2《史记索隐后序》,见《史记》第10册。
    3袁仁林撰,解惠全注释《虚字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页。
    4刘大櫆《论文偶记》,《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第8页。
    1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一《五帝本纪》。
    2杨树达《汉书窥管》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31页。
    3《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赞》,卷七十,第9册,第3032页。
    4《汉书·游侠传》,卷九十二,第11册,第3711页。
    5《汉书·朱云传》,卷六十七,第9册,第2912页。
    6《汉书·金日磾传》,卷六十八,第9册,第2959页。
    7《汉书·东方朔传》,卷六十五,第9册,第2843页。
    8《后汉书·班彪列传》,卷四十上,第5册,第1327页。
    1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一《五帝本纪》。
    2洪迈《容斋随笔》五笔卷五“史记渊妙处”,下册,第888、889页。
    1陆游撰,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续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0页。
    2《史记·五帝本纪》,卷一,第1册,第33、34页。
    3《史汉文学研究法》,第5页。
    4《史记·孟尝君列传》,卷七十五,第7册,第2358页。
    5《史汉文学研究法》,第5页。
    1《史记·礼书》,卷二十三,第4册,第1172页。
    2《史记·周本纪》,卷四,第1册,第136页。
    3《史记·匈奴列传》,卷一百一十,第9册,第2919页。
    4《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卷一百二,第9册,第2761页。
    5《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00页。
    1《史记·淮阴侯列传》,卷九十二,第8册,第2624页。
    2《汉书·韩信传》,卷三十四,第7册,第1874页。
    3《史记·项羽本纪》,卷七,第1册,第307页。
    4《汉书·项籍传》,卷三十一,第7册,第1795页。
    1《管锥编》,第一册,第272页。
    2《管锥编》,第一册,第273页。
    3《汉书·蒯伍江息夫传》,卷四十五,第7册,第2189页。
    4《杂说》,《史通通释》卷十六,下册,第457、458页。
    5《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14页。
    1《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19页。
    2《管锥编》,第一册,第274页。
    3《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卷八十九,第8册,第2586页。
    4《汉书·张耳陈余传》,卷三十二,第7册,第1843页。
    5《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第10册,第3279页。
    6《汉书·货殖传》,卷九十一,第11册,第3691页。
    1《史记·韩长孺列传》,卷一百八,第9册,第2859页。
    2《史记·项羽本纪》,卷七,第1册,第314、315页。
    3《汉书·高帝纪》,卷一上,第1册,第26页。
    4《史记·项羽本纪》,卷一,第1册,第322页。
    1《汉书·高帝纪》,卷一上,第1册,第36页。
    2《史记·项羽本纪》,卷一,第1册,第328页。
    3《史汉文学研究法》,第7、8页。
    4转引自钱钟书《管锥编》,第274页。
    1《归愚文续》卷二《史汉异同得失辨》,沈德潜《归愚文钞》第四册。
    2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九《淮阴侯列传》。
    3《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卷一百七,下册,第1760页。
    4安作璋《班固<汉书>评述》,《破与立》1978年第1期。
    5泷川资言《史记文章》引斋藤正谦语,《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下册,第2112页。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一三,第169页。
    2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3钱基博著,曹毓英选编《钱基博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8页。
    4《史记·高祖本纪》,卷八,第2册,第379页。
    5《史记·孝文本纪》,卷十,第2册,第420页。
    6《史记·刺客列传》,卷八十六,第8册,第2520页。
    7《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卷八十三,第8册,第2460页。
    8牛运震《史记评注》卷八《魏公子列传》。
    1《史记·吕不韦列传》,卷八十五,第8册,第2506页。
    2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九《吕不韦列传》。
    3《史记·春申君列传》,卷七十八,第7册,第2398页。
    4《史汉文学研究法》,第93页。
    5蒋中和《眉三子半农斋集》卷二《读文选》。
    6《史记·高祖本纪》,卷八,第2册,第378页。
    7牛运震《史记评注》卷三《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8《史记·刺客列传》,卷八十六,第8册,第2535页。
    9(元)盛如梓撰《庶斋老学丛谈》卷中上,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长沙: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
    (1939),第25页。
    1《史记·吴太伯世家》,卷三十一,第5册,第1448页。
    2《史记·商君列传》,卷六十八,第7册,第2231页。
    3《史记·吕不韦列传》,卷八十五,第8册,第2508页。
    4《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卷一百五,第9册,第2790页。
    5《史记·滑稽列传》,卷一百二十六,第10册,第3199页。
    1《史记菁华录》,第301、302页。
    2《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卷九十九,第8册,第2726页。
    3《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卷四十三,第7册,第2131页。
    4《汉书·外戚传下》,卷九十七下,第12册,第3989页。
    5《汉书·元后传》,卷九十八,第12册,第4023、4024页。
    1《汉书·西域传下》,卷九十六下,第12册,第3928页。
    2《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16页。
    3《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16页。
    4《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17页。
    5《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17页。
    6《汉书·叙传下》,卷一百下,第12册,第4236页。
    7《汉书·叙传下》,卷一百下,第12册,第4239页。
    8《汉书·叙传下》,卷一百下,第12册,第4257页。
    1牛运震《读史纠谬》,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20、121页。
    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6页。
    3钱基博著,黄曙辉编校《古籍举要》卷十一《春秋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1朱东润《中国传记文学之进展》,《朱东润传记作品全集》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2《陶庵记》,《震川先生集》卷十七,上册,第426页。
    3刘大櫆《论文偶记》,《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引言·春觉斋论文》,第12页。
    4《艺概·文概》卷一,第12页。
    1《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77页。
    2《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109页。
    3《史汉文学研究法》,第23页。
    4凌稚隆《史记评林》卷首《读史总评》引。
    1《史汉文学研究法》,第25页。
    2《史汉文学研究法》,第27、28页。
    3朴宰雨《<史记><汉书>比较研究》,第62页。
    4浦起龙《酿蜜集》卷二《班马异同》,《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46册,第26页。
    5《汉书·苏武传》,卷五十四,第8册,第2467页。
    1《汉书·车千秋传》,卷六十六,第9册,第2883、2884页。
    2《汉书·丙吉传》,卷七十四,第10册,第3142页。
    1《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五,上册,第177页。
    2《汉书·武帝纪》,卷六,第1册,第212页。
    3《汉书·武帝纪》,卷六,第1册,第213页。
    4《廿二史札记》卷二“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条,上册,第29、30页。
    5《汉书·成帝纪》,卷十,第1册,第330页。
    6转引自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汉书释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6页。
    1《告子章句下》,《孟子注疏》卷十二下,《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762页。
    2黄震《黄氏日钞》卷四十七《读史》,元后至元刻本。
    3《汉书·司马迁传》,卷六十二,第9册,第2732页。
    4《史记·管晏列传》,卷六十二,第7册,第2132页。
    5《史记·伍子胥列传》,卷六十六,第7册,第2183页。
    6《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卷一百,第8册,第2735页。
    1《后汉书·班固列传》,卷四十上,第5册,第1330页。
    2《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九卷,第420页。
    3《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94页。
    1《史汉论稿》,第36页。
    2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3《书教下》,《文史通义校注》卷一,上册,第49页。
    1《畏庐续集·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序》,《畏庐文集·诗存·论文》第二册,第492页。
    1凌稚隆辑《史记评林》卷首《读史总评》引。
    2凌稚隆辑《史记评林》卷首《读史总评》引。
    3张富春《<史记论文>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109、110页。
    1《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81页。
    2《四史评议·史记评议》,第81页。
    3《论谋篇之术》,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含《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4《后汉书·班固列传》,卷四十上,第5册,第1334页。
    1《书史记项羽高祖本纪后二则》,(清)钱谦益著(清)钱会笺注《牧斋初学集》卷八三,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49、1750页。
    2浦起龙《酿蜜集》卷二《班马异同》,《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46册,第26页。
    3《各家总论》,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含《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第108页。
    1《书教下》,《文史通义校注》卷一,上册,第50页。
    1《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第6册,第1715页。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20页。
    3《史记·张丞相列传》,卷九十六,第8册,第2685页。
    1《辨职》《史通通释》卷十,上册,第282页。
    2施章《史记新论》,第2页。
    3《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02页。
    4《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03页。
    5《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03页。
    1《汉书·司马迁传》,卷六十二,第9册,第2735页。
    2《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19页。
    3《史记·刺客列传》,卷八十六,第8册,第2521页。
    1《汉书·刑法志》,卷二十三,第4册,第1079页。
    2《汉书·刑法志》,卷二十三,第4册,第1079页。
    3《汉书·刑法志》,卷二十三,第4册,第1079页。
    4《汉书·苏武传》,卷五十四,第8册,第2469页。
    1《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卷四十一,第5册,第1752页。
    2《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第10册,第3316页。
    3《史记·袁昂晁错列传》,卷一百一,第8册,第2740页。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7、88页。
    2《悲剧心理学》,第96页。
    3《悲剧心理学》,第206页。
    4《悲剧心理学》,第206页。
    5《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92、193页。
    1韩兆琦《史记评议赏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页。
    2韩兆琦《司马迁的审美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3凌稚隆《史记评林·项羽本纪》。
    4《哈姆莱特》,(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页。
    5《告子章句上》,《孟子注疏》卷十一下,《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752页。
    1《<老残游记>序》,陈翔鹤校《老残游记》。
    2《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九卷,第420页。
    1《汉书·赵广汉传》,卷七十六,第10册,第3205页。
    2同上。
    3《雍也》,《论语注疏》卷六,《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479页。
    4《后汉书·班固列传》,卷四十上,第5册,第1330页。
    1《汉书·叙传下》,卷一百下,第12册,第4258页。
    1《日知录集释》卷二十六“汉书不如史记”条,下册,第1898页。
    2黄平等:《学术分科及其超越》,《读书》1998年第7期。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汉.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汉.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汉.扬雄撰,韩敬注:《法言·重黎》,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魏.王弼著,楼宇烈校注:《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晋.陶潜著,龚斌选笺:《陶渊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南宋.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明.归有光著,周本淳校点:《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明.吴承恩:《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明.凌稚隆辑校:《史记评林》,明万历刻本。
    明.兰陵笑笑生撰,王汝梅、李昭恂、于凤树校点:《张竹坡批评<金瓶梅>》,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
    明.归有光:《归方评点史记合笔》,光绪二年(1876年)武昌张氏校刊本。
    清.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方苞著、刘季高校点:《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清.牛运震:《史记评注》,空山堂嘉庆二十三年刻本(1818年)。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清.顾炎武,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清.吴见思、李景星著,陆永品点校整理:《史记论文史记评议》,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清.郭嵩焘:《史记札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清.姚苧田:《史记菁华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清.李景星著,韩兆琦、俞樟华校点:《四史评议》,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锺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王锺陵:《文学史新方法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崔适著,张烈点校:《史记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郑鹤声:《史汉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徐朔方:《史汉论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陈衍:《史汉文学研究法》,无锡:无锡民生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
    白寿彝:《司马迁与史记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白寿彝:《<史记>新论》,北京:求实出版社1981年版。
    施丁:《司马迁研究新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吴汝煜:《史记论稿》,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张大可:《史记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可永雪:《<史记>文学成就论说》,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俞樟华:《史记艺术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杨燕起等编:《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张富春:《<史记论文>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版。
    《历史研究》编辑部:《司马迁与<史记>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陈其泰:《再建丰碑:班固和<汉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潘定武:《汉书文学论稿》,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汉书研究文献辑刊》,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陈咸炘撰,黄曙辉编校:《陈咸炘学术论集·史学编》,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含《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朱自清:《经典常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
    郭豫衡:《中国散文史长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翦伯赞:《史料与史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吴泽主编,袁英光编选:《中国史学史论集》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郭圣铭编著:《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冯黎明等编:《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丁琴海:《中国史传叙事研究》,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朱一玄、刘敏忱主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蘅塘退士选编:《唐诗三百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郭绍虞、罗根泽主编,范先渊校点:《论文偶记·初月楼古文绪论·春觉斋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严绍璗编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法.兹维坦·托罗多夫:《文学作品分析》,张寅德编《叙事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美.蒲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韩.朴宰雨:《<史记><汉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锺陵:《我国中古时期的时空观》,《河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王锺陵:《我国神话中的时空观》,《文艺研究》1984年第1期。
    王锺陵:《法国叙述学的叙事结构研究及建立叙述学的新思路》,《学术月刊》2010年3月号。
    王锺陵:《法国叙述学的叙事话语研究》上,《学术交流》2010年第1期。
    王锺陵:《法国叙述学的叙事话语研究》下,《学术交流》2010年第2期。
    陈友冰:《日本近百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程及相关特征》,《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冉昭德:《班固与<汉书>》,《历史教学》1962年第4期。
    安作璋:《班固<汉书>评述》,《破与立》1978年第1期。
    杨向奎:《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韩兆琦:《司马迁的审美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杨绪敏:《明中叶以来史学考据的兴起及其成就与缺失》,《安徽史学》2009年第4期。
    郭预衡:《班固的思想和文风》,《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陈其泰:《<汉书>历史地位再评价》,《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1期,
    郭英德:《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王增恂:《〈史记〉叙事人问题和时空问题—从西方叙事学理论看〈史记〉的文学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增刊。
    黄平等:《学术分科及其超越》,《读书》1998年第7期。
    俞樟华:《论<史记>与古代诗歌》,《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俞樟华:《论唐代诗人对<史记·李将军列传>的接受》,《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宋嗣廉:《李白与<史记>人物情结之接受美学透视》,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常昭:《<史记>与汉魏晋诗歌》,《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汪高鑫:《司马谈与<史记>》,《安徽史学》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