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柟仁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吕柟(1479-1542),陕西高陵人,字仲木,号泾野,学者尊之为泾野先生,是明朝中叶与王阳明、王廷相等齐名的关中大儒,时称“一代硕儒”、“当世伟人”,名重天下。
     作为儒者中的一员,吕柟以尧、舜、周、孔、颜、曾、思、孟、周、张、程、朱为儒学道统,自觉承担起弘扬儒学的使命。吕柟又有着“张载关学”这一特殊的地域儒学渊源,他继承了关学“以气为本”、“躬行礼教”的主旨,以及践履笃实、浑厚大气的地域学风,成为明代关学的集大成者。
     吕柟从张载关学出发,对当时官方正统的程朱理学、新兴的王阳明良知学进行了修正与扶救。一方面,他以“一气论”修正了程朱“理气二分”的“理本论”,提出“理气不二”、“气即理”。另一方面,他从“躬行”之旨出发,指出王阳明“良知”之教过于“浑沦”,对王学末流空虚高远之流弊有先见之明与扶救之功。吕柟对以理学、心学为代表的形上本体化、哲学思辨化、心性化的整体宋明理学并不满意,而对汉儒经学褒崇有加,认为汉儒经学“不失孔孟遗意”,并进一步以古典儒学尤其是孔子仁学为依归,形成了以孔子仁学为范式的仁学体系。孔子仁学是完善人格的成德之学、伦理学,注重生活践履;它不是思辨哲学,没有高妙的形上学体系。以孔子仁学为依归的吕柟仁学,是平凡的、生活的学问,特点是重“笃行”,不事形上性命之言谈,强调从日常生活的饮食男女、衣服居室、言语动静等下学人事处做起,克去己私,爱亲、爱人、爱万物,最终达到万物一体、天下归仁,从而完善人格,成为仁人、君子、贤人、圣人。这是吕柟以张载关学为起点,通过修正程朱理学、扶救陆王心学、崇尚汉儒经学,旨在归宗孔子仁学的哲学建构思路。
     吕柟仁学的理论建构方法是将宋明理学的“理”、“命”、“性”、“情”、“心”诸范畴内化于道德践履,使之具有动态性、实践性。在“理”这一范畴上,吕柟将程朱超越的本体之“理”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人事之“理”,人事之“理”是人伦日用中爱的情感和行为,与孔子的“仁”有相同的内涵。吕柟所说的“命”是“德命”,而“命自我立”,人应该自觉履行德命,成就德性。“性”是从气中发出,性即是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张显善性。“情”是性的外显,人可通过制情工夫,返归本性。“心”也不是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需要在生活中扩充预养的“仁心”。
     吕柟仁学落实于实践展开,这涉及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包括仁学大要、个人修身、齐家之道、为政之道等。首先,吕柟仁学大要是切身躬行、无处非学、下学便是上达、渐进勇猛。其次,在个人修身方面,吕柟提出了一系列细密、笃实、切身的为仁工夫,包括因病克己、礼乐修身、格物致知、诚意忠信、慎独致曲、甘贫改过等。吕柟为仁工夫悃愊无华、切实可行,有利于挽救当时浮泛空疏的学风。再者,在齐家方面,吕柟认为每个家庭成员应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顺,并注重和睦宗族、祭祀祖考、编纂谱系等事情,以打通一家之仁。最后,在为政方面,吕柟认为“学政不二”,并继承孔孟“仁政”思想,强调为政者首先要有仁爱之心,在施政上,要以养民为先,使百姓衣食丰足,进而推行礼乐教化,以德治民。
     吕柟在儒学史上的贡献在于,他在宋明理学兴盛的时代,以关学为出发点,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进行了修正与扶救,为古典儒学尤其是孔子仁学的传承与发展作了不懈的努力。他是明清之际全面反思宋明理学、崇尚汉学、回归古典儒学的先驱,实不愧是一代宗师、一代硕儒。吕柟仁学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一、它可以为处在“游魂”困境中的现代儒学反思发展路向,重建生活儒学、教化儒学等儒学范式,提供理论参考。二、它可以为现代社会弘扬“仁爱”精神,开展“仁爱”实践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与实践方案。
     本文从吕柟第一手文献入手,确定吕柟学术思想体系是“仁学”,并对吕柟仁学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不因袭成说,为当今诠释与建构吕柟学术思想体系提供了一种新方案。另外,本文对吕柟年谱、家谱、弟子表、著述情况等考证探索,也比以往有所推进。
Lv Nan(1479-1542),lived in Gaoling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styled himself Zhongmu,has his alternative name as Jingye,was respectfully called Mr Jingye by scholars.As a great Confucian in Guanzhong region,he was as famous as Wang Yangming and Wang Tingxiang etc.in middle Ming Dynasty,and was called "Great Confucian of one generation","Great person of the era".
     As a member of Confucians,Lv Nan considered Yao,Shun,the Duke of Zhou,Confucius,Yanzi, Zengzi,Zisi,Mencius,Zhou,Zhang,Cheng,Zhu were orthodoxy Confucians,and consciously assumed the mission of promoting Confucianism.Lv Nan also had particular regional origins of Confucianism that was Zhang Zai Guanism.He inherited the major ideas of Guanism,which were "Qi(气) is noumenon of universe","practice rites",as well as the style of study of Guanism which were "surefootedly practicing" and "broadly containing ",he became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Guanism scholars in Ming Dynasty.
     Grounding on Zhang Zai Guanism,Lv Nan amended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 which was official doctrine at that time,and rescued Wang Yangming's Doctrine of Conscience which was very fresh and modern.On the one hand,he used the theory of "Qi is the only thing in universe" to amended Cheng-Zhu's theory of "Li(理) is the noumenon of universe" which means "Li Qi are separated".He proposed views that "Li Qi are one thing","Qi is Li".On the other hand,grounding on the major idea of "practice",Lv Nan pointed out that Wang Yangming teached with "conscience" was too obscure.His view was quite far-sighted,and was useful to save the subsequent scholars of Wang Yangming who became more and more vacuous and unpractical.Lv Nan was quite dissatisfied with Song-Ming Neo-Confucianism,which contains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 and Doctrine of Xin(心),because it was inclined to be a kind of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By contraries,he praised Han Dynasty Confucians Classics,because he thought it "didn't disobey the idea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He totally agreed with Classic Confucianism especially Confucius's Doctrine of Ren(仁),and according to this paradigm,he established his own system of Doctrine of Ren.Confucius's Doctrine of Ren was morality doctrine and ethnics which aims to perfect personality,and it emphasized practicing in daily life.It was not a speculative philosophy,no ingenious system of metaphysics.Lv Nan's Doctrine of Ren,which was based on Confucius's Doctrine of Ren,was a kind of ordinary and daily doctrine,its characteristic was "surefootedly practicing".It didn't engaged in discoursing metaphysical concepts such as Xing(性) and Ming(命),but emphasized that we should practice Ren in daily affairs,such as eating,affiliating with men and women,dressing,housing,talking,moving,quieting and so on.From doing these affairs,we gradually learn to overcome our selfish,learn to love relatives,love human being,love everything in universe,and finally reach the understand of everything are unitive, everything unified in Ren,In this way,we gradually perfect our personality and become men of Ren, gentlemen,sages and saints.This is Lv Nan's ideas of philosophical construction:grounding on Zhang Zai Guanism,through amending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rescuing Lv-Wang Doctrine of Xin, advocating Han Dynasty Confucians Classics,and finally returned to Confucius's Doctrine of Re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way of Lv Nan's Doctrine of Ren was internalize Neo-Confucianism categories such as "Li","Ming","Xing","Qing","Xin" into moral practice,so they became dynamic and practical.To the category of "Li",Lv Nan changed Cheng-Zhu's metaphysical "Li" into interpersonal "Li" in daily life.Interpersonal "Li" is emotion and action of love,it has the same connotation as Confucius's Ren.Lv Nan considered "Ming" as "Moral Ming",and "Ming is achieved by oneself',people should consciously fulfill Moral Ming and perfect virtue."Xing" is emitted from "Qi",Xing is goodness,and people can carry out goodness in daily life."Qing" is outer display of Xing, so people can return to original Xing by restraining Qing."Xin" is not an abstract concept too,but is "Ren heart" which should be cultivated and expanded in daily life..
     Lv Nan's Doctrine of Ren carried out in practicing,which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daily life, including the main points of the Doctrine of Ren,individual morality cultivation,the way of regulating family,the way of governing and so on.Firstly,Lv Nan considered that the main points of the Doctrine of Ren are practicing conscientiously,learning everywhere,learning in daily life is transcendence itself, learning gradually and valiantly.Secondly,in the aspect of individual morality cultivation,Lv Nan had a series of practice Ren Gongfu,which were very detailed and closely,including overcome self-shortcoming,practice rites and music to improve self-cultivation,study interpersonal affairs to obtain moral knowledge,be loyal and truthful,be vigilant when alone,practice Ren in any trivial affairs,be happy in poverty situation,overcome faults,and so on.Lv Nan's practice Ren Gongfu was unvarnished and practical,it was helpful to save the empty and blundering style of study in that age. Furthermore,in regulating family,Lv nan considered each family member should play his respective role well,father should be kindly,son should be filial,older brother should be tenderhearted,younger brother should be obedient,husband should be responsible,wife should be submissive.He also emphasized in making harmony with all clan members,worshiping ancestors,compiling pedigrees etc., in order to unite whole family in Ren.Finally,in the aspect of governing,Lv Nan didn't think that learning and governing are two things,he succeeded Confucius and Mencius's "the Politics of Ren", emphasized that politicians must have benevolent and love heart at first,and in carrying out policies, they should put the task of feeding common people at the first place,let them have plenty of food and clothing,and then carry out education of rites and music,rule people by virtue and morality.
     The contribution of Lv Nan to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is that he lived in the era when Neo-Confucianism was flourishing,but he succeeded Guanism,amended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rescued Lv-Wang's Doctrine of Xin,and made unremitting efforts for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especially Confucius's Doctrine of Ren.He was a pioneer of Ming-Qing dynasty Confucians who reflected Neo-Confucianism,advocated Han doctrine,and returned to classical Confucianism.He was worthy to be called master and great Confucian of one generation.Lv Nan's Doctrine of Ren has important modern values:Firstly,it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modern Confucianism which was in the predicament of "soul wandering" to reflect its direction of developing,and rebuild other Confucianism paradigms such as life Confucianism,educational Confucianism etc..Secondly,it provides a wealth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and practical programs for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benevolence and love" and practicing "benevolence and love" in modern society.
     This paper starts from Lv Nan's first-hand literature,defines that Lv Nan's academic system is "Doctrine of Ren",and has given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dissertation.It doesn't follow the views of the past,and provides a new program for today's interpre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lv Nan's academic system.In addition,in the aspects of researching and exploring Lv Nan's Chronicle,family tree.table of disciples and writings etc.,this paper also has moved forward than before.
引文
[1][清]张廷玉 等:《明史·儒林一·吕柟》,中华书局,1974年,第7243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儒林一·吕柟》,第7243页。
    [3][明]杨九式:《吕泾野先生续传》//吕柟:《高陵县志》卷尾,第6页,《中国地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541号,影印嘉靖二十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
    [4][明]冯从吾 撰,陈俊民 点校:《关学编·泾野吕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第44页。
    [5][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吕泾野柟》,第11页。按:吕柟于嘉靖六年冬迁官南都,时王阳明前往广西平定思、田之乱,嘉靖七年十一月,阳明功成而返,卒于江西南安。故刘宗周所云吕柟讲席“几与阳明氏中分其盛”,并不是指吕、王二人共主讲席于南京。
    [6][明]吕 柟撰,赵瑞民 点校:《泾野子内篇》,中华书局,1992年,第296-299页。
    [1]陈俊民:《关学研究与古籍整理》,《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第236页。
    [2][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三原学案》,第158页。
    [3][明]吕 柟:《高陵县志·人物传下第十·吕渭阳》卷6,第12页。
    [4][明]吕 柟《谒横渠祠》:“二月入惇物,载谒横渠祠。春桃杂芳涧,好鸟鸣新枝。绿野终南翠,含情实在兹。昂求曾夙夜,人亡道未涯。徹皋下程氏,执礼西仲尼。瞻依真气象,无复梦中疑。(自注:予年十七八时,曾梦载及程伯淳、吕伯恭相语于草亭上。)兹邦有君子,豪迈有我知。斯文应不斩,白日当懋哉!''见《泾野先生别集》卷5,第4页,清道光二十三年三原李锡龄校刻本。
    [5][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吕泾野枘》,第11页。
    [6][明]冯从吾:《关学编·自序》,第1页。
    [1]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第17页。
    [2][明]吕 柟:《奉议大夫金华府同知思庵先生薛公墓志铭》,《泾野先生文集》卷22,第17-20页,嘉靖本。
    [3]同上,第19页。
    [4]同上,第19页
    [5]虚线代表私淑,实线代表传授。
    [6][清]张廷玉等:《明史·儒林一·吕柟》,第7244页。
    [7][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泾野集》,中华书局,1965年,第1571页。
    [8][清]李锡龄:《泾野先生别集序》//吕柟:《泾野先生别集》卷首。
    [9][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上》,第110页。
    [1]同上,第133页。
    [2]同上,第133页。
    [3]同上,第133页。
    [4]同上,第134页。
    [5]同上,第135页。
    [6]同上,第135页。
    [7]同上,第136页。
    [8][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15页。
    [9][明]吕 柟:《高陵县志·人物传下第十·周先生》卷6,第7页。
    [10][明]吕 柟:《高陵县志·人物传下第十·孙先生》卷6,第9页。
    [1][明]吕 柟:《河阴教谕渭北先生樊公墓志铭》,《续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6,第24页,道光本。
    [2][明]吕 柟:《河阴教谕渭北先生樊公墓志铭》,《续刻吕泾野先生文集》卷6,第24页,道光本。按:该铭即《邃古诔》,载于《泾野先生别集》卷2,第4页。
    [1][明]马理:《溪田文集》卷5,第17页,《惜阴轩丛书》道光本。
    [2][明]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徵录》卷37,第21-28页,《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耘曼山馆刻本。
    [3][明]杨九式:《吕泾野先生续传》//吕柟:《高陵县志》卷尾,第1-12页。
    [4][明]冯从吾:《关学编·泾野吕先生》,第46页。
    [5]同上。
    [6][明]冯从吾:《关学编·自序》,第1页。
    [7][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下·文简吕泾野先生柟》,第138页。
    [1]同上。
    [2][清]张廷玉等:《明史·儒林一·吕柟》,第7244页。
    [3][清]熊赐履:《学统·吕柟》卷42下,第23页,《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4][清]孙奇逢:《理学宗传·吕文简公柟》卷22,第17页,《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六年张沐程啟朱刻本。
    [5]同上。
    [6]同上。
    [1][清]张骥:《关学宗传·自叙》卷首,陕西教育图书社排印本,1921年。
    [2]《奏请从祀孔庙疏略》:“泾野集关学之大成,出处言动,无一不规,卓然冉闵之徒。详覈人品学问,与罗钦顺实相伯仲,与阐明圣学,传授道统之例相符,拟如该御史所请。奉旨依议从祀孔庙西庑,在明臣蔡清之次。”见张骥:《关学宗传》卷16,第8页。
    [3][明]赵廷瑞修,[明]马理、吕 柟纂,董健桥 总校:《陕西通志》,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419页。
    [4][清]李楷等修:《陕西通志·人物·吕柟》卷20上,第134页,陕西师大图书馆1991年复印清康熙六年本。
    [5][清]沈清崖等编纂,刘于义 等监修:《陕西通志·人物九·儒林·吕柟》卷63,第19-20页,陕西师大图书馆1985年复印雍正十三年本。
    [6][清]丁应松等修:《高陵县志·人物上·吕柟》卷6,第29-30页,陕西师大图书馆复印中科院图书馆藏清雍正十年本。
    [1][清]程维雍 等修:《高陵县续志·人物上·吕柟》卷5,第2-4页,光绪十年刻本。
    [2]高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高陵县志·人物·吕柟》,西安出版社,2000年,第720-721页。
    [3][明]冯从吾:《吕泾野先生语录序》,《冯恭定公全书》卷13,第34页,清康熙洪琮重刻本。
    [4][清]贺瑞麟:《咸丰四年补刻序》,/吕柟:《泾野子内篇》附录二,第313页。
    [5][清]贺瑞麟:《光绪七年重刻序》//吕柟:《泾野子内篇》附录二,第315页。
    [6][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书类·尚书说要》,第109页。
    [7][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礼类·礼问》,第207页。
    [8][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春秋类·春秋说志》,第246页。
    [9][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泾野子内篇》,第792页。
    [1][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泾野集》,第1571页。
    [2][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泾野子内篇》,第792页。
    [3][清]毛奇龄:《明左都御史蕺山刘先生传》,《西河全集》卷4,第13页,书留草堂藏板本。
    [4][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吕泾野柟》,第11页。
    [5][清]李颙撰,陈俊民 点校:《体用全学》,《二曲集》,中华书局,1996年,第51页。
    [6][清]李颙:《观感录》,《二曲集》,第286页。
    [7][清]李颙:《体用全学》,《二曲集》,第51页。
    [8][清]李颙:《答许学宪》,《二曲集》,第176页。
    [1]该论文原名《关学源流辨析》,作者宣读于1981年10月杭州“全国宋明理学讨论会”,后改名为《关学思想流变》,载于《论宋明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2]该著作原名《张载关学导论》,作者提交于1985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第四界国际中国哲学会,后改名为《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
    [3]原载《书品》,中华书局,1997年第1期;收录于陈俊民先生论文集《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第226-237页。
    [4]详参陈俊民先生《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一书中《明代关学的思想流变》、《明代关学的“中兴”与全盛》等相关章节。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24页、第44-47页。
    [5]向盱:《中兴关学的吕柟》,《理论导刊》,1987年第10期,第48页。
    [1]朱晓红:《吕柟与理学》,《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第53页。
    [2]赵馥洁:《论关学的基本精神》,《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第5-12页。
    [3]刘学智:《浅淡“关学”》,《宝鸡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37页。
    [4]张亲霞、郑荣:《论明代关学的基本特征》,《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第39-43页。
    [5]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下),第119-135页。
    [6]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下),第135页。
    [7]郭琦等:《陕西通史·思想卷》(14),第274-281页。
    [1]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2]萧无陂:《吕柟与关学》,《船山学刊》,2007年第4期,第87-89页。
    [3]马 涛:《论薛瑄与明代关学》,《孔子研究》,1991年第3期,第92-97页。
    [4]马涛:《论薛瑄与明代关学》,《孔子研究》,1991年第3期,第95页。
    [1]“轴心期”是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其历史哲学代表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的:“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德]雅斯贝斯(Jaspers.K.):《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2]徐复观先生云:“‘孔学'即是‘仁学'。孔子乃至孔门所追求、所实践的都是以一个仁字为中心。”详参《释《论语》的“仁”》,《中国学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
    [3]按“弟”通“悌”。
    [4]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32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漱溟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7页。
    [3]本文的“伦理学”,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注重的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等人伦关系之学,而非西方道德哲学的伦理学。
    [1][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第178页。
    [2]白 奚:《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推进及其思想史意义》,《哲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37页。
    [1]李祥俊:《仁学本体论的建构--北宋诸儒仁论特质阐释》,《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3期,第74页。
    [2][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
    [3][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第314页。
    [4][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第326页。
    [5][宋]周敦颐:《通书》,《周子全书》卷2,第5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徐必达刻本。
    [6][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 点校:《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上),中华书局,2004年,第182页。
    [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5,《二程集》(上),第153页。
    [8][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48页。
    [9][宋]黎靖德 编,王星贤 点校:《朱子语类》(二),中华书局,1986年,第466页。
    [1][宋]黎靖德 编:《朱子语类》(七),第2867页。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二程集》(上),第16页。
    [3]同上,第16-17页。
    [4]同上,第15页。
    [5]同上,第59页。
    [6]同上,第59页。
    [7]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6页。
    [8][宋]张载著,章锡琛 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62页。
    [9][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二程集》(上),第15页。
    [10][明]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0页。
    [11][明]王守仁:《书王嘉秀请益卷》,《王阳明全集》(上),第272页。
    [1][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43页。
    [2][明]吕 柟:《赠王左卿语》,《泾野先生文集》卷33,第29页,嘉靖本。
    [3][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72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02页。
    [5][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55页。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69页。
    [7][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16页。
    [8][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88页。
    [9][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3页。
    [10]郭胜同学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吕柟哲学思想及其特色研究》中亦指出:“‘仁'在泾野眼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说‘仁'乃泾野理学思想的核心。”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第29页。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3页。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第48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七),第2870页。
    [4][明]吕 柟:《赠王左卿语》,《泾野先生文集》卷33,第29页,嘉靖本。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16页。
    [6][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88页。
    [7][明]吕 柟:《赠周怀玉之仕序》,《泾野先生文集》卷12,第5页,嘉靖本。又见《别周怀玉还福宁语》,《泾野先生文集》卷33,第9页,嘉靖本。
    [8][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83页。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20-21页。
    [2][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27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02页。
    [4][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39页。
    [5][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72页。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08页。
    [7][明]吕柟:《大科书院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5,第21页,嘉靖本。
    [1][明]吕柟:《朱子抄释》卷2,第6页,《惜阴轩丛书》道光本。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9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16页。
    [4]李景林:《孟子的“辟杨墨”与儒家仁爱观念的理论内涵》,《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36、44页。
    [5][明]吕 柟:《武略将军南京广洋卫副千户刘公墓碑》,《泾野先生文集》卷30,第14页,嘉靖本。
    [6][明]吕 柟:《复王端溪书》,《泾野先生文集》卷20,第24页,嘉靖本。
    [7][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68页。
    [1][明]王廷相:《泾野先生尚宝考绩序》,《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第419页。
    [2]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第22页。
    [1][明]王廷相:《泾野先生尚宝考绩序》,《王廷相集》,第419页。
    [2][明]崔铣:《赠太守马君序》,《崔氏洹词》卷2,第24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三十三年本。
    [3][明]康海:《解梁书院四首》(其三),《康对山先生文集》卷8,第15页,清乾隆六年刻本。
    [4][明]冯从吾:《关学编·泾野吕先生》,第46页。
    [5][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下·文简吕泾野先生柟》,第138页。
    [6]赵瑞民:《前言》//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页。
    [1][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6,第11页,《惜阴轩丛书》道光本。
    [2][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吕泾野柟》,第11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18页。
    [4]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第17页。
    [5]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第24页。
    [1][明]冯从吾:《关学编·泾野吕先生》,第46页。
    [2][清]李颙:《观感录》,《二曲集》,第286页。
    [1][明]吕 柟:《奉议大夫金华府同知思庵先生薛公墓志铭》,《泾野先生文集》卷22,第19页,嘉靖本。
    [2][清]李颙:《体用全学》,《二曲集》,第51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儒林一·吕柟》,第7244页。
    [4][清]贺瑞瞵:《咸丰四年补刻序》//吕柟:《泾野子内篇》附录二,第313页。
    [1][清]贺瑞麟:《光绪七年重刻序》//吕枘:《泾野子内篇》附录二,第314页。
    [2][台湾]廖秀玲:《吕枘的生平与学术思想研究》,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1992年,第130页。
    [1][明]薛碹:《读书续录》卷1,第3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2][明]薛碹:《读书续录》卷1,第37页。
    [3][明]薛碹:《读书录》卷3,第33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4][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第3页。
    [1][明]吕椆:《泾野子内篇》,第6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75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86页。
    [4][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3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5页。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0页。
    [7][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24页。
    [8][明]吕柟:《朱子抄释》卷2,第1页。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33页。
    [2][明]吕柟:《试东林书屋诸士》,《泾野先生文集》卷36,第45页,嘉靖本。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72页。
    [4][明]吕枘:《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31页。
    [5][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1,第14页。
    [6][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6,第11页。
    [7][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95页。
    [8][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72页。
    [9][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74页。
    [10][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36页。
    [1][宋]黎靖德 编:《朱子语类》(一),第77页。
    [2][宋]张载:《张载集》,第344页。
    [3][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73-74页。
    [4][明]吕柟:《泾野先生尚书说要》卷3,第5页,《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嘉靖谢少南刻泾野先生五经说本。
    [1][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7,第lO页。
    [2][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7,第3页。
    [3][明]吕柟:《朱子抄释》卷2,第20页。
    [4]徐复观:《有关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基题的考察--释《论语》“五十而知天命”》,《中国学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5][德]康 德 著,邓小芒 译:《实践理性批判》结论部分日:“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0页。
    [6]朱高正:《朱高正讲康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8页。
    [7][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孟子》卷6,第58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16页。(论《孟子》“夜气”章。)
    [2][明]吕柟:《张子抄释》卷2,第18页,《惜阴轩丛书》道光本。
    [3][明]吕柟:《张子抄释》卷1,第13页。
    [4][明]吕柟:《朱子抄释》卷2,第4页。
    [5][明]吕柟:《朱子抄释》卷2,第3页。
    [6][宋]张载:《张载集》,第23页。
    [7][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6,《二程集》(上),第81页。
    [8][明]吕柟:《朱子抄释》卷2,第3页。
    [9][明]吕柟:《张子抄释》卷1,第14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50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56页。
    [3]郭胜:《吕枘哲学思想与特色研究》,第74页。
    [4][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1,第18页。
    [5][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孟子》卷5,第12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56-157页。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3-4页。
    [3][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8,第5页。
    [4][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42页。
    [5][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42页。
    [6]《定性书》即《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见[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2,《二程集》(上),第460-461页。
    [1][宋]程颐:《与吕大临论中书》,《河南程氏文集》卷9,《二程集》(上),第609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七),第2513页。
    [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四),第1513页。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七),第2513页。
    [1][明]吕枘:‘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孟子》卷6,第24页。
    [2][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1,第19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82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27-228页。
    [5][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8,第17页。
    [6][宋]张载:《张载集》,第24页。
    [7][宋]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二程集》(上),第33页。
    [8][宋]程颢:《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河南程氏文集》卷2,《二程集》(上),第460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54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92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25-126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3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18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99页。
    [4][明]吕柟:《泾野予内篇》,第145页。
    [5]⑤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下),《冯契文集》第6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5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84页。
    [2][明]吕枘:《泾野子内篇》,第175-176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23页。
    [2][清]永珞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四书类·四书因问》,第302页。
    [3][清]甘棠廕:《乾隆四年重刻序》//吕柟:《泾野子内篇》附录二,第307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55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42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16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63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82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67页。
    [5][明]吕枘:《泾野子内篇》,第170页。
    [1][明]吕柟:《三近斋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8,第14页,嘉靖本。
    [2][明]吕柟:《送王克孝还解州序》,《泾野先生文集》卷6,第9页,嘉靖本。
    [3][明]吕柟:《赠周怀玉之仕序》,《泾野先生文集》卷12,第5页,嘉靖本。又见《别周怀玉还福宁语》,《泾野先生文集》卷33,第9页,嘉靖本。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49页。
    [2][明]吕柟:《太宜人王母侯氏八十寿序》,《泾野先生文集》卷8,第26页,嘉靖本。
    [3][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74页。
    [4][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88页。
    [5][明]吕柟:《赠金用九语》,《泾野先生文集》卷33,第34页,嘉靖本。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90页。
    [1][明]吕柟:《别周怀玉还福宁语》,《泾野先生文集》卷33,第9页,嘉靖本。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09-2lO页。
    [3][明]吕柟:《赠少参栋塘陈君序》,《泾野先生文集》卷7,第53-54页,嘉靖本。
    [1][明]吕柟:《临淮县重修文庙学宫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6,第44-45页,嘉靖本。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73页。
    [3][明]吕柟:《卢叔道字说》,《泾野先生文集》卷35,第17页,嘉靖本。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38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77页。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48页。
    [7][明]吕柟:《小学训序》,《泾野先生文集》卷3,第10页,嘉靖本。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53页。
    [2][明]吕柟:《多士赠言篇序》。《泾野先生文集》卷13,第24页,嘉靖本。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49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47页。
    [5][明]吕柟:《重修平阳府临汾县文庙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7,第35页,嘉靖本。
    [6]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3,第10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92-93页。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90页。
    [3][明]吕柟:《重刊释名序》,《泾野先生文集》卷3,第55页,嘉靖本。
    [4][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1,第14页。
    [5][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6,第11页。
    [6]《论语·宪问》:“子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7][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教学之道》卷11,第47页,上海书店影印同治年间刻江水集注本。
    [8][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31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72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03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49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65页。
    [3]③[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83-284页。
    [4][明]吕柟:《重修平阳府临汾县文庙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7,第35页,嘉靖本。
    [1][明]吕柟:《黄子积字说》,《泾野先生文集》卷35,第7-8页,嘉靖本。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20页。
    [3][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88页。
    [4][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88页。
    [5][明]吕柟:《介立题辞》,《泾野先生文集》卷36,第10-11页,嘉靖本。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5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86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56页。
    [4][明]吕柟:《试解梁诸士》,《泾野先生文集》卷36,第47页,嘉靖本。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32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33页。
    [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4]肖平:《吕枘哲学思想研究--以工夫论为中心》,武汉大学,2005年。
    [1]①[明]冯从吾:《关学编·泾野吕先生》,第46页。
    [2][明]吕柟:《书王生册语》,《泾野先生文集》卷25,第1页,道光本。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6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39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75页。
    [6][宋]侏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第54页。
    [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第55页。
    [8][明]吕柟:《张子抄释》卷2,第9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40页。
    [2][明]吕柟:《赠王左卿语》,《泾野先生文集》卷33,第29页,嘉靖本。
    [3][明]吕楠:《泾野子内篇》,第175页。
    [4][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4,第5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79页。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37页。
    [7][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77页。
    [8][明]马理:《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溪田文集》卷5,第12页。
    [9][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24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5-26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1l页。
    [3][明]吕楠:《泾野子内篇》,第187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40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63页。
    [3]郭胜:《吕柟哲学思想及其特色研究》,第29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93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16页。
    [6][明]吕柟:《再赠宋献可语》,《泾野先生文集》卷23,第1-2页,道光本。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85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67页。
    [3][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4页,道光本。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85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31页。
    [2][明]吕柟:《赠李端甫升知杭州府序》,《泾野先生文集》卷11,第27页,嘉靖本。
    [3][明]吕枘:《泾野子内篇》,第226页。
    [4][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21页。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第132页。
    [6][明]吕枘:《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21页。
    [7]吕枘在《省克堂记》一文中,以克敌、逐盗比喻克己私:“己私之难遏,如劲敌之难攻,虽有力者皆为所靡矣。故能克去己私,则物欲难侵,祸患可免,如敌之退也。”《泾野先生文集》卷16,第31页,嘉靖本。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24页。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24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50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47页。
    [5][明]吕柟:《答张范中榘书》,《泾野先生文集》卷21,第32页,嘉靖本。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12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65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23页。
    [3][明]吕枘:《泾野子内篇》,第236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67页。
    [5][明]吕枘:《泾野子内篇》,第113页。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19-20页。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21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9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55页。
    [1][明]吕柟:《泾野先生礼问》卷2,第7-8页,《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明嘉靖谢少南刻泾野先生五经说本。
    [2][明]吕柟:《泾野先生礼问》卷2,第7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9l页。
    [4][明]吕柟:《进呈书籍以永圣教疏》,《泾野先生文集》卷31,第13页,道光本。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58页。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60页。
    [7][明]吕柟:《泾野先生礼问》卷2,第9页。
    [8][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吕泾野枘》,第11页。
    [9][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二程集》(上),第23页。
    [10][宋]张载:《张载集》,第191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26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58页。
    [3]吕栖从师之仪礼,详见《栖入学仪栖记》,《泾野先生礼问》卷2,第12-14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52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52页。
    [6][明]吕柟:《高陵县志序》,《高陵县志》卷首,第8页。
    [7][明]冯从吾:《关学编·泾野吕先生》,第46页。
    [1][明]吕柟:《答张汝敷邦教书》,《泾野先生文集》卷21,第26-27页,嘉靖本。
    [2][明]吕柟:《刻圣学格物通序》,《泾野先生文集》卷5,第20页,嘉靖本。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40页。
    [4][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6页。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10页。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1-2页。
    [3][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3页。
    [4][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3,第15页。
    [1][明]吕枘:《刻圣学格物通序》,《泾野先生文集》卷5,第20页,嘉靖本。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52-153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95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34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75-76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64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32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79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47页。
    [6][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13页。
    [1][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5,第1-2页。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52页。
    [3][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10-11页。
    [4][明]吕枘:《泽野子内篇》,第118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90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25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6页。
    [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第6页。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第7页。
    [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第4页。
    [7][明]王守仁:《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第119页。
    [1][清]永珞等:《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泾野子内篇》,第792页。
    [2][明]吕柟:《端本堂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9,第25页,嘉靖本。
    [3][明]吕柟,《朱子抄释》卷1,第5页。
    [4][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5,第7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36页。
    [6][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3-4页。
    [7][明]吕柟:《日休亭题辞》,《泾野先生文集》卷36,第14页,嘉靖本。
    [8][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1,第12页。
    [9][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5页。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84页。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孟子》卷6,第25页。
    [3][明]吕柟:《送陈子明还泰和语》,《泾野先生文集》卷33,第4.5页,嘉靖本。
    [4][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83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7页。
    [6][明]吕柟:《泾野先生礼问》卷2,第7页。
    [7][明]冯从吾:《关学编·泾野吕先生》,第46页。
    [8][明]吕枘:《泾野子内篇》,第186页。
    [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第7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45页。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15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67页。
    [4][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3,第3页。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第7页。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2页。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15页。
    [3][明]丹 枘:《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2页。
    [4][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37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23页。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42页。
    [7][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75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56页。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39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3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30页。
    [5][明]吕柟:《慎独赋》,《泾野先生别集》卷1,第1页。
    [6][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75页。
    [7][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39页。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70-71页。
    [2][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83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79页。
    [4][明]冯从吾:《关学编·泾野吕先生》,第46页。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33页。
    [1][明]吕 柟:《赠别林秀卿语》,《泾野先生文集》卷33,第19页,嘉靖本。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22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79页。
    [4][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27页。
    [5][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28页。
    [1][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163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81页。
    [3][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209-210页。
    [4][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288页。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28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63-164页。
    [3][明]吕 柟:《黄子积字说》,《泾野先生文集》卷35,第8页,嘉靖本。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72页。
    [5][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75页。
    [6][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253页。
    [7][明]吕 柟:《书东郊精舍语》,《泾野先生文集》卷25,第1页,道光本。
    [8][明]吕 柟:《赠邓汝献掌教政和序》,《泾野先生文集》卷8,第19页,嘉靖本。
    [1][明]吕柟:《答马溪田书》,《泾野先生文集》卷21,第17页,嘉靖本。
    [2][明]冯从吾:《关学编》,第46页。
    [3][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88页。
    [4][明]冯从吾:《订士编》,《冯恭定公全书》卷4,第23页。
    [1][宋]周敦颐:《周子全书》卷2,第2页。
    [2][明]吕柟:《周子抄释》卷1,第9页。
    [3][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30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69页。
    [5][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59页。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89页。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3,第47-48页。
    [2][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15页。
    [3][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288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88页。
    [5][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47页。
    [1][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15页。
    [2][明]吕 柟:《秋江别意诗序》,《泾野先生文集》卷6,第2页,嘉靖本。
    [3][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16页。
    [4][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论语》卷4,第16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98页。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48页。
    [7][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32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78页。
    [2][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188-189页。
    [3][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76页。
    [4][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52页。
    [5][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76页。
    [6][明]吕柟:《赠邓汝献掌教政和序》,《泾野先生文集》卷8,第19页,嘉靖本。
    [7][明]马理:《南京礼部右侍郎泾野吕先生墓志铭》,《溪田文集》卷5,第12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儒林一·吕柟》,第7244页。
    [2][明]吕 柟:《泾野吕翁之次孙永宝圹砖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9,第32页,嘉靖本。
    [3][清]贺瑞麟:《咸丰四年补刻序》//吕柟:《泾野子内篇》附录二,第313页。
    [4][明]冯从吾:《订士编》,《冯恭定公全书》卷4,第23页。
    [1][明]吕柟:《泾野先生尚书说要》卷6,第21页。
    [2][明]吕柟:《秋江别意诗序》,《泾野先生文集》卷6,第2页,嘉靖本。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0页。
    [4][明]吕 柟:《再贺李掌教序》,《泾野先生文集》卷2,第38页,嘉靖本。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88页。
    [6][明]吕柟:《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2,第16页。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第83页。
    [2][明]吕柟:《张子抄释》卷2,第3页。
    [3][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131页。
    [4][明]吕柟:《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2,第15页。
    [5][明]吕 柟:《书东郊精舍语》,《泾野先生文集》卷25,第1页,道光本。
    [6][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232页。
    [7][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1页。
    [1][明]吕柟:《泾野先生周易说翼》卷2,第15页。
    [2][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孟子》卷5,第14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15页。
    [4][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大学》卷1,第4-5页。
    [1][明]吕柟:《赠王左卿语》,《泾野先生文集》卷33,第29页,嘉靖本。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16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87页。
    [4][明]吕柟:《双萱并茂序》,《泾野先生文集》卷7,第27页,嘉靖本。
    [5][明]吕柟:《仇氏同心堂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4,第28页,嘉靖本。
    [6][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二程集》(上),第7页。
    [7][明]吕柟:《泾野先生礼问》卷1,第9页。
    [1][明]吕 柟:《黄氏祠堂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9,第28页,嘉靖本。
    [2]李景林:《儒家的丧祭理论与终极关怀》,《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09页。
    [3][明]吕柟:《张子抄释》卷3,第8页。
    [4][明]吕 柟:《崐山郑氏族谱序》,《泾野先生文集》卷11,第21-22页,嘉靖本。
    [1][宋]张载:《答范巽之书》,《张载集》,第349页。
    [2][宋]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张载:《张载集》,第384页。
    [1][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93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儒林一·吕柟》,第7243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68页。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上),第232页。
    [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第16页。
    [2][明]吕柟:《二程子抄释》卷4,第21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18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第2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第2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一),第3页。
    [2][宋]陆九渊撰,钟哲点校:《与李宰》二,《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149页。
    [3][明]王守仁:《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第44-45页。
    [4][明]王守仁:《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第42页。
    [5][明]王守仁:《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第45页。
    [6]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7]同上,第24页。
    [8][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6页。
    [9][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75页。
    [10][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86页。
    [1][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155-156页。
    [2][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195页。
    [3][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72页。
    [4][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泾野子内篇》,第792页。
    [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第42页。
    [2][明]吕 柟:《朱子抄释》卷2,第22页。
    [3][明]吕 柟:《晦庵朱子文抄序》,《泾野先生文集》卷13,第13页,嘉靖本。
    [4][清]黄宗羲:《宋元学案·象山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第1886页。
    [5][明]吕 柟:《朱子抄释》卷2,第17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34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34页。
    [3][清]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上》,第81页。
    [4][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70页。
    [5][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70页。
    [6][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270页。
    [1]吕柟曰:“他(笔者按:指王阳明)这学把行说在知前,甚错了。若不先知,便行个甚!甘泉湛子与他正一正。说知行如车之两轮并进。予说若一轮坏了,就把一轮扯住,岂能行得!还是晓得车轨是知了,把车在上面辗去,方是行。”《泾野子内篇》,第196-197页。
    [2][明]吕柟:《北山书屋序》,《泾野先生文集》卷5,第28页,嘉靖本。
    [3][明]吕柟:《五溪书院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7,第34页,嘉靖本。
    [4][明]吕柟:《答马溪田书》,《泾野先生文集》卷21,第17页,嘉靖本。
    [5][明]吕柟:《赠玉溪石氏序》,《泾野先生文集》卷6,第49-50页,嘉靖本。
    [6][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下),第1232-1235页
    [1][明]吕 柟:《仰止亭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7,第29-30页,嘉靖本。
    [2][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87-88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21-122页。
    [2][明]王守仁:《寄希渊》(二),《王阳明全集》(上),第158页。
    [3][明]王守仁:《别王纯甫序》,《王阳明全集》(上),第232页。
    [4][明]王守仁:《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第116页。
    [5][明]王守仁:《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第117页。
    [6][明]王守仁:《别王纯甫序》,《王阳明全集》(上),第232-233页。
    [1][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下·文简吕泾野先生柟》,第138页。
    [2][明]王守仁:《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第96页。
    [3][明]王守仁:《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第4页。
    [4][明]王守仁:《传习录》中,《王阳明全集》(上),第42页。
    [5][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25页。
    [6][明]吕 柟:《仰止亭记》,《泾野先生文集》卷17,第30页,嘉靖本。
    [1][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孟子》卷6,第35页。
    [2][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118页。
    [3][清]熊赐履:《学统·吕柟》卷42下,第23页。
    [1][明]王守仁:《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第96页。
    [2][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吕泾野柟》,第11页。
    [3][明]吕 柟:《别诗二首》,《泾野先生别集》卷6,第12页,道光本。
    [1][明]吕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孟子》卷6,第39页。
    [2][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204-205页。
    [3][明]吕 柟:《赠玉溪石氏序》,《泾野先生文集》卷6,第50页,嘉靖本。
    [1][明]章潢编,岳元声订:《图书编》(二十)卷77,第67页,影印明万历四十一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1年。
    [2][明]吕柟:《赠玉溪石氏序》,《泾野先生文集》卷6,第50页,嘉靖本。
    [3][明]吕 柟:《别东廓子邹氏序》,《泾野先生文集》卷7,第2页,嘉靖本。
    [4][明]耿定向撰,毛在增补:《先进遗风》卷上,第36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1][明]冯从吾:《关学编·泾野吕先生》,第43页。
    [2][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12页。
    [3][明]吕 柟:《赠南野欧阳子考绩序》,《泾野先生文集》卷10,第19-20页,嘉靖本。
    [1][明]冯从吾:《关学编·泾野吕先生》,第45页。
    [2][清]孙奇逢:《理学宗传·明儒考·吕文简公柟》》卷22,第17页。
    [3]同上。
    [4]赵馥洁:《论关学的基本精神》,《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第10-11页。
    [1]廖秀玲:《吕柟的生平与学术思想研究》,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年,第130页。
    [2]参见郭胜论文《吕柟哲学思想及其特色研究》,第四章第一节“不拘一格,综合集成”,第104-108页。
    [3][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传记类·元儒考略》,第525页。
    [4][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190页。
    [5][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中庸》卷2,第8页。
    [6][明]吕 柟:《祭涂水寇公文》,《泾野先生文集》卷38,第3页,道光本。
    [1][明]吕 柟:《泾野子内篇》,第13页。
    [2][明]吕 柟:《奉虎谷先生书》,《泾野先生文集》卷20,第24页,嘉靖本。
    [1][明]康海:《解梁书院四首》,《康对山先生文集》卷9,第15页。
    [2][明]邹守益:《赠王克孝》,《东廓邹先生文集》卷1,第32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刻本。
    [3][明]吕 柟:《武略将军南京广洋卫副千户刘公墓碑》,《泾野先生文集》卷30,第14页,嘉靖本。
    [4][明]吕 柟:《复王端溪书》,《泾野先生文集》卷20,第24页,嘉靖本。
    [1][清]李清馥《推官易愧虚先生时中学派》曰:“夫泾野、庄渠,皆彼时论学所与为正宗者也。”《闽中理学渊源考》卷61,第9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2][明]赵廷瑞修,马理,吕 柟纂:《陕西通志》,第1419页。
    [3][明]冯从吾:《关中四先生咏》,《冯恭定公全书》卷17,第34页。
    [4][清]白遇道:《光绪七年重刻序二》//吕柟:《泾野子内篇》,第317页。
    [1]余英时:〈《现代儒学论》自序〉,《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66页。
    [1]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3页。
    [2]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第14-18页。
    [1]唐凯麟主编:《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3]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11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0页。
    [5]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6]方国根:《当代视域下儒家仁爱思想的价值诉求--“国际儒学论坛·2008”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124页。
    [1]参看拙文:《儒家仁教及其现代重建》,《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3期,第93-96页。
    [2]李景林:《孟子的“辟杨墨”与儒家仁爱观念的理论内涵》,《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45页。
    [3]方国根:《当代视域下儒家仁爱思想的价值诉求--“国际儒学论坛·2008”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123-124页。
    [4]同上,第124页。
    [5]同上。
    [6]同上。
    [1][魏]王 弼等.周易正义[M].影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汉]孔安国等.尚书正义[M].影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唐]郑 玄等.毛诗正义[M].影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魏]何 晏等.论语注疏[M].影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汉]赵 岐等.孟子注疏[M].影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6][汉]郑 玄等.礼记正义[M].影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7][汉]董仲舒著,周桂钿等译注.春秋繁露[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8][宋]周敦颐.周子全书[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儒家类2)影印明万历徐必达刻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9][宋]张载撰.章锡琛点校.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M].上海书店影印同治年间刻江永集注本.
    [14][宋]陆九渊撰.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明]薛瑄.读书录、读书续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1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16][明]湛若水.甘泉文集[M].清同治五年资政堂藏板.
    [17][明]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1992.
    [18][明]王廷相撰.王孝鱼点校.王廷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9][明]吕 柟.泾野先生文集(三十六卷)[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60、61)影印湖南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四年于德昌刻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20][明]吕 柟.泾野生生文集(三十八卷)、续刻(八卷)[M].清道光十二二年富平杨浚重校刊,关中书院藏板本.
    [21][明]吕 柟.泾野先生别集[M].清道光二十三年三原李锡龄校刻本.
    [22][明]吕 柟.吕泾野先生四书因问[M].清道光十二年富平县杨浚重校刊,关中书院藏板本.
    [23][明]吕 柟撰.赵瑞民点校.泾野子内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4][明]吕 柟.高陵县志[M].中国地方志从书·华北地方第541号,影印嘉靖二十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
    [25][明]吕 柟.宋四子抄释[M].惜阴轩丛书道光本.
    [26][明]吕 柟.泾野先生周易说翼[M].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5)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二年谢少南刻泾野先生五经说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7][明]吕 柟.泾野先生尚书说要[M].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书类43)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二年谢少南刻泾野先生五经说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8][明]吕 柟.泾野先生春秋说志[M].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133)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二年谢少南刻泾野先生五经说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9][明]吕 柟.泾野先生礼问[M].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礼类108)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二年谢少南刻泾野先生五经说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0][明]吕 柟.十四游记[M].陕西师大图书馆1983年复印本馆藏嘉靖十六年胡大器刻本。
    [31][明]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66)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刻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32][明]马理.溪田文集[M].惜阴轩丛书道光本.
    [33][明]康海撰.[清]孙景烈选.康对山先生文集(十卷)、附录(一卷)[M].清乾隆六年刻本.
    [34][明]崔铣.崔氏洹词[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56)影印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镐等池州刻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35][明]焦 竑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徵录[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25)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枟曼山馆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6][明]赵廷瑞修.[明]马理,吕 柟纂.董健桥总校.陕西通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7][明]耿定向撰.[明]毛在增补.先进遗风[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4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8][明]冯从吾.冯恭定公全书(二十二卷)、续集(五卷)[M].清康熙洪琮重刻本.
    [39][明]冯从吾撰.陈俊民,徐兴海点校.关学编(附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0][明]章潢编.岳元声订.图书编[M].影印明万历四十一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1.
    [41][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2][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3][清]黄宗羲撰.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4][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5][清]毛奇龄.西河全集[M].书留草堂藏板.
    [46][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7][清]郝玉麟等监修.[清]鲁会煜等编纂.广东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62-5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8][清]熊赐履.学统[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13)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9][清]孙奇逢.理学宗传[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514)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六年张沐程啟朱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0][清]张骥.关学宗传[M].陕西教育图书社排印本,1921.
    [51][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2][清]李楷等修.陕西通志[M].陕西师大图书馆1991年复印清康熙六年本.
    [53][清]沈清崖等编纂.刘于义等监修.陕西通志[M].陕西师大图书馆1985年复印本馆藏雍正十三年刻本.
    [54][清]丁应松等修.高陵县志[M].陕西师大图书馆复印中科院图书馆藏清雍正十年刻本.
    [55][清]程维雍等修.高陵县续志[M].光绪十年刻本.
    [1]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陈俊民.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漱溟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8]冯 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M].冯契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3]张学智.明代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4]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陈 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6]赵旗.心学与禅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7]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第14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8]高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高陵县志[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
    [19]唐凯麟主编.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20]徐复观.中国学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2]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3]罗义俊编.评新儒家[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4]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25]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6]赵吉惠.21世纪儒学研究的新拓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7]黄玉顺.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8]朱高正.朱高正讲康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9][德]雅斯贝斯(Jaspers.K.)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0][德]康德(Immanuel.Kant)著.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向 盱.中兴关学的吕柟[J].理论导刊,1987,(10):48.
    [2]朱晓红.吕柟与理学[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02):53.
    [3]萧无陂.吕柟与关学[J].船山学刊,2007,(4):87-89.
    [4]肖 平.吕柟哲学思想研究--以工夫论为中心[D].武汉:武汉大学,2005.
    [5]郭胜.吕柟哲学思想及其特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6][台湾]廖秀玲.吕柟的生平与学术思想研究[D].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1992.
    [7]赵吉惠.论张载关学与明清实学[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22.
    [8]刘学智.关学及二十世纪大陆关学研究的辨析与前瞻[J].中国哲学史,2005,(4):114-115.
    [9]刘学智.浅淡“关学”[J].宝鸡社会科学,2007,(3):37.
    [10]赵馥洁.论关学的基本精神[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6):5-12.
    [11]张亲霞,郑荣.论明代关学的基本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4):39-43.
    [12]马涛.论薛瑄与明代关学[J].孔子研究,1991,(3):92-97.
    [13]白 奚.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推进及其思想史意义[J].哲学研究,2005,(3):37.
    [14]李祥俊.仁学本体论的建构--北宋诸儒仁论特质阐释[J].中国哲学史,2006,(3):74.
    [15]成中英.第五阶段儒学的发展与新新儒学的定位[J].文史哲,2002,(5):9.
    [16]田海平.从“本体思维”到“伦理思维”--对哲学思维路向之当代性的审查[J].学习与探索,2003,(5):7-11.
    [17]白 刚,张荣艳.形而上学的当代转向--从本体论到伦理学[J].东岳论丛,2006,(6):184-190.
    [18]李文阁.生活哲学的复兴[J].哲学研究,2008,(10):85-91.
    [19]李景林.重建哲学与生活的联系--中国哲学走出危机之途径[J].天津社会科学,1995,(2):13.
    [20]李景林.儒家的丧祭理论与终极关怀[J].中国社会科学,2004,(2):109.
    [21]李景林.孟子的“辟杨墨”与儒家仁爱观念的理论内涵[J].哲学研究,2009,(2):36、44、45.
    [22]方国根.当代视域下儒家仁爱思想的价值诉求--“国际儒学论坛·2008”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研究,2009,(2):123-124.
    [1][明]康海:《封儒林郎翰林修撰吕公墓碑》,《康对山先生文集》卷6,第7-9页。
    [1][明]吕柟:《送别程惟信诗序》,《文集》卷6,第12页,嘉靖本。
    [1][明]吕柟:《监规发明序》,《文集》卷11,第1-2页,嘉靖本。
    [2][清]熊赐履:《学统·吕枘》卷42下,第22页。
    [1]见胡大器《十四游记序》、曹廷钦《叙刻十四游记》//吕柟:《十四游记》卷首。
    [1][明]王九思:《吕公讳鑑墓碑》//吕柟:《高陵县志》卷7,第17页。
    [2][明]王九思:《吕公讳鑑墓碑》//吕柟:《高陵县志》卷7,第17页。
    [3][明]王九思:《吕公讳鑑墓碑》//吕柟:《高陵县志》卷7,第17页
    [4][明]王九思:《吕公讳鑑墓碑》//吕柟:《高陵县志》卷7,第17页。
    [5][明]王九思:《吕公讳鑑墓碑》//吕柟:《高陵县志》卷7,第18页。
    [6][明]吕柟:《高陵县志》卷7,第17-18页。
    [1][明]康海:《封儒林郎翰林修撰吕公墓碑》,《康对山先生文集》卷6,第7-9页。又,吕柟《高陵县志》卷6,第12页,有《吕渭阳》传。
    [2]吕柟曾为外曾祖宋公作《宋先生传》,载于《泾野先生文集》卷34,第2-3页,嘉靖本。又在其著《高陵县志》卷6,第4.5页,有《宋先生》传,与前传大体相同。
    [3][明]康海:《封儒林郎翰林修撰吕公墓碑》,《康对山先生文集》卷6,第8页。
    [4][明]吕柟:《高陵县志》卷7,第26页。
    [1][清]沈清崖 等 编纂,刘于义 等 监修,《陕西通志·人物十二·列女一》卷66,陕西师大图书馆1985年复印本馆藏雍正十三年本。
    [2][明]吕柟:《吕仲桥圹志》,《泾野先生文集》卷23,第12页,嘉靖本。
    [3][明]吕柟:《泾野先生礼问》卷2,第12-14页。
    [4][明]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35,第19-20页,嘉靖本。
    [5][明]吕柟:《程吉》,《高陵县志》卷6,第16页。
    [6][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192-194页。
    [7][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96-299页。
    [1][明]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19,第31-32页,嘉靖本。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第296-299页。
    [1][明]吕柟:《泾野子内篇》附录四,第340-354页。
    [2][明]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1,第28-29页,嘉靖本。
    [3][明]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2,第2页,嘉靖本。
    [4][明]吕柟:《小学训序》,《泾野先生文集》卷3,第10页,嘉靖本。
    [5][明]吕柟:《乡约集成序》,《泾野先生文集》卷4,第8页,嘉靖本。
    [1][明]吕柟:《汉纪校正序》,《泾野先生文集》卷3,第3页,嘉靖本。
    [2][明]吕柟:《重刊释名序》,《泾野先生文集》卷3,第54-55页,嘉靖本。
    [3][明]吕柟:《司马文正公集略序》,《泾野先生文集》卷4,第12页,嘉靖本。
    [1][明]吕柟:《义勇武安王集序》,《泾野先生文集》卷4,第10页,嘉靖本。
    [2][明]吕柟:《刊文潞公集略序》,《泾野先生文集》卷4,第31页,嘉靖本。
    [3][明]吕柟:《晦庵朱子文抄序》,《泾野先生文集》卷13,第12页,嘉靖本。
    [4][明]吕柟:《平阳府志序》,《泾野先生文集》卷5,第24页,嘉靖本。
    [5][明]吕柟:《答王玉溪书》,《泾野先生文集》卷21,第3-4页,嘉靖本。
    [1][明]吕柟:《仪礼图解序》,《泾野先生文集》卷11,第2-3页,嘉靖本。
    [2][明]吕柟:《刻博趣斋稿序》,《泾野先生文集》卷11,第19页,嘉靖本。
    [3][明]吕柟:《横渠先生易说》,《泾野先生文集》卷11,第52-53页,嘉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