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易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朱熹理学在中国思想史的分量和地位,和朱熹易学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都是集大成性的,而且二者呈现为融会互通的关系,其易学中有理学之思,其理学中有易学之蕴,两相辉映,达到了前人所未曾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但是目前学界在朱熹易学的研究上,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不多,多数是介绍朱熹易学的基本面貌,对于其易学内部的学理结构、脉络及其所以然之故少有论及,至于对其易学与理学的融通性关系的论述则更为罕见。有鉴于此,本论文意在深入探讨朱熹易学的学理系统,阐发朱熹在易学上的一系列创见,并揭示出其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发掘出其易学的核心问题和理念,由此再进入到朱熹易学与理学的关系问题之中,揭示出朱熹天道性命相贯通下的易与理的互融互动。
     第一章是朱熹早年所受《易》教及其思想的转变。这一章旨在对朱熹早年读书学习情况作一考察,厘清朱熹在提出自己的易学观点以前所受的易学教育和熏陶。我们发现,朱熹最初的三位老师,胡宪、刘子(?)、刘勉之都对易学有专门的研究,他们所学既有谯定、朱震的象数易学,也有程颐的义理易学。而且朱熹在出入佛老的过程中,还接触到了道教易学。这些都为日后朱熹在易学上形成象数义理兼宗的研究路数打下了基础。
     第二章开始进入正题,论述朱熹“《易》乃卜筮之书”的观点。首先探讨了宋代经学的“变古”风潮,这是朱熹大胆追究经文之本义的时代精神背景。接着考察了朱熹“《易》乃卜筮之书”观点的形成时间和过程,分析了他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文献依据。继而对朱熹“《易》乃卜筮之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发现虽然“《易》乃卜筮之书”的观点历史上一直都有人讲,但朱熹则是在新的理论高度和视野下对卜筮与圣人之道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立足于文本表达方式这一问题,由《易》作为“卜筮之书”而分析了其不同于其他任何经典的文本特色和言说方式。提出“《易》以卜筮设教”、“辞因依于象”、“《易》如一个镜相似”、“必有是理而后有是辞”等一系列的看法,发人所未发。朱熹不满于两汉以及当时象数易学的繁琐牵强,也不满于当时义理易学的借题发挥,因此他的“《易》乃卜筮之书”说,乃是要在《易》的本来面貌的追求中揭示出象数与义理间的原初关系,使二者恢复到各自的理论本位上去。在对《易》之本来面貌的揭示中,朱熹也确实达到了他正源清流的目的,并使《易》的卜筮之义与其理学的价值追求相统一。
     第三章是对朱熹的三圣易说的研究。大约自西汉开始,人们已经将《周易》经传看作意义吻合的共同体,经的意思就是传的意思,传的意思就是经的意思。而朱熹则认为《易经》乃是卜筮之书,而《易传》则是在阐发天人之道,经传之间出现了不同,于是朱熹必须处理经传间的意义关系问题,并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起确立新的经传诠释方式和方法。三圣易说就是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在朱熹看来,伏羲、文王、孔子三圣之易彼此不同而又意义相通,“不同于法而同于道”,是太极阴阳之道在不同历史境遇下的显现,也是象数与义理的诠释关系的展现历程,三者是“理一分殊”式的关系。由此,经传之间的关系也就显得更为复杂,传既有超出经意的内容,也有解释经文之所以然的内容,还有采用经文本义的内容。《易》的卜筮之本义、经传问的复合型关系,都最终落实在朱熹的《周易本义》一书中,使朱熹在经传分观和以传解经的问题上来回穿梭,鲜明地体现了朱熹的历史理性精神和高超的哲学思维,但《周易》经传间的这种复杂关系也带来了他实际诠释中的困惑,经传分观的诠释要求他自己也未能彻底贯彻。
     朱熹既然以《易》为卜筮之书,而卜筮乃是以象数为根本的,因此朱熹又必须对易学象数之学加以研究。这包括“河图”“洛书”的问题、先天学的问题、后天学的问题和占筮方法的问题,这就是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朱熹以“河图”“洛书”为天地自然之易,认为河图洛书中的奇偶阴阳之数乃是天地自然之法象,河图与洛书互为表里,具有丰富的意义。“河图”“洛书”的研究乃是朱熹对《易》文本终极理据的追寻,使《易》的意义不在局限于《易》文本本身,而是直入天地自然之境,探寻易象之所以然。朱熹又对邵雍的先天象数学推崇备至,在他看来先天学太极生阴阳、“一每生二”的模式乃是天然的理序,不容丝毫智力左右。朱熹的先天象数学表面上是对伏羲画卦问题的回答,而其实质则是理气关系的象数化表诠,理气先后、理气动静、理一分殊等问题统统都在先天学太极阴阳的义理架构中得到了诠释。所以说,先天学乃是对朱熹理数之自然的象数化表诠。朱熹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后天之学乃是先天学的推展。就此我们考察了由先天到后天的演变问题,由于后天学没有严密的太极阴阳的排列逻辑,致使朱熹在后天象数学的所以然问题上产生了疑惑。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乃是因为朱熹一味追求理序的严整性,而忽视了易学“象语言”随境而显的的特征所造成的。在卦变问题上,朱熹以卦变为后天之学,但其卦变图又以先天卦序为基本排列准则。我们认为朱熹卦变说既有超越于前人的创新,但也但淡出了卦变说所本有的卦气式的宇宙论背景,带了了卦变说一些固有意义的丧失。在朱熹看来,卜筮乃是《易》直接的实际用处,不懂筮法就不能将《易》理解到实处,因此他对筮法作出了详细的研究。占筮之术以及后天象数学,都是先天象数学的落实和应用,先天学表现的是理数之本然,后天学和占筮之术表现的则是气数之变化。说到底,易学象数学乃是朱熹理气关系的象数化表诠,或者说是朱熹理气关系的具体展现。其核心就是太极阴阳不离不杂的义理架构。
     第六章是对朱熹所论太极阴阳性命之理的研究。首先考察了朱熹与周敦颐《太极图》及道统的关系问题,从中发现朱熹在以“十六字心传”为核心内容的道统之外,还有个一以太极阴阳之妙为根本内容的道统谱系,两个道统说并不冲突,后者将前者涵纳于其中。论文至此,我们终于提出朱熹理学所依据的经典文本虽然以四书为主体,但《易》却是其理论的根柢所在,这个根就是太极阴阳的义理架构。就此观点,下文对无极而太极的问题、动静阴阳的问题、继善成性的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易学的学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接着对乾坤健顺之义、生生之德两个问题作了专门研究,从中揭示出朱熹在天道性命相贯通的视野下对易理的独特认识,这里面既有宇宙本体论的内容,也有心性论、功夫论的内容,揭示出朱熹在心性情的关系问题上也是以太极阴阳的义理架构为根本的。易学本天道以立人道的思想内涵和致思方式为朱熹的理学提供了宇宙本体论的基础,太极阴阳不离不杂生生不息的义理架构是朱熹整个理学思想的基本理论基础和思维模式,是朱熹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的理论范型。
     总而言之,朱熹将自伏羲画卦到汉唐直至当时的整个易学发展都吐纳于胸中,以《易》乃卜筮之书的本来面貌为基础,层层推展,对卜筮与圣人之道的问题,三圣易的关系问题,象数与义理的关系问题都做出了究根探源的研究,戛戛独造,问题意识鲜明,充满了历史理性精神和诠释学意识,达到了前人所未曾达到的高度和深度。在理学的视野下,朱熹对“河图洛书”问题、先后天象数学问题、筮法的问题做出了精深的研究,将之都涵纳到理学思想系统中来,成为其理气关系的象数化表诠,或者说成为其理气关系的具体展现。而无论是卜筮之书、三圣易说还是象数之学,其同一的根源都是太极阴阳之妙,太极阴阳的义理架构贯彻朱熹易学思想和理学思想之终始,是朱熹易学与理学互为融释的核心观念。
The Principle learning and Yi-ology of ZHU Xi (1130-1200) both mark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in Chinese thinking history and Yi-ology history. His Principle learning and Yi-ology are interlaced and interpenetrated, in the contrast with each other, and elevate to an unprecedented level. However, nowadays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 achievement on ZHU Xi's Yi-ology belongs to the basic introduction, and few of systematical research comes into being. The study of academic frame and reason remains blank, as for the interpenetration between ZHU's Yi-ology and Principle learning, it is seldom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e aim to discuss deep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expound ZHU's creative ideas on Yi-ology, reveal the logical relation among the parts of his theoretical system, explore the core issue and idea of his Yi-ology, therefore dissect the issu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U's Yi-ology and Principle learning, and show the interlacemen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Yi and Principle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penetration between heavenly Dao and Xingming (lit., human nature and destiny). The above is the rough idea of this paper.
     Chapter o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Yi thoughts ZHU Xi received in his early years and his thought change. ZHU's first teachers HU Xian, LIU Zi-hui and LIU Mian-zhi all made a special study on Yi-ology including both image-numberoloyg and meaning-pattern Yi. Furthermore, ZHU dabbled in Yi-ology of Daoism when he studied the thoughts of Buddhism and Laozi. All the above lay the groundwork for the his later Yi-ology thoughts and style.
     Chapter two, this paper goes to the point and expounds ZHU Xi's idea that the Yi is a book of divination. We make a research on the trend of changing the ancient style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is the background for ZHU to explore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Classics boldly. The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mpletion time and course of his idea that the Yi is a book of divination and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recorded on his idea. Also, w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his idea, and find that ZHU advanced his ide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nation and the Dao of sages in a new theoretical vision. Started from the issue of the expressive way in the text, ZHU discussed the characterastics of the Yi text and its expressive way. He held that the Yi established the teaching based on divination, the statements of hexagrams and lines are appended with the basis of the images, the Yi is like a mirror and so on which are all unprecedented. Owing to his not satisfied with Han Yi tradition and the Yi-ology at that time, he applied himself to the study of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Yi, and aimed to make a radically reformation for the image-numberology and meaning-pattern Yi. To do this, he revealed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Yi.
     Chapter thre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eory of the Yi of the three Sages. Since the Western Han, scholars used to regard the text and commentaries of the Zhouyi as a community, both of which have the identical meaning. However, ZHU Xi believed that the Text the Zhouyi is a book of divination while the Commentaries aims to elaborate the Dao of the heaven and human being, so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Commentaries. ZHU have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and the Commentaries, based on which he established his new way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Commentaries. To deal with the above problem, he adavanced his idea on the theory of the Yi of the three Sages. As far as ZHU Xi is concerned, the thoughts of the three Sages are not same but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They are different in the way but the same in the Dao, and all a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Li (principle) of Taiji (Ultimate Gran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Commentaries seems more complicated. Some of the contents in the commentaries transcends that in the Text, some explains the reason of that in the Text, and some follows the original meaning in the Text.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Commentaries reflects in the Zhouyi Benyi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Zhouyi) by ZHU Xi. ZHU connected the thought that the Text and the Commentaries should be studied separatedly and that the Text should be explained based on the Commentaries. This show clearly that ZHU has a spirit of history rationality and excellent philosophical thinking, however,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Commentaries makes him perplexed in explaining the Zhouyi.
     Since ZHU Xi regarded the Yi as a book of divination which is rooted in the image-numberology, he had to study the image-numberology well.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issues of the River Map and Luo Chart, Priori Learning and Postnatal Learning, divine method in chapter four and five. ZHU regarded River Map and Luo Chart, indispensable to each other, as the changes of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nd the numbers in the Map and the Chart reflect the law of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ZHU studied the River Map and the Luo Chart to explore the ultimat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ext of the Yi. The meaning of the Yi transcends the Text itself to reach the realm of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ZHU esteemed and paid attention specially to SHAO Yong's Priori number theory. In his view, the mode that Taiji produces Yin and Yang, one produces two, is the natural law and order which can not be changed. The Priori number theory i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FU Xi's trigrams, and it's in essence to resolve the issue of Principle and Qi (vital for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le and Qi can be explained in the theory of the Priori Taiji Yin-yang. ZHU regarded the Priori as noumenon and the Postnatal as function, the latter is the revelation of the former. The Postnatal theory lacks of rigorous logic in arranging Taiji Yin-yang, so ZHU have my suspicions on the Postnatal number theory. We think that ZHU blindly pursued the neat formation of the number and ignored the variability of the images. ZHU thought the alternation of the hexagrams as the Postnatal theory and the diagram of is based on the Priori trigrams order. We believe this theory transcend the theories in the past. However, his hexagrams alternation theory faded out of the cosmic background and lost some innate meaning of the theory. ZHU Xi studied divination of the Zhouyi carefully. In ZHU Xi's viewpoint, divination is the primitive actual utility, so we can not comprehend the truth without learning the divination. Divination and the Postnatal number theory is the function of the Priori theory. In the final analysis, image-numberology in ZHU's theory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le and Qi in which the core theory is the philosophical frame that Taiji and Yin-yang can b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Chapter six, we study ZHU's theory of Taiji Yin-yang, human nature and destiny.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U Xi and ZHOU Dun-yi and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and find that ZHU made a pedigree with Taiji and Yin-yang as the basic content. In this chapter, we advance that ZHU's expounded his theory with the Four Books as the basic Text and the Yi-ology is his theoretical bedrock. Based on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author's creative ideas on Wuji and Taiji, Dongjing (motion and motionless), Yin and Yang and so on. And makes a special research on the two issues of Qian and Kun, creative creativity, and reveals ZHU's unique learning on the Yi in the view of the accommodation of heavenly Dao and human nature and destiny. This learning includes ZHU's cosmic ontology, mind-heartology and practice theory, and ZHU's theory on mind-heart, human nature and emotion is based on the Taiji Yin-yang theory too.
     In a word, ZHU Xi embraces the whole Yi-ology development from FU Xi to the Song Dynasty, based on the idea that the Yi is a book of divination, he made a deep research on the issu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nation and the Sages, the Yi-ology of the three Sa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numberology and meaning pattern Yi. ZHU's theory has many his own creation and shows his history rationality and consciousness of hermeneutics. Many of his theory is unprecedented.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Principle learning, ZHU Xi brought the Yi-ology issues of River Map, Luo Chart, Priori image-numberology, Postnatal image-numberology and divination into the Principle theoretical system. The Yi-ology became th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le and Qi. The theory of Taiji Yin-yang runs through the Yi-ology and Principle learning by ZHU and is the core idea in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his theories.
引文
1. [宋]朱熹:《朱子全书》,安徽教育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3. [宋]朱鑑编:《朱文公易说》,四库全书荟要奔,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
    4.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6. [魏]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7.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8. [宋]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荟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
    9. [宋]刘牧:《易数钩隐图》,四库全书荟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
    10.[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
    11.[宋]周敦颐:《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岳麓书社,2006年版
    12.[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13.[宋]邵雍:《皇极经世书》,《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14.[宋]邵雍:《皇极经世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16.[宋]苏轼:《东坡易传》,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7.[宋]邵伯温:《易学辨惑》,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8.[宋]杨时:《龟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宋]胡宏:《胡宏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20.[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宋]朱震:《汉上易传》,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2.[宋]刘子(?):《屏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宋]张栻:《张南轩先生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宋]张栻:《南轩易说》,四库易类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5.[宋]程迥:《周易古占法》,无求备斋易学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
    26.[宋]程迥:《周易章句外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宋]吕祖谦:《易说》,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
    28.[宋]吕祖谦:《古周易》,无求备斋易学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
    29.[宋]赵彦肃:《复斋易说》,通志堂经解本,扬州广陵古籍刻社,1996年版
    30.[宋]郭雍:《郭氏家传易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1.[宋]冯椅:《厚斋易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宋]杨简:《杨氏易传》,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3.[宋]黄榦:《黄勉斋先生文集》,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34.[宋]陈淳:《北溪大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5.[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6.[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0年版
    37.[宋]叶适:《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版
    38.[宋]方闻一:《大易萃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宋]税与权:《易启蒙小传》,通志堂经解本,扬州广陵古籍刻社,1996年版
    40.[宋]董楷:《周易传义附录》,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1.[宋]俞琰:《俞氏易集说》,四库全书荟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
    42.[宋]俞琰:《读易举要》,四库易类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3.[元]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四库易类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4.[元]董真卿:《周易会通》,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5.[元]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注》,四库易类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6.[元]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四库易类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7.[元]吴澄:《易纂言》,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8.[元]吴澄:《易纂言外翼》,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9.[元]王申子:《大易辑说》,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0.[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51.[明]胡广,等:《性理大全》,孔子文化大全,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
    52.[明]胡广,等:《周易传义大全》,四库易类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3.[明]蔡清:《易经蒙引》,四库易类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4.[明]董守瑜:《卦变考略》,四库易类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5.[清]黄宗羲 全祖望:《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56.[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黄宗羲全集》第9册,2005年版
    57.[清]黄宗炎:《易图辨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8.[清]胡渭:《易图明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9.[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巴蜀书社,1998年版
    60.[清]江永:《河洛精蕴》,巴蜀书社,2008年版
    61.[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
    62.[清]王懋竑:《朱熹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
    63.[清]王懋竑:《白田杂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4.[清]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年
    65.[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66.[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
    67.[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68.刘大钧:《周易概论》,齐鲁书社,1986年版
    69.刘大钧 林忠军:《周易传文白话解》,齐鲁书社,1993年版
    70.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1.黄寿祺 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72.曾春海:《朱熹易学析论》,辅仁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二版
    73.李申:《画说太极图——〈易图明辨)补》,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74.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75.谢维扬:《至高的哲理——千古奇书〈周易〉》,三联书店,1997年版
    76.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
    77.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齐鲁书社,1998年版
    78.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
    79.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0.王新春:《神妙的周易智慧》,中国书店,2001年版
    81.王新春:《易纂言导读》,齐鲁书社,2006年版
    82.潘雨廷:《读易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83.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齐鲁书社,2004年版
    84.刘大钧主编:《象数易学研究》第一辑,齐鲁书社,1996年版
    85.刘大钧主编:《象数易学研究》第二辑,齐鲁书社,1997年版
    86.刘大钧主编:《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巴蜀书社,2003年版
    87.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版
    88.尚秉和:《尚氏易学存稿校理》,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89.余敦康:《易学今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0.朱伯崑:《易学哲学史》,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91.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92.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版
    93.黄庆萱:《周易纵横谈》,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94.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5.郑吉雄:《易图象与易诠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6.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9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8.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7年版
    99.侯外庐主编:《宋明理学史》,中华书局,1984年版
    100.潘富恩 徐庆余:《程颖程颐理学思想研究》,1988年版
    101.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2.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辑(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5.张立文:《朱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6.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07.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08.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9.陈来:《中国近世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0.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三联书店,2007年版
    111.钱穆:《中国思想史论丛》卷四、五、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4.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115.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6.杨新勋:《宋代疑经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117.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8.束景南:《朱子大传》,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9.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0.田浩主编:《宋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21.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4年版
    122.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3.陈荣捷:《朱学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4.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5.陈荣捷:《朱子门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6.王健:《在现实真实和价值真实之间——朱熹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7.唐明邦:《邵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8.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9.杨柱才:《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0.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1.韦政通:《中国思想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版
    132.白寿彝:《周易本义考》,《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一期,1936年
    133.高明:《易图书学传授考源》,《国立中央大学文艺丛刊》第一卷第一期,1933年
    134.刘述先:《由朱熹易说检讨其思想之特质、影响与局限》,《周易研究》1990年第1期
    135.[日]三浦国雄《朱熹的〈易〉学》上,载《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136.[日]三浦国雄《朱熹的〈易〉学》下,载《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 4期
    137.王葆玹:《从王弼〈周易大演论〉看朱熹易数之学的渊源》,《朱子学刊》第四辑,1991年
    138.唐宇元:《道统抉微》,《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
    139.洪景潭:《朱熹论〈易)占吉凶》,《中国文学研究》(台),1996年第十期
    140.李兰芝:《朱熹的易学解释学》,《周易研究》1997年第2期
    141.舒大刚:《试论宋人会复古〈周易)的重要意义》,《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42.刘大钧:《“卦气”溯源》,《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43.蔡方鹿:《朱熹对宋代易学的发展——兼论朱熹、程颐易学思想之异同》,《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
    144.温海明:《朱熹河图洛书说的演变》,《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
    145.温海明:《朱熹早年易学本体论思想之形成过程》,《东南学术》2001年第1期
    146.王风:《朱熹新道统说的形成及其与易学的关系》,《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147.王风:《论〈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之相合》,《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
    148.金春峰:《朱熹的晚年思想》,《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49.王新春:《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野下的程颢易学》,《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150.王新春:《哲学视野下的卦气说》,《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
    151.向世陵:《中国哲学“反本”“复性”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52.向世陵:《理学道统论的两类文献根据与实质》,《齐鲁学刊》2008年第6期
    153.詹石窗:《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54.潘德荣:《经典与诠释——论朱熹的诠释思想》,《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55.王峰:《朱熹易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文,2004年
    156.杨国宽:《朱熹易学研究——对程颐易学的传承与开新》,台湾玄奘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57.许维萍:《宋元易学的复古运动》,台湾东吴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①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帛书(要)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89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制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全书绪论》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
    ③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汉代易学》,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54页。
    ①关于汉易象数学的哲学文化内涵的研究,可参见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附录一《汉代易学》,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453-489页;王新春《哲学视野下的汉易卦气说》(载《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哲学视野下的京房八宫易学》(载《周易研究》2007年第6期)、《郑玄爻辰说的哲学文化底蕴》(载《周易研究》2008年第6期)、《荀爽乾升坤降说的总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载《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内涵》(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9期)、《虞翻易学“成既济定说”的哲学文化底蕴》(载《哲学研究》2009年第6期);林忠军《(易纬)宇宙观与汉代儒道合流趋向》(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
    ②[魏]王弼:《王弼集校释·周易略例》,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③[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自序》,《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④[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①刘大钧:《周易概论》,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76页。
    ②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③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①[宋]周敦颐:《周敦颐集·通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页。
    ②[元]脱脱:《宋史·道学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724页。
    ③[宋]张载:《张载集·正蒙》,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8页。
    ④参见王新春:《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下的程颢易学》,载《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⑤[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页。
    ⑥[宋]程颐:《周易程氏传》,《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89页。
    ⑦[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十,《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8页。
    ⑧[宋]张载:《张载集·横渠易说》,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43页。
    ⑨[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卷十二下,《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49页。
    ②[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第三,《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66页。
    ③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下》,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819页。
    ④金春峰:《宋明理学若干特性的再认识》,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页。
    ②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③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0页。
    ④曾春海:《朱熹易学析论》,辅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①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②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③张立文:《朱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④这些文章后皆收编在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一书中,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①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5页/
    ①史立善:《战后日本的朱子学研究史述评:1946—2006》,载徐洪兴主编《鉴往瞻来——儒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①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9年半,第11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以下凡引《朱子语类》均为中华书局1986年本,并简称《语类》,随文标出书名、卷数和页码。
    ②程迥《周易章句外编》、《朱子语类》卷67均以谯定受《易》于郭载,《宋史·隐逸传》459以为其学《易》于郭囊氏。而《宋史·胡舜陟传》卷378以为谯氏学《易》于郭雍(1091-1187),则明显有误。
    ③《宋史·隐逸传下》以谯定为程颐弟子,并得程颐易学之传。而朱熹认为谯定不能算是程颐的门人,其易学也与《程氏易传》不相类。其《答汪尚书》云:“熹见胡刘二丈说,亲见谯公自言识伊川于涪陵,约以同居洛中,及其至洛,则伊川已下世矣。问以伊川易学,意似不以为然,至考其它言行,又颇杂于佛老子之学者,恐未得以门人称也。以此一事,及其所著象学文字推之,则恐其于程门亦有未纯师。”(《文集》卷30,第1312页)。
    ④[清]朱彝尊:《经义考》卷21,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7页。
    ⑤《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辛集》卷2,转引自胡昭曦《谯定、张栻与朱熹的学术关联》,载《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三、十四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①[宋]程迥:《周易章句外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朱熹:《聘士刘公先生墓表》,《文集》卷90,第4191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459,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460页。
    ④朱熹在《皇极辨》后记中云“冯当可,字时行”。《文集》卷72,第2457页。
    ⑤[宋]冯椅:《厚斋易学·易辑传第一》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①[清]黄宗羲 全祖望:《宋元学案·张祝诸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16页。
    ②朱熹以为谯氏的理解并不符合《系辞》的本义:“然看得《系辞》本意,只是说那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底意思。几虽是未形,然毕竟是有个物了。”(《语类》卷67,第1677页)案《系辞上》云:“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一阖一辟之谓变,往来不穷之谓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之谓法。”乾坤阖辟,动静往来,象就是阴阳变化往来中显现的表象,器则是变化往来由象而进一步落实所形成的器用。所以朱熹从有无动静之间来说明“见乃谓之象”是符合文本之语意的。
    ①束景南:《朱子大传》,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1页。
    ②[宋]朱熹编:《上蔡先生语录》,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页。
    ③束景南:《朱子大传》,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0页。
    ①[宋]刘子(?):《屏山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向世陵:《中国哲学“反本”“复性”论研究》,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页。
    ①陈骙 佚名:《南宋馆阁录续录》,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81页。
    ②据《宋史·选举志》,当时科考分诗赋、经义两种,朱熹为经义进士。当时经义进士考三场,第一场本经义三道,《语》《孟》各一道;第二场论一道,第三场策一道。
    ①束景南:《朱子大传》,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03页。
    ②[宋]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卷中,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80页。
    ③[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下,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页。
    ④朱熹说:“向在南康,见四家易……如周三教及刘虚谷,皆乱道。”(《语类》卷67,第1678页)
    ①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740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③[宋]赵师夏:《延平答问跋》,《朱子全书》第十三册,第354页。
    ①[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609页。
    ②[清]黄宗羲 全祖望:《宋元学案·龟山学案》,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53页。
    ①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①后人根据何镐乾道二年(1166)为《杂学辨》所作的跋,判定该书成于此年。束景南据朱熹《答汪尚书》书中所辨苏、张、吕氏诸说,认为该书在隆兴二年已经写成。参见束景南《朱子大传》,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1页。粟品孝则在束景南的基础上进一步辨析,认为定《杂学辨》成于隆兴、乾道之交即1164至1165年比较合适。参见粟品孝《朱熹与宋代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②朱彝尊《经义考》以为指吕大临者,四库馆臣以为是吕希哲,今人束景南先生考证此吕氏乃是吕本中,甚是。见束景南:《朱子大传》,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1页。
    ③其《答汪尚书》书云:“熹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亦至切矣,然未能有得。其后以先生君子之教,校夫先后缓急之序……而一二年来,心独有所自安,虽未能即有诸己,然欲复求之外学以遂其初心,不可得矣。”(《文集》卷30,第1295页)
    ④[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页。
    ⑤朱熹《答汪尚书》云:“(苏氏)语道则迷大本,如前注中性命诸说,多出私意,杂佛老而言之,性命之说又可笑。”(《文集》卷30,第1301页)书中所论性命诸说正是指《苏氏易解》。
    ①[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89页。
    ①[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697页。
    ①[宋]苏轼:《苏轼文集·扬雄论》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1页。
    ②[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七,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5页。
    ③[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一,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①[宋]苏轼:《东坡易传》卷一,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②[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698页。
    ③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朱熹虽然从大本大源上贬斥《苏氏易解》,但却对其许多具体的注释表示欣赏和赞同。他说:“东坡解《易》,大体最不好。然他却会作文,识句法,解文识义,必有长处。”(《语类》卷67,第1663页)又说:“常观解《易》底,惟是东坡会作文字,都揍着他语脉。”(《语类》卷69,第1728页)苏轼的有些易注还被用到了《周易本义》当中,如涣卦六四爻注。
    ①[宋]朱熹:《易学启蒙·序》,《朱子全书》第1册,第209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4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7页。
    ②《易传》诸篇基本内容写成于战国中后期,但是“十翼”的编订则当时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以后的事。
    ③[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3页。
    ④[宋]胡瑗:《周易口义·系辞上》,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图书出版集团公司,2005年版,第311页。
    ①[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9页。
    ②[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经说》卷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191页。
    ③[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6页。
    ①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31-32页。
    ②缪钺:《宋代文化浅议》,载《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③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页。
    ①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②[宋]苏轼:《苏轼文集·易论》,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2页。
    ③[宋]苏轼:《东坡易传》,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页
    ①[宋]张栻:《南轩集》卷二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张栻:《南轩易说》卷二,四库易类丛书(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56页。
    ③[宋]张栻:《癸巳论语解》卷四,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页。
    ①[宋]朱鑑编:《朱文公易说》卷21,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436页。
    ①《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云:“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己过半矣。”’(班固:《汉书》卷72,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56页)
    ②[元]董真卿:《周易会通》,无求备斋易经集成(41),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13页。
    ③[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21,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433页。
    ④[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18,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82页。
    ⑤[宋]朱熹:《周易本义》,《朱子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①[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第十四,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2页。
    ②[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第四十五,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2页。
    ③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86页。
    ④[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第十二,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4页。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②[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89页。
    ①[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8,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78页。
    ①[宋]朱熹:《诗集传》,《朱子全书》第1册,第406页。
    ②[宋]朱熹:《诗集传》,《朱子全书》第1册,第402页。
    ①朱熹从卜筮之书的角度认为《易》之取象不同于《诗》之比喻,这是符合《易》的原初语境的。但另一方面古今学界也多脱离其原初语境而论之,清儒章学诚认为“《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易》象通于《诗》之比兴”。(《文史通义·易教下》,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6页)今人钱锺书先生则更提出:“《易》之拟象不即,指示意义之符也;《诗》之比喻不离,体示意义之迹也。不即者可以取代,不离者勿容更张。”(《管锥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页)其意又与朱熹之说相反。我们认为,朱熹指出的《易》之取象的规定性,不是随意而为之,非常正确,而钱锺书对《诗》之比喻的见解也非常深刻,实际上,任何象、辞都有其固定性意义,都有其不容更易性,也都有其灵活性。王弼云“义苟在健,何必乾乃为马”,虽然不必乾乃为马,乾之为象也有许多,但却又非任意取之。
    ②[魏]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卷29,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82版,第814页。
    ①[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18,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82页。
    ①[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21,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439页。
    ①参见拙作《哲学视域中〈周易)诠释诸问题刍议》,载《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
    ②[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九,《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9页。
    ③[宋]胡瑗:《周易口义》卷一,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8页。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九,《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49页。
    ②[宋]程颐:《周易程氏传》,《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89页。
    ③[宋]程颐:《周易程氏传》,《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5页。
    ④[宋]程颐:《周易程氏传》,《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89页。
    ①[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8,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78页。
    ①关于占筮之吉凶,《系辞》云“吉凶者失得之象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孔颖达《周易正义》对此注释甚详,归纳了《易》中言吉凶与不言吉凶的各类情况,但多属对文义的分析,并未将吉凶之道归结到主体性的人身上来。但在论及吉凶的中间状态“无咎”时,说:“诸称无咎者,若有不善应则有咎,若有善应则无咎,此亦不定言吉凶也。”(《周易正义·系辞上》第二章)指出无咎并非定指没有咎失,如果当事人所为善则无咎,所为不善则有咎。北宋胡瑗的《周易口义》就直接吸收了《周易正义》中的说法。周敦颐《太极图说》云:“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以能否体当践行儒家的中正仁义之道,作为吉凶得失的根由,这就将当事人的主体性进一步转引到道德修养的层面上来。而到了朱熹这里,他由《易》乃卜筮之书出发,提出了“体之在我,动有常吉”的说法,是对以往吉凶观念的发展,体现了理学所具有的主体性精神和价值论的视野。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十一章,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52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十一章,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47页。
    ①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三册,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6页。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下,《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1-52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①[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4页。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③朱熹说:“想当初,伏羲画卦之时,只是阳为吉,阴为凶,无文字。某不敢说,窃意如此。”(《语类》卷66,第1622页)伏羲易无从考究,朱熹多也是据当时无文字而想象推断。
    ①[宋]欧阳修:《易童子问》卷三,《欧阳修全集》第3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20页。
    ②[宋]欧阳修:《易童子问》卷三,《欧阳修全集》第3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20-1121页。
    ③[宋]欧阳修:《居士外集·传易图序》,《欧阳修全集》第3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47页。
    ④[宋]欧阳修:《易童子问》卷三,《欧阳修全集》第3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19页。
    ①谢维扬:《至高的哲理——千古奇书〈周易〉》,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9页。
    ②[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孔子世家》卷47,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第74页。
    ①马王堆帛书《易传》的出土让我们看到了早期《易传》类作品的丰富性,它为我们弄清孔子与《易传》的关系以及今本《易传》的成书问题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一是其《要》篇直接记述了孔子老而学《易》的具体情况,及其对《易》所作的由卜筮到德义的意义转化;二是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帛书《系辞》没有“大衍之数”章;今本《系辞》的“三陈九卦”部分,见于帛书《衷》篇,且内容稍有差别;帛书《要》篇中也有今本《系辞》的内容;今本《说卦传》的前三章见于帛书《衷》篇。再加上秦汉文献所引的“《易》曰”,许多内容并不见于今本《易传》,也不见于帛书《易传》;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提出要“正《易传》”。这些都说明今本《易传》十篇的成书,有一个编选审定的过程,不是一人一时所作。
    ②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6页。
    ①[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7页。
    ①[宋]朱熹:《通书注·圣蕴第二十九》,《朱子全书》第13册,第123页。
    ②[宋]朱熹:《通书注·圣蕴第二十九》,《朱子全书》第13册,第123页。
    ③[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19,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99页。
    ①[清]魏荔彤:《大易通解》,四库易类丛书(3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①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帛书(要)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88-389页。
    ②拙作《由占筮到德义的创造性诠释——帛书(要)篇“夫子老而好(易)”章发微》,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①[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页。
    ②[宋]程颐:《周易程氏传》,《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68页。
    ③[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6,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32页。
    ①[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39页。
    ①[清]王懋竑:《朱熹年谱·朱子年谱考异》,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53-336页。
    ②[宋]陆游:《陆放翁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78页。
    ③[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689页。
    ④王懋竑《朱子年谱》中列《周易本义》成书时间为淳熙四年,但在其《朱子年谱考异》中则说:“按《年谱》:《诗传》成。据《传序》成于丁酉十月,《易本义》则不知所据也。李微之(引者案,应为李成之,李微之乃李心传)《序》言成于乙巳丙午之间,当以李《序》为正。”(《朱熹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35页)李性传(字成之)在《饶州刊朱子语续录后序》中说“《易本义》《启蒙》成于乙巳丙午之间”。(《朱子语类》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页)可知,王氏是赞同李性传之说,主张《本义》成于淳熙十三年(1186)前后。白寿彝、束景南等诸先生均据《朱子年谱》而认为王氏主《本义》成于淳熙四年,则属疏忽之误。
    ⑤[宋]吕乔年:《吕祖谦年谱》,载吕祖谦《东莱集·附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白寿彝:《周易本义考》,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一期,1936年,第254页。
    ①刘述先先生说:“如今坊间流传的《周易本义》、《周易启蒙》二书,都不是朱子本人的著作,朱子研易尚未撰写成书,因与陆氏兄弟辩《太极图说》,部分讲义流出。今本包括所附图解乃由后人编造而成,并非成于朱子之手,但可以由之窥见其思想之大旨。”(刘述先:《“朱子对四书与易经的诠释”重探》,载刘笑敢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据《语类》所载在朱熹晚年,其弟子董铢、林学履、沈僴、刘砥等人多次向他请教《本义》之意,朱熹本人也说:“看《易》,先看某《本义》了,却看伊川解,以相参考。”(《语类》卷67,第1654页。吕焘己未(1199)所闻。)综合上文及本注,《周易本义》在朱熹晚年必已成书,不知刘先生所论《本义》未曾成书,今本非成于朱子之手,别有何据。至于《启蒙》,虽由蔡元定起草,但从思想内容到篇章结构都是朱熹之意,详见本文第四章。
    ②[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页。
    ③关于古代易学史经传分合之详情,参见刘大钧、林忠均《周易传文白话解·总论》,齐鲁书社,1993年版。
    ④舒大刚:《试论宋人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意义》,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①此篇元人董真卿录于其所著《周易会通·因革》,王懋竑《朱子年谱》全文转录。
    ②[宋]晁说之:《晁氏古易跋》,转引自王懋竑《朱子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3页。
    ③[宋]吕祖谦:《书所定古〈周易)十二篇后》,《东莱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吕祖谦:《书所定古(周易〉十二篇后》,《东莱集》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卷一,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③[宋]吴仁傑:《集古易自序》,转引自朱彝尊《经义考》,卷30,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9页。
    ④[宋]王应麟:《玉海》卷35,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674-675页。
    ①[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页。
    ②经传分立是朱熹解读经典文献的常例,除《周易》外,朱熹在《大学》《诗》《礼》《孝经》上也都分辨其经传。参见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4-495页。
    ①[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一,《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66页。
    ①[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三,《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57页。
    ②[宋]朱震:《汉上易传》,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8页。
    ③《本义》注文在字句、取象上引用古籍及前人之说至少有二十余家,如《诗》(大畜六四)、《左传》(坤六五、大有九三、随)、礼记月令》(复初九)、《史记》(无妄、《说卦》)、《魏志》(《象·坤》初六)、《经典释文》(象坎六四)、荀氏九家(说卦第十一章)、郑玄(蛊)、郭璞(泰初九、小过初六)、王肃(《彖·随》、《彖·升》)、王弼(噬嗑初九)、王昭素(系辞下第二章)、胡瑗(贲六五)、晁说之(师初六、坎六四、鼎九四、彖艮)、王安石(噬嗑九四)、欧阳修(用九)、苏轼(涣六四)、程颐、邵雍(复、说卦)、耿氏(屯六二)、杨时(彖屯)、赵德庄(蛊)、吕祖谦(系辞下第一章)等,多数注明所引,有些在未注,但《文集》《语类》中多明确指出《本义》何处用何人之说。
    ④[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19,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414页。
    ⑤[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四,《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33页。
    ①[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6,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36页。
    ②[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18,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82页。
    ①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②[宋]欧阳修:《居士集》,《欧阳修全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01页。
    ③[宋]欧阳修:《居士集》,《欧阳修全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03页。
    ①[明]蔡有鵾辑:《蔡氏九儒书》卷首《蔡氏诸儒行实》,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7年版。
    ②清儒皮锡瑞云:“宋元明言《易》者,开卷即及先天后天,惟元陈应润作《爻变义蕴》,始指先天诸图为道家借易理以为修炼之术。吴澄、归有光亦不信‘图书’,国朝毛奇龄作《图书原舛篇》,黄宗羲作《易学象数论》,黄宗炎作《图书辨惑》,争之尤力。胡渭《易图明辨》引据旧文,足箝依托之口。张惠言《易图条辨》,驳诘精审,足箴先儒之失。”(皮氏:《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8页。)台湾学者郑吉雄先生指出:在17世纪中叶天崩地解的大时代中,儒者全面回归经典,从事新的工作,提出新的观念,并据经典以阐发上古圣贤的经世训示与治世经验。在这一的过程中,学者注意到原属于道教的思想学说阑入儒学,尤其集中于《易》学之中,兹事体大,必须辨明。而黄宗羲、毛奇龄、胡渭等人之所以忽然将易图当作紧要问题,耗费日力细加研究正在于此也。清儒对易图的辨驳乃是以儒道分判这一17世纪儒学运动的课题为其学术背景的。(郑吉雄:《易图象与易诠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53页)郑先生所论甚是。黄宗炎论伏羲先天图云:“五百年来诪张戛聒,令紫色蛙声夺玄黄钟鼓之席,推倒周公、孔子,压于其上,率天下之人而疑三圣人者,非二氏之徒,实儒者之徒也。作先天诸图辨。”(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6页)
    ①[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易图明辨》,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页。
    ②[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易图明辨》,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页。
    ①白寿彝:《周易本义考》,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1936年第一期,266-267页。
    ②白寿彝:《周易本义考》,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1936年第一期,270页。
    ③白寿彝:《周易本义考》,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1936年第一期,269页。
    ①[清]王懋竑:《白田杂著》,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明]胡广,等:《性理大全·皇极经世书》卷七,孔子文化大全,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563页。
    ①[明]胡广,等:《性理大全·皇极经世书》卷七,孔子文化大全,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548页。
    ②[明]胡广,等:《性理大全·皇极经世书》卷七,孔子文化大全,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559-560页。
    ①[明]胡广,等:《性理大全·易学启蒙》,孔子文化大全,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第1163-1164页。
    ②[宋]俞琰:《读易举要》卷一,四库易类丛书(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09页。
    ③由于对《彖传》所谓的刚柔上下往来的理解不同,卦变说也超出了原来的以消息卦生杂卦的模式,俞琰就明确反对这一模式,而是用相反对的两卦(也就是“非覆即变”的覆卦)来解释《彖传》之义,认为“《彖传》所谓刚柔上下,不过以两卦前后相并取其义。”(俞氏《读易举要》)清儒黄宗羲所论卦变也承此而改古来卦变之义,而以反对卦解之。他说:“卦之体,两相反,爻亦随卦而变。顾有于此则吉,于彼则凶;于彼则当位,于此则不当位。从反对中明此往来倚仗之理,所谓两端之执也。行有无妄之守,反有天衢之用(引者按:此说无妄卦与大畜卦);时有丰亨之遇,反有羁旅之凶(此说丰卦与旅卦),是之谓‘卦变’。非以此卦生彼卦也,又非以此爻换彼爻也。”(黄氏《易学象数论》,《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我们研究易学史上的卦变说对此变化应该尤加注意。
    ④王风:《论(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之相合》,载《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
    ⑤[清]王懋竑:《白田杂著·(易本义)九图论》,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黄榦:《勉斋集》卷8,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页。
    ①王风:《论(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之相合》,载《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
    ②《语类》记云:“说《大学》《启蒙》毕,因言:‘某一生只看得这两件文字透,见得前贤所未到处。若使天假之年,庶几将许多书逐件看得恁地,煞有工夫。’”(卷14,第258页)《文集》中卷36《答陆子美》、卷36《答赵提举》、卷56《答方宾王》等书中也屡屡自负于《启蒙》。
    ①[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3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20页。
    ③李申:《画说太极图——(易图明辨)补》,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45页。
    ①如刘节《洪范疏证》、屈万里《尚书释义》等。李学勤先生则考证《洪范》为西周时作品,见所著《简帛佚籍与学术史》之《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版。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51页。
    ③[唐]孔颖达:《礼记正义·月令第六》,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8页。
    ①[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②[汉]班固:《汉书·五行志》,[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17页。
    ③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5),上海书店,1986年,第242页。
    ④《孔子家语·五帝》,杨朝明注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⑤另外,郭店楚墓竹简有《太一生水》篇,将水置于天地之先,这与《洪范》将水列第一位有相同之处,各种五行学说也均以一为水之数,也可证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的五行序数确有其深厚的宇宙论基础,并不是简单地列举先后顺序而已。
    ⑥[宋]司马光:《太玄集注·玄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95-199页。
    ⑦[宋]司马光:《太玄集注·玄图》,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14页。
    ①《乾坤凿度》云:“天本一,而立一为数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数,合而成性,天三地八,天七地二,天五地十,天九地四,运五行先水,次木生火,次土生金。”此乃十数五行相配之说。《乾凿度》云:“太乙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此为九宫九数之说。关于《易纬》九宫数和五行数的详情可参考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60-64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二卷本),第二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二卷本),第二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④“卦气说,即将《易》与天文、历法、节候冶为一炉,使《易》通体笼罩于天文、历法、节候的学理氛围之下,由六十四卦与节候相配,成了年复一年的十二月阴阳之消长、物候节气之变化以及四时之交替的表征、蕴示者。”(王新春:《虞氏易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卦气说”与“月体纳甲说”》,载《象数易学研究》第一辑,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90页)刘大钧先生著《“卦气”溯源》一文,认为汉人“卦气”源于先秦古说,并非汉人所首创。(刘大钧:《“卦气”溯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⑤王新春:《也论虞氏易学的卦变说》,载《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18页。
    ①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汉代易学》,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455-456页。
    ②陈抟(871-989),字图南,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西蜀崇龛人,自号“扶摇子”,长期在武当山、华山修道,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精于易学,《宋史·艺文志》录有《易龙图》一卷,已佚,今吕祖谦编《宋文鉴》存《易龙图序》一篇。
    ③[宋]朱震:《汉上易传》,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④[元]脱脱:《宋史·儒林五》,卷四百三十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908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②[宋]刘牧:《易数钩隐图》,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页。
    ①[宋]欧阳修:《居士集·廖氏文集序》卷43,《欧阳修全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15页。
    ②《南轩易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注云:“然天欲雨,山川必先云气,况《易》之兴也,岂无先至之祥乎?是以圣人必终之以‘河出图,洛出书’而又则之者,则其皇天以兴其易者乎?又况‘河图不出,吾已矣夫’,孔子尝有是叹;‘九洛之事,治成德备’,庄周尝有是言,圣人则之,度其时以卜其道之将兴于世也。大抵通于天者河也,有龙马负图而出,此圣人之德上配于天,而天降其祥也;中于地者洛也,有神龟载书而出,此圣人之德下及于地,而地呈其瑞也。圣人则之,故《易》兴于世,然后象数推之以前民用,卦爻推之以济民行,而推之天下后世也。而世儒之说,乃谓伏羲得河图洛书以作八卦,果如是则不当曰伏羲始画八卦也。而郑康成溺于纬书,乃云河图有九篇,洛书有二篇,而孔安国又以河图为八卦,洛书为九畴,此皆芜秽圣经者矣。”(四库易类丛书[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38页)
    ③薛季宣《河图洛书辨》曰:“河图、洛书乃《山海经》之类,在夏为禹贡,周为职方氏所掌,今诸路闰年图经,汉司空舆地图,地理志之比也。”(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艮斋学案》,1986年版,第1695页)
    ①[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页。
    ②[宋]刘牧:《易数钩隐图》,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5页
    ③朱熹《答蔡季通》书云:“前日七八九六之说,于意云何?近细推之,乃自河图而来(即老兄所谓洛书者),欲于《启蒙》之首增此一篇。”(《文集》卷44,第1997页)
    ①[汉]孔安国注,[唐]孔颖达疏:《尚书注疏·顾命》卷十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3页。何晏《论语注·子罕》引孔安国说亦云“河图,八卦是也。”(《论语正义》卷第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纳,第115页)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卷第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页。
    ③[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16页。
    ④[清]永瑢,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存目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8页。
    ①[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载《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元]吴澄:《易纂言外翼》,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9页。
    ③[清]胡渭:《易图明辨》卷五,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本,齐鲁书社,2004年,第194页。
    ④[清]胡渭:《易图明辨》卷五,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本,齐鲁书社,2004年,第194页。
    ⑤[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二下,《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36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二下,《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37页。
    ②[清]胡渭:《易图明辨》卷五,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本,齐鲁书社,2004年,第196页。
    ③[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五,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④[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大戴礼记》,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5页。
    ⑤[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载《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⑥[清]胡渭:《易图明辨》,卷五,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本,齐鲁书社,2004年,第204页。
    ①[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自“天一”至“地十”,《周易本义》注云:“此简本在第十章之首,程子曰宜在此,今从之。”自“天数五”至“行鬼神也”,《周易本义》注云:“此简本在大衍之数后,今按宜在此。”所谓“简本”者,同《周易正义》本。此处朱熹采程颐之说(见《二程集·程氏经说·易说》),文义上下相连,胜《周易正义》本。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②参见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下篇《周易郑氏注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83-384页。
    ③[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28页。
    ④[宋]刘牧:《易数钩隐图》卷下,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5页。
    ①[宋]刘牧:《易数钩隐图》卷下,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6页。
    ①[宋]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卷一,四库易类丛书(1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71页。
    ①[宋]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卷一,四库易类丛书(1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71页。
    ①[明]蔡清:《易经蒙引》卷十下,四库易类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63页。
    ②《尚书·洪范》有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又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这段话共六十五字,《汉书·五行志》以之为“洛书本文”。
    ①[元]王申子:《大易缉说》卷一,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726页。
    ③[宋]朱震:《汉上易传》,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二下,《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53、449页。
    ②[明]杨慎:《丹铅续录·经说》,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页。
    ③[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邵尧夫先生墓志铭》,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503页。
    ④[清]黄宗炎《周易象辞先天卦图辩》,见《宋元学案·百源学案》卷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7页;[清]胡渭《易图明辨·先天太极》卷三,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本,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⑤朱熹说:“康节之学似扬子云。”(《语类》卷100,第2545页)《周易折中》进而指出邵雍先天学的自得多受扬雄《太玄》的启示,二者思维方式每多相似。其文曰:“惟扬雄作《太玄》,其法始于三方,重于九州,又重于二十七部,又重于八十一家,则与先天极仪象卦加倍之法相似也。流行之序,始于中、羡、从,中于更、睟、廓,终于减沈成,则与先天始复终乾、始姤终坤之序相似也。首用九九,策用六六,则与先天卦用八八,策用七七之数相似也。意者康节读扬雄之书,而心悟作《易》之本与?然非扬雄之时,《易》传未泯,则雄亦无自而依仿之。故康节深服《太玄》,以为见天地之心,盖其学所启发得力处也。”(《周易折中》,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1080页)此论甚是。
    ⑥[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⑦詹石窗 冯静武:《邵雍的“皇极经世”学及其历史影响》,载《文史哲》2008年第5期。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卷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卷十二上,《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39页。
    ①[宋]周敦颐:《周敦颐集·太极图说》,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页。
    ①其实,焦赣《易林》六十四卦每卦各统六十四卦,与朱熹的先天学“一分为二”而成的十二画者四千九十六并不相同。焦氏《易林》乃是在卦气说的基础上,创立的六十四卦值日的新占筮术。六十四卦依卦气而值日,占筮时以当值之卦为本卦,以占筮所遇的卦为之卦,之卦不外是六十四卦的某一卦,于是每一值日的本卦自可统摄六十四卦,故而出现了六十四卦各自统摄六十四卦的格局。其本卦与之卦之间并非卦变意义上的一卦变为另一卦,更不是靠“加一倍法”而得,焦氏根本无此意识。参见王新春先生《也论虞氏易学的卦变说》,载《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19页。朱熹引焦氏为说,不过是想证明其说于古有征,只是得其形似,却未详察其实义。
    ②[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十二,《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8页。
    ①[宋]程颢 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一,《二程集》第二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5页。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七,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9页。
    ①[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2,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6页
    ②朱熹又说:“大抵河图、洛书者,六七八九之祖也;四象之形体次第者,六七八九之父也;归奇之奇偶方圆者,其子也;过揲以四乘之者,其孙也。”(《文集·答郭冲晦》卷37,第1637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卷十二下,《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49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卷十二下,《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49页。
    ②[宋]俞琰:《易外别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胡渭:《易图明辨》卷七,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本,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248页。
    ④[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卷十二下,《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52页。
    ①马王堆帛书《衷》篇此段作“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故易,达数也。”帛书《要》篇论《易》亦有“幽赞而达乎数”之语,可知二者皆释易为达数。《易》乃占筮之书,《左传》云“龟,象也;蓍,数也”,《系辞》云“极数知来之谓占”、“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据此“易,达数也”意义显明。传世本作“逆数”,虽然《易》以知来为主,“知来者逆”故云“逆数也”,这一说法也有道理,但终不如“达数”之义明畅通达。朱熹以先天卦序解“逆数”之义更是曲折牵强。
    ②[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上》卷十九,巴蜀书社,1998年,第1076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卷十二上,《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36页。
    ②[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卷十二下,《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52页。
    ③[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上》卷十九,巴蜀书社,1998年,第1077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卷十二上,《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36页。
    ①[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上》卷十九,巴蜀书社,1998年,第1079页
    ②参见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55-66页。王新春:《哲学视野下的汉易卦气说》,载《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
    ①[宋]邵雍:《击壤集》卷十六,《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557-558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篇四十五》,《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25页。
    ②邵雍说:“大成之卦,正者八,变者二十八,共三十六也。”(《皇极经世书》)朱熹解释说:“‘三十六宫都是春’,《易》中二十八卦,翻覆成五十六卦,唯有乾、坤、坎、离、大过、颐、小过、中孚八卦,反复只是本卦。以二十八卦凑此八卦,故言三十六也。”(《语类》卷100,第2552页)将《周易》六十四卦翻转(即覆卦),其中有八卦反复不变,其余五十六卦则两两成互覆关系,成二十八卦,以此六十四卦又可归纳为三十六卦。
    ③[宋]邵雍:《击壤集·大易吟》卷十七,《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564-565页。
    ①[宋]董楷:《周易传义附录》卷首下,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9页。
    ②[明]胡广等:《周易传义大全》,四库易类丛书(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2-33页。
    ③[明]胡广等:《周易传义大全》,四库易类丛书(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3页。
    ①[清]胡渭:《易图明辨》卷七,刘保贞《〈易图明辨〉导读》本,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卷十二下,《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45页。
    ①[宋]朱震:《汉上易传》卷九,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71页。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说卦》卷第九,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0页。
    ①[宋]张栻:《南轩易说·说卦》卷三,四库易类丛书(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67页。
    ②[宋]税与权:《易学启蒙小传》,四库易类丛书(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③[宋]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卷上,四库易类丛书(1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95页。
    ①[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②[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卷十二上,《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43页。
    ③余敦康:《朱熹(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象数之学述评》,载《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74页。
    ①[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上》卷十九,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1082页。
    ①[宋]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卷一,四库易学丛书(1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694页。
    ①[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①[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②王新春:《也论虞氏易学的卦变说》,载《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①[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②[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①[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②[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6页。
    ①[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
    ②[明]董守瑜:《卦变考略·坎》卷上,四库易类丛书(29),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64页。
    ③[清]王懋竑:《白田杂著·(易本义〉九图论》,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白寿彝:《周易本义考》,载《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一期,1936年,第268页。
    ①《语类》云:“此讼卦变自遯而来,为刚来居二,此是卦变中二爻变者。盖四阳二阴自遯来者十四卦,讼即初变之卦。”(卷70,第1749页)由所谓“讼即初变之卦”可知,朱熹卦变图依先天卦序推排,有初变、再变、三变……之分,乃是节节相推,因此非初变之卦则不由消息卦直接变来。
    ②[明]魏溶:《易义古象通·总论》,四库易类丛书(2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
    ①[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二,《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09页。
    ②[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4-85页。
    ③[魏]王弼著:《王弼集校释·周易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6页。
    ④[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二,《二程集》第2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08页。
    ①[宋]朱震:《汉上易传·卦图》,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18-322页。
    ①[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卷一,《黄宗羲全集》第九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0-61页。
    ②王新春:《也论虞氏易学的卦变说》,载《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44页。
    ①[宋]朱震:《汉上易传·说卦传》卷九,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264页。
    ②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之第八章,齐鲁书社,1998年版。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七,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②[宋]朱震:《汉上易传》卷七,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34页。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七,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七,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③[宋]郭雍:《郭氏家传易说》,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33页。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七,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七,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②[宋]郭雍:《郭氏家传易说》,四库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34页。
    ③当然,据孔疏云:“又四四揲地之数,最末之余,又合于前所归之仂而总挂之,是再扐而后挂也。”其义也是四营成一变,三变都须四营,即都须“挂一”。此与郭氏不同。
    ①《周易集解》卷十四:“虞翻曰:‘奇,所挂一策。扐,所揲之余,不一则二,不三则四也。取奇以归扐,仂并合挂,左手之小指为一扐,则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故‘归奇于扐以象闰’者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页)刘禹锡转述毕中和之说云:“一变而遇少,与归奇而为五。”(《辨易九六论》,《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72页)显然是以“挂一”为“归奇”。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一,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①刘大钧:《周易概论》,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106页。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一,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②[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一,《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7页。
    ①[宋]程迥:《周易古占法》卷一,《无求备斋易经集成》第154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第11页。
    ②[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下》卷第二十,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1101页。
    ③刘大钧:《周易概论》,齐鲁书社,1986年版。
    ①[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下》卷第二十,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1167页。
    ②刘大钧:《周易概论》,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42页。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第五》云:“《诗》无达训,《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此语深窥中国经典诠释之堂奥。其“占”字,诸本或作“言”,或作“吉”,然皆是指解《易》解占无一定之则的意思。
    ①[清]江永:《河洛精蕴·变占说》卷之三,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55页。
    ①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0页。
    ②朱熹《答孙季和》云:“《中庸章句》《太极解义》方是略说大概。”(《文集》卷54,第2536页)此《太极解义》即当是《太极图解》《太极图说解》之合称。《郡斋读书志·附志》录朱熹《经说》三十卷中亦附《太极解义》。
    ①见《延平答问》辛巳(1161年)二月二十四日书。载《朱子全书》第十三册,第328-329页。
    ②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③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页。
    ④[宋]张栻:《南轩集·诗送元晦尊兄》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清]王懋竑:《朱熹年谱·朱熹年谱考异》,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07页。
    ①[宋]祁宽:《通书后跋》,载《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8页。
    ②[宋]胡宏:《通书序略》,载《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8页。
    ①[宋]张栻:《通书后跋》,载《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9-120页。
    ②《太极图说》的理论重要性得到了今天多数学者的认同,但“太极图”则被认为价值不大。如牟宗三先生认为周敦颐“此图并无多大价值”,“要者在《图说》之思想”,“藉图而言,则是一时之兴会,所谓好玩而已”。(《心体与形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韦政通先生也说:“周子太极思想的重要,实不在太极图,而在其《太极图说》,图至多只是一点启发作用。”(《中国思想史》下卷,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748页)从纯粹理论内涵上看,上述观点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此类观点乃是将周敦颐的思想从其得以形成的思想史中抽离出来的结果,太极图无论是否周敦颐所自作,其与道教都有深刻的渊源,都根源于易学的“象语言”,这种图式化的表达方式是有其传统和特色的,周敦颐的思想是在这一传统中形成的,各种阴阳图式无疑是周敦颐思想的源泉。太极图与周敦颐思想的关系,就像八卦、六十四卦与《易传》的关系一样。太极图在周氏那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根本性的。这也正符合朱熹的观点。
    ③详情参见杨柱才:《二程师事周敦颐考论》,载所著《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附录二,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又刊于北大哲学系《哲学门》2003年卷第1册。
    ①[宋]胡宏:《通书序略》,载《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7页。
    ②陈来对此点有专论,见《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序二》,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③[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第四,《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98页。
    ④[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第四,《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95页。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第八,《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77-578页。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③[宋]石介:《徂徕集·上刘工部书》卷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石介:《徂徕集·尊汉》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7页。
    ⑥[宋]胡宏:《胡宏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页。
    ⑦参见: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 东师范大学2001年版,第426,478页。
    ①淳熙十一年(1184),朱熹与黄榦论先天、太极二图说:“《先天》乃伏羲本图,非康节所自作。虽无言语,而所该甚广,凡今《易》中一字一义,无不自其中流出。《太极》却是濂溪自作,发明《易》中大概纲领意思而已。故论其格局,则太极不如先天之大而详;论其义理,则先天不如太极之精而约。盖合下规模不同,而《太极》终在《先天》范围之内,又不若彼之自然不假思虑安排也。”(《文集·答黄直卿》卷46,第2155页)淳熙十四年(1187)朱熹写成《通书解》,注《精蕴第三十》云:“精者,精微之意,画前之易,至约之理也。伏羲画卦,专明此而已。蕴,谓凡卦中所有,如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至广之业也,有卦则因以形矣。”以此可见朱熹确是以伏羲先天之学统摄周氏太极之说。
    ②朱熹《答黄商伯》云:“《启蒙》改本未成,后便寄去。近塑得伏羲像,欲奉之武夷精舍,恨贤者不能一来观之耳。”(《别集》卷六,第4963页)
    ③唐宇元:《道统抉微》,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
    ①朱熹说:“张乖崖云:‘阳是人有罪,而未书案,尚变得;阴是己书案,更变不得。此人曾见希夷来,言亦似太极图。”(《语类》卷129,第3093页)朱熹并不讳言太极图与陈抟学说的相似之处,甚至认为朱震所说的陈抟传《太极图》与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周子的说法,也是固有端绪,但只是到了周敦颐那里才洞悟天地万物之理而作《太极图》。(《通书注》,《朱子全书》第13册,第131-132页)
    ②陈荣捷:《朱子新探索·新道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290页。
    ③向世陵:《理学道统论的两类文献根据与实质》,载《齐鲁学刊》2008年第6期。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②钱穆:《朱子新学案》第一册,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181页。
    ③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页。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②据束景南之考证:淳熙十二年陆九韶始与朱熹辩论“无极而太极”,至淳熙十四年而止。淳熙十五年陆九渊又重起争端,至淳熙十六年作罢。(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与朱元晦》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30页。
    ①[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与朱元晦》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24页。
    ②[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与朱元晦》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页。
    ③[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与朱元晦》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9页。
    ④[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大学春秋讲义》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2页。
    ①余英时先生在其宏篇巨著《朱熹的历史世界》中从政治的角度对朱陆太极之辩作了辨析,论证指出“形而上”世界的理气关系在“形而下”的政治秩序中就转换成君臣关系,朱熹“无极而太极”的构想中包括了“皇极”的意义,其“无极而太极”的“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无为之为”所映射的正是虚君而任贤的政治观念;而陆九渊以“太极”“皇极”为“大中”,则可解读为君主拥有最高的地位,承认人君对臣下的进退有自由操纵之权,陆九渊之所以不同意“无极”的说法,正在于深恐一个“无”字便将动摇儒家政治秩序的基础。朱陆之“无极而太极”之争有必要通过政治解读才能充分揭示其意义。(参见所著《朱熹的历史世界·绪论》,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75-183页)余先生之论发人所未发,可为一说,哲学理论与政治见解自然易于两相应和,但对于朱陆在进行如此抽象化的哲学论辩时是否有这样深远的政治性考虑,我们还是心存疑惑。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页。
    ③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④《语类》卷第十四云:“说《大学》《启蒙》毕,因言:‘某一生只看这两件文字透,见得前贤所未到处。”’
    ⑤[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1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①[宋]周敦颐:《元公周先生濂溪集·晦庵文集并语录问答》卷之二,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2页。
    ②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第一,《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29页。
    ②[宋]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7页。
    ①钱穆:《朱子新学案》第一册,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163页。
    ②[宋]朱鑑 编:《朱文公易说》卷10,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33页。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11页。
    ②[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三,《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3页。
    ①[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上》卷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8页。
    ①[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一,《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5页。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①[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一,《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5页。
    ①[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一,《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7页。
    ①[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1页。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一,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①[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四库易学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一,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③[宋]周敦颐:《周敦颐集·通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3页。
    ④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89-490页。
    ⑤[宋]朱熹:《四书或问·孟子或问》,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9页。
    ①钱穆:《朱子新学案·朱子论仁下》,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414页。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五,《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9页。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四,《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4页。
    ②[宋]程颢 程颐:《程氏粹言·论书篇》,《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5页。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一,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三,《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6页。
    ②[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五,《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2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①王新春:《神妙的周易智慧》,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197-198页。
    ②具体对“七日来复”的解说则又有所差异,但均不出天时历数之义。刘大钧先生对“七日来复”之义有精要归纳,可资参考。见所著《周易概论》,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270页。
    ③林忠军:《周易郑氏学阐微·周易郑氏注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①[魏]王弼:《王弼集校释·周易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6-337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01
    ③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四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④[宋]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荟要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25页。
    ⑤,[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易童子问》第三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10页。
    ①[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易童子问》第三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10页。
    ②[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53页。
    ③[宋]张载:《张载集·横渠易说》,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13页。
    ④[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二,《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19页。
    ⑤[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第三,《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66页。
    ⑥[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1页。
    ①[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第二,《二程集》第2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16页。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六,《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5页。
    ②[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十,《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4页。
    ①[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第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页。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3页。
    ①[宋]朱熹:《四书或问·孟子或问》,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9页。
    ②[宋]朱熹:《四书或问·中庸或问》,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1-92页
    ③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259页。
    ④参见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孔颖达《周易正义》二书,兹不详引。
    ①“程颢的仁说之主要思想有三:以一体论仁,以知觉论仁,以生意论仁。”(陈来:《中国近世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4页。)
    ②[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0页。
    ③[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三,《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9页。
    ④王新春:《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下的程颢易学》,载《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⑤[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下,《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4页。
    ⑥程颐仁说的大旨为:惟公近仁;爱人非人;仁性爱情。(陈来:《中国近世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4页。))
    ⑦王新春:《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下的程颢易学》,载《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②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页。
    ①[宋]程颢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九,《二程集》第1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5页。
    ②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页。
    ③参见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年版;陈荣捷《论朱子之(仁说)》,见所著《朱学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王健《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朱熹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参见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王健:《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朱熹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页。
    ①徐复观:《重印佛教名相通释序》,《徐复观文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6页。
    ②钱穆:《朱子学提纲》,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71页。
    ①明儒郝敬倒是对此说有所批评:“朱元晦《本义》直欲悬空说影,俟占者自合,究竟将《易》作卜筮之书,而其说愈隘。”又说:“元晦以易道洁静精微,只可悬空说影,不得将人事搭配,及作《本义》三百八十四爻搭配三百八十四人占者,是自背其说也。”(朱彝尊《经义考》卷31,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4页)
    ②[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周易传义附录》,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页。
    ③[清]黄宗羲 全祖望:《宋元学案·静明宝丰学案》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97页。
    ④刘大钧:《周易折中前言》,载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3页。
    ①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4页。
    ②[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卷十二上,《道藏》第23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44页。
    ③[明]曹端:《曹端集·辨戾》,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3-24页。
    ④[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天地》卷之四,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8页。
    ⑤[明]罗钦顺:《困知记》卷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9页。
    ⑥[明]王廷相:《王廷相集·太极辨》卷3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