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关内道与江南道土贡对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贡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朝廷进献地方特产的一种行为。作为贡品,它是地方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且质量也是最好的。它代表着一个地方在农业、手工业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特色,由之可以透视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土贡是研究古代地方物产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土贡的研究可以为地方发展特色经济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主要运用传统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唐代关内道和江南道的土贡进行对比研究,并兼论唐代中后期的经济发展。本文共分了三章来谈唐代关内道和江南道的土贡。第一章首先叙述了土贡的渊源,然后对唐代的土贡从特点、类别,进贡的时间和管理方面作了论述,可知土贡在唐代已成为一种较为完备的制度,文中并对贡、赋、进奉彼此之间的异同作了分析。第二章通过分析表格的形式对唐代关内道和江南道的土贡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对唐代关内道与江南道的土贡从同类和非同类贡品进行了比较,从而突出其各自的经济特色和发展水平,并从土贡的角度来看唐中后期的经济发展。从而得出,在唐中后期,尤其是唐后期,江南道的贡品,无论是从品种上还是数量上,要远远多于关内道,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唐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所决定的。
Local contribution, as an economic phenomenon in the society in Chinese ancient times, is a local government dedicate the local special product to central government. The contribution, as the representative in the local product, the quantity also is best. It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level、 feature of local region in agriculture, handicraft industry . From this we can se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region. The local contribution is the original data which study ancient and local products .It is benefit to serve the local special economy from the research of local contribution.The thesis adopts traditional history research method primarily, studies the local contribution of Guannei Tao and Jiangnan Tao of Tang Dynasty by the contrast,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o discuss local contribution of Guannei Tao and Jiangnan Tao in the Tang Dynasty. Chapter 1 first describes origin of local contribution, and then relates the local contribution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category, time, management, from this we can see the local contribution have become the relative complete system in Tang Dynasty , beside this, the thesis analysis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s among the contribution , tax . Chapter 2 relates the local contribution of Guannei Tao and Jiangnan Tao from analyzing form in Tang Dynasty . Chapter 3 compares the local
    
    contribution of Guangnei Tao and Jiangnan Tao from the same or the different contribution, so show their economic special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level, looks at economical development in late Tang Dynasty, in the end we can see in middle-late Tang Dynasty, especially in late Tang Dynasty, not only from quantity but also kinds, Jiangnan Tao is much more than Guannei Tao .This phenomenon is determin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uth in late Tang Dynasty.
引文
[1]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载于《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版。
    [2] 《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1995年5月第3次印刷。
    [3]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4]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5]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1985年6月北京第8次印刷。
    [6] (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载于《十三经注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
    [7]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1984年11月第3次印刷。
    [8]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第1版,1999年7月第5次印刷。
    [9] (唐)唐玄宗:《宋本大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1月第1版。
    [10] (唐)李隆基撰,(唐)李林甫注,(日)广池千九郎校注,(日)内田智雄补订:《大唐六典》,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11]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
    [12]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1版。
    [13] (唐)白居易撰、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4] (唐)刘禹锡撰、卞孝萱点校:《刘禹锡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5] (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载于(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6] (唐)刘肃著,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6月第1版,1997年12月湖北第3次印刷。
    [17] (唐)郑处诲、裴庭裕著,田廷柱点校:《明皇杂录·东观奏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9月第1版,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18] (唐)陆羽:《茶经》(外二种),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北京第1版。
    [19]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1版。
    [20] (唐)李肇、赵磷:《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4月第1版,1979年1月第1版。
    [21]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22]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23] (宋)范祖禹撰,白林鹏、陆三强校注:《唐鉴》,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4] (宋)宋敏求编,洪丕谟、张伯元、沈敖大点校:《唐大诏令集》,上海:学 林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25] (宋)王谠著、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1版,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26]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27]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6月版,1982年11月第2次印刷。
    [28]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5月版,1982年7月第2次印刷。
    [29]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影印。
    [30] (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6月第1版,1998年10月第4次印刷。
    [31] (宋)范成大修、陈振岳点校:《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32] (宋)郑樵:《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2月第2版。
    [33] (宋)王应麟:《玉海》,光绪十年仲冬成都志古堂精讲重刊。
    [34] (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附录于《玉海》,光绪十年仲冬成都志古堂精讲重刊。
    [35]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36]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载于(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 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7]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8] (元)俞希鲁编纂、杨积庆校点:《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9]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8年5月第1版,1998年1月第8次印刷。
    [40] (明)吕柟纂修:《高陵县志》,明嘉靖二十年刻本。
    [41] (明)栗祁、唐枢纂修:《(万历)湖州府志》,载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地理类》(第19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42] (清)陈宗石纂修:《安平县志》,康熙二十六年重修,患立堂藏版。
    [43] (清)刘庆昌等纂:《渭南县志》,雍正十一年刻本。
    [44]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版。
    [45]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1979年8月第2次印刷。
    [46]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1998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
    [47] (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8] (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出版。
    [49]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
    [50] (清)吴乘权辑,施意周点校:《纲鉴易知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51] (清)郭柏苍撰、胡枫泽校点:《闽产录异》,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11第1版。
    [52] (清)陈梦雷编纂,蒋廷锡校订:《古今图书集成》,光绪甲申年夏上海图 书集成铅版印书局集股重印。
    
    [53] 俞扬辑注:《泰州旧事摭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4] 《敦煌博物馆第58号文书》,载于王永兴:《隋唐五代经济史料汇编校注(第一编第二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55] 《贞元十道录》,罗振玉:《罗雪堂先生全集·鸣沙石室佚书》四编(五),台北:台湾大通书局有限公司印行,1972年。
    [1] 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3]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5] 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 刘岱总主编:《民生的开拓》,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3月第1版。
    [7] 徐新吾:《江南土布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8]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1998年12月第3次印刷。
    [9] 王仲荦、郑宜秀整理:《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10] 杨际平:《中国赋役制度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 李锦绣:《唐财政史稿》上卷第二分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 卢华语:《唐代蚕桑丝绸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1996年6月河北第2次印刷。
    [14]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2月第1版。
    [15] 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2004年第4次印刷;
    [17] 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 (日)斯波义信著,方键、何忠礼译:《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9] 薛平栓:《陕西历史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0]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二分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21] 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2] 胡戟、张弓、李斌城、葛承雍:《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3] 谢元鲁:《天宝十四载——盛唐终结与李杨情变》,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年版。
    
    [24] 刘玉峰:《唐代工商业形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9月第1版。
    [25] 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空间运作》,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6] 钱宗武、杜纯梓:《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罗振玉:《贞元十道录跋》,载于《罗雪堂先生全集·鸣沙石室佚书·贞元十道录》四编(五),台湾大通书局有限公司印行,1972年。
    [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3] 陈仲安:《论唐代后期农民的赋役负担》,《武汉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
    [4] 吴才麟:《“宾”、“贡”析疑——关于我国商朝财政收入形式和名称的探讨》,《财政研究资料》(41卷),1980年。
    [5] 张泽咸:《汉唐时期的茶叶》,载于《文史》第十一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
    [6] 蔡鸿生:《唐九姓胡贡品分析》,载于《文史》第十五辑,1981年。
    [7] 杨宗万:《从乡贡八蚕之绵探索我国南方蚕业的起源》,《农史研究》,1982年第2期。
    [8] 韩国磐:《唐代江西道的经济与人文活动一瞥》,《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
    [9] 马世长:《敦煌博物馆藏地志残卷》,载于北京大学中国中古研究中心:《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1),中华书局,1982年5月。
    [10] 林立平:《唐后期的人口南迁及其影响》,《江汉论坛》,1983年第9期。
    [11] 王永兴:《试论唐代丝纺织业的地区分布》,载于《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2] 王永兴:《唐代土贡资料系年——唐代土贡研究之一》,《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13] 汪篯:《隋唐时期丝产地之分布》,载于唐长孺、吴宗国、梁太济、宋家钰、席康元编:《汪篯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1版,1984年9月第2次印刷。
    [14]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载于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15] 史念海:《祖国锦绣河山的历史变迁》,载于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集》(第一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6] 陈明光:《论唐代方镇‘进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1期;
    [17] 孟文镛:《唐代越州经济的发展》,《绍兴师专学报》,1985年第4期。
    [18] 唐启淮:《唐五代时期湖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4期;
    [19] 肖也珍:《读马端临(文献通考·土贡)》,《杭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2期。
    [20] 董咸明:《唐代的自然生产力与经济重心南移——试论森林对唐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21] 陈衍德:《唐代福建经济的开发》,《福建论坛》,1987年第5期。
    [22] 王贵民:《试论贡赋税的早期历程——先秦时期贡赋税源流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23] 齐东方:《丁卯桥和长辛桥唐代金银器窖藏刍议》,《文博》,1988年第2期。
    [24] 林立平:《唐代荆州经济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25] 马开樑:《“贡、助、彻”新解》,《思想战线》,1988年第6期。
    [26] 徐庆生:《唐代关中地区寡蚕桑的原因试探——兼与杨希义同志商榷》,《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27] 陈良云:《唐代麻产地之分布及植麻技术》,《农业考古》,1990年第2期。
    [28] 赵丰:《唐代的蚕桑业生产技术》,《中国农业》,1991年第1期。
    [29] 陈衍德:《唐后期奢侈性消费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30] 施和金:《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地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31] 张仁玺:《唐代土贡考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32] 王三北:《唐代甘肃经济的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33] 方亚光:《论唐代江苏地区的经济实力》,《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34] 卢华语:《长江流域丝织品发展述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35] 张宪华:《唐五代池州经济的发展》,《学术界》,1993年第4期。
    [36] 屈弓:《关于唐代水利工程的统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37] 于良子:《贡茶的缘起及对我国茶叶生产的影响》,《中国茶业》,1994年第1、2期。
    [38] 卢华语:《浅谈唐代绡和锦的地方特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
    [39] 龚元建:《四川唐代贡品述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40] 马湘泳:《唐代茶树的地理分布与贡茶》,《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41] 王广智:《唐代贡茶》,《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42] 吕维新:《唐代贡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43] 谢文柏:《弘扬顾渚文化,重振紫笋雄风——纪念唐代紫笋茶作贡1225周年》,《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44] 蔡泉宝:《传奏湖州紫笋来——唐代的贡茶与贡水》,《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45] 毛祖法:《唐代的浙江茶叶》,《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46] 范金民:《江南重赋原因的探讨》,《中国农业》,1995年第3期。
    [47] 刘日凤:《唐代农业的发展》,《广西农学报》,1996年第2期。
    [48] 李锦绣:《唐长安大明宫西夹城内出土封泥研究——兼论唐后期的口味贡》,载于钱伯诚、李国章主编:《中华文史研究论丛》第五十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版。
    [49] 荣新江:《敦煌本<天宝十道录>及其价值》,《九州》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0] 谭前学:《唐代金银器的社会意义及其艺术特点》,《文博》,2000年第1期。
    [51] 黄正建:《试论唐代前期皇帝消费的某些侧面——以(通典)卷六所记常贡为中心》,载于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52] 徐庭云:《隋唐五代时期的生态环境》,载于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八卷,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10月第1版。
    [53] 黎英:《唐代山南道贡品述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4] 严奇岩:《从唐代贡品药材看四川地道药材》,《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第2期。
    [55] 冯时:《(?)公盨铭文考释》,《考古》,2003年第5期。
    [56] 成一农:《唐代的地缘结构》,载于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空间运作》,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57] 艾冲:《论唐代前期陕甘宁黄土高原牧业用地的分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