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近代百年史上,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进中国人在探讨救国救民道路上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自近代以来,无论是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无论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或全盘否定,破字当头,视传统文化为敝履,必欲弃之而后快;或奉若神明,视传统文化为救命稻草,主张存之以维国体;或主张中体西用,虽兼中兼西,然牛身马头,难以融会贯通。由于他们不能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最终影响了其救国救民的事功,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既认清了传统文化被新文化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又分析了其现实存在的原因;既主张要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历史文化遗产,又强调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区别开来:既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对其进行适应时代需要的分析与评判;又重视对蒋记国民党、日本侵略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进行的复古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同时,还重视对封建迷信思想的批判与清算。以这种科学文化观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所进行的传统文化的研究、借鉴与批判,对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建国后党的先进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为克服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克服党内长期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为揭穿蒋介石政府统治思想的本质,取得对国民党反动派思想文化斗争胜利:为动员民众,取得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为反对愚昧,破除迷信,建设文明的新社会:加之20世纪30、40年代思想文化界的影响与推助——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对传统文化全方位的研究、批判:第一,对儒家、墨家及其他诸子思想的深入研究:第二,对《孙子兵法》、古代著名战例以及农民战争经验教训的批判继承;第三对传统的文学艺术进行批判继承以及对民间艺术形式的搜集、整理;第四,制定了文物保护法规,切实保护文物:第五,对蒋介石政府的封建复古主义、日本侵略者文化侵略以及封建迷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延安时期中共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批判、继承与保护,具有强调民族性与时
    
    代性的贯通、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重视人民性、普及性及地域性兼备等
    特点。
     尽管由于延安所处特殊的战争环境以及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传
    统文化功底所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利用、批判在一定意
    义上由于过强的政治功利性而忽视科学性、甚至有削足适履、牵强附会等缺憾,
    但是,这些活动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延安时期中共的传统文化研究是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关节点,对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延安学者对传
    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以及对糟粕的批判,既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找到了历史的
    支撑,也排除了先进文化发展的障碍,为先进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延安
    时期中共的传统文化研究既回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文化侵略,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
    尊心与自信心,也高扬了爱国主义旗帜,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抗日统一战线的巩
    固和发展及重铸民族精神长城具有重要的作用:第四,延安时期中共对蒋记政府
    的“尊孔读经”等封建复古逆流的批判,既使人民群众认清了国民党统治思想的
    反动本质,也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第五,延安时期中共
    对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大大加强了党的道德修养的针对性与自觉性,不仅对
    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党的组织建设具有
    重要影响:第六,对封建迷信的批判,为科学思想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社
    会的文明与进步。最后,延安时期中共的传统文化研究活动对动员民众、移风易
    俗,最终取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研究、借
    鉴、批判、继承、创新的基本经验,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
    对加强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及道德建设、对建设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对实现祖国
    的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作用。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CC) is rich and profound with a long history. In China's modern history of over 100 years.in view of saving the nation,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for progressive Chinese people to find out how to face the influence and challenge of western culture and how to handle the TCC. But in this period, different political forces, such as the peasant movement and bourgeois revolutionary party with Hong Xiuquan and Sun Yat-sen as the leaders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the self-strengtheners of the landlord class and the Wu-hsu reformers of the bourgeoisie cannot treat the TCC scientifically: they denied it totally or succeeded it completely or insisted on the combination (irrelevant and improper in fac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inappropriate ideas of the TCC had a bad effect on the national salvation, the lesson of which is impressive.
    With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s influenc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ad formed correct view of new-democratic cul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Yan'an. As to the TCC, the CPC realized the historical necessity of its being replaced by new culture and analyzed its existence at that time; the party advocate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CC from Confucius to Sun Yat-sen and distinguished stale feudal culture from the people's culture; it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academic research of the TCC and fought against the doctrine of "back to the ancient" of the Kuomintang (KMT) reactionaries and Japanese invaders using the dross of the TCC as well as against feudal superstitious ideas. All of the above ideas and activities of the CPC we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enforcement of its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system and the victory of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also the accumulation of rich experience for the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CPC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Guided by the view of new-democratic culture, in thought, the CPC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CC in order to overcome dogmatism, to realize China's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to resist Japanese culture penetration, to win the victory over the ideological intrusion of the KMT and to set up a new culture and a new society for Chinese people; In practice, the CPC carried out overall researches of the TCC: 1. research of Confucianism, Monism and other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2. critical inheritance of experience and lesson from ancient famous battles and peasant wars 3. critical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art as well as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folk art 4. the making of protection law of relics 5. exposure and criticism of the doctrine of "back to the ancient" of the KMT reactionaries and Japanese invaders as well as feudal superstitious ideas.
    The above measures of the CPC have the traits of unity of nation and times, of consistence of science and revolution and of stress of region, popularity and affinity to the people.
    Although the CPC's research, utilization and criticism of the TCC have some
    
    
    drawbacks due to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CPC members' limited Marxist theoretical level at that time, all the activities are of historic significance: 1. The research of the TCC has realized the key link of Marxism and the TCC, i.e. China's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2. The inheritance and criticism of the TCC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gressive culture. 3. The research of the TCC has resisted the invasion of Japanese imperialist culture and aroused Chinese patriotism and nationalism, resulting in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ti-Japanese united front. 4. The criticism of the doctrine "back to the ancient" of the KMT reactionaries has made Chinese people clearly see the reactionary essence of the KMT ruling conception and to some extent enlarged the CPC's political influence. 5. The inheritance and criticism of traditional morals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 CPC's ideological work, style of work and organic construction. 6. The criticism of feudal superstitious ideas has prom
    oted social progress and civilization. 7. The research has arous
引文
[1] 按:也有的学者将延安时期界定为从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迁到延安到1947年3月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以前的时期,即党中央驻地在延安的时期。(梅剑主编的:《延安秘事——中共(1937—1947)》持上述观点。)笔者采纳的是郑德荣教授在其著《延安时期与毛泽东思想》一书中对延安时期的界定。笔者的选择主要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
    [2] 按:洪认清:《论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吴怀祺教授指导,2002年6月答辩通过。田亮:《抗战时期爱国主义史学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吴泽教授指导,1995年答辩通过。
    [3] 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4] 主要代表性著作有:(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杜蒲、李玉玲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2版;(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萧延中等编著:《外国学者评价毛泽东》(1-4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张树德著《国外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苏联)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著,吕文镜、吴名祺、唐秀兰、石菊英、余瑞先译:《延安日记》,现代史料编刊社出版,1980年12月印刷;(瑞士)瓦尔太·巴斯哈特;英国:彼得·弗来敏;美国:诺门·斐索思;苏联:Krauaya Zuezda著,哲非译:《红色的延安》,言行出版社刊行,1939年5月出版;(美)托马斯·阿瑟·毕森著,张星星、薛鲁夏译:《抗日战争前夜的延安之行》,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美)埃德加·斯诺,董乐山译:《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斯诺文集》第二卷(《红星照耀中国》),新华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
    [5] 主要代表性论文有:陈晋:《毛泽东与先进文化论纲》(上),《党的文献》2002年第1期;冯光明、赵金炎:《毛泽东与孙子兵法》,《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年第1期;郭建、周沛:《二十年来国内毛泽东文化观研究述评》,《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年第4期;戴木才:《中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人格》,《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年第2期;雍涛:《论毛泽东哲学的双重文化性格》,《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年第4期;雷健坤:《儒家中庸思想与毛泽东的解读》,《理论学刊》2002年第9期;瞿利业:《毛泽东延安时期历史教育思想与反对教条主
    
    义》;张彦玲:《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许全兴:《毛泽东论孔子‘正名’》,《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1期。
    [6] 主要著作有:马清福:《毛泽东评用古代文史哲》,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丁晓强:《经世学风与毛泽东思想的起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一版;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张静如:《毛泽东研究全书》(思想编上、下)长春出版社;毕剑横:《毛泽东与中国哲学传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汪澍白:《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李鹏程:《毛泽东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于振海:《毛泽东文化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黎永泰:《中西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黎永泰:《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刘春建:《神奇的契合: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聂耀:〈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戴知贤:《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吕明灼:《冲突与融合——毛泽东的文化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齐平、周振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四川省社科院出版1985年版;陈金龙:《继承与超越——毛泽东与孙中山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何显明:《超越与回归——毛泽东的心路历程》,学林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刘永佶:《中国官文化的奠基者与批判家——孔子与毛泽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许全兴著《毛泽东与孔夫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案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7] 李君如:《论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来源》,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3期。
    [8] 按:《艾思奇文集》第1卷主要收集其建国前关于哲学的文章、著作,对于它在文化领域的许多文章并没有收入文集。
    [9] 按:在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的《郭化若纪念文集》中甚至将其在延安的《孙子兵法研究》没有收入其中。
    [10] 龚书铎:《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载龚书铎、金冲及、宋小庆著:《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原则争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月第1版,第172~173页。
    [11] 李大钊:《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李大钊全集》第3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54页。
    [12] 李大钊:《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李大钊全集》第3卷,第44页。
    [13]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11月1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6月第1版,第145页。
    [14] 陈独秀:《答李杰》(1917年5月1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第215页。
    [15] 《杨昌济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203页。
    [16]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1920)》,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17] 毛泽东:《致周世钊信(1920年3月14日)》,《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第474页。
    [18] 按: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新文化斗士高举科学民主大旗,对封建文化进行批判时,其言辞可能相当激烈。这也许是一种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策略。也许是特定条件下的一时过激之词。就总体而言,及其理智与初衷而言,他们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批判都不是全盘的。
    [19]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李大钊全集》第2卷,第448~449页。
    [20]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全集》第2卷,第454页。
    [21] 陈独秀:《陈独秀答俞颂华》,《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第210页。
    [22] 陈独秀:《答〈新青年〉爱读者》,《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第222页。
    [23]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第354页。
    [24] 《〈新青年〉之新宣言》,载《新青年》(季刊)1923年第1期。
    [25] 以希祖:《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政治生活》,1924年第9期。
    [26] 按:具体内容参见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294~360页;张静如:《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56~60页。
    [27] 叶春、晏亚仙主编的《文化建设与苏区文化传统》一书,对苏区文化的形成、发展、特征、历史地位与历史启示进行了系统总结,认为苏区文化“是以工农大众为主体,反帝反封建为主要目标的民主革命文化”,“是紧密结合社会变革现实的速效性的革命功利文化”,“是真正大普及的群众文化”,“可以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开了新篇”,并指出其对后来的延安文化、抗战文化、国统区文化,直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都有重大影响,是中共
    
    文化事业的起点。王予霞、汤加庆、蔡佳伍著《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一书,在专门研究中央苏区文化事业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得出了与上书一致的学术观点。谢济堂的《闽西苏区教育史》、董纯才的《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刘增杰的《中国解放区文学史》、苏春生的《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陈元晖的《老解放区教育史》等著作,也是研究中共文化建设史的力作。另外,吴祖鲲曾发表《中央苏区文化建设论》,文此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28] 《湘鄂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文化问题决议案》(1931年9月23日),抄自江西省宜春地区档案馆。转引自汪木兰:《中央苏区文化方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第2期。
    [29] 《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32年9月6日),(江西省水新县档案馆)。转引自王予霞、汤加庆、蔡桂伍著:《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3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训令第一号——目前的教育任务》。转引自王予霞、汤加庆、蔡桂伍著:《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31] 《湘赣省文化教育建设决议草案》(1933年12月14日提交三全大会通过),(抄自江西省档案馆)。转引自王予霞、汤加庆、蔡桂伍著:《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32] 王予霞、汤加庆、蔡桂伍著:《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第117页。
    [33]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1929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06页。
    [34] 《俱乐部的组织和工作纲要》,1933年6月中央教育部制定。转引自王予霞、汤加庆、蔡桂伍著:《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18页。
    [35] 《〈革命歌谣选集〉编完以后》,《青年实话丛书》,1934年1月6日。转引自王予霞、汤加庆、蔡桂伍著:《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第117~118页。
    [36] 王子霞、汤加庆、蔡桂伍著:《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第118页。
    [37] 陈晋:《毛泽东与先进文化——一个历史的梳理和分析》,《〈毛泽东文集〉与毛泽东思想》,第163~164页。
    [38] 劭葆:《韩进谈中央苏区文艺——老红军访问记》,载《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第557页。
    [39] 瞿秋白:《赤都心史》,《瞿秋白文集》(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第194、195、166页。
    [40] 瞿秋白:《马克思文艺论的断篇后记》,《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1009页。
    [41] 瞿秋白:《马克思文艺论的断篇后记》,《瞿秋白文集》(二),第1010页。
    [42] 瞿秋白《关于整理中国文学史的问题》,《瞿秋白文集》(二),第968页。
    [43] 罗梅君:《1936年和1937年新启蒙运动中的陈伯达和艾思奇》,载《波鸿东亚研究年鉴》1979年,第67~91页(Leutner, Mechthild: Ch' Po-ta und Ai Szu-ch' I in der Neuen Aufk-1 arungsbewegung von 1936/37. In: Bochumer Jahrbuch zur Ostasienforschung 1979, s. 67—69)。转引自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第230页。
    [44] 张申府:《五四纪念与新启蒙运动》,《认识月刊》创刊号,思想文化问题特辑,1937年6月15日出版。
    [45] 何干之:《中国启蒙运动史》,生活书店,1947年版,第254页。
    [46] 陈伯达:《思想无罪——我们要为“保存中国最好的文化传统”和“争取现代文化的中国”而奋斗——》,《读书月报》1937年第3号。
    [47] 吕振羽:《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修订版),华东人民出版,1954年8月第一版,第45页。
    [48] 李大钊:《国情》(1914年11月10日),《李大钊全集》第1卷,第691页。
    [49] 陈晋:《毛泽东与先进文化---一个历史的梳理与分析》,《毛泽东文集与毛泽东思想》,第154、152页。
    [50]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109页。
    [51] 陈独秀:《国学》,《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6月第1版,第404页。
    [52]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611页。
    [5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页。
    [54]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797页。
    [55] 陈伯达:《论文化运动中的民族传统》,载《解放》第46期。
    [56] 《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三),人民出版社
    
    据1959年6月第1版重排,第8页。
    [57]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4页。
    [58] 毛泽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59]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708页。
    [60]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533页。
    [61] 张闻天:《提高干部学习的质量》,《张闻天文集》(第三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147页。
    [62] 按:甚至有的学者将“中共延安整风实际上正是一场批判党内‘全盘西化论’(王明教条主义),拯救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运动。”——赵子颉、段志文:《试论延安时期的文化观》,载《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79~84页。
    [63]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腳第2卷,第533~534页。
    [64]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1940年),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文学教研室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第1版,第13~14页。
    [65]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66] 范文澜:《古今中外法浅释》,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9月3日。
    [67] 吴玉章《历史文集·序言》,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68] 吴玉章:《研究中国历史的意义》,载《解放》第52期。
    [69]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09页。
    [70] 列宁:《论青年的学习问题》,《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第348页。
    [71] 列宁:《论论无产阶级的文化》,《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62页。
    [7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8、707页。
    [73] 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张闻天文集》(第三卷),第41页。
    [74] 吕振羽:《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中国社会史诸问题》,第151页。
    [75] 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1年增订版关于《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一文撰写的目的的解释。转引自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60页。
    [76] 陈伯达:《论文化运动中的民族传统》,载《解放》第46期。
    
    
    [77] 艾思奇:《如何接受文化遗产》,载《群众》周刊、九卷一期。
    [78] 艾思奇:《五四文化运动在今日的意义》,《新中华报》1939年4月28日。
    [79] 胡蛮:《鲁迅对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问题的意见》,见《中国文化》创刊号。
    [80] 默涵:《“习见常闻”与“喜闻乐见”》,见《中国文化》第2卷,第2期。
    [81] 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2月26日、27日连载。
    [82] 毛泽东:《致范文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63页。
    [83] 艾思奇:《关于形式论理学与辩证法》,《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20页。
    [84] 艾思奇:《抗战以来的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553、553页。
    [85] 和培元:《论新哲学的特性与新哲学的中国化》,《中国文化》第3卷,第2、3期。
    [86] 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张闻天文集》第三卷,第36页。
    [87] 艾思奇:《如何接受文化遗产》,载《群众》周刊、九卷一期。
    [88] 龚书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文化》,载龚书铎、金冲及、宋小庆著:《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原则争论》,第172~173页。
    [89] 《诗经·小雅·常棣》
    [90] 吴玉章:《研究中国历史的意义》,载《解放》第52期。
    [91] 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著,吕文镜、吴名祺、唐秀兰、石菊英、余瑞先译:《延安日记》,现代史料编刊社出版,1980年12月印刷,第108页。
    [92] 毛泽东:《致何干之》,《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36页。
    [104] 尹达:《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起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史学史研究室编:《尹达史学论著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301页。
    [94] 《民生史观研究文集》,重庆中山文化教育馆,1943年版。转引自田亮:《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史学思想研究》(博士论文),第105页。
    [95] 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新知书店1946年版,第2页。
    [96] 郭化若:《赤壁之役》,《八路军军政杂志》第1卷第2期。
    [9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708页。
    [98] 《各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政策讨论提纲》,《共产党人》第15期。
    [99] 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第3卷第2期。
    [100] 范文澜:《斥所谓中国文化的统一性》,《解放日报》1943年7月10日。
    [101] 《青年中国季刊》,1939年9月30日创刊号。
    
    
    [102] 胡秋原:《新民族文化的创造》,《经纬》第1卷第10期。
    [103] 周积明:《本世纪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特点》,《光明日报》1997年10月14日。
    [104]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
    [105]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载《解放》第69期。
    [106] 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434页。
    [107] 《论语·子路》
    [108]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载《解放》第69期。
    [109]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4页。
    [110]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载《解放》第69期。
    [111]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4页。
    [112]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5页。
    [113]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载《解放》第69期。
    [114] 按:参见本文第六章第一节。
    [115] 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延安新哲学年会讲演提纲》,《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第256、265、266、267、270、268、269、298、299页。
    [116] 陈清泉、苏双碧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第1496页。
    [117] 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延安新哲学年会讲演提纲》,《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第268、269、266、267、299、266、267页。
    [118] 陈清泉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下),第1496页。
    [119] 陈清泉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下),第1477页。
    [120] 《论语·雍也》
    [121] 《论语·先进》
    [122] 《礼记·中庸》
    [123] 按:早在1934年艾思奇在上海《申报月刊》第三卷第十期上发表的《中庸观念的分析》一文中,把中庸观念与黑格尔的质量论理联系起来进行对比研究。对中庸思想的真理性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若把中庸当作事物存在的原理之一看,那就用今日的哲学标准来衡量,它仍可以保持其一面的真理性”。同时艾思奇也指出了中庸观念的不足:“中庸主义就是将质量现象神圣化了以后的一种观念论。”
    
    
    [124]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9期。
    [125] 《礼记·中庸》
    [126] 朱熹注:《四书集注·中庸》
    [127]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6页。
    [128]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载《解放》第69期。
    [129]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6页。
    [130] 《论语·学而》
    [131]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6页。
    [132] 《论语·雍也》
    [133] 毛泽东:《致陈伯达》,《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1页。
    [134] 张闻天:《论待人接物问题》,《张闻天选集》1985年版,第213页。
    [135] 《礼记·中庸》
    [136]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9期。
    [137] 张闻天:《论待人接物问题》,《张闻天选集》,第203~204页。
    [138]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6~147页。
    [139]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9期。
    [140] 艾思奇编:《哲学选辑》1939年五月延安解放社第一版。转引自《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368页。
    [141]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9期。
    [142] 艾思奇编:《哲学选辑》1939年五月延安解放社第一版。转引自《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368页。
    [143]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364页。
    [144] 按:事实上,孔子对搞折衷主义的人十分憎恶,他把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到哪里都受欢迎的人叫做“乡愿” (即含糊苟且,不分善恶是非之人).客观地讲,孔子的中庸观含有折衷的成份,但不是哲学上的折衷主义,毛泽东对中庸观之折衷主义的定性是从中庸的转义即社会意义上(反对废止剥削又反对过分剥削)对中庸予以定性,而非对中庸学术、哲学意义上的评价。
    [145]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380页。
    [146]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页。
    [147]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8页。
    [148]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148页。
    
    
    [149] 中庸思想中强骄的精神、刚毅等等(在中庸思想研究里提到,在此不再赘述)
    [150] 陈伯达:《关于“孝”——旧教条的批判之一》,《中国文化》第2卷2期。
    [151] 陈伯达:新道德观》,载《中国文化》第2卷4期。
    [152] 毛泽东:《中西社会文化差异从何而来——读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396页。
    [153] 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册),第403页。
    [154]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载《解放》第69期。
    [155]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5页。
    [156]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8页。
    [157] 李希泌:《回忆朱总司令与李根源的交往》,载《昆明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3期。
    [158] 陈伯达:《新道德观》,载《中国文化》第2卷4期。
    [159] 艾思奇:《共产主义者与道德》,《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第410页。
    [160] 艾思奇:《共产主义者与道德》,《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411页。
    [161] 陈伯达:《新道德观》,载《中国文化》第2卷4期。
    [162] 艾思奇:《共产主义者与道德》,《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407页。
    [163] 艾思奇:《共产主义者与道德》,《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408页。
    [164] 《孟子·梁惠王》
    [165] 薄一波:《领袖、元帅、战友》(增订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166] 陈伯达:新道德观》,《中国文化》第2卷4期
    [167]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9期。
    [168] 艾恩奇:《共产主义者与道德》,《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418~419页。
    [169] 参见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158页。
    [170]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9期。
    [171]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第149页。
    [172]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01页。
    [173] 《孟子·告子下》
    
    
    [174]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32页。
    [175] 《孟子·滕文公下》
    [176] 《礼记·中庸》(全文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思是: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
    [177]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选集》,第109页。
    [178] 张闻天:《论待人接物问题》,《张闻天选集》,第202、207、209、213、218、219、220、221、222页。
    [179] 曾彦修:《张闻天:中共倡导优秀传统文化第一人》,《炎黄春秋》2002年第4期。
    [180] 张闻天:《论待人接物问题》,《张闻天选集》,第202页。
    [181] 按:曾彦修先生在《炎黄春秋》2002年第4期上发表的《张闻天:中共倡导优秀传统文化第一人》一文认为:张闻天1938年7月26日在抗日军政大学的演讲《论待人接物问题》“确实未曾谈多少抗日战争问题,而是大量谈如何认识、接受和发展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优秀内容问题,根本上是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大问题”。181由此,曾先生认为《论待人接物问题》的题目不太能反映讲演的内容,题目应当是“论如何继承和发扬优良民族传统文化问题”才更确切.对于曾文的这个结论,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论待人接物问题》不是未曾谈多少抗日战争问题,也不是大量谈如何认识、接受和发展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优秀内容问题、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而是在抗日战争背景下,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光辉文献。张闻天论述共产党员待人接物问题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如何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该文也是一篇教育党员和革命者在抗战实践中反对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不朽力作。详见笔者撰写的《对张闻天〈论待人接物问题〉一文的释读——与曾彦修先生商榷》一文。
    [182] 《汉书·河间献王传》
    [183] 按: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故本文不再详述。参见王兴国:《实事求是论——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命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2版)一书。该书对“实事求是”从考据学命题到哲学认识论命题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实事求是”从中国传统哲学命题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的转变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184] 《诗经·周颂·敬之》
    [185] 唐·白居易:《唐淮南节度使李公家碑铭序》
    
    
    [186] 《诗经·大序》
    [187] 毛泽东:《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1945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126页。
    [188]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48页。
    [189]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44页。
    [190] 《孟子·告子上》
    [191] 《论语·子路》
    [192] 《反对教育工作中的急性病》,《解放日报》,1942年4月17日。
    [193] 吴天石:《苏中四分区的教育改进会》(1943年12月),《老解放区教育作回忆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194] 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16页。
    [195]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5页。
    [196] 陈伯达:《孔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9期。
    [197]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69页。
    [198]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544页。
    [199]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708页。
    [200] 毛泽东:《致张闻天》(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8页。
    [201] 按:郑杰文:《20世纪墨学研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本书以1919年、1949年、1976年为界分为四个时期对20世纪墨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墨家社会学说研究与评价、墨学史研究与考证、墨辩逻辑与墨家科技研究、墨家军事学说研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分析了20世纪墨学研究规律与走向,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但是本书在对20世纪墨学研究史的整理过程中,除了提到叶蠖生的《答庞公先生〈关于墨家〉》,再没有提及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墨学研究,这里既包括毛泽东的论述、也包括陈伯达的墨子思想研究三篇、还包括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对墨子思想的研究。这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尽管延安时期中共的墨子思想研究带有很强的政治功利性,具有一定政治色彩,相对而言学术味略微差了点,但它毕竟也是一种学术路径,代表一种学术研究的方向,因而对于本书而言这不能不算是一种遗憾。)同时也说明了延安时期中共的墨子思想研究的薄弱,至少表明学术界对延安时期中共的墨子思想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墨家思想研究较多的延安学者代表是陈伯达。延安时期,
    
    他先后发表关于墨家思想研究的论文若干篇:陈伯达:《墨子的哲学思想》(上),《解放》第八十二期,第20~23页;《墨子的哲学思想》(中),《解放》第一○二期,第15~21页;《墨子的哲学思想》(下),《解放》第一○四期,第19~25页;(陈伯达认为名家的惠施与公孙龙“都是墨者”)《关于知行问题之研究》,载《解放》,第50期。陈伯达:《中国古代哲学的开端》,载《解放》第62期。叶蠖生的《答庞公先生〈关于墨家〉》,载《解放日报》1942年11月18日。此外,围绕着陈伯达的研究,毛泽东在给张闻天和陈伯达的两封信中,也系统表述了毛泽东对墨子思想研究的看法;张闻天、艾思奇也提倡墨家的作风;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对墨家思想也进行了研究和整理。毛泽东:《致陈伯达》,载《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0~143页:《致张闻天》,载《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50~152页;张闻天:《论待人接物问题》,《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217页。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以及艾思奇的《共产主义者与道德》都对墨家思想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202] 陈伯达:《关于知行问题之研究》,《解放》第50期。
    [203] 《墨子》
    [204] 陈伯达:《墨子的哲学思想》(上),《解放》,第82期。
    [205] 陈伯达:《杨子哲学思想》,《群众》第四卷,第394页。
    [206] 陈伯达:《墨子哲学思想》中篇,《解放》第一○二期。
    [207] 陈伯达:《惠施及其辩者的哲学思想》,《理论与现实》第一卷第二期(1938年8月15日)。
    [208] 陈伯达:《关于知行问题之研究》,《解放》第50期。
    [209] 陈伯达:《墨子哲学思想》(中篇),《解放》第一○二期。
    [210] 《墨子·经下》
    [211] 《墨子·经说》
    [212] 陈伯达:《墨子哲学思想》(中篇),《解放》第一○二期。
    [213] 《墨子·经下》
    [214] 毛泽东:《致陈伯达》,《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1、142页。
    [215] 陈伯达:《墨子的哲学思想》(下),《解放》第一○四期。
    [216] 陈伯达:《杨子哲学思想》,《群众》第四卷。第394页。
    [217] 张闻天:《论待人接物问题》,《张闻天选集》,第217页。
    [218] 艾思奇:《共产主义者与道德》,《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408页。
    
    
    [219] 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范文澜全集》第七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76页。
    [220] 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范文澜全集》第七卷,第76页。
    [221] 陈伯达:《墨子的哲学思想》(下),《解放》第一○四期。
    [222] 毛泽东:《致陈伯达》,《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0页。
    [223] 陈伯达:《墨子的哲学思想》(下),《解放》第一○四期。
    [224]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范文澜全集》第七卷,第75~76页。
    [225] 转引自何显明:《毛泽东的心路历程》,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226] 陈伯达:《惠施及其辩者的哲学思想》《理论与现实》第一卷第二期。
    [227] 陈伯达:《墨子哲学思想》(中篇),载《解放》第一○二期。
    [228]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范文澜全集》第七卷,第76页。
    [229] 毛泽东:《致陈伯达》,《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0页。
    [230] 按:延安时期党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陈伯达:《老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筇63、64期,第27页。《关于知行问题之研究》,《解放》,第50期。陈伯达:《中国古代哲学的开端》,《解放》第62期。
    [231] 陈伯达:《中国古代哲学的开端》,《解放》第62期。
    [232] 陈伯达:《老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3、64期。
    [233] 《老子》
    [234] 陈伯达:《老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3、64期。
    [235]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范文澜全集》第七卷,第77页。
    [236] 陈伯达:《老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3、64期。
    [237] 《左传·桓公六年》
    [238]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239] 陈伯达:《老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3、64期。
    [240] 《老子》
    [241] 陈伯达:《老子的哲学思想》,《解放》第63、64期。
    [242]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范文澜全集》第七卷,第77~78页。
    [243] 陈伯达:《老子的哲学思想》,载《解放》第63、64期,第30页。
    [244]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范文澜全集》,第七卷,第78、202、204页。
    [245] 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第53、55页。
    [246]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下,《范文澜全集》,第八卷,第641页。
    [247]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下,《范文澜全集》,第八卷,第637、639、641、640页。
    
    
    [248] 毛泽东:《致叶剑英、刘鼎》(1936年10月22日),《毛泽东书信选集》,第81页。
    [249] 樊昊:《毛泽东和他的军事教育顾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250] 郭化若:《八路军的军事理论》,《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8期。
    [251] [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6页。
    [252] [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994页。
    [253] 郭化若:《赤壁之役》,1939年2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2期。
    [254]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03页。
    [255]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1页。
    [256]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05页。
    [257]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34页。
    [258]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2页。
    [259] 郭化若:《赤壁之役》,1939年2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2期。
    [260] 郭化若:《齐燕即墨之役》,1939年5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5期。
    [261] 郭化若:《淝水之役》,载1939年4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4期。
    [262] 郭化若:《孔明兵法之一斑》,载《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3、4期。
    [263] 郭化若:《赤壁之役》,《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2期。
    [264] 郭化若:《淝水之役》,载1939年4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4期。
    [265] 樊昊:《毛泽东和他的军事教育顾问》,第201页。
    [266] 黄丽镛编著:《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267] 武原、曹爽编:《外国人眼中的中共群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6页。
    [268] 《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
    [269] 《管文蔚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9~310页。转引自黄丽镛编著:《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第129~130页。
    [270] 黄丽镛编著:《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第152页。
    [271] 彭德怀:《争取持久抗战胜利的几个先决问题》,彭德怀转编写组编:《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
    [272]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5页。
    [273] 毛泽东:《致李鼎铭》,《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30页。
    [274]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18~419页。
    [275]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47~948页。
    
    
    [276] 毛泽东:《致郭沬若》,《毛泽东文艺论集》,第287页。
    [277]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1页。
    [278] 《郭化若回忆录》,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北京第1版,第165页。
    [27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上,第587页。
    [280] 毛泽东:《致叶剑英、刘鼎》,《毛泽东书信选集》,第81页。
    [281] 转引自: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册,第460~461页。
    [282] 摘自毛泽东1960年12月25同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谈话《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党的文献》1993年第4期。
    [283] 黄允升:《〈遵义会议纪实〉若干史实辨正》,载《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2期。毛泽东会见日本社会党由顾问铃木茂三郎率领的访华代表团的谈话,1962年1月12日。转引自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342页。
    [284] 吴黎平:《永远铭记毛主席关于战斗唯物主义的教导》,转引自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第459页。
    [285] 《郭化若回忆录》,第165页。
    [286] 黄丽铺编著:《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第113页;《刘伯承回忆录》,第2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171页。
    [287] 黄丽铺编著:《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第151页。
    [288] 《孙子兵法·谋攻篇》
    [289]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1~182页。
    [290]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0页。
    [291] 《孙子兵法·计篇》
    [292]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2~313页。
    [293]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三),1940年1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1期。
    [294] 《孙子兵法·用间篇》
    [295]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三),1940年1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1期。
    [296] 《孙子兵法·作战篇》
    [297]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三),1940年1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1期。
    [298] 《孙子兵法·谋攻篇》
    
    
    [299]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三),1940年1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1期。
    [300] 《孙子兵法·军争篇》
    [301]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一),1939年11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11期。
    [302]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三),1940年1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1期。
    [303]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一),1939年11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11期。
    [304] 《孙子兵法·九地篇》
    [305] 《孙子兵法·计篇》
    [306] 《孙子兵法·形篇》
    [307] 《孙子兵法·谋攻篇》
    [308] 《孙子兵法·军争篇》
    [309]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二),1939年12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12期。
    [310] 《孙子兵法·作战篇》
    [311]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二),1939年12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12期。
    [312] 《孙子兵法·谋攻篇》
    [313]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二),1939年12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12期。
    [314] 郭化若:《孔明兵法之一斑》,《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3、4期。
    [315]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09页。
    [316]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二),1939年12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12期。
    [317] 郭化若:《孔明兵法之一斑》,《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3、4期。
    [318] 郭化若:《齐燕即墨之役》,《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5期。
    [319] 郭化若:《淝水之役》,载1939年4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4期。
    [320] 张志清、孙立、白均堂著:《延安整风前后》,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85页。
    [321]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03~204页。
    
    
    [322]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11页。
    [323]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5页。
    [324]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3页。
    [325] 樊昊:《毛泽东和他的军事教育顾问》,第198页。
    [326] 郭化若:《〈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三),1940年1月《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二卷第1期。
    [327] 樊昊:《毛泽东和他的军事教育顾问》,第201页。
    [328]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页。
    [329] 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330]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1938年5月4日),1938年5月21日《解放》第39期。
    [331]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
    [33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49页。
    [333]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1940年1月20日《新中华报》。
    [334]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中国文化》创刊号。
    [335]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论集》,第57、63页。
    [336]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文艺论集》,第111页。
    [337] 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年1月——1948年3月),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136页。
    [338] 《各抗日根据地群众鼓动工作工作的指示》(1941年7月10日),载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第855页。
    [339] 艾思奇:《旧形式新问题》,原载《文艺突击》新1卷第2期,1939年6月25日,转引自《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第590、589页。
    [340] 王实味:《文艺民族形式问题上的旧错误与新偏向》,《中国文化》第2卷第6期。
    [341] 按:对于文艺民族形式讨论的过程及具体内容,本文囿于篇幅所限不作详细介绍,读者可参见如下著作及论文: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刘绶松著:《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付道磊:《文人的理想与新中国梦——1936年到1942年延安
    
    的文化与文学剖析》(未刊博士论文);张希贤著:《延安时期党领导思想文化战线的历史经验初探》,北图D231;王同起:《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思潮》等。
    [342] 参见邓友民:《鲁迅艺术学院访问记》,载1938年4月19日《新华日报》。
    [343] 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缘起,原载1942年10月10日《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1942年10月12日《解放日报》第4版。转引自刘增杰、赵明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第519页。
    [344] 据天蓝当时所做的一项调查,部队战士十分喜欢有锣鼓、有武打、有歌唱的京剧。参见天蓝:《部队文艺一览》,《解放日报》,1945年3月19日。
    [345] 《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缘起》,1942年10月10日《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转引自刘增杰、赵明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第519页。
    [346] 刘芝明:《从〈逼上梁山〉的出版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2月26日、2月27日。
    [347] 阿甲:《延安京剧活动追忆》,《人民日报》1987年5月20日。
    [348] 注:资金主要是毛泽东、董必武、周恩来、王明等参加国民参议会的车马费两千元,在八路军办事处的帮助下购得的。
    [349] 注:从1940年元旦开始,京剧《法门寺》和话剧《日出》反复轮换演出。毛泽东只看了一次《日出》,而《法门寺》则连看四场。
    [350] 参见王培元著:《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259页。
    [351] 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558页。
    [352] 《延安平剧院组织规程》,转引自: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中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版,第938页。
    [35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中卷,第490~491页。
    [354] 转引自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62页。
    [355] 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年1月—1948年3月),第569页。
    [356] 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第268页。
    [357] 《〈三打祝家庄〉开始公演很有政策教育意义》,1945年3月1日《解放日报》。
    [358] 毛泽东:《发展陕甘宁边区的文化艺术》,《毛泽东文艺论集》,第107页。
    
    
    [359] 转引自:刘绶松著:《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43~544页。
    [360] 原载1942年10月10日《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转引自:刘增杰、赵明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第521页。
    [361]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刘增杰、赵明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第447页。
    [362]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载《中国文化》创刊号。
    [363] (美)海伦·斯诺,安危译:《卓有成效的延安戏剧》,载《延安文艺研究》1989年第2期(总第19期),1989年5月7日出版,第15、20页。
    [364] 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马可:《冼星海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5页。
    [365] 冼星海:《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文艺战线》,第1卷第5期。
    [366] 贺绿汀:《抗战音乐的历程及音乐的民族形式》,转引自“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第692页。
    [367] 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第121、122页。
    [368] 参见《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第2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75页。
    [369] 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一)时人论文:罗思:《论美术上的民族形式与抗日内容》,载1939年11月16日《文艺战线》第1卷5号;胡蛮:《关于绘画上的‘六法’——中国美术史中的一节》,《中国文化》第1卷第3期;胡蛮:《欧化的中国美术之批判》,载1940年6月25《中国文化》第1卷第4期;胡蛮:《中国美术上的文艺复兴》,载1940年9月25《中国文化》第2卷第1期。胡蛮:《中国美术史上的新机运》,载1940年11月25《中国文化》第2卷第3期;胡蛮:《抗战以来的美术运动》,载1941年8月20日《中国文化》第3卷第2~3期;江丰:《绘画上的利用旧形式问题》,载1941年12月2日《解放日报》副刊《文艺》第48期;贾怀济、平凡、刘漠冰、陈叔亮:《几种美术宣传方式的试验》,载1944年8月28日《解放日报》;王朝闻:《年画的内容和形式》,载1945年5月18日《解放日报》。(二)当事人的回忆文章:江丰:《回忆延安木刻运动》,载1979年第3期《美术研究》;陈叔亮:《回忆鲁艺》,原载《解放区木刻》;张望:《延安美术活动回顾》,载1959年第4期《美术研究》;胡一川:《回忆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敌后》,载1961年第4期《美术》;罗工柳:《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敌后方》,载1960年第23期《版画》;彦涵:《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年画和
    
    木刻活动》,载1957年第3期《美术》;杨涵:《版画活动在新四军》,原载《解放区木刻》;邹雅:《晋冀鲁豫解放区木刻活动》原载《解放区木刻》;徐灵:《晋察冀敌后木刻运动》原载《解放区木刻》。
    [370] 罗思:《论美术上的民族形式与抗日内容》,原载《文艺战线》第1卷第5期(1939年11月16日出版),第3~6页;《抗战文学期刊选辑》第二辑,《抗战文学期刊选辑》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第239~242页。
    [371] 胡蛮:《欧化的中国美术之批判》,载1940年6月25《中国文化》第1卷第4期。
    [372] 罗思:《论美术上的民族形式与抗日内容》,原载《文艺战线》第1卷第5期(1939年11月16日出版),第3~6页;《抗战文学期刊选辑》第二辑,第239~242页。
    [373] 陈叔亮:《回忆鲁艺》,李桦、李树声、马克编:《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1931——1981》,辽宁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280、281页。
    [374] 江丰:《回忆延安木刻运动》,《美术研究》1979年第3期。
    [375] 胡蛮:《抗战以来的美术运动》,载1941年8月20日《中国文化》第3卷第2~3期。
    [376] 艾青、江丰:《西北剪纸集》,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9年版。
    [377] 王培元著:《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第135页。
    [378] 茅盾:《门外汉的感想》,原载1946年1月23日《解放日报》,转引自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办刊史研究室编:《延安文萃》(上),北京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第477页。
    [379] 参见彦涵:《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年画和木刻活动》,载1957年第3期《美术》。
    [380] (美国)爱泼斯坦:《作为武器的艺术——中国木刻》,1949年4月25日香港《大公报》副刊《文艺》69期。
    [381] 鲁迅:《引玉集》后记,载《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418~419页。
    [382] 研究论文:张志强:《陕甘宁边区重视文物收集和保护》,《中原文物》1994年第1期。
    [383] 1939年3月8日《解放》第66期。
    [384]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科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资料汇编》第12辑,档案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第440~441页。
    [385] 按: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机构未能成立,但是,边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仍然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1943年延安出版的尹达著《中国原始社会》一书,可以看到1942年延安大砭沟等地出土的龙山文化陶鬲、石器等图像,便是当时古代文物得到妥善保存的证据。——高广仁、王世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考古文物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344页。
    [386]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6—1947)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548页。
    [387]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第68页。
    [388]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第479页。
    [389] 薄一波著:《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战争岁月),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330~331页。
    [390] 高广仁、王世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考古文物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344页。
    [391] 《解放日报》,1946年1月30日。
    [392] 《民主政府保护孔陵胜迹》,《解放日报》,1946年3月14日。
    [393] 《民主政府保护孔庙外传破坏纯系造谣》,《解放日报》,1946年4月25日
    [394] 《冀东保存古迹》,《解放日报》,1946年4月3日。
    [395] 《庆阳组委员会保护古物森林》,《解放日报》,1941年7月5日。
    [396] 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国民党、日本帝国主义、汪伪政权、华北新民主义利用传统文化的腐朽成分所进行愚民活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它们所进行的封建复古逆流也进行了相应的批判。但是据笔者目前查到的材料,延安时期党对封建复古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批判上,而对日本、汪伪、华北伪政权所进行的复古活动的批判却十分少见。本节主要是对蒋介石政权封建复古主义及对日本侵略者奴化思想批判的研究。
    [397] 陈晋:《毛泽东与先进文化——一个历史的梳理和分析》,《〈毛泽东文集〉与毛泽东思想》,第147页。
    [398] 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张闻天文集》(三),第40~41页。
    [399] 周恩来:《文化界共同起来为新文化建设而努力》(194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
    
    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400] 艾思奇:《当前文化运动的任务》,《艾思奇文集》第一卷,第502页。
    [401]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会议通过陈果夫等关于确定文化建设原则纲领的提案》(1938年3月3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第1页。
    [402] 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张闻天文集》(三),第43页。
    [403] 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的意义和目的》(1934年3月19日),肖继宗编:《革命文献》第68辑(《新生活运动史料》),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32页。
    [404] 宋淑玉:《近代中国尊孔读经的历史考察》,山东师范大学田海林教授指导,未刊硕士论文。
    [405]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4页。
    [406] 邓小平:《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第22~23页。
    [407] 田海林:《中国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408]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4、695页。
    [409]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83页。
    [410]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8页。
    [411] 毛泽东:《致范文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63页。
    [412] 按:在中共中央先后通过的《中央关于精神动员的指示》(1939年4月5日)、《中央关于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1939年4月26日)、《中央关于精神总动员的第二次指示》(1939年4月27日)文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413] 蒋介石:《三民主义之体系及其实行程序》,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第四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第336~337页。
    [414] 参见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郭汉民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366~375页。
    [415] 《中国思想界现在的中心任务》,《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5月5日。
    [416] 刘少奇:《关于打破对国民党的幻想的指示》,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第81页。
    [417] 《中国思想界现在的中心任务》,《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5月5日。
    
    
    [418] 主要批判文章有:《中国思想界现在的中心任务》,《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5月5日;齐燕铭:《驳蒋介石的文化观》,《解放日报》,1943年5月5日;《抗战与民主不可分离——祝第二届联合国日》,《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6月14日;《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7月1日;《延安民众抗战六周年纪念大会关于呼吁团结反对内战通电》,《解放日报》,1943年7月10日;毛泽东:《质问国民党》(1943年7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03~909;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年7月21日;刘少奇:《关于打破对国民党的幻想的指示》(1943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81页;范文澜:《谁革命?革谁的命?》,《解放日报》,1943年8月1日;周恩来:《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1943年8月2日),《解放日报》,1943年8月6日;吕振羽:《国共两党和中国之命运——驳蒋著〈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年8月7日;艾思奇:《评〈中国之命运〉——极端唯心论的愚民哲学》,《解放日报》,1943年8月11日;周恩来:《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1943年8月16日),《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142~156页;范文澜:《袁世凯再版》,《解放日报》1943年8月23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8月25日;《法西斯主义就是祸国叛国亡国的主义》,《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9月13日;《国民党与民族主义》,《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9月18日;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1943年10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14~927;等文章对蒋介石所推崇的封建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延安时期党对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根绝国内的法西斯宣传》,《解放日报》社论。
    [419] 周恩来:《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1943年8月16日),《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147页。
    [420] 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年7月21日。
    [421] 《国民党与民族主义》,《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9月18日。
    [422] 周恩来:《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46页。
    [423] 艾思奇:《评〈中国之命运〉——极端唯心论的愚民哲学》,《解放日报》,1943年8月11日。
    
    
    [424] 周恩来:《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46~149页。
    [425] 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年7月21日。
    [426] 齐燕铭:《驳蒋介石的文化观》,《解放日报》,1943年8月9日。
    [427] 《抗战与民主不可分离——祝第二届联合国日》,《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6月14日。
    [428]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8月25日。
    [429] 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年7月21日。
    [430] 齐燕铭:《驳蒋介石的文化观》,《解放日报》,1943年8月9日。
    [431] 吕振羽:《国共两党和中国之命运——驳蒋著〈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年8月7日。
    [432] 齐燕铭:《驳蒋介石的文化观》,《解放日报》,1943年8月9日。
    [433] 艾思奇:《评〈中国之命运〉——极端唯心论的愚民哲学》,《解放日报》,1943年8月11日。
    [434] 周恩来:《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46~149页。
    [435] 艾思奇:《评〈中国之命运〉——极端唯心论的愚民哲学》,《解放日报》,1943年8月11日。
    [436] 艾思奇:《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564、566页。
    [437] 陈伯达:《评〈中国之命运〉》,《解放日报》,1943年7月21日。
    [438] 艾思奇:《如何接受文化遗产》,《群众》周刊,九卷一期。
    [439] 邓小平:《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3页。
    [440] 艾思奇:《当前文化运动的任务》,《艾思奇文集》第1卷,第502、504页。
    [441] 尹达:《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起源》,《尹达史学论著选集》,第301、306、310、312、316、317页。
    [442] 按:此外,国统区吴泽:《中国人种文化起源论》,载《民生史观研究文集》,1943年重庆中山文化教育馆印。
    [443] 本位田样男:《日本对东亚再建的使命》,《华文大阪每日》第二卷第2期第6号,转引自高军等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5页。
    
    
    [444] 河相达夫:《中日提携之原理》,《新民周刊》第15期,1933年12月。转引自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51页。
    [445] 德福诸一郎:《中日相知乃相亲之前提》,《华文大阪每日》创刊号,1938年1月1日。转引自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51页。
    [446] 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1年修订版。
    [447] 参见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第152~153页。
    [448] 当时批判秋泽修二封建社会停滞性的文章主要还有:(1)华岗:《评侵略主义的中国历史观》,《中国历史论集》;《中国社会发展阻滞的基因》,《中国历史散论》作者书屋1947年版。(2)罗克汀:《论中国社会发展阻滞的原因》,载《群众》第8卷,1、2合期。(3)王亚南:《官僚政治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载《时与文》第2卷,第19期。(4)吴泽:《中国社会历史是“停滞” 、“倒退”的吗?——秋泽修二的法西斯侵华史观批判》,载《读书月报》1940年第2卷第8期。
    [449] 徐立群:《中国史话》,人民出版社1952年重印本,第151~154页。
    [450] 《李鼎铭文集·纪念·传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451] 胡乔木:《反迷信提纲》,《胡乔木文集》第三卷,1993年版,第274页。
    [452] 艾思奇:《社会科学要研究什么》,原载《解放日报》1943年3月23日,转引自:陕西省高等院校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延安大学分会编:《陕甘宁边区自然辩证法研究资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
    [453]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5~646页。
    [454] 胡乔木:《反迷信提纲》,《胡乔木文集》第三卷,1993年版,第页。
    [455] 胡乔木:《反迷信提纲》,《胡乔木文集》第三卷,1993年版,第275、274页。
    [456] 《李鼎铭文集·纪念·传略》,第41页。
    [457] 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19页。
    [458] 《农村里的“耗子”》,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延安文萃》下,第693页。
    [459] 《李鼎铭文集·纪念·传略》,第41页。
    [460] 《提倡自然科学》(解放日报社论),原载《解放日报》1941年6月12日,转引自: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编辑委员会编:《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业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81页。
    
    
    [461] 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19页。
    [462] 胡乔木:《反迷信提纲》,《胡乔木文集》第三卷,第279页。
    [463] 转引自:龚育之:《我党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历史回顾》,《求是》1999年第16期,第19页。
    [464]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五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56页。
    [465] 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三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466]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566页。
    [467] 胡乔木:《反迷信提纲》,《胡乔木文集》第三卷,第279页。
    [468]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页。
    [469] 《提倡自然科学》,原载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报》社论,转引自《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第80~81页。
    [470] 毛泽东:《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五卷,第24~25页。
    [471] 谢克著:《延安十年》,上海青年出版社印行,1946年版,第7页。
    [472]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11、1013页。
    [473] 胡乔木:《反迷信提纲》,《胡乔木文集》第三卷,第279页。
    [474] 《不近人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延安文萃》下,第720页。
    [475] 《农村里的“耗子”》,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延安文萃》下,第693页。
    [476] 《不近人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延安文萃》下,第720页。
    [477] 《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文献卷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382页。
    [478] 《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文献卷下,第481页。
    [479] 周万龙、张德柱、田维宽主编《延安英烈》,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34页。
    [480] 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19~120页。
    [481] 胡乔木:《反迷信提纲》,《胡乔木文集》第三卷,第274页。
    [482] 《自然科学研究会宣言》,陕西省高等院校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延安大学分会
    
    编:《陕甘宁边区自然辩证法研究资料》,第88页。
    [483] 《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第81、80页。
    [484] 《国医代表大会闭幕,国医研究会正式成立》,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政府资料》四,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356页。
    [485]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政府资料》四,第599页。
    [486] 《团结中医和西医》,《陕甘宁边区自然辩证法研究资料》,第162页。
    [487] 《团结中医和西医》,陕西省高等院校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延安大学分会编:《陕甘宁边区自然辩证法研究资料》,第162页。
    [488] 吴藻溪:《新兴自然科学在中国》,《陕甘宁边区自然辩证法研究资料》,第162页。
    [489] 参见陕西省高等院校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延安大学分会编:《陕甘宁边区自然辩证法研究资料》第153~239页。
    [490] 陕西省高等院校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延安大学分会编:《陕甘宁边区自然辩证法研究资料》,第96、99页。
    [491] 详参见马建国:《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的反迷信斗争》,《党史文汇》2000年第6期。
    [492] 《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文献卷下,第481、480页。
    [493] 《李鼎铭文集·纪念·传略》,第42、46页。
    [494]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11、1012页。
    [495] 《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文献卷下,第393页。
    [496]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12页。
    [497] 《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文献卷下,第382页。
    [498] 《李鼎铭文集·纪念·传略》,第32页。
    [499] 《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文献卷下,第481页。
    [500] 胡乔木:《反迷信提纲》,《胡乔木文集》第三卷,第280页。
    [501]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82、83页。
    [502] 邓小平:《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3页。
    [503] (美)哈里森·福尔曼著,路旦俊等译:《北行漫记》,湖南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94页。
    [504] (美)哈里森·福尔曼著,路旦俊等译:《北行漫记》,第9页。
    [505] 按:延安当时的阴阳先生,每次“至少得400元至500元(吃得不算)”,
    
    多则达800元至900元,“一个神官看一个病.至少要赚100元。”——《延安文萃》下,第693页;在美国作家哈里森·福尔曼著《北行漫记》中,作者记载了在延安看得以打击巫医术士为中心内容的新秧歌剧,其中巫医的诊费为8000元,外家一袋小米和一块带花纹的丝绸。——参见本书第96页。
    [506] 《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文献卷下,第385页。
    [507] 胡乔木:《反迷信提纲》,《胡乔木文集》第三卷,第279页。
    [508]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第650页。
    [509] 参见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至123页。逢先知:《古籍新解,古为今用——记毛泽东读中国文史书》,《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98页。
    [510]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6页。
    [511] 毛泽东:《致杨绍萱、齐燕铭》,《毛泽东书信集》,第222页。
    [512] 毛泽东:《致郭沫若》(1944年1月9日),《毛泽东书信集》,第221页。
    [513] 毛泽东:《致郭沫若》(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书信集》,第241~242页。
    [514] 按:由于在论文前部分已经论述过,在此不做进一步的展开。
    [515] 贺敬之:《继承发扬革新创造——答〈延安文艺研究〉主编问》载艾克恩主编:《延安城头望柳青——〈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1版。第18页。
    [516]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1943年5月26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517] 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共产党章汇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页。
    [518] 《中共中央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共产党人》第3期。
    [519] 张闻天:《正确处理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问题》,《张闻天文集》(三),第116~119页。
    [520]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共边区中央局提出,中共政治局批准),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10月第1版,第105页。
    [521] 参见谢本书:《战士学者艾思奇》,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522] 《徐懋庸回忆录》,第121页。
    [523] 程中原:《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503页。
    
    
    [524] 王培元著:《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第260页。
    [525] 简朴:《艺苑花艳 源于甘泉——毛泽东同志培育延安平剧事业的追忆》,延安平剧活动史料征集组编:《延安平剧改革创业史料》,文津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526] 《奖励自由研究》,载《解放日报》1941年6月7曰“社论”。
    [527]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365页。
    [528] 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529] 弩秋:《陕甘宁边区的学术研究》,《新华日报》1941年1月7日。
    [530] 贺敬之:《继承发扬革新创造——答〈延安文艺研究〉主编问》载艾克恩主编:《延安城头望柳青——(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文集》,第15页。
    [531] 杨作林:《自然科学院初期的情况》,《自然科学院史料》,第384页。
    [532] 刘煜主编:《圣地风云录》,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87页。
    [533]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内文字介绍,转引自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4页。
    [534] 李锐:《关于大后方的大学教育》,见《窑洞杂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131页。
    [535]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279页。
    [536] 参见朱鸿召:《延安文人》,第5页。
    [537] 温济泽、李言、金紫光、翟定一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268~270页。
    [538] 温济泽、李言、金紫光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第280、282、283页。
    [539] 按:延安平剧研究院的成立,经过一段酝酿过程。最早鲁艺实验剧团有平剧小组,戏剧系有平剧研究班,后成立平剧研究团,团长阿甲,副团长罗合如。晋西北前线的一二○师,在师长贺龙的热心扶植下,成立战斗平剧社,社长王镇武,副社长张一然,政治指导员王恩厚。他们来延安后,与鲁艺平剧团合并,正式建立延安平剧研究院。第一院长是康生,副院长邓洁,秘书长罗合如。
    [540] 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1—1948.3),第398页。
    [541] 按:主要是阐发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但文章都论述了党对传统文化的观点,所以它应当也算是传统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章。
    [542] 按:以上统计根据人民出版社影印,新华书店内部发行,1966年5月北京
    
    印刷的《中国文化》而来。
    [543] 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载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第4页。
    [544] 按:郿鄠戏:陕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郡县(今眉县)、鄠县(今户县)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流行于该省和山西、甘肃一带。
    [545] 王培元著:《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第128页。
    [546] 张庚:《回忆〈讲话〉前后“鲁艺”的戏剧活动》,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第179页。
    [547] 汪澍白:《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548] 按:这种成果既包括学者专门的研究专著与论文,也包括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成果,如毛泽东的《实践论》与《茅盾论》等光辉著作。
    [549] 毛泽东:《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1944年7月1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91—192页。
    [550]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0页。
    [551] 林伯渠:《举起马列主义的旗帜前进》,载《解放日报》1943年7月2日。
    [552] 吕振羽:《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1940年11月5日于重庆),《中国社会史诸问题》,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8月第1版,第136页。
    [55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页。
    [554]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55页。
    [555]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556] 按: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传统文化研究活动,相对于大后方来讲,学术界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很多人主观认为当时这种研究的政治性太强,因其缺乏所谓的“科学性”而不屑去研究,这是造成对此重要历史文化现象研究薄弱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把这种传统文化研究放回到延安时期尖锐的、复杂的民族战争与阶级战争的环境下去考察、去体认,则一切便显得是那样的合理、自然。张书学先生在评价抗日战争时期史学的经世功能时指出:“追求客观的真理,为学问而学问原本属于太平盛世的蓬莱仙境,装饰在现在这样一个满目疮痍的历史橱窗里毕竟有不合时宜的奢侈品之嫌。尤其在国厦将倾之际,生灵涂炭之时,作为一介书生,倘若不以唯有的学问报效危在旦夕的祖国,那又怎能问心无愧呢?”(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诚如斯
    
    言,对延安时期中共传统文化研究的致用的特点便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557] 侯外庐:《尹达史学论著选集·序言》,《尹达史学论著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558] 郭沬若:《四年来之文化抗战与抗战文化》,《抗战四年》重庆1941年版,第190页,。
    [559] 赵子颉、段治文:《试论延安时期的文化观》,《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第79—84页。
    [560] 董纯才、张健等:《中国教育研究室的研究工作》,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第61页。
    [561] 参见叶蠖生:《我所了解的中国历史研究室》,温济泽等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第74页。
    [562] 杜青(杨松遗孀):《回忆杨松同志》,载《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2页。
    [563] 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564] 按:郑艳凤在《锦州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发表的《抗日战争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一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开展了研究中国现状和中国历史的活动是抗日战争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之一。笔者赞同此观点。
    [565]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1943年5月26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566] 汪澍白:《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论》,第214页。
    [567] 按:这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古代哲学的出发点,而这种研究恰恰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568] 按:延安时期陈伯达对诸子哲学思想的发掘、研究,正如陈伯达自己所说:“从周秦诸子中揭发其辩证的、唯物的思想因素。证明这些思想本为中国所固有,虽然发展还不高,只是片断地东西;然今天的接受这些思想,不但有其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根源,即在思想方面,也绝非凭空移植。”——陈伯达:《新道德观》,《中国文化》第2卷第4期。艾思奇在哲学《研究提纲》(1939年)中有意识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中国有它的基础”,“无产阶级的存在”;“中国古来伟大思想中的辩证唯物论要素的存在”。并提出了“要联合、学习和发扬
    
    中国民族哲学传统中优秀的一切成分”。——转引自许全兴著:《毛泽东与孔夫子》,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30页。
    [569] 刘少奇:《论党》,《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35页。
    [570]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5页
    [571] 丁晓强:《近世学风与毛泽东思想的起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228、225页。
    [572]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46页。
    [573]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中国版)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574] 施拉姆:《毛泽东的政治思想》,纽约1969年:《毛泽东个人素质的中国和列宁主义成分》,《亚洲观察》1963年6月号。转引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第1131页。
    [575] 吴秀霞:《新生活运动研究》,山东师大田海林教授指导,未刊硕士论文。
    [57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7、708、709页。
    [577] 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张闻天文集》(三),第38~39页。
    [578]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6页。
    [579] 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张闻天文集》(三),第38页。
    [580] 瞿秋白:《马克思文艺论的断篇后记》,《瞿秋白文集》(二),第1009页。
    [58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8页。
    [582] 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文化活动应当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也包括传统文化的研究活动;既包括对蒋介石集团、日本法西斯、汉奸反动政治思想以及封建旧文化的批判,也应包括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继承和研究以及结合上述活动而进行的文化创新活动。
    [583] 《诗经·小雅·常棣》
    [584] 曾彦修:《张闻天:中共倡导优秀传统文化第一人》,《炎黄春秋》2002年第4期。
    [585] 陈毅:《伟大的二十一年》,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代序,《论毛泽东思想》,第8页,苏中出版社,1945年版。转引自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第610页。
    [586] 王学典编:《历史文化》,重庆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56页。
    [587] (美)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毛泽东会见记》,转引自张志清、孙立、白均堂著:《延安整风前后》,第250页。
    
    
    [588] 张志清、孙立、白均堂著:《延安整风前后》,第157页。
    [589] (美)哈里森·福尔曼著,路旦俊等译:《北行漫记》,第48页。
    [590] 辛禄升:《传统文化与延安精神》,《青年思想家》(济南)1991年第3期。
    [591] 艾思奇:《如何接受文化遗产》,《群众》周刊、九卷一期。
    [592] 刘大年:《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序》,《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第6页。
    [593] 《王明言论选辑》,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第1版,第637、638页。
    [594] 参见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史学研究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95] 1948年,范文澜曾在《中国通史简编》再版说明中说:“在延安编辑的时候,因为材料缺乏,人力薄弱,仅仅一年半的日期,仓促脱稿,自然产生许多缺点,距离实际合用的通史,还有十万八千里。” (见《范文澜全集》第七卷,第5页。)
    [596] 温济泽、李言、金紫光、翟定一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第180~181页。
    [597] 田海林:《近代中国文化的变迁》,孙占元主编:《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备要》,济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32~133页
    [598] 《陈旭麓文集》第四卷,《浮想偶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162页。
    [599]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0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
    3、《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
    4、《毛泽东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5、《毛泽东文集》(1——8),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6、《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
    7、《毛泽东军事文集》(1——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8、《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10、《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1、《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12、《毛泽东论文艺》(新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14、《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15、《毛泽东文集与毛泽东思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组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6、《邓小平文选》(1、2),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4版。
    17、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1、《十三经注疏》
    2、《十三经索引》
    3、《经籍纂诂》
    4、《二十六史》
    5、《诸子集成》
    6、《四库全书总目》
    7、《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8、《道藏》
    9、《中华大藏经》
    1、中共中央书记处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8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2、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资料组编写:《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资料》,(1——53辑),中共党史出版社。
    4、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1、《周恩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2、《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3、《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周恩来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6、《张闻天文集》(1—4),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7、《张闻天早期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8、《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
    9、《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0、《李大钊文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李大钊全集》第1~3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12、《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
    13、《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14、《林伯渠文集》,华艺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15、《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
    16、《吴玉章文集》(上、下),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17、《李先念文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8、《陈云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2版。
    19、《博古文选年谱》,吴葆朴、李志英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20、《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1、《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2、《任弼吋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3、《王明言论选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第1版。
    24、《徐特立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5、《胡乔木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26、《胡绳文集》(1935——1948),重庆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27、《何干之文集》(1,2,3),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28、《艾思奇文集》(1,2),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29、《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7月第1版;1977年北京第2次印刷。
    30、《范文澜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
    32、《范文澜全集》(1——10),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33、《陈旭麓文集》第四卷,《浮想偶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龚育之文存》(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1、《张闻天译文集》(上、下),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32、《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下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33、《瞿秋白文集》(一、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34、《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
    35、《杨昌济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6、《尹达史学论著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37、彭德怀传编写组编:《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2、薄一波:《领袖、元帅、战友》(增订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3、温济泽、李言、金紫光、翟定一编:《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
    4、《刘伯承回忆录》,第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
    5、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1940.3),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4月版。
    6、《管文蔚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9~310页。
    7、《郭化若回忆录》,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北京第1版。
    8、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4月版。
    9、《老解放区教育工作回忆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文学教研室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12月第1版。
    2、刘增杰、赵明等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
    3、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延安文萃》(上、下),北京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
    4、《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1957年8月第1次印刷。
    5、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第四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5月第1版。
    7、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科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资料汇编》第12辑,档案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8、高军等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编辑委员会编:《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业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10、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五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9年版。
    
    
    11、《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文献卷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12、周万龙、张德柱、田维宽主编:《延安英烈》,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版。
    13、陕西省高等院校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延安大学分会编:《陕甘宁边区自然辩证法研究资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政府资料》四,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15、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共产党章汇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
    16、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10月第1版。
    17、《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档案出版社1986年5月版。
    18、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版。
    1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20、肖继宗编:《革命文献》第68辑(《新生活运动史料》),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
    21、《抗战文学期刊选辑》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
    22、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
    23、张闻天:《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何干之:《中国启蒙运动史》,生活书店,1947年版。
    25、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8月第1版。
    26、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1年增订版。
    27、徐立群:《中国史话》,人民出版社1952年重印本。
    28、谢克著:《延安十年》,上海青年出版社1946年印行。
    29、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新知书店1946年版。
    1、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0年版。
    3、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6、郭德宏主编:《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第1—3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郑师渠主编:《中华文化通史》(民国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8、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文化史》(上、中、下)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9、傅长禄著:《中国现代文化史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戴知贤著:《十年内战时期的革命文化运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汪澍白著:《二十世纪文化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13、周安伯、张秋良等著:《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4、张岱年等著:《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张岱年等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姜林祥主编:《中国儒学史》近代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张艳国著:《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花城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18、寇清杰著:《中国新文化的方向——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西文化观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19、王兴国著:《实事求是论——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命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20、吕希晨、何敬文主编:《中国现代唯物史观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沙健孙、龚书铎主编:《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道路》,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22、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23、苏双碧著:《中国封建主义批判》,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24、史桂芳著:《“同文同种”的骗局——日为东亚联盟运动的兴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25、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9月第1版。
    26、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27、“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著:《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28、《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先进文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9、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版。
    30、俞祖华、王国洪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田海林主编:《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版。
    32、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郭汉民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三、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33、马清福著:《毛泽东评用古代文史哲》,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34、丁晓强著:《经世学风与毛泽东思想的起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5、陈晋著:《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3月第一版。
    36、陈晋著:《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37、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8、杨凤城主编:《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002年版。
    39、毕剑横著:《毛泽东与中国哲学传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0、汪澍白著:《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1、李鹏程著:《毛泽东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2、于振海著:《毛泽东文化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毛泽东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4、黎永泰著:《中西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5 黎永泰著:《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46、刘春建著:《神奇的契合: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7、聂耀著:〈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8、戴知贤著:《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9、吕明军著:《冲突与融合——毛泽东的文化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0、齐平、周振声主编:《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四川省社科院出版1985年版。
    51、金羽、石仲泉、杨耕主编:《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新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52、陈金龙著:《继承与超越——毛泽东与孙中山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5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逄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54、黄丽铺编著:《毛泽东读古书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55、黄丽镛编著:《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6、张素华、边彦军、吴晓梅主编:《说不尽的毛泽东》(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7、《缅怀毛泽东》编辑组:《缅怀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58、张贻玖著:《毛泽东读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10月第1版。
    59、帝人、麦道著:《毛泽东和他的军事高参》,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
    60、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著:《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9月第1版。
    61、何显明著:《超越与回归——毛泽东的心路历程》,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62、刘永佶著:《中国官文化的奠基者与批判家——孔子与毛泽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63、许全兴著:《毛泽东与孔夫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案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64、赵晖著:《毛泽东史学思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65、萧延中等编著:《外国学者评价毛泽东》(1-4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66、张树德著《国外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7、程中原著:《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
    
    
    68、《张闻天与新文学运动》,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9、《张闻天的非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0、张培森主编:《张闻天研究文集》(1—3),中国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71、张培森主编:《张闻天年谱》(上、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72、张培森主编:《张闻天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73、李涛著:《在总书记岗位上的张闻天》,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4、佟静著:《历史转折中的张闻天》,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
    75、陈伟忠主编:《张闻天研究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76、张树德著:《跟着真理走——毛泽东与张闻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77、王林育著:《张闻天与刘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8、《张闻天与遵义会议》,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79、王学典编:《历史文化》,重庆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80、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81、曾乐山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历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2、彭继红主编:《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899——1921),湖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83、何萍、李维武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4、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85、丁彦祯著:《哲学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86、史学史研究室编:《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87、王学典著:《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8、张书学著:《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9、桂遵义著:《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0、侯且岸著:《当代中国的“显学”——中国现代史学理论与思想新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91、张静如、唐曼珍著:《中共党史学史》,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2、曹家齐著:《顿挫中嬗变——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
    93、陈其泰著:《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94、朱政惠著:《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95、陈清泉、苏双碧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
    96、谢本书著:《战士学者艾思奇》,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97、龚书铎、金冲及、宋小庆著:《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原则争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98、蓝海著:《中国抗战文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99、刘绶松著:《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00、钟敬之、金紫光主编:《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10月版。
    101、王培元著:《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2、艾克恩主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937年1月—1948年3月),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1版
    103、艾克恩主编:《延安城头望柳青——<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1版。
    104、廖超慧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
    105、马可著:《冼星海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6、《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第2卷,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07、李桦、李树声、马克主编:《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1931——1981》辽宁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108、王予霞等著:《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9、匡亚明著:《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
    110、郑杰文著:《20世纪墨学研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111、樊昊著:《毛泽东和他的军事教育顾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2、武原、曹爽编:《外国人眼中的中共群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3、刘煜主编:《圣地风云录》,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版。
    114、朱鸿召著:《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115、高华著:《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6、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7、张志清、孙立、白均堂著:《延安整风前后》,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18、《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9、孙占元主编:《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备要》,济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20、汪澍白:《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21、庞朴著:《良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2、裘仁、林骧华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3、范文澜著:《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
    124、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上、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125、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美]埃德加·斯诺,董乐山译:《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斯诺文集》第二卷(《红星照耀中国》),新华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
    2、[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
    3、[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4、[美]莫里斯·迈斯纳著、杜蒲、李玉玲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2版。
    
    
    5、[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6、[苏联]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著,吕文镜、吴名祺、唐秀兰、石菊英、余瑞先译:《延安日记》,现代史料编刊社出版,1980年12月印刷。
    7、[瑞士]瓦尔太·巴斯哈特;英国:彼得·弗来敏;美国:诺门·斐索思;苏联:Krauaya Zuezda著,哲非译:《红色的延安》,言行出版社刊行,1939年5月出版。
    8、[美]托马斯·阿瑟·毕森著,张星星、薛鲁夏译:《抗日战争前夜的延安之行》,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9、[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德]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1、[德]罗梅君著,孙立新译:《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12、[美]马克·塞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13、[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任箐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4、[英]菲力普·肖特著,仝小秋、杨小兰、张爱茹译:《毛泽东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15、[美])哈里森·福尔曼著,路旦俊等译:《北行漫记》,湖南出版社1993年4月版。
    1、张希贤著:《延安时期党领导思想文化战线的历史经验初探》,中央党校王渔教授指导。
    2、王同起:《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思潮》,南开大学魏宏运教授指导。
    3、贾淑文:《从毛泽东读史看毛泽东的历史观》。
    4、董世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三民主义的比较研究》。
    5、张则振:《抗战时期延安文化界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确立》,中共中央党校刘晶芳指导2001年答辩通过。
    6、洪认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吴怀祺教授指导,2002年5月答辩通过。
    7、付到磊:《文人的理想与新中国梦——1936年至1942年延安的文化与文学剖析》,南京大学许志英教授指导。
    8、田亮:《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史学思想研究》,华东师大吴泽教授指导。
    9、宋淑玉:《近代中国尊孔读经的历史考察》,田海林教授指导,山东师范大学未刊硕士论文。
    
    
    10、吴秀霞:《新生活运动研究》,田海林教授指导,山东师范大学未刊硕士论文。
    1、《红色中华》
    2、《解放日报》
    3、《救国时报》
    4、《解放》
    5、《群众》
    6、《共产党人》
    7、《新中华报》
    8、《八路军军政杂志》
    9、《中国青年》
    10、《中国工人》
    11、《中国文化》
    12、《理论与现实》
    13、《文艺突击》
    14、《经纬》
    15、《青年中国季刊》
    16、《认识月刊》
    17、《读书月报》
    18、《政治生活》
    1、《光明日报》
    2、《人民日报》
    3、《中共党史研究》
    4、《求是》
    5、《党的文献》
    6、《党史研究与教学》
    7、《毛泽东思想研究》
    8、《文化研究》
    9、《抗日战争研究》
    10、《炎黄春秋》
    11、《军事历史研究》
    12、《新文学史料》
    1、Mark Selden: The Yenan Way in Revolution China (Cambridge,Mass: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2、Raymond Wylie:The Emergence of Maosism: Mao Tse-tung,Ch'en Po-ta,and the Search for Chinese History 1935-1945 (Stanford,Califor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