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中观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元末明初,西藏佛教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宗喀巴大师应时而出,在遍学印藏佛教典籍和各派教义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龙树、月称一系的中观学说,并以之为指导,建立了格鲁派戒律严明、次第井然、显密圆融的教义教法体系,使其成为他推行宗教改革的理论武器,并成功地扭转了西藏佛教发展的衰败局面,使藏传佛教步入正轨,促进了明初西藏社会的发展。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导言,概述宗喀巴中观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从社会历史发展视域,阐述宗喀巴中观哲学形成的历史人文环境。元末明初,西藏佛教的衰败局面,是宗喀巴诠释中观学说、重构佛教理论、发动宗教改革的具体历史环境;明朝中央政权的确认和帕竹地方政权的大力支持,是宗喀巴重建理论和信仰的政治保证;而宗喀巴大师广学博闻、立宗建派、弘法授徒、建寺创制等一系列举措是其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从印藏佛学源流发展的角度,阐述宗喀巴中观哲学的理论来源。对印度中观宗不同学派思想的抉择,成为宗喀巴构建自身中观哲学的基础。大乘瑜伽行派的唯识学和如来藏思想,经过宗喀巴判释和抉择,将其纳入了自派中观学的修学体系之中。对于后弘期仍影响藏地的禅宗思想,宗喀巴着重从其消极方面,批驳了摩诃衍那禅师的无分别说,认为如来藏、佛性并非实有法,而是缘起法,只有通过渐修才能获得。
     第四章,从诠释经典、重构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宗喀巴中观哲学的建立。经过遍学经论,诠释经典,创立自宗,宗喀巴将一切佛法作为修行的教授,纳入到三士道修行次第中,并判般若、中观为了义教,唯识、如来藏为方便教,而密乘为无上教法,显密双修可即身成佛,但修法必依止戒律和次第。通过破斥当时西藏佛教界乱解空性的断见、常见和无分别说等错误观点,宗喀巴提出了自派的“缘起自性空,性空故缘起”的中观正见。缘起自性空旨在说明通过缘起正理,通达诸法无有自性,本体为空;性空故缘起旨在说明,正因为没有自性本体,诸法才能依托因缘而生起,且自有因果业力作用不坏。由此两方面观察诸法当体即空而因果力用不坏,便可通达中观正见。
     第五章,从“缘起自性空”角度,阐述宗喀巴中观的本体论内涵。宗喀巴认为,通达缘起自性空,即可证入实相涅槃,而世俗缘起法是在性空名言中建立的,此即诸法唯名安立中有。名言无自性,是中观应成派与自续派的主要区别,坚持名言无自性,就是坚持彻底的空性本体论,这就与中观自续派划清了界限。同时,一切名言有皆是依分别心于安名处安立为假名有,故名言有于世俗世间能起因果作用。在名言有无自性与有无作用上,宗喀巴破斥了遮破太狭和遮破太过两派。宗喀巴认为,证悟空性可以解脱生死轮回,悟入涅槃,但要修行成佛必须悲智双运,圆满成就福智资粮。然而,更要认识到证悟空性不仅是解脱生死轮回的基础,’又是发起大悲菩提心的基础和枢纽,是大乘菩萨修行成佛的关键。
     第六章,从“性空故缘起”的角度,阐述宗喀巴中观的认识论内涵。从自性空成立缘起有,认识自性空是缘起有建立的基础和前提。从缘起自性空,认识自性空理是通达人法二空和诸法实相的正因。从自性不空即无缘起,认识中道实义。从中道缘起认识自性空与缘起有的相因相待。于自性空认识因果缘起法和佛法的有效建立,是宗喀巴所阐发的应成中观哲学的殊胜之处。
     第七章,结语,以应成八大难题为参照,总结宗喀巴中观哲学的主要特征,并略论其影响。
     总之,元末明初,宗喀巴大师的经典诠释和理论、信仰重建活动,将藏传佛教从信仰危机的深渊挽救出来,其所创立的中观哲学,不仅使藏传佛教显教哲学发展达到顶峰,而且他所建立的显密一如的教法体系,更将理性信仰的精神灌注于佛教义理之中,最终使藏传佛教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正途。
During the late Yuan and Early Ming dynasty, there was a serious crisis of faith in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Tibet. Then most important master, Tsong-kha-pa, was born. When he grew up, he learned Indian and Tibetan Buddhist sutras and various treatises, and reinterpreted the Madhyamika doctrine of Nagarjuna, Candrakirti and etc., and based on it, Tsong-kha-pa established a harmony doctrine consisting the fusing Exoteric and Esoteric Buddhism and strict precepts and orders, which became a theoretical weapon for his religious reform. By it, he succeeded in reversing the declining situation of Buddhism in Tibet and made Tibetan Buddhism stepped into the right way. All above, h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society successfull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song-kha-pa's Madhyamika philosophy, research purpose, method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second chapt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history, expounds the historical and civilian environment faced by Tsong-kha-pa's Madhyamika. During the late Yuan and early Ming dynasty, Tsong-kha-pa faced the declining situation of Tibet Buddhism, he felt it was necessary to reinterpret Madhyamika doctrine, reconstructed Buddhist theory, and so he launched a religious reform. The authorizat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powerful support of local government of Pa-mu-zhu-ba were the political guarantee for Tsong-kha-pa reform. And Tsong-kha-pa's broadly learning, establishing the sect, teaching his disciples. And the main reasons for Tsong-kha-pa's successful reform are his extensive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set up school, spreading Buddhism, teaching students, building temples, and so on.
     In the third chapter, from the view of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the theoretical sources of Tsong-kha-pa's thought will be elaborated. Tsong-kha-pa constructs his own Madhyamika philosophy by selecting analytically the thoughts from different sects of Indian Madhyamika Schools; Tsong-kha-pa critically and selectively brings the Vijbana-vada theory and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into his Madhyamaka practicing system. For the lasting influence in Tibetan Buddhism of Zen in later times of spread Buddha, Tsong-kha-pa emphatically critics the Zen, a Chinese Buddhism school which continued to give influence on Tibetan Buddhism in the second propagation period, from the negative aspects, refutes the theory of non-discriminating held by Mahayana. Tsong-kha-pa regards Tathagata-garbha and Buddha nature as unreal things, but the thing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which can be obtained only through gradually practicing.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song-kha-pa Madhyamika philosophy will be illustrated from of view of sutra interpreting and theory reconstructing. After study, interpretation, and creating his own sect, Tsong-kha-pa includes all Buddha Dharmas into gradual practice guidance. He considers Prajna and Madhyamika as the teaching of the whole truth, the Vijbana-vada and Tathagata-garbha as the appropriate skillful method, and the Esoteric Buddhism as supreme teaching. A person can attain Buddhahood in the present body by practicing the exoteric and esoteric Buddhism, as long as he/she takes the discipline and the order of practice. By refuting the wrong views held by Tibetan Buddhists at that time, Tsong-kha-pa put forward his view that everything arises from conditions has no nature itself, because of no self-nature everything arises from conditions. Everything arising from conditions without self-nature is aimed to show the correct principle of things arising from conditions. The conclusion of no self-nature causes everything arises from conditions aims to elaborate that because everything has no self-nature, they can be arose from conditions, and its impact of karma of cause and effect will not lost. Therefore, from the two aspects to observe everything its physical entities is void, and its karma will not degenerate, a person can understand the right view of Madhyamika.
     In the fifth chapter,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ontological connotations of Tsong-kha-pa's Madhyamika philosophy from his view of everything arises from conditions has no nature itself. Tsong-kha-pa deems that if a person understands everything arises from conditions has no nature itself he/she will attain the reality of nirvana. And every secular thing arising from conditions is empty on names and words, namely all things are posited only by names and words. Names and words has no own nature, which i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Prasangika madhyamaka and Svatantrika madhyamaka. To insist names and words have no own nature, is to insist the ontology of emptiness thoroughly, this makes a clear dividing line with Prasangika madhyamaka. At the same time, names and words have their effects in secular world, because all existing names and words are established by discrimination. On whether or not names and words have self-nature and effect, Tsong-kha-pa refutes two schools:one denies too narrow and the other too broad. Tsong-kha-pa thinks that one can attain shunyata, release from the cycle of birth and death, and obtain enlighten nirvana, but practicing dharma to become a Buddha should use wisdom and compassion, and get completely the nutriment of blessedness and virtue. Furthermore, to recognize that attain shunyata is not only the base of release from the cycle of birth and death, but also the base and key of producing a great mercy and bodhi mind, and the crux for a Mahayana bodhisattva to practicing dharma to become a Buddha.
     In the sixth chapter, more attention will paid to the epistemology connotations of Tsong-kha-pa Madhyamika philosophy from the aspect that because of no self-nature everything arises from conditions. Tsong-kha-pa establishes the existence of arising from conditions from emptiness of self-nature, recognizes shunyata as the base and premise of establishing conditioned genesis. From conditioned genesis to recognize the shunyata is the correct cause for recognizing to the emptiness of atman and things and the reality of all things. From non-emptiness of self-nature or unconditioned genesis, one can recognize the true meaning of middle way. From the middle way of conditioned genesis one can knows that shunyata and conditioned genesis are each other's essential prerequisites. Tsong-kha-pa's Madhyamika philosophy is characterized by recognizing the conditioned genesis of cause and effect and effectively establishing the theory of Buddhism.
     The seventh chapter will summarize the traits and influence about Tsong-kha-pa's Madhyamika philosophy in the reference of eight problems of Prasangika madhyamaka.
     In short, during the late Yuan and early Ming dynasty, Tsong-kha-pa rescued Tibetan Buddhism from crisis of belief by'interpreting sutras, combing Buddhist theory and reconstructing faith. The Madhyamika philosophy created by him not only made the exoteric teaching of Tibetan Buddhism reaching its peak, but also put the spirit of rational belief into the theory of Buddhism, thus made the Tibetan Buddhism stepping on a healthy development way finally.
引文
1 中观应成派:在世俗名言中也不承认事物自相实际存在的中观学派。参阅:《藏传佛教辞典》电子版。
    2 中观自续派:在世俗名言中承认事物自相实际存在的中观学派。参阅:《藏传佛教辞典》电子版。
    1 顺经部行中观派:指于世俗中承认有客观物质,于胜义中承认一切法皆无自性的中观学派。参阅:《藏传佛教辞典》电子版。
    2 顺瑜伽行中观派:指于世俗中不许离心外境(这一点与唯识宗相同),但于胜义中许一切法皆无自性的中观学派。参阅:《藏传佛教辞典》电子版。
    1 李四龙著:《欧美佛教学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8页。
    1 李四龙著:《欧美佛教学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9页。
    2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页。
    1 李四龙著:《欧美佛教学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8、370页。
    2 李四龙著:《欧美佛教学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7页。
    3 Anne Carolyn Klein, Path to the Middle:Oral Madhyamika Philosophy in Tibet-The Spoken Scholarship ofKensur Yeshey Tupden. Albangy:SUNY Press,1994.
    4 李四龙著:《欧美佛教学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1页。
    1 (美)伊丽莎白·纳珀著,刘宇光译:《藏传佛教中观哲学》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9页。参阅: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页。
    2 李四龙著:《欧美佛教学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1页。
    3 李四龙著:《欧美佛教学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7页。
    4 松本史朗著,褚俊杰译:《宗喀巴中观思想研究》,载王尧、褚俊杰著《宗喀巴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6-235页。参阅: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页。
    5 原田觉著,《西藏佛教的中观思想》,载棍山雄一等著、李世杰译《中观思想》,台北:华宇出版山,1985年,第387-437页。参见: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页。
    1 李四龙,《欧美佛教学术史》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2 林镇国,《欧美学界中观哲学诠释史略》,刊《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7年,第2期,第307页。
    1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页。
    2 法尊著:《佛护、月称中观宗问题讲》,《现代佛学》,1959年第3、4、8期和1960年第1期。
    3 班班多杰著,《应成殊胜旨趣提要钩玄八义》,《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
    4 索南才让著,《宗喀巴关于中观应成派八大的论述》,《西藏研究》,1990年,第2期。
    1 参阅:刘宇光著,《当代西方的藏传佛教哲学研究1980-2005》,(美)伊丽莎白·纳珀著、刘宇光译:《藏传佛教中观哲学》附录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1-183页。
    1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页。
    2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页。
    3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页。
    4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页。
    5 朱丽霞著:《宗喀巴佛学思想研究》绪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1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46页。
    1 第悉,原指头人、酋长,此指帕竹政府首领。
    2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8-9页。
    1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12页。
    2 黄奋生著:《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201页。
    3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10页。
    1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11页。
    2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11页。
    1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5页。
    2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5页。
    3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6页。
    1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6页。
    2 从1388年到1419年,宗喀巴共撰写了一百四十余部(篇)佛教显密宗著作。参阅:索南才让(许得存)著,《西藏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50页。
    3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6页。
    4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6页。
    5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7页。
    1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7页。
    2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7页。
    3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7页。
    1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6页。
    2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7页。
    1 据刘立千先生著《印藏佛教史》引用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所载:大乘中观之弘扬,自萨日哈(或名罗睺罗)起,其弘扬的根本道场为那烂陀寺。龙树为萨日哈的心法弟子,是中观学的最极弘扬者。龙树生于南印度毗达罗国婆罗门种姓,依那烂陀寺萨日哈出家,得《大孔雀明教授》,住世最久,复听《极密》、《集密》等本续,又从龙宫请出《十万般若》,欲显明大乘法义,遂广造诸论。他为显示诸法实相,宣说中道,远离断、常两种边执,造《中观论》(又称《中论》、《根本中观智论》或《根本中观慧论》)。又复引据经论,作中观诸赞聚,再以正理抉择究竟真实,成中观诸论聚,如《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等。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大乘中观学的创立者为龙树提婆师徒,并称其为大乘佛教的奠基者。
    2 据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土观宗派源流》所载,龙树为大乘佛教总规范的建立者,有《楞伽经》、《文殊根本续》、《大法鼓经》等众多经典中,宣说如来曾亲自授记龙树于佛灭后约四百年中兴佛教。龙树尤以对甚深中观究竟了义之旨通达无疑,引用经教而证成的著作有《集经论》,以正理而证成的著作有《根本中观智论》(即《中论》)等六理聚论,其他著作有《法界赞》等诸赞聚及《菩提心释》、《五次第》等密咒之类。龙树造了众多疏释来解释显密经续之旨,以正理之力破诸恶说,将衰颓之大乘佛教振兴起来,其弘教之功,与佛相等。龙树的嗣法弟子有提婆、马鸣、清辨、佛护、月称等。龙树依《根本中观智论》之门,建立中观大车之规,故将随行龙树后的学者称为中观派,或名无自性论派。
    1 据刘立千《印藏佛教史》,《中观理聚六论》,或称《正理聚六论》,为龙树开显大乘甚深空观的六部论著,即《中论》(藏译名《根本中观智(慧)论》或《中观根本论颂》、《中观颂》)、《六十正理论》(或名《六十颂如理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细研论》(《研磨论》或《广破经》)和《宝鬘论》(即真谛译《宝行王正论》)。其中《中论》《六十正理论》《宝鬘论》三论,论体圆满,是中观正论,余皆是中论支分。除藏传《中观理聚六论》外,汉传龙树的重要论著还有《中论青目释》、《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对于龙树著作,藏传佛教记载西藏所传有122种,汉译为22种。
    2 《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卷30,页0033b。
    3 《中论·观因缘谛品》,《大正藏》卷30,页0001b。
    4 参见:弘学著《中观学概论》,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143页。
    5 二谛:即世俗谛和胜义谛,也称俗谛和真谛。世俗谛是世俗凡夫所见世间之事相,即一般人的常识见解,并执此为真实,故名世俗谛。胜义谛是圣智者所见真实之理性,因离虚妄故名为真,其理决定不改故名为谛。此理性于圣者为实,即究竟真理,是为真谛,即胜义谛。
    1 《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卷30,页0032c。
    2 《中论·观法品》,《大正藏》卷30,页0023c。
    3 《中论·观涅槃品》,《大正藏》卷30,页0035c。
    4 据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载:提婆(公元三世纪)生于锡南(今斯里南卡),依止龙树学法,遍通显密及诸明处,曾破马鸣(又名勇论师)使皈依佛教。提婆的著作主要有:《四百论》,藏译为《瑜伽行四百颂》,汉译为《广百论》,主要叙述龙树缘起性空的中观教理,破斥外道邪说。汉传另有《百论》,属于略诠中观之作,为《四百论》的入门之作;《百字论》,是更为扼要的教理之说,只有百字,故名百论。藏传又有《中观论衡》、《智藏杂集论》,开示显密理趣;密教著作有《释五次第摄行灯论》等。
    1 《大正藏》,卷30,页0186c。
    2 僧护(梵名Samgharaksita,又译为“众护”或“僧伽罗刹”,约360-440),为古印度佛教中观论师,与无著同时代。其著作藏译有《僧伽罗刹所集经》,汉传记载清辨是青目之后的学者,师承不详,但藏传佛教相传佛护、清辨、解脱军都是僧护的弟子。佛护及清辨建立了中观学派的两大派别即应成派和自续派,解脱军则揉合了弥勒《现观庄严论》、世亲般若学、与僧护所传的龙树般若学,别出途径,为融合中观与瑜伽行派的思想先趋。
    3 参见: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
    1 吕澂著:《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四,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2245页。
    2 据《土观宗派源流》,中观应成派,即主张宇宙万物,只能是由分别假名安立的缘起有而存在,除分别假名安立外别无所有,否则成为自性(实)有了,故其不许名言有自性。该派常依敌论应成如何的论式揭示敌论的矛盾之处而予以破斥,故称应成派或随应破派,亦称归谬论证派。3 据《土观宗派源流》,中观自续派,承认缘起性空之理与应成派所说略有不同,该派认为一切法是假名安立而有,说若不待分别安立而自体有者,则为自性有、实有,但又承认诸法不仅是假名安立,立名之下必有所据,必有事实可得,否则成言之无物,名不符实了,并且亦失去联系前后世业果的依据成为断见,故其许名言有自性。自续之所以得名,则含 有自性相续之义。
    1 参见:释印顺著,《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91页。
    1 寂天的三部论著,均有汉译本:《学处集要》,为护法、日称等译,名《大乘集菩萨学论》,题作“法称造”;《诸经要集》,为法护、惟净等译,名《大乘宝要义论》;《入菩萨行论》,为宋天息灾译出,名《菩提行经》,题作“龙树集颂”。《入菩萨行论》现有隆莲法师、如石法师两种译本。参见:释印顺著,《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92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7页。
    2 莲花戒(Kamalasila,?~780)古印度佛学家。据藏文传记,他是那烂陀寺学僧,寂护弟子。762年寂护卒后,应赞普赤松德赞之请入吐蕃,参与汉印僧人顿渐之诤。这次争论的内容在敦煌出土的汉文卷子《顿悟大乘正理决要》和西藏的《五部遗教》中都有详细的记载。莲花戒在争论中取胜后,备受赞普和吐蕃佛教界的推崇,但遭到苯教的嫉妒,传说被苯教徒所杀。莲花戒为寂护的《摄真实论》作注;为《中观庄严论》作《中观明》;为法称的《正理一滴》作注,另又为《稻秆经》作了注疏。他著有《修习次第论》,即宋施护译《广释菩提心论》。
    3 参见: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1 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1 吕澂著:《西藏佛学原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4-25页。
    2 王尧、褚俊杰著:《宗喀巴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71-175页。
    3 阿底峡,(Atisa,982-1054),是古印度著名的佛学大师,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生于东印度萨霍尔国王族,父名善吉祥,系大智者寂护的后裔,母名吉祥光明。阿底峡兄弟三人,分别名为莲华藏、月藏、吉藏,他排行第二。受具足戒后,取名吉祥燃灯智。据载,阿底峡自幼聪颖,一岁半能诵许多赞文,六岁通达一切明处,十岁学会各种法术,十五岁时初闻《正理滴论》。他不贪荣华富贵,曾从觉贤、阿缚都底波陀、那若巴等多位大德学习显密教法,29岁出家受具足戒,31岁时,系统学习了大众部、有部、上座部、正量部的三藏经论,通达各派的教义教法,并从智祥友等十多位显密教法师长学习各种传承,并去苏门答腊岛从金州大师法称学习显宗经论。44岁时返回印度,出任超岩寺首座,获大班智达称号。59岁时,受西藏阿里古格王益希沃(智光)及其孙绛曲沃(菩提光)的邀请,离开印度,开始进藏,于1042年抵达阿里,驻锡陀林寺弘法。三年后又被邀请到拉萨等卫藏地区传法。1054年圆寂于聂唐。阿底峡在藏弘法13年,造论、译经、修订经典,除了讲经、传法外,他还将显密教法融为一炉,提出了三士道修行次第,对振兴西藏佛教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后来宗喀巴大师创立格鲁派佛学体系,革新佛教,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参见: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101页。
    1 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03-104页。
    2 对于阿底峡大师大乘佛学各支系的渊源,吕激先生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现引述如下:“龙树无著之学流传印度,其先一味相承,迨至清辨乃建中观之帜对抗瑜伽,门户乖诤久而弥烈,后期学者料量二家各有偏重。阿提沙生于其际,亦有不免,观其立说之意,该在中观。故于三学之心学,则取觉贤《资粮品》之说,于三学之慧学又独宗诸法无自性之言,《资粮品》之说止观双运有云,瑜伽之说与我侪中观者互异,今次语意自应有别。此谓其宗在中观也。故其区别三摩地为有相无相二者,以为当由有相进于无相,以得无分别智。至所云相,则从龙树之言,世间分别生,分别由心起,心以身为依,是故当观身:此则以缘身为方便入于直观,故有异于瑜伽唯识之说矣。至宗无性之说,四因广成,大都属于中观家言。而于《释论》则更引据古德著书,以为无著但解佛教之异门,故说般若以唯识,金州上人及宝作寂皆绍其传;龙树则解佛教之真实,故说般若离有离无之中观,诸大师皆绍其传。即此龙树亲授之甘露,由提婆、月称、清辨、寂天乃至觉贤,次第相续,皆以四大因释成无生也。又云,诸家释成一切法自性空者,不能备引,今兹但取大中观者之说。可见阿提沙之于慧学全宗中观也。但其释大乘发心及增上戒学皆取无著之书,殆以中观诸籍于此未备,故以为补足耳。”见:吕澂著《西藏佛学原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第60-61页。
    1 参见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21-122页。
    2 参见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23-124页。
    3 班班多杰著:《拈花微笑: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页。
    4 三素尔,又称“素尔祖孙三代”,指大素尔·释迦窘乃(1002-1062)、小素尔·喜饶扎巴(1014-1074)和素尔·释迦僧格(1074-1134)。大素尔·释迦窘乃,又叫邬巴隆巴,创建宁玛派第一个寺院邬巴隆寺,是宁玛派的奠基人。小素尔·喜饶扎巴是大素尔的侄子兼弟 子,又是养子,由他正式开宗,他曾协助大素尔修建邬巴隆寺和卓铺寺,后又建空行寺,积极弘扬大圆满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素尔·释迦僧格,又叫“秘密教主大卓浦巴”是小素尔的儿子,由他将宁玛派发扬光大。由于祖孙三代的努力,宁玛派作为一个教派正式形成。三素尔把吐蕃时期流传下来的密法进行分门别类,整理成体系,并加以弘扬,以传授《集经》、《幻变》为主,属于宁玛派经典传承系统。参见: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46-149页。
    1 隆庆饶绛巴(亦译作“隆钦然绛巴”或“龙青巴”)(1308—1364),是藏传佛教宁玛派著名高僧之一。原名智美欧色,前藏扎恰地方人。十二岁出家,从当时很多著名高僧学习宁玛派和其他教派教法。又在桑浦寺学习《慈氏五论》和法称的《因明七论》等显教经论,成为当时著名的兼通显密的人物。《土观宗派源流》中说他是“旧派掌教中唯一精通教理的最杰出的人物。关于各种明处、显教教理和新密旧密两派等方面的著作亦很丰富”,计有:《隆钦七藏》、《精义四支》、《三安息》、《三自解脱》等二百余种。
    2 参见克珠群培主编:《西藏佛教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7-193页。
    3 班班多杰著:《拈花微笑: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1 班班多杰著:《拈花微笑: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2 隆钦然绛巴著:《七宝藏论·宗派藏》,转引自班班多杰著,《拈花微笑: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3 隆钦然绛巴著:《七宝藏论·宗派藏》,转引自班班多杰著,《拈花微笑:藏传佛教哲学境界》,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1 刘立千著:《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5-26页。
    2 谈锡永著:《见修法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6月,第46-48页。
    1 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0-21页。
    2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
    3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
    1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1 米拉日巴著、张澄基译:《米拉日巴大师集》,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11页。
    2 金刚屑,即金刚屑因,为自续派和应成派共通的五大因之一,五大因即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大缘起因、破四句生因。金刚屑因即说能观察因、能破一切说实事师邪分别山如金刚屑,宣说无相解脱门之不现统一因不可得因。如云:“芽等诸法,谛实无生,以从自、从他、俱从、俱不从即无因,皆不能生故。”参见中华佛典宝库编《藏传佛教辞典》电子版。
    3 措如次朗著,王世镇译注,《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90页。
    4 《大正藏》卷30,页0002b。
    5 米拉日巴著、张澄基译,《米拉日巴大师集》下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052页。
    5 措如次朗著,王世镇译注,《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204页。
    1 多罗那他著,许得存译, 《金刚乘密法概论》,见阿旺罗追扎巴著,许德存译,《觉囊派教法史》附录一,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6页。
    2 多罗那他著,许得存译,《金刚乘密法概论》,见阿旺罗追扎巴著,许德存译,《觉囊派教法史》附录一,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6页。
    3 《赞聚论》,龙猛菩萨解释第三转法轮密意的论典叫做《赞聚论》,它包含《法界赞》、《出世间赞》等,阐释了第三转法轮究竟不共窍诀的内容。其法脉传给了阿雅迪瓦,就是帕巴拉圣天论师。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802910100iamo.html:2014/03/25.
    4 多罗那他著,许得存译,《金刚乘密法概论》,见阿旺罗追扎巴著,许德存译,《觉囊派教法史》附录一,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8页。
    1 廓诺·迅鲁伯著、郭和卿译:《青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94页。
    2 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426页。
    3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1 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432页。
    2 参阅刘立千著:《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45页。
    1 参见乔根锁、魏冬、徐东明著:《藏汉佛教哲学思想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33页。
    2 莲花生大师虽然也持中观思想,但其进藏主要是利用密法降服苯教势力,将苯教神灵转为佛教的护法神,将苯教的祭祀、修行仪轨纳入佛教系统之内,为佛教在吐蕃的发展扫清障碍,并将密法传入西藏,而对于显教的传播并不太在意。
    1 参阅班班多杰著:《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0,第326页。
    2 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19-20页。
    3 谈锡永著:《见修法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46-48页。
    1 参见乔根锁、魏冬、徐东明著:《藏汉佛教哲学思想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9-102页。
    1 参见乔根锁、魏冬、徐东明著:《藏汉佛教哲学思想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44-145页。
    1 欧东明著:《印度中观思想与藏传佛教的判教观》,刊《南亚季刊研究》,2001年,第1期。
    1 弥勒,梵名Maitreya,意译作“慈氏”。佛陀入灭后九百年顷之印度人,为瑜伽大乘之始祖。于现存汉译藏经中,造论者注名为弥勒菩萨者,有《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于西藏大藏经中,除上述诸论外,尚有《现观庄严论》、《法法性分别论》、《大乘究竟要义论》。相传弥勒为无著之师,创倡瑜伽唯识之教理,后传授予无著。另据《婆薮槃豆法师传》所载,无著尝上兜率天,向弥勒菩萨咨问大乘空观之理,而因其师亦名弥勒,后世遂将之视同为当来成佛之弥勒。参阅:《佛光大辞典》(电子版)。
    2 无著(Asanga,约395-470),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又称“无障碍”。北印度健驮逻国普鲁夏普拉(布路沙布逻)人。依婆薮槃豆法师传,父名桥尸迦,为国师婆罗门。有兄弟三人,皆称婆薮槃豆(梵Vasubandhu) 。无著初于小乘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出家,因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欲自杀,时东毗提诃(梵Videha)有宾头罗前来为说小乘空观。无著初闻悟入,然对此犹不满意,乃以神通往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受大乘空观,归来如说思惟,遂达大乘空观。后又数往兜率天学瑜伽师地论等大乘之深义,并集众宣说之,由是大乘瑜伽之法门传至四方。无著致力于法相大乘之宣扬,又撰论疏释诸大乘经。其弟世亲本习小乘,后依其劝遂归大乘,竭力举扬大乘教义。著有《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颂》、《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金刚般若论》等。参阅《佛光大辞典》(电子版)。
    3 汉传弥勒造的五论为《瑜伽师地论》、《大乘经庄严论颂》、《辩中边论颂》、《现观庄严论颂》、《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
    1 参阅:黄心川,宫静编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之“无著”条,见中华佛典宝库编《佛学词典》电子版。
    2 世亲:(又名天亲,梵名Vasabandhu,音译婆薮槃豆,约400-480年),是无著的异母弟。他于萨婆多部出家,曾到迦湿弥罗城学习有部学说,著《阿毗达磨俱舍论》。后在其兄无著的劝导下舍小入大,广造论释,宣扬大乘,大成唯识宗。撰与唯识学有关的著作有《摄大乘论释》、《辨中边论释》、《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颂》、《大乘五蕴论》、《百法明门论》等。
    3 亲胜:(梵名Bandhucri,音译畔度室利、畔徒室利),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只在《成唯识论述记》中说,《唯识三十颂》初出,亲胜首先作释,深得世亲的原意,而后其他的人才开始注释。可见他在唯识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4 火辨:(梵名Citrabhana,音译作质咀罗婆拏)印度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他;“亦世亲同时也,尤善文辞,深闲注述,形虽隐俗而道高真侣。”又称他:“凡百年中天亲生也,同时唯有亲胜、火辨二大论师造此颂释,千一百年后,余八论师方造斯 释。”
    1 德慧,(梵名Gunamati,音译窭拏末底、瞿那末底、求那摩帝,约为公元五六世纪人)南印度人,乃安慧之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参见《佛光大词典》电子版。
    2 安慧,(梵名Sthiramati,音译作悉耻罗末底,475-555),南印度罗罗国(伐腊毗国)人。为佛陀入灭后一千一百年左右,南印度大乘佛教之大学者。师上承德慧,下传真谛,精通唯识、因明等学,善于论义,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参见《佛光大词典》电子版。3 陈那,(梵名Dignaga,约5~6世纪),印度大乘佛教唯识派论师。佛教新因明的创始人。佛灭一千年后,生于南印度。初出家为小乘犊子部信徒,后改学大乘。雅擅因明,其因明学说与古代正理派等的因明学说相对,称为“新因明”。主要著作有:《集量论释》、《观所缘缘论释》、《观三时论》、《入正理论》等。
    4 无性,(梵名Asvabhava,约六世纪人)。印度唯识论师,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
    5 护法,(梵名Dhamapala,音译达摩波罗,约六世纪中叶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为南印度达罗毗荼国人,曾在那烂陀寺广布教化,二十九岁退隐于大菩提寺,从事著述,三十二岁示寂。他继承陈那的唯识学统。弟子中主要人物有胜友、胜子、智月、亲光、戒贤等。著作主要有《大乘广百论释论》、《成唯识宝生论》、《观所缘缘论释》、《唯识二十论释》、《唯识三十论释》等。由玄奘、窥基揉译十家释论而成的《成唯识论》,即以护法的释论观点为主依,兼蓄其他九家论师释论的内容。
    6 戒贤(梵名Silabhadra,音译尸罗跋陀罗,约528~651),印度唯识宗论师,为东印度三摩坦国人,婆罗门种姓,曾至中印度那烂陀寺,从护法受学出家。三十岁时,代表护法与南印度一大外道辩论获胜,受到国王的嘉赏,为他起造伽蓝。戒贤长期主持那烂陀寺,弘传唯识宗义,他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将佛教判为有、空、中三时,主张五种性说。七世纪玄奘游学印度时,曾在那烂陀寺师事戒贤,依之学习《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等唯识学说。
    7 法称,(梵名Dharmakirti,约6~7世纪),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佛教因明大家。生于南印度睹梨摩罗耶国。早年学习婆罗门诸外道教理,后学佛法,自为优婆塞,赴中印度那烂陀寺从护法出家,习唯识学,不久又从陈那弟子自在军习因明。主要著作有《大乘集菩萨学论》、《金刚针论》、《释量论》、《量决择论》、《正理一滴论》、《观相属论》、《诤正理论》、《因一滴论》、《成他相续论》,后七部合称“因明七论”。法称的因明学对藏传佛教影响很大。
    1 参阅: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弘化社版,第198-199页。
    2 圣严法师著:《印度佛教史》,弘化社版,第198-199页。
    3 圣严法师著:《印度佛教史》,弘化社版,第198页。
    4 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74页。
    5 心法有八,又名八识心王,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6 心所法(心所有法),概分为六位五十一种:(1)遍行(无善恶之性格而普遍现起于各场合合之心),有作意、触、受、想、思等五种。(2)别境(有特定对象所引起之心),有欲、胜解、念、定、慧等五种。(3)不定(由共同所起之心以分善恶,然其自体则无一定之性 格),有悔、睡眠、寻、伺等四种。(4)善(即善心所),有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种。(5)根本烦恼,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6)随烦恼(上述烦恼与事相违时所应现而较轻之烦恼),有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桥、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二十种。
    1 色法,分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尘(色、声、香、味、触)和法处所摄色十一种。
    2 心不相应法,分得、命根、众同分(众生的共性)、异生性(形成众生之间不同的本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区别)、相应(因果相称)、势速(变化的速度)、次第(序列)、方(空间)、时、数、和合性(总体)、不和合性(分解)二十四种。相应者,和顺之义。今得及命根等二十四种。非能缘故,不与心及心所相应。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
    3 无为法,分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灭无为(不为苦乐所动的境界)、想受灭无为(灭断一切感性思维,直观证悟的境界)、真如无为(达到最高真理的精神境界)。
    1 参阅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75-76页。
    2 参阅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76-78页。
    1 三智:《现观庄严论》所说的一切相智、道智和一切智。
    2 八事七十义:八事指般若波罗蜜多八事,依八门类论述慧度隐义现观次第,即三智、四加行及一法身,共为八事。般若八事依七十义广为解说:属于三智之法三十,属于四加行之法三十六,属于法身之法四,总为七十。
    3 参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电子版)。,
    4 《大乘经庄严论》,凡十三卷。无著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为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之各种法门。本论又称《大乘庄严论》、《大庄严论》、《庄严经论》、《庄严论》,乃瑜伽十支论之一,全书共分二十四品。现存之梵本系法国学者莱维(S. Le/vi)于一八九八年发现于尼泊尔者。西藏译本将全书分为‘颂’、‘释’两部分,谓是弥勒造。梵本及西藏译本皆仅有二十一品。本论名目盖含有庄严大乘经之深义,故《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本谓,本书书名应题为‘庄严大乘经论’。参阅:《佛光大辞典》电子版。
    5 《辩中边论》,凡三卷,又作《辨中边论》、《离僻彰中论》,世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系注释弥勒所造之《辩中边论颂》,阐明大乘中道之正行。计分辩相、辩障、辩真实、辩修对治、辩修分位、辩得果、辨无上乘等七品。异译本有陈代真谛之《中边分别论》二卷。两译因传承不同,故于法相之解释上时生歧异。此外,《西藏大藏经》中除此世亲释论及弥勒本颂之外,另有安慧之释论,与本论同名。注释书有窥基之《辩中边论述记》三卷、元晓之《中边分别论疏》四卷(现存第三卷)等。参阅:《佛光大辞典》电子版。
    6 《辨法法性论》,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论书,又作《法法性分别论》,相传系弥勒所造。依西藏的传承,本书与《大乘庄严经论》、《中边分别论》、《现观庄严论》、《宝性论》等书合称为‘弥勒五论’,颇受重视。内容主要在辨明法与法性的差别,亦即生死与涅槃的分别。本论目前所发现的梵文原典,仅为占全本五分之一的断片,原附载于烈维(Le/vi)所刊行的梵文《大乘庄严经论》卷末,后经山口益博士的考证校订而予以发表。至于藏译本则有三种版本流传,一为散文体,一为偈颂体,另一为世亲加以解释的注本。汉译本则系法尊于1936年所译,汉藏教理苑刻版流通。在台湾,有印顺《辨法法性论讲记》刊行。
    7 《宝性论》,全称为《分别宝性之大乘最胜要义论),凡四卷,后魏勒那摩提译,又称《宝性分别一乘增上论》,略称《宝性论》。本书论述如来藏自性清净之教义,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共分十一品。一九五○年,乔思敦(H. Johnston)与却吐里(T. Chowdhury)共同出版此论之梵语原典。汉译传统上认为其作者为坚慧(梵Sthiramati),藏文系统则以本论为弥勒(梵Maitreya)所作。又经录中有说本论为菩提流支所译者,或说有二译,菩提流支译本为阙本。自本论所引用之丰富经典中,可知初期之如来藏思想,故为了解印度 如来藏说发展之宝贵资料。其成立年代、与佛性论之前后关系及作者等,迄今尚无定论。
    1 参阅: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34页。
    2 (日)高崎直道著,李世杰译,《唯识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第45页。
    3 释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11页。
    1 吕澂著:《西藏佛学原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69页。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2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略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
    1 《大方广如来藏经》,又作《如来藏经》,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系佛为金刚慧菩萨等,以密房、稻麦、贫人等种种譬喻讲说一切有情所具之如来藏。
    2 《佛说不增不减经》,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经说佛在耆阇崛山,舍利弗问众生界为有增减、为无增减,佛为广诃增减邪见,次示如来藏不思议三无差别义。
    3 《胜鬘经》,全一卷,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全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又称师子吼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叙述胜鬘夫人对释尊立十大誓愿、三大愿,并自说大乘一乘法门,阐释圣谛、法身、如来藏等。
    4 《解深密经》,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和汉传佛教法相唯识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也是宗喀巴大师抉择唯识思想的主要典据。
    5 《楞伽经》是印度大乘佛教中期出现的经典之一,是瑜伽行派唯识学的重要经典。
    5 洪修平、许颖著:《佛学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第39页。
    1 至尊法王宗喀巴造、见悲青增格西译:《末那阿赖耶颂》,显密文库电子版[EB/OL].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8108,2014-07-25。
    2 据日本学者小谷信千代考证,宗喀巴从17岁进藏到22岁这几年间,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瑜伽行派唯识学的研究上,他的唯识学专著《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难解处的广注》,应成书于宗喀巴21岁那年,以作为这一时期研习唯识学说的总结。参见:钟国贤撰:《宗喀巴(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难解处的广注>的译注》(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6月,第39页。
    3 钟国贤撰:《宗喀巴<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难解处的广注)的译注》,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6月,第39-40页。
    1 钟国贤撰:《宗喀巴<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难解处的广注>的译注》,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6月,第40-41页。
    2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8页。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8页。
    2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M)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8页。
    1 此处“三相”,是唯识宗所立,又作“三性”,即就有无假实而分一切法之性相为遍计所执性(虚妄分别相)、依他起性(因缘相)、圆成实性(第一义相)等三种。
    2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M)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3 此处“自相”为唯识宗所立,为“共相”之对称,又作“自性”,指自体个别之体相,亦即不与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之特质者,称为自相。关于自相与自性之关系,若就二者皆指诸法各自之本体(包含体相与体性)而言,则二者可视为一。然若细分之,则二者可分为二,如十八空中,诸法各自之相状之空,称为自相空,而体性之空,则称为自性空。在藏传佛教中,自相与自性,常指诸法之自体、本性。参见《佛光大辞典》电子版“自相”条。
    4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5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1 《大正藏》,卷31,页0140a。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2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94页。
    3 密意,一是指隐藏之旨意,即指佛特殊之意趣,盖佛之真意与众生所理解者不同,故称为密。此即言,即使详细说明,众生亦难以理解测知佛真实之意,故佛所说者,皆为方便教说。二是指密意方便教,乃对显了真实之教而言。宗喀巴认为,在《解深密经》中,佛陀宣说三性无性,正是宣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的隐秘之教,亦即《解深密经》是宣说诸法无自性 的方便之教,是为了适应于唯识宗而解脱的众生宣说的方便之教,在唯识经中为了义教,在整体佛法中非了义教,故判该经为不了义经。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9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93页。
    2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96页。
    3 自相:共相之对称,又作自性,指自体个别之体相,亦即不与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之特质者,称为自相,此系唯识宗所说。关于自相与自性之关系,若就二者皆指诸法各自之本体而言(包含体相与体性),则二者可视为一。然若细分之,则二者可分为二,如十八空中,诸法各自之相状之空,称为自相空,而体性之空,则称为自性空。此处,在《解深密经》中,自相与自性意义基本相同。
    4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2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3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2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2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1 宗喀巴讲授、贾曹杰笔记,班班多杰译:《中观应成派八大难题》,载班班多杰著:《宗喀巴评传》之《应成殊胜旨趣,提要钩玄八义》,北京:京华出版社,1995,第176-208页。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M)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57页。
    2 相分,即主体认识之对象,又称为所取分。参阅《佛光大辞典》电子版。
    3 见分,即认识之主体,又称为能取分。参阅《佛光大辞典》电子版。
    4 自证分,即自体上能证知见分之作用。参阅《佛光大辞典》电子版。
    5 证自证分,即证知自证分之认识作用。参阅《佛光大辞典》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M)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93页。
    1 索南才让(许德存)著:《唐朝系佛教对吐蕃佛教的影响》,载《藏传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308页。
    1 《册府元龟》卷980,第12页。
    2 《太平寰宇记》卷185。
    3 许德存(索南才让)著:《藏传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318-319页。
    4 《五部遗教》,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405页。
    1 王锡撰:《顿悟大乘正理决》,载戴密微著、耿升译注《吐蕃僧诤记》,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29页。
    1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注:《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2 马少青主编:《敦煌汉文吐蕃史料选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第57页
    3 张曼涛主编:《汉藏佛教关系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314页。
    4 周拉著:《从“顿渐之争”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及发展趋向》,刊《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 王锡撰、饶宗颐校记:《顿悟大乘正理抉》,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39页。
    1 王锡撰、饶宗颐校记:《顿悟大乘正理抉》,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20页。
    2 索南才让著:《试析桑耶寺僧诤的焦点》,《藏传佛教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325-326页。
    3 (日)山口瑞凤著:《中国禅与吐蕃佛教》,第406页。
    4 巴·色朗著:《巴协(藏文)》,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61页。
    1 拔·赛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拔协》,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51页。
    2 马少青主编:《敦煌汉文吐蕃史料选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3 马少青主编:《敦煌汉文吐蕃史料选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1 巴·色朗著,《巴协(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70页,转引自周拉著:《从“顿渐之争”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及发展趋向》,刊《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 《大正藏》卷26,页0302a。
    1 周拉著:《从“顿渐之争”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及发展趋向》,刊《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 王锡撰、饶宗颐校记:《顿悟大乘正理抉》,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20页。
    1 许德存(索南才让)著:《藏传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331页。
    2 王锡撰、饶宗颐校记:《顿悟大乘正理抉》,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33页。
    3 饶宗颐著:《王锡<顿悟大乘正理决>序说并校记》,载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汉藏佛教关系研究》附录2,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第336页。
    1 许德存(索南才让)著:《藏传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333页。
    2 多杰杰博整理,《五部遗教(藏文)》,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59页。
    3 参阅周拉著:《从“顿渐之争”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及发展趋向》,刊《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 以上引文,均见王锡撰《顿悟大乘正理决》
    1 拔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巴协》增补本,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53-54页。
    2 太虚大师.为支那堪布翻案:三十一年夏在汉藏教理院讲[EB/OL]. http://bbs.foyuan.net/thread-68313-1-1.html/2013/03/19。
    3 参见马少青主编:《敦煌汉文吐蕃史料选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第39页。
    1 拔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巴协》,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53-54页。
    2 参见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66-67页。
    1 参见周拉著:《莲花戒<修习次第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第155-156页。
    1 班班多杰著,《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126页。
    2 阿芒·贡却坚赞:《萨迦、宁玛、噶举诸宗派见地之差别略议》,第46叶,转引自班班多杰著《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127页。
    3 阿芒·贡却坚赞:《萨迦、宁玛、噶举诸宗派见地之差别略议》,第46叶,转引自班班多杰著《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127页。
    1 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三律仪论说自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7叶。转引自班班多杰著:《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127-128页。
    2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22页。
    3 参阅索南才让著:《禅宗思想在西藏的传播和影响——八世纪吐蕃桑耶寺僧诤研究》,载《中国禅学》第2卷,2003年,第156-170页。
    4 参见洛桑杰嘉措编著,《图解大圆满——藏密的顿悟之道》,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8页。
    1 参见索南才让著,《禅宗思想在西藏的传播和影响——八世纪吐蕃桑耶寺僧诤研究》,载《中国禅学》第2卷,2003年,第157-160页。
    2 参见索南才让著,《禅宗思想在西藏的传播和影响——八世纪吐蕃桑耶寺僧诤研究》,载《中国禅学》第2卷,2003年,第157-160页。
    3 参见摧魔洲尊者造论,顿珠仁波切科判,谈锡永导论,许锡恩翻译,《宁玛派次第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6-90页。
    1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2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3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1页。
    4 索南才让著:《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57页。
    5 萧天石著:《禅宗心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51页。
    6 刘立千著:《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1 刘立千著:《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2 班班多杰著,《禅宗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的传播和对后弘期的影响》,刊《历史研究》,2008 年第6期,第79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3页。
    2 参见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3-254页。
    1 参见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4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4-25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8页。
    2 尽所有性: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是名此中尽所有性,如五数蕴,六数内处,六数外处,如是一切。
    3 如所有性: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
    4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8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83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1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2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36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36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10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51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15-516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15-516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略论》,李立安主编,曲世宇,杨航整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8页。
    4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517页。
    5 作意: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有部大地法之一,亦为法相宗五遍行之一。参阅《佛光大辞典》电子版。无作意,指无思无念,即不作思惟忆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517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18-519页。
    1 尹邦志著,《宗喀巴大师对“支那堪布遗教”的批判》,刊《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第142-143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81-282页。
    1 参见《佛光大辞典》电子版。
    2 《大正藏》卷31,页235b。
    3 《大正藏》卷31,页351c。
    1 《敦煌本坛经》,《大正藏》卷48,页0038a。
    2 《成唯识论》卷8,《大正藏》卷31,页0045c。
    3 《大智度论释譬喻品》原作:“般若波罗蜜能灭诸邪见烦恼戏论,将至毕竟空中;方便将出毕竟空。”见《大正藏》卷25,页0555b。隋吉藏造的《中观论疏》中说:“智度论释譬喻品云:波若将入毕竟空无诸戏论,沤和将出毕竟空严土化人。”见《大正藏》卷42,页0020a。
    1 法王周家巷著,郭和卿译,《至尊宗喀巴大师传》,中华佛典宝库电子版,(EB/OL) http://www.fodian.net/zangchuan/zangchuan.htm,2013-07-25.
    1 参见太虚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序》,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序第3-4页。
    2 《五灯会元》卷7,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71页。
    3 《圆觉经大疏钞》卷3,《续藏经》第一辑第14套第三册,第279页。
    4 《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第440页。
    5 《古尊宿语录》卷三,《(?)续藏》,册68,经号1513,页00184b。
    1 《古尊宿语录》卷三,《(?)续藏》,册68,页0018b14。
    1 参阅丁宝福编《佛学大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电子版。
    2 参阅何杰锋著:《藏传佛教判教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20页。
    1 何杰锋著,《藏传佛教判教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24页。
    2 参见拔塞囊著,伶锦华、黄布凡译:《拔协》,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46-47页。
    3 拔塞囊著,伶锦华、黄布凡译:《拔协》,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53-54页。
    1 法成:(藏名:Chos-grub),唐代译经僧,吐蕃后藏达那(日喀则附近)人,吐蕃贵族管氏家族,世称管法成,而自幼长于敦煌;一说系汉人,俗姓吴,世称吴法成。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法成以“大校阅翻译僧”、“大蕃国都统三藏法师”之名义,参与汉译佛典之藏译。至今可确认为其译著的有《大宝积经被甲庄严会》、《入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贤愚经》、《善恶因果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干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如意轮陀罗尼经》、《十一面神咒心经》、圆测《解深密经疏》等二十部。由敦煌出土的文献群中,可见有法成由藏译汉的佛典及汉文著作,前者如《般若心经》、《菩萨律仪二十颂》等;后者如《大乘稻竿经随听疏》、《瑜伽论手记》等。其中,《大乘稻竿经随听疏》系法成根据意希德的《见差别》而将中观分类为“依经中宗”、“依论中宗”,以及依据莲华戒的《稻竿经疏》所撰成。参阅:《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电子版。
    2 参阅何杰锋,《藏传佛教判教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26-27页。
    3 即一因中有果论、二从缘显了论、三去来实有论、四计我论、五计常论、六宿作因论、七计自在等为作者论、八害为正法论、九有边无边论、十不死悟乱论、十一无因见论、十二断见论、十三空见论、十四妄计最胜论、十五妄计清净论、十六妄计吉祥论。
    4 法成著,《大乘稻芋经随听疏》,《大正藏》册85,2782号,台湾CBETA大正藏校勘电子版。
    1 法成著,《大乘稻芋经随听疏》,《大正藏》册85,2782号,台湾CBETA大正藏校勘电子版。
    2 参阅何杰锋,《藏传佛教判教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28-30页。
    3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1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2 法尊著,《法尊大师文汇》,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年,第327-328页。
    3 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19页。
    1 参见何杰锋著:《藏传佛教判教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50页。
    2 乔根锁、魏冬、徐东明著,《藏汉佛教哲学思想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6页。
    1 多罗那他著,许得存译,《金刚乘密法概论》,载《觉囊派教法史》附录一,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4页。
    2 多罗那他著,许得存译,《金刚乘密法概论》,载《觉囊派教法史》附录一,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0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1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2页。
    3 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4页。
    4 真实性义,即诸法的缘起自性空义,包括人、法二无我空义。
    5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2页。
    6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4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5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4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6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6-397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7页。
    1 “三智”及“八事七十义”,为《现观庄严论》所阐述的主要内容。其中,三智,指一切相智(又名一切种智)、道相智(又名道种智)、一切智。八事即八品,即一、《一切相智品》,二、《道相智品》,三、《一切智品》,四、《现证一切相品》,五、《顶现观品》,六、《渐次现观品》,七、《一刹那现观品》,八、《法身品》。七十义,又名七十事,为上述八品中所阐述的具体修行的七十种事相。详细解释可参考:法尊著《<现观庄严论)中八品七十义略解》,载法尊著:《法尊大师文汇》,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年,第123-136页。
    2 太虚大师曾说:《现观庄严论》“运<瑜伽>巧分别相,彰<般若)无分别性,得斯论而<般若)之眉目朗,<瑜伽)之精髓充矣。”参阅:法尊著,《法尊大师文汇》,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年,第397页。
    3 现观:指依智慧现前证得诸法之智义。随顺三乘人闻思修慧在各个阶段由修行断证的智慧不同,其所立现观之名各异。总的来说,现观皆由五道十地所摄,如资粮道,又名信道和顺解脱分,皆名法现观。《现观庄严论》所说之现观,是大乘菩萨现观,从初发大乘菩提心入资粮道,历经修大乘加行道、大乘见道和大乘修道,乃至成佛现证法身果位的究竟现观智德,名为大乘究竟现观,是故唯佛乃能究竟圆满现证断德与智德,此即本论所说的大乘八现观之次第。参阅:任杰著,《略谈<现观庄严论>及其注释》,《佛学研究》,1993年,电子版,(EB/OL). http://hk.plm.org.cn/gnews/20061231/2006123136862.html,2013-06-21.
    1 任杰著:《略谈(现观庄严论)及其注释》,《佛学研究》,1993年,电子版。
    2 参阅任杰著:《略谈(现观庄严论)及其注释》,《佛学研究》,1993年,电子版。
    3 参阅任杰著:《略谈(现观庄严论)及其注释》,《佛学研究》,1993年,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卷2,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卷2,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3 参阅许德存著:《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判教》,《西藏研究》,2008年,第3期,第53-54页。
    1 克主杰著,谈锡永导读,《密续部总建立广释》,香港: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1993年,第72页。
    1 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9页。
    1 法尊著,《宗喀巴大师传》,电子版,(EB/OL).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2206,2013-05-26。
    2 法尊著,《宗喀巴大师传》,电子版。
    3 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译:《至尊宗喀巴大师传》,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4 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译:《至尊宗喀巴大师传》,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5 简别,简择差别之意,指简择诸法之同异,而明其差别。简别胜义谛,指由简别或分别而生的胜义谛。参阅:《藏传佛教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50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54页。
    3 参见宗喀巴著,释法童解,《趋入空性正见之阶梯:菩提道次第广论毗钵舍那章直解》,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21-322页。
    1 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32-35页。
    1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2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3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4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1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2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3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4 参见:班班多杰著《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293-296页。
    5 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28-29页。
    6 《大正藏》卷二,第85页。
    7 《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卷30,页0033b。
    1 李冀诚著:《浅谈藏传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5期。
    2 许得存著:《略论宗喀巴的缘起思想》,刊《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3 章嘉·若白多杰著,白玛旺杰译:《章嘉国师论中观》,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4 许得存著:《略论宗喀巴的缘起思想》,刊《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6-407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7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5页。
    4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9-410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10页。
    1 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42页。
    1 许德存著,《略论宗喀巴的缘起思想》,载《藏传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8页。
    1 许德存著,《略论宗喀巴的缘起思想》,载许德存著《藏传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3 《大正藏》卷8,页0848b。
    4 参阅:万全勇,《空即缘起义》,载丹曲主编,《安多研究》第六、七合辑(藏汉文版),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193页。
    5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EB/OL).http://ptfw123.com/news/info.asp?id=734,2013-05-25。
    1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2 龙树著,鸠摩罗什译,《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卷30,页0033b。
    3 宗喀巴著《中论广释,观因缘品》藏文,德格版;转引自许德存著,《略论宗喀巴的缘起思想》,载《藏传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7页。
    1 《大智度论》卷31。
    2 释超一由藏文转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显密文库电子版,(EB/OL).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092,2013-02-16。
    1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3 释超一由藏文转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电子版。
    4 毕竟无,是指理性和事相都空无的事物,如龟毛兔角,就是毕竟空无的事物。所以,毕竟无与毕竟空不同,毕竟空的空是指诸法的性空,其外相宛然存在。
    5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略论》,电子版。
    1 龙树著,鸠摩罗什译,《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卷30,页0033b。
    2 龙树著,崔忠镇译,《七十空性论》,电子版。
    3 参阅:万全勇,载丹曲主编《惟名安立中有》,《安多研究》第八辑(汉文版),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55页。
    4 增上力,指一种能为它法的强大助力。
    5 宗喀巴著,许得存译,《中论广释·因缘品》,电子版(EB/OL).http://www2.fodian.net/BaoKu/FoDianWenInfo.aspx?ID=FW00000438。
    1 参阅:许德存著,宗喀巴《中论广释》试析,载许德存著《藏传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8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70页。
    2 《大正藏》卷8,页0751b。
    3 在此名言无自性问题上,王尧、褚俊杰先生将宗喀巴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如下三点:(一)于名言不许外境有自性;(二)具体说,如色声等作为有法于名不成立,因为它们无自性(非依自相成立),只是由根识显现为自性;(三)由于应成认为色等作为有法不成立,所以清辨关于“有法共许极成”的理论是有过失的。参见《宗喀巴评传》,王尧、褚俊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4页。
    4 龙树造颂、宗喀巴造疏、观空法师译汉:《中论广释》之《中论略义》,中华佛典宝库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10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10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58页。
    4 参见:刘立千著,《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59页。
    1 王尧、储俊杰著,《宗喀巴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2 简别:指简择诸法之同异,而明其差别。参阅:丁宝福主编《佛学大辞典》电子版。
    3 贡却亟美汪波尊者著,释如石译,释法音释,《宗义宝鬘浅释》,中华佛典宝库电子版。
    4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50页。
    5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76页。
    1 “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就是对事物存在的八种看法或认识。中观应成派只承认“名言有”,除名言有外八有均是同义异名,都是实有,都是应当否定的。小乘承认色心种子的极微,就是自然本有的实有,亘古常存的真实有,从终极意义来说亦是存在的真实谛有,万法有其物质基础的实物有,在胜义谛中亦是存在的胜义谛有等等。小乘承认宇宙万有有其真实不变的绝对本体,所以他是自性实有论者。后三种有是中观自续派承认的。他们认为安立名言要有安立对象,如于瓶上立瓶名,不能于盘上立瓶名,所以诸法各有自己的体性(个性或特征)。应承派说这是自相有。自相有就是不由分别安立假名,而是由境本身成立的有。参阅:《藏传佛教辞典》(电子版)。
    2 参阅:万全勇著,《惟名安立中有》,丹曲主编《安多研究》第八辑(汉文版),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第58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40页。
    4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37页。
    5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02页。
    1 万全勇著,《惟名安立中有》,载丹曲主编《安多研究》第八辑(汉文版),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第59页。
    2 龙树著,青目释,鸠摩罗什译,《中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编,1995,第175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05页。
    4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16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16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16-417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16-417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17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17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20页。
    4 参阅:万全勇,《惟名安立中有》,载丹曲主编《安多研究》第八辑(汉文版),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第61-62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32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32页。
    1 七门求车,即七相求车,就是以车喻我,由七种道理进行分析:车与支分,是一?是异?是支分依车?是车依支分?是车中有支分?是支分累积为车?是其总形为车?如是确定车无自性,人无我性亦复如是。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32页。
    3 万全勇著,《惟名安立中有》,载丹曲主编《安多研究》第八辑(汉文版),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第63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62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463页。
    1 参见万全勇著:《惟名安立中有》,载丹曲主编《安多研究》第八辑(汉文版),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第64页。
    1 参见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电子版。
    2 《藏汉佛学词典》电子版。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
    4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
    5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
    6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 社,2001年版,第478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79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0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484页。
    4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5页。
    4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5页。
    2 三有,就是三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佛说这三界是众生生死往来的世界。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6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6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7页。
    3 六触,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触,乃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而能使其触对于境的精神作用;即为根、境、识三者和合而产生之心所。故六触即为由六根、六境、六识和合产生;于凡夫位,则生爱染,称为“六触生爱”。
    4 六受,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触时所领纳苦乐舍之感受。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7页。
    2 因法,指一切事物生成之正因,即构成事物的因素;道法指修行至涅槃正道之法,即佛教修行实践的方法;果法,指涅槃或指佛之四身和一切种智,即佛智佛果之法。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7-488页
    4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8页。
    5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6 诸界,即十八界,为六根对六尘,生起六识,故名十八界。
    7 十二处:眼等六识出生之因或生长门,谓内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 外六处即色、声、音、味、触、法六境,均为诸识所生和发展处,总名十二处。
    1 八解脱:指八种脱离神变障碍之定,即:有色观色解脱、无色观色解脱、净色解脱、虚空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想受灭尽解脱。参见:中华佛典宝库编《藏传佛教辞典》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8页。
    3 三十七菩提分,亦译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圣谛的智慧,通向涅槃圣果的道路。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版。
    4 空解脱门:三解脱门(即三三昧,三摩地)之一。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空解脱门,是指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若能如是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脱门。空解脱门是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
    1 无相解脱门:谓既知一切法空,故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即得自在,故名无相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
    2 无愿解脱门:无愿又云无作。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即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故名无愿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
    3 等至:定之别名,梵名三摩钵底。在定中,身心平等安和谓之等,定能令至平等位,故叫做等至。
    4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89-490页。
    5 十力,指佛所具有的十种力用,即:一、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
    6 十地五道,简称地道,指大乘菩萨修应当经历的阶段,具体指资粮、加行、见、修、无学五道,及菩萨十地,或十二地、十三地等。
    1 十八不共法:指惟佛所有不与二乘共同的十八种功德,即:行所摄六、证所摄六、事业所摄三和时所摄三,总共十八种。具体指:如来无误失、无口失、无忘失念、无不定心、无种种想、无不择舍、志欲无退、念无退、等持无退、慧无退、解脱与解脱智慧无退、一切身业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于未来世无著无碍智、于现在世无著无碍智。参见《佛学词典》电子版。
    2 一切种智,又名一切相智,即通达总相与别相智,即佛智。一切种智为三智之一,其余两智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总相即空相,此智乃声闻、缘觉之智。道种智,又云道种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之智,别相即种种差别之道法!此智乃菩萨之智。在藏传佛教中,三智又称为基智、道智、一切种智。基智,即一切智;道智,即道种智;一切种智即佛智。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91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91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91页。
    3 正量,指真切认识自境。从心认识自境之心,如真现量及真比量等。有标准、真实之义。参阅:《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
    4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 社,2001年版,第492页。
    1 有性空,觉囊派说唯识现为外境内心事物,一切依随无明习气所现现分皆世俗有,是依他起,为有性空。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92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92页。
    4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93页。
    1 十八空,即在十六空之上,加入无法空和有法空,为十八空。
    2 释印顺著,《中观今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0页。
    1 释印顺著,《中观今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1页。
    2 释印顺著,《中观今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1页。
    1 释印顺著,《中观今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1-53页。
    2 释印顺著,《中观今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3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宗喀巴大师集》第四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4 释印顺著,《中观今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5页。
    5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 年,第406-407页。
    1 龙树著:《七十空性论》,《大正藏》卷30。
    2 宗喀巴著:《中论广释》,四川德格印经院藏文木刻本,转引自克珠群培主编:《西藏佛教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587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7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2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93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16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3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3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4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6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6-257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5页。
    4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5页。
    5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4-255页。
    6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卷一,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4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4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4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4-405页。
    4 王尧、褚俊杰著,《宗喀巴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40页。
    1 宗喀巴著,许得存译,李冀诚校:《中论广释·因缘品》,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6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501页。
    1 四理:认识所破的我;决定我与情形蕴的或一或异,二者必居其一;认识我与五蕴是一的不合理;认识我与五蕴是异的不合理。
    2 七相:我与五蕴是一、是异、能依、所依、具有、支聚、形状,从这七个方面认识执我的不合理,思维观察众生所执的“我”,理解认识我空的道理。
    3 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44页。
    4 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44-4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5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5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5页。
    4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5页。
    2 释印顺著,《中观今论》,中华书局,2010年,第47页。
    1 参阅:释法童著, 《趋入空性正见之阶梯:菩提道次第广论·毗钵舍那章直解》,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75-76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4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略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略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略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3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4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3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4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5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3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4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3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3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3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1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2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3 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电子版。
    1 土观·洛桑确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电子版[EB/OL].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224,2013-03-25.
    2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七,《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二。
    1 不相应行:不与心法同时而起,如补特伽罗和时间等,不与心相应,但与各自时位现起造作。
    2 参阅:法尊著,《法尊大师文汇》,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年,第35-37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卷三,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48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卷三,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48-349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卷三,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53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卷三,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53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卷三,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70页。
    2 计,即计度,就是以妄念而推度道理。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卷三,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70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卷三,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71页。
    1 参见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5-406页。
    2 参见圣龙树菩萨造颂,宗喀巴造疏,法空法师译汉:《中论略义》电子版(EB/OL).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684。
    1 参见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第45页。
    2 妨难:妨害他人之说而批难之。参阅:丁福宝编《佛学大辞典》电子版。
    3 参阅:法尊著,《法尊大师文汇》,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年,第173-174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15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16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19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23-324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24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23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50-451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0页。
    4 观空法师,《中观宗二谛略义》,载《龙树六论》,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572页。
    5 参阅朱丽霞著:《宗喀巴佛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4-85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3页。
    2 尽所有性:指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如蕴界处,即世俗间所包括的一切事物的不同特性。
    3 如所有性:指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即七真如:流转真如、相真如、了别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又指,四圣谛、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空、无愿、无相。故如所有性指一切事物的真如本性。
    4 宗喀巴著,法尊译,《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集》第三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331-332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38页。
    2 四大宗门,即四宗,指以宗喀巴为首的格鲁派对佛教内的各种学派的判别和划分,主要根据各派辨别所破事的细粗、次第的深浅,将其划分为:有部(十八部派)、经量部(随理 行、随教行)、唯识(随理行、随教行)、中观(应成、自立量,其中自立量派又分为随瑜伽行自立量和随理行自立量)四大宗派。
    1 遮破太过派,是指该派在阐发佛教真实空性义时,正理所破义太过,即正理抉择胜义空性不加简别,连不属于正理抉择范围的世俗法也破除了,即在世俗谛内否定世俗法的存在,认为无自性就是没有生灭因果等世俗法,导致对世俗法的彻底否定。
    2 [美]伊丽莎白·纳珀著,刘宇光译,《藏传佛教中观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1 [美]伊丽莎白·纳珀著,刘宇光译,《藏传佛教中观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19-420页。
    3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27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4页。
    2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04页。
    1 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414页。
    1 多识仁波切著,《宗喀巴大师佛学名著译解》,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6页。
    [1][古印度]龙树著.汉藏诸大论师释译.龙树六论:正理聚及其注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2][古印度]月称论师著.明性法师译.中观论根本颂之诠释显句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3]宗喀巴著,法尊译.宗喀巴大师集1-5[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4]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
    [5]宗喀巴著,华锐·洛桑嘉措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6]宗喀巴著,妙音佛学丛书翻译组译.菩提道次第广论[OL],香港,2009.
    [7]宗喀巴著,法尊译.菩提道次第略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8]宗喀巴著,多识仁波且译解.宗喀巴大师佛学名著译解[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
    [9]土观·洛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10]章嘉·若白多杰著,白玛旺杰译.章嘉国师论中观[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
    [11]布顿大师著,郭和卿译.佛教史大宝藏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12]多罗那他著,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13]更敦群培著,白玛旺杰译.中观精要[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14]阿旺洛追扎巴著,许得存译.觉囊派教法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15]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译.至尊宗喀巴大师传[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
    [16]赛仓·罗桑华丹著,王世镇译注.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17]廓诺·迅鲁伯著,郭和卿译.青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18]巴卧祖拉陈瓦著,黄颢、周润年译注.贤者喜宴:吐蕃史译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19]恰白·次旦平措等著,陈庆英等译.西藏通史——松石宝串[M].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
    [20][古印度]月称论师著,彭措郎加讲解,贡绒埃萨译.入中观论讲解[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21]贾曹杰达玛仁钦著,班班多杰译.听宗喀巴大师讲八难题备忘录[J],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
    [22]克珠杰著,释寂凡译.格鲁道次第:全译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23]宗喀巴著,法尊译,智敏集注.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卷1-1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4]第悉·桑结嘉措著,许德存(索南才让)译.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宝鉴[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
    [25]蔡巴·贡嘎多吉著,陈庆英、周润年译.红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26]拔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拔协(增补本)[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
    [27]王锡撰、饶宗颐校记.顿悟大乘正理抉[M].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28]米拉日巴著、张澄基译.米拉日巴大师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9]措如次朗著、王世镇译注.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30]多罗那他著、许得存译.金刚乘密法概论[A],见阿旺罗追扎巴著、许德存译.觉囊派教法史[M]附录一.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31]摧魔洲尊者造论、顿珠仁波切科判、谈锡永导论、许锡恩翻译.宁玛派次第禅[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
    [32]克主杰著、谈锡永导读.密续部总建立广释[M].香港: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 司,1993.
    [1]法尊著.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M].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1990.
    [2]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3]班班多杰著.藏传佛教思想史纲[M].上海三联书店,1992.
    [4]班班多杰著.拈花微笑:藏传佛教哲学境界[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5]李冀诚、许得存著.西藏佛教诸派宗义[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
    [6]王尧、褚俊杰著.宗喀巴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班班多杰著.宗喀巴评传[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5.
    [8]刘立千著.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9]乔根锁著.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索南才让著.西藏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李安宅著.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
    [12]王森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3]王辅仁著.西藏佛教史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14]方立天著.佛教哲学[M].长春出版社,2006.
    [15]扎洛著.菩提树下:藏传佛教文化圈[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杨化群著译.藏传因明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7]同德福、班班多杰编.藏族哲学思想史论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18]朱丽霞著.宗喀巴佛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9]弘学主编.藏传佛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20]释法童著.趋入空性正见之阶梯[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22]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23]谈锡永著.四重缘起深般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4]谈锡永著.心经内义与究竟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25]圣严法师著.戒律学纲要[M].上海:上海佛学书局,2003.
    [26]李志夫著.中印佛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7]杜继文主编.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8]姚卫群著.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9]弘学著.中观学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2007.
    [30]尕藏加著.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31]刘立千著.印藏佛教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2]释印顺著.中观今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3]释印顺著.中观论颂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4]释印顺著.中国禅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5]释印顺著.印度佛教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6]释印顺著.性空学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7]吕澂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8]黄维忠著.佛光西渐——藏传佛教大趋势[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39]吴汝钧著.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M].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4.
    [40]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41]李元光.宗喀巴大师宗教伦理思想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6.
    [42]张曼涛主编.中观思想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46[C].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43]张曼涛主编.西藏佛教教义论集(一)(二):现代佛教学术丛刊77、78[C].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44]潘德荣著.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5]高瑞泉著.智慧之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6]杨国荣著.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7]俞宣孟著.本体论研究(第三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8]李向平著.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49]王雷泉著.摩诃止观释译[M].台北:台湾佛光出版社,1998.
    [50]夏金华著.缘起、佛性、成佛[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51]姚卫群著.佛学概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52]王晓朝著.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3]郁振华著.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4]张志刚著.宗教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5]乔根锁、魏冬、徐东明著.藏汉佛教哲学思想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6]太虚著.法相唯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7]太虚大师、圆瑛大师、清净居士著.金刚经心释[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8]牛宏著.章嘉宗义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
    [59]吴信如编著.般若五经述要[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60]陈兵著.佛法真实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61]李四龙著.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2]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3]牟宗三著.佛性与般若[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7.
    [64]日慧法师著.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65]陈健民口述,[美]康地保罗录,[美]无忧子译.佛教禅定[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66]智谕著.中论要解[M].台北:西莲净苑,2008.
    [67]苏树华著.中国佛学各宗要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8]尕藏加著.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
    [69]吕澂著.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5[M].齐鲁书社,1991.
    [70]华方田著.中国佛教与般若中观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71]张曼涛主编.佛教哲学思想论集(一、二):现代佛教学术丛刊(36、37)[C].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72]刘俊哲,罗布江村编.藏传佛教哲学思想资料辑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73]李元光等著.藏传佛教直观主义认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74]孟晓路著.七大缘起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75]陈健民著述,陈相攸主编.曲肱斋全集1-1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6]黄心川著.印度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77]周拉著.《莲花戒<修习次第论>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78]黄奋生著.藏族史略[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79]吕澂著.西藏佛学原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80]谈锡永著.见修法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81]圣严法师著.印度佛教史[M].弘化社版.
    [82]洪修平、许颖著.佛学问答[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83]马少青主编.敦煌汉文吐蕃史料选集[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84]张曼涛主编.汉藏佛教关系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85]洛桑杰嘉措编著.图解大圆满——藏密的顿悟之道[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6]萧天石著.禅宗心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87]法尊著.法尊大师文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88]洛桑开珠著.佛学原理概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美]伊丽莎白·纳珀著,刘宇光译.藏传佛教中观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英]渥德尔[A. K. Warder)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日]松本史朗撰,褚俊杰译.宗喀巴中观思想研究[M].载王尧、褚俊杰著《宗喀巴评传》附录四.
    [4][日]矢崎正见著,石硕、张建世译.西藏佛教史考[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
    [5][日]原田觉著,许明银译.西藏佛教的中观思想[M].华冈佛学学报[J].1984.
    [6][日]松本史朗著,肖平、扬金萍译.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6.
    [7][法]戴密微著,耿升译.吐蕃僧诤记[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
    [8][日]梶山雄一等著,李世杰译.中观思想[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9][日)棍山雄一等著,吴如钧等译.中观与空义[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7.
    [10][英]穆帝(T.R.V.Murti)著,郭忠生译.中观哲学[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
    [11][俄]舍尔巴茨基著.宋立道、舒晓炜译.佛教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俄]舍尔巴茨基著.小乘佛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3][俄]舍尔巴茨基著.大乘佛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4]R. Thurman,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Tibet: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Jey Tsong Kha pa's Essence of True Eloquenc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15]T. Jinpa. Tsongkhapa's qualms about early Tibetan interpretations of Madhyamika Philosophy, Vol. XXIV, No.2,1999, p.3-28.
    [16]P.Williams, Tsong kha pa on kun-rdzob bden-pa, in M. Aris, Kyi Aris (ed), Warminster,1981.
    [17]David Seyfort Ruegg, The literature of Madhyamaka Shool of Philosophy in India, Wiesbaden,1981.
    [18]David Seyfort Ruegg, Studies in Indian and Tibetan Madhyamaka Thought. Wien:Arbeitskreis fu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 Universitat Wien,2000,2002.
    [19]Paul Williams, The Reflexive Nature of Awareness:A Tibet Madhyakmaka Defence. Richmond:Curzon,1998.
    [20]Anne Carolyn Klein, Path to Middle:Oral Madhyakmaka philosophy in Tibet-The spoken Scholarship of Kensur Yeshey Tupden. Albany:SUNY Press, 1994.
    [21][英]保罗·威廉斯著,刘光宇译.迦举派八世噶玛巴·弥觉多杰与格鲁派的中观诤论[C],载[美]伊丽莎白·纳珀著,刘宇光译.藏传佛教中观哲学[M]附录二.
    [22][日]山口益著,肖平、杨金萍译.般若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3][美]威廉詹姆士著,唐钺译.宗教经验之种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4][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诠释学: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5][意]图齐著,耿异译,王尧校订.西藏宗教之旅[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
    [26][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6.
    [27][德]康德著,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8][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9][日]高崎直道著、李世杰译.唯识思想[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
    [1]法尊.佛护、月称中观宗问题讲[J].现代佛学,1959:(3)、(4)、(8),1960:(1).
    [2]林镇国.欧美学界中观哲学诠释史略[J].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7:(2).
    [3]许得存.略论宗喀巴的缘起思想[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3:(2).
    [4]班班多杰.应成殊胜旨趣提要钩玄八义[J].世界宗教研究,1983:(4).
    [5]索南才让.宗喀巴关于中观应成派八大的论述[J].西藏研究,1990:(2).
    [6]欧东明.印度中观思想与藏传佛教的判教观[J].南亚季刊研究,2001:(1).
    [7]钟国贤.宗喀巴《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难解处的广注》的译注[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8]索南才让.唐朝系佛教对吐蕃佛教的影响[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9]周拉.从“顿渐之争”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及发展趋向[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3).
    [10]索南才让.试析桑耶寺僧诤的焦点[J].西藏研究,2003:(4).
    [11]索南才让.禅宗思想在西藏的传播和影响——八世纪吐蕃桑耶寺僧诤研究[C].中国禅学.第2卷,2003.
    [12]班班多杰.禅宗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的传播和对后弘期的影响[J].《历史研究》,2008:[6].
    [13]尹邦志.宗喀巴大师对“支那堪布遗教”的批判[J].《社会科学研究》,2012:(3).
    [14]何杰锋.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
    [15]索南才让.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判教[J].西藏研究,2008:(3).
    [16]李冀诚.浅谈藏传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5)
    [17]徐东明.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8.
    [18]万全勇.空即缘起义[A].丹曲主编:《安多研究》[C]第六、七合辑(藏汉文版).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
    [19]万全勇.惟名安立中有[A].丹曲主编:《安多研究》[C]第八辑(汉文版)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
    [1]台湾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电子佛典》(2007).
    [2]《大正新修大藏经》电子版.
    [3]中华佛典宝库编.《佛学电子辞典》[EB/OL]. http://www.fodian.net/fodict/index.htm.
    [4]至尊法王宗喀巴造、见悲青增格西译.末那阿赖耶颂[EB/OL].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8108,2013-07-25.
    [5]太虚大师.为支那堪布翻案:三十一年夏在汉藏教理院讲.[EB/OL].佛缘网.http://bbs.foyuan.net/thread-68313-1-1.html/2013/03/19.
    [6]任杰.略谈《现观庄严论》及其注释.佛学研究,1993. [EB/OL]. http://hk. plm.org.cn/gnews/20061231/2006123136862.html,2013-06-21.
    [7]宗喀巴著、法尊译释.缘起赞论略释[EB/OL]. http://ptfw123.com/news/info.asp?id=734,2013-05-25.
    [8]宗喀巴著、许得存译.中论广释·因缘品[EB/OL]. http://www2.fodian.net/BaoKu/FoDianWenInfo.aspx?ID=FW00000438,2013-05-16.
    [9]法尊著.宗喀巴大师传[EB/OL].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2206,2013-05-26.
    [10]释超一由藏文转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EB/OL].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092,2013-02-16.
    [11]土观·洛桑确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EB/OL].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224,2013-03-25.
    [12]龙树菩萨造颂、宗喀巴造疏、法空法师译汉.中论略义[EB/OL].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684,2013-04-26.
    [13]宗喀巴著、大勇译讲、法尊补译.菩提道次第略论[EB/OL].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923,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