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与经典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社会变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科书是这种变迁具体的、集中的文本体现。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建国六十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内容的梳理,以文本解读和内容分析的方式对新中国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变迁过程加以考察,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国家是如何通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来建构官方经典,从而在传授官方知识的同时,努力实现思想控制的目的,使得受教育者按照国家意志建立国家认同感。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自1949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反映出的时代印记;国家话语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制度性策略;国家意识形态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具体路径。
     本文在内容安排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概览性地考察各个年代的语文教科书中的时代印记如何反映了社会变迁;第二章,交代国家话语介入教科书的制度性策略,从教科书制度到教学大纲和选文标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国家始终处于决定性的地位;第三章至第七章分析了国家意识形态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具体路径,包括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代表、语文教科书中建构的经典体系、以解读鲁迅作品为代表的国家意识形态对经典阐释的改写、对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外国文学的操纵与利用,以及语文教科书中核心价值观的变迁。
     国家介入教科书有赖于制度,而教科书制度就是国家制度的一部分,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教育观念等息息相关。国家作为课程知识准入的最终决定主体,从教科书制度的确立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它在教科书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语文教科书中选文标准的政治性倾向的分析,体现出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过程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影响教科书的过程,语文教科书就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之一。
     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代言人的中国共产党在语文教科书中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趋利”选择,充斥在各个时代的课文中。毛泽东是中学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教育中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文化符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渗透方式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统治阶级的权力通过对教科书的影响,使教科书中的“合法知识”成为巩固自身权力合法化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1949年以后,国家的文化建构与党派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建构也受到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操控。在对经典作家、经典作品的取舍之间不仅反映出统治阶级对于文化资本的分配,更体现出拥有法定知识选择权的统治阶级把自己认可的经典变成“所有人的经典”,从而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利益的经典体系,使得意识形态的控制渗透其间,以达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充分体现出国家权力控制着“经典大门的开关”。
     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入选作品篇数仅次于毛泽东的人就是鲁迅。经过语文教育的普及与推广,鲁迅其人其文成为人们探讨“国民性”的必然话题。根据对鲁迅作品被选入教科书的情况,探究这些作品在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过程中的更替、保留、退出,从而窥见在这位作家经典地位型塑的过程中国家意识形态对他的改写与利用。
     除了传授本国文化以外,通过对外国作品在1949年以后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沿革、经典建构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国家意识形态在社会变迁中依据自己的政治利益需要,对语文课程内容的操纵与利用。
     通过对六十年以来语文教科书中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变迁的梳理,可以发现,教科书充分发挥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载体的应有功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新中国的语文教育中,几乎是贯彻其的一根“红线’而随着社会变迁,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变化,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变化基本上是对应国家意识形态作出符合其要求的反应。
     通过对自1949年以来的六十年间在我国中学通行的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对语文教科书内容所反映的政治思想、价值理念的控制是相当有力的。国家统治者通过将自己认可的思想、观念渗入语文教科书,潜移默化地让青少年接受并内化国家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
Social change is always a hallmark of human history. And education is always a crucial constituent of social change, while textbook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embodiment of it. By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since1949,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reflected in textbooks and elaborates on how the classics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texts to achieve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ideological control, thus building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educate.
     This study includes:Social change reflected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since1949; Strategies for intervention of state discourse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Approaches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state ideology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eight chapters:Chapter One reviews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in different eras, focusing on social change reflected in the textbooks; Chapter Two examine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state discourse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presenting the decisiv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education system; Chapters Three, Four, Five, Six and Seven analyze the approaches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state ideology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which include the imag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its members, construction of classics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rewriting of classics by state ideology, cultural manipul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s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and changes of core values.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depends on state institution, while textbook system is part of the institution and related closely to political system, economic growth, cultural tradition and educational concepts. The government, as the policy-maker, from selecting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establishing textbook system, to formulating teaching syllabu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The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factor in the selection criteria for texts demonstrates that the selection of texts for textbooks is impacted by the ideology of the ruling class.
     The imprint of the theories and thoughts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spokesman of state ideology, can be found throughout the textbooks of Chinese language. Mao Zedong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icon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textbooks, which testifies to the impact of the ruling class on textbooks. And the legitimate knowledge in textbooks can strengthen the legalization of regime.
     Since1949,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arty's ideology are interrelat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ics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is also controlled by dominant political ideology. The selection of classic writers and classic works suggests the ruling class's alloc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and its power in converting the self-selected classics into the classics-for-all, thus developing a classics system which accords and maintains its own political interest 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ideology.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for secondary school, the amount of selected works of Lu Xun is only second to that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With the popular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Lu Xun and his works have become an inevitable topic on nationalism. The replacement, retainment and abandonment of Lu Xun's works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state ideology on establishing and confirming the status of Lu Xun and his works as classics.
     Besides, through exploring into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classics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s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the research also shows cultural manipulation over and ut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xts in accordance with state ideology and the political interests of Party.
     The research into the change of core values reflected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since1949shows the function of textbooks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state ideology."Class struggle as guiding principle" and patriotism ru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since1949. Basically, both the cognitive change in the nature of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the change of the selection of texts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tate ideology.
     In general,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since1949reveals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political ideology and value concept through th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The government infiltrates its thoughts and concepts into textbooks, which makes the young generation accept and assimilate ideological concepts and core values imperceptibly,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ocial controls.
引文
1 (波)彼得·什托姆普卡:《社会变迁的社会学》,林聚任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2吴康宁:《教育钍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3《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郑惠卿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页。
    4参见(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法)布尔迪厄:“教育体制与思想体系”,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谢维和、朱旭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1米切尔·舒德生:“文化和民族社会的整合”,(美)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南京大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2参见(美)P·阿特巴赫:“教科书:国际比较的角度”,(美)阿普尔主编:《教科书政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3朱绍禹:《教材别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1朱绍禹:《教材别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2“语文教材改革:留住经典身影 跟上时代步伐”,《人民日报》,2010年4月2日。
    3(美)迈克尔·W·阿普尔:《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4夏(?)尊:《国文科地学力检验》,《中学生》1934年6月第46号。
    5孔庆东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5页。
    6吴康宁:《课程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1(美)M.阿普尔、L.克里斯蒂安-史密斯主编:《教科书政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译者序”。
    2(美)M.阿普尔、L.克里斯蒂安-史密斯主编:《教科书政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译者序”。
    3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功能论争的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德)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2(法)让·卡汗纳弗:《知识社会学》,见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知识学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8页。
    3(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明、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71页。
    4参见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44页。
    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648页。
    1《马列主义研究资料》,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期,第254页。
    2任吉珶:《解读“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学术界》2003年第6期,第170页。
    3(法)布尔迪厄:“知识场域和创作计划”,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谢维和、朱旭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贝。
    4成伯清:“布尔迪厄的用途”,(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1参见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6页。
    2(英)麦克.扬:“关于作为社会知识组织的课程的研究方法”,《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3王有升:“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闸释”,《教育科学》2000年第3期。
    1石艳:“再生产·抵制·拓殖——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进展”,《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
    2参见王有升:“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阐释”,《教育科学》2000年第3期。
    1参见吴永军:“中国大陆、香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1期。
    2王有升:“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的文化构成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1期。
    3王晓霞:“试论当代我国大陆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历史演变”,《学科教育》2003年第12期。
    4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课题组:“简论课程研究的学科方式”,《课程·教科书·教法》1997年第7期。
    1张迪:“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叙事比较与社会学分析”,《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8月。
    2(美)阿普尔:《教育与权力》,曲囡囡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8页。
    2(美)麦克·F.D.扬:“关于作为知识组织的课程的研究方法”,麦克·F. 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谢维和、朱旭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3 (美)阿普尔、L.克里斯蒂安-史密斯主编:《教科书政治学》,侯定凯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36页。
    2《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36贝。
    3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3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1参见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功能论争的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2(美)迈克尔·W·阿普尔:《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3具体内容可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 http://baike.baidu.com/view/49395.htm,2011/5/24.
    2参见汪莹:“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9期。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
    1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黎鸣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王有升:“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阐释”,《教育科学》2000年第3期。
    1参见(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中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3页。
    1刘国盈:《关十中等学校的国文教学》,《人民日报》,1949年11月15日。
    2董纯才:《改造我们的中学国文教学》,《人民教育》,1950年第2期。
    3赵北柯:“怎样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人民性、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人民教育》1956年9月号。
    1吴小鸥、向黎:“艰难的规整——解放初期教科书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8卷第5期,第11页。
    1《文汇报》社论,1961年12月3日。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1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页。
    1李富春在五六十年代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参与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的制订,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奠基人之一。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教材制度沿革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2根据“出版学术网”相关资料整理,http://www.pubhistory.com/show.asp?Id=1062,访问时间:2012年5月22日。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教材制度沿革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1《人民日报》,1966年6月18日。
    2“中小学语文教科书60年变迁:从政治挂帅到人性追问”,《瞭望》2009年7月。
    1这是1969年8月,上海市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草拟的教学大纲,其余省市编写的语文教材所遵循的原则和此类似。
    1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37页。
    1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顾振彪参与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几乎所有的语文教科书的编谢、出版。
    2 http://www.pep.com.cn/kcs/jcyj/jcsy/201008/t20100825-734142.htm。
    3《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教育学报》,1991年第5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1991年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摘录),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kbjd/jxdg/201008/t20100818.663524.htm。
    1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34页。
    2于漪:“语言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6期。
    3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次演讲”,《北京文学》1997年第11期。
    1杨东平:“语文课:我们失去什么”,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2许纪霖、王丽:“我们的教育制度在理论上存在着误区”,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3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4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1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次演讲》,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2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次演讲》, 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1“他的人生比小说精彩”,《信息时报》,2009-08-02。此语出自李育中教授之口,他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他是第一个翻译海明威小说《诀别武器》(又名:《永别了,武器》);“文革”后第个翻译卡夫卡作品;他也是最早把乔伊斯、萨特介绍到中国的翻译家之一
    2陈才:“鲁迅和梁实秋政治与文学各归各”,http://news.163.com/09/0731/10/5FHT8M L100012Q9L,html。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89—498页。
    2(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黄忠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2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科书比较研究从书:本国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37页。
    1陈丽:“世界主要国家教科书制度比较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1参见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http:/7www.xiexingcun.com/jxyglllb/jxgo2005/jxgo20051225.html。
    3 参见陈峡:《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法)玛丽杜里-伯拉等:《学校社会学》(第2版),汪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贝。
    1转引自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分析”,博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1956年《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386页。
    3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第334、387页。
    4刘真福:“评述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参见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http://www.pep.com.cn/gzyw/jszx/grzj/zyszj/lzf/wzjs/200503/t20050329_211107.htm。
    1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2张翼健:“语文教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1毛泽东:《关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2参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1/05/content 2419375.htm。
    3杨东平:“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24卷第1期。
    4陈伟军:“大众传媒与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体制建构”,《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5黄先蓉主编:《出版法规及其应用》,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6参见刘国正:“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课程·教科书·教法》2000年第6期。
    1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教材制度沿革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参见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分析”,博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参见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知识治理制度的重构——民间传播机制的生长与作用”,《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郑国民等:《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
    2参见陈丽:“世界主要国家教科书制度比较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3 http://news.sohu.com/20070920/n252261989_1.shtml。
    1阮真编著《中学国文教学法》南京:南京正中书局,民国 25年版,第38—40页。转引自《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薄景听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28页。
    1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8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2张静:“论语文教科书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媒介特性”,《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3毛译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洋东选集》第二卷。
    4参见刘正伟:“试论语文教材的删改”,《山东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1“不能说的秘密——一扒一扒我们曾经的中学语文课本”,转引自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6/1/117185.shtml
    2转引自朱四倍:“警惕语文教育被‘标准化’绑架”,《中国教育报》2011年1月27日。
    1 (英)安迪·格林:《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2(日)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董炳月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1《时代周报》2011年6月16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616/06429999279.shtml。
    2吴小鸥等:“艰难的规整——解放初期教科书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李陀为余华的短篇小说集《偶然事件》所撰写的“代序”,花城出版社1989年出版。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摘自“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374/4526452.html。
    22003年版的九年级《语文》(上册)。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叶开:“不能看见的战争”,《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6页。
    4 Tu Wei-ming, "Cultural China: 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eijing Chinese Toda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p1-34.
    (?)参见周克玉:“五岳应歌修养风——重温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铁军》2011年第5期。
    1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3页。
    2本研究中的党文党献包括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和政府的会议报告或纪要、中共中央重要报刊的社论及新闻报道等。
    3《毛洋东邓小平江洋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2参见王先俊:“建国初期的社会变迁与党对思想文化的整合”,《当代中国r史研究》2003年第3期。
    3许纪霖、王丽:“我们的教育制度在理论上存在误区”,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4 A.Gramsci,Prison Writirngs,Lawrence & Wishart,1971转引自陈伟军:“大众传媒与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体制建构”,《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转引自钱力成:“国家话语与公私关系:1950—2000”,《中国研究》(2010年春秋季合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1冯秋珍:“试论文学经典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地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卷第5期。
    1(法)安托万·孔帕尼翁:《理论的幽灵——文学与常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2页。
    1贺仲明:“新民族国家’与“十七年文学’的身份认同”,《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郭沫若:《在毛洋东旗帜下长远做一名文化尖兵》,《文汇报》1952年5月24日。
    3老含:《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文汇报》1952年5月24日。
    1 参见余斌:《周作人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美)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黄忠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 参见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1参见易建平:“当代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研究”,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毛洋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转引自王子今“‘历史教员’毛泽东”,《毛洋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6期。
    3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于延传”,《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美)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阎光才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贝。
    2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次演讲”,《北京文学》1997年第11期。
    3李世书:“毛洋东文化领导权文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2期。
    1《中国各民主党派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人民日报》1950年11月5日。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2杨经建、易娟:“反思与重释:‘红色经典’论”,《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3焦垣生、胡友笋:“新时期以来红色经典‘冷’‘热’原因探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刘康:“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
    1 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8页。
    2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贝。
    1(美)约翰·杰洛瑞:《文化资本——论文学经典的建构》,江宁康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一511页。
    2(美)迈克尔W阿普尔:《国家与知识政治》,黄忠敬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年版,第89页。
    1薄景昕:“‘圣化’的背后——文革时期鲁迅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遭遇”,《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1期。
    2参见郭若平:“‘鲁迅风波’:当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侧面”,《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5期。
    1http://edu.sina.com.cn/zhongkao/2010-10-26/1146272467.shtml。
    2http://news.youth.cn/wh/200908/t20090817_992805_1.htm。
    1《论鲁迅》是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37年10月19日)。该篇文争被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
    2《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第五册,1973年版1982年印刷。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毛洋东选集》第二卷。
    1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2参见薄景昕:“试论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7期。
    1靳新来:“新尝试新探索新冲击——计钱理群‘中学鲁迅作品重读’系列文章”,《语文学习》,1994年第4期。
    2李海林:“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1989年第10期。
    1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26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选集》第三卷,第465页。
    3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4《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二册,1955年版,1955年印刷。
    1《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1955年版,1956年印刷。
    1 《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1960年版,1961年印刷。
    2《江苏省中学课本·语文》高中第三册,1975年版,1975年印刷。
    3《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1984年版,1984年印刷。
    1 《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三册,1990年版,1993年印刷。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2007年版,2009年印刷。
    3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86页。
    1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洋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2叶圣陶:“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人民教育》,1955年第8期。
    1参见(美)R·麦克科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必起(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0页。
    2参见《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5页。
    3参见《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页。
    1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构成》,转引自李晶:“贯穿20世纪中国翻译史的意识形态操控行为”,《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15卷第5期。
    2顾成敏:“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法文proletariat.英文proletariat的音译。源出拉丁文proletarius,原指古罗马社会的最下等级,后指无产阶级。
    2 http://japanese.tjfsu.edu.cn/shownews.asp?ID=853。
    3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94.htm。
    1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刘洪涛:“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3页。
    2在1960年代和1980年代的语文教科书中,《海燕》被要求全文背诵。
    3江苏省苏州市革命委员会教育局教研室编:《江苏省中学课文语文教学参考资料》(第六册),1976年版,第36页。
    1(美)迈克尔·W·阿普尔:《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2柳鸣九:《二十世纪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页。
    1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2(法)玛丽杜里-伯拉等:《学校社会学》(第2版),江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3(美)阿普尔:《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曲囡囡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4汝信主编:《社会科学新辞典》,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5 C.K. M.Kluckhohn, "Value and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Theory of Action:An Exploration i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in Personality in Nature, Society, and Cultur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6狰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1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第653页。
    3《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33页。
    1《毛洋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5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3页。参见王建华:“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一项基于中国情境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朱正琳:“让思想冲破牢笼——我的七十年代三段论”,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9页。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1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黄建华、黄迅余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3页。
    1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转引自查火云、郑航:“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分析:国家认同的视角”,《教育学报》2010年第6期。
    1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项研究的笔记研)”,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2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关十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2参见柳玉桓、李桂兰:“中学语文学科性质变迁综述”,《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4顾成敏:“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美)哈里斯:《教师与阶级:马克思主义分析》,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2—23贝。转引自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1页。
    1 《中关村》,2011年1月第92期。
    2辛安亭:“三十多年来我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主要意见”,《论语文教学及其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 (法)布尔迪厄、J.-C.帕斯降:《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馆2004年版,第45页。
    1齐马:《社会学批评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2(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社会学对于一门学科社会学的挑战”,《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1C.史利特、C.格兰特:“当期教科书中种族、阶级、性别和残疾人问题”,(美)阿普尔等编:《教科书政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2C.史利特、C.格兰特:“当期教科书中种族、阶级、性别和残疾人问题”,(美)阿普尔等编:《教科书政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3(美)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阎光才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1转引自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俞金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47页。
    2(美)阿普尔、L.克毕斯蒂安-史密斯主编:《教科书政治学》,侯定凯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论学习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陈力、张知辛编:《中学语文教学经验选集》(第一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
    陈月茹:《中小学教科书改革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杜子劲编:《一九五零年中国语文问题论文辑要》,北京:大众书店1952年印行。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郭开平:《语文八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科2008年版。
    洪宗礼、柳十镇、倪文锦主编:《母语教材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江苏省中学语文教研会编:《中学语文教改十年》,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康海燕:《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人生观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教材制度沿革篇》(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晓广:《当代中国性别政治与制度公止》,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李小江等:《历史、史学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刘猛:《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走向一种教育学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罗平汉:《当代历史问题札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谭光鼎、王丽云主编:《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温立三:《语文课程的当代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贲:《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八十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
    杨吕勇:《新教育社会学:连续与断裂的学术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叶开:《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张蕾、张彬副主编:《语文之道:<中学语文教学>30年(1979—2009)文萃》,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云霞:《教育功能的社会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赵志伟编著:《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郑国民、张毅、季雪娟、黄显涵:《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学语文60年老课本精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波)彼得·什托姆普卡:《社会变迁的社会学》,林聚任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增订版),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翰·杰罗瑞:《文化资本——论文学经典的建构》,江宁康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阎光才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迈克尔·W·阿普尔:《教科书政治学》,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迈克尔·W·阿普尔:《国家与知识政治》,黄忠敬等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迈克尔·W·阿普尔:《被压迫者的声音》,罗燕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迈克尔·W·阿普尔:《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曲囡囡、刘明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迈克尔·W·阿普尔:《教育与权力》,曲囡囡、刘明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迈克尔·W·阿ff尔:《意识形态课程》,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享利·吉罗克斯:《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刘惠珍等泽,L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珍妮·H·巴兰坦:《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朱志勇、范晓慧泽,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孙隆基:《中共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俞金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法)P·布尔迪厄、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法)占斯塔夫·勒庞:《鸟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法)玛丽·杜里-柏拉、阿涅斯·冯·让丹:《学校社会学》,汪凌译,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黄建华、黄迅余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谢维和、朱旭东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德)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一直意识形态>》,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日)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董炳月泽,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阿多尔诺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Aihwa Ong, Flexible Citizenship: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9.
    Bruce Mazlish & Ralph Buultjens, Conceptualizing Global History, the Westview Press, 1993.
    Diana Crane,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Emerg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Basil Blackwell Ltd.,1994.
    Harold Bloom, The Western Canon, Riverhead Books,1994.
    John Guillory, Cultural Capital:The Problem of Literary Canon Form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John Tomlinson,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Analysis", Globalization Theory:Approaches and Controversies, Polity,2007.
    Michael Hardt, "The Common in Communism", Rethinking Marxism, Duke University Press,2010.
    Michael W. Apple,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Routledge & Kegan Paul,1979.
    Michael W. Apple, Education and Power, Routledge & Kegan Paul,1985.
    Norbert Elias, On Civilization, Power, and Knowledge (Selected Writing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Stephen Mennell and Johan Goudsbl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Pierre Bourdieu, Les Usages Sociaux de la Science, INRA, Paris,1997.
    Pierre Bourdieu & J.-C. Passeron, Reproduction: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Sage,1977.
    Tu Wei-ming, "Cultural China: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eijing Chinese Toda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薄景昕:《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烈》,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曹开秋:《社会控制视野下地教科书内容透视》,《教育与考试》2010年第2期。
    常瑾:《试论“合法知识”的生成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基于阿普尔的教育哲学视角》,《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25期。
    陈发明:《论近50年来的语文教育性质演绎及学科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际丽:《世界主要国家教科书制度比较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程光炜:《我们是如何“革命”的?——文学阅读对一代人精神成长的影响》,《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
    陈漱渝:《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
    陈啸:《惨淡经营、执著追求中得隐忧——就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性与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所做的三省六校调查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
    陈言:《试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化”问题》,《国外文学》2002年第4期。
    董奇峰、苗杰:《中学语文教材(1950—1977)中鲁迅作品的选录与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冯光廉:《中学鲁迅作品选篇及编排问题之切磋》,《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10期。
    冯秋珍:《试论文学经典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卷第5期。
    付绪红:《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中女性形象审查述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高维、武秀霞:《社会角色的“重构”——人教社两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分析》,《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
    高维:《教科书研究的三种取向——兼论教科书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教育学刊》2009年11月号上半期。
    郭若平:《“鲁迅风波”:当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侧面》,《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何岳球:《近20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的选材概况》,《咸宁学院学报》2033年第5期。
    贺立华:《阶级斗争理论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
    贺仲明:《新民族国家与“十七年文学”的身份认同》,《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胡俊国:《对建国以来文学教育论争的清理》,《教育评论》2004年第2期。
    胡小敏:《文学教育取向的变迁与启示——以鲁迅作品为个案的研究》,《涉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胡宗仁:《社会变迁与教育变革的关系研究探讨——一种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南阳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0期。
    黄健:《重构现代性:建国后十七年“国家文学”的意识聚焦——略论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形态》,《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黄耀红:《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思想轨迹》,《教育科学论坛》2003年第8期。
    黄忠敬:《意识形态与课程——论阿普尔的课程文化观》,《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李春华:《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进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人文科学专辑。
    李晶:《贯穿20纪中国翻译史的意识形态操控行为》,《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李松:《建国十七年后外国文学经典批评的等级筹序——以创作方法的考察为中心》,《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李贞祥:《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与“不仅仅是例子”——兼谈语文教材的性质》,《上饶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刘洪涛:《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刘洪涛:《现代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形态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刘丽群:《教科书与政权合法化——对“日本教科书事件”的深层解读》,《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4期。
    刘康:《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
    刘新锁:《“道德理想国”的建构与个体自由伦理的消泯——“十七年文学”的伦理脉络》,《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3卷第1期。
    刘震:《加强大、中学教师思想改造后的思想工作》,《人民教育》,1953年第5期。
    柳玉桓、李桂兰:《中学语文学科性质变迁综述》,《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孟凡值、马蕊芳:《爱国主义:永恒的主题——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与管理》1992年第1期。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课题组:《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欧阳英、程晓萱:《在知识、意识形态与政治之间——关于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深层次部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潘斌军、董平:《当代初中语文教科书文选价值取向之转变》,《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彭泽平:《建国以来我国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变迁》,《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
    桑哲:《语文教材既要守正又要出新——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博士》,《现代语文》2004年第7期。
    石鸥:《最不该忽视的研究——关于教科书研究的几点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报》2007年第五期。
    石鸥、李新:《新中国60年中小学教材建设之探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
    史习江:《性别平等与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12月。
    孙丹:《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3期。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9月,第42卷,第5期。
    汪莹:《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2期。
    汪波:《教科书:社会控制的中介——以小学<语文>为例》,《浙江教育科学》2010年第4期。
    下晓霞:《试论当代我国大陆初中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历史演变》,《学科教育》2003年第12期。
    王爱菊、徐文彬:《“新课程”改善:批判与反思——教材审定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
    王本朝:《文学体制与当代作家的思想改造》,《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王建华:《政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一项基于中国情境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王力:《文学作品中的“国家”镜像——以人教社新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为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王有升:《国家教育意志与教育公权力的运行体制分析——对国家与教育关系的一种理论探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王有升:《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阐释》,《教育科学》2000年第3期。
    王卫平:《鲁迅接受与解读的接受学阐释及重建策略》,《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11月。
    王先俊:《建国初期的社会变迁与党对思想文化的整合》,《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对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温立三:《中学语文教科书世纪回眸》,《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第3期。
    伍娟娟:《从比较文学视野看中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中的选材和教学》,《网络财富》2009年2月。
    吴小鸥、石玉:《经典的理念与启蒙的思路——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为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
    吴永军:《新教育社会学的课程理论评析》,《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6期。
    谢会昌:《中学语文鲁迅小说教学的错位现象》,《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闫广芬、苌庆辉:《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杨东平:《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杨海燕:《脸谱化改写:“十七年”鲁迅接受的话语策略》,《齐鲁学刊》2011年第2期。
    杨厚均:《作为民族国家想象的新中国文学》,《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杨孝如:《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论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杨云萍:《语文教材中情感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与重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第10卷第2期。
    姚冬琳:《内容分析法在教科书研究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2期。
    叶继奋:《六十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鲁迅接受研究概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2卷第4期。
    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
    张家军:《论教育再生产——教育功能的社会学审视》,《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张静:《论语文教科书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媒介特性》,《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张行涛:《统摄、驱动与社会控制——教科书评审的社会学意义》,《教育科学》1999年第4期。
    张颐武:《语文教科书引出的文学经典问题》,《艺术评论》2007年第10期。
    赵长林、林巧婷:《课程研究的社会学视域》,《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9期。
    郑以然:《当代中学生对鲁迅接受状况的调查报告》,《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0期。
    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从阶级教育入手 对学生进行革命世界观的教育》,《前线》1964年第11期。
    周晓虹:《中国人社会心态六十年变迁及发展趋势》,《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
    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朱薇:《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对历史文献的解读与思考》,《当代中国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
    朱志勇:《我国小学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演进——价值取向的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