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与经济资源最佳利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济学理论最广泛的应用之一,就是合理地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现实。例如,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以及市场决策。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了解经济增长和政府的政策问题。并对增长的限制——资源进行分析。然而经济学理论在应用于资源利用问题的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通常并不是从深奥的科学角度研究资源怎样发生和如何耗尽,而是从基本的关系入手。答案来自家庭、厂商和政府的决策。由于消费和生产汲取着地球的资源,并会对资源造成过度的使用(浪费)或对环境造成破坏。这意味着有关经济活动的任何决策都与资源问题直接相关。为了阐述这个关系,本文首先建立一个经济活动的基本模型,然后,将该模型扩展,解释这种关系是如何产生的。
     本研究首先从经济活动的基础模型开始思考,来考虑循环流转中的产品流和要素流。诚然,我们必须永远从需求的满足出发,因为需求是一切生产的终点,而且任何时候的一定经济形势都必须从这一方面去理解。不过经济体系中的创新一般并不是按下面这种方式发生的,那就是:首先,新的需求在消费者方面自发地产生:然后生产工具通过它们的压力转动起来。我们并不否认存在这种联系方式。可是,一般是生产者发动经济的变化,而消费者只是在必要时受到生产者的启发;消费者好像是被教导去需求新的东西,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同于,或甚至完全不是他所习惯使用的东西。因此,尽管可以容许甚至有必要把消费者的需求看作是商业循环理论中的一种独立的和确实是最基本的力量,但是,一当我们分析变化时,我们就必须立即采取不同的态度。
     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各种力量组合起来。生产其它东西,或者用不同方法生产相同的东西,意味着以不同方式把这些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只要当“新组合”最终可能通过小步骤的不断调整从旧组合中产生的时候,就可能出现经济的新增长范式,经济体就肯定有变化,就可能推动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而且,在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要考虑到制度和技术的变革问题,这甚至从一种更加看得见的效果来讲也是真实的。这主要是通过对存在于生产手段的不同使用,才得以大部分成为可能的。
     我们论证资源最优利用中的第二步骤也是不言而喻的;资源对经济增长具有限制。因此,支配生产手段对于执行新组合是必要的。对于商业循环流转中进行活动的厂商,我们已经建立起来强大的物流体系,通过物流可以解决购入和销售等生产手段这一独特的问题。
     因此,关于如何通过现代物流这一媒介以最优的方式在消费和生产之间分配资源和资源的利用的问题,也就成为本文的研究中心。通过物流这一现代化手段,来实现最佳利用经济资源的目标:即通过信息支撑来对设备的工作进行分配,并通过必要的合作,技术创新、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合理分配资源,分配运输流量等,来发现和寻找资源利用问题的最优化方法。
     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汲取了前人的大量研究成果,并对发达国家通过物流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分析,通过国际国内的对比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通过物流这一现代化手段,如何寻找最佳利用资源的一些参考模式和策略。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 of economic theory is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realityreasonably. For example, through micro-economic analysis, we a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behavior of consumers and manufacturers, markets, as well as decision-making. Throughmacro-economic analysis, we are able to understand economic growth and government policyissues, and to analyze the restriction on growth - resources. However, when analyzing the useof the resources, i.e. analyzing the causes and find a solution to it, not from the scientific pointof view of the profound study of what happened and how resources are exhausted, economictheory starts with the basic relationship. The answer is from the decision-making of family,manufacturers and government. As th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depend on the earth'sresources and will exhaust the resources or damage the environment excessively. This meansthat any decision-making of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source issue.In order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first establishes a basic model of economicactivity, and then, to expand the model to explain how this relationship is generated.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begins from the basic model of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to considerthe recycling of products and elements of the stream flow. It is true that we must always meetthe demand, because demand is the end of al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at any time of theeconomic situation will certainly have to be understood in this way. However, the innovationin economy in general took plac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way, that is, first, thenew demand of the consumer spontaneously generated, and then production turn up under thepressure. We do not deny the existence of such relation. However, producers generallykick-start the economy changes, and only when necessary, consumers are inspired by theproducers as if consumers have been taught to need new things in some respects differentfrom what he is accustomed to. As a result, though the need of consumers can be thought of asan independent and indeed the basic strength in business cycle theory, we must immediatelyadopt a different attitude in our analysis.
     Production means that we can combine all raw materials and forces at our disposal. Theproduction of other things, or different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 same things in differentways and means that these raw materials and power together. As long as the "newcombinations" may occur in small step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adjustment from the oldcombination, changes would certainly take place and may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mainly means to use existing resources in different ways, and touse these resources to do new things rather than to ask whether those resources will increase or not. In addition, the stud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hanges ofsystems and technology, which is also true even from a more visible effect. This was mainlythrough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exists in the different use, most were able to becomepossible.
     We have demonstrated the best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 second step is self-evident, asresources confines on economic growth. As a result, the production of disposable instruments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mbination is necessary. For the manufacturers inactivities of the business cycle, we have built up a strong logistic system. Logistics can solvethe issue of purchase and sale.
     As a result, through the medium of modern logistics to optimize the way of the allocationof resources and income in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has become a research center in thisarticl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est use of resources is through modern means of logistics, thatis, to allocate work among equipments by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necessarycooper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ought adjustment, to realize rational allocationof resources and transport traffic, then to find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resourceutilization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draws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from predecessors, and analyzes thepracti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logistics, putforward the reference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best use of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引文
[1] [英]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5年10月,第591页。
    [2] [美]保罗·萨缪尔森.分析经济学中的最大化原则[R],纪念诺贝尔演说,1970年12月11日。
    [3] Phil]ip Kotler and Gary Armstrong,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99)
    [4] L.D.H. Weld, The Marketing of Farm Products (New York : Macmillan, 1916)
    [5] George A. Gecowets,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Defense Transportation Journal 35, no. 4 (August 1979), p.5.
    [6] Donald D. Parker,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Reduced Cost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26, no. 2(April 1962),p. 16.
    [7] Peter F. Drucker, "The Economy's Dark Continent ,"Fortune 65 ,no.4(April 1962), p. 103.
    [8]] 阿尔伯特·赫尔希曼.发展经济学的兴衰[J]载马克·格索维茨等主编.经济发展理论与经验:纪念阿瑟·刘易斯文集[M],伦敦:乔治·阿伦与欧文,1982年,第372-390页。
    [9] 见冯·图能.冯·图能的孤立国[M]牛津:帕格蒙出版社,1966年。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以及K.J.阿罗等主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第一卷,区域经济学分册第19-82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0] W.W.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剑桥大学出版社,1960年。
    [11] 保罗·罗森斯坦-罗丹.东欧和东南欧工业化问题[J]引自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12]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54年,第257-262页。
    [1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7年,2月,第5-12页。
    [14] 冯·图能.孤立国(Der Isolierte Staat)第一部分,第12-25页。这个系统的图示是著名的。他假设在一个肥沃的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市场),没有可通航的河流也没有运河,到处肥沃是给定的,其边缘是远离城市的旷野。图能自己写道:“一种形象的描述,一种模式,一种概貌的简化和夸大;我们不能详细陈述它们,因为这样,如何能得到结果,答案将是丰富的”。
    [15] 这个假设,图能在第一部分没有确切地做出,而在第三部分第73页中作了注释。
    [16] 冯·图能.孤立国(Der Isolierte Staat)第一部分,第21页。
    [17] 同上书,第227页。
    [18] 同上书,第37页。
    [19]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第一部分(Uber den Standort der Industrien)的区位的纯理论(Reine Theorie des Standorts)。
    [20] 这种地方原料不是随处可见的;到处常见的称广布原料。对这些概念的阐述可参见奥斯卡·恩格兰德的《最优运输理论与运价》第121页。
    [21] 见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商务印书馆,1997.12,第12页。
    [22] 克里斯泰勒.南部德国的中心地[M],1933年出版。第45页。
    [23] 廖什.区位经济学[M],1940年出版。
    [24] 伯特·霍斯利茨.经济增长阶段理论[J],载霍斯利茨等编.经济增长理论[M],第193-238页。
    [25]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伦敦:朗曼、格林公司,1885年。
    [26]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54年,第442页。
    [27] 这种观点在马克思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表述过。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点的评论,见曼德尔·莫顿·鲍伯.卡尔·马克思的历史解释[M]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第2版,修订版,1948年。
    [28]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第441页。
    [29] 霍斯利茨.经济增长阶段理论[M],第202-203页;阿伦·费雪.经济进步与社会安全[M],伦敦:麦克米伦,1945年,第6页。
    [30] P.T.鲍尔与B.S.亚梅.“经济进步与职业分布”,经济学杂志[J]第61卷,1951年12月,第741-755页。
    [31] 福克·多夫林.农业在人口增长中的份额[J]FAO农业经济学与统计学月报,第8卷(1959年8-9月),第1-11页。
    [32] 罗斯托.“从起飞进入自行维持的增长”和《经济增长阶段》(1960年),第3页。
    [33] 罗斯托.“从起飞进入自行维持的增长”和《经济增长阶段》(1960年),第3页。
    [34] 同上书,第13页。
    [35] 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7-25页。
    [36] 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25-32页。
    [37] 参考这些作者和庇古的引言,参见库普曼斯(1957年),第185页。
    [38] 艾奇沃斯盒状图(Edgeworth box diagram)是经济学家艾奇沃斯(F.Y Edgeworth)于19世纪末建立的,因此而得名。
    [39] 参见,朱善利.微观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296-313页。
    [40] 参见Out of the Crisis W.Edwards Deming(1982).
    [41] 参见David Burt.World Class Supply Management(7e)[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第89-96页。
    [42]彼德·德鲁克.公司的概念[M](The 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纽约,约翰·戴,1946年。
    [43] 丹尼尔·鲁斯等.改变世界的机器[M],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第11-15页。
    [44] 同上书,第13页。
    [45] 关于经济学中以城市长期高失业和就业不足为特征的乡村-城市劳动迁移过程模型,见迈克尔·托达罗.欠发达国家劳动迁移与城市失业模型[J],美国经济评论[J],第59卷(1969年3月),第138-148页。
    [46] 哈罗德·英尼斯.加拿大毛皮贸易[M],多伦多图书馆,1927年。关于大宗商品理论对地区发展的解释,见道格拉斯·诺思:“区位理论与地区经济增长”,政治经济学杂志[J]第63卷(1955年6月),第243-258页。
    [47] (美)杰里米·夏皮罗(Jeremy F Shapiro).[供应链建模],中信出版社,2005年1月,第3-43页。
    [48] Zucderman,L.[1999],"Airbus's Stealth Advance," Internal Herald Tribune,July 10-11,9.
    [49] (法)伊·斯唐热、(比)伊·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256-313页。
    [50]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二次印刷,第21-49页。
    [51] (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27-40页。
    [52] 同上书,第108-112页。
    [53] 1991年,罗纳德·科斯因为他在交易成本理论和其他相关经济理论与法的概念(Coase,October 1960)的卓越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大部分研究都与环境经济学问题有关。
    [54]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64年,第145-147页。
    [55] 参见(日)速水佑次朗、(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71-88页。
    [56] 舒尔茨已经强调了对这个过程分析进行直接研究的必要性。西奥多·舒尔茨.对研究的资源配置[J],载农业研究中的资源配置[M],沃尔特·菲谢尔编,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71年,第90-120页。
    [57]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工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第三次印刷,第90-152页。
    [58] 约翰·希克斯.工资理论[M],第124-125页。
    [59] 格里利切斯.杂交玉米:技术变革经济学的一种探索[J],经济学杂志[M],第25卷(1975年),第502-522页。施莫克勒.作为工业发明决定因素的工业和知识状态的变化[J],载发明活动速度与方向[M],纳尔逊编,第195-232页。
    [60] 索尔特.生产率与技术变化[M],麻省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60年,第43-44页。
    [61] 速水佑次朗、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02-106页。
    [62] 同上,第16页。
    [63] 阿曼德.论诱导的发明理论[J],阿曼德:对肯尼迪教授的反驳[M],第960-963页。
    [64] 汉斯·宾斯旺格.探讨创新的一个微观经济方法[J],经济学杂志[Z],第84卷,1974年12月,第940-958页。
    [65] K. Marx, Capital: Acritiqe of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72.
    [66] P.Romer, "Endogenous Techn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Are Nonconvexitie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Growth?"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0.
    [67] M.Scott, Anew View of Economic Grow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68] D.Brooks and E.Wiley, Evolution as Entropy: 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B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69] A.Caims-Smith, Seven Clues to the Origin of Life, Cambridge: Cambr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S.Kauffman, The Origins of Ord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70] 参见拉坦.农业研究成果[M],第56-60页。以及纳尔逊编.政府与技术进步:截面工业分析[M]纽约:帕孟出版社,1982年,第451-482页。
    [71] 理查德·纳尔逊.发明经济学:文献述评[J],商业杂志[Z]第32卷(1959年4月),第101-127页;雅各布·施莫克勒.发明与经济增长[M],哈佛大学出版社,1966年。
    [72] 我们称使一切事物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的无形之手为序参数。参见: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的奥秘[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45-48页。
    [73]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工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第三次印刷,第13-152页。
    [74] 卡莱尔·福特·朗格.制度与公共财产外部性:经济发展的保证问题[M],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博士论文),1981年,序言第14页。
    [75]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保罗·托马斯.西方世界增长的经济理论[J],经济史杂志第23卷[M],1970年4月,第1-17页;和西方世界的兴起[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73年。
    [76] 曼柯·奥尔森.国家的兴衰[M],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74页。
    [77]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M],芝加哥:查尔斯·克尔出版公司,1913年,第11-12页。
    [78] 戴维斯和诺斯.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71年,第9页;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第三次印刷,第13-205页。
    [79] Adam Smith, Wealth of Nations, Modern Libuary ed. (New York, 1937), P.432。
    [80] Stuart Bruchey, Robert Oliver, Merchant of Baltimore, 1788-1819(Baltimore, 1956), pp. 370-371.
    [81] Douglass C.North and Robert Paul Thomas, 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 (Cambridge, Eng.,1973 ), pp.53-55. 134-143, 149-150, 155-156。
    [82]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第三次印刷,第13-15页。
    [83] 参见上书,第56-89页。
    [84]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第三次印刷,第91页。
    [85] 同上书,第97页。
    [86] 1879年于纽约出版。Kirkman还出版了诸如Railway Disbursement(New York.1877);Railroad Revene and Its Collection(New York,1877,revised 1887);和Railroad Service:Trains and Services(New York,1878)。
    [87] 马克思主义者的模型的一个主要局限在于对人口变化与技术、制度变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断然否定。参见诺斯:结构与变革[M],第60-61页。对人口因素以及相对资源禀赋作用的这种视而不见,起源于马克思和马尔萨斯之间的争论。企图纠正这种缺陷的做法代表着人类学中的“文化唯物主义”学派的重大创新。参见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为文化而斗争[M],纽约,兰顿出版社,1979年。
    [88] 速水佑次朗、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89-136页。
    [89] 登塞茨:财产理论[M];阿尔奇恩和登塞茨:财产权范例[M];诺斯和托马斯:西方世界增长的经济理论[J],经济史评论第23卷[M],1970年,第1-17页。另外,参见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73年。
    [90] 曼卡·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停滞和社会刚性[M],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82年。对奥尔森的研究的评论,参见诺斯:经济变革理论[J],科学第219期[M],1983年1月14日,第163-164页。
    [91] 参见:[法]伊·斯唐热、[比]伊·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177-209页。
    [9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5月,第274-294页。
    [93] 参见,大卫等.世界级供应管理(第7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第1171-174页。
    [94] 有关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详细介绍参见Horvaht(2001)。Horvath,P.(2001)Controlling,8thed.,Munchen.
    [95] 参见Horvath(2001,pp.571)。
    [96] 参见Edward Frazelle.物流战略咨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9月,第38-65页。
    [97] 参见约翰·加托纳.供应链管理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第65-72页。
    [98] 詹姆斯·沃麦克、丹尼尔·琼斯.精益思想[M],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28页。
    [99] Luczak H, Pfohl H.-C, Buse H P. Organisation der Logistik (Organization in logistics) .In: Vision Logistik wandelbarer Produktionsnetze zur Auflosung oekonomischoekologischer Zielkonflikte (Vision logistics. Logistics of dynamic prodction nets aiming at solvingny, 1996, 13-35) .
    [100] 参见Luczak等1999,第15页。
    [101] 约翰·加托纳.供应链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第76页。
    [102] Dave Nelson、Patricia E.Moody.The Purchasing Machine How the Ten Companies Use Best Practices to Manage Their Supply Chains[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第18-125页。
    [10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4月,第90页。
    [104] Schmoeckel D et al. Kooperation zwischen Unternehmen der Automobilindustrie, Erfahrungen und Entwicklungstendenzen.VDI-Z137, Nr. 5, 1995, 36-38.
    [105] Luczak H. Virnetzt und erfolgreich. Das Unternehmen der Zukunft(2). In:Blick durch die Wirtschaft FAZ167,1997,5.
    [106]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4月,第11-15页。
    [107] [美]爱德华·佛莱哲利.物流战略咨询[M].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年9月,第1-5页。
    [10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4月,第11-15页。
    [109] 邬跃主编.中国企业物流管理及运作实务[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2月,第5页。
    [110] 参见Holmstrom and Tirole[1989].
    [111] 参见 Hickson[1995]和 March[1999].
    [112] Mahoney, J.T.,and J.R.Pandian[1992]. "The Resource-based View within the Convers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3,363-380.
    [113] Mach[1999, 29], The Primer on Decision Making How Decisions Happen. New York:Free Press.
    [114] 参阅Kneese,Ayres,and D’Arge(1970).p.9,chart1。
    [115]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秘书长Maurice F.Strong,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首脑会议的发言,引自Hass,Levy, and Parson(Octobr1992),P.7。
    [116] Schumpeter[1934]给出了创造性破坏的最初概念及其在资本主义成长中的中心角色,也见Schumpeter[1950]。
    [1] (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12.
    [2] (美)阿林·霍格,约翰·霍格.经济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16-29.
    [3] (美)弗农·拉坦,(日)速水佑次郎.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12-88.
    [4] (美)K.J.阿罗,M.D.英特里盖特.经济学手册(第1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2、1-16.
    [5] (德)克里斯泰勒.南部德国的中心地[M].柏林出版社,1933年出版,23-85.
    [6] (德)廖什.区位经济学[M].1940年出版。
    [7]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5-158页。
    [8] 魏后凯.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25-126页。
    [9]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6、287-318.
    [10] (美)艾伦.哈里森等.物流管理与战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前言。
    [11] (美)唐纳德.多布勒,斯蒂芬.斯大林.世界级供应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序言。
    [12] (美)爱德华.佛莱哲利.物流战略咨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9、4-11.
    [13] (美)詹姆士·R·斯托克.战略物流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5-60.
    [14] (美)高山晟.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343-369.
    [15] 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96-312.
    [16]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8、5-105.
    [17] (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5、177-229.
    [18] (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100-118.
    [19] (美)丹尼尔.琼斯等.改变世界的机器[M].商务印书馆,1999.11、5-105.
    [20] (美)杰里米.夏皮罗(Jeremy F.Shapiro).供应链建模[M].中信出版社,2005.1、5-26.
    [21] (美)爱德华.佛莱哲利.物流战略咨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9、5-323.
    [22] (美)K.J.阿罗,M.D.英特里盖特.经济学手册(第1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2、46-82.
    [23] (美)胡佛.埃德加.M.区域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0.5、12-120.
    [24] (美)唐纳德.多布勒,斯蒂芬.斯大林.世界级供应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80-106.
    [25] 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工地区差异[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3.1,第12-86页。
    [26]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7,第23-89页。
    [27] (美)Scott J.Callan,Janet M.Thomas.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77-178.
    [28] (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2、15-267.
    [29] 赵静,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3-5.
    [30] (比)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72-77.
    [31] (美)约翰.加托纳.供应链管理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4、54-106.
    [32] Alberini,A.,and K.Segerson."Assessing Voluntary Programs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2(2002),p.157-84.
    [33] Becky P.Y. Loo. Interplay of International, N and Local Factors in Shaping Container Port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 Transport Review,2001
    [34] (美)约翰.加托纳.供应链管理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4、64-86.
    [35] Chen-Tung Chen. A Fuzzy Approach to Select the Loc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18(2001).
    [36] (德)Frank Possel-Doelken,郑力.合作制造方法、技术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37] G. Schmidt and Wilbert E. Wilhelm. Strategic, Tactical and Operational Decision in Multi - national Logistics Network : a review and discussion of modeling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Vol. 38.No,7(2000.)
    [38]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商务印书馆,1997.12.
    [39] (美)约翰.科伊尔等.企业物流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7、357-375.
    [40] (美)艾伦.哈里森等.物流管理与战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64-83.
    [41] Douglas M. Lambert. James R. Stock and Lisa M. Ellram. 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cGraw-Hill. 1998
    [42] (美)约翰.科伊尔等.企业物流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7、203-226.
    [43] (美)Hartmut Stadtler,Christoph Kilger.供应链管理与高级规划[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106.
    [44] (美)唐纳德.多布勒,斯蒂芬.斯大林.世界级供应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209-223.
    [45] 张义龙.托盘共用系统:现代物流发展的创新模式[J].经济导刊,2008,(7-8):总第133期。
    [46] (美)约翰.加托纳.供应链管理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4、53-163、331-418.
    [47] 魏后凯.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
    [48] 魏后凯.中国区域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差异[J].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48] Bish Ebru Korula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Algorithms for Operational Problems in Container Terminals. Ph.. D. Dissertation. Northwest University, 1999.
    [49] (美)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
    [50] (美)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
    [51] (美)迪米特里斯·伯特西马斯,罗伯特·M·弗罗因德.数据、模型与决策[M].中信出版社,2004.5.
    [52] (美)J.科依尔等.美国运输[M].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1994.
    [53] (美)胡佛.埃德加.M.区域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 1990.5、12-156.
    [54] (美)RichardA Johnson Dean W Wichem.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4、10-120.
    [55]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 2003.3、5-75.
    [56] (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4、15-56.
    [57] (美)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M].华夏出版社,2002.1、10-208.
    [58]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2.1、1-200.
    [59]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3、3-110.
    [60]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1.8、26-78.
    [61] (美)杰克·赫什莱佛,约翰.G.赖利.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6-56.
    [62] (美)丹尼尔·琼斯等.改变世界的机器[M].商务印书馆, 1999.11、3-56.
    [63] (美)乔治·韦泽斯比.精干型企业[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1、5-78.
    [64] (美)巴里·纳勒布夫, 伊恩·艾尔斯.创新DIY[M].商务印书馆,2005,9、8-90.
    [65] (美)詹姆斯·P·沃麦克,(英)丹尼尔·T·琼斯.精益思想[M].商务印书馆,1999.1、15-79.
    [66] (美)托马斯·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6、11-95.
    [67] (美)大卫·尼尔森等.本田动力[M].中国建材出版社/科方香港出版有限公司,1999.12、3-120.
    [68] (美)唐·泰普斯科特等.范式的转变-企业的信息革命[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2-120.
    [69] (美)帕特里夏·E·穆迪等.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5-28.
    [70] (美)尼古拉·G·卡尔.冷眼看IT[M].商务印书馆,2005.5、1-78.
    [71] (韩)W·钱·金,(美)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M].商务印书馆,2005.12、18-69.
    [72] (日)日通综合研究所编著.物流手册[M].中国物资出版社,1986.5、9-18.
    [73] (日)今井正明.现场改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3-56.
    [74] (日)诊断师物流研究会著.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控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2-69.
    [75] (日)水野隆德.美国经济为什么持续强劲![M].华夏出版社,2000.5、4-76.
    [76] (日)汤浅和夫.供应链下的物流管理[M].海天出版社,2002.6、12-26.
    [77] (日)中田信哉.物流·配送[M].海天出版社,2001.7、17-67.
    [78] (日)门田安弘.新丰田生产方式[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9、12-109.
    [79] (英)理查德·拉明.精益供应[M].商务出版社,2003.3、47-58.
    [80] (英)肯尼思·巴顿.运输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2.1、12-72.
    [81] (英)马克斯·H·博伊索特.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17-78.
    [82] (英)约翰.盖特纳.有效的物流管理[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4、13-59.
    [83] 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1.5、12-89.
    [84] 刘力臻.市场经济-“现代体制”与“东亚模式”[M].商务印书馆,2000.9、15-76.
    [85] 沈家骅编.现代物流运筹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8、8-69.
    [86] 李长江主编.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5、3-45.
    [87]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5-56.
    [8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5、12-76.
    [89] 邬跃主编.中国企业物流管理及运作实务[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2、3-44.
    [90] 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商务印书馆,2004.12、2-90.
    [91] 吴传钧,侯锋.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3-76.
    [92] 许胜余.日本大型物流基地的建设[M].商场现代化,2000.5、7-36.
    [93]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5.3、5-77.
    [94] 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3、16-87.
    [95] 张晓东.物流和供应链布局规划理论研究[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6、3-45.
    [96] (美)马可·伊恩斯蒂, 乔纳森·韦斯特.技术整合:将伟大的研究转化为伟大的产品[J].哈佛商业评论,1997年5/6月号。
    [97] (美)亨利·W·切斯布拉夫,戴维·J·蒂斯.虚拟组织何时有效力:为创新而组织起来[J].哈佛商业评论,1996.1/2月号。
    [98] (美)加里·P·皮萨诺,史蒂文·C·惠尔赖特.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新逻辑[J].哈佛商业评论,1995.9/10月号。
    [99] (美)W·陈·金,勒内·莫伯格尼.创造新的市场空间[J].哈佛商业评论,1999.1/2月。
    [100] (美)安德鲁·哈格顿,罗伯特·I·萨顿.建立创新企业[J].哈佛商业评论,2000.5/6月。
    [101] (美)约翰·S·哈蒙德,拉尔夫·L·基尼,霍华德.莱法.平等互换:一种理论的取舍方法[J].哈佛商业评论,1998.3/4月号。
    [102] (美)彼德·F·德鲁克.有效决策[J].哈佛商业评论,1967.1/2月号。
    [103] (美)C·K·普拉哈拉德,文卡塔姆·拉马斯瓦米.与客户合作的能力[J].哈佛商业评论,2000.1/2.月号。
    [104] (美)理查德·B·蔡斯,西姆·达芬.如何使公司服务趋于完美?[J].哈佛商业评论,2001.6月号。
    [105] (美)彼得·杜拉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海南出版社,2000.9、3-185.
    [106] (美)伦纳德·L·贝里.新零售的旧基石[J].哈佛商业评论,2001.4月号。
    [107] (美)帕特里夏·B·塞博尔德.进入顾客的生活[J].哈佛商业评论,2001.5月号。
    [108] (美)莫汉比尔·索希尼.选择同步化而非同质化[J].哈佛商业评论,20017/8月号。
    [109] 吴清一.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及其有关问题[C].现代物流论丛,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110] 王之泰.综合物流中心探要[C].现代物流论丛,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111] 韩增林,李亚军,王利.城市物流和供应链及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10月第23卷第5期。
    [112] 张义龙.物流现代化与区域产业竞争力[J].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第5期。
    [113] 贾东浇,唐任仲,丁样海.供应链伙伴的选择和评价[J].高技术通讯,2004.9.
    [114] 相伟,王荣成,丁四保.国际物流格局中的东北来区域经济一体化[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 第2期。
    [115]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年2月第22卷第1期。
    [116] 丁四保.我国的地方经济:制度特征与发展不平衡[J].经济地理,2007/1 1-4页。
    [117] 丁四保.可持续发展能力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问题探讨[J].经济地理,2004/5 577-580页。
    [118] 李旭宏,李玉民,顾政华,杨文东.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竞争态势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5月第34卷第3期。
    [119] 张蕾,任守榘.基于供应链的虚拟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自组织建模[J].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第39卷第7期。
    [120] 李诚固,郑文升,李培祥.中国城市的区域经济支撑模型分析[J].地理科学,2004(24),1:1-6页。
    [121] 李铭,陈德胜.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对中国商业物流和供应链的资源整合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5月第24卷第3期。
    [122] 朱耀壁,汪劲松,周兆英.敏捷制造-----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J].机械工程学报,1994年8月第30卷第4期。
    [123]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一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3月第56卷第2期。
    [124] 邹辉霞.物流和供应链与区域经济发展[J].产业观察,2003年3月第10期。
    [125] 陆玉麒,董平.中国主要产业轴线的空间定位与发展态势-兼论点-轴系统理论与双核结构模式的空间耦合[J].地理研究,2004年7月第23卷第4期。
    [126] 王富民,王压帝,赖平仲.珠江三角洲物流和供应链布局规划问题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4年10月第17卷第4期。
    [127] 俞海,贺昌政,何跃.自组织模式识别与经济预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2月第32卷第1期。
    [128] 宋玉祥.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育与绿色社区建设[J].地理科学,2002年第2期。
    [129] 王荣成,丁四保.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融合发展的思考[J].人文地理,2003年第2期。
    [130] 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
    [131] 魏后凯.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动机与区位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132] 张义龙.从基于能量到基于工业生态经济增长范式转变[J].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133] 张义龙.区域物流资源最佳利用[J].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4期。
    [134] Chen-Tung Chen. A Fuzzy Approach to Select the Loc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Fuzzy Sets and Systems, 118(2001).
    [135] Donald Waters. Global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lanning CRC Press, 1999
    [136] Dileep R. Sule. Logistics of Facility Location and Allocation. Marcel Dekker.Inc,2001.
    [137] Douglas M. Lambert. James R. Stock and Lisa M. Ellram. 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cGraw-Hill, 1998
    [138] G. Schmidt and Wilbert E. Wilhelm. Strategic, Tactical and Operational Decision in Multi - national Logistics Network : a review and discussion of modeling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Vol. 38.No,7(2000.)
    [139] Haggett Petal. Locational Models. New York : John Wiley and Sons, 1997
    [140] HKSAR Transport Bureau. 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 2000,2000.5.
    [141] James C. Johnson etc. Contemporary Logistics. Prentice Hall, 1998.
    [142] Shoji Sumita. Success Story: The Privatization of Japanese National Railways. Profile Books Ltd, 2000.
    [143] Tibben-Lembke. Ronald Scott. Essays in Logistics (Supply Contracts, Location Theory, Distribution Systems). 152.Ph..D. Dissertation. Northwest University, 1995.
    [144] Alberini,A.,and K.Segerson."Assessing Voluntary Programs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2(2002),p. 157-84.
    [145] Allen, Scott."The Greening of McDonald's."Boston Globe,January24,2000,p.C1,C3.
    [146] Cortese,Amy."Can Entrepreneurs and Environmentalists Mix?"New York Times,May6,2001 ,p. 3.
    [147] Cones,Richard,and Todd Sandler. The Theory of Externalities, Public Goods, and Club Goo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48] Hyman, David N. Public Finance: A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Policy to Policy. Fort Worth, TX: Dryden Press, 2002.
    [149] Buck, Susan.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and Law, Covelo, CA: Island Press, 1996.
    [150] Fullerton, Don. "A Framework to Compare Environmental Policy."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68(October 2001),p.224-48.
    [151] Environment: Initiatives for the New President. Washington, DC, December 1988.
    [152] Ahearne, John F. "Integrating Risk Analysis into Policymaking." Environment 35(March 1993), p. 16-20, 37-39.
    [153] Carson, Richard. Contingent Valuation: A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y and History. Northampton, MA: Elgar, 2002.
    [154] Wilhelmsson, Mats. "The Impact of Traffic Noise on the Values of Single-Family Hous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43(November 2000), p.799-815.
    [155] Palmer, Karen, Hilary Sigma, and Margaret Walls. "The Cost of Reduc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33(1997.6)P12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