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漢語助詞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中古時期的漢語助詞為主要考察對象,對其進行較為全面、系統地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闡明中古漢語助詞的特點,揭示中古漢語助詞的系統,對一些相關的語言現象進行描寫和分析。具體内容如下:
     “緒論”部分介紹了中古漢語助詞的研究現狀,扼要說明了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中古漢語助詞研究的發展趨勢,以及本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等。
     第一章“界說”對漢語詞類劃分的依據以及中古漢語助詞的界定方式等基本問題進行了說明。
     第二章討論了中古漢語結構助詞。“之”的典型用法是用來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者”和“所”用來構成名詞性短語,但各有分工。作為結構助詞,“之”、“者”和“所”在中古時期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其”則多出現於詩歌當中用以湊足音節,呈現出逐漸消亡的趨勢。
     第三章討論了中古漢語語氣助詞。中古時期,句首語氣助詞和句中語氣助詞正在消亡。相對而言,句首語氣助詞的消亡速度要比句中語氣助詞緩慢一些。句末語氣助詞佔了語氣助詞的絕大部分,即使在整個中古漢語助詞系統中,它也佔據著較大的比重。
     第四章討論了中古漢語表數助詞。“餘”、“有”、“第”、“所”是沿用上古而來的表數助詞,它們在中古時期依然有著較強的生命力。“許”、“數”是中古新產生的表數助詞。
     第五章討論了中古漢語列舉助詞。列舉助詞在中古時期只有“云”、“云云”和“等”三個,均承襲上古而來。上古時期,“云”、“云云”要比“等”更常見一些。在上古和中古前期,“云”、“云云”和“等”的用法各有分工,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到了中古後期、近代初期,“等”迅速發展,其功能也逐步擴展到了“云”和“云云”。隨著“等”用法的擴展以及廣泛使用,“云”和“云云”逐漸消失。
     第六章討論了中古漢語動態助詞。中古時期,漢語動態助詞雖然已經產生,但整體而言,其發展並不成熟。
     第七章討論了中古漢語事態助詞。事態助詞是中古新產生的語言現象,只有“來”一個成員。事態助詞“來”在中古剛剛產生,還沒有廣泛的口語基礎,但其生命力較強,中古以後不斷發展,逐步走向成熟,一直沿用到現代。
     第八章討論了中古漢語嘗試態助詞。嘗試態助詞也是中古新產生的語言現象,只有“看”一個成員。嘗試態助詞“看”在中古剛剛產生,與事態助詞“來”一樣,也還沒有廣泛的口語基礎,中古以後迅速發展,一直沿用到現代。
     “結語”部分分析了中古漢語助詞的歷史層次,揭示了中古漢語助詞的系統。同時指出了本文尚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期在今後的研究中不斷完善。
     總體而言,中古漢語助詞系統由結構助詞、語氣助詞、表數助詞、列舉助詞、動態助詞、事態助詞和嘗試態助詞構成。在中古時期,漢語助詞系統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雖然有些次類尚未發展成熟,但相對完善的漢語助詞系統已經初步形成,後代不斷發展、完善,最終形成了現代漢語助詞系統現有的格局。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on the particles in Medieval Chines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clarif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particles, revealing the system of the medieval Chinese particles,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ative phenomena, and attempting to achieve a breakthrough in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Details are as follows:
     The section of Introduction brief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medieval Chinese particles, the objects and methods of this study, the tendency of research status of medieval Chinese particles, and the main issues we intended to resolve.
     Chapter One, we will discusse some basic issues, such as, the definition of Chinese word classes, and the definition of medieval Chinese particles.
     Chapter Two, we will focus on the structural particles of medieval Chinese. To connect the attributive and its head noun was the typical usage of zhi. Zhe and suo were used to form noun phrases, but these two words had different roles. As structural particles, zhi, zhe and suo still had a strong vitality in medieval Chinese. However, generally speaking, qi presented a tendency of disappearing, it used to gather the syllable in poetry mostly.
     Chapter Three, we will focus on the modal particles of medieval Chinese. Modal particles which locate in the front or the middle of sentences were disappearing in medieval times.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speed of disappearance for the particles locate in the front of sentences is slower than in the middle of sentences. The particles locate in the end of sentences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in modal particles, and in medieval Chinese particle system as well.
     Chapter Four, we will focus on the the particles which indicate number. Yu, you. and di inherited from ancient Chinese, and they also had a strong vitality in medieval Chinese. Xu, shu, and suo were new members of medieval Chinese. Shu had a certain vitality in the later periods, but xu and suo didn't.
     Chapter Five, we will focus on the enumerative particles of medieval Chinese. There were only three enumerative particles, yun, yunyun, and deng, which inherited from ancient Chinese. While, in ancient Chinese, yun and yunyun were more commoner than deng. In the periods of later ancient Chinese or earlier medieval Chinese, deng developed rapidly, and its function had been spreaded to yun and yunyun. As the function of deng had been spreaded and used widely, yun and yunyun disappeared gradually.
     Chapter Six, we will focus on the dynamic particles of medieval Chinese. Dynamic particles have arisen in medieval Chinese, but generally speaking, have not mature.
     Chapter Seven, we will focus on the particle that indicates events. The particle that indicates events emerged in medieval Chinese, and it only had one member, lai. Lai had no colloquial foundation, however, it had a strong vitality. After the medieval ages. lai developed rapidly, and uses until now.
     Chapter Eight, we will focus on the particle that indicates attempt. Like the particle lai. the particle that indicates attempt also emerged in medieval Chinese, and had one member, kan. Kan had no colloquial foundation, however, it had a strong vitality. After the medieval ages, kan developed rapidly, and uses until now.
     The section of Conclusion. on the one hand, we discussed the system of medieval Chinese by analysed the historical hierarchy of them. On the other hand, we pointed 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expecting to solve them in the future.
     In conclusion, the medieval particles were constituted by structural particles, modal particles, particles which represent number, enumerative particles, dynamic particles, particle that indicates events, and particle that indicates attempt. In the period of medieval Chinese, the system of Chinese particles have evolved greatly, although it have not developed maturely, the relative complement of Chinese particle system has been emerged already. After that time, it getting better, and ultimately formed the pattern of modern Chinese particle system gradually.
引文
①参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页54。
    ②参王云路师、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页449-450。
    ③董志翘和蔡镜浩所谓的“中古”指魏晋至宋代。
    ④参吴金苹《<三国志>校诂》,刘百顺《汉魏六朝史书词语考释》,李维琦《佛经词语汇释》,汪维辉《<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
    ①参曹庚顺《<佛本行集经>中的“并”和“者”》,《中国捂文》1999年第6期,页42-46。
    ②参吴福祥《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氟词“麽”的产生》,遇笑容师、曹广顺《中古汉语中的“VP不”式疑问句》.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尊题研究》.到关华《中古汉语疑问句研究》,朱冠明《关於“VP不”式疑问句中“不”的虚化》。
    ③参[日]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苹译《中国语历史文法》,页314。
    ④参[日]志村良治著,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页95-100。
    ⑤参[日]森野繁夫《六朝汉语の疑问文》,载《广岛大学文学部纪要》(第34卷),页211-229。
    ⑥参马建忠《马氏文通》,页23。
    ⑦详见第一章。
    ①参吕叔湘《助词说略》,载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页277-278。
    ②参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页4。
    ③参郭銳《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页235。
    ①参判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页7。
    ②参邵敬敏等《汉语语法专题研究》,页4。
    ①参柳士镇《汉语历史语法散论》,页168。
    ①参[美]Hopper &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②参[英]Saeed. Semantics,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
    ③参[英]Trask. Historical Linguistics. Edward Arnold Ltd.,1996.
    ④参[南非](?)Roger Lass. Historical Linguistic and Language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⑤参[英]William Croft.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①参[英]Bernard Comrie.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②参柳士镇《汉语历史语法散论》,页169。
    ③参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页18。
    ①参[英]/Anthony Woods. Paul Fletcher & Arthur Hughes,Statistics in Language Studies. p7.
    ①参周及徐《历史语言学论文集》,页116。
    ②参[法]梅耶《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页1。
    ①参马建忠《焉氏文通》,页323。
    ②参杨伯峻《论语译注》.页133-134。
    ③参吴毓江撰,拣启治点校《墨子校注》.页642。
    ④参王先谦《荀子集解》,页420。
    ⑤参马建忠《马氏文通》,页19。
    ①参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页44-45。
    ②参孔颖连《礼耙正羲》.页167。
    ③参司马选《史记》,页3304。
    ④参班固《汉书》.页1660。
    ⑤由此可见,刘勰不仅讲了一些助词的用法,而且较早地封助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参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页572。
    ⑥参柳宗元《柳宗元集》,页890。
    ①劉彥成《文則注譯》,頁27。
    ②參孔平仲《續世說》.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
    ③參王克仆《助語辭集注.前言》.頁2。
    ④馬建忠所研究的文言語法主要是上古漢語語法。因為其語科主要是“凹書”、“三傳”、《史記》、《漢書》、韩愈文,兼及諸子、《國語》、《戰國策》,除了《漢書》和韓愈文外,都足上古的語料,而《漢書》語言古雅,韓愈推崇古文運動,提倡寫古文。實際上.馬氏所用的語枓可以說足典範的上古文獻。
    ⑤馬建忠稱之為“助宁”。
    ⑥參馬建忠《馬氏文通》,頁23。
    ①参沈家煊《不封称和标记论》.页250。
    ②同上。
    ③参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挚》1995年第1期,页155-171。
    ①参沈家煊《不封称和标记论》,页251。
    ②参Ross. The Category Squish:Endstation Hauptwort. CLS 8-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1972:316-328.
    ③参张伯江《此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页21-28。
    ④参沈家煊《不封称和标记论》,页288-314。
    ⑤参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页487。
    ⑥参范朋泰、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页51。
    ①古人所说的“语助”一般指的是虚词,并非单指助词。
    ②参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页572。
    ③参柳宗元《柳宗元集》,页890。
    ④参焉建忠《焉氏文通》,页323。
    ①参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页236。
    ②参张谊生《助祠与相关格式》,页7。
    ①参柳士镇《试论中古语法的历史地位》,载《汉语史学报》(第二辑),页54-61。
    ①参欧阳修《六一持话》,页11-12。
    ②上文已经指出,古人所粥“语助”大艘等於现代汉语所说的“虚词”.并不等於现代汉语的“助词”
    ③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页467。
    ④参张谊生《助词於相阴格式》,页8。
    ⑤同上,页9。
    ①参王云路师《中古汉语词汇史》(下册),页913。
    ②参阮元《经傅释词·序》,载王引之《经傅释词》,页1。
    ③参王云路师《中古汉语词汇史》(下册),页928
    ①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頁1743。
    ②參王力《漢語史稿》,頁389。
    ③參郭錫良等《古代漢語》,頁346。
    ④參方有國《上古漢語語法研究》,頁148。
    ⑤參高名凱《漢語語法論》,頁290。
    ⑥參史存直《漢語史綱要》,頁306。
    ⑦參楊伯峻、何樂士《占漢語語法及其發展》.頁488-489。
    ⑧參向熹《簡明漢語史》,頁195-197。
    ⑨參張誼生《助詞與相關格式》,頁7。
    ①高名凱指出:“大約規定詞的來源是‘之’的賁義‘出也’引申出來的.屬於某者是由某所從出。”但又說:“但也可能是指示詞引申出來的。‘麟之趾’也許竟是‘麟這趾’引申出來的‘鱗的趾’的意思。現在口語還有說‘你這管筆真好’去代替‘你的筆真好’。但這兩說都是猜想,我們沒有法子說哪一說對。”(參高名凯《漢語語法論》,頁303。)
    ②參王力《漢語史稿》,頁389。
    ③參郭錫良《試論上古漢語指示代詞的體系》,載《語言文字學術論集》,頁88。
    ④參方有國《上古漢語語法研究》,頁148、159。
    ⑤參張敏《從類型學看上古漢語定語標記“之”語法化的來源》,載吳福祥、洪波《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頁287。
    ⑥參張玉金《甲骨文中的“之”和助詞“之”的來源》,《殷都學刊》2005年第2期,
    ⑦參史存直《漢語史綱要》,頁309。
    ①检相关的甲骨文、金文字典.未见“之”的动词用法然依据字形、早期字害、傅世文献以及词羲演变的一般规律,“之”的本羲常为“去、往、到”。
    ②参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页107。
    ③同上,页107-108。
    ①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页836。
    ②张玉金曾指出:“甲骨文中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从不用‘之’来连接,‘之’在甲骨文中虽较常见,但没有结构助词的用法。”(参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页6。)
    ③参焉建忠《马氏文通》.页91。
    ④参[日]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苹浑《中国语历史文法》,页78。
    ⑤参王力《汉语语法史》,页140。
    ①參馮勝利《漢語韻律句法學》,頁78。
    ②參王雲路帥《試談韻律與某些雙音詞的形成》,《中國語文》2007年第3期,頁258。
    ③參范文瀾《文心雕龍注》,頁66。
    ④古漢語一般稱馬發語詞,用现代語言學的觀點來看,它也是助詞中的一個次類.
    ⑤《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所謂的“虛詞”包括代詞。
    ⑥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古代漢語虛詞詞典》,页156。
    ①参中园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页157。
    ②郑玄笺:“他士,猫他人也。
    ③现代汉语一般指男性。
    ①參文淵閤四库全書本《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卷三
    ②這種結構助詞也被稱为“襯字”
    ③參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頁747
    ①參石毓智、李訥《漢語語法化的歷程.題記》。
    ②“往”指空间上由此到彼“線”的移動趨向,“到”一般指到達的“點”,二者都含有背離說話者的深层隱含義。類似的論述可參王錦慧《“往”“來”“去”歷時演變綜論》,頁101。
    ①参王先谦《荀子集解》.百418-419。
    ②参王力《汉语语法史》,百52。
    ③同上。
    ④参[日]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苹译《中国语历史文法》,页98。
    ①参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载郭锡良《汉语史论集》,页26。
    ②参王力《汉语语法史》.页53。
    ①参方述鑫等《甲骨金文字典》,页340。
    ①参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页176。
    ②参张玉金《甲骨金文中“其”字意羲的研究》.《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页12-20。
    ③转引自张玉金《甲骨金文中“其”字意羲的研究》,《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页19。
    ④参张玉金《甲骨金文中“其”字意义的研究》,《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页19。
    ①参趟诚《甲骨文筒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页296。
    ①参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页87下。
    ②同上,页93。
    ③参马建忠《马氏文通》.页58。
    ④参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页107。
    ⑤参指构成“者”字结构的结构助词“者”
    ⑥参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载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1卷),页77、80。
    ⑦参王力《中国语法理论》,载《王力文集》(第一卷),页291、189。
    ⑧参王力《汉语史稿》,页343。
    ①参王力《汉语语法史》.页71。
    ②参刘淇《助字辨略》,页142。
    ③参陈承浑《国文法草创》.页69。
    ④同上,页14。
    ⑤参张谊生《助词舆相关格式》,页9。
    ⑥参齐滬扬、张谊生、隙昌来《现代汉藉虚词研究》,页280-282。
    ①参陈承泽《国文法草创》,页14。
    ②参易孟醇《先秦语法》,页248-249。
    ③参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页138。
    ①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百1726。
    ②参杨伯峻、何棠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页494。
    ③参王力《汉语史稿》,页344。
    ①参王力《汉语史稿》,页345-246。
    ②参吕叔湘《论“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来》,载吕叔湘《汉语语法输文集》,页122-131。
    ①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澳语词典》(第5版),页1310。
    ②参王力《汉语史稿》,页655。
    ③同上,页485。
    ④王力所说的“中古峙期”,是指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与我们所说的“中古峙期”(东汉魏晋南北朝隋)略有不同。
    ⑤参王力《汉藉史稿》,页492。
    ①参王力《汉语语法史》,页208-209。
    ①相关论述可参第二章第二节。
    ①参照野王撰,孙强增字,陈彭年等重修《大广益会玉篇》,页16上。
    ②陆德明《经典释文》:“夫,发句之端。”
    ①王引之《解傅释词》卷三:“惟,发语词也,……字或作唯,或作维。”(参《经傅释词》,页28下)
    ①趟岐注:“惟.辞也。”(参《孟子正羲》,页422)
    ②颜师古注:“唯,发语之辞。”(参《汉书》,页2031)
    ③李善注:“唯,发语之醉也。”(参《文选》,页557)
    ④《晋书》孙为唐房玄龄等所撰,但本例是引述晋王羲之之语,故可视为中古峙期的语料。
    ⑤《梁书》雌为唐姚思廉所撰,但本例是引述梁张率之赋,故可视为中古畴期的语料。
    ⑥参方述鑫等《甲骨金文字典》,页1105。
    ①参方述鑫等《甲骨金文字典》,页15。
    ②杨惊注:“且,发辞也。
    ①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页467。
    ②毛傅:“载,醉也。”隙奂傅疏:“假借之为语词,《傅》为全诗载字发凡也。”高亨注:“载,猫乃也,发语词。”
    ①參顏之推《颜氏家訓》,頁436-437。
    ②楊樹達在此只是針對句末語氣助詞而言,並沒有注意到“乎”還可以作句中語氣助詞.關於“乎”作句术語氣助詞的用法,我們將在下文論述,在此僅就語氣助詞“乎”字的來源作出簡要介紹。
    ③參楊樹选《積微居小學述林》,頁60。
    ①参张涌泉《字形的演变舆用法的分工》,《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4期,页26-27。
    ①孫诒讓《墨子关詁》:“也、邪古通。
    ②參陳順成《疑問語氣詞“邪”、 “耶”的歷時考察》,《古漢語研究》2011年第4期,頁86。
    ①关于以上名目,可参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页609-610。
    ①近現代的文獻,在此選了《朝野愈載》、《祖堂集》、《景德傳燈錄》、《三朝北盟會編》、《永樂大典戲文三种》、《南村輟耕錄》、《三國演義》、《水浒傳》、《西遊記》、《兒女英雄傳》、《紅樓夢》、《聊齋志異》、《老殘遊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呐喊》、《駱駝祥子》。以上作品在文中的表格中均以首字代替,其中《三朝北盟會编》和《三國演義》均以“三”開頭,則用首字和第二字代替,即“三朝”代表《三朝北盟會編》,“三國”代表《三國演義》。
    ②參陸德明《經典釋文》,頁360上。
    ③參吳欣春、張瑞英《語氣詞“邪”與“耶”使用情況調查》,《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2期,頁47。
    ④參陳順成《疑問語氣詞“邪”、“耶”的歷時考察》,《古漢語研究》2011年第4期,頁90。
    ①王引之《经傅释词》卷七:“爾,猫‘而已’也,……言用美焉而已也。”(参《经傅释词》,页73上)
    ①参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页572。
    ①参蒋绍愚《古汉藉词汇纲要》,页218。
    ②参王云路师、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页292-293。
    ①参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页178。
    ②参裘杨圭《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中国语文》1988年第1期,页1-20。
    ①参史存直《文言语法》,页224。
    ②参陆俭明《现代汉捂副词独用芻议》,《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2期.页39-40。
    ③参[日]志村良治著,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页22。
    ④参刘关华《中古汉语疑问句研究》,页253。
    ①参朱冠明《关于“VP不”式疑问句中“不”的虚化》,《汉语学报》2007年第4期.页79-83。
    ②参孙踢信《近代汉语语气词》,页54。
    ③参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页306。
    ④参吴福祥《敦煌孌文语法研究》,页485。
    ①参遇笑容师、曹广顺《中古汉语中的“VP不”式疑问句》,载《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页134。
    ②参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尊题研究》,页234-236。
    ③参范关泰、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页50。
    ④参王力《中国语法理输》(上册),页319。
    ⑤演化遇程大体如此,但古今汉语“无”、“麽”、“吗”的用法不尽相同。参吴福祥《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载吴福祥《语法化与汉捂历史语法研究》,页141。
    ⑥参遇笑容师、曹广顺《中古汉语中的“VP不”式疑问句》,载《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页134。
    ①转引自方述鑫等《甲骨金文字典》,页1181。
    ②本文“有的否定”舆“非有否定”这雨种提法来源於沈家煊,他认为:汉语在区分“直陈否定”和“非直隙否定”之后,其次区分是不是封“有”的否定,可稻为“有的否定”和“非有否定”。(参沈家煊《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勤的分合》,《中国语文》,2010年第5期,页387-399)
    ②参许嘉璐《论同步引中》,《中国语文》1987第1期,页50。
    ①参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典研究》1994年第4期.页17。
    ②卜辞中“非”用作地名是假借用法。
    ③参中l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页137。
    ①“偷”,形容词性成分,羲为“薄待”、“轻视”。
    ②参[美]霍伯雨、特拉格特著,梁银峰译《语法化学说》,页20。
    ③参王霎路师《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页97。
    ④主要范畴指名词和勤词,中间范畴指形容词和副词,次要范畴指前置词、连词、助勤词、代词和指示代词。(参[美]霍伯雨、特拉格特著,梁银峰译《语法化学说》,页133)
    ①参史存直《汉语史纲要》,页224。
    ①參[美]霍伯爾、特扯格特著,梁銀峰译,《語法化学說》,頁88。
    ②參孫錫信《語法化機制探赜》,载《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頁94。
    ①参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页212。
    ②参吴福祥《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载吴福祥《语法化舆汉语历史语法研究》,页151。
    ①参张相《诗词曲捂辞汇释》.页379。
    ②参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页30。
    ③参吴福祥《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捂气词“麽”的产生》,载吴福祥《语法化典汉语历史语法研究》,页155。
    ④参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页30。
    ①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凡例”,页3。
    ①参范开泰、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页51。
    ①包括基数和倍树、分数、概数。参邢福羲《汉语藉法三百问》,页97。
    ②参张谊生《助词舆相阴格式》,页212。
    ①参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页215。
    ①参《汉书》,页2317。
    ①参张谊生《助词舆相关格式》,百247。
    ②同上。
    ③参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筒>语法研究》,页234。
    ①这里所说的“现代汉语”用比较宽泛的定羲,即从清朝初期至今。
    ②参王先搛《荀子集解》,页418-419。
    ①http://ccl.pku.edu.cn/Yuliao Contents.Asp
    ①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页58、46、15、48、532。
    ②例证多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藉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①参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页72-83。
    ②参龙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页52-53。
    ①参段业辉《中古汉语助勤词研究》,页65。
    ①参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页72。
    ①参龙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页53。
    ①实际上,“获得、得到”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著勤作的完成,勤态助词“得”的意羲雕然虚化了.但还是与其本义有著一定的阴保。
    ②参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页73-77。
    ①参蒋绍愚《<世貌新语>、<齐民要衔>、(洛阳伽蓝说>、<坚愚经>、<百喻经>中的“已”、“竟”、“訖”
    “华”》,《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页73-78。
    ②参蒋绍愚《语言接触的一个案例——再谈“V(O)已”》,载《语言学论业》(第三十六辑),页268-285。
    ③参遇笑容师《从“其人白王:父已死了”谈起——兼论语言接触影响汉语语法的几种方式》(待刊)。
    ①参朱度之《佛教混合汉语初输》,载《语言学输业》(第二十四辑),页14。
    ①参蒋绍愚《<世说新语>、<齐民要衍>、<洛阳伽蓝记>、<坚愚经>、<百喻经>中的“已”、“竞”、“訖”、“华”》,《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页73-78。蒋绍愚《语言接触的一侗案例——再谈“V(O)已”》,载《语言学论业》(第三十六辑),百268-285。
    ②参遇笑容师《从“其人白王:父已死了”谈起——兼论语言接触影响汉语语法的几种方式》(待刊)。
    ③《三国志》中用作“完华”羲的“訖”的数量虽然也有19次之多,但《三国志》约有45万字,而《亲宝藏经》的字数约为8.5万。按照比例来算,《维宝藏经》中“訖”的用例相封较多。
    ②参王云路师《中古汉语词汇史》(上册),页241-250。
    ①参蒋绍愚《<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赐伽蓝记>、<坚愚经>、<百喻经>中的“已”、“竞”、“訖”、“华”》,《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页78。
    ②参遇笑容师《从“其人白王:父已死了”谈起——兼论语言接触影响汉语捂法的几种方式》(待刊)。
    ③另外,古人还把每月的最后一天叫“大盘”.倒数第二天叫“小盘”,也就是一个月的终止、终了。
    ①參呂叔湘《釋<景德傳燈錄>中“在”、“著”二助詞》,載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頁65。
    ②參殷正林《<世說新語>中所反映的魏晉時期的新詞和新義》,載王雲路師、方一新《中古漢語研究》,頁121。
    ③參梅祖麟《漢語方言里虛詞“著”字三種用法的來源》,载梅祖麟《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頁155-185。
    ④參柳士鎮《從語言角度看<齊民要術>卷前<雜說>非賈氏所作》,載王雲路師、方一新《中古漢語研究》,頁21。
    ⑤參曹廣順《近代漢語助詞》,頁26-37。
    ⑥參孫朝奮《再論助詞“著”的用法及其來源》,《中國語文》1997年第2期,頁61-68。
    ⑦參張颓《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字的用法》,《中文學刊》2000年第2期,頁1-11。
    ⑧參吳福祥《也談持續體標記“著”的來源》,《漢語史學報》(第四輯),頁17-26。
    ⑨參蔣紹愚《動態助詞“著”的形成過程》,《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頁113-117。
    ①参万一新、王芸路师《读<佛典舆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1期,页11。
    ①参刘坚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页123-124。
    ②参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页98。
    ①參[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华译《中國語歷史文法》,頁356;劉堅等《近代漢語虛詞研究》,頁122:江藍生《吳語助詞“來”“得來”溯源》,《中國語言學報》1995年第5期,頁12—27;曹廣順《近代漢語助詞》,頁95;吳福祥《敦煌變文語法研究》,頁309。
    ②參龍國富《姚秦譯經中的事態助詞“來”》,《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六輯),頁127。
    ③參龍國富《姚秦譯經助詞研究》,頁271。
    ④參梁銀峰《時間方位詞“來”對事態助詞“來”形成的影響及相關問題》。《語言研究》2004年第2期.頁54-59:《漢語事態助詞“來”的產生時代及其來源》,《中國語文》2004年第4期,頁333-342。
    ⑤參曹廣順《近代漢語助詞》,頁106-107。
    ①参蒋绍愚、曹广顺主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页248-250。
    ①参能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页271。
    ①参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页98。
    ①参吴福祥《尝试态助词“看”的雁史考察》,《语言研究》1995年第2期,页161-166。
    ②参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页19-20。
    ③参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藉法史研究综述》,页220-221。
    ①引自文淵阁《四庫全书》子部。
    ②參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頁332。
    ③參陸儉明《現代漢語中一個新的語助詞“看”》,載陸儉明、馬真《現代漢語虛詞散論》,頁276。
    ④參勞寧《語助詞“看”的形成時代》,《中國語文》1962年6月號,頁278。
    ⑤參心叔《關於語助詞“看”的形成》,《中國語文》1962年8、9月號,頁392。
    ⑥陸儉明(1999:277)在將《現代漢語中一個新的語助詞“看”》一文收入論文集《現在漢語虛詞散論》時,在“補白”中對自己早先的看法作丁修改,他同意勞宁的觀點.且認為心叔關於“看”的產生時代“還可以更提早些”的說法論據不足,還不能推翻勞寧的看法。參陸儉明《现代漢語中一個新的語助詞“看”》.載陸儉明、馬真《現代漢語虛詞散論》,頁277。
    ⑦同陸儉明、勞寧、心叔一樣,蔡鏡浩也把表嘗試的“看”稱作“語助詞”。參蔡鏡浩《重談語助詞“看” 的起源》.《中国语文》1990年第1期,页75-76。
    ①参吴福祥《尝试憋助词“看”的历史考察》.《语言研究》1995年第2期.页161-166。
    ②参吴福祥《敦煌夑文语法研究》.页357。
    ③参蒋冀聘、龙国富《中古译经中表尝试态语气的“看”及其历时考察》,《语言研究》2005年第4期,页第60-65。
    ①参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页118-119。
    ①参张箱生《助词舆相关格式》,页20。
    参《宋史》,页12088。
    ①参龙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页289-290;蒋冀聘、能国富《中古译经中表尝试态语气的“看”及其历时考察》,《语言研究》2005年第4期,页62。
    ①参汪维辉《柬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页118-130。
    ①参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页7。
    ①参汪维辉《六世纪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以<周氏冥通记>与<齐民要术>为例》,载汪维辉《汉语词汇史新探》,页59。
    ②参李麓《<魏书>词汇研究》,页246。
    ①参王雲路师《望文生训举例与探源》,《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2期,页19-24。
    《抱朴子内篇校釋》,王明,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百喻經譯注》,周紹良,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
    《白居易集箋校》,朱金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北夢瑣言》,五代.孫光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
    《賓退錄》,宋·趙與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碧嚴錄》,宋·圜悟,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版。
    《楚辭補注》,宋·洪興祖,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
    《春秋公羊傳注疏》,李學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春秋穀梁傳補注》,清·鍾文烝撰,駢宇騫、郝淑慧點校,北京:中萆書局1996年版。
    《春秋繁露義證》,蘇輿撰,鍾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
    《曹植集校注》,趙幼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朝野命載》,唐·張鷟,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
    《重刊老乞大諺解、朴通事諺解》,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年版。
    《初刻拍案驚奇》,明·波濛初编,冉休丹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
    《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版。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東漢·安世高譯,《大正藏》第15冊,NO.0602。
    《道行般若經》,东漢·支婁迦讖譯,《大正藏》第8冊,NO.0224。
    《修行本起經》,东漢·竺大力共康孟詳譯,《大正藏》第3冊,NO.0184。
    《大明度經》,三國吳·支謙譯,《大正藏》第8冊,NO.0225。
    《六度集經》,三國吳·康僧會譯,《大正藏》第3冊,NO.0152。
    《舊雜譬喻經》,三國吳·康僧會譯,《大正藏》第4冊,NO.0206。
    《生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3冊,NO.0154。
    《阿育王傳》,西晉·安法欽譯,《大正藏》第5冊,NO.2042。
    《摩訶僧衹律》,束晋·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大正藏》第22冊,NO.1425。
    《十誦律》,姚秦·弗若多羅與鳩摩羅什译,《大正藏》第23冊.NO.1435。
    《大莊嚴論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4冊,NO.0201。
    《雜寶藏經》,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大正藏》第4冊,NO.0203。
    《賢愚經》,元魏·慧覺等譯,《大正藏》第4冊,N0.0202。
    《正法念處經》,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大正藏》第17冊,NO.0721。
    《敦煌變文校注》,黄征、張涌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
    《东周列國志》,明·馮夢龍著,清。蔡元放改编,孫通海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
    《兒女英雄傳》,清·文康著,何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
    《風俗通義校注》,王利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
    《封氏間見記》,唐·趟貞信,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范仲淹全集》,清·范能濬編集,薛正興校點,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
    《封神演義》,明·許仲琳,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
    《國語》,春秋·左丘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管子校正》,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版。
    《觀世音應驗記三種譯注》,董志翹,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高僧傳》,梁·慧皎著,湯用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
    《關漢卿全集校注》,工學奇等,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黄帝内經》,姚春鵬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
    《韓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北京:中荦書局1998年版。
    《淮南子集釋》,何寧,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韓詩外傳集釋》,許維通,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
    《漢書》,漢·班固,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
    《後漢書》,南朝宋·范嘩,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
    《紅樓夢》,清·曹雪芹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
    《晉書》,唐·房玄龄等,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
    《近代漢語語法资料彙编》(唐五代卷),劉堅、蔣紹愚,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
    《揭曼硕詩集》,元·揭蹊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剪燈新話》(附《剪燈餘話》),明.瞿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堅硬的稀粥》,王蒙,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兩漢紀》,漢·荀悅、晉·袁宏,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
    《禮記正義》,唐·孔穎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論語正義》,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
    《列子集釋》,楊伯峻,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
    《老子校釋》,朱謙之,香港:太平書局1962年版。
    《呂氏春秋集釋》,許維通撰,梁運華整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
    《論衡校釋》,黄暉,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
    《陸機集》,晉·陸機,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
    《梁書》,唐·姚思廉,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版。
    《李太白全集》,唐·李白,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
    《柳宗元集》,唐·柳宗元,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
    《李清照集校注》,王仲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六一詩話》,宋·歐陽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
    《笠翁傳奇十種校注》,王學奇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劉基集》,明·劉基著,林家驪點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老殘遊記》,清·劉鹗著,陳翔鶴校,戴鴻森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魯迅全集》(第二卷),魯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老舍小說全集》,老舍著,舒濟、舒乙編,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老舍作品經典》,老舍,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版。
    《孟子正義》,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
    《墨子校注》,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版。
    《孟郊集校注》,韓泉欣,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茅盾選集》,茅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版。
    《南村輟耕錄》,元·陶宗儀,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
    《孽海花》,清·曾樸著,韓秋白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版。
    《齊民要術校釋》,繆啟愉,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版。
    《全唐詩》,清·彭定求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版。
    《全唐文》,清·董誥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全唐五代詞》,曾昭岷等編撰,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版。
    《全宋詩》,北京大學古文獻所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全宋詞》,唐圭璋编,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
    《全元散曲》,隋樹森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
    《全元曲》,張月中、王鋼主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全元雜劇初編》,楊家駱編,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版。
    《全元雜劇二編》,楊家駱編,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版。
    《全元雜劇三編》,楊家駱編,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版。
    《清詩別裁集》,清·沈德潛選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清明時節》,張天翼,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人之窩》,陸文夫,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人生》,路遙,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
    《尚書正義》,唐·孔穎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詩經今注》,高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商君書解詁》,朱師轍,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版。
    《睡虎地秦墓竹簡》,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孫子兵法》,春秋·孫武,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
    《史記》,漢·司馬远,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
    《說苑校證》,向宗魯,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
    《傷寒論》,漢·張仲景著,顧武軍主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三國志》,晉·陳壽,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
    《世說新語校箋》,徐震塄,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
    《水經注》,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譯注、王東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
    《隋書》,唐·魏徵等,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版。
    《宋書》,梁·沈約,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
    《宋史》,元·脫脫等,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
    《太平經合校》,王明,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版。
    《陶淵明集》,逯欽立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
    《祷杌閑評》,清·佚名著,劉文忠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
    《文選》,梁·蕭統编,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魏書》,北齊·魏收,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
    《文心雕龍注》,范文瀾,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王梵志詩校注》,頊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五燈會元》,宋·普濟,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
    《文則注譯》,劉彥成,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
    《頑主》,王朔,《小說月報》1988年第2期。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立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荀子集解》,清·王先謙,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新論》,漢·桓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新序、說苑》,楊家駱主編,北京:世界書局1970年版。
    《西京雜記》,晉·葛洪,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西遊記》,明·吳承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小五義》,清·佚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寫在人生遏上》,錢鍾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鹽鐵論校注》,王利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
    《顏氏家訓集解》,王利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版。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錢南揚,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
    《周易譯注》,周振甫,香港:中華書局1996年版。
    《莊子解》,王夫之,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版。
    《戰國策》,漢·劉向集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祖堂集》,南唐·靜、筠二禪師,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
    《周朝秘史》,明·余邵魚,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
    《不對稱和標記論》,沈家煊,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北宋語氣詞及其源流》,羅驥,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版。
    《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董秀芳,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
    《詞彙語義學》,張志毅、張慶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大廣益會玉篇》,梁·顧野王撰,唐·孫強增字,宋·陳彭年等重修,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
    《敦煌變文語法研究》,吳福祥,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版。
    《東漢魏晉南北朝史書詞語箋釋》,方一新,合肥:黄山書社1997年版。
    《东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汪維輝,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敦煌變文12種語法研究》,吳福祥,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東干語、漢語烏魯木齊方言體貌助詞研究》,王景榮,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二十世紀的中國語言學》,劉堅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法論著指要》,馬慶株,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朱慶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佛經文獻語言》,俞理明,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版。
    《佛經詞語匯釋》,李維琦,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國文法草創》,陳承澤,北京:商務印書館1957年版。
    《古代漢語虛詞通釋》,何樂士等,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楊伯峻、何樂士,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版。
    《<古尊宿語要>代詞、助詞研究》,盧烈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古代漢語》,郭錫良等,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古代漢語》,王力主编,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版。
    《古代漢語虚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古漢語虛詞詞典》,王政白,合肥:黄山書社2002年版。
    《古書虛字集釋》,裴學海,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
    《古漢語詞彙綱要》,蔣紹愚,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高等國文法》,楊樹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古書虛詞通解》,解惠全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徐中舒主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畈。
    《漢語語法史綱要》,潘允中,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年版。
    《漢語語法論》,高名凱,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漢語語法史》,土力,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
    《漢語史通考》, [日]太山辰夫著,江藍生、白維國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版。
    《漢語歷史語法要略》,孫錫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漢語大字典》(縮印本),徐中舒主編,武漢,成都: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1992年版。
    《漢魏六朝詩歌語言論稿》,王雲路,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羅竹風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
    《漢語的句子類型》,范曉主編,太原:書海出版社1998年版。
    《漢語韻律句法學》,馮勝利,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形態句法發展的動因和機制》,石毓智、李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漢語語法三百問》,邢福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漢語語法專題研究》,邵敬敏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漢語史稿》,王力,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
    《漢語韻律語法研究》,馮勝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漢語語法學史稿》,邵敬敏,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漢語史綱要》,史存直,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
    《漢語結構助詞“的”的歷史演變研究》,劉敏芝,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年版。
    《漢語詞類劃分手冊》,袁毓林等,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漢語俗字研究》,張涌泉,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積微居小學述林》,楊樹達,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經典釋文》,唐·陸德明,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
    《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趙誠,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近代漢語詞彙研究》,蔣冀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近代漢語虛詞研究》,劉堅等,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版。
    《甲骨金文字典》,方述鑫等,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版。
    《近代漢語助詞》,曹廣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版。
    《近代漢語綱要》,蔣冀騁、吳福祥,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近代漢語語氣詞》,孫錫信,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
    《經傳釋詞》,清.王引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近代漢語語法研究》,馮春田,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甲骨文語法學》,張玉金,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
    《近代漢語副詞研究》,楊榮祥,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集韻》,宋·丁度,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近代漢語研究概要》,蔣紹愚,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蔣紹愚、曹廣順主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簡明漢語史》,向熹,北京:商務印書館20l。年版。
    《論語譯注》,楊伯峻,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
    《六朝詩歌語詞研究》,王雲路,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呂叔湘文集》(第1卷),呂叔湘,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法]梅耶,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版。
    《馬氏文通》,清·馬建忠,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明清山東方言助詞研究》,翟燕,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版。
    《普通語言學教程》,[瑞士]索緒爾,高名凱譯,岑麒祥、叶蜚聲校注,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齊民要術>詞彙語法研究》,汪維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詩詞曲語辭匯釋》,張相,北京:中華書局1953年版。
    《說文解字》,漢·許慎,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版。
    《說文通訓定聲》,清·朱骏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
    《說文解字繫傳》,南唐·徐鐺,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
    《<三國志>校詁》,吳金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說文解字>今注》,蘇寶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法研究》,魏德勝,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上古漢語語法研究》,方有國,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版。
    《<三國志>和裴注句法專題研究》,何亞南,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魏晉南北朝小說詞語匯釋》,江藍生,北京:語文出版社1988年版。
    《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程湘清主編,濟南:山東教育出版杜1988年版。
    《魏晉南北朝時期某些詞法問題研究》,馮春田,濟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柳士鎮,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往”“來”“去”歷時演變綜論》,王錦慧,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版。
    《文言語法》,史存直,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魏書>詞彙研究》,李麗,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6年版。
    《小說詞語匯釋》,陸澹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現代漢語虛詞例釋》,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1957級語言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現代漢語時體系統研究》,戴耀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t997年版。
    《現代漢語八百詞》,呂叔湘,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現代漢語語法分析》,范開泰、張亞軍,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漢語韻律句法學》,馮勝利,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新著國語文法》,黎錦熙,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現代漢語通論》,邵敬敏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現代漢語詞類研究》,郭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齊滬揚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綜述》,齊滬揚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余廼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版。
    《虛字說》,清·袁仁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
    《訓詁學》,郭在貽,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先秦語法》,易孟醇,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現代漢語虛詞詞典》,朱景松,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年版。
    《訓詁學概論》,方一新,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現代漢語話語情態研究》,徐晶凝,北京:昆侖出版社2008年版。
    《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劉丹青,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語法理論綱要》,范曉等,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版。
    《姚秦譯經助詞研究》,龍國富,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語法化的機制和動因》,石毓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語法化學說》,[美]霍伯爾、特拉格特著,梁銀峰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中等國文典》,章士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
    《助字辨略》,清.劉淇,北京:中萆書局1954年版。
    《中國語法理論》,王力,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版。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助語辭集注》,王克仲,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
    《中古漢語語詞例釋》,王雲路、方一新,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古虛詞語法例釋》,董志翹、蔡鏡浩,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中古漢語助動詞研究》,段業輝,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助詞與相關格式》,張誼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語歷史文法》,[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左傳>虛詞研究》,何樂士,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日]志村良治著,江藍生、白維國譯,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中古漢語語法史研究》,曹廣順、遇笑容,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版。
    《中古漢語讀本》,方一新、王雲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祖堂集>的動態助詞研究》,林新年,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版。
    《中古漢語疑問句研究》,劉開驛,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皈。
    《中古漢語詞彙史》,王雲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中古近代漢語詞彙學》,方一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重談語助詞“看”的起源》,蔡鏡浩,《中國語文》1990年第1期。
    《詞類活用的功能解釋>),張伯江,《中國語文》1994年第5期。
    《詞類範疇的家族相似性》,袁毓林,《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l期。
    《嘗試態助詞“看”的歷史考察》,吳福祥,《語言研究》1995年第2期。
    《詞尾“底”、“的”的來源》,梅祖麟,載《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詞彙訓詁論稿》,王雲路,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從類型學看上古漢語定語標記“之”語法化的來源》,張敏,載吳福祥、洪波《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從語言角度看(齊民要術)卷前<雜說>非贾氏所作》,柳士鎮,載王雲路、方一新《中古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從"VP-neg"式反復問句的分化談語氣詞“麽”的產生》,吳福祥,載吳福祥《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從假設句的否定形式看甲骨文中的“勿”、“弱”與“不”、“弗”之别》,龔波,《中國語文》,2010年第2期。
    《從“其人白王:父已死了”談起——兼論語言接觸影響漢語語法的幾種方式》,遇笑容,待刊.
    《讀<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方一新、王雲路,《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1期。
    《動態助詞“著”的形成過程》,蔣紹愚,《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l期。
    《<佛本行集經>中的“許”和“者”》,曹廣順,《中國語文》1999年第6期。
    《佛教混合漢語初論》,朱慶之,載《語言學論叢》(第二十四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關於語助詞“看”的形成》,心叔,《中國語文》1962年8、9月號。
    《關於殷墟卜辭的命辭是否問句的考察》,裘錫圭,《中國語文》1988年第l期。
    《古漢語語法論文集》,郭錫良主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年版。
    《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何樂士,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閱於“VP不”式疑問句中“不”的虛化》,朱冠明,《漢語學報》2007年第4期。
    《漢魏六朝史書詞語考釋》,劉百順,《西北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漢語事態助詞“來”的產生時代及其來源》,梁銀峰,《中國語文》2004年第4期。
    《漢語史論集》,郭錫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漢語語法論文集》,呂叔湘,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集》,蔣紹愚,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漢語語法化研究》,吳福祥主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漢語歷史語法散論》,柳士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近代漢語探源》,江藍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甲骨金文中“其”字意義的研究》,張王金,《殷都學刊》2001年第1期。
    《甲骨文中的“之”和助詞“之”的來源》,張玉金,《殷都學刊》2005年第2期。
    《近代漢語研究新論》,江藍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
    《六朝漢語の疑問文》,[日]森野繁夫,載《廣島大學文學部紀要》(第34卷),廣島:廣島大學文學部1975年版。
    《論“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來》,呂叔湘,載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論同步引申》,許嘉璐,《中國語文》1987第1期。
    《歷史語言學論文集》,周及徐,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版。
    《六世紀漢語詞彙的南北差異——以(周氏冥通記)與{齊民要術)為例》,汪維輝,載《漢語詞彙史新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論具體語素與抽象語素的結合——並列複音詞中特殊的一類》,載《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王雲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略論近代漢語"VnegVP"正反問句》,傅惠鈞,《語言教學與研究》2。10年第5期。
    《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梅祖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
    《釋<景德傳燈錄>中“在”、“著”二助詞》,呂叔湘,載呂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試論上古漢語指示代詞的體系》,郭錫良,載《語言文字學術論集》,北京:知識出版杜1989年版。
    《<世說新語>“如馨地”再討論》,汪維輝,《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4期。
    《<世說新語>疑問句分析》,段業輝,《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世說新語>、<齊民要術>、<洛陽伽藍記>、<賢愚經>、<百喻經>中的“已”、“竟”、“訖”、“畢”》,蔣紹愚,《語言研究》2001年第1期。
    《試論中古語法的歷史地位》,柳士鎮,載《漢語史學報》(第二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世說新語>中所反映的魏晉時期的新詞和新義》,殷正林,載王雲路、方一新《中古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時間方位詞“來”對事態助詞“來”形成的影響及相關問題》,梁銀峰,《語言研究》2004年第2期。
    《試談韻律與某些雙音詞的形成》,王雲路,《中國語文》2007年第3期。
    《宋元時期“了”字的用法——兼談“了”字的虛化過程》,潘維桂、楊天戈,載《語言論集》(第2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望文生訓舉例與探源》,王雲路,《古漢語研究》1990年第2期。
    《吳語助詞“來”“得來”溯源》,江藍生,《中國語言學報》1995年第5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字的用法》,張赦,《中文學刊》2000年第2期。
    《現代漢語副詞獨用芻議》,陸儉明,《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年第2期。
    《現代漢語中一個新的語助詞“看”》,陸儉明,載陸儉明、馬真《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
    《語助詞“看”的形成時代》,勞寧,《中國語文》1962年6月號。
    《“語法化”研究綜观》,沈家煊,《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4期。
    《疑問句功能瑣議》,張伯江,《中國語文》1997年第2期。
    《姚秦譯經中的事態助詞“來”》,龍國富,《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六輯),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版。
    《語氣詞“邪”與“耶”使用情況調查》,吳欣春、張瑞英,《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2期。
    《也談持續體標記“著”的來源》,吳福祥,《漢語史學報》(第四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吳福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語言接觸的一個案例——再談“V(O)已”》,蔣紹愚,載《語言學論叢》(第三十六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
    《英漢否定詞的分合和名動的分合》,沈家煊,《中國語文》2010年第5期。
    《疑問語氣詞“邪”、 “耶”的歷時考察》,陳順成,《古漢語研究》2011年第4期。
    《再論助詞“著”的用法及其來源》,孫朝奮,《中國語文》1997年第2期。
    《中古汉语中的“VP不”式疑问句》,遇笑容、曹广顺,载《纪念王力先生百年涎辰学衍输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中古译经中表尝试态语气的“看”及其历时考察》,蒋冀聘、能国富,《语言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古近代汉语探微》,董志翘,北京:中苹害局2007年版。
    《字形的演燮与用法的分工》,张涌泉,《古汉捂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综述》,王霎路、楚艳芳,《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3期。
    《中古汉语论稿》,王云路,北京:中苹书局2011年版。
    Anthony Woods, Paul Fletcher & Arthur Hughes.1986. Statistics in Language Studi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rnard Comrie.1989.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rnd Heine & Tania Kuteva.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rnd Heine & Tania Kuteva.2005. Language Contact and Grammatical Chu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ice C. Harris & Lyle Campbell.1995. Historical Syntax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ul J. Hopper &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200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 Lyons.1995. 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ger Lass.199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s John R..1972. The Category Squish:Endstation Hauptwort. CLS 8-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John I. Saeed.1997. Semantics.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imited.
    Trask Robert Lawrence.1996. Historical Linguistics. London:Edward Arnold(Publishers) Limited.
    William Croft.1990.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