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音變構詞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音变构词的研究经历了从纯粹语义的考辨到语义考辨兼及语法意义的探索再到重点关注形态考察的发展过程。传统研究注重辨析异读词的音义关联,初步有了“动静”、“施受”之类的概念。至近代有了语法概念之後,又明确了“内动/外动”、“自动/他动”“主动*被动”、“使动*意动”等构词类型,语义上的“内向/外向”、“尊卑上下”等也得到了关注,而“可控与否”、“行为状态”等也逐渐成为新的观察视角。学者们或侧重於语义层面、或著眼於句法功能,或试图将二者结合,对音变构词现象作出了描写和分类,在音变构词类型的归纳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对於同样的异读现象,人们往往分析角度不同,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如“含”有平、去二音,平声表示“衔也”;去声表示哄物(珠玉之属)实死者之口,引申为实死者口之物(字或作“珍”、“哈”)。“含”是生者的动作,逝者不能发出“含”的动作,是他人使之含。所晓对二者区别的描写和归类就分别有过“有生/无生”、“尊/卑”(逝者为尊,死者为大)、“主动/被动”、“自动/使动”等几种解释。
     能否对不同的分析结论做出相对统一的关照,从而得出更具概括力的归纳,更简明地总结出音变构词一致的规则或规律来,本文做了一些尝试。
     在语料的选择上,我们仍然是哄《经典释文》为主,因为其中异读村料丰富,是记录历史上音变构词语料的集大成者;同时辅之哄《慧琳音义》,因为其中不乏异读现象,且口语特徵较弦,又处於形态的衰微时期。在探求音变构词的类型、语音形式与深层的“句法一语义”层面的对应关系以及解释语音形式的标记功能等诸多问题上,後者可队为前者提供佐证。二者结合,有助於我们从整体上观察音变构词产生、发展和衰微的历时擅变。
     我们在对前人研究过程的梳理中慢慢意识到,仅仅从词汇意义或语法功能上来观察,很难得出合乎汉语音变构词整体面貌的结论。因此我们尝试选择新的观察角度,即运用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题元理论对汉语音变构词材料作了尝试性的分析和探讨。徐烈炯、沈阳(1998)指出,题元是句法和语义的接口(interface)成分;题元研究是句法成分分析的扩展,也是语义成分分析的抽象。将其应用於音变构词研究之中,能够帮助我们将语音形式和深层的句法一语义联系起来,更加便於从形态上考察音变构词现象。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取语音、句法、语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现代句法学、语义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学者关於上古汉语语音、形态以及二者之问关联的公认度比较高的成果进行校验和重新解释。将形态研究与句法、语义研究紧密结合,从论元整合的角度认识音变构词,考察了语音、句法、语义三个层面的配合关系,揭示出相对简约的语音手段在标记相对复杂的语法意义时的内部一致性,初步建构起题元理论观照下的上古汉语形态体系。
     具体研究过程和初步结论如下:
     首先,我们依据上古汉语动词配价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确定了题元角色。并将音变构词材料从“句法一语义”层面分为11类,即:“致使”类、“意使”类、“方向”类、“被动”类、“承受”类、“对象”类、“源点/目标”类、“工具”类、“度量”类、“动/名转指”类、“状态”类。
     其次,分别对这11类音变构词材料的源词和派生词的论元结构作了对比分析,屋清了每一类音变构词中语音、句法、语义三个层面的配合关系。
     第三,通过队上研究,我们揭示出了纷繁复杂的音变构词现象在深层的句法一语义层面上的实质,即论元整合。主要有三个类型:论元增容、论元消减、题元角色的所指发生转换。由此,我们对上古汉语形态研究提出了新的解释框架:源词由非去声或清辅音变读去声或浊辅音产生的派生词,或指派论元、或消减论元或导致题元角色的所指发生转换。从分布上来看,去声多以标记指派或凸显论元的情况为常,浊辅音多以标记消减论元的情况为常。进而解释了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相关问题,揭示了去声在一系列纷繁复杂甚至看似相互矛盾的音变构词现象中所标记的句法、语义功能的严整的一致性。
     此外,文中还讨论了两个相关的专题:
     1.提出了“转指构词”一说,从语义角度归纳出“动/名”、“名/动”两类转指构词的类型,整理出上古汉语转指构词词表,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中的转指比例队及两类转指数量上的不对称现象进行了简要阐释;并将词汇研究中“从隐含到呈现”的规则应用於音变构词研究,讨论了两种“隐含”、“呈现”的异同之处;从本质上讲,动、名互转的构词模式应是“隐含一呈现一转指”。2.结合语音、词汇、语义的互动发展分析了音变构词的消亡原因,并从词语的历时演变与更替、单音词复音化趋势的影响以及新兴的语法结构和语法手段的产生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其代偿机制。
The study of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has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from semantic observation only to the combined observation of semantics and syntax and to the concentration on morphology. The traditional studies have laid more emphasis on the sound and meaning relation between words with the same morphology but different tones, and developed some initial notions like dynamic vs. static, agent vs. patient. Up to recent times, the awareness of language grammar paves the way for the further distinctions between inner verb and outer verb, active verb and passive verb, causative verb and intentional verb, etc. Semantically,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in-wards vs. out-wards, and superiority vs. inferiority also receives great attention. Meanwhile, the observation on controllability and the state of act becomes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word formation. Scholars either focus on semantics or on syntax or on the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two, and they have made a number of achievements in the descri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However, the opinions on the same word with different tones are divergent because of different analytical methods. For instance, han (&) has flat and falling tones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tone means hold in mouth; while 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object that is held in mouth (the written form can also be琀or唅). Han is an act performed by the living people. Of course the dead are unable to do so. Obviously, it is the living who cause the dead to do such an act of han. So the two tones are described and classified as living vs. dead, noble vs. humble, active vs. passive, automatic vs. causative, etc.
     This dissertation has done some tentative work on the consistent explanation on different analyses, and drew a more 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and generalized some rules and regularities on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Our linguistic data mainly come from Jing Dian Shi Wen, because this book, which is full of words formed by sound change. We also select some data from Huilin Yin Yi for the same reason. The data from this book are of colloquial features and experiencing the stage of decline of morphology. The investigation of markedness function of sounds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types of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ound level and syntactic-semantic level.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proofs can help observe th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studies we come to realize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a 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of the overall mechanism of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just on the basis of lexical meaning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Therefore, we attempt to choose a new perspective which applies theta-roles in generative grammar to analyze the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Xu Liejiong&Shen Yang (1998) point out that theta-roles are the interface elements between syntax and semantics, and the study of theta-roles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analysis of syntactic elements and also the abstraction of semantic elemen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ta-roles to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can help establish a syntactic-semantic tie and facilitate us to investigate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by way of morphology.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achievements of modern syntax and semantics. We attempts to testify and re-explain the widely-acknowledged study abroad and at home concerning phonology and morphology and their relation in ancient Chinese, and also closely combines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semantic studies to identify the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arguments and observ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und, meaning and sentence structure. As a result, this research reveals the consistence between a comparatively concise phonological means and a more complicated grammatical meaning, and tentatively establishes a morphological system in ancient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gument theory.
     The whole research process and the initial conclusion are as follows:
     First,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studies on valence of verbs in ancient Chinese, we identify the theta-roles and classifies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at syntactic-semantic level into11types, i.e., causative, intentional, directional, passive, tolerant, objective, source/target, instrumental, measure, V/N transferred designation and state.
     Second, we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11types, clarify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among sound, meaning and sentence structure.
     Third,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study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disclose the essence of the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at syntactic-semantic level, that is, the integration of arguments, which has three types:argument addition, argument reduction and argument transformation. It suggests a new explanation for the morphological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the derivative generated by sound change of source word from non-qushen or voiceless consonant to qushen or voiced consonant will either assign an argument, or reduce an argument, or transform its argument role so as to project some argument.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it is normal for qushen to cause marking assignment and argument projection and for voiced consonant to reduce argument, which reveal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qushen maintains syntactically and semantically consistent in a complicated and even contradictory process of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In addition, the dissertation also discusses two relevant topics.
     (1) The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word formation by transferred designation, generalizes two types of word formation, i.e., V/N and N/V, and summarizes the list of word formation by transferred designation. A concise explanation is presented by applying cognitive theory to the asymmetry between the ratio and the quantity of transferred designation. The 'implicit-to-explicit'rule in lexicology is also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types of implicit meanings and explicit meanings. Essentially, V-N transfer word formation should be the model of'implicitness—explicitness—transferred designation'.(2) 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und, word and meaning, the chapter analyzes the disappearance of sound-change word formation and investigates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achronic change and substitution of lexis, the influence by the development from mono-syllable word to multi-syllable word, the emergency of new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rule and so on.
引文
①孫玉文2000《漢语變調構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页。
    ②同上。
    ③参看孫玉文2006《雨漢至明清漢語的音變構詞例證》,《語言科學》,第5期。
    ①萬献初2004《漢語構詞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第50页。
    ②纪昀等 群经音辨提要[M],四庫全書總目·经部,北京:中華書局,1965
    ①周祖謨1946《四聲别義释例》,《輔仁學志》第13卷1、2合期,载《周學集》,北京:中華害局,1966年第1版,2004年第3次印刷,第91页。
    ②纪昀等群經音辨提要[M],四庫全書總目·經部,北京:中華書局,1965。
    ③周法高1953《中國語法劄记》(壹)“語音區別詞類說”,《中央研究院屋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四本。
    ①包擬古1973《漢藏語中带*-s的複辅音聲母在漢語中的反映形式》(馮蒸譯),《原始漢語與漢藏語》,北京:中華書局1995。
    ②Pulleyblank, Some new hypotheses concerning word families in Old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73.1.1,111-125
    ②俞敏1984《<中國語文>論文選》,光生馆
    ③吴安其1997《漢藏語的使動和已完成體前缀的残存與同源的動詞詞根》,《民族語文》第6期
    ①经文作“晗”。
    ②王月婷2009《经典释文異讀之音羲规律研究(之二)》,浙江大擎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第35頁。
    ③我们稱這類構詞爲“勤、名轉指構詞”,其寅質是由陈述轉爲指稱。被轉指的名詞必然是源詞所關涉的某個語義角色。從這個角度看,可以韶爲派生名詞變讀讀去聲後,這個去聲標記凸顯了源詞的某個論元。詳見“轉指構词”一節。
    ①我们不赞同這一表述,具有指派新論元功能的是附加*-s後缀之後的勤詞。*-s後缀只是一種語法形式,本身不能指派新输元。此外,*-s後缀可能是去聲的早期形式,但考虑到研究封象的曆時性和層次性,我们韶爲,稱“去聲”更爲穩妥。
    ①参看徐烈炯、沈陽1998《题元理論與漢語配價問题》,《當代語言學》第3期
    ①袁毓林2002《输元角色的屠级關系和語義特徵》,《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①同1.
    ②殷國光2009《<莊子>勤詞配價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馆,第11页。
    ①萬獻初2004《漢語構詞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第59页。
    ②俞敏1948《古漢語派生新词的模式》,《燕京學報》第35期。載《俞敏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馆,1999
    ③“動/名轉指”和“名/動转指”類構詞,我们将在“轉指構詞”一節作爲專题討論。
    ①参看[美]霍凯特2002 《现代語言學教程》,索振羽 葉蜚聲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89页、227-228页、259页。
    ①“進”、“退”、“朝”三字,王力(1965)所翠例句分别爲,《输語·先進》:“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2500-a-11)《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己: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國,而撫四夷也。”(2671-a-1下)
    ①诸家所舉例證,據我们分析,有些應蹄入“勤作/状態”類,如“折”、“断”、“繁”、“盡”等;有的應蹄入“方向”類,如“買/賣”、“受/授”等。群見表1。
    ②金理新2002《上古漢語音系》,黄山書社。
    ①王月婷(2007:26):“状態動詞带賓語時應視爲使動”,我们依此說。
    ①“復”的使勤用法参看王月婷2007《(經典释文)異讀之音義规律探赜——以帮组和來母字為例》,浙江大學博士論文,第22-26页。
    ②参看孫玉文2007《漢語變調構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41-144页。
    ①形態標記多以燮讀去聲為主,清濁交替的用例较少。
    ②源詞爲二元及物勤詞的“致使”構詞,王力(1964)亦收“見/现”、“辟(避)/辟”2例,王月婷(2009)韶爲這雨例舆“固”、“觀”、“使”、“降”、“被(披)”等同屬“被勤”構詞。
    ①洪波(2009)認為“雪”屬富事賓語。
    ①袁毓林(2010:133)指出“爸爸挖了一個菜窖”中“菜窖”是“结果”,“其語義特點是變化性、受勤性和渐成性(incremental),
    ①参看朱德熙1983《自指和蒋指——漢語名词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方言》第1期。收入《語法装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①A.GHaudricourt,《越南語聲調的起源》,馮蒸譯,《民族語文研究情報资料集》,第7集。
    ①曹凰霞(2012)指出:被勤表连中,“施勤者稱爲‘信息處理’的焦點,在語言‘象似原则’和‘經濟原则’共同作用下完成自我調節,稱焉標記對象,因此,上古漢語中的‘于’字被勤式選擇的是標記‘施事’。”
    ①Stuart N. Wolfenden.1929.Outlines of Tibeto-Burman Linguistic Morphology(《藏缅語系構詞法綱要》),第58页。
    ①朱德熙1983《自指和轉指——漢萧名词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藉法功能和語義功能》,《方言》第1期。
    ①王月婷(2007)認爲“缚”是三等入聲與一等去聲間動、名的構词,涉及“等”和“調”雨個音素的封立。
    ①沈家煊1999a轉指和轉喻,《當代語言學》第1卷第1期。
    ①爲舆前文一致,我们将“结果”視為客髓,次類中再将其分出。
    ②背景包括工具、處所、材料、時間、方式等成分。
    ③表中“上古——中古”部份據胡敕瑞(2008a:103—104)。
    ①参看胡敕瑞2008a《從隱含到呈现(下)——詞彙變化影奢捂法變化》,《捂言學输叢》(第三十八輯),第99页。
    ②梅祖麟1991《從漢代的“勤、毅”、“動、死”来看勤補结横的變化——兼論中古時期词的施受關保的中立化》,《語言學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第十六辑,第127页。
    ①参看郭錫良等1999《古代漢语》,北京:商務印書館,第1081页。
    ②参看方建新1987《略谈破讀的消亡》,《事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
    ①参看孫玉文2007《漢語變調構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第242期。
    ①参看李朝全1995《口含物習俗研究》,《考古》第8期。
    ①参看汪維辉 2000《柬漢—隋常用詞演燮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第16页。
    ②参看王雲路 方一新2002《漢藉史研究領域的新拓展——抨汪維辉(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中國語文》第2期。
    ①参看颜洽茂、王浩壘2012《漢語動詞“遮”掩饰義的產生及其詞義系统的掩蔽》,《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②参看胡敕瑞2005a《從隱含到呈现(上)——試論中古詞彙的一佃本質變化》,《語言學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第三十一辑,第1-21页。
    ①Comrie,Bemard(1989)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s Typology.second Edi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①1例通“其”。句末語氣助词,表疑問。《詩·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實维何期?”箋云:“期,辞也。”(481-c-14.2)《释文》:“何期:本亦作‘其’,音基,辞也。王如字。”(6/31.20)
    ①《左傅.昭公二十八年》:“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廢,皆是物也,女何以爲哉?”注:“夏以末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2118-b-52)《释文》:“末喜:本或作‘嬉’,音同。《國语》云:‘桀伐有施,有施氏以末喜女焉。’章昭注:‘《漢害》云:嬉,姓也。’”(20/2.17)
    ①《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勃,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118-c-2)《释文》:“欽明文思:馬云:‘威儀表備謂之欽,照臨四方謂之明,經緯天地謂之文,道德纯借谓之思。’”(3/2.22)
    ②一爲“浮思”。《周禮·考工記·匠人》:“王宫門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注:“阿,棟也。宫隅、城隅,謂角浮思也。雉畏三丈,高一丈。度高以高,度廣以廣。”(928-c-41)《释文》:“浮思:並如字,本或作罘罳,同。”(9/30.9)一爲“于思”。《左傅·宣公二年》:“于思于思,棄甲複来。”注:“於思,多鬟之貌。”(1866-c-21)《释文》:“于思于思:如字,又西才反,多须貌;贾逵云:白頭貌。”(16/21.16)按,《集韻》桑才切:“(?)思,鬃(?),多须完。或作思。”(33上14)
    ③如:《書·皋陶漢》:“臯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139-c-4)《释文》:“思:如字,徐音息吏反。”(3/7.4)思,語首助詞。
    ①《集韻》昌六切:“祝,國名。《雨雅》:‘北至於祝栗。’”(184下17)
    ②按,萬献初(2004:97)以“著也”義爲音變構詞,我們韶爲,此處應爲同音假借。
    ③“祝祝”一類雨字分別注音,作2次計。
    ④《莊子·外篇·连生》:“田開之見周威公。威公曰:‘吾聞祝臀學生,吾子舆祝臀游,亦何聞焉?’”(644-7上)《释文》:“祝臀:上之六反,下市軫反。字又作(?),音同,本或作‘賢’。”(27/15.16)
    ⑤《禮记·樂記》:“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黄帝之後於前,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1542-c-39)《释文》:“於祝:之六反。”(13/6.20)《雨雅·释地》:“東至於泰速,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铅,北至於祝栗,渭之四極。”(2616-c-7)《释文》:“祝:章六反,又昌六反。”(29/30.8)
    ⑥通“屬”。编織。《詩·唐鄘風·干旄》:“素练祝之,良焉六之。”傅:“祝,織也。”(320-a-3.2)《释文》:“祝之:毛之六反,織也。鄭作‘属’,之蜀反,著也。”(5/17.11)通“注”。《周禮·天官·疡醫》:“掌腫瘍、潰疡、金疡、折疡之祝藥。”注:“祝,富為注。”疏:“祝,注也,注藥於瘡。”(668-a-5)《释文》:“之祝:之樹反,出注。”(8/7.12)
    ⑦断。《公羊傅·哀公十三年》:“祝髪文身。”注:“祝,断也。”(2451-a-20)《释文》:“祝髪:之六反,断也。”(22/31.4)
    ①佛经中“祝祝”一詞表示“勤勤守護貌”,吴支谦譯《阿弥陀經》卷2:“祝祝守爱保贪惜,坐之思念心勞身苦。”(12/314a)《慧琳音羲》:“祝祝:之育反。此即方言異也。准祝字训释與經意不同。今訓為勤勤,守護也,是經意也。”(16.54/405c)
    ①“降”作水名,有見去、匣平二音。《書·禹贡》:“北遇降水,至于大睦。”傅:“降水,水名,入河。”(151-c-6)《释文》:“如字,鄭户江反。”(3/10.12)
    ②“降”作人名,音匣母平聲。《左傅·文公十八年》:“蒼舒、隋敳、(?)戭、大臨、龙降、庭堅、仲容、叔连。”注:“此即垂、益、禹、皋陶之偷。庭堅即皋陶字。”(1861-c-20)《释文》:“龙降:莫江反,下下江反。”(16/20.10)
    ③“降”作星次名,5次音匣母平聲。《周禮·春官·大師》:“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黄锺、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吕、應锺、南吕、函锺、小吕、夾锺。”注:“夾锺,卯之氣也,二月建焉,而辰在降娄。”(795-b-23)《释文》:“降娄,户江反。”(8/29.17)《周禮·春官·保掌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注:“降宴,鲁也。”(819-b-26)《释文》:“降婁,户江反。”(8/34.8)《橙記·月令》:“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注:“仲春者,日月會於降婁,而門建卯之辰也。”(1361-a-15)《释文》:“降婁:戶江反。”(11/28.17)《左傅·襄公三十年》:“於是歲在降妻,降婁中而旦。”(2013-a-40)《释文》:“降婁,户江反,下及注同。”(18/8.19)《左傅·昭公元年》:“公曰:‘何故?’封曰:‘去衛地,如鲁地。’”注:“鲁地,降婁也。”(2048-c-44)《释文》:“降婁:户江反,下同。”
    ①字又作“鄵”,地名,鄭邑。《毅梁傅·宣公九年》:“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其地,於外也。其口,未逾竟也。”注:“外,謂國都之外,諸侯卒於路寝則不地。專例曰:‘諸侯正卒則日,不正則不日。’舊說逾竟亦不日,然則諸侯不正,而與未逾竟無以别之矣。案襄七年,鄭伯卒于操,此年晉侯卒于扈,文正舆襄二十六年許男卒於楚同,恐後人謂操、扈是國,故於疑似之隙,每爲發傅,日未逾竟也。”(2413-c-12)《释文》:“于操:七報反。”(22/19.19)又:《公羊傅·襄公七年》:“鄭伯髡原如會,未見諸侯。丙戌,卒于操。”傅:“操者何?鄭之邑也。”(2302-c-19)《释文》:“于操:七報反。”(22/23.10)
    ②有本作“飯掺”,四库本作“飯操”。《儀禮·有司》:“雍人授次賓疏匕與俎,受於鼎西,左手執俎左廉,縮之,卻右手孰匕枋,缩於俎上,以柬面受於羊鼎之西。司馬在羊鼎之東,二手孰挑匕枋以挹涪,注於疏匕,若是者三。”注:“挑谓之歃,讀如或舂或扰之扰。字或作挑者,秦人語也。此二匕者,皆有浅升,状如飯操。桃畏枋,可以抒物於器中者。注猫寫也。今文挑作抌,挹皆爲扱。”(1208-c-49)《释文》:“飯操:七消反。”(10/38.2)
    ①唐道宣撰《大唐内典錄》卷2:“文帝諱丕字子桓,沛郡譙人,丞相王操之世子也。”(55/226b)《慧琳音羲》:“操之:蒼穹反。人名也。《古今正字》:從手喿聲也。缘文中從絫作絫,非也。喿音桑到反。”(80.54/822b)
    ②按,從母平聲2處,慧琳皆注“粗勞反”,據音變规律視同清母平聲。
    ③佛經原文作“棷杖”。
    ①《慧琳音羲》在《方便品》。
    ②經文作“抄”。
    ③原文未找到。
    ①参見張磊2009《中國古代燈具形制和照明燃料演變關保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第6期。
    ①元魏瞿墨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经》卷48:“時彼天(?),既兑天王,心生歡喜,速疾速疾。莊嚴其身,天衣垂祧,寶冠、璎珞、天妙鬟等以嚴其身。”(17/283b)《慧琳音羲》:“垂挑:借音,他弔反。謂天衣迥出也。”(56.54/677c)與我们的研究關保不大,故不予討論。
    ①《慧琳音義》在《釋迦谱序》第2卷。
    ①《周禮·天官·獸醫》:“凡療献病,灌而行之,以節之,以勤其氣,觀其所發而善之。”注:“療畜獸必灌行之者,為其病状鞋知,灌以缓,且强其氟也。節,趨聚之筋也。氣謂脉氣,既行之,乃以脉視之,以知所病。”(668-b-5)《釋文》:“趣聚:本亦作‘骤’,同。仕救反。”(8/7.16)
    ②《周禮·考工記·弓人》:“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934-b-42)《释文》:“既聚:似主反,具也。”(9/31.9)
    ①原文未找到。
    ①通“媰”。《害·梓材》:“至于敬寡,至于屬婦。”(208-b-14)《释文》:“屬婦:上音蜀,妾之事妻也。”(4/6.21)十三經本脱。通“注”。《周禮·考工記·函人》:“函人爲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注:“屬讀如‘灌注’之‘注’,謂上旅下旅劄續之數也。革堅者劄長。鄭司農云:‘合甲,削革袒肉,但取其表,合以爲甲。’”(917-b-40)《释文》:“七屬:之樹反,下及注同。”(9/25.15)《周禮·考工記》:“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水屬不理孫,謂之不行。”(933-a-42)《释文》:“水屬:讀為‘注’,之樹反。”(9/30.15)《儀禮·士昏禮》:“酌玄酒,三屬于尊。”注:“屬,注也。”(971c-6)《释文》:“三屬:音燭,注同。”(10/5.17)
    ①原文未找到。
    ①《慧琳音義》在《方便品》。
    ①“沽”又有見母上聲一糟。通“苦”。粗劣;簡略。《周禮·天官·酒正》:“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注:“作酒既有米麴之數,又有功沽之巧。”(668-c-5)《释文》:“功沽:音古。”(8/7.16)《儀禮·丧服》:“《傅》日:齊者何?缉也。牡麻者,枲麻也。牡麻絰,右本在上,冠者沽功也。疏履者,蔗蒯之菲也。”注:“沽猫麠也。”(1103-b-30)《释文》:“沽功:音古,後同。”(10/22.20)
    ①“沽”的見母平聲一讀又指“锺名”。《儀禮·大射儀》:“樂人宿縣於阼陪東,笙磬西面,其南笙锺,其南鑮,皆南陳。”注:“笙猫生也。東焉陽中,萬物以生。《春秋傅》曰:‘太蔟所以金奏,贊陽出滞,沽洗所以惰絮百物,考神納賔。’是以東方锺磬謂之笙,皆编而縣之。”(1028-c-16)《释文》:“沽:音姑。”(10/13.14)
    ①《書·湯誓》:“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陌,遂舆桀戰於呜條之野,作《湯誓》。”(160-a-8)《释文》:“湯:如字。馬云:‘俗儒以湯爲諡,或爲號。號者似非其意,言諡近之。然不在《諡法》,故無固焉。及禹,俗儒以爲名,《帝系》禹名文命,《王侯世本》湯名天乙,推此言之,禹壹復非諡乎?亦不在《諡法》,故疑焉。”’(3/12.14)
    ②《集韻》他郎切:“諡簜,水名,東至内黄,浑西山。或从竹,通作湯。”(64下20)
    ①《释文》中此義有1例,音透唐/透宕,所據不明。《詩·陳風·宛丘》:“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傅:“湯,蕩也。”箋云:“子者,斥幽公也,遊蕩無所不焉。”(376-a-7.1)《释文》:“之湯:他郎反,蕩也。舊他浪反。”(6/1.7)
    ①《书·金縢》“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羣弟乃流言于國曰:‘公将不利於孺子’”(197-a-13)一例,“丧”爲“人死之义,《释文》“丧:蘇浪反。”按,此處“浪”當爲“郎”字之誤。(4/4.11)
    ①《大字典》雖出zhang一讀,但雨佃羲项分别爲“顶上平正的土山。也作‘章’”、“同‘靽’”,與本文所输勤詞義無關。
    ①其中两處不涉及構词。一爲“酬神祭”。《周禮·春官·都宗人》:“國有大故,則令祷祠;既祭,反命于國。”注:“祭謂報塞也。”疏:“云‘祭謂報塞也’者,凡祈福曰祷,至於得福则曰祭,富與正祭同名祭,则是經言祭,據報塞而言也。”(827-b-27)《釋文》:“報塞:西代反。”一爲“古代一種赌博游戲。”(8/36.3)《莊子·外篇·骈拇》:“問臧奚事,则挟筴讀書;問榖奚事,则博塞以逰。”(323-4上)《释文》:“博塞:悉代反。塞,博之類也。《漢書》云‘吾丘壽王以善格五待詔謂博塞也’。”後作“簺”。(27/2.18)《說文·竹部》:“簺,行棊相塞渭之簺。”(98下)
    ①據音變规律“户朗切”一讀即同“下浪切”。
    ②行行,刚強貌。《論語·先進》:“子路,行行如也。”注:“鄭玄曰:‘行行,刚强之貌。’”(2499-a-11)
    ①转引自《大字典》。
    ①《慧琳音義》在《涅盤經》第7卷。
    ②《慧琳音義》在《涅盤經》第33卷,
    ③原文未找到。
    ④《慧琳音義》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324卷。
    ①1例爲岛名,不涉及構詞。《雨雅·释鳥》:“密肌,繁英。”注:“《释蟲》已有此名,疑误重。”(2648-c-10)《释文》:“繫:音計。”(30/20.19)
    ①黄侃《文字聲韻訓詁筆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192页。
    ①《公羊傅·陰公五年》:“秋,衛師入盛。”(2207-a-3)《釋文》:“音成。左氏作“邱”。”(21/3.15)
    ②《周易·貌卦》:“终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94-b-9)《释文》:“莫盛:是政反,鄭音成,云‘裹也’。”(2/30.15)
    ①經文作“函盛”。
    ②經文作“宬”。
    ①應爲“平聲”之误。
    ②《驻子·内篇·齊物输》:“畏梧子曰:‘是黄帝之所聽熒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99-1下)《释文》:“聽,勑定反。”(26/10.2)成玄英疏:“聽熒,疑惑不明之貌也。”《大詞典》:[聽焚]亦作“聽營”。亦作“聽瑩”。
    ①連绵詞,游息。《雨雅·释詁下》:“棲遲、憩、休、苦、叔、齂、咽,息也。”注:“棲遲,游息也。苦勞者,宜止息。憩見《詩》。(?)、齂、呬皆氣息貌。今東齊呼息爲呬也。”(2576-b-2)《释文》:“遲:直釐反。”(29/7.6)
    ②人名。《尚害》:“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傅:“遲任,古賢。言人贵舊,器贵新,汝不徙,是不贵舊。”(169-c-9)《释文》:“遲,直疑反,徐持夷反。”(3/15.7)
    ①按音變规律,澄母上聲視同去聲。
    ②經文作“逮”。
    ①《論語·學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舆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注:“孔口:‘盎忠節,不爱其身。”(2458-a-1)《释文》:“盎:津刃反。下注同。”(24/2.2)按,此處“刃”字疑爲“忍”字之误。
    ①經文作“煨燼”。梁僧祐撰《弘明集》卷8:“皆是炎山之煨燼,河洛之渣糁。”(52/48a)
    ①“壤”作地名,有怪、皆二韻。《左傅·成公十六年》:“衛侯出于衛,公出于壤陨。”注:“壤隤,鲁邑。”(1919-c-28)《释文》:“壤隤:户怪反,徐音懷。下徒回反。”(17/15.22)《左傅·定公元年》:“丧及壤隤,公子宋先入,從公者皆自壤隤反。”(2132-a-54)《释文》:“壤隋:徐音懷,又户怪反。下徒回反。”(20/6.7)又《集韻》乎乖切:“壤,壤隋,地名。”(30下4)
    ①除上述所列音近通假及臨時變讀例證以外,“敦”還有以下諸羲,皆不涉及構詞。1.獨處貌。《詩·豳風·東山》:“敦彼獨宿,亦在卓下。”箋云:“敦敦然獨宿於車下,此誠有勞苦之心。”(396-a-8.2)《释文》:“敦彼:都迥反,注同。”(6/7.13)2.地名。《左傅·昭公九年》:“故允姓之奸,居於瓜州。”注:“瓜州,今敦煌。”(2056-c-45)《释文》:“敦:都門反。”(19/9.16)3.竖也。《莊子·列禦寇》:“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立有間,不言而出。”疏:“敦,豎也。以杖柱頤,聽其言說,倚立閑久,忘言而歸也。”(1039-10上)《释文》:“敦杖:音顿,司馬云:暨也。”(28/25.6)
    ②慧琳以三等字“肫”作切下字,富爲端知類隔。
    ①亦端知颧隔。
    ①《慧琳音義》在《大智度論》卷35.
    ①“先”字另有上聲一讀,爲“洗(馬)”之異髓,《古今韻會翠要》音“蘇典切”。《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子太傳、少傅,古官。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属、舍人。”颜師古注引如淳口:“前驅也。《國語》曰:‘勾践貌爲夫差先焉。’先或作洗也。”(733-19上)
    ①轉引自《大字典》。
    ①同上。
    ①“折”作地名,亦有章、禅二音。《左傅·桓公十一年》:“柔舍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注:“折,地。闕。”(1755-b-7)《释文》:“于折:之設反,又市列反。”(15/11.11)“折”又可作名詞“古時封土爲擅進行祭地的下所”,《禮記·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瘗埋於泰折,祭地也。”注:“壇,折,封土爲祭處也。”(1588-a-46)《释文》:“泰折:之設反,注同。舊音逝,又音制。”(13/16.21)
    ①失譯《無明羅刹集》卷1:“如昔所聞折吒王在欝禅耶城。”(16/851a)《慧琳音义》:“折吒王:上旃热反。次摘加反。梵语。喻此王,即無动明王之異名也。”(76.54/802b)
    ①按,此處段氏言“去聲”富是受其時實際讀音影響,實則指定母上聲一音。
    ②俞敏(1999:311):“段說的今人,指宋朝人重修《廣韻》和《集韻》,甚至於再早。现代方言里不見得守這個规矩。”
    ③黄坤堯(1997:33)舉《雨雅·释詁下》一例,郭注:“今江東呼刻断物焉契断。”(2576-c-2)《释文》:“断:大管反。”(29/7.12)認爲此處全無自断或刀断之别,陸德明吴人,或與方音有關,未必辨義。
    ①经文作“拒敵”。
    ①《慧琳音義》在《大般涅槃經》卷33.
    ①“贯”作“古國名”講畴亦讀見母去聲。《禮記·明堂位》:“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龜,天子之器也。”注:“崇、贯、封父,皆國名。文王伐崇。古者伐國,遥其重器,以分同姓。大璜,夏後氏之璜,《春秋傅》曰:‘分鲁公以夏後氏之璜。’”(1491-a-31)《释文》:“贯鼎:古唤反。”(12/24.20)
    ①《释文》“贯”字見辣一譯5例,羲皆爲“惯”。《儀禮·鄉射禮》:“禮射不主皮。主皮之射者,腾者又射,不腾者降。”注:“禮射,謂以禮樂射也。大射、賓射、燕射是矣。不主皮者,贵其容體比於禮,其筋比於樂,不待中爲備也。言不腾者降,则不復升射也。主皮者無侯,張獸皮而射之,主於獲也。《尚書傳》曰:戰鬥不可不習,故於蓖狩以闲之也。闲之者,贯之也。贯之者,習之也。凡祭,取餘獲陳於譯,然後卿大夫相與射也。中者,雖不中也取;不中者,雕中也不取。何以然?所以貴揖讓之取也,而贱勇力之取。向之取也於囿中,勇力之取也。今之取也於澤宫,揖讓之取也。泽,習禮之處,非所於行禮,其射又主中,此主皮之射與?天子大射,張皮侯;賓射,眼五采之侯;燕射,張献侯。”(1011-b-13)《释文》:“贯之:音串,下同。”(10/11.10)《左傅·宣公六年》:“以盈其贯,将可殪也。”注:“殪,盎也。贯,猫習也。”疏:“盈其贯者,杜以爲盈满其心,使贯習來伐。劉炫云:案《尚書·泰誓》,武王數纣之恶雲:商罪贯盈。言纣之爲恶,如物在绳索之贯,不得爲習也。今知不然者,以《詩》稱“射則贯兮。先儒亦以爲習,故杜用焉,義得雨通。劉直以《尚書》之文而规杜過,恐非也。”(1872-c-22)《释文》:“其贯:古患反,習也,注同。”(16/23.16)《左傅·襄公三十一年》:“射御贯,则能獲禽。”注:“贯,習也。”(2016-b-40)《释文》:“贯則:古患反,習也,注同。”(18/21.16)
    ①《慧琳音義》中無見辣一音,“熟習,熟練”羲皆用“惯”字,凡10例,佛经4處作“串”字。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438:“如是癡人聞靓般若波摧蜜多甚深羲趣,由串習力不信不樂,心不清浮。所以者何?”(7/204b)《慧琳音羲》:“惯習:關患反。《考聲》云:謂習也。《左傅》作贯,假借字也。《說文》作還,通也。經中作串,古字亦通也。”(5.54/337a)梁僧伽婆羅洋《文殊师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卷1:“如摩尼珠師見摩尼寶心生歡喜,不假思量即知真伪。何以故?以串見故。”(8/737c)《慧琳音羲》:“惯見:上關患反。《雨雅》:惯,習也。或作遦。《左傅》作贯。借用也。”(10.54/365a)優波扇多譯《法腾阿毘(?)心論》卷3:“行者知分齊缘念處修方便,於一切法餘共相壤缘念處,數數惯習修身受缘共相法念處。”(28/849a)《慧琳音羲》:“又作串、惯、遦三形,同。古患反。《雨雅》:串亦習也。”(72.54/)另:《慧琳音羲》卷第八十八“惯甲”條,經文作“擐”,唐彦惊纂錄《集沙門不拜俗議》卷6:“師帝不臣恐損其道,況衣忍鎧擐组甲。”(52/471b)《音
    ①参看金雪萊2005《慧琳<一切經音義>語音研究》,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谕文,第134页。
    ②當是“驿”字之誤。
    ①按音變规律,視同云母去聲。
    ②《詩·大雅·皇矣》:“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羡,诞先登於岸。”(521-a-16.4)《释文》:“畔援:毛音袁,取也。又于願反。鄭胡喚反,畔援扳扈也。《韓詩》云:畔援,武强也。”(7/5.21)
    ①《慧琳音義》在《出曜經》卷12.
    ②解文作“披”。
    ①《慧琳音義》在《大治度論》卷19.
    ①《集韻》另有胡玩切一讀:“懊援,柈換不顺也。一曰拔扈。或作援。”(158上14)不在我们詩输鲍圍之内。
    ①《禮記·月令》:“是月也,天子乃雛黍,羞以含桃,先(?)寝廓。”注:“含桃,樱桃也。”(1370-a-16)《释文》:“含桃:本又作函,湖南反。含桃,樱桃也。”(11/31.1)
    ①經文作“唅”。
    ①見《後漢害·志第六·禮儀下·大丧》。
    ②参看李朝全1995《口含物習俗研究》,《考古》第8期。
    ①馬名。《雨雅·释畜》:“回毛在膺,宜乘。在肘後,減陽。在斡,茀方。在背,闕魔。”注:“皆別旋毛所在之名。”(2652-c-10)《释文》:“減陽:古湛反。本或作‘駭’。”(30/27.14)
    ①《廣韻》去聲未释義,王力(1980:216)認爲即“任務”的“任”。 也。《任》,南蠻之樂也。”(1489-a-31)《释文》:“任:而林反,或而鸩反。”(12/24.2)《莊子·外篇·山木》:“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幾死乎?’”(680-7上)《释文》:“公任:如字。李云:‘大公大夫稱任其名。’”(27/29.3)《莊子·外物》:“任公子爲大鉤巨缁,五十辖以爲餌,蹲乎會稽,投竿束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焦。”(925-9上)《释文》:“任公:如字,下同。李云:‘任,國名。’”(28/14.10)按,《释文》以去聲一讀爲“如字”。
    ①《集韻》苦濫切:“監,地名,在東平郡。”(180上2)
    ①其中1例不涉及構詞。《莊子·雜篇·外物》:“莊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監河侯。”(924-26)《释文》:“監河侯:古衔反。《說苑》作‘魏文侯’。”(28/14.8)
    ②蒋引自《大字典》。
    ①以上轉引自《大字典》。
    ②匣母去聲僅此1例,《集韻》亦據此作“胡暂切”:“鑑濫豎(?),陶器,如甀,大口以盛水。《周禮》:‘春始治鑑’。或從水。亦作‘(?)’、‘(?)’。”(180上14)
    ①佛經原文在《大方等大集經》卷16.
    ①《集韻》疾染切:“渐,《說文》:水名。川片陽黟南蠻中束入海。一曰清也。”(129上11)之列切:“浙渐,《锐文》:江水柬至會稽山陲爲浙江。一曰汰也。或作‘渐’。”(203上12)
    ②《集韻》锄衔切:“巉嶃嶃,峻巗高也。或作‘嶃嶃’,亦書作‘崭’。”(86下1)侧街切:“渐,流貌。《楚辭》:涕渐渐兮。”(86下6)
    ①渐渐:山石高峻貌。《詩·小雅·渐渐之石序》:“《渐渐之石》,下國刺幽王也。”(499-b-15.3)《释文》:“渐渐之石:士衔反,沈時銜反。山石高峻也。亦作‘嶃嶃’,下同。”(6/37.19)
    ②沈渐:謂地德深沉柔弱。《左传·文公五年》:“及温而還,其妻問之。赢曰:‘以刚。《商書》曰:‘沈渐剛克,高明柔克。’”注:“沈渐,猶滞溺也。”(1843-a-19上)《释文》:“沈渐:似亷反,注同。”(16/13.22)
    ③《释文》以從母上聲爲“如字”,故“如字”、“才冉反”爲同音值音切。
    ①经文在《四分律》卷35.
    《帛书老子校注》,高明撰,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楚辞集注》,宋·朱熹撰,蒋立甫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大广益会玉篇》,梁·顾野王撰,影印张氏泽寸堂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版,2004年第2次印刷。
    《古今通韵》,清·毛奇龄撰,影印四库全书第24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管子校注》,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广雅诂林》,徐复主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广雅疏证》,清·王念孙撰,钟宇讯点校,清嘉庆年问王氏家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国语》,春秋·左丘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韩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3年第4次印刷。
    《後汉书》,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1982年第3次印刷。
    《淮南子集释》,何宁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甲骨文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四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版,1989年第3次印刷。
    《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版。
    《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徐乾学通志堂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老子校释》,朱谦之,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版。
    《类篇》,宋·司马光等编,影印“姚刊三韵”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版,2003年第2次印刷。
    《六书正伪》,元·周伯琦撰,影印四库全书第2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論衡校释》,黄晖撰,北京:中華害局1990年版。
    《論語義疏》,梁·皇侃撰,载《四部要籍注疏叢刊》,北京:中華害局1998年版。
    《吕氏春秋集释》,許维遹撰,梁運華整理,北京:中萃害局2009年版。
    《孟子音羲》,宋·奭,影印四库全害第196册,臺湾商務印害馆。
    《墨子校注》,吴毓江撰,孫啓治點校,北京:中華害局1993年版。
    《齊民要衍校释》,[後魏]贾思勰撰,缪放愉校释,缪桂龍参校,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版。
    《潛夫論笺校正》,漢·王符著,清·汪繼培笺,彭铎校正北京:中華害局1985年版。
    《群經评議》,清·俞樾撰,清經解绩編,清·王先谦编,一千三百八十七卷,第五册,上海:上海害店1988年版。
    《群经音辨》,宋·贾昌朝,四部叢刊續编第11册。
    《三國志》,晋·隙壽,北京:中華害局1982年版。
    《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商君害錐指》,蒋禮鸿撰,北京:中華害局1986年版。
    《史记》,漢·司焉遷撰,宋·裴胭集解,唐·司馬貞索隐,唐·张守節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版,1982年第2版第8次印刷。
    《詩集傅》,宋·朱熹撰,朱傑人校點,《朱子全害》第一册,朱傑人,嚴佐之,到永翔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十驾劉養新錄》,清·錢大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释名疏證補》,清·王先谦撰集,影印上海圖害馆藏清光绪二十二年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
    《說文解字》,漢·許慎撰,宋·徐铉校定,影印清同治十二年番禺陳昌治刻本,北京:中華害局1963年第1版,2002年第19次印刷。
    《說文解字義證》,清·桂馥撰,湖北崇文害局本,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
    《就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撰,影印清乾隆嘉度間段氏短韻樓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版,1988年第2版,2003年第12次印刷。
    《锐文解字注笺》,清·徐灏撰,影印上海辭害出版社圖害馆藏清光绪二十年徐氏刻民國四年補刻本。
    《就文句讀》,清·王筠撰,影印清同治四年王氏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说文新附考》,清·郑珍撰,清道光十三年刻本,浙江大学图书馆藏。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撰,用临啸阁刻本加哄断句影印出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刻集韵》,宋·丁度等纶,北京图书馆所藏之宋刻原本,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版,2005年第2次印刷。
    《睛书》,唐·魏徵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版,1982年第2次印刷。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苟子集解》,清·王先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盐铁论校注》,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一切经音义》,唐·慧琳撰,影印日本元文三年至延亨三年狮谷白莲社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音学五书》,清·顾炎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2005年第2次印刷。
    《音义异同》,清·王念孙撰,《稷香馆丛书》第一册《说文疑》後附,民国二十四年辽阳吴氏北平影印本,浙江大学图书馆藏。
    《韵辨一隅》,清·诸玉衡,清咸丰五年郁氏宜稼堂刊本,浙江大学图书馆藏。
    《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正字通》,明·张自烈,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华大藏经》,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黎庶昌古逸丛书覆宋本,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版,2004年第2版。
    《资治通鉴》,来·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Comrie, Bernard.1989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C.J.菲尔墨2005《“格”辨》,胡明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本尼迪克特1984《汉藏语言概论》,乐赛月罗美珍译,北京: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
    蔡镜浩1990《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陈承泽1922《国文法草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新1版。
    池昌海2002《<史记>同义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储泰松2000《唐五代关中方言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范新干2002《东晋刘昌宗音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
    戴耀晶1997《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2009《认知语言学导论》,彭利贞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董同龢1975《上古音表稿》,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
    董秀芳2002《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方一新1997《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释》,合肥:黄山书社。
    方一新2008《训诂学概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方一新2010《中古近代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方一新王云路2006《中古汉语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本汉1995《中国音韵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耿振生2004《20世纪汉语音韵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龚煌城2002《汉藏语研究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筹备处。
    郭沫若1931《甲骨文字研究》,载《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郭锡良1986《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锡良等1999《古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在贻1986《训诂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修订本)。
    胡裕树 范曉 1995《勤词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黄淬伯 1970 《唐代阴中方言音系》,北京中華書局2010.
    黄金黄2001 《古代文化词語考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黄坤堯 1992 《<经典释文>勤词異讀新探》,台北:學生害局。
    黄坤堯 1997 《音義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黄笑山 1991 《<切韻>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廈門大學圖害馆:厦阴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5年由臺北文津出版社正式出版。
    [美]霍凯特2002 《现代語言學教程》,索振羽 葉蜚聲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蒋禮鸿 1959 《敦煌燮文字義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增補定本。
    蒋绍愚 1989 《古漢語词彙纲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蒋绍愚 2000 《漢語词彙語法史論文集》,北京:商務印害馆。
    蒋希文 1999 《徐邈音切研究》,贵陽:贵州教育出版社。
    金鹏2002 《金鹏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金理新2002 《上古漢語音系》,合肥:黄山害社。
    金理新2006 《上古漢語形態研究》,合肥:黄山害社。
    金兆梓 1922 《國文法之研究》,北京:商務印害馆1983.
    李方桂 1980 《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馆2003.
    李富華 何梅2003 《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李圭甲 《高麗大藏經異體字典》,西安:高麓大藏經研究所2000.
    李臨定 1990 《现代漢語勤词》,北京: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
    黎锦熙 1924 《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害馆1992.
    李 荣主编 1997 《现代漢語方言大词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维琦 1993 《佛經释词》,長沙:嶽麓害社1993.
    李维琦 1999 《佛经續释词》,畏沙:嶽麓害社1999.
    李宗江 1999 《漢語常用词演變研究》,上海:漢語大词典出版社。
    李佐豊 2004 《古代漢語語法學》,北京:商務印書馆。
    劉翔 陳抗 陳初生等 1989 《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
    羅常培 1961 《唐五代西北方音》,北京:科學出版社。
    羅常培 周祖谟 2007 《漢魏晋南北朝韻部演燮研究》,北京:中華害局。
    羅振玉 1927 《增訂殷墟害契考释》 ,载《增钉殷墟害契考释三種》(含《殷商贞卜文字 考》、《殷墟书契考释》、《增订殷墟书契考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主缟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建忠1898《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马庆株1992《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马学良主编1991《汉藏语言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孟综等1987《动词用法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潘允中1989《汉语词汇史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彭利贞2011《从语义到语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裘锡圭1998《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任鹰2001《现代汉语非受事宾语句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沙加尔1999《上古汉语词根》,龚群虎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邵荣芬1982《<切韵>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家灯1999b《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煌2011《语法六讲》,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建民2007《<经典释文>音切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沈园2007《句法一语义界面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孙玉文2007《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太田辰夫2003《中国历史文法》,蒋绍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万献初2004《<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万献初2004《汉语构词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汪维辉2000《东汉一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汪维辉2007b《汉语词汇史新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力1957《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2.
    王力1982《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力2008《汉语语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月婷2011《<经典释文>异读之音义规律探迹》,北京:中华书局。
    王云路方一新1992《中古汉语语词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王云路方一新编2000《中古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云路2002《词汇训诂论稿》,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王云路2010《中古汉语词汇史》,北京:中华书局。
    魏南安主编1997《重编一切经音义》,台北:台湾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吴安其2002《汉藏语同源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向熹2010《简明汉语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
    徐烈炯1990《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
    徐时仪1997《慧琳音义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徐时仪2000《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时仪2005《玄应众经音义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徐时仪2007《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时仪2008《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徐时仪2009《玄应和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徐时仪陈五云梁晓虹2006《佛经音义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徐时仪陈五云梁晓虹2009《佛经音义研究通论》,南京:凤凰出版社。
    徐通锵1991《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通锵1997《语言论》,长春:束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朝华2003《上古汉语词汇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颜洽茂1997《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杨伯峻何乐士1992《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杨树达1920《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新1版。
    杨树达1924《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姚永铭2003《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叶蚩声徐通锵1981《语言学刚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0
    殷国光2009《<庄子>动词配价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俞敏1984《中国语文学论文集》,束京:光生馆。
    俞敏1999《俞敏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余延永2000《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1版,2002年第2次印刷。
    于省吾1996《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
    喻遂生2002《甲金语言文字研究论集》,成都:巴蜀书社。
    袁毓林 2010 《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世禄 1938 《中国音韵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张希峰 2004 《汉语词族三考》,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亚初 2001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释文》,北京:中华书局。
    赵秉漩 竺家宁编 1998《古汉语复声母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郑张尚芳 2003 《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周法高 1950 《中国语法札记·语音区别词类说》,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
    周法高 1962 《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周法高 1980 《新编上古音韵表》(内部交流)。
    周祖谟 1966 《问学集》,北京:中华书局。
    周祖谟 1983 《唐五代韵书集存》,北京:中华书局。
    周祖谟 1993 《方言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版,2004年第23次印刷。
    周祖谟 2004 《尔雅校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朱德熙 1980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5 《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90 《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Downer, GB.1959.Derivation by Tone-Chang in Classical Chinese,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59(22).
    Stephen V. Beyer.1992.The Classical Tibetan Languag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tuart N. Wolfenden.1929.Outlines of Tibeto-Burman Linguistic Morphology, The Royal.Asiatic Society.
    包拟古 1973 《汉藏语中带s一的复辅音声母在汉语中的某些反映形式》(冯蒸译),《原始汉语与汉藏语》,北京:中华书局1995.
    陈昌来 2001 《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储泰松 2004 《唐代音义所见方音考》,《语言研究》第2期。
    丁邦新 1998 《汉语声调源於韵尾说之检讨》,载《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丁邦新 2002 《上古汉语的构词问题—评Laurent Sagart:the Roots of Old Chinese》,《叛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商务印书馆。
    丁锋 2004 《慧琳<一切经音义>改良玄应反切考》,《海外事情研究》第31巷第1号。
    丁福保 1924 《一切经音义提要》,《正续一切经音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丁治民 2008 《释“长言”、“短言”,《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杜若明 1990 《藏缅语动词使动范畴的历史演变》,《语言研究》第1期。
    范晓 2000 《论致使结构》,《语法研究与探索》(十),北京:商务印书馆。
    方建新 1987 《略谈破渎的消亡》,《宇波师院学根》(社会科学版)第4期。
    方一新 王云路 2004《六朝史书与汉语词汇研究》,《中古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冯蒸 1998 《论汉语上古声母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汉字文化》第2期。
    格桑居冕 1982 《藏语动词的使动范畴》,《民族语文》第5期。
    龚煌城 2000 《从汉藏语的比较看上古汉语的词头问题》,《语言暨语言学》第1期。
    海柳文 2003 《<韩非子>单音节动词配价研究》,《语言研究》第3期。
    [日]河野六郎 1955 《慧琳是经音义反切的特色》,《中国文化研究会会报》第5卷第1期。
    洪波 2009 《上古汉语*-s後缀的指派旁格功能》,《民族语文》第4期。
    胡敕瑞 2005a 《从隐含到呈现(上)——试论中古词汇的一个本质变化》,《语言学论丛》,北京:商务印书馆,第三十一辑。
    胡敕瑞 2008a 《从隐含到呈现(下)——词汇变化影响语法变化》,,《语言学论丛》,北京:商务印书馆,第三十八辑。
    黄布凡 1981 《古藏语动词的形态》,《民族语文》第3期。
    黄布凡 1985 《木雅语概括》,《民族语文》第3期。
    黄布凡 2002 《羌语构词词缀的某些特徵》,《民族语文》第6期。
    黄坤尧 1995 《论“识”“帜”两字的音义分化》,《中国语文》第6期。
    黄仁暄 2003 《慧琳一切经音义中的假借》,《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黄树先 2002 《试论上古汉语*A一词缀》,《语言研究》第2期。
    黄笑山 1994 《试论唐五代全浊声母的“清化”,《古汉语研究》第3期。
    黄行 1997 《藏语动词语法范畴的相互制约作用》,《民族语文》第6期。
    蒋绍愚 1993 《慧琳<一切经音义>中的口语词》(Colloquial Words in Hui Lin's Yiqiejing yin yi, Studies On Chinese in honor of Erik Zucher, Garant Holland,1993)。
    金昌吉 张小荫 1998 《现代汉语时体研究迷评》,《汉语学习》第4期。
    金奉民 2011 《致使结构的语义角色》,《汉语学习》第5期。
    金理新 1998 《汉藏语的名词後缀*-n》,《民族语文》第1期。
    金理新 2004 《汉藏语的使役动词後缀*-d》,《民族语文第2期。
    金理新 2005 《汉藏语的完成体後缀*-s》,《民族语文》第2期。
    金理新 2005 《上古汉语声母清浊交替和动词的体》,《语文研究》第4期。
    金鹏 1988 《藏语动词屈折形态向黏著形态的特变》,《中国藏学》第1期。
    金颖 2008 《常用词“过”、“误”、“错”的历时演变与更替》,《古汉语研究》第1期。
    李朝全 1995 《口含物习俗研究》,《考古》第8期。
    李佐丰 1994 《先秦的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中国语文》第4期。
    刘殿爵 1991 《再论“复”字的读音》,《中国语文通讯》第11期。
    龙晦 1983 《唐五代西北方音与敦煌文献研究》,《西南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鹿钦佞 2009 《上古汉语形态的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第2期。
    陆志韦 1985 《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一),北京:中华书局。
    吕冀平 陈玄荣 1965《古籍中的“破音异读”问题》,《中国语文》第5期。
    [束德]曼弗雷德·比尔维施1978《语义学》,徐烈炯译,《语言学动态》第4期。
    梅祖麟 1980《四声别义中的时问层次》,《中国语文》第6期,载《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梅祖麟 1988 《内部构拟三则》,《中国语文》第3期,载《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梅祖麟 1991 《从汉代的“动、杀”、“动、死”来看动补结构的变化——兼论中古时期词的施受关系的中立化》,《语言学论丛》第十六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梅祖麟 2008 《上古汉语动词浊清别义的来源——再论原始汉藏语*s-前缀的使动化构词功用》,《民族语文》第3期。
    聂鸿音 1985 《慧琳译音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
    潘悟云 1983 《中古汉语轻唇化年代考》,《温州师专学报》第2期。
    潘悟云 1987 《谐声现象的重新解释》,《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潘悟云 1991 《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潘悟云 1997 《喉音考》,《民族语文》第5期。
    彭利贞 1997 《论使役语义的语形表现》,《语文研究》第1期。。
    齐世昌 1993 《古汉语使之被动用法》,《古汉语研究》第4期。
    沈家煊 1999a《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第1卷第1期。
    [日]上田正 1983《慧琳音论考》,日本《中国学会报》第35期。
    邵荣芬 1963《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国语文》第3期。
    [日]神尾弌春 1976《慧琳一切经音义的摸索》,东京模风庄。
    史文磊 2011《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转移》,《中国语文》第6期。
    施向东 1983《玄奘译注中的梵汉对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语言研究》第1期。
    [日]矢放昭文 1979《<慧琳音义>所收<玄应音义>的一个侧面》,《均社论丛》第6卷第1期。
    [日]矢放昭文 1981《慧琳音义反切的等韵学特点》,《均社论丛》第10期。
    舒志武 1988《上古汉语s-前缀功能探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日]水谷真成1955《慧琳音义杂考》,《大谷大学支那学报》第1期。
    [日]水谷真成1958《慧琳音义音韵考》,《大谷大学研究年报》第十一集。
    宋素贞张明明丁治民2006《上古汉语的被动形式》,《温州大学学报》第6期。
    孙洪伟 2009《从<经典释文>看“见”字见母音变匣母的构词》第4期。
    孙宏开 1996《论藏缅语的语法形式》,《民族语文》第2期。
    孙宏开 1998《论藏缅语动词的使动语法范畴》,《民族语文》第6期。
    孙建元 1997《论研究宋人音释的意义和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孙建元 1998《吕祖谦音注三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孙建元 2000《宋人音释的几个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孙玉文 1995《说“恶”去入别义的时间》,《语文研究》第4期。
    孙玉文 1999《论“食”的音变构词》,《古汉语研究》总第45期。
    孙玉文 2000《同一原始词可以滋生表示同意概念的两个不同滋生词例说》,《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5期。
    孙玉文 2002《“背”音变构词所反映出的原始词和滋生词音义关系的两种值得注意的现象》,《纪念王力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玉文 2002《论“差”字的音义》,《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孙王文 2002《论“朝”的变声构词》,《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孙玉文 2003《论“辟”的音义》,《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1期。
    孙玉文 2004 《从“闻”“见”的音变构词看上古汉语有被动构词》,《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孙玉文 2006 《两汉至明清汉语的音变构词例证》,《语言科学》第5巷第5期。
    孙玉文 2010 《配对的原始词和滋生词可以发展相同相近的词义例说》,《语文研究》第2期。
    索绪尔 1980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唐钰明 周锡复 1985《论上古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学衍研究》第5期。
    唐作藩 1979 《破读音的处理问题》,《辞书研究》第2期。
    王海峰 2004 《现代汉语无标记转指的认知阐释》,《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王力 1960 《上古汉语入声和阴声的分野及收声》,《语言学研究与批判》第2辑。
    王力 1965 《自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中华文史论丛》第6期,载《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王力 1980《古无去声例证》,《语言研究丛刊》第一辑,南板大学。
    王卯根 2003 《<说文>形声字“读若”注音条例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7期。
    王燕 2008 《论“冠”的变调构词》,《现代商贸工业》第2期。
    王月婷 2008 《变读构词下<周礼>“某人”之“某”的读音问题》,《古汉语研究》第3期。
    王月婷 2009 《古汉语中定语动词的读音问题》,《古汉语研究》第1期。
    王月婷 2009 《古汉语的敬指变读构词》,《语言研究》第2期。
    王月婷 2009 《古汉语变读构词中的本义与引申义》(《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期)。
    王云路 方一新 2002 《汉语史研究领域的新拓展——评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王振来 2007 《被动表迷式的论元结构分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汪维辉 2007a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南开语言学刊》第1期。
    汪银峰 2004 《慧琳音义研究综迷》,《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吴安其 1996《与亲属语相近的上古汉语的使动形态》,《民族语文》第6期。
    吴安其 1997 《汉藏语的使动和已完成体前缀的残存与同源的动词词根》,《民族语文》第6期。
    吴春生 2008 《“当”的语法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第2期。
    谢美龄 1990 《慧琳反切中的重纽问题》,《大陆杂志》81卷1, 2期。
    谢质彬 1988 《古代汉语中的“双向动词”》,《南开大学学报》第1期。
    谢质彬 1989 《被动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特殊句式》,《河北大学学报》第3期。
    徐烈炯 沈阳1998 《题元理论与汉语配价问题》,《当代语言学》第3期。
    雅洪托夫 1960 《上古汉语的复辅音声母》,载《汉语史论集》,唐作藩胡双宝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雅洪托夫 1969 《上古汉语的使动式》,载《汉语史论集》,唐作落胡双宝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雅洪托夫 1974 《汉语的几种被动结构》,载《汉语史论集》,唐作藩胡双宝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颜洽茂 1996 《魏晋南北朝佛经词释》,《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颜洽茂 1997 《中古佛经借词略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颜洽茂 王浩皇 2012 《汉语动词“遮”掩饰父的产生及其词又系统的掩蔽》,《北京理工大孛学根》(社会科宇版)第1期。
    严学窘 1979 《原始汉语韵尾後缀*s-试探》,《华中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严学窘 1979 《论汉语同族词内部屈折的变换模式》,《中国语文》第2期。
    严学窘 1981 《原始汉语词尾後缀*s-消失的遗迹》,第十四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论文。
    杨耐思 1997 《北方话“浊上变去”来源探析》,《近代汉语音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秋泽 1997 《声调变读构词刍议》,《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杨秀芳 2001 《从汉语史观点看“解”的音义和语法性质》,《语言暨语言学》第2期。
    姚振武 1994 《关於自指和转指》,《古汉语研究》第3期。
    姚振武 1996 《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中国语文》第1期。
    殷焕先 1987 《关於方言中的破读现象》,《文史哲》第1期。
    俞敏 1948 《古汉语裹面的连音变读现象》,《燕京学报》第35期,载《俞敏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俞敏 1948 《古汉语派生新词的模式》,《燕京学报》第35期。载《俞敏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俞敏 1989 《汉藏同源字谱稿》,《民族语文》第2, 3期,载《俞敏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余忠 2006 《论“将”的变调构词》,《安徽文学》第8期。
    袁毓林 2002 《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徵》,《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张谢蓓蒂张琨1982The persistence of present-tense reflexes in modem spoken Tibetan,台湾《清华学报》第14卷1-2合刊。
    张济川 1989 《藏语的使动、时式、自主范畴》,《民族语文》第2期。
    郑红梅 2002 《上声变调补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郑张尚芳 1987 《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郑张尚芳 1996 《汉语介音的来源分析》,《语言研究》增刊。
    郑张尚芳 1998 《缓气急气为元音长短解》,音韵学会,《语言研究》音韵学研究专辑。
    郑张尚芳 2002 《汉语方言异常音读的分层及滞古层次分析》,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
    周法高 1948 《从玄应音义考察唐初的语音》,《学原》第2卷第3期。
    周法高 1948 《玄应反切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册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法高 1984 《玄应反切再论》,《大陆杂志》第六十九巷第五期。
    周祖谟 1945 《四声别义释例》,《辅仁学志》第13卷1、2合期,载《问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1版,2004年第3次印刷。
    周祖谟 1966 《颜氏家训音辞篇注补》,载《问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1版,2004年第3次印刷。
    周祖谟 1982 《魏晋束时期诗文韵部的演变》,《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
    朱德熙 1983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方言》第1期。收入《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祝敏徹 1981 《古代汉语的使动句和意动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朱晓農 2004 《亲密与高调》,《当代语言学》第3期,载《音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Haudricourt,A.g.1954.DeI'origine des Tons en Vietnamien,Journal Asiatique242,冯蒸中译文《越南语声调的起源》,载《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7集。
    Pulleyblank.1973.Some new hypotheses concerning word families in Old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
    艾红娟 2008 《山东长山方言语音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曹凤霞 2012 《古代汉语标记被动式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陈会兵 2007 《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杜季芳2007《<群经音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高列过2003《东汉佛经被动句疑问句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金雪莱2005《慧琳<一切经音义>语音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秀芹2006《中古重纽类型分析》,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牛顺防2004《沃语中致使范畴的结枸炎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史文磊2010《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考察——基於书面语的初步调查》,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冬梅2001《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王月婷2007《<经典释文>异读之音义规律探頣—以帮组和来母字为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月婷2009《<经典释文>异读之音义规律研究(之二)》,浙江大学博士後研究工作报告。
    谢美龄1978《慧琳一切经音义声类新考》,東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谢荣娥2007《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的语音研究》,华束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