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关于中国当代小说向中国古代小说“传奇叙事”传统以及现代小说传奇叙事“经验”进行承袭并获得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有关历程与表现的一种系统整理和论述。
     本文遵循传统与发展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小说中传奇叙事传统的全面检视,以及对中国当代小说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来的叙事特征的系统梳理,发现并确证了中国当代小说发展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传奇叙事样貌,并将这种样貌的形成和发展置于多元、多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结合不同阶段、层面以及不同主题、载体的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充分地论证说明:传奇叙事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样式和基本传统,历经现代小说以来的特殊承袭和转型,其精神和模式也一直延续到了中国当代小说当中,并因特殊的时代际遇和文化内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也更有创造性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展开论述的基本思路如下:
     第一,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当中,作为真正具有小说成熟体式意味的“传奇”,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最核心的叙事“表现”模式,同时也是中国普通大众最传统的小说“接受”模式,对于包括二十世纪小说在内的中国小说整体发展演变而言,它必然是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模式和叙事传统。
     第二,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尽管是以反传统的姿态开始其现代化进程的,但作为一种强大文学传统的传奇叙事,还是因现代社会的形成、启蒙与救亡的目的、大众读者的扩展、民间样式的萃取等等社会与文学的因素,不断焕发出更为深刻而巨大的新生力和影响力,在现代小说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当中被有意识并个性化地转化、使用和发展着,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三,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发生、发展起来的中国当代小说,首先在“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意义上,直接承袭了自“延安文学”以来的“革命文学”的经验和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主流创作方法的导引下,把最具有民间、大众基础的传奇叙事作为自己完成“为工农兵服务”这一现实革命政治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革命传奇”样貌。
     第四,“新时期文学”意义上的中国当代小说,尽管流派众多并有着向西方学习以及“向内转”的“新潮”取向等,但不管是作为小说家的思想资源,还是作为小说创作的艺术传统,传奇叙事始终都是文学开始形成“自觉”之后的重要选择之一,不论是在“改革”或“知青”小说等现实主义主流中,还是在“地域”或“市井”小说等“寻根”的意识里,或是在“民间”或“历史”的重新发现并重构的意义上,始终都有着连绵不断的传奇叙事的艺术取向。
     第五,进入199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小说,面对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以及“泛文学”的语境,其原本属于文学的传奇叙事精神也在大众狂欢的意义上以各种“类文学”的形式发生了新变与转型,并通过言情小说、网络文学以及影视镜像的表现,呈现出种种面向大众、迎合市场、制造消费的姿态,从而使在这个意义上所演发出的传奇叙事,进一步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大众语态的传奇性。
     通过上述这种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基于不同文学表现所完成的较大规模地梳理,本文所达到的目的以及形成的结论就是:中国古代小说不仅有其独特的传奇叙事传统,而且这种传统还始终对中国现代以来的小说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并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得到了创造性的承袭和发展,即便仅就中国当代小说几十年的发展而言,作为“中国经验”的传奇叙事传统,也始终是其之所以成为一个丰富性存在的必然条件。
     因此,本文这种基于“传统与发展”辨证关系的文学史辨析,便不仅可以让我们真正回到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史观来认识中国文学及其小说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对传统文学与文化在新世纪文学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形成某种更为科学地认识和把握。
This article pertaining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and ancient Chinese novelstraditional of “legend narrative” and the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mode of fiction andcontemporary fiction narrative, the article has inherited the proces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development of creativeness by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of organization anddiscussion.
     This paper follows the methodology of unity with tradi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a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legend narrative tradition of Chinese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fiction,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narrative, presented in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system narrate, discovered and confirmed the appearance of thelegend narrativ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fiction 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appearance on diverse, changing social andhistorical contex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levels and different themes, carriernovel text analysis, they are fully explained: legend narrative as 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style and basic traditional, after special inherited since the contemporary fiction and transition,The spirit and the model came to Chinese contemporary novels, it get a creative applicationand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special tim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is paper we will spread out the basic idea as follows
     First,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novels, the "legend" witha real mature form, it not only to be the key mode of “performance” on narrative but also tobe the most traditional “accept” mode of the ancient from Chinese general public, includenonfiction book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Chinese ancient novels,it certainly has a kind of powerful influence, meanwhile as the basicpatterns and narrative tradi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econd, the start of modernization process with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contemporary fiction is anti-tradition gesture, but because of the society and literature of theformation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purpose of enlightenment and salvation, the expansion ofthe mass of readers, folk style extraction, Chinese fiction as powerful literary tradition of thelegendary narrative, it glows more profound and great freshmen and influence continuously,among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novel is awareness andpersonalized transformed into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as a special form of modernnarrative.
     Third, along with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occurrence and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fiction, first in the sense of "17years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Literature, directly inherited from Yan'an Literature" follow up the"Revolutionary Literature’s experience and tradition,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reativemethod of socialist realism mainstream, the most legendary narrative of the civil society, themass-based as yourself "for the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one of the primary means forthe reality of revolutionary political tasks, so that the novels of this period showing adistinctive revolutionary legend "appearance.
     Fourthly,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new period” in the contemporaryfiction, although many schools and has to learn from the West, with " turn inward "and"trendy "orientation, but Whether as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or novel creation artistictradition to novelist, the legendary narrative always to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choose start ofan ingrained habit of culture. whether in the mainstream realism "reform" or "educated youth"of fiction of the main realistic literature, or the conscious of seeking root literature in "areas"and "street life", or in the sense of re-discovered and reconstructed from " among the people "and "history", it always has a continuous artistic tropism of legendary recount.
     Fifth,after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Novels entering1990s, the face of the rise ofpopular culture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context of pan-literature, which originally belongedto the legendary narrative literature spirit in the popular Carnival sense in a variety of "literary fiction " in the form of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 and through the love story, thenetwork literature and performance video image, showing a variety of mass, catering to themarket, manufacturing consumption attitude, so that the legendary narrative played out in thissense, further become a ubiquitous public voice of the legendary
     Through above this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based ondifferent literature performance by completed of more mass to combs, this article by reachedof purpose and formed of conclusions is: the Chinese ancient novels not only has its uniquelegend narrative tradition, but also has a tremendous effect and influence on the ModernChinese novels since the development, and get creativ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Chinese novels in the whole twentieth Century, even only on China contemporary novels fordecades years of development, as “China’s experience “of legend narrative tradition, it isalway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richness.
     Therefore, this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Trad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ryhistory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it not only can let us back to the Marxist dialecticalhistory to real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novels on the correct road ofdevelopment, but also allows us to further the formation of a mor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and grasp of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new century literary andcultural construct.
引文
①最早深刻梳理这一问题的是逄增玉教授的《志怪、传奇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学》(《齐鲁学刊》2002年第5期),后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有宋剑华的《变体与整合:论民间英雄传奇的现代文学演绎形式》(《文学评论》2002年第
    6期)、张文东的《在“异构同质”的传统与现代之间——传奇叙事传统与中国现代小说发端》(《江汉论坛》2008年第10期)等;切近本话题的著作主要有张文东、王东的《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和吴道毅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新英雄传奇小说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等。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第70页。另——凡于文中多次引用同一版本文献,只于第一次引用时标注版本,以后引用仅标注卷、集、页码,不再赘标版本;多次引用同一文章,也只于第一次引用时标注发表刊物名称及时间,以后引用只标注文章名称,不再赘标刊物名称及时间等。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第64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第319页。
    ③(清)蒋瑞藻:《小说考证》。
    ④(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中)》。
    ⑤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第234页。
    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中)》。
    ①(清)尤侗《钧天乐》传奇第三十二出《连珠》[尾声]。
    ②(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
    ③张文东、王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④[英]吉利恩·比尔:《传奇》,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⑤[英]吉利恩·比尔:《传奇》,第4页。
    ①[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10页。
    ②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③[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1页。
    ①[美]霍桑:《七角楼·序言》,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②转引自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著:《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第83页。
    ③[英]吉利恩·比尔《传奇》,第12页。
    ④[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269页。
    ①[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页。
    ②张文东、王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第28页。
    ③[英]吉利恩·比尔:《传奇》,第70页。
    ①严复、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国闻报》1897年10月16日至11月18日。
    ②饮冰(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期。
    ③天僇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月月小说》1907年第1期。
    ①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②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页。
    ③佩韦(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
    ①[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6页。
    ②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页。
    ③海天独啸子:《空中飞艇·弁言》,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
    ④周树人:《月界旅行·辨言》,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第50页。
    ⑤苏联《大百科全书(1976年版)“历史—比较文艺学条”》,转引自于永昌等编:《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28页。
    ①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237页。
    ②饮冰等:《小说丛话》,见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③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5—16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第285—286页。
    ①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9页。
    ②罗家伦:《今日中国之小说界》,《新潮》1919年第1期。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第163页。
    ④茅盾:《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①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56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第212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第262页。
    ④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137页。
    ⑤本节部分内容曾题为《“传奇”传统与中国现代小说发端》发表于《求索》2007年第10期。
    ①鲁迅:《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鲁迅全集》第6卷,第323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第315页。
    ③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鲁迅全集》第10卷,第140页。
    ④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第341—342页。
    ①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第341—342页。
    ①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6页。
    ②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2页。
    ③本节部分内容曾题为《历史中间物——鲁迅<故事新编>的传奇叙事》发表于《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12期。
    ④沈从文:《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
    ⑤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84页。
    ①有关沈从文个人经历的说法参见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部分,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第9—23页。
    ②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③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第52页。
    ④鲁迅曾在致钱玄同的信中数次批评沈从文等的创作是“用了各种名字,玩各种玩意儿”、“大抵意在胡乱闹闹,无诚实之意”。参见《鲁迅全集》第11卷,第466、452页。
    ⑤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①沈从文:《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沈从文文集》第10卷,第274页。
    ②沈从文:《〈月下小景〉题记》,《沈从文文集》第5卷,第42-43页。
    ③沈从文:《小说作者与读者》,《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页。
    ④沈从文:《雪晴·传奇不奇》,《沈从文文集》第7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03页。
    ⑤沈从文:《论穆时英》,《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04页。
    ⑥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①按米尔·巴克的说法,故事(store)是以某种方式对于素材的描述;素材(fabula)是按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事件。沈从文的“故事”实际上是这种“素材”。参见[荷]米尔·巴克:《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②李健吾:《〈篱下集〉》,《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页。
    ③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44页。
    ④本节部分内容曾题为《浪漫传统与“边城”想象——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发表于《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⑤张爱玲:《传奇》上海《杂志》出版社1944年版,第1页。
    ⑥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20页。
    ①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177页。
    ②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61页。
    ③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178页。
    ④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179页。
    ⑤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259页。
    ①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347页。
    ②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174页。
    ①本节部分内容曾题为《论张爱玲<传奇>之叙事模式》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
    ②柯灵《遥寄张爱玲》,《读书》1985年第4期。
    ②逄增玉《志怪、传奇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学》。
    ③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69页。
    ①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中国小说史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1页。
    ②杨东方:《明清英雄传奇小说的内涵与发生》,《天中学刊》2006年第4期。
    ③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引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①朱德发:《重新解读左翼文学的“英雄理念”》,《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②尤西林:《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③参见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④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1928年二月号。
    ⑤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见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⑥茅盾:《文艺大众化问题》,见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83页。
    ①参见尤西林《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一文中的有关论述。
    ②《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9页。
    ①这是借用陈思和的一种说法,主要是用以表现一种“个人叙事”与“集体叙事(或者说是意识形态化)”的对立内涵。参见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②宋剑华《论左翼文学运动的人文价值观》,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23页。
    ②本节部分内容曾题为《中国现代文学革命叙事的“大众化”取向》发表于《求索》2009年第12期。
    ①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①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①胡风:《时间开始了——欢乐颂》,《人民日报》副刊“人民文艺”,1949年11月20日。
    ②钱理群、吴晓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略》之四《歌颂与放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③谢冕:《从春天到秋天》,《中国现代诗人论》,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①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1949年10月《人民文学》创刊号。
    ①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李洁非、杨劼:《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
    ③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解放日报》1944年4月8日。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0页。
    ③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9页。
    ①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第15页。
    ②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6页。
    ③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第186页。
    ④比如仅关于当代文学制度的研究近年来便已有王本朝的《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新星出版社2007年)和张均的《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两本专著先后出现。
    ⑤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第51页。
    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第192页。
    ②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第198页。
    ③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第113页。
    ①巴金:《怀念胡风》,见《随想录4-5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0-741页。
    ①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4页。
    ②周扬:《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周扬文集》第2卷,第64页。
    ③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第204页。
    ①李洁非、杨劼:《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第146页。
    ②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第186页。
    ③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
    353页。
    ④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53页。
    ①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683页。
    ②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685页。
    ③周扬:《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228页。
    ④周扬:《现实的和浪漫的》,《周扬文集》第1卷,第155页.
    ①周扬:《周扬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4页。
    ②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1953年1月11日《人民日报》。
    ③周扬:《周扬文集》第2卷,第249页。
    ①周恩来:《为总路线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周恩来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②郭沫若:《郭沫若同志答<文艺报>问》,《文艺报》1958年第7期。
    ③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红旗》1958年第1期(创刊号)。
    ①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
    463-473页。
    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文艺报》1960年第15、16期。
    ③《文艺报》社论:《刻苦努力,争取文艺工作的更大胜利》,《文艺报》1960年第13、14期。
    ①温如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6页。
    ②郭志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①钱理群、吴晓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略》之四,《歌颂与放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①侯金镜:《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见《侯金镜文艺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6页。
    ①梁启超:《告小说家》,载《中华小说界》1915年2卷1期。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8页。
    ③[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第102页。
    ④[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第126页。
    ①参见张文东、王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第334-336页。
    ②[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09页。
    ③[苏]米·巴赫金:《史诗与长篇小说》,见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
    ①高捷等编:《马烽西戎研究资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②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么写的?》,载《东北日报》1948年5月29日。
    ①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
    ②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第478页。
    ③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0页。
    ④陈登科:《活人塘》,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①冯德英:《苦菜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522页。
    ②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604页。
    ③冯志:《敌后武工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2页。
    ④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591页。
    ⑤曲波:《林海雪原》,第596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1页。
    ②王维玲:《走向成功之路——记成名之作<红岩》的诞生》.《红岩罗广斌中美合作所》,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15-216页。
    ③王维玲:《走向成功之路——记成名之作<红岩》的诞生》.《红岩罗广斌中美合作所》,第218页。
    ①梁斌:《谈创作准备》,《笔耕馀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第311页。
    ②侯金镜:《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见《侯金镜文艺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6页。
    ①王燎荧:《我的印象和感想》,《<林海雪原>评价》,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36页。
    ②董之林:《“新”英雄与“老”故事——关于五十年代革命传奇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
    ③于润琦主编:《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①曲波:《关于“林海雪原”》.《<林海雪原>评价》,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17-119页。
    ②程光炜:《<林海雪原>的现代传奇与写真》,《南开学报》,2003年第6期。
    ①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85页。
    ②杨经建、郭君:《“革命”与“经典”》,《求索》2006年第3期。
    ①曲波:《林海雪原》,第598页。
    ②曲波:《林海雪原》,第117页。
    ③韩颖琦:《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化的“红色经典》,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
    ①冯雪峰:《论〈保卫延安〉》,见杜鹏程《保卫延安》代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杨沫《青春之歌·再版后记》,见《青春之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637页。
    ②杨沫:《谈谈林道静的形象》,见牛运清《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中),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
    ③杨沫:《青春之歌·再版后记》,见《青春之歌》,第643页。
    ④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第78页。
    ①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233页。
    ②李扬:《成长政治性——对“十七年文学”经典作品<青春之歌>的一种阅读方式》,《黄河》2000年第2期。
    ①张文东、王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第313页。
    ②王燎荧:《我的印象和感想》,《<林海雪原>评价》,第31页。
    ①何其芳:《谈“林海雪原”》,《<林海雪原>评价》,第16页。
    ②王燎荧:《我的印象和感想》,《<林海雪原>评价》,第32页。
    ①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②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4页。
    ①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1页。
    ②[美]塞谬尔·亨亭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58页。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第63-65页。
    ②因“红色经典”与延安时期“革命传奇”叙事模式的一致性,本节部分内容还参考了著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中关于“革命传奇”的相关论述。
    ③刘流:《烈火金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①刘流:《烈火金刚》,第78页。
    ②[美]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③[美]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59页。
    ④[美]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63页。
    ⑤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上海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页。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第32页。
    ②[加]斯蒂文·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①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②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684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②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①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第600页。
    ①《林彪同志给中央军委常委的信》,《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
    ①《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
    ②江青:《谈京剧革命》,《红旗》1967年第6期。
    ①初澜:《京剧革命十年》.《红旗》,1974年第7期。
    ②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文汇报》1968年5月23日。
    ③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红旗》1969年第11期
    ①《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②温伟:《政治狂欢下的文学样板》,《文学欣赏》2007年第8期。
    ①王尧:《“文革文学”纪事》,《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4期。
    ②姚楠:《“文化大革命”时期小说创作的队伍》,《佳木斯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①梁晓声:《自白》,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②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①方厚枢:《“文革”十年的期刊》,《编辑学刊》1998年第3期。
    ②方厚枢:《“文革”十年的期刊》。
    ①江青:《谈京剧革命》。
    ①张文东、王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第273页。
    ②《纪念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人民日报》1972年5月23日。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人民日报》,1966年8月9日。
    ①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第637页。
    ②孙兰、周建江:《十年“文革”文学综论》,《小说家》,1999年第1期。
    ③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玛典型——二十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论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
    ④《迎着朝阳》(工农兵文学创作丛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①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28页。
    ②曲波:《桥隆飙》,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01页。
    ③杨佩瑾:《剑》,江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79页。
    ④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156页。
    ①[英]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演讲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①梁启超:《告小说家》。
    ②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艺作品而奋斗——1953年9月24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艺报》1953年10月15日。
    ③曲波:《林海雪原》,第588页。
    ①戈中博:《工农兵英雄的壮丽颂歌———赞革命样板戏》,《人民日报》1968年9月26日。
    ①郭澄清:《大刀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页。
    ①浩然:《金光大道》,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562页。
    ②《黄海红哨》创作组、李伯屏执笔:《黄海红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页。
    ③克扬:《连心锁》,山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①郭澄清:《大刀记》,第249页。
    ②高昆山:《努力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主题——试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长篇小说创作的收获》,《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1946—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88页。
    ①张恩儒:《望云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5页。
    ②郭澄清:《大刀记》,第1737页。
    ①郭澄清:《大刀记》,第588页。
    ②前涉:《桐柏英雄》,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0页。
    ①郭澄清:《大刀记》,第535页。
    ②杨佩瑾:《剑》,第65页。
    ③黎汝清:《万山红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13页。
    ①杨佩瑾:《剑》,第173页。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①戚本禹:《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的讲话》,《人民日报》1967年5月24日。
    ②《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③高信:《文学是战斗的》,《朝霞》1974年5期。
    ①郑直:《激战无名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54页。
    ②克非:《春潮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8页。
    ③刘彦林:《东风浩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第178页。
    ④浩然:《金光大道》(第二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第389页。
    ①李云德:《沸腾的群山》(第一部),1972年版,第463页。
    ②王忠琪:《法国作家论文学》,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23页。
    ①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页。
    ②热拉尔·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分为三类,即“零聚焦或无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参见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①郭澄清:《大刀记》,第1307页。
    ②浩然:《金光大道》(第二部),第240页。
    ③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①浦安迪:《中国叙事学》,第15页。
    ②郭澄清:《大刀记》,第138页。
    ①杨佩瑾:《剑》,第70-71页。
    ②黎汝清:《万山红遍》,第671页。
    ①《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172页。
    ①孙景瑞:《不息的浪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②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第168页。
    ①贺绍俊:《重读新时期:四个阶段四篇作品》,《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①参见刘锡诚:《“新时期文学”词语考释》,《文艺报》2005年3月5日。
    ①马立诚、凌志军:《交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②李洁非、杨劼:《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第153页。
    ③本刊评论员:《为文艺正名》,《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
    ①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文艺报》1979年第11-12期。
    ②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文艺研究》1980年第3期。
    ③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人民日报》1983年3月16日。
    ①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第93页。
    ②李洁非、杨劼:《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第175页。
    ③刘欣大:《文艺是时代妈妈的儿子(现实主义:一个艺术哲学原理)》,《文学评论》1985年第3期。
    ①初清华:《新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入场途径及知识形态》,《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②龚济民:《还浪漫主义以本来面目》,《破与立》(现《齐鲁学刊》),1978年第6期。
    ③叶易执笔:《关于浪漫主义》,《上海文学》1980年第3期。
    ①景国劲:《新时期小说与浪漫主义》,《当代文艺探索》1985年第3期。
    ①路文彬:《公共痛苦中的历史信赖——论“伤痕文学”时期小说的历史叙事》,《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②刘心武:《班主任》,《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
    ①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第130页。
    ②许子东:《契合大众审美趣味与宣泄需求的“灾难故事”──“文革小说”叙事研究之一》,《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4期。
    ③张德祥:《论新时期小说的历史意识》,《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第72页。
    ①钟惦棐:《预示着矫健的明天——<天云山传奇>随笔》,《人民日报》1981年2月4日。
    ①鲁彦周:《关于<天云山传奇>.》,《电影艺术》1981年第1期。
    ②孔小彬:《<天云山传奇>:政治批评话语与情感编码方式》,《当代文坛》2011年第6期。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31页。
    ①朱德发等:《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第433页。
    ②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①张贤亮:《中国大陆的改革文学》,《文艺报》1988年3月5日。
    ①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第144页。
    ②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的生活帐》,《新时期获奖小说创作经验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6页。
    ③周克芹:《写在菊花时节——改革文学漫笔》,《当代文坛》1988年第1期。
    ①张锲:《改革者》,《当代》1982年第5期。
    ①陈国恩:《知青小说:浪漫主义思潮的回归与泛化》,《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6期。
    ②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第158页。
    ①梁晓声:《自白》,第202页。
    ②这套丛书197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汪雷的《剑河浪》、朱以凡等的《农场的春天》等。
    ③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第14页。
    ①汪雷:《剑河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7页。
    ②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第16页。
    ①陈国恩:《知青小说:浪漫主义思潮的回归与泛化》。
    ②郭小东:《论知青小说》,《作品》1983年第3期。
    ③仲呈祥:《奋进青年的奋进之作—评长篇小说<磋陀岁月>》,《光明日报》,1981年5月19日。
    ④吴宗蕙:《壮美人生的深情礼赞——梁晓声小说创作漫评》,《人民日报》1984年4月9日。
    ①郭小东:《论知青小说》。
    ②孔捷生:《旧梦与新岸——并非创作的创作谈》,《十月》1982年第5期。
    ③[英]利里安·弗斯特:《浪漫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④[英]吉利恩·比尔:《传奇》,第70页。
    ①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北方文学》1982年第8期。
    ①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②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页。
    ①梁晓声:《我看我想我论——梁晓声答问集》,群言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②张承志:《我的桥》,《十月》1983年第3期。
    ③[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302页。
    ④韩少功:《归去来》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32页。
    ①程光炜:《<林海雪原>的现代传奇与写真》。
    ①筱敏:《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师道》,2002年第8期。
    ②郭小东:《知青文学主潮断论》,《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2期。
    ③梁晓声:《自白》,第149页。
    ①程光炜:《经典的颠覆与再建》,《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3期。
    ②佛马克、易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③本节内容曾题为《“重返”浪漫传统:“知青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发表于《学术交流》2012年第7期。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79页。
    ②汪曾祺:《受戒》,《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
    ③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79页。
    ①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156页。
    ②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①韩少功:《文学的根》。
    ②韩少功:《文学的根》。
    ③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④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
    ①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②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③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年7月13日。
    ①郑万隆:《现代小说中的历史意识》,《小说潮》,1985年第7期。
    ②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第321页。
    ①郑万隆:《我的根》,路文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文论选1949-2000》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403页。
    ①陈灵强:《选择与吸纳:“寻根文学”对民族文化记忆的唤醒》,《台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①韩少功:《文学的根》。
    ②雷达:《民族灵魂的重建和发现》,《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84页。
    ①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①李杭育:《葛川江的一个早晨》,《红嘴相思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②李杭育:《红嘴相思鸟》,第132页。
    ①贾平凹:《静虚村散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页。
    ②贾平凹:《谈故乡》,http://news.163.com/12/1209/14/8I9PL6S300014AED.htm。
    ③贾平凹:《新民》,晓莉编《贾平凹游品精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④贾平凹:《静虚村散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7页。
    ①贾平凹:《静虚村散叶》第164页。
    ②贾平凹:《“卧虎”说》,《当代文艺思潮》1982年第4期。
    ③费秉勋:《论贾平凹》,《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1期。
    ①崔志远:《贾平凹的商州文化濡染》,《河北学刊》,1998年第3期。
    ①陈庆:《扎西达娃的小说: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①吴红雁:《大森林中的原始主义之歌——乌热尔图小说创作倾向谈》,《前沿》2002年第1期。
    ①[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50页。
    ②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第213页。
    ①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第146页。
    ①侯忠义:《隋唐五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②肖佩华:《中国现代小说的市井叙事》,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冯骥才:《关于<俗世奇人>》,《文学自由谈》2000年第5期。
    ④冯骥才、周立民:《冯骥才周立民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页。
    ①冯骥才:《关于<俗世奇人>》。
    ②冯骥才、周立民:《冯骥才周立民对话录》,第215页。
    ③冯骥才:《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①冯骥才:《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第122页。
    ②冯骥才:《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③冯骥才:《俗世奇人》,第103页。
    ④冯骥才:《俗世奇人》,第103页。
    ①黄春燕:《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情结》,《当代文坛》2002年第5期。
    ②冯骥才、周立民:《冯骥才周立民对话录》,第215页。
    ①冯骥才:《冯骥才分类文集2——乡土传奇》,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②冯骥才、周立民:《冯骥才周立民对话录》,第204—205页。
    ①冯骥才、周立民:《冯骥才周立民对话录》,第205页。
    ②冯骥才、周立民:《冯骥才周立民对话录》,第190页。
    ③冯骥才:《发扬津味小说》,《天津文学》1988年第4期。
    ①本节内容曾题为《试论冯骥才市井人生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发表于《当代文坛》2012年第1期。
    ①林希:《闲话<天津闲人>》,《中篇小说选刊》1992年第6期
    ②林希:《诡辩的文化与文化的诡辩》,《中篇小说选刊》1990年第4期。
    ③林希:《寒士》,《钟山》1986年第5期。
    ④林希:《茶贤》,《中国作家》,1986年第5期。
    ①林希:《一杠一花》,《小说选刊》1997年第3期。
    ①林兴宅:《论阿Q性格系统》,《鲁迅研究》1985年第1期。
    ②林兴宅:《论阿Q性格系统》。
    ③林兴宅:《论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文艺研究中的运用》,《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
    ①李洁非、杨劼:《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第190页。
    ②李洁非、杨劼《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第188页。
    ①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9-10页。
    ②程文超、郭冰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257页。
    ①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①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第196页。
    ②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178页。
    ③李扬:《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第204页。
    ①鲁枢元:《<理性的消长——中国乡土小说综论>·序》,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①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②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第367页。
    ①莫言:《超越故乡》,《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66-468页。
    ②莫言:《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小说的气味》,第228页。
    ③莫言:《超越故乡》,《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70页。
    ①阿城:《闲话先说》,莫言,《小说的气味》,第331页。
    ②莫言:《做为老百姓写作》,《小说的气味》,第151页。
    ③莫言:《做为老百姓写作》,《小说的气味》,第154页。
    ①莫言:《莫言对话新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478页。
    ②莫言:《有气味的小说》,《小说的气味》,第7页。
    ①莫言:《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小说的气味》,第56页。.
    ①莫言:《做为老百姓写作》,《小说的气味》,第161页。
    ②张清华:《十年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回顾》,《钟山》1998年第4期。
    ③莫言:《我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小说的味道》,第249-251页。
    ①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②莫言:《用耳朵阅读》,《小说的气味》,第106页。
    ①莫言:《红高粱家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①莫言:《红高粱家族》,第97页。
    ②周罡、莫言:《发现故乡与表现自我——莫言访谈录》,《小说评论》2002年第6期。
    ③莫言:《红高粱家族》,第63页。
    ④[英]吉利恩·比尔:《传奇》,第56页。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317-319页。
    ②莫言:《福克纳大叔,你好吗?》,《小说的气味》,第222页。
    ①莫言自己说:“而我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把我的高密东北乡变成了一个非常现代的城市,在我的新作《丰乳肥臀》里,我让高密东北乡盖起了许多高楼大厦,还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另外我的胆子也比你大,你写得只是你那块地方上的事情,而我敢于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改头换面拿到我的高密东北乡,好像那些事情真的在那里发生过。”见莫言《福克纳大叔,你好吗?》,《小说的气味》,第221页。
    ②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317-319页。
    ①莫言:《翻译家功德无量》,《小说的味道》,第15页。
    ②莫言:《超越故乡》,《小说的味道》,第470页。
    ①莫言:《做一个谦虚的人》,《小说的味道》,第427页。
    ②周罡、莫言:《发现故乡与表现自我——莫言访谈录》。
    ③[英]吉利恩·比尔:《传奇》,第4页。
    ①[英]吉利恩·比尔《传奇》,第12页。
    ②莫言:《关于丰乳肥臀》,《小说的味道》,第237页。
    ①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第240-241页。
    ①[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版,第229页。
    ②王干:《苏童意象》,《城北地带·后序》,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①余艳平:《“新历史小说”的文本策略——以苏童作品为例》,《小说评论》2007年第1期。
    ②苏童:《红粉》,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③摩罗:《逃遁与陷落》,《自由的歌谣》,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55-256页。
    ①苏童:《我的过去》,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5页。
    ②林舟、苏童:《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第101页。
    ①苏童:《罂粟之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9页。
    ②苏童:《米》,台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302-303页。
    ①苏童:《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苏童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版,第54页。
    ②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①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②苏童:《虚构的热情》,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③苏童:《虚构的热情》,第219页。
    ④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第55页。
    ⑤苏童:《虚构的热情》,第85页。
    ⑥苏童:《虚构的热情》,第214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二版),第298页。
    ②苏童:《驯子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7-68页。
    ③苏童:《驯子记》,第67-68页。
    ①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②王德威:《南方的诱惑与堕落》,汪政、何平:《苏童研究资料》,第408页。
    ③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342页。
    ①苏童:《向日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②林舟、苏童:《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第97页。
    ③王海燕:《苏童论》,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第363页。
    ①苏童:《我的帝王生涯》,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②苏童:《后宫自序》,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第41页。
    ①苏童:《武则天》,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第63页。
    ②苏童:《苏童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③苏童:《刺青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④王宏图:《深谷中的霓虹》,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①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第52-53页。.
    ②苏童:《后宫自序》,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第41页。
    ③苏童:《罂粟之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④苏童:《罂粟之家》,第22页。
    ①王德威:《南方的堕落与诱惑》,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第409页。
    ①王德威:《南方的堕落与诱惑》,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第408页。
    ②本节部分内容曾题为《颠覆与重建:苏童小说中的历史记忆》发表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①王宁:《“后新时期”:一种理论描述》,《花城》1995年第3期。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384页。
    ①1980年代以来,汉语场域中的“纯文学”理念是当时文化精英群体将“文学性”标准移置我国文学批评领域而新造的一个文学批评术语。“纯文学”理念至少包含两种内涵:其一,所谓的“纯文学”作品,主要指实现了语言的“陌生化”的文学文本,“纯文学”作品以语言形式的标新立异为要务;其二体现在文本的思想意识层面的“纯粹”。参见黄永健:《从纯文学到大文学》,《晋阳学刊》2012年第1期。
    ②孙桂荣:《泛文学时代:“大众化”文学的学术境遇》,《文艺评论》2006年第6期。
    ③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页。
    ①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5页。
    ②任仲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中国命运》,《人民日报》2012年07月10日。
    ①李洁非、杨劼《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第197页。
    ②[英]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36页。
    ①曾念长:《中国文学场——商业统治时代的文化游戏》,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57页。
    ②刘文辉:《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经济性》,《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
    ①参见楼岚岚、张光芒:《期刊改版与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转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②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7页。
    ③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①[德]瓦·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世界电影》1990年第1期。
    ①王干:《90年代文学论纲(上)》,《南方文坛》2001年第1期。
    ②何浩:《情感的营造与真挚——论后情感主义下的真与善》,《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①刘川鄂:《“池莉热”反思》,《文艺争鸣》2002年第1期。
    ②池莉、吕江:《来来往往·一夜盛开如玫瑰》,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③张文东、王东:《论文学阅读中的审美心理需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①贾明:《文化转向: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关于大众文化,一般有两种界说引人关注:一说Mass Culture。它带有贬义,让我们对大众文化产生一种否定性的判断,即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被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标准化的文化产品,其中渗透着“宰割的意识形态”(dominant ideology),也是政治与商业联手对大众进行欺骗的工具。另一说为Popular Culture。在此层面上的思考,大众文化则成了一个中性词,甚至有了某种褒义色彩,即大众文化来自于民间,与民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甚至是“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参见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③[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66页。
    ①雷达:《第三次高潮:90年代长篇小说述要》,《小说评论》2001年第3期。
    ②参见王东、王寒松:《大众文化诉求与文本改造“套路”生成——以张爱玲小说的影视剧改变为例》,《当代文坛》2011年第2期。
    ③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一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本节主要内容曾题为《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发表于《文艺争鸣》2011年第2期。
    ②全称为“‘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见《人民文学》2010年第11期-《启事》。
    ③参见《人民文学》2010年第11期-《留言》与《启事》。
    ④《人民文学》,《启事》,2010年第2期。
    ①《人民文学》,《启事》,2010年第2期。
    ②参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和《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关于“虚构”的相关词条。
    ①[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8页。
    ①《人民文学》,《启事》,2010年第2期。
    ②吴炫:《作为审美现象的非虚构文学》,《文艺争鸣》1991年第4期。
    ①王树增:《解放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董夏青青:《胆小人日记》,《人民文学》2010年第4期。
    ③[英]艾伦·谢尔斯顿:《传记》,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④韩石山:《既辱且贱此一生》,《人民文学》2010年第2期。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第234页。
    ②《人民文学》,《启事》2010年第7期《留言》
    ③《人民文学》,《启事》2010年第7期《留言》
    ①曹文轩:《小说门》,第42页。
    ②[美]马丁·华莱士:《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③[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7页。
    ④慕容雪村:《中国,少了一味药》,《人民文学》2010年第10期。
    ⑤梁鸿:《一种谦卑的写作行动》,http://www.rmwxzz.com/sybj/pll/201010/22557.html。
    ⑥萧相凤:《南方工业生活》,《人民文学》2010年第10期。
    ①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上海文艺出版社、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5页。
    ①参见刘辉:《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及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王宁访谈》,《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1期。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①李洱:《传媒时代小说何为?》,《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8日。
    ②[美]MORRIS DICKSTEIN:《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150页。
    ③王雄:《新闻报道和写作的新维度—论“新新闻学”对我国当代新闻报道和写作方法的启示》,《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①《人民文学》,2010年第1期-《留言》
    ②《人民文学》,2010年第7期-《留言》
    ③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1944年5月第3卷第11期
    ①[俄]瓦西列夫:《情爱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②汤哲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113页。
    ①苏建新:《中国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序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第338页。
    ③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①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294页。
    ②范烟桥:《民国旧派小说史略》,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72页。
    ③徐振亚:《振亚启示》,《小说丛报》1915年第十六期。
    ①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②徐訏:《一家·后记》,转引自《杨义文存·中国现代小说史》,第457页。
    ③无名氏:《我心荡漾》,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页。
    ①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版,第103页。
    ②转引自潘亚墩、汪义生《徐訏简论》,《台湾香港与海外华人文学论文选》,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页。
    ③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第103页。
    ④钱理群:《〈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1期。
    ⑤无名氏:《无名氏集·沉思琐语》,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边版,第135页。
    ⑥(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①徐訏:《痴心井》,香港大公书局1953年版,第67页。
    ②徐訏:《〈风萧萧〉后记》,怀正文化社1946年版。
    ③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90页。
    ①徐訏:《吉卜赛的诱惑》,《徐訏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①经作者同意,本节内容参考了王东:《传奇叙事传统与徐訏和无名氏的现代都市传奇》,《求索》2010年第12期,特此说明并致谢。
    ①黄重添:《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关于台湾言情小说》,《台湾研究集刊》1991年第4期。
    ②汤哲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第113页。
    ①何满子:《为旧文化续命的言情小说与武侠小说》,《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6期。
    ①[法]让·米特里:《现代电影的剧作艺术》,转引自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苏]莫萨·卡冈:《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页。
    ①刘晓春:《多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
    ②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①彭沁阳:《奇情才女李碧华》,《北京晚报》1999年8月16日。
    ①周蕾:《写在家国以外》,转引自刘登翰:《香港文学史》,第496页。
    ②刘登翰:《香港文学史》,第497-498页。
    ①刘登翰:《香港文学史》,第498页。
    ②《发现最新阅读倾向揭示读者心中最爱———“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最终调查成果公布》,《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第9期。
    ③关士礼、魏建:《大陆地区近十年港台言情小说研究述评》,《华文文学》2004年第4期。
    ①[美]J.G.考维尔蒂:《通俗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周宪等译《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28-429页。
    ②[美]安·芭·斯尼陶:《大众市场的罗曼司:女人的色情文学是不同的》,吴士余主编《视点》(1),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9页。
    ③席绢:《交错时光的爱恋》,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徐艳蕊:《日常生活的乌托邦》,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4),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①本节部分内容曾题为《论港台言情小说“穿越时空”的创新叙事》发表于《当代文坛》2008年第2期。
    ②周志雄:《回顾与评判——<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与网络文学的发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3月。
    ①李洁非:《Free与网络写作》,《文学报》2000年4月2日。
    ②李敬泽:《“网络文学”:要点和疑问》,《文学报》2000年4月20日。
    ③桑地:《质疑网络文学》,《光明日报》2000年4月6日。
    ①袁平夫:《网络文学的兴起与特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9期。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流潋紫:《后宫·甄嬛传》(第一部),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徐亮:《泛文学时代的文艺学》,《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1月。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5页。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②刘泊言:《当前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前景》,《2011-2012学年"大学语文"课程实践作品集》,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第33页。
    ②张炯:《关于龙人的玄幻武侠小说》,《文艺报》2007年9月25日。
    ①何学威、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①许苗苗:《网络文学的作者类型分析》,《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②萧鼎:《诛仙》,幻剑书盟论坛,2003年开始连载,http://www.qidian.com/BookReader/2019,42441.aspx。
    ③匪我思存:《千山暮雪》,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②罗恒:《新浪搜狐试运行收费阅读》,《重庆商报》2007年08月03日。
    ①张洋帆:《浅谈网络文学的大众化特点》,《科技风杂志》2009年08期。
    ①骆俊澎:《<甄嬛传>大火,他们都赚到了》,《东方早报》2012年5月3日。
    ①许苗苗、许文郁:《网络文学的定义》,《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②王哲平、涂苏琴:《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南昌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第202-203页。
    ②颖都墨人:《我们为什么来到网络》,《网上江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①陈奇佳:《虚拟时空的传奇——论网络玄幻小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②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第113页。
    ①陈村:《陈村眼中的网络文学》,《芳草》2000年第7期。
    ①许道军、张永禄:《论网络历史小说的架空叙事》,《当代文坛》2011年1月。
    ①朱婉莹:《论<鬼吹灯>》的艺术特色及其贡献》,《东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②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4页。
    ①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②李寻欢:《让文学回归民间》,《文学报》2000年2月17日。
    ①安妮宝贝:《告别薇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①今何在:《悟空传》,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版,第142页。
    ②[苏]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页。
    ③尚爱兰:《网络文学中的“新新情感”》,《Internet信息世界99中国年度最佳网络文学》2000年第4期。
    ①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②安妮宝贝:《彼岸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页。
    ③[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③安妮宝贝:《清醒纪》,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①安妮宝贝:《素年锦时》,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②孔二狗:《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二十年》,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Raymond Williams,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London:Fontana,1976.199.
    ②邹文广、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新华文摘》2002年第2期。
    ①[德]瓦·本亚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②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①陈虹:《市井的狂欢——王朔的故事和精英文化的窘境》,《文艺评论》1993年第1期。
    ②高小康:《大众的梦》,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③高小康:《大众的梦》,第121页
    ①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
    ①吴玉杰,宋玉书:《冲突与互动——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②贾明:《文化转向: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英]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①常昌富、李依倩编选:《大众传播学·影响范式研究》,关世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①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194页。
    ①[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73-77页。
    ②[法]阿贝尔·冈斯:《走向形象时代》,《电影艺术》(L’Art cinématographique)1927年第2卷。
    ③[美]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贾磊磊:《影像的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8-99页。
    ①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页。
    ①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页。
    ②徐巍:《视觉时代的小说空间——视觉文化与中国当代小说演变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8-80页。
    ①[法]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①吴福辉:《作为文学(商品)生产的海派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1期。
    ②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第48页。
    ③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51页。
    ④转引自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①[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②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173页。
    ③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40页。
    ④温儒敏:《近二十年来张爱玲在大陆的“接受史”》,许子东等《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⑤邹广文:《大众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光明日报》1998年6月5日。
    ⑥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356页。
    ①[美]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98页。
    ②[美]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44-45页。
    ③周宪:《视觉文化与现代性》,见陶东风等《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④[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第82页。
    ①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引言》。
    ②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③经作者同意,本节部分内容参考了王东、刘芳坤:《大众文化诉求与文本改造“套路”的生成》,《当代文坛》2011年第2期,特此说明并致谢。
    ①侯金镜:《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读〈林海雪原〉》,《文艺报》1958年第3期。
    ①陶丽娜、曾家新:《三问新版〈林海雪原〉导演希望曲波宽容》,《京华时报》2004年3月13日。
    ②吴晓东:《红色经典改编热昨天的英雄怎样打动今天的观众》,《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11日。
    ①赵起扬:《智取威虎山》,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57页。
    ①[美]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8页。
    ②都梁:《亮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封面。
    ①都梁:《亮剑》,第25页。
    ②都梁:《亮剑》,第69页。
    ①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艺术广角》2001年第1期。
    ②故事中的人物虽然有名有姓,但是如果没有小说中的“口述”或“解密档案”,这些为国家安全奉献一生的英雄将永远无人知晓。然而,即便待到解密之时,又有几人知道他们是谁呢?另外,小说是作家进行的艺术创作,即便现实生活真有其人,又怎能以真名示人呢?故此我称他们为“无名英雄”。
    ③《暗算》有两个版本:小说版和电视小说版。前者由麦家著,最早由世界知识出版社于2003年7月出版;后者由麦家、杨健合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本文所提及的是小说版,版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①麦家:《形式也是内容——再版跋》,《暗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322页。
    ②[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英]吉利恩·比尔:《传奇》,第5页。
    ①[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198页。
    ①[意]维柯:《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162页。
    ①[德]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74-75页。
    ②[德]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第74-75页。
    ③[德]M·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海德格尔语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④(清)刘熙载:《游艺约言》
    ⑤(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⑥(清)袁枚:《随园诗话》
    ⑦钱穆:《中国文学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7页。
    ①李健吾:《李健吾文学评论选》,第67页。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①参见《人民文学》2010年各期《留言》及第11期《启事》。
    ②汪涌豪:《向物性退守,是否找错了文学的方向?》,《文汇报》2010年6月24日。
    ①(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②曹顺庆:《文论失语症和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①[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版,第215页。
    ①麦家:《暗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1页
    ②本节主要内容曾题为《文学的“诗性”与“诗性”的批评》发表于《当代文坛》2011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4.吕同六主编《20世纪小说理论经典》,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5.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6.丁帆等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郑恩波主编《新时期文艺主潮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8.庞守英《新时期小说文体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主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陆贵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汤哲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李延青主编《文学立场——当代作家海外、港台讲演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张器友《现当代文学思潮散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陈晓明《不死的纯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中国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7.王乐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8.姚鹤鸣《理性的追踪——新时期文学批评论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0.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蔡梅娟《中国小说审美与人的生存理想》,新时代出版社,2007年版。
    22.周保欣《沉默的风景——后当代中国小说苦难叙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4.张学军《中够当代小说流派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周宁主编《叙事与对话——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杨义著《杨义文存》,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逄增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文化透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31.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2.张文东、王东《浪漫传统与现实想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34.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35.张寅德《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6.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徐岱《小说的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赵顺宏《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39.樊星《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包忠文主编《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1.程文超、郭冰如主编《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吴秀明《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45.陈娟主编《记忆和幻想——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6.王爱松《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姚文放《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葛红兵主编《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1.吴炫《穿越中国当代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2.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5.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8.吴士余主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5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60.朱德发等《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
    61.周志强《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2.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上海文艺出版社、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62.郑祥福《大众文化时代的消费问题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年版。
    64.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65.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6.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67.吴玉杰,宋玉书《冲突与互动——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8.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69.贾磊磊《影像的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1.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2.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3.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4.欧阳友权《比特世界的诗学——网络文学论稿》,岳麓书社,2009年版。
    75.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6.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77.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78.苏晓芳《网络与新世纪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79.刘克敌《网络文学新论》,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80.马季《读屏时代的写作》,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版。
    81.马季《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2.梅红《网络文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3.周志雄《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84.广东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评论》,广东花城出版社,2012年版。
    85.叶永烈、凌启渝《电脑趣话》,文汇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86.颖都墨人《我们为什么来到网络》,《网上江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7.佚名《黄易小传-无限的可能性-九十年代的武侠旗手》,华艺出版社,2003年版。
    88.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89.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0.吉利恩·比尔《传奇》,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
    91.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2.斯蒂文·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3.凯·贝尔西《批评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4.塞谬尔·亨亭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95.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6.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97.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98.马·布雷得伯里、詹·麦克法兰编《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9.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100.米尔·巴克《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1.詹姆逊《文化研究与政治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2.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3.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4.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5.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
    106.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7.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8.莫萨·卡冈:《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9.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110.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1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12.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13.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114.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5.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116.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117.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8.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