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探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探源”这一课题,并非是要着眼于“浪漫主义”文学在现代中国四十年间发展的研究,而是从一个发生学的角度,在历史源头上关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萌生问题。事实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在汲取多方位、多层面的文明资源的基础上生成的,并且是一个相当漫长、复杂和渐进的历史过程。在文化基因的根源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本土的文化哲学、抒情传统、思想价值观念体系等等因素,早已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最终在伏脉千里的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实现了它“从古典到现代”的超越,而在“晚明至清初”、“晚清至民初”这两个特定的中国近代史阶段,“浪漫主义”更是历经了从开启、兴盛,到衰弱、中断,然后又再度开启等等的诸多波折,这一段“中国近代文学史”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特别值得探究,它们的那种新与旧、破与立、危与机、守成与蜕变、死亡与重生一并共存的特殊风貌,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生长大环境非常的相似,即都决不是一张舒适的温床,而是相反的,时时处在喧嚣、焦灼与动荡的时空之中。最后,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种强大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的催促下,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又增添了“西学”背景的一番深刻浸润,从而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和明晰的面貌,并迅速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强劲地发展起来。当然,“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本身并非是本文研究的重心,但却是支撑着整个研究的一个杆杠支点,本文试图以“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本身作为一个研究的“起点”,将其置身于一个多元喧哗的历史纵深大语境之中,而每一番历史的回望和探源,都将立足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这一“起点”之上,同时,它又身兼着一种“终点”的意味,因为每一个历史的细微点滴,都将最终融化在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现代容貌之中。
The subject, Historical Explo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Romantic Literature, is not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omantic" literature for forty years in modern China, but pay exclusive attention to emergence of Chinese modern romantic literature from a genetic point of view and from the historical source. In fact, China's modern romantic literature was formed by absorbing multifaceted civilization resources in a long, complicated historical process. The cultural gene of the modern Chinese romantic literature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d heavily involved in Chinese native cultural philosophy, lyric tradition, thought value system and so on,and finally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lassic to modern after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and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two specific phas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history,"romanticism" experienced a variety of fluctuations from commencement, prosperity, decline to interruption and rebirth. Special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modern Chinese romantic literature because its coexistence of conser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death and rebirth, the action of destroy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new and old, and dangers and opportunities bears much resemblance to the gran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modern Chinese romantic literature. This environment is definitely not a suitable seabed, but full of aconstant uproar, anxiety and instability.Until the turn of the20th-century, in a strong national crisis and cultural crisis, the western background was imposed on the romantic literature with a deep infiltration which finally presented a complete and clear appearance, and developed radically. Of course," Modern Chinese Romantic Literature " itself is not the center of study in this paper, but it is the rod for the whole research.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f romantic" itself as a starting point,and place it in a multiple noisy historical context. Each historical retropect and exploration will have a foothold on the Chinese modern romantic literatur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mplication of ending, because each small historical spot will eventually melt into modern appearance of the Chinese romantic literature.
引文
[1] [英]以赛亚·伯林著、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浪漫主义的根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21-25.这中间,伯林称“精心挑选了几个关于浪漫主义的定义,它们均出自曾就此展开认真论述的最杰出的作者之手”,其中包括司汤达、歌德、尼采、海涅、泰纳、白璧德、施莱格尔兄弟、夏多布里昂、卢卡奇等等多人对浪漫主义作出的定义概括和特征描述,伯林发现“很难从这诸多的概述中找到一些共同点”。
    [2] [英]以赛亚·伯林著、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浪漫主义的根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9
    [1] [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5
    [2] [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0
    [3] [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3
    [4] [美] 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23
    [1] [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15
    [2] [英]以赛亚·伯林著、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 《浪漫主义的根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26
    [1] [美]勒内·韦勒克著、张金言译,《批评的概念》,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12:124-213
    [1]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93:722
    [1] 汤奇云《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史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
    [1]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8版
    [1] [美]李维著、谭震球译,《现代世界的预言者》,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1
    [1] 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99
    [1] 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49
    [2] 此处及以下所引庄子言论均出自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7版
    [3] 郭沫若《黑猫·沫若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79
    [4] 郭沫若《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64
    [1] 郭沫若《我的作诗经过》,引自《质文》第2卷第2期(1936年11月10日)
    [2] 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沫若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 见H.B.Nisbet翻译的《康德政论文集》(Kant's Polilical Writings),转引自[美)舒衡哲著、刘京建译,《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8:1
    [1] 郁达夫《骸骨迷恋者的独语·郁达夫全集(第3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82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169
    [1] 刘小枫《诗化哲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5
    [2] 转引自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5:91
    [3] 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文集(第10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294
    [1] 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9:5
    [2] 刘西渭《咀华集·边城》
    [3] [德]W.顾彬著、马树德译,《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
    [1] 郁达夫《郁达夫小说选下·忏余独白》,杭州:浙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沈从文《断虹引言·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东: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23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24
    [1]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13
    [2]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3] 梁实秋《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39
    [4] 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载于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1:44
    [5] 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载于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1:5-9
    [1]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 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沫若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3
    [1] 庞朴《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载于杨春梅编《儒家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1:625
    [2] 先秦诸子中的儒、墨、道、法各家都有忧患意识,不过所忧的对象、内容以及解决的方案都各有不同。夏乃儒先生在《中国古代“忧患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一文中,语焉甚详,可参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3]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6:115
    [4] 钱穆《民族与文化》,香港:香港新亚书院,1962.79
    [5]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357
    [2] 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208
    [4] 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载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84
    [1] 转引自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10:131-132
    [1]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78
    [2]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第二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4版
    [3] 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33-35
    [1] 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11
    [1] 李欧梵著、王宏志等译,《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7:267
    [2] 郑伯奇《郑伯奇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95-96
    [3] 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6:212
    [1] 郁达夫《我承认是“失败了”》,载于《晨报副镌》(1924年12月26日)
    [2] 周作人《<扬鞭集>序·知堂序跋》,第298页
    [3] 郑伯奇《<寒灰集>批评》,载于《洪水》第3卷第33期
    [4][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2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2
    [5]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4:57
    [1] [美]勒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155
    [2] 刘保昌《道家文化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观》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145页
    [1] 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载于《创造》第1卷第1号,上海书店影印
    [2] 朱湘《郭沫若君的诗.中书集》,上海书店影印,第369页
    [3] 徐志摩《鬼话·徐志摩全集(第3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283
    [1]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2] 郁达夫《闲书·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引自《郁达夫文集》,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86
    [3] 徐訏《风萧萧》,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475
    [1] [美]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141
    [2] 沈从文《沈从文别集·七色魇》,长沙:岳麓书社,1992:150
    [1] 李欧梵著、王宏志等译,《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7:177
    [1]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16
    [1] 《文学研究会宣言》,载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
    [2] 郁达夫《艺术与国家》,载于《创造周报》第7号,1923年6月23日
    [3] 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载于《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4日
    [4] 郑振铎《新文学观的建设》,载于《文学旬刊》第37期
    [5] 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6] 西谛《杂谭·血和泪的文学》,载于《文学旬刊》第6号,1921年6月30日
    [7] 郭沫若《暗无天日的世界》,载于《创造周报》第7号
    [8] 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载于《创造周报》第2号,1923年5月20日
    [1] 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载于《(北京)晨报》1920年1月8日
    [2] 郭沫若《艺术家与革命家》,载于《创造周报》第18号,1923年9月9日
    [3] 转引自乐黛云、王宁主编《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8
    [4] 冰心《文艺丛谈》,载于《小说月报》12卷,第4号
    [5] 俞平伯《冬夜·自序》
    [6] 梁实秋《<繁星>与<春水>》,载于《创造周报》第12号
    [1] 载1923年6月出版的《创造周报》第6号,后由作者改题为《自我狂者须的儿纳》
    [2] 郁达夫《过去集·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
    [3]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76
    [4] 郭沫若《致白华·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5:133
    [1] 郑伯奇《国民文学论》,载于《创造周报》第33号,1923年12月23日
    [2] 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载于《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4日
    [1]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5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5版
    [2] 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
    [3] 陈晋《文人毛泽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8
    [1] 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
    [2] 转引自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8:86
    [1] 郭沫若《批评与梦.沫若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6:116
    [2] 郭沫若《批评与梦.沫若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6:116
    [3] 郁达夫《戏剧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1]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99年版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51
    [1]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177
    [1] 王夫之《黄书·后序》
    [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55-56
    [1] [日]沟口雄三著、李平等译,《作为方法的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78
    [2]沈家本《代刑法考·刑法分考(卷一四)》,转引自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8:12
    [3]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五)》,转引自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8:12
    [4]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二),杂家类存目九《续说郛》,山东《博平县志》,转引自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272
    [5] 转引自萧偼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0:39
    [6] (万历)《顺天府志》卷一《地理志·风俗》,转引自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8:13
    [7]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318
    [1]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北平:人文书店,1932:104
    [2] 张灏《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载于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1版
    [1] 沈朝阳《皇明嘉隆两朝闻见记》,转引自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8:13
    [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四),杂家类存目一《雅述》,转引I自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272
    [3] 王阳明《答储柴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一)》,转引自杨国荣《王学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990.3:3
    [4] 王阳明《送别省吾林都宪序·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二)》,转引自杨国荣《王学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990.3:4
    [1] 《传习录(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一)》
    [2] 《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3] 《五经臆说十三条·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
    [4] 《书诸阳卷·王文成公全书(卷八)》
    [5] 《五经臆说十三条·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
    [1] 《答陆原静书·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2] 《传习录(下)·王文成公全书(卷三)·语录三》
    [3] 《传习录(下)·王文成公全书(卷三)·语录三》
    [4] 《王文成公全书(卷二)》,转引自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4
    [1] 《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2] 《答顾东桥书·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第50页
    [3] 《传习录(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一)》
    [1] 钱穆《王守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36
    [2] “幽暗意识”这一概念来自张灏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7版)一书,是指儒家思想观念对“人性”的看法,在面对“人心陷溺”和“成德艰难”之中发现人格内在的“昏暗”,并自省为一种“幽暗意识”。
    [1] 《儒林传(一)·明史(卷二八二)》
    [2] 黄宗羲《泰州学案·明儒学案(卷三十二)》
    [1] 李贽《童心说·焚书(卷三)》
    [2] 李贽《童心说·焚书(卷三)》
    [3] [日]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7:92
    [1]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五)》
    [2] 耿定向《何心隐先生祭文》,载于《何心隐集》卷-
    [3] 罗汝芳《会语·明儒学案(卷三十四)》
    [1] 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
    [2] 王艮《语录·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
    [3] 王襞《东崖语录·明儒学案(卷三十二)》,第721页
    [4] 李贽《答邓石阳书·焚书(卷一)》
    [5] 王艮《语录·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
    [1]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
    [2] 李贽《读律肤说·焚书(卷三)》
    [3] 李贽《失言三首·焚书(卷二)》
    [4] 《罗近溪先生语要》
    [5] 何心隐《爨桐集(卷三)》
    [6] 李贽《藏书(卷二十四)》
    [7] 《明道古灯录(上卷)·李氏文集(卷十八)》
    [8] 李贽《答邓明府·焚书(卷一)》
    [1] 袁宏道《又答梅生·袁宏道集笺校(卷二十一)》
    [2] 袁宏道《德山麈谭·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十四)》
    [3] 袁宏道《李宏甫·袁宏道集笺校(卷五)》
    [1] 袁宏道《叙小修诗·袁中郎全集(卷三)》
    [2] 袁宏道《与冯琢庵师·袁宏道集笺校(卷二十二)》,第781-782页
    [3] 林语堂著、沈永宝编,《林语堂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44
    [4]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北京:中华书局,1949:309
    [5] 林语堂《有不为斋随笔<论文>》,载于《论语(半月刊)》第15期,1933年
    [6] 任访秋《关于袁中郎和他所倡导的文学革新运动》,载于《文学遗产》,1980年第2期,第179页
    [1] 李贽《九正易因·李贽文集(第七卷)》,第171页
    [2] 转引自许苏民《李贽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224
    [3] 冯梦龙《江南詹詹外史述·情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4] 冯梦龙《叙山歌》
    [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137
    [1] 朱东润《述钱谦益之文学批评·中国文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88-89
    [1] 徐渭《涉江赋》
    [2] 徐渭《西厢序·徐文长佚草(卷一)》
    [3] 李贽《童心说·焚书(卷三)》
    [4] 李贽《读律肤说·焚书(卷三)》
    [1] 李贽《杂说·焚书(卷三)》
    [2] 李贽《读律肤说·焚书(卷三)》
    [3]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93
    [1] [美]安敏成著、姜涛译,《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8:2
    [2] 参阅[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张书生、黄沫、杨品泉、思炜、张言、谢亮生译,谢亮生校,《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 转引自萧健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0:56
    [1] 张建业《李贽评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6:247-249
    [2] 《汤显祖集》卷十五“玉茗堂诗之十”
    [3]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八“畿辅名迹”
    [4]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八“畿辅名迹”
    [5]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引御史王雅量疏
    [6] 陈明卿语,转引自吴虞《李卓吾别传》,见《吴虞文录》
    [7] 李贽《续藏书(卷首)》
    [1]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载于《中国文化》,1995年第1期,第1-25页
    [1] 高攀龙《答朱平涵书·高子遗书(卷八)》
    [2] 樊树志《晚明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51
    [1] 转引自萧偼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0:285
    [1] 顾炎武《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日知录(卷七)》
    [2]王夫之《俟解》
    [1] 刘廷玑《在园杂志》
    [2]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见《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7
    [1]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转引自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8:103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8:153
    [1] 张竹坡批评本《金瓶梅》,王汝梅等校点,济南:齐鲁书社,1991:46
    [1] 鲁迅《读书忌·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88
    [2]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99
    [1] 张岱《石匮书》,第215页
    [2] 吴嘉纪《陋轩诗(卷一)》
    [3] 吴嘉纪《陋轩诗(卷九)》
    [1] 归庄《除夕七十韵·归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张岱.《烈皇帝本纪·石匮书后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 黄宗羲《黄宗羲诗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 顾炎武《亭林诗集(卷四)》
    [5] 顾炎武《亭林诗集(卷四)》
    [1]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三联书店,2001.1版,转引自孙之梅《中国文学精神·明清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2:244-245
    [1] 顾湄《吴梅村行状》
    [2] 转引自邓新跃《为一代兴亡存照--吴伟业<圆圆曲>赏析》,载于《名作欣赏》2006年第2期,第64.65页
    [1]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
    [2] 《南雷诗文集·万履安先生诗序》
    [1] 《结邻集》卷十三
    [2] 钟惺《隐秀轩集·文往集·与高孩之观察》
    [3] 钟惺、谭元春《诗归序》
    [1] 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8:109
    [2] 《尺牍新钞三集》卷十四
    [1]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123
    [2]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123
    [3]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124
    [4] 《王氏家藏集·督学四川条约》
    [5] 《升庵全集》卷五十二
    [6] 《呻吟语》卷五
    [7] 《恕谷后集·送黄宗夏南归序》
    [1] 《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观堂集林》卷二十三
    [2] 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杜,1985:1
    [3] 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8:120
    [1] 顾炎武《夫子言性与天道·日知录(卷七)》
    [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1
    [1] 中国学者对此有专门的梳理,详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1-61
    [2] 这里主要是借鉴了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对于“现代性”中的三个主要“动力品质”的研究,并结合中国的历史特色和现实国情,加以重新思考、调整和改造。
    [1] [法]格里姆《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87
    [2]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03
    [1]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109
    [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5
    [1]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523-595
    [2] [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1:210
    [1] 转引自王元化《龚自珍思想笔谈》
    [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13
    [1] 转引自郭延礼、武润婷《中国文学精神(近代卷)》,济南:出东教育出版社,2003:102
    [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54
    [1]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8
    [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影响(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9
    [3] 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863
    [4] 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8
    [5]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10
    [6]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47
    [7] 蔡元培《绍兴教育会之关系·蔡元培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170
    [8] 葛兆光《清代考据学:重建社会与思想基础的尝试》,转引自陈平原《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26
    [1] [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1:211
    [2] 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76
    [3] 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载于《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 梁启超《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载于《新民丛报》1902年第14号
    [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
    [2] 详见刘成勇《“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与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载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第65页
    [1] 严复《严复集·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北京:中华书局,1936:365
    [2] 夏晓虹《觉世与传世》,北京:中华书局,2006.1:10
    [3]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1:13
    [4]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22
    [5]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末总批》,载于《新小说》(第3号),1903年1月
    [1] 李欧梵著、王宏志译,《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7:295
    [2] 苏曼殊《<文学因缘>自序·苏曼殊文集(上册)》,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295
    [3] 转引自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227
    [4] 载于1923年《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雪莱纪念号”
    [5] 郁达夫《杂评曼殊的作品·苏曼殊全集(第5卷)》,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115
    [1] [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7:239
    [2]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68
    [3]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饮冰室合集(第9册,专集之七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61
    [4]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文集之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71
    [1] 萧艾《王国维评传》,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7:39
    [2] 王国维《文学小言·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216
    [1] 鲁迅《二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86
    [2]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325
    [3] 周瘦鹃《断肠日记》、《临去秋波》,收入《紫兰庵言情小说丛刊初集》
    [4] 豂子《畏庐师近事》,载于1922年3月19日《礼拜六》第153期
    [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13
    [2] 李涵秋《广陵潮》第九十五回
    [3] 吴双热《孽冤镜·楔子》
    [4] 徐枕亚《玉梨魂》
    [5] 鲁迅《论睁了眼看·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第二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社,2006.5:375
    [1]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94
    [1] 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1:63
    [1] 陶晶孙《急忙谈三句曼殊·牛骨集》,大平书店,1944年版
    [1] 黄轶《苏曼殊与鸳鸯蝴蝶派关系重论》,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 周作人《谈虎集·偶感》
    [3] 郭沫若《沫若文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542
    [4] 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3
    [1] 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20
    [2] 鲁迅《文化偏至论·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第一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社,2006.5:87
    [1] 鲁迅《文化偏至论·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第一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社,2006.5:90
    [2] 鲁迅《摩罗诗力说·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第一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5:49
    [1] 鲁迅《摩罗诗力说·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第一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5:50
    [1] 转引自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1
    [2]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25
    [3] 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5
    [1]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三)》
    [2] 鲁迅《热风·为“俄国歌剧团”》
    [3]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9:283
    1、王阳明.王阳明先生全集(上、中、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0版
    2、李贽.李贽文集(七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版
    3、袁宏道.袁中郎全集.上海: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版
    4、黄宗羲.明儒学案(上、下册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5、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6、王夫之.船山思问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7、王夫之.读通鉴论.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
    8、顾炎武.日知录.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9、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张竹坡批评本《金瓶梅》,王汝梅等校点,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
    11、严复.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2、康有为.康有为全集(1—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92年版
    13、章太炎.章太炎全集(1—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年版
    1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6、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7、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8、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9、林纾.林纾诗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0、苏曼殊.苏曼殊全集.上海:中央书店,1936年版
    21、徐志摩.徐志摩全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版
    22、郁达夫.郁达夫全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3、郭沫若.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4、沈从文.沈从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25、鲁迅.鲁迅全集(十八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7、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8、朱自清.诗言志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版
    29、朱自清.朱自清序跋书评集.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30、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三联书店,2001.1版
    3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9版
    3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中、下).北京:中华书局,2006.7重印版
    33、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版
    34、嵇文甫.左派王学.开明书店,1934年版
    35、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版
    37、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版
    3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版
    39、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版
    40、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7版
    41、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1版
    4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0版
    43、葛兆光.葛兆光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4、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4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6版
    46、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年版
    47、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8版
    48、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版
    49、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51、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53、李欧梵著.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7版
    54、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55、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10版
    56、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7版
    57、钱穆.王守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58、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9、汪荣祖.康有为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10版
    60、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1、任访秋.中国新文学渊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9版
    62、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3、萧偼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0版
    64、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5、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1版
    66、杨春梅编.儒家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1版
    67、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2版
    68、乐黛云、王宁主编.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9、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版
    70、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的东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1、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2、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4、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5、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6版
    7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77、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8、汪晖.汪晖白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9、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80、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4版
    81、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版
    82、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3、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文化现象研究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赵园.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5、夏晓虹.觉世与传世.北京:中华书局,2006.1版
    86、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版
    87、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版
    88、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89、朱寿桐等著.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90、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5版
    91、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鲁迅、沈从文、郭沫若、林语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版
    92、陈国恩.浪漫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0版
    93、龚鹏程.晚明思潮.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4、樊树志.晚明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尹恭弘.小品高潮与晚明文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96、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7、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98、谢正光、范金民.明遗民录汇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9、谢正光.明遗民传记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00、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01、吴承学、李光摩编.晚明文学思潮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2、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三联书店,1990.3版
    103、张国光.晚明文学革新派公安三袁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版
    104、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8版
    105、萧艾.王国维评传.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7版
    106、郭英德.明清文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7、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版
    108、左东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9、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8版
    110、孙之梅.中国文学精神(明清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2版
    111、郭延礼、武润婷.中国文学精神(近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2、董国炎.荡子.柔情.童心:明代小说思潮.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9版
    113、许苏民.李贽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版
    114、张建业.李贽评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6版
    115、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6、程志华.困境与转型:黄宗羲哲学文本的一种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7、周来祥主编、周纪文著.中华审美文化通史(明清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8、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版
    119、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版
    120、赵歌东.启蒙与革命: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1、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版
    122、吕正惠.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123、毛夫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晚明文学思潮”论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8版
    124、张旭春.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现代性视野中的中英浪漫主义思潮.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版
    125、汤奇云.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史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版
    126、姜异新.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以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次启蒙高潮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7、孙宜学.中外浪漫主义文学导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8、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1917-192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5版
    129、刘小枫.诗化哲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30、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1、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2、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133、[美]舒衡哲著.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8版
    134、[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35、[美]勒内·韦勒克著.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36、[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文学理论(修订版).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版
    137、[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38、[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张书生、黄沫、杨品泉、思炜、张言、谢亮生译,谢亮生校,《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9、[美]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版
    140、[美]宇文所安著.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郑学勤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14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2、[英]以赛亚·伯林著.浪漫主义的根源.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版
    143、[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4、[德]W.顾彬著.中国文人的自然观.马树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45、[日]沟口雄三著.作为方法的中国.李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6、[日]沟口雄三著.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龚颖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7版
    147、[日]岛田虔次著.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甘万萍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7版
    148、[日]伊藤虎丸著.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孙孟、徐江、李冬木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9、[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共六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