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本土化论题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反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学及社会科学本土化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屡屡提及的重要论题。近年来,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动,本土化呼声重新兴起。尤其是17大以来,关于中国道路的讨论高涨,核心议题之一是:虽然中国在发展上取得了成功,却始终面临文化、理论话语上的挑战和困境,建立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的任务凸显。这些理论任务被认为关联着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建构。但是,围绕本土化论题,仍然存在巨大分歧和含糊,“何为本土化”以及“如何本土化”等基础性问题仍然有待深入探讨。
     我们认为,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更系统地回顾学术史上“本土化”论题的演进,概括出“本土化论”的基本类型。同时,还要进入到更基础的层面,从知识论的视角剖析各种本土化主张的理论逻辑。目前,国内学界关于社会学本土化论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其理论基础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既有的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港台学界,大陆社会学界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研究力争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围绕本土化论题的学术讨论。
     本研究主要围绕“史”和“论”两条线索展开讨论。首先,我们分阶段回顾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论题的历史演进,并概括出了本土化主张的若干种主要类型;其次,我们以“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为主线,梳理了社会科学史上反思普遍主义知识论的主要视角,并把它们与不同类型的本土化主张相联系。我们力图呈现不同主张背后的基础预设和理论逻辑;第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讨论了与社会学本土化有关的方法论议题。
     关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论题的学术史演进,我们梳理了不同阶段本土化讨论的主要观点,概括出五种类型的本土化主张:1、学科引入/应用论:主要从学科引入的视角入手,强调教材、教学内容、研究对象等的中国化;2、理论验证/修正论:主要从实证主义的视角入手,强调对西方理论进行修正,吸纳中国的特殊性;3、问题意识本土论:主要从价值关联的视角入手,强调社会学研究在问题意识上的特殊性;4、社会/历史特殊论:主要从方法论整体主义的视角入手,强调中国社会在整体上的历史独特性;5、文化/学术自主论:主要从文化复兴的视角入手,强调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和话语权的建构。
     关于本土化论题的理论逻辑,我们首先回顾了现代社会科学上的德国“历史主义之争”。以此为起点,吸收社会科学史上多次“方法论争论”的成果,梳理出科学哲学和知识社会学中“反普遍主义”科学观的不同进路。这些知识论反思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种视角:1、解释学视角:主要从意义诠释的视角入手,强调社会事实的建构性;2、复杂性视角:主要从复杂科学的视角入手,强调社会实在因“开放性”而形成的历史独特性;3、实践论视角:主要从社会实践的视角入手,强调实践知识与静观知识的差异以及知识地方性;4、权力论视角:主要从知识与权力关系的视角入手,强调知识的权力属性和文化话语权建构。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讨论了与本土化论题有关的若干方法论议题,如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体主义等。最后,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基于“普遍—特殊”和“价值—事实”两个维度的坐标系,对诸种本土化主张重新进行了评析,每个维度上均有“极端立场”和“温和立场”的差异。我们不主张那种引向“相对主义”的后现代极端立场,而主张从“温和立场”出发,吸取各个视角的合理成分,把握普遍性与本土性的辩证关系。我们认为,应该从方法论和价值论两种意义上去把握本土化论题。从方法论角度看,应该关注整体主义视角下中国问题的历史特殊性等方面;从价值论角度看,应当注重强化中国研究的自主问题意识,以及中国文化话语权建构等问题。
Indigenization of sociology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cademic.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s'changes, the calls for indigenization resurge. Especially after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around the Chinese road debate, such an issue arises:why China always faces the challenges in cultural field when an economic success is made. So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indigenization in soci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However, there is huge diversity of opinion on the issues of indigenization. The questions such as "What is the indigenization" and "How to do" and other issues remain to be further explored. In my opinion, this topic should be explored at a more basic le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Currently, the study carried out from this perspective is far from systematic. Few achievements have been gained in sociology in mainland of China.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two aspects of such a topic——history and theory. Firstly, we make an 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issues of Indigenization of sociology in China, and summerised the history by five stages. Based on it, we made an classification of the opinions about this topic. We categorized five types of indigenization advocates:1.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iscipline:2. Validation and Correction of the Theories.3. Localization of Consciousness of Problems;4.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Particularism;5. Culture and Academy Autonomism.
     Secondly, we tried to disclose the fundamental logic of those different types of opinions. This study began with the review of the Dispute of Historicism in German social science history. Then, we examined from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this topic. All these perspectives argue a specific kind of viewpoint opposite to universalism in social science. These epistemological reflection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erspectives:1, hermeneutic perspective;2,complexity perspective;3, practical perspective;4, powers perspective.
     On this basis, we further discuss a number of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indigenization topics, such as quantitative methods VS. qualitative methods; fundamental researcn VS. applied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holism VS.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etc. Finally, we have also established a coordinates based on such two dimensions:one is from the particularity to the university, the other is from the factuality to the value. The five types of opinions of indigenization can each take a position in this coordinates.
     At last, we pointed out that three aspec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when we put forward the movement of academic indigenization:1, Enhancement of Chinese autonomy;2,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ical holism;3, the historical particularity of the real problems under the cotemporary context.
引文
① 如孙本文、吴文藻等在1930年代就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中国大陆社会学界在1980年代也曾掀起过一阵本土化讨论的小高潮,而台湾社会学界在1980年代以来对本土化的呼声一直非常高涨。见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叶启政《社会学和本土化》等著。
    ② 见参考文献:吴文藻1930;孙本文1932;萧新煌1982;叶启政2006;郑杭生2000。
    ③ 相关论述见于多个相关学科,如郑杭生:《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贺雪峰:《经验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见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第318页;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王绍光:《“接轨”还是“拿来”:政治学本土化的思考》,见公羊《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227页。
    ① 叶启政:《对社会学一些预设的反省:本土化的根本问题》,《中国社会学刊》1987年第11期。转引自《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8-99页。
    ② 萧全政:《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意义与理论基础》,《政治科学论丛》2000年,总第13期。
    ③ 卡尔.波普尔:《无尽的探索:卡尔.波普尔自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第14页。
    ④Putnam,H,1988,Representation and reality,The MIT Press,p9.
    ① 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知识论上的特殊性,可见杰罗姆·凯根著《三种文化: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第89页;沃勒斯坦著《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② 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9页。
    ③ 何秀煌:《从方法论的观点看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见杨国枢、文崇一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 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性研究所1982年版,第1-29页;高承恕:《社会科学“中国化”之可能性及其意义》,见同上,第31-50页;叶启政:《对社会学一些预设的反省:本土化的根本问题》,《中国社会学刊》(台北),1987年第11期,转引自叶启政著《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① 强世功:《想起来黄宗智——本土化与法学传统》,《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2期。
    ② 阎明:《一个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147页。
    ③ 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① 朱云汉:《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深层课题》,《二十一世纪》2002年12月号。
    ②关于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知识论和方法论探讨,可见杨国枢等主编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所1982年)中何秀煌、高承恕、金耀基的3篇论文;李亦园等主编的《现代化与中国化论集》(巨流图书公司1985年)中张德胜的论文,蔡勇美等主编的《社会学中国化》(巨流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中蔡勇美的绪论和刘融、周颜玲的2篇论文;萧全政《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意义和理论基础》(《政治学论从》,2000年,总第13期);石之渝《从东方主义批判到社会科学本土化》(《二十一世纪》2002年,总第74卷);叶启政著《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这些论述基本上均为台湾和香港学界的理论成果。
    ① 克拉夫特:《维也纳学派》,洪谦(译),商务印书馆,1989,第38页。
    ① 相关讨论见吴文藻1930;孙本文1932;费孝通2003等文献
    ② 李培林、渠敬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术史》,载李培林等主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8-29页。
    ③ 汤志杰:《本土社会学传统的建构与重构:理念、传承与实践》,载谢国雄主编《群学争鸣:台湾社会学发展史——1945-2005》,群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572页。
    ① 汤志杰:《本土社会学传统的建构与重构:理念、传承与实践》,载谢国雄主编《群学争鸣:台湾社会学发展史——1945-2005》,群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577-615页。
    ② 相关研究见何秀煌1982;高承恕1982;金耀基1982;杨国枢1982;叶启政1982;李亦园1985;蔡勇美1986等文献。
    ③ 上述三位学者的观点可见杨国枢、文崇一主编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年版。
    ④ 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1997年第8期。
    ⑤ 叶启政:《对社会研究“本土化”主张的解读》,《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传统与现代的斗争游戏》,《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1期。
    ⑥ 见周晓虹1994;梁治平1995;黄平1995;王思斌1998;王铭铭1999等相关文献。
    ① 黄平:《从规范化到本土化:张力与平衡》,《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5期。
    ① 尼尔·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知识国际化中的疑难》,(Smelser,Neil Joseph,1991,Current Sociology, Volume 39, Issue1),转引自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41页。
    ①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② 沃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2页。
    ① 这一判断基本是学界共识,可见吴承明《论历史主义》中的考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② 见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著《德国的历史观》,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克里斯·希林等著《社会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③ 卡洛·安东尼:《历史主义》,黄艳红译,格致出版社2010年,第6页。
    ④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 斯坦利·布鲁:《经济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4-155页。
    ②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07,109页。
    ① Wilhelm Roscher,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 (New York:Holt,1878),P87,88,91,92,112,113.转引自《经济思想史》,斯坦利.布鲁等,邱晓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59-160页。
    ② Gustav Schmoller, Idea of Justice in Political Economy,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4, Mar.,1894.转引自斯坦利·布鲁等著《经济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③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30页。
    ①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37-38页。
    ② 同上,第30,31页。
    ③ 贾根良:《施穆勒纲领与演化经济学的起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④ [美]药翰·希克斯:《经济学中的因果律》,转引自道格拉斯·黑格《对世界经济的总体看法》,《国际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①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译林出版社2006,第36页。
    ②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译林出版社2006,第168页。
    ① 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66页。
    ② 同上,第122页。
    ③ Wilhelm Windelband:Rectorial Address, Strasbourg,1894, History and Theory, Vol.19, No.2 (Feb.,1980), pp.169-185.
    ① H.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0页。
    ② 盖伊·奥克斯:《批判施塔穆勒》导论,见马克斯·韦伯《批判施塔穆勒》,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12,16页。
    ③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④ 富永健一:《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页。
    ① 弗里德里希·梅内克:《历史主义的兴起》,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
    ② 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十九世纪范式的局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16页。
    ③ 沃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7-48页。
    ①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② 汉森:《发现的模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6、22页。
    ③ 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① 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3页。
    ② 刘晓力:《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③ 卡琳·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 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② Martin S. Stabb,1959, Indigenism and Racism in Mexican Thought:1857-1911, Journal of Inter-American Studies, Vol.1, No.4 (Oct.,1959), pp.405-423.
    ③ 见《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http://global.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286157/Indigenismo.
    ④ [英]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43页。
    ⑤ 见孙本文、吴文藻1930年代关于本土化的论述。
    ① 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70-78页。
    ② 弗雷德里克·H·加加鲁:《社会科学领域的扩大与日趋多样化》,《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③ Frank Welz,2009,100 Years of Indian Sociology:From Social Anthropology to Decentring Global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Vol.24, pp635-655.
    ④ J. P. Singh Uberoi,1968, Science and Swaraj, Contributions to Indian Sociology, Vol.2, pp119.
    ① 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81-84页。
    ② Yogesh Atal,1981, The Call for Indige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33, pp189.
    ③ Frank Welz,2009,100 Years of Indian Sociology:From Social Anthropology to Decentring Global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Vol.24, pp635-655.
    ④ Park, Myoung-Kyu and Chang, Kyung-Supc,1999, Sociology between Western Theory and Korean Reality: Accommodation, Tension and a Search forAlternativesc,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Vol.14, pp139.
    ⑤ Syed Hussein Alatas,1974, The captive mind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26, pp691-700.
    ⑥ A. Akiwowo,1986,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from an African oral poetry,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Vol.4.转引自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94-95页。
    (?) Yogesh Atal,1981, The Call for Indige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33, pp 189.
    ① Yogesh Atal,1981, The Call for Indige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33, pp189.
    ② S.C.杜布:《八十年代的社会科学:从雄辩到现实》,《国际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① 金观涛:《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第1-2页。
    ②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第88-101页。
    ③ 邓正来:《全球化与中国“知识转型”》,《解放日报》2009-8-9,08版。
    ④ 梁治平:《规范化与本土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双重挑战》,《中国书评》第三期,1995年1月。
    ① 关于中国社会学史分期,参见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1990年版;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韩明谟《中国社会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阎鹏《社会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6期。
    ② 对中国社会学史,一般认为起于严复1895年撰文介绍西方社会学,或1903年出版译作《群学肄言》,而第一阶段 之终点划为1919年五四运动。见李剑华《社会学史纲》(世界书局1930年版)、蔡毓聪《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四个时期》(《社会学刊》1931年4月第2卷第三期)、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等。
    ① Siu-lun Wong(黄绍伦),1979, Sociology and Soci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London, Routledge and Kcgan Paul.转引自韩明漠《中国社会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页。
    ② 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③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文选》,(香港)现代书店1930年版。转引自《胡适文存·四》,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459页。
    ④ 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⑤ 姚纯安:《社会学在近代中国的进程(1895-1919)》,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页。
    ① 姚纯安:《社会学在近代中国的进程(1895-1919)》,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113、127页。相似观点尚可见于郑师渠《晚清国粹派与社会学》(《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第3页。)
    ②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98页。
    ③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④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00-701页。
    ⑤ 梁启超:《绍介新著<原富>》,《新民从报》1902年第1号。转引自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及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9页。
    ① 金观涛:《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页。
    ② 郑师渠:《晚期国粹派与社会学》,《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5期。
    ① 章太炎:《<社会通诠>商兑》(1907年3月5日《民报》第20号),见《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3页。
    ② 章太炎:《<社会通诠>商兑》(1907年3月5日《民报》第20号),见《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3页。
    ③ 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④ 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① 许仕廉:《对于社会学教程的研究》,《社会学杂志》第2卷第4号(1925年),转引自郑杭生、王万俊著《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②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页。
    ③ 卢汉龙、彭希哲:《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① 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费孝通教授九十周岁诞辰欢聚会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论文,1999年。
    ② 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十九世纪范式的局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7页。
    ③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划分,比较一致的就是分为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三个流派。见高瑞泉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张岱年等撰《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五期)。
    ④ 李培林、渠敬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术史》,引自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主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4-45页。
    ① 布东《为何知识分子不热衷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3-28、43-44页。
    ② 孙本文:《中国社会学之过去现在及将来》,选自1932年世界书局版《中国人口问题》,转引自陈树德、许妙发《中国社会学史资料选编》,上海大学文学院内部教学用书,1986年,第210页。
    ③ 孙本文:《中国社会学之过去现在及将来》,选自1932年世界书局版《中国人口问题》,转引自陈树德、许妙发《中国社会学史资料选编》,上海大学文学院内部教学用书,1986年,第210-211页。
    ① 吴文藻:《<社会学丛刊>总序》(原文见吴文藻主编《社会学丛刊》甲集第二种,商务印书馆1930年),转引自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页。
    ② 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社会研究》1935年第66期。转引自陈树德、许妙发编《中国社会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专业教学用书(校内使用),1986年,第282页。
    ③ 李培林、渠敬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史》,《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① 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6页。
    ② 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9-50页。
    ③ 李培林、渠敬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术史》,引自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主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④ 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144页。
    ⑤ 孙龙、风笑天:《近二十年来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社会》2001年第2期。
    ⑥ 陈新华:《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70页。
    ① 孙本文:《当代中国社会学·凡例》,上海:胜利出版公司1948年版。
    ② 赵承信:《中国社会学的两大派》,《益世报》,1948年1月22日。转引自李培林:(20世纪上半叶的唯物史观社会学》,《东岳论丛》2009年第1期。
    ③ 相关观点见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51页。
    ①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9-70页。
    ② 杨堃:《中国社会学发展史大纲》,转引自李培林等主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③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每周评论》1919年第35号,转引自《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页。
    ④ 李培林:《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术史》,见《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6-14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② 同上,第309-310页。
    ③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新文化运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④ 周连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06年。
    ⑤ 艾思奇:《哲学的现状和任务》,《自由中国》(创刊号)1938年4月。转引自《艾思奇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7-38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 李泽厚:《华夏美学》,见李泽厚著《李泽厚十年集(第一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页。
    ① 何晓明:《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述论》,《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
    ② 卢汉龙、彭希哲:《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①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7-208页。
    ②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页。
    ③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3页。
    印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36页。
    ① 刘小枫、苏国勋等:《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开放时代》2006年第1期。
    ② 邓小平和胡乔木的讲话转引自郑杭生著《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③ 梁治平:《规范化与本土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双重挑战》,《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3期。
    ① 孙龙、风笑天:《近二十年来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社会》2001年第2期。
    ② 庞树奇:《社会学“中国化”的前期与使命——对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再思考》,《学术季刊》1988年第2期。
    ① 梁治平:《规范化与本土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双重挑战》,《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3期。
    ② 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杨国枢、文祟一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性研究所1982年版,第152-187页。
    ③ 何秀煌:《从方法论的观点看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见杨国枢、文崇一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性研究所1982年版,第1-29页。
    ④ 高承恕:《社会科学“中国化”之可能性及其意义》,见杨国枢、文崇一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性研究所1982年版,第31-50页。
    ⑤ 金耀基:《社会学的中国化:一个社会学知识论的问题》,见杨国枢、文崇一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性研究所1982年版,第91-113页。
    ⑥ 张得胜:《从社会学理论的性质推论本土化的必然性》,见李亦园、杨国枢、文崇一等编著《现代化与中国化论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263-286页。
    ① 叶启政上世纪80年代关于本士化问题的论述,见《论社会学研究本土化的方向与问题》,引自《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年版:《边陲性与学术发展——再论本土化》,香港中文大学1983年“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对社会学一些预设的反省:本土化的根本问题》,《中国社会学刊》1987年第11期。上述文章亦见于叶启政著《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本段引文见于该书第118-119页。
    ② 如邓正来也明确指出,“1978年以后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也就与一个规模前所未有的对西方学术的‘知识引进运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成了这一发展过程的内在部分。……无论是我们所依凭的理论,还是我们所采用的分析概念或者工具,甚或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等等,大都是从西方舶来的。”见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③ 邓正来:《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迈向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的第二阶段》,《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① 梁治平:《规范化与本土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双重挑战》,《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3期。
    ② 黄平:《从规范化到本土化:张力与平衡》,《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5期。
    ③ 见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经济研究》1995年第10期;朱苏力:《法学研究的规范化、传统与本土化》,《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4期。
    ④ B·J·安德森:《社会学与本土化问题:历史视野中的加拿大与中国》,李亚宏译,《社会》1990年第4、5期连载。
    ① 王兴成:《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士化》,《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② 强世功:《想起了黄宗智——本土化与法学传统》,《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2期。
    ③ 周晓虹:《全球化与本土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④ 李亦园:《人类学本土化之我见》,见《海峡两岸学者谈人类学本土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⑤ 朱云汉:《对于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基本要求》,《中国大陆研究教学通讯》1999年第34期。
    ① 文崇一:《中国的社会学:国际化或国家化》,《新亚学术集刊》1998年,总第16卷。
    ② 叶启政:《对社会研究“本土化”主张的解读》,《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转引自叶启政著《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③ 叶启政:《“本土契合性”的另类思考》,《本土心理学研究》1997年第8期。转引自叶启政著《社会学和本土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47页。
    ① 这些主张可见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郑杭生《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等论文和著作。
    ② 郑杭生:《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① 吕德文:《在中国做“海外中国研究”——中国研究的立场与进路》,《社会》2007年第6期。
    ② 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③ 相关研究见黄光国:《现代性的不连续假说与建构实在论——论本土心理学的哲学基础》,《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18卷;《社会科学的理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④ 萧全政:《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意义与理论基础》,《政治科学论从》(台北),2000年,第13期。
    ⑤ 石之瑜:《从东方主义批判到社会科学本土化》,《二十一世纪》2002年12月号,总第74卷。
    ⑥ 朱云汉:《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深层课题》,《二十一世纪》2002年12月号,总第74卷。
    ⑦ 王绍光;《“接轨”还是“拿来”:政治学本土化的思考》,载公羊主编《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中国政治学三十年:从取经到本土化》,《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⑧ 黄厚铭:《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学本土化》,《社会理论学报》2010年春季第1期,总第13卷。
    ① 贺雪峰:《回归中国经验研究——论中国本土化社会科学的构建》,《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1期。
    ② 王绍光:《“接轨”还是“拿来”:政治学本土化的思考》,见公羊主编《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① 赵旭东:《超越本土化:反思中国本土文化建构》,《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② 叶启政:《全球化趋势下学术研究[本土化]的戏目》,载邹川雄、苏峰山编《社会科学本土化之反思与前瞻》,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2009,第1-27页。
    ③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④ 费孝通:《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① 郑杭生,王万俊:《论社会学本土化的类型与特征》,《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② K. Kumar,1979, Indigen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 Co-operr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 Bonds without Bondag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Cited in Yogesh Atal 1981, The Call for Indige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33, pp 189.
    ① 萧全政:《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意义与理论基础》,《政治科学论丛》2000年,总第13期。
    ② 见许仕廉:《对于社会学教程的研究》,《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4号;孙本文:《中国社会学之过去现在及将来》,载孙本文著《中国人口问题》,世界书局1932年,P1-20;吴文藻:《社会学丛刊总序》,《社会学丛刊》,商务印书馆1943。转引自郑杭生著《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115-128页。
    ① 郑杭生,王万俊:《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② 这种类型的著作和论文很多,通常只是把一些社会学、社会工作等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收集起来,冠以“本土化”之名,实际上很少对“本土化”的概念和理论本身有针对性的探讨。如王思斌著《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徐杰舜主编《本土化:人类学的大趋势》,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卓彩琴主编《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探索》,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
    ③ 徐经泽:《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初步研究》,《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4期。
    ① 孙本文:《中国社会学之过去现在及将来》,《中国人口问题》,世界书局1932,转引自《中国社会学史资料选编》,陈树德、许妙发编,上海大学文学院1986,第197-220页。
    ② 吴文藻:《<社会学丛刊>总序》,《社会学丛刊》甲集第二种,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2页。
    ③ 张志强:《重复研究——社会学中国化的道路》,载徐经泽主编《社会学中国化——大陆学者的讨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④ 徐经泽:《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初步研究》,《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4期。
    ① 林南:《社会学中国化的下一步》,《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1期。
    ② 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载杨国枢等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年版,第180-181页。
    ③ 叶启政:《全球化趋势下学术研究[本土化J的戏目》,见《社会科学本土化之反思与前瞻》(邹川雄、苏峰山编),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2009,第1-27页。
    ④ 贺雪峰:《经验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本士化》,引自《什么农村,什么问题》(贺雪峰著),法律出版社2008,第318页。
    ① 吴重庆:《农村研究与社会科学本土化》,《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② 欧阳芸,朱红文,廖正涛:《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兰州学刊》2005年第2期。
    ③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第277、471页。
    ④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9,第104页。
    ① 贺雪峰:《回归中国经验研究——论中国本土化社会科学的构建》,《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1期。
    ②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③ 贺雪峰:《经验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引自贺雪峰著《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26-327页。
    ① 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载杨国枢等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年版:《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1997年第8期。
    ② 黄光国:《现代性的不连续性假说与建构实在论——论本土心理学的哲学基础》,《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总第18卷。
    ③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引自《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第24、30、60页。
    ① 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② 孙立平:《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③ 应星:《中国社会的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复兴》,《光明日报》2008-10-21,第11版。
    ④ 郑杭生:《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梁孝:《话语权:社会科学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的焦点》,《思想战线》2011年第1期。
    ①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② 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③ 郑杭生:《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④ 梁孝:《话语权:社会科学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的焦点》,《思想战线》2011年第1期。
    ⑤ 叶启政:《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揉搓游戏——论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载叶启政著《社会学和本土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95页。
    ① D.蒂普斯:《现代化理论与社会比较研究的批判》,见《比较现代化》(西里尔·E·布莱克主编,杨豫、陈祖洲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93页。
    ② 叶启政:《全球化趋势下学术研究[本土化]的戏目》,见《社会科学本土化之反思与前瞻》(邹川雄、苏峰山编),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2009,第1-27页。
    ① H.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页。
    ② 叶启政:《全球化趋势下学术研究[本土化]的戏目》,见《社会科学本土化之反思与前瞻》(邹川雄、苏峰山编),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2009,第1-27页。
    ① 沃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2页。
    ① 谢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原理》,《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9页。
    ② 卡尔.G.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74-79页。
    ③ 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① 弗雷德里克·H·加鲁:《社会科学领域的扩大与日趋多样化》,《国际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① 郁振华:《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8期。
    ② 叶启政:《全球化趋势下学术研究“本士化”的戏目》,载邹川雄、苏峰山编《社会科学本士化之反思与前瞻》,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2009,第1-27页。
    ③ 俞吾金:《哲学史: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互动的历史》,《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① 殷杰、安篪:《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思想——兼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第三条进路》,《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② 盖拉尔·A·阿明:《依附性发展》,见《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第76页。
    ③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85-98页。
    ①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4页。
    ② 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师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页。
    ①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② 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36页。
    ③ 俞吾金:《从传统知识论到生存实践论》,《文史哲》2004年第2期。
    ① 丁立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孰为第一哲学》,《哲学研究》2012年第1期。
    ②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8页。
    ③ 波兰尼:《个人知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3-96页。
    ④ 金岳霖:《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3-545页。
    ⑤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9页。
    ① 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4-45页。
    ② 张继清:《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知识论核心的转换》,《新东方》2001年第2期。
    ③ 见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4期。
    ①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52-58页。
    ②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③ 列奥·施特劳斯:《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宗成河译,载丁耘编《思想史研究·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2、354页。
    ④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4-58页。
    ① 张继清:《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知识论核心的转换》,《新东方》2001年第2期。
    ② 朱云汉:《对于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基本要求》,《中国大陆研究教学通讯》1999年第34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100页。
    ④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9页。
    ⑤ 爱德华·W·赛义德:《东方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13页。
    ① 周昌忠:《后现代科学知识论》,《哲学研究》2002年第7期。
    ② 关于德国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历史主义主张,可见参考文献:伊格尔斯2006;何蓉2005;杰弗里.M.霍奇逊2008;约瑟夫.熊彼特1994。
    ①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版,第70-73页。
    ②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①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156页。
    ② 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1页。
    ① 尼古拉斯·雷舍尔:《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7年版,第8页。
    ② 吴彤:《复杂性范式的兴起》,《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6期。
    ③ 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十九世纪范式的局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3、35、36页。
    ① 殷杰、安篪:《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思想——兼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第三条进路》,《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②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③ 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0页。
    ④ 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① [美]尼古拉斯·雷舍尔:《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吴彤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6页。
    ② [美]约翰·希克斯:《经济学中的因果律》,转引自道格拉斯·黑格《对世界经济的总体看法》,《国际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③ 爱因斯坦:《探索的动机》,载赵中立、许良英编译《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①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85、488页。
    ① 杰弗里·霍索恩:《社会学和社会科学观念》,见《剑桥哲学史(1870-1945)》,托马斯·鲍德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4-285页。
    ②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136页。
    ① 顾肃:《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① S.C.杜布:《八十年的社会科学:从雄辩到现实》,《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84年第4期。
    ② 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十九世纪范式的局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15页。
    ③ 贺雪峰:《回归中国经验研究——论中国本土化社会科学的构建》,《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1期。
    ④ 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十九世纪范式的局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15页。
    ① 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①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资源:规则与秩序》(第二、三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5页。
    ① 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②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③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④ 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①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① 段培君:《方法论个体主义的三种诠释及其合理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9期。
    ②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3、84-85页。
    ① 魏建:《德国历史学派兴衰述评》,《经济科学》1999年第2期。
    ②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3页。
    ① 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0页。
    ② 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① 蔡曙山:《论形式化》,《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
    ② 殷杰、安琥:《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思想——兼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第三条道路》,《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③ 朱富强:《现代经济学分析中的功能主义:形成逻辑及其形式化危害》,《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12期。
    ① 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14-19页。
    ① 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4版,第96页。
    ② 李秀辉:融合、创新与宽容:熊彼特经济理论方法探析,《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③ 叶启政:《社会学和本土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41页。
    ① 贺雪峰:《回归中国经验研究——论中国本土化社会科学的构建》,《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1期。
    ② 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 阿·卡:《社会科学中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国际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① 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① 列奥·施特劳斯:《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宗成河译,载丁耘编《思想史研究·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2-333页。
    ② 杜祖贻:《社会科学的本质》,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③ 郑杭生:《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①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2页。
    ② 叶启政:《“本土契合性”的另类思考》,《本土心理学研究》1997年第8期。转引自叶启政著《社会学和本土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47页。
    ③ 叶启政:《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揉搓游戏——论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载叶启政《社会学和本土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81-184页。
    ①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
    ①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
    ②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2-33页。
    ③ 贺雪峰:《总体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的认识》,2012年未刊稿。
    [奥]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奥]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理论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美]阿瑟·丹图:《叙述与认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美]阿维泽·塔克:《我们关于过去的知识:史学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英]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
    [澳]艾伦·查尔默斯:《科学及其编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澳]艾伦·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7年。
    [美]埃里克·弗鲁博顿等:《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格致出版社2010年。
    [法]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
    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
    [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
    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的“更多转向”——超越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最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模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奥]奥托·纽拉特:《社会科学基础》,华夏出版社2000年。
    [美]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英]巴里·巴恩斯等:《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告别理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l美]保罗·费耶阿本德:《经验主义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实在论、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美]保罗·费耶阿本德:《无根基的知识——知识、科学与相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征服丰富性——抽象与存在丰富性之间的斗争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保罗·格罗斯、诺曼·莱维特:《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关于科学的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法]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商务印书馆2004年。
    [南非]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包亚明:《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贝纳加:《施特拉斯、韦伯与科学的政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英]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瑞典]彼得·赫斯特洛姆:《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德]彼得·瓦格纳:《并非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社会科学的历史与理论一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英]波兰尼:《个人知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译林出版社2002年。
    [瑞典]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英]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
    [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东方出版社2005年。
    [英]蔡汀·沙达:《库恩与科学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蔡勇美等:《社会学中国化》,台北:巨流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
    常春兰:《科学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及其超越》,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陈嘉明等:《科学解释与人文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陈嘉映:《说理》,华夏出版社2011年。
    陈来:《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陈其荣、曹志平:《科学基础方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方法论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树德、许妙发:《中国社会学史资料选编》,上海大学文学院内部教学用书,1986年。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陈向明、朱晓阳、赵旭东:《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新华:《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丹尼尔·豪斯曼:《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9年。
    [美]杜祖贻:《社会科学的本质》,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段培君:《社会科学次逻辑视野下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论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三联书店2002年。
    [美]弗·兹那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译林出版社2000年。
    [美]弗雷德里克·奥拉夫森:《行为辩证法——历史学及人文科学的哲学解释》,大象出版社2009年。
    [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译林出版社2012年。
    [德]弗里德里希·梅内克:《历史主义的兴起》,译林出版社2010年。
    [日]富永健一:《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美]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新制度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
    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译林出版社2006年。
    公羊:《思潮:中国新左派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顾林正:《从个体知识到社会知识——罗蒂的知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
    [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学林出版社1999年。
    [德]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资源:规则与秩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版。
    [德]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
    韩明谟:《中国社会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汉森:《发现的模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
    [美]赫伯特·施皮尔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2011年。
    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年。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
    [德]胡塞尔:《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逻辑理性批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胡适:《胡适文存·四》,黄山书社1996年。
    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黄瑞祺:《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英]吉尔德·德朗蒂:《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与实在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吉拉德·德朗蒂:《当代欧洲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法]加加斯东·巴士拉:《科学精神的形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美]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美]杰弗里·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霍索恩:《社会学和社会科学观念》,见《剑桥哲学史(1870-1945)》,托马斯·鲍德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
    [美]杰罗姆·凯根:《三种文化: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
    金观涛:《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
    金观涛:《系统的哲学》,新星出版社2005年。
    金岳霖:《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德l卡尔·奥托·阿佩尔:《哲学的改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奥]卡尔·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探究》,新星出版社2007年。
    [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英]卡尔·波普尔:《无尽的探索:卡尔.波普尔自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英]卡尔·波普尔:《实在论与科学的目标》,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英]卡尔·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英]卡尔·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
    [美]卡琳·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东方出版社2001年。
    [意]卡洛·安东尼:《历史主义》,黄艳红译,格致出版社2010年。
    [英]克里斯·希林等:《社会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奥]克拉夫特:《维也纳学派》,洪谦(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美]克利福德·吉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英]莱斯利·贝瑟尔:《剑桥拉丁美洲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
    [德]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
    [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想象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美]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法]雷蒙·阿隆:《历史讲演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法]雷蒙·布东:《为何知识分子不热衷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12年。
    [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剑华:《社会学史纲》,世界书局1930年。
    李金强:《世变中的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李培林、渠敬东、杨雅彬:《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
    [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
    李亦园、杨国枢、文崇一等:《现代化与中国化论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5年。
    李泽厚:《华夏美学》,见李泽厚著《李泽厚十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社会政治理论的重构》,译林出版社2008年。
    [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理查德·罗蒂:《罗蒂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英]利昂·庞帕:《维柯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7年。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美]列奥·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华夏出版社2011年。
    刘大椿:《科学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卢汉龙、彭希哲:《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意]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
    [意]卢卡奇:《理性的毁灭》,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美]罗伯特·阿尔福德:《好研究如何做——从理论·方法·证据构思研究问题》,(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美]罗伯特·K·默顿:《科学社会学散忆》,商务印书馆2004年。
    [美]罗伯特·K·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译林出版社2006年。
    [德]罗尔夫·魏格豪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美]罗杰·G·牛顿:《何为科学真理——月亮在无人看它时是否在那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德]马克斯·韦伯:《罗雪尔与克尼斯——历史经济学的逻辑问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德]马克斯·韦伯:《批判施塔穆勒》,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
    [瑞典]麦茨·埃尔弗森:《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美]迈克尔·林奇:《科学实践与日常活动》,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
    [英]迈克尔·马尔凯:《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
    [美]麦克洛斯基:《社会科学的措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法]米歇尔·比特博尔等:《法国认识论:1830-1970》,商务印书馆2011年。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美]莫里斯·曼德尔鲍姆:《历史知识问题——对相对主义的答复》,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美]尼古拉斯·雷舍尔:《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7年。
    [美]诺版·K.邓津等:《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等:《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帕斯卡尔式的沉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法]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
    阮新邦:《迈向崭新的社会知识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美]斯坦利·布鲁:《经济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斯蒂芬·特纳:《社会科学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苏珊·哈克:《理性地捍卫科学——在科学主义与犬儒主义之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孙本文:《中国人口问题》,世界书局1933年。
    孙本文:《中国社会学之过去现在及将来》,《中国人口问题》,世界书局1932年;吴文藻:《社会学丛刊总序》,《社会学丛刊》,商务印书馆1943年。
    孙本文:《中国人口问题》,世界书局1932年。
    苏国勋、刘小枫:《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唐君毅:《哲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年。
    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童世俊:《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英]托马斯·鲍德温:《剑桥哲学史(1870-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托马斯·库恩:《结构之后的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德]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
    [德]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
    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
    吴彤:《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西奥多·M.波特、多萝西·罗斯:《剑桥科学史(第七卷现代社会科学)》,大象出版社2008年。
    [美]西奥多·夏兹金等:《当代理论的实践转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西达·斯考切波:《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希拉里·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上译文出版社2005年。
    [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东方出版社2006年。
    [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徐冰:《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诠释学进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徐经泽:《社会学中国化:中国大陆学者的讨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商务印书馆1984年。
    阎明:《一个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姚纯安:《社会学在近代中国的进程(1895-1919)》,三联书店2006年。
    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叶启政:《社会学和本土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年。
    [美]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译林出版社2006年。
    [美]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比]伊利亚·普里高金:《未来是定数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比]伊利亚·普里高金:《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上海世纪出版 集团2009年。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十九世纪范式的局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应星、李猛:《社会理论:现代性与本土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郁振华:《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l英]约翰·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美]约瑟夫·劳斯:《涉入科学——如何从哲学上理解科学实践》,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94年。
    [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精神科学的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l詹姆斯·博曼:《社会科学的新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张卜天:《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庆雄:《社会科学的哲学——实证主义、诠释学和维特根斯坦的转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赵旭东:《本土异域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郑杭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党建读物出版社1990年。
    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邹川雄、苏峰山:《社会科学本土化之反思与前瞻》,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2009年。
    B·J·安德森:《社会学与本土化问题:历史视野中的加拿大与中国》,李亚宏译,《社会》1990年第4、5期连载。
    蔡曙山:《论形式化》,《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
    蔡毓聪:《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四个时期》(《社会学刊》1931年4月第2卷第三期)、
    邓正来:《全球化与中国“知识转型”》,《解放日报》2009-8-9,08版。
    邓正来:《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迈向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的第二阶段》,《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丁立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孰为第一哲学》,《哲学研究》2012年第1期。
    段培君:《方法论个体主义的三种诠释及其合理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9期。
    顾肃:《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何蓉:《德国历史学派与19世纪经济学方法论之争的启示》,《社会》2005年第3期。
    何晓明:《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述论》,《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
    贺雪峰:《回归中国经验研究——论中国本土化社会科学的构建》,《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1期。
    黄平:《从规范化到本土化:张力与平衡》,《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5期。
    贾根良:《施穆勒纲领与演化经济学的起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李秀辉:《融合、创新与宽容:熊彼特经济理论方法探析》,《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梁孝:《话语权:社会科学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的焦点》,《思想战线》2011年第1期。
    梁治平:《规范化与本土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双重挑战》,《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3期。
    林南:《社会学中国化的下一步》,《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1期。
    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经济研究》1995年第10期。
    刘小枫、苏国勋等:《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开放时代》2006年第1期。
    刘晓力:《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吕德文:《在中国做“海外中国研究”——中国研究的立场与进路》,《社会》2007年第6期。
    欧阳芸、朱红文、廖正涛:《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兰州学刊》2005年第2期。
    庞树奇:《社会学“中国化”的前期与使命——对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再思考》,《学术季刊》1988年第2期。
    强世功:《想起了黄宗智——本土化与法学传统》,《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2期。
    桑兵:《晚清民国的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石之渝:《从东方主义批判到社会科学本土化》,《二十一世纪》2002年,总第74卷。
    孙龙、风笑天:《近二十年来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社会》2001年第2期。
    孙立平:《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吴承明:《论历史主义》中的考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2期。
    吴彤:《复杂性范式的兴起》,《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6期。
    吴文藻:《社会学丛刊总序》,《社会学丛刊》,1930年,甲集第二种。
    萧全政:《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意义与理论基础》,《政治科学论丛》2000年,总第13期。
    吴重庆:《农村研究与社会科学本土化》,《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王兴成:《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强世功:《想起了黄宗智——本土化与法学传统》,《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2期。
    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费孝通教授九十周岁诞辰欢聚会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论文,1999年。
    王思斌:《社会学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理论与现实》,《新亚学术集刊》1998年,总第16卷。
    萧全政:《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意义与理论基础》,《政治科学论丛》2000年,总第13期。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新文化运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阎鹏:《社会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6期。
    杨国枢:《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1997年第8期。
    叶启政:《对社会学一些预设的反省:本土化的根本问题》,《中国社会学刊》(台北)1987年第11期。
    叶启政:《对社会研究“本土化”主张的解读》,《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3期。
    殷杰、安篪:《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思想——兼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第三条进路》,《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应星:《中国社会的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复兴》,《光明日报》2008-10-21,第11版。
    俞吾金:《从传统知识论到生存实践论》,《文史哲》2004年第2期。
    俞吾金:《哲学史: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互动的历史》,《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张岱年等:《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五期。
    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赵旭东:《超越本土化:反思中国本土文化建构》,《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郑杭生,王万俊:《论社会学本土化的类型与特征》,《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郑杭生:《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郑师渠:《晚期国粹派与社会学》,《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5期。
    周连顺:《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06年。
    周晓虹:《全球化与本土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周晓虹:《中国研究的可能立场与范式重构》,《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朱富强:《现代经济学分析中的功能主义:形成逻辑及其形式化危害》,《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12期。
    朱苏力:《法学研究的规范化、传统与本土化》,《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4期。
    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朱云汉:《对于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基本要求》,《中国大陆研究教学通讯》1999年第34期。
    朱云汉:《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深层课题》,《二十一世纪》2002年12月号
    Akiwowo, Akinsola, "Universalism and inidgenisation in sociological theory: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3(2):155-60.(1988).
    Akiwowo, A.. "Indigenous Sociologies:Extending the Scope of the Argument."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4(2):115(1999).
    Alatas, S. F, Some problems of indigenization, Dept. of Sociolog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Republic of Singapore(1992). "On the indigenization of academic discourse", Alternatives,1993.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nomous Social Science Tradition in Asia:Problems and Prospect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30(1):150-157(2002). "The autonomous, the universal and the future of sociology." Current Sociology 54(1):7 (2006).
    Atal, Yogesh, "The Call for Indige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33,1981.
    Bernstein, R. J., Beyond objectivism and relativism:Science, hermeneutics, and praxis, Univ of Pennsylvania Pr(1983).
    Bhaskar, Roy, A Realist Theory of Science, Routledge, Newyork,2008.
    Bohman, J, New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Problems of indeterminacy. Mit Press(1993).
    Calhoun, C., "Explanation in Historical Sociology:Narrative, General Theory, and Historically Specific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4(3):846-871 (1998).
    Kim Dong-Chun, "Alternative Discourses in Korean Sociology:The Limits of Indigenization",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2007).
    Chernilo, D., "Social Theory's 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9(1):5 (2006).
    Church, A. T. and M. S. Katigbak, "Indigenization of psychology in the Philipp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7(3):129-148(2002).
    Gouldner, A. W., 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 Basic Books, New York(1970).
    Gransow, B.,"'Nontranslatable':Indigenous Concept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on China."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29(2):262(2001).
    Gupta, Namrata, "Universalising and Indigenising Social Knowledge:Breaking the Western Hegemony." Sociological Bulletin 56(3):426-44(2007).
    Hiller, H. H., "Universality of science and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 sociologies." American Sociologist 14(3): 124-135(1979).
    Ho, D., S. Peng, et al., "Indigenization and beyond: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 in the study of personality across cultural tradi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9(6):925-953 (2001).
    Horowitz, I., "The decomposition of sociology." Academic Questions 5(2):32-40(1992)..
    K. Kumar, Indigen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 Co-operr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 Bonds without Bondag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79.
    Laudan, L., Beyond positivism and relativism:theory, method, and evidence, Westview Press(1996).
    Lee, R. L. M., "Global Society or "Ghettoized" Knowledges? The Paradox of Sociological Universaliz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American Sociologist 25(2):59(1994).
    Martin S. Stabb, "Indigenism and Racism in Mexican Thought:1857-1911", Journal of Inter-American Studies, Vol.1, No.4 (1959).
    Putnam, H, Representation and reality, The MIT Press,1988.
    Rosenberg, A.,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Westview Press(2007).
    Roscher, Wilhelm,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New York:Holt (1878).
    Roucek, J. S., "The Soviet Brand of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2):211 (1960).
    Steinmetz, G., "Odious comparisons:Incommensurability, the case study, and "small N's" in sociology." Sociological Theory 22(3):371-400 (2004).
    Taylor, C., J. Tully, et al., Philosophy in an age of pluralism:the philosophy of Charles Taylor in ques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Wallerstein, I, "Where Should Sociologists Be Heading?"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9(2):306-308(2000).
    Windelband, Wilhelm, "Rectorial Address(Strasbourg,1894)",History and Theory, Vol.19, No.2(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