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先天综合判断要成为可能需要一个将其主项和谓项联结起来的第三者。《纯粹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此种意义上的第三者。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较多地涉及了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判断的第三者,但对超验的自然形而上学判断的第三者涉及得很少。
     《纯粹理性批判》的“导言”指明了联结数学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第三者是直观,“先验感性论”和“先验方法论”的一些论述则进一步向我们表明了第三者是先天直观(空间和时间),而不是经验性直观。石里克否定存在着先天直观,这是其否定存在先天综合判断的题中应有之义。石里克以现代数学物理学的发展反驳康德的先天直观理论其实是一种外部反驳,因而他的反驳是不成功的。
     康德所谓的“纯粹自然科学”指一般自然的形而上学和有形自然的形而上学(理性物理学)。《纯粹理性批判》的“导言”通过一个例子初步提示了联结纯粹自然科学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第三者是单纯概念,“先验分析论”和“先验方法论”中的一些论述进一步向我们表明了范畴就是第三者。虽然在纯粹自然科学中存在着三种不同意义上的第三者,即先验图型、由内感官、想像力和统觉组成的一个条件整体以及范畴,但真正联结纯粹自然科学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第三者是范畴。
     超验的自然形而上学由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学和理性神学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以灵魂、世界和上帝为研究对象。在超验的自然形而上学中不可能形成类似于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具有建构性的先天综合判断,而只能形成具有调节性的先天综合判断,它们是理性的统一性、多样性和连续性这三条原则。可是,康德并没有给出上述三个先天综合判断的逻辑表达式(判断形式),也很少给出它们的第三者的相关论述,这成为研究康德哲学的一个重大难题。
     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康德明确指认定言命令是一个先天综合的实践命题(判断)。“一种定言命令是如何可能的?”对此问题的解答涉及到定言命令的第三者问题。围绕着对“定言命令的第三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学术界形成了两种研究思路,即先天型思路和混合型思路。研究表明,混合型思路是行不通的,研究定言命令的第三者只能采取完全先天的思路;定言命令的第三者是自律的意志。
     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概念受到了现当代分析哲学的严重质疑。其质疑的主要对象是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分;质疑的焦点是分析概念。分析哲学的质疑对我们澄清哲学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分析概念澄清之不足,对综合概念和区分分析和综合判断之意义的忽视以及缺乏对先天综合判断的意义的应有重视。分析哲学的质疑涉及到知识的标准问题。先天综合判断作为一种知识标准有其合理的因素和价值。同样,探究“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纯粹数学判断、自然形而上学判断(包括纯粹自然科学和超验的自然形而上学)和定言命令的第三者都有形式和对象这两面。第三者作为联结先天综合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中介对先天综合判断具有在逻辑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上奠基的作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第三者是不一样的,因而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第三者是贯穿康德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其对我们研究康德哲学乃至现当代的西方哲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The synthetic judgements a priori that can be possilbe need a third thing, which combines the subject and predicate of the judgeme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and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interpret deep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 sense of the third thing.
     In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Kant mainly refered the third thing of pure mathematics、pure natural science, but refered to the third thing of transcendental natural metaphysics a little.
     "The introduction"of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has clearly showned that the intuition is the third thing which combines the subject and predicate of mathematical judgements. Some discussions in "transcendental aesthetic" and "transcedndental doctrine of method" indicated that the intuition is a priori(space and time), but not empirical. Schlick denied that there is no intuition a priori, which is the due sense of denying the existence of synthetic judgements a priori. In fact, Schlick refuted Kant's theory of intuition a priori by the developments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which can not be successful because it is an external refutation.
     Kant's "pure natural science" is the natural metaphysics as such and the corporeal natural metaphysics(rational physics)."The introduction" of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by an example has prelimilarily prompted that the third thing is mere concepts which combine the subject and predicate of the judgements of pure natural science. Some discussions in "transcendental analytic"and"transcendtal doctrine of method" which further indicated that the third thing is categories. Although there are three third things which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pure natural science, which are transcendental schema, a whole condi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inner sense、imagination and apperception and categories. Our studying suggests that categories is the third thing which combine the subject and predicate of judgements in pure natural science.
     The transcendent natural metaphysic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which is psychology、rational cosmology and rational theology. The three parts respectively study the soul、the world and the god. In transcendent natrual metaphysics, it may not be produced the judgements which are similar to constitutive synthetic judgements a priori in the pure mathematic and the pure natural science, there are only regulative synthetic judgements a priori which are three priciples of reason, i.e. unity、diversity and continuity. But, Kant hasn't given out the logical expression and little refers to the third thing of them, which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the research of Kant's philophy.
     In Groudwork for Metaphysics of morals, Kant clearly identified that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is a synthetic practical proposition(judgement) a priori. How is a categorical imperative(which is a synthetic judgement or proposition a priori) possible?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 of third thing of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round "what is third thing of categorical imperative?", there are two trains of thoughts in demo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e.mixed and a priori. Analytics indicates that the autonomouswill is the third thing of categorical imperative.
     The concept of synthetic judgements a priori what Kant raised suffered serious suspection from analytic philosophy. The major object of suspection is distinction between analytic and synthetic judgement; the focus of suspection is the concept of analysis. Although analytic philosophy's suspection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include the lack of meaning to clarifying the concept of analysis, discriminating the significances of distinction between analytic and synthetic judgement, and lacking the due attention to synthetic judgement a priori. Analytic philosophy's suspection is related to the criterion of knowledge. The synthetic judgement a priori as a criterion of knowledge has its reasonable factors, which is that not only has university and necessity, but also extend to human's cogintions. So, the criterion of knowledge shouldn't has only one, but many.
     The third thing of synthetic judgemts a priori has double aspects in the pure mathematics、the natural metaphysics (including the pure natural science and the transcendeant natural metaphyiscs). The third thing of categorical imperative has also the double aspects. The third thing as medium has groudwork for the synthetic judgement a priori in logic、 epistemology and metaphysic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 the third thing is different. The problem of third thing is universal, it is a clue for Kant's philosophy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s to study Kant's philosophy, even to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引文
①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730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10页。上述引文是A版的说法,B版的说法与A版意思基本上一样。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① 关于这个争论的具体情况可以参看,Lisa Shabel. "Kant'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Kant and Modern Philosophy, edited by Paul Guy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95-97.
    ② 关于康德的这一论断,有研究者指出:“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康德说数学命题是先天综合命题,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数学命题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先天综合命题,而是说全部数学并不能还原成‘就其自身而言就分析地真着的命题’。”(包向飞:《康德的数学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笔者认为这一看法是成立的。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1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0页。
    ④ 叶秀山:《启蒙与自由:叶秀山论康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1页。
    ⑤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3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③ 陈晓平:《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对休谟问题的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4页。
    ① 陈晓平:《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对休谟问题的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4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④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0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3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3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3页。
    ④ 在这些研究者中,对“构造一个概念”的解释最为详细的是温纯如。他指出:“构造概念的意思是:(1)它是先天展示的直观。作为直观,确需要一个‘个别对象’,它可以在直观中展示。我们构成一个三角形,或是在纯粹直观中想像一个图形,或是在经验的直观中画在纸上一个图形,它们没有从任何经验中猎取图形的样子,是先验的,它们能直观到的三角图形,因而又是具体的。(2)它是与概念相应的直观。构造一个概念,确需要一个‘非经验的直观’,它具有普遍性。我们在纸上画的三角形是经验的,但它不是具体感性事物,而是用以指示图形概念的,与概念相应的非经验直观,具有普遍的效力。因为在经验直观中,我们注意的是概念构成的活动,而抽出规定它们的具体形态(质料、边长、大小等)这并不影响概念的主要性质,因此说,构成概念是用特殊的方式(直观)展示普遍性的概念。”(参看,温纯如:《认知、逻辑与价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1页。)
    ① 陈嘉明:《建构与范导——康德哲学的方法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① Lisa Shabel. "Kant'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Kant and Modern Philosophy, edited by Paul Guy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103.
    ② Lisa Shabel. "Kant'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Kant and Modern Philosophy, edited by Paul Guy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p103.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3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3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5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6页。
    ②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9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8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② 康德不止一次表达了这个基本原则,如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指出:“我们的知识来自于内心的两个基本来源,其中第一个是感受表象的能力(对印象的接受性),第二个是通过这些表象来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概念的自发性);通过第一个来源,一个对象被给予我们,通过第二个来源,对象在与那个(作为内省的单纯的规定的)表象的关系中被思维。所以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以至于概念没有以某种方式与之相应的直观、或直观没有概念,都不能产生知识。”(参看,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不仅如此,在《导论》第20节,康德曾经指出:“通常人们认为,综合判断仅仅是通过比较而被连结在判断里的一些单纯的直观做成的。如果把我们的一切综合判断,仅就其客观有效而言,都加以分析,我们就会看出决不然。从直观抽象出来的一些概念,要再加上一个包摄这些概念的纯粹理智概念②,只有这样连结为客观有效的判断,这些综合才是可能的。即使纯粹的数学判断,它的最简单的公理也不能不接受这一条件的制约。‘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线’这个原理的前提是线包摄于量概念下。量当然不是单纯的直观,它的位置只是在理智里,量概念供理智从判断的量方面,即复多性(judicia plurativa复称判断)规定(线的)直观,以便做出判断。因为,不言而喻,在判断中,一个既定的直观里是含有许多同质的东西的。”(参看,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8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4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5-556页。
    ①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② 关于这一点,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论”中有明确的说法,由于经验性概念的图型不是这里要探讨的主题,所以在此从略。(参看,《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141页。)在那里,康德至少谈到了三种类型的图型,即纯粹感性概念的图型、经验性概念的图型和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
    ③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④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6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6页。
    ② 参看前面分析“构造一个概念”的含义时引用的三角形的例子。详见本文第20-21页对这个例子的说明。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3页。
    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② 关于“智性直观”的含义以及它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可以参看,邓晓芒:“康德的‘智性直观’探微”,《文史哲》,2006年第1期,第119-125页。
    ③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02页。
    ④ 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8页。
    ① 由于康德对时间的先天直观性质的阐明与对空间的阐明基本一致,所以,我们就不再引述他关于时间的先天直观性质的文本,而仅仅以空间为例说明之。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⑤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5页。
    ② 由于石里克在算术学(代数)方面反驳康德的时间的先天直观性质的理由跟他在几何学方面反驳康德的空间的先天直观性质基本一致,我们在下文中就不再引述他的理由。
    ③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5页。
    ④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5页。
    ⑤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5-426页。
    ⑥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6页。
    ② 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和马克思》,赵京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028页。
    ③ 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和马克思》,赵京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031页。
    ④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21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9页。
    ② 这是奥特弗里德·赫费的提法。对此可以参看,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070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0年版,第488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③ 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070页。
    ④ 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069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② 埃德蒙德·胡塞尔:《第一哲学》(上卷),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09页。
    ① 胡塞尔关于这个例子的具体分析是这样的:“关于红,我有一个或者几个个别直观,我抓住纯粹的内在,我关注现象学的还原。我除去红此外还含有的、作为能够超越地被统摄的东西,如我桌子上的一张吸墨纸的红等;并且我纯粹直观地完成一般的红和特殊的(in specie)红的思想的意义,即从这个红或那个红中直观出的同一的一般之物;现在个别性本身不再被意指,被意指的不再是这个红或那个红,而是一般的红。”(参看,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五篇讲座稿》,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② 有研究者对这个一般之物做了如下分析:“一方面,我们不是在被给予之物,即感性材料中‘发现’这个一般之物,因而不同于实在论;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是在这种特殊的意识活动中‘创造’这个一般之物,而是‘发现’它,发现这个被一般人容易理解为虚无的非时空的观念,因而又不同于唯名论。”(参看,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6页。)
    ① 对此可以参看,罗中枢:“论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及其可能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48-51页。
    ①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看,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8-479页。
    ② 李菁:“哲学与科学的可能性之间的循环证明——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视域看”,《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22页。
    ① 尹维坤:“康德解释了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吗?”,《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1期,第44页。
    ② 罗中枢:“论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及其可能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48页。
    ③ 罗中枢:“论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及其可能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48-49页。
    ④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这部著作的翻译有两个译法:一是翻译成《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邓晓芒译本),二是翻译成《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李秋零译本)。其实,“基础”和“初始根据”是同一个德文词Aanfangsgr u nde的不同翻译。英译者Michael Friedman将该词翻译成Foundations也是取基础之义(对此可以参看,Immanuel Kant.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Natural Science,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ichael Friedma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本文沿用“基础”这一比较常用的翻译。
    ① 罗中枢:“论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及其可能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5 0页。
    ② 罗中枢:“论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及其可能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50页。
    ① Immanuel Kant. Metaphysische Anfangsgr u nde der Naturwissenschaf (Schriften zur Naturphilosophie herausgegeben von Wilhelm Weischedel IX). Frankfurt am Ma in:Suhrkamp Verlag (1968), SS.13-14.
    ②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8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8-639页。
    ② 对此可以参看,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郭大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319页的图表。如果赫费的理解是成立的,合理的心理学就不再属于内在的形而上学,而属于超验的形而上学了。
    ③ 按照赫费的划分,本体论甚至包括了先验感性论。对此可以参看,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郭大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319页的图表。
    ①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9页。
    ② 对此可以参看,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二十一节(甲),第69-70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② 指直观的公理、知觉的预测、经验的类比和一般经验性思维的公设。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8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9页。
    ③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5页。
    ①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6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③ 具体的一些争议情况可以参看, Henry E. Allison. "Transcendental Schematism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ynthetic A Priori", Dialectica, Vol.35, No1-2(1981), pp.57-83; M. Woods. "Kant's Transcendental Schematism", Dialectica, Vol.37, No3(1983), pp.201-219; Michael Pendlebury. "Making Sense of Kant's Schematism",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 logical Research, Vol, LV, No.4, December 1995, pp.111-797;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① Paul Natterer. Systermatischer Kommentar zu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nterdisziplindre Bilanz der Kantforschung seit 1945, Berl in:Walter de Gruyter (2003), S403.
    ② Jens Timmermann.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126.
    ③ Guyer, Paul. Kant,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6), p101.
    ① 齐良骥:《康德的知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66页。
    ②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87.
    ③ Eric Watkins. "The System of Principle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edited by Paul Guy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152.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125页。
    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⑤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① Cohen, Hermann. Kommentar zu Immanuel Kants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Vierte, Unveranderte Auflage).Leipzig:Felix Meiner Verlag (1925), S77.
    ② 齐良骥.:《康德的知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266页。
    ③ 郭立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文本解读》,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3页。
    ④ 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57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②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091-092页。
    ③ 具体的内容请参看,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9页。
    ① 参看,Henry E. Allison. "Transcendental Schematism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ynthetic A Priori", Dialectica, Vol.35, Nol-2(1981), p63.保尔·盖耶尔也是这样认为的,参看,Paul Guyer. Kant, London and New York:Rout ledge (2006),p101.
    ② 舒远招:“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定言命令的第三者——<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一个重要问题的解答”,《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0页。
    ①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86.
    ②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86.
    ③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p.86-87.
    ① 德文里的表象一词是Vorstellung,在帕通所撰的《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一书中,他将此词翻译为idea.
    ② H.J.Pat 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88.
    ③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88.
    ④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p.88-89.
    ⑤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89.
    ⑥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86. p89.
    ②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90.
    ③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90.
    ④ H. J. Paton.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n two Volum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p93.
    ② Allison, Henry E. "Transcendental Schematism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ynthetic A Priori", Dialectia,1981 (Vol.35. No1-2), p65.
    ① Allison, Henry E. "Transcendental Schematism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ynthetic A Priori", Dialectia,1981 (Vol.35. No1-2), p65.
    ② 对此可以参看,Henry E. Allison. Kant's Transzendental Idealism:An Interpretation and Defense.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210-213.
    ① 关于这个例子,康德有两个表达,第一个是“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有其原因”,第二个是“每一个变化都有其原因”。也许这两种表达有区别,但二者作为纯粹自然科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是没有什么疑问的。笔者在此以第一种表达为准。不仅如此,以上两种表达与经验的类比中的第二类比“一切变化都按照因果联结的规律而发生”是可以互换的表达。之所以可以互换是因为它们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关于这一点,Steven M. Bayne给予了详细的说明。对此可以参看,Steven M. Bayne. Kant on Causation:On the Fivefold Routes to the Priciple of Causation,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4),pp.35-38.
    ②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看:郑昕:《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2页。
    ③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08页。
    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5-566页。
    ⑤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⑥ 郭立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文本解读》,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8-359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83页。
    ② 关于“休谟问题”,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根据陈晓平先生的归纳,“休谟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归纳的合理性问题;另一方面是因果联结的问题。(对此可以参看,陈晓平:《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对休谟问题的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另外,有研究者也持类似的看法,对此可以参看,张志林:《因果观念与休谟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1-275页。)当然,“休谟问题”并不是本文考察的重点,在此,笔者不再赘述。
    ① 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8页。
    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8页。
    ① 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③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6页。
    ① Immanuel Kant, opus postumum, edited by Eckart Forster and translated by Eckart Forster and Michael Rose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pp.101-102.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② 郑昕:《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17-118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③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7-58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9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0页。
    ③ 参看,舒远招:“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定言命令之第三者——《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一个重要问题的解答”,《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2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01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①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32页。
    ②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32页。
    ③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1页。
    ①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39页。
    ②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39页。
    ③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49页。
    ①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41页。
    ②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41页。
    ③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57页。
    ④ 石里克:《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60页。
    ① 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053页。
    ② 卡尔—奥托·阿佩尔:《哲学的改造》,孙周兴、陆兴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① 布鲁斯·昂:《形而上学》,田园、陈高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①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1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5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5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7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6-507页。
    ② 郑昕:《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4页。
    ② 郑昕:《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页。
    ③ 郑昕:《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9-520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0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0页。
    ① 陈嘉明:《建构与范导——康德哲学的方法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162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3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4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1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1页。
    ②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9页。
    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1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3页。
    ②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①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2页。
    ②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以先天和后天、分析和综合两重区分为基础将判断划分为四类,即先天分析判断、先天综合判断、后天分析判断和后天综合判断。他在那里认为,后天分析判断是不存在的。但是,假言命令却是一个后天分析命题。
    ③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3页。
    ④ 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顾肃、刘雪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8-219页。
    ①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1页。
    ②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1页。
    ③ 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顾肃、刘雪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0页。
    ② Sally Sidgewick.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p106.
    ③ Jens Timmermann.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72.
    ① Paul Guyer. Kant's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Reader's Guide, London:Continuum (2007), p80.
    ② H. J. Paton.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A Study in Kant's Moral Philosoph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48), p128.
    ③ H. J. Paton.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A Study in Kant's Moral Philosoph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48), p213.
    ① Henry E. Allison. Kant's thoery of freed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224.
    ② Sally Sedgwick.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p195.
    ③ Jens Timmermann.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p126.
    ④ Jens Timmermann.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p126.
    ⑤ 张志伟:《康德的道德世界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2页。
    ① 邓晓芒:《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85页。
    ① 邓晓芒:《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84页。
    ② 邓晓芒:《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86页。
    ③ 笔者在此没有将胡好所依赖的文本依据摆出来是因为对他提供的文本依据有不同的理解。笔者将在下一部分专门阐明定言命的第三者是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摆出他的文本依据,并阐明对这些文本的理解。
    ④ 这五个判据是“(1)第三者能将两种认识包含在自身中;(2)积极自由指示出第三者,它不同于单纯感性世界的本性;(3)我们对第三者先天地有个理念;(4)第三者是‘同一个意志’;(5)第三者与自然知识中的综合方式具有类比关系。”(参看,胡好:“康德定言命令式的演绎”,《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2期,第72页。)
    ① 胡好:“康德定言命令式的演绎”,《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2期,第73页。
    ② 邓晓芒:《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49页。
    ①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5页。
    ②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2页。
    ①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1页。
    ② 第二和第三这两个判据作为重要的提示都关涉到对定言命令的可能的解答。我们将在本部分阐述“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是定言命令的第三者”的时候将其吸纳进来。
    ③ 舒远招:“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定言命令之第三者——《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一个重要问题的解答”,《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9页。
    ① Gary Banham. Kant's Practical Philosophy:From Critique to Doctrin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3, p82.
    ① Jens, Timmermann.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142.
    ② Hernry E. Allison. Kant's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Oxford:Oxford Unversity Press (2011), p339.
    ① Dieter Schonecker. "How is a categorical imperative possble? Kant's deduction of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Gr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ited by Chris toph Horn and Dieter Schonecker, Berlin:Walter de Gruyter (2006), p307.
    ① Dieter Schonecker. "How is a categorical imperative possble? Kant's deduction of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Gr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ited by Christoph Horn and Dieter Schonecker, Berlin:Walter de Gruyter (2006), p307.
    ② Hernry E. Allison. Kant's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Oxford:Oxford Unversity Press (2011), p278.
    ③ Hernry E. Allison. Kant's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Oxford:Oxford Unversity Press (2011), p281.
    ① Sally Sedgwick.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② Jens, Timmermann.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125.
    ①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0-41页。
    ②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5页。
    ③ 刘易斯·贝克:《<实践理性批判>通释》,黄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1页。
    ①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1页。
    ②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0页。
    ① 参见,胡好:“定言命令式的演绎”,《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2期,第72页。
    ② 要了解详细的分析,请参看,舒远招:“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定言命令之第三者——《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一个重要问题的解答”,《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2-14页的内容。这里不再详述他的论证过程。
    ③ 该研究者提供的文本依据如下:“因此,一个完美善良的意志同样要服从(善的)客观法则,但并不因此就能够被表象为被强制去做合乎法则的行为,因为就其主观性状而言,它本身只能被善的表象所规定。因此,对于属神的意志而言,一般而言,对于一个神圣的意志而言,命令式是并不适用的;这里并不是应当(Sollen)的合适位置,因为意愿(Wollen)本身就已经与法则必然一致了。所以,命令式只是表达一般意愿(wollen)的客观法则与这个或那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譬如与一个属人的意志的主观不完善性之关系的公式。”(参看,舒远招:“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定言命令之第三者——《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一个重要问题的解答”,《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3页。)
    ①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3页。
    ②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0页。
    ③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5页。
    ① 刘易斯·贝克:《<实践理性批判>通释》,黄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1页。
    ② Dieter Schonecker. "How is a categorical imperative possble? Kant's deduction of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Gr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ited by Christoph Horn and Dieter Schonecker, Berlin:Walter de Gruyter (2006), p307.
    ① Henry E. Allison. Kant's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p333.
    ②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9页。
    ③ 如帕通、熊耐克、盖耶尔等都持这种观点。当然,也有学者,如阿利森,认为这种“循环论证”只是表面的,不是康德自己正面的观点,而只是他有可能遇到的反驳。
    ④ 参看,H. J.Paton.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A Study in Kant's Moral Philosophy,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48). p244.以及 Henry E. Allison:Kant's theory of freed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221-229.
    ① Henry E. Allison. Kant's Theory of Freed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215-216.
    ② Dieter Schonecker. "How is a categorical imperative possble? Kant's deduction of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Gr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ited by Christoph Horn and Dieter Schonecker, Berlin:Walter de Gruyter(2006), p302.
    ③ 如需了解熊耐克重构的具体步骤,可以参看,Dieter Schonecker. "How is a categorical imperative possble? Kant's deduction of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Gr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ited by Christoph Horn and Dieter Schonecker, Berlin:Walter de Gruyter (2006), pp.308-318.在此不再一一引述。
    ① 奥诺拉·奥尼尔:《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林晖,吴树博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1页。
    ② 奥诺拉·奥尼尔:《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林晖,吴树博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3页。
    ③ 杨云飞:《定言命令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3页。另外,有必要提一下,国内有研究者对定言命令的演绎进行了重构。该重构已经涉及到定言命令的第三者。(参看,胡好:“康德定言命令式的演绎”,《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2期,第74页。)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1页。
    ④ 苏德超:“有先天综合判断吗——浅析分析哲学对先天综合判断的拒绝”,《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44页。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19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 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 对此可以参看,Robert Hanna. Kant and the Foundations of Analytic Phi losop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1), pp.127-154.的论述。
    ③ Ian Proops. "Kant's Conception of Analytic Judgemen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 logical Research, Vol. LXX, No.3, May 2005, p588.
    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 Robert Hanna. Kant and the Foundations of Analytic Philosopy, Oxford:Clarendon Press (2001), p121.
    ② 笔者认为,严格说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并很少使用“分析”这个概念,他更多的是使用分析判断、分析方法、分析的等这样一些表达式。分析哲学家们由于注重对概念的逻辑和语义分析,分析概念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重视的重要对象。
    ③ 汤姆·洛克摩尔:《在康德的唤醒下:20世纪西方哲学》,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④ Gottlob Frege. 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 translated by J. L. Austin, Second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1960), p3.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1页。
    ② Robert Hanna. Kant and the Foundations of Analytic Philosopy,Oxford:Clarendon Press(2001), p160.
    ③ 叶锋:“从‘先天综合判断’问题看哲学史与哲学研究的关系”,《哲学名家对谈录——英美分析哲学PK欧洲大陆哲学》,邓晓芒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① Quine. "Two Dogmas of Empiricism",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second edition, New York:Harper & Row(1961), p21.
    ① 王路:《走进分析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5页。
    ② Robert Hanna. Kant and the Foundations of Analytic Philosopy, Oxford:Clarendon Press (2001), pp.171-172.
    ③ 具体的争论情况可以参看,Gillian Russell. "The Analytic/Synthetic Distinction", Philosophy Compass 2/5 (2007).
    ① 陈志远:“康德的综合和分析概念”,《现代哲学》,2005年第1期,第114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④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092页。
    ① 陈志远:“康德的综合和分析概念”,《现代哲学》,2005年第1期,第114页。
    ② 叶锋:“从‘先天综合判断’问题看哲学史与哲学研究的关系”,《哲学名家对谈录——英美分析哲学PK欧洲大陆哲学》,邓晓芒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③ 吉利安·卢塞尔(Gillian Russell)归纳了十种反对分析该概念的论证,可见澄清分析概念是一个多么复杂的问题。对此可以参看,Gillian Russell. "The Analytic/Synthetic Distinction", Philosophy Compass 2/5 (2007), pp.716-721.
    ④ Gillian Russell. "The Analytic/Synthetic Distinction", Philosophy Compass 2/5 (2007), pp.724-725.
    ① Kenneth R. Westphal. "The Critique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edited by Pual Guy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429-430.
    ② 王路:《走进分析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1页。
    ③ 张祥龙:《当代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④ 陈志远:“康德的综合和分析概念”,《现代哲学》,2005年第1期,第111页。
    ① 汤姆·洛克摩尔:《在康德的唤醒下:20世纪西方哲学》,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② Gottlob Frege. 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 translated by J.L.Austin, second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1960), pp.101-102.
    ③ Georges Dicker. Kant's Theory of Knowledge:An Analytical Introduc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2.
    ④ 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① 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页。
    ② 童世骏:“大问题与小细节之间的‘反思平衡’——从‘行动’与‘行为’的概念区分谈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9页。
    ① 舒远招:《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96页。
    ① 约翰·波洛克,乔·克拉兹:《当代知识论》,陈真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② 俞吾金:“康德‘三种知识’理论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7期,第118页。
    ① 黄裕生:“‘纯粹理性批判’与存在论问题——从《纯粹理性批判》如何成为‘基础形而上学’谈起”,《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五期,第75页。
    ② 对此可以参看,R. Lanier Anderson. "Synthesis, Cognitive Normativity, and the Meaning of Kant's Question, 'How are synthetic cognit ions a priori possible?'",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9:3, pp.275-305.
    ③ 对此可以参看,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发文化》,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8-115页;罗伯特·皮平:《作为哲学问题的现代主义——对欧洲高雅文化的不满》,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1-101页;崔丽娜:“形而上学的历史镜像:康德‘先天综合判断’之现代性解读”,《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37-42页。
    ④ 所谓“福柯问题”是指福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中提出的“人如何能够思考他不思的东西?”、“人如何能成为生命?”、“人如何能化作劳动?”、“人如何能成为语言主体?”具体可以参见,于奇智:“从康德问题到福柯问题的变迁——以启蒙运动和人文科学考古学为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121-134页。
    [1]Kant,Immanuel. Kritik der reinen Verunft (Nach der ersten und zweiten Originalausgabe herausgegeben von Jens Timmermann. Mit einer Bibliographie von Heiner Klemme).Hamburg:Felix Meiner Verlag,1998.
    [2]Kant,Immanuel.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Mit einer Einleitung, Sachanmerkungen und Bibliographie von Heiner F. Klemme herausgegeben von Horst D. Brandt und Heiner F.Klemme) Hamburg:Felix Meiner Verlag,2003.
    [1]Cohen, Hermann. Kommentar zu Immanuel Kants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i(Vierte, Unveranderte Auflage). Leipzig:Felix Meiner Verlag,1925.
    [2]Heidegger, Martin.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Gesamtausgabe Ⅰ. Abteilung; Veroffentlichte Schriften 1910-1976, Band 5), Frankfurt am Main:Vittotio Klostermann(1991).
    [3]Heidegger, Martin. Phdnomenologische Interpretation von Kants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Gesamtausgabe Ⅱ. Abteilung:Vorlesungen 1923-1944, Band 25), Frankfurt am Main:Vittotio Klostermann(1977).
    [4]Heidegger, Martin. Die Grundprobleme Der Phdnomenologie(Gesamtausgabe Ⅱ, Abteilung:Vorlesungen 1923-1944, Band 24), Frankfurt am Main:Vittotio Klostermann(1975).
    [5]Heidegger, Martin. Die Frage Nach Dem Ding:Zu Kants Lehre von den transzendentalen Grundsazen, (Gesamtausgabe Ⅱ. Abteilung:Vorlesungen 1923-1944, Band 41), Frankfurt am Main:Vittotio Klostermann(1962).
    [6]Heidegger, Martin.Sein und Zeit(Neunzehte Auflage), Tubingen:Max Niemeyer(2006).
    [7]Natterer, Paul. Systermatischer Kommentar zu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nterdisziplindre Bilanz der Kantforschung seit 1945, Berlin:Walter de Gruyter(2003).
    [8]Stolzenberg,Jurgen. Kant in der Gegenwart, Berlin:Walter de Gruyter(2007).
    [9]Timmerman, Jens. Sittengesetz und Freiheit:Untersuchen zu Immanuel Kants Theorie der freien Willens, Berlin:Walter de Gruyter(2003).
    [1]Kant, Immanuel. Critique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Werner S.Pluhar,Indianapolis/Cambridge:Hackett Publising Company,Inc(1996).
    [2]Kant, Immanuel.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Translated by Werner S.Pluhar,Indianapolis/Cambridge:Hackett Publising Company,Inc(2002).
    [3]Kant, Immanuel. Critique of Judgement, Translated by Werner S.Pluhar, Indianapolis/Cambridge:Hackett Publising Company,Inc(1987).
    [4]Kant, Immanuel. Gr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llen W. Wood,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
    [5]Kant, Immanuel. Grundwork of the Metaphyisics of Morals, A German-English Edition, Translated by Mary Gregor, Revised and Edited by Jens Timmerman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6]Kant, Immanuel.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That Will Be Able to Come Forward as Science:with Selections from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ary Hatfiel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7]Kant, Immanuel. Practical Philosophy,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ary J.Grego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8]Kant, Immanuel.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And Other Writings, T 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oo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9]Kant, Immanuel. opus postumum, edited by Eckart Forster and translated by Eckart Forster and Michael Rose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1]Allison, Henry E. Kant's Transcendeantal Idealism:An Interpretation and Defens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2]Allison, Henry E.Kant's theory of freed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Allison, Henry E. Idealism and Freedom:Essays on Kant's Theoritical and Practical Philosoph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4]Allison, Henry E. Kant's Thoery of Taste:A Reading of the Critique of Aesthetic Judge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Allison, Henry E. Kant's Gr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6]Allison, Henry E. " Transcendental Schematism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ynthetic A Prioti ", Dialectia, Vol.35, No 1-2(1981), pp.57-83.
    [7]Ameriks, Karl. Interpreting Kant's Critiques, Oxford:Clarendon Press,2003.
    [8]Anderson, R. Lanier. Synthesis, "Cognitive Normativity, and the Meaning of Kant's Question:'How are synthetic cognitions a priori possible?'",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9:3, pp.275-305.
    [9]Banham, Gary. Kant's Practical Philosophy:From Critique to Doctrin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3).
    [10]Bayne, Steven M. Kant on Causation:On the Fivefold Routes to the Principle of Causation,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4).
    [11]Bencivenga, Ermanno. Ethics Vincicated:Kant's Transcendental Legitimation of Moral Discours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2]Dean, Richard. The Value of Hunanity in Kant's Moral Theory, Oxford:Clarendon Press(2006).
    [13]Dicker, Georges. Kant's Theory of Knowledge:An Analy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4]Ezra, Ovadia. Moral Dilemmas in Real Life:Current Issues in Applied Ethics, Netherlands:Springer(2006).
    [15]Frege, Gottlob:The Foundations of Arithmetic:A logico-mathematical enquiry into the concept of number, translated by J.L.Austin, second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16]Griffith, Aaron M. "Perception and the Categories:A Conceptualist Reading of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20:2, pp.193-222.
    [17]Guyer, Paul. Kant,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6).
    [18]Guyer, Paul. Kant's Gr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Reader's Guide, London: Continuum(2007).
    [19]Guyer, Paul. "Problems with freedom:Kants argument in Grundwork Ⅲ and its subsequent emendations", Kant's Gr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ritical Guide, ed. By Jens Timmerman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pp.176-202.
    [20]Halldennius, Lena. "Kant on Freedom and Obligation Under Law", Constellations Volume 18, No 2,2011,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pp.170-189.
    [21]Kerstein, Samuel J. Kant's Search for the Supreme Principle of Mor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2]Kerstein, Samuel J. "Deriving the Supreme Moral Principle from Common Moral Ideas",Kant's Ethics,ed. by Thomas E.Hill,JR, West Sussex:Willey-Blackwell(2009), pp.121-137.
    [23]Kitcher, Patricia. "Kant's Epistemological Problem and Its Coherent Solutio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13(1999), pp.415-441.
    [24]Korsgaard, Christine M. Creating the Kingdom of End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5]Krausser, Peter:"Kant's Schematism of the Categories and the Probelem of Pattern Recongnition", Synthese,33(1976), pp.175-192.
    [26]Meeker, Kevin. "Hume on Knowledge, Certainty and Probability:Anticipating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Analytic/Synthetic Divide?",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88(2007), pp.226-242.
    [27]Merritt, Melissa McBay. " Kant's Argument for the Apperception Principle ",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19:1, pp.59-84.
    [28]Nagel, Gordon. The Structure of Experience:Kant's System of Principles,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29]Needham, Paul. "Causation:Relation or Connective?", Dialectica, Vol.42, No3(1988), pp.201-219.
    [30]Paton, H.J. Kant's Metaphysics of Experience: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half of th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Volumes two),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36).
    [31]Paton, H.J.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A Study in Kant's Moral Philosoph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48).
    [32]Pendlebury, Michael. " Making Sense of Kant's Schematism ",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Vol. LV, No.4, December 1995, pp.777-796.
    [33]Pierris, Graciela De. "Frege and Kant on A Priori Knowledge", Synthese,77(1988), pp.285-319.
    [34]Proops, Ian. "Kant's Conception of Analytic Judgment",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Vol. LXX, No.3, May 2005, pp.588-612.
    [35]Reath, Andrews. Agency and Autonomy in Kant's Moral Theory, Oxford:Clarendon Press(2006).
    [36]Rockmore, Tom. Kant and Idealism,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
    [37]Rauscher, Frederick. "The Appendix to the Dialectic and the Cannon of Pure Reason: The Positive Role of Reaso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ed. by Pual Guy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pp.290-309.
    [38]Russell, Gillian. " The Analytic/Synthetic Distinction ", Philosophy Compass, 2/5(2007). pp.712-729.
    [39]Schonecker, Dieter. "How is a categorical imperative possible? Kant's deduction of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Gr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 by Christoph Horn and Dieter Schonecker, Berlin:Walter de Gruyter(2006).
    [40]Sebastian, Gardner. Kant and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London:Routledge(1990).
    [41]Sedgwick, Sally.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42]Shabel, Lisa. "Kant'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Kant and modern, ed. by Paul Guy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pp.94-128.
    [43]Strawson, P.F. The Bounds of Sense:An Essay on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London:Routledge(1966).
    [44]Tenenbaum, Sergio. "The Idea of Freedom and Moral Cognition in Groundwork Ⅲ"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Vol. LⅩⅩⅩⅣ No.3. May 2012, pp.555-589.
    [45]Timmermann, Jens. Kant's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A Commenta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6]Tolley, Clinton. "Kant on the Content of Cogniton",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9:3, pp.1-29.
    [47]Watkins, Eric. Kant and the Metaphysics of Causalit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48]Westphal, Kenneth R.:"The Critique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edited by Pual Guy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49]Wood, Allen W. Kantian Eth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50]Woods, M. "Kant's Transcendental Schematism", Dialectica, Vol.37, No3(1983), pp.201-219.
    [51]Uleman, Jennifer K. An Intruduction to Kant's Moral Philosoph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3、4、5、6、9卷),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0年版。
    [3][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北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5][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9][德]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0][德]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德]康德:《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法]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7][英]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8][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吕大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0][德]费希特:《伦理学体系》,梁志学、李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1][德]谢林:《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对象的哲学研究》,邓安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4][德]黑格尔:《逻辑学:哲学全书·第一部分》,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德]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杨一之译,2004年版。
    [16][德]黑格尔:《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德]黑格尔:《耶拿体系1804-1805: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8][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胡企林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19][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0][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1][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2][德]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3][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5][德]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王庆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26][德]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27][德]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丁耘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8][德]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孙周兴、陈小文、余明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29][德]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0][德]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补充和索引》,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1][德]马克斯·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32][英]康蒲·斯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美]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黄添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4][德]迪特亨·利希:《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德国观念论讲座》,乐小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35][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卷),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6][德]卡尔—奥托·阿佩尔:《哲学的改造》,孙周兴、陆兴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37][美]刘易斯·贝克:《<实践理性批判>通释》,黄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8][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郭大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9][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0][美]涛慕思·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徐向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1][英]以赛亚·柏林:《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哲学家》,孙尚扬、杨深译,韩水法校,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42][美]汤姆·洛克摩尔:《在康德的唤醒下:20世纪西方哲学》,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美]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顾肃、刘雪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44][美]麦金泰尔,A.:《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5][美]麦金泰尔,A.《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万俊人、唐文明、彭海燕等译,万俊人校,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46][美]罗伯特·皮平:《作为哲学问题的现代主义——对欧洲高雅文化的不满》,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7][美]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48][美]奥诺拉·奥尼尔:《理性的建构:康德实践哲学探究》,林晖吴树博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9][美]莱斯利·阿瑟·马尔霍兰:《康德的权利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50][美]芭芭拉·赫尔曼:《道德判断的实践》,陈虎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51][美]约翰·波洛克、乔·克拉兹:《当代知识论》,陈真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2][美]彼得·范·因瓦根:《形而上学》(第二版),宫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美]布鲁斯·昂:《形而上学》,田园、陈高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德]石里克,M.:《普通认识论》,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5][德]赖辛巴哈,H.:《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56][英]艾耶尔,A.J.:《二十世纪哲学》,李步楼、俞宣孟、苑利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57][德]卡西尔,E.:“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评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张继选/译,《世界哲学》,2007年,第3期,第32-46页。
    [58]郑昕:《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9]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60]叶秀山:《启蒙与自由:叶秀山论康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61]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2]邓晓芒:《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3]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邓晓芒:《新批判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5]邓晓芒:《儒家伦理新批判》,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6]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复旦学报》,2004年第2期,第24-30页。
    [67]邓晓芒:“康德论因果性问题”,《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第35-42页。
    [68]邓晓芒:“康德时间观的困境和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14-20页。
    [69]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卷·第四期,第19-28页。
    [70]邓晓芒:“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读与解”,《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33-37页。
    [71]邓晓芒:“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1章中三条原理的分析”,《哲学分析》,2010年第2期,第80-90(下转第163页)。
    [72]邓晓芒:“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读”,《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第63-72页。
    [73]邓晓芒:“康德的‘先验’与‘超验’之辨”,《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12页。
    [74]邓晓芒:“康德的‘智性直观’探微”,((文史哲》,2006年第1期,第119-125页。
    [75]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6]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7]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8]舒远招:《理性与激情——黑格尔历史理性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9]舒远招:《德国古典哲学——及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播》,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舒远招:《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81]舒远招:“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定言命令之第三者——《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个重要问题的解答”,《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18页。
    [82]舒远招:“直指人心的人性善恶论——康德人性善恶论的层次分析”,《哲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60-66页。
    [83]舒远招:“康德伦理学中的正义概念”,《哲学动态》,2010年第10期,第45-51页。
    [84]舒远招:“康德思想的实用维度及其限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十卷第—期,第11-19页。
    [85]舒远招:“从Metaphysik:角度看《纯粹理性批判》第1版序言——与Metaphy s ik相关的几个德文词的理解和翻译”,《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20-26页。
    [86]温纯如:《认知、逻辑与价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7]郭立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文本解读》,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8]叶锋:“从‘先天综合判断’问题看哲学史与哲学研究的关系”,《哲学名家对谈录—英美分析哲学PK欧洲大陆哲学》,邓晓芒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9]张志伟:《康德的道德世界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0]张志伟:“《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内在形而上学”’,《哲学动态》,2011年第2期,第29-36页。
    [91]刘小枫、陈少明选编:《康德与启蒙——纪念康德逝世二百周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9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3]赵敦华:《西方哲学经典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张祥龙:《当代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陈嘉明:《建构与范导——康德哲学的方法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96]卢雪昆:《实践主体与道德法则——康德实践哲学研究》,香港:志莲净苑文化部,2000年版。
    [97]卢雪昆:《意志与自由——康德道德哲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
    [98]陈晓平:《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对休谟问题的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9]张志林:《因果观念与休谟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0]潘卫红:《康德的先验想象力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1]孙冠臣:《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2]陈伟功:《直观抑或预设:马克斯·舍勒对康德伦理学的现象学批判及其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3]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4]江天骥:《逻辑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5]王路:《走进分析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06]包向飞:《康德的数学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7]罗中枢:“论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及其可能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48-51页。
    [108]俞吾金:“康德两种因果性概念探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29-40页。
    [109]俞吾金:“一个被遮蔽了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6-23页。
    [110]俞吾金:“康德的‘三种知识’理论”,《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7期,第12-18页。
    [111]钱广华:“康德的范畴理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7页。
    [112]邓安庆:“从‘形而上学’到‘行而上学’:康德哲学哥白尼革命的实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86-93页。
    [113]李福岩:“康德的哲学革命与先验自由观”,《武陵学刊》,2011年,第3期,第46-50页。
    [114]胡万年,张荣:“康德自由概念的四个存在论维度”,《现代哲学》,2011年,第4期,第58-64页。
    [115]刘凤娟:“时间图型作为第三者概念探析”,《理论月刊》,2012年,第3期,第55-58页。
    [116]陈志远:“康德的综合和分析概念”,《现代哲学》,2005年,第1期,第111-120页。
    [117]朱会晖:“自由的现实性与定言命令的可能性——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新理解”,《哲学研究》,2011年,第12期,第78-86页。
    [118]朱会晖:“道德法则究竟如何可能?——围绕《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文本解读”,《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19-26页。
    [119]童世骏:“大问题和小细节之间的‘反思平衡’——从‘行动’和‘行为’的概念区分谈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6-23页(下转第30页)。
    [120]胡好:“康德定言命令式的演绎”,《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2期,第69-74页。
    [121]翟振明:“康德伦理学如何可以接纳对功利的考量”,《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80-85页。
    [122]苏德超:“有先天综合判断吗——浅谈分析哲学对先天综合判断的拒绝”,《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43-48页。
    [123]苏德超:“怀疑、先天综合判断和确定性——从康德与维特根斯坦的角度看”,《世界哲学》,2008年,第6期,第77-82页。
    [124]李菁:“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循环证明——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视域看”,《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22-28页。
    [125]尹维坤:“康德论证了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吗?”,《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1期,第44-49页。
    [126]杨生平:“康德与‘科学’形而上学的构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62-66页。
    [127]崔丽娜:“形而上学的历史镜像:康德‘先天综合判断’之现代性解读”,《宁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第37-42页。
    [128]钱捷:溯因推理:笛卡尔、康德和皮尔士,《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第54-62页。
    [129]蒋昭阳:“由康德到石里克的科学哲学演进逻辑——以‘空间’概念为轴线”,《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第1期,第28-32页。
    [130]于奇智:“从康德问题到福柯问题的变迁——以启蒙运动和人文科学考古学为视角”,《中国社会科学》,第121-134页。
    [131]于奇智:“试论福柯的‘人文科学考古学’”,《哲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62-68页。
    [132]黄裕生:“‘纯粹理性批判’与存在论问题——从《纯粹理性批判》如何成为‘基础形而上学’谈起”,《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五期,第75-82页。
    [133]杨云飞:《定言命令研究》,武汉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