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依据。信仰是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终极关怀,是对世界和人生“应当”的设问、追求和回答。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作为科学,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信仰,它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和自觉追求,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确立程度如何,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信仰教育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阶级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现状、目标与原则、内容与方法、发展趋向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导论:首先论述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在考察当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阐释。本章首先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内涵进行了考察,包括信仰与相关概念分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含义等。其次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信仰教育的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信仰教育的理论。最后阐述研究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必要,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需要和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第二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分析。本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途径更加多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效果明显,绝大多数大学生理想信念积极健康向上。同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目标针对性不足,教育内容与实际有所偏离,教育方法稍显陈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模糊,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不足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影响、社会环境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学生家庭成员信仰多元的影响等。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与原则。本章论述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目标即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确立大学生的精神支柱;论述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原则:主导性原则、张力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
     第四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本章阐明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为基础性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导性内容,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为拓展性内容;同时阐明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方法有:自我教育法、启悟教育法、价值澄清法、比较教育法、情感体验法等。
     第五章: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趋向。本章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趋向作了三个方面的揭示,即社会化、网络化和特色化。
     结论:阐明论文研究的总体结论以及论文研究中的未尽之处。
Faith is the deep structure of humanity's inner world, which is also the internal basis of making people human. Faith embody the ultimate care for the World and life, which also establish to ask, pursue and answer how the World and life should be., Marxism is a kind of science, also a kind of faith. As a kind of science, it reveals the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ngs. Marxism is the forceful ideology weapon to recognize and transform the word. As a kind of faith, it is the belief and pursuit to Marxism, also the spiritual forces and banner of inspi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hope of a country and nation, their faith to Marxism rela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s.
     This thesis is directed by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lso based on the relevant discussion about faith education in the classical Marxism and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thesis,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the target and principles, contents and methods,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y data studies, investigation research, class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the Introductory part, it introduced the cause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about the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n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the difficulty and main emphasis, the innovation were put forward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ve research status.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about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done in the first chapter. Firstly,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bout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research, including the conceptual analysis of faith, the formation of Marxism faith and the connotation of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condl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to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the relevant discussion about faith education in the classic Marxism and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the research necessity about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the request of higher-education reform, the request of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historical mission.
     The status about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to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ere analyz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notable performance of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firstly analyzed. These performance were displayed in that the ways of faith education become more diversified, the effect are significant in culturing youth Marxist, and most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firm ideality and belief. Then, the main problems about the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ere presented. These main problems were showed in the insufficient pertinence of education goals and reality, the diviation of education contents, the old-fashioned education methods, the unclear comprehension and insufficient emotion to Marxism in some college students. So, finally, the main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They display in the insufficient effectiveness in college education, the affections of some negative factor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permeation of the diversified faith in some families.
     The targets and principles in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analyze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main targets should include cultivating youth Marxist, creating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establishing moral support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principles should be the dominant principle, the tension principle, the permeability principle and hierarchy principle.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Marxism faith educa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e forth chapter. The education on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is the basic content, socialistic core value system education is the dominant content and the education of good tradition of Chinese nation and educ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both are expansive contents. Then, the methods should include self-education, heuristic education, value clarifi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emotional experience, etc.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bout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discussed in the fifth chapter. Marxism fai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move toward sociality tendency, networked tendency and specialization tendency.
引文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7.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34.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0.
    ② 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7.
    ③ 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3.
    ④ 张曙光.“信仰”之思[J].学术研究,2000(12)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学术视野中的信仰概念[J].教学与研究,2007(8).
    ② 秦维红.人的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04-217.
    ③ 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2)
    ④ 陈建民,阳鲁平.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J]求索,2004(6).
    ⑤ 秦维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J].晋阳学刊,2007(5).
    ⑥ 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69.
    ⑦ 李粲.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研究[D].洛阳:河南大学,2005.7-9
    ① 荆学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5).
    ② 刘晓凯.信仰的一般本质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J].人文杂志,2000(6).
    ③ 李钟麟.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地位与功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④ 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与对策[J].北华航火工业学院学报,2008(2).
    ⑤ 李玥.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1(23).
    ⑥ 孙婉,鲁志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信仰危机省思[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① 张艳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研分析——以大连地区五所高校为对象[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6)
    ② 黄国琴.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几点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10(3).
    ③ 丁丽娟,陈海.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对策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1)
    ① 宋俊成,刘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
    ② 靳玉军,陈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论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③ 王域霞.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与教育[J].理论学习,2011(7)
    ④ 张艳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研分析——以大连地区五所高校为对象[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6).
    ① 史海生.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7.7.
    ② 唐克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7
    ③ 肖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4.
    ① 刘树宏.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89.
    ② 刘树宏.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162.
    ① 盖伯琳.信仰的智慧[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
    ② 孙克强.东方信仰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1.
    ③ 荆学民.论信仰的特性[J].晋阳学刊,1994(5).
    ① 冯天策.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1.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05.
    ③ 辞海(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701.
    ④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
    ⑤ 张锡金.人生哲语:信仰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2-3.
    ⑥ 盖伯琳等.信仰的智慧[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2-23.
    ⑦ 刘树宏.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4.
    ⑧ 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39.
    ⑨ 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32.
    ① 荆学民.简论信仰[N].光明日报.1998-4-10.
    ② 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
    ③ 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9.
    ④ 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38.
    ⑤ 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03-204.
    ⑥ 阎献晨,王瑞娟.关于信念、信仰、理想及其科学化建设[J].理论探索,2003(1).
    ① 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57-158.
    ② [德]埃里希·弗罗姆著,陈学明译.寻找自我[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5.
    ① 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23.
    ② 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2.
    ③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7.
    ④ 彭绪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2.
    ⑤ 彭绪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3.
    ⑥ 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88.
    ① 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88.
    ② 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98.
    ③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信仰价值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31.
    ④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信仰价值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32.
    ①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信仰价值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32.
    ② 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8.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18.
    ④ 马永忠.试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甘肃理论学刊,2000(1).
    ① 赵洪云.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J].现代教育科学,2005(6).
    ② 李钟麟.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地位与功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① 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13.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② 中国新闻周刊.抑郁自杀率,农村高于城市[EB/OL].http://www.inewsweek.cn/,2007-4-16.
    ③ 李素菊.青年信仰与宗教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54.
    ① 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6.
    ② 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4.
    ③ 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
    ①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③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⑤ [德]费希特著,梁志学,沈真译.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5.
    ①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6.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80.
    ① 顾伟康.信仰探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109.
    ① 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233.
    ② 五四前后周恩来同志诗文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356-357.
    ① 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4.
    ② 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2.
    ③ 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99.
    ① 彭绪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14.
    ② 彭绪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23.
    ③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④ 刘建军.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本质内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4-15.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86.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86.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2.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49.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33.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1.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93.
    ③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1.
    ⑤ 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76.
    ⑥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16.
    ⑦ 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5.
    ①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7.
    ② 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55.
    ③ 列宁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01.
    ④ 他们”指当时的社会革命党人。
    ⑤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1.
    ⑥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81.
    ⑦ 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
    ⑧ 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99-400.
    ③ 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03.
    ④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
    ① 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6.
    ②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4.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5.
    ④ 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34.
    ⑤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2.
    ⑥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2.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6.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7.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7-308.
    ④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9.
    ⑤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10.
    ⑥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10.
    ①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131.
    ② 方志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5.
    ③ 邓颖超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1.
    ④ 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36.
    ⑤ 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31.
    ⑥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
    ⑦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6.
    ⑧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15.
    ⑨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6.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2.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
    ③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1.
    ⑤ 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
    ⑥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5.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
    ②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3-354.
    ③ 邓颖超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2.
    ④ 谢觉哉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957.
    ⑤ 恽代英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17
    ⑥ 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1.
    ⑦ 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51.
    ① 宋庆龄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75.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7.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9.
    ④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5.
    ⑤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⑥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34.
    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8-29
    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18.
    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18.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
    ③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0.
    ⑤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1-4-25(2).
    ①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46.
    ②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47.
    ③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① 吴晶.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EB/OL].http://www.jyb.cn,2012-6-26.
    ② 彭绪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3.
    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光明日报,1999-6-17(1).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良好态势[N].中国教育报,2012-6-5(5).
    ② 杨晨光.争做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才[N].中国教育报,2011-6-29.
    ①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91.
    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tech.163.com/special/cnnic30/,2012-7-19.
    ③ 赵婀娜.高校育人,新起点上再奋进——中央16号文件印发以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述[N].人民日报,2012-6-20(7).
    ② 柳建云.2012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毕业就业率达90.2%[N].广州日报,2012-6-12(7).
    ② 江华,孙晔.大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N]中国青年报,2007-11-5(1)
    ① 张春丽.以德为先,合力育人[N].光明日报,2012-6-27(6).
    ② 谢朱,佟沈.培养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十七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2-7-25(4).
    ① 谢朱,佟沈.培养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十七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2-7-25(4)
    ② 李立红.我国注册青年志愿者达3392万人[N].中国青年报,2011-12-5(6).
    ③ 吴晶,仇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明显[N].中国教育报,2012-6-27(6).
    ④ 李立红.六万高校毕业生报名西部计划[N].中国青年报,2012-6-4日(1).
    ⑤ 谢朱,佟沈.培养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十七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2-7-25(4).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字链接[N].中国教育报,2012-3-14(4)
    ①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
    ②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9.
    ③ 刘济民.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14.
    ④ [美]阿妮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M].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189-190.
    ⑤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3-204.
    ①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3-204.
    ①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9.
    ②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2.
    ① [美]赫舍尔著,隗仁莲译.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46-47.
    ① 刘树宏.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77.
    ① [俄]H.M.雅科布松,王玉琴等.情感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18.
    ② [俄]H.M.雅科布松,王玉琴等.情感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184.
    ③ 冯天策,吴瑞敏.论人类信仰活动中的情感因素[J].理论学刊,2006(12)
    ④ 黄希庭.普通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391.
    ⑤ 冯天策,吴瑞敏.论人类信仰活动中的情感因素[J].理论学刊,2006(12)
    ① 吴理财.当前大学生信教趋势透视[J].人民论坛,2011(4)。
    ② 吕先波.大学生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③ 朱水龙.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D].上海:复旦大学,2010.15.
    ① 冯天策.论情感在信仰中的二重性作用和历史消长[J].哲学研究,2004(9).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② 张丽.风水联通谁的业绩[N].北京晚报,2012-09-19(5).
    ① 朱水龙.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D].上海:复旦大学,2010.16.
    ② 王颖.当代青少年宗教信仰现象研究——基于对西部地区的调查与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10.13.
    ③ 王颖.当代青少年宗教信仰现象研究——基于对西部地区的调查与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10.14.
    ① 邓文科.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与思考[J].民族研究,2002(2).
    ①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212.
    ②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19.
    ① 王兆国.努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求是,2011(2).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③ 王兆国.努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求是,2011(2).
    ④ 杨仁忠,屈彩霞.马克思世界观的内涵及特点[J].理论探讨,2011(4)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
    ②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J].哲学研究,2010(10)
    ③ 屈莲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与大学生成长[J].理论月刊,2005(3)
    ④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4.
    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3.
    ⑥ 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4.
    ⑦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J].哲学研究,2010(10).
    ①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4.
    ② 王兆国.努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求是,2011(2).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5.
    ② 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4.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6.
    ④ 金听.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53.
    ⑤ 张玉芬.大学生人格教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3.
    ⑥ 胡旋.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289.
    ⑦ 赵洪云.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J].现代教育科学,2005(6).
    ① 张岱年.儒家理想人格与现代化[J].书林,1990(2)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2.
    ③ 张玉芬.大学生人格教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33)
    ④ 杜.舒尔茨.成长心理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8.17-18.
    ⑤ 王萍.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9.
    ①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0.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2.
    ③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1.
    ① 程潮.“精神支柱”与中华民族精神[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③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
    ① 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9-15].
    ② 刘济良.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111.
    ①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长春:吉林大学,2004.160.
    ①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长春:吉林大学,2004.155.
    ② [瑞士]汉斯.昆著,杨德友译.论基督徒(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5.55.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6.
    ① 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75.
    ① 魏长领.简论信仰的张力[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③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32.
    ④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4.
    ⑤ 王兆国.努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求是,2011(2).
    ①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3.
    ① 刘慎.完善环境熏陶功能,增强学校教育魅力[J].现代教育论丛,1998(6).
    ② 练庆伟.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复杂性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118-119.
    ① 练庆伟.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复杂性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114.
    ① 秦元海.论科学精神——兼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D].上海:复旦大学,2006.14.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3.
    ③ 刘龙伏.科学精神涵义辨析[J].江汉论坛,2003(12)
    ④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
    ② 郝文武.当代人文精神的特征和形成方式[J].教育研究,2006(10).
    ③ 周国平.周国平人文讲演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15
    ④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沈阳:辽宁大学,2010.29-31.
    ① 范美香.论人文精神的培养与21世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6).
    ②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8.
    ① 陈国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之三——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基本内容[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6).
    ② 陈国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之三——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基本内容[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6).
    ③ 周晓红,王轮.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④ 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230.
    ①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9.
    ①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
    ②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8
    ① 李慎明.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价值[N].光明日报,2006-3-18(2)
    ① 李慎明.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价值[N].光明日报,2006-3-18(2)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37.
    ①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1.
    ② 礼记[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202.
    ③ 赵守正.管子通解(上册)[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253
    ④ 老子注,东篱子解译.道德经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121.
    ⑤ 冀昀.左传(上册)[M].北京:线装书局,2007.369.
    ⑥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0.
    ⑦ 张载.正蒙会稿(一、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160.
    ⑧ 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30
    ⑨ 赵守正.管子通解(上册)[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208
    ⑩ 老子注,东篱子解译.道德经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10.
    ① 老子注,东篱子解译.道德经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5.
    ② 黎靖德.朱子语类(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4.148.
    ③ 黎靖德.朱子语类(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4.148.
    ④ 礼记[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37.
    ⑤ 礼记[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37.
    ⑥ 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J].云南社会科学,2005(7).
    ⑦ 柴艳萍.发扬中国革命传统,培育中华民族精神[J].人民教育,2004(8).
    ①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③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03.
    ④ 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
    ⑤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03.
    ⑥ 柴艳萍.发扬中国革命传统,培育中华民族精神[J].人民教育,2004(8)
    ①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73.
    ② 黄蓉生,邓卓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专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40-341.
    ①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王家驹译.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50.
    ① 李明军.庄子解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63.
    ② 盖伯琳.信仰的智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7-270.
    ③ 盖伯琳.信仰的智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3.
    ① 谷佳媚.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关系的本真[J].河南社会科学,2011(5).
    ② 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9.
    ③ 张白茹.沟通理论在学校思想教育中的应用[J].学海,2007(5).
    ①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
    ① 刘树宏.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179.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2.
    ③ 陆扬,潘韩伟.《圣经》的文化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6.
    ④ 赵书.佛经的智慧[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638.
    ① 刘树宏.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179.
    ② 许崇德.中国宪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23
    ③ 五四前后周恩来同志诗文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356-357.
    ① 李建华.论道德情感体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② 蒋文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39
    ① 聂丽琴.大众文化的传播特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创新[J].求实,2010(11)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
    ② 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74.
    ① 赵婀娜.高校育人,新起点上再奋进——中央16号文件印发以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述[N].人民日报,2012-6-20(7)
    ①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2-12-29(4).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
    ①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7.
    ② 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232-251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6.
    ① 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173
    ② 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123
    ③ 宋江涛,宋新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结合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3(2).
    ④ 孟子[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203
    ①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3.
    ② 礼记[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84
    ③ 杨威.借鉴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8.
    ①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4-25(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①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172-173.
    ① 张丽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3、4、9、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列宁全集(第5、6、7、38、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列宁全集(第24、27、46、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毛泽东选集(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毛泽东文集(第7、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邓小平文选(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江泽民文选(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方志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邓颖超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8]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9]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0]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1]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李维汉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3]谢觉哉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4]恽代英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5]恽代英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6]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7]宋庆龄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8]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2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0]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1]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32]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4]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5]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6]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7]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1-4-25.
    [38]五四前后周恩来同志诗文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3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8]李源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共同致力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N].人民日报,2011-11-22.
    [1]张荣明.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秦维红.人的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7]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9]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0]朵生春.矛盾的中国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
    [11]周明.历史在这里沉思(5)[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
    [12]李素菊.青年信仰与宗教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1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5]成有信.教育政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1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7]王玄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8]刘建军.追问信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9]刘树宏.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20]黄希庭.普通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21]黄蓉生,邓卓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专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2]彭绪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23]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4]李素菊.青年信仰与宗教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25]顾伟康.信仰探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6]盖伯琳.信仰的智慧[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7]孙克强.东方信仰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28]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9]冯天策.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3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1]辞海(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2]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3]张锡金.人生哲语:信仰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34]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5]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6]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7]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8]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1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0]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2]张玉芬.大学生人格教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3]胡旋.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
    [44]周国平.周国平人文讲演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4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6]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7]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8]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9]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50]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1]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2]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3]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54]大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55]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56]常昌富,李依倩.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7]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8]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59]赵书.佛经的智慧[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60]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1]赵守正.管子通解(上册)[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62]孟子[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63]陆扬,潘韩伟.《圣经》的文化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4]礼记[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65]程文晋.自我教育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66][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7][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王家驹译.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68][瑞士]汉斯.昆著,杨德友译.论基督徒(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5.
    [69][美]阿妮达·陈著,史继平译:毛主席的孩子们[M].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
    [70][美]赫舍尔著,隗仁莲译.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71][美]威廉.F.斯通著,胡杰等译.政治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72][俄]H-M.雅科布松,王玉琴等译.情感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73][德]费希特著,梁志学,沈真译.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4][德]埃里希·弗罗姆著,陈学明译.寻找自我[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75][美]埃德加·斯诺,董乐山译.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
    [76][美]杜.舒尔茨著,李文潍译.成长心理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8.
    [77]ROBERT BROWNHILL and PATRICA SMART, POLITICAL EDUCATION[M].Roudege,1999.
    [78]ETTY A.SICHEL,'MORAL EDUCATION ChARACTER, COMMUNITY, and IDEALS[M].T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1998.
    [79]J.MARK HALSTEAD&MONICA J.TAYLOR, VALUES I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IN VALUES[M].London:Falmer Press.2006.
    [1]刘建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关天共产主义信仰的基本提法和观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6).
    [2]刘建军.马克思主义学术视野中的信仰概念[J].教学与研究,2007(8).
    [3]张曙光.“信仰”之思[J].学术研究,2000(12)
    [4]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2)
    [5]陈建民,阳鲁平.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J].求索,2004(6)
    [6]秦维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J].晋阳学刊,2007(5)
    [7]习蓉晖,张帆.创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
    [8]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时代性[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6)
    [9]荆学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5)
    [10]刘晓凯.信仰的一般本质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J].人文杂志,2000(6)
    [11]万美容.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综合化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2008(11).
    [12]张白茹.沟通理论在学校思想教育中的应用[J].学海,2007(5).
    [13]李玥.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1(23)
    [14]谷佳媚.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关系的本真[J].河南社会科学,2011(5).
    [15]练庆伟.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复杂性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16]靳玉军,陈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论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7]王域霞.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与教育[J].理论学习,2011(7)
    [18]刘济民.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19]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1]张再兴,张瑜.加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J].高校理论战线,2006(5)
    [22]宋江涛,宋新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结合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3(2)
    [23]林雪原.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前进,2010(7)
    [24]冯天策,吴瑞敏.论人类信仰活动中的情感因素[J].理论学刊,2006(12)
    [25]李军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J].云南社会科学,2005(7)
    [26]朱水龙.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D].上海:复旦大学,2010.
    [27]冯天策.论情感在信仰中的二重性作用和历史消长[J].哲学研究,2004(9)
    [28]许纪霖.道统、学统与正统[J].读书,1994(5)
    [29]王颖.当代青少年宗教信仰现象研究——基于对西部地区的调查与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10.
    [30]邓文科.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与思考[J].民族研究,2002(2)
    [31]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2]聂丽琴.大众文化的传播特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创新[J].求实,2010(11)
    [33]张宝君.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34]李文冰.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教育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0(4)
    [35]柴艳萍.发扬中国革命传统,培育中华民族精神[J].人民教育,2004(8)
    [36]荆学民.论信仰的特性[J].晋阳学刊,1994(5)
    [37]马晓燕.当代中国人信仰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8]赵洪云.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J].现代教育科学,2005(6).
    [39]马永忠.试论马克思主义信仰[J].甘肃理论学刊,2000(1)
    [40]刘建军.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本质内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
    [41]张丽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42]李金和.论马克思人的“三重本性”与人的全面发展[J].学术论坛,2011(1)
    [43]吴向东.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
    [44]郑永廷,石书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 究,2002(1)
    [45]咎玉林,郑永廷.高校德育与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46]焦荣华.论当代大学生终极关怀意识的缺失与培养[J].教育探索,2011(2)
    [47]黄超.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探索,2011(7)
    [48]李芳.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9]徐晓宁.当代大学生政治能力培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50]秦元海.论科学精神——兼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D].上海:复旦大学,2006.
    [51]刘慎.完善环境熏陶功能,增强学校教育魅力[J].现代教育论丛,1998(6)
    [52]王玉萍.论大学生的政治能力及其培养[J].中州学刊,2006(4)
    [53]李芳.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4]魏长领.简论信仰的张力[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2)
    [55]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长春:吉林大学,2004.
    [56]蒋德勤等.蚌埠市在校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1(4)
    [57]王兆国.努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求是,2011(2)
    [58]杨仁忠,屈彩霞.马克思世界观的内涵及特点[J].理论探讨,2011(4)
    [59]侯惠勤.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四大基本命题辨析[J].哲学研究.,2010(10)
    [60]王玉楔.认识论、方法论研究的可喜成果[J].人文杂志,1991(2)
    [61]杨威.借鉴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62]屈莲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与大学生成长[J].理论月刊,2005(3)
    [63]李楠.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与不断推进理论创新[J].江汉论坛,2011(7)
    [64]金听.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53.
    [65]赵洪云.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J].现代教育科学,2005(6)
    [66]张岱年.儒家理想人格与现代化[J].书林,1990(2)
    [67]桑春红.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理想人格[J].学术交流,2007(7)
    [68]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沈阳:辽宁大学,2010.
    [69]姜建成.论当代大学生精神支柱建设[J].江苏高教,1998(5).
    [70]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论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
    [71]刘龙伏.科学精神涵义辨析[J].江汉论坛,2003(12)
    [72]周晓红,王轮.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73]陈国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之三——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基本内容[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6)
    [74]郝文武.当代人文精神的特征和形成方式[J].教育研究,2006(10).
    [75]魏长领.简论信仰的张力[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