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以山东省L村为研究个案,围绕这一个案,对该地20世纪90年代前和90年代以后村民的生存方式于环境的深刻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比与分析,对围绕L村环境污染引发的环境维权和环境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经验层面对如下两个问题给予了回答,即乡村社会的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怎样的逻辑性关联;在现有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社会关系形态下,环境污染的治理面临哪些结构性与制度性困境,熟人伦理与乡村社会秩序又是如何作用并加强了环境污染的形成机制与环境治理的破坏机制的。
     研究试图通过环境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与制度之间的互动逻辑展开问题的分析,从人类的生存方式与环境的关联性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并得出如下结论:与传统社会中村民的生存方式相比,现在村民的生存方式更具环境破坏性。村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生活者,而无论是作为生产者还是作为生活者,村民的行为都在污染着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说村民作为生存者正在日益致害者化。而由村民的现有生存方式决定的乡村社会关系形态也从侧面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行为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突出地表现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之中。我们看到同为致害者和受害者的村民,对于环境治理有着一种矛盾的情感,他们本身并不排斥污染治理,但又迫于生存的压力而不得不使自己受害。
     乡村环境问题的形成是由不合理的生存方式造成的,而造成这种不合理生存方式的根源在于还不协调、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使得生产按照资本的逻辑加速运转,在这种体制中,利润始终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处于市场竞争中的经济行动主体有足够的动力将自己的生产成本外部化,只要外部化生产成本的代价小于由他的行动选择而产生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资本的逐利本质使得生产系统的问题域只限于如何最大限度的攫取现有环境资源并从中渔利,而对于环境系统由此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和社会为此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则不加顾及。外部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路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又使得市场调节机制面临失灵。这时就要求政府在环境保护的责任上应有足够的担当,利用法律和政策手段规制市场行为,堵住成本外部化的输出通道,从而在经济与环境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形成有序的运转。然而,现实中政府却往往担当着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角色,社会角色的错位致使它有意无意的将一只脚牢牢地踏到了“苦役踏车”的脚踏板上,与市场主体合力构成“苦役踏车”的左右两翼,共同促动其顺利前行。社会在市场与政府的合力下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同时也会出于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和对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的满足,而屈从于前行的踏车。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政府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重心均置于城市社会之中,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均以城市社会和工业污染为依归,从而使得乡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处在快速转型期的中国乡村社会,正在被资本运转的逻辑日益解构,由村民群体结构而成的乡村社会单元也因村民的渐进式流出而开始式微。
     研究认为乡村环境问题是经济、制度和社会互动不良造成的结果,破解之道就是建立市场与政府的双向调节机制,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在政府的政策规制下实行污染者付费制,同时加大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转变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并试图重建乡村社会秩序。而所有这些治理策略都离不开村民的参与,只有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并充分尊重和挖掘村民的智慧,环境治理问题才能找到可行的路径。
     此外,本研究还尝试拓展运用了“生活者的致害者化”和“生活环境主义”两个理论。研究发现,在中国本土,特别是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案例中,与日本本土的情形有较大的不同,这两个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案例中的现实情况,因此,笔者将其拓展为“生存者的致害者化”和“生存环境主义”,以期能够符合我国的本土实践。
Basing on a case study on L country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deep influence, which is the villagers'life style exerted on the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period that is before the1990s and after the1990s deliberately, then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right maintenance and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attern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in L country thoroughly as well. Next, this research answers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Firstly,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 which are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the country, as well as the logical relevance between such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untry life and product style. Secondly, under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 which is mainly consiste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ant life style and the country network, what are the structural and institutional dilemmas that are faced when administrating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what's more, how the acquaintance ethics combined with the country rules function, meanwhile strengthen the pollutio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damage mechanism of the environment governance.
     The article advances the analysis under the interaction logic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ety,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y,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institution. The researcher studies the above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human's survive way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villagers', the modern villagers' life style is more destructive. The modern villagers are both the producer as well as the consumer, no matter which role they are taking in, the villagers' conduction is polluting the surrendering environment, in other word, as survivors the villagers are being to be destroyers. What's worse the country society network, determined by the villagers' current life way, also reinforces the harmful influence that the residents bring to the environment. Such harmful effects show up in the progress of the pollution governance. Here we are able to figure it out that as the destroyer and the victim at the same time the villagers keep a contradictory attitude toward the environment governance. On the one hand, they don't repel the pollution governance, but on the contrary, being compelled by the survival, they have to be the victim without choice.
     The formation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 problem is caused by the unreasonable survive way, further, the irrational life way roots in the not yet coordinate and r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 and the rural-urban dualistic social 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fasten the production operation under the capital logical, in this institution, profit is the eternal target pursued by people. As the main subject of the market economy, participators are supposed to exteriorize the own cost only if the external production cost less than the environment cost and the society cost generated by his own action choice. The essence of pursuing the profit of the capital limits the production system in how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which can be seize up from the available environment, meanwhile, neglecting the subsequent environment problem and the price the whole society would pay. Interiorize the external cost is one key to such problem, unfortunately under the most circumstances, the public character of the environment leads the market regulation out of efficacy. Hence, the government is supposed to take the burden when faced with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in order to cut up the cost externalize channel, combine the legal measure with the policy to standardize the market conduction, and thus, construct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also make the economic operation successfully and orderly. However, in the reality, the government always takes a role as the promoter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such mal-position of the government's social role leads to it being a part of 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 intentionally or unconsciously, and together with the other market subjects, being the both wings of 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 finally, making it forward smoothly. The society sometime feels incompetent under the power tha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meanwhile, when thinking of the own-benefit pursui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growing consumption desire, the society would yield to this "treadmill". Under the peculiar dualistic of China, the key poin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s in the city, and the policy of the environment governance are generally based on the city development and the industry pollution, thus, the rur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has no suitable law. The country society, under such a rapid transition, are being deconstructed by the capital logic, and the village unit, consisted of the villager structure, are beginning to be weaken caused by the gradual outflow of the residents.
     Through the research we can point out that the rural environment problem is a complicity brought about by the discordant interaction amo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and society, therefore, the outlet of such dilemma is to establish a bilater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interiorize the external cost. And put the "polluter pays" in to practice under the relevant policies, while invest the rur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more, transit the current rural-urban dualistic social structure and try to rebuild the country society order. After all, all these governance policies can't come true without the villagers' participation, only after mobilize the villagers' enthusiasm, respect, excavate the villagers'wisdom can find the key to such environment governance.
     Besides, this article have tried to use the "livers to be the destroyers" theory and "living environmentalism" theory. After the study, in China, the situation differs from that in Japan. Especially in the case referred in this article, the two theories are not likely to explain the real condition incisively, hence, the researcher expand them to be "survivors to be the destroyers" and "surviving environmentalism", for the sake of according with the native practice in China.
引文
① 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① 包智明,《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学海》,2010年,第2期。
    ① 赫晓霞,栾胜基,艾东:《传统生存方式变迁对农村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第15卷第6期,2006年11月18日。
    ② 乐小芳:《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农村环境影响的分析》,《内蒙古环境科学》第1卷第1期,2009年2月28日。
    ③ 乐小芳:《我国农村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年第4期。
    ④ 陈华东:《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成因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河海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第16-32页。
    ⑤ 党荣:《农民生产方式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3期。
    ① 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① 陈阿江:《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浙江学刊》,2008年,第4期。
    ② 徐寅,耿言虎:《城郊村落水环境恶化的社会学阐释——下石村个案研究》,《河海大学学报》第12卷第2期,2010年6月。
    ③ 田翠琴,赵志林,赵乃诗:《农民生活型环境行为对农村环境的影响》,《生态经济》,2011年,第2期。
    ④ 谭干保,钟毅平:《农民的非理性环境行为及其归因》,《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第24卷第5期,2006年9月。
    ⑤ 洪大用:《我国城乡二元控制体系与环境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⑥ 洪大用,马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⑦ 王晓毅:《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学海》,2010年,第2期。
    ① 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5期。
    ② 顾金土:《乡村工业污染的社会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③ 贾凤姿,杨驭越:《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透析》,《辽宁大学学报》第38卷第3期,2010年5月。
    ④ 张玉林:《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学海》,2010年,第2期。
    ① 任丙强:《农村环境抗争事件与地方政府治理危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② 韩宗生:《农民环境抗争事件中地方政府消解策略分析》,《新疆社科论坛》,2012年,第4期。
    ③ 黄家亮:《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④ 罗亚娟:《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学海》,2010年,第2期。
    ⑤ 陈占江:《农民环境抗争的逻辑与困境——以湖南省湘潭市Z地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第123-126页。
    ① 景军:《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26卷第4期,2009年12月。
    ② 李晨璐,赵旭东:《群体性事件中的原始抵抗——以浙东海村环境抗争事件为例》,《社会》第32卷第5期,2012年。
    ③ 童志峰:《动员结构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理论月刊》,2012年,第5期。
    ④ 韩甜:《地方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责任及实现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9年,第35-39页。
    ① 刘兵红:《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乡镇政府行为——基于芜湖A村的调查》,硕学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第24-30页。
    ① 陈占江:《农民环境抗争的逻辑与困境——以湖南省湘潭市Z地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第135-136页。
    ① 朱秀梅:《人类生存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7年,第7页。
    ② 参见:百度词条。
    ③ 林学俊:《从生存方式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探求》,2010年,第1期。
    ① 李荫榕,马晓辉:《论生产方式及其在信息时代的变革》,《理论月刊》,2004年,第2期。
    ② 赵家祥:《生产方式概念含义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第44卷第5期,2007年9月。
    ③ 漆志平,李洪君:《生产方式的含义、内容和内在矛盾——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东莞理工学院学报》第16卷第2期,2009年4月。
    ④ 参见:百度词条.
    ⑤ 乐小芳:《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农村环境影响的分析》,《内蒙古环境科学》第1卷第1期,2009年2月。
    ⑥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⑦ 王雅林:《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基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生活/生产互构论”》,《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① 徐正明主编:《生活方式纵横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2-3页。
    ② 王伟光,李廖杳,王建武等:《社会生活方式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39页。
    ③ 康秀云:《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第12页。
    ④ 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4-29页。
    ① 鸟越皓之:《日本的环境社会学与生活环境主义》,闰美芳译,《学海》,2011年,第3期。
    ② 鸟越皓之:《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宋金文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0-56页。
    ① 刘小峰:《从“有形村落”到“无形中国”社区研究方法中国化的可能路径》,《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2012年2月13日,第B03版。
    ② 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77-112页。
    ① 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82-484页。
    ② 肠衣加工以动物小肠为原料(主要是羊、猪的小肠),经过人工处理,去掉小肠内容物及肠壁上的油脂和附着物,只保留肠皮。肠衣的用途比较广泛,除了用来灌制香肠以外,其下脚料还可以用来作为医疗中的手术缝合线。
    ① 山东省LL县史志编纂委员会:《LL市志》,济南:齐鲁书社,2008。
    ① 山东省LL县史志编纂委员会:《LL市志》,济南:齐鲁书社,2008。
    ① 上述信息均参考《LL县志》、《LL市志》资料。
    ① 上述三个村子的基本情况基于笔者对三个村子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得来。
    ① 插具,也叫“插套”或者“搭套”,是人们为了在耕作时配齐牲畜和农具,在有牲畜农户之间形成的一种互助合作形式,在集体经济时代以前的华北地区比较普遍。
    ① 参见《LL县志》、《LL市志》资料。
    ① 王雅林:《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基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生活/生产互构论”》,《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① 谭千保,钟毅平:《农民的非理性环境行为及其归因》,《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第24卷第5期,2006年9月。
    ②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
    ③ 萧正洪:《传统农民与环境理性——以黄土高原地区传统农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9卷第4期,2000年12月。
    ① 徐晓霞:《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农业绿色补贴效应》,《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① 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编:《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
    ① 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编:《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第190页。
    ① 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0-131页。
    ① 彭华民:《炫耀消费探析》,《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① 朱晓阳:《地志与家园:小村故事(2003—-200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3页。
    ① 蒋国保:《从技术化生存到生态化生存——人的生存方式的当代转向》,《南昌大学学报》第43卷第3期,2012年5月。
    ① 效价指的定肝系钠的质量票,一般来说,用于医疗的肝素钠,按照干燥品计算,每1mg的介入价不得少于150单位。
    ② 郑利:《环境与发展之关系研究》,《环境保护科学》第29卷总第118期,2003年8月。
    ① 谭千保,钟毅平:《农民的非理性环境行为及其归因》,《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第24卷第5期,2006年9月。
    ① 黄国勤,王兴祥等:《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生态环境》第13卷第4期,2004年11月。
    ② 王敬国:《农用化学物质的利用与污染控制》,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③ 卢怡,张无敌:《农药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与技术》第23卷第1期,2003年2月。
    ①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3-84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30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4页。
    ① 深描也称厚描,是人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格尔茨的解释人类学以深描概念为其核心,在其论文《深描: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一文中,格尔茨给出了他个人对于人类学研究思考的成果。他借助赖尔的“深描”一词来表达对于民族志的写作要求。引自澜清:《深描与人类学田野调查》,《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l期。
    ① 包智明:《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学海》,2010年,第2期。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30页。
    ① 游祥斌,阎树全:《“电子化政府”的误区与服务型政府的创建》,《行政论坛》,2003年,第3期。
    ② 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③ 张汝立:《目标、手段与偏差——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运行困境的一个分析框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4期。
    ④ 贺雪峰,王习明:《论消极行政——兼论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浙江学刊》,2002年,第6期。
    ① Shue, Vivienne,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 Stan 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②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9-84页。
    ③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④ 李昌平:《乡镇体制改革:官本位体制向民本位体制转变》,《学习月刊》,2004年,第2期。
    ⑤ 王国平:《乡镇政权角色变革:从赢得型经纪到服务型政府》,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年,第12-26页。
    ①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防治法》等有关法律。
    ② 王惠娜:《区域环境治理中的新政策工具》,《学术研究》,2012年,第1期。
    ①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第103页。
    ② 唐兵:《公共资源的特性与治理模式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
    ③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67-76页。
    ①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准则是早期福利经济学判断社会福利改善与否的重要标准。其核心思想是如果某种经济变化的结果可以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得更坏的情况下,使一些人或至少一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好时,社会福利就会得到改善。帕累托最优是以不损害任何既得利益者为基本前提的。
    ② 贺雪峰:《中国传统社会的内生村庄秩序》,《文史哲》,2006年,第4期。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8-53页。
    ④ 邱梦华:《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以浙东南两个村为例》,上海:上海大学,2007年,第50页。
    ① 黄国勤,王兴祥等:《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生态环境》第13卷第4期,2004年11月。
    ① 徐晓雯:《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农业绿色补贴效应》,《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② 雷芸:《环境税正义论》,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第66页。
    ① 徐晓雯:《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农业绿色补贴效应》,《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①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04页。
    ② 洪大用,马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 孙加秀:《二元结构背景下城乡环境保护统筹与协调发展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第65-72页。
    ① 蒋国保:《从技术化生存到生态化生存——人的生存方式的当代转向》,《南昌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② 岩佐茂:《环境的思想》,韩立新,张桂权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148页。
    ③ 所谓“资本的逻辑”,在岩佐茂看来,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的本性,是造成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而“生活的逻辑”就是与劳动的本性相一致的、在人的生存或更好地生存中重视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方法的逻辑。参见:庄艳:《从“资本的逻辑”到“生活的逻辑”——岩佐茂的环境思想及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① 袁晓丽,吴浩,郑良永:《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研究》,《中国热带农业》总第48期,2012年5月。
    ② 汪真:《农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农业》,《福建农业》,2002年,第6期。
    ① 邱梦华:《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以浙东南两个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大学,2007年,第50页。
    ①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② 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71-104页。
    ① 陈占江:《农民环境抗争的逻辑与困境——以湖南省湘潭市Z地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第19页。
    [1]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2]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4]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6]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8]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9]费孝通:《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11]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12]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
    [15]林耀华:《金翼》,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6]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7]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9]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0]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
    [21]王敬国:《农用化学物质的利用与污染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22]王伟光,李廖杳,王建武等:《社会生活方式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23]吴毅:《小镇喧嚣》,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24]徐正明:《生活方式纵横谈》,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11月。
    [25]约翰·汉尼根:《环境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6]于建嵘:《岳村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7]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8]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29]岩佐茂:《环境的思想》,韩立新,张桂权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148页。
    [30]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31]张静:《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32]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33]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4]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35]朱晓阳:《地志与家园:小村故事(2003—200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6]Michael Burawoy,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Ethnography Unbou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37]Shue, Vivienne,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38]包智明,《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学海》,2010年,第2期。
    [39]包智明,陈占江:《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
    [40]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41]陈阿江:《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浙江学刊》,2008年,第4期。
    [42]陈阿江:《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学海》,2007年,第1期。
    [43]陈阿江:《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学海》,2008(4).
    [44]段满江:《全球化视野中人的生存方式探析》,《榆林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45]党荣:《农民生产方式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3期。
    [46]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1期。
    [47]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8]高崇,王德海:《新时期农村社区的非正式群体探讨——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2期。
    [49]高锐:《从人的生存方式看人与自然地关系》,《延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50]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7期。
    [51]洪大用:《我国城乡二元控制体系与环境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52]洪大用,马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53]黄国勤,王兴祥等:《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生态环境》第13卷第4期,2004年11月。
    [54]扈红英,白炳琴:《科技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方式》,《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55]黄家亮:《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56]贺雪峰:《论村级权力的利益网络》,《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
    [57]贺雪峰:《农村税费改革的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8]贺雪峰:《取消农业税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59]贺雪峰:《中国传统社会的内生村庄秩序》,《文史哲》,2006年,第4期。
    [60]贺雪峰,王习明:《论消极行政——兼论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浙江学刊》,2002年,第6期。
    [61]赫晓霞,栾胜基,艾东:《传统生存方式变迁对农村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第15卷第6期,2006年11月18日。
    [62]黄晓云:《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嬗变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学刊》,2012年,第12期。
    [63]何艳玲:《西方话语与本土关怀——基层社会变迁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研究综述》,《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4]韩宗生:《农民环境抗争事件中地方政府消解策略分析》,《新疆社科论坛》,2012年,第4期。
    [65]蒋国保:《从技术化生存到生态化生存——人的生存方式的当代转向》,《南昌大学学报》第43卷第3期,2012年5月。
    [66]贾凤姿,杨驭越:《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透析》,《辽宁大学学报》第38卷第3期,2010年5月。
    [67]景军:《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26卷第4期,2009年12月。
    [68]江莹:《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评析》,《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69]李宾,张象枢:《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研究》,《生态环境》,2012年,第4期。
    [70]李晨璐,赵旭东:《群体性事件中的原始抵抗——以浙东海村环境抗争事件为例》,《社会》第32卷第5期,2012年
    [71]李昌平:《乡镇体制改革:官本位体制向民本位体制转变》,《学习月刊》,2004年,第2期。
    [72]林德宏:《自然·生存方式·人的本性》,《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73]澜清:《深描与人类学田野调查》,《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74]刘新:《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原因探析》,《农业经济》,2009年,第5期。
    [75]刘小峰:《从“有形村落”到“无形中国”社区研究方法中国化的可能路径》,《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2012年2月13日,第B03版。
    [76]乐小芳:《我国农村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年第4期。
    [77]乐小芳:《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特征及其对农村环境影响的分析》,《内蒙古环境科学》第1卷第1期,2009年2月28日。
    [78]林学俊:《从生存方式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探求》,2010年,第1期。
    [79]卢怡,张无敌:《农药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与技术》第23卷第1期,2003年2月。
    [80]李永杰:《文化的哲学层面——生存方式论析》,《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
    [81]罗亚娟:《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学海》,2010年,第2期。
    [82]李荫榕,马晓辉:《论生产方式及其在信息时代的变革》,《理论月刊》,2004年,第2期。
    [83]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84]李争争:《外部成本内部化,让市场主体对环境消费做出新选择》,《改革与战略》,1997年,第5期。
    [85]鸟越皓之:《日本的环境社会学与生活环境主义》,闰美芳译,《学海》,2011年,第3期。
    [86]鸟越皓之:《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宋金文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0-56页。
    [87]欧阳静:《乡镇权力运作的逻辑》,见吴毅编:《乡村中国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88]彭华民:《炫耀消费探析》,《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89]曲燕:《熵定律下新型生存方式的哲学思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90]漆志平,李洪君:《生产方式的含义、内容和内在矛盾——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东莞理工学院学报》第16卷第2期,2009年4月。
    [91]任丙强:《农村环境抗争事件与地方政府治理危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92]饶静,叶敬忠:《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政权的“政权依附者”角色和行为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4期。
    [93]孙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与思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07,10月11日。
    [94]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
    [95]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第1期。
    [96]田翠琴,赵志林,赵乃诗:《农民生活型环境行为对农村环境的影响》,《生态经济》,2011年,第2期。
    [97]唐兵:《公共资源的特性与治理模式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98]唐利平:《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99]谭于保,钟毅平:《农民的非理性环境行为及其归因》,《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第24卷第5期,2006年9月。
    [100]田先红:《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的乡镇政权研究:回顾与前瞻——一项对1990年以来相关文本的检视》,《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01]童志峰,黄家亮:《通过法律的环境治理:“双重困境”与“双管齐下”》,《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02]童志峰:《动员结构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理论月刊》,2012年,第5期。
    [103]王惠娜:《区域环境治理中的新政策工具》,《学术研究》,2012年,第1期。
    [104]王慧敏,李保东:《农民冲破城乡二元化格局的探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年,第2期。
    [105]王建平:《从当代中国研究反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学术交流》,2003年,第5期。
    [106]王能东:《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22卷,2009年。
    [107]王能东:《技术生存自反性与生存方式变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6页。
    [108]王晓毅:《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学海》,2010年,第2期。
    [109]王雅林:《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基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生活/生产互构论”》,《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10]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11]汪真:《农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农业》,《福建农业》,2002年,第6期。
    [112]项继权:《中国乡村治理的层次及其变迁:兼论当前乡村体制的改革》,《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113]夏维中:《市民社会:中国社会近期难圆的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5期。
    [114]徐晓雯:《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农业绿色补贴效应》,《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15]萧正洪:《传统农民与环境理性——以黄土高原地区传统农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9卷第4期,2000年12月。
    [116]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17]徐寅,耿言虎:《城郊村落水环境恶化的社会学阐释一——下石村个案研究》,《河海大学学报》第12卷第2期,2010年6月。
    [118]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19]叶文虎、邓文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塑建新的生存方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1卷第4期,2001年。
    [120]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21]袁晓丽,吴浩,郑良永:《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研究》,《中国热带农业》总第48期,2012年5月。
    [122]游祥斌,阎树全:《“电子化政府”的误区与服务型政府的创建》,《行政论坛》,2003年,第3期。
    [123]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24]周丽晖,严盖:《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生态经济》,2007年,第12期。
    [125]周晶:《当代中国环境问题根源初探》,《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126]张金俊:《国内农民环境维权研究:回顾与前瞻》,《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27]赵家祥:《生产方式概念含义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第44卷第5期,2007年9月。
    [128]朱莉:《论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29]郑利:《环境与发展之关系研究》,《环境保护科学》第29卷总第118期,2003年8月。
    [130]郑克岭,颜冰,匡瑾璘:《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论意蕴及阶段性特征分析》,《赤峰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31]张汝立:《目标、手段与偏差——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运行困境的一个分析框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4期。
    [132]曾小五:《生存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危机——兼评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8期。
    [133]张玉林:《另一种不平等:环境战争与“灾难”分配》,《绿叶》,2009年,第4期。
    [134]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5期。
    [135]张玉林:《中国农村环境恶化与冲突加剧的动力机制》,见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9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6]张玉林:《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学海》,2010年,第2期。
    [137]周志家:《环境保护、群体压力还是利益波及——厦门居民PX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动机分析》,《社会》,2011年,第1期。
    [138]陈华东:《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成因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河海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
    [139]陈占江:《农民环境抗争的逻辑与困境——以湖南省湘潭市Z地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40]顾金土:《乡村工业污染的社会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141]韩甜:《地方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责任及实现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9年。
    [142]康秀云:《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43]雷芸:《环境税正义论》,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44]邱梦华:《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村庄秩序——以浙东南两个村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大学,2007年。
    [145]孙加秀:《二元结构背景下城乡环境保护统筹与协调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46]童志锋:《农民集体行动的困境与逻辑——以90年代中期以来的环境抗争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47]王国平:《乡镇政权角色变革:从赢得型经纪到服务型政府》,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年。
    [148]朱秀梅:《人类生存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7年。
    [149]庄艳:《从“资本的逻辑”到“生活的逻辑”——岩佐茂的环境思想及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50]刘兵红:《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乡镇政府行为——基于芜湖A村的调查》,硕学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51]山东省LL县史志编纂委员会:《LL县志》,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152]山东省LL县史志编纂委员会:《LL市志》,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
    [153]山东省LL市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LL统计年鉴》,内部资料。
    [154]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编:《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55]《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156]孙立平:《转型陷阱,中国面临的制约》,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15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防治法》。
    [158]百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