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高等教育教学的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教学的理念、模式及内容也进行着不断的变革。
     本文系统地分析、研究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实践规律,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概念进行了合理的定位,构建了科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在大量数据分析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本学科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对国内外同类专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在结合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发展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论文阐明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学科特征,根据研究成果,并结合学科特征,运用基于格栅获取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系统工程中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TOPSIS法)及聚类分析法,优化设计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及其下设的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管理科学四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适应新的培养模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确立了全方位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合理方案。
     本文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战略,以期对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有益参考。目的在于培养出高质量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人才。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key factor in further improving the citizen’s quality.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disciplines. The teaching concepts, modes and cont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keep on reforming.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of MSE disciplines. In this thesis, a reasonable concept of MSE disciplines is defined and a scientific system for MSE discipline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great lot of demonstration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 this thesis presents the actual talents demand of the MSE disciplines in undergraduate caused by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21st century and the inherent development rule of higher education. Meanwhile, comparativ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on the development of MSE disciplin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mature experience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s extracted in the study. This thesis also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ctuality of MSE disciplines.
     This thesis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MSE disciplines, by using fuzzy Borda number analytical method based on raster data acquisition. DEA method, TOPSIS method and Clustering Analytical method are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raining objectives of MSE disciplines and the courses of its subordinate disciplines, such as Industri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ystem, Management Science. This thesis brings forward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ans for new training mode and creates faculty construction solution.
     This thesis establishes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rough the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MSE disciplines, aimed to provide a benefi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of MSE discipline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train high-quality talents of MSE.
引文
[1] 周济,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R],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1999 年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马陆亭,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政策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
    [4] 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5] 陈士俊,王树恩,季子林,科学技术论与方法论纲要[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6] [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前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 杨传珠,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 魏玉山,杨贵山,西方六国出版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
    [9] [美]W.J.邓肯,伟大的管理思想[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10] [日]三户公,李爱文译,管理学与现代社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1] [美]总统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高亮华等译,改变 21 世纪的科学与技术——致国会的报告[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2] [美]乔根森等,李京文等译,生产率与美国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13] 乌家培,论管理科学的发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0
    [14] [美]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 张京京译,科学技术和联邦政府:新时代的国家目标[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5] 孙钱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6] 李兴山,刘潮,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1
    [17] [美]丹尼尔 A.雷恩(Daniel A.Wren),赵睿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 [美]斯蒂芬·P.罗宾斯,大卫·A.德森佐,管理学原理[M],毛蕴诗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9] [美]F.W.泰勒(Frederick W,Taylor),韩放译,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20] [法]H.法约尔(Henri Fayol),曹永先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21] 杨砾,当代西方管理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22] [美]理查德·L.达夫特,多箩西·马西克,管理学原理[M],高增安,马永红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3] [美]乔·L.皮尔斯(Jon L.Pierce),[美]约翰·W.纽斯特朗(John W.Newstrom)编,东方慧译,管理宝典:开创管理新纪元的 36 部经典著作集粹[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4] 曹元坤,管理方式变革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5] [英]安德泽杰·胡克金斯基(Andrzej A.Huczynski),王宏方译,管理宗师:世界一流的管理思想[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6] 于畅海,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泰勒[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27] [美]G.萨尔文迪等,现代管理工程手册(上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28] [美]G.萨尔文迪等,现代管理工程手册(下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29] 朱镕基,管理科学——兴国之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 1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1996
    [30] 朱明伟,中国管理文化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31] 周国林,古人管理思想与谋略(白话本)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2] 王武瀛,管理思想通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3] 何征,严映鎳,管理思想演进与现代企业管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4] 孙耀君等,管理思想发展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35] 柴森林,刘恩化等,管理史鉴[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36] 刘铢,历史与企业家的对话:关于历史管理学的思考[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37] 许康,劳汉生,中国管理科学历程[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8] 沈桐生,光绪政要第 21 卷第 17 册[M],1991
    [39] 关学增,郭常英,管理思想史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40] 舒新城,中国控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1] 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学校[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
    [42] [美]约瑟夫.M.普蒂(Joseph M.Putti)等,丁慧平,孙先锦译,管理学精要·亚洲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3] 刘源张,中国管理科学当前的任务[J],中国科学基金,1996
    [44] 汪寿阳,李若筠等,管理科学的攀登者[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5] 肖云龙,别无选择——中国创新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46] [美]F.W.泰勒(Frederick W.Taylor),韩放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47] 刘源张,中国管理科学历程(序) [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8] 孙涛编,知识管理[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49] 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50] 赵中建等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 60 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1] 杨益民等,管理科学论文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
    [52] [加]Peter C. Bell, 韩世棠等译,管理科学(运筹学):战略角度的审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3] [美]威尼·L.温斯顿(Wayne L.Winston),[美]S.克利斯第安·阿布莱特(S.Christian Albright),管理科学:英文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4] 成思危,管理科学的现状与展望[J],管理科学学报,1998
    [55] 佘从国,席酉民,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分析,科学学研究[M],2002
    [56] 何继善,陈晓红等,管理科学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57] 腾大春,外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58] 黄福涛,浅析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
    [59] 包建华,方文丽,管理科学学科的动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0] 胡文侃,杨汉清等,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1] 范中志,工业工程基础[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2] 卢渊源等,现代工业工程导论[M],台北:华泰书局,1993
    [63] 卢达溶,工业系统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4]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96139 文件[M],李艳,荚兰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65] 齐二石,李从东,姚钢,现代工业工程理论研究与发展概况[J],系统工程学报,1995
    [66] 齐二石等,新世纪现代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67] 王国明,简祯富,台湾工业工程理论及应用发展回顾[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
    [68] 齐二石,汪应洛,卢岚,中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J],工业工程,1999
    [69] 张银明,现代管理工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70] 宋远方,成栋,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1] 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72] 李建林等,管理工程论从[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73] 施其洲,张济民等,管理工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74] 李向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75] 中国宏观经济网,http://www.macrochina.com.cn
    [76] 钱时惕,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77]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编写组,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汇编] [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5
    [78] 朱钟隶,21 世纪世界经济走势预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
    [79] 陈玉琨,现代教育管理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
    [8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国家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汇编] [M],北京: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
    [81]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2] 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83] 董贻正,管理——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84] 李柏洲,龚新,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协调发展的理论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
    [85] 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86] 吴二持,传统文化、文化沟通与高等教育的选择[J],吉林教育科学,1996
    [87] 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信息网,http://www.crct.edu.cn
    [88]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89] [美]阿尔弗莱德.D.小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Jr)等,管理学历史与现状:英文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90] 陈宏民等,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发展报告(2004)[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91] 马庆国等,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发展报告(2005)[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科,管理科学研究集萃[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94] 汤兵勇,杨保安等,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95] 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
    [96] 胡涛,万敏,论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J],北方经贸,2003
    [97] 周听祥,梁素云,管理科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
    [98] 吴冲锋等,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 3卷):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99] 刘海军,黄岩等,管理与教育论文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100] 闫智勇,管理科学发展新趋势[J],经济师,2001
    [101]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000
    [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 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3] 张宏森,教育学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104]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http://www.nsfc.gov.cn
    [105]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 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06] 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07] 石亚军,张晓京,高教经济·管理类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材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
    [108] 张智光,管理科学教育和实践中的若干问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109] 左力,丁福臣,科学定位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J],改革纵横,2004
    [110] 马庆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5
    [111] 汪应洛,当代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与创新[J],管理学报,2005
    [112] 袁德宁,更新思想观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
    [113] 陈伏琴,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未来与发展,2000
    [114] 乌家培,面向 21 世纪的管理和管理科学[J],经济学家,1999
    [115] 陈伏琴,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未来与发展,2000
    [116] 王元战,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8
    [117] 贺国庆,华筑信,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118] 刘尧,教育评价与学校管理评论[J],教学与管理,2002
    [119] 冯慧敏等,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6
    [120] 杨季美,史本山,群体评价中的并合方法[J],系统工程,1992
    [121] 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2
    [122] [美]Jack Trout,什么是战略[M],火华强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23]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4]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25]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2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26]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27]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28]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5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9]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30] 张玲玲,刘作仪,李若筠,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战略规划研究[J],科学观察,2006
    [131] 吴岩,教育管理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2] 关晓吉,冯述虎,娄美珍,管理科学专业发展方向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
    [133] 肖昊,“211 工程”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6
    [134] 王冀生,跨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J],高教探索,1997
    [135] 曲钦岳,龚放,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1997
    [136] 梁宏,姜波,欧盟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其特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2
    [137] 夏安帮,人才预测和教育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138] 王义遒等,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美国大学访问见闻与思考[J],高等教育论坛,1996
    [139] 陈晓田,管理科学发展战略与“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遴选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
    [140] 魏权龄,数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41] 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42] 高新发,改革大学教学模式——培养大批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
    [143] 夏天阳,知识经济的挑战与高等教育的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1998
    [144] 骆永进,21 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
    [145] 成思危,认真开展案例研究,促进管理科学及管理教育发展[J],中国科学基金,2001
    [146] 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8] 余敬,毕重荣,李熙麓等,国外管理教育的特色与发展趋势[J],煤炭高等教育,1997
    [149] 刘志彪,王国生,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教学与研究,1999
    [150] 梁祖晨,王耀,关于管理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和实践[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版),1997
    [151] 昌荣,美国的高等教育与经济[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7
    [152] 高云龙,高等学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方式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
    [153] 彭先桃,国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与借鉴[J],东南亚纵横,2006
    [154] 王卓等,系统预测实用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55] 邓小春等,教育预测与规划[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6] [美]詹姆斯·昌佩(James Champy),[美]尼丁·诺利亚(Nitin Nohria),李玉霞译,管理的变革:企业管理最先进观念的转变[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美国: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8
    [157]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中国的新世纪战略: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58] 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1993年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5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0] 上海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工程项目造价概述[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161] 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62] 李曙森,李曙森文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163] 薛天祥,周海涛,“入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1
    [164] 郝克明等,面向 21 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65] 孙钱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66] 兴野,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J],建筑经济,2001
    [167] 栾庆伟,王国红等,世界经济与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168] 朱海霞,管理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
    [169] 吴价宝,21 世纪管理环境与管理科学的大趋势[J],发展研究,2001
    [170] 林孝贵,管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J],高教论坛,2002
    [171] 周绍森,储节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高校科学定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172] 潘懋元,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论坛,1996
    [173] 谢雪峰,试论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
    [174] 康全扎,陈志强,结构多样化: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J],高教探索,2003
    [175] 谈振辉,关于学科发展战略的新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
    [176] 徐警武,学科立校与加强学科建设[J],教育与现代化,2003
    [177] 潘懋元,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观[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
    [178] 许迈进,杜利平,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5
    [179] 周远清,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J],吉林教育科学,1997
    [180] 李自如,颜爱民,新经济时代的管理科学发展趋势[J],世界有色金属,2000
    [181] 袁韶莹,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21 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之一[J],吉林教育科学,1997
    [182] 袁祖望,中西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差异性及其后续影响[J],高教探索,1998
    [183] 罗云,论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2
    [184] 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回应[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3
    [185] 朱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
    [186] 徐广姝,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发展与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2
    [187] 刘益平,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1999
    [188] Rost , Lead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 ,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1991
    [189] Osama Abudayyeh,Jeffrey Russell,David Johnston,James Rowing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0
    [190] Robert K.Tener,Industry-University Partnerships for ConstructionEngineer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1996
    [187] Tin-Chun Lin,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 case[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4
    [190] Hilton,The importance of civil engineering leadership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1996
    [191] Mccuen,The elements of academic research[J],ASCE Press,1996
    [192] Bruce A.Bowman,John V.Farr,Embedding Leadership in Civil Engineer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00
    [193] Isaac M. Ntsho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ccess and equitabl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higher education[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3
    [194] Aspnes,A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requirements reported by 125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s[J],Trans. on Educ,1994
    [195] Bakos,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the 21st century[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1997
    [196] Koehn,Engineering perceptions of ABET accreditation criteria[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1997
    [197] Anthony Lowrie,Branding higher education: Equivalence and difference in developing ident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7
    [198] Enno,Professional Program Criteria for Civil Engineering Curriculums[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00
    [199] Bordogna,Tomorrow’s civil systems engineer –the master integrator[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1998
    [200]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Engineering Criteria 2000 program evaluator training[C],1997
    [201] 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http://www.cein.gov.cn
    [202]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http://www.tj-edu.net
    [203] 国家图书馆,http://www.nlc.gov.cn
    [204] 北京大学高教所,http://www.hedu.pku.edu.cn
    [205] 英国牛津大学,http://www.ox.ac.uk
    [206] 香港城市大学,http://www.cityu.edu.hk
    [207] 香港大学,http://www.hku.hk
    [208] 香港科技大学,http://www.ust.hk
    [209]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210] 中国知网, http://www.cnki.net
    [211] Elsevier Science 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sciencedirect.com
    [212] 王留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其中国特色之路[J],上海高等教育,1998
    [213] 余凯,洪成文,丁帮平等,面向 21 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
    [214] 车志荣,试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
    [215] 张大良,大学生本科课程设置及其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研究与探索,南京大学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