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在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传播格局出现变革,话语权去除中心化,微力量对现实政治产生重要影响,信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是在互联网成为主要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发生变革、网络社会话语权出现重大变化背景下的产物。这一新语境带来了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爆发的常态化、事件扩散的快速放大化、话语权争夺的白热化以及传统应对舆论模式与策略的低效化。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是突发公共事件、网民、网络、政府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非线性作用的结果,呈现出多线路的扩散路径。其演变经历了网络舆论的初生期、积蓄和发展期、高涨期、衰落和平息期四个阶段,显示出明显不同的阶段特征,表现为:突发公共事件革命化的传播方式、突发公共事件舆论传播地新中心与新权威、传播内容的标签化、参与者的非理性化、事件舆论化带来诸多困境等特性。在形成过程中,具有六大规律,即:网络舆论扩散规律、转化规律、突变规律、波动规律、共振规律与衰减规律。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一方面可以方便政府部门了解舆论动态,把握事件进程。另一方面,大量存在的负面网络舆论将破坏社会和谐、影响意识形态安全、危及执政安全,甚至直接造成社会动荡。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应对不当主要表现为:思想上认识不到事态发展的程度、反应速度落后于舆论传播的进度、经验式应对得不到当事人的认同、官方回应达不到网民期望。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应对的主体缺位、时间移位、心态失位、方法错位所致,这中间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素质、能力、方法和机制的因素。
     要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必须创新应对的理念、原则,创新应对策略。在理念上,应坚持阵地意识理念、现代传播理念、危机常态化管理理念、同频共振的理念;在应对原则上,应遵循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客观真实、以我为主、有效管理的原则。在对策上要在宏观层面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创新社会治理网上渠道,推进依法管网进程,提高党政干部网络素养;在中观上,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应对总体预案、统筹协调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评论引导机制、问责机制;在微观层面,要在信息发布时做突发公共事件“第一定义者”,应在舆源控制时同步处置网上舆情网下问题,议程设置上抢占影响舆论走向的制高点,通过网上评论以权威意见促进网民情绪理性回归。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our social life. In this era, with a microphone in front of everyone, the propagation pattern appears to be changing; the right to speak is being decentralized; Micro-forces might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real politics; the way in which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has been experiencing a revolutionary change. Public opinion through network of public emergencies, the product of a series of backgrounds----network became the main media;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hanged; the right to speak in network society had significant changes----leads to a series of situations:the normalization of public emergencies' breaking out, rapid amplification of event diffusion, the fervorization of vying for the right to speak as well as the trend of in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models and strategies to react to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through network of public emergencies is the result of kinds of factors, public emergencies, netizens, networks, gover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n nonlinear interaction and shows multi-line spreading paths. Its evolution experienced four periods, newborn, saving and development, booming, fading and subsiding, and each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tage characteristics, which was manifested as:the revolutionary mode of the transmission of public emergencies, the new center and the new authority of the transmission, the labeling content of transmission, the non-rational participants, th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he publicized event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it follows six laws, the law of diffusion, transformation, mutation, fluctuation, resonance and attenuation.
     On one hand, public opinion through network of public emergencies can help government departments easily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public opinion, grasping the course of events. On the other hand, a lot of negative public opinion will undermine social harmony, affect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threaten the governing safety, or even directly lead to social unrest.
     Improper reactions to public opinion through network of public emergencies mainly show as:responders ideologically couldn't recognize the extent of the situation development; the reaction rate lagged behind the spreading progress of the mass media; experience-based reaction couldn't be identified by interested parties; the official response couldn't reach netizens'expect.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above phenomenon conclude:the responders vacant, the response not timely, the attitude unbalanced and the methods improper, in the response, in which both subjective reasons is to blame and other factors, such as quality, competence, methods and mechanism.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public opinion through network of public emergencies, innovative response concept,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must be created. In response concept, the concept of position consciousness, modern communication, normalized management of crisi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same resonance frequency should be strictly stick to. In response principles, timely and accurate, open and transparent, objective and true, I-oriented and managing effective are all musts. In response strategies, responders should deal with from three levels respectively. At the macro level, a new pattern of guiding public opinion should be set; government's social governance online platform should be innovated;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managing network according to law and improving the network quality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also should be on the agenda. At the neutral level, mechanisms such as overall pla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rapid response mechanism, comment-guiding mechanism and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all should be set and improved. At the micro level, responders should be "The person who give the first definition" when publishing information about public emergencies, should deal with public opinion on networks and problems behind networks at the same time controlling the source of public opinion, should seize the commanding height of the trend of public opinion in agenda setting, and should also promote netizens to return to the rational regression through authoritative advice on the basis of online comments.
引文
①[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3.
    ②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1.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
    ②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27.
    ③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
    ④刘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年第12期.
    ⑤宋海龙、巨乃岐、张备、濮小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⑥李弼程、林琛、郭志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探讨[J].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
    ①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年第8期.
    ②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第4期.
    ③唐喜亮.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④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第1期.
    ①杨亚伟、陈志宏、周晓丽.风险社会视角下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特征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②宋海龙、巨乃岐、张备、濮小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③李宛平.网络时代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8期.
    ④徐敬宏、李欲晓、方滨兴、刘颖.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J].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
    ⑤刘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年第12期.
    ①宋海龙、巨乃岐、张备、濮小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②谢科范、赵湜、陈刚、蔡文静.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决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①易承志.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J].情报杂志,2011年第12期.
    ②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第4期.
    ①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18-170.
    ②参见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叶皓等.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参见曾胜泉主编.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指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曹明香、项国雄.突发事件中的网络传播——以“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事件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④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编著.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王宏伟编著.舆情信息工作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江黎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刘依卿.突发事件中主流网络媒体的作为[J].科技传播,2010年第20期.
    ①王维.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治理[J].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期.
    ②宋海龙、巨乃岐、张备、濮小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③周珂.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J].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6期.
    ④马晓筱.新媒体下政府网站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策略——以“西安”针刺事件为例[J].学理论,2011年第23期.
    ①李宛平.网络时代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8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2-233.
    ①李彪.舆情:山雨欲来——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74.
    ②参见[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①[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265.
    ①Noelle-Neumann,E.(1974),"The spiral of silence:A theory of public opinio n",Joumal of Communication 24,pp.43-51
    ②毛峰.传播学概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232-235.
    ③戴笑慧、冷天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J].《新闻记者》,2009年第7期.
    ④[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①参见[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①张铭、严强.政治学方法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228-229.
    ①[美]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M].胡泳、沈满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6.
    ②蔡文之.网络传播革命:权力与规制[M]自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1.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1.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30.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34.
    ①[美]沃纳·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59.
    ②彭兰.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变局[J].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12期.
    ③彭兰.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01.
    ①黄河.政府新媒体传播:直面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
    ① Joseph S. Nye, Jr., " The Redefinition of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 t,1999.
    ② Nye, Joseph S., and William A. Owens, 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 Foreign Affairs, Vol.75, No.2, March/April 1996, p.21; Nye, Joseph S., Bound to Lead:The Chan 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Basic Books,1990.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65
    ②转引自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212.
    ① John Arquilla and David Ronfeldt, In Athena's Camp:Preparing for Conflict in the in formation Age., Santa Monica, CA:RAND Coproation,1997,303.
    ②[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M].李旭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64
    ①[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M].李旭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64
    ①[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小革命——社交媒体推不出一个新世界,”《纽约客》,2010年10月4日。转引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174129
    ②[美]格娜兹·埃斯法德利.并不存在的Twitter革命[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1期.
    ③转引自胡泳.从内观到分享和发现微革命”[J].《新周刊》,2010年第2期.
    ①[美]耶夫根尼,莫洛佐夫.重新审视互联网[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1期.
    ②品植:“美官方资助翻墙软件,中国专家批其又挑中美矛盾,”《环球时报》,2010年5月13日.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52.
    ①谢平.以人民网强国博客为例看博客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J].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7年第4期.
    ①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J].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2期.
    ②汝信、陆学艺等.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99.
    ①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人民论坛》,2009年第16期.
    ①谢苗枫、龙瀚南.走进“公民记者”时代[N].南方日报,2010年11月8日.
    ①王铭娴.“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角色[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6期.
    ①谢耕耘.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86.
    ①谢耕耘.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86.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4.
    ③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4月.
    ①牟鹏.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及其疏导[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5月20日.
    ①燕新.网络统战:统战工作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J].中国统一战线,2009年第4期.
    ②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M].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246.
    ③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M],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246.
    ①宋恼.人民日报开微博一周揽15万粉丝[N].南方都市报2012年7月31日.
    ①李鸿文.谁的“塔西佗陷阱”[N].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2日.
    ②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269564.htm,2011年11月30日.
    ③[法]卡普费雷.谣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86.
    ①刘孟男.网络参与中群体极化行为形成机制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
    ②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39017.htm
    ③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5.
    ①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4.
    ②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一一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③田学敏.网络群极化中舆论主体正义感与非理性的博弈——以近年来的网络热点事件为例[J].《今传媒》,2011年第4期.
    ①蒲红果.借助微博提高舆论引导的传播力和有效性——以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舆论引导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8期.
    ①于志君、郭根生.“网络水军”的形成机制与传播效力研究[J].现代视听,2011年第5期.
    ②吴建群.释放“罗宾汉情结”的正面能量[N].人民日报,2012年7月3日.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0.
    ①卡普费雷.谣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3.
    ①蒋永峰.微博——碎片化时代的意义表达[J].新闻世界,2010年第9期.
    ②时报翔哥.史上最“呸”微博现身红十字会,公信力遭遇空前危机?[N].青年时报,2011年07月11日.
    ①张学洪.舆论传播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91.
    ①张淑华.“阶层分化”与“符码对抗”——当前社会性突发事件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②张淑华.新媒体语境下危机传播扩散的加速趋势透析——以新浪网两起“奶粉事件”专题报道的比较为例[J].中州学刊,2009年第3期.
    ①李昌祖、许天雷.舆论与舆情的关系辨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②刘建明.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91.
    ①百度百科.蝴蝶效应[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0.htm.
    ②[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174.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93.
    ①古斯塔夫·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96.
    ①杨亚伟、陈志宏、周晓丽.风险社会视角下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特征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②陈斯雅.网络舆论的形成规律及引导方法[J].青年记者,2010年第32期.
    ①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88.
    ①陈远章.转型期中国突发事件社会风险管理研究,中南大学2009博士学位论文.
    ①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91.
    ②论新闻媒体在“舆论波”中的“闸门”作用,河北经贸大学论文.
    ①刘建明.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35.
    ①王国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与政府应对[J].学习月刊,2011年第15期.
    ②高恩新.互联网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共意动员[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10期.
    ③吴焰.新媒体时代舆论法则思考:如何消除“偏激共振”[N].人民日报,2012年2月28日.
    ①项德生.舆论与信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173.
    ①颜廷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演变规律[N].青年记者,2011年第35期.
    ②周云倩、吴诗祺.网络舆论监督的长尾效应[J].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8期.
    ①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①曹树金、马利霞.论本体与本体语言及其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J].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98.
    ①丁未.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76-77.
    ②黄宇.新管理事典:世界最流行的168个管理新概念精汇[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87.
    ①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②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吴迎春、傅凌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7月.
    ①卡内提.群众与权力[M].冯文光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61
    ②徐春玉.好奇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①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①[美]凯斯·桑斯坦著.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郭小平.信息的“协同过滤”与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J].东南传播,2006年第12期.
    ③[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65.
    ①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M].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中文版前言.
    ② Kenwyn K Smith, The Movement of Conflict in Organizations:The Joint Dynamics of Splitting and Triangul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 34, Nol (Mar,1989), pp 1-20
    ①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
    ②王国敏、李玉峰.挑战与回应: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1期.
    ③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5.
    ①王虎.网络恶搞:伪民主外衣下的集体狂欢[J].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6期.
    ①米哈伊尔·巴赫金[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论中的问题[M].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②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184.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①张永忠.“三个代表”与我党执政理念的整合[J].理论探讨,2004年第2期.
    ①[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译林出版社,2005:286页.
    ①美国中情局对华的十条戒令[J].党政论坛,2001年第9期.
    ①谢山河、左功业、周黎.网络舆情中的安全隐患研究[J].求实,2010年第7期.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民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6:396.
    ①徐晨光.执政党执政安全多维探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5.
    ②2008年透明国际发布各国清廉指数排名.2008年12月5日访问
    ③黄宏.《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执行能力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228.
    ④常侠.《明码标价卖官”刺痛了谁的神经》[N].人民网,2006年10月6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0.
    ①黄豁、季明、李舒.基层干部执“网”能力多面观[J].隙望,2011年第40期.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①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流派、范式与路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1.
    ①参见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f?kz=11589543592012年9月6日查询.
    ①参见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4/14/13880491_0.shtml2012年9月6日查询.
    ②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①[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152.
    ②范正伟.面对质疑,更需提升“回应能力[N].人民日报,2012年08月30日.
    ①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34.
    ①彭伟步.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50-351.
    ①转引自陈相国.当政府被关进“舆论的笼子”里——从牙防组事件到卫生领域危机管理.价值中国网,2012年9月6日.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8.
    ①参见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①卿立新.论加强和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J].求索,2011年第5期.
    ①颜珂.湖南探索互联网建设管理向县市区延伸 打造疏导网络民意最短路径——红网开设82家县级分站[N].人民日报,2012年1月31日.
    ①卿立新.微博时代网络事件传播规律与处置探讨[J].求索,2010年第12期.
    ①卿立新.微博时代网络事件传播规律与处置探讨[J].求索,2010年第12期.
    ①徐敬宏、李欲晓、方滨兴、刘颖.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J].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
    ①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董幼鸿.建立政府的快速反应机制[J].党政论坛,2001年11期.
    ①李鹤.新媒体时代: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法则[N].人民日报,2010年2月2日.
    ①孟建.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研究[J].中国应急管理,2009年.
    ①卿立新.微博时代网络事件传播规律与处置探讨[J].求索,2010年第12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①叶皓.正确应对网络事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87.
    ①赵旻.从“首因效应”探索加强与改进消防网络宣传工作的一些举措[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①http://yuqing.people.com.cn/GB/210118/17821095.html,2012年8月12日访问.
    ②罗俊丽.论突发事件中的危机修复—以9·10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为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①丁卓著、曹开云.Web2.0时代议题设置的策略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期.
    ②[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
    ①[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187.
    ②张迈曾.传播学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47.
    ①李昌祖、许天雷.舆论与舆情的关系辨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
    [7]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刘建明:《舆论学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刘小燕:《中国政府形象传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杜骏飞:《政府网络危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版。
    [12]叶皓:《正确应对网络事件——政府新闻学网络案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任贤良:《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14]徐晨光:《执政党执政安全多维探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黄宏:《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执行能力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流派、范式与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彭伟步:《信息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8]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9]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0]李彪《舆情:山雨欲来——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21]戴笑慧、冷天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新闻记者》2009年第7期。
    [22]蔡文之:《网络传播革命:权力与规制》,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
    [23]谢耕耘:《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4]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25]陈力丹:《舆论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26]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德]诺尔·诺依曼:《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翁秀琪译,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28][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29][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30][美]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吴迎春、傅凌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31][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2][美]沃纳·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4][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35][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民主秩序》,三联书店1996年版。
    [36][美]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胡泳、沈满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8][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9][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版。
    [40][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2]彭兰:《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3]谢金林:《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4]樊金山:《网络舆论视域下的执政创新》,《新东方》2009年第3期。
    [5]关梅:《网络舆论的社会意义及其引导策略探析》,《东南传播》2009年第9期。
    [6]张胜珍:《论我们信息网络传播之法律特征》,《理论月刊》2007年第3期。
    [7]向春阳、马俊峰:《政府公信力:现代公共生活秩序的核心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8]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2期。
    [9]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人民论坛》,2009年第16期。
    [10]谢苗枫、龙瀚南:《走进“公民记者”时代》,《南方日报》2010年11月8日。
    [11]王铭娴:《“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角色》,《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6期。
    [12]燕新:《网络统战:统战工作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中国统一战线》2009年第4期。
    [13]李鸿文:《谁的“塔西佗陷阱”》,《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2日。
    [14]于志君、郭根生;《“网络水军”的形成机制与传播效力研究》,《现代视听》2011年第5期。
    [15]张淑华:《“阶层分化”与“符码对抗”——当前社会性突发事件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特征》,《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16]李昌祖、许天雷:《舆论与舆情的关系辨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7]杨亚伟、陈志宏、周晓丽:《风险社会视角下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特征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18]陈斯雅:《网络舆论的形成规律及引导方法》,《青年记者》2010年第32期。
    [19]王国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与政府应对》,《学习月刊》2011年第15期。
    [20]高恩新:《互联网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共意动员》,《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第10期。
    [21]颜廷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演变规律》,《青年记者》2011年第35期。
    [22]周云倩、吴诗祺:《网络舆论监督的长尾效应》,《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8期。
    [23]丁未:《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
    [24]郭小平:《信息的“协同过滤”与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东南传播》2006年第12期。
    [25]王国敏、李玉峰:《挑战与回应: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1期。
    [26]王虎:《网络恶搞:伪民主外衣下的集体狂欢》,《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6期。
    [27]张永忠:《“三个代表”与我党执政理念的整合》,《理论探讨》2004年第2期。
    [28]谢山河、左功业、周黎:《网络舆情中的安全隐患研究》,《求实》2010年第7期。
    [29]黄豁、季明、李舒:《基层干部执“网”能力多面观》,《隙望》2011年第40期。
    [30]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31]范正伟:《面对质疑,更需提升“回应能力”》,《人民日报》2012年8月30日。
    [32]刘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年第12期。
    [33]宋海龙、巨乃岐、张备、濮小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4]李弼程、林琛、郭志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探讨》,《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
    [35]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09年第8期。
    [36]许鑫、张岚岚:《基于信号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2期。
    [37]卿立新:《论加强和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求索》2011年第5期。
    [38]颜珂:《湖南探索互联网建设管理向县市区延伸打造疏导网络民意最短路径——红网开设82家县级分站》,《人民日报》2012年1月31日版。
    [39]卿立新:《微博时代网络事件传播规律与处置探讨》,《求索》2010年第12期。
    [40]徐敬宏、李欲晓、方滨兴、刘颖:《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
    [41]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2]董幼鸿:《建立政府的快速反应机制》,《党政论坛》2001年11期。
    [43]李鹤:《新媒体时代: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法则》,《人民日报》2010年2月2日。
    [44]孟建:《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研究》,《中国应急管理》2009年。
    [45]赵旻:《从“首因效应”探索加强与改进消防网络宣传工作的一些举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46]罗俊丽:《论突发事件中的危机修复—以9·10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为例》,《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47]丁卓著、曹开云:《Web2.0时代议题设置的策略研究》,《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期。
    [48]张迈曾:《传播学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李昌祖、许天雷:《舆论与舆情的关系辨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陈远章:《转型期中国突发事件社会风险管理研究》,中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2]韩丽丽:《我国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研究》,南开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3]孙启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4]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5]刘昊:《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6]张倩:《我国网络舆论的社会效应分析》,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7]黄建平:《我国网络政治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8]曾岩艳:《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调控研究》,大连理工大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9]王振远:《网络舆论的影响及其引导研究》,复旦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0]黄广发:《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1]刘慧君:《政府管理网络舆论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2]冯洁:《建构和谐有序的网络舆论机制》,浙江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3]李娜:《网络舆论管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4]刘孟男:《网络参与中群体极化行为形成机制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