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环境保护功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及其影响造成环境的负荷过大,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极限而出现的后果。从最初的环境污染,到对环境的末端治理,再到源头预防、全过程控制,环境保护的手段和方法呈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然而,由于现行主要的环境治理模式及其制度都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使其不能够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循环型社会是人类战胜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从生态的高度来看待环境,以环境承载力为考虑前提,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循环型社会的环境特点,需要运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手段来实现环境保护,即由国家进行统一地规划生产、消费、处理废弃物等一系列的活动。因此,为推进循环型社会的建立,我国需要制定符合循环型社会需要的、体现环境保护要求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作为宏观层面上最为重要的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是国家追求未来发展的最优化安排,是循环型社会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它对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是环境源头治理的最前端预防,是宏观上的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一份良好的规划可以给环境带来福音,反之则会引起对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规划可以决定是否生产、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由此可以引起是否产生、产生什么和产生多少的环境污染问题;对规划不仅可以做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评价,也可以做是否保护了环境这样的评价。因此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本身就是一份关于环境保护的国家总体规划。国家必须重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环境保护功能,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分析我国历年规划以及相关的环境法治实践发现,虽然环境保护逐步受到重视,在规划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涉及到详细规定的变化过程,但在“十一五”规划之前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环境保护总是让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十一五”规划,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至少局部地出现了以环境决定发展的规划内容,环境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对待和重视,具有历史性的进步。
     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活动进行科学规划显得日益重要。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合理统筹安排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项活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理性的规划设计和选择,对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环境保护法的完善,尤其是推进环境规划法的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规划实施效果的一部分,环境法治实践的成效取决于规划的实际执行力。如何保证规划的规范作用得以发挥,法律是最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和规范。为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证规划的认真制定和实施,从立法的角度,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法律,建立健全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法律效力、主体责任、程序以及实施机制等各方面的法律制度,确保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约束力得以充分发挥;从法律实施的角度,加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是提供规划的法律约束力的有效方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公众参与热情,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是目前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The nature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that irrational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the load is too large, more than the limit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equences. One-way from the original pollution emissions on the environment to the end of treatment, then the source of the prevention, control the entire process, means and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time. However, the limitations of ma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re no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wheel of history pushes Circulatory Society onto the stage.
     Circulatory Society is the choice to defeat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by humanity inevitably and also will be inevitable trend of our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t requires to regard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ecology highly, to consider the environmental supporting capacity as the consideration premise, to instruct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society using the ecology rule, to pursu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reunification. Using the way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 to realiz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required by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irculatory Society that means to plan th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waste treatment and other activities unified by the state. Therefore, China needs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 which in line with the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Circulator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irculatory Socie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plan on the national macro-lever planning,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 is the optimized arrangement which the nation will develop in the future and the system safeguard to realize Circulatory Society. It has the special mean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the most front-end precautionary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the integrate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macroscopically to avoid or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amage. A good plan can bring the gospel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bad one would cause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lan may decide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o produce, produce anything and the number of production, which can cause whether, what and how muc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t can be evaluated not only whether advantageous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ppraisal, but also whether to protect environment such appraisal for the plan. Therefore it can be treated as the national plan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itself. The state shall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unction of the plan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perly.
     Within analyzing the previous plans and the related environmental legal practice,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 has grown out of nothing, from touch upon to detailed stipulation which mea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 treated gradually seriously. But in the plans which was made before the eleventh p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ways not to be regarded as seriously and yielded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leventh plan which was ma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nstruction insisted on the concept of pursuing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reunification and at least appeared partially the content of development obeyed by the environment. It has significant progress because of the historic att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th the deepen awareness of our national environmental issues, it is more vital to make out the plan which taking full account of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arrange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 reasonably. It is necessary requirements and inherent needs to implement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reunific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shall be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orrectly, hand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correctly, take full account of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arrange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 reasonably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Rat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consumma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and to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Law particularly.
     As the part of plan's implementation effect,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legal practice depends on the actual execu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 plan. Law is the most standard norm which has the compulsion binding force to ensure the standard function of the plan can display.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seriousness of careful planning to ensure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the legal effect by law, which means to make out a specific law about the legal effect, legal duties, procedures, and implementation, etc.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the pla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vide the legal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The basic pow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sists in all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One of the problems urgent to be solv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when they formulate the national plan is to establish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and raise the public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引文
1曲格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
    2薛进军、荒山裕行、彭近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82页。
    3张世秋:《环境政策边缘化现实与改革方向辨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3期,第15-18页。
    4胡大源:《处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之间的政府政策选择》,《国家经济评论》,1998年第3-4期,第25-27页。
    5学界许多学者将由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将由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并反过来对人类自身造成有害影响和危害的环境问题称为人为环境问题或次生环境问题;广义的环境问题既包括原生环境问题,也包括人为环境问题;而狭义的环境问题仅是研究人为环境问题。本文中所研究的环境问题仅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
    6徐祥民、任庆、孟庆垒:《可持续发展:从发展观到法律制度》,《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7白永秀主编:《中国经济改革30年资源环境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167页。
    8 [美]赫尔曼·戴利著,诸大建等译:《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9 [日]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10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1参见Robert Hahn, Global Regulatory Refor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转引自[美]凯斯·R·孙斯坦著,师帅译:《风险与理性—安全、法律及环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12夏光著:《环境政策创新——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13杨云彦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页。
    14 [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15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第一条。
    16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页。
    17 [美]凯斯·R·孙斯坦著,师帅译:《风险与理性—安全、法律及环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
    18参见联合国《里约宣言》中原则16,http://www.acca21.org.cn/local/experi/syqhis/gjhfxuanyan.htm。
    19参见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八章第30点、第32点,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agenda21.htm。
    20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例选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参阅材料》,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326-328页。
    21参见Action plan“Simplifying and improving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COM( 2002) final,http://europa.eu/scadplus/leg/en/lvb/l66030.htm。
    22参见Reinvent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http://govinfo.library.unt.edu/npr/library/rsreport/251a.html。
    23参见联合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第30章第3点,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agenda21.htm。
    24参见Jeannine Cavender-Bares, Jill Jager: Developing a Precautionary approach: global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Social Learning Group, Learning to manage global environmental risks (Vol 1):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soci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ozone depletion, and acid rain [C]。
    25参见Convention on Access to Inform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and Access to Justice in Environmental Matters,又称《奥胡斯公约》(Arhus Convention),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aarhus/index.htm。
    26参见联合国《里约宣言》中原则10,http://www.acca21.org.cn/local/experi/syqhis/gjhfxuanyan.htm。
    27 [美]凯斯·R·孙斯坦著,师帅译:《风险与理性—安全、法律及环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28 Barry Commoner, Making peace with the Planet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90).转引自[美]凯斯·R·孙斯坦著,师帅译:《风险与理性—安全、法律及环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29国家环境保护局计划司《环境规划编写组》:《环境规划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30在1973年8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国务院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该文件规定了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31徐祥民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32 1975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关于制定环境保护十年规划和“五五”计划》中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环境规划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中。参见徐祥民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33《环境保护法》第4条。
    34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35殷杉:《“末端治理”与“前端预防”环保理念的差异介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9卷第3期。
    36王应洛、刘旭:《清洁生产》,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37曲格平:《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见张坤主编:《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38《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指南》第四节,《北京环保公众网》,http://www.bjee.org.cn/news/index.php?ID=2011。
    39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1页。
    40 Lynton K. Caldwell: Science and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82, 1.
    41于铭:《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替代方案研究》,徐祥民主编:《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2006年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324页。
    42 [美]凯斯·R·孙斯坦著,师帅译:《风险与理性—安全、法律及环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49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中第2条。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规划司:《循环经济立法选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50刘文辉:《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概论》,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年版,第139页。
    51蔡守秋:《论循环经济立法》,《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卷第1期,第2页。
    52佚名:《循环经济:西方国家的经验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http://www.ntetc.gov.cn/page.asp?classid=47&id=1872。
    53张婉茹、王海澜、姜毅然编著:《日本循环经济法规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54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9-12条。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规划司:《循环经济立法选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55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4条。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规划司:《循环经济立法选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57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2条第1项。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规划司:《循环经济立法选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58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六篇。
    
    59白永秀主编:《中国经济改革30年资源环境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页。
    60 [美]约翰·R·康芒斯著,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7页。
    61徐祥民:《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法的本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4期。
    62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管制与民主之互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63参见联合国《里约宣言》中原则3,http://www.acca21.org.cn/local/experi/syqhis/gjhfxuanyan.htm。
    
    64 [日]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序言。
    65夏光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66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
     67徐祥民:《从现代环境法的发展阶段看循环型社会法的特点》,《学海》2007年第1期。
    68国家环境保护局计划司《环境规划编写组》:《环境规划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69张宝莉、徐玉新:《环境管理与规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327页。
    70刘瑞、武少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理论,实践,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页。
    71王文寅:《国家计划与规划——一种制度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194页。
    72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
    73徐祥民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74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75国家环境保护局计划司《环境规划编写组》:《环境规划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76何书彬:《1972:环保唤醒中国》,http://www.huaxia-ng.com/web/?action-viewnews-itemid-1085。
    
    77见“六五”计划摘要第十章第一节。
    78见“六五”计划摘要第十章第五节。
    79见“七五”计划摘要第五十二章第一节。
    80见“七五”计划摘要第五十二章第一节。
    81见“七五”计划摘要第九章第四节。
    82见“七五”计划摘要第九章第五节。
    83参见“八五”计划纲要中第四部分:“八五”期间地区经济发展的布局和政策中(三)能源与工业。
    84参见“八五”计划纲要中第四部分:“八五”期间地区经济发展的布局和政策中(七)国土开发整治和环境保护。
    85参见“九五”计划纲要中第九部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中(一)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
    86参见“九五”计划纲要中第九部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中(二)环境和生态保护。
    87参见“十五”计划纲要第四篇第十四章。
    
    88参见“十五”计划纲要第十四章第一节。
    89参见“十五”计划纲要第十四章第二节。
    90参见“十五”计划纲要第十五章第一节。
    91参见“十五”计划纲要第十五章第二节。
    92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章。
    
    93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三章。
    94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篇第二节。
    95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十二章第一节。
    
    96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十二章第二节。
    97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十二章第三节。
    98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十二章第四节。
    99参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2条第7项。
    
    100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节。
    101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第五节。
    102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
    103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三章。
    104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四章第一节。
    105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四章第二节。
    106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四章第三节。
    
    107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四章第四节。
    108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五章第一节。
    109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五章第二节。
    110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五章第三节。
    
    114 1980年~2003年《上海统计年鉴》。
    11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116陈启虎:《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攀登》2005年第4期。
    117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118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例选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参阅材料》,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350-356页。
    119参见“一五”计划第二章第二节。
    120参见《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121参见“七五”计划摘要第六章。
    122参见“八五”计划纲要中第一部分:(三)主要任务和重要指标2。
    123参见“九五”计划纲要中第一部分:“八五”计划完成情况。
    124刘瑞、武少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理论,实践,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125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例选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参阅材料》,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350-356页。
    126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例选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参阅材料》,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127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页。
    128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129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130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例选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参阅材料》,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13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02页。
    132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页。
    133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307页。
    134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135参见《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第一部分:环境形势。
    136参见“一五”计划第十章。
    137参见“六五”计划摘要第二十章。
    138参见“六五”计划摘要第二十一章。
    139参见“六五”计划摘要第二十二章。
    140参见“七五”计划摘要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
    14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142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节。
    143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四十七章。
    
    147王文寅:《国家计划与规划——一种制度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194页。
    148徐祥民:《从现代环境法的发展阶段看循环型社会法的特点》,《学海》2007年第1期。
    149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
     153王文寅:《国家计划与规划——一种制度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158《联合国第二个十年发展规划》,时间跨度为1970-1980年。
    159 Giovanni Andrea Cornia, Richard Jollu, and Frances Stewart, edited, Adjustment with a Human Fac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7.
    160黄高智、黎文魁等:《发展的新战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版,第4-7页。
    16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处:《危机中的福利国家》,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6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146页。
    16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164同年,马寅初也发表了《新人口论》,主张节制生育,却不幸遭到批判。参见《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9页。
    165《解决吃穿问题的主要办法》,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77页。
    166《坚持比例原则调整国民经济》,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页。
    167《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的两个问题》,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5页。
    168《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的两个问题》,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5页。
    169《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见《陈云文选》(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7页。
    170《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171《解决吃穿问题的主要办法》,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0页。
    172《计划与市场问题》,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223页。
    173《为什么统一财政经济工作》,见《陈云文选》(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2页。
    174《粮食要统收统支》,见《陈云文选》(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1页。
    175《目前经济形势和调整工商业、调整税收的措施》,见《陈云文选》(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页。
    176《经济体制改进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6页。
    177《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几点说明》,见《陈云文选》(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1页。
    178《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252页。
    179这是1980年陈云在给陈慕华的信中提到的内容。参见《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52页。
    
    180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节。
    181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四十七章。
    182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节。
    183刘瑞、武少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理论,实践,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184王文寅:《国家计划与规划——一种制度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18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95页。
    18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上卷第523-527页。
    187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385页。
    188蒋伏心:《从“六五”到“十五”计划:演化逻辑和发展轨迹》,《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189蒋伏心:《从“六五”到“十五”计划:演化逻辑和发展轨迹》,《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190参见2006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第三部分。
    
    191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
    192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四十八章。
    193徐祥民:《从现代环境法的发展阶段看循环型社会法的特点》,《学海》2007年第1期。
    194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
    
    197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198陈启虎:《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攀登》2005年第4期。
    199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章。
    200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五篇。
    201《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一、(四),国发[2005]第33号,www.fdi.gov.cn.
    202参见《国外大都市区区域规划情况》(三)东京首都圈规划简介,http://www.ndrc.gov.cn。
    203 Peter Hall,洪强译:《美国城市规划八十年回顾》,《国外城市规划》1991年第1期,第48-55页。
    204参见《国外大都市区区域规划情况》(一)大伦敦规划简介,http://www.ndrc.gov.cn。
    205方创琳:《国外区域发展规划的全新审视及对中国的借鉴》,《地理研究》1999年3月第1期,第8-10页。
    
    206参见“十五”计划纲要第二十六章。
    207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十四篇。
    208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四十六章。
    209 [荷]J.丁伯根著,张幼文译:《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10何书彬:《1972:环保唤醒中国》,http://www.huaxia-ng.com/web/?action-viewnews-itemid-1085。
    211徐祥民、陈书全等:《中国环境资源法的产生与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212汪劲:《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213周旺生:《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0页。
    
    217参见“十五”计划纲要第二十六章。
    218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四十八章。
    219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
    220马凯:《树立新的发展观,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全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21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四十六章。
    223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9-12条。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规划司:《循环经济立法选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24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4条。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规划司:《循环经济立法选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25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四十八章。
    226 [日]川岛武宜著,申政武译:《现代化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227夏光:《环境政策创新——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228 Miranda Schreurs:国际环境执政理论研究进展透视,www. http://www.cideg.org.cn/yjcg.asp。
    229 Bernd Kasemir, Jill Jager, Carlo C Jaeger, et al.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 handbook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30比如德国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各种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enquette),决定国家全球变暖控制总体的具体目标。参见Jeannine Cavender-Bares, Jill Jager: Developing a Precautionary approach: global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Social Learning Group, Learning to manage global environmental risks (Vol 1):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soci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ozone depletion, and acid rain [C]。
    231周恩思:《国外环境管理发展的方向研究》,http://www.ep,net.cn/cgi-bin/ut/topic_show.cgi?id=20162&bqg=1&age=0.
    232转引自董保华等:《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白永秀主编:《中国经济改革30年资源环境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夏光著:《环境政策创新——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杨云彦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例选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参阅材料》,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
    [7]国家环境保护局计划司《环境规划编写组》:《环境规划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徐祥民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刘文辉:《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概论》,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年版。
    [11]张婉茹、王海澜、姜毅然编著:《日本循环经济法规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王树义主编:《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循环经济立法问题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管制与民主之互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14]夏光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张宝莉、徐玉新:《环境管理与规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刘瑞、武少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理论,实践,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王文寅:《国家计划与规划——一种制度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18]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9]上海市统计局:1980年~2003年《上海统计年鉴》。
    [2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2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22]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23]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4]黄高智、黎文魁等:《发展的新战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版。
    [2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处:《危机中的福利国家》,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2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陈云文选》(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8]《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
    [3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31]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报告(1986~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2]徐祥民、陈书全等:《中国环境资源法的产生与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汪劲:《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王应洛、刘旭:《清洁生产》,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6]马凯主编:《2006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版。
    [37]马凯主编:《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版。
    [38]周波主编:《200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39]丁文广、陈发虎、南忠仁:《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研究——以甘肃省为例》,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0]王树义主编:《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徐祥民、田其云等:《环境法学的基础研究——环境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孙佑海:《超越环境“风暴”——中国环境资源保护立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4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十五”计划回顾与“十一五”规划展望》,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
    [44]程极明、李洁:《五大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1990-2005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李震中主编:《计划体制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6]王乃静、李宝元:《市场经济中的国家计划》,济南出版社1997年版。
    [47]武少俊主编:《国家发展计划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马洪、孙尚清主编:《市场经济与经济计划》,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9]郑易生:《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0]德州市统计局:《德州统计年鉴(2003)》,德州市统计局2003年版。
    [51]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年鉴(1985-200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中国生态问题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3]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54]国土资源部:《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报告》,地质出版社2004年版。
    [55]董保华等:《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6]周旺生:《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7]曲格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8]薛进军、荒山裕行、彭近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译著类:
    [1] [美]赫尔曼·戴利著,诸大建等译:《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2] [日]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 [美]凯斯·R·孙斯坦著,师帅译:《风险与理性—安全、法律及环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日]《公害对策基本法》,参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规划司:《循环经济立法选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6] [美]约翰·R·康芒斯著,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 [日]百百和、百夏目隆、福田亘著,魏杰译:《经济计划论》,陕西出版社1986年版。
    [9] [美]艾伯特·赫希曼著,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 [荷]J.丁伯根著,张幼文译:《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1] [日]川岛武宜著,申政武译:《现代化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论文、文章类:
    [1]徐祥民、任庆、孟庆垒:《可持续发展:从发展观到法律制度》,《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殷杉:《“末端治理”与“前端预防”环保理念的差异介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9卷第3期。
    [3]曲格平:《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张坤主编:《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于铭:《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替代方案研究》,徐祥民主编:《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2006年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贾庆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6]王树义:《从理念到制度——循环经济立法之管见》,王树义主编:《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循环经济立法问题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李赶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河北大学学报》(季刊)2002年第27卷第3期。
    [8]蔡守秋:《论循环经济立法》,《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卷第1期。
    [9]徐祥民:《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法的本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4期。
    [10]徐祥民:《从现代环境法的发展阶段看循环型社会法的特点》,《学海》2007年第1期。
    [11]陈启虎:《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攀登》2005年第4期。
    [12]郑备、黄勤:《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改革看我国规划之争》,《理论前沿》2006年第6期。
    [13]蒋伏心:《从“六五”到“十五”计划:演化逻辑和发展轨迹》,《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14]方创琳:《国外区域发展规划的全新审视及对中国的借鉴》,《地理研究》1999年3月第1期。
    [15]张志忠:《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新计划观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6]车耳:《法国经济计划化的终结》,《欧洲》1998年第2期。
    [17]江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计划的功能》,《计划与市场》1997年第3期。
    [18]陈甬军:《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9]宋群:《改革20年来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的两次重大变革》,《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20]王文寅:《从国家计划到国家规划》,《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2期。
    [21]王文寅:《不确定性、国家计划与公共政策》,《经济问题》2003年第11期。
    [22]黄朝永:《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约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3]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年第1期。
    [24]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地理学报》1991年第2期。
    [25]尹敬东:《论集权计划体制资源配置低效机制与创新不足》,《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26]曹凤中、周国梅:《对中国环境污染损失估算的评估与建议》,《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第4期。
    [27]曹晔、王钟建:《中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7期。
    [28]任东明、曹静:《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综合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1期。
    [29]叶卫平:《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地理研究》1997年第3期。
    [30]张晓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及宏观调控》,《生态经济》2001年第12期。
    [31]周毅:《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地球学报》1998年第3期。
    [32]崔树义:《公众环境意识:现状、问题与对策》,《理论学刊》2002年第4期。
    [33]张世秋:《环境政策边缘化现实与改革方向辨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3期。
    [34]胡大源:《处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之间的政府政策选择》,《国家经济评论》,1998年第3-4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报告》
    [3]《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
    [4]《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5]《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8]《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3]中国历年《政府工作报告》
    [14]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16]上海市统计局:《1949-2001上海统计数据光盘资料》,上海市统计局2002年版。网站类:
    [1]周生贤:《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http://env.people.com.cn/GB/9410818.html。
    [2]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http://www.eco.gov.cn/html/stwmjs/jiedushengtaiwenming/lingdaotanshengta/2009/0307/13663.html。
    [3]周生贤:《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哲学思考》, http://www.chla.com.cn/html/c62/2009-06/37391.html。
    [4]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环境执政能力研究》,www.cciced.org。
    [5]国合会2007年度政策报告第一期, www.cciced.org。
    [6]《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指南》第四节,《北京环保公众网》, http://www.bjee.org.cn/news/index.php?ID=2011。
    [7]佚名:《循环经济:西方国家的经验做法及对中国的启示》, http://www.ntetc.gov.cn/page.asp?classid=47&id=1872。
    [8]夏光:《生态文明是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 http://www.zhb.gov.cn/hjyw/200711/t20071126_113383.htm。
    [9]何书彬:《“1972:环保唤醒中国”》, http://www.huaxia-ng.com/web/?action-viewnews-itemid-1085。
    [10]佚名:《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中》, http://xmxh.smexm.gov.lcn/2006-1/2006118101431.htm。
    [11]徐刚、江增辉:《环境执政能力的提升: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http://www.cqvip.com。
    [12]马军:《解析环保总局升部35年历程:发展为环保让路》,http://www.jrj.com。
    [13]周恩思:《国外环境管理发展的方向研究》, http://www.ep,net.cn/cgi-bin/ut/topic_show.cgi?id=20162&bqg=1&age=0。
    [14] Miranda Schreurs:《国际环境执政理论研究进展透视》, www.http://www.cideg.org.cn/yjcg.asp。
    [15] Guo J L: Basic Theories of Circular Economy [EB/OL], http://www.clb.keio。英文类:
    [1] Lynton K. Caldwell: Science and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82, 1.
    [2] Giovanni Andrea Cornia, Richard Jollu, and Frances Stewart, edited, Adjustment with a Human Fac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7.
    [3] Robert Hahn, Global Regulatory Refor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4] Barry Commoner, Making peace with the Planet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90).
    [5] Action plan“Simplifying and improving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COM( 2002) final
    [6] Reinvent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7] Convention on Access to Inform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and Access to Justice in Environmental Matters (Arhus Convention).
    [8] Wingspread Conference on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9] Lynn White,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 in Robert L. Fischman ect. (eds,), an Environmental Law Anthology, Anderson Publishing Co.
    [10] Jeannine Cavender-Bares, Jill Jager: Developing a Precautionary approach: global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Social Learning Group, Learning to manage global environmental risks (Vol 1):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soci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ozone depletion, and acid rain [C].
    [11] Bernd Kasemir, Jill Jager, Carlo C Jaeger, et al.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 handbook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2] J.E.Meade, The Theory of Indicative Planning,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0.
    [13] Hayek, Collectivist Economic Planning, London, 1935.
    [14] E. Brousseau, The Economics of Contracts: Theory Applic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5] P. Masse, The French Plan and Economics Theory, Econometrica, 1965.
    [16] V. Lutz, Central Planning for the Market Economy, Longmans, 1969.
    [17] P. S. Albin, Uncertainty,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the Theory of Indicative Planning, Economic Journal. 1971.
    [18] G. Denton, Economic Planning and Policies in Britain, France and Germany, Allen & Unwin, 1968.
    [19] G. Denton, The National Plan: Its Contribution to Growth, Planning, 1965.
    [20] J. E. Meade, Planning and the price mechanism, Allen & Unwin, 1948.
    [21] Association of London Government, London Agenda 21: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targets and action plans 1997 London, ALG, 1997.
    [22] U. S.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1990-2006).
    [23]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Council of India, Tenth Five Year Plan: 2002-2007, New Delhi, 2001.
    [24] WEF,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5-2006.
    [25] Pilot 2006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6] Hewitt, European Local Agenda 21 Planning Guide: how to engage in long term environmental action planning towards sustainability Freiburg,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1995.
    [27]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Transport and the Regions,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United Kingdom, London, Stationary Office, 1999.
    [28] United Nations, Agenda 21.
    [29] United Nations,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e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