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与先秦思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洪范》是由箕子陈述,周初史官记录的,关于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洪范》自成篇以来,对先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从中选出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进行分析,发现其与《洪范》的联系紧密。
     第一章主要阐释了《洪范》的作者及成篇时代考证。首先,对《洪范》的作者及成篇时代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并总结出其争论的焦点所在。其次,通过成篇时代考察、《燹公盨》与《洪范》的关系、《书》初次集结的时代、《洪范》的语体特征五个方面的论证,得出我们的结论:《洪范》是因为周武王访问箕子,箕子陈述,而由周初史官记录而成的。《洪范》反映了箕子对历代统治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古代文明在政治方面、思想方面的传承。周初统治者对《洪范》非常重视,认真学习并贯彻到统治过程中。《洪范》对整个西周时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阐释了《洪范》文本内容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我们对《洪范》的文本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对能反映时代特征的内容、学术界有争议的内容及我们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见解进行了考证;最后我们又举出能印证《洪范》内容的西周金文内容、《今文尚书》中的周初内容及《诗经》中的西周内容,这些内容能证明《洪范》确实在西周就已产生,并且对它们产生了影响。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从《洪范》文本内容来论证其成篇时代在西周,从而确保了我们之前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周公思想与《洪范》的关系。首先简述了周公的生平事迹及历史功绩。其次从受命、天命靡常、敬天、顺天、赏福罚祸、知天命、卜筮七个方面论述了周公天命思想与《洪范》的关系。最后我们对周公的政治思想中与《洪范》有关的七种思想,即德政思想、保民思想、尚贤敬德思想、慎罚思想、恭敬思想、君王表率思想、王天下思想,进行详细论述,阐明其与《洪范》之间的承继关系。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老子思想与《洪范》的关系。相对于孔子、墨子两章内容,这一章是最难写的,因为在《老子》一书中,没有明确地引用《尚书》或《洪范》的标注;同时对于老子的经历,学术界也知之甚少。所以对于这一章内容,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首先我们简述了老子的经历及老子的核心思想——尊道与贵德。其次我们从史官之职,与《老子》所反映的《尚书》思想两个方面,来论证老子与《尚书》的关系。最后我们从老子的道、水、德、王、重与静、兵、福祸思想去论证老子思想与《洪范》的关系。通过前面的论证,我们得出结论:老子思想与《洪范》的关系很紧密。正是因为老子深刻地了解了《洪范》的思想,才会将其继承与发展,形成自己关于“道德”的思想体系。
     第五章主要阐释了孔子思想与《洪范》的关系。首先简述了孔子经历中与《尚书》有关系的内容——求学、教授、著述情况,及孔子的核心思想——守礼与成仁。其次从孔子引用《尚书》、研习《尚书》、以《书》为教、论次《书》及对《书》的评价五个方面来论证孔子与《尚书》的密切关系。最后论述孔子思想与《洪范》的关系。孔子曾说过:“《洪范》可以观度”,而此“度”指法度、规范,这说明《洪范》中的法度、规范,对孔子思想的形成起了重用作用。我们以孔子的礼、德思想为主,举贤任能为辅,全面论证了《洪范》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第六章主要阐释了墨子思想与《洪范》的关系。首先简述了墨子经历中与《尚书》有关系的内容,及墨子的核心思想。其次从墨子引用《尚书》、研究《尚书》两方面去论证墨子与《尚书》的紧密关系。其中墨子引用《尚书》这一部分,历来看法不同,我们认为,还是狭义地统计为好,即把《墨子》明确征引《尚书》(或“先王之书”)内容,或者称引内容见于《今古文尚书》或其篇名同于《书序》作为统计的对象。我们对《墨子》引用《尚书》的内容逐条与今传《今古文尚书》、《逸周书》、《书传》相对照,整理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研究墨子思想与《洪范》的关系。因为墨子思想受《洪范》影响非常多,而且又经常纠缠在一起,所以我们决定按篇来研究。我们以《尚同》篇为主,以《尚贤》、《非命》、《天志》篇为辅,对墨子思想所受《洪范》之影响进行全面地研究。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孟子、《管子》、韩非子思想与《洪范》的关系。其实就时间与思想来讲,老子、孔子、墨子与《洪范》的关系最近,而且他们又分别开创了三个学派,他们的思想对本学派的其他人影响很深,有时候我们很难说弟子的思想跳过老师而直接受《洪范》的影响。但在战国时期,管仲学派的代表作《管子》以及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因为他们的思想不属于儒、墨、道三家,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们的思想可能会直接来源于《洪范》。本着这个原则,我们对《管子》、《韩非子》与《洪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管子》对《洪范》的继承是非常全面的,几乎囊括了《洪范》的所有内容,如五行、敬用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庶征等,管仲用来自于《洪范》的思想去治理齐国,并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也说明了《洪范》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是比较理想的治国方略。韩非子主要继承了《洪范》的“皇极”思想,并将其重新归纳为法、柄、术、威势四个方面,同时强调要将这四个内容结合起来使用,从而形成他的君王集权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他的王道思想、民本思想及任贤贵德思想与《洪范》的关系非常紧密,所以我们对孟子思想与《洪范》的关系亦进行了研究。
Hongfan is Jizi’s statements recorded by the historian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Zhou Dynasty about the governance Dafa of nine countries. Since the beginning, Hongfan had playe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e-Qin thoughts, from which we selected a repres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thinking of the characters and found its close link with Hongfan.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authors of the Hongfan and the era of the textual research. First, the authors and the different views on Hongfan will be sorted respectively, from which the focus of the debate will be concluded. Next, by mean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eri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fan and Xiangong Xu,the times of the publication and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book, we’ll come to our conclusion that Hongfan was recorded by the historian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Zhou Dynasty according to Jizi’s statement because King Wu of Zhou visited Jizi. Hongfan reflected Jizi’s summary of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n the respective dynasties, to some extent, it inherited the politics from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The rulers of Zhou Dynasty paid emphasis on Hongfan seriously, conscientiously studied it and implemented it to the rule. So, Hongfan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
     The second chapter explains the text and the times of Hongfan. We analyse and interpret Hongfan in great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ents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academic content and controversy with the traditional view will be verified; Finally ,we quote some material from the books like Jinwenshangshu and Shijing to prove the contents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 which can show that Hongfan actually had been produced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had the impact on them. Through these studies, we can, from the Hongfan, prove its text formed in the era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us convincing the correctness of our previous conclusions.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uke Zhou's thought and Hongfan. First, we’ll state the experience and historical merit of Duke Zhou. Second, from the ordered, destiny often extravagant, Respect, Shun and enjoy the blessing penalty trouble, knowing destiny, divination seven aspects ,we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stiny thought of Duke Zhou and Hongfan. Finally, we’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uke Zhou’s political thoughts and Hongfan. We’ll explore Duke Zhou and the Hongfan from the seven ideas,ie, benevolent thoughts and the thoughts of protecting the people ,respecting the able , carefully fining, respecting, King’s setting an example, ruling to clarify the inherited relationship with Hongfan. The fourth chapte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ozi and Hongfan.
     Compared with the two chapters of Confucius and Mo,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write this chapter because it is not explicitly referred to Shangshu.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academic field does not clearly know the experience of Laozi. So, for this chapter, we’ll use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First, we briefly state the experience of Lao Tzu and Lao Tzu's core ideas that is respect Tao and Te. Next, We’ll prove th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ozi and Shangshu from the two aspects. Finally, we’ll prove, from the idea of Lao Tzu's Tao, water, moral, king, heavy and static, soldier,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ozi and Hongfan. By the foregoing discuss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ozi and Hongfan is very close.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Laozi deeply understands the thinking of Hongfan that thei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will form their own on the moral ideology.
     Chapter five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Hongfan. First, we’ll explore the related contents, from Confucius experience-study, teach, write and the core ideas of Confucius (Shouli and righteousness). Second, from the Confucius quotation, we’ll prov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us and Shangshu. Last, we’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Hongfan. Confucius once said that Hongfan can be used to view the degree.And this degree refers to the testimonies, norms, indicating that Hongfan plays a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Confucius. Based on the Confucius ideology, we’ll prove the impact of Confucianism on Hongfan.
     Chapter six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hism and Hongfan . First, we’ll explore the related contents with Mo and the ideological contents of Mozi. Second, Second, from the Mo’s quotation, we’ll prov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 and Shangshu. As for the quotation of Mo’s, there has always been different views. We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narrowly figure out the quotation. We’ll compare Mo with other books such as Yizhoushu, Book Biography etc., sort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Finally, we’ll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hism and Hongfan. Because Mohism is influenced by Hongfan greatly and they are often intertwined, we’ll decide to study it in terms of chapters. We’ll put Shangtong as the major study , other chapters like Shangxian supplemented,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impact.
     Chapter seven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fan and other pre-Qin philosophers’Thought. In fact, in terms of time and thought, Lao Tzu, Confucius, Mo have the most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Hongfan. Moreover, they opened three schools respectively and their thoughts deeply influenced other people in the schools. Sometimes it is difficult to say the thoughts of disciples can surpass the teacher and directly are influenced by Hongfan . However,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masterpiece of Guan school and a representative of Legalists Han Fei, for their thoughts do not belong to Confucianism, Mo, and Taoism, might be derived directly from the Hongfan. With this principle, we’ll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uanzi, Hanfeizi and Hongfan. Through our research, we’ll find that Guanzi succession is very comprehensive, covering almost the whole content of Hongfan. Moreover, Guan used the idea from the Hongfan to rule Qi kingdom and made Qi as the super power at the perio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which show the idea of Hongfan can stand the test of practice and ideal. As for Han Fei, he inherited the imperial pole thinking of Hongfan, and re-inducted it as the law, handle, technique, power and influenc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he emphasized to combine the four elements to form his centralized thinking. Despite belonging to the Confucian school, Mencius is also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Moreover, Mencius thoughts like the kingly thought, thought of the people and Ren Xiangui Thought has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ongfan. So we’ll mak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cius and Hongfan.
引文
①《荀子·劝学》。
    ②《庄子·天下》。
    ③金景芳:《<尚书·虞夏书>新解·序》,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①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孔子新传》,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②齐明山:《中国历代王朝的行政大法——简析<尚书·洪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9页。
    ①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71页。
    ②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72页。
    ③薛柏成:《论?尚书·洪范?与墨家政治思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94—97页。
    ①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18、22页。
    
    ①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76页。
    ②张兵:《洪范诠释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大学,2005年,第31、37、40、41页。
    ③张兵:《洪范诠释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大学,2005年,第61-62页。
    ④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61、267页。
    ①张兵:《洪范诠释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大学,2005年,第94-96、99、101页。
    ②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3、394、395页。
    ③张兵:《洪范诠释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大学,2005年,第115、116、117、124页。
    ④张兵:《洪范诠释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
    ⑤刘节:《洪范疏证》,《东方杂志》,1928年第1期。
    ⑥汪震:《尚书洪范考》,《北平晨报》,1931年1月24日,第九版,北晨学园。
    ⑦刘起釪:《<洪范>成书时代考》,《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⑧赵俪生:《?洪范疏证?驳议—为纪念顾颉刚先生诞生100周年而作》,《齐鲁学刊》,1993年第6期,第69-75页。
    ⑨杜勇:《洪范制作年代新探》,《人文杂志》,1995年第3期,第75-79页。
    ①李学勤:《叔多父盘与<洪范>》,《华学》第五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10页。
    ②陈蒲清:《?尚书·洪范?作于周朝初年考》,《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90-96页。
    ③李军靖:《?洪范?著作时代考》,《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79-83页。
    ④曹松罗:《论<洪范>之五事》,《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58-61页。
    ⑤张怀通:《由“以数为纪”看<洪范>的性质与年代》,《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第51-57页。
    ⑥曹松罗:《<尚书·洪范>尚五商代说》,《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4-36页。
    ⑦曹松罗:《<尚书·洪范>尚五商代说续证》,《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131-135页。
    ⑧金景芳:《西周在哲学上的两大贡献——<周易>阴阳说和<洪范>五行说》,《哲学研究》,1979年第6期,第56-57页。
    ⑨詹剑峰:《<洪范>里的五行是构成万有的五种基本元素吗——与金景芳先生商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第9-12页。
    ⑩殷绍基:《关于?洪范?五行说》,《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9-13、4页。11王蒨:《论?尚书?中的五行说》,《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97-99页。
    ①胡新生:《政治意识笼罩下的原始五行观——对<洪范>“五行”概念的性质及其思想史意义的再认识》,《山东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7-12页。
    ②高峰:《从?洪范?“五行”到“五德终始”——一个经学问题的哲学考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第178-184页。
    ③康建军、刘勇:《<尚书·洪范>五行的舆地文化意义》,《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第40-42页。
    ④童明伦:《论?洪范?篇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纲领》,《重庆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第89-94页。
    ⑤朱本源:《?洪范?——中国古代文明的活的灵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18-25页。
    ①齐明山:《中国历代王朝的行政大法——简析<尚书·洪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5-9页。
    ②谌中和:《<尚书>——专家治国的教科书》,《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91-95页。
    ③李军靖:《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郑州大学,2005年,第2页。
    ④任锋:《近世思想传统中的政治正当性理论及其启示:以儒学“洪范模式”为视角》,《学海》,2007年第5期,第24-34页。
    ⑤陈士强:《试论<洪范>哲学思想的原始形态及其衍变》,《学术月刊》,1982年第11期,第57-60页。
    ⑥李行之:《<尚书·洪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求索》,1985年第4期,第109-110页。
    ⑦张紫葛、高绍先《论<洪范>的法学意义》,《成都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第27-32页。
    ⑧曹应旺:《<洪范>经济思想浅见》(《江淮论坛》,1983年第4期,第31—34页。
    ⑨姚祎:《我国网络营销服务管理对策思考———<洪范九畴>天人管理思想的启示》,《商务营销》,2010年第2期,第35—36页。
    ①薛柏成:《论?尚书·洪范?与墨家政治思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94—97页。
    ②王永平:《<洪范>“三人占则从二人言”辨正》,《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第61-64页。
    ③钱宗武:《<洪范>“者”字辨——兼谈文言“者”的词性》,《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4期,第66-68页。
    ④郑涵:《北宋《洪范》学简论》,《中州学刊》,1981年第2期,第144-150页。
    ⑤郑涵:《北宋《洪范》学简论(续完)》,《中州学刊》,1981年第3期,第139-146页。
    ⑥吴建伟:《宋代洪范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⑦王骏声:《洪范新释》,《河北大学文学丛刊》,1929年第1期,第56-58页。
    ⑧家昌:《<洪范>九畴讲的是什么》,《历史教学》,1954年第8期,第45页。
    ⑨温晓莉:《高校教材释<洪范>等<尚书>篇章应力求准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第94-98页。
    ⑩杨孝麒:《<洪范>简释》,《医古文助读》,1983年第4期,第59-63、43页。11黄玉顺:《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对<尚书·洪范>和<工具论·范畴篇>的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5-12页。12陈声柏:《“洪范九畴”思维方式——从“范畴”的角度看》,《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13-16页。13鲍晓东:《试论<尚书·洪范>与医学发展的关联》,《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9-11页。14梁韦弦:《<尚书·洪范>与汉易卦气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40-45页。
    ①沈利华:《从<尚书·洪范>谈起——中国传统幸福观分析》,《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6期,第73—79页。
    ②黄元炳:《洪范合象数以应洛书例》,《国学论衡》,1934年第6期,第26-28页。
    ③张其淦:《洪范微》,《国学论衡》,1935年第6期,第12-27页。
    ④张其淦:《洪范微自序》,《国学论衡》,1935年第6期,第12-20页。
    ⑤李学勤:《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学术月刊》,1986年第11期,37-40页。
    ⑥刘高远:《<洪范>“稽疑”的数量关系》,《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27-128页。
    ⑦陈梦家:《尚书通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⑧张西堂:《尚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⑨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①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②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年版。
    ③马士远:《周秦<尚书>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④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⑤游唤民:《尚书思想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⑥于省吾《尚书新证》,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饶龙隼:《<书>考原》,《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7—95页。
    ②葛志毅:《记事之史与<春秋>、<尚书>等史籍的编纂》,《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24—237页。
    ③葛志毅:《史官的规谏记言之职与<尚书>、<国语>的编纂》,《文史》,2001年第3辑,中华书局,第35—45页。
    ④庞朴:《阴阳五行探源》,《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第75—98页。
    ①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50—353页。
    ②岑仲勉:《五行起自何时》,《商周文史论丛(外一种)》,中华书局,2004版,第279—283页。
    ③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17—376页。
    ④裘锡圭:《燹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23页。
    ⑤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⑥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④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孔子新传》,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
    ⑤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⑥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⑦白奚:《也谈<管子>成书年代与作者》,《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4期,第115-118页。
    
    ①尹振环:《<尚书>与<老子>的比较》,《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第98-103页。
    ②尹振环:《<老子>作为<尚书>的继续》,《中华文化研究》,1997年秋之卷,总第17期,第12-17页。
    ③孙以楷、解光宇:《老子与<尚书>》,复旦学报,1996年第6期,第58-62页。
    ①伏生:《尚书大传·第三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伏生大传》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①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②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①林之奇:《尚书全解·第二十四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②朱本源:《?洪范?——中国古代文明的活的灵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19页。
    ③史浩:《尚书讲义·第十二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①夏僎:《夏氏尚书详解·第十七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②王夫之:《尚书稗疏·第四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①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7页。
    ②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版。
    ③李学勤:《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学术月刊》,1986年第11期。
    ④廖明春:《思孟五行说新解》,《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
    ⑤李行之:《<尚书·洪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求索》,1985年第4期,第110页。
    ①裘锡圭:《燹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23页。
    ②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第九卷·庄公二十三年》,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左传》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左传》,不再赘述。
    ③孔颖达:《礼记注疏·第二十九卷·玉藻》,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礼记》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礼记》,不再赘述。
    ④刘节:《洪范疏证》,《东方杂志》,1928年1月号。
    
    ①张怀通:《由“以数为纪”看<洪范>的性质与年代》,《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第56页。
    ②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403页。
    ①曹松罗:《论<洪范>之五事》,《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59页。
    ②曹松罗:《<尚书·洪范>尚五商代说》,《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6页。
    ③曹松罗:《<尚书·洪范>尚五商代说续证》,《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135页。
    ④庞朴:《阴阳五行探源》,《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第80页。
    
    ①董鼎:《书传辑录纂注·第四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②王国维:《古史新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③陈蒲清:《<商书·洪范>作于周朝初年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91页。
    ①陈蒲清:《<商书·洪范>作于周朝初年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96页。
    ②李军靖:《〈洪范〉著作时代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83页。
    ③李军靖:《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郑州大学,2005年,第37-38页。
    ④裘锡圭:《燹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13-27页。
    
    
    ①李行之:《<尚书·洪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求索》,1985年第4期,第110页。
    ②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405页。
    ①杜勇:《<洪范>制作年代新探》,《人文杂志》,1995年第3期,第75页。
    
    ①杜勇:《<洪范>制作年代新探》,《人文杂志》,1995年第3期,第76页。
    ②童书业:《五行说起源的讨论——评顾颉刚先生<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65页。
    
    ①张西堂:《尚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90页。
    ②刘节:《洪范疏证》,《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02页。
    ①刘节:《洪范疏证》,《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03页。
    ②刘起釪:《<尚书>成篇时代考》,《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③汪震:《尚书洪范考》,《北平晨报》,1931年1月24日,第九版,北晨学园。
    ①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0-132页。以后《史记》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②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2-283页。以后《尚书》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③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页。以后《逸周书》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①《史记·箕子世家》。
    ②《史记·殷本纪》。
    ③陈奇猷:《吕氏春秋·先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55页。以后《吕氏春秋》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④《吕氏春秋·先识》。
    ①《左传·定公四年》。
    ②《尚书·多士》。
    ③孙诒让:《墨子间诂·贵义》,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45页。以后《墨子》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26页。以后《论语》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⑤赵顺孙:《论语纂疏·第一卷·朱子集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①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110页。
    ②欧阳修:《新唐书·第七十三卷上·表第十三上·宰相世系》,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新唐书》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③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第一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④沈约:《竹书纪年·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竹书纪年》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⑤韦昭注:《国语·晋语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以后《国语》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⑥《左传·襄公四年》。
    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说林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0页。以后《韩非子》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韩非子》,不再赘述。
    ②《国语·晋语四》。
    ③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保傅》,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26页。以后《大戴礼记》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大戴礼记》,不再赘述。
    ④《逸周书·克殷》。
    ⑤《史记·周本纪》。
    ⑥《尚书·洛诰》。
    ①《逸周书·世俘解》。
    ②《史记·周本纪》。
    ③《史记·书·天官》。
    ④《史记·晋世家》。
    ⑤《礼记·曾子问》。
    ⑥《左传·成公四年》。
    ⑦《左传·文公十五年》。
    ⑧《左传·襄公十四年》。
    ⑨《左传·宣公十二年》。
    ⑩《左传·昭公元年》。11《左传·僖公十五年》。12《国语·周语下》。
    ①《新唐书·第七十四卷上·表第十四上·宰相世系》。
    ①《史记·晋世家》。
    ②《礼记·玉藻》。
    ③张守节:《史记正义·论例谥法解》,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④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5页。以后《汉书》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⑤郑樵:《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通志》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①裘锡圭:《燹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13页。
    ①裘锡圭:《燹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第23—24页。
    ②葛志毅:《记事之史与<春秋>、<尚书>等史籍的编纂》,《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4—235页。
    
    ①饶龙隼:《<书>考原》,《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4页。
    ②葛志毅:《史官的规谏记言之职与<尚书>、<国语>的编纂》,《文史》,2001年第3辑,中华书局,第43页。
    ①饶龙隼:《<书>考原》,《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2—93页。
    
    ①张怀通:《由“以数为纪”看<洪范>的性质与年代》,《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第51页。
    ②张怀通:《由“以数为纪”看<洪范>的性质与年代》,《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第52页。
    ③张怀通:《由“以数为纪”看<洪范>的性质与年代》,《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第56页。
    ①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②侯宏堂:《“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第78页。
    
    ①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②王夫之:《尚书稗疏·第四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①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②蔡沈:《书经集传·洪范》,中国书店,1994年版,第114页。
    ③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洪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5页。
    ④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洪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3页。
    ①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中》,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33页。
    ②杨筠如:《尚书覈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6页。
    ③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1页。
    ④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41页。
    ⑤孙诒让:《墨子间诂·第五卷·墨子间诂》(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9页。
    ①《史记·历书》。
    ②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50—353页。
    ③岑仲勉:《五行起自何时》,《商周文史论丛(外一种)》,中华书局,2004版,第283页。
    ④庞朴:《阴阳五行探源》,《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第80—81页。
    ①二里头一期已经发现了冶铜坩锅片及铜渣等,见佟柱臣:《夏代和夏文化》,《河南文博通讯》,1979年第2期,第11页。
    ②王蒨:《论<尚书>中的五行说》,《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98页。
    ③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①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②伏生:《尚书大传·洪范五行传》,转引自孔颖达:《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
    ③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
    ④蔡沈:《书经集传·洪范》,中国书店,1994年版,第115页。
    ⑤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50、351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季氏》,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第177页。
    ②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4—295页。
    
    ①《左传·成公十三年》。
    ②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洪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0页。
    ③蔡沈:《书经集传·洪范》,中国书店,1994年版,第115页。
    
    ①班固:《白虎通义·第八卷·四时》,国学宝典版,第69页。
    ②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页。
    ①《史记·历书》。
    ②何妙福:《岁差在中国的发现及其分析》,《科技史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版。
    ③何妙福:《岁差在中国的发现及其分析》,《科技史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版。
    ④罗树元、黄道芳:《试论<尧典>四仲中星》,《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8年第1期,第74页。
    ⑤江晓原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天文观测遗迹功能讨论》,《考古》,2006年第11期,第81-94页。
    ⑥郑惠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天文历法的研究》,陈祖武主编,《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1906-2006)》,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9页。
    ⑦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⑧Leopold de Saussure,1930,Les Origine de 1’Astronomile Chinoise ,Nouvelle Edition,Paris.
    ⑨新城新藏著,沈璇译:《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华学艺社,1933年版,第257-286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年第2期,第3-6页。
    ②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37页。
    ①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第十二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5页。
    ①朱熹:《朱子语类·第七十九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②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洪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3页。
    ③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洪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5页。
    ④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洪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5页。
    ⑤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洪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4页。
    ⑥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洪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4页。
    ⑦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洪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4页。
    ⑧刘节:《洪范疏证》,《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01页。
    ①刘起釪:《<洪范>成书时代考》,《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403页。
    ②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洪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4页。
    ③程俊英:《诗经译注·周颂·载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30页。以后《诗经》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诗经》,不再赘述。
    ④《诗经·周颂·桓》。
    ⑤吴毓江:《墨子校注·第十九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28页。
    ①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君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4页。
    ②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商颂·殷武》,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88页。
    ③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商颂·殷武》,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88页。
    ①《墨子·明鬼下》。
    ②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4页。
    ③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8页。
    ④《墨子·非命中》。
    ⑤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15页。
    ①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②蔡沈:《书经集传·洪范》,中国书店,1994年版,第205页。第544页。
    ③孔颖达:《毛诗正义·第十二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11页。
    ②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第二十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①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65页。
    ②罗泌:《路史·第十二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①李昉:《太平御览·第七十九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太平御览》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②《吕氏春秋·勿躬》。
    ③《太平御览·第八十二卷》。
    ④《太平御览·第八十二卷》。
    ⑤韦昭注:《国语·晋语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①《诗经·卫风·氓》。
    ②《诗经·小雅·杕杜》。
    ③贾公彦:《周礼注疏·第十七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④贾公彦:《周礼注疏·第十七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⑤《诗经·卫风·氓》。
    ⑥《诗经·小雅·杕杜》。
    ⑦《诗经·小雅·小宛》。
    ⑧《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⑨《诗经·大雅·绵》。
    
    ①《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②《诗经·小雅·小旻》。
    ①曾运乾:《尚书正读》,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95页。
    
    ①刘节:《洪范疏证》,《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01页。
    ②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③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2页。
    ①李学勤:《叔多父盘与<洪范>》,《华学》第五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②李学勤:《叔多父盘与<洪范>》,《华学》第五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③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④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①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①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第十八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②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第十八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①《诗经·小雅·雨无正》。
    ①邢昺:《尔雅注疏·释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左传》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尔雅》,不再赘述。
    ②《尔雅·释言》。
    ③《尔雅·释诂》。
    ④《尔雅·释诂》。
    ⑤《尔雅·释言》。
    ⑥《尔雅·释诂》。
    ①《尔雅·释诂》。
    ②《尔雅·释诂》。
    ③《论语·雍也》。
    ④许慎:《说文解字·疒部》,中华书局,1963,第154页。以后《说文解字》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⑤《尔雅·释诂》。
    ⑥《尔雅·释言》。
    ⑦陈彭年:《重修广韵·第五卷·铎韵》,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广韵》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广韵》,不再赘述。
    ⑧《尔雅·释言》。
    ①《诗经·大雅·大明》。
    ②《诗经·大雅·行苇》。
    ③《诗经·小雅·甫田》。
    ④《诗经·周颂·烈文》。
    ⑤《诗经·周颂·执竞》。
    
    ①《诗经·周颂·载见》。
    ②《左传·成公十三年》。
    ③《周礼·天官冢宰》。
    ①《史记·周本纪》。
    ②刘向在《说苑·贵德》中记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对曰:‘……何如?’王曰:‘不可。’……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刘向:《说苑·贵德》,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③《尚书·金滕》。
    ④伏生:《尚书大传·第三卷》(孙之騄辑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
    ①《史记·鲁世家》。
    ②周武王这次分封的对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商纣王的儿子禄父,将殷遗民及殷故地分封给他,要他治理。第二部分为先圣王的后裔,如神农、黄帝、尧、舜的后裔都被分封。第三部分为周朝的功臣与谋士,如太公、周公、召公、管叔、蔡叔都被封。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他们,让他们建立国家。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周武王共分封、建立了五十五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十五个,姬姓之国四十个。
    ③参见《史记·鲁世家》。
    ④武王克殷后,因为未定天之安保,所以夜不能寐,他对周公说:“定天保,依天室……粤詹雒、伊,毋远天室”。武王认为想要定天之安保,必须依靠天之宫室。据他观察只有洛邑一带,适合建天室。
    ①《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曰:‘示之以力役且犹至,况导之以礼乐乎?’然后敢作礼乐”,《左传·十八年》记载:“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礼记·明堂位》记载:“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
    ②《墨子·贵义》。
    ①杨尚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页。
    ②《尚书·大诰》。
    ③《尚书·梓材》。
    ④《尚书·无逸》。
    ⑤《尚书·立政》。
    ⑥《尚书·洛诰》。
    ⑦《尚书·君奭》。
    ①《尚书·酒诰》。
    ②《尚书·君奭》。
    ③《尚书·召诰》。
    ④《尚书·康诰》。
    ⑤《尚书·君奭》。
    ⑥《尚书·君奭》。
    ⑦《尚书·洛诰》。
    ①《尚书·召诰》。
    ②《尚书·大诰》。
    ③《尚书·多士》。
    ④《尚书·多方》。
    ①《尚书·无逸》。
    ②《尚书·康诰》。
    ③《尚书·大诰》。
    ④《尚书·康诰》。
    ⑤《尚书·酒诰》。
    
    ①《尚书·多士》。
    ②《尚书·多方》。
    
    ①《尚书·大诰》。
    ②《尚书·召诰》。
    ③《尚书·多方》。
    
    ①《尚书·君奭》。
    ②《尚书·金滕》。
    ③《尚书·大诰》。
    ④《尚书·洛诰》。
    
    ①《尚书·召诰》。
    ②《尚书·酒诰》。
    ③《尚书·梓材》。
    ①《尚书·君奭》。
    ②《尚书·多方》。
    ③《尚书·康诰》。
    ④《尚书·立政》。
    ⑤《尚书·召诰》。
    ⑥《尚书·无逸》。
    ⑦《尚书·康诰》。
    ⑧《尚书·梓材》。
    ⑨《尚书·召诰》。
    ①《尚书·多士》。
    ②《尚书·君奭》。
    ③《尚书·多方》。
    ④《尚书·多士》。
    ⑤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⑥《尚书·康诰》。
    ⑦《尚书·梓材》。
    
    ①《尚书·酒诰》。
    ②《尚书·君奭》。
    ③《尚书·无逸》。
    ④《尚书·洛诰》。
    ⑤《尚书·康诰》。
    
    ①《尚书·大诰》。
    ②《尚书·多士》。
    ①《尚书·立政》。
    ②《尚书·君奭》。
    ①《尚书·康诰》。
    ②《尚书·多方》。
    ③《尚书·立政》。
    ④《尚书·召诰》。
    ⑤《尚书·无逸》。
    ⑥《尚书·梓材》。
    ⑦《尚书·梓材》。
    ⑧《尚书·洛诰》。
    ①《尚书·康诰》。
    ②《尚书·君奭》。
    ③《尚书·多士》。
    ④《尚书·多方》。
    
    ①《尚书·无逸》。
    ②《尚书·立政》。
    ①《孔子家语·观周》。
    ②《礼记·曾子问》。
    ③《礼记·曾子问》。
    ④《礼记·曾子问》。
    ⑤《礼记·曾子问》。
    
    ①《老子·三十八章》。
    ②《老子·五十四章》。
    ③《老子·五十九章》。
    ④《老子·五十一章》。
    ⑤《老子·六十五章》。
    ⑥《老子·四十一章》。
    ⑦《老子·三十二章》。
    ⑧《老子·三十七章》。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劝学》,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页。以后《荀子》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荀子》,不再赘述。
    ②《庄子·天下》。
    ③《汉书·司马迁列传》。
    ④《国语·周语下》。
    ⑤《左传·成公四年》。
    ⑥《左传·襄公十四年》。
    
    ①《左传·襄公十三年》。
    ②《左传·昭公五年》。
    ③《左传·隐公六年》。
    ④《老子·六十四章》。
    ⑤《老子·六十七章》。
    ⑥《老子·六十八章》。
    ⑦《老子·八十一章》。
    ①《老子·三十六章》。
    ②《老子·三十章》。
    ③释德清:《老子道德经解》,转引自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7页。
    ④刘向集录:《战国策·魏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75页。以后《战国策》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⑤《韩非子·说林上》。
    ①《老子·六十四章》。
    ②《战国策·魏策一》
    ③《左传·隐公六年》。
    ④《老子·六十四章》。
    ⑤《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⑥《诗经·大雅·荡》。
    
    ①《老子·十二章》。
    ②《老子·五十五章》。
    ③《墨子·非乐上》。
    ④《墨子·非乐上》。
    
    ①《老子·四十九章》。
    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国语·周语中》、《国语·郑语》。
    ③《孟子·万章上》。
    ④《吕氏春秋·适威》。
    
    ①《老子·二章》。
    ②《庄子·盗跖》。
    ③《老子·九章》。
    
    ①《老子·十四章》。
    ②《老子·十六章》。
    ③《老子·二十五章》。
    ④《老子·三十二章》。
    ⑤《老子·三十四章》。
    ⑥《老子·七十七章》。
    ⑦《老子·七十九章》。
    ⑧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⑨蔡沈:《书经集传·洪范》,中国书店,1994年版,第114页。
    ①《老子·二十五章》。
    ②《老子·第八章》。
    ③《老子·第七十八章》。
    ④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1页。
    
    ①《老子·三十二章》。
    ②《老子·六十六章》。
    ①《老子·二十三章》。
    ②《老子·二十八章》。
    ③《老子·四十一章》。
    ④《老子·五十五章》。
    ⑤《老子·七十九章》。
    ⑥孔颖达:《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⑦孔颖达:《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⑧孔颖达:《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⑨孔颖达:《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①《老子·三十六章》。
    ②《老子·四十三章》。
    ③《老子·五十二章》。
    ④《老子·七十六章》。
    ⑤《老子·七十八章》。
    ⑥《老子·十六章》。
    ⑦《老子·二十五章》。
    ⑧《老子·三十二章》。
    ①《老子·三十七章》。
    ②《老子·三十九章》。
    ③《老子·四十二章》。
    ④《老子·六十六章》。
    ⑤《老子·七十八章》。
    
    ①《老子·二十六章》。
    
    ①《老子·三十章》。
    ②《老子·三十一章》。
    ③《老子·四十六章》。
    ④蔡沈:《书经集传·洪范》,中国书店,1994年版,第115页。
    
    ①《老子·五十八章》。
    ②《老子·七十九章》。
    ①《论语·子罕》。
    ②《论语·为政》。
    ③《论语·八佾》。
    ④王肃注:《孔子家语·观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孔子家语》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①《论语·乡党》。
    ②《左传·昭公十七年》。
    ③《孔子家语·观周》。
    ④《孔子家语·辩乐解》。
    ⑤《论语·子张》。
    ⑥《墨子·公孟》。
    ⑦《论语·述而》。
    ⑧《论语·先进》。
    ⑨《孔子家语·五帝德》。
    ⑩《孔子家语·问玉》。
    11《论语·述而》。
    ①《史记·孔子世家》。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滕文公下》,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5页。以后《孟子》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孟子》,不再赘述。
    ③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2-187页。
    ④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1页。
    ⑤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6-29页。
    ⑥金景芳:《孔子的核心思想》,《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12期,第37-38页。
    ⑦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5-97页。
    ⑧覃遵祥:《论“礼”为孔子思想之核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第27-34页。
    ⑨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⑩徐中舒:《先秦史十讲》,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97-198页。11黄忠晶:《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孔子社会思想的核心》,《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23-25页。12田耕滋:《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一个整体结构》,《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第29-34页。13骆承烈:《孔子的思想核心——和》,《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14杨朝亮:《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和——从孔子的核心思想谈起》,《理论学科》,2010年第5期,第99-102页。15彭泽平、石猛:《历史与现实之间——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及其现实意义》,《教育前沿》2006年第2期。16张劲:《也论孔子思想核心》,《浙江大学学报(人为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105-108、118页。
    ①《论语·颜渊》。
    ②《论语·颜渊》。
    ③《论语·雍也》。
    ④当有人问孔子冉雍、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否达到仁时,孔子皆答以“不知其仁”,见《论语·公冶长》篇。当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是否达到仁时,孔子答以“未知,焉得仁”,见《论语·公冶长》篇。
    ⑤《论语·述而》。
    ⑥《论语·述而》。
    ⑦《孔子家语·大婚解》。
    ⑧《论语·颜渊》。
    ⑨《论语·季氏》。
    ⑩《论语·尧曰》。
    
    ①《孔子家语·问礼》。
    ②《论语·八佾》。
    ③《孔子家语·问玉》。
    ④《孔子家语·礼运》。
    ⑤《论语·八佾》。
    
    ①《论语·宪问》。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卫灵公》。
    ④《孔子家语·问玉》。
    ⑤《论语·述而》。
    ⑥《论语·宪问》。
    ⑦《论语·为政》。
    
    ①《论语·尧曰》。
    ②《论语·尧曰》。
    ③《论语·尧曰》。
    ④《论语·尧曰》。
    ⑤《论语·泰伯》。
    ⑥《论语·微子》。
    ①马士远:《周秦<尚书>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6页。
    ①韩婴:《韩诗外传·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以后《韩诗外传》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不再赘述。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天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31页。以后《庄子》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庄子》,不再赘述。
    ③《墨子·公孟》。
    ④《论语·述而》。
    ⑤《论语·述而》。
    ⑥《史记·孔子世家》。
    ①《孔子世家·弟子行》。
    ②《尚书纬·璇玑钤》,转引自孔颖达:《尚书正义·尚书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③郑玄:《书赞》,转引自孔颖达:《尚书正义·尚书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④孔颖达:《尚书正义·尚书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1页。
    ⑤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孔子新传》,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⑥伏生:《尚书大传·略说》。
    
    ①伏生:《尚书大传·第三卷》。
    ②马士远:《周秦<尚书>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211页。
    ③伏生:《尚书大传·第三卷》。
    
    ①《论语·季氏》。
    ②《论语·颜渊》。
    ③《礼记·坊记》。
    ④《论语·子路》。
    ⑤《论语·子路》。
    ⑥《论语·颜渊》。
    ⑦《论语·颜渊》。
    ①《论语·颜渊》。
    ②《孔子家语·大婚解》云:“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君不为正,百姓何所从乎!”《孔子家语·致思》云:“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国,正其国以正天下,伐无道,刑有罪,一动而天下正,其事成矣。春秋致其时而万物皆及,王者致其道而万民皆治,周公载己行化,而天下顺之,其诚至矣。”《孔子家语·入官》云:“故君上者,民之仪也,有司执政者,民之表也,迩臣便僻者,群仆之伦也。故仪不正则民失,表不端则百姓乱,迩臣便僻,则群臣污矣。”《礼记·缁衣》云:“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③《论语·为政》。
    ④《论语·卫灵公》。
    ⑤《论语·述而》。
    
    ①《论语·八佾》。
    ②《论语·八佾》。
    ③《论语·八佾》。
    ④《论语·八佾》。
    ⑤《论语·八佾》。
    ⑥《论语·八佾》。
    ⑦《论语·子罕》。
    ⑧《论语·阳货》。
    ①《孔子家语·礼运》。
    ②《礼记·礼运》。
    ③《礼记·经解》。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②《论语·子路》。
    ③《论语·学而》。
    ④《礼记·仲尼燕居》。
    ⑤《论语·卫灵公》。
    ⑥《论语·颜渊》。
    ⑦《论语·子路》。
    ⑧《论语·泰伯》。
    ⑨《论语·宪问》。
    ①《论语·尧曰》。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③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学生书局(台北),1984年版,第20页。
    ④《孔子家语·大婚解》。
    ⑤《孔子家语·大婚解》。
    
    ①《论语·卫灵公》和《论语·子罕》。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为政》。
    ④《论语·为政》。
    ⑤《论语·季氏》。
    ⑥《论语·颜渊》。
    ⑦《论语·颜渊》。
    ⑧《论语·泰伯》。
    ①《论语·泰伯》。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阳货》。
    ④《论语·先进》。
    ⑤《论语·里仁》。
    ⑥《论语·述而》。
    ⑦《论语·述而》。
    ⑧《论语·子张》。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4页。
    ②《论语·子路》。
    ③《礼记·礼器》。
    ④《孔子家语·贤君》。
    ②《孔子家语·问贤》。
    ③《孔子家语·辩政》。
    ④《论语·卫灵公》。
    ⑤《孔子家语·颜回》。
    ①《论语·雍也》。
    ②《论语·先进》。
    ③《论语·尧曰》。
    ④《论语·为政》。
    ⑤《论语·颜渊》。
    ①《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季氏》。
    ③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④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⑤《论语·泰伯》。
    
    ①《论语·颜渊》。
    ②《孔子家语·六本》。
    ③《论语·尧曰》。
    
    ①《论语·阳货》。
    ②《论语·雍也》。
    ①《吕氏春秋·当染》。
    ②何宁:《淮南子集释·要略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59页。以后《淮南子》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淮南子》,不再赘述。
    ③毕沅:《墨子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见后叙。
    ①《庄子·天下》。
    ②《庄子·天下》。
    ③《墨子·贵义》。
    ④《墨子·贵义》。
    ⑤《墨子·鲁问》。
    ⑥《墨子·鲁问》。
    
    ①《吕氏春秋·当染》。
    ②《淮南子·泰族训》。
    ③《庄子·天下篇》。
    ④《孟子·尽心上》。
    ⑤《庄子·天下篇》。
    ⑥《墨子·贵义》。
    ⑦《墨子·修身》。
    ①《墨子·鲁问》。
    ②《墨子·鲁问》。
    ③《墨子·鲁问》。
    ④《墨子·鲁问》。
    ⑤《墨子·鲁问》。
    ⑥《墨子·鲁问》。
    ⑦《墨子·兼爱中》。
    ⑧《墨子·兼爱中》。
    ⑨《墨子·兼爱中》。
    
    
    ①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2页。
    ②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8-129页。
    
    ①《墨子·公孟》。
    ②《墨子·贵义》。
    
    ①《墨子·尚贤中》。
    ②《墨子·尚贤下》。
    ①《墨子·尚同下》
    ②《墨子·天志上》
    ③《墨子·尚同上》
    ①《墨子·尚同中》。
    ①《墨子·尚同中》。
    ①《墨子·尚同中》。
    ①《墨子·尚贤下》。
    ①《墨子·尚贤中》。
    ①《墨子·尚贤中》。
    ①《墨子·非命下》。
    ①《墨子·天志中》。
    ①《墨子·天志下》。
    
    ①《墨子·天志上》。
    ②《墨子·七患》。
    ③《墨子·七患》。
    ④《墨子·七患》。
    
    ①《墨子·节葬下》。
    ②《墨子·尚贤中》。
    ③《墨子·七患》。
    ④《墨子·尚贤中》。
    
    ①《墨子·兼爱中》。
    ②《墨子·非攻下》。
    ③《淮南子·要略训》。
    ④《庄子·天下篇》。
    
    ①《孟子·滕文公上》。
    ②《孟子·离娄上》。
    ③《孟子·尽心上》。
    ④《孟子·尽心上》。
    ⑤《孟子·尽心上》。
    ⑥《孟子·尽心上》。
    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①《孟子·梁惠王上》。
    ②《孟子·公孙丑下》。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④《孟子·公孙丑下》。
    ⑤《孟子·离娄上》。
    ⑥《孟子·告子下》。
    ⑦《孟子·告子下》。
    ⑧《孟子·离娄上》。
    ⑨《孟子·滕文公上》。
    ⑩《孟子·滕文公下》。
    11《孟子·滕文公下》。
    ①《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③《孟子·离娄上》。
    ④《孟子·离娄上》。
    ⑤《孟子·告子下》。
    ⑥《孟子·尽心下》。
    ⑦《孟子·梁惠王下》。
    ⑧《孟子·滕文公下》。
    ①《孟子·梁惠王上》。
    ②《孟子·梁惠王下》。
    ③《孟子·梁惠王下》。
    ④《孟子·公孙丑上》。
    ⑤《孟子·滕文公上》。
    ⑥《孟子·滕文公上》。
    ⑦《孟子·离娄上》。
    ⑧《孟子·离娄上》。
    ⑨《孟子·告子下》,《孟子·尽心上》。
    ⑩《孟子·离娄上》。
    11《孟子·离娄下》。
    12《孟子·尽心上》。
    13《孟子·滕文公上》。
    14《孟子·离娄上》。
    
    ①《孟子·梁惠王上》。
    ②《孟子·尽心下》。
    ③《孟子·尽心下》。
    ④《孟子·告子下》。
    ⑤蔡沈:《书经集传·洪范》,中国书店,1994年版,第117页。
    ⑥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页。
    ⑦孔颖达:《尚书正义·洪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页。
    ⑧《论语·学而》。
    ①《孟子·尽心下》。
    ②《孟子·尽心下》。
    ③《孟子·离娄上》。
    ④《孟子·离娄上》。
    ⑤《孟子·尽心下》。
    ⑥《孟子·尽心下》。
    ⑦《孟子·尽心下》。
    ⑧《孟子·尽心下》。
    ⑨《孟子·尽心下》。
    ⑩《孟子·离娄上》。
    11《孟子·尽心上》。
    
    ①《孟子·梁惠王上》。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③《孟子·滕文公上》。
    
    ①《孟子·梁惠王下》。
    ②《孟子·尽心下》。
    ①《孟子·公孙丑上》。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③《孟子·离娄上》。
    ④《孟子·尽心下》。
    ⑤《孟子·告子下》。
    ⑥《孟子·告子下》。
    ⑦《孟子·万章下》。
    ⑧《孟子·离娄下》。
    ⑨《孟子·公孙丑下》。
    ①管仲学派由任继愈提出,他认为管仲学派是战国时期齐人继承和发展管仲的思想而形成的一个学派。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47页。
    ②白奚在《也谈<管子>成书年代与作者》一文中,提出“《管子》当成书于战国中期”,并具体指出“《管子》是齐宣王、湣王时期稷下学宫中一批佚名的齐地土著学者依托管仲编集创作而成”?吨泄苎贰罚?997年第4期,117页和118页。
    ③《史记·管晏列传》。
    ④《论语·宪问》。
    ⑤《论语·宪问》。
    ⑥黎翔凤:《管子校注·牧民》,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页。以后《管子》中的内容均使用这一版本,为方便起见,我们简称为《管子》,不再赘述。
    ①《管子·版法解》。
    ②《管子·明法》。
    ③《管子·形势解》。
    ④《管子·法法》。
    ⑤《管子·轻重己》。
    ⑥《管子·版法》。
    ⑦《管子·形势解》。
    ⑧《管子·治国》。
    ⑨《管子·霸言》。
    ⑩《管子·形势》。
    ①《管子·霸言》。
    ②《管子·形势解》。
    ③《管子·水地》。
    ④《管子·度地》。
    ①《管子·水地》。
    ②《管子·五行》。
    
    ①《管子·五行》。
    ②当然这种思想并不科学,我们只是描述管子的思想而已,并不是赞同这种观点。
    ③《管子·小称》。
    
    ①《管子·形式》。
    ②《管子·宙合》。
    ③《管子·形势解》。
    ④《管子·形势解》。
    ⑤《管子·宙合》。
    ⑥《管子·小称》。
    ⑦《管子·宙合》。
    
    ①《管子·九守》。
    ②《管子·宙合》。
    ③《管子·小称》。
    
    ①《管子·君臣下》。
    ②《管子·幼官》。
    ③《管子·牧民》。
    ④《管子·禁藏》。
    ⑤《管子·牧民》。
    ⑥《管子·立政》。
    ⑦《管子·治国》。
    ⑧《管子·八观》。
    ①《管子·治国》。
    ②《管子·治国》。
    ③《管子·治国》。
    ④《管子·枢言》。
    ⑤《管子·霸形》。
    ①《管子·霸言》
    ②《管子·幼官》
    ③《管子·轻重甲》。
    ④《管子·匡君·大匡》。
    ⑤《管子·轻重戊》。
    ⑥《管子·四时》。
    ⑦《管子·五行》。
    ⑧《管子·四时》。
    ⑨《管子·轻重己》。
    ⑩《管子·侈靡》。
    11《管子·侈靡》。
    
    ①《管子·幼官》。
    ②《管子·七主七臣》。
    ③《管子·宙合》。
    
    ①《管子·法法》。
    ②《管子·形式解》。
    ③《管子·法法》。
    
    ①《管子·君臣下》。
    ②《管子·形势解》。
    ③《管子·明法解》。
    ④《管子·禁藏》。
    ⑤《管子·权修》。
    ⑥《管子·九守》。
    ⑦《管子·牧民》。
    ①《管子·形势解》。
    ②《管子·戒第》。
    ③《管子·问第》。
    ④《管子·幼官》。
    ⑤《管子·立政》。
    ⑥《管子·版法解》。
    ⑦《管子·五辅》。
    ⑧《管子·君臣下》。
    ⑨《管子·明法解》。
    ⑩《管子·形势解》。
    ①《管子·明法解》。
    ②《管子·君臣上》。
    ③《管子·明法解》。
    ④《管子·明法解》。
    ⑤《管子·明法解》。
    ⑥《管子·明法解》。
    ①《管子·形势解》。
    ②《管子·形势解》。
    ③《管子·君臣下》。
    ④《管子·法法》。
    ⑤《管子·明法解》。
    ⑥《管子·霸言》。
    ⑦《管子·形势解》。
    ①《管子·形势解》。
    ②《管子·四时》。
    ③《管子·禁藏》。
    ④《管子·四时》。
    ①《管子·七主七臣》。
    ②《管子·君臣上》。
    ③冯友兰、侯外庐、任继愈等都持这种观点。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4页。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10页。任继愈《中
    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32页。
    ①《韩非子·定法》。
    ②《韩非子·定法》。
    ③《韩非子·难势》。
    ④《韩非子·有度》。
    ①参见拙文:《<左传>否定词“勿”与“毋”研究》,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86-89页。
    ①《韩非子·定法》。
    ②《韩非子·难三》。
    ③《韩非子·定法》。
    ④《韩非子·诡使》。
    ⑤《韩非子·饰邪》。
    ⑥《韩非子·问辩》。
    ⑦《韩非子·心度》。
    ⑧《韩非子·有度》。
    ⑨《韩非子·六反》。
    ⑩《韩非子·六反》。11《韩非子·有度》。12《韩非子·忠孝》。13《韩非子·制分》。
    ①《韩非子·二柄》。
    ②《韩非子·八经》。
    ③《韩非子·八经》。
    ④《韩非子·制分》。
    ⑤《韩非子·二柄》。
    ⑥《韩非子·八经》。
    ①《韩非子·五蠹》。
    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③《韩非子·二柄》。
    ④《韩非子·人主》。
    ⑤《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⑥《韩非子·六反》。
    ⑦《韩非子·初见秦》。
    ⑧《韩非子·扬权》。
    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⑩《韩非子·奸劫弑臣》。
    ①《韩非子·五蠹》。
    ②《韩非子·六反》。
    ③《韩非子·定法》。
    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⑤《韩非子·饬令》。
    ⑥《韩非子·难三》。
    ①《韩非子·内储说下》。
    ②《韩非子·八经》。
    ③《韩非子·八说》。
    ④《韩非子·大体》。
    ⑤《韩非子·定法》。
    ⑥《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⑦《韩非子·亡征》。
    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⑨《韩非子·说疑》。
    ⑩《韩非子·人主》。
    ①《韩非子·人主》。
    ②《韩非子·奸劫弑臣》。
    ③《韩非子·孤愤》。
    ④《韩非子·二柄》。
    ⑤《韩非子·奸劫弑臣》。
    ⑥《韩非子·二柄》。
    ⑦《韩非子·八经》。
    ⑧《韩非子·八说》。
    ①《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②《韩非子·爱臣》。
    ③《韩非子·八经》。
    ④《韩非子·人主》。
    ⑤《韩非子·八经》。
    ⑥《韩非子·八经》。
    ⑦《韩非子·奸劫弑臣》。
    ⑧《韩非子·观行》。
    ⑨《韩非子·奸劫弑臣》。
    ⑩《韩非子·备内》。
    ①《韩非子·内储说上》。
    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③《韩非子·孤愤》。
    ④《韩非子·人主》。
    ⑤《韩非子·亡征》。
    ⑥《韩非子·孤愤》。
    ⑦《韩非子·备内》。
    ⑧《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⑨《韩非子·难势》。
    ①《韩非子·大体》。
    ②《韩非子·难势》。
    ③《韩非子·五蠹》。
    ④《韩非子·奸劫弑臣》。
    ⑤《韩非子·有度》。
    [1].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林之奇.尚书全解[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史浩.尚书讲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夏僎.夏氏尚书详解[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王夫之.尚书稗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孔颖达.礼记注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董鼎.书传辑录纂注[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韦昭.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3].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5].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6].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7].赵顺孙.论语纂疏·朱子集注[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欧阳修.新唐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
    [19].郑樵.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
    [20].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何楷.诗经世本古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邢昺尔雅注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陈彭年.重修广韵[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沈约.竹书纪年[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贾公彦.周礼注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戴德.大戴礼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伏生.尚书大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李昉.太平御览[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罗泌.路史[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王念孙.广雅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1].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2].王引之.经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33].张守节.史记正义[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郑樵.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5].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36].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7].蔡沈.书经集传[M].北京:中国书店,1994.
    [38].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9].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0].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1].邢昺.论语注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2].河上公.老子道德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4].班固.白虎通义[M].国学宝典版.
    [45].朱熹.朱子语类[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毕沅.墨子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7].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8].王肃.孔子家语[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朱彝尊.经义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1].邢昺.尔雅注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2].刘向.说苑[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3].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吴毓江.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杨筠如.尚书覈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11].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3].于省吾.尚书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4].李民.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5].张西堂.尚书引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
    [16].曾运乾.尚书正读[M].北京:中华书局,1964.
    [17].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8].陈梦家.尚书通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9].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0].刘起釪.尚书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1].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7.
    [22].马士远.周秦尚书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4].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0.
    [25].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6].顾颉刚.古史辨(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7].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8].金景芳.孔子新传[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29].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1].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5.
    [32].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3].岑仲勉.商周文史论丛(外一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4].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35].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6].晁福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7].新城新藏著,沈璇译.东洋天文学史研究[M].上海:中华学艺社,1933.
    [3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9].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0].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1].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42].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4].游唤民.周公大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4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三联书店,2009.
    [46].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7].金景芳.《尚书·虞夏书>》新解[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
    [48].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9].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1].罗焌.诸子学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0].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2].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3].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4].徐希燕.墨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5].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6].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7].徐克谦.先秦思想文化论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9.
    [59].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60].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5.
    [61].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2].杨宽.先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3].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4].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65].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6].徐中舒.先秦史十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7].赵诚.甲骨文简明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8].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9].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5.
    [70].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1].王力.诗经韵读楚辞韵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2].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3].蒙文通.先秦诸子与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4].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75].王中江编,本杰明·史华慈(美)著.思想的跨度与张力——中国思想史论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76].王夫之.尚书引义[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7].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78].游唤民.尚书思想研究[M].洛阳:河南教育出版社,2001.
    [79].刘家和.史学经学与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0].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1].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2].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83].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8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5].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台北:学生书局,1984.
    [86].太虚法师.太虚法师文钞(初集).
    [87].崔清田.显学重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88].杨俊光.墨子新论[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89].杨尚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0].周秉钧.尚书易解[M].长沙:岳麓书社,1984.
    [91].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2].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3].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0.
    [94].刘绪义.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5].金景芳.先秦思想史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9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0.
    [1].薛柏成.论《尚书·洪范》与墨家政治思想[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2):94—97.
    [2].刘节.洪范疏证[G]//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88-403.
    [3].汪震.尚书洪范考[J].北平晨报,1932-01-20.
    [4].刘起釪.《洪范》成书时代考(附今译)[G]//尚书研究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396-424.
    [5].赵俪生.?洪范疏证?驳议—为纪念顾颉刚先生诞生100周年而作[J].齐鲁学刊,1993(6):69-75.
    [6].杜勇.洪范制作年代新探[J].人文杂志,1995(3):75-79.
    [7].李学勤.叔多父盘与《洪范》[G]//华学(第五辑).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108-110.
    [8].陈蒲清.《尚书·洪范》作于周朝初年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90-96.
    [9].李军靖.《洪范》著作时代考[J].郑州大学学报,2004(2):79-83.
    [10].曹松罗.论《洪范》之五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58-61.
    [11].张怀通.由“以数为纪”看《洪范》的性质与年代[J].东南文化,2006(3):51-57.
    [12].曹松罗.《尚书·洪范》尚五商代说[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4):34-36.
    [13]曹松罗.《尚书·洪范》尚五商代说续证[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5):131-135.
    [14].金景芳.西周在哲学上的两大贡献——《周易》阴阳说和《洪范》五行说[J] .哲学研究,1979(6):56-67.
    [15].詹剑峰.《洪范》里的五行是构成万有的五种基本元素吗——与金景芳先生商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0(1):9-12.
    [16].殷绍基.关于《洪范》五行说[J].湘潭大学学报,1985(4):9-13、4.
    [17].王蒨.论《尚书》中的五行说[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5(2):97-99.
    [18].胡新生.政治意识笼罩下的原始五行观——对<洪范>“五行”概念的性质及其思想史意义的再认识[J].山东大学学报,1998(2):7-12.
    [19].高峰.从《洪范》“五行”到“五德终始”——一个经学问题的哲学考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9):178-184.
    [20].康建军,刘勇.《尚书·洪范》五行的舆地文化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40-42.
    [21].童明伦.论《洪范》篇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纲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1987(4):89-94.
    [22].朱本源.《洪范》——中国古代文明的活的灵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1):18-25.
    [23].齐明山.中国历代王朝的行政大法——简析《尚书·洪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4):5-9.
    [24].谌中和.《尚书》——专家治国的教科书[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91-95.
    [25].任锋.近世思想传统中的政治正当性理论及其启示:以儒学“洪范模式”为视角[J].学海,2007(5):24-34.
    [26].陈士强.试论<洪范>哲学思想的原始形态及其衍变[J].学术月刊,1982(11):57-60.
    [27].李行之.<尚书·洪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J].求索,1985(4):109-110.
    [28].张紫葛,高绍先.论《洪范》的法学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1986(2):27-32.
    [29].曹应旺.《洪范》经济思想浅见[J],江淮论坛,1983(4):31-34.
    [30].姚祎.我国网络营销服务管理对策思考———<洪范九畴>天人管理思想的启示[J].商务营销,2010(2):35-36.
    [31].王永平.《洪范》“三人占则从二人言”辨正[J].社会科学战线,2000(4):61-64.
    [32].钱宗武.《洪范》“者”字辨——兼谈文言“者”的词性[J].古汉语研究,1991(4):66-68.
    [33].郑涵.北宋《洪范》学简论[J].中州学刊,1981(2):144-150.
    [34].郑涵.北宋《洪范》学简论(续完)[J].中州学刊,1981(3):139-146.
    [35].王骏声.洪范新释[J].河北大学文学丛刊,1929(1):56-58.
    [36].家昌.《洪范》九畴讲的是什么[J].历史教学,1954(8):45.
    [37].温晓莉.高校教材释<洪范>等<尚书>篇章应力求准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2):94-98.
    [38].杨孝麒.《洪范》简释[J].医古文助读,1983(4):59-63、43.
    [39].黄玉顺.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对<尚书·洪范>和<工具论·范畴篇>的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5-12.
    [40].陈声柏.“洪范九畴”思维方式——从“范畴”的角度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1):13-16.
    [41].鲍晓东.试论<尚书·洪范>与医学发展的关联[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9-11.
    [42].梁韦弦.《尚书·洪范》与汉易卦气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5):40-45.
    [43].沈利华.从《尚书·洪范》谈起——中国传统幸福观分析[J].古典文学知识,2007(6):72-79.
    [44].黄元炳.洪范合象数以应洛书例[J].国学论衡,1934(6):26-28.
    [45].张其淦.洪范微[J].国学论衡,1935(6):12-27.
    [46].张其淦.洪范微自序[J].国学论衡,1935(6):12-20.
    [47].李学勤.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J].学术月刊,1986(11):37-40.
    [48].刘高远.<洪范>“稽疑”的数量关系[J].焦作大学学报,:2008(3):127-128.
    [49].饶龙隼.《书》考原[G]//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57-95.
    [50].葛志毅.记事之史与《春秋》、《尚书》等史籍的编纂[G]//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224-237.
    [51].葛志毅.史官的规谏记言之职与《尚书》《国语》的编纂[G]//文史(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2001:35-45.
    [52].庞朴.阴阳五行探源[J].中国社会科学,1984(3):75-98.
    [53].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G]//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50-353.
    [54].岑仲勉.五行起自何时[G]//商周文史论丛(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2004:279-283.
    [55].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G]//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17-376.
    [56].裘锡圭.燹公盨铭文考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2(6):13-27.
    [57].白奚.也谈《管子》成书年代与作者[J].中国哲学史,1997(4):115-118.
    [58].尹振环.《尚书》与《老子》的比较[J].贵州社会科学,1995(6):98-103.
    [59].尹振环.<老子>作为<尚书>的继续[J].中华文化研究,1997(秋之卷):12-17.
    [60].孙以楷,解光宇.老子与《尚书》[J].复旦学报,1996(6):58-62.
    [61].廖明春.思孟五行说新解[J].哲学研究,1994(11):18-25.
    [62].侯宏堂.“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5):78-83.
    [63].罗树元,黄道芳.试论《尧典》四仲中星[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8(1):69-76.
    [64].江晓原.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天文观测遗迹功能讨论[J].考古,2006(11):81-94.
    [65].何妙福.岁差在中国的发现及其分析[G]//科技史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66].郑惠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天文历法的研究[G]//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1906-2006).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418-420.
    [6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J].考古,2004(2):3-6.
    [68].潘兴.《尚书》中的天及天人关系问题[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9(2):30-32、48.
    [69].赵喜婧.先秦时期道家和儒家天人关系的认识[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2):103-105.
    [70].吴锐.我国天人关系起源与演变的历程[J].东岳论丛,1996(3):55-62.
    [71].王晖,吴海.论周代神权崇拜的演变与天人合一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82-90.
    [72].艾畦.殷商文化对老子思想的影响[J].殷都学刊,1997(2):11-15.
    [73].李智信.老子思想源于远古时期的涡神崇拜[J].青海社会科学,2008(2):89-93.
    [74].张启成.老子思想渊源探微[J].贵州文史丛刊,1999(1):1-5.
    [75].余文军.墨子思想研究述评[J].杭州大学学报,1994(3):14-21.
    [76].马力.论“巫史传统”对孔子思想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4):21-24.
    [77].罗仲祥.论孔子思想与老子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1):70-76.
    [78].余文哲.史佚考论——兼论《周书》《周颂》《周易》的编撰者[J].北方论丛,2008(6):112-116.
    [79].郝明朝.《尚书》所见之周公思想[J].管子学刊,1998(2):41-45.
    [80].王定璋.尚书中的特权思想——从“沉潜刚克”到“高明柔克”[J].历史研究,2000(5):84-88、92.
    [81].郝明朝.《尚书》中的周公[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3):80-81.
    [82].王莹.《尚书·周书》“道”概念的内涵及特点[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6):15-19.
    [83].丁晨.从“法、势、术”角度探源韩非法家思想[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7-60.
    [84].沈顺福.从“非命”到“天志”——论墨子神学观念产生的必然性[J].管子学刊,1998(2):82-85.
    [85].魏义霞.从孔子与墨子的天命论看儒家与墨家的不同命运[J].燕山大学学报,2009(1):1-9.
    [86].金景芳.孔子的核心思想[J] .价格与市场,1994(12):33-34.
    [87].刘义峰.孔子与《尚书》的整理[J].中国文化论坛,2007(1):45-49.
    [88].唐明邦.老子尊道贵德尚和的“玄同”愿景[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6):89-91.
    [89].梁凤荣.论《尚书》中的“德政”范式[J].辽宁大学学报,2006(2):85-90.
    [90].陈炎.论儒、墨、道、法系统[J].哲学研究,1994(10):31-40.
    [91].何锡光.论墨子学说[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2-58.
    [92].崔清田.论墨子学说的体系与中心[J] .晋阳学刊,2001(6):66-71.
    [93].冯禹.论天人感应思想的四个类型[J].孔子研究,1989(1):82-87、19.
    [94].王成儒.论先秦儒墨道法的边际思想[J].学术论坛,1991(3):46-51.
    [95].王光龙.论周初敬德保民思想对老子哲学的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3):78-80.
    [96].叶修成.周公“制礼作乐”与《尚书》的最初编纂[J].求索,2007(11):171-173.
    [97].黄懿斌,李锦文.论《韩非子》的君主集权理论[J].娄底师专学报,2002(1):82-84.
    [98].宋绍光.试论孟子的尊贤使能思想[J].中州学刊,1990(6):115-119.
    [99].孙实明.孟子政治思想简论[J].辽宁大学学报,1992(4):3-7.
    [100].梅良勇.管子的水本原论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5):171-173.
    [101].杨晴.《管子》体系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2):53-56.
    [102].陈健松.《管子》德治与法治关系新论[J].学术交流,2010(9):13-16.
    [103].李长泰.《管子》的天地人和合观探析[J].管子学刊,2010(3):19-22.
    [104].戴叶林.孟子仁政中“民本思想”的透视[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55-57.
    [105].吴登云.《老子》的核心思想是“尊道贵德”[J].学术论坛,2007(12):22-25.
    [106].张华.《左传》否定词“勿”与“毋”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4):86-89.
    [107].张华.论《论语》中的“君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2):47-48.
    [108].金景芳.孔子的核心思想[J].中国哲学史,1994(12):37-38.
    [109].覃遵祥.论“礼”为孔子思想之核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27-34.
    [110].田耕滋.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一个整体结构[J].孔子研究,1990(3):29-34.
    [111].黄忠晶.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孔子社会思想的核心[J].绥化学院学报,2007(2):23-25.
    [112].杨朝亮.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和——从孔子的核心思想谈起[J].理论学科,2010(5):99-102.
    [113].彭泽平,石猛.历史与现实之间——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及其现实意义[J].教育前沿,2006(2).
    [114].张劲.也论孔子思想核心[J].浙江大学学报(人为社会科学版),1992(2):105-108、118.
    [115].骆承烈.孔子的思想核心——和[G]//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16].骆承烈.孔子“和”的思想与二十一世纪[J].南京社会科学,1995(1):54-58.
    [117].郭沫若.孔墨的批判[G]//十批判书.上海:科学出版社,1956:105-106.
    [118].郭沫若.墨子的思想[G]//青铜时代.上海:科学出版社,1957:158-159.
    [119].刑志第.“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墨子思想的核心[J].理论学刊,1993(3):33-35.
    [120].公振.解读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J].寻根,2004(4):28-35.
    [121].项晓静.周公和周初历史[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4):46-48.
    [122].佟柱臣.夏代和夏文化问题[J].河南文博通讯,1979(2):2-12、16.
    [1].张兵.洪范诠释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文学院,2005.
    [2].李军靖.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D].郑州: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05.
    [3].吴建伟.宋代《洪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
    [4].周剑林.老子政治思想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06.
    [5].王吉梅.韩非“法治”思想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哲学系,2006.
    [6].薛柏成.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新探[D].长春:吉林大学古籍所,2006.
    [7].王强.老子与先秦思想——以儒墨道法为主的考察[D].西安:西北大学历史学院,2009.
    [8].单承彬.《管子》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
    [9].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所,2002.
    [10].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8.